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学

合集下载

卫生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及习题

卫生学重点知识点总结及习题

第一章环境卫生人类环境与生态平衡一、人类环境分类1、原生环境:天然形成的, 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①有利健康因素:“正常”空气,水,土壤,阳光, 微小气候, 风光----促进健康②不利健康因素:“不正常”水、土壤:元素含量异常----地方病2、次生环境:人类活动下形成的环境,环境污染是主要问题①保持生态平衡: 次生环境优于原生环境---促进健康②破坏生态平衡: 次生环境质量恶化----引起疾病二、生态平衡1、生物放大作用(biomagnification):在食物链和食物网的迁移过程中,生物体内化学物质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包括:DDT;TCDD2、生物富集作用:生物体内浓度大于环境三、环境污染1、松花江事件:苯泄漏2、燃烧不完全:产生苯并芘—致癌3、环境污染影响特点:广泛性;多样性;长期性;复杂性4、二噁英污染:属于多环芳烃类大气环境与健康一、大气层分为1、对流层:逆温现象2、平流层3、中间层4、电离层5、散逸层二、大气污染物1、一次大气污染物:由污染源直接排入大气中的污染物,理化性质未发生改变代表:颗粒物、SO2、CO2、二次大气污染物:理化性质发生改变,产生新的污染物代表:光化学烟雾(主要成分---臭氧、醛类、过氧酰基硝酸酯)3、气体分散度(1)分散度越大:①空气漂浮时间越长;②被吸入可能性越大;③。

三、大气污染对健康的间接危害(多选)1、温室效应2、臭氧层破坏3、酸雨:PH<5.64、影响太阳辐射,形成棕色云团水环境与健康一、水源1、降水2、地表水3、地下水①浅层地下水:较清洁、固体多、盐多、容易干涸,水质易受影响②深层地下水:水温恒定,细菌少,盐多,硬度大二、介水传染病(1)病原体①细菌:霍乱、伤寒②病毒:甲肝/戊肝③寄生虫:隐孢子虫(不包括!:痛痛病、水俣病、氟中毒------土壤污染)三、饮用水质检查的细菌指标1、细菌总数小于100 GFU/mL2、总大肠菌群小于0/ mL(致病性,不得检出)3、游离余氯:出厂水不低于0.3mg/L;管网末梢水不低于0.05 mg/L4、水净化方法:混凝沉淀---过滤---消毒四、水消毒1、氯消毒:成本低,杀菌强2、臭氧消毒:①优点:消毒效果好,用量少,接触时间短,不产生三卤甲烷,不影响水感官②缺点:缺乏剩余消毒剂(无持续性杀菌作用?)3、紫外线①A段—色素沉着作用②紫外线B段—红斑作用;抗佝偻病作用③紫外线C段(200-280nrn)---杀菌作用土壤环境与健康一、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一)碘缺乏病1、流行病特点①山区>丘陵>平原②内陆>沿海③农村>城市2、碘缺乏地区:<10ug/L3、地方性克汀病(呆小症):智商<=544、分型:(二)地方性氟疾病1、特征:氟斑牙、氟骨症2、病区类型①饮水型病区②饮茶型病区③燃煤污染性:燃煤---氟中毒3、机制(1)对牙:大量时在牙釉质产生不规则球星结构----钙化受损,牙釉质疏松多孔4、临床(1)氟斑牙①诊断:白垩样变、缺损、着色(2)氟骨症①症状:疼痛(最常见);神经症状;肢体变形②诊断:靠X线(三)大骨关节病1、机制:软骨成骨作用障碍2、表现:骨关节破坏、变性(四)地方性砷(砒霜)中毒1、表现:乌脚病,皮肤色素异常、角化、皮肤癌变(五)克山病1、硒缺乏二、土壤污染(一)来源1、天然:火山、灾害2、人为:工业/生活/农业/交通/其他(二)综合1、改变土壤理化性质:有机肥料、化学改良剂(石灰)2、生物净化:植物修复、蚯蚓、微生物3、水旱轮作4、物理:深翻;换土第三章生产环境与健康职业性损害一、法定职业病:热衰竭、噪声聋(不包括:高血压)二、三级预防1、一级:换机器、防护服2、二级:早检测3、三级:防止病情恶化三、有关名词解释1、生产性毒物(productive toxicant)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存在于工作环境中的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有害影响的化学物质。

卫生学基本知识问题库及答案

卫生学基本知识问题库及答案

卫生学基本知识问题库及答案1. 什么是卫生学?{卫生学是一门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旨在改善和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2. 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哪些?{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疾病的发生与传播规律、卫生保健策略的制定与实施等。

}3. 什么是环境卫生学?{环境卫生学是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是卫生学的分支之一。

}4. 环境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哪些?{环境卫生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空气、水、土壤等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以及环境卫生问题的防控策略等。

}5. 什么是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是研究疾病、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在人群中的分布和变化的学科。

}6. 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流行病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性研究、实验性研究和理论研究等。

}7. 什么是卫生统计学?{卫生统计学是应用统计学在卫生领域的应用,主要研究如何运用统计方法分析卫生数据,为卫生决策提供依据。

}8. 卫生统计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哪些?{卫生统计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推断性统计和元分析等。

}9. 什么是卫生政策?{卫生政策是国家或地方政府为改善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制定的关于卫生保健方面的方针、原则和措施。

}10. 卫生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卫生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保障制度、医疗卫生资源配置、疾病预防控制等方面。

}11. 什么是健康教育?{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体和群体掌握卫生知识,树立健康观念,养成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

}12. 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什么?{健康教育的主要目标是提高个体和群体的健康素养,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13. 什么是公共卫生?{公共卫生是研究预防疾病、延长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科学,旨在保护、促进和维护人群健康。

}14. 公共卫生主要包括哪些领域?{公共卫生主要包括疾病预防控制、健康促进、卫生应急、医疗保障等方面。

卫生学知识点

卫生学知识点

【绪论】1.世界卫生组织(WHO)对健康的概念是:“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2.卫生学是在“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导下,以人群及其周围的环境为研究对象,研究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阐明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规律,提出利用有益环境因素和控制有害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及预防对策的理论根据和实施原则,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3.环境是指围绕人类周围的空间,还包括这个空间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客观存在的各个因素。

环境通常狭义地限定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卫生学长期以来以研究自然环境为主,并人为地将其划分为生活环境和职业环境。

4.从预防医学的意义上定义环境,环境是指人体外的全部物理因素、化学因素与生物因素及有关的行为因素,而不包括不可改变的自然环境。

5. 健康在人类发展的重要地位已得到广泛认可。

为此,我国政府近来提出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卫生工作战略目标。

6. 我国卫生工作的三级预防策略:第一级预防也称病因预防;第二级预防又称临床前期预防或“三早预防”;第三级预防又称临床预防。

(了解即可)【第一章】7. WHO公共卫生专家委员会认为:“环境是指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地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

”它包括了两大部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

8. 自然环境是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与生产的一切自然形成的物质、能量的总体,包括大气圈、岩石圈、水圈、生物圈。

9. 生物圈的范围大致包括了12km深的地壳、海洋及15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

10. WHO最近从环境可影响人类健康的意义上对环境下的定义:指人体外的全部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以及有关的行为因素。

11. 自然环境可分为原生环境和次生环境。

(选择)项目原生环境次生环境定义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人为因素影响的环境人类活动影响下形成的环境对健康的有益影响清洁的空气、水、土壤及适宜的阳光照射和小气候改造环境过程重视生态平衡,使其优于原生环境,更适合人类生存,有益人类健康对健康的不良影响某些地区水、土中某种微量元素过多或过少而引起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地方病)改造环境或生活、生产活动破坏了生态平衡。

卫生学重点

卫生学重点

卫生学:关于确立和维护人类健康、改善卫生保健的科学,是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属于预防医学的范畴预防医学的特点:1.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和人群2.研究重点为人群健康与环境的关系3.主要着眼与健康与无症状者4.具有较临床更大的人群健康益5 方法上注重宏观和微观结合环境与人类关系:人类改造环境:适合人类生存、繁衍、发展;环境影响人类:结构、功能改变,适应环境变化;健康影响因素健康危险因素(risk factor):使疾病或死亡发生的可能性增加的素。

作为流行病学病因观,对于疾病(尤其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冇武要意义。

Blum 1974年提出,Lalonde和Dever修正、补充°环境因素(理.化冒生物富社会、心理)2-行为和生活方式(生活危害黑消费方式、职业危3*生物遗传(复合内因.遗传变异、成熟老化)4.卫生服务(治疗*预防、保健)个体易感性:同一环境暴露人群,个体反应不同,患病危险性差异。

基因多态性:一个基因位点的基因决定一种遗传性状,一个基因位点上存在一种以上正常等位基因,最少的等位基因频率超过1%,这个基因位点具多态性环境因素与机体内因共同作用导致疾病:遗传因素为主:遗传性疾病,发病率较低;环境因素为主:物理因素:辐射,化学因素:中毒,生物因素:传染病;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慢性病;控制环境因素,对预防疾病:有效、可行卫生学的研究内容:1•研究外界环境与健康的关系,阐明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规律;2•探索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的卫生学要求的理论根据和技术措施;3•研究改善人们的生活生产条件,预防控制消灭传染病,公害病,职业病,食物中毒等其他疾病。

1.经验预防阶段:个体预防阶段2.实验预防阶段:群体预防阶段3•社会预防阶段:社会及人类预防阶段第一次卫生革命:个体疾病预防扩大到人群疾病预防,卫生学概念提高到公共卫生学。

第二次卫生革命:医学模式的转变,由生物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第三次卫生革命:社区卫生概念的提出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现状:㈠基本上控制了许多危害严重的传染病,急、慢性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因构成下降。

卫生学名词解释

卫生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家畜环境:存在于家畜周围的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家畜的所有外界因素的总和。

2.应激:是指动物机体对外界或内部的各种刺激所产生的非特异性应答反应的总和3.应激源:为引起应激反应的一切环境刺激。

4.等热区:指恒温动物主要借物理和行为调节即可维持体温正常的外界环境温度范围5.舒适区:家畜的产热量刚好等于散热量,不需要进行物理和行为调节就能使机体保持体热平衡的环境温度范围。

6.露点:在水汽压不变的情况下,因温度降低而使空气中所含水汽达到饱和时的温度。

当气温高于露点温度,空气未达到饱和状态;当气温等于露点温度,空气刚达到饱和状态;当气温低于露点温度,空气达到过饱和状态。

7.绝对湿度: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单位体积空气中所含水汽的质量,用g/m3表示。

空气中水分越多,则空气的绝对湿度越大。

8.相对湿度(RH):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下饱和水汽压之比,以百分率表示。

它较常用,它的大小反映出湿度离饱和程度的多少。

相对湿度越大,则空气越潮湿。

9.水汽压: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分压力。

用帕表示。

当大气中水汽达到最大值时,称为“饱和空气”,这时的水汽压称为“饱和水汽压”。

10.饱和差:同温时的饱和水汽压与实际水汽压之差。

饱和差越大,空气越干燥。

11.临界温度(下限临界温度):当外界温度下降时,机体的散热量增加,动物为了维持体温恒定,必须提高代谢率、增加产热量,刚刚开始提高代谢率的环境温度称为临界温度。

12.过高温度(上限临界温度):如果气温升高,机体散热受阻,物理调节不能维持体温恒定,体内蓄热,从而引起代谢率提高,这种因高温而开始引起代谢率升高的环境温度,称为过高温度。

13.气温日较差:一天中气温的最高值与最低值之差。

我国气温的日照差从东南向西北有递增现象。

14.气温年较差:一年中最热月的平均气温与最冷月平均气温之差。

15.太阳高度角:太阳光线与地表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它跟纬度、季节和一天的不同时间有关。

16.光照强度:光照射在物体单位面积上所得到的光通量称为光照强度,简称照度,其单位是勒克司(lx)17.混凝沉淀:这种水在加入一定的混凝剂后能使水中的悬浮颗粒凝集而形成较大的絮状物而沉淀,称之为混凝沉淀。

卫生学

卫生学

卫生学[单项选择题]1、“常规遮盖法”被公认为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有效方法,主要用来治疗()A.远视B.近视C.弱视D.散光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2、对体内脂类代谢特别是胆固醇代谢十分重要的是()A.必需脂肪酸B.膳食纤维C.无机盐D.维生素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3、儿童膳食中,动物蛋白质及豆类蛋白质不少于总蛋白质的()A.10%B.25%C.50%D.80%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4、富含钙的食物是()A.虾皮B.猪肝C.胡萝卜D.西红柿参考答案:A[单项选择题]5、导致“脚气病”的重要原因是缺乏()A.维生素AB.维生素B1C.维生素CD.维生素D参考答案:B[单项选择题]6、孩子的饮食习惯塑造()A.行为B.性格C.品质D.体型参考答案:B[填空题]7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应从儿童时期开始,其中最重要的是保护()的健康。

参考答案:动脉[填空题]8当儿童两眼向前平视时,两眼的黑眼珠位置不匀称,即称为()。

参考答案:斜视[填空题]9儿童遗尿症主要包括器质性遗尿症和()遗尿症两种。

参考答案:功能性[填空题]10简述母乳喂养的优越性。

参考答案: 1、出生头4-6个月,母乳是最好的食物和饮料2、母乳喂养可使婴儿少得3、母乳的成分更有利用脑的发育4、母乳喂养可给婴儿更多的母爱5、哺婴,对母亲也有益[填空题]11婴儿喂养中辅食添加的原则有哪些?参考答案: 1、加辅食的量由少到多2、食物从稀到稠,从流质到半流质,再到固体食物,训练咀嚼3、食物从细到粗4、增加食物品种,要习惯一种再加另一种,不要在1-2天内增加2-3种5、添加新的辅食,要在婴儿健康,消化功能正常时。

[单项选择题]12、卫生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独立课程,重点研究()。

A.自然环境与健康关系B.社会环境与健康关系C.环境与健康关系D.原生环境与健康关系E.次生环境与健康关系参考答案:C[单项选择题]13、绿色植物从空气、水、土壤中吸取各种必需的营养物质组成自身成分,必须要进行()。

卫生学重点

卫生学重点
06.光化学烟雾:是由汽车尾气排出的氮氢化物和碳氢化物
在紫外线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所形成的一种刺激性很强的浅蓝色的混合烟雾。
07.碘缺乏病:是由于摄碘量不足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症,包括缺碘地区出现、胎儿早产死产、先天畸形、亚临床克汀病、智力发育障碍、单纯聋哑、甲状腺肿及克汀病等。
23.二次污染物:进入环境的一次污染物经物理、化学或生物学作用,形成与原来污染物理
化形状和毒性完全不同的心的污染物
24.物质积蓄:进入机体的污染物或其代谢产物,如不能完全排出而逐渐积蓄于体内称为物质积蓄。
20.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会公众健康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或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
21.临床预防服务:是在临床场所对健康人和无症状的“患者”提供的预防服务,是针对个体的预防。
22.一次污染物:从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其理化性状没有改变的污染物
29.温室效应:由于生产和生活中大量燃料的燃烧而产生大量CO2并排入大气,又因大面积森林砍伐而缺乏足够的植物来吸收CO2,使大气中CO2含量上升,CO2能吸收地表发射的热辐射,使大气增温,从而对地球起到保温作用,称为温室效应
30.富营养化:是含有大量氮、磷等营养物质的污水进入湖泊、河流、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由于占优势藻类的颜色不同,故水面上可呈现绿色、红色、棕色、乳白色等。这种现象出现在江河湖泊中称为水华,出现在海湾中称为赤潮。
25.功能积蓄:毒物进入体内后,用现代检测技术不能发现其在体内有明显贮存,担忧害物质引起的功能改变却逐渐累积,导致机体对该毒物的反应增强

卫生学名词解释

卫生学名词解释

卫生学名词解释
卫生学是指研究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的学科。

以下是几个卫生学中常见的名词解释:
1. 健康:身体、心理和社会完善的状态,而不仅仅是无病的状态。

2. 疾病:身体或心理出现异常变化,影响身体正常功能的异常状态。

3. 危害因素:指导致疾病或健康问题的外部或内部环境因素,如病原体、不良生活方式等。

4. 预防措施:为了预防疾病或保持健康而采取的措施,包括预防接种、个人卫生等。

5. 流行病学:研究疾病在群体中发生分布和影响的科学。

6. 社区卫生:针对社区中的居民提供卫生保健服务和资源的综合性健康项目。

7. 卫生教育:通过教育和宣传来改变人们的行为和态度,以促进个人和社区的健康。

8. 卫生设施:提供医疗和卫生保健服务的场所,如医院、诊所等。

9. 环境卫生:关注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包括水质、空气质量、垃圾处理等。

10. 营养学:研究食物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以及饮食对人体的影响。

卫生学名词解释

卫生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人类和环境1.卫生学:卫生学是以预防医学理论为基础,以“环境与健康关系”为主线,运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理论和方法,以公共卫生策略为手段,研究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阐明有益和有害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以及与环境因素相关疾病发生、发展和流行规律,以达到改善环境、预防疾病、促进健康、延长寿命和提高生命质量。

2.※生物圈:生物群落(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与非生物环境所组成的自然系统称为生态系统。

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即生物圈。

3.※环境:指在特定时刻由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或人类活动直接地或间接地产生现时或远期作用。

4.原生环境:指天然形成的、未受或少受认为因素影响的环境。

5.次生环境:人类活动下形成的环境。

6.※食物链:生态系统中一种生物被另一种生物所食,后者再被第三种生物所食,彼此形成一个以食物连接起来的链状关系。

各种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相互交错形成食物网。

食物链可影响环境中的物质转移和蓄积。

7.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与非生物环境所组成的自然系统称为生态系统。

8.生态平衡:在一定的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输出和输入,生物学种群和数量,以及各种群数量之间的比例,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关系,称之为生态平衡。

9.※环境污染:由于各种人为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间接或潜在的有害影响,称之为环境污染。

10.※公害:严重的环境污染引起环境破坏,给人类生活和健康造成危害者,称为公害。

11.※公害病:由于严重环境污染而引起的地区中毒性疾病称之为公害病。

12.环境污染物:进入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叫做环境污染物。

13.水体富营养化:指的是水体中N、P等营养盐含量过多而引起的水质污染现象。

14.※生物富集:一些重金属和难分解的有机化学物可在生物体内蓄积,使生物体内的浓度远远高于其在环境介质中的浓度,这种作用称为生物富集作用。

卫生学名词解释

卫生学名词解释

Chp 1 人类和环境生态平衡:在一定的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输出和输入,生物学种群和数量,以及各数量之间的比例,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关系,称之为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健康(ecosystem health):具有活力、自调节能力和结构稳定的生态系统称为健康的生态系统。

生态系统健康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健康的基础。

生物放大作用(biomagnification):环境中某些污染物含量在生物体之间沿着食物链逐级增高,使生物体内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环境污染(environmental pollution)由于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构成发生大变化,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

环境污染物:进入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自然污染和人为污染,后者为主。

公害(public nuisance)严重的环境污染叫公害。

特点:区域性,多为人为,连续污染,受害人数多,动植物同时受害。

靶器官:多数情况下污染物贮存的部位就是毒物直接作用部位,称为靶部位(靶组织或靶器官)贮存库:化学物含量高,但不显示明显毒作用的部位;血浆蛋白(白蛋白为主)是暂时贮存库; 肝、肾、脂肪组织是多数污染物的贮存库.eg硫蛋白(metallothionein)物质蓄积:进入机体的污染物或其代谢产物,不能完全排出而逐渐蓄积于体内功能蓄积:毒物进入体内后,用现代检测技术不能发现其在体内有明显贮留,但由该物质引起的功能改变却逐渐累积,导致机体对该毒物的反应性增强生物转化:进入机体的环境化学物,在体液或组织内参与机体固有的复杂生化过程,使其本身的化学结构发生一系列变化。

生物监测指标(生物标记物):血液、尿液、呼出气、毛发及脂肪组织等生物样品中某些化学物或其代谢产物的含量,可作为评价体内该化学物量的生物检测指标,即生物标记物致突变作用:引起生物体细胞遗传物质发生可遗传改变的作用致突变性:化学物或其他环境因素引起遗传物质发生突变的能力环境内分泌干扰物:能够改变内分泌系统功能,从而对整个机体或其后代,或其(亚)群体引起健康效应的外源性物质或混合物剂量-效应关系:表示化学物的摄入量(剂量)与生物个体或群体中发生某种量效应强度之间的关系; 主要反映环境因素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剂量-反应关系:表示化学物的剂量与某一生物群体中出现某种强度生物效应的发生率之间的关系;某一特定生物效应发生在群体的频率之间关系Chp2生活环境和健康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直接来源于污染源的污染物,如SO2、H2S、CO、CO2等。

卫生学是什么概念的学科

卫生学是什么概念的学科

卫生学是什么概念的学科卫生学是研究人类和动物的健康、疾病的发生、传播和控制以及预防保健的学科。

它涵盖了许多领域,包括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公共卫生学和社会卫生学等。

卫生学的目标是提高人们的整体健康状况,提供健康的环境和条件,预防疾病和伤害,并提供有效的医疗保健服务。

首先,卫生学关注疾病的流行和控制。

流行病学是卫生学的核心概念之一,它研究疾病在人群中的传播,发病因素和疫情控制策略。

通过分析疾病的流行规律,卫生学家可以制定出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措施,降低疾病的传播和发病率。

例如,在面对传染病暴发时,卫生学家可以通过研究病毒的传播途径和人群接触方式,提出隔离措施并推广疫苗接种来遏制疾病的蔓延。

其次,卫生学关注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环境卫生学研究生物体生活和工作环境对健康的影响,包括空气和水质量,食品卫生,卫生设施和卫生条件等。

为了保护人们的健康,卫生学家会提出建议和政策,以改善环境条件,减少环境污染和危害。

例如,卫生学家可以研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并提出减少车辆尾气排放、加强工业废气治理等建议,以改善空气质量。

此外,卫生学关注公共卫生政策和服务。

公共卫生学研究如何提供有效的预防保健服务,包括促进健康行为,预防疾病,提高社区健康水平。

通过健康教育、疫苗接种、筛查和健康宣传等手段,卫生学家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疾病预防和健康维护的方法。

此外,他们还参与制定公共卫生政策,通过立法和规定来保护人们的健康权益。

最后,卫生学关注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社会卫生学认为个体的健康状况不仅受生物学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还受到社会和经济因素的影响。

卫生学家会研究社会角色、社会支持、社会经济地位、性别、种族和教育等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来促进公平和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综上所述,卫生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涵盖了流行病学、环境卫生学、公共卫生学和社会卫生学等多个领域。

它的研究对象包括人类和动物的健康、疾病的发生、传播和控制,以及预防保健和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

卫生学课程教学大纲

卫生学课程教学大纲

《卫生学》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Hygiene)一、课程说明课程编码:07110021课程总学时(理论总学时/实践总学时):56(40/16)周学时(理论学时/实践学时):4/3 学分:3分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口腔、麻醉、影像、法医、眼视光、护理等专业1、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见下表):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表章次内容总课时理论课时实践课时绪论 2 2 0第一章人和环境 3 3 0第二章生活环境与健康 3 3 0第三章食物与健康9 6 3第四章生产环境与健康11 8 3第五章社会心理因素与健康0(自学)第六章预防保健策略0(自学)第七章社区卫生服务0(自学)第八章医学统计基本内容 2 2 0第九章数值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12 7.5 4第十章分类变量资料的统计分析7 4 3第十一章秩和检验0.5 0.5 0第十二章直线相关与回归 3 2 1第十三章医学科研设计 4 2 22、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门课程的教学,使医学生获得卫生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牢固地树立“预防为主”和“人群健康”的观点,深刻认识外界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相互关系,了解和掌握主要环境因素对人体的危害和卫生评价的方法,通过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来预防疾病、促进个体和群体健康,以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

同时,通过卫生学中医学统计方法部分的教学,使学生具有基本的分析和处理科研资料的能力。

教学基本要求①对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以“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和“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为目标,使学生掌握环境与健康关系,树立预防为主的思想,掌握三级预防的策略,掌握预防疾病的技能,并能自觉地运用到临床服务中,适应社区卫生服务的需要。

②掌握医学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概念。

掌握常见的统计分析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注意事项,掌握医学科研中统计设计的原则,及常见的实验设计方法,并能运用统计学知识解决科研工作中一些常见的统计学问题。

卫生学知识点总结

卫生学知识点总结

卫生学知识点总结一、绪论1、卫生学:是预防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预防医学的基础学科。

2、卫生学的研究对象:是以个体和确定的群体为对象,目的是保护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失能和早逝。

3、生命质量:是指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况的感受,即生命质量是个体对自身生活状态的感受和主观评价。

4、健康促进:是指一切增进和维护健康的过程和措施,健康促进是促进人们维护和提高他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的战略,它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

二、环境卫生学1、环境: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和作用于人类的各种自然因素和人工因素的总和。

2、环境卫生学:研究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与人群健康的关系,揭示环境因素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发生、发展规律,为充分利用环境有利因素控制环境有害因素,制定保护人类健康的环境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3、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的现象。

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

4、环境监测:是指间断或连续地测定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观察、分析其变化对环境影响的过程。

三、食品卫生学1、食品:是指能够满足机体正常生理和生化能量需求,并能延续正常寿命的物质。

2、食品卫生学:研究食品中营养及相关危害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规律,为充分利用食品资源,防治食品污染,预防食品中毒和疾病发生,制定卫生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3、食品安全性:是指经评估所证实的食物、饮料等消费不给消费者带来损害或存在损害的风险并为法律所接受的一种程度。

环境卫生学各章考研知识点一、引言环境卫生学是研究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学科,涉及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学、环境医学等多个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环境卫生学各章的考研知识点,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二、环境卫生学第一章:环境卫生学概述本章主要介绍环境卫生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发展趋势等。

卫生学题库及参考答案

卫生学题库及参考答案

卫生学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49题,每题1分,共49分)1.下列对于幼儿胃的特点说法错误的是()A、幼儿胃粘膜血管丰富,胃壁肌肉发育完善,伸展性和蠕动功能较差B、为幼儿选配食品及每餐间隔时间,应考虑不同年龄幼儿的胃容量,科学的制定幼儿的食谱C、幼儿胃液分泌量较成人多且酶活力高,因此幼儿的消化能力强D、幼儿胃容量较小,随年龄的增长,胃容量逐渐扩大正确答案:C2.下列关于幼儿痱子的预防措施,表述正确的是()。

A、多在烈日下活动B、勤洗澡,勤换衣物C、多吃高脂肪食物D、穿紧身衣服正确答案:B3.下列属于非感染性腹泻病因的是()。

A、生、熟食餐具混用B、高蛋白食物摄入过多C、感冒引起的并发症D、吃了致病菌污染的食物正确答案:B4.关于幼儿眼的卫生保健,说法错误的是()。

A、定期给幼儿检查视力B、定期为幼儿调换位子,预防斜视C、为幼儿提供的书籍,字体不宜大,字迹、图案清晰D、注意科学采光正确答案:C5.美工活动时小红得手不小心被割伤了,老师的做法是()A、直接消毒伤B、止血即可C、先止血,后消毒,再包扎D、直接包扎正确答案:C6.幼儿在进餐时哭闹、嬉戏打闹十分容易将食物吸入器官或者支气管,以下描述正确是()A、支气管异物左侧多见B、可以用镊子取出异物C、气管异物自然咳出的几率较大D、气管异物会表现出咳呛、吸气性呼吸困难正确答案:D7.与正常视觉功能有关,能维持夜视功能的是( )。

A、维生素AB、维生素BC、维生素CD、维生素D正确答案:A8.活动室的空间不够宽敞的时候,幼儿活动的参与性和社会交往一般会( )A、没有变化B、降低C、有可能提高也有可能降低D、提高正确答案:B9.某幼儿园的活动室重新布置,老师决定使用浅粉色来粉刷天花板和墙壁。

这是符合活动室( )的要求。

A、采光B、空间C、通风D、保暖正确答案:A10.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强调一些卫生常识,如饭前便后要洗手等。

从预防传染病流行的角度看,这是为了()。

卫生学重点

卫生学重点

绪论1.卫生学是以预防医学理论为基础,以“环境与健康关系”为主线,运用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环境医学和社会医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环境因素与人群健康的关系,阐明有益和有害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以及与环境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和流行规律,以达到改善环境、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2.健康(health)是整个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

3.预防医学内容:环境对健康的影响4.卫生学的研究对象—环境卫生学的研究任务—环境与健康的关系5.一级预防(primary prevention):又称病因预防,指在疾病前期或无病期,针对病因或危险因素采取综合性预防措施,目标是防止或减少疾病发生。

6.第二级预防(Secondary Prevention):又称临床前期预防或三早预防,指在疾病早期做好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三早),目标是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

7.三级预防(Tertiary Prevention):又称临床预防,即在临床期或康复期,采取积极的治疗和康复措施,目标是防止伤残,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命质量,延长寿命。

第一篇环境与健康1.生物富集作用(Bioconcentration)::污染物进入生物体内后,在生物体之间可沿着食物链浓度逐级增高,并超过原环境中的浓度,这种现象叫做生物富集作用。

2.人类的一切活动都与环境息息相关。

人类和环境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复杂关系即互相联系、互相制约和互相作用的辨证统一关系。

3.环境污染物(pollutance):进入环境并能引起环境污染的物质。

一次污染物(primarypollutant)由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其物理和化学性质均未发生改变的污染物称为一次污染物包括有害气体、颗粒物、重金属及各种无机或有机化学物质。

如SO2、CO、NO、铅、苯并芘等。

(可能选择题)4.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指排入环境中的污染物在其物理、化学、生物等因素作用下发生变化,或与环境中的其他物质发生反应形成了理化性质和毒性完全不同于一次污染物的新污染物。

卫生学(第9版)PPT课件 人类和环境

卫生学(第9版)PPT课件  人类和环境
(1)一次污染物(primary pollutant) 从污染源直接排入环境,其理化性状没有发生改变的污染物称为一次污染物。
(2)二次污染物(secondary pollutant) 进入环境的一次污染物经环境中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形成与原来污染物理化性状和毒性完全不同的
新的污染物称为二次污染物。
素引起生态系统的破坏,称原生环境问题或第一环境问题。 ➢ 次生环境(secondary environment):人为活动影响所形成的环境,由于人为活动引起环境污染导 致生态平衡的破坏称次生环境问题或第二环境问题。
2. 社会环境(由上层建筑、经济、文化、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因素等构成)
卫生学(第9版)
卫生学(第9版)
1. 大气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
➢ 向下风侧更远的方向转移 ➢ 向平流层转移 ➢ 向其他环境介质中转移
2. 水体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
➢ 扩散、弥散和水体流动迁移 ➢ 生物富集作用和生物放大作用
3. 土壤中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
➢ 借助水通过土壤颗粒间空隙的移动 ➢ 扩散 ➢ 土壤中的微生物降解有机物
卫生学(第9版)
(三)物理性因素
主要包括小气候(microclimate)、噪声、振动、非电离辐射、电离辐射等。 物理因素在环境中强度过高或过低均有可能对机体造成危害。
(四)社会心理行为因素
经济状况、政治体制 社会保障、文化教育 科学技术、卫生服务 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及家庭 人口
心理
人类健康
卫生学(第9版)
但有的组织器官中化学物含量虽然很高,却未显示出该部位明显的毒作用,此部位被称为贮存库 (storage depot)。
卫生学(第9版)
3. 环境污染物在体内的转化

《卫生学》知识点复习总结(完整版)

《卫生学》知识点复习总结(完整版)

#卫生学:是在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导下,研究外界环境因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阐述环境因素对人体健康影响的规律,提出改善和利用环境因素的卫生要求的理论根据和措施的原则,以达到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的目的。

#健康:不仅仅是指没有疾病和病痛,而且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完好状态。

#亚健康: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又称第三状态。

是指机体虽无明确疾病,却显现出活力下降、适应能力和反应能力减退,自我感觉在生理和心理方面有各种不适应症状的一种生理功能低下的状态。

它是疾病和早衰的先导,其发展恶化可导致过劳而猝死。

#健康四大基石为:合理膳食、适宜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生物圈:是指有生物生存的地球表层。

其范围大致包括了12km深的地壳、海洋及15km以内的地表大气层。

#地方性疾病:原生环境的水和土壤中某些元素含量异常,从而影响当地居民摄入这些元素的数量,出现居民体内这些元素含量的过多或过少,产生的疾病称为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因这类疾病的发病具有明显的地区性特点,故又称地方性疾病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的环境所构成的一个有物质、能量和信息流动的功能系统。

生态平衡:在一定的时间内,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间,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物质、能量的输出和输入,生物学种群和数量,以及各数量之间的比例,始终保持着一种动态平衡。

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物质、能量、信息流动、传递、交换和循环的一种方式,它在维持生态平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生物富集作用:环境中某些污染物含量在生物体之间沿着食物链逐级增高,使生物体内浓度超过环境中浓度。

环境污染:由于各种人为的或自然的原因,使环境的构成发生重大变化,并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了生态平衡,对人类健康造成直接的、间接的或潜在的有害影响的现象。

公害:严重的环境污染。

公害病:因严重的环境污染而引起的区域性疾病,是环境污染造成的地区性中毒性疾病。

水体富营养化:生活污水中广泛存在着烷基磺酸盐型合成洗涤剂,致使生活污水含有大量的氮、磷等物质,含此类物质的污水流入水体,可使水中的藻类大量繁殖,水的感官和化学性状迅速恶化引起水体富营养化。

卫生学错题详解

卫生学错题详解

1、医学科学的目标是A.减轻痛苦B.恢更健康C.防止伤残D.维护健康和促进健康E.以上都不是答案:D2、公元前370多年以前,西方医学鼻祖Hippociates在预防疾病的思想方面就提出了A.人体的结构B.消毒原理C.环境对健康的影响D.免疫接种的方法E.大卫生的观念答案:C,这是卫生学,主要研究的就是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因此即使真的不知道也要选C3、20世纪人们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是由于A.传染病死亡率太高B.发明了治疗传染病的抗生素C.环境严重污染D,城市人口增多E.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答案:E4、人类与环境之间,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方式是A.新陈代谢B.生物转化C.生物富集D.化学反应E.以上都不是答案:A,人类与环境之间是通过新陈代谢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但生物间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就是通过食物链进行5、下列属于原生环境问题的是A.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B.公害病C.食源性疾病D.职业病E.传染病答案:A6、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污染物是A.氟、磷B.氮、磷C.碘、磷D.氟、氮E.碘、氮答案:B7、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的关系中,最重要的是A.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B.环境因素对人类健康影响的兔杂性C.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D.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E.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的双重性答案:D8、环境自净是指污染物进入环境后,经过一定时间,该污染物A.理化性质发生改变B.浓度降低,总量增高C,浓度或总量降低D.毒性增高E.毒性降低答案:C9、下列易经完整的皮肤吸收的物质是A.苯B.苯胺C.苯并花D.联苯胺E.邻苯二甲酸酯类答案:B10、在人群健康效应中,准病态(即亚临床状态)的变化是A.生理代偿的变化B.体内负荷增加的变化C.正常调节的变化D.出现严重中毒E.生理功能异常的变化答案:E11、环境污染物经皮吸收必须具备下述条件A.水溶性B.脂溶性C.水溶性和脂溶性D.皮肤血流量E.高气温答案:C,溶于脂而难溶于水的物质经皮肤吸收率相对较低:当其挥发度很高时,吸收率更低,如苯等经皮肤吸收较少。

卫生专业基础知识包括什么

卫生专业基础知识包括什么

卫生专业基础知识包括什么在卫生专业中,基础知识是学习和理解其他高级概念和技能的基础。

本文将介绍卫生专业中的一些基础知识,以帮助读者对这个领域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1. 卫生学的基本概念卫生学是研究人类健康以及预防和控制疾病的科学。

通过学习卫生学,人们可以了解不同的卫生问题、疫情传播方式、卫生设施和健康教育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对于制定卫生政策和推动社会公共卫生非常重要。

2. 流行病学流行病学是研究群体中疾病和健康情况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的学科。

通过了解流行病学,人们可以了解不同疾病的发病率、传播途径、风险因素等信息,从而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控制疾病的传播。

3. 疾病预防和控制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是卫生专业的核心内容。

通过学习疾病预防和控制的知识,人们可以了解不同疾病的预防方法、控制策略、疫苗接种和传染病监测等措施。

这些知识对于保护公众健康至关重要。

4. 卫生环境卫生环境是指我们居住和工作的环境对健康的影响。

学习卫生环境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不同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如水质、空气质量、噪音和有害化学物质等。

通过了解这些知识,我们可以采取措施改善环境,保护健康。

5. 预防医学预防医学是通过预防疾病和促进健康来保护人群健康的学科。

学习预防医学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并掌握常见疾病的预防方法,如健康饮食、锻炼、戒烟和定期体检等。

6. 卫生教育和健康促进卫生教育和健康促进是通过教育和宣传来提高公众对健康问题的认识,并影响其行为和生活方式。

通过学习卫生教育和健康促进的知识,人们可以了解不同的健康教育策略和促进健康的方法,以及有效的沟通技巧。

7. 社区卫生社区卫生是指在社区层面展开的卫生工作。

学习社区卫生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卫生问题在社区中的分布情况,以及如何组织和推动社区卫生工作,包括健康教育、疫苗接种和卫生设施建设等方面。

8. 卫生管理卫生管理是指在医疗机构、卫生部门或社区中进行卫生工作管理和组织的学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装订线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装订线以外,答在装订线内无效第二装订线锦州医科大学考试中心2016-2017(2)卫生学试卷(供补<缓>考试使用)一、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写在下面表格内;每题1分,共20分)1.对环境污染描述错误的是A.可由各种人为或自然原因引起 B.造成环境质量恶化,破坏生态平衡 C.不会造成环境理化结构的改变 D.对人类健康可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危害 E. 严重的环境污染叫做公害2.下列物质中属于二次污染物的是A.CO B.SO2 C.H2S D.CO2 E.SO33.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间,在日本富山神通川下游地区,因某冶炼厂排除废水,使水及水稻收到污染,造成居民出现以骨骼系统病理改变为主的一系列疾病,该病是A.水俣病 B.痛痛病 C.地方性甲状腺肿 D.克山病 E. 大骨节病4.环境污染物经各种途径通过机体生物膜进入血液的过程被称为A.吸收 B.分布 C.转移 D. 蓄积 E. 代谢5.地方性氟中毒是指A.长期自环境摄入氟过低而引起的,以氟骨症和氟斑牙为主要表现 B.长期自环境摄入氟过高而引起的,以氟骨症和氟斑牙为主要表现 C.长期自环境摄入氟过低而引起的,以骨质疏松为主要表现 D.长期自环境摄入氟过高而引起的,以骨质疏松为主要表现E. 一种职业性疾病6.RNI指的是A.推荐营养素供给量B.适宜摄入量C.推荐摄入量D.平均需要量E.可耐受最高摄入量7.缺乏何种营养素可导致癞皮病A.维生素AB.烟酸C.维生素CD.核黄素E.硫胺素8.体内铁丢失的主要途径是什么A.出血B.粪便C.汗液D.毛发E.皮肤脱落9.肠原性青紫病是何种食物中毒的表现A.砷化物中毒B.含氰苷类食物中毒C.甲醇中毒D.亚硝酸盐食物中毒E.河豚中毒10.下列哪项不能去除黄曲霉毒素A.挑去霉粒B.加酸C.加碱D.碾压加工E.加水搓洗11.患者从事蓄电池生产3年,诉头昏、无力、肌肉关节酸痛、记忆力减退、时有便秘、腹绞痛,体检发现门齿、犬齿、牙龈的内外侧边缘处可见蓝黑色线带,化验血色蛋白90 g/L,你认为何种诊断可能性大?A.急性铅中毒B.慢性铅中毒C. 急性汞中毒D.慢性汞中毒E.慢性苯中毒12.下列毒物哪个最易引起高铁血红蛋白血症?A. 氮氧化物B. 苯胺C. 甲苯D. 硫化氢E. 一氧化碳13.吸入水溶性小的刺激性气体对人体最严重的损害是A. 肺不张B. 肺水肿C. 支气管痉挛D. 化学性肺炎E. 气管和支气管炎14.在工业生产中常见的化学性窒息性气体有____。

A. CO、CO2、H2SB. CO、HCN、H2SC. CH4、CO2、N2D. CO2、SO3、NO2E. CO2、H2S、SO215. 下列资料属于等级资料的是A.白细胞计数(个/L) B.血型(A、B、O、AB) C.体重(kg) D.病人的病情分级(轻、中、重) E.坐高指数(%,坐高/身高)16. 绘制统计表时,正确的选项是A.标题一般放在表的下方 B.数字暂缺可用空格表示 C.标题应包括备注等所有内容 D.除顶线、底线外,尚可用斜线E.多用简单表,且纵、横标目相结合表达一个完整意思17. 对应于μ-1.96σ~μ的正态分布曲线下的面积占正态分布曲线下总面积的A.2.5% B.47.5% C.5% D.95% E.49.5%18. 单因素方差分析中,不正确的计算公式是A.SS组内=SS总-SS组间 B.v总=v组间+v组内 C.MS组间=SS组间/v组间 D.MS组内=SS组内/v组内E.F=MS组内/MS组间19. 关于率的标准误,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率的标准误即总体率与样本率之差 B.率的标准误等于p/n C.率的标准误小,说明抽样误差小,样本率的数值与总体率接近D.率的标准误越大表明率的抽样误差越小 E.率的标准误的计算公式是:p(1-p)n20. 配对设计的秩和检验中,其H0假设为A.差值的总体均数为0 B.差值的总体中位数为0 C.μd≠0 D.Md≠0 E.μ1≠μ2第二装订线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装订线以外,答在装订线内无效第二装订线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有效氯:2. 无机盐:3. 职业中毒:4. 中暑:5. 直线回归: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请简述用氯及含氯制剂消毒饮用水的杀菌机制。

2.简述沙门菌属食物中毒的临床表现有哪几种类型?3. 职业病的特点有哪些?4. 标准误和标准差的区别?四、应用分析题(每题10分,共 50 分)1.试述大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和间接危害分别有哪些,并请举例说明(至少2例)。

第二装订线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装订线以外,答在装订线内无效第二装订线2. 检验致病性葡萄球菌的方法是什么?葡萄球菌肠毒素形成的条件有哪些?3.影响矽肺发病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矽肺的基本病理改变是什么?矽肺X线胸片的主要表现是什么?其常见的并发症有哪些?4.已知正常成年女性血红蛋白均值为130g/L,今随机调查某厂成年女性36人,测其血红蛋白均值为115g/L,标准差15g/L。

备注:t0.05,35 = 2.030, t0.05,36 =2.028(1)该资料属何种资料类型?(2)欲分析厂该成年女性血红蛋白均值与一般成年女性是否不同,宜选用何种假设检验方法?(3)计算并写出具体步骤。

5.用甲乙两种方法测定110例恶性肿瘤患者体内ck20基因表达阳性率,甲法测定阳性78例,乙法测定阳性62例,两种方法一致测定阳性40例,甲乙两种方法的测定阳性率是否有差异?(绘制表格并计算)。

备注:2χ0.05(1)=3.84,2χ0.05(2)=5.99,2χ0.05(3)=7.81第二装订线 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装订线以外,答在装订线内无效 第二装订线锦州医科大学考试中心2016-2017(2)卫生学试卷(供补<缓>考试使用)答案及评分标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CEBABCBADBBBBBDEBECB二、名词解释(每题2分,共10分)1.有效氯:是指含氯化合物中具有杀菌能力的有效成分,含氯化合物分子团中氯的化合价大于-1者均为有效氯。

2. 无机盐:体内各种元素,除碳、氢、氧、氮主要以有机化合物形式存在外,其余元素无论含量多少,统称为无机盐。

3. 职业中毒:劳动者在从事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而发生的中毒。

4. 中暑:在高温环境下因热平衡和(或)水盐代谢紊乱而引起的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热相关性疾病。

5. 直线回归:是用直线回归方程来描述两个连续性变量X 和Y 间数量依存关系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氯或含氯制剂在水中可以形成次氯酸(1分)。

次氯酸分子体积小,电荷中性,易于穿透微生物细胞壁(2分)。

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破坏细胞膜,使蛋白质、RNA 和DNA 等物质释出,并影响多种酶系统,从而使细菌死亡(1分)。

氯对病毒的作用在于其对核酸的致死性破坏(1分)。

2. (1)胃肠炎型;(2)类霍乱型;(3)类伤寒型;(4)类感冒型;(5)败血病型。

(每点1分)3. (1)病因明确;(2)有明确的剂量-反应关系;(3)接触同一种职业性有害因素的人群中有一定量的人发病,很少出现个别病例;(4)如能早期发现,及时处理,预后较好;(5)多数职业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发现愈晚,疗效愈差。

(每点1分) 4.标准差:计算公式1分,应用每点0.5分;标准误:公式0.5分,应用每点0.5分。

四、论述题(每题10分,共 50 分)1.直接危害:(1)急性中毒(2)慢性炎症(3)变态反应(4)致癌作用(5)引起机体免疫力下降(每点1分) 间接危害:(1)产生温室效应(2)导致酸雨(3)造成臭氧层空洞 (每点1分)举例:伦敦煤烟型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印度博帕尔毒气泄漏事件、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件、日本四日市哮喘事件、臭氧空洞造成皮肤癌和白内障等发病率增加(举出2例即给2分) 2.(1)能产生肠毒素的葡萄球菌血浆凝固酶试验呈阳性反应(2分)。

(2)肠毒素形成的条件:1)食物受污染的程度:污染越严重,繁殖越快,越易形成毒素(2分); 2)温度:在37℃范围内,温度越高,产生肠毒素的时间越短(2分);3)食物:富含蛋白质与水分,且含一定淀粉的食物或油脂较多的食物,易形成肠毒素(2分); 4)环境条件:通风不良氧分压低,易于肠毒素形成(2分)。

3.(1)矽肺的发病与粉尘的游离SiO 2含量、游离SiO 2类型、粉尘浓度、分散度、接尘时间、防护措施、接尘者个体因素等有关,肺内粉尘蓄积量是矽肺发病的决定性因素。

(4分,其中7种因素每点0.5分,决定性因素0.5分)。

(2)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和矽结节的形成。

(2分) (3)小阴影和大阴影。

(2分)(4)肺结核、肺部感染、肺心病、自发性气胸。

(2分) 4.(1)计量资料(或者数值变量资料)(1分)(2)单样本t 检验(或者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t 检验)(1分) (3)0:μμ=H ,该厂成年女性血红蛋白均值与一般成年女性相同(1分)11μμ≠:H ,该厂成年女性血红蛋白均值与一般成年女性不同(1分)α=0.05(1分)第二装订线 请考生将答案填写在装订线以外,答在装订线内无效 第二装订线=6015 =6(共2分,公式1分,结果1分)6>t 0.05,35=2.030,故P<0.05 (1分),按α=0.05水准,拒绝H ,接受1H ,可以认为该厂成年女性血红蛋白均值与一般成年女性不同(1分),该厂成年女性血红蛋白均值低于一般成年女性(1分)。

5.(绘制表格4分)甲法 乙法 合 计 + - + 40 38 78 - 22 10 32 合 计6248110H :C B =,即甲乙两种方法测定阳性率相同(1分)1H :C B ≠,即甲乙两种方法测定阳性率不同(1分)05.0=α(1分)本例b+c =38+22=60> 40 ,用配对四个表2χ检验公式,计算检验统计量2χ值c b c b +-=22)(χ=()65.8153615362=+-, 1=ν(共2分,公式1分,结果1分)4.27>3.84,得P < 0.05。

按0.05α=水准,拒绝0H。

认为甲乙两种方法测定阳性率有差异。

(1分)38-2238+224.27 3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