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新课标简答题
小学数学新课标理念试题
小学数学新课标理念试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新课标理念强调学生的主体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一些符合新课标理念的小学数学试题:1. 问题解决:小明有5个苹果,小华有3个苹果。
如果他们将苹果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能得到多少个苹果?2. 数据收集与分析:班级里有30名学生,老师统计了他们最喜欢的颜色。
红色有10人喜欢,蓝色有8人喜欢,绿色有6人喜欢,其他颜色有6人喜欢。
请用条形图表示这些数据,并计算出喜欢红色和蓝色的学生占总人数的百分比。
3. 几何图形认知:在一张纸上画一个正方形,然后沿着对角线对折,展开后画一条线连接对角线的交点和正方形的一个顶点。
这个图形是什么形状?它有哪些对称轴?4. 逻辑推理:如果一个数加上3后乘以2等于18,那么这个数是多少?5. 实际应用:学校图书馆有100本书,如果每班借走10本,那么需要多少个班级才能借完所有的书?6. 数学表达:用数学语言描述你如何将一个圆形的蛋糕平均分给4个朋友。
7. 探索规律:观察下面的数列:2, 4, 8, 16, ... 请找出下一个数是什么,并解释你的推理过程。
8. 空间观念: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5厘米、3厘米和2厘米,计算它的体积。
9. 数学思维: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如果每4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那么可以组成多少个小组?如果每5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又可以组成多少个小组?10. 综合应用:小华有20元钱,他买了3支铅笔,每支铅笔的价格是2元。
他还剩下多少钱?如果他想再买一本5元的书,他还需要多少钱?这些试题旨在通过实际情境和问题解决的方式,让学生在探索和实践中学习数学,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小学数学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数是一个偶数?A. 3B. 8C. 9D. 5答案:B2. 在下面的数列中,找出规律并继续写下去:1, 4, 7, 10, ___, ___A. 12, 13B. 11, 14C. 13, 16D. 14, 17答案:D3. 阳阳有5个苹果,他吃掉了2个,还剩下几个?A. 1B. 2C. 3D. 4答案:A4. 把下面的数字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7, 3, 9, 2A. 7, 3, 9, 2B. 9, 7, 3, 2C. 3, 7, 9, 2D. 9, 3, 7, 2答案:B5. 环的形状最接近下面哪个物体?A. 正方形B. 圆形C. 三角形D. 长方形答案:B二、填空题1. 2 + ______ = 8答案:62. 9 - ______ = 5答案:43. 3 × ______ = 18答案:64. 12 ÷ ______ = 3答案:45. 7 × 0 = ______答案:0三、解答题1. 有一个篮子里有12个苹果,小红拿走了6个苹果,小明拿走了3个苹果,请问篮子里还剩下几个苹果?答案:篮子里还剩下3个苹果。
2. 一根绳子长5米,小明剪掉了1米,小红剪掉了2米,请问绳子剩下几米?答案:绳子剩下2米。
3. 请问下列四个数中哪个数最小?A. 6B. 9C. 2D. 5答案:C,2是最小的数。
四、应用题小明和小红一起做作业,小明每小时可以做5道数学题,小红每小时可以做3道数学题。
他们一起工作了4个小时,请问他们一共做了几道数学题?解析:小明每小时做5道题,4个小时共做5 × 4 = 20 题。
小红每小时做3道题,4个小时共做3 × 4 = 12 题。
他们一共做了20 + 12 = 32 题。
答案:他们一共做了32道数学题。
五、判断题1. 两个相同的数相加的结果一定是偶数。
答案:对。
2. 6 所有的倍数都是偶数。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简答题
小学数学新课标填空题测试一、填空题1、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2、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 .内容标准应指内容学习的指标.3、新课程标准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4、数学学习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5、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基础性层次性发展性开放性.6、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学习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7、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8、数学学习评价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 ,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发展.9、课程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10、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11、学生是数学学习的评价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12、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13、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14、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将学习时间具体划分为三个学段:第一学段1~3年级、第二学段4~6年级、第三学段7~9年级.15、“实践与综合应用” 在第一学段以实践活动为主题,在第二学段以综合应用为主题.16、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17、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义——定理——例题——习题”的形式不同,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18、改变课程内容难、窄、旧的现状,建设浅、宽、新的内容体系,是数学课程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19、统计与概率主要研究现实生活中的数据和客观世界中的随机现象.20、在第一学段空间与图形部分,学生将熟悉简单的几何体平面图形,感受平移、旋转、对称现象,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21、课程标准中增加的内容主要包括:统计与概率的有关知识,空间与图形的有关内容如位置与变换,负数计算器的初步应用等.22、“数与代数”的内容主要包括:数与式、方程与不等式、函数,它们都是研究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型.23 、课程标准抛弃了将数学学习内容分为“数与计算、量与计量、几何初步知识、应用题、代数初步知识、统计初步知识”六个方面的传统做法,将传统的数学学习内容充实、调整、更新、重组以后,构建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个学习领域.24、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实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5、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26、标准明确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并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等四个方面作出了进一步的阐述.27、“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外形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熟悉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28、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29、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30 、“实践与综合应用”在第一学段以实践活动为主题,在第二学段以综合应用为主题.31、与大纲所规定的内容相比,课程标准在内容的知识体系方面有有增有删,在内容的学习要求方面有有升有降,在内容的结构组合方面有有分有合,在内容的表现形式方面有有隐有显 .32、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修订稿对数学的表述是: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33、“数据统计活动初步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34.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生与发展35、标准中的四个目标大致可分为两个领域: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 .其中, 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属于认知领域.36、教学设计的一般的结构是:概况、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37、问题生成的途径有四个方面:教学内容即问题、教师提供问题、学生提出问题、课堂上随机生成的问题.38、教学目标对整个教学活动具有导向、激励、评价的功能.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简答题一、数学的“四基”、“四能”指的是什么二、答:四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活动经验;四能是指: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二、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的核心理念是什么答: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数学的核心理念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三、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是一门怎样的课程答: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四、教师的“组织”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两个方面答:教师的“组织”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实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方案;第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五、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哪些方面答: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恰当的问题,或者准确、清晰、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求知求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恰当的归纳和示范,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积累经验、感悟思想;能关注学生的差异,用不同层次的问题或教学手段,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六、怎样理解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如何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答:好的教学活动,应是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一方面,学生主体地位的真正落实,依赖于教师主导作用的有效发挥;另一方面,有效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标志,是学生能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得到全面的发展.实行启发式教学有助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创设情境、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组织学生操作实验、观察现象、提出猜想、推理论证等,都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逐步学会学习.七、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答: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八、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体现在哪些方面答:1.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2.课程内容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的特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果,也包括数学结果的形成过程和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要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性和多样性.3.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4.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5.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注重实效.要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九、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什么答: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设计,充分考虑本阶段学生数学学习的特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数学思考;充分考虑数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的实质;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寻求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十、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中提出的几个核心词是什么答: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数学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中提出的几个核心词是: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十一、“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有哪些十二、答:“数与代数”的主要内容有:数的认识,数的表示,数的大小,数的运算,数量的估计;字母表示数,代数式及其运算;方程、方程组、不等式、函数等.十二、“图形与几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图形与几何”的主要内容有:空间和平面基本图形的认识,图形的性质、分类和度量;图形的平移、旋转、轴对称、相似和投影;平面图形基本性质的证明;运用坐标描述图形的位置和运动.十三、“统计与概率”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统计与概率”的主要内容有: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包括简单抽样、整理调查数据、绘制统计图表等;处理数据,包括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等;从数据中提取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推断;简单随机事件及其发生的概率.十四、“综合与实践”的主要内容有哪些答:“综合与实践”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在学习活动中,学生将综合运用“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综合与实践”的教学活动应当保证每学期至少一次,可以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课内外相结合.十五、十个核心词的概念答:数感主要是指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符号意识主要是指能够理解并且运用符号表示数、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知道使用符号可以进行运算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具有一般性.建立符号意识有助于学生理解符号的使用是数学表达和进行数学思考的重要形式.空间观念主要是指根据物体特征抽象出几何图形,根据几何图形想象出所描述的实际物体;想象出物体的方位和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描述图形的运动和变化;依据语言的描述画出图形等.几何直观主要是指利用图形描述和分析问题.借助几何直观可以把复杂的数学问题变得简明、形象,有助于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预测结果.几何直观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数据分析观念包括:了解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问题应当先做调查研究,收集数据,通过分析做出判断,体会数据中蕴涵着信息;了解对于同样的数据可以有多种分析的方法,需要根据问题的背景选择合适的方法;通过数据分析体验随机性,一方面对于同样的事情每次收集到的数据可能不同,另一方面只要有足够的数据就可能从中发现规律.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推理能力的发展应贯穿在整个数学学习过程中.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推理一般包括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合情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出发,凭借经验和直觉,通过归纳和类比等推断某些结果;演绎推理是从已有的事实包括定义、公理、定理等和确定的规则包括运算的定义、法则、顺序等出发,按照逻辑推理的法则证明和计算.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合情推理用于探索思路,发现结论;演绎推理用于证明结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建立和求解模型的过程包括:从现实生活或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用数学符号建立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表示数学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求出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这些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应用意识.应用意识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有意识利用数学的概念、原理和方法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另一方面,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与数量和图形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抽象成数学问题,用数学的方法予以解决.在整个数学教育的过程中都应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综合实践活动是培养应用意识很好的载体.创新意识的培养是现代数学教育的基本任务,应体现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之中.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基础;独立思考、学会思考是创新的核心;归纳概括得到猜想和规律,并加以验证,是创新的重要方法.创新意识的培养应该从义务教育阶段做起,贯穿数学教育的始终.十五、简述标准中总体目标四个方面的关系答:总体目标的四个方面,不是互相独立和割裂的,而是一个密切联系、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课程设计和教学活动组织中,应同时兼顾这四个方面的目标.这些目标的整体实现,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十六、学生的数感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答: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与数量;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做出解释.。
小学数学新课标试题
1.核心素养是逐渐形成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表现水平。
教材编写应关注核心素养发展的阶段性,准确把握每个学段每个主题的内容要求和学业要求;遵循螺旋上升原则,使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不断深入。
正确答案:阶段性、学业要求、螺旋上升2."数据分类”的本质是根据信息对事物进行分类。
正确答案:事物3.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
数学教育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素质教育的功能。
正确答案:立德树人4.义务教育数学课程五大核心理念包括:确立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目标、设计体现结构化特征的课程内容、实施促进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探索激励学习和改进教学的评价、促进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融合。
正确答案:核心素养、体现结构化特征、促进学生发展、激励学习和改进教学5.数学课程内容的选择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数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数学基本思想,积累数学基本活动经验,发展核心素养。
正确答案: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6.算理是计算的逻辑起点和依据,算法是操作步骤和程序。
正确答案:算理、算法7."数与运算“包括整数、小数和分数的认识及其四则运算。
数是对数量的抽象,数的运算重点在于理解算理、掌握算法,数与运算之间有密切的关联。
正确答案:数、数量、算理、算法8.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思维主要表现为:运算能力、推理意识或推理能力正确答案:推理意识或推理能力9.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文本图像、声音、动画等进行综合处理,丰富教学场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究新知的欲望。
正确答案:文本、探究新知10.综合与实践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特点,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主,适当采用主题式学习和项目式学习的方式,设计情景真实、较为复杂的问题,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数学学科和跨学科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正确答案:综合运用、跨学科主题、项目式学习11.核心素养是逐渐形成的,不同阶段具有不同表现水平。
小学数学教师新课标考试试题(含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新课标考试试题(含答案)小学数学教师新课标考试试题(含答案)
第一节选择题
1. 下面哪个数是一个质数?
A. 1
B. 7
C. 14
D. 18
答案:B
2. 甲班有30名学生,乙班比甲班多5名学生,丙班比乙班少3名学生。
那么丙班有多少名学生?
A. 27
B. 28
C. 29
D. 30
答案:B
3. 下面哪个数是一个偶数?
A. 11
B. 18
C. 27
D. 33
答案:B
第二节填空题
1. 3 x 5 - 7 = _______
答案:8
2. 12 - 6 ÷ 2 x 4 = _______
答案:16
3. 100 ÷ 4 + 5 x 2 = _______
答案:27
第三节解答题
1. 小明有30元钱,他用了一半的钱买了一本数学书,还剩下15元钱。
请问数学书的价格是多少元?
答案:数学书价格为15元。
2. 一条绳子长5米,张三用了2米,李四用了1米,剩下的绳子还有多长?
答案:剩下的绳子长2米。
3. 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经过3小时后,汽车行
驶了多远?
答案:汽车行驶距离为180公里。
结语
本次小学数学教师新课标考试试题涵盖了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题目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数学基础知识和运算能力的考察。
希望通
过这些考题的练习,能够加深教师对学生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为
更好地教学提供参考。
祝各位教师在备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小学数学教师新课标考试试题含答案
精选文档小学数学教新考一、。
1、数学教课是数学活的教课,是生之、学生之(交往互与共同展)的程。
2、教要极利用各样教课源,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用教材教)。
3、新程的核心理念是(全部了每一位学生的展)4、依据《数学程准》的理念,解决的教课要穿于数学程的所有内容中,不再独出(看法)的教课。
5、“三目”是指知与技术、(程与方法)、感情度与价。
6、《数学程准》中使用了“(感觉)、体(领会)、研究”等刻画数学活水平的(程性目)的。
7、成立成是学生展开(多价)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反应出学生展与步的程。
8、学生的数学学活当是一个生活的、主的和(富裕个性)的程。
9、“用数学”的含是(用所学数学知解决)。
10、教由“教匠”“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以研究者的目光和剖析教课理与教课践中的各样,自己的行行反省。
)。
二、填空1、了体教育的普及性、( 基性)和展性,新的数学程第一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感情、( 度)、(价)和一般能力的展。
2、内容准是数学程目的一步(详细化)。
内容准指对于(内容学)的指。
3、《新程准准》倡议以“(情境)——(成立模型)——解、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知内容。
4、数学学的主要方式由的()、模拟和()(自主研究)、(合作沟通)与践新。
5、从“准”的角度剖析内容准,能够下特色:(基性)(次性)(展性)(开放性)。
6、数学教由的知者学生学数学的(者)、(引者)和合作者。
7、数学教课是从学生的(生活)和(已有知背景)出,向他供给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和沟通的机遇,帮助他在自主研究的程中真实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与技术)、(数学思想和方法)。
8、数学学价由的考学生的(学果)关注学生学程中的(化与展),以全面认识学生的数学学状况,促学生更好地展。
9、程准将的数学学内容充、整、更新、重此后,建立了(数与代数)、(空与形)、(与概率)、(践与适用)四个学域。
10、教育段的数学程人人学(有价)的数学,人人都能得(必需)的数学,不一样的人在数学上获取不一样的展。
小学数学新课标考试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新课标考试试题及答案1、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
2、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学会用教材教学。
3、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4、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不再单独出现概念的教学。
5、“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6、《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感受)、体验(体会)、探索”等动词来刻画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
7、建立成长记录是学生开展多样评价的一个重要方式,它能够反映出学生发展与进步的历程。
8、学生的数学研究活动应当是一个富有个性的、主动的和生动活泼的过程。
9、“用数学”的含义是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10、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
填空题:1、为了体现义务教育的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新的数学课程首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发展。
2、内容标准是数学课程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
内容标准应指关于内容研究的指标。
3、《新课程标准标准》提倡以“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4、数学研究的主要方式应由单纯的记忆、模仿和训练转变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与实践创新。
5、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可发现以下特点:基础性、层次性、发展性、开放性。
6、数学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递者转变为学生研究数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7、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学会数学。
1.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以及数学思想和方法,是必要的。
同时,数学研究评价应从单纯考查学生的研究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研究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研究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简答题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简答题一、数学的“四基”、“四能”指的是什么?答:四基是指: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活动经验;四能是指: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的核心理念是什么?答: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数学的核心理念是: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是一门怎样的课程?答: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
数学与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息息相关,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数学作为对于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特别是20世纪中叶以来,数学与计算机技术的结合在许多方面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推动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四、教师的“组织”作用主要体现在哪两个方面?答:教师的“组织”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教师应当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实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方案;第二,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
五、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哪些方面?答: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恰当的问题,或者准确、清晰、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求知求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恰当的归纳和示范,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积累经验、感悟思想;能关注学生的差异,用不同层次的问题或教学手段,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020年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常考重点问答题(含参考答案)
2020年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常考重点问答题(含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数学课程标准规定课程的总体目标包括那四部分?答: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
2、新课标设置了那四个领域的学习内容?答:“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3、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义——定理(公式)——例题——习题”的形式不同,《标准》提倡以什么样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答:“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4、“空间与图形”主要涉及哪些内容?答:“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外形、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熟悉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5、内容标准的基础性体现在哪两个方面?答:一是内容的基础性,二是“标高”的基础性。
这种基础性的“标准”,是对“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的注解,也正是教学中面向全体的“标高”。
6、第二学段(4—6年级)的空间与图形部分,将学习那些知识?答:学生将了解一些简单的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学习图形变换和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7、第一学段(1—3年级)中,学生将熟悉哪些常见的量?答:(1)熟悉元角分。
(2)熟悉钟表,了解24时计时法。
(3)熟悉年、月、日。
(4)熟悉克、千克、吨等重量单位。
8、课程标准中教学要求有所降低的内容有哪些?答:较大数目的整数、多位小数和分数的四则运算,整除、约数和倍数、素数和合数等。
9、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学习评价应怎样转变?答: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个性倾向。
10、怎样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呢?答:(1)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
2)学生亲自动手操作(3)空间观念需要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氛围11、从“标准”的角度分析,内容标准有哪些特点?答:基础性,层次性,发展性,开放性。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新课标测试题一、选择题(1-5题单选,6-10题多选,每题3分,共30分)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C )A.联系生活学数学B.培养学习数学的爱好C.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2.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不再单独出现(C)的教学。
A.概念B.计算C.应用题】3.下列现象中(D)是确定的。
A.后天下雪B.明天有人走路C.天天都有人出生D.地球天天都在转动4.《标准》安排了(B)个学习领域。
A.三个B.四个C.五个D.不确定5.教师由“教书匠”转变为“教育家”的主要条件是(D)A.坚持学习课程理论和教学理论B.认真备课认真上课C.经常撰写教育教学论文D.以研究者的眼光审阅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6.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ACD)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A.基础性 B.科学性 C.普及性 D.发展性7.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ABC)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A.动手实践B.自主探索C.合作交流D.适度练习8.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ABC)。
A.组织者B.引导者C.合作者D.评价者9.符号感主要表现在(ABCD)。
A.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B.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C.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D.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
10.在各个学段中课程标准都安排了(ABCD)学习领域。
A.数与代数B.空间与图形C.统计与概率D.实践与综合应用二、是非题(每题2分,共20分)1.内容标准是内容学习的指标。
指标是内容标准的全部内涵。
(X)2.提倡有教育价值的数学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趣的和富有挑战性的。
(V)3.《标准》提倡让学生经历“数学化”与“再创造”的过程形成自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V)4.课程标准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4)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测试题(4)一、填空题1、数学是研究(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的不可缺少的工具,是现代化社会中不可替代的关键技术。
数学的(内容、语言、思想和方法)也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数学是刻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的语言和工具。
当前,数学的知识、思想和方法已经渗透到一切科学技术部门与生产、生活中。
并且,出现了各门科学为了自身的完善而逐步(数学化)的趋势。
3、数学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是对经济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进行(定量)研究的基础;是一切重大技术创新的基础。
4、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该突出体现它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
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突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5、数学课程在形成人的(理性思维)、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能力)、(想像力)和(创造力)以及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智力发展)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6、数学教育在学校教育中之所以占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是由于它使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考方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认识世界;使学生(思维清晰)、(推理严密),并善于(独立思考)。
二、判断题(对的画“√”,错误的画“×”)1、动手操作做实验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法。
(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
( ×)3、探究客观规律,发现应有的结论,是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
( ×)4、有效的数学学习不需要模仿和记忆。
( ×)三、简答题1、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教学目标分为三个维度,教学内容划分为四大领域,其主要内容是什么?答: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四大领域: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
2、数感主要表现在?答: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小学数学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新课标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的过程。
A 交往互动B 共同发展C 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答案:C2、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学会()。
A 教教材B 用教材教答案:B3、“三维目标”是指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A 数学思考B 过程与方法C 解决问题答案:B4、数学课程标准中使用了“经历、体验、探索”等表述()不同程度。
A 学习过程目标B 学习活动结果目标答案:A5、评价要关注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
A 成绩B 过程C 方法答案:B6、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
A 组织者、引导者B 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答案:B7、推理一般包括()。
A 逻辑推理和类比推理B 逻辑推理和演绎推理C 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答案:C8、在第一学段计算技能评价要求中,两位数乘两位数笔算的速度要求()。
A 3 4 题/分B 1 2 题/分C 2 3 题/分答案:B9、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A 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B 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C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答案:C10、在“图形与几何”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
A 几何直观与推理能力B 画图能力C 计算能力答案:A二、填空题1、数学是研究()和()的科学。
答案:数量关系、空间形式2、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应体现()的理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答案:“以人为本”3、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体目标,从以下四个方面作出了阐述:知识技能、()、问题解决、()。
答案:数学思考、情感态度4、在各学段中,安排了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数与代数”“()”“()”“综合与实践”。
答案: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5、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的过程。
答案:富有个性6、除接受学习外,()、()与()也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
1. 下列各数中,最大的数是()。
A. 3.6B. 3.60C. 3.6×10D. 36。
2. 三个数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A. 0.6,0.06,0.006B. 0.006,0.06,0.6。
C. 0.06,0.6,0.006D. 0.006,0.6,0.06。
3. 一块长方形的地面,长15米,宽12米,面积是()平方米。
A. 180B. 150C. 160D. 200。
4. 一个数,增加了它的1/3后,得到20,这个数是()。
A. 15B. 25C. 30D. 35。
5. 一个数的1/4是24,这个数是()。
A. 96B. 48C. 72D. 64。
二、填空题。
6. 一个数的1/5是25,这个数是()。
7. 一个数的3/4是36,这个数是()。
8. 一个数的5/8是40,这个数是()。
9. 一个数的7/10是70,这个数是()。
10. 一个数的4/9是36,这个数是()。
三、解答题。
11. 有一堆苹果,三分之一是红色的,四分之一是绿色的,其余的是黄色的,如果有24个黄色的苹果,那么这堆苹果一共有多少个?答,()。
12. 一个数的3/8是24,这个数是多少?答,()。
13. 一块长方形的地面,长18米,宽10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答,()。
14. 一个数的2/5是30,这个数是多少?答,()。
15. 一个数的5/7是35,这个数是多少?答,()。
四、答案。
1. D2. B3. A4. B5. A。
6. 1257. 488. 649. 100 10. 81。
11. 96 12. 64 13. 180 14. 75 15. 49。
以上就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祝大家学习进步!。
小学数学课标测试题及答案(6套)
小学数学课标测试题(一)一、填空题30 分1.数学是研究( )和( )的科学,数学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 )与( ),更要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 )和( )方面的作用。
2.新课程要求,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课程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 ) 和( )的关系;要重视直观,处理好( )和( )的关系,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 )和( )的关系。
教师教学时要发挥主导作用,处理好( ) 与( )的关系。
3.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目标从知识技能、( )、( )、( )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其中( )既是基础性目标,又是落实其他三方面的载体。
4.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 )、空间观念、( )、( )、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 )。
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 )和( )。
5.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与(“”),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注重知识的结构与体系,处理好( )与( )的关系。
6.新标准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细化为( )( ) 、( ) 、( )等习惯。
二、简答题30 分1.“探索”在课程标准中是表述哪一类目标的动词?其基本含义是什么?2.什么是数感?3.说说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学生通过数学学习获得的“四基”? 24.简述数学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几个关系。
5.什么是延迟评价?三、论述题24 分1. 数学课程资源指的是什么?请举例叙述数学课程资源的内容。
2. 请以教学中的实例说明,如何重视学生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3 四、案例分析(任选1 道)16 分1.1200 张纸大约有多厚?你的1200 步大约有多长?1200 名学生站做广播操的队形需要多大的场地?这几个问题都是通过对1200 在不同情境中的意义的了解,感受数与生活实际的关系。
请就这几个问题,分析设计一个教学片断。
2.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对身高进行记录保留,以养成保存资料的习惯。
那么在第二学段怎样对全班同学的身高进行调查分析呢?请就第二学段分析设计一个教学片断。
小学数学新课程简答和辨析题_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测试简答题和辨析题1、说说你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总体目标的基本认识。
参考答案:通过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事实、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关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新课程标准具体从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个方面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这四个方面的目标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对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是在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中实现的。
其中,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同时,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必须以有利于其他目标的实现为前提。
2、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并处理好哪几个关系?答案要点: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重视直观,处理好直观与抽象的关系;重视直接经验,处理好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
3、简述在教与学的活动中,教师的引导作用如何体现?答案要点: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恰当的问题,或者准确、清晰、富有启发性的讲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求知求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通过恰当的归纳和示范,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积累经验、感悟思想;能关注学生的差异,用不同层次的问题或教学手段,引导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提高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4、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如何评价学生?参考答案: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重视过程评价,以定性描述为主,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小学数学新课标简答题
小学数学新课标简答题测试简答题一、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义——定理〔公式〕——例题——习题〞的形式不同,标准提倡以什么样的根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答:“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二、数学课程标准规定课程的总体目标包括那四局部答: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
三、新课标设置了那四个领域的学习内容答:“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四、“空间与图形〞主要涉及哪些内容答:“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外形、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熟悉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五、第二学段〔4—6年级〕的空间与图形局部,将学习那些知识答:学生将了解一些简单的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根本特征,进一步学习图形变换和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开展空间观念。
六、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学习评价应怎样转变答: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开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开展。
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开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个性倾向。
七、怎样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呢答:〔1〕使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
〔2〕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统计对决策的影响。
〔3〕了解统计的多种功能。
八、对于应用问题,标准是如何进行改革的答:选材强调现实性、趣味性和可探索性;题材呈现形式多样化〔表格、图形、漫画、对话、文字等〕;强调对信息材料的选择与判断〔信息多余、信息缺乏……〕;解决的策略多样化;问题答案可以不唯一;淡化人为编制的应用题类型及其解题分析。
九、李老师在讲37+48时,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大胆想象,学生说出了很多不同的计算方法。
这表达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什么教学理念①算法多样化②数学学习是学生探索的过程十、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如何评价学生答: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开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开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新课标简答题测试
简答题
一、与现行教材中主要采取的“定义——定理(公式)——例题——习题”的形式不同,《标准》提倡以什么样的基本模式呈现知识内容?
答:“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
二、数学课程标准规定课程的总体目标包括那四部分?
答: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与态度。
三、新课标设置了那四个领域的学习内容?
答:“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综合应用”
四、“空间与图形”主要涉及哪些内容?
答:“空间与图形”的内容主要涉及现实世界中的物体、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外形、大小、位置关系及其变换,它是人们更好地熟悉和描述生活空间并进行交流的重要工具。
五、第二学段(4—6年级)的空间与图形部分,将学习那些知识?
答:学生将了解一些简单的几何体和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进一步学习图形变换和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发展空间观念。
六、新课标理念下的数学学习评价应怎样转变?
答:应由单纯的考查学生的学习结果转变为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变化与发展,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个性倾向。
七、怎样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呢?
答:(1)使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
(2)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体会统计
对决策的影响。
(3)了解统计的多种功能。
八、对于应用问题,《标准》是如何进行改革的?
答:选材强调现实性、趣味性和可探索性;题材呈现形式多样化(表格、图形、漫画、对话、文字等);强调对信息材料的选择与判断(信息多余、信息不足……);解决的策略多样化;问题答案可以不唯一;淡化人为编制的应用题类型及其解题分析。
九、李老师在讲37+48时,鼓励学生动脑思考,大胆想象,学生说出了很多不同的计算方法。
这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所倡导的什么教学理念?
①算法多样化
②数学学习是学生探索的过程
十、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如何评价学生?
答: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
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重视过程评价,以定性描述为主,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一) 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二)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三)重视评价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评价主体和方式要多样化(五) 评价结果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以定性描述为主
十一、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如何评价学生?
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要关注他们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评价的手段和形式应多样化,应重视过程评价,以定性描述为主,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教师要善于利用评价所提供的大量信息,适时调整和改善教学过程。
(一) 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二)恰当评价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三)重视评价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四)评价主体和方式要多样化(五) 评价结果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呈现,以定性描述为主
十二、新课改的具体目标有哪几项?P8
答:有六项具体目标,它包括:改变课程功能、调整课程结构、精选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式、改革考试和评价制度、重建课程管理体系。
十三、课改的主要任务是什么?P15
答:(1)构建一个新型课程管理体系。
(2)建立一支新型教师队伍。
(3)探索一套新型课堂教学模式。
(4)完善一个新型教育评价体系。
(5)建设一个先进的信息化平台。
(6)培养一批先进典型。
十四、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及其基本含义。
P34-35
答案:本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包含着三层含义:(1)以人(学生)的发展为本;(2)倡导全人教育;(3)追求学生个性化发展。
十五、本次课改中,课程体系走向综合化的具体表现是什么?P43
答案:(1)从小学三年级至高中设置非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2)新课程还设置了许多“综合性学科”,着意推进课程的综合化,对旧有的课程结构进行改造;(3)各分科课程都在尝试综合化的改革,强调科学知识同生活世界的交汇、理性认识同感性经验的融合。
十六、新课程在教材观上的转向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P60-62
答:首先就教材与学生的关系而言,学生不再是教材被动的受体而是对教材进行能动实践的创造性主体;教材不再是只追求对教育经验的完美的预设,而要为学生留有发展的余地,使教材编制过程本身延伸到课堂和学生的学习之中。
其次,就教材与教师的关系而言,教材的权威消解了。
教材设计要有意识地引导
教师能动地乃至个性化地解读教材。
十七、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意义。
P94—95
答:使学生通过实践,增强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发展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增进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
了解必要的通用技术和职业分工,具有初步技术能力。
十八、实行“三级课程管理”的作用是什么?125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各自权利和责任的划分,①摆脱了过去僵化单一的管理体制`,妥善地处理了课程的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②有助于教材的多样化,③有利于满足地方经济、文化发展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十九、为什么说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141
①首先,教师素质的高低,对学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教师通过自身修养对学生“言传身教”,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可以从教师身上学到很多东西,这种潜移默化有时比课堂上的传授效果要好;②其次,教师决定着课程资源的选择、开发和利用,是学生利用课程资源的引导者,再完美的课程也必须经过教师的实施,理想中的课程与教师实施的课程肯定存在一个“落差”,教师能否合理选择课程资源,对于缩小这个“落差”非常重要。
二十、作为校本研究的主体对教师有什么要求?P150
答:校本教研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强调教师即研究者,要求教师形成研究意识,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鼓励教师从课程改革的问题和需要出发选择课题,强调研究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
二十一、世界各国课程评价有哪些特点.P170
答:一、重视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化
二、重综合评价,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三、强调质性评价,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
四、强调参与与互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五、注重过程,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
二十二、数学课程标准第二学段对“数与代数”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1.数的认识
(1)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读、写亿以内的数,了解十进制计数法,会用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
(2)进一步认识小数和分数,认识百分数;探索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并会进行转化(不包括将循环小数化为分数)。
(3)会比较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大小。
(4)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
的问题。
(5)结合现实情境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能进行估计。
(6)进一步体会数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会运用数表示事物,并能进行交流。
(7)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10以内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倍数,并知道2,3,5的倍数的特征,能找出10以内两个自然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
(8)在1~100的自然数中,能找出某个自然数的所有因数,能找出两个自然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9)知道整数、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2.数的运算
(1)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
(2)能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三位数除以两位数的除法。
(3)能结合现实素材理解运算顺序,并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4)探索和理解运算律,能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5)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互逆关系。
(6)会分别进行简单的小数、分数(不含带分数)加、减、乘、除运算及混合运算(以两步为主,不超过三步)。
(7)会解决有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8)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
(9)能借助计算器进行较复杂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简单的数学规律。
3.式与方程
(1)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
(2)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
(3)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如3x+2=5,2x-x=3)。
4.正比例、反比例
(1)在实际情境中理解什么是按比例分配,并能解决简单的问题。
(2)通过具体问题认识成正比例、反比例的量。
(3)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4)能找出生活中成正比例和成反比例量的实例,并进行交流。
5.探索规律探求给定事物中隐含的规律或变化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