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宽容》教学设计及反思
道德与法治《学会宽容》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学会宽容》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33c64e614791711cd79171b.png)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事例体验宽容对己对人带来的慰藉。
2.理解宽容的意义。
3.初步形成宽容他人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1.通过具体事例体验宽容对己对人带来的慰藉。
2.理解宽容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初步形成宽容他人的良好品质。
【教学准备】
1.收集宽容他人的感人事例。
2.收集关于宽容的典型故事。
[提示]交流关于宽容的事情或故事。意义:宽容让人们彼此宽待、和睦相处,它是我们和谐、美好生活的重要基础。
3.小结:宽容是一帖健康的良药,宽容是一种美德。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误,只有大方地看待别人的错误,才能原谅别人。如果一直保持生气的状态,对自己的心理也是个负担。所以,学会宽容,才能快乐生活!
1.结合生活感悟,畅所欲言说说:宽容是什么?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观看《六尺巷的故事》,并交流:
古代故事: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邻居是桐城另一大户叶府,主人是张英同朝供职的叶侍郎,两家因院墙发生纠纷。张老夫人修书送张英。张英见信深感忧虑,回复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于是,张老夫人令家丁后退三尺筑墙。叶府很受感动,命家人也把院墙后移三尺。从此,张、叶两府消除隔阂,成通家之谊。
总结语中既有对本节课的总结和升华,也为下一节课的内容做好准备。
板书设计
学会宽容
宽容让生活更美好
学会宽容,快乐生活
归纳总结,使学生学会系统掌握知识,总结提升。
2.思考后交流:这个古代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怎么解决的?
《学会宽容》教学设计(精选5篇)
![《学会宽容》教学设计(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39b34e3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99.png)
《学会宽容》教学设计(精选5篇)《学会宽容》篇1教学内容剖析:本课是高中语文必修3“表达交流”中的第二单元内容,属于议论文写作。
主要介绍议论文写作中如何选择和使用论据的知识。
学生写作议论文,在使用论据方面常出现论据陈旧雷同,或者叙述烦琐,偏离论题的现象。
同时,我们在注重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还必须重视宽容品质的养成。
所以通过本课的教学期望学生写作能力和认知水平同获提高。
教学目标:1、发掘现有的生活积累,开掘材料的不同意义,学会选择和使用新颖而最具有说服力的.论据。
2、养成客观理智的科学态度,注重塑造自己的宽容品质。
教学重难点:怎样选择和使用论据教学思路与方法:(一)教学思路:计划用一课时。
导入要引起学生兴趣。
进入正题后,主要通过学生展示成果,教师环环相扣的引领,让学生自己体会、感悟正确选择和使用论据的方法。
(二)教学方法:教学中把主动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多思考,多比较、讨论解决问题,获取写作经验。
并配备较多相关资料,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 导入:由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存在的一些现象(例如:不喜欢写作文,喜欢写却写不好,有《写作高分指南》等方法指引却不会具体运用等)导入新课。
二. 话题探讨和写法借鉴注意:学生在观看成果展示时要思考:在这所有的论据中,你认为最好的或印象最深的是哪一条论据?写出理由。
1. 第一小组展示研究成果(课件的形式)(学生对第一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好在哪里?说出理由,不足的地方改怎样改进,给出具体建议)2. 第二小组展示研究成果(课件的形式)(学生对第二小组的研究成果进行评价,好在哪里?说出理由,不足的地方改怎样改进,给出具体建议)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选择和使用论据地方法在选择论据方面应注意:(一)寻找与论点具有本质联系的论据。
(二)事实论据要典型,道理论据要严密。
(三)论据新颖,充分。
在使用论据方面的方法:正反对比式辩证分析式排比式典型的“读者”式叙述加议论或抒情式详略得当,点面结合联想,想象等等(可点拨几种方法,不必面面俱到,关键是要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
《学会宽容》教学设计
![《学会宽容》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f01e07a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7e.png)
《学会宽容》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体验宽容他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初步形成宽容他人的良好品质。
2.在生活、学习中能够通过换位思考的方法宽容他人的过错。
3.了解宽容的内涵以及为什么要宽容。
教学重点宽容的必要性及原则;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生活中换位思考,学会宽容,体验宽以待人带来的快乐。
学生分析对于六年级学生而言,大部分学生已进入人生第二个生长发育高峰期,学生的身心都有很大变化。
在平常的生活中,部分同学在对待他人、与人相处时,情绪有时会过于激动,遇事不够冷静,容易产生冲突和矛盾。
冲突矛盾产生过后,学生容易陷入生气、愤怒的状态,并产生不原谅对方、想要报复对方的想法。
因此,针对这一心理特点,对学生不宽容心理进行教育尤为重要。
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教材着眼学生的宽容教育,着重讨论并解决此年龄段学生在生活中无法得到宽容的心理原因,以帮助学生学会宽待他人、原谅他人、包容他人。
本课由三个话题组成,分别是“宽容让生活更美好”“拥有一颗宽容心”和“和而不同”。
在前两个话题基础上,第三个话题“和而不同”通过活动设计进一步诠释宽容。
教材通过呈现学生生活中无法包容他人不同兴趣爱好、观点看法的现象,引导学生讨论造成这种不宽容现象的原因,帮助学生学会接纳差异、包容不同。
教学媒体选择与应用课件(PPT)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播放校♘剧视频。
生认真欣赏。
师:这个视频片段反映了校♘里发生的什么事?怎么解决的?生:自由回答。
师:像这种情景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经常遇到。
如何解决这类问题呢?那就是要学会宽容。
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宽容他人的话题。
2.板书课题:学会宽容二、讲授新课。
活动一:宽容让生活更美好(一)读读,想想,说说。
1.读p12活动♘案例:“感谢他们的宽容2.照样子,想一想:①谢谢这位妈妈的宽容,如果这位妈妈不宽容,而是指责小楠,甚至和小楠的爸爸妈妈吵起来,很有可能损害两个小伙伴的友谊。
②谢谢邻居的宽容,如果邻居不宽容……③谢谢车主的宽容,他的宽容……3.说说:结合生活事例,谈谈你如何看待事例中人物的宽容做法。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学会宽容》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学会宽容》第2课时示范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4af8f4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08.png)
《学会宽容》教学设计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认识到宽容是有限度、有原则的。
2.能够包容他人的不同,努力做到和而不同。
二、教学重难点能够包容他人的不同,努力做到和而不同。
三、教学过程探究新知(一)宽容有限度、有原则的(12分钟)活动一:案例分析1.展示课件:小军在学校有点调皮,班主任和同学们都很宽容他。
但是,当小军将空农药瓶投进学校后面的小河里时,班主任非常生气,认为小军乱扔有害废弃物的做法不能被宽容,不仅让小军面壁思过两小时,还让他写一份500字的检讨书。
2.讲解:对于这件事情,同学们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有人说:“‘勿以恶小而为之’,班主任的做法是对的。
”也有人说:“小军扔的是空瓶子,班主任的做法是小题大做,根本没必要的。
”3.提出问题:你赞同哪种说法?说说理由。
4.预设:学生畅所欲言。
5.展示课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6.提出问题:这些行为能被宽容吗?说说你的理由。
7.讲解:小刚和佳佳违反了中小学生守则中关于“不吸烟不喝酒”的规定,欢欢违反了“勤俭节约护家园”的规定。
违反中小学生守则的行为是不能宽容的,是需要立即改正的。
亮亮、阿伟、小明的行为都属于违反国家法律,也是不能宽容的。
8.总结:宽容不是无限度地纵容和姑息迁就,而是有限度、有原则的。
9.过渡:我们再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
10.展示课件:刘青在学校有点调皮,班主任和同学都很宽容他。
(二)和而不同(18分钟)1.展示课件:测一测:当你和别人意见不同时:2.提出问题:你有几颗“★”?3.预设:学生根据教师引导测试。
4.讲解:一颗星或者五颗星的同学,想想自己在面对这种意见不同的情况时是否会感到困扰。
5.过渡:我们来看看在具体情境中大家会怎么做吧。
活动二:故事续演1.展示课件:2.讲解:佳佳和朋友星星聊起自己最崇拜的人。
学会宽容(教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通用版
![学会宽容(教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通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37909dce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1b.png)
学会宽容(教案)-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通用版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了解宽容的含义和重要性;
2.掌握宽容的表现形式;
3.意识到自身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宽容;
4.培养宽容的态度和品质。
教学内容:
1.什么是宽容;
2.宽容的重要性;
3.宽容的表现形式;
4.如何培养宽容的态度和品质。
教学过程
导入环节
1.老师通过回忆班里发生的宽容的事情或者让学生自己讲自己宽容的经历,来调动学生的情绪和热情;
2.引用诗歌、故事或漫画等来渲染宽容的美好。
讲解宽容的含义和重要性
1.通过解释宽容的含义,对学生进行宽容的初步认知;
2.老师通过讲述故事、引用名人名言等多种方式,让学生了解宽容在我们日常社交中的重要性。
宽容的表现形式
1.通过举例、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宽容的表现形式,如:宽容别人的过错、接受不同的意见、尊重不同的生活方式等。
培养宽容的态度和品质
1.通过手工、绘画、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宽容的思考、沟通和交流;
2.引导学生从行动和语言两个方面体现宽容,提高学生在交往中的宽容度和容错性。
课后延伸
1.让学生设计自己的宽容手册,每天任选一条进行实践;
2.结合课堂中宽容的案例,让学生在写作、朗读等方面进行个性化深度探究。
总结
本节课主要教授宽容及其重要性、表现形式,以及如何培养宽容的态度和品质。
我们要学会宽容,应该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落实宽容的思想和行为,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让我们的世界更加和谐。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学设计-第三课 一颗宽容之心-学会宽容|北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学设计-第三课 一颗宽容之心-学会宽容|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b003b919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3c.png)
三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学设计-第三课一颗宽容之心-学会宽容|北师大版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宽容心态,使他们能够理解和尊重他人,学会在人际交往中保持和谐。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解宽容的含义:让学生明白宽容是理解并接纳他人的不同,尊重差异。
2. 培养宽容的态度:引导学生面对矛盾和冲突时,能以宽容的心态来处理。
3. 提升人际交往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宽容他人,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内容1. 宽容的意义:介绍宽容对个人成长和人际关系的积极影响。
2. 宽容的表现:通过故事和实例,展示宽容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3. 如何培养宽容:探讨如何在生活中实践宽容,如倾听、理解和接纳他人。
4. 宽容与原则的关系:讨论在坚持原则的同时,如何展现宽容。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让学生理解宽容的重要性,并能在生活中实践宽容。
-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宽容与原则之间的关系,避免盲目纵容。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具:PPT课件、故事书、角色扮演道具。
-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关于宽容的小故事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授:讲解宽容的含义、表现和重要性,使用PPT和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
3. 互动活动:进行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体验宽容。
4. 总结:回顾课程内容,强调宽容的重要性和实践方法。
5.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记录下本周实践宽容的经历,下节课分享。
板书设计板书将简洁明了地呈现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宽容的定义、重要性、实践方法和作业要求。
作业设计- 学生需记录一周内至少三次实践宽容的经历,并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 学生可以选择写下自己的经历,或绘制一幅描绘宽容的图画。
课后反思通过学生的作业反馈和课堂表现,教师应反思教学方法的适用性和有效性,以便在未来的教学中做出相应的调整。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本教学设计以培养学生的宽容心态为核心,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活动和针对性的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宽容的内涵,并在实际生活中学会宽容他人,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2课 学会宽容 通用版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2课 学会宽容 通用版](https://img.taocdn.com/s3/m/e0314796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d0.png)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第2课学会宽容通用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宽容的含义,明白宽容是一种美德,能够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2. 培养学生宽容他人的品质,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宽容,尊重他人。
3.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心态,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宽容的含义与意义2. 如何学会宽容3. 宽容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宽容的含义与意义,如何学会宽容。
2. 教学难点:宽容在人际交往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宽容的含义、意义以及如何学会宽容。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宽容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宽容,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4. 角色扮演法:设置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宽容的力量。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宽容的小故事,引发学生对宽容的兴趣。
2. 讲解宽容的含义与意义:介绍宽容的定义,阐述宽容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
3. 分析如何学会宽容:讲解学会宽容的方法,如换位思考、理解他人、接纳差异等。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宽容,分享彼此的经验与感悟。
5. 角色扮演:设置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宽容的力量,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6. 总结课堂: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宽容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践行宽容。
7. 布置作业: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宽容的作文,进一步巩固课堂所学。
六、教学评价1. 课后访谈:了解学生对宽容的认识及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宽容的情况。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评估学生对宽容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3. 作文评价:分析学生作文中关于宽容的观点与论述,评价学生对宽容的认识。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深入理解宽容的含义与意义,学会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宽容。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三课学会宽容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三课学会宽容](https://img.taocdn.com/s3/m/eff184bb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35.png)
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第三课学会宽容学会宽容:培养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的节奏逐渐加快,人们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
尤其是在小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他们常常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如来自同学间的欺凌和冲突,以及家庭压力等。
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以小学心理健康教案的第三课为基础,探讨学会宽容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方法来培养小学生的宽容心理。
一、宽容的概念与重要性宽容是一种重要的社会交往技能,它涉及到接纳他人的不同观点、不同背景和不同能力。
宽容不仅能够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还能够帮助小学生积极应对挫折和逆境,提高他们的情商和自我调节能力。
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宽容心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培养小学生宽容心理的教学目标1. 理解宽容的概念和重要性。
2. 了解宽容的表现形式和意义。
3. 学会接纳他人的不同观点和习惯。
4. 提高解决冲突的能力。
5. 培养同情心和同理心。
三、教学内容及方法1. 概念讲解与讨论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示意图或图片展示,简要地介绍宽容的概念和重要性。
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什么是宽容,为什么宽容是重要的,以及宽容可以带给人们什么样的好处。
2. 案例分析与情景模拟为了更好地理解宽容的表现形式和意义,教师可以选取一些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案例,如同学之间的冲突或者对不同文化的误解等,进行分析和讨论。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
此外,还可以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验宽容的情感和行为。
例如,学生们可以分组表演一些与宽容相关的场景,如帮助一个同学解决问题、接纳一个新同学等。
3. 情感与认知训练通过情感与认知训练,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同情心和同理心,从而增强他们的宽容心理。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富有情感色彩的故事或课文,引导学生体会他人的感受,并与之共情。
然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发生这些情况的原因,从而培养学生的理解和宽容。
4. 游戏与合作学习通过游戏和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小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和宽容心理。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2课 学会宽容 教案(教学设计)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 第2课 学会宽容 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44b0764af45b307e871976c.png)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第二课《学会宽容》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学会宽容》第二课时
单元
一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六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知道宽容的重要性,如何才能拥有一颗宽容的心。
能力目标:在生活中能够做到宽容他人。
材料一:小玲到处说我的坏话,还好朋友呢,我恨死她了!今天学校检查卫生,昨天放学后我在她抽屉里放了不少垃圾。这下她可要倒霉了,真痛快!
材料二:少年玩游戏被人骂“菜鸟” 恼羞成怒捅死对方
总结:拥有一颗宽容的心,不能“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报复不是解决冲突的方式,反而有可能造成更大的冲突,甚至被追究法律责任。
部编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第二课《学会宽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学会宽容》第一课时
单元
一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六
学习
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宽容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意义。
能力目标:通过具体事例体验宽容对己对人带来的慰藉。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初步形成宽容他人的良好品质。
重点
理解宽容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意义。
难点
初步形成宽容他人的良好品质。
——宽容就是在别人和自己意见不一致时也不要勉强别人
故事园:“我和张南” “摘橘子” “老人剐蹭车” 见课件
思考:(1)结合上述事例,谈谈你如何看待事例中人物的宽容做法。
(2)你曾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请和小组同学交流下,谈谈宽容对生活的意义。
视频《负荆请罪》
想一想:(1)廉颇将军为什么要给蔺相如难堪呢?蔺相如对此持什么态度?
2 学会宽容(第二课时)(教案)-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
![2 学会宽容(第二课时)(教案)-2022-2023学年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cfec7abb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67.png)
2 学会宽容(第二课时)(教案)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部编版)的第二课,也是学习宽容的第二课,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宽容、为什么要宽容、如何宽容等知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宽容;•了解宽容的重要性;•学会如何宽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宽容心态,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和思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宽容精神,让学生能够宽容包容别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了解宽容的概念和重要性;•学会宽容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会宽容的方法,尤其是面对恶意攻击或者欺负的时候如何宽容。
1.引入通过师生互动,了解学生对宽容的理解,引导学生认识到宽容的重要性。
2.讲解•什么是宽容:宽容就是包容别人的错误,不因别人的错误而恶语相加或者以暴制暴,而是用自己的宽容换取别人的谅解和原谅。
•为什么要宽容:宽容可以化解矛盾,减少摩擦,有助于和谐人际关系;宽容可以让我们成为更有思想、更有情怀的人;宽容可以获得别人的尊重和信任。
•如何宽容:不轻易发脾气;多关注别人的好处;有时候当你面对别人的攻击时,可以选择沉默来代替过激的反应。
3. 讲解实例通过讲述一些宽容的实例,如故事、历史事件或者学生所遇到的事情等生动具体的例子,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宽容的含义和价值。
4.训练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进行宽容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宽容心态与能力。
5.梳理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督促学生善于运用宽容的方法。
五、作业要求学生通过实际的行动去宽容别人,或者写一篇关于宽容的文章,并在下节课上读出来分享。
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包括个人的发言、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和作业的表现等方面,进行教学评估。
七、板书设计2 学会宽容(第二课时)•什么是宽容•为什么要宽容•如何宽容八、课后反思本节课教学内容生动具体、紧扣主题,但因时间限制,课堂讨论不够充分。
学会宽容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学会宽容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https://img.taocdn.com/s3/m/7d071feb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61.png)
第1篇学会宽容教学设计一等奖一、班会背景由于现在的孩子多是独生子女,他们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所在家庭的中心。
在这种环境的影响下,独生子女普遍存在着自我为中心,利己主义倾向浓厚,判断是非对错的标准是对自己是不是有利,缺乏宽容之心,同情之心,尊重之心。
在行为中过于偏激,不利于形成良好的同学关系和人际交往,这也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其实,学生有着对于真诚友谊的向往对于良好人际关系的向往,有着对于互相理解的追求,有着对于美好人格和道德的追求。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已经很明显的认识到培育下一代健康心理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健康的心态,健全的人格,这是班主任责无旁贷的`。
二、教育目的通过此次班会使学生明白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人必备的道德品质;同时让学生意识到我们的生活需要相互宽容,我们需要学会“宽以待人”。
提高人际交往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交往礼仪和技巧,提高辨别是非、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宽容之心待人,善于与他人特别是同学和睦相处、互相学习、共同进步,进而形成良好的人际交往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三、班会准备1.以《宽容》为题,写一篇关于对宽容的内涵理解的文章。
2.搜集关于宽容的富有哲理和启发性的故事,并能有感情地讲故事。
3.准备小品四、班会过程主持人:待人宽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宰相肚里能撑船。
”它告诉我们宽厚待人的人,“受人敬仰”,同时也告诉我们宽厚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青少年要继承和发扬。
宽厚的人能与他人建立宽松、和谐亲密的关系,宽厚的人能增进朋友之间的友情,能融洽家庭和谐的亲密关系,能创建宽松的人际环境。
正所谓:量小失众友,度大集群朋。
而一个肚量小的人会失去很多朋友。
同学们,给别人一次宽容、关怀、体贴、谅解,你就多开一扇心窗,拥有一份温情;一句温暖的话语,足以暖和一个漫长的冬季,一缕深情的目光,足够使颓丧者重新升起希望的太阳。
生活中你对他人充满善良与温情,你的心灵也会受到一次圣洁的净化。
学会宽容(教学设计)统编版(五四制制)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
![学会宽容(教学设计)统编版(五四制制)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38d4e54b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38.png)
部编版(54制)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2学会宽容》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 理解宽容的含义,明白宽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当代人必备的道德品质。
2. 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宽容待人,培养自己的宽容心态。
3. 了解宽容的重要性,学会宽容他人,不斤斤计较。
二、教材分析本课以“学会宽容”为主题,通过具体的事例和生动的情境,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感受宽容的重要性,体验宽容带来的愉悦和温暖。
本课注重培养学生的宽容意识和宽广的胸怀,让学生认识到在与人交往中要互谅互让、不计较个人得失的重要性。
三、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道德观念形成的关键期,他们开始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于如何与人相处有了更多的思考。
然而,他们往往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对于一些小事情容易斤斤计较,缺乏宽容的心态。
因此,针对四年级学生的特点,本课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和情境,引导学生认识到宽容的重要性,学会宽容待人。
四、重难点重点:理解宽容的含义,明白宽容的重要性。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真正从内心去理解和感受宽容,并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宽容待人的原则。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播放一段同学之间因小事发生冲突的视频)师:同学们,看完这段视频,你们有什么感受?生:我觉得这些人太冲动了,同学之间应该友好相处。
师:非常赞同你的观点。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学会宽容,与同学和睦相处。
(二)新课学习1. 理解宽容的含义和价值师:宽容是一种美好的品德,它意味着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
宽容能够让我们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美好。
那么,为什么要学会宽容呢?生:因为如果人与人之间经常发生争吵和冲突,会导致关系紧张甚至出现仇恨。
如果我们学会宽容,就能更好地处理人际关系,让生活更加美好。
师:非常赞同你的观点。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和事,难免会产生摩擦和冲突。
如果我们学会宽容,就能够以更加宽广的胸怀去理解和包容他人,减少不必要的争吵和冲突。
这样,我们的人际关系会更加和谐,生活也会更加美好。
第2课 学会宽容 第2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
![第2课 学会宽容 第2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https://img.taocdn.com/s3/m/8b117dc6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5.png)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2课学会宽容(教案)核心素养目标1.政治认同:了解宽容及其作用,体会宽容对构筑和谐、美好生活的意义。
2.道德修养:学会拥有一颗宽容心。
3.责任意识:尊重他人的不同,努力做到和而不同。
课时安排3课时。
第2课时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案例分析,懂得对他人的无心之失要宽容。
(重点)2.从“找虫子”中了解在生活中无法做到宽容的心理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难点)3.剖析事例,认识宽容与纵容的区别,提升法律意识。
课前准备1.教学课件。
2.活动资料包:小组学习资料、个人学习卡板书贴。
教学过程一、活动一:宽容相待天地宽,斤斤计较意难平1.“计较城”里烦事多(1)回顾与引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跟着丁丁和他的朋友一起去了“宽容城”,感受到宽容让生活更美好。
今天,让我们继续这趟旅程,到“计较城”去看一看吧。
(2)引导:请大家阅读教材第15页的“活动园”,针对“计较城”里发生的三个生活场景展开讨论。
(3)讨论交流。
①场景一。
提问:假如后桌同学不能宽容前桌同学,不但责备前桌同学,还要求这个不小心把他的文具盒碰掉的前桌同学赔偿,会有什么结果?预设1:前桌同学肯定非常难受,甚至会因此跟这位斤斤计较的同学吵起来。
预设2:两个人肯定会闹得不愉快,以后见了面彼此会很别扭。
点评:这样的结局,是谁也不愿意看到的。
②场景二。
提问:假如楼上邻居不小心把浇花的水洒到了你家的阳台上,你会怎么做?预设1:我会算了,不会怪楼上邻居。
预设2:我会提醒一下楼上的邻居,但不会责怪他。
追问:你们都是宽容的人。
但假如楼下的住户非常计较,会有什么后果呢?预设1:楼下的住户会因为斤计较,非常地烦恼。
预设2:如果楼下的住户追到楼上的住户家,责备对方,估计两家会争吵起来。
点评:看来,一切计较起来,双方都不会有好心情。
③场景三。
提问:在人来人往的市场里如果你不小心触碰到别人,对方对你责备不停,甚至提出无理的过分要求,你会怎么想?预设1:我会非常气愤。
【精】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2 学会宽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精】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2 学会宽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747ddc5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68a3b71.png)
【精】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2 学会宽容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宽容的概念,认识宽容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感受到宽容对人类生活的积极贡献,能够运用宽容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处理感性关系。
3.学生能够理解宽容的含义,学会尊重、容忍、接纳不同的人和事,形成自信、自爱、自觉、自立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内容1.什么是宽容2.宽容的作用3.宽容的方式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激发学生认识宽容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宽容的思想和行为方式。
难点1.确保学生能够真正理解宽容的含义。
2.帮助学生能够运用宽容的思想和行为方式处理人际关系问题。
四、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2.分组讨论法3.观察法4.交流法5.角色扮演法五、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通过提问和美文朗读,引导学生了解宽容的概念和宽容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认识宽容对人类生活的积极作用。
步骤二:讲解宽容的概念和作用1.讲解宽容的概念和内涵,帮助学生了解宽容的含义。
2.讲解宽容的作用,分析宽容对人类生活的积极影响,引导学生理解宽容的好处。
步骤三:分组讨论宽容的方式1.将学生分组,每组5人左右。
2.要求学生围绕“宽容的方式”展开讨论,学生应根据自己的经历、感受和想法进行发言和交流,以便更好地了解宽容的具体方式。
3.每组讨论结束后,要求每组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讨论内容,总结出本组认为的宽容的方式。
步骤四:角色扮演1.将学生分组,每组3人左右。
2.要求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的概念和方法,分组进行角色扮演。
3.学生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学会用宽容的态度和语言处理感性关系问题。
步骤五:讨论总结1.让每个小组代表将组内所总结的宽容方式呈现给全班同学,引导全班同学增加认识。
2.总结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出自己学到了什么,并提出任何有关课程的问题。
六、课堂作业1.以“宽容”为主题,展开自己的想法和经历,写一篇个人感受文章。
2.草拟一份“我能宽容”的宣言。
七、教学反思学会宽容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宽容可以使我们彼此尊重、互相理解,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学会宽容---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精选5篇)
![学会宽容---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3216129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e60e45d.png)
学会宽容---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学会宽容---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学会宽容——心理健康教育课教案活动主题:学会宽容设计意图:现在大多数小学生是倍受父母骄宠的宠儿,较为优裕的生活条件也滋长着他们骄纵任性的行为作风。
因此,在一个班集体里,同学之间缺乏相互宽容的合作精神,往往为了一点小事就斤斤计较,“告状”现象时有发生。
因此教师应在教学、平时的事件处理中培养学生学会宽容,使学生能与他人和睦相处,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活动目的:1、使学生认识到宽容的重要性,增强宽容意识感。
2、理解宽容,能与他人和睦相处,忍让为先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3、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宽容,在体验中感悟宽容,在感悟中升华宽容,懂得宽容是一种爱,是一种境界,是一种美德。
活动重点:通过心理操练,初步培养学生宽容的心理品质。
活动难点:理解宽容的重要意义。
活动准备:1、歌曲录音《真善美的小世界》《众人划桨开大船》2、录像(历史故事,生活小品)3、收集有关宽容的格言警句。
活动过程:一、情境导入:1、播放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学生依次入场坐好。
2、导言:同学们喜欢这首歌吗?歌名叫什么?(生答:真善美的小世界)要实现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就需要依靠我们去创造,要创造这样一个世界就必须拥有人生的智慧,而智慧是多种多样的。
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小故事,看看故事中的人物拥有什么样的智慧。
3、出示六尺巷图片,同时介绍图片,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知道六尺巷的来历吗?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回答之后进一步请同学们思考:是什么力量使张英的家人和他的邻居转变了态度?教师小结,引入课题并板书课题——学会宽容。
〔联系生活实际,引出宽容的概念。
通过形象生动的历史故事,认识和感受宽容的涵义。
〕二、实例剖析(一)镜头展示1、师讲解历史故事《将相和》(配乐配动画)。
2、交流讨论:①你喜欢哪个人物?为什么?②如果蔺相如与廉颇针锋相对,结果会怎样?3.教师小结:宽容作为一种境界,是一种水平的体现,是一种对于被宽容者的理解和体谅,是一种深度与才能,是一种睿智和明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会宽容》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学会宽容》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1.了解待人宽容的重要性---能让自己和他人都感到快乐。
2.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待人宽容的人。
活动内容
小学生人际交往心理辅导。
活动形式
心理小测试、看动画、即兴表演、分组讨论。
活动对象
小学六年级学生。
活动准备
根据问题设计情境的多媒体课件。
活动过程
一、在游戏中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
1、学生入座。
2、师生做课前热身操。
师:孩子们,上课前先让我们来放松一下心情吧!咱们一起来做《猜拳小游戏》。
过渡:做完热身操心情轻松多了吧?
3、揭题:孩子们,俗话说:“让人三分,容人之短”,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争执。
能化解许多矛盾,使自己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
那么为什么要宽厚待人,
怎样学会宽容呢?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寻找问题的答案。
(板题:学会宽容)
二、在心理测试中认识自己的不足:
1、孩子们,老师先给大家做个心理小游戏,让大家了解自己目前属于哪种心态的人。
老师这儿共有13道题,每道题有“是”“否”两个答案,请大家仔细听题,如实答题,在自己认定的答案后面打“”,答“是”的得1分,答“否”的得0分。
最后统计自己的得分。
(出示测试题)
2、出示分析结果。
请大家对照看自己属于哪个分数段的人。
参考分析结果。
师相机给学生建议:
0---4分:心态很好,遇到任何人和事都能用自己的宽容心去面对。
师:这说明你是一个心胸宽广、海纳百川的人,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说的就是你了,老师希望你能继续发扬优点,做一个永远受他人欢迎的人。
5--7分:心态较好。
虽然你偶尔也会因为他人的态度生气,但大多数情况下你还是能宽容别人。
师:在这老师给你的建议是,宽容别人就是解放自己,宽容是我们最高贵的精神,最完美的行为。
只有宽容别人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宽容,希望你能像第一种心态的人学习,做一个受他人欢迎的.人。
8---13分:说明你在平时的生活中还要加强自己的灵活性,多培养自己的宽容精神。
师:得分较高的孩子要注意了,说明你在平时的生活中不够宽容,容易计较自己的得失,老师建议你要尽量宽容别人,该放手时就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学会宽容,世界会变得更加广阔,你的心灵会得到解放,才能让自己真正快乐起来。
三、观看动画情景剧,了解宽容的重要性。
过渡语:接下来,老师请大家看一段动画情景剧,看看这两个小朋友之间发生了什么事情?
师:你们来猜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结局会怎样?你明白了什么?接着看。
师:是啊,比大海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心。
只有勇敢的人才懂得如何去宽容别人,正是因为克莱蒂的宽容让他们能重归于好。
宽容是多么重要啊!希望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能想克莱蒂学习,做一个宽容的孩子。
四、在课中游戏中轻松心情。
1、孩子们,咱们来玩个小游戏吧!集中你的注意力哦,读读这段绕口令,每当你读到“盆”字时,要以最快的速度用自己的右手抓住同桌的左手,还要防止自己的手被别人抓到。
2、师:被抓到4次以上的孩子请举手。
请被抓到次数多的孩子表演一个节目,让大家都来开心一下。
(学生可唱歌、跳舞、讲笑话??)
五、敞开心扉,对同学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过渡:通过刚才的动画情景剧我们知道了宽容他人自己能得到快乐,得到别人宽容的人会更加快乐。
动画中的安利柯后来也向克莱蒂道了歉,他是这样说的:(出示课件:我明知你不是故意弄脏了我的本子,我却故意报复你,我太不宽容了,我向你道歉。
)
1、想一想:平时你有没有因为自己的不宽容与同学发生矛盾影响友情的?
2、个人汇报:谁愿意来说一说?
3、找到你的同学,把你最想说的话说给他听,并与他亲切握手或拥抱。
(播放轻松的音乐)
师小结:看到你们跟自己的同学重归于好了,老师特别高兴。
生活中难免有磕磕碰碰,只要我们都能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就能让我们相处得更加快乐,友谊能更加长久。
六、辨析讨论:
师:那么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一下的情况,你会怎样去处理呢?
四人小组讨论:(课件出示)
1、当同学拿错了我的牛奶时,我会??
2、当同学用错我的沐浴露或洗发水时,我会??
3、当同学不小心弄坏我的文具盒时,我会??
(学生自己选择分析,还可以说说其他的情况。
)
七、活动结束,升华主题。
1、孩子们,通过这节心理健康活动课,你有什么收获?
2、师小结:听到你们发自内心的话语,老师非常感动,老师相信大家一定会成为宽容的孩子。
老师将你们的这些收获编成了一首易诵易记的拍手歌,咱们一起来看看。
(出示课件)儿歌:
你拍一,我拍一,文明做人放第一。
你拍二,我拍二,宽容待人最可爱。
你拍三,我拍三,责已严来对人宽。
你拍四,我拍四,宽以待人严律己。
你拍五,我拍五,宽容令人最佩服。
你拍六,我拍六,该放手时就放手。
你拍七,我拍七,计较失友最可惜。
你拍八,我拍八,诚挚宽恕最伟大。
你拍九,我拍九,真诚待人友情久。
你拍十,我拍十,生活快乐最充实。
3、生齐唱拍手歌。
八、板书设计:
学会宽容
课后反思:
现代的小学生基本上是独生子女一代,他们大多是在父母及家人宽容中、甚至是溺爱着长大的,他们已习惯了别人对他们的宽容,却不知道自己也要宽容待人。
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他们常常遇到误解、不快乐等事情的发生,尤其是同龄朋友之间常常为一件小事而互不相让,闹得不可开交。
我觉得对小学生进行人际交往的指导、培养他们宽容待人等健全的心理品质是非常重要的。
本节课我正是由此思想而设计的。
本节课我采用了“测试一激情一导行一内化”的心理活动教学模式:
第一,测试。
活动一开始我就让学生做一系列的测试题,这一类的题目是每天都会在学生身边出现的,贴近生活实际。
让学生进行心理小测验,学生的情感由此及彼,对学生正确自我认识、自我反省很有帮助,学生通过这一环节可以大致了解到自己的心态,并可以参考结果分析知道自己今后该怎样做。
第二,激情。
我先让学生看动画情景剧,先看别人如何处理日常学习中出现的事情,再让学生评价这样处理事情有什么好处。
通过这个环节的设计,学生
真实地体验了日常学习生活中待人宽容的重要性,我这节课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懂得待人宽容的重要性”初步达成。
第三,导行。
心理健康教育课要让学生学会自我认识,自我调节。
因而,学生能否明理、自省是心理健康教育课成败的关键。
在此基础上我趁机让学生说说平时因为自己不宽容而影响同学间的友情,并与同学亲切握手或拥抱,与同学重拾友情。
第四,内化、升华。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目标在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良好心理品质,所以,领悟、内化是最终目的。
在课的结束部分,我让孩子们说一说收获与感受。
我将这些收获加以总结,把它编成易颂易记的儿歌,让学生记忆更加深刻。
也有利于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内化。
这节活动课预设的几个目标基本达到,在这节活动课后我们班很少有人来告状,孩子们基本上能用宽容心对待同学,原谅同学的不小心,有时进教室经常能听到他们用宽容的名言或儿歌教育同学,同学关系和睦了好多。
本节活动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