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文《秋天来了》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秋天来了》教案(精选21篇)

《秋天来了》教案(精选21篇)

《秋天来了》教案《秋天来了》教案(精选21篇)《秋天来了》教案篇1秋天来了1、教学目标:(1)审美能力的培养,唤起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

(2)了解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全方位地感知秋天。

(3)学习创作画的表达形式,能大胆、直率地表现。

2、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知“秋”,拓宽视野,学会创作的表现手段。

教学难点:激活学生的创作灵感,直率表达,个性作画。

3、教学内容:让学生从色彩斑斓的秋天景色之中体验到生活的美,进而运用自己喜爱的多种工具和手段表现秋天。

说明:因为上课时间正值秋季,课前带领学生到校园中漫步,观察周围自然景色,让学生感觉温度的变化,寻找秋天的色彩,踩踩树叶“地毯”的感觉,收集秋天的物品,找找小朋友衣着打扮的变化,唱唱秋天的歌,讲讲秋天的故事、、、、感受了秋的气息。

一、导入:1、秋天到了,秋姑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秋天的礼物(老师端出装有苹果、梨子、石榴、柿子、橘子、山楂、稻穗、玉米、高粱、棉桃、树叶的篮子,上面盖有一块布。

)是什么呢?想瞧一瞧吗?揭开布,展示。

(设计意图:将秋天拟人成秋姑娘,秋姑娘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秋天的礼物导入,切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礼物是小朋友喜欢的,秋姑娘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礼物呢?老师端出盖有一块布的篮子,激发学生的渴知兴趣。

展示的秋天的果实、:苹果、梨子、柿子、桔子、枣、山楂、农作物:高粱、谷穗、玉米、棉桃…使学生对秋天的各种果实、农作物有了感性的认识。

)2、这是秋姑娘带给我们的礼物,美丽的秋天已来到了我们的身边。

今天朱老师带小朋友一起去郊游,去欣赏这美丽的秋天好吗?(师唱)走、走、走、走、走、走,我们小手拉小手,走、走、走、走、走、走,一同去郊游。

(学生一起唱)二、新授;(一)一起去郊游,沿途欣赏秋天的景色。

1、(1)走啊走,我们来到了树林里。

秋天的树林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走进树林里去看一看。

(2)欣赏:秋天的树林(多媒体)秋姑娘来到了树林,把树叶涂成金灿灿的黄色,把枫叶染成红艳艳的红色。

《秋天来了》教案通用

《秋天来了》教案通用

《秋天来了》教案通用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秋天来了》一课。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变化;学习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秋天的描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正确认读并书写本课生字词,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观察、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观察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珍惜时光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变化。

2.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正确书写;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秋天的描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一首关于秋天的诗歌引入,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兴趣。

2. 学习生字词: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指导学生认读生字词,并正确书写。

3. 理解课文内容:学生朗读课文,教师提问,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变化,感受秋天的美。

4.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课文中的典型句子,进行分析讲解,指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描绘手法。

5. 随堂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进行仿写练习。

7.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复习生字词,完成作业。

六、板书设计1. 《秋天来了》2. 内容:生字词、课文要点、描绘手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课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秋天的短文。

2. 答案:(1)生字词抄写:略(2)短文示例:秋天来了,天气渐渐变凉,树叶黄了,果实熟了。

我喜欢秋天,喜欢秋天的果实,喜欢秋天的颜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秋天,进行户外活动,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鼓励学生进行诗歌创作,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的设定2.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3. 教学过程中的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4. 作业设计5.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目标的设定1. 知识与技能目标:明确本节课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如生字词、课文内容等。

《秋天来了》教案

《秋天来了》教案

《秋天来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第六单元《秋天来了》。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如:秋、叶、果等)、课文理解、秋天特点的认识以及相关的语文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认识并书写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了解秋天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自然、表达感受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秋天美好时光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生字词的认写、秋天特点的理解。

教学重点:课文的朗读、生字词的学习、秋天特点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练习本、彩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秋天景色的变化,激发学生对秋天的兴趣。

2. 朗读课文:学生跟读、分组读、个人读,理解课文大意。

3. 生字词学习:教师引导学生认读生字词,讲解字词含义,指导书写。

4.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秋天的特点。

5.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根据课文内容描绘秋天的景色,展示并分享成果。

六、板书设计1. 《秋天来了》2. 主要内容:生字词:秋、叶、果等秋天特点:树叶变黄、果实成熟、天气凉爽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生字词,每个写5遍。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段描述秋天景色的短文。

2. 答案:(1)略。

(2)例文:秋天来了,树叶变黄了,一片片飘落下来。

果园里的果实成熟了,有红彤彤的苹果、黄橙橙的橘子。

天气变得凉爽,人们都穿上了长袖衣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秋天,收集秋天的树叶、果实等,进行观察和描述,培养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生字词的学习与书写2.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秋天特点的认识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活动设计4. 作业设计中的描述秋天景色的短文5.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详细补充和说明:一、生字词的学习与书写1. 生字词的选择:结合课文内容,挑选具有代表性的生字词进行教学。

《秋天来了》教学设计

《秋天来了》教学设计

《秋天来了》教学设计《秋天来了》教学设计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秋天来了》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秋天来了》教学设计1教学目的1让学生观察秋天的景色,自由自在地感受秋天的美,产生口语交际的兴趣。

2把自己看到的秋景说出来与同学们互相交流,做到注意听别人讲话,能较清楚地用普通话说话,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课前准备1课前由家长带孩子到野外玩耍,收集一些有关秋天的图片、照片或采集的果实。

2老师课前准备许多有关秋天的词语卡。

3一幅秋天的图画。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听歌曲《秋风起》。

说说这首歌唱了些什么。

2对!红树叶、黄树叶,片片飞来多像一只只美丽的花蝴蝶呀!它在告诉我们秋天来了!二、创设情景,集体交流1秋天到了,天那么高,那么蓝,秋姑娘走过丰收的田野,走过瓜果飘香的果园,给我们带来了美丽的秋色。

请把你们照的相片和收集的图片、秋天的果实拿出来,在学习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相机点拨指导)。

2每组推选一个代表上台汇报。

请小朋友们听仔细,等会儿我们评一评谁说得最好。

(引导全班同学用心倾听,积极评价。

)3孩子们说得真好,老师也收集到了一幅秋天的图画。

请你认真地看一看,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和同桌互相说一说。

4师有意设问,多方进行交流。

师:你从哪里看到秋天来了?生:树叶黄了,说明秋天来了。

师:说得好!老师送你两片写有“树叶”、“黄”的叶子词语卡。

用同样的方法指导:“苹果红了”、“菊花开了”、“稻子熟了”、“枫叶红了”、“燕子南飞”……师:孩子们,想一想,现在刮的风叫什么风?生:秋风。

师:现在下的雨呢?生:秋雨。

师:孩子们真聪明!奖励你们“秋风”、“秋雨”的`词语卡。

师:人们常说“秋风秋雨渐渐凉”,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三、拓展交流1孩子们,咱们到校园里再找一找秋天吧!如果你找到了,可以告诉同伴或老师。

《秋天来了》教案

《秋天来了》教案

《秋天来了》教案《秋天来了》教案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秋天来了》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秋天来了》教案1一、说教材㈠、教材分析秋天来了,菊花、一串红等都开了,树叶逐渐变黄,一片一片开始飘落下来;果园里,苹果、山楂映红了脸,柿子挂满了枝头,像一盏盏的红灯笼……田野里,棉桃笑得咧开了嘴,玉米露出了金灿灿的笑脸……这些秋天花儿的开放、树叶的变化,果实的成熟等使秋天变得色彩斑斓,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我想,要充分利用这一自然资源,让孩子们充分地观察、感知、体验,让他们在了解秋季季节特征的基础上,来感受和表现出秋天的美,从而陶冶幼儿美的情操,培养孩子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并且通过自己的绘画创作来体验成功感。

㈡、幼儿情况分析大班孩子已经能初步感知和了解到关于秋天的一些常识,绘画水平已经从涂鸦期过渡到象征期、图式期,并且掌握了一定的绘画技能,具备一定的构图能力,能够运用多种颜色、多种几何形状、多种实物图形等来进行绘画。

本次活动中,教师将利用科学,有效的教育手段,引导幼儿运用蜡笔、水彩笔及白纸、彩纸等进行绘画,充分地表达自己对秋天的认识,从而使他们获得丰富而生动的审美经验和愉悦体验。

综合以上情况,我将本次活动内容设定为以美术领域为主,同时渗透语言、科学等领域的内容,制定的活动目标为:1、激发幼儿的观察兴趣,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使幼儿通过观察、感知来发现秋天的美。

3、引导幼儿运用绘画的形式来创造性地表现秋天。

活动重点、难点:幼儿能够画出一幅生动的"秋天来了"的图画。

㈢、活动准备1、知识经验准备:活动前请家长带领幼儿去秋游。

2、环境准备:活动室内摆放菊花、鸡冠花等秋季花卉,并在活动区投放苹果、柿子、桔子,葡萄等秋天的水果及成熟的棉桃、高粱、玉米等农作物果实,墙壁上贴着美的秋景的图片:草地、枫林、田野、果园、天空等。

小学三年级语文《秋天来了》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秋天来了》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秋天来了》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秋天的气候特点、风景特色和物品特点。

2.能够口头描述自己最喜欢的秋天景色以及理由。

3.能够读懂《秋天来了》这篇课文并理解其中的内容。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口头表达和听取他人发言的能力。

2.通过听、说、读、写等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和交际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界的热爱。

2.增强学生的爱国意识,了解祖国的一些风俗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教授《秋天来了》这篇课文,让学生理解其中的内容。

2.引导学生表达自己最喜欢的秋天景色以及理由。

教学难点1.让学生学会合理使用语言,准确表达,注意语音语调。

2.让学生理解《秋天来了》这篇课文,并提炼出关键信息。

三、教学方法及过程教学方法1.演讲教学法:通过结合图片向学生介绍秋天的气候特点、风景特色和物品特点。

2.语言模仿教学法:通过模仿老师说出秋天里能看到的物品,提升学生对语言的听解能力。

3.合作探究教学法:通过让学生自主组织小组,合作阅读《秋天来了》这篇课文,进行交流讨论,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内容。

4.环节游戏教学法:通过设定小游戏,加强学生对语言的记忆和理解。

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5分钟)•老师通过展示图片,向学生介绍到目前为止已经经历的季节(春天、夏天)。

•老师引导学生思考:我们现在过的是什么季节?2. 新课教学(30分钟)•老师通过展示图片并语音讲解,介绍秋天的气候特点、风景特色和物品特点。

•老师让学生模仿自己说出秋天里能看到的物品,提升学生对语言的听解能力。

•老师分配小组,让学生自主阅读《秋天来了》这篇课文,进行交流讨论。

•老师提炼关键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中的内容。

3. 游戏环节(15分钟)•老师设计小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记住秋天里常见的物品和景象,如踩点找物、感官观察等等。

4. 扩展练习(5分钟)•老师让学生口头描述自己最喜欢的秋天景色以及理由。

•老师给予学生表扬和建议。

语文《秋天来了》教案

语文《秋天来了》教案

语文《秋天来了》最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秋天来了》;(2)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掌握一些秋天的事物和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秋天的特点;(2)通过小组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秋天的喜爱和欣赏之情;(2)培养学生珍惜时光、积极向上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教学课文《秋天来了》全文;2. 分析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如“落叶”、“丰收”、“金黄”等;3. 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秋天的特点,如树叶的变化、天气的变化等;4. 小组讨论:学生们分组讨论秋天的特点和自己的感受,分享给全班同学;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秋天的特点和价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秋天来了》;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的含义。

2. 教学难点:掌握秋天的特点和价值观念。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和体验秋天的特点;2. 小组讨论法:学生们分组讨论秋天的特点和自己的感受,分享给全班同学;3. 课堂小结法: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秋天的特点和价值。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图片、实物等教学课件,帮助学生观察和体验秋天的特点;2. 课文材料:准备《秋天来了》课文文本,方便学生朗读和背诵;3. 小组讨论材料:准备相关话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或播放秋天的音乐,引起学生对秋天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朗读课文:学生集体朗读课文《秋天来了》,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发音和语气。

3. 课文解析:教师逐句解析课文,解释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秋天的特点和自己的感受,分享给全班同学。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秋天的特点和价值。

秋天来了教学设计(精选7篇)_秋天来了教案

秋天来了教学设计(精选7篇)_秋天来了教案

秋天来了教学设计(精选7篇)_秋天来了教案秋天来了教学设计(精选7篇)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便利,猜你可能喜爱“秋天来了教案”。

第1篇:秋天来了教学设计《秋天来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1.相识6个生字,会写10个字。

驾驭1个多音字“露”。

正确认读“凉快、奇妙、挥洒、展露”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过程与方法: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达秋天。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体会对秋天的宠爱和对勤劳人们的赞美之情。

重点、难点:重点:1.能借助字典理解文中生词的意思。

2.理解秋天的“形象”,感受秋天的美妙。

3.体会文中“泼”、“注”“涂”“染”等动词的精妙之处。

难点:留意“乘”、“爽”的书写,了解拟人的表现手法。

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指导书写法。

教学打算: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给学生展示一个美妙的秋天。

1.出示一系列词语,问学生:你想说点什么?(秋意深浓、秋兰飘香、秋雨绵绵、春花秋月、丹枫迎秋、枫林如火、金风送爽、秋色宜人、落叶纷飞、秋高气爽、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2.燥热的夏天过去了,凉快的秋天来了,随即板书。

3.出示诗歌,老师激情朗诵。

4.出示秋景图片,带领学生快速进入秋天的情境之中。

引导学生畅谈秋天的感觉。

5.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搜集有关秋天的资料,下面分小组沟通搜集到的资料。

二、美读入境,秋之韵。

1.自由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韵律美,不相识的字借助拼音学习。

2.指名读文,正音正字,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第一节最有诗的韵律:指导朗读,画出动词。

随即学习生字“乘”和“骑”。

4.学习本节其他生字,驾驭多音字“落”。

三、熟读背诵,秋之美。

1.其次节最能表现秋的漂亮:自由朗读,尝试背诵。

2.指名朗读,引导学生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画面,留意读出诗句表达出的秋天的美感。

3.引导学生画出本节动词,随即学习生字:“挥洒”“泼”“染”“展”。

4.学习本节其他生字,驾驭多音字“露”。

小学语文秋天来了教案范文

小学语文秋天来了教案范文

最新小学语文秋天来了教案优秀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秋天来了》,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特点。

(2)运用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时光的情感。

(2)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优秀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通过课文理解秋天的特点,体会作者情感。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特点。

2. 讨论法: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

3. 朗读法:引导学生正确朗读课文,培养语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秋天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说出秋天的特点。

(2)板书课题《秋天来了》,引导学生朗读课题。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发音。

(3)集体朗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美。

3. 学习生字词(1)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

(2)解释生字词的意思,并结合课文语境理解。

(3)让学生运用生字词造句,巩固记忆。

4. 理解课文内容(1)引导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2)讨论课文中所描绘的秋天景象,体会作者情感。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掌握。

(2)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观察秋天的变化,并用所学生字词写一篇小短文。

教学反思:在授课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在作业布置方面,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增加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语文能力。

《秋天来了》教案

《秋天来了》教案
六、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示例
作业设计要有针对性,既要巩固课堂所学,也要引导学生进行拓展。在答案示例中,可以提供不同水平的答案示例,引导学生理解作业的要求,同时鼓励创造性思维。
七、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课后反思要真实反映教学效果,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亮点与不足。拓展延伸活动要有实际操作性,如布置学生制作秋天主题的手抄报,或组织秋游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对秋天的认识。
《秋天来了》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秋天来了》一课。具体内容包括:课文阅读与理解,学习生词、短语,体会秋天的特征和氛围,培养观察自然、感受生活的习惯。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掌握课内生词、短语,理解课文内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合作等途径,培养学生对秋天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
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
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
4. 教学过程的实践情景引入
5. 板书设计的逻辑结构
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示例
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详细补充和说明:
一、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教材,突出秋天主题,同时要注重跨学科整合。在本教案中,可以通过加入自然科学知识,如植物学中关于树叶变色、果实成熟的过程,来丰富教学内容。组织内容时要层次分明,由浅入深,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
四、情景导入
1.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等展示秋天的图片、视频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结合学生生活经验,讲述秋天的故事或趣事,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3. 通过互动游戏、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课堂活跃度。

小学三年级语文《秋天来了》教案三年级秋天来了的日记

小学三年级语文《秋天来了》教案三年级秋天来了的日记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新尝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学会学习显得越发重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是使学生获得这种能力的捷径之一,因为“质疑”是打开智慧宝库的金钥匙,是使学生由被动变主动的舵手。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呢?笔者结合自己初中语文教学实践,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

一、营造民主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敢于质疑的尝试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首先要让学生有敢质疑的精神和勇气,这就必须坚持教学民主的原则。

在课堂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放下“架子”,改往日的“俯视”学生为“平视”学生,师生平等相待,共同交流。

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敢于提出问题,勇于发表见解。

笔者以前和很多同行一样总是埋怨自己的学生违反纪律时胆子大,而让他们提出问题时谁都一声不吭,却很少从自身上找原因。

事实上,学生不敢问,不会质疑的原因归根到底在于教师。

向来,教师说的便是真理,不容置疑。

当学生所想欲质凝的问题与教师的观点相左时,也不敢提出自己的真实想法。

“师道尊严”是美德的同时,也成了制约学生智力发展的主要因素,严重影响了对学生智力的开发培养。

对此情况,笔者后来借鉴了特级教师宁宏斌的“三不”、“三欢迎”和“三允许”的做法。

所谓“三不”就是一不迷信古人,二不迷信名家,三不迷信教师;“三欢迎”分别是欢迎质疑、欢迎发表与教材不同的见解和欢迎发表与教师不同的意见;而“三允许”则是允许说错做错,允许改变观点,允许保留意见。

经实践检验,以上做法确实行之有效。

另一方面,“教师要给学生创造质疑的机会,要爱护学生质疑的精神,对于学生有质量的提问,教师应予表扬,有些学生也许只能提出一些诸如不懂的字词的简单疑问,甚至是课本上的现成问题,教师都不应瞧不起,而应重视,并肯定学生质疑的精神。

对于学生提出的怪问、傻问,教师应正面引导,切忌讽刺挖苦。

”唯有如此,学生才愿意质疑。

二、发挥学生主体性,使学生能质疑的尝试“以人为本”就是要发挥学生主体性,进行教学改革,把课堂还给学生。

《秋天来了》教案

《秋天来了》教案

《秋天来了》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小学语文教材第三册,第5课《秋天来了》。

课文通过对秋天自然景象的描绘,让学生感受秋天的美丽和变化。

详细内容包括:词语解释、课文阅读、课文分析、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生字、生词,理解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2. 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使其感受秋天的美好。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词语的运用和秋天的描绘。

2. 教学重点:课文阅读与分析,观察与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字典、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让学生描述秋天的景象,引出本课主题。

详细过程:教师播放秋天景色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秋天的特点。

2. 词语解释:讲解课文中生字、生词,让学生掌握词语的含义。

详细过程: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解释生字、生词,举例说明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3. 课文阅读与分析: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分析课文内容,理解作者描绘秋天的手法。

4. 实践活动:让学生观察校园或家附近的秋天景象,进行描绘。

详细过程:教师布置观察任务,学生课后完成,课堂上进行分享。

5.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描绘秋天景象的例题,讲解答题技巧。

详细过程:教师展示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题目要求,讲解答题方法。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一道描绘秋天景象的练习题。

详细过程: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详细过程: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词语运用和秋天描绘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课文秋天来了2. 生字、生词:金黄、凉爽、落叶、丰收等。

3. 秋天的特点:金黄、凉爽、丰收、落叶。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一段话描绘你眼中的秋天。

答案示例:秋天来了,树叶变成了金黄色,秋风送来阵阵凉爽,丰收的季节让人心情愉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秋天来了大班教案8篇

秋天来了大班教案8篇

秋天来了大班教案8篇秋天来了大班教案篇1教学内容:秋天多么美教学目标:用开心地心情演唱。

学习看图谱记忆歌词,体验领唱、合唱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用开心地心情演唱。

学习看图谱记忆歌词,体验领唱、合唱的乐趣。

教学过程:一、观赏歌曲1、教师:小朋友,我们去秋游时,看到了什么?秋风吹得棉桃、稻子、高梁怎样呢?2、教师完整清唱歌曲,幼儿观赏。

3、向幼儿介绍歌曲名称,提问歌词内容。

4、教师弹琴范唱,幼儿也可打拍子感受节奏。

二、学唱歌曲1、请幼儿完整轻声跟唱。

2、幼儿唱第一段。

(1)幼儿跟唱第一段。

(2)师幼共同演唱第一段。

3、学唱第二、三段(1)教法与第一段一样。

(2)师幼完整演唱一、二、三段歌曲。

(3)提示幼儿用轻快、活泼的心情演唱,也可以自编动作表演唱。

(4)1--16节可尝试幼儿领唱或者教师领唱。

17-28小节至完毕师幼儿合唱。

秋天来了大班教案篇2活动目标:1.观赏、感受颜色渐变作品中的颜色变化美。

2.尝试用颜色渐变的技法表现秋天的树林,并留意有疏有密地安排画面。

活动预备:1.ppt课件2.画纸、油画棒等。

活动重点:能够感受颜色渐变作品中的颜色变化。

活动难点:能够有疏有密地安排画面。

活动过程:一、观赏秋天的树林,感受风光的漂亮。

播放ppt: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地方?(对,这里是一片树林。

)你觉得它是什么季节的树林?(秋天)你看到了什么颜色的树叶?(绿的、黄的、红的)二、向幼儿介绍颜色渐变的范画,学习渐变画的画法。

1.秋天的树林真美啊!你们喜爱吗?教师也很喜爱,教师还把它画出来了。

(ppt)你们看这幅画上画了什么?跟我们寻常看到的画面颜色有什么不一样?你觉得哪里不一样呢?(幼儿自由答复):秋天到了,树叶由青转黄,还有的变红了,这种画画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颜色渐变,我们以前没有学过这种颜色渐变的画法,今日,我们来学一学吧!2.你们猜猜看这幅画是怎样画出来的?请你上来试一试。

(引导幼儿大胆猜想,鼓舞幼儿验证自己猜想。

语文《秋天来了》最新教案

语文《秋天来了》最新教案

语文《秋天来了》最新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秋天来了》;(2)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秋天的特点和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观察秋天的景象;(2)运用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秋天的喜爱和欣赏自然美景的能力;(2)引导学生关注季节变化,感受大自然的神奇。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和背诵诗歌《秋天来了》;理解诗歌内容,体会秋天的特点和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难点:通过观察、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诗歌《秋天来了》文本,相关图片、实物等;2. 教学设备:投影仪、白板、彩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季节变化;(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秋天的感受和认识。

2. 诗歌学习:(1)教师朗读诗歌《秋天来了》,学生跟读;(2)学生自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3)教师讲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表达方式;(4)学生讨论诗歌的意境和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3.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秋天的景象进行观察和描述;(2)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其他组学生进行评价和补充;(3)教师总结学生的观察和表达,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的美丽和季节变化。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家长协助孩子进行诗歌《秋天来了》的背诵;2. 学生写一篇关于秋天的短文,可以是描述秋天的景象,也可以是表达自己对秋天的感受和认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合作表现,评价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 诗歌背诵评估: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秋天来了》,注意发音准确、流畅,对诗歌内容的理解程度。

3. 作业评估:评估学生的家庭作业,包括诗歌背诵情况和秋天的短文写作,关注学生的写作思路、语言表达和对于秋天特点的把握。

《秋天来了》教案(精选13篇)

《秋天来了》教案(精选13篇)

《秋天来了》教案(精选13篇)《秋天来了》教案篇1一、说教材从内容来看,《秋天来了》是一首现代诗,作者以拟人的手法,把秋天满怀希望、满载收获的“形象”充分表现出来;从课文所处位置来看,本篇课文是三年级(上)的领篇课文,课文的教法与学法,对于学生第二学段的学习应该具有引领性作用。

这首诗歌写得富有童趣,语言活泼、生动,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二、说教学目标结合学生逐步由以识字为主到阅读中解词析句过渡的实际情况,因此把目标确定为1、认识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正确认读“凉爽、洁白、神奇”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阅读,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秋天的情感体验。

感受秋天给人们带来的欢乐,体会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

4、初步学习一边读一边想象的阅读方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秋天。

三、说教学重点进入第二学段,阅读教学要求在感受语言优美的同时,使学生乐于交流阅读感受,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积累语言材料。

结合这一理念,教学中既要让学生感受到诗歌语言的韵律美,还要让学生结合课内外,积累关于秋天的语言材料。

因此把引导读懂课文,充分利用生活积累,体会秋天的风采,感受秋天的美好作为本篇课文的教学重点。

四、说教学难点新课程理念还强调,诗歌的教学更提倡拓展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展开想象,使学生感受美好的情趣,使其对秋天的感悟更加的深刻全面。

所以我把初步学习一边读一边想象的阅读方法。

确定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五、说教学方法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内容并不难理解。

但由于诗歌体裁和课文所处的重要位置决定,教学在学生读文品析的同时,还要注重低中过度阶段学生学习兴趣的保持及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这一理念把教学方法确定为,“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读中积累”。

六、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情导入1、出示一系列词语,问学生:你想到了什么?(一丛金黄、一丛火红、秋意深浓、秋兰飘香、秋雨绵绵、春花秋月、丹枫迎秋、枫林如火、金风送爽、秋色宜人、天朗气清、落叶纷飞、秋高气爽、春种秋收、春兰秋菊、春花秋月、秋月春花)2、炎热的夏天过去了,凉爽的秋天来了,随即板书。

《秋天来了》教案优秀7篇

《秋天来了》教案优秀7篇

《秋天来了》教案优秀7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作者给大家整理的7篇《秋天来了》教案,希望可以启发您对于秋天来了的写作思路。

《秋天来了》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秋天的多彩,融入自身感受运用多种方式创作出独特的作品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运用课件,从秋天的色彩、生活、节日三方面让学生了解秋天的多彩,并尝试用多种绘画方式创作作品,在实践中感受并表现大自然的美。

三、教学难点: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感知,使学生关注自然,热爱自然,学会审美,学会感受生活。

四、课前准备:秋天的图片及树叶、彩纸、水彩笔。

五、教学设计:(一)导入阶段:1、一起来欣赏优美的景色吧!(图1)你看到什么?(椰树)知道是什么季节吗?(夏)(图2)又看什么?(树林)这又是什么季节?(秋)(图3)夏天和秋天在色彩上有什么不同?(夏绿,秋多彩)2、深入:谁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秋)你怎么知道秋天来了?(学生谈感受:冷、落叶)是的,秋天来了。

让我们一起走进秋天,来感受秋天的色彩吧!(图1)看、听,我们来到了一片秋天的树林!秋天的树林较吸引你的是什么?(色彩)说说有哪些颜色?(红、黄、橙、棕、绿)(出示色卡)现在请同学们之间互相找找,谁的身上有秋天树林的颜色?(学生找)原来秋天这么多美丽的色彩就在我们的身上呀!(图2)你又看到什么?(动画:树叶在秋风中摆动)象什么?(舞蹈、蝴喋、星)仔细听,你好象听到什么声音?(树叶沙沙响)你想到什么?(歌唱、铃声)金黄色的树叶在秋风中舞蹈、歌唱,多美啊!(图3)这里的景色给我们带来什么感觉?(冷)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学生说感受)是颜色给我们冷的感觉。

小结:你们欣赏了许多秋天的美丽景色,谁说说秋天的景色是什么样的?(色彩丰富、美丽)秋天不但有丰富的色彩,还有许多我们平时不太注意的事物,现在请同学们细心观察,如果有什么发现就大声说出来。

《秋天来了》教案

《秋天来了》教案

《秋天来了》教案教案:《秋天来了》一、教学内容本课教材为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十课《秋天来了》。

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秋天的季节特点,感受秋天的美丽,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掌握生字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秋天的美好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词。

难点:体会课文中作者对秋天的描绘,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图片、实物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课件展示秋天的景色,引导学生谈论对秋天的印象,引出本课课题。

2. 生字词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教师重点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正确朗读。

3. 课文理解: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回答课文内容相关问题,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大意。

4. 图片展示:利用课件展示秋天的果实、植物等图片,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描述图片中的景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5. 随堂练习:教师出题,学生现场完成练习,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秋天来了1. 季节特点:天高云淡、果实累累2. 秋天美景:枫叶红、菊花香3. 热爱大自然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画一画你心目中的秋天景色。

3. 家长引导孩子观察身边的秋天景色,与孩子分享对秋天的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感受秋天的特点,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情况较好。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但在课堂纪律方面,个别学生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管理。

拓展延伸: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自己设计一个以秋天为主题的绘画作品,参加学校的绘画比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课文《秋天来了》教学设计
1、让学生观察秋天的景色,自由自在地感受秋天的美,激发口语交际的兴趣。

2、能把自己看到的秋景用普通话清楚地说出来与同学交流,做到态度大方,有礼貌。

3、别人讲话要注意听,逐步培养认真听的习惯。

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秋景用普通话清楚地说出来与同学交流,做到态度大方,有礼貌。

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秋景用普通话清楚地说出来与同学交流,做到态度大方,有礼貌。

观察法、引导法、谈话法
自主合作探究
挂图、课件
⒈带学生到校园里或山坡上、田野里、果园里去观察,让学生实地去观察秋天的景色,捡拾秋天的落叶,找出秋天的特点,感受秋天的美好,为口语交际作好准备。

⒉观察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学生自己推选出组长,然后由老师交代活动要求:
⑴注意安全;
⑵爱护花草树木、庄稼;
⑶边观察边交谈。

课堂上交流:秋天来了
小组内交流。

组内交流的要求一定要低,即学生刚才看到什么秋景就说什么,说一句行,说几句更好,目的是鼓励学生能把自己观察到的秋景说出来。

敢说,愿意说,有兴趣说。

班上交流。

要引导学生围绕秋天的情景说话,要求发言的同学用普通话说,态度自然大方。

同时,注意听别人讲话,能对同学的发言进行评价。

⒊教师小结。

针对学生的口语交际情况进行总结表扬。

同时告诉学生一年有四享,秋天是美丽的季节,是丰收的季节。

冬天、春天、夏天也各有各的特点,激发学生继续观察季节的变化,探究各个季节的特点。

用捡到的树叶贴一幅画,或把今天看到的秋天的特点讲给家长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