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从关注细节开始十六知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从关注细节开始十六知晓”解读

“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在哲人的眼中,每一个生命都是美好的,都值得人们关爱。

那么,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如何才能将爱化作点滴甘泉,滋养学生的生命成长?

我们认为,只有真正懂得了每一个孩子的特点,了解每一个孩子成长的背景,才能谈得上对孩子真正的尊重,才能谈得上对孩子真正的关爱。

因此,了解每一个孩子,是教师基本的职责。正是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之下,磨子桥小学提出了“十六知晓”:知晓学生的姓名含义,知晓学生的生活习惯,知晓学生的个性特点,知晓学生的行为方式,知晓学生的思维方式,知晓学生的爱好兴趣,知晓学生的困难疑惑,知晓学生的情感渴盼,知晓学生的心路历程,知晓学生的知音伙伴,知晓学生的成长规律,知晓学生的家庭情况,知晓学生的上学路径,知晓学生的社区环境,知晓学生家长的思想,知晓学生家长的愿望。

“十六知晓”不只是教育的理念,更是对教育细节的强调。

我们提出“知晓学生的姓名含义”,因为每一个生命来到世间,都寄托着父母无限的欣喜,而每个孩子的名字,都饱含着父母深切的希望,承载着家族的文化,更延续着中华民族精神。所以,我们不仅要知晓学生的名字,还要知晓这一名字背后蕴含的深义。这是教师尊重孩子作为生命个体的第一步。

我们提出“知晓学生的上学路径”,因为每个孩子上学的路径不一样,回家的时间也不一样,在路上可能遇到的诱惑、危险也不一样。老师了解了孩子上学的路径,就能够理解孩子偶尔的迟到,能够与家长携手引导孩子远离网吧的诱惑,引导孩子远离危险,安然回家。

我们提出“知晓学生的社区环境”,是为了理解孩子种种行为和思考方式的背景,更加了解“人之初,性本善。生相近,习相远”的教育规则,从而给予孩子更加容易接受的帮助。

同样,我们只有知晓了学生的爱好兴趣、困难疑惑、情感渴盼、心路历程,才会懂得一个生命成长的艰辛与快乐;我们只有知晓了学生的个性特点、思维方法、行为方式、成长规律,才会懂得一个生命结构的神奇与美丽;我们只有知晓了学生家长的思想及家长的愿望,才会懂得一个生命的价值与意义。

……

“十六知晓”的提出,向教师提出了全面、深刻、准确了解学生的具体要求;让每一位教师明白了如何以人为本,关爱学生生命成长。

在四年级祝肖何老师的班上,有一个“实心眼儿”的孩子,想到什么就马上就了、做了,很欠考虑。

这天,因为在课堂上表现“过分突出”,这个孩子被子小朋友告到祝老师那儿。到了办公室,孩子耷拉着脑袋,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

祝老师看着,有些于心不忍。轻轻地,祝老师把他拉到自己身边,问:“孩子,知道你名字是什么意思吗?”孩子疑惑地望着老师。

“杰,才能出众的人,组词可以组‘英雄豪杰’、‘杰出’。”祝老师问孩子,“你知道爸爸妈妈为什么给你取这个名字吗?”

孩子瘪了瘪嘴,小声地说:“知道,想让我当一个杰出的人。”

祝老师笑了:“你觉得你刚才的行为算是杰出吗?”

孩子低下头摇了摇,已经很难过了。

随后,祝老师又和孩子聊了什么样才算杰出,哪些人称得上英雄豪杰,怎样做才有可能成为一个杰出的人……

“每当有人叫起你的名字,就是在告诉你爸爸妈妈的希望。”末了,祝老师告诉孩子。

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这个孩子显得懂事了许多。

“‘十六知晓’提倡的教育是爱的教育,让我们更细致、更多元地懂得爱的教育应该从何做起。按照‘十六知晓’做工作,能让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更亲近、更融洽,能让教师与家长的关系更贴近,教育目标更一致。”祝肖何老师这样理解“十六知晓”。

“概括地说,‘十六知晓’就是要求教师知道儿童的成长经历。这是一种高度人性化的体现,也是‘以人为本’的具体实施方法,它要求每一位教师都应踏踏实实,潜下心来做工作。”曹晶晶老师说,只有真正理解了“十六知晓”,教师们才能用心灵去从事教育,用生命去唤醒灵魂。

在龙蕾老师的班上,有一个嗓门很大的孩子。这不,当龙老师走进教室时,这孩子还在大声地说呢:“上课了,请大家安静。”“大家安静,龙老师来了。”

唉,最不安静的人,正在用最大的声音让大家安静。龙老师无奈地对这个孩子说:“如果你安静下来,班上就真正安静了。你老是那么大的声音说话,小声点不行吗?”

“我声音本来就大,我们家的人声音都大。”

“那也得小声点呀……”为了不影响其他孩子上课,龙老师决定下课再找这孩子聊聊。

下课后,龙老师找到了她:“你为什么总是那么大声说话呢?小声点不行吗?”

“我本来声音就大!”

声音还是格外的高。

“那改改不行吗?这是在学校里呀,是大家学习的地方。”

“可我声音本来就大啊!”

说了半天,还是“本来就大”。龙老师有些生气了:“‘本来就大’就可以吗?就不能练习练习,别人都能做到,为什么你就不行?”

“可是……可是我必须用这么大的声音说话啊。”孩子急了。

“你,你是卖报的?还是收废品的啊?”龙老师也急了。

“告诉您,我什么都不卖,我声音本来就大,因为我妈妈是个聋子,我只想让她听到我说话。”顿时,龙老师脑中空白一片,再也说不出一个字。

后来,龙老师才知道,这个孩子的妈妈是一个残疾人,要靠助听器才能听到一点声音。为了和妈妈沟通交流,她总是大声地跟妈妈说话,久而久之,养成了大声说话的习惯。

“我真是无地自容。作为她的老师,我一直标榜自己是一个关心学生的好老师,但是现在,我让学生承受着这样重的精神压力,却不能察觉。这都是因为我工作不到位的缘故。”龙老师深深地自责。

这件事后,龙老师认真地学习了“十六知晓”,决心不再让这样的事情发生。“爱学生就要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思维方式,了解他们的精神世界和家庭环境。

只有了解了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才能引导他们成为有个性、有志向、有智慧的人。”

“十六知晓”的提出与实行,让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更加细致、深入,也拉近了师生间、家校间的距离,让学生更加亲近教师。“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亲其师,信其道’,才能让学生和家长更加信任老师,工作才能顺利开展。”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王平老师曾主动进行一次特殊的“家访”。

当时,王平老师教的一个孩子学习不怎么好,还经常迟到。为了更好的帮助孩子,王老师决定主动去孩子家做家访。孩子家在一片低洼的棚户区里。在路上,王老师细心地观察了孩子的生活环境:低矮的瓦房,肮脏的小巷,麻将馆,台球室、老式茶馆、电子游戏室,一家挨着一家。

“这样的环境,对孩子的发展肯定有一些影响。”走进孩子的家,王老师一不小心,头重重地撞在了低矮的门框上。孩子的父母看到老师受了伤,很是过意不去。孩子也吓得脸色发白,以为老师是来“告状”的。

看到这样的情形,王老师笑着对他们说:“都怪我不小心,你们千万别在意。”然后,又拉着孩子的手说:“老师就是来看看你,没别的。”

接着,王老师和孩子的父母就如何帮助孩子进行了详细交谈,而且明确表示,自己愿意尽最大的努力去帮助他。

“虽然头被撞得很疼,但我的收获却是非常大的。因为对孩子的生活情况更加了解,我才能有的放矢地帮助孩子。”王平老师说,孩子迅速的变化证明了“碰门楣”是有价值的。

在磨子桥小学这一方丰饶的教育土壤中,老师门用心解读着“十六知晓”,并全身心地依照“十六知晓”投入到爱的教育中。他们以从容淡泊的教育心境、求真务实的教育作风、真诚内省的教育品质,

通过对教育细节的关注,书写出一个个爱的故事,温暖着每一颗稚嫩的心灵——

因为知晓了学生的情感渴盼及心路历程,黄亚老师才看到了一个单亲家庭孩子的伤痛与无助,从而用真挚的爱心去感化他、温暖他。

因为知晓了学生的爱好趣,刘洁老师才取其所长,补其所短,解开了一个孩子学习与兴趣发生矛盾后的心结,激发了他积极进取的精神。

因为知晓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彭英老师才用爱心宽容了一个调皮小男孩在她衣裙上洒墨水的恶作剧,并送给他一首小诗:“土地宽容了种子,拥有了收获;大海宽容了江河,拥有了浩瀚;天空宽容了彩霞,拥有了美丽;人生宽容了遗憾,拥有了未来。”

……

因为知晓,才会宽容。因为宽容,才会收获到孩子的爱。

而教育只要有爱,就能创造出最美好的世界,实现人们最精彩的梦想。“十六知晓”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不是大事,只是教育的细节。但正是在这些细节中,我们清晰地感受到教育中浓浓的人文情怀,体会到教师对学生平凡朴素的挚爱,欣赏到一朵朵被爱心滋润的花朵在阳光下扶疏而开。

美国盲人女作家海伦·凯勒曾在回忆录中深情地说:“每个老师都能把孩子领进教室,但并不是每个老师都能使孩子学到真正的东西······我的老师成为我生活的一部分,我是沿着她的足迹前进的。我生命中所有美好的东西都属于她,我的才能、抱负和欢乐,全由她爱点化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