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酵母发酵液催化不对称还原反应合成(S)
有机合成中的不对称催化反应
有机合成中的不对称催化反应在有机化学领域中,不对称催化反应被广泛应用于合成手性化合物的制备。
手性化合物具有两种非对称的立体异构体,它们的生物活性和化学性质可能存在巨大差异。
因此,不对称催化反应的研究和应用对于药物合成、天然产物的合成以及其他有机合成的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一、不对称催化反应的概念和原理不对称催化反应是通过在反应过程中引入手性催化剂来控制反应产物的立体选择性。
催化剂在反应中起到降低活化能、改变反应路径的作用,并且通过催化剂手性结构的引入,使得反应中的手性度选择性增加。
不对称催化反应的原理可以通过三个方面解释:1. 手性诱导机制:手性催化剂的存在导致了反应中的手性诱导,从而使得产物具有特定的手性。
2. 反应底物的手性诱导:反应底物中的手性也可以通过手性催化剂的参与而进行手性诱导,进而获得手性产物。
3. 转化态手性诱导:手性催化剂的手性结构在反应过程中会随着反应的进行而转化,从而使得产物具有特定的手性。
二、不对称催化反应的常见类型1. 不对称氢化反应:通过使用手性催化剂,将不对称的有机物转化为手性的氢化产物。
2. 不对称加成反应:催化剂引发的不对称加成反应可以将一个或多个控制碳原子的键形成或断裂。
3. 不对称苯环改变反应:手性催化剂可引发苯环改变反应,通过改变苯环结构的手性,合成手性产物。
4. 不对称的偶联反应:手性催化剂可以控制偶联反应中碳-碳键的形成,从而合成手性产品。
三、不对称催化反应在合成方面的应用1. 药物合成:手性药物往往具有高选择性和低毒性,而不对称催化反应为药物合成提供了高效、经济的手段。
2. 天然产物合成:不对称催化反应可以合成复杂天然产物的手性骨架,进而合成天然药物或重要生物活性物质。
3. 材料科学领域:手性分子在材料科学中具有重要应用,利用不对称催化反应可合成具有特定手性的材料。
4. 食品添加剂合成:不对称催化反应也逐渐应用于食品添加剂的合成过程中,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效果。
离子液体中酵母细胞不对称还原合成(R)-3-羟基丁酸乙酯
A s a t A hdo hbci i l u 卜 uy.- eh l dz l m hx f oo h sht [MI P 6 w s b t c: y rpo i o c i i b tI m tyi aoi e a u rp op a B M]F) a r n q d 3 mi u l e(
Pc i mba a ai s n e l i a h Me rn e c n snCe s f e Ha l
W AN G , ZHOU - i Pu Li n, HE J n y o ZU e , S m u - a , Li UN ・ ig Li n u r
( stto i hr aet aE gnei , hj n n esyo c n l y I tue f o am cui l n i r g Z ei gU i ri f ehoo , ni B p c e n a v t T g
酯( .HB 。系统地考察 了一些因素,如离子液体浓度、缓冲液 p 尺E ) H、辅助底物种类和浓度、反应温度 、底 物浓度 、菌 体浓度和转化时 间等对该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上述 因素对反应的产率和产物 光学纯度影响较大 。较佳的生物还原 反应条件 为:【 MI P o B MIF体积分数2 0%,辅助底物 为8 . 葡萄糖 ,p .,反应温度3 " OgL H 78 0C,底物 乙酰乙酸乙酯浓度 O5mo L l ~,菌体浓度2 0gL 8 .~,转化l 。在此优化条件下,反应产率达7 8h 22%,RE 对映体过量值为7 —HB 03%。与 单一水相体系和正 己烷. 缓冲液两 相体系相 比较 , BMI P 。 在[ M] F. 缓冲液两相体系中进行E OB的生物不对称还原可有效减 少底物抑制,提高反应效率。
面包酵母用于苯乙酮的不对称还原研究
crvs e 为广 泛 利用 的微 生 物 之 一 ,存 在 着 丰 富 ee i' ) t a 的氧化 还原 酶 ,可催 化 各种羰 基 化合物 的 不对称 还
糖) 的氧化 作用 再转 化 为 NADH,才 能使 苯 乙酮 的 还 原反 应 持续进 行下 去,我们 考察 了反应 时 间 、反 应 温度 、底 物浓 度 等因素 的影 响 , 到 了较合 适 的 得 生物转 化 条件 , 底 物 苯 乙酮 的转 化率 达 到 7 , 使 1
面 包 酵母 ( ae’ yat B k rS e s ,学 名 S ch rm cs a c ao y e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香 酮类 化 台 物不 对称 还 原方 面 的工 作 较 少 ] .国
内化学与 生物工 作者也 报道 了将面包 酵母用 于不对
称 合成 方面 的研 究 工作 “ J 将其 用 于催 化 芳香 ,但
酮不 对称还 原 的研 究还鲜 见报道 n. ]
我们将 面包 酵母应用 于催 化苯 乙酮 的不对 称还
原 ( S hm 所 示 ) 如 c e e1 .由 于在 还 原反 应 中起催 化 作 用的 除氧 化还 原酶外 , 需辅 酶 NADH 的参 与 , 还 而 生成 的 氧化 型辅酶 NAD 需 通 过能 源供 体 ( 蔗 如
母 为 日本 东 方 酵 母 公 司 ( i t[ e s C . I d ) Or n a Y at o , . e t
维普资讯
第 1 6卷 第 2 期 20 02年 4月
分
子
催
化
V0 _ 6 No 2 【1 , . AD . 2 0 r 02
J OURNAL OF M 0LE CU LAR CATALYS S( l CHI NA)
生物催化不对称还原
生物催化不对称还原
生物催化不对称还原是生物催化反应中最重要的一种,是进行催化氧化反应的一种重要手段。
与传统的化学催化反应不同,生物催化不对称还原能够产生更复杂的有机物质,具有更强的特性和功能。
生物催化不对称还原的主要优势在于可以产生有机物质,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和活性,从而可以节省大量的化学原料,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生物催化不对称还原的原理是利用酶作为催化剂,使反应物中的氧结合物发生不对称还原反应,从而产生不同的有机物质。
酶在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控制和调节反应的方向,保证反应的选择性,从而产生高纯度的有机物质。
此外,酶还能够改善反应的速率,使反应的时间更短,因此具有良好的生产率。
生物催化不对称还原的应用非常广泛,可以应用于合成各种有机物质,如药物、染料、香料等,也可以用于精细化学品的制备,如醇、酮、羧酸、醛、酯等。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生物技术、食品加工等领域,以改善产品质量,提高产品效率,减少产品污染。
随着技术的发展,生物催化不对称还原技术也在不断改善,如改进酶的性能和稳定性,实现更高的选择性和效率,同时还可以改善反应条件,避免污染和损失。
因此,生物催化不对称
还原技术可能是未来化学工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将为人类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福祉。
面包酵母催化溶剂相不对称还原合成(R)-2-羟基-4-苯基丁酸乙酯
S IYu g n FANG n J ANG n, XI Yo g me H — a g, Yu , I Na A n — i
别 以 ( O) 0g L、( B )= Hz 一3 / fOP E ; 5mmo/ = lL为佳 。添加 a氯代 苯 乙酮(— C 对 酵母预 处理 2h 一 aP )
后 ,R)HP E 的 e 从 3 . 2 提 高为 8 . 5 , 0酷和 yH 分 别从 7 . 9 和 4 . 2 提 高 到 ( 一 B e 5 5 2 2 C P 眦 5 2 6O
( c o lo e cla d M eeilE gn e ig,S u h r n teUnv r i S h o fCh mia n tra n iern o te n Ya gz ie st y,W u i 1 0 6,Chn ) x 4 3 2 ia
Ab ta t Th a y sr c : e s mme rc e u t n f t y一一 X 一 一 h n lu y ae ( BE ) c tlz d y ti r d ci o eh l2O O 4 p e y b t rt o OP aay e b
arsl,b t ih rc e clye 7 . 5 )a d hg e tro eet i 8 . 5 e )wee eut oh hg e h mia i d( 8 2 l n ih rsee slci t 2 2 % e v y( r
o tie t h p i m H . , o a eo tr Og L a ds b taec ne tain5mmo/ , ban da eo t t mu p 7 0 d s g f wae / n u srt o cn rt 3 o lL
不对称催化技术
不对称催化技术不对称催化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合成方法,可以有效地合成具有高立体选择性的有机分子。
本文将介绍不对称催化技术的原理、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不对称催化技术是一种利用手性催化剂催化的化学反应方法,可以在不改变反应物的对称性的情况下合成手性化合物。
手性化合物是指具有非对称碳原子或其他手性中心的有机分子,它们在生物学、药物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而不对称催化技术的发展使得手性化合物的合成更加高效、具有高立体选择性和环境友好。
不对称催化技术的核心是手性催化剂。
手性催化剂是一种具有手性结构的化合物,它可以选择性地催化反应物中的一个对映异构体,从而合成手性化合物。
手性催化剂可以通过配体和金属离子之间的配位作用实现对反应的控制。
通常情况下,手性催化剂可以通过手性配体与金属离子形成配位键,从而形成活性催化剂。
活性催化剂可以与反应物发生反应,并在反应过程中控制反应物的立体构型。
不对称催化技术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合成药物、农药、天然产物和功能材料等重要化合物。
通过选择不同的手性催化剂和反应条件,可以实现多种不同类型的不对称催化反应。
例如,不对称氢化、不对称酰胺合成、不对称亲核取代等。
这些反应具有高立体选择性和高效率,可以大大简化合成路线,提高产率,减少废物产生。
不对称催化技术的发展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手性催化剂的设计和合成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过程。
需要考虑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稳定性等因素,同时还要考虑合成的成本和环境影响。
其次,催化剂的寿命和稳定性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催化反应中,催化剂可能会失活或被污染,导致反应效果下降。
因此,研究如何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寿命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此外,不对称催化技术还需要更加深入的理论研究,以揭示反应机理和催化剂的作用方式。
随着化学合成的不断发展,不对称催化技术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未来的发展方向包括开发更加高效、选择性和环境友好的手性催化剂,研究新的不对称催化反应,探索更加复杂的催化体系等。
有机合成中的不对称催化
有机合成中的不对称催化不对称催化是一种在有机合成中广泛应用的重要方法。
它通过引入手性配体,使得对称的反应转化为具有手性产物的反应。
在这篇文章中,将介绍不对称催化的原理、应用以及发展趋势。
一、不对称催化的原理不对称催化的原理基于手性配体和手性催化剂的应用。
手性配体是具有手性结构的有机化合物,可以与金属离子配位形成手性配位化合物。
这些手性配体能够通过选择性吸附、空间位阻等方式影响反应的立体选择性,从而实现对称反应的不对称性转化。
而手性催化剂则是由手性金属配合物和手性有机分子组成的复合物,能够通过催化作用使反应产生手性产物。
二、不对称催化的应用1. 不对称还原反应不对称还原反应是不对称催化中的一种重要应用。
通过引入手性配体和催化剂,可以实现对不对称有机物的还原,得到具有手性的醇、胺等化合物。
这种方法在医药、农药、香料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2. 不对称氧化反应不对称氧化反应是不对称催化的另一种重要应用。
通过引入手性配体和催化剂,可以使对称的氧化反应转化为不对称的氧化反应,得到手性醛、酮等化合物。
这种方法在合成有机中间体和天然产物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 不对称烯烃化反应不对称烯烃化反应是一种在不对称催化中较具挑战性的应用。
通过引入手性配体和催化剂,可以实现对不对称烯烃化反应的控制,得到具有手性的烯醇、烯醛等化合物。
这种方法在生物活性分子的合成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不对称催化的发展趋势随着合成化学的发展,不对称催化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要。
未来,不对称催化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发展更多的手性配体和催化剂为了提高不对称催化的效率和选择性,需要开发更多的手性配体和催化剂。
这些新型配体和催化剂能够应对更广泛的反应类型,提高催化剂的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2. 开发新的反应类型目前,大多数不对称催化反应都是针对特定的反应类型。
未来,需要发展更多新的反应类型,探索更广泛的不对称催化反应。
这将有助于拓宽不对称催化的应用范围,并提供更多的合成路线。
不对称催化的名词解释
不对称催化的名词解释不对称催化是一种在有机合成领域中被广泛应用的重要方法。
它通过使用手性催化剂,将对映异构体选择性地转化为具有不同立体结构的产物。
这种化学反应的发展与应用为有机化学领域的研究和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突破。
1. 不对称催化的基本原理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催化剂通常具有手性结构,它们能够与底物分子之间以特定的方式相互作用。
这种相互作用能够选择性地引发底物分子的立体异构体转化,从而得到具有手性的产物。
这些手性催化剂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拥有手性中心的有机化合物,另一类是过渡金属配合物。
前者通过手性诱导,引发底物的手性转化,而后者通过配位基团在反应中提供立体位阻,限制了反应底物的取向,以实现对映异构体的选择性转化。
2. 不对称催化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不对称催化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可以用于合成手性药物、农药、天然产物等多个领域。
通过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和底物,不对称催化反应可以高效、高选择性地进行,大大提高了有机合成的效率和经济性。
例如,不对称催化反应在合成手性药物中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利用不对称催化反应,研究人员能够制备具有特定手性的分子,这些分子常常是药物活性的关键结构单元。
通过合成手性药物,不对称催化的应用在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此外,不对称催化在有机合成中还可以实现复杂分子的高效构建。
通过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和底物,可以有效地进行碳-碳键和碳-杂原子键的形成,从而实现高效、高选择性的串联反应。
不对称催化的应用将合成路线缩短,减少了废弃物的产生,对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3. 不对称催化的挑战与发展尽管不对称催化在有机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合成高效、高选择性的催化剂仍然是一个技术难题。
研究人员需要设计具有理想手性结构、稳定性和催化活性的催化剂,以实现更加高效的不对称催化反应。
其次,催化剂的底物范围也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前的不对称催化反应大多适用于部分底物,而对于一些复杂结构或特殊功能团的底物,仍然缺乏有效的手性催化方法。
酵母静息细胞催化丙酮酸乙酯不对称还原制(S)-乳酸乙酯
L e c n e ol eSc u nU i r t C eg u6 0 6 , i u n C i / i c l g , i a nv sy h n d 1 0 5 Sc a , h a fS e C e h e i, h n
Ab ta t Thr i t i s h t x i i d t ec tlt c ii r s mmer e u t n o ty y u ae t 一t y cae wee i ltd s r c : i y sx s an a hb t h aay i a t t f y t r t e e c vyo a ti r d ci feh l r v t o( eh l a tt r o ae c o p l s
2 p r etf im d i , hnd dcl o eeC eg u60 8, i un C ia Deat n oBo ei n C eg u m ce Mei lg, hn d 1 03Sc a , h aC l h n
D p r e tf dc l x m n t n C e g u dc l ol e C e g u 1 0 3 S h a , hn e a t n Me i a i i , h n d i lg , h n d 0 8 , i u n C i m o aE ao Me a C e 6 c a
体 湿 度 015gml内酮 酸 乙 酯 初 始 浓 度 6 .7 / , 5 mmo/, 3 C 反 应 4 条 什 , 酮 酸 乙 酯 转 化 率 达 9 .%, 物 对 映 体 过 l 于 2。 L 8h的 丙 55 产
量值 (e值 )为 9 .%. e 21
酵母细胞不对称还原2-乙酰基庚酸乙酯的研究
应一 定时 间 。
123产物 的分 离与分 析 ..
反应一定时间后 , 取反应混合液加入 lm 有机溶剂萃取并搅拌 3m n 离心 10 r m n OL 0 i, 20 l i 收集有机 xO
7 8
层, 接下来 在混 合液 中加 入 1m 0 L有 机溶 剂 , 声波 中作 用 3 mn 离心 收集有 机层 , 超 0 i, 合并 上述 有机 层 , 入 加 色谱 条件 :E 5 固定 相 的毛细管 柱 ,I s 一 4为 FD检测 器 , 气 为 9.9 高 纯氮 气 , 载 99 % 色谱 柱恒 温 15l, 1c 柱前 压 C 为 0 1 a尾 吹为 004 a分 流进样 , .MP , .4 MP , 分流 比 15 , :0 进样 器 和检 测器 温 度 分别 为 25 和 20 。利 用 2% 6℃
第3 2卷
第3 期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JI ER IY V ST
Vo 2 No 3 L3 .
Ma 2 2 v. 0l
21 02年 5月
酵母 细胞 不对 称还 原 2 乙酰 基庚 酸 乙酯 的研 究 一
孙莉群 谢玉忠 刘海燕 孟凡坤 , , ,
面包 酵母 可 以不对称 还原 B 羰 基酯生 成具有 光学 活性 的 p 羟基 酯 … 。这类 手性醇 是许 多手 性药 物 一 一
合 成 的关 键 手性 中间体 , 如它 们是合 成 B 内酰胺 类药 物 、 一 昆虫 信 息素 和 类胡 萝 卜 素 等手 性 产 品 的关 键 手性 砌块 。关 于面包 酵母催 化羰 基 酯不 对 称 还原 反应 的研 究 已有 很 多报 道 物考察 其在 水相体 系 中酵母 细胞催 化该类 底 物不对称 还原 的反 应特性 。 , 这 类 研究 主要 集 但 中在酵母 容 易催化 且光 学选择 性较 高 的乙酰 乙酸 乙酯 的 还原 。本 文 以 2 乙酰基 庚 酸 乙酯 反 应 为模 型 底 一
离子液体中酵母细胞催化的不对称还原反应
离 子液体 (L 是 一种环 境 友好 的绿 色 溶剂 。近 年来 ,用离 子液 体 替代 有机 溶 剂用 于生物催 化 的 I) 报 道 日益增 多[ 。研究 表 明 ,酶 在离 子液 体 中具 有较 高 的活 性 、立 体 选择 性 和 稳定 性[ 。但 在离 1 ] 6 ]
J n 2 0 ue 07
文 章 编 号 : 0 1 7 3 (0 7 3 0 -0 1 0 - 6 1 2 0 )O —2 7 5
离子 液 体 中酵 母 细 胞 催 化 的不 对 称 还 原 反应
胡 佳 斌 ’ 念 保 义 吴浙 江 大 学 材 料 与化 学 工程 学 院 生物 工程 研究 所 ,浙 江 杭 州 3 0 2 ; 1 1 0 7 2 三 明 学 院 化 学 与生 物 工 程 系 ,福 建 三 明 3 5 0 ) . 6 0 4
收 稿 日期 :2 0 —31 ;修 订 日期 : 20 —40 0 70-3 0 70 -8
作者简介:胡佳斌 (9 2 。男 ,硕士研究生 I杨立荣 ( 92 ,男 ,教授 。博士 。通讯联系人 。E ma : yn@zL d 。a 18 一) 16 一) - i l ag j u c lr Le 基金项 目: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 ( 0 0 0 2 0 3 0 0 I国家 9 3计划资助项 目 (0 3 B76 0 ) 2 5 6 2 ,2 3 6 1 ) 7 2 0 C 10 8
1 实 验 部 分
1 1 材 料 .
假 丝 酵母 C n i aPs d 0 c Z 1 4 a d d P 0r 口 Dl 0 ,为 实 验 室保 藏 菌 株 。离 子 液体 1丁 基一一 一 3甲基 咪 唑 六氟磷 酸盐 E m] P 6 ,1己基一一 c mi E F ] 一 3 甲基 咪 唑 六 氟磷 酸 盐 E 。 m] P 6 ,1辛 基一一 c mi E F ] 一 3 甲基 咪唑 六 氟
不对称合成名词解释
不对称合成名词解释不对称合成是化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指反应产物中碳原子的排列不对称或不饱和,可以通过精确的合成来做出精确的产物。
不对称合成非常重要,因为它可以让化学家们控制结构,例如控制碳原子的排列顺序,从而创造出更高级的材料和制剂,用于药物研究、纳米技术等领域。
不对称合成最常用的方法是以多种不同的有机物质为原料,通过反应得到不对称的产物。
有了不对称合成,化学家们可以实现精确控制,有助于研究出新的有效材料,以满足特定的应用场景要求。
不对称合成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有金属配位盐催化、酸催化、光催化和水溶性催化等,它们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应用。
金属配位盐催化是一种最常用也最受欢迎的方式,一般通过加入活性金属与有机物质发生反应,从而形成不对称的产物,可以使不对称产物的排列更加精确。
酸催化法也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式,可以使不对称产物的形成更加清晰和精确。
它通过加入酸来促进有机物质中发生的反应,从而产生不对称的产物。
光催化和水溶性催化是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的两种方法,在光催化中经由发射和吸收光来产生不对称的产物,而水溶性催化则是在水溶液中添加催化剂,通过光照来促进有机物质中发生反应,从而产生不对称的产物。
不对称合成技术在21世纪被广泛应用,它已经成为化学领域中的一种重要工具,在制药、材料研究和纳米技术等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例如,不对称合成技术可以用来提高药物的活性,使原料的利用更加高效;它也可以用来研究各种新型材料,为社会和工业生产提供更好的材料;它还可以用来控制纳米材料的结构,从而提高纳米材料的性能。
总而言之,不对称合成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合成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药物的活性、研究新型材料和提高纳米材料的性能。
它也可以至关重要地帮助化学家们精确控制反应中的碳原子排列,从而实现复杂的反应产物结构。
因此,不对称合成技术在未来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将成为药物研究、材料研究和纳米技术等领域的有力工具。
它将为世界上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提供更多的可能性,用于创造出更多的新材料和药物,改善人类的生活环境。
酶催化反应的不对称合成
酶催化反应的不对称合成
酶催化反应已经成为了很多化学领域的主流技术之一,尤其在不对称合成的研究中,其应用更加广泛。
不对称合成在化学领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它可以合成出具有特异性的立体异构体,对于制药、化工、生物医学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酶催化反应的不对称合成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手性官能团的合成,例如糖、氨基酸和其他天然产物等。
这种技术在水相和非水相条件下均有广泛应用,特别是在微生物的生物合成过程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此外,酶催化反应的不对称合成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包括合成新型药物、精细化工和生物技术等领域。
许多酶催化反应的研究正朝着更加高效、环保和经济的方向发展。
不对称合成技术的突破之一就是利用酶作为催化剂,而不是使用化学试剂。
这种方法更加温和,几乎没有副反应,最重要的是可以在选择性合成中提供高的立体选择性。
此外,酶催化反应也具有高效、节能和可重复的特点,比传统的化学方法更加优越。
然而,酶催化反应的不对称合成技术也存在一些局限,例如催化剂的稳定性、酶的纯化和活性等问题。
此外,酶催化反应生产的产物也可能具有某种化学敏感性,需要一些特殊的处理方法。
总的来说,酶催化反应的不对称合成是一个蓬勃发展的研究领域,它将成为未来合成化学、生物医学和精细化工等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未来的研究重点将集中在合成新型酶、改进已有酶的性质和新型底物的使用等方面。
通过这些努力,将更好地了解和应用酶催化反应的不对称合成技术。
有机化学中的不对称合成方法
有机化学中的不对称合成方法有机化学是一门研究有机物结构、性质和合成方法的学科。
在有机化学中,不对称合成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领域。
不对称合成方法可以用于合成具有特定空间结构和生物活性的有机分子,对于药物研发、农药合成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不对称合成方法。
一、手性诱导的不对称合成方法手性诱导的不对称合成方法是通过引入手性诱导剂来实现对手性产物的选择性合成。
手性诱导剂可以是手性配体、手性催化剂或手性试剂等。
其中,手性配体是一种常见的手性诱导剂。
通过选择合适的手性配体,可以控制反应中的立体选择性,实现对手性产物的选择性合成。
二、不对称催化的不对称合成方法不对称催化是一种常用的不对称合成方法。
在不对称催化中,手性催化剂被用于引发化学反应,从而实现对手性产物的选择性合成。
不对称催化可以分为金属催化和有机催化两大类。
其中,金属催化是指利用手性过渡金属配合物作为催化剂,而有机催化则是指利用手性有机分子作为催化剂。
不对称催化的不对称合成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物产率高等优点,已经成为有机化学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三、不对称还原的不对称合成方法不对称还原是一种常见的不对称合成方法,通过利用手性还原剂对不对称亲核试剂进行还原反应,从而实现对手性产物的选择性合成。
不对称还原的不对称合成方法可以分为金属催化还原和酶催化还原两大类。
其中,金属催化还原是指利用手性金属催化剂对不对称亲核试剂进行还原反应,而酶催化还原则是指利用手性酶对不对称亲核试剂进行还原反应。
不对称还原的不对称合成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产物产率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领域。
四、不对称加成的不对称合成方法不对称加成是一种常用的不对称合成方法,通过利用手性试剂对不对称底物进行加成反应,实现对手性产物的选择性合成。
不对称加成的不对称合成方法可以分为不对称亲电加成和不对称亲核加成两大类。
其中,不对称亲电加成是指利用手性亲电试剂对不对称底物进行加成反应,而不对称亲核加成则是指利用手性亲核试剂对不对称底物进行加成反应。
不对称合成的四种方法
不对称合成的四种方法不对称合成是一种有机合成方法,通过控制化学反应的反应条件和催化剂的选择,使得反应中生成的手性分子局限于其中一种手性,从而得到具有想要手性的目标产物。
在有机合成中,不对称合成被广泛应用于药物合成、天然产物合成和材料科学等领域。
下面将介绍四种主要的不对称合成方法。
1.不对称催化反应:不对称催化反应是最常见和最有效的不对称合成方法之一、此类反应中,通过催化剂的存在,控制发生的反应中的手性产生,从而获得目标手性分子。
常见的不对称催化反应包括不对称氢化、不对称羰基化反应和不对称亲核取代反应等。
催化剂常常是手性有机分子配体和过渡金属或有机小分子的复合物,它们能够催化不对称反应的进行,并选择性地产生具有一定手性的产物。
2.不对称诱导反应:不对称诱导反应是通过利用手性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目标产物手性不对称生成的方法。
在反应中,手性诱导剂通过与底物或中间体的非共价相互作用,使得反应过程中特定手性产物的生成受到手性诱导剂的影响。
常见的手性诱导剂包括手性助剂、手性溶剂和手性催化剂等。
3.不对称模板反应:不对称模板反应是一种依赖于模板分子的手性而实现目标产物手性不对称合成的方法。
在反应中,模板分子能够选择性地与底物或中间体形成手性识别的配合物,从而确定反应过程中产物的手性。
这类反应中,模板分子常常是手性有机分子、金属络合物或有机小分子等,可以被底物或中间体特异地识别并参与反应。
4.不对称自适应反应:不对称自适应反应是一种依据底物分子中的结构特点自发发生的不对称反应方法。
在这些反应中,底物分子本身具有能够选择性地识别和响应手性信息的结构特点,从而引导反应生成特定手性的产物。
这类反应中常用的底物分子包括局部手性的含氧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和酸碱化合物等。
以上介绍的四种不对称合成方法在不同的反应条件和具体反应体系中都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选择合适的反应条件和催化剂,可以实现目标手性的高选择性合成,从而为有机化学合成提供丰富的手性构建工具,对于合成手性药物和天然产物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有机化学中的不对称催化
有机化学中的不对称催化不对称催化是有机化学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
与传统的对称催化相比,不对称催化可以提供更高的反应选择性和产物纯度,因此在药物、医药、农业化学、材料科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不对称催化其实就是利用需要催化的反应物与催化剂之间的手性识别,而获得对称不同的产物。
催化剂通常是手性分子,也就是说它们是具有手性结构的分子,在与需要催化的反应物发生反应时它们可以倾向于结合在一起,形成对称不同的产物。
同时,由于催化剂分子的手性结构,它们还可以控制反应路径,使得反应发生在特定的分子面上,从而产生高选择性的产物。
不对称催化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例如,它可以用于合成药物分子中的手性碳原子,以及各种农业化学品、特种化学材料等的合成。
此外,不对称催化还可以用于提高聚合物的立体性、改善纳米材料的性能等。
不对称催化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催化技术,需要完整的催化机理才能理解其中的复杂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催化剂中的手性决定了反应的立体化学细节。
催化剂与反应物结合后,催化剂会发生变化,为反应提供能量,促进反应的进行。
不对称催化的成功需要催化剂与反应物之间的协作,如果手性结构或反应物不合适,则催化反应可能失败或效果不佳。
不对称催化虽然在有机化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但是它的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其中一个主要的挑战是催化剂的稳定性和活性,以及选择性等因素的平衡。
此外,研究人员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催化反应的机理,以便设计出更高效、更可控的催化剂。
总之,不对称催化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有机化学技术。
它的发展对于推进现代有机化学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有机化学领域的不断发展,不对称催化也将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希望未来的研究人员能够在这一领域做出更多的创新和突破,推动不对称催化技术的发展。
不对称催化反应
不对称催化反应1 对称催化反应对称催化反应是指同等的反应物发生变化,同等的产物产生,即使反应本身发生变化,但最终的结果是对称的。
它的反应机理是在反应物与催化剂的反应中交换原子或分子,使反应物发生变化以用另一个反应物来替换反应性原子或分子,最终形成稳定的产物。
2 非对称催化反应非对称催化反应是指一定物质的反应催化剂在特定反应中对反应立场进行非对称选择,使反应产物具有非对称性。
非对称催化反应的反应机理是在催化剂的共同作用下,使得一定立场的原反应物优先地反应并产生非对称的具有相对结构的立体异构体。
反应的产物就具有显著的非对称性,入射光进入物质时会发生偏振,并显示物质的非对称性。
非对称催化反应通常可以说是一种节能、高效、可控、选择性及环保的产物合成方法,它不仅可以有效减少污染和节能,而且还可以进一步提高产物的纯度和产量,得到较高科学价值的物质。
由于非对称催化反应的反应机理相比对称催化反应更加复杂,有很多不同的部分组成,因此要更加深入地研究它们的反应机理,以有效的控制反应的过程,加速反应的进行,降低生产成本,以及促进其应用。
3 非对称催化反应的应用非对称催化反应非常重要,它在过去几十年里被广泛应用到精细有机合成中,可大大提高有机合成产物的结构多样性及纯度,是一种高效的反应方法,成为生物药物及有机半导体研究的重要手段。
从农药、芳香族分子到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非对称催化反应的应用已经得到了显著的发展。
非对称催化反应的应用不但可以延长其反应时间,改善反应条件,还可以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产高纯度的产物,可见非对称催化反应在工业面前拥有越来越广泛的用途。
4 结语以上就是关于非对称催化反应的内容,可以看出,它除了能够有效的减少污染和节能外,还可以大大提高合成产物的结构多样性及纯度,在很多领域具有巨大的作用,也因此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价值。
面包酵母还原丁二酮合成(s)-乙偶姻的研究
面包酵母还原丁二酮合成(s)-乙偶姻的研究面包酵母还原丁二酮合成(S)-乙偶姻的研究引言:乙偶姻(ethambutol)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结核病的药物。
其分子结构中有一个手性中心,即一个立体异构体(S)和(R)。
然而,(S)-乙偶姻具有较高的活性和低毒性,是治疗结核病的首选药物。
因此,研究(S)-乙偶姻的合成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价值。
尽管已经有多种方法合成(S)-乙偶姻,但它们大多数涉及有毒的底物和反应条件,且合成路线较为复杂。
本研究旨在利用较为特殊的催化剂面包酵母,通过还原丁二酮来合成(S)-乙偶姻,在绿色合成的基础上实现(S)-乙偶姻的高效合成。
实验方法:实验中使用的材料包括未处理面包酵母、丁二酮、还原剂、溶剂等。
首先,将面包酵母与适量的溶剂(如水或乙醇)混合,形成悬浮液。
然后,加入适量的酵母悬浮液、丁二酮和还原剂至反应瓶中。
将反应瓶密封并在适当的条件下进行反应,如适宜的温度和反应时间。
反应结束后,通过适当的分离和纯化方法(如萃取、结晶等)得到(S)-乙偶姻产物。
结果与讨论:我们通过实验验证了面包酵母还原丁二酮合成(S)-乙偶姻的可行性。
在一系列不同的实验条件下,我们探究了温度、反应时间、底物和催化剂浓度等参数对反应效果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在适宜的反应条件下,酵母催化下的丁二酮还原反应能够高效合成(S)-乙偶姻。
在最佳反应条件下,(S)-乙偶姻的产率可达到XX%,对配置立体异构体是高选择性的。
此外,我们还对反应中的机理进行了进一步研究。
通过采用核磁共振、质谱等仪器技术对反应中间体的分析,我们发现面包酵母催化反应是通过酵母的还原酶活性产生对应的酶学催化反应,将丁二酮还原为(S)-乙偶姻。
结论:本研究利用面包酵母催化剂进行了(S)-乙偶姻的合成研究。
通过优化反应条件和分析反应机理,我们成功地合成出活性最高的(S)-乙偶姻,并提高了对该立体异构体的选择性。
相比传统的合成方法,面包酵母催化剂具有低成本、绿色环保等优势,因此在(S)-乙偶姻的高效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能源供体对反应的影响考察五种能源供体对酵母发酵液催化还原反应的不同影响,结果(图3)显示摘要: 以蔗糖为能源时,酵母发酵液催化COBE还原生成(S)CHBE的产率和对映体过量值最高,底物残余量最少,以乙醇作为能源供体时,反应的产率和对映体过量值很低,但是组间比较没有显著性. 由于乙醇作为酵母菌生物催化还原反应的产物之一,可能会抑制酵母菌转化酶的活性. 反应过程中观察到以乙醇为能源供体时,底物残留量大,刺激性气味浓,没有酵母菌发酵培养时的固有香味. 以下实验,以蔗糖作为酵母发酵液催化COBE不对称还原反应的能源物质.
【Abstract AIM摘要: To optimize the asymmetric reduction of ethyl 4chloro3oxobutanoate (COBE) to (S)ethyl 4chloro3hydroxybutanoate [(S)CHBE] directly catalyzed by yeast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fermentation broth. METHODS摘要: The variation of COBE, (S)CHBE and reductive sugar in reaction course and the influence of some reaction conditions (substrate, energy source) on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S)CHBE directly catalyzed by yeast fermentation broth were examined respectively, and the optimal conditions of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S)CHBE were optimized by orthogonal test design. RESULTS摘要:The consumption of substrate and formation of product were mostly in the initial reaction course as well as consumption of reductive sugar. Repeated feeding strategy of substrate and energy source was favored for the formation of (S)CHBE. The optimum reaction conditions were sucrose repeated feeding strategy Ⅱ (feeding 5 g/120 mL after 2 h of reaction), substrate feeding strategy Ⅳ[0.5(3)], buffer concentration 2 g/120 mL, βcyclodextrin concentration 2 g/120 mL. CONCLUSION摘要: Optically active (S)CHBE is synthesized by yeast fermentation broth with 96% yield and 100% ee (enantiometric excess) under the optimum reaction conditions.
1.2.3酵母发酵液催化COBE不对称还原反应合成(S)CHBE反应条件和过程基本参考文献[6]实验部分1.3 COBE的不对称还原反应,其中手性添加剂改为β环糊精1.2 g,缓冲剂改为K2HPO4Na2CO3(8/2, m/m) 1 g, 其他反应条件改为文献[6]报道的优化条件,即摘要:酵母菌最佳培养时间为16~18 h,最佳反应温度和pH值分别为29~31℃和7.2.
谈酵母发酵液催化不对称还原反应合成(S)
日期: 08月25日
【 酵母发酵液;不对称还原反应;4
Optimization fesis of (S)ethyl 4chloro3hydroxybutanoate directly catalyzed by yeast fermentation broth
【Keywords yeast fermentation broth; asymmetric reduction; ethyl 4chloro3oxobutanoate; (S)ethyl 4Chloro3hydroxybutanoate; orthogonal text
【摘要 目的摘要:优化酵母发酵液直接催化4氯乙酰乙酸乙酯(COBE)合成(S)4氯3羟基丁酸乙酯((S)CHBE)的反应条件. 方法摘要:考察酵母发酵液催化该反应过程中基质变化的规律,探究底物和能源供体对反应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实验设计法优化反应条件. 结果摘要:在酵母发酵液催化COBE不对称还原反应的过程中,底物和还原糖消耗、产物合成相对集中在反应的前期;反复分批式添加底物和蔗糖有利于反应效率的提高;正交实验优化反应条件的结果表明摘要:酵母发酵液直接催化COBE不对称还原反应合成(S)CHBE的最佳反应条件为摘要:蔗糖添加方式Ⅱ(反应开始2 h后添加5 g/120 mL),底物添加方式Ⅳ[0.5(3)],缓冲剂添加量2 g/120 mL,β环糊精添加量为2 g/120 mL,反应后测定产物的产率达96%,ee(对映体过量值)达100%. 结论摘要:通过反应条件优化提高了酵母发酵液的催化效果.
1.2.4底物和产物浓度测定参照文献[6]实验部分1.3.
1.2.5反应产物产率和光学纯度的分析计算以产物产率(Y)和对映体过量值(ee)表示反应的程度和产物的光学纯度,其表达式分别如下摘要:
Y=nsCHBE〖〗nCOBE×100%
式中nCOBE为反应初始时底物COBE的摩尔数,nsCHBE为反应结束后产物(S)CHBE的摩尔数.
统计学处理摘要:用正交设计助手Ⅱv3.1(专业版)统计软件分析(F检验)实验结果.
2结果
2.1COBE不对称还原反应过程中的基质变化规律在酵母发酵液催化COBE不对称还原反应合成(S)CHBE的反应过程中,底物和产物随反应时间的变化规律(图1)显示摘要:在酵母发酵液催化COBE不对称还原反应的过程中,底物和还原糖消耗、产物合成相对集中在反应的前期,在反应开始前4 h内,底物消耗快,产物生成多,在反应后期,两者的变化都不是很明显;还原糖在反应开始后的前3 h内下降很快,后期的变化不明显. 因此,在反应条件控制优化中要注重反应过程前期工艺条件的控制,降低反应的初始底物浓度,提高反应效率. 从多次实验看,反应时间为7 h为好.
考察了能源供体蔗糖的浓度对酵母发酵液催化不对称还原反应合成(S)CHBE的影响,结果(图4)显示摘要:增加蔗糖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反应效率的提高,当蔗糖浓度超过12.5 g/100 mL(即15 g/120 mL)时,可以观察到在反应体系中有蔗糖颗粒的存在,随着反应的进行,过量的蔗糖会逐渐溶解,但反应体系溶液的粘度很大,产物提取困难. 综合而看,蔗糖的初始浓度以8.33 g/100 mL(即10 g/120 mL)较好.
2.4酵母发酵液催化不对称还原反应(VCOBE=1.5 mL)的条件优化结合文献[6]和单因素的实验考察结果,正交实验设计的因素和水平按照表1设置. 选用统计软件正交设计助手Ⅱv3.1的L9(34)正交表进行表头设计、布置、实施和分析试验(表2).表1酵母发酵液催化合成(S)CHBE的正交实验设计因素水平表(略)表2酵母发酵液催化不对称还原反应合成(S)CHBE的正交试验和结果(略)
1材料和方法
1.1材料
Na2CO3为市售化学纯,其他材料参照文献[6]的实验部分1.1试剂.
1.2方法
1.2.1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酵母发酵液催化COBE的不对称还原反应合成(S)CHBE的合成路线为摘要:
1.2.2生物催化剂制备参照文献[6]实验部分1.2的方法培养酵母发酵液作为生物催化剂.
2.2底物浓度和添加方式对反应的影响以酵母发酵液催化不同浓度COBE的不对称还原反应,结果(图2)显示,随着COBE的浓度增大,反应产物产率先是增大,然后逐渐减小,产物光学纯度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大一直递减;当底物浓度超过一定值(1.4 g/100 mL)时,底物残留量逐渐增多.
为了增大底物的投放量,将1.5 mL COBE分别采用不同的方式添加后进行反应,反应结果显示摘要:一次性加入底物1.5 mL(方式Ⅰ)时,底物残留59.4%,产物产率和光学纯度分别为67.5%和84.0%;反复分批式补料的三种方式对反应较为有利,以方式Ⅲ添加底物时,即反应开始时加入1.0 mL,反应开始4 h后补加0.5 mL,反应结束后底物残留稍多,产物产率和光学纯度分别达到86.0%和89.5%;其他两种反复分批式补料方式比以方式Ⅲ添加底物时对反应更为有利. 为了提高底物的初始浓度,在以下的多因素优化实验中,考察当以方式Ⅰ和反复分批式方式Ⅱ和Ⅳ分别添加底物时对反应的影响.
ee=cS-cR〖〗cS+cR×100%,式中cS和cR分别为S型和R型产物的浓度.
1.2.6还原糖测定采用DNS法.
1.2.7酵母发酵液催化不对称还原反应(VCOBE=1.5 mL)的条件优化采用正交实验设计法布置实验考察底物和蔗糖添加方式、β环糊精和缓冲剂(K2HPO4Na2CO3(8/2,m/m))添加量等因素对酵母发酵液催化1.5 mL COBE(相当于91 mmol/L)不对称还原反应合成(S)CHBE反应的影响. 底物添加方式分别考察摘要:Ⅰ 一次性加入底物1.5 mL;反复分批式补加底物(包括摘要:Ⅱ 开始时加入1.0 mL,在反应进行2 h后再补加0.5 mL;Ⅲ 反应开始时加入1.0 mL,反应开始4 h后再补加0.5 mL;Ⅳ 反应开始时加入0.5 mL,后每间隔2 h加入0.5 mL两次,即0.5 (3)). 蔗糖添加方式分别考察摘要:Ⅰ 一次性加入15 g;反复分批式补加(包括摘要:Ⅱ 反应开始时加入10 g,反应进行2 h后再补加5 g;Ⅲ 反应开始时加入10 g,反应开始4 h后补加5 g等方式). 选择L9(34)正交表进行表头设计、布置和实施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