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可控硅组成的简易触摸开关电路

合集下载

一款由可控延时开关和可控硅等组成的防误触发声控灯电路图

一款由可控延时开关和可控硅等组成的防误触发声控灯电路图

深圳捷多邦科技有限公司
声控灯是一种声控电子照明装置,由音频放大器、选频电路、延时开启电路和可控硅电路组成。

它提供了一种操作简便、灵活、抗干扰能力强,控制灵敏的声控灯,它采用人
嘴发出约
1秒的控制信号“嘶”声,即可方便及时地打开和关闭声控照明装置,并有防误
触发而具有的自动延时关闭功能,并设有手动开关,使其应用更加方便。

本电路采用MC14011型四与非门集成电路完成自动控制照明S单向可控硅:PCR606JMC;驻极体话筒;光敏电阻等。

声控灯一般由话筒、音频放大器、选频电路、倍压整流电路、鉴幅电路、恒压源电路、延时开启电路、可控延时开关电路、可控硅电路组成。

以下是一款颇具创意的声控灯电路图。

防误触发声控灯电路图
如果您有PCB打样、中小批量板生产等需求的话,可以访问捷多邦官网
在线计价,也可以关注捷多邦PCB公众号在微信中直接咨询或下单。

捷多邦总部位于深圳,在杭州设外贸事业部,在惠州、坪山、沙井设三大线路板厂区。

品质先行:捷多邦专业做板,坚持240分钟沉铜电镀,拒绝导电胶。

极速交期:捷多邦在
业内率先采用航空专线,当日下单最快次日即达。

欢迎体验!
原文链接:https:///circuit/3400.html。

可控硅资料

可控硅资料

可控硅交流调压器电路2010-07-03 19:14可控硅是一种新型的半导体器件,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效率高、寿命长、动作快以及使用方便等优点,目前交流调压器多采用可控硅调压器。

这里介绍一台电路简单、装置容易、控制方便的可控硅交流调压器,这可用作家用电器的调压装置,进行照明灯调光,电风扇调速、电熨斗调温等控制。

这台调压器的输出功率达100W,一般家用电器都能使用。

1:电路原理:电路图如下可控硅交流调压器由可控整流电路和触发电路两部分组成,其电路原里图如下:从图中可知,二极管D1—D4组成桥式整流电路,双基极二极管T1构成张弛振荡器作为可控硅的同步触发电路。

当调压器接上市电后,220V交流电通过负载电阻RL经二极管D1—D4整流,在可控硅SCR的A、K两端形成一个脉动直流电压,该电压由电阻R1降压后作为触发电路的直流电源。

在交流电的正半周时,整流电压通过R4、W1对电容C充电。

当充电电压Uc达到T1管的峰值电压Up时,T1管由截止变为导通,于是电容C通过T1管的e、b1结和R2迅速放电,结果在R2上获得一个尖脉冲。

这个脉冲作为控制信号送到可控硅SCR的控制极,使可控硅导通。

可控硅导通后的管压降很低,一般小于1V,所以张弛振荡器停止工作。

当交流电通过零点时,可控硅自关断。

当交流电在负半周时,电容C又从新充电……如此周而复始,便可调整负载RL上的功率了。

2:元器件选择调压器的调节电位器选用阻值为470KΩ的WH114-1型合成碳膜电位器,这种电位器可以直接焊在电路板上,电阻除R1要用功率为1W的金属膜电阻外,其佘的都用功率为1/8W的碳膜电阻。

D1—D4选用反向击穿电压大于300V、最大整流电流大于0.3A的硅整流二极管,如2CZ21B、2CZ83E、2DP3B等。

SCR选用正向与反向电压大于300V、额定平均电流大于1A的可控硅整流器件,如国产3CT系例。

可控硅应用集锦2010-07-03 19:13本文介绍的这种延时照明灯非常简单,安装也十分方便,将它直接连接于普通开关的两端即可。

双向可控硅及触发电路Word版

双向可控硅及触发电路Word版

双向可控硅及其触发电路双向可控硅是一种功率半导体器件,也称双向晶闸管,在单片机控制系统中,可作为功率驱动器件,由于双向可控硅没有反向耐压问题,控制电路简单,因此特别适合做交流无触点开关使用。

双向可控硅接通的一般都是一些功率较大的用电器,且连接在强电网络中,其触发电路的抗干扰问题很重要,通常都是通过光电耦合器将单片机控制系统中的触发信号加载到可控硅的控制极。

为减小驱动功率和可控硅触发时产生的干扰,交流电路双向可控硅的触发常采用过零触发电路。

(过零触发是指在电压为零或零附近的瞬间接通,由于采用过零触发,因此需要正弦交流电过零检测电路)双向可控硅分为三象限、四象限可控硅,四象限可控硅其导通条件如下图:总的来说导通的条件就是:G极与T1之间存在一个足够的电压时并能够提供足够的导通电流就可以使可控硅导通,这个电压可以是正、负,和T1、T2之间的电流方向也没有关系。

因为双向可控硅可以双向导通,所以没有正极负极,但是有T1、T2之分再看看BT134-600E的简介:(飞利浦公司的,双向四象限可控硅,最大电流4A)推荐电路:为了提高效率,使触发脉冲与交流电压同步,要求每隔半个交流电的周期输出一个触发脉冲,且触发脉冲电压应大于4V ,脉冲宽度应大于20us.图中BT 为变压器,TPL521 - 2 为光电耦合器,起隔离作用。

当正弦交流电压接近零时,光电耦合器的两个发光二极管截止,三极管T1基极的偏置电阻电位使之导通,产生负脉冲信号,T1的输出端接到单片机80C51 的外部中断0 的输入引脚,以引起中断。

在中断服务子程序中使用定时器累计移相时间,然后发出双向可控硅的同步触发信号。

过零检测电路A、B 两点电压输出波形如图2 所示。

过零触发电路电路如图3 所示,图中MOC3061 为光电耦合双向可控硅驱动器,也属于光电耦合器的一种,用来驱动双向可控硅BCR 并且起到隔离的作用,R6 为触发限流电阻,R7 为BCR 门极电阻,防止误触发,提高抗干扰能力。

NE555 双键触摸电子开关电路图

NE555 双键触摸电子开关电路图

NE555 双键触摸电子开关电路图元件:R1,R2=3.3M 1/4W 5%D1=1N4148 二极管RL1=12V 继电器R3=10K 1/4W 5% 电阻D2= 发光二极管R4=1K 1/4W 5%Q1=BC547 三极管C1=10nF 63V MKT 5% 电容IC1=555 集成电路分立元件的五路跑马灯控制电路NE555和CD4017组成的流水灯控制电路双键触摸式照明灯本电路图使用两个触摸电极片,分别代替在实际生活中的开和关控制。

一、电路工作原理双触摸式照明开关电路如图1所示。

VS与VD7构成了开关回路。

当人触摸到M1(开)电极片时,人体通过R4、VD5整流后给IC NE555集成电路的2脚一个低电平信号(此时IC NE555集成电路接为RS触发器),输出脚3输出高电平,通过R3后触发VS的门极,VS 导通,电灯点亮。

当人触摸到M2(关)电极片时,人体通过R5、VD6整流后给IC NE555集成电路的6脚一个低电平信号,输出脚3输出低电平,R1提供的正向触发电压被R3通过集成电路的3脚对地短路,VS失去触发电压,当交流过零时即关断,电灯熄灭。

二、元器件选择IC选用NE 555型集成电路;VS选用2N6565型普通塑封小型单向晶闸管;VD1~VD4选图1 双键触摸式照明灯电路图用IN4007硅整流二极管;VD7选用6.2V、1W的2CW105硅稳压二极管;VD6、VD7选用IN4148型硅开关二极管;R1~R5均选用RTX—1/8W型碳膜电阻器;C1选用CD11—16V型电解电容;C2选用C'I'I型瓷介电容器。

三、制作与调试方法本电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只要焊接正确,选用元件正确都能正常工作。

由于本电路负载的能力受到稳压管VD7的限制,所以负载的功率不宜大于60W。

触摸延时开关的工作原理及电路图

触摸延时开关的工作原理及电路图

触摸延时开关的工作原理及电路图一、工作原理触摸式延时开关有一个金属感应片在外面,人一触摸就产生一个信号触发三极管导通,对一个电容充电,电容形成一个电压维持一个场效应管管导通灯泡发光。

当把手拿开后,停止对电容充电,过一段时间电容放电完了,场效应管的栅极就成了低电势,进入截止状态,灯泡熄灭。

触摸式延时开关电路虚线右面是普通照明线路,左部是电子开关部分。

VD1~VD4、VS 组成开关的主回路,IC组成开关控制回路。

平时,VS处于关断状态,灯不亮。

VD1~VD4输出220V脉动直流电经R5限流,VD5稳压,C2滤波输出约12V左右的直流电供IC使用。

此时LED发光,指示开关位置,便于夜间寻找开关。

IC为双D触发器,只用其中一个D触发器将其接成单稳态电路,稳态时1脚输出低电平,VS关断。

当人手触摸一下电极M时,人体泄漏电流经R1、R2分压,其正半周使单稳态电路翻转,1脚输出高电平,经R4加到VS的门极,使VS开通,电灯点亮。

这时1脚输出高电平经R3向电容C1充电,使4脚电平逐渐升高直至暂态结束,电路翻回稳态,1脚突变为低电平,VS失去触发电压,交流电过零时即关断,电灯熄灭。

二、按钮触摸开关按动按钮开灯后,电路能自动延时关灯,电路如图二所示。

D1为开关所在的安装位置做指示,D2~D5组成桥式整流,将50Hz的的交流电整流为100Hz的脉动直流电压,按下K1,电流经过R3限流后通过D6为C1充电,同时V1的控制极得到触发电压,V1导通,灯泡点亮。

松手后K1自动复位断开,C1开始放电,为V1的控制极继续提供触发电压,V1继续导通,灯泡继续亮,当C1两端电压低于0.7V时,V1控制极失去有效的触发电压,此时V1阳极的脉动电流到0点时,与阴极电压相等而关断,灯泡熄灭,这就是单向可控硅的“过0关断”。

调整R2的阻值,使C1有效放电时间达到40~60秒钟最好。

图三电路多了一只用三极管组成的反相器,利用C1充电时间做灯泡点亮的延时时间。

触摸延时开关的工作原理及电路图

触摸延时开关的工作原理及电路图

触摸延时开关的工作原理及电路图一、工作原理触摸式延时开关有一个金属感应片在外面,人一触摸就产生一个信号触发三极管导通,对一个电容充电,电容形成一个电压维持一个场效应管管导通灯泡发光。

当把手拿开后,停止对电容充电,过一段时间电容放电完了,场效应管的栅极就成了低电势,进入截止状态,灯泡熄灭。

触摸式延时开关电路虚线右面是普通照明线路,左部是电子开关部分。

VD1~VD4、VS组成开关的主回路,IC组成开关控制回路。

平时,VS处于关断状态,灯不亮。

VD1~VD4输出220V脉动直流电经R5限流,VD5稳压,C2滤波输出约12V左右的直流电供IC使用。

此时LED 发光,指示开关位置,便于夜间寻找开关。

IC为双D触发器,只用其中一个D触发器将其接成单稳态电路,稳态时1脚输出低电平,VS关断。

当人手触摸一下电极M时,人体泄漏电流经R1、R2分压,其正半周使单稳态电路翻转,1脚输出高电平,经R4加到VS的门极,使VS开通,电灯点亮。

这时1脚输出高电平经R3向电容C1充电,使4脚电平逐渐升高直至暂态结束,电路翻回稳态,1脚突变为低电平,VS失去触发电压,交流电过零时即关断,电灯熄灭。

二、按钮触摸开关按动按钮开灯后,电路能自动延时关灯,电路如图二所示。

D1为开关所在的安装位置做指示,D2~D5组成桥式整流,将50Hz的的交流电整流为100Hz的脉动直流电压,按下K1,电流经过R3限流后通过D6为C1充电,同时V1的控制极得到触发电压,V1导通,灯泡点亮。

松手后K1自动复位断开,C1开始放电,为V1的控制极继续提供触发电压,V1继续导通,灯泡继续亮,当C1两端电压低于0.7V时, V1控制极失去有效的触发电压,此时V1阳极的脉动电流到0点时,与阴极电压相等而关断,灯泡熄灭,这就是单向可控硅的“过0关断”。

调整R2的阻值,使C1有效放电时间达到40~60秒钟最好。

图三电路多了一只用三极管组成的反相器,利用C1充电时间做灯泡点亮的延时时间。

单向可控硅组成的简易触摸开关电路图

单向可控硅组成的简易触摸开关电路图

单向可控硅组成的简易触摸开关电路图
笔者在实验中,偶然发现单向可控硅(MCR100-8)控制极在不需要加正向电压的情况下,只要用手触摸一下,就会导通,因此,笔者设计了一种简单的触摸开关,电路如下图所示。

触摸一下金属片开,SCR1导通,负载得电工作。

触摸一下金属片关,SCR2导通,继电器J得电工作,K断开,负载失电,SCR2关断后,电容对继电器J 放电,维持继电器吸合约4秒钟,故电路动作较为准确。

如果将负载换为继电器,即可控制大电流工作的负载。

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试。

触摸式台灯电路原理图
触摸式台灯电路原理图
触摸式台灯电路见图,它分四档控制灯泡的亮度。

通电后灯泡不亮,第一次轻轻触摸一下灯罩外壳,灯泡便发出低亮度的光,第二次触摸灯泡发出中亮度的光,第三次触摸灯泡变为全亮,第四次触摸灯泡熄灭,依次循环。

此电路易出现的故障是双向可控硅97A6坏及灯罩金属外壳与电路触摸输入端子之间接触不良。

笔者调试电路时,TT6061用GS6061代替,1N4004用1N4007代替,其余元件与图中相同。

经验证,电路工作可靠,能实现方中所述功能。

但双向可控硅易损坏,建议读者制作时在可控硅两端并联一电阻电容串联所组成的保护电路。

电脑开关可控硅原理图

电脑开关可控硅原理图

电脑开关可控硅原理图
因为电脑的开关也是一个可控硅原理。

可控硅在直流电路中,比如你把可控硅当手电的开关使用,就要把可控的两脚串入正极电
路中,当你要想打开手电亮,必须在触发极上装一只小的触发按钮开关,只要一点击按钮,手电就亮个不停了,那怎么办?
很简单,只要在可控硅的另一头装个常开按钮,你要关手电,再按一下第二个常开按钮,
切断循环的通路,此时你见手电熄了,随手松开按钮,虽然电路还相通着,但可控硅内部
被截止了,外部就没有电流了,想再亮手电必须再按触发开关才又启动。

我用一只硅管和一只锗管组装合并了一只可控硅,就是这个原理。

电脑电路很复杂,但你
的电脑毛病不大,一是开关键是否触点不良,脏了,磨坏了,(要排除)所以要断开电池
的一端才能使可控硅截止。

二是不能开机又失灵就是可控硅有反导通,触发就失灵、我手
上弄坏的可控硅有一大把,所以判定可控硅有反复漏电要送修,也就是我列举的以上这个
原理,不应该是其它地方坏!。

可控硅应用电路图

可控硅应用电路图

单向可控硅PCR606应用电路图:用PCR406制作调光电路:单向晶闸管调光灯电路板:电路原理:由灯泡、开关S、整流管D1-D4:1N4007、可控硅100-6与电源构成主电路:由电位器PR1A:500K、电容C1:1U、电阻R1:1K;R2:1K构成触发电路。

接通220v后,经过D1-D4全桥整流得到的脉动直流电压加至RP1A,给电容C1充电,当C1两端电压上升到一定的程度时,就会触发可控硅Q1,灯泡点亮。

同样的,调节RP1A变C1充/放电时间常数,因而改变触发脉冲的长短,改变了Q1的导电角(导通程度),达到调节灯牌亮度的目的。

电路中,由电源插头XP、灯泡EL、电源开关S、整流管VD1~VD4、单相晶闸管VS与电源构成主电路;由电位器RP、电容C、电阻R1与R2构成触发电路。

将XP插入市电插座,闭合S,接通220V交流电源,VD1~VD4全桥整流得到脉动直流电压加至RP,调节RP的阻值,就能改变C的充/放电时间常数,即改变VS控制触发角,从而改变VS的导通程度,使EL获得0~220V电压。

RP的阻值调得越大,则EL越暗,反之越亮,达到无级调光的目的。

双向可控硅调光电路及线路板图工作原理,图1:R、RP、C、D组成脉冲形成网络触发双向可控硅vT,使VT在市电正负半周均保持相应正反向导通。

调节RP阻值,即可改变VT的导通角,达到调节负载RL上电压的目的。

可用于家庭台灯调光、电熨斗、电热毯的调温等。

此双向可控硅在加散热器的情况下,控制的负载功率可达500w左右。

图2为印板图。

最简单的双向晶闸管调光灯电路图如图是一个最简单的双向晶闸管调光灯电路,双向晶闸管的特点是只要在其控制极上加上适当的触发脉冲或控制电流,无论在交流的正半周还是负半周,均可导通,导通时间与所加的脉冲宽度及门极电流大小有关。

调节RP可改变灯泡E的亮度大小。

调光台灯电路:调光台灯的电路非常简单,仅仅是一个可控硅调压电路而已。

市场上见到的电路大多是第二个图所示的电路,工作原理是:当交流电的正半周或副半周到来是,经过全桥整流,加到可控硅上的电源是单向的。

简单实用的大功率可控硅触发电路图

简单实用的大功率可控硅触发电路图

简单实用的大功率可控硅触发电路图
电路见图。

将两只单向可控硅SCRl、SCR2反向并联.再将控制板与本触发电路连接,就组成了一个简单实用的大功率无级调速电路。

这个电路的独特之处在于可控硅控制极不需外加电源,只要将负载与本电路串联后接通电源,两个控制极与各自的阴极之间便有5V~8V 脉动直流电压产生,调节电位器R2即可改变两只可控硅的导通角,增大R2的阻值到一定程度,便可使两个主可控硅阻断,因此R2还可起开关的作用。

该电路的另一个特点是两只主可控硅交替导通,一个的正向压降就是另一个的反向压降,因此不存在反向击穿问题。

但当外加电压瞬时超过阻断电压时,SCR1、SCR2会误导通,导通程度由电位器R2决定。

SCR3与周围元件构成普通移相触发电路,其原理这里从略。

SCR1、SCR2笔者选用的是封装好的可控硅模块(110A/1000V),SCR3选用BTl36,即600V的双向可控硅。

本电路如用于感性负载,应增加R4,C3阻容吸收电路及压敏电阻RV作过压保护,防止负载断开和接通瞬间产生很高的感应电压损坏可控硅。

双向可控硅开关电路

双向可控硅开关电路

双向可控硅开关电路电路显示使用的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作为简单的静态AC电源开关,提供与先前DC电路类似的“ON” - “OFF”功能。

当开关SW1打开时,三端双向可控硅作为开路开关,灯泡通过零电流。

当SW1闭合时,三端双向可控硅通过限流电阻R接通“ON”,并在每个半周期开始后不久自锁,从而将全功率切换到灯负载。

由于电源为正弦交流,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在每个交流半周期结束时自动解锁,因为瞬时供电电压因此负载电流暂时降至零,但再次使用只要开关保持闭合,下半个周期就会有相反的晶闸管半。

这种类型的开关控制通常被称为全波控制,因为正在控制正弦波的两半。

由于三端双向可控硅实际上是两个背对背连接的SCR,我们可以通过修改如何触发门来进一步采用此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电路。

修改后的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电路如上所述,如果开关SW1在位置A处打开,则没有门电流且灯泡为“OFF”。

如果开关移动到位置B,则栅极电流在每半个周期流动,与之前相同,并且当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以Ι+模式工作时,灯会汲取全功率。

ΙΙΙ-。

但是,当开关连接到C位置时,当MT2为负时,二极管将阻止触发门控因为二极管是反向偏置的。

因此,三端双向可控硅仅在仅在模式I +下工作的正半周期上导通,并且灯将以半功率点亮。

然后根据开关的位置,负载Off,Half Power或Full ON。

三端双向可控硅相位控制另一种常见类型的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电路使用相位控制来改变电压量,从而改变输入波形的正半部和负半部的负载(在本例中为电机)的功率。

这种类型的交流电机速度控制提供完全可变的线性控制,因为电压可以从零调整到完全施加的电压,如图所示。

三端双向可控硅相位控制这个基本相位触发电路使用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与电动机串联,交流正弦电源。

可变电阻器VR1用于控制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的栅极上的相移量,进而通过在AC周期的不同时间将其接通来控制施加到电机的电压量。

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的触发电压来自VR1 - C1组合,通过Diac (双向可控硅是双向半导体器件,有助于提供尖锐的触发电流脉冲以完全接通三端双向可控硅开关。

用一体化红外接收头可控硅制作的红外遥控开关电路

用一体化红外接收头可控硅制作的红外遥控开关电路

用一体化红外接收头、可控硅制作的红外遥控开关电路用一体化红外接收头、可控硅制作的红外遥控开关电路工作原理单向可控硅具有一触即发,实现自锁的功能。

实验发现,关断单向可控硅的方式有两种:其中一种是众所周知的,就是可控硅在阳极电位低于阴极电位或阳极电流小于维持电流时,可由导通转换为关断。

另一种则是将可控硅的控制极对地短路,也可直接将其关断,本人利用它的这个特性制作了下面这款简单的红外遥控开关电路,如图l所示。

工作原理220V的交流电压经电容C1降压,VD1l、VD2、C2整流滤波,iVD3稳压后输出12V直流电压给本电路供电用。

12V 直流电压再经R2、VD4、C3进一步稳压滤波后输出+5V电压供红外接收头HRM作电源用。

开启过程:静态时,脉冲放大管V1处于饱和状态,集电极输出0.1V的低电平,此时可控硅触发电路不工作。

瞬间按压遥控器(各类彩电、VCD遥控器均可),接收头接收到红外遥控信号,其输出端输出解调后的序列指令脉冲,经V1放大信号分成两路:一路经R6对C6进行充电,另一路经R5对C5进行充电,由于C5的容量远大于C6,所以充电速度较慢,不能使V2导通,而C6上充得的瞬间脉冲电压足以使单向可控硅SCR触发导通,继电器K得电,常开触点CJ1闭合,插座CZ中的负载得电工作。

LED作工作状态指示用。

关闭过程:再次按压遥控器按键超过3秒时,C5上充得的电压足以使V2由截止进入饱和导通状态,从而将可控硅控制极对地短路,可控硅被关断。

继电器失电,触点断开,负载停止工作。

随后C5上充得的电压很快通过R5、V1的集射极对地放电,电路进入等待状态。

元件作用与参数选择1.电路中采用的一体化红外接收头型号为HRM380017,它可以接收各类遥控器发射的红外遥控信号,并输出经解调后的序列指令脉冲信号。

读者可依据条件选择其他不同类型的红外接收头,其功能大都相同,相互间可以互换,但管脚排列会有所不同,注意不要将接收头电源端和接地端接错,否则极易造成接收头损坏。

单火线智能开关电路原理图(三路可控硅版)_V2.3

单火线智能开关电路原理图(三路可控硅版)_V2.3

J1
D2
HVDD
接第二路负载
TriacCtrl_1 TriacCtrl_2 负载控制信号 TriacCtrl_3 3.3V 3.3V
1 3 5 7 9
控 制 接 口
2 AcChk1 4 AcChk2 6 AcChk3 8 10 GND
过零检测信号
接控制系统 R28
3.3V
TRIAC 稳压二极管 或电压抑制器 C10 C2 R38 D3
LIN'
L3 火线出(3) 接第三路负载 R5 TR3 R16 R6 RV3 压敏电阻 R11
AcChk3 TVS3
D5
HVDD
R19
U3 TriacCtrl_3
R29 D7
3.3V
TRIAC 稳压二极管 或电压抑制器 C11 C3 R14 D6
LIN'
Size:
A4
Title:
单火线智能开关(三路可控硅版)电路原理图
D4
VCC
C14 说明பைடு நூலகம் J1(控制接口): 连接到由MCU(或AVR,或ARM,或其他控制芯片等)和射频芯片、触摸电路等组成的控制系统。 TVS1-TVS3: 稳压二极管或电压抑制器 PM1: 电源模块(含有至少三个引脚:输入、输出、公共地)或电路,如PI-3V3-B4等) U4: 复位IC(含有至少三个引脚:电源供电端、复位信号输出端、公共地端)或电路 D10: 桥堆或桥式整流电路 U1-U3:光电耦合器 详细零件规格:参考BOM清单。
单火线智能开关(三,严禁转载!)
L1 火线出(1) 接第一路负载 适应负载类型: 白炽灯,节能灯,日光灯,LED灯等 最小负载可以支持到1W左右 R2 RV1 压敏电阻 R7 L 火线(进) F1

触摸开关怎么接线?触摸开关安装图解

触摸开关怎么接线?触摸开关安装图解
y89htvv
电源进和电源出,不要搞错就可以了,其他的和普通灯 接线一样。一根接火线,一根接灯泡,灯泡另一头接零。 交流电的火线与零线接线柱无正反之分,只要两根线别 接触在一起,接哪个孔都行。最好别带电操
作。如果非带电操作,一定要注意螺丝刀等工具要绝缘,
操作中注意工具不能触及别一根线。二、触摸开关接线 图解四支二极管组成的整流桥、单向可控硅VS构成开关 的主回路,开关的控制回路主要由集成电
2的IC内部触发脉冲振荡器的外接振荡电阻和振荡电容。 IC的同步信号由R2、R3分压后经5脚输入。IC的4脚是功能 选择端,现接VCC高电平,触摸功能为:触摸一次M,灯 亮;再触,灯灭。如将
4脚改接到vss端低电平,则为4挡调光开关,触摸一次改 变一次亮度。触摸开关怎么接线?上述开关安装专家给出
路M668组成。整流桥输出的220V脉动直流电经R1限流, VD5稳压,C1滤波输出约6V直流电分别送到IC的8脚和1脚 间,供IC用电。人体触摸信号经M、R7和R8送入IC的触摸 感应输入
端SEN即2脚,IC的7脚即触发信号输出端TR就会输出一系 列触发脉冲信号,经C3加到VS的门极,使VS开通灯亮。 再触摸一次M。7脚就停止输出触发脉冲信号,交流电过 零时,灯就灭。R4、C
了详细的解释。其实,触摸开关的安装说难就难,说简 单也简单。在此,小编建议大家,如
果对于电路电工方面的知识略有了解,或者对开关安装 方面有一定的基础的朋友们,可以按照上述介绍自行进 行触摸开关的安装。但是,如果对电路和开关安装完全 不懂的朋友们,还是去相关店家寻找专业的开
关安装师傅,这样才能既保证安全也保证开关安装的质 量。 触摸开关价格及介绍桌面插座安装及特点介绍
由于现代社会,居家装修越来越讲究,很多的家庭使用 的开关都变成了触摸开关。而且不难发现,越来越多的 公共场所也可以广泛使用触摸开关。诚然,触摸开关在 使用上确实比传统开关更为方便,在外表上也

使用NB7232制作的触摸开关电路

使用NB7232制作的触摸开关电路

一、特点触摸开关电路也叫触摸式调光、开关控制电路,主要用于生活中白炽灯光的控制。

它与一个主要由双向可控硅组成的外围电路一起对光源进行调光、开关的触摸式控制,并具有记忆功能。

摆脱了传统的机械拨动开关、电位器调光的形式,是一种新颖的升级换代产品。

电路由输入缓冲器、锁相环、控制逻辑、亮度记忆、相角指针、数字比较器和输出驱动器组成。

其框图见图1。

二、工作原理电路的基本工作原理为:人体带电与市电同频,当人体接触触摸片时,经输入缓冲级的削波、放大、整形,成为标准的MOS电平。

触摸持续时间大于32毫秒、小于332毫秒时,控制逻辑部分控制电路呈开关工作状态。

当触摸持续时间大于332毫秒时,控制逻辑部分控制电路呈调光工作状态,输出触发脉冲相位角在41°~159°之间连续周期变化,并根据人眼的感受力,分为快、慢和暂歇三个过程。

当触摸结束时,亮度记忆对该时相位角进行记忆,若再施与大于32毫秒、小于332毫秒的触摸,电路呈关状态时,相位角仍由该部分记忆,保证电路在下一次开状态时,保持原选定相位角,光源保持原亮度。

触发脉冲与市电的同步,由锁相环保证电路的工作时钟,也均由其产生。

同时,电路还具有遥控(即远端触发)功能和渐睡(即由亮至暗,最后关闭)功能,其延续时间由外电路设置。

三、管脚排列及说明管脚功能见图2。

1.Vss—5V。

脉冲触发。

2.Doze—渐暗功能。

导通角最大(159°)时,施于83±3个脉冲,导通角从159°连续变至40°,最后截止(不输出触发脉冲)。

3.Cap—锁相环。

外接滤波电容(0.47μF)。

4.Syn—同步信号(市电频率)输入端。

5.Sen2—触摸片。

人体触摸点,低电平触发。

6.Sala—遥控点。

高电平触发。

7.VDD—0V。

8.Out—输出触发脉冲。

四、主要技术指标电源电压:5V;电源电流:1.5~2.5mA;输出脉宽:40ms;输出驱动电流:≥2.5mA;输出触发脉冲导通角41°~159°;输出触发脉冲幅度:Vss-3V;调光周期(从最亮到最亮):4.2s;渐暗脉冲:83±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向可控硅组成的简易触摸开关电路图
笔者在实验中,偶然发现单向可控硅(MCR100-8)控制极在不需要加正向电压的情况下,只要用手触摸一下,就会导通,因此,笔者设计了一种简单的触摸开关,电路如下图所示。

触摸一下金属片开,SCR1导通,负载得电工作。

触摸一下金属片关,SCR2导通,继电器J得电工作,K断开,负载失电,SCR2关断后,电容对继电器J
放电,维持继电器吸合约4秒钟,故电路动作较为准确。

如果将负载换为继电器,即可控制大电流工作的负载。

有兴趣的朋友,不妨一试。

触摸式台灯电路原理图
触摸式台灯电路原理图
触摸式台灯电路见图,它分四档控制灯泡的亮度。

通电后灯泡不亮,第一次轻轻触摸一下灯罩外壳,灯泡便发出低亮度的光,第二次触摸灯泡发出中亮度的光,第三次触摸灯泡变为全亮,第四次触摸灯泡熄灭,依次循环。

此电路易出现的故障是双向可控硅97A6坏及灯罩金属外壳与电路触摸输入端子之间接触不良。

笔者调试电路时,TT6061用GS6061代替,1N4004用1N4007代替,其余元件与图中相同。

经验证,电路工作可靠,能实现方中所述功能。

但双向可控硅易损坏,建议读者制作时在可控硅两端并联一电阻电容串联所组成的保护电路。

(注: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