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对付“软硬不吃”的孩子
如何对待软硬不吃的孩子……?
1.让孩子认识到错误处于反抗期的孩子认知能力还有局限性,他们有时犯错误,是因为还认识不到错误,而且家长也没有告诉孩子这是错误。
当孩子还没有认识到错误的时候,笼统地对孩子进行批评,只会使孩子感到困惑不解。
比如孩子边吃饭边玩玩具,如果不给他指出来,他不会认为有什么不妥,所以有必要给他讲明道理。
如果孩子指出爸爸或妈妈吃饭的时候也干别的事情,那就应该承认爸爸或妈妈的做法也是不对的,必须改正并接受处罚。
这样,孩子才会认识到什么是错误,并心悦诚服地接受家长的教育。
需要说明的是,家长应该从孩子的角度来判断错误与否,以避免误解了孩子。
比如,一个孩子怀里抱着一个小汽车,另一个孩子突然把汽车夺了过去,在地上玩了起来。
很多人都会认为,夺汽车的行为是不对的。
但是,夺汽车的孩子并不一定出于恶意。
他只是想用自己的行动说明,小汽车不应该抱在怀里,而是让它在地上跑。
只是因为他不能准确地用语言解释这一问题,所以就动手“演示”了一下。
2.放手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孩子一天天长大,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对周围一些事情跃跃欲试,这是非常可贵的本能。
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本能需求,给孩子创造条件,让孩子去尝试。
比如妈妈正在洗衣服,孩子也想动手的时候,可以让他洗一个小手绢或小袜子什么的。
当爸爸踩着梯子打扫房间,孩子也想爬梯子的时候,可以在大人保护之下让他爬一爬。
吃饭之前,可以让孩子摆一下筷子和勺子,打扫完卫生,可以让孩子帮忙倒垃圾,等等。
3.不要强迫孩子做不情愿的事情逆反期的孩子,因为自主性的增强,能够有意识地决定做还是不做某些事情。
如果家长强迫孩子做不情愿的事情,就破坏了他们的自主性,损害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妨碍他们的正常发展。
4.教育孩子要讲究方式方法总得说来,教育孩子需要“软硬兼施”,关键是采取的措施要切实有效,避免软的不软,硬的不硬,更避免,一会软一会硬,使孩子无所适从。
所谓软,并不是指讨好孩子、迁就孩子,也不是采用物质引诱。
而是表现在理解孩子,疏导孩子,让孩子意识到做出改变或改正错误能够带来内心的愉悦,能获得父母的爱。
妙招巧对“软硬不吃”型的学生
妙招巧对“软硬不吃”型的学生对于那些“软硬不吃”型的学生,也就是那些固执己见、不听劝告、难以教导的学生,教师需要使用一些巧妙的方法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以下是一些妙招:1. 成为他们的朋友:建立一个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重要一步。
学生需要感受到他们可以信任和依赖老师,而不仅仅将老师视为一位教书的人。
与他们建立亲近的关系,通过了解他们的兴趣和爱好,更好地关心他们的梦想和目标。
2. 尊重他们的意见:这类学生通常很自信并且坚信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尊重他们的意见,允许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但同时也要引导他们理解其他观点的重要性。
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引导他们思考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
3. 利用他们的优势:这些学生通常在某些方面有出色的能力。
了解并利用他们的优势,给予他们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才能。
这不仅可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也可以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无限可能性。
4. 提供挑战性的任务:这些学生通常对无聊的任务没有兴趣。
为他们提供更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他们的好胜心和求知欲。
这将帮助他们提高自己,并实现自己的潜力。
5. 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改变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以满足这些学生的需求。
探索不同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角色扮演、问题解决和实践应用等,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可以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吸收知识。
6. 给予奖励和鼓励:及时表扬和奖励这些学生的努力和成就,以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学习动力。
鼓励他们设定目标,并提供支持和指导,以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目标。
7. 倾听和理解: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情感状态,对他们的挣扎和困惑表示理解和关切。
学生需要感受到他们的声音被听到,并得到支持和鼓励。
与他们进行真诚而开放的对话,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并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与“软硬不吃”型的学生相处需要耐心和灵活的教学方法。
通过建立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动力、给予奖励和鼓励,以及提供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我们可以为他们创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潜力。
一年级的孩子叛逆软硬不吃怎么办
一年级的孩子叛逆软硬不吃怎么办1、换位思考。
当一年级的孩子叛逆软硬不吃的时候,家长要学会换位思考。
家长也是从叛逆期走过来的,只是没有现在的孩子表现得明显,所以面对孩子令人不解的行为,不妨换位思考,想想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有了共鸣后就会理解孩子,能找出问题所在。
2、放下身段,多一分平等,做孩子的朋友。
作为家长不妨接受孩子的转变,把孩子看成是大人,给予孩子应有的尊重,应有的平等。
如果家长还有更大的决心,那就和孩子做朋友吧,可以设想,当你和孩子无话不谈,亲密无间的时候,叛逆自然就会消失不见。
3、和孩子平等交流。
如果家长想采取命令的方式,独断专行,让他一切都要按照你的方法做,那这样他会更加叛逆,你们就无法交流,这时的孩子会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有了独立的思想,自主意识也很强。
因此对家长的方法往往不满意,所以家长要和孩子站在同等高度上来考虑问题。
4、要以理服人,切不可以势压服。
同时,不要给孩子提过高的要求。
比如学习上,可以提一些孩子通过一定努力能实现的目标,不能把目标定得太高,让孩子无法实现。
合理的目标,既能让孩子实现,还能让孩子享受到实现后的喜悦,激发他的自信心。
一年级的孩子叛逆期家长怎么教育1、不能让批评伤害孩子的自尊。
家长应当心平气和的和孩子说话,帮助孩子认识到错误的同时,还能让孩子接受家长给的建议。
如果家长在跟孩子交流的过程中选择了错误的方式,也不要着急,小孩子内心敏感,容易受伤,但是孩子也很容易感受到父母的爱。
2、尊重孩子的意见。
在孩子对事情没有认知的时候,一味的给孩子讲道理是不正确的做法,聪明的父母应该是先尊重孩子的想法,然后再去印证自己的观点,让孩子直接看到哪个做法才是正确的。
3、真诚的理解孩子。
家长要理解一年级孩子的心态,尽量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不要把孩子的叛逆心态看成是挑战,而是从中感知到孩子成长的必然过程。
父母的大吼大叫,也会迎来相同的反驳,讲道理,互相理解,才是最有效的沟通工具。
一年级孩子叛逆的表现有哪些1、情绪反应激烈。
妙招巧对“软硬不吃”型的学生
妙招巧对“软硬不吃”型的学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心理上“软硬不吃”,即不管老师怎样的教育和引导,都很难改变自己的学习状态,这样的学生需要我们采用一些妙招,才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下面就来分享一些巧妙的方法,帮助“软硬不吃”型的学生。
1. 探究学生行为背后的原因。
首先,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优点和缺陷以及原因非常重要。
帮助学生找到失去学习动力的原因,然后采用相应的方法给予他们有效的支持,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效率。
2. 提供足够的资源。
在学习中,学生需要精心准备,包括老师提供的教材、工具书及其他相关资源。
老师需要认真考虑如何提供适合学生的合适资源,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技能。
3. 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
课堂互动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环节。
老师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互动,提出问题并提供答案,了解每个学生的想法和观点。
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和提高学习兴趣。
4. 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学生的自信心对于学习成绩和学习效率也是非常重要的。
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并帮助他们克服心理障碍,从而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这样能够更好的应对各种挑战。
5. 内外部激励。
一些学生需要内部激励,即自我激励的力量。
而另外一些学生则需要来自外部的激励,比如奖励金币或者其他奖励,以激励学生更加努力学习。
6. 了解学生的学习节奏。
学生有时候会发现自己不适应当前的学习节奏,这样很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和目标。
老师应该适时调整教学节奏和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总之,为了解决“软硬不吃”型的学生,老师需要了解学生,提供相应资源,引导学生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生自信心,内外部激励等等,这样我们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兴趣和效率。
对于不爱学习软硬不吃的孩子
对不不爱学习,软硬不吃孩子的处理方法(一)让孩子保持愉快的学习情绪,家长必须了解孩子心情愉快时会比较喜欢学习,学习的效果会更好,效率也更高,因此家长指导孩习时应注意:1.不要操之过急:家长应了解孩子自身的学习能力,和孩子共同设计一个可行的学习目标,切忌因操之过急而给孩子造成压力。
2.要保持自己愉快的心情:家长的心情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情绪,因此,在帮助孩子学习时,家长一定要保持心情愉快,这种情绪会让孩子感觉到学习本身就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3.帮助孩子一起解决问题:家长如果能力不及的时候,就要想办法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否则会使孩子对学习产惧感。
二)用游戏性的语言对孩子提出要求:许多家长对孩子提出要求时不注意方式,以为只要孩子明白大人的意思就行了。
其实,家长对孩子用游戏性或音乐的语言说话是很有鼓励作用的。
有一次,我到一个朋友家做客,见他的孩子玩意正浓。
这时,孩子的母亲用微笑的态度,在孩子旁边用的旋律唱出:“乖孩子,要学琴,叔叔再会吧!”然后轻轻拉了拉孩子的手。
孩子果然愉快地放下手中的玩具,向客人打了招呼,跟着妈妈去房间了。
这位母亲用游戏性语言成功地唤起了孩子学习的兴趣。
相反地,如果这位母亲用责骂的语气对孩子说:“学琴的时间到啦,赶快到房间去”,孩子就算是放下手中的玩具,跟妈妈去学琴,也一定学不好!(三)给孩子恰当的关怀和鼓励:家长应为孩子提供一个属于他自己的环境,并适时地关爱、鼓励孩子,让孩子养成自动自觉的学习态度。
我一个朋友的小孩,他住面积不大,他就在他的小孩的床边放置了一张小桌子,在桌子的左上角安装了一盏灯。
每天晚上,全家人吃过晚饭,就会各自干自己的事情:爸爸静静地坐在上读报;妈妈轻轻地做;小孩子也就会自动走到他自己的前,坐在椅子上课。
适当的时机,爸爸妈妈会走到小孩面前,对他说:“我知道你一定会把功课做好的。
你真乖,不用爸妈担心。
”在父母默默的鼓励和支持下,小孩养成了自动学习的态度。
(四)帮孩子建立起:家长要指出孩子的优点,让他知道自己的潜能,对自己充满自信心。
妙招巧对“软硬不吃”型的学生
妙招巧对“软硬不吃”型的学生在班主任工作中少不了要处理这样那样的学生问题,其中最令老师头疼的要数碰到“软硬不吃”型的学生。
这类学生犯了错后,就是认死理,不管你老师费尽心思、想尽办法,他就是不领你的情、不买你的“帐”。
有时老师来点“凶”的,大声地斥责吗,他要么顶撞,要么暴跳如雷、哭天喊地,要么不言不语;来点“软”的呢,苦口婆心地跟他说说道理,尽管你说得口干舌燥,他也不当回事。
有时候弄得老师真是一筹莫展!为什么对这些学生的教育“凶”不成,“软”不就呢?仔细想一想,除了孩子性格所就之外,也有是受师生之间早已形成的一种特定关系模式所影响的。
既然“软硬兼施”用在这类学生的身上难以收效,我们何不换一种方式,换一种途径试试。
一、故意忽视,“冷处理”,挫锐气当这类“软硬不吃”型学生的任性行为暴露时,我们可以干脆采取不理睬的态度,故意忽视,让他“冷”一“冷”。
因为学生在与老师的这一“冷战”过程中,常常会偷眼观察老师们的反应,当他收不到老师的任何注意时,他会很“没趣”的,最后不得不“收场”告终。
反之,若是加以责备或给予注意,往往可能在无意中奖励了这种不良态度,而加重了学生的印象,间接地助长了学生的不良行为。
所以适时采取“冷处理”的方法,不但能挫挫学生的锐气,也能逐渐消减学生这一类行为。
当然在“冷处理”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在确保学生安全的情况下,假装做其他事情;同时也要注意不要表现出生气的样子,保证使学生的不良行为得不到任何形式的奖励;最后,当学生的不良行为终止时,再给予充分的关注。
二、让书本“说话”,助感化,促內省当学生犯错的时候,我们也可以选择一些内容相关的正面教育书籍(故事、人物传记、名言警句等)给学生看。
让书本代为说话,使学生的生活与书本生活进行碰撞、对比,从而令学生心里产生一个内省的过程。
借助书本中故事的力量,让书本代为感化学生、教育学生,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但这必须要有一个前提了,那就是学生要乐于看。
对待白眼狼子女的绝招
对待白眼狼子女的绝招一、引言众所周知,白眼狼是指那些傲慢自大、不孝顺父母、不尊重他人的人。
而白眼狼子女则更甚,因为他们长期在家里,往往表现出更狂妄自大、不妥协的态度,这对父母的教育形成了难以跨越的阻碍。
本文提供了一些对待白眼狼子女的绝招,希望能够有所启发,让家长和孩子都能从中受益。
二、自信锻炼白眼狼子女常常因为教育反感而产生了过强的自信。
在这种情况下,对孩子的精神锻炼至关重要。
首先,家长应该支持孩子肯定自己。
不要过多批评孩子,以减少情绪上的压力。
其次,家长可以选择让孩子多参加一些活动。
例如,参加一个半日研讨班或到街上看看。
这能够帮助他们与不同社区的人交流,并了解自己和别人的差异。
三、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对白眼狼子女来说,沟通是非常敏感的话题。
家长应该建立无压力的沟通渠道,让孩子感到你漫不经心的听他们说话。
这将帮助他们在家里放松,提高学习的能力和减轻孤独感。
请尝试与孩子一起做一些他们喜欢的事情,如看电视、阅读、散步甚至是烘焙。
这会让孩子更愿意与你沟通,你也可以积极地了解他们的日常生活。
四、表彰孩子的优点家长应该充分表扬孩子的优点,并与他们分享。
例如,他们可能做了一件好事,完成了一项重要的任务,或者独立的完成一项任务。
请告诉孩子,你感到很骄傲,因为他们拥有这些优点。
在这方面,注意不要只注重他们的成就和成功,而要强调他们付出的努力和得到的荣誉。
五、引导孩子理解及体验感受试着让孩子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
如果孩子总是对谩骂或抱怨非常激动,你应该引导他们找到情感上的宣泄并表达自己的想法。
假设孩子有一些挫折感,家长可以让孩子考虑不同的解决方案,并了解背后的原因,再想出一个行得通的方案。
这种过程将能够帮孩子从他的内心体验中创造出自我价值。
六、制定规则和责任虽然家长应该倾听和看到孩子的进步,但同时也要承认孩子必须遵守某些规则和责任。
不要让孩子对不良行为流于所谓的“红线”之外。
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家长应制定明确清晰的惩罚或纠正措施。
对待软硬不吃的孩子怎么教育?
对待软硬不吃的孩子怎么教育?
1、不要急躁,冷静思考孩子“软硬不吃”个性形成的原因,通过回忆、观察、了解,找出导致孩子这样的真正原因。
很多人心情焦躁,不思原因,甚至破罐破摔,简单粗暴施行管理教育,致使孩子的逆反心态,必然会“软硬不吃”的。
2、思考并尝试或者请教专家,采用合适的方式加强与孩子的心理沟通,冷静、和气、友爱,特别要耐心地与孩子沟通交流,用时间来消弭孩子逆反、对抗所设置的顽固心理屏障。
只要这一步做好,就可以成功一大半了。
3、引导孩子学会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兴趣,养成学习的好习惯。
在此过程中,孩子的表现可能还有一些反复,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因为孩子的心理意志还没有发育成熟,不可能像成年人那样有坚强的意志。
大度包容、耐心引导、及时表扬就显得非常重要!
4、孩子身上出现叛逆的现象,不要大惊小怪,每个人都会经历这种叛逆期,当然要保持冷静的对待。
所以父母要多观察,多体谅孩子,要知道教育孩子已不能再靠施以拳头暴力和辱骂等简单粗暴的形式,要文明,要改革,要有修养和掌握的现代教育理念知识,才能做一个好父母。
才能让孩子走好,走对青春期这一段人生的必经历程。
5、要学会去跟他做朋友,走进他的内心去,而不是采用强迫或死硬手段的命令!做了朋友,就跟他一起玩耍,一起探讨,甚至带他一起去旅游等!慢慢地去融化孩子的内心,让他放下对你的戒备。
6、允许他失败,经历磨难和挫折。
你既允许他去做事情,就要允许他失败,这是整个教育过程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
回想第一次做事,我们也不一定做得很好。
所谓“吃一堑,长一智”,谁没经历过失败或是做过错事呢?或许你自己做的第一件事可能更可笑、甚至比孩子更愚蠢。
儿子十六岁,叛逆期软硬不吃该怎么办?
儿子十六岁,叛逆期软硬不吃该怎么办?
作为一个父母,我们都会面临这样的情况: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叛逆期,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阶段,孩子可能会表现出不理解、不满意、甚至是反感。
这时候,我们作为父母,应该如何应对呢?
我们需要了解叛逆期的本质。
叛逆期是孩子从儿童向成人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孩子开始意识到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权,开始尝试独立思考和行动,这是非常正常的。
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会表现出不合理的行为和情绪,这时候,我们需要理解和支持孩子,而不是批评和惩罚。
我们需要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
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我们需要与孩子建立起良好的关系,让孩子觉得我们是他的朋友和支持者,而不是敌人和对手。
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不要轻易打断和批评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尊重和理解。
第三,我们需要给孩子足够的自由和空间。
孩子在叛逆期需要尝试新的事物和探索自己的兴趣爱好,我们应该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和空间,让孩子自由地选择和决定自己的行为和生活方式。
我们也需要关注孩子的安全和健康,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建议。
我们需要以身作则,成为孩子的榜样。
孩子在叛逆期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榜样,我们应该成为孩子的榜样,让孩子看到我们的行为和言行是合理和正确的。
我们需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让孩子学习到正确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儿子十六岁,叛逆期软硬不吃,我们需要理解孩子的心理和行为,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和空间,成为孩子的榜样。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帮助孩子度过叛逆期,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妙招巧对“软硬不吃”型的学生
妙招巧对“软硬不吃”型的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会遇到一些“软硬不吃”的学生,即不听劝告,不接受教育者的教导,这对于教师和家长来说是一个非常头疼的问题。
这类学生通常具有顽固、自负、自我中心等个性特点,他们往往不愿意接受任何形式的批评和指导,对于学校规章制度也经常破坏和抵抗。
针对这一类学生,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妙招来巧妙解决问题,引导他们转变想法,获得提升和改变。
接下来,我们就来谈谈对“软硬不吃”型学生的妙招。
一、给予正面的激励和肯定教师和家长需要给予“软硬不吃”型学生正面的激励和肯定。
这类型的学生往往缺乏自信和自我价值感,他们不愿意接受他人的意见和建议。
我们需要给予他们正面的肯定,鼓励他们参与学校和班级活动,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重要性。
在班级活动中,可以给予他们一些特殊的任务和责任,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能力和力量,提高自信心。
也可以通过一些奖励措施来激励他们,例如表扬信、奖状、奖金等,让他们看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和奖励,从而改变他们的想法和态度。
二、适时展现温暖和关怀对于“软硬不吃”型学生,我们也需要适时展现温暖和关怀。
这类学生往往在外表上显得冷漠和自负,但内心深处却渴望被关心和被理解。
我们需要做好心理咨询和引导工作,倾听他们的诉求和抱怨,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
在日常交流中,我们要多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给予他们一些鼓励和支持。
也要避免过分的批评和责备,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理解和包容,从而慢慢改变他们的态度和情绪。
三、开展合适的活动和课程针对“软硬不吃”型学生,我们也可以开展一些合适的活动和课程,来引导他们转变想法和获得提升。
可以组织一些针对性的学习和生活技能培训班,让他们学习一些实际的技能和知识,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也可以开展一些团队合作和协作的活动,通过团队合作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这些活动和课程都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引导他们转变自己,获得提升和改变。
四、耐心和经验对于“软硬不吃”型学生,我们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经验,来引导他们转变想法和获得提升。
妙招巧对“软硬不吃”型的学生
妙招巧对“软硬不吃”型的学生在教育教学中,有一部分学生被称为“软硬不吃”型的学生。
这类学生通常对老师的规劝和教育措施听之任之,极具反抗性和固执性,让老师们非常头疼。
那么,对于这样的学生,该如何制定教学策略,引导他们转变态度,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呢?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并给出一些妙招巧对“软硬不吃”型的学生的方法。
1. 言传不如身教“软硬不吃”型的学生通常对老师的言传不如身教,因为他们并不容易被说教的方式所打动,反而会显得更加固执。
所以,对于这类学生,老师需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为他们树立榜样。
老师可以在课上展现出积极的态度和努力,让学生看到老师的认真和热情,从而激励学生去积极参与和学习。
老师也可以在学校生活中多参与一些课余活动和学生交流,与学生建立更亲近的关系,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
通过身教,老师可以为“软硬不吃”型的学生做出一个积极的榜样,让他们感受到正能量的力量,从而转变其消极模式。
2. 引导走心交流“软硬不吃”型的学生通常在情感上有较大的困扰,他们更愿意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其他地方,而不是在学习上。
老师需要通过引导走心交流的方式,与这类学生进行心灵深处的沟通,了解他们内心的痛苦和困扰。
在引导走心交流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做好倾听的准备,关注学生的情感动态,并且在适当的时机给予关心和支持。
老师还可以通过适当的方式,引导学生去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态度,帮助他们改变消极情绪,积极面对学习和生活。
3. 个性化学习辅导针对“软硬不吃”型的学生,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进行个性化的学习辅导。
这类学生通常对于一般的学习方式和教学方法并不感冒,老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制定适合他们的学习辅导计划。
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老师可以采取引导他们进行小组学习,培养他们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对于激进的学生,老师可以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学习,让他们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和控制权;对于创造力较强的学生,老师可以采取开放性的教学方式,让他们有更多的自由发挥空间。
对软硬不吃的学生怎么办
对软硬不吃的学生怎么办?
对于一些吃软不吃硬的顽皮学生,倒能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而那些冥顽不灵的学生,批评他们几句,就反过来威胁老师.现在的学生打不得,骂不得,体罚更不行,如何才能教育好这类学生呢?如何建立教师的威望呢?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首先要走进他们的心里,和他们做朋友,不要老是以管理者自居。
要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让他们切切实实地感受到你的用心和爱意,我想你能做好的。
关键是你的心态,要蹲下你的身体来看他们,要想想你小时候是怎样顽皮的,要宽容,要等待他们慢慢地提高觉悟,你是怎么长大的,好吗?
训练烈马办法也许对教育有所启示:两腿夹紧它,两手紧抓它的鬃毛,首先保证不要给它甩下来,等它跑累了,也就训服了。
我觉得现在的学生是吓不着的,你越是表现得很了不起,越容易不受欢迎.我的一个同学说我们教师应是学生心中的神,也应是学生心中的好友.但是,这两点都不好办到,要怎么才能管好学生呢?是我需要学习的.不妨我们一起探究.
人与人本来就是平等相处,各种关系(包括师生关系)只是一种相处的纽带而已。
大家如果能够交流思想,互通认识,我想就不会有“软硬不吃”的说法。
学生还有家庭教育的,有些不正确的家庭教育往往与学校的教育相抵触,老师说“拾物要交还失主”,学生回到家后,家长则说“这是傻仔行为,拾到东西要收好别被他人看见了”。
还有,社会风气对学生的影响也不能忽视。
社会青年把头发染成七彩,学生也学样染了,回校,老师说这样不对的,学生说“这才叫酷,不染发则是太OUT(落后)”啦。
跟他说大道理,他会听得进吗?总之一句话,要家庭社会学校三方面统一才行。
对付躺平摆烂的儿子的办法
对付躺平摆烂的儿子的办法:1、不要一味地训斥孩子首先当孩子告诉自己不想努力的时候,要对孩子表示理解,要对孩子进行鼓励。
不要一味的嘲讽孩子,不要一味的挖苦孩子,这样只会让孩子变得更加不开心,情绪会更加抑郁,那么这样的环境之下,孩子不能够更好的成长,不能够更好的来重拾自己的自信和信心,不能够更好地面对接下来的挑战。
一个真正懂得教育的父母,是能够教给孩子如何来重拾自信,而不是一味训斥孩子不够努力、不够上心。
如果父母对孩子一直训斥,那么孩子会觉得丧失自己的自信心,会丧失自己的前进方向。
2、看到孩子的努力父母要看到孩子的前进。
很多时候孩子也是看不到自己努力的,比如说孩子这一次考了80分,但是上一次考的是90分。
所以孩子就会特别的沮丧,因为这次考的没有上一次高,但是你要教育孩子,因为这一个单元学的内容是比较难的,因为这一个单元学的知识点比较多,考试的题目也比较综合,所以没有上一次高也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孩子有进步,父母要看到孩子的进步,要对孩子进行夸奖,不要一味的嘲讽孩子,觉得孩子一直在后退,觉得孩子无药可救。
如果父母采取这样的方式,只会让孩子自暴自弃,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什么也做不好。
3、适当的给予孩子一些压力面对孩子们不思进取的心态,很多父母会恼怒,甚至无法好好,控制情绪,对孩子进行羞辱式教育。
试图用强烈的言语和粗暴的行为让孩子懂事,其实这是错误的做法。
俗话说:"有压力才有动力",对孩子给予适当的压力,让孩子感受到是被期许的,他有待完成的任务。
不会让其有形成每天都是无所事事的思维。
4、帮助孩子制定可实现的目标目标是能够激发孩子的进取心的。
先帮助孩子设定一些与其年龄、能力相符的目标。
当孩子达到后,便可以收获巨大的成就感。
此时在引导孩子说出更远大的目标,或是梦想。
告诉孩子要实现这个梦想,就必须不断进取,努力,孩子自然而然会保持一颗上进心。
5、鼓励孩子多行动在孩子有决心去做事时,鼓励孩子他能做到的。
如何对付软硬不吃的儿子
如何对付软硬不吃的儿子
3岁半的孩子正处于第一反抗期,逆反心理可能强一些,更为强调自主意志;但这一阶段也是性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如果父母能多花些心思加以引导,往往可以取得更显著的教育效果。
孩子之所以软硬不吃,关键还在于父母的教育不得法。
父母可以反思一下:孩子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不乖?他做错事情的时候,我们一般是怎样处理的?孩子是不是总犯同样的错误?他在幼儿园也是这样吗?……
一般来说,孩子不认错是因为不认同父母说他“做错了”的结论。
所以父母要把教育重点放在辨是非上,而不是一味的动用权威强迫孩子听话。
举个例子,孩子和小伙伴打架,全身弄得脏兮兮回家。
父母先不要大惊小怪的问上一通,以免引起孩子的反感,不妨平静地帮孩子换上干净的衣服,检查他有没有地方受伤;然后帮孩子倒一杯水,让他休息一会儿。
过一刻钟左右,等孩子恢复体力,再单独找他谈。
父母要静静听他讲事情的前因后果,了解孩子当时的立场和感受;再让孩子说说现在的心情,明白他的思维方式;然后引导他“角色倒置”,站在那个小伙伴的立场考虑问题;最后让孩子一点点地分析自己在这件事情上的对错。
总之,宽容、理解、公正的教育态度配合循循善诱的教育方式,就是对付软硬不吃孩子的法宝。
《如何对付软硬不吃的儿子》。
我的孩子软硬都不吃怎么办
我的孩子软硬都不吃怎么办作者:来源:《中华家教》2011年第05期编辑老师:您好!我是一位7岁孩子的妈妈,在教育孩子方面,我—直坚持奖励和惩罚交替使用的方法,孩子做对了给予奖励,做错了就惩罚。
这种方法孩子小的时候还奏效,可越大越不起作用,现在孩子是软硬都不吃,这是为什么?我该怎么做呢?家长:您好!在解答问题前,先讲一个真实的事。
有一个孩子,某天夜里两点钟非要吃冰激凌。
家长先是好言相劝,并告诉孩子:“半夜三更的,卖冰激凌的早就回家了,再说也不知道人家住哪儿呀?何况半夜打扰也很没有礼貌。
”可是,孩子才不管这些呢!一直哭闹不休。
家长气坏了,狠着心揍了孩子,并且吓唬孩子说,如果再不听话,就把他从六楼上扔下去喂狗,但孩子就是软硬不吃。
无奈,最后家长不得不妥协,跑出老远去敲人家的家门。
然而,当他们好不容易买未了冰激凌,可孩子又不吃了!却说家长骗他,明明知道卖冰激凌人的家,却说不知道,大人怎么可以欺骗小孩呢?看完以上的故事,家长实在应该好好反省这个孩子的话。
要知道,家长不仅是孩子的衣食父母,更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所起的作用不可小视。
一般的孩子应该是对家长充满亲情和敬畏感的,可是为什么有的孩子对父母的反应却是软硬不吃呢7归根到底,问题的症结不在孩子而在家长,是家长自己出了问题。
试想,在孩子面前,家长不能身体力行,总是说话不算数,出尔反尔,对孩子不是哄骗诱惑就是打骂恫吓,久而久之,孩子对家长就会失去应有的信任和敬畏,那么他还会听家长的那一套吗?所以,对付软硬不吃的孩子,只有两个办法:第一,家长要从我做起,身体力行,做孩子言行的楷模。
人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对孩子来说尤其如此,因为孩子的可塑性最强,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大都喜欢模仿大人的言行举止,而家长是他们的第一模仿对象。
所以,家长对孩子最好的教育,莫过于给孩子树立好榜样,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品行。
第二,如果孩子表现得执拗任性,家长要不予理睬,对孩子进行冷处理,让孩子在感觉无趣中鸣锣收兵。
幼儿园孩子软硬不吃的家长体会6
幼儿园孩子软硬不吃的家长体会6
做朋友,就跟他一起玩耍,一起探讨,甚至带他一起去旅游等!慢慢地去融化孩子的内心,让他放下对你的戒备!
其次,要善于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孩子“软硬不吃”,家长应该怎么教育才对?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爱好或者特长!即使是孩子爱好打游戏,这个也可以作为切入点!往往这些孩子智商很高,或许就是一个在这方面的天才!然而,我们有很多老师或者家长总是认为打游戏就会耽误了孩子!如果,我们在这方面去正面引导,逐步调整孩子的心态,或许就会让孩子回归正常轨道!
世上没有坏孩子,只有不会管理、不会教育引导的家长!孩子“软硬不吃”,家长应该怎么教育才对?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顽皮、个性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男孩子。
只要认真细心和孩子交流,把孩子当朋友,发现孩子的优点,挖掘孩子的优点。
妙招巧对“软硬不吃”型的学生
妙招巧对“软硬不吃”型的学生“软硬不吃”型的学生,是指那些对于老师的奖惩措施都没有太大反应的学生,他们似乎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很难被教育改变。
这类学生的表现形式有可能是沉默寡言或是顽劣不羁,但无论哪种表现方式,我们都需要用更好的方式来教育他们,使他们能够真正的了解知识,提高学习水平。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巧妙地对“软硬不吃”型的学生进行教育呢?一、体现出自己的诚意首先,我们需要体现出自己的诚意。
当“软硬不吃”的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热情和真诚,他们会变得更愿意听老师的话,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
所以,老师在面对这种学生的时候,应该表现出真诚的态度,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关心和信任,这样他们就会更加积极地配合老师的教学。
二、注重培养兴趣“软硬不吃”的学生对于学习并没有太多的兴趣,因此,老师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有趣。
老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引导学生到有关的书籍、音频、视听等资料,让他们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学习,这样学生会慢慢产生学习的兴趣,对知识也会更加渴望。
三、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软硬不吃”的学生往往需要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将知识渗透到各种各样的活动当中,以便让学生真正的了解知识,否则他们很容易产生不耐烦、厌烦等情绪。
比如,老师可以带学生到野外进行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这样学生会更加容易地理解知识,发现知识的乐趣。
四、注重奖励机制对于“软硬不吃”的学生,我们需要注重奖励机制。
作为老师,我们需要时常提供奖励以便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老师可以在学生完成任务或者表现良好时,及时地给予表扬,让学生时刻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成就。
当然,奖励应该合适,不能让学生产生依赖,否则反而会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五、亲身示范除了以上几点,老师还可以通过亲身示范的方式来教育学生。
因为学生总是希望有一个榜样,所以老师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给学生树立榜样,从而引导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
例如,老师可以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热爱学习的态度,让学生了解到知识的重要性,从而吸收更多的知识。
妙招巧对“软硬不吃”型的学生
妙招巧对“软硬不吃”型的学生在教育中,有一种学生被称为“软硬不吃”的学生,指的是那些不受传统教育手段的影响,不容易改变态度和行为的学生。
面对这样的学生,传统的纪律惩罚或者奖励手段可能不起作用,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方法来引导他们。
本文将介绍一些妙招,帮助老师或家长更好地对付“软硬不吃”的学生。
第一,建立信任关系对于这类学生来说,很可能他们在生活中遇到过一些负面的经历,导致他们对权威人士的抗拒心理。
建立一个信任的关系非常重要。
老师或家长可以通过倾听他们的问题和困惑,尊重他们的意见,给予他们认可和赞美,激发他们的积极性,逐渐建立起信任感。
第二,关注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软硬不吃”型的学生可能对传统学科不感兴趣,很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老师或家长应该主动去了解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尽量将学习内容与他们的兴趣相结合,让学生感到学习是有意义和价值的。
老师可以通过开设一些选修课或小组活动,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和项目,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多元化教学手段面对“软硬不吃”的学生,传统的教学方法可能会失效。
老师或家长可以尝试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如音乐、绘画、戏剧、游戏等,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环境中进行学习,通过不同的感官刺激来增加学习的吸引力。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问题解决、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等互动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第四,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软硬不吃”的学生往往面临自尊心受损的问题,缺乏自信心。
老师或家长应该给予他们肯定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能力。
在教学中,可以提供一些适当的挑战和成就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形成积极的学习心态。
要注重表扬和奖励,及时给予学生认可和赞美,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第五,个性化辅导对于“软硬不吃”的学生来说,往往需要更多的个性化关注和辅导。
老师或家长可以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指导。
要注重情感上的疏导和支持,积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帮助他们克服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对付“软硬不吃”的孩子
洋洋是个5岁的小男孩,特别调皮,在幼儿园里不是抢人家小朋友的玩具,就是有事没事招惹其他小朋友。
老师跟他讲道理,他左耳朵进、右耳朵出;而且还会大哭大闹地耍赖。
有时候,老师为了激励洋洋,对洋洋说:“洋洋,如果你今天和小朋友友好,老师就奖励你一个大大的红五星。
”换做其他小朋友,肯定会很兴奋得点点头,可洋洋却满不在乎地说,“我家里有好多好多五角星呢!”在家里,更是了得,仗着有爷爷奶奶护着,不管爸爸妈妈对他多“凶”,他都不怕,而且还故意挑衅:“我才不怕你们呢!”真是个“软硬不吃”的小家伙……眼看再一年,洋洋就要入学了,这样子可怎么能行呢?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着急,但不知怎样做才好?
为何会“软硬不吃”
像洋洋这样“软硬不吃”的孩子确实让人很伤脑筋,对他来“软”的吧,比如给他戴戴高帽子,他本来就够自以为是、不管人家感受了,再听好话,那岂不是更不可一世吗;对他来“硬”的吧,他好像压根就看透了大人的伎俩,知道自己也吃不了多少苦头,所以比大人还“硬”。
这样的孩子如果不及早引导,那么日后的行为将更难以规范,而且难免会出现问题。
因此,做父母的,一定要重视孩子“软硬不吃”的问题,及早给以调整。
和所有的问题一样,要想改善洋洋“软硬不吃”的状况,首先要明确为什么洋洋会“软硬不吃”――
1 、“软的不软,硬的不硬,我当然都不吃了”
这是洋洋“软硬不吃”的第一个原因,也是极为重要的原因之一。
我们知道,任何有效的办法都必须是“到位”,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或者事与愿违。
“软”并非说一车好话或者给一大堆好东西,“硬”也不是打屁股或者罚站之类的处罚。
真正的“软”是软到孩子的心里,让孩子觉得得到了所需要的,改变是聪明而值得的;而真正的“硬”也是硬到孩子的心里,让孩子觉得不改变是不可能的,必须要改变。
而对洋洋的“软”和“硬”很可能因为流于表面而变得无效――
比如,对于洋洋“抢人家玩具”或者“招惹其他小朋友”的行为而言,其真正的需求并非“故意让小朋友哭或生气”,而是“想和小朋友玩,引起小朋友的注意”,所以如果老师或者家长只和洋洋讲一番“和小朋友要友好”之类的“软”道理,对洋洋当然没有什么本质帮助,洋洋自然也不会或者难以听从了。
再拿“硬”的来说,“硬”的根本性就在于“明确、严格与一致性”。
所谓“明确”,就是对哪些行为合理或者哪些行为不合理,有明确的规定;“严格”,就是对违反基本规则的行为坚决地予以指正;“一致性”就是只要出现某种不合理的行为,都会得到同样的回应或处置。
对于洋洋而言,这三点可能都不够“硬”:首先,洋洋的家人或者老师是不是对洋洋有一套明确的行为规定呢?比如明确地指出什么是“友好”――“和小朋友在一起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
其次,洋洋的家人或者老师是不是留意洋洋的不合理行为呢,会不会常常用“等长大了自然就好了”的理由自我安慰呢?还有,在洋洋出现不合理行为的时候,家人或者老师是不是大多会给以一致的回应呢,比如,只要洋洋耍赖,就不予理睬。
请洋洋的家人和老师仔细想想,平时对洋洋的“软”和“硬”是否到位了,是否能让洋洋的心为之所动。
2 、“大人一会软,一会硬,我也不知道该吃哪一套”
如果说前面一点是“软”和“硬”单独运用不当的话,那么这个原因就是“软”和“硬”配合运用的问题了。
是的,对于孩子而言,既要讲“软”道理,也要用“硬”规则,二者如果能巧妙结合,效果当然会好;但如果二者配合不当,就会造成洋洋这样的感觉“大人一会软、一会硬”的混乱感觉。
之所以会出现混乱,往往是因为大人的情绪化,大人缺乏内在的一致性:当心情好的时候,对洋洋的不合理行为常常“宽大处理”,说几句就好了;而心情烦躁的时候,对洋洋同样的不合理行为则会“狂风暴雨”一通,美其名曰“不打不成材”。
原本不管是“软”还是“硬”,都是为了让洋洋懂得行为规则,理解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学会自我控制;但这样的“软硬兼施”,只会让洋洋觉得行为结果取决于大人的情绪,与自己怎么做无直接关系。
说到底,这还是一个“一致性”的问题,不仅“硬”要强调一致性,“软硬兼施”也要讲究一致性。
3 、“爸爸硬的时候,奶奶不让,我当然就不吃‘硬’的了”
这是最通常的一个原因了,就是因为大人之间的不统一而造成孩子的行为规则缺乏。
这一点很好理解,你想想看:本来老虎是很让人敬畏的,但如果被关在了铁笼子里,还有几分恐惧呢?生活中,如果爸爸在对洋洋来“硬”的,而其他的家庭成员(比如爷爷奶奶)却一个劲劝阻爸爸,那还能怎么“硬”呢?这其实是洋洋最得意的心底话了――“因为有‘笼子’挡着,我才不怕你呢!”
“软硬兼施”战略
既然明确了原因,那么“怎么做”相信大家也已经心中多少有数了。
下面介绍几个具体做法,供洋洋的家人和老师参考――
1 、软要软到心底里
所谓“软”,其真正的含义应该是“理解、包容、鼓励与引导”,具体到孩子的行为时,应该是:
(1) 要理解孩子的行为,明白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
比如,同样对于洋洋“抢人家玩具”或者“招惹其他小朋友”的行为而言,如果老师或者家长能够“点明”洋洋的行为需求――“老师/爸爸妈妈知道,洋洋其实并不想惹小朋友生气,只是想和他们玩,是不是?”那么,就可能“软化”洋洋的“铁石心肠”。
(2) 在理解的基础上,给以包容,给洋洋改善的时间与空间,而不急于求成。
如果我们不是一下提“洋洋,如果你今天和小朋友友好,老师就奖励你一个大大的红五星”,而是说“洋洋,如果你可以和嘉嘉一起玩积木,老师就奖励你一个大大的红五星”,这样会不会更好呢?
(3) 鼓励当然就是我们常说的“正强化”,也就是对积极行为的及时表扬和奖励。
对于年幼的孩子,与其揪着他的“不良行为”,不如抓住他的“良好行为”给以强化、巩固,用塑造积极的行为来使不良行为自行消退。
家长和幼儿园老师都要多用积极引导的方式来塑造洋洋的合理行为,而对洋洋的不合理行为多用“冷处理”的方式,让他自然消退;双方可多用积极的语言来刺激洋洋,让洋洋树立新的自我认识,比如:洋洋挺关心小朋友的,昨天文文哭了,他就跑来告诉我了……
(4) 引导就是要告诉孩子“该怎么做”,而不是只告诉孩子“不可以这样做”。
幼儿园老师可以充分发挥同伴榜样的作用,请“懂事”的小朋友多与洋洋玩,让洋洋不知不觉地受到积极影响。
2 、硬要硬到骨子里
前面已经说过,“硬”的根本性就在于“明确、严格与一致性”。
所以,可以尝试这样做:
(1) 详细地列出洋洋与同年龄孩子的行为差距。
家长可以与幼儿园老师做一次深入的沟通,请老师帮忙将洋洋与同年龄孩子的行为差距列出来,越具体越好。
(2) 洋洋的家人可以请专业权威人士(如教育专家)来做洋洋爷爷奶奶的工作,请爷爷奶
奶积极配合。
(3) 全家根据洋洋的行为,制定一套循序渐进的家庭规则,对洋洋的任性行为给以控制,树立家长权威;该行动前最好去咨询一下有关专家,学习必要的行为控制方法(如:冷处理、代币法等)。
(4) 有意识地引导与示范洋洋用积极的行为方式来表达愿望,并寻求愿望的满足,比如:如果洋洋用“哭闹”的方式来求得满足,则全家要统一“拒绝”,因为越是满足他,就越会助长他将该行为延续下去;而一旦该方式连续遭到全家“拒绝”(尤其是爷爷奶奶态度的转变),洋洋将寻求新的行为方式,这个时候要注意积极引导与示范,告诉洋洋“可以这样做……”
(5) 与幼儿园老师达成默契,配合幼儿园里的奖惩制度,不要让孩子在二者之间钻空子,比如:幼儿园不奖励的东西,反正家里会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