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频素材的获取与加工》教学设计说明
#《音频素材的获取与加工》教学设计
![#《音频素材的获取与加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76060d2a6c30c2258019e4a.png)
《音频素材的获取与加工》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一)本节的地位《音频素材的获取与加工》是2007 年山东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九年级上册(必修)第2 节第一课时,音频素材的获取与加工,在教材中主要处理和调整音频信息。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多媒体技术,大家观看的《狮子王》动画片,相信每一位同学都有了一个深刻的感受,通过本节课的“ windows 调音台”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初步按照自己的意愿制作多媒体音频素材。
(二)本节的作用《音频素材的获取与加工》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知识点,既能提高学生音频信息的处理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二、学情分析初三学生都接触过windows自带的录音机,及音量的控制,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自主、探究学生的能力,学生对于音频信息的加工好奇心重,求知欲强,学习积极性高。
三、教学目标分析(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够了解windows 的“调音台” 及打开方法。
2、学会设置“调音台”的属性。
3、能够使用“录音机”程序录音。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够让学生熟练掌握音频的播放、采集。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兴趣,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任务,在实践探索活动中体验成功,品尝与他人合作的乐趣、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主动、愉快的学习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及处理思路教学重点:1、设置Windows “调音台”。
2、使用“录音机”程序录音。
教学难点:使用“录音机”程序编辑出优美的声音。
五、教学策略:(一)教法:创设情境,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以学生体验音频的相关设置为主,采用讲授法与“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践的教与学活动。
(二)学法:自主一一探究式学习,同伴互助学习。
学生已初步了解相关知识,采取开放式的互助及探究学习,更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广阔的空间。
《音频素材的获取与加工》教学设计
![《音频素材的获取与加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43ea4c6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02be878.png)
《音频素材的获取与加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音频素材的获取渠道和加工方式;知识与技能:1.了解音频素材的种类和特点;2.熟悉音频软件的基本操作;3.掌握音频素材的获取和加工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合作意识;2.培养对音频表达的兴趣和热爱;3.培养学生对真实素材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教学重点:1.音频素材的获取渠道;3.相关软件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教学方法:讲授法、实践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1.音频设备,如录音机、麦克风等;3.音频素材,如音乐、声音效果等。
Step 1: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有趣的音频素材,引发学生对音频素材的兴趣,并提出问题:“你有没有收集过音频素材?你知道怎样获取和加工音频素材吗?”Step 2:介绍音频素材的种类和特点讲解音频素材的种类,如音乐、自然声音、人声等,并分析不同种类音频素材的特点和用途。
Step 3:音频素材的获取渠道讲解音频素材的获取渠道,如互联网、录音机、音频库等,并介绍各个渠道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Step 6:音频素材的加工与创造Step 7:学生展示和讨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音频作品,并组织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
Step 8:总结与评价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进行学生的思维导图评价。
Step 9:作业布置教学评价方法:1.学生音频作品的展示和讨论;2.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表现;3.学生反思报告的评价。
3.学生可以尝试制作更长且更复杂的音频作品,如广播剧、音频书籍等。
教学反思:。
第3课音频的获取与加工
![第3课音频的获取与加工](https://img.taocdn.com/s3/m/8e38c0fd5acfa1c7aa00ccfc.png)
第3课音频的获取与加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音频文件的格式
(2).学会利用网络下载音频
(3).学会从音乐CD光盘中提取音频
2.过程与方法
创设教学情境,利用任务驱动、学生自主探索、相互协作、难度递增等教学方法;
使学生在完成具体任务时掌握知识与技能。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启发和鼓励学生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感知生活中计算机的应用知识;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及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会利用网络下载音频
难点:.学会利用网络下载音频
三、教学准备
网络教室环境;已经制作好的PPT课件、范例等
四、教学过程
附:第3课各班上课情况记录及反思。
第1节音频获取与加工(教学设计)
![第1节音频获取与加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1ffa35afe4733687e21aaf3.png)
第1节音频获取与加工
授课班级:七(2)授课时间:2016.5.11 下午第1节授课老师:顾云中一、教学目标:
【基本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音频文件的类型及获取方法。
(2)学会使用GoldWave软件进行简单的音频编辑(删除空白、连接、混合、特殊音效)。
2、过程与方法:
本节课通过对《天上的街市》的欣赏,分析作品的完成需求,使学生了解认识对声音文件处理的过程与方法。
同时通过分析—实践—总结等环节,强化和升华知识点,使学生主动建构起加工音频文件的一般思路与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鉴别能力。
(2)关注音频的版权问题,尊重知识产权。
【发展目标】
能根据实际需要主动运用多媒体处理工具加工和表达信息,并为下一步的视频处理做准备。
二、教学重点
1、音频文件加工的流程。
2、GoldWave的基本功能。
三、教学难点
1、根据任务利用软件做有效的拼接剪辑。
2、掌握音频修饰的重点,使得所掌握的技巧为主题服务。
四、教学准备
音频片段、操作素材、GoldWave软件、课件。
声音素材的获取与加工
![声音素材的获取与加工](https://img.taocdn.com/s3/m/089e01b87cd184254a35353a.png)
第2 节声音素材的获取与加工第一课时:设置Windows 的“ 调音台”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体会声音对多媒体作品艺术渲染的作用。
②认识并学会使用Windows 的调音台。
③学习从娱乐和控制面板找到调音台,并学会在桌面任务栏上调出调音台。
④设置麦克风在录音时的属性。
⑤设置麦克风在回放(即播放)时的属性。
2、过程与方法以讲述和练习为主,课堂演示为辅,培养学生积极思考、敢于动手,自主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激发学生对多媒体的兴趣。
②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简单的声音编辑。
(二)内容分析教学重难点:1、设置麦克风在录音时的属性。
2、设置麦克风在回放(即播放)时的属性。
教材分析:声音是多媒体中的重要的元素之一,它不仅可以渲染气氛、烘托主题,声音也是表达感情和传达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
如果某个多媒体中缺少了声音,这个多媒体将失去许多光彩。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能体会声音对多媒体渲染气氛的作用和如何正确使用Windows的调音台”。
(三)学生分析音频素材是一种常用的多媒体素材。
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过如何在多媒体作品中插入声音,感受到音频素材对烘托多媒体作品的气氛,增强作品艺术感染力的重要作用。
在第一节课多媒体技术”,学生也认识了包括声音(文本、图片、视频、动画)在内的多媒体素材。
本节课上应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
因而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适时调节课堂气氛。
让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展开研究性学习方法来完成本课教学任务。
二、教与学的实际过程描述1 .教与学的过程描述第一课时:设置Win dows 的“调音台2、关键环节提炼(1)播放创意广告让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设置障碍,在学习“音量控制”时通过正常的办法无法打开“音量控制”窗口,老师的引导使学生一步步找到问题的关节,培养学生不断学习探究的态度和方法。
(3)学习麦克风的设置,现场做演示让学生理解“播放”和“录音”的区别和效果。
《音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教学设计精选文档
![《音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教学设计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44b1bb70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99.png)
《音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教学设计精选文档音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教学设计襄阳四中葛阳一、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分析音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是XXX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基础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旨在使学生掌握音频信息的采集方式和加工的基本方法,是一节操作性、实践性很强的内容。
根据教材教学安排的课时分配,本节内容要用1个课时完成。
2、三维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2、包含元素:自己的声音、背景音乐3、整体和谐、统一观看MV,认真聆听,回答问题创设情景,感染情绪,激发创作欲望,使学生积极有效的融入到学习中。
提出总体学习任务,为本节课的实践活动确立目标。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二)任务驱动循序探究探究活动一:采集自己的声音(音频信息的采集)提出问题:如何采集自己的声音?请学生回答并总结。
自学教材,小组讨论,归纳采集声音的方法和过程。
填写学习报告。
借助教材,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发挥学生在知识储备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互补作用,化解难点。
提前准备好内容素材,节约学生思考、查找内容的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提出探究活动一:采集自己的声音。
巡视、观察、指导实践操作探究活动二:美化修饰原始录音(音频加工的基本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原始录音存在的问题,噪音、空白等,提出探究活动二:美化修饰原始录音。
巡视、观察、指导观看微课,实践探究。
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微课,既为学生高效的完成新知识的建构提供保障,又能满足不同层次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强化学习效果,突破教学重点。
每个学生都要实践操作,完成作品,防止小组共同完成一件作品,有些学生进入学习空区。
探究活动三:加伴奏音乐(多轨音频的合成)引导学生发现作品的不完整,缺少伴奏音乐,提出探究活动三:给作品加背景音乐。
巡视、观察、指导观看微课,实践探究。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三)作品展示交流评价演示各小组推荐作品,适当点评。
上传作品,观看交流,填写自评互评表增强学生间的合作和交流,培养学生对音频作品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音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教学设计-精品教案
![《音频信息的采集与加工》教学设计-精品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aae70bd1eb91a37f0115cb8.png)
教师活动2
将全班同学分为4个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组长。采用任务驱动方式进行新知探究。任务一:讨论音频文件采集前的准备工作。提问:录音采集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请同学们分组讨论,5分钟后请小组代表回答。得出结论:确定主题、选取音源、选取设备、规划好实际需要录制的内容。任务二:思考音频文件采集前的准备工作。提问:采集的过程应注意哪些事项?请大家独立思考后回答。结论:话筒的特性调整方向和距离,尽量减少噪音干扰。老师边讲解边示范演示音频信息加工的过程要用到的关键功能按钮或菜单,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教师活动1:新课导入
“同学们,上课之前,请欣赏一首歌曲《月满西楼》。这首歌是在线播放的,平时同学们听歌都是在线听的吗?大家说通过MP3播放器、CD、录音带、听别人用话筒唱等。很好,类似的音频信息可以通过外部设备输入到计算机中,从而进行处理。我们听到的歌曲大都由唱片公司制作发行。唱片公司拥有精良的设备,可以制作出精美的歌曲专辑。但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网络翻唱歌曲出现,它们大多不在唱片公司制作,而是由翻唱歌手自己制作,效果同样非常好。大家想不想知道是如何制作翻唱歌曲的呢?其实我们借助音频编辑软件就可以实现。Cool Edit Pro就是很好的软件。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
提高知识应用能力,达到检测的目的,同时培养创新精神。通过自评、他评,培养大家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相互学习的意识,提升大家的审美观。
4.学习重点难点
掌握cooledit编辑器的使用,音轨的剪切
5.学习评价设计
以小组为合作单位,作品进行展示,成员和组员进行互评
6.学习活动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根据课堂教与学的程序安排)
10.教学反思与改进
通过本节课提高知识应用能力,学会使用音频软件,同时培养创新精神。通过自评、他评,培养大家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相互学习的意识,提升大家的审美观。但是可以将任务更多的拓展促进学生探索软件更深的用法。
《声音素材的采集与加工》教学设计
![《声音素材的采集与加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79d7b5984868762cbaed5b3.png)
《声音素材的采集与加工》教学设计-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3.3.4素材的采集与加工(第二课时)——音频素材的采集与加工一、教学内容说明1、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必修)2、年级:高一年级3、所用教材:广东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4、所属章节:第三章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上)——第三节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5、学时数:40分钟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生活中音频信息应用的普遍性。
2、掌握利用超级音频解霸对音频信息进行剪辑的技巧。
3、学会用软件对音频文件进行格式转换。
4、学会用录音软件采集声音信息。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利用计算机处理声音信息的基本方法,认识其操作过程与基本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音频信息在信息表达交流中的独特魅力;2、关注音频信息的版权问题,尊重知识产权。
3、能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的视听处理技术工具为学习和生活服务。
(二)、内容分析1、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信息技术基础》第三章第三节多媒体信息加工与表达的《声音素材的采集与加工》,该节内容通过介绍对声音素材的采集与加工,让学生理解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基本方法,与前两节内容共同组成了信息加工与表达的三大模块,让学生体验信息加工与表达过程与方法。
使学生根据不同的任务需求,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获取和加工、处理不同的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
2、学情分析:高一的学生已掌握一些常用工具软件(如WORD、POWERPOINT、EXCEL等)的基本操作,但对音频信息加工工具接触较少。
通过任务驱动教学,在探究学习中使学生掌握音频、视频信息加工的基本技能。
3、重点分析:音频素材的采集与加工(声音的录制、剪辑与音频文件的转换)4、难点分析:通过对音频素材的采集与加工方法的学习,提升学生对多媒体信息加工与表达的能力(三)、教学策略设计1、教学方法情境导入→ 探究学习→ 实践创新→ 拓展评价2、设计思路通过播放前有声后无声的视频,以及声音渲染很强烈的多媒体作品《PPT作品欣赏》,让学生感受声音的存在,体会声音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声音素材的获取与加工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声音素材的获取与加工](https://img.taocdn.com/s3/m/eaa3325e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ed.png)
小学信息技术教案声音素材的获取与加工声音素材是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知识。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案中,获取和加工声音素材是教师需要关注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探讨声音素材的获取和加工方法,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教学建议,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小学的信息技术课程。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声音素材的获取途径。
在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获取声音素材:1. 录制:教师可以借助录音设备或手机等工具,自己录制一些声音素材。
比如,可以录制自然环境中的声音,如鸟叫声、风声等,也可以录制日常生活中的声音,如钟声、汽车鸣笛声等。
这样的素材能够让学生更加贴近生活,提高学习的实际效果。
2. 下载:教师可以通过音频网站或应用程序来下载一些已经制作好的声音素材。
比如,可以下载一些自然环境的声音、乐器演奏的声音等。
这种方式具有便捷性和多样性,可以满足不同教学需求。
3. 使用软件生成:教师可以使用专业的音频编辑软件来生成一些特定的声音素材。
这些软件可以提供各种音效、音乐、人声等素材,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编辑。
这样的方法可以帮助教师创造出更加独特和个性化的声音素材。
获取声音素材之后,接下来我们需要考虑如何进行声音素材的加工。
声音加工是将原始声音素材进行处理和编辑,使其更适合教学需求的过程。
下面是几种常见的声音加工方式:1. 剪辑和拼接:教师可以使用音频编辑软件将多个声音素材进行剪辑和拼接,制作出符合教学需要的音频内容。
比如,可以将不同乐器的演奏声音进行剪辑和拼接,制作出一段音乐作品。
这样的方法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和合作能力。
2. 调整音调和音量:声音编辑软件可以帮助教师对声音素材进行音调和音量的调整。
比如,可以将一段高音调的声音素材降低为低音调,或者将音量调整为合适的大小。
这样的加工可以使声音素材更加适合教学场景和学生的接受能力。
3. 添加音效和背景音乐:在一些特定的教学情境中,教师可以给声音素材添加一些音效和背景音乐,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兴趣。
《音频素材的获取与加工》教学设计
![《音频素材的获取与加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bf7016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b2.png)
《音频素材的获取与加工》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音频素材获取的方法和技巧。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音频素材进行创作和应用。
教学内容:1.音频素材的获取方法和技巧。
3.音频素材的加工和剪辑。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知1.引入音频素材获取的重要性,介绍音频素材在广告、影视等领域的应用。
2.分享一些常见的音频素材获取渠道,如音乐网站、音频库等。
第二步:音频素材获取方法和技巧1.分享一些常用的音频素材获取方法,如在引擎中、通过社交媒体等。
2.教授一些音频素材获取技巧,如关键词的选择、使用高级功能等。
第四步:音频素材的加工和剪辑2.教导学生如何进行音频素材的剪辑和修剪,包括删除多余部分、调整音量等。
3.教导学生如何进行音频素材的混音和合成,如添加背景音乐、特效等。
4.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帮助他们掌握音频素材的加工和剪辑技巧。
第五步:音频素材的创作和应用1.鼓励学生进行音频素材的创作,如录制自己的声音、合成音效等。
2.引导学生思考音频素材的应用场景,如制作广告、配乐等。
第六步:总结与评价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音频素材获取和加工的重要性。
2.评价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取得的进步。
教学资源:1.音频素材获取渠道的案例和链接。
3.音频素材的示例和案例。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如是否积极回答问题、是否主动实践等。
2.收集学生的作品和创意,评估他们对音频素材获取和加工的掌握程度。
3.进行课后测验,测试学生对音频素材获取和加工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拓展:1.引导学生进行更复杂的音频素材加工和剪辑,如添加特效、使用音频合成等。
2.鼓励学生进一步探索音频素材的创作和应用,在课外时间进行相关实践和研究。
3.开展音频素材分享和交流活动,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提供反馈。
说课稿音频素材的获取与加工
![说课稿音频素材的获取与加工](https://img.taocdn.com/s3/m/47cc0654b90d6c85ed3ac646.png)
说课稿《音频素材的获取与加工》吴杰一、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级第一学期多媒体数字教学的一课。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音频知识,使学生能掌握获取音频素材的能力,加工音频素材的能力。
也是形成学生了解熟悉—技能掌握—综合运用这一合理知识链的关键环节。
二、学情分析通过音频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
可以快速进行信息的加工、存贮和传输等等。
在九年级第一学期学生已经可以处理。
因为学生经济条件的不同,学生对计算机的熟悉程度差距较大,两极分化严重,教学中应采用分层教学使各层次水平的学生都有提高。
三、设计思路《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同时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了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学的首要任务,因此本课采用任务驱动法、探究、发现式教学法方法相结合,以计算机课件为依脱建构民主、探究、合作的宽松愉悦的课堂。
让学生在“创设情境、提出任务──探究合作、解决任务──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过程中获取知识,掌握技能,感受成功的喜悦。
同时让学生学会在网络上与同学朋友进行交流,有目的的进行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把网络作为一项学习和交流工具健康的使用。
能在“网上”进行有效的自我管理,学会自我心理调试,并塑造健康、健全的网络心理人格。
三、教学反思探索与实践是学习计算机知识的重要途径。
建构主义强调要在真实情景下进行学习,要减少知识与解决问题之间的距离,强调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本课要充分展现音频素材获取与加工的精彩,与神奇之处,从而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能为以后的教学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能否熟练地获取加工音频素材是本课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
所以,我让学生利用去完成各种任务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来强化这项教学,总的来说效果不错。
顺利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为后面的学习作了有益的铺垫。
《音频素材的获取与加工》教学设计
![《音频素材的获取与加工》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95e8b2189eb172dec63b75e.png)
教学难点
掌握利用软件对音频素材进行录制的方法。
教学方法
教师演示法、小组讨论法、实践操作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师、课件、音频处理软件、课堂任务单
教学程序及教学活动
一、导入新课
课程开始前,我们先来听段音乐……好的音乐是给耳朵的一场盛宴,可以让我们心情愉悦,那我们怎样获取这些好的音乐素材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程:音频素材的获取与加工。
(设计意图:播放提前从网上下载并裁剪好的热门音乐,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课堂参与感。)
二、新授课程
(一)同学们听过音乐,请思考以下问题:
1)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获取声音素材?
2)获取音频素材的设备有哪些?
3)你能说几种常见的音频格式吗?
4)录音及编辑的软件有哪些?
(点名回答以上问题)
教师演示课件并讲解明确:从网上下载、从CD上获取、录制素材;
(设计意图:巩固对软件的熟悉程度,掌握格式转换的方法。)
作品展示:随机选取小组,组内推选出优秀作品。
三、板书设计:《音频素材的获取与加工》
获取途径:网络、录制
获取设备:手机、软件(魔影工厂)
音频格式:WMA、MP3
方法:利用麦克风录制一段诗朗诵的音频素材。要求:时长5分钟内,格式WMA。
第1步:准备好耳机,运行Windows“附件”中自带的录音机。
第2步:单击“开始录制”,对准麦克风朗读诗文,注意时间后面音量大小的提示。
第3步:朗诵结束后,单击“停止录制”,弹出“另存为”。命名为“姓名+诗名.wma”,保存到桌面。
(设计意图:教师演示,增加直观效果,学生操作起来更熟练。
让学生分组合作,按照步骤,完成任务单的各项作业,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课堂参与感,同时增强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声音素材的获取和编辑教学设计方案
![声音素材的获取和编辑教学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83cc47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99.png)
声音素材的获取和编辑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声音素材的分类和获取方式;
2.学会使用录音设备采集声音素材;
二、教学重难点
1.获取多种类型的声音素材;
三、教学准备
1.手机或录音机;
2.电脑或平板电脑;
四、教学过程
1.导入引入:
让学生观看一段精彩的电影片段或听一首动听的音乐,引起学生对声音素材的兴趣。
2.知识讲解:
1)声音素材的分类:音乐、自然声音、环境声音等;
2)声音素材的获取方式:
b.自己录制,如使用手机或录音机采集环境声音、自己演奏音乐等。
3.实践操作:
1)展示如何使用手机或录音机进行声音素材的采集,例如录制风吹树叶的声音、车辆经过的声音等;
2)学生结合实际情境,尝试使用手机或录音机采集自己感兴趣的声音素材。
2)展示如何剪辑音频、调整音量、混音等常用功能;
6.学生练习:
7.总结归纳:
五、教学延伸
3.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制作自己的声音素材库,为其他课程或个人创作提供素材支持。
六、教学资源
2.声音素材获取的在线资源平台链接;
3.教师制作的采集声音素材示范视频。
七、教学评估
1.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包括参与程度、学习态度等;
3.学生的反馈问卷调查。
八、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音频素材的获取与加工》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一)本节的地位
《音频素材的获取与加工》是2008年电子工业《信息技术》九年级上册(必修)第2节第一课时,音频素材的获取与加工,在教材中主要处理和调整音频信息。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多媒体技术,大家观看的《苹果手机广告》动画片,相信每一位同学都有了一个深刻的感受,通过本节课的“windows调音台”的学习能够使学生初步按照自己的意愿制作多媒体音频素材。
(二)本节的作用
《音频素材的获取与加工》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知识点,既能提高学生音频信息的处理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能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二、学情分析
初三学生都接触过windows自带的录音机,及音量的控制,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自主、探究学生的能力,学生对于音频信息的加工好奇心重,求知欲强,学习积极性高。
三、教学目标分析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够了解windows的“调音台”及打开方法。
2、学会设置“调音台”的属性。
3、能够使用“录音机”程序录音。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能够让学生熟练掌握音频的播放、采集。
2、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兴趣,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任务,在实践探索活动中体验成功,品尝与他人合作的乐趣、学会与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主动、愉快的学习情感。
四、教学重点、难点分析及处理思路
教学重点:
1、设置Windows“调音台”。
2、使用“录音机”程序录音。
教学难点:
使用“录音机”程序编辑出优美的声音。
五、教学策略:
(一)教法:创设情境,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以学生体验音频的相关设置为主,采用讲授法与“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方式,展开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实践的教与学活动。
(二)学法:自主——探究式学习,同伴互助学习。
学生已初步了解相关知识,采取开放式的互助及探究学习,更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给学生广阔的空间。
(三)教学环境:多媒体机房,演示系统,相应的教学课件。
[板书设计]:
windows“调音台”的打开方式:
1、任务栏上右键“音量”(鼠标单击) 左键点击“打开音量控制”
2、开始(鼠标单击)所有程序(鼠标单击)附件(鼠标单击)娱乐(鼠标单击)音量控制
3、开始(鼠标单击)设置(鼠标单击)控制面板(鼠标单击)声音、语音和音频设备(鼠标单击)高级音量控制
师:看来从书中的简单的介绍中我们不能对此项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总结windows“调音台”的主要功能及设置。
Windows调音台的各项功能:
教学反思:
1、在引入新课的三首配乐诗,虽然学生能分析每首诗的不同点,也都知道是通过什么设置完成,但不能引入更深层次的思考(调音台的相关属性),下回应改选用更具代表性的课题引入。
2、学生对于播放和采集音乐都能很好的掌握,但对Windows调音台的各项功能还是不能很好的理解,产生此问题可能有以下二个原因,一是书中对这方面的知识没有全面的介绍,二是经教师总结的容理解较困难。
教学资源和参考资料:
来自于动手制作的音频素材和百度搜索。
作业布置:
同学们请在课下完成P22第2题的①、②两小题,掌握好的同学请完成第2题的①、②、③、④小题。
(分层布置)
本课友情提示:
《音频素材的获取与加工》是一个实用性很强的知识点,既能提高学生音频信息的处理能力又可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自主探究能力.学生对于音频信息的加工好奇心重,求知欲强,学习积极性高,但要调整出美妙的音质还需要更加深入的学生,及更专业的软件,对学生们来说有一定的学习压力,但有时压力不一定是坏事,那也许才是进步的动力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