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体系流动性探讨过程及影响因素--流动性专题研究第二篇

合集下载

商业银行流动性

商业银行流动性

商业银行流动性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及解决对策一、引言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商业银行承担着资金调度和流通的重要职责。

然而,流动性问题一直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本文将探讨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的原因、影响以及解决对策。

二、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的原因1. 存款和贷款结构不匹配:商业银行的存款和贷款结构可能出现不匹配的情况,导致短期偿付能力不足。

特别是当存款的期限较短,而贷款的期限较长时,银行可能面临流动性风险。

2. 突发性的资金需求: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和金融风险的存在,商业银行可能会面临突发性的资金需求,例如大额贷款的提前偿还、投资交易的亏损等情况,这些都可能对银行的流动性造成压力。

3. 不利的市场环境:不利的市场环境如经济衰退、资本市场动荡等,可能导致商业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问题更加严重。

在这样的情况下,银行可能面临资产不良的增加、债务违约的风险等。

三、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的影响1. 资金成本上升:当商业银行面临流动性问题时,可能需要通过向其他金融机构借贷来解决短期资金缺口,从而导致资金成本上升。

2. 偿付风险增加:流动性问题可能导致商业银行无法按时偿付债务,进而引发债务违约的风险。

3. 市场声誉受损: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的暴露可能会引发市场对银行的担忧,导致投资者失去信心,进而损害银行的声誉。

四、商业银行流动性问题的解决对策1. 加强资金管理:商业银行需要加强对资金的管理,包括实施流动性监控和预测、建立紧急资金储备等措施,以更好地应对突发性的资金需求。

2. 提高资产负债管理能力:商业银行应优化存款和贷款结构,使其更加匹配,降低流动性风险。

此外,通过多元化的资金来源和资产配置,提高资产负债表的灵活性,以应对市场环境的变化。

3. 建立合理的负债结构:商业银行应合理规划负债结构,避免短期外债过度集中,通过多样化的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并确保足够的流动性。

4. 健全风险管理体系:商业银行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厘定流动性指标、制定风险应对策略等,以应对可能的流动性挑战。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紧张状况及成因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紧张状况及成因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紧张状况及成因分析通过对于我国近一年来商业银行流动性紧缺局面的展示,立足于我国目前的商业银行存在流动性较紧的普遍现状并进行分析,找出影响流动性的原因。

文章认为银行资金期限错配,国家存款准备金率和居民储蓄习惯是重要原因所在。

标签:流动性紧缺;资金期限错配;存款准备金率;银行信贷业务一、引言中国规模强大的商业银行主要是五大国有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交通银行。

通常商业银行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的能力,即要满足存款人提取现金、支付到期债务和借款人正常贷款需求。

对于企业,保持一个适度的流动性是对于企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的,也是各个利益相关者关注的重点。

对做为金融中介的商业银行,保持适度的流动性能够让银行满足正常提款或是兑付要求以及突发事件,避免资金枯竭陷入破产危机,是商业银行能够有效健康的运行的保障,也是流动性管理所追求的目标。

二、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现状1.银行同业拆借率在2013年6月,我国商业银行发生一场流动性惊人变化。

6月8号,银行间隔夜利率一直高升到9.58% ,最高隔夜拆借率高达13.4%。

面对这样的情况,央行相反开始了从市场抽离资金的行动,一共回收货币210亿元,以至于商业银行间流动性紧缺的状况加剧。

第二波流动性严重紧张的情形自12月19日再次上演,中央银行最终开始注入流动性缓解紧张状况。

2014年,银行拆借率逐渐降低。

2013年的利率变化经历提出了一个信号:我国商业银行正面临流动性紧缺的事实。

2.存贷款比例银行的存贷款比=贷款总额/存款总额,比值越高,反映出对应银行债务的贷款资产就越多,对应流动资产越低,国家规定各银行的各项贷款与存款的比例不得超过75%。

中行存贷比在1997年的为98%,建行约为83%,存贷比直到2003年度才降到国家规定的比例之下。

各个银行的存贷比总体处于居高不下的状态,这也反应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长期较为紧张的状况。

3.资产负债比率流动性比例= 流动性资产÷流动性负债× 100%,该指标能够用来考核银行是否储备足够的资金可以防范风险。

流动性风险对银行系统的影响

流动性风险对银行系统的影响

流动性风险对银行系统的影响第一章概述在现代金融市场中,资产负债管理是银行的一项重要业务,可以帮助银行应对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面临的资产不能够及时变现、不能够满足偿债需求的风险。

银行在面对流动性风险时,需要做好流动性管理,以保障银行业务的稳健发展。

本文将探讨流动性风险对银行系统的影响,以及流动性管理的相关策略。

第二章流动性风险的表现形式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市场流动性风险和资金流动性风险。

市场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市场条件变化导致的资产不能够及时变现的风险;资金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在偿还债务时,无法及时筹措资金的风险。

这两种流动性风险都可能对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产生影响。

第三章流动性风险的影响流动性风险可能会对银行系统的影响产生以下几个方面:1. 资产变现能力下降:当银行面临流动性风险时,无法及时变现资产,从而会导致资产质量下降,并增加银行的信用风险。

2. 资金成本上升:当银行需要筹措资金来偿还债务时,由于市场流动性不足或者其他原因,可能会导致银行筹资的成本上升,从而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

3. 信用风险增加:当银行由于资金短缺或者其他原因,无法按时偿还债务,就会出现违约风险,进而影响银行的信用评级。

4. 经营风险加大:当银行面临流动性风险时,可能会引起挤兑风险,从而迫使银行高额筹资,或者出售部分或全部资产以满足现金流需求,进而影响银行的经营效益。

5. 系统性风险影响:当多家银行面临类似的流动性风险时,就有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从而对整个金融体系产生影响。

第四章流动性管理的策略为应对流动性风险,银行需要采取流动性管理策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应对市场流动性风险:通过分散投资、建立多元化投资组合、加强风险控制和建立紧急流动性储备等方式,帮助银行应对市场流动性风险。

2. 应对资金流动性风险:通过合理匹配负债和资产,控制现金流,保持适度流动性,建立稳健的资产负债管理框架等方式,帮助银行应对资金流动性风险。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中国商业银⾏流动性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2019-10-29内容提要: 在全球⾦融危机蔓延、国内资本市场调整以及经济增速回落的背景下,中国商业银⾏应重视对流动性的预测和管理。

本⽂在明确区分宏观经济流动性与商业银⾏流动性内涵的基础上,采⽤⾮负约束的主成分分析法对中国14家主要商业银⾏的流动性状况进⾏了综合评价,并利⽤1997年-2007年的年度数据对银⾏流动性受主要内外部因素影响的程度进⾏了实证研究。

研究发现,2003年到2007年,⽆论⼤银⾏还是⼩银⾏,其流动性⽔平均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利率和资本市场对银⾏业流动性的影响最显著,⽽物价和M2增速对银⾏业流动性的影响则不显著。

这些结论有助于我们分析当前及未来⼀段时期内的商业银⾏流动性问题。

关键词: 流动性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 F830.49 ⽂献标识码: A⽂章编号: 1006-1770(2009)08-04-06⼀、引⾔近年来,“流动性”以及“流动性过剩”的讨论可谓汗⽜充栋,炙⼿可热。

不过对流动性这⼀概念的理解上却存有不少模糊之处。

经济学上所说的“流动性(liquidity)”⾄少有三种不同的内涵:⼀是整个宏观经济的流动性,指在经济体系中货币的投放量的多少,所谓流动性过剩就是指有过多的货币投放量,这些多余的资⾦需要寻找投资出路,于是就有了投资及经济过热现象,以及通货膨胀危险;⼆是指⾦融市场及⾦融资产的流动性,强调资产的变现能⼒以及市场为资产变现提供便利的能⼒;三是商业银⾏及其他⾦融机构的流动性。

应该说这三种流动性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宏观经济的流动性状况会影响到⾦融市场及⾦融机构的流动性,⾦融市场的流动性⼜对⾦融机构的流动性有很强的约束作⽤。

虽然如此,它们之间的差异性很强,不能混淆。

商业银⾏的流动性是银⾏可以及时满⾜顾客提取存款和贷款客户的信贷要求以及其他⽀付请求的能⼒,其⽔平取决于流动性供给与流动性需求。

流动性供给主要来⾃于客户存款、⾮存款服务收益、贷款本息偿还、资产变现以及货币市场借款,流动性需求则主要是存款提取、客户的贷款要求、主动负债的偿还、经营⽀出和赋税、股东红利⽀付等,供给与需求之间的差额即流动性缺⼝(Liquidity Gap)直接决定了商业银⾏的流动性状况(Rose,2001)。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6、全球流动性管理与中央银行的作用_金中夏.pdf 20 7、融资约束与流动性管理行为_连玉君.pdf 32 8、存款波动及对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影响_贾彦龙.pdf 46
9、宏观流动性管理与金融资源均衡配置_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困境 与出路_杨子强.pdf 48 10、货币紧缩政策下基于均衡成本最小化的银行流动性管理_曹文彬. pdf 53 56
134 136
12、新西兰央行的核心融资率流动性管理及启示_付俊文.pdf 146 新西兰央行流动性管理新工具及其启示_付俊文.pdf 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国际比较与启示_方晓燕.pdf 156 151
当前流 动 性 管理 中 的 几 个 问 题
.
夏斌
陈道 富
推 动 货 币供 应 的 增 多 即 使 基 础 货 币供应 增
5、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问题的思考_姚骞.pdf 6、加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思考_郭丽芳.pdf 7、简析商业银行如何进行流动性管理_李伟婷.pdf 133 8、流动性过剩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策略_买建国.pdf 9、农村信用社流动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_李慧.pdf 10、完善人民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建议_邵皖宁.pdf 11、我国银行业流动性管理与监管_王飞.pdf 142 140
应 量 增 长 偏快

超 额存款准备 金的分 析 进行修 正 (因 为 今后

另一 个 重 要 因 素 是近 几 年 随 着银 行 卡
,
从 流 动性扩张 的 角 度 分 析超额 淮 备率 本 来
,
网 上 交 易及 其 他 支 付 形 式 逐 步 被 认 可 导 致
就是 运 用一 定时 点 上 的超额准备 金 比率 数据
11、基于存货理论的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分析_曾咏梅.pdf 12、基于均衡成本最小化的银行流动性管理研究_曹文彬.pdf 59 13、金融危机下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_戴铭华.pdf 64 14、全球经济失衡背景下的中国流动性管理_张茉楠.pdf 二、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现状篇 1、商业银行动态流动性管理研究_谢志华.pdf 67 73 65

关于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情况调研报告流动性风险指商业银行虽本身具备良好的偿债能力,但无法快速获得充足的流动资金,或在短时间内无法以合理的成本获得交易资金以应对资产增加或偿还到期债务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具有突发性、传染性强、破坏力大的特征,是事关商业银行生死存亡的严重风险隐患,甚至威胁到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及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

随着商业银行业务转型速度的不断加快及金融创新程度的不断深化,影响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因素与日俱增,商业银行防范流动性风险的难度不断加大。

因此,立足本国国情,研究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寻高效的流动性管理相关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来源“借短贷长”的业务模式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为吸收居民的短期存款及银行间同业拆借资金,而资金的去向主要为发放企业的中长期贷款。

负债与资产业务期限错配带来的风险超出商业银行总体风险承受能力时,商业银行就容易遭受外部流动性风险事件的冲击。

其他风险的转化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除了会面临流动性风险外,还会面临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及操作风险,这些风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从而引发流动性风险。

以银行挤兑为例,银行发生挤兑问题往往是由于自身信用水平严重下降、出现破产传闻等重大问题,造成大部分储户已对该银行失去信心,并对其财产安全性存在质疑引起的。

当上述恶性挤兑事件集中发生与蔓延时,若银行自身拥有的存款准备金金额不足以用来支付储户的提款额,银行内部就会被迫陷入流动性风险当中,进而逐步走向破产。

宏观经济状况宏观经济状况与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

当宏观经济状况较好、人们对未来充满预期时,居民个人会增加消费,通过银行贷款购买房屋、汽车等消费品,企业会吸收银行贷款用以扩展业务,此时商业银行面临的流动性风险较低;相反,当经济下行压力增加时,私人部门会减少消费,企业会缩减业务,此时商业银行容易遭受流动性风险的冲击。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成因及管理对策建议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成因及管理对策建议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成因及管理对策建议1. 引言1.1 研究背景人们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关注日益增加,这是因为流动性风险直接关系到银行的经营稳定性和市场信誉度。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商业银行在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环境下,流动性风险也日益突出。

在金融危机频发的背景下,流动性风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日益显现,因此加强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研究和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风险之一,其发生可能导致银行出现资金短缺,从而影响其正常经营和发展。

研究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成因及管理对策,对于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这一背景下,本文旨在通过系统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建议,为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深入探讨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成因及管理对策建议,以提高我国商业银行在面对流动性风险时的防范和处理能力,保障金融市场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

通过分析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可以帮助银行更好地识别和管理潜在风险,避免出现资金链断裂等危机事件。

结合管理对策建议,可以为商业银行提供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和方法,增强银行业在市场竞争中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

通过本研究的总结回顾和展望未来,可以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促进金融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

2. 正文2.1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成因分析1. 存款结构不稳定:商业银行吸收存款是主要的资金来源之一,如果存款结构不稳定,会导致资金随时可能面临缺口,增加流动性风险。

2. 资产质量下降: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下降会导致部分资产无法及时变现,进而影响资金流动性。

3. 资产负担过重:商业银行过于依赖长期、高风险、低流动性的资产,导致资金流动性不足。

4. 外部环境变化:经济形势、市场利率、政策调整等因素的变化都会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产生影响。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缺位及制约因素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缺位及制约因素分析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缺位及制约因素分析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一、引言当前的国内商业银行中,流动性管理体系还没有构建出成熟的体系,但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商业银行缺乏完善流动性管理的风险将日益累积,爆发出“钱荒”等系统性危机的可能性日益上升。

所以,为了中国商业银行在未来更健康稳健的发展,我们必须根据国内现状进行充分详细的分析,进一步指出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缺位的原因,将强化流动性管理真正地提上日程,为未来的流动性管理指明方向。

所以,本文就我国商业银行造成流动性管理缺位的原因以及制约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

二、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缺位1.缺乏有效地加强和完善流动性管理的动力机制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全国经济形势日新月异,我国现有的金融市场环境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盛况。

但是,我们不得不关注到我国商业银行发展的缺陷所在。

我国国内商业银行的发展历史实际上并不长,从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后,我国才逐渐形成了由中央银行以及商业银行各司其职的银行体制。

在我国银行体系发展的前期,对流动性的管理基本是缺失的,因此我国商业银行真正的流动性管理起步较晚,经验积累不足,目前也只有一个大概的管理框架,还没有深入其内部进行完善和根本性的管理,所以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长期处于一个缺位的状态。

虽然国外商业银行流动性机制形成较早,具有丰富的经验,但是这经验却难以简单照搬。

因为我国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结构与国外商业银行普遍存在较大差异,国外的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通常是对资产的总量、资产的计划和资产的规模进行详细的流动性管理,而我国以存贷款为主的资产负债结构,要进行流动性管理无法一味照搬国外经验。

所以,我们必须根据中国现有的实际情况,针对我国自身的特殊性,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的机制进行彻底完善。

2.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的不一致从实际情况中分析可知,造成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缺位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既有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不到位,也有国家法律政策、市场环境不稳定等一系列外界因素。

政策性银行分支机构流动性管理影响因素研究

政策性银行分支机构流动性管理影响因素研究

政策性银行分支机构流动性管理影响因素研究政策性银行分支机构流动性管理影响因素研究流动性管理是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重要内容,人行二代支付系统上线对银行流动性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

本文以某政策性银行省分行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的实证研究方法,找出流动性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进一步优化流动性管理工作提供支持。

【关键词】流动性管理头寸影响因素一、研究背景及意义流动性管理作为银行资产与负债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银行的生命线,其管理能力程度高低直接决定了银行的资金运营安全和效益。

政策性银行主要从事大额、长期的信贷业务,其流动性管理也具有大额、集中的特点。

随着内外部环境不断变化,自身业务不断发展,政策性银行流动性管理工作有了更丰富的内容,尤其是2014年人行二代支付系统上线以来,清算模式由“多点清算”变为“一点清算”,政策性银行分支机构在当地人行的清算资金池被上收至其总行集中管理。

政策性银行分支机构在当地人行清算账户作为流动性管理缓冲池的功能消失,从而对流动性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本文选取某政策性银行省分行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流动性管理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找出流动性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为进一步优化流动性管理工作提供有效支持。

二、流动性管理影响因素分析银行的流动性管理的主要内容为资金头寸管理,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银行外部因素,如货币政策、存款准备金率、外汇储备、汇率波动等;银行内部因素,包括信贷资金投放、客户一般存款进出、同业资金往来、系统内资金拆借等。

还有一些特殊因素,如节假日和季节因素。

政策性银行作为债券银行,在流动性管理方面与一般商业银行略有区别,因此本文重点选取对政策性银行流动性管理影响较为显著的因素进行分析。

(一)货币政策货币政策是国家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影响银行体系整体流动性的重要因素。

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央行货币供应量充足,银行的信贷资金投放量增加,客户的信贷需求能够得到有效满足,且客户资金往来较为频繁,流动性充裕;反之,在紧缩的货币政策下,客户资金往来相对减少,流动性缺乏。

关于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情况调研报告

关于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情况调研报告报告标题: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情况调研报告一、引言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对于保证银行正常运营和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调研报告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和分析,旨在全面了解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现状,为其优化风险管理提供参考和建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我们通过文献研究和资料分析,了解国内外商业银行对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

其次,我们选择了10家国内主要商业银行,采取面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他们在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的具体做法和效果。

三、调研结果1. 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调研结果显示,所有被调查的商业银行均已建立了完整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框架,包括流动性风险策略、流动性风险评估和监测、流动性风险应对和应急、流动性风险报告和沟通等环节。

大多数银行将流动性风险管理纳入整体风险管理体系,并设置了专门的流动性风险管理部门。

2. 流动性风险评估和监测调研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商业银行普遍采用了多种方法和工具进行流动性风险评估和监测,包括流动性指标分析、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等。

其中,大部分银行借助流动性风险管理系统对流动性风险进行定量化分析,并及时监测流动性风险指标的变化情况。

3. 流动性风险应对和应急调研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商业银行普遍采取了多种手段和措施进行流动性风险应对和应急管理,包括建立储备资产、拓宽融资渠道、控制资产负债表结构等。

大部分银行还制定了详细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演练,确保能够在紧急情况下迅速响应并有效控制风险。

四、存在的问题与建议1. 流动性风险评估指标不够全面和准确。

建议商业银行进一步完善流动性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同时考虑市场环境的变化和新型金融产品的风险。

2. 应对工具和措施有待创新和完善。

建议商业银行加强对流动性风险应对工具和措施的研究和开发,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新型流动性风险。

3. 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需要更加灵活和前瞻性。

申银万国-流动性专题研究第二篇:银行体系流动性探讨:过程及影响因素

申银万国-流动性专题研究第二篇:银行体系流动性探讨:过程及影响因素
债券市场 2011 年 6 月 23 日 债券策略
证券分析师 屈庆 A0230511040079
quqing@
银行体系流动性探讨:过程及影响因素
——流动性专题研究第二篇
z 本篇报告继第一篇专题《从央行金融体系报表看流动性的前世今生》后,详 细探讨准备金率及超储准备金率的相关问题,以给投资者解读银行间体系资 金状况怎样评估。 基础货币的影响因素有:外汇占款、公开市场操作、财政存款。从这三个因 素可以看出:一,央行只能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影响基础货币。二,公开市场 操作能够直接作用于基础货币,但是准备金率的上调却不能。准备金率只是 将超储部分变成了法定部分,影响的是货币乘数。从数据来看,准备金率的 上调与基础货币呈现了比较明显的相关关系,这是因为准备金率的上调对公 开市场操作产生了替代效应(详见下文分析) 。三,外汇占款流入是造成我 国基础货币膨胀的主要因素。 本文介绍了超额准备金率(超储率)的两种计算方式:一,分解超额准备的 影响因素,即外汇占款、公开市场操作、财政存款、现金投放、法定准备金 率。 通过估算五个因素的变动, 可以相对领先的获得当月超额准备金的变动, 从而计算出超储率。这种方法计算的难点是存款基数的估计。二,通过央行 金融报表直接估算。这种方法计算的误差与央行实际公布的较大,但趋势一 致的。 长期内,资金利率主要受到资金成本的影响。中短期内,资金利率主要受到 超额准备金率的影响。但不仅是超储率的规模与比率,超储率的结构对资金 的影响也比较大。本文介绍了大行及中小型银行超储率的计算方法。 通过上文的介绍后,本文还估计了 2011 年下半年的资金流动。从结果来看, 2011 年 9 月、11 月和 12 月的资金流入会比较大,但主要是受到财政存款波 动的影响,其余月份资金流入都比较小。 准备金率的累计效应:存款准备金率的不断上调,虽然不影响基础货币,但 是却影响货币乘数,这是准备金率上调的累计效应。直观来看,准备金率上 调,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每月新增的存款当中,将需要上缴更多的法定准备 金,对银行体系的可用资金造成影响,从而影响信贷及存款的新增,对经济 产生作用。在经济正常运行下,需要一定的货币增量。但是,在那么高的准 备金率下,如果外汇占款的流入不足以支撑存款扩张,准备金率的累计效应 对经济产生了负面作用。根据测算,这种累计效应可能会在 2014 年左右体 现得最为明显。

银行体系流动性探讨:过程及影响因素

银行体系流动性探讨:过程及影响因素

央票和准备 金对基础货 币影响不 同
基础货币的影响 因素
基础 货 币包括 现金 和准 备金 ,在 货 币当局 资产 负债
表 中又 称为储 备货 币
以直 接理 解为 货 币供应 量 。居 民和 企业 在 商业 银行 的存 款 货 币市 场基 金 、债 券 、股 票等 其他 一些 高流 动性 资
流 动性 .以达 到调 控社 会信 贷 总量 以至 社会 流 动性 的 目
负债 。
上 述公 式 中 国外 资产主 要是 外汇 储备 。国外 资产
的 。流 动 性 之 所 以重 要 ,是 因为 它能 直 接 影 响经 济 活 动 。流动 性调控 是 宏观 经济 调控 的重要 手段 之一 。
结 售 汇制 度 约束 ,最近 几 年 中央银 行 在 放 宽该 约束 ,但
不计 入储 备 货 币的金 融 性 公 司存款 规 模较 小 ,主 要 是 以外 汇交 存人 民币存 款准 备 金 占款 。 发行 债券 主 要是 央票 发 行规 模 ,主要 受央 行 公开 市 场操 作 的 影 响 。国外 负 债央 行 对 非居 民的 负债 ,量 比较
殊 时候 央 行 会 灵活 投放 货 币 ,比如 2 1 年2 .资金 面 0 1 月
特 别 紧 张 时 央 行 通 过 逆 回 购 向 市 场 投 放 了 5 7 亿 元 的 37
货 币。
为 了更 为全 面的衡 量社 会 的融 资情 况 .人 民银 行提
出 了社 会 融资 总 量的概 念 。社 会融 资总 量是 从银 行 的资
款 形 成 的超 额 准 备 金 经 过 一 系 列 的 货 币 创 造 持 续 被 冻
包括 外 汇 、货 币黄金 和 其他 国外 资产 。货 币黄 金 和其他

商业银行流动性分析报告

商业银行流动性分析报告

商业银行流动性分析报告商业银行流动性分析报告一、引言商业银行作为金融系统的核心,对于维护经济稳定和促进经济增长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流动性作为商业银行运营的关键因素,直接影响到银行的生存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因此,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进行深入分析,不仅有助于把握银行运营状态,也有助于预测和防范潜在风险。

二、流动性定义及其重要性流动性,指的是商业银行在不影响价格稳定和资产质量的前提下,快速获取可用资金的能力。

这种能力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至关重要,它决定了银行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能否迅速应对,也直接影响到银行的盈利能力和客户体验。

三、流动性分析的要素流动性分析主要涉及以下要素:(1)流动性的充足性,即银行拥有的资金能否满足其日常运营需求和预期信贷增长;(2)流动性的稳定性,即银行在面对市场波动时能否保持充足的流动性;(3)流动性的效率,即银行在满足流动性需求时的成本效益。

四、流动性分析的方法流动性分析主要采用的方法包括:(1)财务分析法,通过分析银行的财务报表,如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以评估银行的流动性状况;(2)市场分析法,通过观察市场动态,如利率、汇率、信用利差等,以预测银行的流动性需求;(3)情景模拟法,通过模拟不同情景下的流动性需求,以制定相应的流动性管理策略。

五、流动性风险的衡量流动性风险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市场流动性风险和融资流动性风险。

市场流动性风险指由于市场环境的变化,银行无法在合理价格上出售资产或借入资金的风险。

融资流动性风险指银行由于信用收缩、信用评级下调等原因,导致筹资成本上升或筹资困难的风险。

六、流动性风险的应对策略为了应对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包括:(1)建立有效的流动性管理机制,确保银行具备足够的流动性管理能力;(2)优化资产负债结构,通过调整资产和负债的种类和比例,以降低流动性风险;(3)保持充足的资本储备,以应对可能的损失;(4)加强风险预警和应急处理能力,提前发现并处理潜在的流动性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研究的开题报告

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研究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日益受到重视。

流动性管理是商业银行稳健经营的关键,对于维护金融稳定、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提高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水平和效率。

二、研究目的与任务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深入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现状和问题,探讨其成因和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政策建议。

具体任务包括:1. 分析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如流动性不足、流动性过剩等。

2. 探讨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成因和影响因素,如宏观经济环境、金融市场波动、货币政策等。

3. 基于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提出针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政策建议。

三、研究方法与手段本研究将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运用现代统计分析技术和数据分析工具,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进行深入剖析。

同时结合典型案例分析,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实践进行总结和反思。

四、预期成果与贡献本研究预期能够明确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研究方向和重点,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和成因,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提升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水平,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同时本研究也将为相关政策制定者和监管机构提供决策参考,推动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创新。

五、研究计划与安排本研究计划分为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文献综述和理论框架构建;第二阶段为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第三阶段为政策建议和总结反思;第四阶段为成果发布和学术交流。

具体安排如下:1. 第一阶段(XX月):进行文献综述和理论框架构建,梳理国内外关于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观点。

2. 第二阶段(XX月):进行实证分析和案例研究,收集相关数据和信息,运用统计分析技术和数据分析工具进行分析和挖掘。

最新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最新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因素分析
商业银行 流动性风险的影 响因素分析
一、流动性风险的表现形式 流动性风险, 是指商业银行因没有足够的现金来清偿债务 营过程中主要的风险之一 。 , 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满足贷款
需求, 从而给商业银行的盈利带来损 失 给 生存带来威胁的可能性 。流动性风险是商业银行经 ,
流动性包括资产的流动性和负债的流动性 。所谓资产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资产在不发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损
失的情况下迅速变现的能力 。负债的流动性,是指银行能以较低的成本随时获得资金的能力 。 如果商业银行在业务经营中 能够保持足够的资产和负债的流动性, 那 么流动性风险是不会发 生的 。然而 ,由于商业银行负债经营和盈利经营的特点及其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 ,其资产和负 债的 流 动性 会 经常 出 现缺 口, 所 以, 在 商业银行的经营过程中 , 流动性风险是一直存在的 , 只不 过是有时小, 有时大罢了 。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一般有如下表现 :(1) 信贷资金严重不足,根本无法满足借款人的 需 求 ; (2 ) 投资业务萎缩并且不能以有效的主动性负债解 决资金的来源川 3 )资产的变现能力和
性风险产生的表面原 因包括两个方面 z 首先,它来自于商业银行资金来源的不确定性和不规则性 。 收客户的存款和向外借款获得资金的 , 有了资金来源之后 , 才能发 放贷款和进行投资 。也就是说,商业银行主要是靠被动性的负债来经营的 。因为存款人把钱存 在哪家银行 、何时存、何时取、存期长短、存额大小都取决于存款人的意愿和决策 ,商业银行无 法事先知道 。这种负债的被动性使商业银行无法确定资金来源的状况 ,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不 能保证发放贷款和投资等业务对资金的需要 。另外,商业银行必须随时满足提取存款的要求 ,
其次,流动性风险产生于资金运用的不确定性和不规则性 。

经济论文: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基于影响因素的分析

经济论文: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基于影响因素的分析

经济论文: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研究——基于影响因素的分析笔者通过分析我国的一些具有代表性商业银行样本在经营管理尤其是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所面临的复杂而又多变的影响因素,并分别从机构特征微观、金融市场发展中观、经济发展宏观三个层次选取有代表性的指标,使用R 语言软件建立面板模型对样本银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因素开展了研究,根据上文对流动性风险影响因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针对新形势下流动性风险的特性,从监管和商业银行自身两个层面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管理提出建议。

1 绪论1.1 研究背景商业银行是国家金融发展的基础与核心,而流动性又是商业银行审慎经营的的基础与核心,在银行―三性‖中占首要地位,是维系商业银行持续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先决条件。

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保持随时可以以适当的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以便及时应对银行支付以及客户提款的需要。

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管理不仅关系到银行自身的经营安全,也关系到整个国家金融体系的稳定。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金融全球化的今天,各国金融市场的紧密联系导致风险的传递更加迅速,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流动性风险或能撼动全球金融市场。

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负债来源主要为各类存款,使商业银行天然处于宏观流动性过剩的条件之下,它掩盖了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资产质量不断下降、不良贷款增加等诸多问题;在特殊国情的背景下,政府信用背书使得管理层对风险的认知不足,认为流动性风险管理仅为满足监管需要。

现实情况中我国商业银行对流动性风险的管理较为松懈,管理的方法和手段也较为单一,数据分析基础及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相对滞后,难以满足全球金融一体化经济形势下流动性风险管理的迫切需要。

近年来,金融市场得到了全面深入的发展,互联网技术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向纵深发展,各种新型的理财产品如雨后春笋,银行的融资渠道较之以前更为丰富,批发融资成为市场主流,产品愈加复杂,业务模式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在大体宽松的市场环境下,如不提高警惕则将为风险的发生提供了可乘之机。

-银行体系流动性紧张的原因及趋势分析剖解

-银行体系流动性紧张的原因及趋势分析剖解

未经允许请勿引用经济预测分析第 10 期国家信息中心2014年3月25日银行体系流动性紧张的原因及趋势分析内容摘要:2013年下半年银行体系流动性紧张是外汇占款低增长情况下,中央银行“降杠杆”、强化流动性管理和商业银行“加杠杆”、对流动性管理消极懈怠相互冲突的结果。

我国外汇形势进入新阶段、存款利率市场化加快推进和各经济部门需要“降杠杆”三大趋势性因素将使银行体系流动性长期承压。

一旦短期和临时性因素与长期压力产生叠加,货币市场利率快速上升的“阵痛”就会出现。

金融调控要从流动性供给和需求方面加强调节和引导,保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促进市场利率平稳运行。

2013年下半年银行体系流动性持续紧张,银行间市场利率中枢明显上移。

今年春节过后,银行体系流动性紧张状况好转,市场利率回落,但不能就此乐观推断银行体系已告别“钱荒”。

本轮银行体系流动性持续紧张是外汇占款低增长情况下,中央银行“降杠杆”、强化流动性管理和商业银行“加杠杆”、对流动性管理消极懈怠相互冲突的结果。

在外汇占款增长出现趋势性变化、存款利率市场化自下而上加快推进以及各经济部门需要“降杠杆”的大背景下,未来银行体系流动性紧张局面仍有可能重演。

一、银行体系流动性紧张的主要原因及内在机理银行体系流动性是存款性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主要包括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

银行体系流动性状况受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影响,最终体现在货币市场利率(银行间同业拆借和回购利率)的波动上。

需求因素可进一步分为法定准备金需求和超额准备金需求,前者来自于中央银行设定的法定准备金率要求,后者是商业银行为满足支付清算等需要而自愿持有的。

供给的因素可进一步分为自发性因素和货币政策因素:自发性因素包括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现金发行(流通中现金)”、“外汇”和“政府存款(财政存款)”等项目的变化,取决于外汇资金流入所伴随的结售汇行为以及公众或政府的支付行为;货币政策因素是中央银行通过运用公开市场操作等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直接控制流动性供给。

金融机构流动性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金融机构流动性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金融机构流动性变化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金融市场的发展与完善将极大的影响到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特别作为一家地方性的城商行,流动性的变化严重影响到机构的稳健发展,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到地方金融市场的稳定。

鉴于银行的行业特点,防范流动性风险是法人金融机构经营管理中的永远课题。

流动性是指金融机构为满足日常经营活动顺利进行所需要储备的现金以及可随时变现的资产,是金融机构以合理成本来满足其现金支取和债务偿付的能力。

自从贷款利率管制在2013年年中取消之后,放开存款利率管制成为完成利率市场化的最后关键一跳,而利率市场化这个大环境对于金融机构流动性变化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

本文将影响银行流动性的因素来源大致划分为内部因素、货币政策因素以及宏观经济因素三类。

下面让我们具体来分析这三类影响因素各自的特点。

首先,内部因素侧重银行自身业务的发展和管理, 是相对微观的视角。

从这个角度看, 银行流动性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资产与负债结构、表外业务发展以及流动性管理水平等因素。

通常说来, 不同的业务模式下, 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特征往往会有很大的差异。

此外, 从微观角度考察银行流动性, 还应关注其他风险的转化问题。

在实践中, 多数流动性危机都是由其他风险( 信用风险、操作风险或声誉风险等) 引发的, 是银行综合经营管理失败在流动性上的反映。

其次,货币政策因素侧重的是基础货币供给机制以及货币政策操作对银行流动性的影响, 是相对宏观的视角。

对银行间的交易来说, 可用于清偿和使用的资金, 并非一般社会意义上的货币( 如或M2 ) , 而仅限于中央银行的负债( 即基础货币) 。

在这个意义上, 如果把银行业看作一个整体, 影响其流动性松紧状况最重要和直接的因素, 无疑就是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供给机制及其货币政策操作。

最后,除以上两大方面外, 宏观经济状况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

比如, 经济增长速度会直接影响对银行信贷资金的需求, 通货膨胀预期可能会影响银行储蓄资金来源和稳定性等, 因而都可能对银行的流动性产生间接的影响。

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影响因素分析.doc

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影响因素分析.doc

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影响因素分析摘要: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功能在提高实体经济产出方面做出巨大贡献,但对流动性创造的研究却一直被忽视。

本文就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功能的内涵、度量方式和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并从宏观环境、行业特点和银行特征三个层面分别选取一个被广泛研究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这对于推进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流动性创造;货币政策;银行业竞争;资本充足率一、引言根据现代金融中介理论,银行存在的原因有二:一是转移风险,二是创造流动性。

银行通过为流动性相对较高的负债为非流动资产提供资金来创造流动性(Diamond&Dybvig,1983),此外,银行还通过贷款承诺和类似的流动资金承诺从资产负债表外创造流动性(Holmstrom&Tirole,1998;Kashyapetal.,2002)。

2009年,Berger和Bouwman构建出有效的银行流动性创造度量方法,使得关于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实证分析变得可行。

银行流动性创造有利于经济增长,银行流动性创造的组成部分与经济高度相关。

首先,银行贷款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Levine&Zervos,1998),尤其是那些无法在资本市场获得融资而对银行贷款高度依赖的客户。

其次,活期存款是流动性创造的另一个关键组成部分,它提供流动性和支付服务,这对于经济的良好运作至关重要(Kashyapetal.,2002)。

第三,贷款承诺和信用证等资产负债表外担保提高客户扩大经济活动的信心,因为他们能够计划投资和其他支出,并且在需要为这些支出融资时及时获得资金(Bootetal.,1993)。

最后,衍生品作为银行资产负债表外活动的主要类型之一,是企业用来对冲利率、汇率和其他市场价格变化风险的主要工具,有助于经济的平稳运行(Stulz,2003)。

二、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功能内涵商业银行是市场流动性的主要创造者,利用流动性的负债为非流动性的资产进行融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什么是流动性?
目前,市场对于什么叫流动性并没有统一的概念。流动性具有多层含义。 流动性本质上就是资产的可变现程度。我们可以把流动性分为微观层面的流动 性和宏观流动性。 微观流动性指在不影响价格的情况下迅速达成交易的能力。比如对于居民 来说,现金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其次为活期存款、债券、股票等等。 宏观流动性可以直接理解为货币供应量(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006 年第 3 季度) 。居民和企业在商业银行的存款,货币市场基金、债券、股票等其他一些 高流动性资产,都可以根据分析的需要而纳入不同的宏观流动性范畴。对于银 行体系来说,流动性就是银行类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和商业银行 的库存现金(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004 年第 3 季度) 。 中央银行管理的流动性,通常是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准备金率和法 定存款准备金。中央银行通过管理银行体系流动性,以达到调控社会信贷总量 以至社会流动性的目的。从全社会的角度来看,宏观流动性可以划分为三个层 次(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2002 年第 3 季度) : (1)流通中现金,即 M0。 (2) 狭义货币供应量 M1,即 M0+单位活期存款。 (3)广义货币供应量 M2,即 M1+企 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证券公司客户保证金+其他定期存款。 这三个层次中,M0 流动性最强,M1 反映了经济中现实的购买力,M2 不仅 反映现实的购买力,还反映了潜在的购买力,能较好的体现社会总需求的变化。 流动性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能直接影响经济活动。流动性调控是宏观经 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 流动性定义的进一步讨论 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上述流动性的定义基本上是从资产方的角度来定义, 如 M2 中现金、存款都是居民的一种资产。从银行的角度来看,则属于银行的负 债。由于资产和负债都是相对的,所以我们也可以从银行报表的资产方进行定 义流动性。另外,根据不同的统计口径,可以定义不同的流动性。 从金融机构收支平衡表来看,如果不考虑其他资产,那么有:流通中货币 +存款=贷款+有价证券投资+外汇占款。贷款和有价证券投资都是企业融资的一 种渠道。这里值得注意的外汇占款,外汇占款形成了海外资金流入,对本国实 体企业来说也是一种融资,也是一种资金来源。本质上,外汇占款是国内外流 动性的转移,它不会对全球的流动性造成影响,但是会对国与国之间的流动性 造成影响。因此,从居民和企业的负债方来定义的话, “贷款+有价证券+外汇占 款”也可以视为流动性的指标,其中“贷款+有价证券”可以衡量国内的融资情 况。不过,这种方式也有如下缺陷:第一, “贷款+有价证券+外汇占款”只衡量 了融资情况,不能反映交易等经济活动。比如居民在买卖货物时,可以用活期
3 超额准备金分析.......................................................................8
3.1 基础货币的影响因素 ......................................................................................... 8 3.2 外汇占款影响因素:美元指数是关键 ............................................................. 9 3.3 超额准备金率的计算 ....................................................................................... 10 3.4 超额准备金率反映资金面状况 ....................................................................... 13 附注一:市场中几个容易混淆问题的解释: ....................................................... 16
2.1 基础货币的影响因素 ......................................................................................... 4 2.2 外汇占款对冲方式对基础货币的影响 ............................................................. 5 2.3 准备金对公开市场操作具有替代性 ................................................................. 7

本公司不持有或交易股票及其衍生品,在法律许可情况下可能为或争取为本报告提到的公司提供财务顾问服务;本公司关联机构在法律许可情况下可能持有 或交易本报告提到的上市公司所发行的证券或投资标的,持有比例可能超过已发行股份的 1%,还可能为或争取为这些公司提供投资银行服务。本公司在知晓 范围内履行披露义务。客户可通过 compliance@ 索取有关披露资料或登录 信息披露栏目查询。客户应全面理解本报告 结尾处的"法律声明"。
图 1:金融机构收支平衡表
金融机构收支平衡表 资金来源方 资金运用方 存款 贷款 有价证券投资 外汇占款
资料来源:申万研究
为了更为全面的衡量社会的融资情况,人民银行提出了社会融资总量的概 念。社会融资总量是从银行的资金运用角度来考虑的,他衡量了实体经济从金 融机构获得资金总和,也就是实体企业的负债方。社会融资总量是反映金融体 系对实体经济支持的指标: 社会融资总量=人民币各项贷款+外币各项贷款+委托贷款+信托贷款+银行 承兑汇票+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保险公司赔偿+保险公司投资性房地产+ 其他。 社会融资总量是一个相当广的概念,主要将直接融资纳入了考虑范围,但 是,我们认为这里少了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外汇占款,它可以衡量国内从 国外获得的资金支持。 当然,社会融资总量的管理,实际上也是对贷款的管理。因为社会融资总 量中,最大的组成部分就是贷款,剩余的直接融资部分又是政府鼓励发展的对 象。 由于社会融资总量是新提出来的概念,而且控制社会融资总量本质上就是 控制形成 M2 最主要的部分——贷款,因此,我们还是回归到传统的流动性定义 上。本专题主要解决基础货币、超额准备金率、法定准备金率上限等问题。
债券市场 2011 年 6 月 23 日 债券策略
证券分析师 屈庆 A0230511040079
quqing@
银行体系流动性探讨:过程及影响因素
——流动性专题研究第二篇
z 本篇报告继第一篇专题《从央行金融体系报表看流动性的前世今生》后,详 细探讨准备金率及超储准备金率的相关问题,以给投资者解读银行间体系资 金状况怎样评估。 基础货币的影响因素有:外汇占款、公开市场操作、财政存款。从这三个因 素可以看出:一,央行只能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影响基础货币。二,公开市场 操作能够直接作用于基础货币,但是准备金率的上调却不能。准备金率只是 将超储部分变成了法定部分,影响的是货币乘数。从数据来看,准备金率的 上调与基础货币呈现了比较明显的相关关系,这是因为准备金率的上调对公 开市场操作产生了替代效应(详见下文分析) 。三,外汇占款流入是造成我 国基础货币膨胀的主要因素。 本文介绍了超额准备金率(超储率)的两种计算方式:一,分解超额准备的 影响因素,即外汇占款、公开市场操作、财政存款、现金投放、法定准备金 率。 通过估算五个因素的变动, 可以相对领先的获得当月超额准备金的变动, 从而计算出超储率。这种方法计算的难点是存款基数的估计。二,通过央行 金融报表直接估算。这种方法计算的误差与央行实际公布的较大,但趋势一 致的。 长期内,资金利率主要受到资金成本的影响。中短期内,资金利率主要受到 超额准备金率的影响。但不仅是超储率的规模与比率,超储率的结构对资金 的影响也比较大。本文介绍了大行及中小型银行超储率的计算方法。 通过上文的介绍后,本文还估计了 2011 年下半年的资金流动。从结果来看, 2011 年 9 月、11 月和 12 月的资金流入会比较大,但主要是受到财政存款波 动的影响,其余月份资金流入都比较小。 准备金率的累计效应:存款准备金率的不断上调,虽然不影响基础货币,但 是却影响货币乘数,这是准备金率上调的累计效应。直观来看,准备金率上 调,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每月新增的存款当中,将需要上缴更多的法定准备 金,对银行体系的可用资金造成影响,从而影响信贷及存款的新增,对经济 产生作用。在经济正常运行下,需要一定的货币增量。但是,在那么高的准 备金率下,如果外汇占款的流入不足以支撑存款扩张,准备金率的累计效应 对经济产生了负面作用。根据测算,这种累计效应可能会在 2014 年左右体 现得最为明显。
3
请参阅最后一页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本研究报告仅通过邮件提供给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dzswb@) 使用。3
申万研究·拓展您的价值
专题研究
银行体系流动性探讨:过程及影响因素
存款进行转账,这里就不涉及贷款等。当交易更为频繁时,居民可以将更多的 定期存款转化为活期存款,活期存款的增加,定期存款的减少,但存款总量不 变,贷款总额也不会发生变化,那么用贷款就不能反映经济的变化。第二,其 他融资渠道没有纳入考量范围,比如股票融资、票据融资等直接融资。此外, 有价证券也不能完全衡量债券发行,因为这只是银行购买的债券,而其他机构 购买的债券(属于金融脱媒的一种方式)也没考虑在内。
信息披露 ...................................................................................23
请参阅最后一页的信息披露和法律声明
本研究报告仅通过邮件提供给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国联证券股份有限公司(dzswb@) 使用。2
z
研究支持 刘怀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