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指南针

合集下载

2024年指南针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精品教学课件

2024年指南针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精品教学课件

2024年指南针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精品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指南针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涉及第三章《方向与位置》的第一节“认识指南针”。

具体内容包括:指南针的历史与构造、磁极与指向、如何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指南针的历史与构造,理解磁极与指向的关系,掌握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的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指南针、观察现象、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指南针的构造、磁极与指向的关系、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难点:理解磁极与指向的关系,正确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指南针、磁铁、铁屑、课件、实验器材。

学生准备:指南针、画图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课件展示指南针的历史,引导学生了解指南针的发明与用途。

2. 知识讲解(1)指南针的构造:介绍指南针的组成部分,如磁针、支架等。

(2)磁极与指向:通过实验,让学生观察磁铁吸引铁屑的现象,理解磁极与指向的关系。

(3)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讲解指南针的使用方法,如放置指南针、辨别方向等。

3.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让学生根据指南针确定方向,并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操作指南针,完成指定方向的确定。

六、板书设计1. 认识指南针2. 内容:(1)指南针的构造(2)磁极与指向(3)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七、作业设计2. 答案:(1)北:指南针的红色箭头指向北方;(2)东:指南针的红色箭头指向东方;(3)南:指南针的红色箭头指向南方;(4)西:指南针的红色箭头指向西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知识讲解、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让学生掌握了指南针的构造、磁极与指向的关系以及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的方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对指南针使用的掌握情况,并对学生进行拓展延伸,如了解其他导航工具等。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课件“指南针”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课件“指南针”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课件“指南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科版三年级《科学》教材中“指南针”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指南针的发明与演变,指南针的原理与使用,以及指南针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指南针的发明与演变,掌握指南针的基本原理。

2. 学会正确使用指南针,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 认识指南针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指南针的原理与使用方法。

难点:指南针在生活中的应用及实际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指南针教具、演示文稿、图片等。

学生准备:指南针学具、记录本、铅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郑和下西洋”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没有现代导航设备的情况下确定方向,引出指南针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介绍指南针的发明与演变,展示不同类型的指南针。

3. 讲解指南针原理:通过动画演示,讲解指南针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了解磁铁的性质。

4. 指南针使用方法:现场演示如何正确使用指南针,并指导学生动手操作。

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指南针定向”游戏,巩固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6. 指南针在生活中的应用:展示指南针在军事、航海、探险等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兴趣。

7.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检测学生对指南针知识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指南针的发明与演变2. 指南针的工作原理3. 指南针的使用方法4. 指南针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所学内容,谈谈指南针在生活中的应用。

答案:指南针在军事、航海、探险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帮助航海者确定方向,防止迷航等。

2. 作业题目:简述指南针的原理。

答案:指南针的原理是地球磁场对磁针的磁力作用,使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球的南极,从而确定方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故事导入、动画演示、实践活动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了指南针的发明、原理和使用方法。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针对性的辅导。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4-6 指南针--课件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4-6 指南针--课件


用指南针定方向的方法:
1. 把指南针盒放平,让磁针自由转动。 2. 待磁针停止摆动后,转动指南针盒,使方 位盘上标明的南(S)、北(N)方向与磁 针指的南、北方向一致。 3. 对照方位盘确定出各个方向。
动手测一测:我们教室的窗户朝着什么方向。 教室黑板朝着什么方向?
国旗与学校大门在 我们的哪个方向?
有了罗盘,航海就不容易迷失方向了。
指南针逐渐从我国传到了世界各地,促进了 世界航海事业的发展。
明代水浮罗盘
2、指南针的用途 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 指示方向的仪器。
常用于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及军事 等方面。
现在各式各样 的指南针
它具有小巧灵活等特点。
二、用指南针定方向
仔细观察指南针
指南针由几部分组 成?它们的作用是 什么?
支架 磁针
方向指 示盘
盒子
支架:支撑磁针,让 它保持水平状。 方向指示盘:指引确 定其它具体方向。 磁针:确定N、S极。 盒子:起保护作用
思考讨论:磁针的哪一端指北,哪一端指南? 方位盘上的方向是怎么表示的?


西北
东北 西北
东北
西
东西

西南
东南

西南
东南
课堂小结
1、司南的南极在勺柄前端,北极在与勺柄 相对的勺子前端。放在光滑的铜盘上勺子。 2、磁针和方位盘组合在一起,制造了叫做 罗盘。 3、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 的指示方向的仪器。
4、用指南针定方向的方法 (1)把指南针盒放平,让磁针自由转动。 (2)待磁针停止摆动后,转动指南针盒, 使方位盘上标明的南(S)、北(N)方向 与磁针指的南、北方向一致。 (3)对照方位盘确定出各个方向。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做一个指南针_教科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做一个指南针_教科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一做一个指南针_教科版同极相斥,异极相吸北朝向南北方简易的指南针f小磁铁棒固定试管底部,再套在原子笔上。

—将小磁铁棒平放在浮板上,且放在水面。

-试管上或是浮板上的小磁铁棒,静止时和指北针的指针一样,朝向南北方向,磁铁的N极指向北方,磁铁的S极指向宙芳。

GO指南针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指南针的故事:指南针是虫国四大发明之一。

大约在战国末期,虫国人便已发现磁石及其吸引铁制品的特性。

东汉初年又发现磁石可以指向南北,于是开始利用它做指南的工具。

虫国古代指示方向的工具叫「司南」,是由一个用磁铁做成的勺及一个光滑可以转动的盘所组成O使用时让勺在盘上转动, 当勺停止时,勺柄所指的方向便是南方。

由于司矗旳使用及其局限性,前人不断的研究与改进,便出现了指南鱼及指南针。

指南针的指针两端可以分别灵活的指向南北,后来被广泛应用到航海方面,对于人类克服海上航行的困难有很大的贡献。

0E0中国古代的指南针★指南针或指北针的名称视其指针尖端之朝向而定。

指针的尖端(或是红色那端)朝向北方,称为指北针;指针的尖端(或是红色那端)朝向南方,称为指南针。

k調查看看,日常用品中,那里有磁铁磁铁一般都没有标示磁极。

若它右侧那一面会与磁铁棒的N极吸在一起,请问圆磁铁右侧那一面是哪一极?右侧答:S极下列哪些物品可以做指南针?在□中打V O⑴一般的鐵釘口⑵具有磁性的鋼針m ⑶原子筆二(4)牙籤口(5)小磁鐵棒0指出南北的方法有哪些?请在()里扩。

()⑴平放在桌面上。

()⑵固定在桌面上。

()⑶放在保丽龙上,()(4)可用双面胶或胶泥 > 将做为指北针指针的物品定在试管底部。

0)(5)用细线绑在指针的中央‘悬挂起来。

地磁N極2•将磁铁棒的甲端靠近静止的指北针,指针转成下图的样子。

请问磁铁棒的甲端是哪一极?答:S极。

教科版三年级精品课件“指南针”精品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精品课件“指南针”精品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精品课件“指南针”精品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三年级《科学》教材第三单元“磁铁”,第6课“指南针”。

详细内容包括:指南针的结构与功能,指南针的原理,如何正确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以及指南针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指南针的结构和功能,掌握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2. 理解指南针指向北的原理,培养科学思维。

3. 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指南针的原理。

教学重点:指南针的使用方法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指南针、磁铁、铁钉、细线。

学具:每组一个指南针、一张白纸、一支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邀请一位同学上台演示如何在户外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指南针是什么吗?它是如何帮助我们确定方向的?2. 例题讲解(1)讲解指南针的结构与功能。

(2)讲解指南针的原理。

(3)演示如何正确使用指南针。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2)每组派一名代表上台演示,其他同学观察并评价。

4.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1. 板书指南针2. 内容:(1)指南针的结构与功能(2)指南针的原理(3)指南针的使用方法(4)指南针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出指南针的结构图。

(2)简述指南针的原理。

(3)举例说明指南针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1)见教材图。

(2)指南针的原理:地球本身是一个巨大的磁体,地磁北极和地磁南极分别位于地球的北极和南极附近。

指南针中的磁针会受到地磁场的作用,使得磁针的北极指向地磁南极,磁针的南极指向地磁北极。

(3)指南针在生活中的应用:户外探险、航海、地图定向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指南针的结构、原理、使用方法和应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4.6指南针(3)| 教科版 (共20张PPT)

三年级下册科学课件-4.6指南针(3)| 教科版  (共20张PPT)

司南
• 战国时期,人们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 制成了指南工具——司南。但是,战国时 期的司南是什么样子无法考证。现在的模 型是后人根据史书记载以及地下出土的汉 代地盘实物制成。
• 地盘是青铜做成的,内圆外方,中心圆面 磨得非常光滑,以保证勺体指示方向的准 确性。中心圆外围依次布列八卦、天干、 地支和二十八宿,共计二十四个方位。
• 指南鱼是把薄钢片剪成鱼形,长二寸,宽五分, 鱼的肚皮部分凹下去,使鱼像船一样能浮在水面 上。再把鱼和天然磁铁放在一起,由于磁铁的吸 力,钢片受磁感应也具有磁性。
• 这种人工传磁方法制成的指南鱼比使用司南方便 多了,只要有一碗水,把指南鱼放在水面上就能 辨别方向了。
• 经过长期的改进,人们又把钢针在天然磁铁上磨 擦,钢针也有了磁性。这种经过人工传磁的钢针 可以说是正式的指南针了。
• 地盘中心的小勺是用整块的天然磁铁磨成 的,磁铁的N极磨成司南的长柄,勺头底部 是半球面,非常光滑。
司南的使用方法
• 使用时先把地盘放平,再把司Fra bibliotek放在地盘 中间,用手拨动勺柄,使它转动,等到司 南停下来,勺柄所指方向就是南方。
• 这种勺形司南直到八世纪时仍在使用。
指南鱼
• 到了宋代,人们掌握了制造人工磁体的技术,又 制造了指南鱼。
中国古代的指南针
司南 勺柄指向南方
指南针
指南鱼
★指南针或指北针的名称视其指针尖端之朝向而定。 指针的尖端(红色那端)朝向北方,称为指北针; 指针的尖端(红色那端)朝向南方,称为指南针。
指北针
拿磁铁靠近指北针……
➢拿支磁铁靠近指北针,会有什么现象? →指北针的指针红色的那端会和磁铁的S极吸在一起。
各式各样的司南
各种各样的指北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3年级下册《指南针》教学课件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3年级下册《指南针》教学课件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3年级下册《指南针》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3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方向与位置》中的第5课《指南针》。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指南针的构造、使用方法及其原理。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三章第三节,着重讲解指南针的历史、组成部分、功能以及如何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指南针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基本的导航技能。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

3. 增强学生的方向感和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指南针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指南针的构造、使用方法以及方向的辨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指南针教学课件、指南针模型、磁性材料、地球仪等。

学生准备:指南针学具、画纸、铅笔、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指南针的趣味故事,引起学生对指南针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新课导入:(1)展示指南针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指南针的构造,介绍指南针的四个主要部分:磁针、支架、指针和刻度盘。

(2)讲解指南针的原理,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磁场对指南针的影响。

(3)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3. 实践操作:(1)让学生分组进行指南针的使用练习,学会通过指南针辨别方向。

(2)组织学生进行“指南针找宝藏”的游戏,巩固指南针的使用技巧。

4. 例题讲解:(1)讲解如何使用指南针确定地图上的方向。

(2)分析指南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户外探险、航海等。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在画纸上画出指南针,并标注出四个主要部分。

(2)进行方向辨别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指南针》2. 内容:(1)指南针的构造:磁针、支架、指针、刻度盘(2)指南针的原理:地球磁场(3)指南针的使用方法:观察磁针指向,确定方向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指南针的构造及原理。

2. 答案:(1)指南针的构造包括磁针、支架、指针和刻度盘。

教科版小学科学3年级下册《指南针》教学课件

教科版小学科学3年级下册《指南针》教学课件

教科版小学科学3年级下册《指南针》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小学科学3年级下册,第二章《方向与位置》的第三节《指南针》。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指南针的构造和作用,掌握指南针的使用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方向感和空间定位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指南针的历史、构造和作用,掌握指南针的使用方法,能准确地辨别方向。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指南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方向感和空间定位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指南针的使用方法和方向辨别。

教学重点:指南针的构造和作用,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指南针、地图、磁铁、铁钉、小船模型等。

学具:每组一个指南针、地图、磁铁、铁钉、小船模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指南针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新课导入:a. 出示指南针,让学生观察指南针的构造,引导学生了解指南针的组成部分。

b. 讲解指南针的工作原理,让学生明白指南针的作用。

c. 演示指南针的使用方法,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指南针。

3. 实践活动:a. 学生分组,每组发放一个指南针、地图等材料。

b. 教师提出任务:利用指南针,在地图上找出校园内的某个地点。

c.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活动,学会使用指南针。

4. 例题讲解:a. 出示例题:小船在海上迷失方向,如何利用指南针找到回家的路?b. 讲解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指南针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a.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课堂练习题。

b.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b. 提问学生: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使用指南针?c. 拓展延伸:介绍指南针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航海、地质勘探等。

六、板书设计1. 指南针2. 内容:a. 指南针的构造:磁针、刻度盘、支架等。

b. 指南针的作用:指示方向。

2024年三年级下册科学优质课件46指南针教科版

2024年三年级下册科学优质课件46指南针教科版

2024年三年级下册科学优质课件46指南针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教材,第46章《指南针》。

详细内容包括:指南针的发明与发展历史、指南针的结构与功能、指南针的使用方法以及指南针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指南针的发明与发展历史,认识到我国在指南针发明方面的贡献。

2. 掌握指南针的结构、功能和使用方法,学会正确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3. 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指南针的结构与功能、指南针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指南针实物、图片、视频、PPT等教学资源。

学生准备:指南针模型、纸张、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指南针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如探险、航海等,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指南针吗?它有什么作用?2. 教学新课(1)指南针的发明与发展历史通过讲解、图片和视频,介绍指南针的发明与发展过程,强调我国在指南针发明方面的贡献。

(2)指南针的结构与功能展示指南针实物,讲解指南针的各个部分及其作用。

(3)指南针的使用方法结合指南针模型,讲解指南针的使用方法,并进行示范。

3. 例题讲解出示例题,让学生利用指南针模型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与指南针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实践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指南针2. 内容:发明与发展历史结构与功能使用方法生活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指南针的发明与发展历史。

(2)说明指南针的结构与功能。

(3)利用指南针模型,演示如何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2. 答案:(1)指南针在我国古代被发明,起初为司南,后来发展为磁针指南。

北宋时期,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

(2)指南针主要由磁针、浮子和支架组成。

磁针具有磁性,可自动指向南北方向;浮子使磁针保持水平;支架用于固定磁针和浮子。

教科版三年级课件“指南针”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课件“指南针”课件

教科版三年级课件“指南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科版三年级《科学》教材中第四单元“导航工具”的第一课“指南针”。

详细内容将围绕指南针的历史、结构、工作原理以及使用方法等方面展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指南针的历史,掌握指南针的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团队协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指南针的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指南针、磁铁、铁钉、小船模型等。

学具:指南针、纸张、笔、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一个小船模型,提出问题:“在没有现代导航工具的古代,人们是如何确定方向的呢?”引导学生思考,进而引出指南针。

2. 第一阶段:指南针的历史(1)教师讲述指南针的发明及在我国古代航海中的应用。

(2)学生了解指南针的历史,体会古代人民的智慧。

3. 第二阶段:指南针的结构与工作原理(1)教师展示指南针,引导学生观察指南针的结构。

(2)教师通过实验,讲解指南针的工作原理。

(3)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指南针工作原理的理解。

4. 第三阶段:指南针的使用方法(1)教师讲解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操作,学习如何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3)随堂练习:学生分组,使用指南针进行方向判断比赛。

六、板书设计1. 指南针的历史2. 指南针的结构与工作原理结构:磁针、轴承、支架工作原理:地球磁场对磁针的磁力作用3. 指南针的使用方法平放指南针,使磁针自由转动确定南北方向依据磁针指向判断其他方向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使用指南针确定身边的物体方向。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指南针的历史、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有了基本的了解,但在操作过程中还需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制作指南针,进一步了解指南针的原理和用法。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课件指南针2(1)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课件指南针2(1)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课件指南针 2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主题为“指南针”。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第二章“磁铁”的第五节“磁铁的指向性”,详细内容涉及指南针的发明、磁针的性质、磁针的使用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指南针的原理,掌握磁针的使用方法,了解指南针在生活中的应用。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制作指南针模型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用指南针辨别方向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指南针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磁针的指向性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指南针、磁铁、铁钉、细线、剪刀、直尺等。

2. 学具:每组一个指南针、磁铁、铁钉、细线、剪刀、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展示指南针,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回答,引出本课主题。

2. 例题讲解:教师讲解指南针的原理、磁针的指向性以及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3. 动手制作指南针:教师演示如何制作指南针,学生分组进行制作。

4. 随堂练习:学生使用自制的指南针进行方向辨别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知识拓展:介绍指南针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航海、探险等。

六、板书设计1. 指南针2. 内容:指南针原理:磁针受到地磁场作用,指向南北方向。

磁针指向性:磁针南极指向地理北极,北极指向地理南极。

指南针使用方法:平放指南针,观察磁针指向,确定南北方向。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指南针,并用它来辨别方向。

2. 答案: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完成作业,教师批改并给予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对指南针的其他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指南针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2. 实践情景引入:确保情景能够吸引学生的兴趣并引导学生思考。

3. 动手制作指南针:指导学生正确制作并理解指南针的工作原理。

三年级下册科学优质课件46指南针教科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优质课件46指南针教科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优质课件46指南针教科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中的第46课,主题为“指南针”。

详细内容将围绕指南针的历史、原理和制作进行讲解。

具体涉及教材的第三章“工具与机械”中的第11节“探索指南针”。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指南针的历史,认识到它在航海和日常生活的重要性。

2. 让学生理解指南针的工作原理,掌握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制作指南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指南针的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如何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以及制作指南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指南针、磁铁、针、泡沫板、地球仪。

学具:每组一套指南针、磁铁、针、泡沫板。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指南针在古代航海中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指南针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5分钟)(1)介绍指南针的历史;(2)讲解指南针的工作原理;(3)展示如何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3. 例题讲解(10分钟)出示一道例题,让学生根据指南针的使用方法,判断物体所在的方向。

4. 制作指南针(30分钟)(1)教师示范如何制作指南针;(2)学生分组进行制作,教师巡回指导;(3)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点评。

5. 随堂练习(15分钟)出示一些方向题,让学生使用自制的指南针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指南针2. 内容:(1)指南针的历史;(2)指南针的工作原理;(3)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4)制作指南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指南针的历史;(2)解释指南针的工作原理;2. 答案:(1)指南针起源于我国古代,用于航海和定位;(2)指南针是利用地球磁场使磁针指向地磁北极,从而辨别方向;(3)根据指南针的指向,判断方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指南针的制作过程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但在理解指南针的工作原理方面仍有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讲解。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精彩课件指南针2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精彩课件指南针2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精彩课件指南针 2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第2节“指南针”。

详细内容包括:指南针的发明与演变、指南针的构造与原理、指南针的使用方法以及指南针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指南针的发明与演变过程,知道指南针在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中的地位。

2. 掌握指南针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能正确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指南针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重点:指南针的构造、原理以及正确使用指南针。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指南针、磁铁、铁钉、演示文稿等。

学具:每组一个指南针、磁铁、铁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演示文稿展示指南针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探险、航海等,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介绍指南针的发明与演变过程。

(2)讲解指南针的构造与原理。

(3)演示如何正确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3.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每组使用指南针进行方向辨别练习。

4. 小组讨论各小组分享使用指南针的经验,讨论如何避免指南针受到干扰。

六、板书设计1. 指南针的发明与演变2. 指南针的构造与原理3. 指南针的使用方法1)保持指南针水平2)远离金属物体3)注意磁偏角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如何正确使用指南针?答案:保持指南针水平,远离金属物体,注意磁偏角。

2. 作业题目:指南针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答案:探险、航海、野外求生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学生掌握了指南针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

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指南针的情况,并适时进行拓展延伸,如介绍其他导航工具和定位技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指南针的正确使用方法。

2. 指南针原理的理解。

3. 实践情景引入的生动性和贴合性。

4.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和拓展性。

一、指南针的正确使用方法1. 保持指南针水平:在使用指南针时,必须确保指南针处于水平状态,否则会影响指向准确性。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课件“指南针”课件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课件“指南针”课件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课件“指南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课件基于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教材第七章第三节“磁铁和指南针”的内容,详细介绍了指南针的历史、原理、使用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指南针的历史,理解指南针的工作原理。

2. 学会正确使用指南针,并能运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指南针的工作原理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学会正确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指南针、磁铁、铁钉、细线、课件。

学具:指南针、画有方向标记的纸张。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课件展示探险家在森林中迷路的情景,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没有现代导航设备的情况下辨别方向。

2. 知识讲解(1)介绍指南针的历史和在我国的应用。

(2)讲解指南针的工作原理,引导学生了解磁铁的性质。

(3)展示指南针的结构,讲解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3. 例题讲解(1)展示指南针的使用方法,如如何确定北方。

(2)讲解如何利用指南针进行简单的方向定位。

4. 随堂练习让学生两人一组,互相帮助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并在画有方向标记的纸张上进行验证。

六、板书设计1. 指南针的历史2. 指南针的工作原理磁铁的性质指南针的结构3. 指南针的使用方法4. 指南针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2. 答案:根据指南针指向,确定东、南、西、北方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对于指南针原理的理解,以及在使用指南针时的准确性。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了解其他导航工具,如卫星导航、地图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包括:1. 指南针的工作原理的理解。

2. 指南针在实际使用中的准确性。

3. 学生在随堂练习中的合作与交流。

4. 作业设计中的实践操作。

一、指南针的工作原理的理解指南针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地球磁场与磁铁的性质。

地球本身就像一个巨大的磁铁,其地磁北极和地磁南极分别位于地理北极和地理南极附近。

最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指南针》精品课件

最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指南针》精品课件

1.使用指南针观察方向的时候,我们要 注意避免( C )对指南针的影响。 A大风 B太阳 C铁器
2.指南针是根据磁铁( B )的性质制 成的。 A能吸引铁一类物质 B能指示南北方向 C同极相斥
3. 2000多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用 具有磁性的石头做成了一种仪器,叫 (C ) A指南鱼 B指南车 C司南
学习方法指导
同学们,天道酬勤,一个人学习成绩的优劣取决于他 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包括三个要素:
规范的学习行为; 良好的学习习惯; 有效的学习方法。
只要做好以上三点,相信你一定会成为学习的强者。
加油!加油!加油!
简答题:
给你一块没标明南、北极的条形磁铁和一个 指南针,你怎么快速判断条形磁铁的南、北 极?
方法一:用磁铁和指南针吸,吸住指南针北 极的那端是磁铁南极,吸住指南针南极的就 是磁铁北极。 方法二:悬挂法,离磁铁较远处先用指南针 判断方位,然后将磁铁悬挂,等待静止后观 察磁铁的朝向。
课后反思
1、和同桌说说今天学习的收获好吗? 2、师引导学生归纳本课知识重点。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6课
指南针
你知道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吗? 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
指南针:利用磁铁指示方向的仪器 关于指南针,你有什么问题吗?
指南针的历史
磁石,俗称吸铁石,能吸 引铁、镍niè 、钴gǔ等金 属物质。
光滑铜盘,磁石做勺
勺柄指南,叫司南
指南针的历史
磁石——司南——指南鱼
水浮式指南针
罗盘
指南针
观察指南针的组成
外壳
磁针 支架
方位盘
磁针:确定北极(N)和南极(S) 方位盘:指引确定其他具体方向 支架:支持磁针,让它保持水平

教科版三年级课件“指南针”

教科版三年级课件“指南针”

教科版三年级课件“指南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教科版三年级《科学》教材中“指南针”的相关内容。

具体涉及第三章第三节“磁铁的奥秘”,详细内容包括磁铁的性质、磁极的辨别、指南针的制作与使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磁铁的性质,掌握磁极的辨别方法。

2. 学习指南针的制作过程,能够正确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对科学技术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磁铁的性质、磁极的辨别、指南针的制作与使用。

难点:磁极的辨别、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磁铁、指南针、演示用地球仪。

学具:每组一份磁铁、指南针制作材料(包括磁针、针座、塑料底座)、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通过讲述一个探险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在野外如何辨别方向,从而引出指南针。

2. 磁铁性质探究(15分钟)(1)教师演示磁铁吸铁、排斥等性质。

(2)学生分组操作,观察磁铁的性质。

3. 磁极辨别(15分钟)(1)教师讲解磁极的辨别方法。

(2)学生分组操作,辨别磁铁的两极。

4. 指南针制作(20分钟)(1)教师讲解指南针的制作方法。

(2)学生分组制作指南针。

5. 指南针的使用(15分钟)(1)教师演示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2)学生分组操作,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6.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讲解如何使用指南针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随堂练习。

六、板书设计1. 磁铁的性质2. 磁极的辨别方法3. 指南针的制作过程4. 指南针的使用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将结果画在纸上。

答案:根据指南针指示,画出正确的方向。

2.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指南针,并介绍制作过程。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磁铁的性质和磁极的辨别掌握较好,但在指南针制作和使用方面还存在一定难度。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了解指南针在我国古代的运用,以及现代导航技术的发展。

重点和难点解析1. 磁极的辨别方法2. 指南针的制作过程3. 指南针的使用方法一、磁极的辨别方法磁极的辨别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正确辨别磁极对于理解指南针工作原理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东汉王充记载了它的形状和用法。《鬼谷 子·谋篇》里还谈到郑国人到远处去采玉,就 带了司南,以免迷失方向。
但是,用天然磁石琢磨而成的司南,成品较 低,磁性较弱。
到了宋代,人们发明了人工磁化方法,制造 了指南鱼和指南针,而指南针更为简便,更具 实用价值。它是以天然磁石摩擦钢针制成,在 地磁作用下保持指南性能;以后把它装置在方 位盘上,就称为罗盘。这是指南针发展史上的 一大飞跃。
指南针的原理
• 指南针也叫罗盘针,是我国古代发明的利 用磁石指极性制成的指南仪器。因此,必 须从磁石说起。
• 地球是个大磁铁,其地磁南极在地理北极 附近,地磁北极在地理南极附近。
• 指南针在地球的磁场中受磁场力的作用, 所以会一端指南一端指北。
1
指南针的历史
古人利用磁石的特性来制成指南工具。 最早出现的指南针叫司南,战国时已普遍 使用。它是利用天然磁石琢磨而成,样子 像一只勺,重心位于底部正中,底盘光滑, 四周刻二十四向,使用时把长勺放在底盘 上,用手轻拨,使它转动,停下后长柄就指 向南方。
11
指北针的指针静止时,为什么总是朝向 南北方向?
→科学家认为地球本身好 像是一个大磁铁,具有磁性, 简称地磁。
只是地磁的N极位于地球的 南方,地磁的S极位于地球的北 方(如右图)。
由于不同磁铁的N极和S极 会互相吸引,所以,指北针指 针红色端(N极)静止时,总是 朝向地球北方(地磁S极)。
12
指南车
• 地盘中心的小勺是用整块的天然磁铁磨成
的,磁铁的N极磨成司南的长柄,勺头底部
是半球面,非常光滑。
4
司南的使用方法
• 使用时先把地盘放平,再把司南放在地盘 中间,用手拨动勺柄,使它转动,等到司 南停下来,勺柄所指方向就是南方。
• 这种勺形司南直到八世纪时仍在使用。
5
指南鱼
• 到了宋代,人们掌握了制造人工磁体的技术,又 制造了指南鱼。
• 指南鱼是把薄钢片剪成鱼形,长二寸,宽五分, 鱼的肚皮部分凹下去,使鱼像船一样能浮在水面 上。再把鱼和天然磁铁放在一起,由于磁铁的吸 力,钢片受磁感应也具有磁性。
• 这种人工传磁方法制成的指南鱼比使用司南方便 多了,只要有一碗水,把指南鱼放在水面上就能 辨别方向了。
• 经过长期的改进,人们又把钢针在天然磁铁上磨 擦,钢针也有了磁性。这种经过人工传磁的钢针 可以说是正式的指南针了。
• 指南车是一种用来辨认方向的仪器,传说中 指南车乃是由轩辕黄帝或周公所发明,但据 历史考证,指南车是三国时魏国的马钧所制 造。
• 车上有一小人,其手指的方向即为南方,传 说司南、罗盘都是根据它而发明。
13
指南车的原理
• 指南车使用了差动齿轮装置,或者称加法 机构。其原理是当车辆直线行驶时左右两 车轮转动角速度相等。差动机构没有输出。 车辆转弯时两侧车轮角速度不相等,这时 差动机构输出这个差值。驱动指示机构。
6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7
中国古代的指南针
司南 勺柄指向南方
指南针
指南鱼
★指南针或指北针的名称视其指针尖端之朝向而定。 指针的尖端(红色那端)朝向北方,称为指北针; 指针的尖端(红色那端)朝向南方,称为指南针。
8
指北针
9
拿磁铁靠近指北针……
Ø拿支磁铁靠近指北针,会有什么现象? →指北针的指针红色的那端会和磁铁的S极吸在一起。
• 类似的装置应用在现代汽车的差速器和加 工齿轮的插齿机以及滚齿机中。
14
15
各式各样的指南针
16
各式各样的罗盘
17
各式各样的司南
18
各种各样的指北针1920源自21223
司南
• 战国时期,人们利用磁石指示南北的特性 制成了指南工具——司南。但是,战国时 期的司南是什么样子无法考证。现在的模
型是后人根据史书记载以及地下出土的汉 代地盘实物制成。
• 地盘是青铜做成的,内圆外方,中心圆面 磨得非常光滑,以保证勺体指示方向的准
确性。中心圆外围依次布列八卦、天干、 地支和二十八宿,共计二十四个方位。
→指北针的指针另一端(不是红色的一端)会和磁铁 的N极吸在一起。
N
S
→这种情形和两支磁铁互相靠近时的情形很类似。
10
指北针的指针是用什么材质制成的?
Ø指北针的指针是“磁铁”制成的吗?
→指针会受到吸引和排斥,所以应该是小磁铁制成 的;指针不可能是铁制的,因为铁只会被磁铁吸引, 不会被排斥。
磁铁同极靠近时,会互相排斥;磁铁若是不同 极靠近时,会互相吸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