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学弈)(两小儿辩日)》word版教案-数学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学弈)(两小儿辩日)word版教案

(学弈)(两小儿辩日)word版教案

六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案1文言文两则教学目标: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学情分析:备教材:《学弈》选自《孟子•告子》。

文章先写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接着 写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 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写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智力上有多大差别。

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 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

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个认为太阳在早 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双方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 学的人也无法裁决,被两个小孩笑话。

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 事求是的态度。

备学生:小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教师应树立“朗读是第一位”的观念。

教师首先要 范读课文,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从而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

再指导学生读通 顺。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熟读,最后达到背诵。

备教师:指导小学生学习文言文,不宜采取逐词逐句讲解对译的方法,更不必讲古汉 语知识。

重点词句应当由学生对照注释来理解, 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大概意思,遇到困难教师给予帮助。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学弈》一、 引读“单元导语” 1•了解单元学习重点。

走进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感悟生活,获得人生启示的。

学习 时要注意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在 把握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 习作中运用。

2 •提示学期学习重点。

通过前几年的学习,我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

在这个 学期的学习中,我们要更多地依靠自己的努力,认真地读书作文, 使各项语文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学弈两小儿辩日教案

学弈两小儿辩日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学弈两小儿辩日教案学科领域:语文年级:五年级教学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学弈》和《两小儿辩日》这两篇文章。

(2)理解并掌握《学弈》中“专心致志,方有所成”的道理以及《两小儿辩日》中“日中则昃,月满则食”的自然现象。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两篇文章的含义。

(2)学会对比阅读,分析两篇文章的异同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专心致志、独立思考的良好品质,树立正确的自然观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篇文章。

(2)理解并掌握两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2. 教学难点:(1)对比阅读,分析两篇文章的异同点。

(2)培养学生专心致志、独立思考的良好品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学弈》和《两小儿辩日》的作者及背景。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学弈”和“辩日”是什么意思吗?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两篇文章,理解文章大意。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同学们,你们觉得《学弈》和《两小儿辩日》这两篇文章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总结。

4. 讲解分析(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详细讲解两篇文章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两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5. 实践应用(1)学生模拟“学弈”场景,体验专心致志的重要性。

(2)学生分组进行“辩日”比赛,提高表达能力。

6. 总结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专心致志、独立思考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布置课后作业。

五、课后作业1. 请同学们回家后,将《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两篇文章朗读给家长听,并讲解文章大意。

2.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于“专心致志,方有所成”和“日中则昃,月满则食”的理解和体会。

3. 家长签字确认,明天上课前提交作业。

学弈两小儿辩日教案

学弈两小儿辩日教案

学弈两小儿辩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两篇文章;(2)理解并掌握《学弈》中的“专心致志”和“治理国家”的道理;(3)理解并掌握《两小儿辩日》中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文章内容;(2)学会通过举例、讲解等方法,向他人阐述文章中的道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篇文章;(2)理解并掌握两篇文章中的道理。

2. 教学难点:(1)理解《学弈》中的“专心致志”和“治理国家”的道理;(2)理解《两小儿辩日》中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两篇文章的背景;(2)引导学生关注两篇文章中的道理。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两篇文章,理解文章内容;(2)学生通过课后注释和词典,辅助理解文章中的生词和句子。

3. 合作探讨:(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举例阐述文章中的道理;(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其他组同学进行评价和补充。

4.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和指导;(2)教师通过举例、讲解等方式,深入阐述文章中的道理。

5. 课堂练习:(1)教师设计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2)教师针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反馈和指导。

四、课后作业:1. 请学生回家后,将两篇文章朗读给家长听,并背诵;2. 请学生结合文章内容,举例阐述文章中的道理,并与家长进行交流。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参与度;2. 学生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3. 学生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空间。

《文言文 两小儿辩日、学弈》教案

《文言文 两小儿辩日、学弈》教案

《文言文两小儿辩日、学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小儿辩日》。

(2)能够理解《两小儿辩日》和《学弈》的文意,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3)学会文言文中的词语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通过抓关键词、句式、修辞等方法理解课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两小儿辩日》。

2. 理解《两小儿辩日》和《学弈》的文意,体会故事中的道理。

3. 学会文言文中的词语和句式。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中的词语和句式的理解与运用。

2. 故事中道理的理解和领悟。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录音带或课件。

2. 相关文言文资料或故事。

3. 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录音带,让学生跟读并熟悉课文。

(2)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景和作者。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通过注释和词典查找生僻词语的意思。

3. 合作探讨:(1)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课文中的难点问题。

(2)各小组向全班汇报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教师通过举例和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情感教育:(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感悟。

6.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1)让学生回家后背诵课文。

(2)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2. 运用情境教学法,模拟古代课堂,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文言文。

3. 运用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步骤1. 熟读成诵:让学生在课堂上多次朗读课文,加强语音节奏的训练,提高记忆力。

《文言文 两小儿辩日、学弈》教案

《文言文 两小儿辩日、学弈》教案

《文言文两小儿辩日、学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两小儿辩日》。

(2)能够理解《两小儿辩日》和《学弈》两篇文言文的大意。

(3)学习并掌握一些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解读文言文的能力。

(2)学会通过联系生活、抓关键词等方法来理解文言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背诵《两小儿辩日》。

2. 理解《两小儿辩日》和《学弈》两篇文言文的大意。

3. 学习并掌握一些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

三、教学难点1. 文言文中的实词和虚词的理解。

2. 文言文句式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文言文的学习状态。

(2)简介《两小儿辩日》和《学弈》两篇文言文的主题。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两小儿辩日》和《学弈》,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工具书或小组讨论,解决生字词和句式的问题。

3. 课堂讲解:(1)讲解《两小儿辩日》和《学弈》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解析两篇文言文的主题思想和寓意。

4.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深入探讨两篇文言文的意义和价值。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所学的文言文知识,进行阅读理解练习。

(2)选取类似的文言文进行阅读和分析。

(2)拓展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推荐相关的阅读材料。

五、课后作业1. 正确朗读和背诵《两小儿辩日》。

2. 根据课堂讲解,复习《两小儿辩日》和《学弈》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 选择一篇类似的文言文进行阅读和分析,写出阅读心得。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和背诵《两小儿辩日》。

2. 学生能够理解《两小儿辩日》和《学弈》两篇文言文的大意,并能够运用其中的道理分析生活中的问题。

《(学弈)(两小儿辩日)》教案【】

《(学弈)(两小儿辩日)》教案【】

《学弈(两小儿辩日)》word版教案【可编辑】一、教材分析《学弈》是《孟子·告子》中的一段寓言故事。

主要讲述了弈秋教两人下棋的事,通过学弈的两个孩子不同的学习态度、结果的不同,说明了做事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讲述了孔子路经泰山之侧,遇到两个孩子在争辩日出时的景象,孔子不能决断,询问了一个名叫荣启期的人,荣启期根据自己的观察判断出太阳是从东方升起的。

文章通过这个故事表现了古人在探索自然现象方面的聪明才智,也展示了古代儿童早慧、思维敏捷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学弈》一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假、弗、兴”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表演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询问他人等方法,解决学习中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懂得做事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会用“假、弗、兴”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通过朗读、讨论、表演等方法,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表演法。

五、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1)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观察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齐读课题,提示“辩”的读音。

(3)根据课题质疑:两个小孩为什么辩日?结果如何?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画出生字新词。

(2)学生交流反馈,教师指导认读生字新词,如“前提、观测、移动”等。

(3)理解课题,引导学生知道“辩日”的意思是争论太阳的升起方向。

3.再读课文,理解内容(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2)学生交流反馈,教师根据反馈情况讲解课文内容,如“孔子不能决、荣启期决”等。

学弈两小儿辩日教案

学弈两小儿辩日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教案名称:学弈两小儿辩日教案适用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教学重点:1. 《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文言文阅读技巧和思辨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1. 《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两篇文章中一些难懂的文言词语的解释。

2. 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和分析。

二、教学准备1. 教材:《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两篇文章。

2. 参考资料:有关《学弈》和《两小儿辩日》的解析、评论等。

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讲解:《学弈》主要讲述了学习围棋的过程和围棋的特点,如棋子的移动规则、棋盘的布局等。

《两小儿辩日》主要描述了两个小孩子对于太阳的升起和落下的辩驳,以及他们的辩论过程。

3. 阅读理解:让学生独立阅读两篇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并注意一些难懂的文言词语的解释。

4.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针对两篇文章中的观点进行讨论,并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5. 汇报展示: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代表进行汇报展示,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观点。

四、作业布置1. 根据课堂学习和讨论,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学弈》和《两小儿辩日》的读后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体会。

2. 选择一篇相关的文章进行阅读,并写一篇短文,介绍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以及自己的理解。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并掌握《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是否能够在阅读过程中运用所学的文言文阅读技巧?是否能够在分组讨论中展示自己的观点,并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根据学生的表现,对教学进行反思,以便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学奕文言文】学奕两小儿辩日教案

【学奕文言文】学奕两小儿辩日教案

【学奕文言文】学奕两小儿(xiǎo ér)辩日教案学奕两小儿(xiǎo ér)辩日教案第一(dìyī)课时一、谈话(tán huà)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jiàoshī)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

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成语导入:“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

“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

(板书:学弈)介绍孟子资料: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

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他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

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

《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3.释题:“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弈〞,本来专指下围棋,“学弈〞就是学下围棋。

现在的“对弈〞,就是下棋的意思,但不限于下围棋。

)4.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及时归纳整理并板书:(1)谁学下棋(2)怎么学下棋(3)学得结果怎么样(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5.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学弈》这个故事二、初读课文,读通句子学奕两小儿辩日教案1.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最好能背诵)。

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其诵读兴趣。

2.读后学生评价,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

老师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顿符号,以对学生朗读有所帮助。

3.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为止。

(教师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反复朗读)4.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

《学弈》《两小儿辩日》第一课时教案

《学弈》《两小儿辩日》第一课时教案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学弈》,掌握本课字词。

2.理解课文的意思,了解故事内容。

3.从课文中体会做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读通全文,感悟读法1.教师导入新课: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我们小学阶段最后两篇文言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

出示课件1:2.教师引导:我们一起先来学习<学弈>.出示课件3:(教师板书课题:学弈)3.教师引导:我们都知道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

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学弈》,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可以联系注释和上下文,理解字义,从而确定读音也可以借助拼音,或标注出来向老师请教。

出示课件4预设1:教师讲解“一心以为有鸿鸽将至,为是其智弗若与”两句中都含有“为"字,读时容易混淆,可引导学生联系下文发现第一句中的“为”当“认为”讲,所以读wéi,而通过注释可以知道第二句中“为”当“因为”讲,所以读wèi。

出示课件5:预设2:教师讲解“鸿鹄”的读音。

学生跟读。

预设3:教师讲解“思源弓缴而射之”的读音。

学生跟读。

4.听老师范读。

提示学生听得时候注意老师读文的节奏和停顿,把课文读得准确、流利。

预设1:教师范读“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预设2:教师范读“为是/其智弗若与?”预设3:教师提示学生遇到语气词“矣、也、与、乎、”时,要读出恰当的语气。

如,“弗若之矣”中的“矣”,“非然也”中的“也”,可以重读,读出陈述、判断语气;“为是其智弗若与?”中的“与”可用提高声调或重读的方法读出反问语气。

5.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通读顺为止。

6.在学生掌握正确的读法后,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如齐读、指名读等。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1.组织交流:两千多年前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叫孟子。

你们对孟子了解多少呢?2.教师引导:哪位同学来给大家介绍孟子?3.学生介绍,教师总结。

《(学弈)(两小儿辩日)》教案【】

《(学弈)(两小儿辩日)》教案【】

《学弈(两小儿辩日)》word版教案【可编辑】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两篇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主题和寓意。

(2)学会对比阅读,找出两篇课文的异同点。

(3)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人分享和交流。

(2)懂得尊重他人,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

(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能急功近利。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两篇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分析课文中的主题和寓意。

(2)学会对比阅读,找出两篇课文的异同点。

(3)提高朗读和表达能力,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的原文及译文。

(2)生字词列表和相关解释。

(3)PPT或黑板,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和板书重点。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2)查阅生字词,了解词语含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学弈》和《两小儿辩日》的作者及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朗读课文,感受语言美。

(2)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3)分析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主题和寓意。

3. 对比阅读:(1)让学生找出两篇课文的异同点。

(2)讨论两篇课文的不同之处,提高学生的对比阅读能力。

五、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两篇课文。

2. 运用本节课学到的生字词,写一段话。

3. 总结两篇课文的寓意,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自己的体会。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团队合作表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学弈》《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学弈》《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

《学弈》《两小儿辩日》教学设计一、课堂背景分析本课是高中语文阅读课,选取了鲁迅先生的两篇作品《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作为教学材料。

这两篇作品都以辩论的形式展开,通过对问题的逐步分析和论证,引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和思辨能力,且内容生动有趣。

因此,本课旨在通过对这两篇作品的学习和分析,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辨能力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2)理解、分析并总结《学弈》和《两小儿辩日》的内容和结构;2.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2)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和写作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和热爱;(2)培养学生的理性思考和思想品质。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单介绍鲁迅先生以及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激发学生对鲁迅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与感悟(15分钟)(3)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辩论文学的特点和优势,并简要介绍现代辩论的种类和意义。

3.理解与分析(25分钟)(1)学生小组合作阅读《学弈》,用思维导图或笔记的方式梳理文章的核心思想和结构。

(2)学生小组合作阅读《两小儿辩日》,用思维导图或笔记的方式梳理文章的核心思想和结构。

(3)学生讨论并分享各自的分析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两篇作品的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4.引导研讨(20分钟)(1)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篇作品进行深入研读并进行辩论分析。

(2)学生分角色进行辩论,根据作品内容展开辩论并进行总结。

(3)各组选出代表进行辩论展示,并进行评价和讨论。

5.拓展延伸(15分钟)通过视频或网上资源,了解一些著名的辩论家和辩论赛,比如牛津辩论赛等,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

6.归纳和总结(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目标达成情况以及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四、课堂评价1.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学生能够有效参与讨论,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文言文二则学弈《两小儿辩日》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

文言文二则学弈《两小儿辩日》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

文言文学弈《两小儿辩日》的教学设计文言文二则学弈《两小儿辩日》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言文二则学弈《两小儿辩日》的教学设计(通用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文言文学弈《两小儿辩日》的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两小儿辩日》是人教版第十二册中的一篇文言课文。

文章讲的是古时候两个小孩凭自己的直觉,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不能作出判断。

这个故事既渗透了要主动认识自然、探求客观真理,并大胆质疑的科学态度;也说明了知识无穷,学无止境,再博学的人也会有所不知,应该实事求是的道理。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

借助《两小儿辩日》这篇文章,学生将初步感受到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增强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信心,并为今后学习文言文打下基础。

【学习目标】1、根据课后注释理解文章内容,并反复诵读课文,产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力争达到“熟读成诵”。

2、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产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3、感受两小儿的聪明可爱及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课前准备】布置学生充分朗读课文,对照课文注释初步阅读课文,尝试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一、读题、解题1、读题,引用古诗解题:锄禾日当午、白日依山尽。

日,是太阳的意思。

2、题意。

二、探究阅读方法1、读这篇课文遇到什么困难?⑴很难读。

⑵有些词语很难理解。

2、你用什么方法解决?3、归纳总结学习本课的有效方法:⑴多读几遍。

⑵联系上下文、结合书上注释理解。

三、初读课文1、学生阅读课文。

分两步解决问题:⑴结合注释读明白。

⑵理解大意读通顺。

2、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的阅读。

3、检查学生初读情况:⑴生分段读古文、说古文的意思。

学弈两小儿辩日教案

学弈两小儿辩日教案

学弈两小儿辩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学弈》和《两小儿辩日》这两篇文言文。

(2)理解《学弈》中“专心致志”的道理以及《两小儿辩日》中有关太阳变化的科学道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2)学会通过对比、分析,理解文言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勤奋学习、专心致志的精神,以及善于观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学弈》和《两小儿辩日》。

(2)理解《学弈》中“专心致志”的道理以及《两小儿辩日》中有关太阳变化的科学道理。

2. 教学难点:(1)理解《学弈》中“专心致志”的道理。

(2)理解《两小儿辩日》中有关太阳变化的科学道理。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回顾《学弈》的内容,引导学生复习“专心致志”的道理。

(2)简要介绍《两小儿辩日》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学弈》,体会“专心致志”的道理。

(2)让学生自主朗读《两小儿辩日》,观察太阳变化的现象。

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学弈》中“专心致志”的道理在生活中的应用。

(2)分组讨论《两小儿辩日》中太阳变化的科学道理。

4. 课堂讲解:(1)讲解《学弈》中“专心致志”的道理,引导学生学会专注学习。

(2)讲解《两小儿辩日》中太阳变化的科学道理,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复述《学弈》的故事,检测对“专心致志”道理的理解。

(2)让学生解释《两小儿辩日》中太阳变化的科学道理。

四、课后作业:1. 抄写《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两篇文言文。

2. 运用“专心致志”的道理,写一篇关于自己学习经历的小作文。

3. 观察生活中有关太阳变化的现象,和家人分享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练习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学弈)(两小儿辩日)》教案

《(学弈)(两小儿辩日)》教案

《学弈(两小儿辩日)》word版教案【可编辑】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弈(两小儿辩日)》,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的围棋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质疑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围棋的基本规则。

2. 学会通过文本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三、教学难点:1. 围棋术语的理解和运用。

2. 文本深层次意义的挖掘。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课件和教学素材。

2.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围棋基本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围棋的历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体会人物情感。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围棋术语和棋局变化,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详细解析课文内容。

5. 情感体验: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课文所传达的文化内涵。

6. 课堂练习: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7. 总结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给予鼓励和指导。

8. 拓展延伸:推荐相关的围棋文学作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9. 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完成围棋术语翻译和棋局分析的作业。

10. 教学反思:教师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多媒体展示围棋比赛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体验。

2. 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 对比教学:分析课文中的棋局变化,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文言文 两小儿辩日、学弈》教案

《文言文 两小儿辩日、学弈》教案

《文言文两小儿辩日、学弈》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1.1 能够理解并背诵《两小儿辩日》和《学弈》两篇文言文。

1.1.2 能够掌握文言文中的重点字词及其意思。

1.1.3 能够运用文言文进行简单的交流。

1.2 过程与方法1.2.1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两篇文言文的主题和寓意。

1.2.2 学会通过文言文的字词、句式和语法来理解文意。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3.1 培养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热爱,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两小儿辩日》2.1.1 文章背景介绍:了解文章的作者、时代背景及历史文化内涵。

2.1.2 字词解析:重点解析生僻字词的含义。

2.1.3 句子分析:分析句子的结构、句式和语法特点。

2.1.4 文章主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寓意。

2.2 《学弈》2.2.1 文章背景介绍:了解文章的作者、时代背景及历史文化内涵。

2.2.2 字词解析:重点解析生僻字词的含义。

2.2.3 句子分析:分析句子的结构、句式和语法特点。

2.2.4 文章主旨: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寓意。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3.1.1 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讲述与文章相关的故事,引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

3.1.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中的问题,激发学习欲望。

3.2 自主学习3.2.1 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意。

3.2.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问题,分享学习心得。

3.3 课堂讲解3.3.1 讲解字词:解析文章中的生僻字词,帮助学生理解文意。

3.3.2 分析句子:分析句子的结构、句式和语法特点,加深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

3.4 实践练习3.4.1 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3.4.2 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文言文交流场景,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检验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4.2 翻译练习:评价学生对文言文翻译的能力。

2020部编小学语文六年下册《文言文二则之学弈 两小儿辩日》知识点梳理

2020部编小学语文六年下册《文言文二则之学弈 两小儿辩日》知识点梳理

六年语文下册《文言文二则之学弈/两小儿辩日》知识点梳理人教部编版课文知识点:一、作者简介《学弈》选自《孟子•告子》。

孟子(约前371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字号不详(子舆、子居等字表皆出自伪书,或后人杜撰),战国时期邹国(今山东邹城市)人。

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

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

二、课文理解《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弈秋:秋,人名,因他善于下棋,所以称为弈秋。

通国:全国。

之:的。

善:善于,擅长。

弈:下棋。

者:代词,用在名词后,指“......的人”。

也:语气助词,用在句尾,表感叹。

译文: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人。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使:让。

诲:教导。

专心致志:一心一意,聚精会神。

惟:只。

译文: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一心一意,聚精会神,只听弈秋的教导。

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之:指弈秋讲的内容。

鸿鹄:天鹅。

援:拉。

弓缴:弓[缴:指系在箭上的丝绳]。

之:指鸿鹄。

译文: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讲,可是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将要飞到这里来,想取过弓箭,把它射下来。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之:他,指前一个人。

俱:一起。

弗若:不如。

矣:了。

译文:这个人虽然与前一个人一起学习,成绩却不如那个人了。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为:因为。

其:他,指后一个人。

弗若:不如。

与:吗。

曰:说。

非:不是。

然:这样。

译文: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学弈)(两小儿辩日)》教案【】

《(学弈)(两小儿辩日)》教案【】

《学弈(两小儿辩日)》word版教案【可编辑】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学弈》和《两小儿辩日》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学生能够分析文章中的比喻、寓言等修辞手法。

学生能够运用文章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学生通过分析、讨论,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多元价值观。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学弈》:讲述孟子与弈秋的故事,说明学习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两小儿辩日》:描述两个小孩关于太阳早晨和傍晚距离人远近的辩驳,展示古代儿童的聪明才智。

2.2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寓意。

学生能够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2.3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分析文章中的比喻、寓言等修辞手法。

学生能够运用文章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引入相关故事、图片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3.3 合作探讨: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文章中的比喻、寓言等修辞手法。

3.4 课堂讲解:3.5 课后作业: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

4.2 同伴评价:学生互相评价,给出建议和意见。

4.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五章:教学资源课文文本《学弈》和《两小儿辩日》。

相关故事、图片等教学辅助材料。

课堂讲解PPT。

学生作业评价标准。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寓意。

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子。

6.2 讨论法: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文章中的道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文言文 两小儿辩日、学弈》教案

《文言文 两小儿辩日、学弈》教案

《文言文两小儿辩日、学弈》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1.1 能够理解并背诵《两小儿辩日》和《学弈》两篇文言文。

1.1.2 能够掌握文言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1.1.3 能够运用文言文进行简单的交流和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1.2.1 通过朗读、解析和讨论,深入理解两篇文言文的内容和意义。

1.2.2 学会通过文言文的句式和词汇,推断出文言文中的隐含意义。

1.2.3 学会通过比较和分析,区分两篇文言文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3.1 培养对文言文的兴趣和热爱,提高文化素养。

1.3.2 学会从文言文中汲取智慧和启示,提升个人品质。

1.3.3 培养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习惯,提高学习效果。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两小儿辩日》2.1.1 朗读并理解文言文的内容,掌握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2.1.2 分析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如对比、排比等。

2.1.3 讨论文言文中的主题和寓意,如父子关系、孝道等。

2.2 《学弈》2.2.1 朗读并理解文言文的内容,掌握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式。

2.2.2 分析文言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2.3 讨论文言文中的主题和寓意,如学习方法、勤奋等。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朗读法:通过朗读文言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3.2 解析法:通过解析文言文中的词汇和句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文言文的内容。

3.3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表现,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4.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质量,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

4.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沟通交流等。

第五章:教学计划5.1 第一周:朗读并理解《两小儿辩日》,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式。

5.2 第二周:解析《两小儿辩日》中的修辞手法和寓意。

5.3 第三周:朗读并理解《学弈》,掌握重点词汇和句式。

《文言文 两小儿辩日、学弈》教案

《文言文 两小儿辩日、学弈》教案

《文言文两小儿辩日、学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两小儿辩日、学弈》,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文言文的基本句式和词汇。

2.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独立翻译文言文的能力。

3. 通过对文章内容的学习,使学生领悟到辩论的艺术和学弈的智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耐心。

二、教学内容:1. 教学文本:《两小儿辩日、学弈》。

2. 学习重点:文言文基本句式、词汇、翻译技巧。

3. 学习难点:对文章深层含义的理解,辩论技巧和学弈智慧的领悟。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文言文基本句式和词汇,引导学生掌握翻译技巧。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对《两小儿辩日、学弈》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辩论技巧和学弈智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介绍《两小儿辩日、学弈》的背景及意义。

2. 讲解文言文基本句式和词汇,为学生翻译文章奠定基础。

3. 逐段讲解文章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辩论技巧和学弈智慧。

4. 分组讨论,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 总结课程,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精神、口头表达能力等。

4. 课程总结:听取学生的课程总结,了解学生的学习收获和困惑,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准备:1. 教材:《两小儿辩日、学弈》。

2. 参考资料:文言文翻译技巧参考书、相关辩论技巧资料、学弈智慧资料。

3. 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

七、教学环境:1. 教室布置:座位排列整齐,方便学生参与讨论和互动。

2.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等准备齐全,保证教学顺利进行。

《两小儿辩日》《学弈》教案(一等奖)

《两小儿辩日》《学弈》教案(一等奖)
3.背诵《学弈》。
学设计
二次备课
导入
( 10 )分钟
一、读通全文,感悟读法。
1.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我们小学阶段最后两篇文言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我们都知道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出示课件3:如何学好古文】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学弈》,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可以借助拼音,或标注出来向老师请教。
4.背诵课文。
教学
重点
能对照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再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故事内容。
教学
难点
《两小儿辩日》中,理解两个小孩的观点分别是什么,明白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说明自己的观点。
第一课时
教学
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援、射”等6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善、之”在句中的含义。
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出示课件25】对照注释,弄懂词句,理解故事的内容。
(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
(3)请学生参考注释,用现代口语复述故事,并根据学生复述的状况进行即时疏通点拨。【出示课件26】
(译文如下:孔子到东方去游学,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询问他俩争论的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热而远的时候凉吗?”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两小儿辩日
课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下语文第一单元教案1文言文两则教学目标: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让学生参考注释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学情分析:备教材:《学弈》选自《孟子·告子》。

文章先写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接着写弈秋教两个学习态度不同的人下棋,学习效果也截然不同,最后写这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智力上有多大差别。

通过这件事,说明了学习应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

讲述了孔子路遇两个小孩在争论,一个认为太阳在早晨离人近,一个认为太阳在中午离人近,为此,双方各持一端,争执不下,就连孔子这样博学的人也无法裁决,被两个小孩笑话。

故事体现了两小儿善于观察、说话有理有据和孔子实事求是的态度。

备学生:小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教师应树立“朗读是第一位”的观念。

教师首先要范读课文,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从而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

再指导学生读通顺。

在理解内容的基础上熟读,最后达到背诵。

备教师:指导小学生学习文言文,不宜采取逐词逐句讲解对译的方法,更不必讲古汉语知识。

重点词句应当由学生对照注释来理解,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大概意思,遇到困难教师给予帮助。

教学时间:2课时【板书设计】2、匆匆教材分析:这篇讲读课文的作者是朱自清,写于1922年3月28日。

作为诗人和散文家,朱自清的散文独具特色,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一直被认为是白话美文的典范。

课文紧紧围绕着“匆匆”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无可奈何和惋惜,揭示了旧时代的年轻人已有所觉醒,但又为前途不明而感到彷徨的复杂心情,能给人一定的思想启迪。

课文语言丰富,含义深刻,运用了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写得生动形象,适合积累背诵。

备教师:这篇课文作为教师应该非常熟悉,因为它选入在普通话测试的材料中。

但是教师的感悟却不一定深刻,故要细细阅读,走进文本,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

备学生:由于学生的年龄限制,对时间的匆匆不是很有感触,在对教学目标进行定位时,教师要做充分的考虑。

学情分析:在初读的基础上,抓住课题“匆匆”,从题入手,看看课文是怎样写我们的的日子匆匆而逝/带着这个问题,通过读,找出有关的片段和句子进行分析。

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语言的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在读中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语言表达上的特点,感受语言美;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

3、了解时间的来去匆匆,一去不复返,感受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使学生懂得要珍惜时间,不要让它白白地流去。

教学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语言表达上的特点,感受语言美,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

教学难点:真切感受到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使学生懂得要珍惜时间,不要让它白白地流去。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3、桃花心木备教材: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是我国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语言朴实流畅、寓意深刻。

作者借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写一个种树人让“树木自己要学会在土地里找水源”的育苗方法,说明了在艰苦环境中经受生活考验、克服依赖性对人成长的重要意义。

备教师:在阅读中,要引导学生首先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表达顺序。

可让学生默读课文,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如,种树人哪些做法令作者感到奇怪?种树人为什么这样做?桃花心木给了作者什么启示?围绕这些问题学习理解具体语句,对种树人的做法令作者感到奇怪的描写和作者听了种树人语重心长的话受到感动的部分,进行深入的理解。

在理解的基础上讨论交流,探究种树人奇怪做法的原因。

在探究中使学生逐步体会其中的道理,受到启示,获得人生感悟。

备学生:可以从以前学过的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鞋匠的儿子》导入,让学生回忆这些课文的写法有什么特点。

教学目标:1.会写本课6个生字,抄写对自己有启发的语句。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

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难点:种树人的话和“我”从中感悟到的育人的道理。

体会到作者介绍种树的经验、道理和方法仅是一个比喻,其目的是为了说明育人之道。

教学课时:二课时4、顶碗少年备教材:文章描写了一场扣人心弦的杂技表演。

演杂技的顶碗少年第一次表演失败了,但他不失风度地向观众鞠了一躬,一切重新开始;第二次,碗又掉下来了,少年又镇定下来,手捧着新碗,又深深向观众鞠了一躬;第三次,终于把碗稳住了,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

多少年后,作者每每想起,总会产生一阵微微的激动……文章描写了顶碗少年三次表演的过程,紧紧围绕表演的“惊心动魄”展开。

(1)抓住少年表演时的动作、神情进行描写,表现顶碗表演动作的高难度;(2)具体描写了观众观看表演时的反应,突出表演的扣人心弦;(3)采用了拟人的手法对“碗”进行描写,不仅体现了表演的难度之大,还烘托了表演的紧张气氛。

作者主要抓住“少年、观众、碗”具体描写,突出表现了杂技表演的紧张程度。

备教师:1、要把对学生的设问细化,比如可以问“少年在第一次表演失败后的反应如何,抓住表现少年动作、神态的词语去理解。

”此外,教师一定要做到心中有数,这些关键词到底有几个,到底是什么一定要把握清楚。

2、教学目标一定要围绕课后习题展开。

要是不能对课后习题进行很好的审视,就会做一些无用功。

因为学生理应理解的情感目标没有达成,一味地凭空抒情不免显得有些牵强。

3、学生汇报朗读时如果没有读到位,可以让他们先说体会,如果理解到位后再去读,或者可以让读到位的同学范读。

总之要通过多种形式来练习学生的朗读。

备学生:学生在生活中有过一定的失败体验,课前又做过相关调查,掌握了有关资料,很可能与顶碗少年在某些地方产生共鸣,容易激发起学生向顶碗少年学习百折不挠的精神的热情。

教学目标:1、熟读课文,掌握文中重点字词。

2、学习“顶碗少年”不怕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

3、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顶碗少年”不怕失败、勇于拼搏的精神。

教学难点: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烘托相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一课时5、手指教材分析:文章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以风趣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

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分。

”文章语言风趣幽默,结构清晰严谨,主题鲜明突出。

全文紧紧围绕五根手指不同的姿态和性格进行描写,运用多种表达方法,刻画姿态栩栩如生、性格迥然不同的五根手指。

教学目标: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重点:理解根手指有什么特点,作者运用什么表达方法表现这些特点的。

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目标:1、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2、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

教学过程:口语交际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中,是不是有很多难忘的“第一次”,不同的第一次常常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有满足,也有遗憾……但无论怎样,都是令我们难忘的第一次。

你经历过的这些“第一次”哪些最令你难忘呢?就请你把它从记忆的深处挖掘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二、充分准备想:1、回忆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第一次”,想想事情的经过。

2、想想这件事发生时的真实感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说:1、练习把事情的经过说得完整有条理。

2、练习把自己的感受、感悟说得简单、精炼。

3、练习有感情地叙述“难忘的第一次”。

三、小组演练1、在小组中练习叙述“难忘的第一次”,请小组同学就表达内容、语言、语气、表情等方面提出意见,叙述者要和提意见的同学有交流。

2、吸纳同学们的意见,重新组织说话内容和语言。

四、班内交流1、每组抽签确定一名讲述者轮流到前面讲述。

2、全班同学参与评价内容、情感、表达,纠正语病,也可以向发言的同学提出问题。

3、讲述者要及时、得体地应对同学们的意见、建议和提问。

五、总结点拨1、小组讨论:要把“难忘的第一次”说好,该注意些什么。

、教师点拨性小结(针对同学们的表现肯定好的见解,补充没提到的方面,提出建议。

)3、学生结合本次交流所得重新组合发言内容,练习表述清楚。

习作一、明确要求1、自读本次习作要求,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2、指名说说自己选定的内容及选定的理由。

3、大家交流本次习作的具体要求,在交流中自然总结出本次习作的训练重点。

二、习作指导1、回想我们学过的、读过的含义深刻的文章,作者是怎样把其中的道理讲清楚的。

(可翻阅手头资料)2、同桌交流:准备用哪种表达方法叙述清楚要表达的内容及想法、感悟。

3、指名简要谈谈自己的习作设想或习作结构,教师和同学着情评议,让其他同学得到借鉴。

(习作指导自然化)三、自主成文学生书写习作草稿,教师巡回提示、指导。

四、习作欣赏1、自主到前面朗读自己的作文,并试着说出自己习作的优点,大家参与评议。

2、教师推荐巡回检查时发现的精彩语段,学生自由发表看法。

3、学生自愿组合,互相寻找作文中的精彩之处。

五、习作修改1、出示一段习作内容,集体修改。

2、回忆常规修改内容,根据同学和老师的建议在草稿上完成习作修改,要注意到错别字、不合适的标点、不通顺的语句等。

3、改完后誊抄到习作本上。

学习目标:1、交流对学过的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是怎样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也可以交流学习了本组课文,在写作表达方面有哪些收获。

2、熟读并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

3、读懂成语故事《邯郸学步》,理解成语的寓意。

教学过程一、交流平台1、小结引入:本组课文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都能给我们一定的感悟,或都对我们的生活有一定的启示。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联系生活实际领悟到了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体会到了作者的表达方法,并且在我们的习作中也试着运用了。

本组课文学完了,你有没有总结过每一篇文章的表达方法有什么不同吗?2、体会表达方法:⑴回想这个单元的课文,都用了哪些表达方法?写出运用这种表达方法的文章的例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