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国共第一次合作失败的前因及后果
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原因讲稿

分别分析一下三大阵营促进国共合作的动机。
之所以要分析动机,因为隐患、祸根都是最初埋下的了。
首先分析一下国民党:1、借苏维埃之手整顿党内风纪民国期间,孙中山受到三方面问题的折磨:外国帝国主义、党内纷争和国内冲突。
他发现布尔什维克革命的辉煌成就倍加令人鼓舞,苏维埃的友好示意和废除不平等条约也教人欢欣振奋。
正如他将俄国的成功归于良好的党组织和严格的纪律,孙中山把自己的失败归咎于纪律窳败、组织松散及思想灌输不力。
孙中山急于采取苏维埃的成功模式来改组国民党,并且为其国民革命寻求苏维埃的援助。
2、反对帝国主义&军阀各种叛乱,例如陈炯明军事政变,南方督军公开阻挠。
同时西方支持军阀,西方帝国主义国家曾经贷款给袁世凯镇压二次革命;英国公使向袁世凯提供军火,阻挠孙中山、黄兴在香港登岸。
3、孙中山的理想主义孙中山希望将中共包含的劳工、年轻一代的新鲜血液注入国民党。
并且认为两党都有着反帝反军阀的共同目标。
他认为包括共产党员在内的所有中国人都有权参加其国民革命。
当然,孙也认为这样可以拉近和苏维埃的关系,从而削弱苏维埃对于军阀的支持。
苏维埃的动机:1、借国民党之手发展中共影响力1922.8.12共产国际派遣了越飞来中国,精心策划『苏维埃—国民党—共产党』合作的基础。
1923.1.12,共产国际指示中国共产党党员加入国民党,并参加孙中山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还派遣经验丰富的外交家鲍罗廷来中国,帮助孙改组国民党;另外,派遣格林来帮助训练一支党的军队。
同年蒋介石前往苏维埃学习军事体制思想、纪律方法,三个月后回国负责创办黄埔军校。
2、为了无产阶级的最终“胜利”(内部瓦解国民党)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共产党的动机:苏维埃大佬叫我这么干TAT中共真的不太想这么干,因为:1、担心国民党腐化共产党陈独秀勉强地接受了这个命令,因为他担心国民党会对中国共产党中的工人农民党员产生腐化影响。
陈评论道:『只不过是因为第三国际的压力,中国共产党才勉强承认在国民党内开展活动的必要性。
1949年国共谈判失败的原因

1949年国共谈判失败的原因篇一:论国共两党得失成败的原因论国共两党得失成败的原因共产党的崛起和国民党的衰弱是在抗战八年中发生的最令人瞠目结舌的现象。
八年中共产党的发展是惊人的,延安时代是它的英雄时代,而国民党在抗战时期的衰弱也是显而易见的,为以后的失败与悲剧埋下了伏笔。
为什么国民党在抗战胜利后短短四年时间里迅速崩溃,而共产党迅速取得全国胜利?对当年国共两党在中国大陆得失成败的原因,政治家和历史学家有多种分析和总结。
有人说国民党因政权腐败而丧失民心;有人说共产党土地改革的成功直接促成了战争的胜利;有人说蒋介石用人不当,国军将领无能,而毛泽东运筹帷幄,林彪、粟裕等将帅智谋过人;有人说国民党经济政治政策失误,破坏了国民经济;还有国民党人埋怨美国人援助不利,而苏联人暗中助共产党一臂之力??这些都是原因,至于孰轻孰重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本文将对抗战时期国共两党的政治策略进行对比,以剖析国共得失的原因。
蒋介石曾经自己评价过国民党的军队:“我们的军队是无主义、无纪律、无组织、无训练、无灵魂、无根底的军队,我们的军队是无信仰、无廉耻、无责任、无知识、无生命、无节气的军队。
”其实这也源自于国民党内部组织松散,国民党于民国时成立,组织松散,派系纷争。
结构不严谨,即使后来国民党重新改组,但是已经成为了历史遗留问题,内部派系林立。
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的原因

国共第一次合作破裂的原因摘要:国共第一次合作在北伐战争时期,其破裂的原因众说纷纭。
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种主要的观点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国共合作失败共产国际矛盾分歧声势浩大的国共第一次合作在蒋介石和汪精卫接连发动的反革命政变之后彻底破裂。
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由多个方面,我认为其中最主要的是中共和国民党根本就没有真正意义上合作过,或者说在合作过程中存在众多分歧与矛盾,最终导致国共合作的破裂。
一、国内矛盾的激化国民党在1924年至1926年对农民运动的支持,其原因主要是当时广东的地主阶层大多是支持陈炯明的。
但北伐的革命风暴席卷湖南、湖北、江西后,这一地区大多数军官被吸收到了革命军中,一场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了——除非培训了很多农民鼓动员的共产党同意取消土地革命(此前共产党对农民运动的工作一直是以国民党的名义进行的)。
1927年4月2日武汉国民党中央执委会成立了成员包括毛泽东和谭平山两名共产党员在内的五人中央土地委员会,毛泽东为组长。
由于共产党在该小组中占据主导地位,因而制定了一部体现无产阶级性质的土地法草案,即“土地问题决议草案”。
该草案规定“没收土豪劣绅、贪官污吏、军阀及一切反革命分子”在乡村的土地。
这个文件最为关键的就是对“土豪劣绅、贪官污吏、军阀及一切反革命分子”如何界定,五人小组没在草案中写入他们小范围讨论时的界定标准:“有地三十亩以上的富农、小中地主及大地主均是反革命。
”虽然后来这一草案向大地主和资产阶级妥协,但在执行过程中就不可能控制住局面,农民们简单而粗暴的采取“没收一切土地的措施”,并且以暴力反抗租税。
同时,在这一过程中,中共的一些党员犯了左倾激进主义错误,在执行这一法案时过快过急,甚至使用暴力,造成了大地主阶级的反弹。
又由于配合大革命的工人运动的兴起,工人的罢工运动此起彼伏,抵制资本家的剥削,要求制定劳工法案。
这就严重影响到了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他们不再像革命早期那样热切的支持大革命,相反却越发表现出他们的不满。
浅析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与破裂

浅析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与破裂作者:周宣佐来源:《世纪桥》2018年第08期【摘要】鸦片战争后的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状态,战争状态一直笼罩全国各地,社会混乱、军阀大肆掠夺,人民苦不堪言,"打倒列强,铲除军阀"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当时国民党内部组织的涣散和政治动摇让其无法担当起救国救民的重担,而作为新兴无产阶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虽有领导力量但是影响力却不够,在共产国际的指导下,在双方都抱有一颗救国救民的爱国之心下促成了双方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并以党内合作方式进行。
国共合作从1924年1月开始到1927年7月结束,历经3年时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汪精卫发动的“七一五”政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关键词】共产国际;中国共产党;国共合作;党内合作【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8)08-0004-02一、共产国际起到的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民族资产阶级和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急剧上升。
十月革命的爆发掀起了工人运动的高潮,同时也让东方国家看到了希望的光芒。
十月革命的胜利后,如何面对民族解放斗争这一问题,列宁在《民族和殖民地问题提纲初稿》中提出:“共产国际应当同殖民地和落后国家的革命运动暂时合作,甚至同它结成联盟。
但是不要和他混为一体,甚至当无产阶级还处于萌芽状态时,也绝对要保持这一状态的独立性。
”这为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提供了理论性的指导依据,也是国共合作的理论基础。
1922年1月在莫斯科举行第一次代表大会的召开也为国共两党合作提供了好的机遇。
此外,在国共第一次合作上,共产国际的代表马林影响也很大。
东印度社会联盟和伊斯兰教联盟的成功都是马林长期工作创造下的成功范例,他有着丰富的革命经验。
马林经过一系列考察研究认为国共合作在中国是可行的,多次与孙中山先生探讨与研究关于国共合作方面的事宜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可是共产党领导人陈独秀并不赞同双方的合作方式以党内合作方式进行,他明确表示“反对党内合作”,坚持“党外联合”。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探究

第1卷第2期南京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Vol.1No.2 1999年6月Journal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Social Science)Jun.1999文章编号:1008-603X(1999)02-0014-04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探究杨贵昌(南京邮电学院社科部,江苏南京210003)摘要: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是必然的,其因在于:这是一次地位上不平等、力量上不平衡的合作;合作是国民党、共产党与共产国际三方面各自不同的策略方针所促成的;孙中山的过早去世和北伐战争的迅速胜利;不利的国际环境。
当时的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对这一必然性缺乏认识。
关键词: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必然性中图分类号:K26216文献标识码:A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标志着大革命的失败。
由于长期以来,缺乏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必然性的研究,因而也就难以准确地去理解和把握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在大革命中的失误。
本文试图就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必然性作一剖析,以就教于读者。
为什么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是必然的呢?原因如下:一、合作双方在地位上不平等、力量上不平衡第一次国共合作可以说是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一手促成的。
他在1921年下半年与孙中山会谈几次后,先后向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提出国共实行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陈独秀等多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这一建议持反对态度。
他们只同意党外合作,不同意加入国民党。
但共产国际执委会同意马林的意见,指示中国共产党在保持完全独立的情况下,必须加入国民党从事组织和宣传工作。
共产国际的指示与孙中山的态度有关联。
因为孙中山虽同意国共合作,但只同意党内合作,即允许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
孙中山坚持这一态度是因为他认为国共两党在资历、力量和在人民中的影响都是不可相提并论的。
因此两党在合作中的地位也不应是平等的。
所以,在当时的情况下,收稿日期5两党实行党内合作是唯一途径。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摘要:1924年在共产国际(还有美国)的帮助和撮合下国共两党以“党内合作”的形式实现了第一次合作。
但是,革命统一战线仅维持了三年半时间,在革命形式一片大好,即将取得国民革命胜利之时,国民党右派却突然叛变革命,疯狂屠杀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国共合作宣告破裂,轰轰烈烈的第一次国民大革命失败了。
本文主要论述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
关键词: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矛盾分歧党内合作1924年1月,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在此基础上,从1924年到1927年,一场以推翻帝国主义在华势力和北洋军阀为目的的革命运动,似滚滚洪流席卷大地,人们通常把它称为“国民大革命”。
这场轰轰烈烈的革命风暴,把帝国主义支持的北洋军阀和土豪劣绅打得落花流水,取得了辉煌的胜利,并最终奠定了全国统一的格局。
但是,最后由于国民党右派的叛变,导致革命阵营分化,国共合作分裂。
中国革命由此陷入低潮,历史就此改变了走向,其中的原因值得我们深思。
一、客观原因(1)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干涉、破坏“国民大革命”是在敌强我弱的阶级力量对比下进行的。
帝国主义,军阀以及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联合力量,比刚兴起的革命联合力量强大得多,并且有更多的政治经验。
1926年11月,美国的一家报纸著文指出,蒋介石指挥的军队取得成功后,外国在华势力不会受到损失。
1927年1月,日本驻九江领事江户在庐山会见蒋介石时,蒋明确表示,他非但不打算废除不平等条约,而且将尽可能尊重它们。
在各国驻北京使馆召开的秘密会议中,英国方面接受美、日的意见,也开始考虑改变对华政策,赞成对蒋介石采取拉拢手段,以促使革命阵营早日分裂。
一批批官僚、政客、买办也同国民党上层拉关系,准备改换门庭混入革命阵营。
原来依附北方的反动势力,同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双方都有密切关系的政学系官僚黄郛、张群等人联袂南下,对蒋介石施加影响。
革命阵营内部掌握了相当大的领导权的民族资产阶级右翼,在革命的深入发展中一步步背叛革命而投入反革命营垒。
论国共合作失败的原因

论国共合作失败的原因15271188 邓玉当革命日益深入,与北洋军阀矛盾即将解决之时,新矛盾上升并迅速激化,统一战线内国民党右翼分子与帝国主义买办和大资产阶级相勾结,分裂、背叛革命。
蒋介石率先在上海发动了四·一二反革命事变。
1927年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七·一五反革命事变,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
中国社会依然保持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大革命失败了。
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以蒋为代表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要维护自己的阶级利益,国共合作遭到破坏;共产党放弃了对革命的领导权。
教训:1.中国革命必须以长期的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这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1)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在内部没有民主制度,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因此中国革命不可能通过合法斗争来战胜敌人。
(2)中国的反动统治者非常残暴,拥有强大的反革命武装,而且得到帝国主义的援助,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的主要形式是以武装的革命反对武装的反革命。
2.对武装革命极端重要性的认识:中国共产党制定开展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总方针是在党的八七会议上。
在这次会议上,初步形成了毛泽东武装斗争思想:枪杆子里出政权;不能搞单纯的军事斗争,革命的武装必须与广大的民众相结合;要使武装成为革命的武装,民众成为武装的民众。
3.长期的武装斗争必须与其他各种非武装的斗争形式(诸如工人运动、农民运动、青年运动、学生运动、妇女运动以及思想政治路线上的各种斗争,等等)结合起来;其它形式的斗争要围绕着武装斗争,而不能脱离武装斗争;反之,没有其他各种形式的革命斗争的配合与支持,武装斗争也难以取得最后的胜利。
总之,党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根本原因

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根本原因
————2014级物理学院罗祎焓
历史背景
• 帝国主义的侵略:(简要介绍帝国主义的侵略) • 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同简要介绍) • 中共的发展陷入低潮 • 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香港海员罢工、京汉铁路罢工(二七罢工)
完
THX
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的干涉和破坏
• 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和联合剿杀 • 反帝反封建的大革命的迅猛发展,严重威胁着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
产阶级的利益。
• 民族资产阶级也因为惧怕工农运动而动摇起来。 • 帝国主义和地主阶级与资产阶级都极力支持和纵容拥有军事实力并蓄谋
水面,加深了国民党的分裂。
• 4、1926年3月和5月,蒋介石制造了旨在篡夺革命领导权的中山舰事件
和整理党务案,加深了国共合作的危机
中国共产党缺乏革命理论修养和实践经俄输出革命的意识形态化的热情,固然“能够大大推动中国革命的进
程”,但也不可避免地要脱离中国社会实际,注定会离他们的目标越来 越远。
国共两党之间的巨大差异
国共两党的党内合作,由于
• 信仰不同(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列宁主义), • 价值观不同, • 终极利益诉求不同, • 政治目标不同,
发展越快,分裂越快。
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共中央和共和国际代表对国民党右派妥协 退让,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对革命和武装的领导权
• 在中国共产党内,由于陈独秀的右倾麻痹,对国民党右派采取妥协退让
反共的蒋介石发动政变,建立反动统治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共合作遭到破坏
首次国共合作破裂的原因

天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刘志华 liuzhihua@
首次国共合作为何破裂
1. 国共两党的革命纲领与革命行动存在重 大差别。 三民主义和共产主义,全民革命与阶级斗 争,保护私财和强调均富(在农村集中体 现于应该怎样进行土地革命,在城市主要 表现在怎样处理劳资矛盾)。 然而,上述差异在两次国共合作之前都曾 存在并为国共双方所知,如果不结合大革 命期间发生的重要变化,将无法解释国共 合作的破裂原因。
4. 斯大林、苏共、共产国际的利己政策和 错误指导进一步削夺中共中央和陈独秀的 主动权,大大加重中国共产党的损失。
马林和鲍罗廷
总结
一、必须维护中国共产党在统一战线中的独立地 位,唯此才能捍卫自身生存权;从首次合作时党 内合作到二次合作时党际合作。 二、正视两党纲领的共通之处和巨大差异,从首 次合作时以妥协求团结到二次合作时以斗争求团 结。 三、从大革命时期放弃对于军队的领导权,到此 后独立创建和领导人民军队。 四、从大革命时期轻视对于农民的领导权,到此 后重视开展土地制度改革。 五、从大革命时期完全听命斯大林、苏共和共产 国际,到遵义会议之后独立自主处理本党事务。
2. 国共两党的共同利益骤然减少,内 在矛盾却迅速累积,在党内合作形式 之下必然导致“清党”和“分共”。 对外关系和工农运动。
对外关系 大革命后期,伴随着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 流域,日英美帝国主义的切身利益受到损害,三 国发出的战争威胁和采取的干涉行动严重危及蒋 的生存。与此同时,北伐军迅速壮大,苏联和共 产国际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越发显得可有可无。 如果此时与俄交恶,俄也无力侵略中国长城以南 地区。获取可靠情报并谙熟中国内政的日本政府, 其分化瓦解策略开始奏效。因此,蒋介石一改孙 中山晚年联合苏联对抗西方的政策,采取离俄亲 西联日策略,背叛三民主义关于彻底反帝维护主 权的原则。
浅析国民运动失败的原因

浅析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陕西省乾县杨汉中学(713300)解彩英1927年7月,由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领导的国民革命运动落下了帷幕。
这一历时三年半、中国民主革命史上极其光辉的一页,其规模、功绩和影响都是空前的,它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且为中国革命的继续前进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但伴随着蒋介石和汪精卫相继叛变革命,国民大革命失败了。
这里所说的“失败”主要是指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统一中国的民主革命任务没有完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也没有改变,旧军阀被打垮了,但又出现了以蒋汪为代表的新军阀,他们是帝国主义、大地主、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者,是反共反人民的新的反动势力,是中国人民革命新的敌人。
即将过去的2007年是国民革命运动失败80周年,探析这场革命失败的原因,从中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大有益处。
原因一般有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这场革命也不例外。
客观方面: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他们联合绞杀了中国革命。
其一、帝国主义的干涉——国际环境的险恶。
在中国近代前期,中外反动势力联合镇压过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等中国人民的革命运动,这说明了帝国主义一贯对中国革命采取仇视和镇压态度,始终将中国革命视为头号敌人,革命兴起之日,正是帝国主义屠刀举起之时。
那么,帝国主义为何要野蛮地干涉中国革命呢?因为帝国主义要变中国为其殖民地,所以千方百计地阻止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当北伐战争胜利进军,损害了列强在中国的侵略利益时,他们再次露出了狰狞的面目,一方面,公开直接镇压中国革命。
英、美、日兵临上海,摆出一幅不惜武力对付中国革命的架势;英美等国制造了“南京惨案”等一系列血腥事件,并向国民政府发出最后通牒,提出惩凶、赔偿等无理要求。
另一方面,他们又一次采取了帮助中国反革命势力间接破坏革命,即“以华治华”的惯用手段。
他们窥探着革命营垒的内情,寻找着新的代理人,在帝国主义的分化瓦解下,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黑手高悬国共破裂感悟

黑手高悬国共破裂感悟我国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原因,原来是蒋介石想与共产党决裂,并将其消灭然后自己再率部驱赶日本侵略者。
就这样,我国的内战又开始了,内战与外战交加,使得老百姓在水生火热之中,当时中国军民的死亡人数可想而知呀!一个伟大的国家就这样变成了三分天下的混乱战场,真是可悲!在前期的国共合作前提下,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取得了初步的胜利,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
当国共合作的革命战争要继续前进时,蒋介石却要开始与共产党决裂,并要消灭共产党,制造出了一系列的反革命事件——“中山舰事件”、“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七一五事件”。
在“中山舰事件”中,蒋介石把李文龙的“中山舰”骗入黄埔,然后再扣押他们,使共产党损失了一支主力军队。
就这样,国共大分裂,革命失败了,使得侵略者有机可乘,无恶不作,烧杀抢掠,残酷镇压中国人民,大肆侵吞中国的物产资源——这样,中国人民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在灾难中苦苦挣扎,都眼睁睁地期盼着能早日脱离苦海!最终,抗日战争一直持续了八年,才由共产党为主领导的人民军队把万恶的日本侵略者赶出了中国!在生活中,这样的教训还是有很多的——鹬蚌相争,所以渔翁得利。
一次,我和几个伙伴一起去打篮球,由于人数没到齐,所以我们先二对二开启了“战争”。
一开始,我们两队都打得十分激烈,可后来不知什么原因,“敌方”的两个人好像有一点小摩擦,自己打了起来,敌方1号队员死都不让2号队员得到球,宁愿我们进球,自己陷入困境也不肯传球,最终结果可想而知,他们输得很惨,而我们却赢得异常轻松,因为我们是坐收渔翁之利。
还记得有一次,我在网上和朋友玩魔兽对战。
一开始,我和队友在各自设置营地,但由于物品资源原因,我们俩便发生了争吵,其后就开始了内战。
我和他不再紧密配合,而是互相阻碍,导致了两败俱伤。
敌方趁时机攻打我方,最终我们全部被歼灭。
直到那时,我们才后悔莫及,可是已经太晚了!。
浅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的原因

变对华政策 . 成对蒋介石采取拉拢手段 , 促使革命阵营早 日 赞 以 分 裂 一 批 批 官 僚 、 客 、 办 也 同 国 民党 上 层 拉关 系 , 政 买 准备 改 换 门庭 混 入 革命 阵营 原 来 依 附 北 方 的反 动 势 力 . 日本 帝 国 主义 同 和 蒋 介 石 双 方 都 有 密 切 关 系 的政 学 系 官 僚 黄 郛 、张 群 等 人 联 袂 南 下 . 蒋 介 石 施 加影 响 革命 阵营 内部 掌握 了相 当大 的 领导 权 对 的 民族 资 产 阶 级 右 翼 .在 革 命 的 深 入 发 展 中一 步 步 背 叛 革 命 而 投 人 反 革 命 营 垒 一 般 中小 资 产 阶级 在 革 命 的关 键 时刻 也 表 现
浅 论 第 一 次 国 共 合 作 的 破 裂 的 原 因
王倩 ( 州师 范 大 学 贵 贵 州 贵 阳 5 00 ) 5 01
中 誊 :1一一 一 一一 一一 一一 _ 图 一 —一 一 一一 一一 一 一 K4 一 享
史 . 后世 提 供 有 意义 的借 鉴 为 关键 词0 第一 次国 共合 作 破 裂
- - ¨ j “ -- ¨ 。 - 。 。
12 9 4年 1月 . 民党 第一 次 全 国代 表 大 会 在 广 州 召 开 . 志 出很 大 的 动 摇 。 五卅 运 动 时 , 国 标 民族 资 产 阶 级最 初 曾积 极 参 加反 帝 着 第 一 次 国共 合作 的正 式 形 成 。在 此 基 础 上 。 12 从 94年 到 12 斗 争 并 发 挥 过 重 要 作 用 . 后 却 妥 协 动 摇 . 分 表 现 出它 在 政 治 97 以 充 年 .一 场 以推 翻 帝 国主 义 在 华 势 力 和 北 洋 军 阀 为 目的 的革 命 运 上 的两 面 性 动 . 滚 滚 洪 流 席 卷 大 地 , 们 通 常 把 它 称 为 “ 革 命 ” “ 民 似 人 大 或 国 二、 中共 成 立 之 初 的 幼稚 性 和 陈 独 秀右 倾机 会 主 义 的 错 误 革 命 ” 这 场 轰轰 烈烈 的革 命 风暴 . 帝 国 主义 支 持 的北 洋 军 阀 把 在 大 革 命 的初 期 和 中期 . 的路 线 基 本 上 是 正 确 的 . 党 因而 取 和土 豪 劣 绅 打 得 落 花 流 水 . 得 了 辉 煌 的 胜 利 . 最 终 奠 定 了 全 得 很 大 的 胜 利 。 是 , 时 的党 终究 正处 在 幼 年 时 期 。因而 . 的 取 并 但 这 党 国统 一 的格 局 。但 是 , 最后 由 于 国 民 党 右 派 的 叛 变 , 致 革 命 阵 中央 领 导 机 关在 一 些 重 大 问 题 上动 摇 不 定 。 在 大革 命 后 期 . 了 导 受 营分 化 . 共 合 作 分 裂 。 中 国革 命 由 此 陷 入 低 潮 . 史 就 此改 变 反 革 命 势 力 的欺 骗 , 有 能 够 领 导 全 党 采 取 果 断 有 力 的措 施 . 国 历 没 革 了走 向 . 中 的原 因值 得 我们 深 思 。 其 这 次 大 革 命 失败 的原 因 . 学 界 已做 过 不 少 详 实 的研 究 。笔 史 者认 为失 败 的 原 因 归结 起 来 有 以下 三种.
初中历史国共合作失败教训

初中历史国共合作失败教训国共合作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时期,其失败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
回顾历史,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总结国共合作的失败以及所带来的教训。
一、意识形态的差异国共两党在意识形态上存在着根本的差异,这是国共合作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
国民党代表了地主资产阶级的利益,追求资本主义道路;而共产党则代表了工人和农民阶级的利益,追求社会主义道路。
这种根本的意识形态差异,在实际行动中经常产生矛盾和冲突。
双方在争取中国革命胜利后的政权分配和土地改革等问题上就存在严重分歧,最终导致合作破裂。
这一教训告诉我们,在合作时必须要考虑到双方的意识形态差异,注重沟通和共识的建立。
只有在思想上的统一和认同的基础上,才能真正实现合作的目标。
二、权利和利益的争夺权利和利益是影响国共合作的重要因素。
当国共两党在抗日战争胜利后面临着中国政权的重组时,双方对权利和利益的争夺日益激烈。
国共两党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都有自己的优势和资源,这使得彼此之间存在着竞争和争夺。
正是这种权利和利益的争夺,最终导致了国共合作的破裂以及内战的爆发。
这一教训告诉我们,合作时需要平等互利,避免权利和利益的过度集中,注重各方的平衡和共同发展。
只有通过公正和公平的方式解决争执,才能保持合作的稳定和持久。
三、个人主义的影响个人主义是国共合作失败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在合作过程中,个别领导人在追求个人和党派的利益时,往往忽视了整体合作的利益。
他们过于追求个人权力和地位,以至于将国共合作的大局置之度外。
这种个人主义的影响破坏了国共合作的合作精神和大义凝聚力,最终导致了合作的失败。
这一教训告诉我们,合作时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和集体主义精神,摒弃个人主义的思维方式。
只有将整体利益置于首位,才能真正实现国内外各方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综上所述,初中历史国共合作的失败给我们留下了重要的教训。
我们要在实际行动中吸取教训,避免重复历史的错误。
只有在意识形态统一、权利利益公平分配以及个人主义抑制的基础上,才能实现持久稳定的合作关系,促进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初三历史国共合作的过程及失败原因

初三历史国共合作的过程及失败原因国共合作是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在中国革命时期展开的合作与斗争的历史阶段。
国共两党在共同的敌人面前,曾经达成了一系列的合作协议,但最终由于各种原因,国共合作最终失败。
本文将对国共合作的过程及失败原因进行探讨。
一、国共合作的过程1921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10年后,中国国民党也于1923年成立。
然而,在中国内外压力的情况下,国共两党认识到彼此的互补性,并开始进行合作。
1.第一次国共合作(1924-1927年)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标志是1924年的国共联盟成立。
国共两党在孙中山的领导下,联合推翻北洋政府,建立一个以孙中山为元首的统一政权。
共产党积极参与国共合作,并在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军阀的反对和内外交困的压力,第一次国共合作在1927年被国民党蒋介石发动的“清党”行动所摧毁。
2.第二次国共合作(1937-1945年)第二次国共合作是由于日本侵略引发的。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重新开始了合作。
共产党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发起了抗日根据地的战争,国民党则在蒋介石的领导下进行统一战线的组建。
两党合作共同抗击日本侵略,共产党逐渐发展壮大,并在解放战争中取得了重要的胜利。
二、国共合作的失败原因尽管国共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失败原因。
1. 意识形态上的冲突国共两党在意识形态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国共合作的成功取决于两个党派对意识形态的共同理解和共同目标的追求。
然而,国共两党对于共产主义和国民主义的理解存在差异,这导致了在合作中的摩擦。
2. 内外压力的影响国共两党面临着内外的巨大压力。
一方面,国共合作面临着军阀和帝国主义的压力,这使得两党很难找到持续的合作基础。
另一方面,两党内部也存在着各种利益冲突和权力斗争,这 further further the further the the the the the the further the the the the the the the.3. 地区利益的冲突国共两党在实施合作时,由于地区利益的冲突导致了合作的困难。
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原因及教训

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 原因及教训(1924.1 ~ 1927.7)
合作背景 1
合作过程及成果
历史教训 5
3
2
合作原因
4 破裂原因
6 现实意义
帝国主 义的侵 略
北洋军 阀的独 裁统治
中共发展 陷入低潮
第一次工人运 动高潮
合作背景
北洋军阀独裁统治
2
共产国 际的帮 助和推 动
军阀 势力 猖獗
国民党 的声望
经验 教训
32%
历史意义
•加快了中国革命前进的步伐
•北伐战争威慑了帝国主义列 强 •进行土地革命和掌握武装力 •党大大拓展了成员数量和组 织建立了一定数量的工农武 装
国共合作团结了一切可 团结的阶级,共同反帝 反封,壮大了革命力量 ,但是,由于党的不成 熟,轻易地放弃了武装 ,导致后来的反革命事 变。
论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历史原因及危害教训

作者: 吴艳春
作者机构: 黑龙江省社会主义学院统战理论研究室
出版物刊名: 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页码: 31-35页
主题词: 国民党右派;国共合作破裂;历史原因;国共两党;统一战线;反帝反封建;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革命;共产党员;大革命
摘要: <正> 本世纪20年代,国共两党从反帝反封建的大局出发,求同存异,开始了两党历史上的第一次合作。
他们并肩战斗,领导民众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大革命。
然而,革命尚未成功,统一战线内部就掀起一股反共浪潮。
合作代之以分裂,昔日的同志成了不共戴天的仇敌。
这一变化,对以后两党关系以及中国革命都产生了极为严重的影响。
本文试对两党关系破裂的原因及危害进行深入地论述,总结经验教训,以求探索过去,面向未来。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历史原因。
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原因是什么推荐文章国共合作的宣言是什么热度:中国共产党创始人李大钊简介热度:解放军中将倪志亮生平简介热度: 1940国共合作战役热度:渡江战役意义是什么热度: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的第一次合作,从1924年1月起至1927年7月止,历时三年半。
下面是店铺分享的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一起来看看吧。
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原因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还要从1926年中国决定北伐开始。
大约在那年七月,我们带领十万人向北进军,主要进攻湖南、湖北,那里有其中一人的主力军十万人。
我方军队迅速的打下了敌军的领地,并且继续强力攻击,敌军败退,我军乘胜追击,攻入了敌城,经过惨烈的斗争,敌军主力基本被消灭。
军队在消灭了这一支统治路线之后,又集中部队主力去进攻江西,紧接着消灭了另一只北方力量枝条,接着又沿着长江东下,本军的另一根力量分支也从福建进入浙江、上海。
我出师不久,就从珠江打到长江,声势浩大。
直到另一年四月挥师北上,进攻最后一支力量分支。
但是,就在开始北伐的第二年,四月十二日的早晨,上海的流氓头子组织起他们的土匪强盗们攻击上海市的人民群众和工人,然后由他们头头带领的反动军以“工人内讧”为理由,强行收下工人们的枪支,并打死打伤工人三百多名。
到了第二天,强盗土匪们如猛虎饿狼般的行为彻底惹火了上海市的人民,上海市的工人全部都不去上班,不去工作,就算是学生,也不去上课,老师也不上班,上海人民开始暴动。
十多万的上海居民集体上街游行,但是在宝山路遭到那些混混的残暴的屠杀,死死伤伤少说也有一百多人。
随后,那些反动的军队就封闭了上海市总工会的一切革命团体,开始肆无忌惮的杀害共党团员和无辜的人民群众。
国共第一次合作也就从此失败。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介绍第一次国共合作是共产党和国民党在民族危机时刻放下彼此之间的争斗,转而一致对外的首次合作。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间虽然不是特别长,但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却有很多,那么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有哪些呢?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成果中不得不说的就是黄埔军校的成立。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原因深析

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原因深析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坚持民主主义立场,在反对封建军阀的道路上苦斗着。
但无论是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还是反对段祺瑞的护法运动,都遭到失败。
这使孙中山处于极度苦闷之中,他对“革命主义未行、革命目的未达,仅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状况痛心疾首。
受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影响,在共产国际的倡导下,孙中山决定改组国民党、联合共产党,改变脱离群众、依靠军阀进行革命的道路。
1922年6月,中国共产党发表《中共中央第一次对时局的主张》,明确提出建立各民主阶级联合战线的主张。
7月,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讨论了同国民党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问题,正式确立了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方针。
8月,中共中央召开西湖特别会议,根据共产国际的知识,经充分讨论决定,在国民党改组为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统一战线的条件下,共产党员可以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实现两党合作。
次年6月,中共三大接受共产国际执委会《关于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的关系的决议》,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以建立各民主阶级的统一战线。
孙中山接受了中共和共产国际代表的建议,同意国共合作,欢迎中共党员和共青团员的加入。
1924年1月,在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通过的宣言重新阐释了“三民主义”,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
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但随着北伐的进军、革命高潮的到来和孙中山的逝世,以蒋介石、季戴陶为代表的“新右派”和“新军阀”势力,在1927年后加紧反革命扩张,公开打出反共旗帜,在各地接连制造反革命叛变事件。
1927年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在武汉“分共”,宣告这次国共合作的最后破裂。
国共合作在当时,如果可以正常发展下去,对抗日战争必然会起着积极的影响,但我们慢慢分析就会发现,国共合作的解体,是必然,绝非偶然一、国共两党的阶级性质和革命目标的根本分歧这一次国共双方能走向合作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国内的主要矛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揭秘:国共第一次合作失败的前因及后果
本文导读:
新三民主义的提出使得国共合作有了政治基础,又因马林(国际共产的代表)在两党之间调和使第一次国共合作成功。
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创了中国革命新局面,其中黄埔军校(很厉害的学校)就是在那时创办的。
后来上海“四一二反革命”的发生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建军大业》的主要情节就是合作破裂后的史实。
在
电影中,原国民党军队的将领贺龙,叶挺等先后加入共产党主要是受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影响。
新三民主义与旧三民主义有着很大的区别,新三民主义被中国共产党人称为“革命的三民主义”和“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所以后来国共合作时,国民党内部出于对新三民主义的认可使得部分国民党员加入了共产党,所以说国共的第一次合作为共产党带来了新的血液。
国共合作的破裂根本原因在于两党的革命路径上存在严重分歧:国民党希望彻底北伐,推翻军阀,建立党国,为了这个目的,可以暂时与“帝国主义”达成和平妥协;中共秉承共产国际“坚决反帝”的指示,宁可中止北伐,也不能中止对“帝国主义”的打击。
最后,国共合作破裂后使得共产党认识到掌握革命武装的重要性,于是便有了毛泽东说的:枪杆子里出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