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18
基于《本经》《别录》之《伤寒论》18、43条新解
基于《本经》《别录》之《伤寒论》18、43条新解
王芳;刘耀岽;曾艺文
【期刊名称】《环球中医药》
【年(卷),期】2018(011)005
【摘要】基于《本经》《别录》,解读《伤寒论》18、43条,提出新观点:(1)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有活血化瘀之功;(2)此方桂枝、生姜、甘草协同治喘,厚朴、杏子协同解表;(3)43条误下的原因是患者大便硬;(4)此方适合体质偏虚患者.
【总页数】2页(P762-763)
【作者】王芳;刘耀岽;曾艺文
【作者单位】526020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医系;526020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医系;526020 肇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中医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22
【相关文献】
1.《伤寒论》苓桂术甘汤证条新解
2.《伤寒论》第15条新解
3.《伤寒论》“无大热”词义新解
4.基于录井参数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应用研究——以M18井区水平井录井随钻地质导向为例
5.基于录井参数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应用研究——以
M18井区水平井录井随钻地质导向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伤寒论398条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
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呜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
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7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
18喘家,作桂枝汤,加厚朴、杏子佳。
19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21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
22若微恶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2014年3月16日佛手老师《伤寒论》复习第18课
2014年3月16日佛手老师《伤寒论》复习第18课桂枝汤方药与方法驾驭《伤寒论金匮要略》诸法之上,具有总统论中诸方药之奥妙。
因为诸方药在桂枝汤的应用上,时明时暗的无不是随着桂枝汤的配伍大法而无限的进行着。
因为我们知道阴与阳、表与里、是寒热虚实的载体;辛温与苦平之药性产生之方法者,亦是随着阴与阳表与里产生的虚实寒热中的邪气而进行配伍着的。
这个配伍者,就是随着“桂枝”辛温的阳性,“芍药”苦平的阴性,再由“甘草、生姜、红枣”奠基的第三方势力的参与,去适应邪气性质下产生波频的倾斜而进行纠偏的,使阴与阳恢复到新一轮的平衡度。
这个倾斜中的功能就是“桂枝”随阳,“芍药”随阴,“姜草枣”随中的过度性去完成。
所以我们在学习论中原文时,往往找不到半表半里的阴与阳性的存在者,其实阴与阳者呢?就是由半阴与半阳中过渡而生出来的全阴与全阳,这个过程中是由半个阳半个阴加临,才能最后实现的,这就是中间力量必然存在的载体,即半阴与阳的阳症与阴症。
这样我们就会从中发现桂枝汤所调和中的阴与阳者,均是由初生之阳中的弱阳嫩阴来过渡的。
当我们讲到少阳病与厥阴病篇时,就会交代清楚少阳病为何“禁汗吐下及利小便”,厥阴为何会发展到“阳上郁,阴下凝”的概念,这个概念呢?是可以从桂枝汤方药与方法的开局就开始了。
因为《伤寒论》的高度统一性,是阴与阳、表与里者,均是随邪气带来的波频而密不可分的,是属于以一贯之的总概念。
桂枝汤方药桂枝三两,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
上五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温服一升。
服药须臾,喝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
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者,乃服之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伤寒论》108条必须背诵熟记的条文!
《伤寒论》108条必须背诵熟记的条文!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1)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2)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3)4.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2)5.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13)6.太阳病,项背强几几者,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14)7.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
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6)8.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支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20)9.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
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
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23)10.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25)11.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26)12.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27)13.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31)14.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32)15.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33)16.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
喘而汗出者,葛根黄连黄芩汤主之。
(34)17.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35)18.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伤寒论原文
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
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螈;若火熏之,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
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桂枝汤方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根据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桂枝家葛根汤方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桂枝二两(去皮)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伤寒论方剂
伤寒论全部方剂(1)十枣汤芫花(熬)、甘遂、大戟,等分。
上各为散。
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枣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纳药末。
强人服一钱匕,羸人服半钱,温服之,平旦服。
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下利后,糜粥自养。
(2)三物白散桔梗三分巴豆一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贝母三分,右三味为散,内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
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过不止,进冷粥一杯。
(3)干姜附子汤干姜一两附子一枚,生用,去皮,切八片,右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
(4)干姜黄连黄芩人参汤干姜、黄芩、黄连、人参各三两,右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温再服。
(5)土瓜根汁方应是土瓜根汁灌肠导泻(未写明详细用法)。
(6)大承气汤大黄四两,酒洗厚朴半斤,炙,去皮枳实五枚,炙,芒消三合,右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内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内芒消,更上微火一两沸,分温再服。
得下,余勿服。
(7)大柴胡汤柴胡半斤黄芩三两芍药三两半夏半升,洗生姜五两,切枳实四枚,炙,大枣十二枚,擘,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一升,日三服。
一方加大黄二两,若不加,恐不为大柴胡汤。
(8)大青龙汤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三两,切大枣十枚,擘石膏如鸡子大,碎右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
汗出多者,温粉粉之。
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一作逆)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9)大陷胸汤大黄六两,去皮芒消一升甘遂一钱匕,右三味,以水六升,先煮大黄,取二升,去滓,内芒消,煮一两沸,内甘遂末,温服一升,得快利,止后服。
(10)大陷胸丸大黄半斤葶苈子半升,熬芒硝半升杏仁半升,去皮尖,熬黑,右四味,捣筛二味,内杏仁、芒硝,合研如脂,和散。
取如弹丸一枚,别捣甘遂末一钱匕、白蜜二合、水二升,煮取一升,温顿服之,一宿乃下;如不下,更服,取下为效。
郝万山《伤寒论》第18讲汉代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换算
适用标准文案第 18 讲:汉代的胸怀衡制和经方药量换算大家好,我们上课。
我们前一次主要议论了,对于伤寒兼证的三个方证,一个是《葛根汤》的适应证,一个是《大青龙汤》的适应证,一个是《小青龙汤》的适应证。
那么应当说《葛根汤》的适应证,我们把我们从前所学过的内容,概括起来的话,《葛根汤》的适应证主要有三种状况。
那么第一种状况,是我们《伤寒论》讲义上没有认真描绘过的,就是那个阳明经脉受邪的,阳明经表证。
我们引用《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决》中的一段歌诀,那就是,“葛根浮长表阳明,缘缘面赤额头痛,发热恶寒身无汗,目痛鼻干卧不宁”。
那么这个证候是《葛根汤》的适应证之一。
那么《葛根汤》的适应证之二,那么就是“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这是讲的寒邪在太阳经脉,所以用《葛根汤》发汗散寒,疏导经脉,这是《葛根汤》的第二个适应证。
那么可见《葛根汤》这个方子,即能够治疗,阳明经表受邪,也能够治疗,太阳经表受邪,太阳经气不利,所以呢,它就也完整能够治疗,太阳和阳明合病。
那么太阳和阳明合病,在什么状况下,能够用《葛根汤》治疗呢?那就是“太阳和阳明合病,必自下利”。
在《伤寒论》中,对于太阳和阳明合病,有兼见喘而汗出的,有兼见下利的。
兼见喘而汗出的,我们用《麻黄汤》来治疗。
因为《麻黄汤》自己,就有宣肺平喘的作用。
假如太阳和阳明合病,兼自下利的,我们用《葛根汤》来治疗。
一方面因为,下利是中焦里气起落失调的表现。
那么中焦里气起落失调,提示了阳明的阳气抗邪于表,而不可以顾护于里的,这个症状比较突出。
所以,我们用《葛根汤》解阳明经表之邪为主。
另一方面,葛根这个药,又有升阳止泻的作用。
所以太阳与阳明合病自下利的,我们自然要采用《葛根汤》了。
自然,太阳与阳明合病,正气抗邪于表,不可以顾护于里,出现胃气上逆,不下利而呕吐的。
那我们就在《葛根汤》里头加半夏,来和胃降逆止呕,这就是《葛根加半夏汤》。
那么以上我们所讲的,《葛根汤》的适应证,就是这么三个方面。
伤寒论116条原文
伤寒论116条原文伤寒论116条原文如下:《伤寒论》是东汉时期张仲景所著的一部较早的医学经典,主要论述了太阳病、阳明病、太阳阳明病、太阳转阳明病、阳明病、转阳明病、阳明传太阳病、白虎汤证、承气汤证等116个病证。
该篇经文以条文的形式详细阐述了疾病的病机、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对于中医药学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是《伤寒论》116条原文及拓展:1. 太阳病,头痛,发热,恶风,麻黄麻黄汤主之。
2. 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恶风,桂枝汤主之。
3. 太阳病,无汗,恶风,桂枝汤不效,麻黄杏仁石膏汤主之。
4. 太阳病,发热,头痛,项背强几,脚肿,桂枝汤证。
5. 太阳病,发热,头痛,颈项强痛,无汗,麻黄汤证。
6. 太阳病,发热,头痛,恶风,身痛,桂枝汤证。
7. 太阳病,脉浮,发热,自汗,恶风,桂枝汤证。
8. 太阳病,发热,头痛,项背强几,脚肿,麻黄杏仁石膏汤证。
9. 太阳病,发热,头痛,恶风,无汗,口渴,桂枝汤证。
10. 太阳病,发热,头痛,颈项强痛,口渴,麻黄杏仁石膏汤证。
11. 太阳病,脉浮,恶风,头项强痛,桂枝汤证,心中烦躁,不可晓,欲得饮水,桂枝甘草汤主之。
12. 太阳病,头痛,发热,恶风,身痛,麻黄汤证,欲卧不卧,桂枝甘草汤主之。
13. 太阳病,发热,头痛,颈项强痛,口渴,桂枝汤证,腹泻,桂枝甘草汤证。
14. 太阳病,发热,头痛,颈项强痛,身痛,麻黄汤证,呕吐,桂枝甘草汤证。
16. 太阳病,头痛,发热,恶风,颈项强痛,口渴,麻黄汤证,鼻塞,桂枝甘草汤证。
17. 太阳病,发热,恶风,头项强痛,身痛,桂枝汤证,腹泻,麻黄杏仁石膏汤证。
18. 太阳病,发热,恶风,头痛,颈项强痛,脉浮,口渴,桂枝汤证,心中烦躁,欲得饮水,桂枝甘草汤证。
19. 太阳病,发热,头痛,恶风,身痛,麻黄汤证,欲卧不卧,桂枝甘草汤证,口渴,石膏汤证。
20. 太阳病,发热,头痛,颈项强痛,身痛,麻黄汤证,欲卧不卧,桂枝甘草汤证,腹泻,石膏汤证。
背诵伤寒论原文-伤寒论原文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合一十六法,方一十四首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1]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2]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3]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4]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5] 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
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癎,时瘛疭,若火熏之。
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6] 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
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7] 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8]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9] 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10] 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11] 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方一。
[12]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方二。
用前第一方。
[13]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方三。
[14]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芍药二两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大枣十二枚,擘桂枝二两,去皮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
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四。
[15] 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
观其脉症,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
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五。
伤寒论原文
伤寒论原文恶寒、发热、口渴、咽痛、咳嗽、鼻塞、流涕、喷嚏《伤寒论》原文24.太阳病,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
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
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26.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28.服桂枝汤,或下之,仍头项强痛,翕翕发热,无汗,心下满,微痛,小便不利者,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主之。
20.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肢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82.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
62.发汗后,身疼痛,脉沉迟者,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主之。
63.发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汤。
汗出而喘,无大热者,可与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64.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汤主之。
65.发汗后,其人脐下悸者,欲作奔豚,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主之。
66.发汗后,腹胀满者,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之。
67.伤寒若吐、若下后,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方三十。
68.发汗,病不解,反恶寒者,虚故也,芍药甘草附子汤主之。
69.发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烦躁者,茯苓四逆汤主之。
70.发汗后,恶寒者,虚故也;不恶寒,但热者,实也。
当和胃气,与调胃承气汤。
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
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72.发汗已,脉浮数烦渴者,五苓散主之。
73.伤寒,汗出而渴者,五苓散主之;不渴者,茯苓甘草汤主之。
76.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若更发汗,必吐下不止。
发汗吐下后,虚烦不得眠;若剧者,必反复颠倒,心中懊憹,栀子豉汤主之;若少气者,栀子甘草豉汤主之;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原文用法用量与原方组成注解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伤寒论》【原文用法与原方用量】喘家作[1],桂枝汤加厚朴杏子[2]佳。
(伤寒论:18)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切)芍药三两大枣十二枚(擘)厚朴二两(炙,去皮) 杏仁五十枚(去皮尖)上七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注释:[1]喘家作:喘家,指素有喘证之人;作,指外感引动喘证发作。
[2]杏子:即杏仁。
【功效配伍】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解肌祛风,降气平喘。
本方即桂枝汤加厚朴、杏仁组成。
方中桂枝汤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治新感之太阳中风;厚朴苦辛温,既能宽胸利气,又能降气平喘,化痰消浊;杏仁苦辛温,既能开宣肺气,又能降肺泻浊,止咳定喘。
厚朴、杏仁相配利肺降肺,平喘止咳,化痰利浊,是治喘家宿疾要药。
诸药相合,表里同治,共奏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宽胸降气、定喘止咳之功。
上七味药,用微火水煮,去滓,温服,并温覆衣被,以取微汗。
【方证论治辨析】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喘家发作。
症见气喘,胸满,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
喘家作,即久有气喘宿疾之人,因太阳中风而引发宿喘发作。
本证除气喘,必有胸闷、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等症。
因久有宿疾潜伏,今风寒犯表,营卫不和,邪气内迫,引动宿疾,致肺寒气逆,肺失宣降,气道不利,则气喘发作。
此证为新感引动宿疾,属表里同病,故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外解表邪,内平气喘。
【原文】太阳病,下之微喘者,表未解故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主之。
(伤寒论:43)太阳病若误用下法,致表邪不解,入里犯肺,肺气上逆作喘者,仍可用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
此与前者成因虽异,而太阳中风营卫不和,兼肺寒气逆之病机则同,故治法方药亦同。
【用方思路】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多用于因外感诱发喘咳发作者,汗出而喘是其主症。
若属风寒束表,症见无汗出而喘者,可用麻黄汤解表宣肺平喘,或用射干麻黄汤。
临证若咳痰不利,加桔梗、射干祛痰开结;若喘鸣甚者,加地龙、僵蚕、蜈蚣搜风解痉;鼻窍是肺气出人的门户,治喘咳应保持鼻窍通利,故可适当加辛夷花、苍耳子。
《伤寒论》中半夏的功用及炮制《伤寒
【关键词】伤寒论关键词:《伤寒论》;张仲景;半夏;功用;炮制据现有文献,半夏在《五十二病方》及《灵枢•邪客篇》中就有使用的记载。
《神农本草经》具体记述了半夏性味及功用。
《伤寒杂病论》中半夏应用广泛,医圣仲景对半夏的药性体悟深入透彻,制法得当,使用精准,应用灵活, 广泛用于痞证、呕吐、咽痛等病证的治疗,为后世所推崇。
《伤寒杂病论》在流传中被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书。
《伤寒论》中共有18首方剂使用了半夏。
笔者现就《伤寒论》中半夏的功用主治以及炮制方法作一探讨。
1半夏在《伤寒论》中的功用1.1辛行温通散结除痞半夏善治痞证。
《本草纲目》[1]谓“半夏主痰饮及腹胀者,为其体滑而味辛性温”。
半夏辛温燥烈,辛能散能行,能疏理气机,消胀除痞;温能温通气机,温化寒邪。
半夏禀辛温走散之性,而逞散结开痞,消胀除满之能。
如《伤寒论》第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此处为心下满而不痛的痞证,是因小柴胡汤证误下而致邪气乘虚而入,盘踞中焦,寒热错杂,气机痞塞不通,阴阳升降失和而成。
治疗上用半夏泻心汤。
方中以半夏为君药,其性辛温,有散结除痞之专长,直接针对痞证中焦阴阳升降失和,气聚而痞满的病机特点。
同时半夏与辛热之干姜一起配伍苦寒之芩连而成辛开苦降,寒热平调之剂,苦辛并用调其升降,寒温平等调其阴阳,坐镇中焦而和解上下。
同样在生姜泻心汤,甘草泻心汤,旋复代赭石汤这一类的方剂当中,张仲景同样使用了半夏,均取其辛行温通,滑利走散,除痞散结,而用于治疗心下痞证。
故成无己《伤寒明理论•卷四》[2] “半夏味辛温,干姜味辛热,《内经》曰:辛走气,辛以散之,散痞者,必以辛为助,故以半夏生姜为佐,以分阴而行阳也”》1.2 和胃化浊降逆止呕半夏为止呕要药,各种呕吐都可以随证使用。
《医学衷中参西录》[3]载“半夏:味辛,性温,有毒。
凡味辛之至者,皆禀秋金收降之性,故力能下达为降胃安冲之主药。
伤寒论》《金匮要略》背诵条文
伤寒论》《金匮要略》背诵条文不利,小青龙汤主之。
20】伤寒表不解,头痛发热,身疼痛,口渴,小便不利,小青龙汤主之。
21】伤寒表不解,身重疼痛,口渴而喜饮,小便不利,小青龙汤主之。
22】伤寒表不解,身疼重,恶寒发热,口渴,小便不利,小青龙汤主之。
23】伤寒表不解,身疼重,恶寒发热,口渴,小便不利,小青龙汤加桂枝主之。
24】伤寒表不解,身疼重,恶寒发热,口渴,小便不利,小青龙汤加人参主之。
25】伤寒表不解,身疼重,恶寒发热,口渴,小便不利,小青龙汤加甘草主之。
26】伤寒表不解,身疼重,恶寒发热,口渴,小便不利,小青龙汤加生姜主之。
27】伤寒表不解,身疼重,恶寒发热,口渴,小便不利,小青龙汤加黄芩主之。
28】伤寒表不解,身疼重,恶寒发热,口渴,小便不利,小青龙汤加XXX主之。
噎、小便不利、少腹满、喘的人可以服用小青龙汤治疗。
太阳病引起的蓄水证,表现为心下有水气、微喘、发热不渴。
如果服用汤后感到口渴,说明寒邪已经去除,汤有效。
此时可以服用小青龙汤。
太阳病引起的腑证-蓄水证-五苓散证,表现为发汗后大量出汗,胃中变得干燥,烦躁失眠,渴望饮水。
如果脉搏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可以服用五苓散。
如果发汗后脉搏浮数,感到烦渴,可以服用五苓散。
中风发热持续六七天,出现表里证,渴望饮水,但饮水后会呕吐,称为水逆,可以服用五苓散。
伤寒引起的汗出后口渴,可以服用五苓散;如果不口渴,可以服用茯苓甘草汤。
太阳病引起的蓄血证,热结膀胱,病人烦躁如狂,出现下血,下血后病情好转。
如果还有少腹急结的症状,可以服用桃核承气汤。
太阳病发作三天后,出现汗、吐、下、温针等治疗仍然不见好转,属于坏病,不适合使用桂枝汤。
需要根据脉象和症状进行个体化治疗。
病人身体发热,却想穿衣,说明热在皮肤,寒在骨髓;身体大寒,却不想穿衣,说明寒在皮肤,热在骨髓。
伤寒引起的下利清谷不止,伴有身体疼痛,需要急救里面。
如果后来身体疼痛,清便自调,需要急救表面。
急救里面可以使用四逆汤,急救表面可以使用桂枝汤。
18面)伤寒论考试(终极版本)总结
伤寒论考试终极总结一,问答:1、伤寒提纲六大纲领及其病机1太阳病脉证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
头项强痛而恶寒。
病机:外邪袭表,营卫不和。
2阳明病提纲: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
病机:燥热亢盛,正邪剧烈相争。
3少阳病脉证提纲: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病机:邪犯少阳,正邪交争于半表半里之间,致胆火内郁,枢机不利。
影响到脾胃的运化功能障碍或三焦的决读失权。
4太阴病提纲: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
(若下之,必胸下结硬。
)病机:脾阳虚弱,寒湿内盛。
5少阴病提纲: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病机:全身气血虚衰。
6厥阴病提纲: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病机:阴阳错杂,虚风内动。
2简述太阳中风与太阳伤寒证的主要脉证、病机和治法(简述太阳病伤寒、中风的鉴别要点。
)太阳中风主症:①发热—风邪犯表,卫阳浮盛,抗邪于外②汗出—卫阳不固,营阴失守③恶风寒—邪扰卫阳,卫阳失其温煦④鼻鸣—肺合皮毛,开窍于鼻,皮毛受邪,肺窍不利⑤干呕—胃为卫之源,表气失和,卫病干胃,胃气上逆。
病机:风邪袭表,卫强营弱。
治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方要桂枝汤)太阳伤寒主症:①头痛、发热、恶风—寒邪伤于肌表②身疼体痛骨节疼痛—寒凝经脉,经气不利③无汗—寒性收引,汗孔闭塞④喘—肺合皮毛,表闭则肺气不宣。
病机:寒邪袭表,卫阳郁遏,营阴郁滞。
治法: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方要麻黄汤)脉浮:①表未解,阳浮而阴弱,其脉必浮而无力②里热外蒸,必浮而有力。
发热:汗随热泄,其热较轻,只是微热②里热外蒸,其热较重。
渴:①三焦膀胱功能失职而正津不布,故见消渴、水逆②热结水停,较五苓散之渴程度轻,饮后可缓解,无吐。
小便不利:①三焦阳虚,气化失司,小便必清②下焦水热郁结,小便必赤。
治疗:①泽泻配茯苓猪苓利水通阳,白术健脾散水,桂枝温阳化气行水,表里同治②茯苓猪苓泽泻淡渗利水,滑石阿胶清热利窍,育阴行水使湿热下泄4、结胸三症?脉沉紧,心下痛,按之石硬是大结胸证的三个典型脉症。
中医经典《伤寒论》-原文
中医经典《伤寒论》-原文《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多种外感疾病的专著。
全书共12卷,22篇,397法。
除去重复之外共有药方112个。
全书重点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和进行辩证施治的方法。
他把病症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
对于六经所系的脏腑经络的病理机转加何进行辩证施治,他作了具体论述。
这就是,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的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症候改进行综合分析,归纳出它的症候特点、病变部位、损及何脏何腑,以及寒热趋向、邪正盛衰等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
对于病在表,或正盛邪衰的三阳证(太阳、阳阴、少阳),治疗时应以祛邪为主,对于三阴证(太阴、骄阴、少阴),因为是寒邪入里,正虚阳衰,抗病力弱,所以治疗时就应以扶正为主。
在《伤寒论》的各篇中,六经病的不同症候,又贯穿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即所谓八纲)的基本内容。
伤寒杂病论原序余每览越人入虢之诊,望齐侯之色,未尝不慨然叹其才秀也。
怪当今居世之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但竞逐荣势,企踵权豪,孜孜汲汲,惟名利是务;崇饰其末,忽弃其本,华其外而悴其内,皮之不存,毛将安附焉?卒然遭邪风之气,婴非常之疾,患及祸至,而方震栗,降志屈节,钦望巫祝,告穷归天,束手受败。
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委付凡医,恣其所措,咄嗟呜呼!厥身已毙,神明消灭,变为异物,幽潜重泉,徒为啼泣。
痛夫!举世昏迷,莫能觉悟,不惜其命,若是轻生,彼何荣势之云哉!而进不能爱人知人,退不能爱身知己,遇灾值祸,身居厄地,蒙蒙昧昧,蠢若游魂。
哀乎!趋世之士,驰竞浮华,不固根本,忘躯徇物,危若冰谷,至于是也。
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撰用素问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辨证,为伤寒杂病论,合十六卷,虽未能尽愈诸病,庶可以见病知源。
帮你整理好了,小柴胡汤的全部条文和精义
帮你整理好了,小柴胡汤的全部条文和精义小柴胡汤在《伤寒论》中共在18 条原文中出现,包括太阳病、少阳病、阳明病、厥阴病及阴阳易差后劳复病五篇中,其中第98 条是提示忌用小柴胡汤,此外“柴胡证”和“柴胡汤证”有3 条出现在原文中。
小柴胡汤在《金匮要略》中出现4 次,呕吐哕下利病篇中治疗呕吐、妇人杂病篇中治疗热入血室与伤寒同,另2 处均出现在妇人产后病篇中,此外在疟病篇附方中有其加减方——柴胡去半夏加栝楼根汤。
(一)《伤寒论·辨太阳病篇脉证并治》1.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
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37)提要:太阳病十日后三种转归:表已解、传入少阳、邪仍在表。
2.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鞕,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96)提要:小柴胡汤主症及7 个或然症。
3. 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
正邪分争,往来寒热,休作有时,嘿嘿不欲饮食,脏腑相连,其痛必下,邪高痛下,故使呕也,小柴胡汤主之。
服柴胡汤已,渴者,属阳明,以法治之。
(97)提要:外邪直中少阳。
4. 得病六七日,脉迟浮弱、恶风寒、手足温,医二三下之,不能食而胁下满痛,面目及身黄,颈项强,小便难者,与柴胡汤,后必下重。
本渴饮水而呕者,柴胡汤不中与也,食谷者哕。
(98)提要:太阳太阴合病,误下变证,忌用柴胡汤。
5. 伤寒四五日,身热、恶风、颈项强、胁下满、手足温而渴者,小柴胡汤主之。
(99)提要:三阳证见,治从少阳。
6. 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法当腹中急痛,先与小建中汤;不差者,小柴胡汤主之。
(100)提要:少阳太阴合病,先温后和。
7. 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凡柴胡汤病证而下之,若柴胡证不罢者,复与柴胡汤,必蒸蒸而振,却复发热汗出而解。
(101)提要:小柴胡汤的使用“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
伤寒论原文398条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痫,时瘈疭,若火熏之。
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
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
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
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14、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覆取微似汗,不须歠粥,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
15、太阳病,下之后,其气上冲者,可与桂枝汤,方用前法。
若不上冲者,不得与之。
16、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
《伤寒论》原文(简洁版)
《伤寒论》原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合十六法,方十四首。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1]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2]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为伤寒。
[3]4、伤寒一日,太阳受之,脉若静者,为不传;颇欲吐,若躁烦,脉数急者,为传也。
[4]5、伤寒二三日,阳明、少阳证不见者,为不传也。
[5]6、太阳病,发热而渴,不恶寒者为温病。
若发汗已,身灼热者,名风温。
风温为病,脉阴阳俱浮,自汗出,身重,多眠睡,鼻息必鼾,语言难出。
若被下者,小便不利,直视失溲。
若被火者,微发黄色,剧则如惊癎,时瘛疭,若火熏之。
一逆尚引日,再逆促命期。
[6]7、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发于阳,七日愈;发于阴,六日愈。
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7]8、太阳病,头痛至七日以上自愈者,以行其经尽故也。
若欲作再经者,针足阳明,使经不传则愈。
[8]9、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9]10、风家,表解而不了了者,十二日愈。
[10]11、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
[11]12、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翕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方一。
[12]桂枝三两(去皮)芍药三两甘草二两(炙)生姜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
适寒温,服一升。
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
温覆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
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
若不汗,更服依前法。
又不汗,服后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
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
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
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13、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
伤寒论背诵的重点条文[精简]郝万山推荐
1.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1)2.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2)3.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3)4.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
阳浮者,热自发;阴弱者,汗自出。
啬(sè)啬恶寒,淅(xī)淅恶风,翕(xī)翕发热,鼻鸣干呕者,桂枝汤主之。
(12)5.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13)6.太阳病,项背强几(shū)几者,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14)7.太阳病三日,已发汗,若吐,若下,若温针,仍不解者,此为坏病,桂枝不中与之也。
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
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
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16)8.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支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
(20)9.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其人不呕,清便欲自可,一日二三度发,脉微缓者,为欲愈也。
脉微而恶寒者,此阴阳俱虚,不可更发汗、更下、更吐也。
面色反有热色者,未欲解也,以其不能得小汗出,身必痒,宜桂枝麻黄各半汤。
(23)10.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如疟,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
(25)11.服桂枝汤,大汗出后,大烦,渴不解,脉洪大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26)12.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更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方。
(27)13.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31)14.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
(32)15.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
(33)16.太阳病,桂枝证,医反下之,利遂(suì)不止,脉促者,表未解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8 讲汉代的度量衡制和经方药量换算
大家好,我们上课。
这个,我们上一次主要讨论了关于伤寒兼证的三个方证,一个是葛根汤的适应证,一个是大青龙汤的适应证,一个是小青龙汤的适应证。
那么应当说葛根汤的适应证,我们把我们以前所学过的内容归纳起来的话,葛根汤的适应证主要有三种情况。
那么第一种情况,是我们《伤寒论》讲义上没有仔细描述过的,就是那个阳明经脉受邪的,阳明经表证。
我们引用《医宗金监_伤寒心法要决》中的一段歌诀,那就是,“葛根浮长表阳明,缘缘面赤额头痛,发热恶寒身无汗,目痛鼻干卧不宁。
”那么这个证候是葛根汤的适应证之一。
那么葛根汤的适应证之二,那么就是“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
”这是讲的寒邪在太阳经脉,所以用葛根汤发热散寒,疏通经脉,这是葛根汤的第二个适应证。
那么可见葛根汤这个方子,即可以治疗阳明经表受邪,也可以治疗太阳经表受邪,太阳经气不利,因此呢,它就也完全可以治疗太阳和阳明合病。
那么太阳和阳明合病在什么情况下可以用葛根汤治疗呢?那就是太阳和阳明合病,必自下利。
在《伤寒论》中,关于太阳和阳明合病,有兼见喘而汗出的,有兼见下利的。
兼见喘而汗出的,我们用麻黄汤来治疗,因为麻黄汤本身就有宣肺平喘的作用。
如果太阳和阳明合病,兼自下利的,我们用葛根汤来治疗。
一方面因为下利是中焦里气升降失调的表现,那么中焦里气升降失调,提示了阳明的阳气抗邪于表,而不能布敷于里的这个症状比较突出,所以我们用葛根汤解阳明经表之邪为主。
另一方面,葛根这个药,又有升阳止泻的作用。
所以太阳与阳明合病自下利的,我们当然要选用葛根汤了。
当然,太阳与阳明合病,正气抗邪于表,不能布敷于里,出现胃气上逆,不下利而呕吐的,那我们就在葛根汤里头加半夏,来和胃降逆止呕,这就是葛根加半夏汤
那么以上我们所讲的葛根汤的适应证就是这么三个方面,其中第一种情况,阳明经表受邪,是我们根据后世医家的研究给它补充的。
关于大青龙汤的适应证,我们讲得已经很清楚了,那就是寒邪闭表,阳郁化热,不汗出而烦燥,这是第38 条的内容。
至于第39 条,我讲的是湿邪郁表,阳郁化热,郁热挠心。
但是这两种证候,无论是寒邪郁表也罢、还是湿邪郁表也罢,那么都有阳郁化热,郁热挠心的心烦,在外面呢都有不汗出而烦燥,都有不汗出这个症状,那么这是大家应当需要注意的。
大青龙汤是《伤寒论》中发汗力量最强的一张方子。
要用大青龙汤的话,它一定要有表证,没有表证,不能够用大青龙汤。
所以在大青龙汤适应证的第38 条,第39 条,都提到了和少阴病相鉴别,为什么?因为少阴病本身当真阳衰弱的时候,弱阳勉强和阴寒相争,争而不胜的时候,它可以有肢体燥动不宁的燥烦。
而大青龙汤的适应证呢,它是烦燥。
烦燥和躁烦在临床上有时候症状容易混淆。
所以你千万不要把一个真阳衰微躁烦证误认为是阳郁化热的烦躁证。
如果误用大青龙汤的话,那么后果将是不甚设想的。
当然,对大青龙汤适应证的第39 条,“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也有人把它解释成在表的寒邪有一种化热的倾向,所以身就由身痛而变成了身重,身重是热邪壅塞气机的表现。
但是这种在表的寒邪有化热的倾向,变成了由身痛而变成了身重,但是邪气仍然在表闭郁,所以仍然是无汗的。
像我们的讲义还有许多医家就是这么解释的,那么这个观点呢,也是提供大家参考。
关于小青龙汤的适应证,大家也非常熟悉,它是治疗寒邪闭表、里有水饮、外寒饮入内阴,内外合邪,水寒射肺而见到的咳喘。
那么这种咳喘,我们上次课也谈到了,以咳出大量的白色泡沫痰为特征,这才提示了是个水寒内胜,水饮犯肺,由于水饮之邪内盛,水饮之邪
又是变动不拘的,所以他常常可以随着三焦气机的升降出入而随处为患,因此呢,小青龙汤的适应证有许多或见的症状,就是有的人可以见到这样的症状,有的人可以见到那样的症状,像或渴,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这都属于水邪浸渍不同的部位所造成的或见证。
这个小青龙汤这张方子以温化水饮为主;大青龙汤这张方子,以解表发汗为主,那么大青龙汤用到了石膏。
小青龙汤在临床上应用的时候,如果寒邪闭表,水饮内阻,阳气郁扼,兼有心烦的话,也可以在小青龙汤中加石膏,这就是后世所说的小青龙加石膏汤。
小青龙这张方子呢,桂枝、麻黄、细辛,我上次说过还有干姜等等并用,辛温燥烈有余,尽管它用了五味子,用了芍药这些养营,这些保护阴液的药物,但是毕竟辛温燥烈有余,所以在临床使用的时候,对于水寒射肺的,咳喘急性发作,那么用上三付五付,咳喘急性发作缓解了,就不要继续用了。
因为这些辛温燥烈的药,有伤阴动血的弊病。
其中的细辛,我上次说,细辛作散剂不过钱,也见于《本草纲目》,也用宋朝人的《本草书》,那是作为散剂不过钱,因为如果量太大的话,可以引起一些中毒的反应。
所以我们在临床上,如果必要的时候,细辛也可以适当的用量大一些,10 克20 克,你看临床报道,有用10 克的,20 克的,也有用30 克的等等,治疗寒饮射肺的咳喘,还有人治疗心阳不足,心动过缓,西医诊断为病窦综合证的,这些都有报道。
但是我应当补充强调的一点是,细辛这个药里头,含有黄樟醚,黄樟醚是一个已经公认的一种致癌的成分。
所以用细辛的时候,必要的时候,确实是寒邪闭表,疼痛等等,你量可以超过钱,做汤剂,量可以超过钱,但是还是不能常用,不能久用,这是我们应当补充的。
下面是文中谈到的度量衡与当今的关系,原文不再整理。
汉代
清代1 石(读shi,后来读dan)=四钧=29760 克
1 石=120 斤=70800 克1 钧=三十斤=7440 克
1 斤=16 两=590 克1 斤=248 克
1 两=10 钱=369 克1 斤=16 两
1 钱=10 分=369 克1 斤=液体250 毫升
1 分=037 克1 两=15625 克1 两=24 铢
1 升=液体200 毫升
1 合(音ge)=20 毫升
1 圭=05 克
1 龠(yue )=10 毫升
1 撮=
2 克
1 方寸匕=金石类274 克
1 方寸匕=药末约
2 克
1 方寸匕=草木类药末约1 克
半方寸匕=一刀圭=一钱匕=15 克
一钱匕=1518 克
一铢=065 克
一铢=100 个黍米的重量
一分=3942 克
梧桐子大=黄豆大
蜀椒一升=50 克
葶力子一升=60 克
吴茱萸一升=50 克
五味子一升=50 克
半夏一升=130 克
虻虫一升=16 克
附子大者1 枚=20~30 克
附子中者 1 枚=15 克
强乌头1 枚小者=3 克
强乌头1 枚大者=56 克
杏仁大者10 枚=4 克
栀子10 枚平均15 克
瓜蒌大小平均1 枚=46 克
枳实 1 枚约144 克
石膏鸡蛋大 1 枚约40 克
厚朴 1 尺约30 克
竹叶一握约12 克
1 斛=10 斗=20000 毫升
1 石=
2 斛=100000 毫升1 斗=10 升=2000 毫升1 斛=5 斗=50000 毫升1 升=10 合=200 毫升1 斗=10 升=10000 毫升1 合=2 龠=20 毫升1 升=10 合=1000 毫升1 龠=5 撮=10 毫升
1 合=100 毫升1 撮=4 圭=
2 毫升
1 圭=05 毫升
1 引=10 丈=2310 厘米
1 丈=10 尺=355 厘米1 丈=10 尺=231 厘米
1 尺=10 寸=355 厘米1 尺=10 寸=231 厘米
1 寸=10 分=355 厘米1 寸=10 分=231 厘米
1 分=0231 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