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三年级第9课时 小括号(1)
五年级上册数学.1 小数乘法第9课时 解决问题(2) (2)
爽爽文库汇编之第9课时解决问题(2)际问题的过程中,我们用了不同的方法,而得出的结果却是相同的,也就是说有的问题不止一种解法,所以在今后的学习中不仅要善于发现问题,还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
写,教师巡视指导,同桌互相检查。
4.学生认真倾听、思考。
28吨,应缴水费多少元?1.82×25+2.58×(28-25)=53.24(元)答:应缴水费53.24元。
5.某市出租车的收费标准如下:李丽到外婆家的路程为8km,她乘出租车去外婆家需付多少车费?8+(8-3)×1.6=16(元)答:她乘出租车去外婆家需付16元车费。
三、课堂练习,巩固深化。
(8分钟)1.完成教材第18页第6题。
2.教师讲解例题。
(1)我市市内通话的收费是这样规定的:前3分钟内共收费0.2元,以后每超过1分钟(不足1分钟按1分钟计费)加收0.1元。
小华的爸爸打了8分14秒市内电话,需要多少电话费?(2)叔叔家住北京,小明的爸爸给叔叔打长途电话,根据中国电信长途电话的资费标准:①国内长途电话每6秒0.07元(不足6秒按6秒收取)。
②国内长途电话每日零时至7时,按通话费0.6倍优惠收取。
1.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相检查。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集体讲解。
(1)答案:0.2+(9-3)×0.1=0.8(元)答:需要0.8元电话费。
(2)答案:①10.25×60÷6≈103103×0.07=7.21(元)②10.25×60÷6≈103103×0.07×0.6≈4.33(元)③11×0.3=3.3(元)答:选择第③种方式最省钱。
③IP卡业务,每分钟0.3元(不足1分钟按1分钟收取)。
问:如果小明的爸爸与叔叔通话10.25分钟,选择哪种方式最省钱?四、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5分钟)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2.布置作业。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第9课时《解决问题》说课稿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第9课时《解决问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解决问题》是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2单元第9课时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但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较弱。
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只注重结果,而忽视了解题的过程和方法。
因此,在教学本节课时,需要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培养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运用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学生对加减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的理解和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引导发现法、情境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引导发现法可以帮助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知识,情境教学法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运用知识,小组合作学习法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解决问题。
2.探究新知:学生观察实例,发现其中的数学信息,引导他们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3.巩固练习:设计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运用加减法解决,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5.布置作业:设计一些课后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可以设计一个加减法的框架,中间写上“解决问题”,然后列出一些实际的例子,让学生看板书就能明白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9课时 小括号(1)
第6单元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9课时小括号(1)(一)知识教学点1、认识小括号,初步了解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正确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二)能力训练点1、能准确判断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2、能准确地计算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
3、加强数学语言训练,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综合判断地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小括号及其作用。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口算卡。
【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1、直接说得数。
15-6= 17-8= 5+4=8+4= 5+6= 11-4=2、说说14-8-3、8+6-7、15-7+5的计算顺序。
(二)探究新知1、导入引导学生回忆加、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加、减两步式题。
2、教学例2。
⑴出示糖果投影图:从图上看到了什么?⑵同学们拿出圆片,代表五角星,在桌上摆一摆。
想一想:怎样算出还剩几个呢?如何列算式呢?相互之间可以讨论一下。
⑶引导学生说出不同的解题思路:①从10个里面去掉2个,再去掉3个,剩下5个。
②把2个和3个合起来一共是5个,再从10个里面一起去掉5个,还剩5个。
③怎样列算式呢?板书:“10-2-3=”“10-(2+3)=”第一种算法:先算10减2,再减3。
第二种算法:计算中要先计算2+3,但这一步在后面,这就需要改变运算顺序,因此要在先计算的这一步加上一个小括号。
板书课题:“小括号”师生共同根据小括号的作用,列出两种算法的算式。
10-2-3=10-(2+3)=④引导学生计算。
10-2-3=先算10-2=8,再算8-3=5。
(板书结果)10-(2+3)=先算2+3=5,再算10-5=5。
(板书结果)(三)全课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明确:我们学习了带小括号的加减两步式题的计算方法:“在一个算式里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板书)教师指出:这个括号与前面的填括号的题不同,如5+()=11是要在括号里填一个数6,而10-(2+3)括号里给出了数和加号,是要先算2+3=5板书设计:。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课课练 含答案
第1课时练习十四1.计算。
30+20= 90-40= 10+60= 20+50=10+40= 60-60= 80+20= 70-20=2.果园里有苹果树20棵,梨树30棵,一共有多少棵树?3.小红折了60只纸鹤,送给小朋友40只,还剩多少只?1.50 50 70 70 50 0 100 502.20+30=50(棵)3.60-40=20(只)第2课时练习十四1.30 +=+=-=-=2. 4+5= 6+3=40+50= 60+30=9-5= 8-2=90-50= 80-20=3.先算出加法算式的得数,再写出相应的两道减法算式。
40+30=60+20=50+10=20+40=1.30+20=50 20+30=50 50-20=30 50-30=202. 9 90 9 90 4 40 6 603.先算出加法算式的得数,再写出相应的两道减法算式。
40+30=70 60+20=8070-40=30 80-60=2070-30=40 80-20=6050+10=60 20+40=6060-50=10 60-20=4060-10=50 60-40=20第3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不进位加)1.64+20= 73+4= 6+31= 58+20=85+3= 20+67= 45+30= 4+72=2.小猫吃了2条鱼,还剩下33条,原来一共有多少条?3.同学们植树,上午植了30棵,下午植了26棵,一共植了多少棵?1.84 77 37 78 88 87 75 762.2+33=35(条)3.30+26=56(棵)第4课时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数(进位加)1.7+26= 6+44= 6+35= 58+9=8+73= 25+7= 45+8= 9+72=2.操场上有36名同学在做操,还有6名同学在观看,操场上一共有多少名同学?3.班级图书角原有52本书,又新买了8本,现在有多少本书?1.33 50 41 67 81 32 53 812.36+6=42(名)3.52+8=60(本)第5课时练习十五1.5连续加5,写出每次加得的和。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课时练习试题及答案(全册)
第一单元时、分、秒1.1 秒的认识1.单位换算。
1时=( )分1分=( )秒1时10分=( )分 1分20秒=( )秒70秒=( )分( )秒80分=( )时( )分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吃一个苹果大约用5( )。
(2)课间休息时间是10( )。
(3)奶奶做饭用40( )。
(4)乐乐跑100米大约用14( )。
3.辨一辨。
(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钟面上最长的针是分针。
( )(2)3时30分时,分针指向10。
( )(3)刷一次牙需要2秒。
( )4.亮亮跑100米的成绩是25秒,比红红慢了3秒,红红的成绩是多少秒?5.明明骑自行车去学校,去时顺风用时8分25秒,回来时逆风多用了2分5秒。
明明回来用时多少?答案:1. 60 60 70 80 1 10 1 202.(1)分(2)分(3)分(4)秒3. (1)×(2)×(3)×4. 25-3=22(秒)5. 8分25秒+2分5秒=10分30秒1.2 时间的计算1.填时刻,再计算经过的时间。
2.范庄小学下午2:00开始上课, 每节课40分钟,那么下午第一节课的下课时间是( )时( )分。
课间休息10分钟,下午第二节课的上课时间是( )时( )分。
3.一辆客车上午8时从甲地出发,经过2小时5分钟后到达乙地,客车到达乙地时是上午( )时( )分。
4. 星期日上午,欢欢8:40开始写作业,9:10完成,他写作业用了多长时间?5. 客车9:20开,妈妈从家到车站要25分,妈妈最晚要在几时几分从家出发才能赶上客车?答案:1. 11:20 11:40 12:05 20 254:154:50 5:25 35 352. 2 402 503. 10 54. 9时10分-8时40分=30分5. 9时20分-25分=8时55分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2.1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1.直接写得数。
26+23= 63+17= 46+19= 57+21=29+43= 36+17= 64+29= 67+16=2. 在里填上“>”“<”或“=”。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纲要课程名称:数学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教学材料: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7月第1次印刷)适用年级:小学三年级上学期教学进度:一、混合运算——————8-9课时二、观察物体——————3课时三、加与减———————9-10课时四、乘与除———————9-10课时整理与复习—————3课时五、周长————————5课时六、乘法————————9课时七、年、月、日—————4课时数学好玩——————4课时八、可能性———————2课时总复习———————4课时授课教师:授课对象:三(x)班一、课程目标二、课程内容1、基于课标的分析思考本册教材中所揭示的数学知识的难度在逐步加深。
教学内容有混合运算,观察物体,加与减,乘与除,周长,乘法,年、月、日,数学好玩,认识小数。
根据学情,可以把第四单元乘与除和第六单元乘法整合一下来讲。
对于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学生比较容易掌握,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进行三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学习;在熟练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加减乘混合的运算,学生应该能够掌握。
在学生计算时,注重估算的培养和算法多样化的选择。
其中教学重点是:(1)体会要遵循“先乘除,后加减”及“先算括号里面”的运算顺序。
(2)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3)、初步体验“1千米”“1分米”“1毫米”,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4)认识年、月、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是:(1)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
(2)能够对24时记时法与12时记时法所表示的时刻进行相互换算。
本册教材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为此教材中提供了大量学生可以开展探索活动的题材。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应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要让学生了解体会重要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
2、学情分析经历了第一学段前四个学期的数学学习,有近70%的同学已经掌握学段内基础性知识,完成第一学段的学习目标。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目录(三年级----六年级)
三年级上第1章时、分、秒第l课时时、分、秒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第2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1课时进位加法第2课时加法和减法的关系第3章测量第l课时质量及质量的常用单位第2课时质量的单位换算第3课时长度及长度的常用单位第4课时长度的单位换算第4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l课时整数的加法和减法第5章倍的认识第l课时整数的乘法及应用第6章多位数乘一位数第l课时整数的乘法及应用第7章长方形和正方形第1课时长方形的特征及性质第2课时正方形的特征及性质第3课时长方形的周长第4课时正方形的周长第8章分数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分类第2课时分数大小的比较第9章数学广角——集合(图文应用题)第10章总复习三年级下第1章位置与方向第1课时位置第2课时方向第2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第1课时整数的除法及应用第3章复式统计表第4章两位数乘两位数第1课时整数的乘法及应用第5章面积第1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第2课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及单位换算第3课时长方形的周长第4课时正方形的周长第5课时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第6章年、月、日第1课时年、月、日及其关系、单位换算与计算第7章小数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小数的读写、意义及分类第2课时小数的性质及改写第8章数学广角——搭配(二)第1课时简单的排列、组合四年级上第1章大数的认识第1课时整数的读法和写法第2章公顷和平方千米第1课时面积和面积单位第2课时面积单位间的进率及单位换算第3章角的度量第4章位数乘两位数第1课时整数的乘法及应用第2课时数的估算第5章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第1课时垂直与平行的特征及性质第2课时过直线上或直线外一点作直线的垂线第3课时过直线外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平行线第4课时作平行四边形的高第5课时作梯形的高第6课时画指定长、宽(边长)的长方形、正方形第6章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第1课时整数的除法及应用第2课时有余数的除法第7章条形统计图第1课时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第2课时以一当五(或以上)的条形统计图第3课时两种不同形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第4课时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第8章数学广角---优化(数字问题、排队论问题、烙饼问题、沏茶问题、田忌赛马问题)第9章总复习四年级下第1章四则运算第1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第2课时乘、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第3课时括号第2章观察物体(二)第1课时长方体的展开图第2课时正方体的展开图第3课时圆柱的展开图第4课时等腰三角形与等边三角形第3章运算定律第1课时加法运算定律(一)第2课时加法运算定律(二)第3课时乘法运算定律第4课时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第4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第1课时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第2课时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第3课时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第4课时小数与单位换算第5课时小数的近似数第5章三角形第1课时三角形的特性第2课时三角形的分类第3课时三角形的内角和第6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1课时小数的加减法第2课时小数的加法减混合运算第3课时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第7章图形的运动(二)第1课时轴对称第2课时平移第8章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第1课时平均数第2课时复式条形统计图第9章数学广角---鸡兔同笼五年级上第1章小数乘法第2章位置第1课时位置第2课时数对与位置第3课时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第4课时方向第5课时路线图第6课时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第3章小数除法第4章可能性第1课时事件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第2课时可能性的大小第3课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语言描述第4课时概率的认识第5章简易方程第1课时用字母表示数第2课时含字母式子的求值第3课时等式的意义第4课时方程的意义第5课时方程与等式的关系第6章多边形的面积第1课时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第2课时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第3课时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第4课时梯形的面积第5课时组合图形的面积第7章数学广角——植树问题第8章总复习五年级下第1章观察物体(三)第1课时长方体的特征第2课时正方体的特征第2章因数与倍数第1课时因数和倍数第2课时 2、5、3的倍数的特征第3课时质数和合数第3章长方体和正方体第1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第2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第3课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第4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第1课时分数的意义第2课时真分数和假分数第3课时分数的基本性质第4课时约分第5章图形的运动(三)第1课时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条数及位置第2课时将简单图形平移或旋转一定的度数第3课时运用平移、对称和旋转设计图案第6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第1课时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第2课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第3课时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第7章折线统计图第1课时单式折线统计图第2课时复式折线统计图第8章数学广角—找次品第9章总复习六年级上第1章分数乘法第2章位置与方向(二)第1课时在平面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第2课时方向第3课时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第3章分数除法第4章比第1课时比的意义第2课时比的读法、写法及各部分的名称第3课时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第4课时比的性质第5课时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第6课时解比例第7课时比例的应用第8课时比的应用第9课时辨识成正比例的量与成反比例的量第5章圆第1课时画圆第2课时圆的认识与圆周率第6章百分数(一)第1课时百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应用第2课时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及其转化第7章扇形统计图第8章数学广角——数与形第9章总复习六年级下册第1章负数第1课时正、负数的运算第2课时正、负数大小的比较第3课时负数的意义及其应用第2章百分数(二)第1课时小数、分数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第2课时百分数的意义、读写及应用第3章圆柱与圆锥第1课时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和体积第2课时圆柱的展开图第4章比例第1课时比的意义第2课时比的读法、写法及各部分的名称第3课时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第4课时比的性质第5课时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第6课时解比例第7课时比例的应用第8课时比的应用第5章数学广角---鸽巢问题抽屉原理第6章整理和复习第1课时数与代数第2课时图形与几何第3课时统计与概率第4课时数学思考第5课时综合与实践。
2023三年级数学上册六采摘节——混合运算信息窗3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计算方法教案青岛版六三制
(4)请解释为什么在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中,我们需要先计算小括号内的运算。
(5)请设计一个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题目,并尝试解答。
请同学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当堂检测题目,并及时提交。我会为大家批改和讲解,帮助大家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小括号进行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解决办法:
1.通过具体的采摘节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混合运算的意义,从而突破重点。
2.采用分步骤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逐步理解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的作用,并通过例题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
(2)视频:播放与采摘节相关的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实际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在线工具:利用在线计算器等工具,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练习题库:准备丰富的练习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计算题等,用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5)小组讨论平台:搭建在线小组讨论平台,方便学生进行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基本原理。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同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数乘法(第9课时)_教案教学设计
分数乘法(第9课时)分数乘法(第9课时)教学内容:第53-54页整理与练习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能力。
2、培养学生及时总结,自我评价的能力。
3、提高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探索与实践谈话: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今天我们主要研究发现分数中存在的规律,比一比,看谁的观察能力强,能发现题目中隐藏着的规律。
1、出示第53页上的第10题的第一小题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按规律继续往下填写下去吗?引导学生发现:后一个数的2倍是前一个数,或者前个数乘1/2就等于后一个数,并用这个规律继续填写。
2、出示第53页上的第10题的第二小题先让学生观察,让学生自己看其中隐藏着的规律,如果学生实在看不出,可提示:2/3乘什么数等于1?1乘什么数等于3/2?3/2乘什么数等于9/4?从而使学生发现规律。
3、出示第11题(1)学生读题理解操作要求(2)按操作要求完成任务(3)根据操作情况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4)组织交流4、出示思考题(1)让学生先计算再填空。
(2)组织学生观察算式,看看能发现什么规律?(3)组织交流。
(4)创造模仿:你也能写几组这样的算式吗?(5)交流。
二、巩固练习(一)填空1、20以内的素数中,()的倒数最小。
2、如果a×1/3=b×1/4=c×1/5=d×1/6,那么a、b、c、d四个数中,()最大,()最小。
3、根据条件把数量关系式补充完整。
(1)运进番茄的质量比萝卜的质量少1/10。
()╳1/10=()(2)白兔只数的9/14和灰兔的只数一样多。
()╳9/14=()4、3/8+3/8+3/8+3/8+3/8+……+3/8+3/8=()100个5、如果a>1,那么a×6/7()a+6/7(填“>”“(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6的倒数是()①1/6②1/9③6/12、自然数a乘1/2(a不等于0),结果是()①1/2a②a/2③2/a3、8米长的电线用去了,用去了()米。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混合运算小熊购物教学目标:1.通过“小熊购物”问题情境引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过程,探索“先乘法,后加减”运算顺序,体会到数学与实际密切联系。
3.能正确计算有关两步试题。
教学重难点:掌握先乘法,后加减运算顺序。
教法:引导发现法。
学法:动手操作法教学课时:2教学准备:挂图,实物,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切入举偶1、出示课件,故事引入。
今天是星期日,熊妈妈领着小熊贝贝去超市购物,超市里东西可真多呀!小熊贝贝都看不过来,这也摸摸,那也碰碰,嘴里还一个颈地嘟囔:“妈妈,我想买这个。
妈妈,我还想买那个……”最后,他们来到了超市东南角。
2、出示挂图,谈话引入。
谁能用故事形式说出这幅图图意。
二、对话平台:玩中学1、说一说。
通过看图,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1)同学们,请你也仔细观察一下超市东南角,看一看从图中你能获得什么信息?(让学生把自己所看到说出来,教师给予鼓励性评价,既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又培养了学生观察能力。
)(2)如果你是小顾客,你想买些什么东西呢?指名汇报。
(3)如果只允许你买两种食品,每种食品数量不限,你又准备买些什么呢?指名汇报,根据学生汇报,教师可板书问题。
(此问题设计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做准备。
学生上面所提出和解答问题大多是本节课知识点,学会后可让学生自己独立解决。
自己提出问题再自己解答,学生回兴趣浓,积极性高。
)2、算一算。
在解决问题中掌握运算顺序。
(1)仔细看图,说一说小熊买了什么食品?(2)那么小熊该付多少钱呢?请你来帮它算一算。
学生独立解答后再小组交流汇报。
(学生解答可能回出现多种形式:有列两个算式分步解答;有把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列综合算式解答。
无论哪种形式,都必须让学生明确每一步求出是什么。
如果班中学生只有分步解答,教师要启发学生将两个算式合在一起。
教师可根据学生汇报把不同三种形式进行板书。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混合运算《过河》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学习任务单)
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混合运算《过河》教学设计主题过河(含有小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及其应用(一))第一课时(共2课时)课型新授课☑章/单元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学科实践活动课□其他□【学习目标】1.通过“过河”的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认识小括号,体会小括号在混合运算中有改变运算顺序的作用,感悟运算的合理性。
3.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4.在与他人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结合具体情境说明白自己的想法,并看懂同学的不同方法,感受策略的多样性,进一步积累运用混合运算解决问题的经验,提高运用几何直观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评价任务】1.学生能从根据情景图,读懂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并正确列式。
检验学习目标1的达成情况。
2.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同桌合作、集体交流,看懂别人的想法,修正想法。
检验学习目标2、3、4的达成情况。
3.学生通过练一练,检验目标1、2、3、4的达成情况。
【学习内容】新课标提出我们要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所以我设计的活动都是围绕主题情景“过河”而展开的。
围绕“过河”这个情景,引导学生从中寻找数学信息,发现数学问题,进而尝试去解决这些问题。
在解决“需要几条船”的问题情境中,在编排上,突出了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的思考过程,真实呈现学生容易出错的问题,在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初步体会引用小括号的必要性,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掌握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在一年级下册学完了百以内加减及实际应用,表内乘除及实际应用。
通过前几节课的教学,学生已经初步体会到混合运算要有一定的顺序,初步感受到混合运算与生活的联系。
教材中创设了“过河”的情境,通过“河岸上有男生29人,女生25人,每条船限乘客9人,至少需要几条船?”这一问题的解决,使学生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掌握带有小括号的算式的运算顺序。
五年级上册数学.3 小数除法第9课时 解决问题(2)
第9课时解决问题(2)▶教学内容完成教科书P40~41“练习九”第1、2、6、9、13题。
▶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根据实际需要取商的近似值,培养应用意识。
2.经历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了解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价值。
▶教学重点进一步根据实际采用“进一法”或“去尾法”取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求商的近似数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知识回顾师: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谁来说一说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学情预设】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取商的近似值,灵活运用“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和“去尾法”等。
师:说得真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运用这些方法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板书课题:解决问题(2)]【设计意图】通过回顾上节课所学的知识,使学生对“用小数除法解决问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为接下来的练习做好准备。
二、基本练习1.课件出示习题。
指名学生口答,并说明理由。
2.判断下面各题用什么方法取近似值比较合适,简单说明理由。
(课件出示习题)师:不用计算,判断这两题用什么方法取商的近似值比较合适,说说你的理由。
【学情预设】第(1)小题用“去尾法”,因为剩下的钱不够买一支;第(2)小题用“进一法”,因为剩下的人还需要坐一辆汽车。
3.完成教科书P40“练习九”第6题。
师:大家在草稿本上列式计算,注意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学情预设】510÷3=170(km),170÷74≈2.3。
师:这道题先要求什么?(雨燕的速度)最后求出问题时采取的什么取值方法?(“四舍五入”法)【设计意图】三道基本练习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既考虑了对知识的巩固,又注意了对能力的提升,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三、综合练习1.完成教科书P40“练习九”第1题。
(1)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在草稿本上列式计算。
三年级下数学一课一练带小括号的四则运算_沪教版
三年级下数学一课一练带小括号的四则运算_沪教版2019年小学数学沪教版三年级下册带小括号的四则运算1.混合运算。
956-215×4785÷(35÷7)2.混合运算。
36×3×8(25+47)×43.混合运算。
213×3-39685+68×94.混合运算。
81×7÷9576÷4÷35.混合运算。
672÷(3×2 )399÷7+2936.混合运算。
540÷9÷636×7+1297.混合运算。
860-13×22(25+39)×128.混合运算。
36×3×8(25+47)×49.混合运算。
156+348÷3685+68×93×8÷642÷7÷211.混合运算。
8×9-827÷9×612.混合运算。
16÷8+96×8÷613.混合运算。
31+2×3098+5×6314.混合运算。
200×4+450÷9680+(150÷3-300)15.混合运算。
4000-520×5+79(370+270)×(89-57)16.混合运算。
25×4-240÷4600-(697÷41+274)17.混合运算。
128-28×3+17[300-(56+44)]÷25 18.混合运算。
65+5×80(750-25)÷519.混合运算。
60+55×290-90÷5540÷9÷6125×3×821.混合运算。
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一单元作业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单元作业【单元作业导览】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乘法的意义,掌握了表内乘法和两位数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今后学习两、三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基础,同时是今后继续学习四则混合运算和解决问题的基础。
这个年龄的学生具有接触面广,独立性强,善于观察和乐于动手操作等特点,而且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对表内乘法的计算方法及用小棒教学等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这就将数的知识扩充到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做好了铺垫。
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教材情景设计教学活动,由两位数乘一位数算法的学习应用过渡到三位数乘一位数,有效促进知识的迁移,使学生能够准确的理解算理,获得算法。
本单元作业内容和配套作业结构如下: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1课时口算和估算第4课时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第2课时倍的认识第3课时倍的认识练习课时作业10单元综合作业第5课时练习一第10课时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连续进位)第17课时复习(2)第9课时练习二(2)第16课时复习(1)第7课时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进位)第6课时笔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第11课时练习三(1)第15课时练习四第8课时练习二(1)第12课时练习三(2)第13课时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第14课时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课时作业11课时作业12课时作业1课时作业2课时作业3课时作业4课时作业5课时作业6课时作业7课时作业8课时作业9课时作业13课时作业14课时作业15课时作业16课时作业17课时作业1口算和估算【基础巩固】1.填一填。
(1)口算30×3时,想:30×3表示3个()相加,那么30+30+30=(),所以30×3=();或()个十乘以3得()个十,是()。
(2)口算200×7时,想:()个百乘以7得()个百,结果是();或先算2×7=(),再在积的末尾添上()个0,结果是()。
一年级数学(人教版)小括号(一)1教案
第六单元第8课时:小括号(一)年级:一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授课教师单位及姓名:北京市东城区史家教育集团杨昕明指导教师单位及姓名:北京市东城区教师研修中心马隋群一、教学背景简述本节课执教的《小括号(一)》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第74页例3的学习内容。
本节课由实际问题情境引入,在学生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入小括号,体会学习小括号的必要性。
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掌握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会列综合算式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
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20以内进位加、退位减,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
本单元还刚刚学习过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
并且学生已经学习了不带小括号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
另外,在第一册教材中学生已经学习了大量的图文应用题,所以对于主题图的观察和理解并不困难,他们能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解决问题。
但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对于信息的选择和使用存在着差异。
小括号的学习是本节课的新内容,如何借助学生的生成,产生认知冲突,经历、探究小括号产生的过程,感受引入新的符号的必要性,并且能正确的理解小括号的作用,掌握运算顺序,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
根据学生的经验和学习困难,形成本节课的教学策略:1.把算理融入情境中,加深学生的理解,突破重难点。
一年级学生理解小括号的意义离不开情境的支撑,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熟知的现实生活情境进行教学,让学生明确两种不同的解题思路。
从而改变学生已有的“从左往右算”的算法,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感受引入小括号的必要性,并在交流、比较的过程中理解小括号的意义,感受数学符号的简洁性、统一性,培养学生初步的符号意识。
2.在对比练习中,巩固小括号的意义,掌握运算顺序。
通过具体、真实的情境进行演绎,巩固小括号的意义。
使学生对含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从而掌握运算顺序,巩固新知识,并会列综合算式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
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 第1单元 两、三位数乘以位数 一个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7.小叶和童童看同一本《百科全书》,小叶每天看 30页,7天看完。童童计划每天看40页,5天能看 完吗?
30×7=210(页) 40×5=200(页) 210>200 答:5天不能看完。
8.420× 的积的末尾有2个0,你知道最后的积是 多少吗?
420×5=2100 答:最后的积是2100。
(4)5×400的积的末尾有( B )个0。
A.1
B.2 C C.3
提升点 2 运用笔算乘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5.买5台这样的电风扇,一共要花多少元?
140×5=700(元) 答:一共要花700元。
6.一台豆浆机706元,一个电水壶150元,张叔叔买 了3个电水壶和1台豆浆机,一共花去多少元?
150×3=450(元) 450+706=1156(元) 答:一共花去1156元。
3×620=1860 7×480=3360
620
×3 1860
480
×7 3360
易错辨析
3.下面的计算对吗?不对的请改正。
450 ×8
1800
辨析:在计算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时,易出现漏 加0的现象。
提升点 1 确定积的末尾0的个数
4.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250×8的积的末尾有( C )个0, (2)5×330的积的末尾有( )个0, (3)5×360的积的末尾有( A )个0,
1 两、三位数乘一位数
第9课时 一个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SJ 三年级上册
提示:点击 进入习题
1Hale Waihona Puke 2345
6
7
8
知识点 1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1.想一想,填一填。
计算250×3=(
第9课时1 解决实际问题练习 山亭 田艳荣
解决实际问题练习教学内容:青岛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材第34、35页。
教学目标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以及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
2、在练习中,通过分析、归纳、推理等方法,灵活解决生活中有关乘除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3.通过解决生活中乘除混合运算的活动,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和乘除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能够灵活解决生活中有关乘除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投影、有关表格,直尺。
教学过程一、问题回顾,再现新知:谈话:同学们,前两节课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参观了壮丽的观光塔,在参观活动中你学到了哪些数学知识?你们还记得吗?(留时间思考)结合学生的回答,师生共同总结并板书:1、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
2、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
1、从个位乘起,得数的末位与个位对齐。
2、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所得的积的末位和十位对齐。
也就是几个十3、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师生共同梳理解决问题的一般方法:3、师小结:看来同学们不仅学会了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而且还掌握了解决先除再乘实际问题的方法。
今天我们就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二、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一)基本练习,巩固新知。
1.新课堂40页第4题:温馨提示:①每个鸟巢中的数表示什么意思?②我们是否需要算出每个算式的准确得数?③每一个算式该怎样估算?估算时要注意什么?2、新课堂40页第3题:用列表法整理信息和问题 找准数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乘除混合运算,从左往右按顺序依次计算,有小括号的要先算小括号里的。
温馨提示:①每辆车的人数,车的辆数和旅游团的总人数有什么关系?②求旅游团共有多少人,怎样列式?③怎样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乘法?3、课本自主练习第8题。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3-6年级各单元课时内容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小学数学3-6年级各单元课时内容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1.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2.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4.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5.笔算两、三位数乘以一位数(不进位)6.笔算两、三位数乘以一位数(一次进位)7.笔算两、三位数乘以一位数(连续进位)8.三位数(中间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9.三位数(末尾有0)乘一位数的笔算第二单元:千克和克1.认识千克2.认识克3.千克与克的进率第三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1.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2.认识周长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计算第四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1.整十数、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2.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能被整除)3.除法的验算4.两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被整除)5.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位不能被整除)6.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7.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1)8.商中间和末尾有0的除法(2)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1.解决问题的策略——递增问题2.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第六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1.认识平移和旋转2.认识轴对称图形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1.认识几分之一2.认识几分之几3.简单的分数加、减法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1.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和估算2.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3.乘数末尾有0的笔算4.两步连乘的实际问题第二单元:千米和吨1.认识千米2.认识吨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1.解决问题的策略——从问题想起2.解决问题的策略——画线段图第四单元:混合运算1.乘加、乘减混合运算2.除加、除减混合运算3.含小括号的混合运算第五单元:年、月、日1.年、月、日2.认识平年和闰年3.24时计时法4.计算经过的时间第六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1.认识面积2.面积单位3.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4.面积单位间的进率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二)1.认识几分几一2.求一个物体是另一个物体的几分之一是多少3.认识几分之几4.求一些物体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第八单元:小数的初步认识1.小数的初步认识2.小数的大小比较3.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第九单元: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二)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升和毫升1.认识容量和升2.认识毫升第二单元:两、三位数除以两位数1.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商是一位数)2.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商是两位数)3.除数是接近整十数的除法4.连除计算解决实际问题5.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四舍调商)6.三位数除以两位数(五入调商)7.三位数除以两位数(商的变化规律)8.被除数和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的简便计算9.简单的周期第三单元:观察物体1.观察物体(1)2.观察物体(2)第四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一)1.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2.数据的分段整理3.统计和平均数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1.解决问题的策略(1)2.解决问题的策略(2)第六单元:可能性1.可能性(1)2.可能性(2)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1.不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2.带小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3.带中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第八单元:垂线与平行线1.直线、射线和角2.角的度量3.角的分类和画法4.垂直5.平行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平移、旋转和轴对称1.图形的平移3.图形的对称第二单元:认识多位数1.认识整万数2.认识含有万级和个级的数3.认识整亿数4.认识含有亿级和万级的数5.大数的大小比较和改写6.求大数目的近似数第三单元: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2.常见的数量关系3.探索积的变化规律4.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第四单元:用计算器计算1.计算器的认识和简单应用2.用计算器计算两步式题3.用计算器探索积的变化规律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1.用画线段图的策略解决问题2.用画图的策略解决有关面积计算问题第六单元:运算律1.加法交换律和加法结合律2.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3.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以有相关的简便计算4.乘法分配律5.运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6.解决行程问题的策略第七单元: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2.三角形的高3.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4.三角形的内角和5.三角形的分类6.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7.认识平行四边形8.认识梯形第八单元:确定位置1.用数对确定位置(1)2.用数对确定位置(2)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负数的初步认识1.认识负数(1)2.认识负数(2)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三角形的面积3.梯形的面积4.公顷和平方米5.认识平方千米6.不规则图形面积的计算7.不规则图形面积的估算第三单元:认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1.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2.小数的进率和计数单位3.小数的性质4.小数的大小比较5.用“万”或“亿”作单位的小数表示大数目6.求小数的近似数第四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小数加法和减法(1)2.小数加法和减法(2)3.用计算器计算小数加减法第五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1.小数乘整数2.小数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3.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4.小数点向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5.小数乘小数(1)6.小数乘小数(2)7.积的近似值8.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1)9.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2)10.商的近似值11.商的近似值的应用12.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第六单元: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二)1.复式统计表2.复式统计表的练习3.复式条形统计图4.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练习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1.解决问题的策略(1)2.解决问题的策略(2)第八单元:用字母表示数1.用字母表示简单的数量关系和公式2.用字母表示稍复杂的数量关系3.化简含有字母的式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简易方程1.等式与方程2.等式的性质(一)3.解方程(一)4.等式的性质(二)5.解方程(二)6.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一)7.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二)8.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三)9.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四)第二单元:折线统计图1.单式折线统计图2.复式折线统计图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1.因数与倍数2.2和5的倍数特征3.3的倍数特征4.质数和合数5.分解质因数6.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7.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分数的意义2.分数与除法的关系3.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4.真分数和假分数5.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6.分数与小数的互化7.分数的基本性质8.约分9.约分练习10.通分11.异分母分数大小的比较第五单元:分数加法和和减法1.异分母分数加、减法2.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第六单元:圆1.圆的认识2.认识扇形3.圆的周长4.圆的周长计算的实际应用5.圆的面积6.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第七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1.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2.用“转化”的策略解决分数问题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长文体和正方体1.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1)2.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3.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1)4.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2)5.体积和体积单位(1)6.体积和体积单位(2)7.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1)8.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2)9.体积单位间撕破进率(1)10.相邻体积单位间的进率(2)第二单元:分数乘法1.分数乘整数2.一个数乘分数3.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简单实际问题4.分数乘分数5.分数连乘6.倒数的认识第三单元:分数除法1.分数除以整数2.整数除以分数3.分数除以分数4.分数除法简单应用题(1)5.分数除法简单应用题(2)6.分数连除和乘除混合7.比例的意义8.比的基本性质9.比的意义和性质练习10.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1)11.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2)12.树叶的比第四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1.用“假设”法解决问题(1)2.用“假设”法解决问题(2)3.用“假设”法解决问题(3)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1)2.分数四则混合运算(2)3.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1)4.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2)5.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3)6.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4)第六单元:百分数1.百分数的意义(1)2.百分数的意义(2)3.百分数与小数的互化4.百分数与分数的互化5.求百分数的实际问题(1)6.求百分数的实际问题(2)7.求百分数的实际问题(3)8.求百分数的实际问题(4)9.纳税问题10.利息问题11.折扣问题12.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的实际问题(1)13.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的实际问题(2)14.列方程解决稍复杂的百分数的实际问题(3)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百分数的应用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2.纳税3.本金、利率、利息4.有关打折的实际问题5.列方程解消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1)6.列方程解消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2)7.列方程解消复杂的百分数实际问题(3)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1.圆柱和圆锥的认识2.圆柱的表面积(1)3.圆柱的表面积(2)4.圆柱的体积(1)5.圆柱的体积(2)6.圆柱的体积(3)7.圆锥的体积8.测量物体的体积第三单元:比例1.图形的放大与缩小(1)2.图形的放大与缩小(2)3.比例的意义和性质(1)4.比例的意义和性质(2)5.认识比例尺6.比例尺的应用7.面积的变化第四单元:确定位置1.用方向和距离描述物体的位置2.根据实际的方向和距离在平面图上表示物体3.描述简单的行走路线4.实际测量第五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1.正比例的意义2.正比例的图像3.反比例的意义第六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1.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第七单元:统计1.扇形统计图2.认识众数3.认识中位数。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9课时 练习五(2)
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6单元第9课时练习五(2)教学目标1.确定数轴上的正反方向及分段点。
2.适当使用口算方法,计算一个固定数和一个连续区间内数的和。
3.理解加数、被加数、和三者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加法运算中的加数、被加数和和的概念。
教学难点•使用数轴进行加法运算。
教学过程1. 温故知新•温故知新:“我们学过什么内容呢?今天我们要学习加法,那加法是什么呢?”•引导学生回忆上次课学习的内容:沿数轴加减法。
2. 新知导入•引入本课时的主题:“今天我们要学习加法。
”•通过数轴上的加法题目的练习来引入正反方向的概念。
•例如:“13+5=?”通过数轴上的练习问题引导学生找到13这个数字所代表的点,然后向右移动五个单位(即向4、5、6、7、8这五个数字的方向移动),最后对五个数字求和得到答案18。
3. 教学内容•在黑板上画出数轴,并标出分段点。
•引导学生理解加数、被加数、和三者之间的关系以及数轴上的正反方向。
•让学生观察数轴上的加法题目,通过口算方法,计算一个固定数和一个连续区间内数的和。
•例如:“12+4+5=?”引导学生找到12这个数字所代表的点,然后向右移动4个单位,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最后对这三个数字求和得到答案21。
4. 拓展练习•给学生分发练习题并组织学生开展练习。
例如:“18+7+6=?”•引导学生将练习题中的数字绘制在数轴上,再通过数轴的正反方向进行口算运算。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课学习的内容,强化学生对加数、被加数、和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巩固数轴上加法运算的方法。
思考题•请你口算解决下列加法题目并将计算过程画在数轴上(如果需要的话):“25+3+4+7=?”。
人教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9课时 解决问题(2)
人教六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之:第9课时解决问题(2)第9课时解决问题(2)教学内容:教材第14~15页例9及做一做,练习三第4~7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分数乘法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尝试自己学会解决较复杂的“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分数乘法问题。
初步构建分数乘法问题的知识结构。
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合作意识和相互沟通的能力。
养成良好的解决问题的检验习惯。
【目标解析:“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分数乘法问题较复杂,是在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类分数乘法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发展引申出来的,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上自主学习,大胆探究。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分数乘法问题的基础上,学会解决较复杂的“求比一个数多(或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分数乘法问题。
教学难点:初步构建分数乘法问题的知识结构。
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阅读思考(一)课件出示信息人心脏跳动的次数随年龄而变化。
青少年心跳每分钟约75次,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比青少年多。
(二)阅读信息,思考问题1.请学生认真阅读信息,思考: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预设:(1)婴儿每分钟心跳比青少年多多少次?(2)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次数是青少年的几分之几?(3)婴儿每分钟心跳多少次?2.这些问题中,哪些你能解答出来?对于前两个问题,学生根据自己学过的知识就能解答。
解答完第一个问题时,说说怎样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
【设计意图:一方面复习解决分数乘法基本问题的方法,对解决分数乘法问题中表示数量关系的句子进行深入理解,为后续学习做好准备;另一方面,让学生学会收集、选择和加工信息。
】二、由浅入深,探索新知(一)改题在课件上补充前述问题(3):“婴儿每分钟心跳多少次?”,呈现例9。
(二)探索解决稍复杂分数乘法问题的方法1.认真阅读例9,理解题意。
阅读课本第14页例9及下面的“阅读与理解”和“分析与解答”的线段图,并思考:(1)你从题目中读懂了什么?把“阅读与理解”栏目的内容填写完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探究新知
上下两道题的数 和运算符号一样, 上面的题没有小 括号,下面的题 有小括号。
计算加减两步式题, 要认真看清算式里有 没有括号,有括号的 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没有括号,就从左往 右按顺序计算。
三 巩固练习 小动物应说该说上这哪些一题节你
车厢?连是一怎连样。想的。
8+(6-4)
9-(7-4)
6 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第 9 课时 小 括 号(1)
一 复习导入
口算。 4+3+3=10
7
3+4+9=16
7
9-3-4=2
6
10+5-2=13
15
说一说先算什
么,再算什么。
5+0+3= 8
5
3+2+1= 6
5
10-3+7=14
7
7-0-6= 1
7
二 探究新知
3
还剩几个 ?
10-2-3= 5 10-(2+3)=5
8
5
从10个 里去掉先剪掉 的2个,再去掉又剪掉 的3个,就是剩下的。
还可以先算一共 减掉几个,再算 还剩几个。
二 探究新知
13-4+5=14
9
13-(4+5)=6)= 8
1
计仔算细上加观面减察各两上题步、式,下题两说个一,算说你式先想算,提什找醒 么同找学,有们什再注么算意相什什同么么和。不?同。
11 先算减法,再算加法。 2 从左到右依次计算。 3 先算括号里面,再算括号外面。 8 先算括号里面,再算括号外面。
四 课堂小结
一个算式里有小括号的,要先 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 面的。使用小括号可以改变运算 顺序。
更多精彩视频内容,敬请关注
3334326094@ youyicongshu100
10-2-1
5 6 7 8 9 10
7+(6-5)
14-(6+3)
16-(5+2)
三 巩固练习
找朋友。
能说找说到你它是们怎的样好 朋找友的吗。?连一连。
2+3=5 9-5=4
9-3=6 10-6=4
5+3=8 15-8=7
10-(9-3)= 4
6
15-(5+3)= 7
8
9-(2+3)= 4
5
三 巩固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