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指南针教案
三年级科学指南针教案
![三年级科学指南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38ef2f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16.png)
三年级科学指南针教案教案标题:探索指南针的科学原理与应用教学目标:1. 理解指南针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够正确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3. 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教学资源:1. 视频或图片资源介绍指南针的工作原理。
2. 指南针模型或实物指南针。
3. 地图和指南针的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视频或图片资源,向学生简要介绍指南针的工作原理,并引导学生思考指南针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提问:你们有使用过指南针吗?你们知道指南针是如何使用的吗?二、探究指南针的工作原理(20分钟)1. 给每个学生发放一枚指南针模型或实物指南针,并告诉他们指南针的正北方向。
2. 让学生观察指南针的指针指向,并询问他们观察到什么现象。
3.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指南针的指针总是指向北方?4. 利用实物指南针进行示范,向学生解释指南针的工作原理。
指南针是由磁针构成的,其中的磁针会受到地球的磁场的影响而定位于地球的磁北极。
5. 引导学生理解指南针的指针指向是由于地球磁场的影响,而不是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三、实地应用指南针(15分钟)1. 让学生分成小组,给每个小组一张地图,并要求他们利用指南针找到北方。
2. 引导学生观察指南针的指示,并引导他们根据指南针的指示调整地图方向,找到北方。
3. 检查学生的操作并做出适当的指导。
四、反思与总结(10分钟)1. 提问:你们觉得使用指南针有什么好处?在什么情况下需要使用指南针?2. 引导学生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并对他们进行总结。
3.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使用指南针的技能。
教学拓展:1. 鼓励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的科学书籍或互联网资源,了解更多关于指南针的知识。
2.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实验,如利用磁铁和针创建简易指南针,并观察其指向。
3. 给学生讲解地球磁场的形成原因和作用,让他们对指南针的工作原理有更深入的理解。
2024年《小小指南针》教案
![2024年《小小指南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e585107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98.png)
2024年《小小指南针》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小学科学教材《探索自然》的第四章《工具与测量》第三节《小小指南针》。
教学内容详细包括:认识指南针的结构与功能;学习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了解指南针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指南针的结构和原理,能正确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精神。
3. 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指南针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认识指南针的结构;掌握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指南针模型、教学PPT、实验器材。
学生准备:指南针、直尺、纸张、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户外探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野外辨别方向。
2. 讲解指南针的结构与原理(1)展示指南针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指南针的构造。
(2)讲解指南针的原理,磁针因地球磁场作用而指向南北。
3. 指南针的使用方法(1)教师示范如何正确使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4. 随堂练习学生使用指南针,完成教室内的方向辨别任务。
5. 案例分析分析指南针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航海、探险等。
6. 小结与巩固六、板书设计1. 指南针的结构:磁针、支架、刻度盘。
2. 指南针的原理:地球磁场使磁针指向南北。
3. 指南针的使用方法:水平放置、观察磁针指向、对照刻度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使用指南针,绘制出学校周围的方向图。
2. 答案:根据实际情况绘制,标注清楚方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指南针使用方法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了解指南针的历史,探索其他辨别方向的方法。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指南针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
3. 教学过程中的互动与讨论。
4. 作业设计的实施与评价。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指南针的原理及使用方法指南针的原理是基于地球磁场的作用,使磁针自由旋转并最终指向南北方向。
小学科学指南针参考教案
![小学科学指南针参考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c167c9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53.png)
指南针一、教材背景与内容分析:广义的指南针是指全部利用磁铁指向性来批示方向的仪器,包括称作“司南”“指南鱼”“罗盘”“指南针”等指方向的仪器。
在人类近代历史上,人们对磁铁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应用就是用它制造了指示方向的仪器,特殊是用于航海的磁罗盘,对促进当时世界贸易和沟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独创之一,由我国传到欧洲并传到世界各地,对人类进步和开展作出了奉献。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知道磁铁有指示南北方向的性质,但怎样应用在指南针这种仪器上并不清晰,几乎全部的学生并不能正确运用指南针判别方向。
他们知道指导南针是我国四大独创之一,但往往空泛而模糊,并不理解概况和意义。
本课从科技史角度让学生理解指南针在我国独创、开展和应用的历史,能增加学生酷爱科学、酷爱祖国的情感。
指导学生相识和运用指南针,能培育学生动手理论的实力。
本课的内容还为下一课制作指南针作了学问、技能和情感上的铺垫。
本课有两个活动。
第一个活动主要通过阅读资料、探讨和听教师讲解,理解指南针开展的历史。
第二个活动是用指南针定方向,学习和练惯用指南针测定方向。
同时体会以视察者定物体的方向,物体的方向就与视察者的位置有关。
二、教学过程:教学目的:科学概念:指南针是利用磁铁能指南北的性质制成的指示方向的仪器。
过程与方法: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情感看法价值观:1.感受科学技术是不断开展的,科学技术与社会生活亲密相关。
2.理解指南针开展的历史,增加酷爱祖国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指南针的用处,知道指南针的历史,学会正确运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教学难点: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相识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南.西北等八个方向。
教学打算:教具:有关指南针历史的影像资料(课件),不同款式的指南针等学具:每人一个指南针。
说明与提示:每一个试验用的指南针教师最好课前检查一下,是否精确。
根底设计:一、情景引入:一艘大船在东海航行,海上一片令人心旷神怡的景象,突然天空变得阴暗起来眼看一场大雨要降临,怎么办?必需立刻回到港口才会比拟平安。
小学科学做一个指南针教案电子版
![小学科学做一个指南针教案电子版](https://img.taocdn.com/s3/m/ab2dcc51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c2.png)
小学科学做一个指南针教案电子版全文共5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小学科学做一个指南针教案电子版1《做一个指南针》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教材按照实践学习的顺序分成三个步骤:第一步是做磁针,通过用磁铁摩擦的方法使钢针变成磁针,用已有的知识判别磁针的南北极。
第二步是安装磁针,想办法使磁针能在水平方向上自由转动,从而能指示南北方向。
第三步是展示和交流制作好的指南针。
通过制作指南针的活动,能够满足学生动手制作的愿望,培养他们动手制作的能力和创造意识。
[学情分析]对于指南针,学生在生活中知道也了解一些,但是没有具体的接触过指南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指南针也加深了一些了解。
本课是在上节课的基础上让学生做一个指南针,是一个动手操作课。
在这节课中对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是关键。
因此,在教学时,应充分考虑三年级孩子动手实践相对较差这一实际,适当降低操作难度,通过教师演示,作品呈现等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
不要过于追求方法的多样性,而应把课堂的立足点放在“学生自制的指南针能准确地指示方向”上,从而引导学生在享受到成功的快乐的基础上进行主动创新,探索制作方法的多样性。
[设计理念]基于对教材和学生学习情况的分析,本节课的设计理念为:1、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是学生在学习科学过程中的主要学习方式。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培养小组合作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对以后科学的学习尤为重要。
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在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优势互补,共同提高,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与人交往、合作的意识。
2、探究学习的学习方式。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3、动手操作的能力。
三年级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差,因此在学习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科学课动手操作性强,因此要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
[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后可以变成磁针。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3年级下册《指南针》教学课件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3年级下册《指南针》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4a70fae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b3.png)
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3年级下册《指南针》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教科版小学科学3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方向与位置》中的第5课《指南针》。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指南针的构造、使用方法及其原理。
具体章节内容为第三章第三节,着重讲解指南针的历史、组成部分、功能以及如何利用指南针辨别方向。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指南针的构造、原理和使用方法,掌握基本的导航技能。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
3. 增强学生的方向感和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生活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指南针的原理和实际应用。
教学重点:指南针的构造、使用方法以及方向的辨别。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指南针教学课件、指南针模型、磁性材料、地球仪等。
学生准备:指南针学具、画纸、铅笔、直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指南针的趣味故事,引起学生对指南针的兴趣,进而导入新课。
2. 新课导入:(1)展示指南针模型,引导学生观察指南针的构造,介绍指南针的四个主要部分:磁针、支架、指针和刻度盘。
(2)讲解指南针的原理,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磁场对指南针的影响。
(3)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3. 实践操作:(1)让学生分组进行指南针的使用练习,学会通过指南针辨别方向。
(2)组织学生进行“指南针找宝藏”的游戏,巩固指南针的使用技巧。
4. 例题讲解:(1)讲解如何使用指南针确定地图上的方向。
(2)分析指南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户外探险、航海等。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在画纸上画出指南针,并标注出四个主要部分。
(2)进行方向辨别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指南针》2. 内容:(1)指南针的构造:磁针、支架、指针、刻度盘(2)指南针的原理:地球磁场(3)指南针的使用方法:观察磁针指向,确定方向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指南针的构造及原理。
2. 答案:(1)指南针的构造包括磁针、支架、指针和刻度盘。
小学科学《指南针》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指南针》优质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479877dc5da50e2524d7f96.png)
指南针教学目标:1、会利用指南针测定方向,能尝试制作指南针,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2、知道指南针是用来测定方向的仪器,磁铁指示南北的性质做成的,了解指南针的用途及用法。
3、体验到科学技术能为人类服务,知道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活动准备:指南针、条形磁铁、缝衣针、线、透明塑料小碗、剪刀、胶棒纸片教学活动:(一)教学引入师:我们去野外郊游,如果迷了路,怎么办呢?你能帮助他们找到回家的路吗?生:看太阳,太阳东升西落;看北极星;北极星在北方;阴天怎么办?,用指南针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种方法,哪种方法最准确呢?生:指南针出示指南针。
师:这就是一个指南针,关于指南针你想知道什么?生:指南针的原理是什么?指南针由哪些部分构成?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北?怎样使用指南针?指南针怎么制作?••••••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指南针的知识。
(二)探究活动1、认识指南针的构造及原理。
(1)指导学生观察指南针。
思考:指南针由哪些部分构成?各部分是什么样的?(2)提问: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你认为与指南针的哪部分有关系?你还见过其他指南针吗?(3)讲解:指南针是根据磁铁能指示南北的性质制成的。
指南针的种类很多,外观、构造不完全相同。
但是,无论哪种指南针,都有两个基本的部分——磁针和刻度盘。
磁针是一块小小的磁铁,指南针之所以能指南,就是因为有这个小小的磁针。
磁针的两极是尖的,漆着不同的颜色。
被一个上端是尖的支柱支撑着,能自由旋转。
刻度盘上标有东、西、南、北,在这4 个基本方向之间还有刻度,表示这4 个基本方向之间还有更准确的方向。
2、了解指南针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什么时候用到指南针?生:怎样使用指南针?讲解:在使用指南针测定方向时,首先要把指南针放平,等指针停止摆动时,就能指出南北方向。
转动底盘,使底盘上表示南、北的刻度线与指针重合,根据地盘上的刻度,就可以知道周围各种景物的方向了。
3、了解指南针的历史。
小学科学精品教案:做一个指南针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精品教案:做一个指南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b61515d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55.png)
南针的图片,说一说制作水浮式指南针所需要的材料。
2.制作过程:如何让学生更有效地听讲和制作?三个班级我试了三种方式,第三个班级的方式效果最好。
第一个班级,我讲一个步骤让学生操作一个步骤,发现课堂有点乱,要让二年级学生反复在听和做的过程中切换,实在是太难了;第二个班级,我先把五个步骤全部讲解好,再让学生操作,发
第二步:安装磁针。
要把磁针装在吹塑纸的正中间对于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我先让学生观察课本中的图片,再强调磁针穿进穿出的两个点前后左右都尽量对称,接着让学生在活动手册上画一画,最后再动手操作。
还要提醒学生,穿好磁针后,要尽量把吹塑纸拉平,防止下面的步骤中因吹塑纸不平使磁针往一个方向运动,碰撞容器内壁。
第三步:这个环节要提醒学生等到水面平静时,用手捏住磁针有孔的那一端轻轻放入水中,让磁针自由转动,等待磁针停止转动,多次进行实验,磁针可以顺利指示方向。
第四步:确定方向。
在这个环节中,很多学生因为熟悉教室的方位,在没有用真正的指南针确定方向前就已经完成了第五步,我觉得也是可以的,顺势再指出,当我们在不确定方向的情况下我们可以用真正的指南针确定方向后再标出南北。
这个过程中也发现小部分学生还不能熟练地使用指南针,我巡查过程中再次指导。
第五步:标出南北。
再次让学生将磁针放回水面,用自制的水浮式指南针指示方向。
研讨:
建议学生课后去做一做“悬挂式指南针”或者“立式指南针”。
立式指南针的制作有一定难度,可以选择不做。
三、爱牛材料点评
1.塑料盒高度足够,可以有效防止水洒出。
2.钢针本身带有磁性,可以吸引回形针,让学生磁化钢针过程失去了意义。
2024年认识指南针大班科学教案
![2024年认识指南针大班科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f39519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2f.png)
2024年认识指南针大班科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涉及教材的第三章《方位与工具》中的第三节《认识指南针》。
详细内容包括指南针的结构、功能、使用方法以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指南针的结构,掌握其使用方法,能正确辨别方位。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提高科学探究兴趣。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指南针的使用方法和方位辨别。
教学重点:指南针的结构和功能。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指南针、地图、磁铁、小铁钉、绳子。
学具:每组一个指南针、一张地图、磁铁、小铁钉、绳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讲述一个关于探险家使用指南针找到宝藏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指南针的兴趣。
2. 知识讲解(10分钟)介绍指南针的结构,包括磁针、刻度盘等部分。
解释指南针的工作原理,展示指南针如何指示南北方向。
3. 例题讲解(10分钟)演示如何使用指南针,讲解指南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以地图为例,展示如何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4.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互相交流如何使用指南针。
学生动手操作,用指南针和地图确定方向。
强调指南针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板书《认识指南针》2. 内容:指南针结构:磁针、刻度盘指南针功能:指示南北方向使用方法:与地图结合,确定方向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简述指南针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答案:学校:指南针指向北方,学校在地图上的方位为正北方向。
家:指南针指向北方,家在地图上的方位为西北方向。
商场:指南针指向北方,商场地图上的方位为东南方向。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故事、讲解、实践等多种方式,让学生认识指南针,掌握其使用方法。
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合作交流意识。
2. 拓展延伸: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深入了解指南针的发明和历史。
组织户外活动,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运用指南针进行探险。
小学科学6《指南针》(教案)
![小学科学6《指南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775bbc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e7.png)
小学科学6《指南针》(教案)指南针是一种用于指示地理方向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我们确定地球上的北极。
指南针的原理与地球的磁场密切相关。
在小学科学6的学科中,教授学生使用指南针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教案将帮助学生了解指南针的原理、使用方法,并进行实践操作。
一、教学目标:1.理解指南针的原理,明确地球的磁场对指南针的影响。
2.掌握指南针的正确使用方法,能准确读取指南针上的信息。
3.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白板、黑板笔、教学PPT、指南针、磁铁、小磁体等材料。
2.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直尺等。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引入实际生活中使用指南针的场景,激发学生对指南针的兴趣。
例如,当我们在户外旅行时,如何使用指南针来确定方向?2.指南针的原理(10分钟)通过使用教学PPT,向学生讲解指南针的原理。
解释地球内部的熔融金属外层核对指南针的磁场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指南针上的指针为什么会指向地球的北极?3.观察指南针(15分钟)教师向学生展示指南针,并要求他们观察指南针和指针之间的关系。
学生们需要观察并记录指南针的形状、指针的指向、指南针的外观等信息。
4.指南针的使用方法(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如何正确使用指南针。
教师可以模拟使用指南针的情景,例如:如何确定地图上的方向?如何在户外环境中使用指南针来辨别方位?学生们通过实践操作,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
5.实践操作(30分钟)学生们分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实践操作。
每个小组成员可以使用指南针,通过自己的努力寻找出周围事物的方向。
此外,教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活动,比如让学生找到指定地点的方向等。
6.总结(10分钟)整合学生们的学习成果,引导他们总结指南针的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
7.作业布置(5分钟)向学生布置作业,要求他们用自己的话概括指南针的原理和正确使用方法,并从生活中找出其他使用指南针的场景,并写下自己的思考。
小学科学指南针教案
![小学科学指南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572ab6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8f.png)
小学科学指南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指南针的起源和发展历史。
2. 使学生掌握指南针的构造和作用。
3. 培养学生使用指南针进行导航的能力。
4. 提高学生对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认识和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指南针的起源、构造、作用及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指南针的工作原理和实际操作。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指南针实物或图片。
2. 准备地球仪或平面图。
3. 准备PPT或黑板,展示指南针的相关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指南针的起源和发展历史,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指南针的构造:介绍指南针的各个部分及其作用。
3. 演示指南针的工作原理: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理解指南针是如何指示方向的。
4. 教授使用指南针的方法:讲解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使用指南针进行导航。
5.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练习使用指南针。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指南针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践操作: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使用指南针的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扩展1. 介绍指南针在历史上的重要意义,如何帮助航海家发现新大陆,促进世界贸易。
2. 探讨指南针与其他导航工具的关系,如星座、海图等。
3. 引导学生思考现代导航工具与指南针的异同,如GPS等。
七、安全与环保1. 在实验操作中,强调安全使用指南针,避免尖锐部分伤害。
2. 讲解指南针的制作材料,提倡环保意识,不随意丢弃使用过的指南针。
八、教学互动1. 提问环节: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指南针的了解,鼓励提问和解答。
2. 分组讨论:让学生讨论如何使用指南针在户外活动中找到方向。
九、多元智能1. 针对不同智能类型的学生,设计相应的教学活动,如视觉-空间智能的学生可以通过绘制指南针使用图来加深理解。
2. 鼓励学生通过音乐、舞蹈等形式表达他们对指南针的认识。
十、教学反思1. 总结课堂中学生的问题和困惑,思考如何在后续教学中进行改进。
《指南针》教学设计(通用8篇)
![《指南针》教学设计(通用8篇)](https://img.taocdn.com/s3/m/f0605302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36.png)
《指南针》教学设计(通用8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么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指南针》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指南针》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利用指南针测定方向,能尝试制作指南针,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2、过程与方法:知道指南针是用来测定方向的仪器,磁铁指示南北的性质做成的,了解指南针的用途及用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到科学技术能为人类服务,知道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激发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难点:1、让学生了解指南针的历史,学习正确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2、使学生了解指南针的历史。
教学准备:指南针、条形磁铁、缝衣针、线、透明塑料小碗、剪刀、胶棒纸片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星期天,小明和小华去野外郊游,可是他们迷了路,怎么办呢?你能帮助他们找到回家的路吗?学生回答。
预设(看大树,大树南边枝叶茂盛;看物体的影子;看高山积雪的融化程度;用指南针……)师:大家有这么多的方法呀!用哪种方法最准确呢?生:指南针。
二、了解指南针结构和使用方法1、大家见过指南针吗?关于指南针都知道些什么?学生回答(出示指南针)。
预设:磁铁做成的,有刻度盘等(预设:学生:我想知道指南针是由哪些部分构成的?学生:我想知道指南针为什么能指南北?学生:我想知道怎样使用指南针?)2、认识指南针结构和使用方法(1)观察指南针的结构: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指南针。
(出示观察要求)指南针由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特点?又有什么作用?指南针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①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汇报②学生将自己的观察发现进行全班交流。
师生总结:指南针有各种各样的,但它们的构造基本相同。
常见的指南针由磁针、支柱、刻度盘三部分构成。
小学科学指南针教案
![小学科学指南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182333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83.png)
小学科学指南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指南针的定义和作用,知道指南针是一种导航工具,可以帮助人们确定方向。
2. 让学生掌握指南针的基本使用方法,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指南针的定义和作用2. 指南针的基本使用方法3. 指南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指南针的定义、作用以及基本使用方法。
2. 教学难点:指南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指南针的奥秘。
2. 运用实例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会使用指南针。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指南针实物道具和图片资料。
2. 准备相关实例和问题。
3. 划分学生为小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
4. 准备教学PPT。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指南针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指南针的作用和用途。
3. 学习指南针的基本使用方法:通过PPT展示指南针的使用步骤,让学生动手操作指南针,掌握基本使用方法。
4. 实例讲解:以实际场景为例,如学校操场、公园等,让学生运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指南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
七、课堂练习:1. 填空题:指南针是一种用于确定方向的________,它可以帮助我们在未知区域内找到正确的方向。
A. 测量距离B. 确定方向C. 判断时间D. 观测天气3. 简答题:请简述指南针的基本使用方法。
八、课后作业:1. 制作指南针小手工:学生动手制作指南针,加深对指南针的认识。
2. 观察生活:学生在生活中观察指南针的应用,记录下来并与同学分享。
3. 家庭小实验:家长协助孩子在家中尝试使用指南针,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九、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和动手操作能力。
2. 课堂练习:评价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程度。
指南针教案模板范文
![指南针教案模板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b0aaa5b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02.png)
【课题】:指南针【年级】:三年级【学科】:科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指南针的发明历史,知道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2. 通过实验,让学生掌握指南针的制作方法,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 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1. 指南针的制作方法。
2. 指南针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1. 指南针南北极的判别。
2. 指南针在水平方向上的自由转动。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磁铁、钢针、细线、透明胶带、水槽、指南针制作演示图等。
2. 学生准备:指南针制作材料包(磁铁、钢针、细线、透明胶带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教师展示指南针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它有什么作用?”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指南针是一种测定方向的工具,它在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中占有重要地位。
二、探究指南针的制作1. 教师讲解指南针的制作原理,引导学生了解磁铁的性质。
2. 学生分组进行指南针制作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制作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三、总结与拓展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指南针的制作方法和原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心得,拓展思维。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我们学习了指南针的制作方法和原理。
二、探究指南针的使用1. 教师讲解指南针的使用方法,引导学生掌握判别南北极的方法。
2. 学生分组进行指南针使用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3. 学生展示实验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三、拓展与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指南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教师总结并强调指南针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课后作业】:1. 回家后,与家人一起使用指南针进行一次小型的户外活动,如寻找方位、规划路线等。
小学二年级科学认识指南针教案
![小学二年级科学认识指南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11f34e1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49.png)
小学二年级科学认识指南针教案标题:小学二年级科学认识指南针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指南针的基本功能和作用。
2. 掌握使用指南针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1. 指南针模型或实物。
2. 地图或地球仪。
3. 图片或视频资料关于指南针的使用和原理。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的地理知识,例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2. 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指南针吗?它有什么作用?探究(15分钟):1. 展示指南针模型或实物,向学生解释指南针的基本功能和作用,例如指示方向。
2. 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向学生介绍指南针的使用方法和原理。
3.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张地图或地球仪。
要求学生使用指南针找出北方,并标记在地图上。
4. 引导学生讨论指南针的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巩固(15分钟):1. 学生个别或小组练习:每位学生或小组使用指南针找出教室的北方,并标记在草图上。
2. 学生展示:选择几位学生或小组展示他们找到的北方,并解释使用指南针的方法。
3.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指导,纠正错误。
拓展(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指南针只能指示北方吗?如果我们想找到其他方向怎么办?2. 引导学生思考其他指示方向的方法,例如太阳的位置和钟表的指针。
3. 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环境,找出其他指示方向的线索。
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重点。
2. 强调指南针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指南针,提高实践能力。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要求,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2.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参与度和理解程度,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3. 教师应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和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大班科学教案:小小指南针
![大班科学教案:小小指南针](https://img.taocdn.com/s3/m/cbdec2f8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5e.png)
大班科学教案:小小指南针一、教案背景指南针是一种重要的导航工具,可以指示方向,是探索、旅游和冒险的必备工具。
而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引导学生了解指南针的使用方法和原理,不仅可以增强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思维方式。
本教案针对大班学生,通过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引导学生认识指南针,探索指南针的应用场景,培养兴趣,增强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指南针的使用方法和原理;2.学生能正确识别地球北极和南极;3.学生能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4.学生能尝试进行简单的导航。
三、教学内容A. 知识点1.指南针的基本构造和使用方法;2.地球的极点和赤道;3.指南针的原理;4.指南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B. 学习过程第一步:导入1.讲解指南针的基本概念,介绍指南针的作用;2.出示地球仪或相关图片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北极和南极。
第二步:学习1.利用实物或图片讲解指南针的基本构造,让学生了解其使用方法;2.介绍地球的极点和赤道的位置,让学生了解地球的构造;3.讲解指南针的原理,让学生了解其工作原理。
第三步:实践1.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探索指南针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场景;2.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导航实践,让学生尝试使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第四步:总结1.请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确认已经掌握知识点;2.激发学生对探索、旅游和冒险的兴趣,让他们了解指南针的广泛应用场景。
四、教学方法1.多媒体演示法;2.实物演示法;3.实践探究法。
五、教学评估1.观察学生实践实验的过程,评估其学习情况;2.提供问题和情景让学生回答;3.带领学生进行讨论和互动。
六、教学资源1.指南针、地球仪等实物;2.包含指南针制作原理的多媒体资料;3.相关绘本、图书、模型等。
七、教学注意事项1.指南针制作和使用需要注意安全;2.激发学生兴趣,营造积极、轻松的学习氛围;3.适当调整教学步骤和内容,根据班级情况和学生掌握情况进行调整。
八、教学延伸1.引导学生探索指南针的更多应用场景;2.可以带领学生到有了解和使用指南针的地方进行实地探索;3.引导学生进行特定场景的模拟实践,如探险、寻宝等。
小学科学第6课指南针(教案)
![小学科学第6课指南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0c3447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f0.png)
小学科学第6课指南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指南针的原理和作用;掌握使用指南针的方法。
2. 能力目标:观察和思考的能力;操作和实验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尊重科学事实,培养科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 理解指南针的原理和作用。
2. 掌握使用指南针的方法。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指南针的原理和作用。
2. 学生实际操作中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个指南针并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个东西的用途和原理,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并展示一些相关观点。
2. 知识讲解(15分钟)a. 所谓指南针,是指装在盒子里的一根可以自由摆动的磁针,用来指示方向。
指南针通过地球的磁场来指示地理方向。
b. 磁针有两个极,北极和南极,当我们把指南针放平时,指南针的指针就会自动指向地球的北极。
3. 实验操作(30分钟)a.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每个小组都配备一根指南针。
b. 学生按照实验指导书上的步骤,将指南针平放在桌子上,并观察指南针的指针指向。
c. 学生将指南针举起,再次观察指南针的指针指向。
d. 学生围绕教室内的不同方向,如窗户、门等地方,进行多次观察和实验。
4. 实验分析,讨论与总结(20分钟)a. 学生回到座位上,开始分析实验现象。
b.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总结出指南针指向北方的原因是地球的磁场。
c. 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指南针在不同位置指向的变化原因。
5. 巩固练习(15分钟)a.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以小组为单位完成相关的练习题。
b. 教师在黑板上逐个讲解练习题答案,学生互相审核。
6. 拓展延伸(15分钟)教师布置拓展练习,鼓励学生通过书籍、互联网等自主学习,了解更多关于指南针的知识。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堂课的教学,学生对指南针的原理和作用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实验操作和讨论分析,学生培养了观察和思考的能力,并学会了使用指南针的方法。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5课时 做一个指南针》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5课时 做一个指南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d27899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69.png)
教科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第5课时做一个指南针》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小学科学二年级下册的一堂课,主题是磁铁和指南针。
教材旨在通过制作水浮式指南针,让学生了解指南针的原理和用途,并探索磁针的特性。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应用相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1. 了解指南针是利用磁铁指示方向的仪器,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2. 知道钢针经过磁铁摩擦后可以变为磁针。
3. 能够制作水浮式指南针,并理解其工作原理。
4. 学会借助指南针确定并标注磁针的南北极。
5. 提出改进方法,解决制作过程或检测结果中出现的问题。
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是学生能够制作水浮式指南针,并理解指南针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是学生能够借助指南针确定并标注磁针的南北极。
学情分析:学生对磁铁和指南针的概念可能存在一定的模糊和混淆。
他们可能已经了解过磁铁具有吸引力和磁性物质能被吸引的特性,但对磁铁的具体用途和指南针的原理可能还不太清楚。
学生在实践操作方面可能需要一些指导和引导,以确保他们能正确地制作水浮式指南针并观察到预期的结果。
教学过程:步骤1:导入通过展示一张指南针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询问学生是否知道这是什么,以及指南针的作用是什么。
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和教学目标。
步骤2:知识讲解简要介绍磁铁和指南针的概念,说明指南针是利用磁铁指示方向的仪器,并强调指南针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
当钢针与磁铁摩擦时,会发生磁化现象,导致钢针变为磁针。
这是由于磁铁的磁场作用于钢针上的微小磁性颗粒,使其在钢针内部形成一个相对排列有序的磁域结构。
这些磁域结构会使钢针具有磁性,并表现出一些特性。
磁针的主要特性如下:1. 磁性:磁针具有磁性,即可以被磁场所吸引或排斥。
这是因为磁针内部的磁域结构使得其具有正负极性,形成了一个磁场。
2. 磁极:磁针会形成两个磁极,一个南极和一个北极。
当磁针悬挂自由转动时,它会指向地球的地磁场方向,其中一个磁极指向地理北极,而另一个磁极指向地理南极。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小小指南针》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小小指南针》](https://img.taocdn.com/s3/m/aee79c31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e1fe074.png)
大班科学优秀教案《小小指南针》一、教学目标1.了解指南针的特点及用途;2.掌握使用指南针在场地中定向的方法;3.参与小组合作,探究使用指南针的技巧;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抗挫折的精神。
二、教学准备1.小小指南针工具;2.场地:操场;3.课件、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
三、教学过程1. 热身1.以问答形式介绍指南针的特点及用途,引起学生兴趣;2.观看视频教程,初步了解指南针的使用方法。
2. 指南针的使用1.学生围成小组,每个小组分配一个小小指南针工具;2.以操场为实验场地,让学生尝试使用指南针进行定向的练习;3.合作探究,分析指南针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交流心得和技巧。
3. 指南针的应用1.给学生提供一些探险的情景,如:在森林中迷路等,让学生想象并活用指南针来获得方向;2.学生团队合作,以团队形式完成指南针应用的任务,通过团队合作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2.鼓励学生一定要勇于尝试,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3.情景模拟中,学生积极团结协作,培养出抗挫折的精神。
四、教学评价1.考试:通过考试来检测学生掌握指南针的使用方式和方法;2.实验:通过对学生在操场场地中探究指南针技能的实验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3.活动:通过团队合作来体现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情景模拟来体现学生的抗挫折精神。
五、教学反思1.教学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加强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2.教学过程中要及时解答学生的问题并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和探讨;3.教学目标的达成需要学生多次重复练习和实践。
2024年指南针科学教案大班
![2024年指南针科学教案大班](https://img.taocdn.com/s3/m/f9949d3f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af.png)
2024年指南针科学教案大班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指南针科学教材第四章《探索方向》,详细内容为第一至第三节,重点介绍指南针的发明原理、使用方法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指南针的发明原理,掌握指南针的使用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方向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指南针的发明原理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掌握指南针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方向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指南针、地图、磁性材料、演示板。
学具:每组一份指南针、磁性材料、地图。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寻找宝藏”的游戏,引导学生利用自然界的物品辨认方向,引出指南针。
2. 例题讲解(15分钟)(1)介绍指南针的发明原理,引导学生了解磁铁的性质。
(2)讲解指南针的使用方法,指导学生如何正确读取指南针的方向。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指南针使用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拓展延伸(10分钟)讲解指南针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地图识别、户外探险等。
六、板书设计1. 探索方向的奥秘——指南针2. 内容:(1)指南针的发明原理(2)指南针的使用方法(3)指南针在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利用指南针,绘制一幅校园地图。
2. 答案:见附件。
八、课后反思1. 学生对指南针的兴趣浓厚,课堂参与度较高。
2. 实践环节中,部分学生对指南针的使用方法掌握不够熟练,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3. 作业设计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方向感。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使用指南针进行户外探险,并记录探索过程。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置1. 发明原理:详细介绍磁铁的性质,如何制成指南针,以及地球磁场对指南针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指南针》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磁铁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2、初步感知物体间的磁化现象。
3、利用磁铁能指示南北的性质,制作简易的指南针。
4、学会正确使用指南针,利用指南针确定方向。
5、了解指南针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6、增强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正确使用指南针的方法。
难点:指南针的运用原理。
三、教学准备:
实验器材:指南针,磁铁,水槽,泡沫,地球仪,缝衣针。
其它材料:教学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教学内容:
1、教师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磁铁,老师布置你们课后去寻找磁铁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现在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寻找的情况,谁愿意来汇报一下呢?
2、学生活动:举手汇报寻找情况。
3、教师活动:讲解上节课“神奇优点卡”小魔术也是运用了磁铁的相关特性制作的。
4、教师谈话:看来同学们都非常热爱科学知识,值得表扬!课后老师也有去寻找磁铁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而且发现了一种比较特别的运用方法,下面就跟同学们来分享一下吧!
5、教师活动:分别在两个水槽里演示“小磁船”的实验。
6、学生活动:观察教师的演示现象,思考为什么两条小磁船在水里静止后两极的指向方向都是一样的?
6、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及举手回答问题。
8、教师谈话:教师小结并导入本课课题。
(二)了解指南针的运用原理:
1.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都知道指南针是用来辨别方向的,但是你们知道它的运用原理吗?指南针为什么总是能指向南边呢?
2、学生活动:小组交流讨论,汇报讨论情况。
3、教师活动:利用条形磁铁与地球仪讲解指南针的运用原理。
(三)了解物体间的磁化现象及制作简易的指南针:
1、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想学简单的指南针制作吗?那请大家根据老师的提示来自己动手制作一个指南针吧!
2、教师活动:讲解实验步骤及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3、学生实验:按要求进行小组实验。
4、教师活动:观察学生实验并给予相应的指导。
5、教师谈话:同学们,通过实验你们是不是发现原来没有磁性的缝衣针与磁铁摩擦后会产生磁性呢?这是为什么?
6、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及举手回答。
7、教师小结:原来不具有磁性的物质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物体间的磁化现象。
(四)掌握指南针的正确使用方法:
1、教师谈话:同学们,接下来请你们用桌面上的指南针辨别出此刻你们的东西南北各个方向,并用纸记录下来。
2、学生实验:小组进行实验并做好记录,
3、学生活动:各小组汇报实验情况。
4、教师活动:评讲实验情况。
5、教师谈话:同学们,你们在实验过程中有无发现什么因素会导致指南针的指向不准呢?
6、学生活动:各小组讨论并汇报讨论情况。
7、教师小结:正确使用指南针的方法,务必水平放平,而且要远离金属物体,高压电线,磁铁。
(五)了解指南针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1、教师谈话: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指南针,谁来举例说说指南针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呢?
2、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及举手回答问题。
3、师生互动:师生交流并观看指南针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图片资料。
4、教师小结:指南针在现实生活中通常使用在航海、大地测量、旅行、军事等。
(六)课堂回顾:
师生互动:师生共同回顾本节课的知识要点。
(1)磁铁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2)指南针的运用原理。
(3)物体间的磁化现象及制作简易的指南针。
(4)指南针的正确使用方法。
(5)指南针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七)拓展:寻找各种不同的指南针。
板书:
指南针
一、指南针的运用原理:
二、正确使用指南针的方法:务必水平放平,而且要远离铁制物体,电线,磁铁及其他带有磁性的物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