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水平与工资差别
劳动力市场与工资水平
劳动力市场与工资水平在现代社会中,劳动力市场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经济领域。
劳动力市场指的是各个企业和机构中雇主与劳动者之间的供需关系。
而工资水平则是劳动力市场中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劳动力市场与工资水平之间的关系,分析其相互影响的因素。
一、劳动力市场的特点劳动力市场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供需关系: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了工资水平的高低。
当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时,工资水平往往会上升;反之,供给大于需求时,工资水平可能会下降。
2.竞争性:劳动力市场是一个竞争性市场,雇主在选择雇佣员工时会根据员工的能力、技能和经验等因素进行评估和选择。
3.劳动力流动性: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的流动性较强,员工可以通过离职、转岗等方式来寻找更好的工作机会。
二、工资水平的决定因素工资水平受多个因素的影响,以下列举几个主要因素:1.劳动力市场需求和供给:当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时,雇主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可能会提高工资水平。
反之,供给大于需求时,工资水平可能会下降。
2.员工技能和经验:员工的技能水平和经验对工资水平有直接影响。
通常来说,拥有高技能和丰富经验的员工更容易获得高薪工作机会。
3.产业和行业:不同产业和行业的工资水平存在差异。
一般来说,技术含量高的行业工资水平相对较高,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工资水平相对较低。
4.地理位置:不同地区的工资水平也存在差异。
一些发达地区由于经济繁荣和高生活成本,工资水平相对较高。
5.劳动力市场结构:劳动力市场的结构也会影响工资水平。
如果市场垄断程度较高,劳动者的议价能力相对较弱,工资水平可能会受到限制。
三、劳动力市场与工资水平的相互影响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和工资水平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供求不平衡时,工资水平会相应发生变化,而工资水平的变化也会进一步影响到劳动力市场的供求。
例如,在劳动力市场需求大于供给时,企业为了吸引更多的劳动力,可能会提高工资水平。
这样一来,更多的人才会被吸引而进入劳动力市场,增加劳动力供给。
中级经济师 人力资源专业 第十二章 工资与就业理论
第三部分人力资源管理经济分析第十二章工资与就业理论考试大纲:理解工资水平和工资差别的基本原理,界定和统计就业、失业,分析失业的类型、原因,提出减少失业的对策。
第一节工资水平与工资差别一、工资水平(一)货币工资(名义工资)与实际工资货币工资:雇主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
实际工资:货币工资所能购买到的商品和服务量,可见实际工资是经过某种价格调整之后的货币工资(或实际工资是经过商品价格指数调整后的货币工资)。
通常情况下,价格调整是通过物价指数的变动来完成的。
实际工资=货币工资/物价指数。
式中的物价指数通常用消费品价格指数来表示。
在现实生活中,物价具有上涨的趋势,因此货币工资水平总是高于实际工资水平。
对实际工资的研究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很有意义。
○1区分货币工资和实际工资有利于我们把握真正的工资水平。
货币工资和实际工资之间的差别取决于物价水平,物价水平变化越大,差别越大。
正因为如此,有可能会出现货币工资水平上升而实际工资水平反而下降的情况,这一点需要我们在进行工资水平比较时慎重对待。
○2劳动者的劳动供给决策时根据实际工资的变动做出的。
市场上很可能会出现货币工资水平上升不一定能带来劳动力供给增加,而货币工资水平的下降也并不一定能抑制劳动力供给增加的现象。
企业在制定自己的工资制度、确定工资水平时,必须要对实际工资水平有正确的了解。
政府在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时,也不能停留在对货币工资的掌握上,更重要是要了解市场实际工资水平。
(二)确定工资水平的实际因素在工资谈判过程中,工资水平存在上限和下限,实际工资水平将在此上下限之间变动。
雇主对劳动力需要的迫切程度(反映劳动力需求)、劳动者需要通过就业来争取工资来满足生活需要的迫切程度(反映劳动力供给)以及谈判双方的力量对比(反映供求关系),将共同决定实际工资水平的上下限。
在任何讨价还价的场合下,雇主所能支付的最高工资水平(取决于企业的经济实力、竞争能力和由于劳动费用增长而使企业进行贸易活动所要承担的风险)和最低工资水平(取决于劳动者对降低生活标准的承受能力)是可以被估算出来的。
劳动力市场的薪酬差异分析
劳动力市场的薪酬差异分析一、引言劳动力市场的薪酬差异一直是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
薪酬差异的存在不仅涉及到个人收入分配的公平性,也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密切相关。
本文旨在对劳动力市场的薪酬差异进行分析,探讨其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二、薪酬差异的定义与测度方法薪酬差异是指同一劳动力市场中不同个体的工资水平存在差异。
测度薪酬差异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比较不同群体之间的平均工资水平,如男女工资差距、城乡工资差距等;二是分析同一群体内部工资的分布情况,如工资的中位数、四分位数等。
三、薪酬差异的形成原因1. 教育和技能水平教育和技能水平是影响薪酬差异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受过高等教育和具备专业技能的人更容易获得高薪工作。
因此,教育和技能水平的差异会导致薪酬差异的存在。
2. 职业选择和行业结构不同职业和行业的薪酬水平存在差异,这与劳动力市场供需关系、行业竞争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一些高薪职业如医生、律师等对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较高,而一些低薪职业如服务业、农业劳动等对技能要求相对较低。
3. 性别和种族差异性别和种族差异也是导致薪酬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许多国家和地区,女性的平均工资往往低于男性,种族歧视也会导致少数族裔的薪酬水平较低。
4. 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程度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程度也会对薪酬差异产生影响。
当市场供给劳动力过剩时,劳动者的议价能力较弱,薪酬水平可能较低;而当市场需求劳动力较大时,劳动者的议价能力较强,薪酬水平可能较高。
四、薪酬差异的影响1. 社会不平等薪酬差异的存在会导致社会不平等加剧,贫富差距扩大。
高薪人群的收入增加可能会导致社会资源的不均衡分配,进而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和谐。
2. 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薪酬差异过大可能会导致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
一些高薪职业的吸引力增加,可能会导致其他行业的人才流失,进而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结构调整。
3. 劳动动力的积极性和创造力薪酬差异对劳动力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也有一定的影响。
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决定机制
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决定机制在劳动力市场中,工资的决定机制是一个复杂而又多元的过程。
工资的确定不仅仅取决于供求关系,还受到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程度以及劳动力组织的影响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本文将从劳动力供求、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和劳动力组织三个方面来探讨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决定机制。
一、劳动力供求劳动力供求是决定工资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当劳动力供大于求时,劳动力市场处于劳动力过剩状态,工资水平往往会下降。
因为雇主可以更加挑剔地选择劳动力,降低工资成本。
相反,当劳动力供不应求时,劳动力市场处于劳动力短缺状态,工资水平往往会上升。
因为雇主为了吸引更多的劳动力,愿意提供更高的工资。
劳动力供求的变化还受到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需求的影响。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对低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则逐渐减少。
这导致高技能劳动力的供求关系更加紧张,工资水平也相应较高。
相反,低技能劳动力的供求关系相对宽松,工资水平相对较低。
二、劳动力市场的竞争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程度也对工资水平产生重要影响。
在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中,雇主面临更多的选择,劳动力更容易被替代,工资水平往往较低。
而在竞争不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中,雇主面临较少的选择,劳动力更难被替代,工资水平相对较高。
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程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行业的竞争程度、劳动力的流动性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垄断程度等。
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雇主更容易找到替代劳动力,工资水平相对较低。
相反,在垄断行业中,雇主面临较少的替代选择,劳动力更难被替代,工资水平相对较高。
劳动力的流动性也对劳动力市场的竞争程度产生影响。
当劳动力的流动性较高时,劳动力更容易在不同行业之间流动,雇主面临更多的选择,工资水平相对较低。
相反,当劳动力的流动性较低时,劳动力更难在不同行业之间流动,雇主面临较少的选择,工资水平相对较高。
三、劳动力组织的影响劳动力组织对工资决定机制也产生重要影响。
经济学中的劳动力市场与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研究
经济学中的劳动力市场与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研究在经济学中,劳动力市场与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之一。
劳动力市场是指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进行劳动力交易的市场,而收入分配不平等则是指不同劳动者之间收入的不均衡分配。
本文将探讨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以及其与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的关系。
一、劳动力市场的运作机制劳动力市场作为一个交易场所,其运作机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要点:1. 劳动供给与需求劳动供给指的是劳动者愿意参与劳动的数量,而劳动需求则是用人单位对劳动力的需求量。
供给和需求的关系决定了劳动力市场的平衡状态。
当劳动需求超过劳动供给时,市场上的劳动力紧缺,就会导致工资的上升;相反,当劳动供给过剩时,市场上的劳动力充裕,工资则会下降。
2. 工资确定机制工资作为劳动力的价格,在劳动力市场中由供需关系来决定。
短期内,对于不同行业、不同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和提供的人数,以及其个人的谈判才能等都会影响工资的确定。
而在长期看,投资、科技发展、教育程度等因素也会影响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从而进一步影响工资水平。
二、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收入分配不平等是指社会中不同劳动者之间收入的差距。
对于劳动力市场来说,收入分配不平等问题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教育、技能与工资的关系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往往与工资水平密切相关。
在现代经济中,高技能劳动者通常能够获得更高的工资收入,而低技能劳动者的工资较低。
这种差异导致了技能与收入之间的不平等,也加剧了收入分配的不平等。
2. 资本所有权与收入分配资本所有权的不均衡也是收入分配不平等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富人通常拥有更多的财富和资产,从而能够获得更多的投资收益和利润。
而劳动者则依赖于通过工资获取收入,这导致了财富的集中和收入的不平等。
3. 性别与收入不平等性别在劳动力市场中也常常影响着收入的分配。
尽管在很多国家存在法律禁止性别歧视,但女性在劳动力市场中仍然面临着较低的工资和职业晋升机会。
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差异与人力资本
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差异与人力资本工资差异一直是劳动力市场中备受关注的问题。
在劳动力市场中,工资差异往往与个体的人力资本密切相关。
何为人力资本?人力资本是指个体通过教育、培训和工作经验所获得的技能、知识和能力。
人力资本对个体的工资水平有着重要影响,不同的人力资本水平导致了工资差异的存在。
首先,教育是人力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教育可以提高个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在劳动力市场上具备竞争力。
在现代社会,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往往能够获得比较高的工资。
这是因为受教育程度高的人通常能够胜任高技能的工作,对雇主有着更大的贡献。
此外,教育还能够培养人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备更好的职业发展潜力。
因此,教育水平与工资水平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除了教育,工作经验也是决定工资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工作经验可以提高个体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使其在工作中更加熟练,更有竞争力。
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人往往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环境,更好地解决问题。
此外,工作经验还能够积累个体的人际关系网,提高其职业发展的机会。
因此,工作经验对工资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
除了教育和工作经验,技能水平也是决定工资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技能水平高的人往往可以胜任更复杂的工作,解决更具挑战性的问题。
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市场需求的变化,更有机会获得高工资的工作机会。
技能水平还与个体的生产效率密切相关,高技能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创造更多的价值,从而获得更高的工资报酬。
然而,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差异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其中,性别和个体所从事的行业与职业是影响工资差异的两个重要因素。
首先,性别是导致工资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尽管在现代社会,男女平等的理念逐渐普及,但性别歧视在劳动力市场仍然存在。
男性通常在同样的工作中获得更高的工资,而女性往往面临较低的工资报酬。
这主要是因为一些行业和职业对男性更有利,较少有女性从事。
此外,女性在家庭和工作之间的角色分配也导致了更高的工资差异。
中级经济师-人力-精讲、第十二章工资与就业-第一节工资水平与工资差别(二)
【考点】工资性报酬差别与劳动力市场歧视★★提供精准面授精华视频+精准押题:一建、二建、咨询、监理、造价、招标、环评、经济师、安全、房估、消防、物业、职称英语等(一)不同群体间的工资性报酬差别与歧视通常情况下,不同性别、种族等的劳动者群体之间会存在工资性报酬的差别。
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工资性报酬差别几乎存在于所有的市场经济国家,关于这一工资性报酬差距的形成,分析如下。
1.年龄和受教育程度(1)影响工资性报酬的因素是受教育程度和年龄:代表着一个人的潜在劳动力市场经验多少。
(2)生育原因造成的职业中断会使女性所受到的平均在职培训时间少于男性2.职业女性和男性劳动者在高工资职业和低工资职业中所占的比例不同,必然会引起他们之间的工资性报酬比率存在差异。
3.工时和工作经验女性的总体市场工作经验时间通常要比男性更少,这不仅会直接影响她们的工资性报酬水平,而且会由于市场工作经验时间的不足影响她们以后的工资增长。
4.两种解释一种解释:,造成这些未能得到解释的工资性报酬差别确实是与性别有关且会对生产率产生影响的某些因素,但是这些因素却是研究者们无法观察到的;另外一种解释则: 这些未能得到解释的收入差别很可能是由于在劳动力市场上存在歧视现象。
【例题:2015年多选】劳动者之间因为()的不同而形成工资差别不应当视为歧视。
A. 工作经验B. 受教育程度C. 工时数量D. 长相E. 性别【答案】ABC【解析】本题考查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工资性报酬差别。
形成的原因包括(1)年龄和受教育程度(2)职业(3)工时和工作经验【例题:单选】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工资性报酬差别的形成,不包括()原因。
A.年龄和受教育程度B.职业C.工时和工作经验D.个人歧视【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男性和女性之间的工资性报酬差别形成的原因。
包括:年龄和受教育程度、职业、工时和工作经验。
(二)歧视的界定及其分类1.概念(1)歧视定义所谓歧视,在这里实际上是指劳动力市场歧视,它是指具有相同生产率特征的劳动者仅仅因为所属的人口群体的不同而受到区别对待。
劳动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劳动力需求1.劳动力——人在劳动中运用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2.劳动力需求——在一定时期内,在某种工资率下雇主愿意并能够雇用到的劳动力的数量3.短期劳动力需求——在资本投入量不会变化、技术条件也不变的条件下对劳动力的需求4.长期劳动力需求——在企业的一切生产要素都可能变化时对劳动力的需求5.劳动力需求弹性——由工资率变动引起的劳动力需求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6.希克斯技术进步—在资本与劳动的比率既定的条件下,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同比例上升,这样的技术进步称为-希克斯技术进步7.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劳动边际生产力的上升超过资本边际生产力的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资本与劳动的相对价格相同,也需要相对多地使用劳动第二章劳动力供给8 劳动力供给——从本质上说,是指劳动力的供给主体在一定的劳动条件下自愿对存在于主体之中的劳动力使用权的出让;从量的角度说,是指一个经济体在某一段时期中,可以获得的劳动者愿意提供的劳动能力的总和.9主体均衡——在资源约束的条件下余暇与收入的组合能使主体获得最大效用的状态。
10劳动力供给弹性——由工资率变动引起的劳动力供给变动的百分比与工资率变动的百分比的比值。
11收入效应——在其他条件不变时,由于非劳动收入的增加,个人可达到的效用水平将提高。
12替代效应——相对价格提高的商品必然引起较小的需求,价格提高的商品必然增加其供给第三章劳动力市场的均衡与内部劳动力市场13均衡——相互对立中的任何一种力量在各种条件制约下不再具有改变现状的动机或能力,对立的行为主体的利益共同达到了最大化,即达到了均衡状态。
14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在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给和劳动力需求相互作用,当供给等于需求时,即实现了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15U-V 分析——从失业与职业空位,也就是劳动力过剩和劳动力短缺的关系出发,研究劳动力市场资源分配功能效率问题的分析方法。
16内部劳动力市场——内部劳动力市场是作为外部劳动力市场的对立概念出现的,内部是指企业组织的内部。
劳动经济学第七章 工资差别
21世纪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列教材
(五)企业规模的造成的工资差异
通常,规模较大或市场份额较大的企业比小企业支付 的工资要高。这主要是因为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大企业比小企业更可能被工会化,工人在劳资谈 判中有更大的讨价还价能力。 (2)大企业的工人生产率一般比小企业工人的生产率 更高。这是因为大企业拥有更先进、更优良的机器设 备等资本品,工人的分工更细,专业化程度更高,而 且,工人有更多的机会接受在职培训。 (3)大企业拥有较大的市场份额和较高的利润。 (4)大企业的工作环境可能更官僚化,制度严格,缺 乏弹性,企业所在地的各种生活费用往往比较高,因 而要以比小企业更高的工资作为补偿。
劳动经济学(“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1世纪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列教材
二、决定工资水平的因素
生活成本 劳动力质量 工作条件 福利水平 企业效益 政策制度
劳动经济学(“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1世纪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列教材
工资差别的形成原因
工作的多样性、工人的异质性和劳 动力市场的不完全性,是造成工资 差异的主要原因。
劳动经济学(“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1世纪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列教材
(二)劳动力流动的障碍
1.地区障碍 由于跨地区迁移的成本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劳 动力的流动,地区间工资差异可能会广泛存在。
2.制度障碍。例如政府和工会组织给劳动力 迁移施加的一些限制条款,包括政府的职业许 可证制度、职业标准、同业工会等。
一样。此外,工会力量的强弱、企业规模的大小、歧
视性态度等因素也会影响雇主对工资的支付。
劳动经济学(“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21世纪劳动与社会保障系列教材
第七章工资水平与工资差别
宏观工资水平变动因素——国民收入分配比例
国民收入分为消费基金和积累基金,前者
用于进行对劳动者的分配,后者则用于进一 步扩大社会再生产。因此,两者在国民收入 中所占的比重就直接影响到工资水平。
因此,从总体上来看,应把保证原有人口和新 增人口当前的消费水平不至于降低作为积累基金 的上限,把新增加的劳动力的就业所需要的资金 作为积累的下限。
宏观工资水平变动因素——可供分配的个人消费品
工资的实体,是劳动者用货币工资购买的个 人消费品。因此,可供分配的个人消费品的总 量、结构与价格,也是影响和制约劳动者工资 增长和工资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行业工资水平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行业产品的市场 需求和行业劳动生产率两大因素。
当产品需求上升时,工资水平可以提高。
当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时,工资水平也可以在 企业收益上升的幅度之内按一定比例提高。
2006年郑州市行业工资排名
3月5日,郑州 市统计局人口就业处发布了2006年在岗职 工工资收入排行榜,在19个行业的工资排名中,金融业以 41303元的年平均工资而位居榜单首位,比郑州市18861元 的平均工资水平高出一倍还多。 据介绍,排在工资收入排行榜前三位的金融业、信息传输 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供应业的年平均 工资分别是41303元、34439元、25342元。在岗职工年平 均工资最低的行业分别是:住宿和餐饮业,只有12074元; 农林牧渔业为14566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为14612元。与 往年相比,在岗职工的三个低收入行业工资水平都有较大 增长。
劳动经济学第七章劳动力市场的工资水平与工资差别
三、工资差别的成因
(一)产业(企业)间工资差别
*
(二)职业间工资差别
对某些职业必须支付较高的工资以补偿不同职业的非金钱差异,从而形成职业间工资差别。 劳动负效应补偿性工资差别。 风险补偿性工资差别(职业收入的变动 性差别、稳定性差别)。 人力资本补偿性工资差别。 补偿性工资差别的确定
*
o
20
40
60
80
100(%)
20
40
60
80
a
b
累计收入百分比
100(%)
累计家庭户数百分比
基尼系数 = a / a+b
洛伦茨曲线和基尼系数
Y
*
*
Thank you
复习思考题 1、决定宏观和微观工资水平的因素是什么? 2、最低工资的作用是什么?
汇报人姓名
*
四、平均工资水平调控-工资指导线制度
工资指导线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工资指导线的主要内容 工资指导线的制定与发布
*
五、通货膨胀条件下实际工资水平的调控
实际工资水平与物价水平 保证实际工资水平的主要手段 工资指数化 工资非指数化 提高工资标准
*
六、短期工资水平的非经济调控-工资谈判制度
工资谈判的基本概念与类型
一、工资差别的类型
02
*
工资差律 工资差别的形成 劳动者和企业在实践中凭直觉认为这种工作的工资应比另一种工作的工资高一些,形成对工资差别的认识,且被大家所认同,从而成为习惯被保留下来。 随着经验的积累和管理科学的进步,逐渐使工作等级的划分和评定制度化,由一整套科学的方法来确定工资差别。
*
2、工资差别的变化规律
一个国家开始工业化时,工资差别呈扩大趋势。 工业化发展起来后,工资差别呈缩小趋势。 工资差别缩小过程进行到一定阶段后达到一个高水平的平稳时期,随着经济和制度要素的发展可能会再一次呈扩大趋势。 当文化科技高度发展、技术差距消除、劳动差别消失,工资差别也就不存在了。
劳动经济学之工资水平与工资差别
管等措施可能会导致工资水平上升。
国际工资水平比较的意义
有助于了解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通过比较不同国家的工资水平,可以了解各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劳动力市场的供 求关系和竞争状况。
有助于制定合理的国际经济政策
通过对国际工资水平的比较,可以评估各国经济政策的优劣,为制定更加合理的国际经济 政策提供参考。
完善工资制度与税收政策
总结词
完善工资制度和税收政策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手段 ,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稳定。
详细描述
合理的工资制度和税收政策能够有效地调节高收入者 和低收入者之间的收入差距,减少贫富分化,同时也 有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宏观调控能力。
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
要点一
总结词
加强职业教育与培训是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技能水平的有效 途径,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
02
工资差别的影响因素
市场供需关系
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是决定工资水平的重要因素。当劳动力 市场供大于求时,工资水平会下降;反之,当劳动力市场供 小于求时,工资水平会上升。
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市场供需关系不同,因此工资水平也 会存在差异。
教育程度与工作经验
教育程度是影响工资水平的重要因素 之一。一般来说,教育程度越高,工 资水平也越高。
工资水平的决定因素
1 2
3
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是决定工资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生产率较高的 劳动者往往能够获得更高的工资。
行业和地区差异
不同行业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市场供需关系以及政策法 规等因素都会影响工资水平。
工会和集体谈判
工会和集体谈判在某些国家中对于工资水平的决定具有重要 影响,通过集体谈判可以达成更高的工资协议。
中级经济师人力-工资与就业知识点
第十二章工资与就业知识点:工资水平与工资差别一、工资水平(一)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货币工资:雇主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
例如:月薪8000元。
▼实际工资(派):货币工资所能买到的商品和服务量。
例如:月薪8000元,在北京能买640公斤鸡蛋。
▼实际工资=货币工资/物价指数(派)☆考点预测:实际工资的计算理解要点:1.货币工资不等于实际工资。
避免出现货币工资上升而实际工资下降的现象。
2.劳动者的供给决策是根据实际工资的变动做出的,而不是货币工资。
(二)确定工资水平的实际因素(X)1.劳动者个人及家庭所需的生活费用▼首先要满足基本生活需要。
▼生活工资必须是全勤、满时的。
▼生活工资按家庭平均人口计算。
2.同工同酬原则(X)(1)完成同等价值工作,应获得同样的工资。
(2)障碍:▼在利润水平或工资支付能力不同的部门之间;▼存在流动壁垒,人员短缺部门与人员过剩部门;3.企业工资支付能力▼在竞争性经济中,如果产品需要是稳定的,决定企业支付能力的主要因素是该部门或企业生产率。
(三)工资水平与生产率和企业规模的关系(派)1.与生产率的关系(1)高工资,可吸引优秀员工,创造较高的生产率;(2)高工资,使员工公平感增强,更愿意付出努力,提高生产效率。
♦高工资=高生产率2.与企业规模的关系规模越大,工资随着经验增加而增长速度也越快。
▼大企业为员工提供的特殊培训机会增多,有利于培训员工并与企业建立长期雇佣关系。
▼大企业的生产过程相互依赖性强,员工受到较大约束,高工资可以看作补偿性工资差别。
▼大企业对于员工来讲,晋升机会多,富有吸引力。
▼对大企业而言,岗位空缺的成本很高,为降低辞职率,会支付较高的工资。
二、工资差别(一)工资差别概念的界定▼研究表明:人们不仅关注工资水平,而且关心工资差别。
▼一方面,工资差别不可能消除;另一方面,工资差别促使人们从低效率向高效率职位转移,有积极意义。
(二)不同产业部门间工资差别形成的五个原因(X)1.熟练劳动力所占比重比重越大,整体工资水平就越高。
劳动力市场与工资水平的调整
劳动力市场与工资水平的调整在市场经济下,劳动力市场与工资水平的调整是一个复杂而关键的问题。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直接影响到工资水平的确定与调整。
本文将探讨劳动力市场与工资水平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分析这种关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 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劳动力供求是指劳动者与用工单位之间的需求与供应关系。
供给方面,劳动力市场的供给取决于劳动者的数量与质量。
需求方面,用工单位的需求取决于产业发展状况、技术进步以及市场需求等。
供求关系的变动会导致劳动力市场的紧张程度发生改变,从而对工资水平产生直接影响。
2. 劳动力市场调整工资水平的机制在劳动力市场中,工资水平是由供求关系决定的。
如果劳动力供给大于需求,劳动力市场将处于过剩状态,导致工资水平下降。
相反,如果劳动力需求大于供给,劳动力市场将出现紧张状态,工资水平将上升。
这种供求关系会通过市场机制自动调整工资水平,以达到供需平衡。
3. 劳动力市场的调整对经济的影响劳动力市场的调整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当劳动力市场供给超过需求时,工资水平下降可能会刺激用工单位增加劳动力并扩大生产规模,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当劳动力市场处于紧张状态时,工资水平的上升可能会导致用工单位增加成本并限制扩大生产规模,从而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4. 政府的角色与调控在劳动力市场与工资水平的调整中,政府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政府可以通过制定相关的劳动法规、政策与调控措施,来引导和规范劳动关系,维护劳动者权益,促进劳动力市场的平衡与稳定。
政府还可以通过教育与培训政策来提高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5. 全球化对劳动力市场与工资水平的挑战在全球化背景下,劳动力市场和工资水平面临着新的挑战。
国际间的劳动力流动使得供给与需求更加复杂,对工资水平的调整带来了新的影响因素。
全球化还加剧了劳动力竞争与市场开放程度,对劳动力市场的调整和工资水平的确定提出了更高要求。
总结:劳动力市场与工资水平的调整是一个关乎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工资水平与劳动力市场的经济学分析
工资水平与劳动力市场的经济学分析一、引言工资水平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劳动力市场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衡量劳动力价值和劳动力市场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本文将从经济学角度对工资水平与劳动力市场进行分析。
二、供求关系理论工资水平主要由劳动力的供求关系决定。
根据经济学供求关系理论,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的不平衡将影响工资水平的决定。
1. 劳动力供给劳动力供给受到人口规模、劳动力参与率、人口结构等因素的影响。
人口规模的增长将增加劳动力供给,导致工资水平的下降。
劳动力参与率的提高同样增加劳动力供给,对工资水平也会产生影响。
此外,人口结构也会影响劳动力供给,因为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劳动力市场的参与度不同。
2. 劳动力需求劳动力需求受到生产力、经济增长率、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
生产力的提高将导致劳动力需求下降,导致工资水平的上升。
经济增长率的加快通常意味着更多的就业机会,劳动力需求增加,从而增加工资水平。
技术进步也会改变劳动力需求的结构,对不同职业的工资水平产生不同的影响。
三、劳动力市场效率工资水平与劳动力市场的效率密切相关。
劳动力市场的高效运作将有助于提高工资水平。
1. 信息不对称劳动力市场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即雇主和求职者之间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工资水平上升的可能。
举例来说,雇主可能无法准确评估求职者的能力水平,从而提供较高的工资以吸引优质员工。
这也可能导致工资水平提高。
2. 劳动力市场竞争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程度也会影响工资水平。
竞争激烈的劳动力市场会迫使雇主提供更高的工资来吸引和留住优秀的员工,从而推高整体工资水平。
而当劳动力市场竞争不充分时,工资水平可能较低。
四、影响因素分析除了供求关系和劳动力市场效率外,还有其他因素会对工资水平产生影响。
1. 教育水平教育水平是影响工资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
较高的教育水平通常意味着更高的技能和知识,这使得求职者在劳动力市场中更有竞争力,能够获得更高的工资。
2. 政府政策政府的政策和法规也会对工资水平产生影响。
中级经济师-人力、第十二章工资与就业-第一节:工资水平与工资差别
第十二章工资与就业【教材结构】【考情分析】年度单选题多选题案例分析题2015 5题5分2题4分——第一节工资水平与工资差别【本节考点】【考点】工资水平【考点】工资差别【考点】工资性报酬差别与劳动力市场歧视【考点】工资水平(一)货币工资与实际工资货币工资又称名义工资,是指雇主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
实际工资◆定义:货币工资所能购买到的商品和服务量。
可用来说明货币工资的购买能力。
◆公式:实际工资=货币工资/ 物价指数物价指数一般用消费品价格指数来表示,在现实中货币工资水平总是高于实际工资水平。
(二)确定工资水平的实际因素最高工资水平的估算取决于:①企业的经济实力②竞争能力③由于劳动力费用增长而使企业进行贸易活动所要承担的风险。
最低工资水平的估算取决于:(三)工资水平与生产率和企业规模的关系1.工资水平与生产率1)一般认为,较高的工资能够吸引较好的员工,这是因为高工资扩大了企业的求职者人才库,从而使得企业在挑选员工时能够有更大的选择余地。
2)大都与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有很大的关系。
3)员工十分关注自己是否受到公平的对待。
2.工资水平与企业规模通常情况下,在那些规模较大的企业中工作的员工,其工资随着经验的增加而增长的速度也要快得多。
1)大企业比小企业为员工提供了更多的特殊培训机会。
2)高工资可以被看成是一种补偿性的工资差别:即由于要求员工接受严格的纪律约束从而导致工作对员工的吸引力较差,于是就需要对他们提供一种补偿。
3)大企业可以为员工提供一个在职业性“工作阶梯”中得到多层次晋升的机会。
4)较大的企业可能会发现,岗位空缺的出现对于他们而言是成本很高的。
【例题:单选】关于工资水平,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现实中的货币工资水平总是高于实际工资水平实B. 货币工资= 实际工资/物价指数C. 实际工资可用来说明货币工资的购买能力D. 名义工资是指雇主以货币形式支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答案】B【解析】实际工资=货币工资/ 物价指数。
20秋《劳动经济学》作业4
20秋《劳动经济学》作业4一、单选题1.(4分)实际工资与物价指数(B)∙ A.正相关∙ B.负相关∙ C.不相关∙ D.不确定得分:4知识点:6.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水平与工资差别,6.2工资水平控制2.(4分)下列哪个选项的劳动力具有较高的流动性?(A)∙ A.劳动力本身所具有的技巧能被许多企业利用∙ B.铁路机车司机∙ C.石油工人∙ D.整个社会对劳动力需求下降的一些行业得分:4知识点:8.人力资本投资,8.1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与基本模型3.(4分)影响宏观工资水平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B)∙ A.国民经济发展水平∙ B.社会劳动生产率∙ C.国民收入分配比例∙ D.就业规模得分:4知识点:6.劳动力市场中的工资水平与工资差别,6.1工资水平变动因素4.(4分)下列不属于季节性失业特点的是(D)∙ A.行业性∙ B.阶段性∙ C.规律性∙ D.地理区域性得分:4知识点:7.就业与失业,7.2失业类型与成因5.(4分)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个人教育投资分析结论是什么(D)∙ A.投资后收入量增多(即收益时间越长),那教育投资的净现值就越可能为正。
如年长者比年轻人更不愿意接受进一步教育。
∙ B.接受教育投资的成本越低,就越有更多人愿意接受教育。
∙ C.高低学历之间的收入差距越大,愿意投资高学历教育的人就越多。
∙ D.以上均是。
得分:4知识点:8.人力资本投资,8.2教育投资的分析6.(4分)结构性失业除了除了失业周期较长的特点外,还有什么特点(A)∙ A.明显的群体性∙ B.个体性∙ C.表面上就业∙ D.灵活性得分:4知识点:7.就业与失业,7.2失业类型与成因7.(4分)下列不属于职业培训的是(A)∙ A.学校教育∙ B.正规的学徒计划∙ C.新工人通过“边干边学”获得新技能∙ D.新工人观察询问得分:4知识点:8.人力资本投资,8.3在职培训8.(4分)人力资本投资最重要的形式是什么(C)∙ A.职业技术培训∙ B.健康保健∙ C.各级正规教育∙ D.人们从一个地区向另一个地区流动得分:4知识点:8.人力资本投资,8.1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与基本模型9.(4分)工资差异是指各类人员(C)的差异。
劳动经济学练习题(无答案)
第一章劳动力需求一.名词解释1劳动力需求2.劳动力需求弹性二.选择题1.劳动力需求的派生性决定了劳动力需求理论就是关于()。
A.消费的理论B.生产的理论C.分配的理论D.交换的理论2.由于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要素投入而增加的产量,这是劳动的()。
A.总产量B.最大产量C.人均产量D.边际产量3.劳动的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发生作用的前提是()。
A.劳动力投入数量不变B.技术水平不变C.产出不变D.工资水平不变4.边际成本是指( )。
A.增加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 B.增加单位劳动投入所增加的成本C.平均每一单位产量的成本D.平均每一单位劳动投入的成本5.边际技术替代率的表达公式为( )。
A.MRTS=AP L/AP K B.MRTS=AP K/AP LC.MRTS=MP L/MP KD.MRTS=TP K/TP L6.在其他生产要素不变时,由劳动投入增加引起的产量的变动可以分为()阶段。
A.一个 B.两个 C.三个 D.四个7.工资上升对劳动力需求产生的影响可分解为替代效应和 ( )。
A.需求效应B.派生效应C.收入效应D.规模效应8.在资本与劳动的比率既定的条件下,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与资本的边际生产力同比例上升,这样的技术进步称为 ( )。
A.希克斯技术进步B.资本密集型技术进步C.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D.要素密集型技术进步9.当劳动力的需求弹性大于1时,劳动力需求变动的百分比 ( )工资变动的百分比。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大于等于10.长期劳动力需求曲线比短期劳动力需求曲线 ( )。
A.陡峭 B.平缓 C.高 D.低11.对于边际生产力递减规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阶段边际产量递增B.第一阶段边际产量递减C.第二阶段边际产量递减D.第三阶段总产量增加E.第三阶段总产量绝对减少12.对于劳动力需求,正确的理解有( )。
A.是企业雇用意愿和支付能力的统一B.等同于劳动力需要C.同社会物质产品(服务)的需求一样,是一种绝对的需求D.是一种派生性需求E.产生的直接基础在于产品(服务)的需求三.判断1.关于劳动力需求的假设不包括生产技术的假设。
工资差异与劳动力市场分割
工资差异与劳动力市场分割工资差异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根据自己所能提供的劳动价值从而获取对应的报酬,然而,实际情况往往并非如此简单。
这篇文章将讨论工资差异背后的劳动力市场分割现象,探究其原因和可能的影响。
劳动力市场分割指的是劳动力在市场上被分割为几个互相独立、部分刚性的子市场。
这种分割可能源自于不同的职能、技能要求,或者是公司规模和地理位置等因素的差异。
按照分割的模式,可以将劳动力市场分为垂直和水平两种。
垂直分割是指劳动力市场中不同层次之间的差异。
这种差异通常表现为工资的不平等,尤其是在蓝领和白领之间的差距较为明显。
白领职位通常要求较高的学历和专业知识,因此获得较高的工资报酬,而蓝领工作往往依赖体力劳动,报酬较低。
垂直分割还可以体现在不同行业之间。
例如,金融和科技行业往往拥有更高的工资水平,而服务业的工资则相对较低。
这种垂直分割有时反映了不同职业所需的技能和知识的不同,也与供需关系和市场力量有关。
水平分割是指同一职业或岗位中工资差异的存在。
这种分割往往根据劳动者的经验、资历和技能等因素来划分。
新手和经验丰富者之间的工资差异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新手常常面临着工作经验的欠缺,因此得到的工资相对较低;相反,经验丰富者可以基于他们的经验和技能要求较高的工资。
水平分割也可能出现在相同岗位的不同地理位置之间,如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的工资差异。
那么,为什么劳动力市场会出现分割现象?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技能和知识储备的差异。
不同职业和岗位对不同的技能和知识要求因此导致了工资差异。
此外,供需关系和市场力量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对某些稀缺技能和专业知识的需求可能导致供应相对较少的劳动力,进而推高工资水平。
另一方面,某些行业或地区的工资可能受到劳动力市场竞争的影响,例如人口密度和劳动力供给的差异。
此外,社会和文化因素也可能影响工资差异和劳动力市场分割。
工资差异和劳动力市场分割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节完
一、工资总水平控制与收入政策
• 收入政策就是政府通过非强制性或强制性手段 控制工资总水平的政策。
收入政策的具体形式有以下四类: 权威性劝说政策。 工资—物价指导线或指路标志政策。 补偿或税收性收入政策。 工资—物价管制或冻结政策。
1.人口的增长对社会生产 率的增长有影响,从而影 响到工资水平的增长。 2.人口增长对消费基金的 使用有重要影响。
本节完
第二节 微观工资水平变动因素
一、企业外部因素对工资水平的影响 二、企业内部因素对工资水平的影响
一、企业外部因素对工资水平的影响
(一)市场劳动力供求状况的影响 如果社会上可供本企业使用的劳动力大于企业需求,则工资 水平可降低;反之,应提高。由于劳动力在市场上的供求状 况不断变化,企业工资水平亦应随之上下起伏。
(一)劳动差别因素 1. 岗职劳动差别 2. 个体劳动差别 ① 个人工作成绩即劳动贡献的大小 ② 工作经验 ③ 本人学历 ④ 性别差异 ⑤ 身体健康状况差异 (二)分配形式对工资水平的影响 1. 工资分配形式应适应企业总体劳动特点和企业内部各类
人员的劳动特点 2. 员工福利及各种优惠待遇水平
(三)企业经济效益对工资水平的影响 1.企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动 2.企业拥有人才的数量与质量 3.原材料价格的变化 4.产品的销售状况 5.新产品的开发与试制 6.企业在不同效益水平时期工资分配实行“以丰
第七章 劳动力市场 中的工资水平与工资 差别
作者:kkk小柚子
目录
第一节 宏观工资水平变动因素 第二节 微观工资水平变动因素 第三节 工资水平的控制 第四节 工资差别
第一节 宏观工资水平变动因素
影响工资水平的主要因素
国民经济发展水 社会劳动生产率 国民收入分配比
平
水平
例
可供分配的个人 消费品
就业规模
国民收入分为消费基金和积累基金两 大部分。消费基金和积累基金在国民收入 中的比重,制约着劳动者工资的增长和工 资水平的提高程度。在一定时期内,国民 收入的总量是既定的,积累基金增加,消 费基金就相应减少;消费基金增加,积累 基金就相应减少。
四、可供分配 的个人消费品 与工资水平
工资是劳动者以向社会提供的劳动量为 依据分配个人消费品的一种形式。工资的 实体是劳动者用货币工资购买的个人消费 品。因此,可供分配的个人消费品的总量、 结构、价格,也是影响和制约劳动者工资 增长和工资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
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 区社会劳动者在单位时间内人均创造 价值量的多少。它代表着该国家或地 区的财富创造力。 提高工资水平的两种途径:增加工资 总额;减少劳动者人数。 增加国内生产总值的两种途径:增加 劳动者人数;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
二、社会劳动 生产率与工资 水平
三、国民收入分配比例与工资水平
(五)行业工资水平的变化对企业工资水平的影响
行业工资水平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行业产品的市场需求 和行业劳动生产率两大因素。当市场价格关系顺畅, 企业在合理竞争的条件下,行业内各企业之间工资增 长应以行业工资总水平为参照系,依自身劳动生产率 与行业劳动生产率的比例而决定增长速度。
二、企业内部因素对工资水平的影响
五、就业规模 与工资水平
根据边际分析理论,当活劳 动即劳动力的投入与其他生 产要素的投入达到最合理的 配置时,物质生产部门的劳 动生产率、人均创造的国民 收入均可以达到最高水平, 获得最佳收益。
在安排劳动就业时,必须兼 顾解决失业问题和劳动生产 率两个方面。否则不利于劳 动者工资水平的提高。
六、人口增长 状况与工资水 平
2. 通过对每一个劳动者提供一份有保障的收入,体现社会公 平的原则,维持社会政治与经济秩序的稳定。
3. 减少社会贫困现象,削弱通货膨胀的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影响,维持一定 的社会购买力,为生产正常发展创造必要的市场条件。
4. 制约平均工资的变化。 (三)最低工资率的测算方法
1. 恩格尔系数法 2. 比重法
• 高端工资水平的控制包括:
人口增长状况以 及城乡收入差别
工资水平=劳动者工资总额∕劳动者平均人数 货币工资水平=货币工资总额∕劳动者平均人数 实际工资水平=货币工资水平∕同期物价指数
一、国民经济发 展水平与工资水 平
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 值越高,即使在工资所占份额不变的情 况下,工资总额的绝对量也会不断增大, 从而为工资水平的提高提供根本保证。 所以国民经济发展的总水平与人均水平 是决定工资水平的基础性因素。
4.最低工资收入。指用人单位中工资收入最低的员工在单位时 间内实际取得的货币工资数额。
5.最低工资制度。有关最低工资的确立与实施的一系列法律、 法令、条例规定及办法的总称。
6.最低收入。即贫困线,一般指社会劳动者家庭的人均收入下 限。
(二)最低工资制度的社会经济作用
1. 对于低收入阶层或收入不稳定的劳动者,能够起到一定的 保护作用。
二、低端工资水平调控——最低工资制度 (一)最低工资的相关概念 1.最低工资。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
提下,其所在企业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额。 2.最低工资标准。亦称最低工资率,是由最低工资制度所规定
的单位时间最低工资数额,或日工资标准的下限。
3.最低等级工资标准。指行业、部门、企业等用人单位实行的 工资登记制度中,最低一个等级的工资标准。
(二)政府对企业工资水平调控决策的影响 “两个低于”的宏观调控决策。 最低工资制度对企业工资水平的影响。 (三)物价对企业工资水平的影响
物价水平,尤其是员工生活费价格水平的变动,是对员工工 资水平有直接影响的重要因素。
(四)社会劳动生产率变化对企业工资水平的影响
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工业和农业两大物 质生产部门为社会提供的产品数量的变化。企业在确 定自身工资水平时,应重视研究社会劳动生产率和农 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
三、高端工资水平控制
一是对社会集团的最高工资水平的控制:
二是对个人最高工资水平的控制。
•
通常认为在市场调节条件下,社会集团的最高工
资不超过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在计划调节条件下,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