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增长视域下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探索_田利军

合集下载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哲学维度探析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哲学维度探析
b a s e d o n p e o p l e—o ie r n t e d,e c o l o g y ,g r e e n,i n t e n s i v e ,h a r mo n i o u s ,s u s t a i n a b l e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F r o m t h e
s e l e c t i o n w i t h o b j e c t i v e l a w. v a l u e . e c o l o g i c a l s u s t a i n a b i l i t y . i s r e v e l a s i t s r i c h c o n n o t a t i o n
总3 l 卷
第 4期
兰州商学 院学报
J o u r n a l o f I  ̄n z h o u Co mme r c i a l C o H e g e
V0 1 . 3 1 No . 4 Au g ., 2 0 1 5
2 0 1 5年 8月
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及哲学维度探析
RE N J i a n ( S c h o o l o f Ma r x i s m,S h a n d o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J i ’ n a n 2 5 0 1 0 0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T h e n e w t y p e o f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wi t h C h i n e s e c h a r a c t e is r i t c s w a s p u t f o r wa r d b a s e d o n C h i n a ’ S b a s i c n a t i o n a l c o n d i t i o n s a n d t h e s u mma r y o f t h e p a s t d e v e l o p me n t e x p e ie r n c e o f u r b a n i z a t i o n o n a n e w

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与战略路径

新型城镇化的科学内涵与战略路径

d 茬 . 社 会 建 设
和信息经济 , 特别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要以这些新经 济的大发展来提升工业化 、 现代化 和城镇化水平 ; 中 小城市则应从实 际出发 , 因地制宜 , 发挥资源 、 环境 、 接近农村 , 处于大城市 、 特大城市与农村之间 , 对农 民
有较强 的亲和力 , 是进入成本较低 、 农民进入愿望较 强的地方 , 在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 比大城 市和特大 城市拥有更多的优势和有利条件 , 因而 中小城市是农
县城镇 向中等城市发展 ; 二是 “ 旅游兴城 ” , 一批特色 镇利用风景名胜和历史文化资源 , 大力发展旅游业及
城市 , 可 以实现科技 、 人才 、 资金 、 信 息等支农 强农要 素的集中 , 促进农业技术研究 、 推广和培训 , 建立和完 善农产品营销组织体系 , 完善农业 、 农村发展环境 , 把 城 乡两个市场 、 两种优势 、 两个层次的生产力要素较
方式 。可见 , 人 的全面转变至少包含就业 、 居住地 、 身 份和生活方式转变。新型城 镇化的 “ 一个核心” 与“ 两
体实践和经 验 , 全面把 握新型城镇化 的科 学内涵 , 明 确其战略路径 , 是非常必要 的。
新 内涵 : 新 型城镇化是以产业演变和 空间功能转
个基础”三者之 间都是相辅相成的辩证 统一 , 缺一不 可, 不可割裂 , 并且是一个历史范 畴 , 具有鲜明的历史
区位等优势 , 积极开创多种模式的非工业化 的新型城 镇化道路 。根据 自然地理和经济条件 , 非工业化的新
型城镇化道路主要有六种模式 : 一是 “ 教育兴城” , 县
业产业化和现代化 、 农 民富裕 、 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
步与发展 的最直接和最基本 的动力源泉。发展中小

以包容性增长理念认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探讨

以包容性增长理念认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探讨

作者简介:郭新建(1964-),男,河南原阳人,副教授,从事马克思主义原理研究。

收稿日期:2010-11-22以包容性增长理念认识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探讨郭新建(郑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郑州450000)摘要:由于城乡分割,地区发展不平衡,使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够健全,在制度、组织、管理、投入等方面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制约农村居民民生发展。

因此,应以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引,本着包容性增长理念,通过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综合型社会救助体系、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各项福利事业等,推进农村居民社会保证体系建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关键词:包容性增长;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图分类号:S-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04X(2011)01-0041-02胡锦涛同志于2010年9月16日出席在北京召开的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开幕式时,作了题为《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致辞,并在其中提出“实现包容性增长,切实解决经济发展中出现的社会问题”的新理念[1]。

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也特别指出,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逐步完善符合国情、比较完整、覆盖城乡、可持续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政府保障能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2]。

包容性增长的本质是发展权的公平与平等,强调“包容”,其最重要目的就是营造一种“包罗广泛的、众人皆可得的”发展氛围和境界,简单而言,就是公平。

实现“包容性增长”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更具有现实针对性和实际意义。

1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当前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农业人口,他们生活困难问题比较突出。

与此同时,农村社会保障工作基础比较薄弱,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还比较滞后,这与党的十七大所确立的到2020年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的目标,以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证体系的要求,还有相当距离,不利于实现社会建设领域的包容性增长。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

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梅㊀丽ꎬ倪新生摘㊀要:党的十八大高度重视城镇化问题ꎬ将其作为未来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手段ꎮ结合国情ꎬ我国必须要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ꎮ新型城镇化有着新的时代背景㊁新的参与主体㊁新的发展目标㊁新的规划重点㊁新的建设道路㊁新的发展动力ꎮ新型城镇化主要有三大内涵:以人为本ꎬ城乡一体化ꎬ可持续发展ꎮ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特征体现在思想的科学性㊁进程的协调性㊁方法的集约性㊁方向的人文性ꎮ关键词:新型城镇化ꎻ以人为本ꎻ城乡一体化ꎻ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F292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4428(2019)01-0172-02㊀㊀一㊁新型城镇化的新度与传统城镇化不同ꎬ新型城镇化有着新的时代背景㊁新的参与主体㊁新的发展目标㊁新的规划重点㊁新的建设道路㊁新的发展动力ꎮ(一)新的时代背景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分别是计划经济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产物ꎬ前者由于缺乏科学发展观的指导ꎬ在推进方式及战略等方面存在诸多不足ꎬ后者则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ꎬ坚持新型工业化路线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ꎮ(二)新的参与主体在传统城镇化进程中ꎬ各级政府是主体ꎬ对城镇化改革全权掌握ꎮ新型城镇化则加入了民众㊁企业等新主体ꎬ与政府 自上而下 地助推城镇化ꎮ(三)新的发展目标目标方面ꎬ传统城镇化注重外延扩张ꎬ片面追求经济利益ꎬ规模的增长通过增加生产要素投入的途径实现ꎻ而新型城镇化则以优化内涵为目的ꎬ对社会效益高度重视ꎬ同时还具有节约资源㊁环境友好和以人为本等特征ꎬ有效实现了城镇质量的提升ꎮ相对于传统城镇化ꎬ新型城镇化显著改善了过程中贫富差距过大的情况ꎬ更好地促进了农民市民化转变ꎮ对于劳动力流动ꎬ传统城镇化对此放任不管ꎬ因而产生了住房困难㊁交通拥堵㊁资源紧张等社会问题ꎬ为此ꎬ新型城镇化创建了积分式和轮候式两种申请落户方式ꎬ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可流通的农民工社会保障体系ꎮ(四)新的规划重点城市是传统城镇化的主要目标ꎬ尤其是大中城市ꎮ而新型城镇化则以小城镇和中小城市为重点ꎬ强调城乡协调发展ꎬ统筹发展ꎬ追求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ꎬ考虑各方利益㊁总揽发展全局ꎮ其中ꎬ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结果不是将农村变为城市ꎬ更不是要求城乡同质化ꎬ而是遵循城乡地区各自的发展规律ꎬ实施差别化互补协调发展ꎮ(五)新的建设道路由于过分强调城镇化率的提升ꎬ传统城镇化耗费了大量的资源ꎬ破坏了自然环境ꎬ同时基础设施建设速率缓慢ꎬ使得社会保障严重不足ꎮ新型城镇化则摒弃了这一指标ꎬ重视城镇化水平ꎬ在优化城镇功能㊁传承文化精髓的同时ꎬ实施人文关怀ꎬ塑造个性特征ꎮ(六)新的发展动力发展动力方面ꎬ传统城镇化主要依靠传统工业化ꎬ通过在城市地区聚集产业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ꎬ扩大了城乡差距ꎻ新型城镇化则在新型工业化的基础上加入了新型信息化ꎬ实现了城乡协调㊁联合㊁互动㊁互补发展ꎬ具有可持续性ꎮ二㊁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新型城镇化主要有三大内涵:以人为本ꎬ城乡一体化ꎬ可持续发展ꎮ(一)以人为本发展目标的人本性是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始终贯彻的重点ꎬ要求城镇化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是 人 不能是 物 ꎬ即秉承以人为本的原则ꎬ不能将城镇化进程仅仅作为工作ꎬ以人民利益的实现和个体的发展为其终极目标ꎬ而是将其视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方式手段ꎬ不能为了城镇化而城镇化ꎮ因此ꎬ要促进城镇包容性的提升ꎬ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ꎬ从而切实保证城镇化质量的改善ꎮ(二)城乡一体化传统城镇化将城市和乡村视为两个部分ꎬ是一种二元体制ꎬ造成了城乡差距悬殊ꎮ因此ꎬ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对此做出改变ꎬ摒弃二元体制ꎬ坚持城乡一体化理念ꎬ实现城乡经济共同繁荣ꎬ以及市民㊁农民生活标准㊁方式和质量的同步发展ꎬ促进城乡融合ꎮ为了实现城乡经济融合ꎬ新型城镇化道路要对社会事业发展㊁基础设施建设及城乡产业扩张进行统筹规划ꎬ集中全部公共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再分配ꎮ此外ꎬ为推动农民尽快适应城市生活ꎬ实现市民化转变ꎬ还应在就业㊁教育㊁医疗㊁住房㊁养老等领域给予非农就业人口有效保障和福利提升ꎬ以确保城镇化进程稳定有序进行ꎮ(三)可持续发展人口基数大ꎬ人均耕地面积小ꎬ资源㊁环境刚性约束凸显是我国基本国情ꎬ为此ꎬ若想实现可持续发展ꎬ就必须走新型城镇化道路ꎮ即放弃高污染㊁高消耗㊁高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模式ꎬ向高效益㊁低污染㊁低消耗㊁低投入的集约型发展方向转变ꎬ建立环境友好型㊁资源节约型城镇ꎬ在城镇化进程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ꎮ三㊁新型城镇化的核心目标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ꎬ让全国人民品尝经济增长和改革开放的成果是我国城镇化运动的核心目标ꎮ而新型城镇化的核心目标可细分为就业目标㊁生态目标㊁基271公共管理Һ㊀础设施建设目标㊁基本公共服务目标及城镇化程度目标等若干分支ꎮ(一)就业目标就业目标的核心内容包括农民工㊁新生劳动力㊁无业人员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情况㊁企业投资环境指数㊁职业技能培训补助㊁创新创业扶持力度及自耕农民转为工人或服务㊁管理人员的比例等ꎮ该目标反映了城镇㊁农业人口就业创业情况及企业投资水平ꎬ为农业人口职业转型及城镇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ꎮ(二)生态目标生态城市目标是指镇容村貌㊁城区绿化面积㊁空气质量指数㊁污染防治措施㊁人均城市建设用地量等与生态环境相关的指标ꎮ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与资源不是无穷的ꎬ为了保护自然生态ꎬ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ꎮ通过检测资源环境目标ꎬ掌握了目前对资源与环境的实际利用情况ꎬ从而发现其中不合理的地方ꎬ合理规划对城镇资源与环境的利用ꎮ(三)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公共交通网络㊁污水处理㊁生活垃圾处理㊁地下管道铺设㊁休闲娱乐设施㊁水电气供应是基础设施建设目标的主要内容ꎮ基础设施是居民生产生活的物质基础ꎬ关系到人民生活质量㊁地区经济水平的高低ꎬ因此是城镇化过程中物质建设的最基础目标ꎮ(四)基本公共服务目标城镇常住人口的娱乐设施㊁保障住房㊁基本医疗卫生㊁基本养老㊁就业服务㊁义务教育的覆盖率是基本公共服务目标的主要内容ꎮ这既是社会中每个个体生活生存所必不可少的权利ꎬ更是政府机关为人民服务的主要工作内容ꎮ因此基本公共服务目标在反映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建设情况的同时ꎬ也是考核有关部门执政成绩的重要指标ꎮ(五)城镇化程度目标质量目标与数量目标是衡量城镇化程度的两大板块ꎮ其中前者是指城乡协调发展程度㊁城镇化推进效率㊁城镇发展质量及城乡居民对环境㊁生活㊁生产需求的满意程度ꎻ后者则包括城镇数量㊁城区面积㊁城市人口㊁第二第三产业比值㊁城镇化率等指标ꎮ虽然数量目标是反映城镇化程度的客观指标ꎬ能够清晰且直观地表示城镇化进程ꎬ但是衡量城镇化程度不能仅参考这一类指标ꎬ还应结合质量目标的表现ꎬ在系统内部进行审视ꎬ从而自内到外对实际情况进行全面掌握ꎮ四㊁新型城镇化的特征新型城镇化道路既不同于传统城镇化道路ꎬ又与其他国家的城市化道路有所区别ꎬ是我国在长期的城镇化进程中经过摸爬滚打探索出的一条适合我国基本国情的城镇化道路ꎮ简而言之ꎬ其具有下列特征:(一)思想的科学性科学发展观是新型城镇化的指导理念ꎬ这也是其相对于其他城镇化道路最显著的特征ꎮ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ꎬ新型城镇化道路遵循城镇化发展的一般规律ꎬ秉承以人为本的发展原则ꎬ以人民意愿为导向ꎬ引导城乡科学稳定发展ꎮ(二)进程的协调性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发展过程协调性是其另一大特征ꎮ其主要体现在新型城镇化道路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ꎬ通过统筹规划经济社会㊁城乡及区域的发展ꎬ建立了不同规模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乡体系ꎬ确保了城镇化进程的有序稳定ꎮ(三)方法的集约性以已有的城镇物质基础为根基ꎬ整合城镇内部各组成要素ꎬ深化城镇内涵㊁健全城镇结构㊁提高城镇质量是集约化发展模式的主要内容ꎮ考虑到我国资源环境刚性约束凸显㊁人口基数大㊁可用耕地面积少的基本国情ꎬ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当前情况下的最优选择ꎮ坚持新型城镇化道路必须放弃高污染㊁高消耗㊁高投入的粗放型发展模式ꎬ向高效益㊁低污染㊁低消耗㊁低投入的集约型发展方向转变ꎬ建立环境友好型㊁资源节约型城镇ꎬ在城镇化进程中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降到最低ꎮ(四)方向的人文性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ꎬ要求城镇化工作的落脚点和出发点是 人 不能是 物 ꎬ不能将城镇化进程仅仅作为工作ꎬ以人民利益的实现和个体的发展为其终极目标ꎬ而是将其视为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方式手段ꎬ不能为了城镇化而城镇化ꎮ因此ꎬ要促进城镇包容性的提升ꎬ加快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实现ꎬ从而切实保证城镇化质量的改善ꎮ(五)道路的生态性新型城镇化道路重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ꎬ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ꎮ在提升生产力的同时ꎬ兼顾生态环境的美化与保护ꎬ这是其生态性的体现ꎮ生态化的城镇化进程对生态环境的治理与维护给予了高度关注ꎬ追求自然资源最大限度的利用与保护ꎮ为此ꎬ要建立 生态农业 ꎬ调整农业产业结构ꎬ鼓励绿色无公害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ꎻ建立 生态工业 ꎬ发展清洁能源工业ꎬ关闭高污染㊁高排放的企业ꎻ建立 生态城镇 ꎬ加强城镇绿化建设ꎬ重视对河流湖泊㊁风景名胜的保护ꎮ参考文献:[1]吴江ꎬ王斌ꎬ申丽娟ꎬ等.中国新型城镇化过程中的地方政府行为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ꎬ2009(3):78-81. [2]王莉荣.广西城镇化进程中推进包容性增长的路径选择[J].广西社会科ꎬ2013(12):35-43.[3]叶裕民.中国城市化质量研究[J].中国软科学ꎬ2001(7):28-32.[4]张占仓ꎬ孟繁华ꎬ等.河南省新型城镇化实践与对策研究综述[J].管理学刊ꎬ2012(4):103-106.[5]牛晓春ꎬ杜忠朝ꎬ李同昇.基于新型城镇化视角的区域城镇化水平评价[J].干旱区地理ꎬ2013(2):354-361. [6]李明秋ꎬ郎学彬.城市化质量的内涵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中国软科学ꎬ2010(12):182-186.作者简介:梅丽ꎬ女ꎬ湖北黄冈人ꎬ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ꎬ研究方向:公共政策与宏观经济分析ꎻ倪新生ꎬ男ꎬ山东东明人ꎬ东明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ꎬ高级经济师ꎬ研究方向:城市建设与乡村发展ꎮ371。

新型城镇化道路模式和政策

新型城镇化道路模式和政策

新型城镇化道路模式和政策辜胜阻摘要: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要坚持二维改革路径,一维是户籍制度改革,一维是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要坚持二维改革路径,一维是户籍制度改革,一维是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

”这是民建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近日发表的观点。

辜胜阻是在中国发展出版社主办的“国研智库论坛2014”年会上,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丛书2014”中的《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模式和政策》一书进行点评时作上述表示的。

在辜胜阻看来,城镇化涉及五大要素:人、业、钱、地、房。

这五大要素中,“人”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

他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已经对户籍改革做出明确具体的决定,国务院也就户籍改革颁布了新的文件,但是,人的城镇化是不是就是户籍制度改革?在这个问题上应该澄清一些误区。

户籍改革是基础,有了户籍没有公共服务,这不是市民化;有了户籍,如果能把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到农民工,才是市民化。

所以,一定要坚持户籍制度改革和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的二维改革路径,不要以为户改就是市民化。

当前城镇化在“人、地、钱、房”四方面付出了巨大代价针对《中国新型城镇化:道路、模式和政策》中提到的城镇化质量不高和结构失衡问题,辜胜阻分析了当前城镇化在人、地、钱、房四方面付出的巨大代价及其原因。

“人”的代价。

辜胜阻说,城镇化应当实现“三维转换”,即农村向城镇的空间转型、农民向城镇居民的市民化转型、农业向非农产业的就业转型。

而我们的城镇化是没有市民化的城镇化。

比如,一个安徽的农民工在北京打工,实现了从农村到城镇的地域转移,实现了从农业到非农产业的转换,但是他没有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身份转变。

辜胜阻举了一组数字: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儿童超过6100万,占农村儿童的37.7%,独居留守儿童达205万;还有4000万留守妇女、5000万留守老人;城乡流动儿童则达到3581万,五年增长了41.37%,这些就是人的代价。

基于包容性增长视角的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研究

基于包容性增长视角的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研究





基 于 包 容 性 增 长 视 角 的
我 国农 村 基 础 设 施 建 设 研 究
王 潇 焦 爱 英 赵 燕 华 ’
( 1 . 天 津城建 大 学经 济与管 理 学院 ,天 津 3 0 0 3 8 4 ; 2 . 南 开大 学经 济与社 会发 展研 究院 ,天 津 3 0 0 0 7 1 )
【 摘 要 】 包 容 性 增 长 理 论 自提 出 之 n - , l - , 就 颇 受 学 者 与 公 共 管 理 者 的 关 注 , 但 在 我 国 , 对 于 包
容 性 增 长 的 探 索 多 集 中 于 理 论 挖 掘 , 本 文 将 聚 焦 于 我 国 农 村 基 础 社 会 建 设 领 域 , 探 索 包 容
投 资 之 间 存 在 着 因 果 关 系 的证 据 这 一 联 系 性 也 廓 清 了 包 容 性 增 长 理 论 中 基 础 设 施 的 角 色 . 因 为 文 献 梳 理 不 仅 发 现 了 过 去 的 二 十 几 年 中伴 随 增 长 而 上 升
包括 以下维 度 内容 :
基 金 项 目: 国 家 自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 5 1 1 7 8 2 8 8); 天 津 市科 技 计 划项 目 ( 1 3 ZLZLZF 0 2 6 0 0 ) 作 者 简介 : 王 潇 天 津 城 建 大 学 经 济 与 管 理 学 院 副 教 授 , 南开 大 学 经 5 # - 与 社 会 发 展 研 究 院博 士 后 , 研
善 千 年 发 展 目标 确 定 了 这 些 目标 并 提 供 了 一 个 良 这 一 理 解 着 眼 于 为 所 有 人 创 造 机 会 . 而 不 仅 仅 是 针 x q 3 -  ̄ 穷 的 人 口 。当 群 体 内 的 成 员 无 论 其 个 人 境 遇 , 都 好 的框架 . 用 于测 量 和识 别包 容性 增 长 。 另 一 方 面 .本 文 将 讨 论 农 村 基 础 设 施 和 包 容 性 平 等 地 参 加 并 为 增 长 过 程 做 出 贡 献 时 .包 容 性 增 长

包容性创新研究现状、热点、趋势分析

包容性创新研究现状、热点、趋势分析

THE BUSINESS CIRCULATE商业流通 | 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3包容性创新研究现状、热点、趋势分析张 楚河南理工大学 河南焦作 454003摘要:本文以中国知网收录的2010年~2020年4月的111篇文献作为研究对象,对包容性创新的研究现状、关键节点、研究趋势进行分析,并对我国现有研究的内容进行归纳,归纳现有文献的特点和研究领域,最后总结出现有文献的不足及未来展望。

研究发现,有关包容性创新方面的研究虽呈连年增长趋势,但从文献收录的情况来看热度较低,其所带来的正向影响尚未得到重视,我国对包容性创新的研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

关键词:包容性创新;BOP 群体;文献计量中图分类号:G353.1;G30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673-5889(2021)16-0003-03一、引言包容性创新是指为实现包容性增长而进行的创新。

它主要是让更多的人特别是弱势群体参与到创新活动中来,同时把创新成果向全体人民扩散,增加人民群众的创新机会和创新能力,使全体人民都能从创新活动中受益。

金字塔底层(Bottom of the Pyramid,BOP)是弱势贫困群体的统称,这一概念于2002年由Prahalad & Hart 在其相关文献中首次提出,他们认为金字塔自上而下由大到小的结构与我国社会的收入水平层次结构相匹配。

收入水平越高,占据的人群比例越小;收入水平越低,则占据的人群比例的基数越庞大,反之亦然,而金字塔底层指的就是这些在收入结构中处于最底层的基数庞大的群体。

2007年,亚洲开发银行首次提出“包容性增长”的概念,而包容性创新就是建立在包容性增长之上提出的理念。

这一新理念被广泛认为是通过创造和增加就业机会,从而使社会最底层人民改善生活,推动经济的一种创新。

而企业的包容性创新就是通过创新实现企业的“包容性”机会,通过创新举措来满足BOP 群体的需求,达到企业和消费者共赢的目的。

深入基层治理实践探究城乡治理理论——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导师袁方成教授访谈

深入基层治理实践探究城乡治理理论——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导师袁方成教授访谈

深入基层治理实践探究城乡治理理论———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导师袁方成教授访谈袁方成,李健,唐韵萌■■名家语丝WORDS FROM THE CELEBRITY激流扬帆江海方成收稿日期:2023-04-16作者简介:袁方成(1978-),湖北武汉人,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政治学系系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外地方和基层治理;李健(1997-),山东青岛人,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政治思想史、政治理论;唐韵萌(1993-),女,广西桂林人,《社会科学家》杂志社编辑,研究方向为编辑学、生态美学、民族民间文艺学。

摘要:基层治理研究是治理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就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角度而言,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没有基层治理现代化就没有国家治理的现代化。

袁方成教授深耕城乡治理研究多年,具有丰富的研究成果。

访谈从袁方成教授的学术生涯展开,关注袁方成教授对乡镇治理与城市社区治理的研究心得与最新观点,进而就研究方法论、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深入探讨,致力于推动城乡治理研究的深化。

关键词:基层治理;政治学;城乡治理理论;城镇化发展中图分类号:D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240(2023)09-0003-0007袁方成(1978-),湖北武汉人,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政治学系系主任,中共中央编译局博士后,美国斯坦福大学、香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访问学者,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

兼任中国农村综合改革协同创新研究中心主任,民政部重点研究基地城市社区建设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中国商会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县域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高质量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全国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社区发展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湖北省民政服务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人民政协理论研究会理事,武汉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武汉市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应急管理专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外地方和基层治理。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包容性城市化-最新年精选文档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包容性城市化-最新年精选文档

马克思主义视角下的包容性城市化[DOI]10.13939/jki.zgsc.2016.38.1251 引言过去二十多年,中国经历了全世界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市化进程。

2011年城市化水平首次超过50%,中国开始进入城市占主导的“城市型社会”,至2015年中国城市化水平已达到56.1%。

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城市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幅提升。

取得成绩的同时,城市化也带来了诸多尖锐的问题,如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住房问题等。

放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历史中,这些问题的本质是什么,根源在哪里,中国未来城镇化之路又该如何走?本文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进行深入分析,寻找问题的根源,提出解决问题的政策框架。

2 中国城市化存在的主要问题2.1 农民工市民化问题据人口普查,2010年非正式迁移人口可能达2.61亿人,还不包括区域内部的人口迁移。

本地迁移人口接近9000万,因此,2010年来自农村的总流动人口达2.75亿人,这些人口长期生活在城市,却没有城市户籍,结果是户籍人口城市化率大大低于常住人口城市化率,也被称之为“半城市化”问题。

在中国农民工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背井离乡,走向城市,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经济发展所谓的人口红利,主要就是来自于农民工低工资水平下近乎无限的供给。

但在城市化进程中,受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的限制,农民工群体面临着住房、就业、子女教育、社会保障等多方面的障碍,农民工没有真正成为市民,而成为游离在城市的“边缘人”,得不到公平的对待,没有共享城市发展的成果。

2.2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尽管城市化带来了诸多益处,但也带来了高成本,尤其是特大城市产生一系列的城市病,交通堵塞问题尤为严重。

北京和上海的上下班通勤时间分别为79分钟和69分钟,远高于经合组织平均少于40分钟的通勤时间,也高于韩国(韩国是OECD国家中通勤时间最多的)。

以发展新理念引领新型城镇化

以发展新理念引领新型城镇化

以发展新理念引领新型城镇化Novel Development Concept Leads New-typed Urbanization“十三五”开局之年,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正站在新的起点上:要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更加注重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注重环境宜居和历史文脉传承,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

城镇化是一个国家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佐军表示,“十三五”期间,我国新型本刊记者/安蓓 于佳欣 韩洁城镇化仍将处于加速推进的阶段,但将更注重品质的提升。

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引领下的新型城镇化,将惠及亿万民众,为促进经济中高速发展、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注入强劲动力。

新型城镇化催生发展新势能“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以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加快新型城镇化步伐。

图为成渝高铁首发列车驶出重庆北站,它的开通运营对进一步发挥成都、重庆区域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沿线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专家表示,城镇化是稳增长与调结构的黄金结合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下,用好新型城镇化这个重要抓手,将催生多重发展势能,为促进经济迈向中高速、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注入强劲动力。

四川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何健说,推动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对于去产能、去库存,扩大内需市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都有重大意义。

新型城镇化是消费需求的“倍增器”。

统计数据表明,过去十年间,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平均拉动投资增长3.7个百分点,拉动消费增长1.8个百分点。

同时,新型城镇化还是拉动有效投资的重要载体。

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表示,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除推动消费结构升级和消费潜力释放,也会带来城市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住宅建设等巨大投资需求。

目前,我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公共设施存量仅为西欧国家的38%,北美国家的23%,其中蕴含着巨大的投资空间。

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协调逻辑:一个复合型分析框架

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协调逻辑:一个复合型分析框架

论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协调逻辑:一个复合型分析框架
张立荣;张金庆
【期刊名称】《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7(056)002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治理模式是一种偏好增长、协调有限的“统合治理”,城镇化发展难以实现从量到质的转变.为实现协调推进新型城镇化,本文构建了一个统筹多重问题逻辑的“复合型分析框架”.这一分析框架有四大特质和学术意蕴:依循新制度主义旨趣,主张重视国家与制度结构之于城镇化治理模式以及社会主体行动逻辑的形塑;彰显以人为本、公平正义的现代政治价值理念,主张新型城镇化推进与农民工现代公民身份建构互为一体;体现国家治理现代化要求,主张以“自主性—嵌入性”方法论把握政府效能与社会资本的互动关系;厘清政府责任、市场决定、社会协同三者的界限及关联,主张以“政府职能配置”新策略革新城镇化治理模式.
【总页数】10页(P19-28)
【作者】张立荣;张金庆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9;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迈向均衡发展的新型城镇化——一个“人口—土地—财政”要素耦合协调模型的分析 [J], 袁方成;陈泽华
2.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逻辑框架及途径 [J], 张锟
3.复合型林产品价值链演进的空间动力机制——一个系统论的分析框架 [J], 谢加封;沈文星;曹福亮
4.整体性框架的构建:山区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协调推进机制研究\r——基于丽水个案分析 [J], 齐杰
5.复合型环境政策工具体系的完善与改革方向:一个理论分析框架 [J], 李胜兰;黎天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着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内涵、特征及实现路径探赜

着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内涵、特征及实现路径探赜

着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理论内涵、特征及实现路径探赜目录一、内容概览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3)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4)二、新型城镇化理论内涵 (5)2.1 以人为核心的核心理念 (6)2.2 新型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7)2.3 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区别 (8)三、新型城镇化的特征分析 (9)3.1 人口城镇化 (11)3.2 经济城镇化 (12)3.3 社会城镇化 (14)3.4 生态城镇化 (15)四、新型城镇化的实现路径探析 (17)4.1 转变城市发展方式 (18)4.2 优化城市空间布局 (19)4.3 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20)4.4 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22)4.5 加强城市社会治理创新 (23)五、案例分析 (24)5.1 上海新型城镇化实践 (25)5.2 丹麦哥本哈根新型城镇化经验 (27)5.3 中国杭州新型城镇化案例 (29)六、结论与展望 (30)6.1 结论总结 (31)6.2 研究不足与局限 (32)6.3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33)一、内容概览理论内涵:阐述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概念、意义及其在当今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强调城镇化不仅仅是土地和空间的转变,更应该是人的全面发展与生活质量提升的过程。

特征分析:探讨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主要特征,包括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公平正义、可持续发展等方面。

分析这些特征在城镇化进程中的体现和作用。

实现路径:结合实际情况,探讨如何着力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包括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人口合理流动等方面。

实践案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案例,阐述在实践中如何落实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理念,以及取得的成效和面临的挑战。

展望与反思:对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并反思当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今后的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通过本文的阐述,旨在加深对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的理解,为推进城镇化进程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内在关系及协同推进思路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内在关系及协同推进思路

272022.09长期以来,城乡关系一直是影响我国整体发展格局和经济社会发展走向的关键内容。

随着工农关系的不断调整,城乡融合发展逐渐成为我国发展总基调。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城乡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出更为细化的要求,从基础设施、产业带动、消费提升、县域农民工市民化等方面进行部署。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内在关系城镇和乡村是一个对立统一的矛盾有机体。

两者在地理空间、人口结构、产业特色、公共服务、社区模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但另一方面,城镇社会和乡村社会共同组成了社会(区域)全部,两者相互支撑、相互配合、相互补充,具有较强的相互依赖性和共生性,乡村是支撑城镇发展的基础,城镇是带动乡村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引擎。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两大战略共同推动现代化发展。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具有目标的融合性。

首先,从两者发展的整体性来看,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是解决城乡区域差距的共同核心因素。

由于中国长期的二元结构导致城乡区域差距是实现我国发展现代化的最大短板,而最根本途径就是促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协同发展。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乡村振兴问题,同时研究乡村振兴问题时更要强调以新型城镇化为前提,二者在缓解城乡差距目标上缺一不可,拥有着共同重要的职责。

其次,从二者内部关系来看,新型城镇化是乡村振兴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先决条件。

乡村振兴不能就乡村来谈乡村,必须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路子,在城乡融合发展中来破解它的一些难题。

一是农村资源的有效整合,充分利用农村闲置资源,在农村实现全产业的发展。

二是农业科技的更新。

现代农业的发展依赖于农业科技的创新,只有提升了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做好“现代化”工作。

三是农业人才的双向流动,只有完善城市与农村人才流动机制,才能真正提升农村发展的人才队伍,提升农业专业化人才水平,而这些要素都离不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和推进。

最后,乡村振兴是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的“成熟表现”。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人口不断进入城市,但同时不能以乡村的荒芜、衰败为代价。

统筹城乡发展中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路径选择

统筹城乡发展中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路径选择

2 0 1 3 / 05 / 中 总第4 o3 期
l 7 3
皿 经 E c o 济 n o m 与 y 管 & M 理 a n a ge m e n t
但 是 在 现 实 操 作 中, 地 方 政 府 常 利用 制 度 存 在 的弊 端 来 规 避 制改革的重点从农村转向城市, 建立以承包为主的多种形式 的
根 本上得到扭转。 首先 , 从城 乡居民的收 入差距看, 根据近几 年 国家统计局公布 的数 字, 我国城乡居 民收入 之 间还有 较大
差 异; 其 次, 城 乡 基 本公 共 服 务 供 给 的差 异 比较 显 著 , 比如 养
统筹城 乡发展 中实现 “ 包容性增长” 主要瓶颈
制度安排是政 策瓶 颈。 新 中国成立初期, 为将 我国由落后
了越 来 越 严 重 的 问题 , 例如 , 区域 发 展 的不 均 衡 、 贫 富差 距 扩 收 入 , 改 善农 村 的基 础 设 施 建 设 , 缩 小 城 乡之 间 的差 距 , 才 能
大、 城 乡发展政策不平等 , 使人民群众不能共享由经济增长带 促 进城 乡一 体 化 , 在2 0 2 0 年全 面 建 成 小康 社 会 。 因此 , 统 筹城
建 设远 远 落 后 于城 市 的基 础 设 施 建 设 。
差距 。 附着在非农业户 口上 的社会保 障和社会福利 隐性 收入 掩盖了城乡居 民之间的巨大 差距 , 特别是进城务工人员工伤保
统筹城 乡 发展 的现实动因。 这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失业保险、 子女教育受到不公平和歧视 。 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 全面可持续的发展, 而统筹城乡发展是 险、 为了合理配置资源 , 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城乡一体化。 因此 , 统 此 外, 城乡土地政 策也不平 等。 我 国的城 市土 地属于国 筹城 乡发展是与科学发展 观相契合的, 统筹城 乡发展是全面 家所有, 而农村 的土地属于农民所有, 城市土地所属性质决定 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 的必然选择 。 党 中央提 出全面建 了城市土地是可以“ 自由卖买” 。 我 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明确规 设小康社会的奋斗 目 标 是: 在全国总体实现小康的基础上建立 定, 在承包期 内发包方不得收回并且不能调整承包方的土地,

城乡“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河西走廊新型城镇化路径

城乡“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河西走廊新型城镇化路径

第32卷第1期2018年3月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Jinl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Vol. 32 #No. 1Mar.,2018D01:10.16515/ki.32-1745/c.2018.01.007城g“命运共同体”视域下的河西走廊新型城镇化路径何晓琼1,钟祝2(1.河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甘肃张掖734000%.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200433)摘要: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深化了对乡村振兴和城镇繁荣双重发展的逻辑认识。

河西走廊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应以工农产业互融为突破口,通过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内陆河生态“绿谷”、培育特色生态小城镇等措施,厚植城乡发展内生动力,走城乡“命运共同体”共同繁荣的城镇化发展之路。

关键词:河西走廊;乡村振兴战略;命运共同体;新型城镇化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673 -131X(2018)01 -0030 -04New-type Urbanization Path of Hexi Corridor under the Vision of Creating a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Urban and RuralHE Xiao-q io n g,ZH0NG Zhu2(1.Hexi University,Zhangye734000, China%. Fudan University,Shanghai200433, China)Abstract:At the 19th session of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the revitalization strategy has been proposed,to establish and perfect the institutional mechanismsof the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further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nthe dual development logic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the urban prosperity.In the process ofnew-type urbanization construction of Hexi corridor,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agricultureshould be a breakthrough point,through optimizing the layout of urban space,building inlandriver ecological green valley,cultivating characteristic ecological small towns and other meas­ures to strengthen the endogenous motiv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finally take an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path to realize common prosperity under the vision of creating 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 for urban and rural.Key words:Hexi corridor;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a community of shared future;new-type urbanization在乡村振兴战略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 制、打造城乡“命运共同体”,既是破解“三农”难题 的一把钥匙,也是新型城镇化科学发展的内在要 求。

包容性城镇:新型城镇化之路

包容性城镇:新型城镇化之路

包容性城镇:新型城镇化之路
张占斌
【期刊名称】《决策》
【年(卷),期】2013(000)001
【总页数】2页(P74-75)
【作者】张占斌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新型城镇化引领新生活--襄城县范湖乡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之路 [J], 李进卿;何佩佩
2.建造国际低碳城探索新型城镇化——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道全力抓好国际低碳城建设,有质量地推进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之路 [J],
3.中国新型城镇化包容性发展的路径选择--基于城镇化的国际经验比较与启示 [J], 陈丽华;张卫国
4.寻求中国新型城镇化融资之路--评《新型城镇化融资与金融改革》 [J], 刘暄
5.城镇化和逆城镇化相得益彰:新型城镇化之路 [J], 臧姗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田丽;郭学强
【期刊名称】《乡村科技》
【年(卷),期】2021(12)36
【摘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是缓解城乡发展面临困境的重大战略,研究两大战略的互动耦合关系,对河南省城乡融合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构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协调发展的指标体系,利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每个指标的权重,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2015—2019年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度和协调度,然后采用灰色关联度模型分析两者耦合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

结果显示: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之间的耦合协调水平呈不断上升趋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林牧渔业增加值与城镇化率是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相互作用的关键因素。

文章最后还提出了实现河南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合理化建议。

【总页数】3页(P8-10)
【作者】田丽;郭学强
【作者单位】河南工学院管理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327;F299.27
【相关文献】
1.云南省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2.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水平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3.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与科技实力耦合协调发展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4.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发展评价研究——以河北省为例
5.黄河流域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包容性增长:干部考核激励机制的基石

包容性增长:干部考核激励机制的基石

包容性增长:干部考核激励机制的基石
刘丽君
【期刊名称】《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
【年(卷),期】2013(029)003
【摘要】包容性增长缘起贫富分化,要义是公平参与、共享成果;现实困境是贫富差距加大,阶层对立明显,环境破坏严重,幸福指数低迷,社会情绪愤懑;根源在于干部考核机制异化,表征是价值目标迷失,GDP崇拜盛行,丢弃社会正义,忽视民生保障;健全干部考核机制的逻辑机理应是彰显增长的共富性,凸现政府的正义性,增强考核的人民性;实践取向是提升幸福指数,注重财富分配,发展社会事业,实行人民评判.【总页数】3页(P47-49)
【作者】刘丽君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思想政治部,河南郑州450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30
【相关文献】
1.什么是包容性增长?应该如何正确理解包容性增长? [J],
2.平等参与:县域经济包容性增长的基石——基于“晋江经验”的一个新认识 [J], 林育芳
3.促进包容性增长的国际经验及实现过程分析——《信息时代促进包容性增长的策略研究》之二 [J], 马潮江
4.信息时代促进包容性增长的原则和策略探讨——《信息时代促进包容性增长的策
略研究》之三 [J], 马潮江
5.创新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激励机制的重要举措——省委组织部负责人就《辽宁省市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办法(试行)》和《辽宁省省直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考核办法(试行)》答记者问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城镇化模式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重视和解决。

本文从包容性增长的角度出发探讨了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和产业结构选择,进而针对所提出的问题根据包容性增长的原则,从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的角度出发分别探讨了四者在这一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及应对措施,希望能够对中国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提供一些有益的探索,推动新型城镇化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实现转型发展的基本路径选择。

关键字:包容性增长;新型城镇化;问题对策一、引言当今中国,正处于一个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转型时期,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尚未完全结束,市场经济体制发育不完善,收入差距日益扩大,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两级分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各种红利逐渐消失,我国必须尽快找到一个可以替代出口和投资的经济增长动力,实现从依靠外需向依靠内需的转变。

在城镇化过程中,大规模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消费结构和消费水平发生重大改变,刺激了国内的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

因此,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战略抉择,也将成为我国未来十年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的强大引擎。

同时,新型城镇化也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我国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会给我国带来挑战。

国内外已经有很多学者对城镇化的利弊做出了多方面的研究,本文希望从包容性增长的角度对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做进一步的探索,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二、包容性增长的定义及内涵包容性增长(inclusive growth),是由亚洲开发银行在2007年首次提出的,这一理念的提出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包容性增长寻求的是社会和经济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与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相比,包容性增长更多的是倡导机会平等的增长,公平合理地分享经济增长是其最基本的含义。

包容性增长涉及了平等与公平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1.让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的成果;2.让弱势群体得到保护;3.加强中小企业和个人能力建设;4.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保持平衡;5.强调投资和贸易的自由化;6反对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7.重视社会稳定。

三、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突出问题从新中国成立,我国的城镇化政策经历了“上山下乡”、“城市领导农村”、“小城镇,大战略”、“发展大型城市”、“新型城镇化”多个阶段,虽然每个阶段的侧重点不同,但都暴露出了三个突出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土地流转和产业结构选择。

因此,本文就包容性增长的原则从以上问题出发对我国的城镇化做进一步的探讨,在探讨上述问题之前,文章先列述一下我国城镇化的现状。

(一)我国城镇化现状《中国统计年鉴2012》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的城镇化率达到了51.27%,比2010年上升了1.32个百分点,而比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上升了33.3个百分点;城镇人口也由1978年的1.7亿增加至6.9亿,净增5.2亿。

仅就以上数据来看,我国似乎达到了一个中等偏上的城镇化水平,但实际上我国的城镇化率虚高,存在着“伪城市化”的问题,因为我国在计算城镇化率时不仅包括城镇户籍人口,而且包括在城市居住六个月以上的人口。

国家统计局的报告显示,我国每年都有大约2.6亿的外出务工人员,城镇户籍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35%,未来还有约8亿人口要转入城市,这一大规模群体的生存和就业将成为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这是基于包容性增长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城镇化的推进必然伴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呈“侯鸟式”迁移模式,即农民工身包容性增长视域下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探索■田利军宋殿清份的转换慢于职业的转换,农民家庭迁移滞后于农村劳动力转移,且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在消费、教育、医保和最低生活水平等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严重违背了包容性增长的原则。

1.农村空心化问题,这是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出现的最突出的问题。

农民从土地上获得的收入很少甚至于亏损,土地失去了对农民的吸引力,致使大规模的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导致农村内部急剧荒芜,形成村庄空间形态上的空心分布状态,出现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问题。

2.畸形的户籍制度,这是阻碍劳动力转移的根本所在。

我国现行的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不仅阻碍了城镇化的进程,而且还造成了影响恶劣的后果,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高考移民”和“寻租行为”。

而现行政策也向富人倾斜,甚至于把户籍作为一种招商引资的手段,富人投资金钱即可获得当地户籍,而经济水平处于中下等的农民工即使在城市工作一辈子,也难以获得城市户籍,享受与城市人口同等的待遇,农民工的利益被进一步“边缘化”。

3.人口的城镇化滞后于人口的工业化。

我国的工业化发展使得很大一部分农村人口摆脱了农业生产,进入到城镇成为“农民工”,“农民工”正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新名词。

这表明中国的工业化进程仅仅带动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而非迁移,也就是说虽然他们不再从事农业这一行业,但是他们的身份并没有发生根本性改变,他们所享受到的福利和待遇远远及不上城镇人口。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说,快速工业化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阻碍了城镇化的脚步。

4.户籍人口城镇化滞后于常住人口城镇化。

2000~2011年,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差距从10.5个百分点扩大到16.3个百分点,其实质是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进程滞后,由此造成城市中的“新二元结构”,削弱了城镇化对内需的拉动作用。

(三)土地流转问题这是基于包容性增长提出的第二个问题。

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由于未能建立市场化的土地流转制度,以往的城镇化模式更多的表现为城市经济低成本快速扩张,而城市经济发展红利却未能完全为广大人民所共享。

伴随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小城镇建设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农村的土地格局也必然会发生相应的调整和改变,即土地资源的重新配置,但是重新配置所带来的利益却没有在农村和城镇人口之间进行合理的分配,违背了包容性增长的原则。

1.土地作为一种生产资料和保障措施,造成了既得利益集团和欲得利益集团的冲突。

既得利益集团即从事非农行业的农村人口想要保留土地,而欲得利益集团即从城市下岗的职工却无法要回土地。

前者不仅从非农领域获得了收益还想要继续占有土地,而后者却因为没有土地难以保障自身生存,两者形成利益冲突,与包容性增长背道而驰。

2.城镇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农民丧失土地的过程。

一方面,由于低成本的征地制度,使农村耕地被大量征收,非市场化的征地补偿制度造成农民的利益受损,农民并未从土地上获得可用于进城定居的资本。

另一方面城市房价居高不下,廉租房和保障房建设滞后,进一步加剧了农民工的生活压力。

3.土地利用效率低下。

一方面,我国目前仍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人均耕地少,无法采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成本高,收益低,从事农业的人口越来越少。

另一方面,农村日益空心化,老人和儿童有心无力,土地生产率低下,甚至出现农村土地的大面积荒芜。

4.土地的城镇化快于人口的城镇化。

2000~2010年,我国城市建成区面积增长了78.5%,而同期城镇人口只增长了45.9%。

其症结是在现行财税制度下,地方“土地财政”扩张动机强烈,而征地制度改革滞后,对农民的补偿标准偏低。

(四)产业结构选择问题这是基于包容性增长提出的第三个问题。

建设小城镇,农业向现代产业转变,农村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在这一过程中,建设现代化产业是不可或缺的,而选择何种产业结构则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

产业结构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的方向以及收入在农村和城镇之间的分配,因此必须依照包容性增长的原则,选择能够尽可能的带来公平合理经济增长的产业结构。

选择劳动密集型产业还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若选择劳动密集型产业,优点在于可以为农村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并且符合我国资本密集度不够高这一现实条件,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

而缺点在于一方面我国经济低成本扩张的时代正在终结,很多基础加工环节已经转向了更为便宜的国外;另一方面工资水平上涨,企业主出于对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逐,会引进更为先进的设备和技术替代劳动力,甚至退出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劳动密集型产业是不可持续的。

若选择资本密集型产业,优点在于可以借鉴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可提高我国的综合资本密集度,为我国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变提供助推力。

缺点在于资本密集型产业以资本和技术为主要支撑,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较少,因此在小城镇中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也相应较少,从土地中挣脱出来的劳动力会大量闲置,形成一个较大群体的非自愿失业,阻碍城镇化进程,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综上所述,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各有利弊,在就地城镇化的小城镇建设中选择何种产业已经成为困扰我国政府已久的一个两难问题。

四、对策和建议:基于包容性增长角度城镇化的推进是我国未来实现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动力,那么,究竟该如何走城镇化的道路?针对以上所提出的问题,本文从实现包容性增长的要求出发,基于政府、社会、企业和个人四个角度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一)基于政府角度在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政府应起到的是一个事前统筹和事后监督的作用,城镇化的大方向掌控在政府手中,即政府必须对发展方向做好正确的统筹和规划,否则,即使后续工作进行的再好,也是枉然。

同时,政府还必须对后续工作进行监督管理,以确保后续工作的顺利运行。

1.大力发展家庭农场,推进农业现代化。

家庭农场是2013年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出的,它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发展家庭农场,土地集中达到一定规模,采用更加先进的技术,降低成本,实现规模经济,增加土地对农民的吸引力,推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和土地的集约化利用。

2.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政府应出台新的政策,淡化户籍制度,强化常住人口概念,走双轨制,降低户籍迁移门槛,对流动人口这一群体给予足够重视,缩小流动人群。

对于到城市投资、兴办实体、购买商品房的公民及随其共同居住的直系亲属,只要拥有合法固定住所、合法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均可申请办理城镇户口,不受“农转非”指标限制,不收取入户费和增容费,这一人群可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福利待遇,并履行同等义务。

3.加快土地制度创新,实行“人地挂钩”政策,提高土地的流转效率,助力城镇化进程。

所谓“人地挂钩”,简单的说就是人口迁移到哪里,这些人口所占用的建设用地面积就转移到哪里,从哪里迁出的人口,哪里就要相应地减少这些人所占用的建设用地面积,从而实现城乡土地要素价值形态的流动,促进城镇化发展。

对于农地的非农化流转,可以采用“先建楼,后征地”、“先回迁,后拆迁”的原则,高质量的打造回迁楼群。

同时,政府应进一步完善回迁楼房的配套设施,包括教育、文化、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设施,实现从“农民”到“市民”的根本转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