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与信用形式.pptx
合集下载
信用与信用形式(PPT 73页)
第二十四页,共72页。
第二节 信用(xìnyòng)工具
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ɡōnɡ sī zhai quàn)比较
第二十五页,共72页。
第二节 信用(xìnyòng)工具
(二)股票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的,用以证明投资者的
股东身份,并据以获得股息的凭证。股票 是一种资本所有权证券,它是现代企业制 度和信用制度发展(fāzhǎn)的结果。在现代 股份制度运行中,股份公司发行两种主要 类型的股票,即普通股票和优先股票。
第二节 信用(xìnyòng)工具
(一)远期合约(forward contract) 远期合约是一种最为简单的衍生(yǎn shēnɡ)
金融工具。它是在确定的未来某一日期,按 照确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某种资产的协 议。
第三十五页,共72页。
第二节 信用(xìnyòng)工具
(二)期货合约(futures contract) 期货合约是在远期合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
(一)按发行者的性质,可以分为直接 (zhíjiē)金融工具和间接金融工具
直接(zhíjiē)金融工具是指最后贷款人与最后 借款人之间直接(zhíjiē)进行融资活动所使 用的金融工具。
间接金融工具是指由金融机构在最后贷款人 与最后借款人之间充当媒介的融资活动中 由金融中介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
第二十页,共72页。
社会主义信用(xìnyòng)的特点 1.集中性 2.计划性 3.生产性
第十二页,共72页。
第二节 信用(xìnyòng)工具
信用工具是证明债权、债务关系(guān xì) 的合法书面证明。
在现代经济中,资金融通需要借助于信用 工具,因此信用工具又叫金融工具,对买 进方或持有者来说就是金融资产。
第二节 信用(xìnyòng)工具
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ɡōnɡ sī zhai quàn)比较
第二十五页,共72页。
第二节 信用(xìnyòng)工具
(二)股票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的,用以证明投资者的
股东身份,并据以获得股息的凭证。股票 是一种资本所有权证券,它是现代企业制 度和信用制度发展(fāzhǎn)的结果。在现代 股份制度运行中,股份公司发行两种主要 类型的股票,即普通股票和优先股票。
第二节 信用(xìnyòng)工具
(一)远期合约(forward contract) 远期合约是一种最为简单的衍生(yǎn shēnɡ)
金融工具。它是在确定的未来某一日期,按 照确定的价格买卖一定数量的某种资产的协 议。
第三十五页,共72页。
第二节 信用(xìnyòng)工具
(二)期货合约(futures contract) 期货合约是在远期合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
(一)按发行者的性质,可以分为直接 (zhíjiē)金融工具和间接金融工具
直接(zhíjiē)金融工具是指最后贷款人与最后 借款人之间直接(zhíjiē)进行融资活动所使 用的金融工具。
间接金融工具是指由金融机构在最后贷款人 与最后借款人之间充当媒介的融资活动中 由金融中介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
第二十页,共72页。
社会主义信用(xìnyòng)的特点 1.集中性 2.计划性 3.生产性
第十二页,共72页。
第二节 信用(xìnyòng)工具
信用工具是证明债权、债务关系(guān xì) 的合法书面证明。
在现代经济中,资金融通需要借助于信用 工具,因此信用工具又叫金融工具,对买 进方或持有者来说就是金融资产。
第三章信用与信用形式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信用与信用形式
第二节 现代社会之前的信用
§ 债、usury、高利贷 § 高利贷的特点 § 对高利贷的态度 § 我国的民间借贷及对其看法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信用与信用形式
债、usury、高利贷
§ 中国古代:债(中性词) §西方: usury,译为:高利贷(利息水平
高的借贷,贬义词居多,但也不全是)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信用与信用形式
高利贷的特点
1. 极高的利率是界定高利贷的基本特征。它 广泛存在于古代;
2. 现今,在最发达的国度中也并未销声匿迹。 ▪ 在现代经济中,银行体系的利率是标准; ▪ 极大地高于银行体系水平的借贷,通常视
为具有高利贷性质的借贷。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信用与信用形式
对高利贷的态度
§ 革命政权向农民发放农贷
§ 伦敦城商人向国王威廉三世借款,成立了英格兰
银行。
——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信用与信用形式
3. 在现代经济中,对一个国家要求“既无内债,又 无外债”,是不符合生活实际的观点。
4. 国债的规模允许有多大,这是一个需要专门讨论 的问题。
短期国库券、中期国库券、长期国库券
▪ 美国是大量用于国家债务的国家,2011年末其政 府债券总额为15.2万亿美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 值15.17万亿元的100%。
▪ P37 各国政府总债务站GDP的比例
PPT文档演模板
第三章信用与信用形式
四、消费信用
1. 定义 2. ——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以满足其消费方
面所需货币的信用。 是与商品,特别是住房和耐用消费品的销售紧密联
系在一起的。 2. 作用: § 促进消费,促进商品的生产与销售,促进经济
信用与信用形式ppt课件
完整版ppt课件
4
1 商品经济关系发展,有了剩余产品的 出现
2 货币职 能的发展
完整版ppt课件
5
pm
G___W……P
……W’___G’
A
完整版ppt课件
6
二、信用形式与信用工具
以信用的授受主体划分: 1 商业信用 2 银行信用 3 国家信用 4 消费信用 5 股份信用
``````````
现代经济是信用经济,生产、流通、消 费等领域处处存在信用。
信用在生产领域的作用: 信用在流通领域的作用: 信用在消费领域的作用:
局限性:
完整版ppt课件
22
信用在生产领域的作用
1 促进资源的再分配,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率。因为 通过信用组织的货币资金是属于社会闲散资金,金融 部门再对这些闲散资金进行再分配,以满足市场的需 要。但通过信用方式组织的货币资金不同于财政资金 的分配,是有成本的,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这就决 定了其只向利润高的领域流动,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 有利于提高货币资金的使用效率,同时还自发地调节 经济在各部门、各行业的发展比例。
刺激消费增长,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 们生活水平。
丰富银行资产,提高银行竞争力水平。
完整版ppt课件
25
信用的局限性
有可能导致盲目扩大生产规模,使经济 出现虚假繁荣。
有可能导致垄断的出现,加剧部门之间 的不平衡竞争,不利于中小企业的发展。
还会助长投机现象的出现。
完整版ppt课件
26
9
商业信用的分类
口头商业信用 记账商业信用 票据商业信用:现代经济下的典型商业信
用
完整版ppt课件
10
商业信用对经济的作用
加强了企业之间的相互联系。 有利于商品的销售,保证生产的顺利进
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形式
4.商业票据局限性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也决定了票据流通的局 限性,它只能在彼此有经常往来而且相互 了解的工商企业之间流通。此外,每张票 据的金额都是不同的,支付期限也不同,
用以支付很不方便。
银行信用
(一)含义:
由金融机构——主要是银行——作为媒介的 信用;借贷的对象,直接就是处于货币形态 的资本。
(3)商业信用与经济周期(产业资本运动) 的波动基本上是一致的。其信用规模随着 生产和商品流通规模的变化而变化。
(4)是直接信用
(四)商业信用的作用和局限性
作用:
一是商业信用既有利于解决资金融通的困难 ,也有利于解决商品买卖的矛盾,从而缩 短融资时间和交易时间;
二是商业票据的可流通性,使持票人可及时 获得部分资金或抵偿部分债务。
第二节 现代社会之前的信用
前资本主义信用---高利贷信用 一、含义:
高利贷是指通过贷放货币或实物而获取高 额利息的借贷行为,是历史上最早的、最 古老的生息资本的形式。或简言之,以极 高的利率为特征的一种借贷活动。
二、现代高利贷: 在现代经济中,银行体系的利率是标准; 极大地高于银行体系水平的借贷,通常视 为具有高利贷性质的借贷。
(二)商业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 产生与商品销售中的延期付款即赊销形式 ;
◆ 由于延期支付所提供的信用是在商品买卖 过程中产生的,所以被成为商业信用。
(三)商业信用的特点
(1)商业信用的主体是厂商。商业信用是厂 商相互之间提供的信用,债权人和债务人 都是厂商。
(2)商业信用的客体是商业资本。商业信用 提供的不是暂时闲置的货币资本,而是处 于再生产过程中的商品资本。
者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为承担了支付利息
的义务。
注意:
2.信用与信用形式
2、借贷资本的特点:
①借贷资本是作为商品的资本。
借贷资本的使用价值是能够带来利润,利息表现为其 转让的价格,借贷资本的运动具有了商品转让形式。 (不是真正的商品转让,不改变所有权)
②借贷资本是所有权资本
贷放中只转让使用权,不转让所有权。(两权分离)
③借贷资本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
(双重支付、双重归流)
(四)商业信用的特点
1、商业信用与特定的商品交易相联 系。 2、商业信用具有社会普遍性、自发 性和分散性。 3、商业信用的供求与经济景气循环 相一致。
(五)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1、商业信用的规模和数量受到一定的限制。 (产成品) 2、商业信用有严格的方向性。(商品使用) 3、信用能力有局限性。(相互不了解的企业 不易发生信用关系) 4、商业信用在管理和调节上存在局限性。
(六)商业信用的地位和作用
地位: 基本信用形式 首先、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基 础上产生的。 其次、商业信用直接为生产和流通服务。 最后、银行资产业务中的票据贴现、票据承兑等业 务也是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进行的。 (商业信用的工具—商业期票、商业汇票)
作用
• 第一,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商业资本:G —— W ——G’ 产业资本:G —W · · · · · ·P · · · · · · W’— G’ 借贷资本: G —— G’ G — G — W — G’ — G’
一次支付 二次支付
一次回流
二次回流
G’
G — G —
二次支付
W· · · · · · P· · · · · · W’ —
三、直接信用和间接信用的关系 (一)联系 1.量上的此消彼长 2.直接信用是间接信用的基础 (二)区别 1.信用行为的主体不同 2.运动形式不同 3.融资的成本及风险不同 4.灵活性不同 5.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不同
信用与信用PPT课件
• 1000亿美元房贷机构债券,购相关债券 2000亿美元
12
13
4、消费信用 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
赊销:商家 消费者 (分期付款和信用卡) 消费贷款:银行 消费者(信用贷款和抵押
贷款)
14
• 5、国际信用 是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上发生的借贷行为
• 具体形式: • 1、出口信贷; • 2、进口信贷 • 3、来料加工 • 4、补偿贸易
22
2、银行票据 银行本票:由银行签发,由银行付款的票据。 银行汇票:由银行发出,交由汇款人自带或
由银行寄给异地收款人,凭此向指定银行兑 取款项。
23
4、信用证:由银行依照客户的要求和指示开 立的有条件的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件。是一种 支付方式
开证申请人,开证行,通知行,受益人 5、信用卡:银行或专业公司对具有一定信用
10
中国是美国最大债主
• 1.946万亿美元 08年末中国外汇储备达到 1.946万亿美元
• 7400亿美元 中国共持有7400亿美元,为美 国最大债权国
11
美联储1.15万亿美购国债方案
• 3000亿美元 2至10年期美国债,改善私营 信贷市场环境
• 7500亿美元房产抵押债券,购相关债1.25 万亿美元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 信用概述 • 信用的形式 • 信用工具
1
第一节信用概述
1、定义: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以借贷为特
征的经济行为,它体现了特定的经济关系,
是不发生所有权转变,价值单方面的暂时让
渡或转移。
以偿还为条件
信用是一种体现特定 经济关系的借贷行为
支付利息
2、特征:还本付息
3、构成要素:债权人;资金的运动;凭证
12
13
4、消费信用 对消费者个人提供的信用。
赊销:商家 消费者 (分期付款和信用卡) 消费贷款:银行 消费者(信用贷款和抵押
贷款)
14
• 5、国际信用 是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上发生的借贷行为
• 具体形式: • 1、出口信贷; • 2、进口信贷 • 3、来料加工 • 4、补偿贸易
22
2、银行票据 银行本票:由银行签发,由银行付款的票据。 银行汇票:由银行发出,交由汇款人自带或
由银行寄给异地收款人,凭此向指定银行兑 取款项。
23
4、信用证:由银行依照客户的要求和指示开 立的有条件的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件。是一种 支付方式
开证申请人,开证行,通知行,受益人 5、信用卡:银行或专业公司对具有一定信用
10
中国是美国最大债主
• 1.946万亿美元 08年末中国外汇储备达到 1.946万亿美元
• 7400亿美元 中国共持有7400亿美元,为美 国最大债权国
11
美联储1.15万亿美购国债方案
• 3000亿美元 2至10年期美国债,改善私营 信贷市场环境
• 7500亿美元房产抵押债券,购相关债1.25 万亿美元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
• 信用概述 • 信用的形式 • 信用工具
1
第一节信用概述
1、定义: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以借贷为特
征的经济行为,它体现了特定的经济关系,
是不发生所有权转变,价值单方面的暂时让
渡或转移。
以偿还为条件
信用是一种体现特定 经济关系的借贷行为
支付利息
2、特征:还本付息
3、构成要素:债权人;资金的运动;凭证
信用与信用形式
• 直接支持商业信用中的卖主,间接支持商业 信用中的买主。 • 银行承兑票据: • 直接支持商业信用中的买主,间接支持商业 信用中的卖主。
银行券 • 银行家的票据。
• “可兑现”。 • 银行券与纸币的相互转化。
国家信用 • 国家从国内以借入方式筹款是内债; 从国外以借入方式筹款是外债。 • 在国家信用中,中国的统治者对百 姓——特别是对农耕贷放,是持续几 千年的国家理财政策,极具特点。 • 在现代经济中,要求“既无内债,又无 外债”,是不符合生活实际的观点。 • 国债的规模允许有多大,这是一个需 要专门讨论的问题。
什么是信用 • 信用,作为一个经济范畴,是借贷行 为的集合。 • 借——以归还为义务的取得; • 贷——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 • 贷者之所以贷出,是因为可以取得利 息;借者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为承 担了支付利息的义务。
信用是古老的经济范畴
• 公元前300年,孟尝君放债,薛地歉收,仍 “得息钱十万”
第三节
信用活动的基础
信用经济
• 有一种说法,认为现代经济可以称之为“信 用经济”。理由是债权债务关系无所不在, 相互交织,形成网络,覆盖着整个经济生活。 • 作为经济强国的美国,它的债务负担之大如 同它的财富之多一样地出名。截至2007年, 美国债务总额为48.8万亿美元,相当于 GDP13.8万亿美元的3.536倍。
•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 第89规定:贷谷利息高达本金的1/3,贷银则 达1/5。 • 第90条规定:债务人如无谷物和银子还债, 应以其他动产作抵。 • 第113条:债权人不得在不通知债务人的情况 下取走其谷物抵债; • 第116条:保护因抵债而扣押的人质不得受虐 待致死等。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 基础和条件:剩余产品、贫富差别和私有
信用与信用形式培训课件
直接融资:资金所有者
资金需求者
如:公司、企业发行股票、债券,改革开
放前是没有直接融资的,这种融资方式要避 免字面理解误区,如私人借贷和商业 (shāngyè)信用。
间接融资:资金所有者 银行 资金需求者
银行即使资金需求者的债权人,也是资金 所有者的债务人。
第三十一页,共37页。
第三章第五节 现代(xiàndài)信用的形式 国家信用
第二十页,共37页。
(2)20
第三章第三节 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 信用关系中的个人、企业(qǐyè)、政府和国际收支
将具有相同经济活动(huó dòng)性质的经 济行为主体分别归类,划为部门;一般划为四 部门:
⑴ 个人部门; ⑵ 企业部门; ⑶ 政府部门; ⑷ 国外部门;
第二十一页,共37页。
(2)21
第十二页,共37页。
(2)12
第三章第二节现代社会(shèhuì)之前的信用 资产阶级反高利贷斗争
1. 不是纯粹反对借贷关系,而是要使 借贷关系服从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
2. 高利贷没有在丧失(sàngshī)垄断地 位后消失。
第十三页,共37页。
(2)13
第三章第二节现代社会(shèhuì)之前的信用 如何诠释“高利贷”
一个重要指标:运作模式是否符合现代信用的运作模式, 民间借贷不属于现代信用的运作模式。
一个流行观点:民间借贷的相当大部分和相当大程度上应 视为高利贷。
第十六页,共37页。
(2)16
第三章第二节现代社会之前的信用 当前的“民间(mínjiān)借贷”
3. 当现代的信用体系尚不足以满足经济生活中的借 贷需求时,民间借贷的存在不可避免; 蔑视、谴责,否定不了它的存在;简单禁止必将 是禁而不止。
第三章 信用与信用形式
• 高利率
高利率水平是前资本主义社会中借贷的明显特征,由当时的经济条件决 定。阶级构成:一是农民和小手工业者;二是奴隶主和封建主。受伤 患病、天灾人祸,维持简单再生产,不得不借。 中间的商人阶层,经商,放贷债主,也拆借作为运营资本,官府也有向 商人贷款政策,说明,信用对于支持商业发展是一个重要因素。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初期,资本家需要货币资本,利率高不能承受,新兴 资产阶级斗争,使借贷关系服从资本主义发展需要,利率降到资本能 获利的利率水平之下。降低利率法令一时、地起作用,动摇高利贷根 基的是,商品货币关系的极大扩展形成大量货币资本供给,使大量借 入需求得到满足。高利贷并未消失,落后国,发达工业国。
第二节 现代社会之前的信用
• 债、usury、高利贷
经济生活中借贷行为,我国古代称为“债”,是一个中性词;西方称为 “usury”,中性、贬义用法,高利贷是“usury”的定型译文。对前 资本主义信用关系,现在很少用“债”概括,用“usury”译文“高利 贷”概括,可理解为利息高的借贷。《白毛女》黄世仁、莎士比亚 《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即贬义词,但将前资本主义社会中信用统 作贬义认识不符历史实际。
半殖民地半封建,高利贷广泛存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中国 共产党农村政策概括“分田废债”。抗战时期,改为“二五(产量25%为度交租)减租, 分半(借债利率每月1.5%为度)给息”。建国前后土改中,废除农民所欠地主、富农、 高利贷债务。不是农民间的债务关系。简单制止借贷要求。使公开放债停止,借 钱农民暗中支付更高利息。土改后,借贷自由,利息商定,政府不干涉。
• 作为信用媒介的金融机构
国内外各单位之间债权债务关系,直接发生,绝大部分通过各种金融机 构媒介形成。如盈余存入银行;赤字贷款。 金融机构媒介,经营收入、支出,可能盈余、赤字,与非金融单位相同。
信用与信用形式.pptx
⑴ 个人部门; ⑵ 企业部门; ⑶ 政府部门; ⑷ 国外部门; ⑸ 金融部门。
信用关系中的个人
1. 把所有的个人作为一个整体,几乎在任何 国家中,通常是大多数年份盈余,从而是货 币的主要贷出者。
2. 个人货币收入与个人可支配货币收入。
个人可支配货币收入=个人的货币收入-缴纳社会保 障基金应由个人所负担的份额-应纳税款
▪ 债务:作为媒介要聚集资金;
▪ 债权:把聚集的资金通过贷款等方式投放出去。
2. 出现的原因:丧葬嫁娶,天灾人祸乃至赌 博挥霍紧急需要
当现代的信用体系尚不足以满足经济生活中 的借贷需求时,民间借贷的存在不可避免;
3、蔑视、谴责,否定不了它的存在; 简单禁止必将是禁而不止。 高利贷并未达到阻碍经营活动发展的水平。
4. 应取的对策。 不是简单排斥、禁止。 解决广大农村和一些居民城市困难户的借贷需要 小型经营活动的小额货币需求
市场经济要求信用秩序
▪ 自看,归纳
▪ 借贷行为的信用,包括“守信”与“失信” 两个侧面。
▪ 失信威胁存在的原因:蓄意赖账;天灾人 祸
▪ 应对失信、维护守信的机制:
▪ 道德机制约束、声誉约束、经济利益约束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 关键:
关键:
▪ 利益约束机制下的成本与收益对比,建立 制度化的约束机制:
3. 原因:
贷者之所以贷出,是因为可以取得利息;
借者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为承担了支付利 息的义务。
信用的产生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1.借贷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私有”财产 的出现
2.借贷关系出现的原因:为了满足在不同所 有者之间以不改变所有权为条件的财富调 剂的需要。
信用的产生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3.但无论是货币,还是信用,却很难从逻
信用关系中的个人
1. 把所有的个人作为一个整体,几乎在任何 国家中,通常是大多数年份盈余,从而是货 币的主要贷出者。
2. 个人货币收入与个人可支配货币收入。
个人可支配货币收入=个人的货币收入-缴纳社会保 障基金应由个人所负担的份额-应纳税款
▪ 债务:作为媒介要聚集资金;
▪ 债权:把聚集的资金通过贷款等方式投放出去。
2. 出现的原因:丧葬嫁娶,天灾人祸乃至赌 博挥霍紧急需要
当现代的信用体系尚不足以满足经济生活中 的借贷需求时,民间借贷的存在不可避免;
3、蔑视、谴责,否定不了它的存在; 简单禁止必将是禁而不止。 高利贷并未达到阻碍经营活动发展的水平。
4. 应取的对策。 不是简单排斥、禁止。 解决广大农村和一些居民城市困难户的借贷需要 小型经营活动的小额货币需求
市场经济要求信用秩序
▪ 自看,归纳
▪ 借贷行为的信用,包括“守信”与“失信” 两个侧面。
▪ 失信威胁存在的原因:蓄意赖账;天灾人 祸
▪ 应对失信、维护守信的机制:
▪ 道德机制约束、声誉约束、经济利益约束 (“好借好还、再借不难”)
▪ 关键:
关键:
▪ 利益约束机制下的成本与收益对比,建立 制度化的约束机制:
3. 原因:
贷者之所以贷出,是因为可以取得利息;
借者之所以可能借入,是因为承担了支付利 息的义务。
信用的产生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1.借贷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私有”财产 的出现
2.借贷关系出现的原因:为了满足在不同所 有者之间以不改变所有权为条件的财富调 剂的需要。
信用的产生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3.但无论是货币,还是信用,却很难从逻
第三章 信用与信用形式
目前央行6个月至1年的贷款基准利率为5.31%,那么月息超过 1.3%、年息超过21.24%即高于现行基准利率的4倍。
年初银行收紧贷款 民间借贷利率暴涨
目前,央行规定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 5.31%,六个月为4.86%,一至三年则为5.4%,而 根据目前民间资金行情,按照借入100万元计 算,5%的月息,即每月还5万元,6个月还30万元, 民间6月期短期利率为30%,是基准利率的6倍。
金融机构
信用
还本付息
盈余单位: 企业 政府 个人
金融机构
债务
注:资金由盈余单位向赤字单位有偿调动
的方式有两种: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间接融资
资金
金融机构
资金
资 金
盈余单位 资金 金融市场 资金 赤字单位
直接融资
资金流量分析
1. 从货币收支的盈余或赤字的角度建立分 部门的数量模型,并据以进行统计分析。
商业信用的合同化、票据化使分散的商 业信用统一起来。
第二章40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①授信规模 限制
受企业资金规模的限制,大规模的生产建设项目资 金不可能通过商业信用解决;
②单向性
③信用范围 狭窄
单方向的债务债权关系,授信方提供的商品是受信 方的生产和经营要素,一般只能是上游企业向下游 企业提供信用,而不是相反。棉花厂 纺纱厂 织 布厂 服装厂
2. 模型依据的恒等式: Y = C + I + X-M
3. 资金流量模型:
资金流量分析
第三章 信 用、利息与信用形式
第四节 信用的内容与形式
信用的基本形式
商业信用 银行信用 国家信用 消费信用 国际信用
商品交易过程中企业之间直接提供的信用
年初银行收紧贷款 民间借贷利率暴涨
目前,央行规定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 5.31%,六个月为4.86%,一至三年则为5.4%,而 根据目前民间资金行情,按照借入100万元计 算,5%的月息,即每月还5万元,6个月还30万元, 民间6月期短期利率为30%,是基准利率的6倍。
金融机构
信用
还本付息
盈余单位: 企业 政府 个人
金融机构
债务
注:资金由盈余单位向赤字单位有偿调动
的方式有两种: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
间接融资
资金
金融机构
资金
资 金
盈余单位 资金 金融市场 资金 赤字单位
直接融资
资金流量分析
1. 从货币收支的盈余或赤字的角度建立分 部门的数量模型,并据以进行统计分析。
商业信用的合同化、票据化使分散的商 业信用统一起来。
第二章40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①授信规模 限制
受企业资金规模的限制,大规模的生产建设项目资 金不可能通过商业信用解决;
②单向性
③信用范围 狭窄
单方向的债务债权关系,授信方提供的商品是受信 方的生产和经营要素,一般只能是上游企业向下游 企业提供信用,而不是相反。棉花厂 纺纱厂 织 布厂 服装厂
2. 模型依据的恒等式: Y = C + I + X-M
3. 资金流量模型:
资金流量分析
第三章 信 用、利息与信用形式
第四节 信用的内容与形式
信用的基本形式
商业信用 银行信用 国家信用 消费信用 国际信用
商品交易过程中企业之间直接提供的信用
信用、利息与信用形式(PPT 38张)
“遵守诺言、实践成约,从而取得别人信任” 。 ---《辞海》 “言必信,行必果”、“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 --- 儒家文化的行为规范 经济学视角 ---借贷行为,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 面转移。
3.1.1 什么是信用 1、信用的定义 信用就是以偿还和支付利息为基本特征的借贷行为 。信用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 2、信用的本质特征 (1)信用是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2)信用关系是债务债权关系 (3)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G -----G’
§3.1信用及其与货币的联系 §3.2利息 §3.3现代社会之前的信用
§3.4现代信用活动的基础
§3.5现代信用的形式
了解信用关系如何形成,搞清楚借贷 资金的来源,基本特征及利息的性质、利率的 种类。明确现代信用经济条件下信用的几种基 本经济形式: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 、消费信用。掌握信用工具的基本特征及主要 信用工具的运用特点。
3.5
信用形式是借贷活动的表现方式,它是信用活 动的外在表现。 按照借贷关系中债权人和债务人的不同,现代 信用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要形式:
1 2 3 4
商业信用 银行信用 国家信用 消费信用
3.5.1 商业信用 (1)概念 1、 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相互提供的、与商品交换直接相联 系的信用,包括两种基本形式:赊购与赊销。 (2)特点 -借贷双方为企业 -借贷的对象是商品资本 -商业信用与产业资本动态一致 -是直接信用 2、商业信用的作用 第一,商业信用为经济增长提供了信用支持。 第二,商业信用润滑了社会生产流通过程。 第三,商业信用的普遍发展有利于形成社会生产的基本经济秩 序。
国家信用与银行信用的关系 1 国家信用有时可以动员银行难以动员 的资金 2 国债筹集的资金比较稳定,而银行存 款的稳定性则较差 3 两者的利息负担不同,国债利息由纳 税人承担,而银行贷款的利息则由借款 人承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利贷信用 资本主义信用 社会主义信用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一)高利贷信用 高利贷信用亦称高利贷资本。高利贷资本
就是通过贷出实物或货币方式榨取高额利 息的古老形式的生息资本。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高利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1.利息率高 2.非生产性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二)借贷资本 借贷资本是生息资本的现代形式,是货币
第二节 信用工具
一、信用工具的特征 金融工具是在信用活动中产生,能够证明
金融交易金额、期限、价格的书面凭证。 它对于债权债务双方所应承担的义务与享 有的权利均有法律约束意义。 金融工具一般具有偿还期限、流动性、风 险性和收益性这几个基本特征。
第二节 信用工具
(一)期限性 偿还期限是指债务人在必须全部归还本金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形式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信用工具 信用形式 信用的作用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一、信用的概念 信用(Credit)是一种体现特定经济关系
的借贷行为,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价值 单方面的转移,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信用工具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二、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信用的产生
剩余产品、贫富差别和私有制的出现是信 用产生的基础和条件。 从信用的发展看,有两个大的飞跃 ▲信用方式的进化 ▲信用活动领域的扩大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信用产生以后,经历了高利贷信用、资本 主义信用和社会主义信用几个发展阶段:
济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借贷资金运动。社会 主义借贷资金运动与资本主义借贷资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社会主义信用的特点 1.集中性 2.计划性 3.生产性
第二节 信用工具
信用工具是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书 面证明。
在现代经济中,资金融通需要借助于信用 工具,因此信用工具又叫金融工具,对买 进方或持有者来说就是金融资产。
随发行公司经营利润的多少分得相应股息 的股票。 普通股东享有的权利:①对公司的经营参 与权;②公司盈余和剩余财产分配权;③ 优先认股权。
第二节 信用工具
2. 优先股票 优先股票是指优先于普通股股东分配公司
收益和剩余财产的股票。 优先股票与普通股票相比有两个方面的基
本优先权:①优先股票在发行之时就约定 了固定的股息;②优先股票有剩余资产优 先分配权。
资本家为了获取利息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 的货币资本。借贷资本的运动即为资本主 义信用。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借贷资本的特点 1.借贷资本是所有权资本 2.借贷资本是商品资本 3.借贷资本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 4.借贷资本是拜物教性质的资本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三)社会主义信用 社会主义信用就是在社会主义的商品货币经
间接金融工具是指由金融机构在最后贷款 人与最后借款人之间充当媒介的融资活动 中由金融中介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
第二节 信用工具
(二)按金融工具的偿还期,可以分为长期 金融工具和短期金融工具
一般把借贷期限在一年以下的金融工具称 为短期金融工具。
期限在一年以上的称为长期金融工具,包 括股票和各种债券。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形式
•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
生了解信用与货币的关系,现代信用的形式, 正确理解现代信用与经济的关系,核心内容 是现代信用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及其可能以出 现的泡沫经济问题。
• 教学重点和难点:各种信用形式的现实应
用;现代信用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及其可能出 现的泡沫经济问题。
之前所经历的时间。 金融工具的偿还期限可以有零和无限期这
两个极端。如活期存款的偿还期可以看作 是零,而股票或永久性债券的偿还期则是 无限的。
第二节 信用工具
(二)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金融工具迅速变为货币而不致
遭受损失的能力。
第二节 信用工具
(三)风险性 风险性是指购买金融工具的本金有否遭受
损失的风险。本金受损的风险有信用风险 和市场风险两种
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比较
第二节 信用工具
(二)股票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的,用以证明投资者
的股东身份,并据以获得股息的凭证。股 票是一种资本所有权证券,它是现代企业 制度和信用制度发展的结果。在现代股份 制度运行中,股份公司发行两种主要类型 的股票,即普通股票和优先股票。
第二节 信用工具
1. 普通股票 普通股票是代表股东享有平等权利,并且
第二节 信用工具
(四)收益性 收益性即信用工具能定期或不定期地给持
有者带来收益,收益的大小通过收益率来 反映。
第二节 信用工具
二、信用工具的种类 信用工具的种类很多,划分方法也各不相同。
第二节 信用工具
(一)按发行者的性质,可以分为直接金融 工具和间接金融工具
直接金融工具是指最后贷款人与最后借款 人之间直接进行融资活动所使用的金融工 具。
第二节 信用工具
(三)按金融工具的可接受程度,可以分为普 遍接受的金融工具和有限接受的金融工具
普遍接受的金融工具为本国社会公众所普遍 接受,作为普遍的交易手段和支付手段的金 融工具。
有限接受的金融工具是具有有限接受性的金 融工具。
第二节 信用工具
三、传统信用工具 (一)债券 债券是用来表明债权债务关系,证明债权
如果与单纯的商品买卖中的价值运动相比较,信 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1)信用过程中的价值运动形式是G-G’,单纯 商品买卖中的价值运动形式是W—G—W。
(2)信用过程中的价值运动必然有或长或短的间 隔期;单纯商品买卖中的价值运动是钱货两清, 没有间隔期。
(3)信用过程中的价值运动只是让渡商品或货币 的使用权而不改变所有权;单纯商品买卖中的价 值运动是商品与货币的转手换形。使用价值发生 转移而价值并没有转移。
人有按约定的条件取得利息和收回本金权 利的债权资本证券。
第二节 信用工具
1.政府债券 政府债券是国家(政府)的信用工具,是
政府为了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务凭证。 2.公司债券 公司债券是企业或公司向外借债的一种债
务凭证。 3.金融债券 金融债券是由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所发行
的债务凭证。
第二节 信用工具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一)高利贷信用 高利贷信用亦称高利贷资本。高利贷资本
就是通过贷出实物或货币方式榨取高额利 息的古老形式的生息资本。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高利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 1.利息率高 2.非生产性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二)借贷资本 借贷资本是生息资本的现代形式,是货币
第二节 信用工具
一、信用工具的特征 金融工具是在信用活动中产生,能够证明
金融交易金额、期限、价格的书面凭证。 它对于债权债务双方所应承担的义务与享 有的权利均有法律约束意义。 金融工具一般具有偿还期限、流动性、风 险性和收益性这几个基本特征。
第二节 信用工具
(一)期限性 偿还期限是指债务人在必须全部归还本金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形式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信用工具 信用形式 信用的作用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一、信用的概念 信用(Credit)是一种体现特定经济关系
的借贷行为,是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价值 单方面的转移,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第二节 信用工具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二、信用的产生和发展 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信用的产生
剩余产品、贫富差别和私有制的出现是信 用产生的基础和条件。 从信用的发展看,有两个大的飞跃 ▲信用方式的进化 ▲信用活动领域的扩大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信用产生以后,经历了高利贷信用、资本 主义信用和社会主义信用几个发展阶段:
济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借贷资金运动。社会 主义借贷资金运动与资本主义借贷资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社会主义信用的特点 1.集中性 2.计划性 3.生产性
第二节 信用工具
信用工具是证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合法书 面证明。
在现代经济中,资金融通需要借助于信用 工具,因此信用工具又叫金融工具,对买 进方或持有者来说就是金融资产。
随发行公司经营利润的多少分得相应股息 的股票。 普通股东享有的权利:①对公司的经营参 与权;②公司盈余和剩余财产分配权;③ 优先认股权。
第二节 信用工具
2. 优先股票 优先股票是指优先于普通股股东分配公司
收益和剩余财产的股票。 优先股票与普通股票相比有两个方面的基
本优先权:①优先股票在发行之时就约定 了固定的股息;②优先股票有剩余资产优 先分配权。
资本家为了获取利息贷给职能资本家使用 的货币资本。借贷资本的运动即为资本主 义信用。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借贷资本的特点 1.借贷资本是所有权资本 2.借贷资本是商品资本 3.借贷资本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 4.借贷资本是拜物教性质的资本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与发展
(三)社会主义信用 社会主义信用就是在社会主义的商品货币经
间接金融工具是指由金融机构在最后贷款 人与最后借款人之间充当媒介的融资活动 中由金融中介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
第二节 信用工具
(二)按金融工具的偿还期,可以分为长期 金融工具和短期金融工具
一般把借贷期限在一年以下的金融工具称 为短期金融工具。
期限在一年以上的称为长期金融工具,包 括股票和各种债券。
第二章 信用与信用形式
•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
生了解信用与货币的关系,现代信用的形式, 正确理解现代信用与经济的关系,核心内容 是现代信用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及其可能以出 现的泡沫经济问题。
• 教学重点和难点:各种信用形式的现实应
用;现代信用对经济的推动作用及其可能出 现的泡沫经济问题。
之前所经历的时间。 金融工具的偿还期限可以有零和无限期这
两个极端。如活期存款的偿还期可以看作 是零,而股票或永久性债券的偿还期则是 无限的。
第二节 信用工具
(二)流动性 流动性是指金融工具迅速变为货币而不致
遭受损失的能力。
第二节 信用工具
(三)风险性 风险性是指购买金融工具的本金有否遭受
损失的风险。本金受损的风险有信用风险 和市场风险两种
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公司债券比较
第二节 信用工具
(二)股票 股票是股份公司发行的,用以证明投资者
的股东身份,并据以获得股息的凭证。股 票是一种资本所有权证券,它是现代企业 制度和信用制度发展的结果。在现代股份 制度运行中,股份公司发行两种主要类型 的股票,即普通股票和优先股票。
第二节 信用工具
1. 普通股票 普通股票是代表股东享有平等权利,并且
第二节 信用工具
(四)收益性 收益性即信用工具能定期或不定期地给持
有者带来收益,收益的大小通过收益率来 反映。
第二节 信用工具
二、信用工具的种类 信用工具的种类很多,划分方法也各不相同。
第二节 信用工具
(一)按发行者的性质,可以分为直接金融 工具和间接金融工具
直接金融工具是指最后贷款人与最后借款 人之间直接进行融资活动所使用的金融工 具。
第二节 信用工具
(三)按金融工具的可接受程度,可以分为普 遍接受的金融工具和有限接受的金融工具
普遍接受的金融工具为本国社会公众所普遍 接受,作为普遍的交易手段和支付手段的金 融工具。
有限接受的金融工具是具有有限接受性的金 融工具。
第二节 信用工具
三、传统信用工具 (一)债券 债券是用来表明债权债务关系,证明债权
如果与单纯的商品买卖中的价值运动相比较,信 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1)信用过程中的价值运动形式是G-G’,单纯 商品买卖中的价值运动形式是W—G—W。
(2)信用过程中的价值运动必然有或长或短的间 隔期;单纯商品买卖中的价值运动是钱货两清, 没有间隔期。
(3)信用过程中的价值运动只是让渡商品或货币 的使用权而不改变所有权;单纯商品买卖中的价 值运动是商品与货币的转手换形。使用价值发生 转移而价值并没有转移。
人有按约定的条件取得利息和收回本金权 利的债权资本证券。
第二节 信用工具
1.政府债券 政府债券是国家(政府)的信用工具,是
政府为了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务凭证。 2.公司债券 公司债券是企业或公司向外借债的一种债
务凭证。 3.金融债券 金融债券是由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所发行
的债务凭证。
第二节 信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