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分享真快乐》下册优教教案

合集下载

最新统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分享真快乐》优质教学设计

最新统编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分享真快乐》优质教学设计

15、分享真快乐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体会与他人分享时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愿意与他人分享。

2.情感目标:培养与人分享快乐的情感,明白分享也是献出关爱,相互帮助体现了一种生存的道德智慧。

3.行为目标:实际参与合作,学会与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体验来自合作和分享的成就感。

教学重点:学会与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体验来自合作和分享的成就感。

教学难点:理解分享是种快乐。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享真快乐》2、板书课题。

齐读课题。

二、学习新课(一)分享阅读更有趣。

1、看图片,观察图片内容。

(出示图片)2.请同学讲讲这四幅图。

3.你和你的好朋友分享过什么呢?分享的时候心情怎么样呢?4.小结:分享会让我们更快乐,心情更愉快。

(二)分享的魔力1.读儿歌,思考问题。

2.出示图片,看看图片中的孩子在做什么?3.分享有什么什么样的魔力呀?(三)快乐的分享1.观察图片,看看小朋友们都在分享什么呀?2.根据图片内容,讨论,我们有什么好方法快乐地分享呢?3.请你们读读快乐分享的法宝。

读儿歌三、开展活动,快乐分享。

活动一:下雨天,同学们陆续回家了。

一个同学站在校门口,焦急地望着天空。

这时,小刚同学拿着伞刚要回家,小刚该怎么办? 情境表演活动二:1、贴画的游戏规则:a.先把自己的构思在小组内交流。

b.派一代表去别组学习,了解别组的做法c.小组商量,选择最佳言方案大家一起动手:相互合作,共同完成。

2.学生小组活动,老师指导。

3.交流汇报:游戏中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4、总结提升:倘若你有一种思想,我也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之后,我们每个人将各有两种思想。

四、总结跟同学,朋友,家人分享了自己的想法、书籍、食物、玩具......不仅让小朋友们能够得到更多的书籍、食物、玩具......还能够让小朋友们收获更多的快乐,收获更多的幸福,收获更多的朋友。

教师寄语同学们,生活让人快乐,学习让人更快乐。

学习中有许许多多的快乐,如果你觉得不是,那就是你平时没有认真学习。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分享真快乐》优质课 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分享真快乐》优质课 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分享真快乐》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分享真快乐》是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体会到分享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分享意识和行为。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图片和案例,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初期阶段,他们对于道德和法治的概念还很模糊。

但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好奇心,他们善于观察和感受,对于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

因此,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分享的快乐,培养他们的分享意识是可行的。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体会到分享的快乐。

2.培养学生主动分享意识和行为。

3.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分享,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培养学生主动分享意识和行为。

2.难点: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分享,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分享的快乐,培养分享意识。

2.游戏教学法:通过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分享的意义。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图片,用于教学展示。

2.准备分享游戏,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分享的意义。

3.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小朋友分享食物给其他伙伴,让学生感受到分享的快乐。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分享?为什么要分享?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关于分享的场景,如小朋友分享玩具、分享知识等,让学生观察和感受。

同时,引导学生讨论:分享的意义是什么?分享能给我们带来什么快乐?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分享游戏,如“分享接力”、“分享拼图”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分享的意义。

在游戏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分享,感受分享的乐趣。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分享真快乐》部编版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第四单元《分享真快乐》部编版
举例:通过案例讨论,让学生明白分享时要考虑他人的感受,不要过分强求他人接受自己的分享。
(3)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从分享的经历中总结经验,反思自己在分享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举例: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活动中的感受,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明确,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强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分享的真谛,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
(2)学会分享的技巧:教授学生如何主动与人分享,以及分享时的礼貌用语和表达方式。
举例:在小组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提出分享自己的想法,并使用“我可以和你分享一个故事吗?”等礼貌用语。
(3)分享的好处:使学生认识到分享带来的快乐,培养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举例:通过教材中的案例,让学生讨论分享的好处,如增进友谊、提高团队凝聚力等。
5.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让学生在分享中体验快乐,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三、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分享的概念:让学生明确分享的含义,知道分享不仅仅是物品的共享,还包括情感、经验等方面的交流。
举例:通过教材中的故事,让学生理解分享不仅仅是把玩具、食物等物品给别人,还包括把自己的快乐、成功经验等与他人分享。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分享的基本概念。分享是指在人与人的交往中,愿意把自己拥有的事物、感受、经验等与别人共享。它是建立友谊、提高团队凝聚力的重要途径。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分享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分享的概念和分享的好处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如何主动分享以及分享的适度。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案(4)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案(4)

小学《道德与法治》(人教版)学科教学设计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材分析】《分享真快乐》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一下第四单元第15课,这篇课文所在单元的主题是培养学生学会与同伴建立良好的朋友关系,并养成在群体交往中的基本行为方式。

而这课主要内容是帮助学生认识分享、了解分享的种类,懂得分享阅读带来的乐趣,感悟分享的意义与价值,针对一年级学生在同伴群体生活中,学会快乐地分享,解决与同伴相处的问题,从而形成和谐共进、共同成长的同伴关系。

【学情分析】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对分享的概念比较模糊,在与同伴相处的过程中,内心渴望获得同伴的认同,想要与同伴友好相处;大多数学生因家庭条件优越,他们多以自我为中心,在生活中不愿分享;对不可以分享的事情不懂得拒绝,在分享过程中也容易出现矛盾。

【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认识分享,了解分享的种类;2.引导学生感悟分享的价值与意义;3.引导学生学习分享的方法和技巧,在生活中学会快乐地与人分享;4.帮助学生了解分享的原则,学会珍惜自己的分享,感恩他人的分享。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认识分享,了解分享的种类;引导学生感悟分享的价值与意义;【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分享的方法和技巧,在生活中学会快乐地与人分享;帮助学生了解分享的原则,学会珍惜自己的分享,感恩他人的分享。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玩具、课外书、图画等。

【教学过程】一、认识分享,了解分享种类(一)分享儿歌,初识分享。

1.师:小朋友们,万老师有一首儿歌非常喜欢,今天特意把它带来送给你们,瞧,儿歌跑出来啦!咱们一起读一读!2.学生齐读儿歌。

出示儿歌:《分果果,排排坐》分果果,吃果果大的给奶奶,小的留给我。

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妹妹睡了留一个。

分果果,吃果果大的给奶奶,小的留给我。

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妹妹睡了留一个。

3.师:从这首儿歌中,你知道了什么?4.生:我知道了吃果果的时候要大家一起吃。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分享真快乐》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的第15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体会分享的快乐,并培养学生的分享精神和合作意识。

教材中设计了丰富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分享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初期,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模仿,具有很强的可塑性。

但在生活中,他们往往容易自私、任性,缺乏分享精神和合作意识。

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需要针对学生的特点,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让他们在实践中感受分享的快乐,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体会分享的快乐。

2.培养学生的分享精神和合作意识。

3.提高学生的交往能力,促进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体会分享的快乐,培养分享精神和合作意识。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体会分享的快乐,从而培养他们的分享精神和合作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分享的重要性。

2.游戏教学法:运用趣味性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3.榜样示范法:通过树立榜样,让学生学会欣赏他人,激发他们的分享欲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生活实例和图片,用于教学导入和呈现。

2.准备分享游戏道具,如玩具、零食等。

3.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图片中的人物和场景,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然后,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导入新课,讲述一个关于分享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分享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实际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分享的意义。

例如,可以展示孩子们在幼儿园分享食物、玩具的场景,让学生观察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分享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分享的快乐。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15 分享真快乐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教案-15 分享真快乐

《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设计理念】《分享真快乐》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第15课,本单元的主题是“我们在一起”主要通过学习让一年级的孩子学会和他人交往的方法,感受交往的快乐。

《道德与法治》是一门综合性的以活动体验为主的课程,因此,在本课教学中,我设计了大量的活动和游戏,以引导孩子们在活动中真确感受分享的快乐。

【教学目标】1.知道分享能带给别人快乐,愿意和别人分享快乐。

2.认同别人的快乐,学会真心祝贺和分享别人的快乐。

3.能够对同学间不接纳和不欣赏的行为进行阻止,并运用正确的方式使大家一同分享快乐。

【教学重点】学会与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培养良好的参与、分享意识。

【教学难点】理解分享是种快乐。

【教学准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把一样自己最心爱的东西带到教室。

(如:书、玩具、工艺品、食物等)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制作课件;开心盒一个,“快乐果树”树干一棵及开心果若干。

【教学过程】一、听故事,引入分享主题1.听儿歌“学会分享”2.指名生说儿歌告诉了我们什么?师:说得真好,是的,这首哥告诉了我们要学会分享,(出示分享一词),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快乐核友谊。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享,一起感受分享的快乐。

来,一起读读课题(板书课题并全班齐读)那么,如何分享呢?让我们来看看图片上的小朋友都分享了些什么快乐?(课件自动播放5张图片)(第一张)这本书真好看,他们分享读书的快乐;(第二张) 他们玩得好开心呀,他们分享游戏的快乐;(第三张)有玩具一起玩,这是分享玩具的快乐;(第四张)生活当中需要互相帮助,他们分享食物的快乐;(第五张) 分享一起过生日的快乐;看了小朋友的分享,你们想不想也分享一下自己的快乐呀?那就让我们来做个写快乐,抽快乐的活动吧。

【设计理念】听儿歌,唱儿歌是一年级孩子的天性,以儿歌“学会分享”引入主题,极大地激发了孩子的兴趣。

再以孩子平时学习生活中一起游戏,一起读书的画面直观提示什么是分享,亲切而自然,孩子乐于接受。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分享真快乐》这一课旨在让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体验分享的快乐,培养学生乐于分享的良好品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主动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感受到分享带来的幸福和满足。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这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于分享的概念可能有一定的理解,但需要通过具体的情境和实践活动来加深理解。

同时,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较大,对于分享的态度和体验可能不尽相同,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水平。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分享的意义,认识到分享是一种美德。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与他人分享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到分享的快乐,养成乐于分享的良好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分享的意义,愿意与他人分享。

2.难点:培养学生乐于分享的良好品质,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分享。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讨论法、实践教学法等,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形象直观的图片、活泼多样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六. 教学准备1.教具:PPT、故事课件、分享卡片、图片等。

2.场地:教室。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小猴子的分享》,引出分享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故事结束后,引导学生谈谈自己对分享的理解。

2.呈现(10分钟)呈现一系列关于分享的场景图片,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场景中的人们为什么要分享?分享给他们带来了什么快乐?引导学生认识到分享的意义和价值。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发放一些分享卡片,要求学生在不告诉组员的情况下,通过卡片上的提示,找到组员并完成任务。

任务完成后,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

4.巩固(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做到乐于分享?引导学生总结分享的方法和技巧。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5《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5《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

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5《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分享真快乐》是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的第15课,本课主要让学生通过分享来体验快乐,明白分享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分享意识和行为。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情境对话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分享的意义,学会分享,并在生活中践行分享。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初期阶段,他们开始具备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能够理解和关注他人的情感。

在这个阶段,学生对于分享的概念可能有所了解,但分享行为还不够自觉和主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情境模拟、互动交流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分享的快乐,从而培养他们的分享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分享的含义,懂得分享是一种快乐,是一种美德。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情境模拟、互动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分享的行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分享的快乐,养成乐于分享的良好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体验分享的快乐。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主动分享的行为,使分享成为一种自觉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分享的快乐。

2.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增强对分享的理解。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分享,培养分享行为。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情境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分享物品,如零食、玩具等。

3.准备课堂活动记录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分享的场景,引导学生关注分享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情境对话或故事,呈现分享的情境,让学生了解分享的意义。

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分享?分享有什么好处?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分享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分享的快乐。

鼓励学生主动分享,观察他们的分享行为。

4.巩固(5分钟)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分享经历,让大家一起感受分享的快乐。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分享的意义和好处。

–理解与体验分享带来的快乐。

–掌握通过分享与他人建立积极正向的人际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个案分享以及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表达、倾听和合作能力。

–通过观察与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与人为善的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分享精神。

二、教学重点•理解分享的意义和好处。

•掌握通过分享与他人建立积极正向的人际关系。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分享精神与合作意识。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幻灯片等教学辅助工具。

•学生准备好课本、笔记本和铅笔。

2.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提问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教师可以问学生:“你们喜欢和别人分享吗?分享给别人可以带来什么样的快乐?”3. 学习新课内容(1)呈现与感知•教师告诉学生,今天我们要学习课本第15课《分享真快乐》。

•教师播放课件第一部分的故事或视频,让学生感受分享的快乐。

之后,教师可以与学生进行交流,了解学生的感受和想法。

(2)分析与解读•教师带领学生读课文,然后进行解读。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故事中的小兔子为什么愿意分享自己的食物?” “小兔子和小猫分享了食物后,他们感到了什么?”等等。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分享的意义是什么?分享是否只是给予物质上的东西呢?分享可以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快乐?(3)情感价值评价•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分享的重要性和价值。

教师可以提供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你有没有过分享的经历?分享给别人带给你什么样的快乐?为什么分享对大家都有好处?”等等。

4. 教学延伸与拓展•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每个小组选取一个自己的经历,讲述一个分享的故事。

学生可以用口头、绘画、写作等方式进行表达。

•学生分享完毕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互动,了解每个小组分享的故事,并提供反馈。

5. 课堂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分享的重要性和好处。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分享真快乐》优质课 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分享真快乐》优质课 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体验分享的快乐,乐于分享;2.学习分享的方法与技巧,在生活中会与人合理分享;3.了解分享的原则,学会在分享过程中珍惜、感恩他人的分享。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习分享的方法与技巧,在生活中会与人合理分享。

难点:解分享的原则,学会在分享过程中珍惜、感恩他人的分享。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今天,老师带大家一起来学习《分享真快乐》。

二、学习新课(一)、分享阅读更有趣1.猜谜语。

(谜面教材P59的儿歌,稍有改动。

)有一个魔法师,他有神奇的魔法:可以把一个人的快乐,传递给大家;把一个人的办法,变成大家的办法。

请你猜猜它是什么?指名猜。

2.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绘本故事。

(教材P58)3.说说读懂了什么?指名交流。

4.小结、板书:在分享中获得的快乐真不少呀!板书课题:分享真快乐5.说说自己类似的分享经历。

你和好朋友分享过什么?分享后,好朋友的心情是怎样的?你的心情是怎样的?(1)指名交流。

(2)同伴交流。

6.初步理解“分享”。

指名交流。

7.小结:分享让小朋友感到心情愉悦,小朋友相互分享可以获得更多的快乐。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操作演练,体验分享的快乐,产生乐于分享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分享的魔力1.分享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不仅仅是物品可以分享,还有什么也能分享呢?借助教材,说说还能分享什么?(1)借助教材P59页图片,同桌讨论。

(2)指名交流。

2.操作演练,体会分享的快乐。

(1)学习方法分享——24点操作办法:四人一组,3分钟内算算24点。

(教师事前准备好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纸牌,学生能够通过加减来完成,且一组牌有好几种解法)(2)随机采访完后的感受,说说有什么收获。

(3)游戏分享——玩新游戏操作办法:请一位学生来教大家玩游戏的方法,提供场地,全班一起玩。

(4)采访指导大家玩游戏的学生,玩了游戏之后的的感受。

3.回顾学习:(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总结:我们在物品分享中看到了好看的、听到了好听的、吃到了好吃的、玩到了好玩的;学习方法分享中学到了本领;游戏分享中感受到更多的快乐。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15.分享真快乐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15.分享真快乐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教学设计 15.分享真快乐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十三课《分享真快乐》以贴近儿童生活的实例,教育儿童要懂得分享,与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和收获,从而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故事、漫画、问题讨论等多种形式,旨在引导儿童认识分享的意义,体验分享的快乐,养成分享的好习惯。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他们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模仿,容易受到身边环境的影响。

在这个年龄阶段,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交能力,开始在学校和同伴之间建立友谊,同时也开始体会到与别人分享的快乐。

因此,他们在学习本课内容时,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接受分享的概念,并在生活中加以实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分享的意义,知道分享可以带来快乐,提高与人分享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养成分享的好习惯。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体验分享的快乐,增强团队意识,学会关爱他人。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分享的意义,学会与人分享。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亲社会行为,养成分享的好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分享的快乐。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游戏教学法:通过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图片、故事、游戏等教学素材。

2.教学场地:安排一个宽敞的教室,以便进行游戏和讨论。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投影仪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趣味故事《小猴子的故事》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分享的意义。

2.呈现(10分钟)展示图片和实例,让学生观察和讨论,引导他们发现生活中的分享行为,体会分享的快乐。

3.操练(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生活中分享的场景,让学生亲身体验分享的过程,培养他们的亲社会行为。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5课《分享真快乐》精品教案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15课《分享真快乐》精品教案

15 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与人分享,尝试个人分享的快乐。

(2)能在分享快乐的同时学习知识,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2.情感与态度(1)懂得与人分享快乐的情感。

(2)明白分享也是献出爱,体现了一种道德智慧。

3.行为与习惯(1)实际参与合作,学会与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

(2)体验来自合作和分享的成就感。

尝试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人。

4.过程与方法(1)在积极讨论、感知、体验中,感受分享的快乐。

(2)认真积极地去帮助他人。

2 教学重难点重点:(1)学会与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

(2)体验来自合作和分享的成就感。

难点:理解分享是种快乐。

3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糖果、树叶、叶贴画、调查表、课件。

学生准备:自己喜爱的一两件物品。

4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歌曲引入播放《幸福拍手歌》,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欢快的歌声中体验快乐,调动情感。

】二、释义“分享”,共同成长师:在这么快乐高兴的时刻,我们大家来说一说,什么是“分享”呢?生1:把自己喜爱的东西让别人玩。

生2:我爱吃的零食给别人吃。

生3:我感到高兴的事情讲给大家听。

师:非常好,那么你想一想,自己都曾经和别人分享过什么呢?生小组交流。

1.回忆自己和他人一同分享的往事及快乐的心情。

2.将自己拿来的心爱的东西分给大家,可以是同组的成员,也可以是其他组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实际体验分享的快乐,从而懂得分享。

】师总结:我们有一个快乐,拿出来和他人分享,就成了两个快乐,我们大家都感受到了快乐和幸福。

三、共同分享,帮助他人,体验关爱1.表演学习生活小故事。

表演内容:阅读的分享。

(孩子们带来喜爱的书,分享给大家。

)零食的分享。

(孩子们带来喜欢吃的小零食,分享给大家。

)玩具的分享。

(带来的小玩具,共同分享。

)游戏的分享。

(课间玩的小游戏,大家共同分享。

)2.调查报告,深化理解。

3.分享方法多。

师总结:秘密分享小声点,故事分享生动点,方法分享仔细点,作品分享小心点,与人分享礼貌点,一起分享快乐点。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案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案教学目标1.学习分享的重要性;2.培养学生分享意识和分享习惯,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情商;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懂得宽容、支持和帮助他人。

教学重点1.学习分享的意义;2.分享的方式和方法。

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从自身的行为中体会到分享的快乐;2.培养学生的分享意识,从而养成分享的习惯。

教学内容1.导入(5分钟)通过问答的形式,让学生关注分享的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

例如:你们在生活中分享过什么?分享过的时候感觉怎样?2.学习分享的意义(10分钟)通过回答问题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分享的意义。

例如:分享的好处是什么?分享能带给他人什么?3.分享的方式和方法(10分钟)教师以投影片的形式介绍分享的方式和方法,例如协作分享、信息分享等,并让学生举例说明。

4.分享练习(15分钟)教师将学生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自己的经历并带来小礼物,以此培养学生分享的意识和习惯,同时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和情商。

5.课堂综合(10分钟)学生们反馈自己的分享体验,教师认真听取学生的建议和反馈,然后总结分享的意义以及方法。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家中找到可以分享的事情,并分享给家长或朋友。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分享练习中的表现,是否具有分享意识并能够适应在小组内分享。

2.收集学生对分享的认识和看法,检验学生的理解水平,是否能够对分享有一定的认识。

3.检验学生的作业,以及对课堂内容的回顾。

总结分享是一种社交行为,能够培养学生的情商和社交能力,让学生懂得宽容、支持和帮助他人。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明白分享的意义,能够养成良好的分享习惯,从而达到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的目的。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

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分享真快乐》是部编版一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15课的主题。

本课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体会分享的快乐,培养学生乐于分享、关爱他人的品质。

教材内容丰富,包括故事、漫画、讨论题等,旨在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认识分享,提高他们的道德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他们对新事物充满好奇,善于模仿。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初步建立了基本的社会行为规范,具备一定的分享经验。

但同时,他们也存在自我中心、不愿意分享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体验分享的快乐,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知道分享可以带来快乐。

2.培养学生乐于分享、关爱他人的品质。

3.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实践分享,提高道德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分享的意义,体验分享的快乐。

2.难点: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乐于分享、关爱他人的品质。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设定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分享的意义。

2.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引导他们从多角度认识分享。

3.榜样示范法:以教师、同学或动画角色为榜样,引导学生学习分享。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教学视频等教学资源。

2.教学道具(如玩具、水果等)。

3.教学场地布置: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趣味动画或故事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如:讲述一个关于分享的故事,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分享的理解。

2.呈现(10分钟)展示教材中的漫画、故事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如:展示一个小朋友分享玩具给其他孩子的场景,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经历。

如: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分享事例,以及分享带来的快乐。

4.巩固(5分钟)通过游戏、实践活动等形式,让学生体验分享的快乐。

部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案

部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15课《分享真快乐》教案

人民教育出版社《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们在一起》分享真快乐教案【教学目标】1.体验分享的快乐,乐于分享;2.学习分享的方法与技巧,在生活中会与人合理分享;3.了解分享的原则,学会在分享过程中珍惜、感恩他人的分享。

【教学重点】学习分享的方法与技巧,在生活中会与人合理分享。

【教学难点】了解分享的原则,学会在分享过程中珍惜、感恩他人的分享。

【教学准备】PPT、七巧板、信【教学过程】一、魔法师来啦:初步接触“分享”1.猜谜语。

(谜面教材P59的儿歌,稍有改动。

)有一个魔法师,他有神奇的魔法:可以把一个人的快乐,传递给大家;把一个人的办法,变成大家的办法。

请你猜猜它是什么?指名猜。

预设:(1)猜出。

(直接过渡到绘本故事)(2)没有猜出。

(阅读了绘本故事之后再来猜一次)2.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教材中的绘本故事。

(教材P58)师:请大家翻开书本58页,这个魔法师就藏在这个绘本故事里哦,我们一起找找看。

录音播放:今天,妈妈给我一本很好看的书。

我把它带到了学校跟同学一起看,同学们很高兴。

同学们看了我的书之后又一起参加故事会,把故事演给大家看,这样更多的小朋友看到这本书了。

我分享了自己的书本,自己获得了快乐,同学们也获得了快乐。

师:同学们,这个小女孩收到妈妈送的书之后,是怎么做的?生:她和好朋友一起读,和同学一起把故事表演给全班看,后来又与别的同学一起看……师:像小女孩这样,让更多的小伙伴感受到自己拥有的图书里的乐趣,这就是分享。

通过分享,能把一个人快乐传递给大家,现在,小朋友们知道这个魔法师是谁了吗?(生齐答“分享!”)是的,就是“分享”。

师:请小朋友们把你们的小手拿出来,和老师一起写下这个魔法师的名字——分享。

(板书:分享)现在,就让我们跟着这个魔法师一起感受分享的魔力吧。

如果你表现得好,分享魔法师会给你礼物哦,当然,课上请你把你的礼物收好,不要拿出来玩。

不然,分享魔法师可是会把它变走的哦。

二、寻找魔法石:了解分享的内容师:分享魔法师有很多分享的方法,这些分享方法老师相信你们也用过。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5《分享真快乐》优课比赛教案(配套A)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5《分享真快乐》优课比赛教案(配套A)

15《分享真快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体验分享的快乐,激发乐于分享的情感。

2.引导学生学习分享的方法和技巧,在生活中会与人分享。

3.帮助学生了解分享的原则,学会在分享的过程中珍惜、感恩他人的分享。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与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体验来自合作和分享的成就感。

教学难点:理解分享是种快乐,学会在分享的过程中珍惜、感恩他人的分享。

三、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四、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导语:同学们,老师看你们那么开心,我们一起来唱《幸福拍手歌》,让老师也感受到大家的快乐好不好?(生齐唱儿歌)师:从同学们的歌声中我感受到了大家的快乐,今天我们来感受一种不一样的快乐,那就是分享的快乐,板书课题《15 分享真快乐》,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大声齐读课题。

二、新知讲授活动一:分享乐趣多(分享阅读更有趣)1.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分享”吗?找生回答。

这是大家对于“分享”的理解,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那么你们想不想知道老师是怎么理解“分享”的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快乐的小故事,我们先来看一看吧!2.出示教材第58页《一起读,更有趣》绘本,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四幅图,谁能根据图片讲一讲这个小故事呢?生答:她和同学一起读,和同学一起把故事表演给全班看,后来又与别的同学一起看……师:这位同学的讲解生动形象,请大家给他最热烈的掌声!3.教师小结:像小女孩这样,让更多的小伙伴感受到自己拥有的图书里的乐趣,这就是分享,我们将自己的图书分享给同学一起看,既增长了知识,又节约了资源。

通常把这样的分享方式叫作“图书交流”。

4.师:哪位聪明的同学能够告诉大家这种“分享阅读”活动有什么好处呢?5.师:对啊,分享阅读让更多人收获知识、收获快乐,真有趣!(板书:乐趣多)活动二:分享魔力大(分享的魔力)1.导语:刚才这位小女孩给大家分享了一本书,大家都很开心!现在呢,老师想给大家分享一首小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5 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5 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1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15 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15 分享真快乐》这一课,主要让学生认识到分享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快乐。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到分享不仅仅是将自己的东西给予他人,更是一种心态,一种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心态。

教材中设计了许多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体验分享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分享意识和行为。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他们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通过游戏和活动来学习。

对于分享,他们有一定的认知,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还缺乏一定的意识。

因此,在教学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会分享,感受分享的快乐。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分享的含义,认识到分享是一种美德。

2.培养学生乐于分享、关爱他人的心态。

3.让学生学会分享的方法和技巧,能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分享。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分享的含义,体验分享的乐趣。

2.难点:培养学生乐于分享、关爱他人的心态,并能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分享。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定情境,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分享的快乐,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讨论和实践中学会分享。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准备分享的游戏和活动道具。

3.划分小组,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让学生初步感知分享的概念。

故事中,一个小朋友将自己的糖果分给了其他小朋友,大家都觉得非常开心。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个小朋友分糖果给大家,大家会感到开心呢?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了解分享的含义。

分享不仅仅是将自己的东西给予他人,更是一种心态,一种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心态。

通过实例,让学生明白分享的意义。

3.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分享游戏。

游戏中,学生需要将自己的东西(如糖果、文具等)分给其他同学。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分享真快乐》下册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分享真快乐》下册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分享真快乐》下册教学设计《分享真快乐》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情感与态度:1、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愿意与他人分享。

2、实际参与合作,体验来自合作和分享的成就感。

3、明白分享也是献出关爱,相互帮助体现了一种生存的道德智慧。

(二)行为与惯:1、大家共同分享自己所有的情境,组织学生展开该活动。

2、熟悉班集体环境,能利用班里同学间相互关心与帮助解决自己的问题。

(三)知识与技能:1、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

2、能够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共同完成“设计活动”。

3、了解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简单了解当今人类社会的普遍问题,培养心中有他人的集体主义精神。

(四)过程与方法:1、体验参与合作和分享的过程。

2、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体会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愿意与他人分享。

教学难点:能够与他人同等地交换与合作,配合完成“设想活动”,造就心中有他人的个人主义精神。

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教学课件、分享组图欣赏、各种分享游戏、XXX等。

学生:搜集自己想要与同学分享的物品。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师:教师出示一块椰子糕,问:这是什么?想吃吗?生:这是XXX在海南旅游时给同学们带回来的椰子糕。

师:大家都知道啊请品尝过的同学举手。

师:(小结)我们虽然没和XXX一起去过海南,但我们和他一起品尝了当地的美味,这就叫分享。

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感受分享的快乐。

研究课15课《分享真快乐》。

出示:课题《分享真快乐》。

二、新课进修活动一:“分享阅读更有趣”。

1、从我们的“分享日”中,体会到与他人分享的快乐和自我满足感,愿意与他人分享。

提议为班挑选一个“分享日”。

导入:课前大家都带了一两样自己最喜欢的东西来,我建议把今天定为我们的“分享日”。

请拿着你的“最爱”,跟好朋友一起分享你的快乐吧。

(板书:分享的快乐)2、组织学生把带回的物品进行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享真快乐》优教教案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体验分享的快乐,激发乐于分享的情感。

2.引导学生学习分享的方法和技巧,在生活中会与人分享。

3.帮助学生了解分享的原则,学会在分享的过程中珍惜、感恩他人的分享。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与他人交流,感受分享的快乐,体验来自合作和分享的成就感。

教学难点:理解分享是种快乐,学会在分享的过程中珍惜、感恩他人的分享。

课前准备:
教师:糖果、树叶、叶贴画、课件。

学生:自己喜爱的一两件物品。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导语:同学们,我们一起来唱《幸福拍手歌》,让老师也感受到大家的快乐好不好?今天我们来感受一种不同的快乐,那就是分享的快乐,出示课题《分享真快乐》。

二、新知讲授
活动一:分享阅读更有趣
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分享”吗?同学们都摇摇头,没关系,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快乐的小故事,我们先来看一看吧!
任务1:出示教材第58页《一起读,更有趣》绘本,学生阅读绘本小故事,讲一讲小女孩收到妈妈送的书后,是怎么做的?
学生交流:她和好朋友一起读,和同学一起把故事表演给全班看,后来又与别的同学一起看……
教师小结:像小女孩这样,让更多的小伙伴感受到自己拥有的图书里的乐趣,这就是分享。

任务2:请同学们说一说,还有哪些做法是分享的行为呢?自己都曾经和别人分享过什么呢?
学生交流:把自己喜爱的东西让别人玩;我爱吃的零食给别人吃;我感到高
兴的事情讲给大家听……
教师小结:大家说的非常好,这些都是与人分享的好行为。

其实,我们不仅可以和小伙伴们分享物品,还可以和小伙伴们分享其他的哦!
活动二:分享的魔力
导语:我们有一个快乐,拿出来和他人分享,就成了两个快乐,我们大家都感受到了快乐和幸福。

有个叫乐乐的小朋友也想和大家分一起分享,你们瞧!
情景1:体育课下课了,明明口渴了,水杯却不在身边,乐乐把自己喝了一口的水杯递给明明,明明拒绝了。

情景2:课间,乐乐看见玲玲正津津有味地看一本书,想让玲玲分享一下,可是玲玲拒绝了。

情景3:乐乐新做了一个树叶贴画,他想分享给大家看,结果被露露不小心弄坏了。

(画面定格:乐乐沮丧地说:“分享一点都不快乐!”)
任务1:思考:乐乐为什么觉得分享不能带来快乐呢?乐乐应该怎么办?
学生交流:有些东西不能分享;当别不愿意与我们分享时,我们要学会理解……
任务2:和别人分享时,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呢?
学生交流:快乐的与小伙伴分享;爱惜小伙伴的东西;礼貌待人……
教师小结:秘密分享小声点,故事分享生动点,方法分享仔细点,作品分享小心点,与人分享礼貌点,一起分享快乐点。

活动三:快乐分享,不做“小气鬼”
导语:在分享的过程中,我们大家是快乐的,但是肯定也会遇到一些困难和不愉快。

任务1:请大家仔细看图,思考图中这些小朋友遇到了哪些不愉快,你们觉得这些同学真的是小气鬼吗?为什么?
学生交流:我让A用我的直尺,他给弄坏了,我很不高兴,下次就不想再借东西给他了;上次B去我家,他非得要玩爷爷给我的小木船,但是这是爷爷留给我的纪念,我不想让他玩,他生我的气了;我刚买了几本故事书,C想看,但是我每次想看他的,他都不让看,所以我也不让他看……
任务2:我们大家仔细想一想,遇到这些问题时我们怎么办呢?
教师小结:(1)有了好的东西要和大家分享,共同体验快乐。

(2)遇到别人最珍爱的东西,如果别人不愿意分享,就要尊重他。

(3)用别人的东西的时候要珍惜,不要弄坏了。

如果弄坏了,要想办法补救。

任务3:师生共享诗歌《分享的魔力》,结束本节课。

《分享的魔力》
有一个魔法师,他有神奇的魔法:
可以把一个人的快乐,传递给大家;
把一个人的办法,变成大家的办法。

你知道,他是怎么做到的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