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练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教版 练习):_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三(人教版 练习):_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Word版含答案

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基础巩固1从1952年秋开始,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学院、成都工学院、昆明工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从201所减少到181所。

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 )A.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B.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C.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D.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设立这些学校,主要是为了培养大规模经济建设所需的专业素质较高的人才。

2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这一方针施行于( )A.新中国成立初期B.十年建设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新时期,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前的教育,因此,A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3“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毛泽东提出该方针的背景是( )A.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刚刚起步B.中国开始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C.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后期需要对教育进行调整D.“文化大革命”对教育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年,毛泽东提出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这时,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4观察下图,图中的照片有可能拍摄于( )工农兵大学生在清华大学听课A.新中国成立初期B.十年建设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新时期,高考制度被废止。

20世纪70年代初,高等院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

因此,C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5新中国成立后,各个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

下列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的是( )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C.“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D.“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中,B项强调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以斗争指导中国的教学,这是“左”倾错误的反映。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习题集锦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习题集锦

[人教三]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习题集锦]一、单项选择题1.对于我国加大西部教育发展论述正确的是()①加大西部教育发展力度②支持西部20所高校建设③在西部80个县建立职业教育中心④实施东西部对口支援A①②③④ B①②③C①②④ D②③④2.我国自己研制的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是在()A西昌B酒泉 C柴达木 D罗布泊3.邓小平在哪次大会上重申“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着名论断()A.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B. 一届人大会上C. 全国科技大会上D. 全国政协大会上4.改革开放后,国家通过哪些措施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①推行科技成果商品化②改革政治体制③改革经济体制④改革科技管理体制A. ①②B. ②③C.③④D. ①④5.中国教育事业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A. 过渡时期B. 十年探索时期C. “文革”十年时期D. 改革开放时期6.刘少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倡导全日制和哪种制度并存(A)A.半工半读制B.勤工俭学制C.借读制D.奖学金制度7.以法律形式正式将新中国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性质确定下来的是A 1954 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8.关于新中国建国初期教育方针和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新中国的文化教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B其重要内容是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C开展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D鼓励知识青年“上山下乡”9.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次招生考试是在A 1977年7月B 1977年12月C 1978年7月D 1978年12月10.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提出了A扫除文盲的基本方针B“科教兴国”的重大战略C实施义务教育的基本战略D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11.将教育作为我国优先发展的战略目标的标志性事件是A1983年,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B1987年,中共十三大的召开C1992年,中共十四的大召开D1995年,《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的公布12.姚文元在1974年10月《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中写道:“历史事实证明,解放后十七年,……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基本上没有得到贯彻执行,教育制度、教学方针和方法几乎全是旧的一套。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练习题带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3《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练习题带答案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七单元《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练习一、选择题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在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做到这一点,是一项史无前例的壮举,它改变了中国的命运。

这项“壮举”是指我国( )A.1950年开始的扫盲教育B.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的制度C.1986年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D.实现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2.电视连续剧《金婚》中,女主人公文丽是位小学教师,但是有一段时间因学生“停课闹革命”,她只得暂时放下了工作回家。

这种情况应当发生在 ( )A.“文化大革命”时期 B.“大跃进”时期C.人民公社化时期 D.社会主义过渡时期3.20世纪50年代,我国调整大专院校。

“人文科学受到了抑制,许多理工科学院创办起来,进而综合性大学则被削减。

……1960年中国的25万科学家和工程师中,有90%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培养出来的。

”这一史实说明( )A.我国调整大专院校在五六十年代走过曲折道路B.“双百”方针得到顺利实施C.高等教育深受传统教育体制的影响D.“三个面向”和“科教兴国”战略得到贯彻4.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1977年后的中国转变了方针。

为了现代化,重新建立了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

”文中的“转变了方针”在当时具体是指( )A.对教育工作进行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B.重新确定把扫盲工作作为教育的重中之重C.参照苏联的高等教育模式进行人才培养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5.1950年7月,吴玉章在全国文字改革协会干部会议上传达了毛泽东的指示:“文字改革应首先办‘简体字’,但不能脱离实际,割断历史。

”当时提出办简体字的出发点最有可能是( )A.落实1954年宪法的相关规定B.配合“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C.加快普及文化教育,减少文盲D.清除封建思想对人民的束缚6.下图是反映新中国成立后某一时期教育状况的宣传画。

图中文字显示两位同学的成绩单中都是政治、劳动、技术三科,成绩均为满分5分。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练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练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一、选择题1.如图是2009年7月15日,“寻访希望工程20周年”启动仪式上由中国青少年基金会正式发布的“希望工程20年”形象标识。

这说明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环节是加紧A.扫盲工程B.普及义务教育C.加强中等教育D.发展高等教育【答案】B【解析】【详解】2.1952年,教育部决定大学从一年级起即采用苏联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并连续出版了苏联高校教材译本1393种。

同时,曾经学自美国的按系招生、选课制、学分制、淘汰制等制度均被取消。

这一转变的政治背景是,中国A.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B.新的意识形态权威建立C.高度集中计划体制形成D.受美苏争霸形势的影响【答案】B【解析】结合题干的时间信息分析,由于这一时期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对中国敌视,中苏建交及友好关系发展,中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以苏为师”,在高校教学体系、内容上受到苏联明显的影响,排斥了美式制度,表明了新的意识形态权威的建立,故B项正确;A项是在1956年底,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是随着“一五”计划逐步完成而形成的,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美苏争霸形势凸显于50年代中期后,故D项错误。

3.1952年新中国进行了院系大调整。

调整前,旧法学院是政治系,法律系分设,以示法律独立于政治之外。

调整后,将不同学校分立的政治、法律两系加以合并组建新的政法学院,强调法律和政治是不可分的,法律应服从政治。

这种变化A.适应了人民政权政治建设的需要B.清除了旧中国法律体系的不良影响C.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法律教育体系D.奠定了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法律基础【答案】A4.1952年,教育部副部长钱俊瑞指出“俄文,它是列宁、斯大林的语言,它是社会主义大门上的一把钥匙”;1984年,教育部宣布“英语成为高考必考科目”。

这一变化从根本上取决于A.社会文化心理的变化B.政府政策的导向C.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D.形势的变化【答案】C【解析】1952年我国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所以出于与苏联交流的需要,我国教育内容有与俄语相关的科目,1984年,我国已经不再采取“一边倒”的方针,而且我们实行改革开放,推行全方位外交政策,对外交往的国家范围扩大到全世界,而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一门语言,所以我们把英语作为教育教学的必备科目,故选C;A不符合“根本上取决于”,故排除;题干本身体现的是政策导向,题目问的是这一政策导向的根本原因,故B不符合题意;形势的变化过于宽泛,与题意不一致,故排除D。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练习题(含答案)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练习题(含答案)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练习题(含答案)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化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8小题,每小题4分,共72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其最主要原因是A. 中国获得了真正独立B. 中国政府的重视. 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 D. 有利的国际环境2、新中国成立后,下列哪些高科技成为中国科学发展的重点项目①原子能②电子计算机③火箭④航天工程A. ①③④B. ①②③ .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3、邓小平在哪次大会上重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A.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B. 一届人大会上. 全国科技大会上 D. 全国政协大会上4、“两弹一星”是指A. 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B. 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D. 核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5、改革开放后,国家通过哪些措施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①推行科技成果商品化②改革政治体制③改革经济体制④改革科技管理体制A. ①②B. ②③ .③④ D. ①④6、目前,我国已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就有①航天工程②高能物理③生物技术④信息技术A. ①②③B. ①②④ .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7、标志着中国国防力量加强,打破美国、苏联核垄断的事件是A.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B. 实施“星火计划”.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秦山核电站建立8、标志着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事件是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B. “东方红”I号发射成功. “神舟”号飞船进太空 D. “远望”I号航天测量船建成使用9、自新中国成立到2001年,中国送入太空的国内外卫星有A. 70多颗B. 80多颗 . 12颗 D. 50颗10、下面这张图片是属于哪项科技实验A. 原子弹爆炸实验B. 氢弹爆炸实验. 北京正负对撞机研制实验 D. 潜艇水下发射导弹实验11、袁隆平的科技成就产生的影响,最主要是A. 第一个选育出杂交水稻优质品种“南优2号”B. 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他培育的杂交稻不仅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有助于解决世界粮食问题D. 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12、新中国成立后,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号召的是A. 毛泽东B. 周恩 . 邓小平 D. 邓稼先13、“双百”方针是指A. 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B. 在全国办好100所大学,建10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在全国重点帮助100个特困生,建100所希望学校D. 艺上“百花齐放”,科技上“百家争鸣”14、下列艺作品,是贯彻“双百”方针以后的有①《茶馆》②《蔡姬》③《青春之歌》④《三里湾》A. ①②③B. ①②④ .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15、下面这张剧照属于1959年出品的哪部国产影片A.《北国江南》B.《五朵金花》. 《女篮五号》 D.《青春之歌》16、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是A. 制定新的教育方针B. 德育放在重要位置. 倡导“两种教育制度” D.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17、中国教育事业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A. 过渡时期B. 十年探索时期. “革”十年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18、以下各项体现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位置的有①大量增加教育投资②提出“科教兴国”战略③制定《义务教育法》④启动了“希望工程”A. ①②B. ③④ . ①②③ D. ②③④二、材料解释题19、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据1949年10月调查,全国科技人员不足50000人,其中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还不到500人。

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3)

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每课一练(人教版必修3)

课时作业21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56分)训练点1人民教育的奠基1.(2012·新疆学业水平测试)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并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A.工业B.教育C.农业D.军事解析:邓小平提出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思想,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答案:B2.(2012·广州学业水平检测)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这一方针施行于()A.新中国建立初期B.“大跃进”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由此可以看出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因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答案:A3.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为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A.学校把德育放在首位B.教育和生产劳动分离开来C.实行全日制教育和素质教育相结合D.在少数民族地区优先培养教育骨干解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提出要使受教育者在德、智、体几个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各级学校都将德育放在重要位置。

答案:A4.(2012·惠州高三质检)关于刘少奇倡导的“两种教育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它是指全日制和半工半读两种学校教育制度B.为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提供了经验C.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不利于教育的普及D.为改变教育脱离生产实际提供了经验解析:“两种教育制度”对于开创普及教育之路和改变教育脱离生产实际,以及后来发展职业技术教育,都提供了重要经验。

答案:C5.1957年与196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对照表()A.启动“希望工程”B.“文化大革命”开始C.实行九年义务教育D.实施“教育大革命”解析:本题应该采用排除法解答,A、C两项都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实施的教育战略;“文革”时期我国教育战线一片混乱,也不可能出现表格中反映的高校教育迅速发展的状况,故选D。

高中历史必修3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3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练习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3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练习题及答案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重点讲解】我国现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及其经验教训1.发展历程(1)xxx之前的教育:①接管改造旧教育,创建社会主义新教育。

②教育向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文化教育水平。

③制定方针。

以毛泽东、刘少奇等为首的党和人民政府提出和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从而保证了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2)“左”倾思想指导下的混乱教育。

在“大跃进”的年代,各地出现了“教育大跃进”,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导致教育质量下降。

“xxx”十年浩劫,教育事业受到严重破坏,濒临崩溃边缘。

(3)xxx结束后教育的蓬勃发展:①“xxx”结束后,xxx,全面整顿,迎来教育的春天。

②确立教育优先发展地位,提出“科教兴国”战略,邓小平明确了面向21世纪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方向。

③坚持“三个面向”,深化教育改革。

④新时期教育改革为先导,教育事业得以蓬勃发展。

2.现代中国教育的经验教训(1)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

(2)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3)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

(4)从基本国情出发。

(5)教育必须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难点分析】一、当代教育面临的挑战的原因和应对的策略1.面临的挑战的原因: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益激烈的国际背景下,只有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培养大批人才,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

2.迎战的具体做法(1)首先是基础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

(2)推动高等教育持续发展。

(3)加大对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的力度。

二、教育、科技与现代化建设的关系1.发展教育为科学研究提供人才;科学和教育的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基础。

2.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都离不开教育,要优先发展教育。

3.把发展教育看成实现现代化的关键环节。

三、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的含义1.国际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表现为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的竞争。

课时作业27: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课时作业27: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时训练题组1人民教育的奠基1.新中国刚刚建立,就召开了“工农教育会议”,确定工农教育首先以识字教育为主,这表明当时中国教育事业的性质与目的主要是()A.占领教育阵地,壮大工农革命力量B.培养国民的民主政治意识,提高工农的地位C.开展人民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D.变半殖民地教育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人民教育答案 C解析新中国成立,革命任务已基本完成,从教育目的上来看,主要是进行经济建设。

人民教育是其性质,为国家建设服务是其目的,C项符合题意。

2.1952年3月,教育部颁发《中学暂行规程》(草案)在全国试行。

规程将“爱劳动”提升到“国民公德”的层面,要求教师“根据革命斗争和国家建设的实际”进行教学。

该规程() A.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B.满足了国家对人才的需求C.促成人民教育事业的奠基D.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答案 A解析根据材料“规程将‘爱劳动’提升到‘国民公德’的层面,要求教师‘根据革命斗争和国家建设的实际’进行教学”可知,1952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即将进行一化三改,该规程的颁发是适应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故选A项。

3.(2020·山西运城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考试)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高校学习文、法、商、教育等文科学生在总学生中的占比,这一变化()时间1949年1953年1956年文科学生占比33.1% 14.3% 9%A.顺应了恢复国民经济的需要B.说明我国文科人才过于饱和C.标志着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D.反映了国家发展工业的战略答案 D解析根据时间可知,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就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表中从1949年到1956年我国文科学生占比不断下降,表明受到了工业化建设需要大量理工科人才的影响,反映了国家发展工业的战略布局,故选D项;国民经济的恢复是在1949—1952年,排除A项;文科学生在总学生中的占比下降不能说明我国文科人才过于饱和,排除B项;我国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是在1965年,排除C项。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堂达标】1.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这个教育方针体现了()①重视全面发展②重视德育③教育要面向世界④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选B。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此题考查党的教育方针,从材料可判断①②④正确。

③是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开始后提出的教育方针,在该材料中没有体现。

2.某人收藏有一本1958年编写的《扫盲识字》课本,上面有“苦战十五天,摘掉文盲帽”的口号。

该口号实质上反映出()A.当时中国出现了“大跃进”倾向B.新中国教育的有效性大为提高C.到1958年我国基本上扫除了文盲D.党和政府始终重视教育的发展解析:选A。

注意时间“1958年”。

“苦战十五天,摘掉文盲帽”这种说法本身违背了教育规律,体现了想迅速改变教育现状的盲目冒进思想,这说明当时中国出现了“大跃进”倾向。

3.2007年,在纪念高考制度恢复30周年时有人写道,30年前的冬天,我有幸参加了那一次史无前例的“中华第一考”。

当我从公社党委办公室拿到那张盖着鲜红印章的“准考证”时,我一下子从麻木的惯性中惊醒,我意识到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刻来到了。

这表明高考制度的恢复()A.使我国的教育体系更加完备B.激发了社会成员的求知热情C.使人民素质得到普遍的提高D.促进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和谐解析:选B。

理解材料“从麻木的惯性中惊醒,我意识到改变自己命运的时刻来到了”,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感觉到当时人们学习知识的热情,A、C、D三项材料不能体现。

4.“211工程”建设实施以来,推动了()A.高等教育的整体发展B.职业教育的发展C.西部贫困地区教育的发展D.基础教育的发展解析:选A。

“211工程”是发展高等教育的计划,是指面向21世纪,在全国重点办好100所大学和一批重要学科。

高中历史 7.21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历史 7.21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1.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这一方针施行于( )A.新中国建立初期B.“大跃进”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D.改革开放时期解析文化教育属于“新民主主义”性质,而不是社会主义性质,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还没有建立,这是建国初期的特征。

答案 A2.“我国已有高等院校434所,中等学校8万多所,小学168.1万所,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

此段记载应出现在( )A.20世纪60年代中期B.新中国成立初期C.三大改造完成后D.20世纪70年代中期解析抓住材料中“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的关键信息,它是经过建国以来十几年的努力而实现的,时间应在“文化大革命”之前,即20世纪60年代中期。

答案 A3.如图是红卫兵捣毁孔庙“万世师表”牌匾的情景,它反映的是( )A.建国初期的教育B.十年建设时期的教育C.“文革”中的教育D.改革开放后的教育解析“文革”时期,各地学校一度停课,秩序混乱。

很多师生“扫四旧”,批走资派,图片反映的就是这一时期的教育状况。

答案 C4.如图是2009年7月15日,“寻访希望工程20周年”启动仪式上由中国青少年基金会正式发布的“希望工程20年”形象标识。

这说明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实行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环节是加紧( )A.扫盲工程B.普及义务教育C.加强中等教育D.发展高等教育解析“希望工程”是利用社会力量救助失学儿童重返校园,促进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的计划,针对的是义务教育阶段。

答案 B5.费正清在《美国与中国》中说:“1977年后的中国改变了方针。

为了现代化,国家重视专甚于红,重新建立了为国选拔人才的传统制度”这种“制度”具体是指( ) A.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恢复高校考试招生的制度C.提出“科教兴国”战略D.推进九年制义务教育解析根据题干信息“1977年”“为国选拔人才”判断,这种“制度”应是1977年重新恢复高考制度。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7单元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同步训练) Word版含答案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历史必修三第7单元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同步训练) Word版含答案

必修三第7单元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带解析)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1、1935年8月,中华民国教育部发布《第一批简体字表》,同时公布《推行简体字办法》,但未能推行;1956年1月,新中国通过了《关于公布汉字简化方案的决议》。

对此认识正确的是()A、前者促进了国民经济建设运动的开展B、后者标志着新民主主义教育的建立C、二者都迎合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D、二者都是为了扫除文盲,提升国民素质2、正式将新中国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性质确定下来的是()A、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C、1956年中共“八大”文件D、1995年《关于加强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3、从1950年到1957年,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从36岁延长到57岁。

学龄儿童的入学率同期从25%增至50%,进入大中学校的人数也大量增加。

这主要取决于()A、人们对健康和教育的重视B、教育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C、社会主义经济体系的完善D、社会主义制度的逐步建立4、从1952年秋开始,我国对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新设了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工业学院、成都工学院,昆明工学院等学院,院校数量从201所减少到181所。

这表明,当时调整的主要目的在于()A、彻底改变原有的不合理区域布局B、有计划地开始整顿和改造旧教育C、实现教育为工农服务D、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培养专门人才5、“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教育拨乱反正,在全国引起巨大反响的是()A、恢复高考制度B、邓小平“三个面向”题词C、实施普遍义务教育D、高校扩大办学自主权6、1977年,在邓小平的直接干预下,关闭了11年的高考闸门终于再次开启。

邓小平在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上指示:“政审,主要看本人的政治表现。

政治历史清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劳动,遵守纪律,决心为革命学习,有这几条,就可以了。

总之,招生主要抓两条:笫一是本人表现好,第二是择优录取。

”这一指示的时代意义在于()A、重新树立起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观念B、为改革开放事业的开展做好了人才准备C、强调了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D、奠定了教育和科技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7、20世纪90年代,中共中央为实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作出的重大部署是()A、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B、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C、提出“三个面向”的教育方针D、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8、“现在看来,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教育整整落后了二十年……抓科技必须同时抓教育。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必修3《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高频题集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必修3《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高频题集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必修3《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高频题集考试总分:138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5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15分)1.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以下最有可能发生的是()A.一位山东大学的历史教授,却被戴上“反动学术权威”的帽子B.作为一名大学生,整天呆在校园里安静地读书C.作为一名高中毕业生,参加7月8日的高考D.大学扩大招生规模2. “985工程”和“211工程”是中国政府为建设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学以及一批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而实施的战略性建设工程。

工程启动的目标在于()A.落实过渡时期总路线B.贯彻“双百”方针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D.构建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3. 十几年前,一位年轻的摄影爱好者深入大别山区采访时,在众多的孩子中间发现了一双闪亮的大眼睛。

他随着这个孩子走进教室,拍下了《我要读书》这张极具感染力的照片。

下列在法律制度层面保证孩子实现自己最大梦想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架》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4. 明人徐有贞指出:“宋有天下三百载,视汉唐疆域之广不及,而人才之盛过之”。

宋人才盛过汉唐的基础是( )A.理学的构建和普及B.士大夫文化的深刻影响C.市民文化的广泛普及D.教育体系的新变化5. 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

各级各类教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广大人民群众创造了各种受教育机会。

该时期我国()A.已经形成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B.已经基本扫除了青壮年文盲C.颁布法律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D.建立起新中国人民教育事业卷II(非选择题)二、填空题(本题共计 1 小题,共计3分)6. (3分)改革开放时期,邓小平提出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思想。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优化训练及答案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优化训练及答案

历史·必修3(人教版)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基础达标1.新中国成立初期,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的方针。

这说明当时的教育方针主要是()A.全面教育B.现代教育C.人民教育D.义务教育答案:C2.(2013·山东学业水平测试) “1978年春天,27万多青年学子白日放歌、青春作伴,跨入大学校门。

”出现这一情景的前提是() A.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B.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C.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D.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解析: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

根据时间提示“1978年”可知题干描绘情景与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相关,故选A项。

B项发生在1978年底,C项开始于1995年,D项是在1986年。

答案:A3.建国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

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是()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C.“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D.“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解析: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

A项为改革开放之后;B项体现了文革时期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C项为了适应“一五计划”需要;D项是建国初期。

答案:B4.(2013·广东学业水平测试)在进行改革开放的同时,党和国家把发展科技和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位,实行()A.“教育革命”B.整风C.“科教兴国”战略D.工农教育答案:C5.新中国教育发展的轨迹应是()A.开基创业→出现偏差→进行调整→严重破坏→健康发展B.开基创业→进行调整→出现偏差→严重破坏→健康发展C.开基创业→出现偏差→严重破坏→全面整顿→健康发展D.开基创业→健康发展→出现偏差→严重破坏→进行调整答案:C6.(原创题)以下教育思想或措施能体现教育公平与均衡发展精神的是()①“有教无类”②颁布《九年义务教育法》③“三个面向”思想④发展希望工程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历史必修三: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小明在家里翻阅旧报纸时看到了一张写有毛主席语录的《人民日报》(下图是报纸的一角)。

以下理解最准确的是( )A.这个教育方针至今也是我国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B.“文化大革命”时期教育战线也坚持这一教育方针C.改革开放后国家制定新的教育方针取代这一方针D.这是“四人帮”别有用心利用毛泽东思想的产物2.有人对“文化大革命”前17年的教育估计是:“我们的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基本上是资本主义的……我们一定要大破大立。

”你可以选择下列哪些论据来驳斥上述观点( )①新中国成立之初,将扫盲教育作为重要目标②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强调提高人民文化水平③对高等院校进行改造、调整,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④颁布《义务教育法》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新中国成立后各时期的教育方针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方针是( )A.“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B.“紧密结合阶级斗争和路线斗争的实际组织教学”C.“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D.“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4.下图为恢复高考制度以来报考与录取人数变化示意图。

图中2018年反映的现象与其他年份相比,最能说明的问题是( )A.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较快B.当时我国经济建设需要大量人才C.“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破坏严重D.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升5.(2018·湖拟)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并颁布《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强调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

这一决定的核心思想是( )A.科技是第一生产力B.加强教育,提升民族素质C.实施“科教兴国”战略D.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增强国力6.(2018·黄山高二检测)右图“希望工程”宣传画说明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实行“科教兴国”的重要环节是加紧( )A.扫盲教育工作B.普及义务教育C.加强职业教育D.发展高等教育7.“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8_2019学年高中历史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测提升版含解析新人教版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一、选择题(每题4分,12小题,总共48分。

)1.1977年5月,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

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

靠空讲不能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

”“一定要在党内造成一种空气: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邓小平的这一看法A.体现了“双百”方针的要求B.推动了科技领域的拨乱反正C.揭开了改革开放大潮的序幕D.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的目标【答案】B【解析】【详解】2.新中国教育部从1961--1963年先后三次精简教职工,调整合并学校,压缩办学规模。

到1963年,学校数目、在校生数量、教职工人数等均大幅下降。

这一措施的实质是A.调整教育领域的“左”倾错误B.缩小高等教育的规模C.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培养人才D.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答案】A【解析】【详解】大跃进时期我国学校教育领域出现左倾现象,1960年我国开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调整合并学校,压缩办学规模”显然是调整教育领域的“左”倾错误,故A项正确;材料中政府的措施没有提及缩小高等教育的规模信息,故B项错误;C项不是实质,错误;减轻政府的财政负担也不符合设问实质的要求,故D项错误。

3.1961年,教育部开始调整北京等地区的高等学校,采取定(发展规模)、缩(缩小发展规模)、并(与他校合并)、迁(迁离北京)、放(下放地方领导)、停(撤销停办)的方法。

这一政策旨在A.摆脱计划管理体制对教育的影响B.适应国家工业化发展的需要C.缓解教育规模与经济发展的矛盾D.促进高校学科建设均衡发展【答案】C点睛:“1961年”是关键时间点。

4.现代中国教育发展状况表出现以上变化的原因包括①“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②“211工程”的推动③我国人口的持续大幅度增长④《义务教育法》的出台A.①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变化可以看出,新中国教育有了明显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这和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有关,具体包括“科教兴国”战略的提出、“211工程”的推动和《义务教育法》的出台,因此①②④说法正确,故答案为C项。

最新高中历史必修三第7单元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过关习题及答案

最新高中历史必修三第7单元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过关习题及答案

[过关习题](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新中国刚刚建立,就召开了“工农教育会议”,确定工农教育首先以识字教育为主,这表明当时中国教育事业的性质与目的主要是( )A.占领教育阵地,壮大工农革命力量B.培养国民的民主政治意识,提高工农的地位.开展人民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D.变半殖民地教育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人民教育解析:本题考查生的解能力。

当时新中国已经成立,革命已强化训练本结束,从目的上看,主要是进行建设,而不是“革命”,A 项错误;题干强调以识字教育为主,故 B 项错误;D 项是教育的性质但不是目的。

只有项既表达了性质又说明了目的,符合题意。

答案:2.下列关于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表述,正确的是( )A.在“大跃进”的年月获得了突破性发展B.20 世纪 60 年代初开始遭到破坏.“文革”时期教育遭到严重破坏D.“文革”期间校秩序混乱,但整个民族的素质大大提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改革开放前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化训练本历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加强对强化训练强化训练史实的记忆。

答案:3.(2012·合肥高二检测)李明的爷爷出身贫农,只接受过小教育,由于在农村劳动期间“踏实肯干,政治觉悟高,热爱领袖毛主席”而接到了一个高校入通知书。

这最有可能得益于( )A.新中国成立后大力发展教育B.《义务教育法》的实施.“文革”期间推荐工农兵上大D.“文革”后恢复高考解析:本题考查生的分析解能力。

材料中的情况非常特殊,根据所可知,这种不太正常的教育制度出现在“文革”时期。

答案:4.(2012·盐城业水平检测)在“文大革命”期间,以下最有可能发生的是( )A.一位大的历史教授,却被戴上“反动术权威”的帽子B.作为一名大生,整天待在校园里安静地读书.作为一名高中毕业生,参加 7 月 8 日的高考D.大扩大招生规模,整体人文素质提高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生准确记忆历史问题的能力。

高中历史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练习与解析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3

高中历史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练习与解析 新课标 人教版 必修3

高中历史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练习与解析新课标人教版必修31.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首要问题是()A.制定新中国的教育方针 B.发展职业教育C.发展初等教育 D.发展高等教育思路解析:制定新中国的教育方针,是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而发展职业教育、初等教育、高等教育都要首先制定教育方针。

答案:A2.新中国在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上的首要任务是()A.加强小学教育 B.加强成人业余教育C.加强高等教育 D.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基本知识的能力。

新中国建立之初,人民政府就确定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以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为首要任务。

答案:D3.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的奠基工程是()A.211工程 B.普及九年义务教育C.“希望工程” D.三峡工程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据所学知识可知正确答案是B项。

答案:B4.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道路上出现偏差的根本原因是()A.“左”倾错误思想的指导 B.反右派斗争扩大化C.“文革”的发生 D.“大跃进”运动展开思路解析:B、C、D三项皆是在“左”倾错误思想的指导下发生的。

答案:A5.在下图所示教育方针的指导下,我国高等教育取得的重大成就是()A.制定了《义务教育法》B.普遍教育和职业教育并举C.实施国家以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资金为辅的体制D.增设了一些新兴边缘学科专业,扩大了学校的办学自主权思路解析:这是1983年国庆节,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成立20年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此题答题关键是要注意关键词“高等教育”。

A项属于教育法律法规,B项是普遍教育和职业教育,C项属教育投资。

答案:D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邓小平指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材料二:江泽民在中共十四大上的报告指出:科技进步、经济繁荣和社会发展,从根本上说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培养大批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练习题(含答案)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化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8小题,每小题4分,共72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其最主要原因是
A. 中国获得了真正独立
B. 中国政府的重视
. 中国人民的辛勤劳动 D. 有利的国际环境
2、新中国成立后,下列哪些高科技成为中国科学发展的重点项目
①原子能②电子计算机③火箭④航天工程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3、邓小平在哪次大会上重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
A. 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B. 一届人大会上
. 全国科技大会上 D. 全国政协大会上
4、“两弹一星”是指
A. 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B. 原子弹、氢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 氢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 D. 核弹、导弹和人造地
球卫星
5、改革开放后,国家通过哪些措施推进科技与经济结合
①推行科技成果商品化②改革政治体制③改革经济体制④改革科技管理体制
A. ①②
B. ②③ .③④ D. ①④
6、目前,我国已达到和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科技成就有
①航天工程②高能物理③生物技术④信息技术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7、标志着中国国防力量加强,打破美国、苏联核垄断的事件是
A. 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B. 实施“星火计划”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秦山核电站建立
8、标志着中国进入航天时代的事件是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东方红”I号发射成功
. “神舟”号飞船进太空 D. “远望”I号航天测量船建成使用
9、自新中国成立到2001年,中国送入太空的国内外卫星有
A. 70多颗
B. 80多颗 . 12颗 D. 50颗
10、下面这张图片是属于哪项科技实验
A. 原子弹爆炸实验
B. 氢弹爆炸实验
. 北京正负对撞机研制实验 D. 潜艇水下发射导弹实验
11、袁隆平的科技成就产生的影响,最主要是
A. 第一个选育出杂交水稻优质品种“南优2号”
B. 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他培育的杂交稻不仅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也有助于解决世界粮食问题
D. 多次获得国际大奖,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
12、新中国成立后,提出“向现代科学进军”号召的是
A. 毛泽东
B. 周恩 . 邓小平 D. 邓稼先
13、“双百”方针是指
A. 艺术上“百花齐放”,学术上“百家争鸣”
B. 在全国办好100所大学,建100个国家重点实验室
. 在全国重点帮助100个特困生,建100所希望学校
D. 艺上“百花齐放”,科技上“百家争鸣”
14、下列艺作品,是贯彻“双百”方针以后的有
①《茶馆》②《蔡姬》③《青春之歌》④《三里湾》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15、下面这张剧照属于1959年出品的哪部国产影片
A.《北国江南》
B.《五朵金花》
. 《女篮五号》 D.《青春之歌》
16、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面临的首要问题是
A. 制定新的教育方针
B. 德育放在重要位置
. 倡导“两种教育制度” D. 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17、中国教育事业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是在
A. 过渡时期
B. 十年探索时期
. “革”十年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18、以下各项体现改革开放以后,国家把发展教育事业放在现代化建设的首要位置的有
①大量增加教育投资②提出“科教兴国”战略③制定《义务教育法》④启动了“希望工程”
A. ①②
B. ③④ . ①②③ D. ②③④
二、材料解释题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据1949年10月调查,全国科技人员不足50000人,其中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还不到500人。

全国专门的科研机构只有30多个。

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只有22个研究单位,200多名研究人员。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以部分重大科学技术成就
时间重大成就作用和意义
1961年1.2万吨水压机制造成功我国是世界上第五个能制造此类大型锻压机械的国家
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是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
1974年籼型杂交水稻育成是世界上首次育成杂交水稻
1988年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首次对撞成功我国第一座高能加速器
1999年我国第一艘“神舟”号宇宙试验飞船安全返回为我国载人宇宙飞船奠定基础
——以上材料均引自《中国近代现代史》(下册)
材料三: 1978年改革开放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重大科技成果达到六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产值的累计达到1400多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

——编者选编
请回答:
①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②材料二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③根据所学知识综合归纳材料三出现的原因。

④据材料三可得出什么认识?
2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改革教育,改革艺,改革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
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以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在这场化大革命中,必须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

——《关于无产阶级化大革命的决定》
材料二我们国力的强弱,经齐发展后劲的大小,越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

一个10 亿人口的大国,教育搞上去了,人才资的巨大优势是任何国家比不了的。

有了人才优势,再加上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我们的目标就有把握达到。

现在小学一年级的娃娃,经过十几年的学校教育,将成为开创 21 世纪大业的主力军。

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

——邓小平《把教育工作认真地抓起》
请回答:
⑴材料一对我国的教育作出了怎样的错误估计?这种“教育改革”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⑵依据材料二,指出我国为什么把发展教育作为战略重点之一?为此,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
第七单元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ABAD 6—10:DBAA 11—15:BADB 16—18:AB
19、①新中国成立时,现代科学技术基础十分薄弱。

②新中国成立以中国科学技术取得丰硕的成果,不仅缩短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距离,而且有些项目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③第一,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前提;第二,党和政府对发展科技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证;第三,与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创新精神分不开的。

④科学技术同生产力结合,促进经济发展,或“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20、【参考答案】
对中国教育事业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造成一个时期内出现了“化、人才断层”;严重影响全民族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

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的后劲,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

恢复高考、提出“三个面向”、“科教兴国”战略、教育立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