第三章-毫针刺法的临床应用教案资料

合集下载

3第三章 毫针刺法的临床运用

3第三章  毫针刺法的临床运用
原因 体质与精神,体位 手法 留针

处理 出针 平卧保暖 灸治
预防 针对原因/注意观察
第三节 针刺异常情况
现象 针体活动困难 或伴疼痛

原因 精神紧张或疼痛、手法、留针时间
处理 放松(精神 局部)
转移注意力/调整针体
针 预防 做好解释工作,消除顾虑
注意正确操作手法
第三节 针刺异常情况
现象 方向角度改变-针体活动-疼痛
引 起
原因 针刺过深,刺伤肺组织,空气进入胸腔

处理 出针,半卧位休息;


对症处理:镇咳、消炎; 严重者抢救

预防 注意针刺方向、角度与深度

第三节 针刺异常情况

症状 刺伤脑脊髓、周围神经

原因 手法太重、刺激时间太长

处理 及时出针、轻者静卧休息、


重者送神经科抢救

预防 手法宜轻柔,刺激量宜小
病变中心刺入,似围剿敌寇之状的针刺方法。 1.操作方法 2.临床应用
三、病位深浅刺法
(一)毛刺、直针刺和半刺 ----为刺皮之法。
1.操作方法 (1)直针刺法 (2)半刺法 2.临床应用 3.注意事项
(二)分刺、合谷刺和浮刺
---为刺肉之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操作方法 (1)分刺法 (2)合谷刺法 (3)浮刺法 2.临床应用 3.注意事项
出 原因 针具质量 手法过重 刺伤血管
血 和
现象 疼痛 肿胀 皮肤青紫
皮 处理 按压 冷敷 加压包扎 热敷
下 血
预防 检查针具 注意手法适度

熟悉解剖
第三节 针刺异常情况
症状 出针后患者遗留酸痛、

毫针刺法

毫针刺法

捻转补法泻法。



机体壮病实时;用泻的腧穴,如少商, 委中等。泻的手法如提插泻法。 捻转补法:拇指向前捻转重快为补;捻 转角度小(0.3寸),用力轻,频率慢,时间短, 有轻度酸麻为补。 捻转泻法;拇指向后捻转重快为泻;捻 转角度大,(0.5寸) 用力重,频率快,时间长, 酸麻感强烈为泻法。
提插补法泻法。


提插补法:先浅后深,重插轻提;角度 小(0.3寸),用力轻,频率慢,时间短,有轻 度酸麻感为补。 提插泻法:先深后浅,重提轻插,提插 幅度大,(0.5寸) 用力重,频率快,酸麻感强 烈为泻。叫提插泻法:
捻转补泻: 拇指向前重为补拇指后退重为泻


平补平泻:进针得气后,提插捻转均匀 适中。 (5)留针与出针:将针留置于穴内,称 之为留针。临床上留针与否和留针时间 的长短,不可一概而论,应根据具体情 况而定;一般病证,刺激量达到后可立 出针,或酌情留针10-15分钟。
毫针刺法
(一)毫针刺法 的基本知识

(1)针具:毫针是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 一种针具。通常用不锈钢丝制成。毫针 可分5个部分,为针尖、针身、针根、针 柄、针尾。毫针是以针身的长短和粗细 而定,有不同的规格。临床一般以粗细 26~32号,以1~3寸的毫针最常用。 30号,最常1.5寸用。越细越不痛,越 难进针越粗越痛,越易进针,越短越易 进针,越长越难进针.
(1)单手进针法:


既只用剌手将针剌入穴位的方法,以右 手拇指,食指挟持针柄,中指紧靠针尖 与穴位。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时,中指端 亦随之下压,将针协同剌入,此法用于 短针的进针。 (2)指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指 甲切按在腧穴上,右手持针将针紧靠左 手指甲缘将针刺入皮下。
3夹持进针法:

毫针法,电针法,艾灸法教案

毫针法,电针法,艾灸法教案

课程介绍针灸课主要讲授:第一节:毫针刺法第二节:稳固毫针法,学习电针法,艾灸法,温针灸法。

第三节:三棱针法,皮肤针法,皮内针法,耳穴贴压,耳针法。

第四节:穴位贴敷法以及常见疾病的针灸选穴治疗。

一、毫针根底知识(一) 毫针选材毫针是用金属制作而成,有以不锈钢为制作材料的,也可选用金、银或合金为制作材料。

不锈钢毫针针体挺直滑利,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耐热防腐,为临床广泛采用。

金针银针的导电,传热性优于不锈钢针,但针体强度,韧性不如不锈钢真,故临床应用较少。

(二) 毫针的构造、分类毫针由5局部组成:针尖、针身、针根、针柄、针尾1. 针尖: 针的尖端锋锐的局部。

2. 针身: 针尖与针柄之间的主体局部。

3. 针根: 针身与针柄分界的局部。

4. 针柄: 操作者握持与操作的局部。

5. 针尾: 针柄的末梢局部。

根据针尾构成和形状的不同,毫针有以下四种分类:环柄针:针柄用镀银或经氧化处理的金属丝缠绕成环形的毫针,为临床所常用。

花柄针:又称盘龙针。

即针柄中间用两根金属丝穿插缠绕成盘龙形的毫针,针较柄粗,便于持握。

平柄针:又称平头针,针柄采用金属缠绕,无针尾。

管柄针:针柄局部用铝和树脂材料制成,无针尾。

便于在进针器进针管中使用。

(三) 毫针的规格1, 长短规格寸1 1.52 2.5345毫米25405060751001252, 粗细规格(四) 毫针的检查1.检查针尖钩曲或顿锐情况。

2.检查针身剥脱、折痕、粗细不均等情况。

3.检查针根剥脱、锈痕、毛刺等情况。

4.检查针柄松动等情况。

(五) 毫针的保养1.毫针应放在垫有纱布的针盒、针盘或两端塞有棉球的针管中。

2.暂时不用的毫针,可在针身涂上少量凡士林,包裹后放入针管或针盒。

3.药液浸泡法消毒时,应掌握好浸泡时间。

4.防止用煮沸法消毒毫针针具,防止针尖变钝二、针刺前准备(一) 体位的选择1. 仰卧位: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腧穴和上、下肢局部〔前侧面〕腧穴.2. 俯卧位:适宜于取头、项、脊背、腰臀部腧穴和下肢背侧及上肢局部腧穴.3. 侧卧位:适宜于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和上、下肢局部腧穴.4. 仰靠坐位:适宜于取前头、颜面和颈前等部位的腧穴.5. 俯伏坐位:适宜于取后头和项、背部的腧穴.6. 侧伏坐位:适宜于取头部的一侧、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体位选择考前须知1.体位选择要有助于针刺部位的充分暴露,有利于施术部位的肌肉放松。

刺法灸法教学大纲(修改)

刺法灸法教学大纲(修改)

《刺法灸法学》教学大纲 (供针灸推拿专业、针灸推拿专业用)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针灸基础教研室《刺法灸法学》教学大纲(供针灸推拿专业用)I 前言刺法灸法学是以各种针灸技术的操作方法、临床应用及作用原理为主要内容的针灸分支学科。

刺法灸法学是针灸理论和针灸临床之间的桥梁。

通过本课程教学,要求学生掌握临床常用的各种针灸技术和操作技能,熟悉和了解古今各种针灸技术方法的作用原理和临床应用情况。

刺法灸法学是针推专业的主干课程,属必修考试课。

刺法灸法学的教学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为课堂讲授内容,介绍本学科的学科特点、内容范围、历史发展和作用地位;重点介绍毫针刺法、分部腧穴操作、针刺手法;同时介绍灸法、拔罐法、耳针、头皮针、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火针、芒针和鍉针、电针、腧穴药物注射与敷贴、激光照射、磁疗等技术的操作方法、临床应用和注意事项。

针灸技术现代研究,重点介绍针刺手法、艾灸法现代研究概况,以及现代针灸器械和用具的研制应用内容。

另一部分又称针灸技能训练,是教师做操作示范,指导学生动手实践,使学生掌握刺法灸法学的基本技术和技能,并进行实际操作考核。

针灸技能训练实验,以常用针灸技术能力训练为主要内容,训练前期在实验室进行,教学后期可安排在课间或课余进行临床见习。

技能考核在刺灸法课程结束时和针灸临床集中教学实习课之前具体实施,主要是对学生操作技能的考核与评分,并可作为学生毕业考核临床技能的项目之一。

本大纲适用于大学本科五年制针灸推拿专业、针灸推拿骨伤方向、针灸推拿(外向型)教学班使用。

现将大纲使用中有关问题说明如下:1、为了使教师和学生更好地掌握教材,大纲每一章节均由教学目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三部分组成。

教学目的注明教学目标(国家执业资质标准要求及章节之间相互关系),教学要求分掌握、熟悉和了解三个级别,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级别对应,并统一标示(核心内容即知识点以下划实线,重点内容以下划虚线,一般内容不标示)便于学生重点学习。

毫针刺法临床的应用

毫针刺法临床的应用

一、选择题(一)A型题1 •透穴刺法操作方法中,下面哪项是错误的()A •直透法:直刺进针,由一侧腧穴向其对侧相应腧穴透刺B •斜透法:斜刺进针,从一穴透至与病变经络、脏腑相关的腧穴C. 横透法:横刺进针,由一穴向相关腧穴透刺D •直透法:斜刺进针,由一侧腧穴向其对侧相应腧穴透刺E.以上均不是2 •用1支毫针,先直刺至穴位肌层深处,然后退至浅层,依次分别向左右两旁斜刺,使穴内的针刺痕迹成鸡足状。

此法为()A. 直针刺法B .半刺法C.分刺法D .合谷刺法E.恢刺法3. 用毫针从受损肌腱旁斜刺进针,捻转提插行针,将针提至皮下,配合关节屈伸活动。

此法为()A. 直针刺法B .半刺法C.分刺法D .合谷刺法E.恢刺法4. 用短毫针迅速浅刺透皮,不得损伤血络、肌肉,迅速出针而不留针。

此法为()A. 直针刺法B .半刺法C.分刺法D .合谷刺法E.恢刺法5. 先夹持捏起穴位两旁皮肤,使其隆起,然后持针沿皮刺入,在皮下组织内深入。

此法为()A. 直针刺法B .半刺法C.分刺法D .合谷刺法E.恢刺法6. 眼部腧穴承泣、睛明、球后等穴刺法操作方法中,下面哪项是错误的()A .进针前,嘱患者闭目,左手将眼球推开并固定,以充分暴露针刺部位B. 进针时,针沿眶骨边缘缓缓刺入C. 进针后,一般可用提插捻转D. 出针时,动作要轻缓,慢慢地出针E. 刺入0.3〜0.7寸,最深不可超过1.5寸7. 下面哪个穴位针刺时须闭口()A.耳门B .听宫C.听会D .下关E.翳风8. 在针刺手法上,眼眶内的经穴应()A.速刺B .轻、慢,不可提插捻转C.进针超过1.5寸D. 可作中等度提插E.先捻转后提插9. 胸椎棘突下穴位的操作是()A. 直刺B .斜刺C.向上斜刺D .向下斜刺E.平刺10. 极泉穴进针宜()_A .应向下斜刺0.5〜0.8寸B .缓慢刺入0.2〜0.5寸C. 应先直刺0.2〜0.3寸,再将针尖转向下方,缓慢刺入0.5〜1寸D. 用手扪住腋动脉,在指尖引导下刺入0.5〜1寸E. 针刺深度1〜1.5寸11. 章门进针宜()A .不可向上斜刺,应向下斜刺0.5〜0.8寸B. 可向上斜刺0.5〜0.8寸C. 应先直刺0.2〜0.3寸,再将针尖转向上方,缓慢刺入0.5〜1寸D. 直刺0.5〜1寸E.直刺,针刺深度1〜1.5寸12. 天突穴进针宜()A .不可向上斜刺,应向下斜刺0.5〜0.8寸B .缓慢刺入0.2〜0.5寸C. 应先直刺0.2寸,当针尖超过胸骨柄内缘后,再将针尖转向下方,沿胸骨柄后缘、气管前缘缓慢刺入0.5〜1寸D. 用手扪住胸骨柄,在指尖引导下刺入0.5〜1寸E. 应稍向内下斜刺,针刺深度1〜1.5寸13. 晕针现象,除什么之外,都可以发生()A.指针B .三棱针C .火针D .电针E.毫针14. 下列晕针处理方法,有错误的是()A .患者平卧,头部垫高B.注意通风、保暖C. 予饮温开水或糖开水D. 可指掐或针刺人中、素醪、内关、足三里等穴E. 可灸百会、关元、气海(二)B型题A.齐刺法B .围刺法C.扬刺法D .傍针刺法E.合谷刺法1. 在病变局部中心直刺一针,左右(或上下)各斜刺一针的针刺方法是()2. 在病变局部(如疼痛处)中心直刺一针,再在其上下左右各刺一针的针刺方法是()A .分刺、合谷刺及浮刺B.毛刺、直针刺和半刺法C.恢刺和关刺D .短刺和输刺E.以上均不是3. 出于《灵枢•官针》,刺骨之法是()4. 出于《灵枢•官针》,刺筋之法是()A .向上斜刺B .治疗面瘫可以互相透刺C. 治疗鼻病可直刺,亦可向鼻内斜刺D. 治疗胆道蛔虫症还可以向外上方透四白穴E. 以上均不是5. 水沟、素醪()6. 地仓、颊车()A.晕针B .滞针C.针后异常感D .损伤脑脊髓E.弯针7. 在针刺过程中,轻者感觉精神疲倦,头晕目眩,恶心欲吐是()8. 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抽搐、呼吸困难、休克和神志昏迷是()(三)C型题A.毛刺B .直针刺和半刺法C.二者均是D .二者均非1. 刺皮之法是()2. 刺肉之法是()A. 短刺和输刺B .合谷刺及浮刺C.二者均是D .二者均非3. 刺皮之法是()4. 刺筋之法是()A .治疗鼻病可直刺,亦可向鼻内侧斜刺B. 治疗胆道蛔虫症还可以向外上方透四白穴C. 两者均可D .两者均非5. 水沟、素醪()6. 迎香()A .沿皮刺B .斜刺C .两者均可D .两者均非7. 治疗脱肛取长强穴,其操作方法是()8 •治疗脱肛取百会穴,其操作方法是()A •精神紧张B •体质虚弱C •两者均可D •两者均非9•晕针的原因主要是()10. 滞针的原因主要是()A.气短胸闷B .眩晕恶心C.两者均可D .两者均非11. 气胸的主要临床表现是()12. 晕针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四)X型题1 .运动针刺法选穴原则一般是()A.病在上取之下B .病在下取之上C.病在左取之右,病在右取之左D. 病在中,取之外E.病在左取之左,病在右取之右2. 病位深浅刺法包括()A .分刺、合谷刺及浮刺B.毛刺、直针刺和半刺法C.恢刺和关刺D .围刺法E.扬刺法3. 局部多针刺法包括()A.半刺B .围刺C.齐刺D .分刺E.扬刺4. 根据有关古籍记载,孕妇禁针的穴位有()A. 合谷B .昆仑C.三阴交D .石门E.肩井5. 晕针的处理方法是()A .立即起针,给患者饮以温开水或糖水B. 重者可针刺人中、合谷、足三里等穴C. 可灸百会、足三里D. 给患者安置头高脚低仰卧体位E. 仍不省人事,脉弱者,可采取急救措施二、判断题1. 透穴刺法临床主要适用于面瘫、三叉神经痛、中风偏瘫、小儿麻痹后遗症、顽固性头痛、胃下垂、痹症、痿证等。

第三章-毫针刺法临床应用2012

第三章-毫针刺法临床应用2012

角度和方向
气海俞以上各穴:朝向脊柱斜刺 以下各穴:可直刺
深度层次和指感
皮肤
皮下脂肪 空松
各层肌肉及筋膜 稍紧
(二)骶部腧穴 • 八髎穴
2.05 1.65 1.45 1.37
26
(二)骶部腧穴 • 八髎穴
25mm 20mm 15mm 10mm
27
二、胸腹部腧穴 (一)胸部腧穴 1. 任脉 2. 乳 根 3. 日月、期门
14
3. 恢刺、关刺--刺筋法
“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 痹也 ”。十二刺之一。
“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 血,此肝之应也,或日渊刺,一日岂刺 ”。
五刺之一。
张景岳:“尽筋,即关节之处也。”
15
4. 短刺、输刺 --刺骨法 “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至针骨所,以


临床常用刺法




分部腧穴针刺操作


临 床
针刺异常情况


1
一、透穴刺法
(一)概念:指一针透达两个或多个穴位,治疗疾病 的针刺方法。
(二)操作方法 1. 直透法:直刺进针,由一侧腧穴向其对侧相应腧穴透刺 。 2. 斜透法:斜刺进针,从一穴透至与病变经络、脏腑相关的
腧穴 。
3. 横透法:横刺进针,由一穴向相关腧穴透刺 。
熟悉解剖
53
气胸
54
刺伤心肝脾肾胃肠及膀胱
刺中心,一日死;刺中肝,五日死; 刺中脾,十日死;刺中肾,六日死; 刺中胆,一日半死;刺少腹,中膀胱 ,令人遗尿
55
刺伤脑脊髓:针具刺入脑延髓,引起 头痛、恶心现象。
刺伤周围神经:是指针刺引起的周围神经

全国“创新杯”医药卫生类类说课大赛课件特等奖作品:毫针刺法——教学设计方案(附教案)

全国“创新杯”医药卫生类类说课大赛课件特等奖作品:毫针刺法——教学设计方案(附教案)

《毫针刺法》教学设计方案教学内容:《毫针刺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由申惠鹏主编的《中医护理》(第二版),本次课内容在第四章第一节。

P110)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毫针刺法的操作要领和注意事项;能力目标:要求学生在医疗及保健养生领域熟练运用毫针刺法的能力;情感目标:通过本次课程,让学生懂得胆大心细,关爱病人的意识。

重点难点:1、重点是常用毫针刺法的操作;2、难点是毫针刺法的注意事项。

授课对象: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医康复保健专业二年级学生。

(2014级中医康复保健专业1班)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基础知识较为薄弱,对中医知识理解能力较弱,尤其是治疗的原理常感到难学;但有一定的上网知识,对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比较容易接受,动手能力较强。

指导思想: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为基础,充分利用学校现有信息资源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将信息技术运用到专业课教学中,解决中医护理难学问题。

本次课时间为45分钟。

教学内容知识要点信息化技术应用教学活动时间分配课前预习1、案例2、定义3、适应症概述毫针刺法的定义毫针刺法的适应症微课通过PPT展示案例及图片通过PPT展示毫针刺法的概念及相关图片应用PPT展示形象的图片及表格,展示毫针刺法的适应症。

提前让学生上网自学针刺微课,自主学习案例导入教学法通过案例导出本次课程的内容。

引发学生思考。

问题导入教学法通过问题什么是毫针刺法?导出毫针刺法的概念。

使学生总体了解毫针刺法的定义。

问题导入教学法通过问题毫针刺法为什么能治病?导出毫针刺法的适应症。

同时提问引出学5分钟2分钟3分钟4、操作方法5、注意事项1、依穴选位2、选针查缺3、取穴标位4、消毒针刺毫针刺法常见意外的护理要点应用个人亲自拍摄、录制的图片、录像,展示毫针刺法的具体操作。

通过PPT形象展现临床上常见的意外。

生对虚实证的思考。

问题导入教学法通过问题如何进行针刺?导出毫针刺法的操作方法。

通过视频,教师示范现场操作,指导学生进行模拟操作、分组练习,教师纠错,角色扮演。

毫针刺法的临床应用

毫针刺法的临床应用
毫针刺法的临床应用
• 毫针刺法简介 • 毫针刺法的操作技巧 • 毫针刺法的临床应用 • 毫针刺法的疗效与安全性 • 毫针刺法的未来发展与展望01Leabharlann 毫针刺法简介定义与历史
定义
毫针刺法是一种使用极细的针具 刺激人体穴位的治疗方法,以达 到调和阴阳、扶正祛邪的目的。
历史
毫针刺法源于古代中医,已有数 千年的历史,是针灸疗法中的主 要方法之一。
刺激相关穴位,调整气 机,缓解哮喘症状。
胃痛
刺激足阳明胃经相关穴 位,疏调胃气,缓解胃
痛。
外科疾病
01
02
03
04
颈椎病
刺激颈项部相关穴位,舒缓肌 肉紧张,缓解颈椎病症状。
腰椎间盘突出
刺激腰部相关穴位,调和气血 ,缓解腰椎间盘突出症状。
肩周炎
刺激肩部相关穴位,舒缓肩部 肌肉,缓解肩周炎症状。
网球肘
刺激肘部相关穴位,调和气血 ,缓解网球肘症状。
妇科疾病
月经不调
刺激相关穴位,调节冲任,治 疗月经不调。
痛经
刺激相关穴位,温经散寒,缓 解痛经。
乳腺增生
刺激相关穴位,疏肝理气,缓 解乳腺增生症状。
产后缺乳
刺激相关穴位,促进乳汁分泌 ,治疗产后缺乳。
儿科疾病
小儿感冒
刺激相关穴位,发散表邪,治疗小儿感冒。
禁忌症
对于患有严重器质性疾病、出血倾向、皮肤感染等的患者不宜进行毫针刺法治 疗。
02
毫针刺法的操作技巧
针具选择
01
02
03
毫针的材质
选择不锈钢等材质制成的 毫针,以保证其坚固、耐 用和安全。
毫针的规格
根据治疗的需要选择不同 规格的毫针,包括长度、 直径和针尖形状等。

毫针刺法及其护理说课稿

毫针刺法及其护理说课稿

毫针刺法及护理说课说案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下午好: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毫针刺法及其护理,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法分析、教法分析、教学过程和教学反思五个方面展开。

一、教材分析(一)、教材本次说课的教材选自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全国中等卫生职业教育卫生部“十一五”规划教材《中医护理》。

(二)、本次课的内容与作用内容:毫针的临床运用、针刺前准备、针刺方法、留针与出针和针刺异常情况及处理等。

作用:针刺疗法是中医的特色疗法之一,临床应用广泛,学习本节既能满足学生临床工作需要,又能用于家庭保健。

(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分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知识目标:最基本的目标,要求同学通过本次课的学习掌握毫针刺法及其护理,完成知识的迁移,应对试卷测试;能力目标:要求较高,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观察分析和临床动手能力。

学生通过学习,能规范和熟练地进行针刺操作,并将其运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把仁义、道德等崇高的医德医风作为准则,在实践中彻底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实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针刺前准备、针刺方法、留针与出针和针刺异常情况及处理。

教学难点:针刺方法及针刺异常情况及处理。

结合护理中专教学大纲及培养目标掌握操作的过程的重点,而学习如何操作和特殊情况的处理则是教学难点。

二、学法分析(一)、学情:学生大都之前对针刺疗法有所了解,故很容易产生学习兴趣。

但对毫针又充满畏惧心理,故应通过教学消除恐惧,建立操作的自信心。

本课程开设在一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有一定医学知识基础,对毫针刺法的掌握应该不难。

中专生的特点精力旺盛,但是学习的注意力容易分散、主动性较弱,所以提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授课成败的关键。

(二)、学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选择正确的方法很重要,固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采用以下方法:1、探究学习法2、归纳学习法三、教法分析根据教学实践及学生情况采用以下3种教学方法。

刺法灸法学 第三章 毫针刺法的临床应用

刺法灸法学 第三章  毫针刺法的临床应用
1.操作方法:(1)毛刺;(2)直针刺法; (3)半刺法
20
直针刺法

21
半刺图

22
2.临床应用
主要适用于小儿感冒发热、泄泻;亦可用于 肢体麻木、关节扭伤、面瘫患者恢复期部分 无腧穴分布区域亦常用半刺法刺之;对斑秃、 脂溢性脱发者亦常用半刺法。
对部分浅表痛病者可直针刺法。 3.注意事项
12
齐刺法

13
2.临床应用
主要用于治疗痛点固定、压痛明显且 病程缠绵的病症。如肱骨外上髁炎、 肩周炎、梨状肌损伤综合症、四肢部 骨性关节炎等。
14
(三)扬刺法
在病变局部中心直刺一针,再在其上 下左右各刺一针的针者,正纳一,傍纳四而浮之,以治寒 气之博大者也。”
62
晕针
3.处理:停止针刺,平卧,放低头部,松 解衣带,保暖。
轻症:休息并喂饲糖水、温开水后可恢复; 重病:按压人中、素髎、内关等穴。并及
时开放静脉,补液升压; 昏仆者:升压、强心;改善微循环;吸氧。
必要时请内科会诊;
63
晕针
4.预防: (1)初诊者畏针,耐心解释消除恐惧。 (2)劳累者休息,饥饿者进食后治疗,汗
2.尾骶穴 长强:膝胸位取穴,沿尾骨与直肠之间斜
刺0.5~1寸。 腰俞:俯卧位取穴,向上斜刺0.5~1寸。
针刺过深或大幅度提插捣针,容易造成蛛 网膜下腔出血。
59
四、上肢和下肢部腧穴
(一)上肢部腧穴 1.肩腋部腧穴 2.上臂部腧穴 3.前臂部腧穴 4.手部腧穴
60
(二)下肢部腧穴
2.应用:主要适用于运动系统损伤性 疾病。
3.注意:取穴应精简,活动幅度应依 病情而定,施行手法应由弱至强,防 止晕针。

毫针刺法实验实践课PPT教案

毫针刺法实验实践课PPT教案
第2页/共26页
实 验 步骤
1.正确体位准确取穴:曲池(手阳明大肠经)
3.掌握晕针的临床表现、预防及处理
第3页/共26页
实 验 步骤
2.针刺部位消毒:由内向外;医者手 指消毒。
3.单手进针:用1.5寸毫针,取合 谷穴,用右手拇、食指持针,中指 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体下段; 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 之屈曲,将针刺入,直刺至所要求 的深度。 技术要点:三指动作协调,配合进 针。
第8页/共26页
学生顶岗实习
通过国家技能鉴定,取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第9页/共26页
教学内容
第一模块:概论:小儿推拿发展简史、生 理病理特点、生长发育与保育、喂养与保 健、治疗概要;
第二模块:诊法概要:望闻问切儿科病中 的应用;
第三模块:推拿手法:常用小儿推拿手法; 第四模块:推拿穴位; 第五模块:常见病症推拿治疗。
第6页/共26页
实 验 步骤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运用中医学基本 理论和临床知识,阐述用推拿手法防治小 儿常见疾病的基本规律和方法。重点培养 学生小儿推拿手法操作技能及运用辩证施 治、整体观念指导小儿推拿临床工作的能 力;介绍相关科学的基本知识。
第7页/共26页
课程设计
《小儿推拿》课程采用“基于工作过程” 的课程设计思路。以实际案例为切入点, 以任务驱动设计教学内容。并通过技能 训练、临床见习等教学活动组织教学。
应用多媒体技术为主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
制作了具有链接效果的 PPT 课件,增加
了视频资料,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直观,
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效果。
第19页/共26页
教学手段
第20页/共26页
实践条件
第21页/共26页

第三章 针灸操作技术

第三章 针灸操作技术
2.迎随补泻 进针时针尖随着经脉循行去的方向刺入为补法,针尖迎着经脉循行来的方向刺入为泻法。
3.呼吸补泻 病人呼气时进针,吸气时出针为补法;吸气时进针,呼气时出针为泻法。
4.开阖补泻 出针后迅速揉按针孔为补法;出针时摇大针孔而不按为泻法。
5.平补平泻 进针得气后均匀地提插、捻转后即可出针。
2.捻转法 即将针刺入腧穴一定深度后,施向前向后捻转动作使针在腧穴内反复前后来回旋转的行针手法。捻转角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时间的长短等,需根据患者的体质、病情、腧穴的部位、针刺目的等具体情况而定。使用捻转法时,指力要均匀,角度要适当,一般应掌握在180 o 左右,不能单向捻针,否则针身易被肌纤维等缠绕,引起局部疼痛和导致滞针而使出针困难。一般认为,捻转角度大,频率快,其刺激量就大;捻转角度小,频率慢,其刺激量则小。
(二)双手进针法
1.指切进针法 又称爪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在腧穴位置上,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宜于短针的进针。
2.夹持进针法 又称骈指进针法,即用严格消毒的左手拇、食二指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临床上也有采用插刺进针的,即单用右手拇、食二指夹持针身下端,使针尖露出2~3分,对准腧穴的位置,将针迅速刺入腧穴,然后押手配合将针捻转刺入一定深度。
1.年龄 年老体弱,气血衰退,小儿娇嫩,稚阴稚阳,均不宜深刺;中青年身强体壮者,可适当深刺。
2.体质 对形瘦体弱者,宜相应浅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形盛体强者,宜深刺。
3.病情 阳证、新病宜浅刺;阴证、久病宜深刺。
4.部位 头面、胸腹及皮薄肉少处的腧穴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丰厚处的腧穴宜深刺。

毫针刺法教案

毫针刺法教案
2、抽取一名学生,取穴针刺完整示范,点评总结(5分钟)
1、练习进针及行针手法、在自身安全部位取穴,针刺体会(4分钟)
2、在彼此身上选足三里进行一穴位完整针刺操作,互相点评。(5分钟)
实践操作,亲身体验,打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心中恐惧感,体会得气,加深感受。
课后
作业
复习常用穴位的位置与作用,自我针刺合谷,行针直至得气。
2、了解毫针的结构规格:针尾、针柄、针根、针身、针尖。常用长度规格:25mm、40mm、50mm、75mm。常用粗细规格:0.25mm、0.30mm。(2分钟)
3、介绍毫针的进针手法:单手进针、双杀进针、管针进针法(3分钟)
1、每人下发毫针,边听老师讲解边观察结构。
2、对着脉诊包,练习进针指力,练习进针(4分钟)。
学习资源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针灸学》梁繁荣,王华主编(2016年8月版)
全身人体经脉循行图
教学评价
1、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反馈教学趣味性
2、观察学生动手操作的准确性反馈教学质量成效
教学阶段
时间方法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理念
第一阶段针灸基础理论
12分钟
课堂授课
讲授法
1、播放视频,初步了解针灸的概念和原理作用(3分钟)
3、抽一名学生,点穴示范,其他同学纠错指正。(2分钟)
结合针灸穴位图谱,学生在彼此身上定位点穴,并说明其作用。(4分钟)
取生活及临床常用穴位,举例应用,调动学习兴趣。
第三阶段毫针刺法临床操作
18分钟
临床实践操作
讲授法
实践法
1、重点介绍完整针刺的过程及注意事项(穴位定位、消毒、针刺、行针、拔针)(4分钟)
教案
参赛选手:xxx

毫针刺法的临床操作教学

毫针刺法的临床操作教学
医生准备:手消毒 患者准备:选好姿势,取穴消毒
单手进针手法
单手进针法是由单手拇、食指持针,中指指 端紧靠腧穴,中指指腹抵于针身下段,当拇 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势屈曲将针刺 入,直至所需深度。适用于短毫针进针。
双手进针手法
爪切进针法
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的指甲掐切腧穴 皮肤,右手持针,针尖紧靠左手指 甲缘迅速刺入
舒张进针法
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 皮肤撑开绷紧,右手持针刺入。用 于皮肤松弛部位的腧穴。
双手进针手法
提捏进针法
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的提拉腧穴皮肤, 右手进针
夹持进针法
左手拇、食二指持消毒干棉球,裹于针体下端, 露出针尖,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 右手捻动针柄,两手同时用力,将针刺入腧穴。 用于较长毫针的进针
知识目标 1、了解针灸的起源发展; 2、掌握针灸的结构、规格; 3、掌握针灸进针的操作手法、得气 概念
01
教学目标
04
价值目标 1、培养学生对中医针灸的兴趣; 2、培养学生治病救人的价值观; 3、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成就 感。
针灸针构造
针灸针,学名毫针,俗称银针
进针前准备
物品准备:碘伏棉签,干棉签,毫针
行针手法
捻转法
捻转法是指针刺插入一定深度 后,再前后捻转针刺,使针刺 在穴位内反复来回旋转。
提插法
提插法是将毫针插入穴位一定深度, 然后施加提插动作的操作方法。注意 提插法多用于肌肉丰富部位的穴位, 不用于肌肉较浅部位的穴位。往上提 的时候不要提皮肤,往下插的时候不 要刺到器官和骨头,同时要保持针刺 的方向笔直。
得气概念
1、医生:如手背部的穴位,快速透皮,进针到一定程度,针灸得气 以后医生手下会出现沉紧感,古书上形容为鱼吞钩饵,即如鱼吞到饵 一般,针被拽住,感觉不容易拔动,称之为得气感; 2、患者:当医生手下出现鱼吞钩饵的感觉时,患者会出现酸、麻、 胀、痛感。酸、麻、胀、痛不一定同时出现,可能会组合出现,如酸 痛感、胀痛感、麻痛感,称之为针灸得气的感觉。

毫针刺法优秀教案

毫针刺法优秀教案

毫针刺法优秀教案标题:毫针刺法优秀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毫针刺法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学生将能够理解毫针刺法的原理、适应症、操作要点以及注意事项,提高其临床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毫针刺法的起源、发展和特点;b. 掌握毫针刺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c. 理解毫针刺法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2. 技能目标:a. 能够正确使用毫针进行刺激;b. 能够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毫针刺法;c. 能够独立操作毫针刺法。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对中医针灸的兴趣和热爱;b.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细致性;c.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毫针刺法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2. 毫针刺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

教学难点:1. 毫针刺法的操作技巧;2. 如何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的毫针刺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毫针刺法的实际操作,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2. 提问:你们对毫针刺法有了解吗?你们认为毫针刺法有哪些特点?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毫针刺法的起源、发展和特点;2. 讲解毫针刺法的适应症和禁忌症;3. 详细解释毫针刺法的操作要点和注意事项。

三、操作演示(20分钟)1. 教师进行毫针刺法的操作演示,并解释每个步骤;2. 学生观摩教师的操作,并提问疑惑。

四、实践操作(3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2-3人,进行实践操作;2. 每个小组轮流进行毫针刺法的操作,其他组员观察和记录。

五、总结归纳(10分钟)1. 学生汇报实践操作中的收获和问题;2. 教师进行总结归纳,强调毫针刺法的重要性和实践中的注意事项。

六、拓展延伸(15分钟)1. 邀请专业针灸师进行讲座,分享毫针刺法的临床应用实例;2. 学生提问和互动交流,拓宽对毫针刺法的认识。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操作技巧、操作流程的正确性和注意事项的遵守情况;2. 学生提交书面报告,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3. 学生进行小组展示,展示自己的操作成果和感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处理 出针 平卧保暖 灸治 预防 针对原因/注意观察
48
异常情况的处理与预防
原因 精神紧张或疼痛、手法、留针时间 现象 针体活动困难 或伴疼痛 处理 放松(精神 局部)
角度和方向
气海俞以上各穴:朝向脊柱斜刺 以下各穴:可直刺
深度层次和指感
皮肤
皮下脂肪 空松
各层肌肉及筋膜 稍紧
(二)骶部腧穴 • 八髎穴
2.05 1.65 1.45 1.37
25
(二)骶部腧穴 • 八髎穴
25mm 20mm 15mm 10mm
26
二、胸腹部腧穴 (一)胸部腧穴 1. 任脉 2. 乳 根 3. 日月、期门
第三章-毫针刺法的临床应用 2012
(三)透穴刺法的临床应用
1.直透法:主要用于病变涉及肢体表里、阴阳两 经的病症。
2.斜透法:多用于病变涉及相邻经脉、穴位的透刺 。
3.横透法:一般多用于皮肉浅薄处,以及邻近有 血管、深层有重要脏器处的部位 。
2
(四)透穴刺法的特点
1. 精简用穴 。 2. 对难以直接针刺的部位,用透穴刺法可
1. 傍针刺法 《灵枢·官针》“傍针刺者, 直刺、傍刺各一,
以治留痹久居者也”。
齐刺
扬刺
傍针刺
2. 齐刺法
《灵枢·官针》“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 治寒气小深者。或日三刺,三刺者治痹气 小深者。”
6
3. 扬刺法
《灵枢·官针》“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 治寒气之博大者也。”
齐刺
扬刺
傍针刺
《灵枢·官针》 “凡刺有九,以应九变”。 输刺、远道刺、经刺、络刺、分刺、大写刺、 毛刺、巨刺、焠刺。
《灵枢官针》 “凡刺有十二结,以应十二经”, 又称“十二节刺 。 偶刺、报刺、恢刺、齐刺、扬刺、直针刺、输刺 、短刺、浮刺、阴刺、傍针刺、赞刺。
(二) 操作方法
1. 毛刺、直针刺和半刺 --刺皮法
采用定向深刺透穴,以达到治疗目的。 3. 扩大了腧穴的主治范围 。
3
(五) 注意事项
1.透穴刺法应因人施术 。 2.手法要轻柔 。 3.透穴刺法在进针时要注意避开邻近血管。 4.透穴刺法以相关腧穴得气为度 。
4
二、局部多针刺法
(一)概念:在病变局部或腧穴处,用多支毫针刺入的
方法称局部多针刺法。
(二)操作方法
“毛刺者,刺浮痹皮肤也”。九刺之一。 “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
十二刺之一。
“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 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 ”。五刺之一。
12
2. 分刺、合谷刺及浮刺 --刺肉法
“分刺者,刺分肉之间也” 。九刺之一。 “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 肌痹,此脾之应也 ” 。五刺之一。 “浮刺者,傍人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 ” 。十二刺之一。
13
3. 恢刺、关刺--刺筋法
“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以治筋 痹也 ”。十二刺之一。
“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无出 血,此肝之应也,或日渊刺,一日岂刺 ”。
五刺之一。
张景岳:“尽筋,即关节之处也。”
14
4. 短刺、输刺 --刺骨法 “短刺者,刺骨痹。稍摇而深之,至针骨所,以
听宫:皮肤 皮下组织 关节后韧带 组织 关节与耳道软骨的结合组织
耳部腧穴:耳门、听宫、听会、翳风
翳风:皮肤 面神经总支
皮下组织 弹性阻力
颈部腧穴:天突、人迎
天突
人迎
原因 体质与精神,体位 手法 留针 症状 突然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慌气短、出
冷汗、恶心呕吐、精神疲惫、脉沉细; 严重者四肢厥冷、神智不清、二便失禁、 唇甲青紫、脉细微欲绝。
4.角度和方向:在眼球与眶内侧壁之间 向后直刺
5.深度:不要超过1.8寸(45mm)。
针刺层次:
皮肤
皮下组织
眼轮匝肌
眶脂体
内直肌
[睛明穴操作要点]
6.行针手法:既不提插也不捻转
7.出针:分层缓慢出针
1寸(25mm)以内:可分2层出针 1寸(25mm)以上:可分3层出针
耳部腧穴:耳门、听宫、听会、翳风
16
一、背、腰骶部腧穴 ( 一)背腰部腧穴 1. 督脉 2. 膀胱经 3. 夹脊穴
17
1.督 脉 •解 剖
棘 上韧带
棘 间韧带
黄韧带
•操 作 方 法
角度和方向
大 椎:直刺 胸椎:向上斜刺
腰椎:直刺
深度层次和指感
皮肤
皮下脂肪 空松
棘上韧带 稍紧
棘间韧带 紧
2.背俞穴和夹脊穴
•操 作 方 法
上下摩骨也 ”。十二刺之一。 “输刺者,直入直出,深内之至骨,以取骨痹,
此肾之应也 ”。五刺之一。
15
四、运动针刺法
运动针刺法,是指针刺得气后,医者实 施手法的同时,指导患者活动患处或相关 处,调动患者自身潜能治疗疾病的一种针 刺治疗方法。
(一)操作方法
针刺得气后,实施手法1一2分钟后, 指导患者活动,5一10分钟后再次实施针刺 手法。
9
《素问·刺齐论》 “刺骨无伤筋者,针至筋而去 ,不及骨也。刺筋无伤肉者,至肉而去,不及 筋也。刺肉无伤脉者,至脉而去,不及肉也。 刺脉无伤皮者,至皮而去,不及脉也。所谓刺 皮无伤肉者,病在皮中,针入皮中无伤肉也。 刺肉无伤筋者,过肉中筋也。刺筋无伤骨者, 过筋中骨也。此谓之反也。
10
《灵枢·官针》“凡刺有五,以应五藏”,又名五脏刺 。 半刺、 豹纹刺、关刺、合谷刺、输刺
四白
睛明
[定位] 在面部,目 内眦角稍上方凹陷处。
[解剖层次]
[睛明穴危险因素小结]
1.眼球 2.血管: 眶上动脉分支、內眦动静脉分支
筛前动脉、 筛后动脉
3.视神经 4.眶上裂前端
[睛明穴操作要点]
1.针具:选用0.20*25mm—0.25*40mm的毫 针 2.体位:仰卧位 3.进针法:指切进针法
7
4. 围刺法
用4支以上毫针,分别由患部边缘处斜向 或沿皮刺向病变中心,并在病变中心处再 直刺一针。
8
三、病位深浅刺法
(一)概念 依病变部位而实施深浅不同的刺法,称
为病位深浅刺法。
《素问·调经论》“病在脉,调之血; 病在血, 调之络; 病在气, 调之卫; 病在肉,调之分 肉;病在筋,调之筋; 病在骨,调之骨。”
27
解剖层次 皮肤 皮下组织 胸大肌 肋间外肌 肋间内肌
(二)腹部腧穴
巨阙、鸠尾、上脘、 不容、承满?
29
三、头面颈项部腧穴 (一)项部腧穴:风府、风池、哑门 (二)面部腧穴:四白 (三)眼部腧穴:睛明、承泣 (四)耳部腧穴:耳门、听宫、听会 (五)颈部腧穴:天突、人迎
30
风池、风府、哑门
哑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