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县的历史 追溯五千年杞文化
杞国渊源——精选推荐
杞国渊源杞国杞国是中国历史上⾃商代到战国初年的⼀个诸侯国,国祚延绵1000多年,国君为姒姓,禹的后裔。
杞国建国于商朝,其间时断时续,具体事迹已不可考。
周朝初年,杞国重新建国,⾃东楼公起,有史料可考的传了⼆⼗位国君。
直到公元前445年,杞国亡于楚国。
杞国是⼩国,史书罕有记载,《史记》虽有“陈杞世家”记载陈、杞两国的历史,但对杞国的描述只有⼆百七⼗多字,⽽且还特别说:“杞⼩微,其事不⾜称述。
”这样的⼩国,在周围强邻的压迫下,被迫屡有迁徙。
杞国最初⼤致在今河南省杞县⼀带,后来迁到今⼭东省新泰,后⼜迁⾄昌乐、再⾄安丘⼀带。
杞国虽⼩,但也有其重要意义,那就是杞国⼈乃是夏朝王室之后,存有夏礼,因此孔⼦曾为考察夏朝之礼⽽到访杞国。
只是由于杞国⽂献也多散失,因此孔⼦感慨道:“夏礼吾能⾔之,杞不⾜征也”(《论语·⼋佾》)。
历史上还流传着⼀些和杞国有关的故事,《列⼦·天瑞》中所说的杞⼈忧天的故事,就发⽣在杞国。
该成语虽说往往⽤来形容庸⼈⾃扰的⽆谓担忧,但也有⼈认为,这和杞国多经磨难⽽造成的国⼈忧患意识有关。
⽬前为⽌,发现的杞国存在的考古证据不多。
共计有六块殷墟甲⾻⽂提到了杞侯或杞地,可作为商代杞国存在的证据。
⽽在杞县尚未找到杞国遗存,县城中曾有后⼈建的东娄公庙,祭祀杞国开国君主东娄公(即东楼公),该建筑在1949年后也已被拆毁。
在新泰,清朝的道光和光绪年间曾出⼟过⼀批杞伯每亡所做的青铜器,2002年新泰周家庄⼜发现了杞国的贵族墓葬群,证实新泰曾是杞国所在地。
另外,1962年,武汉市⽂物商店曾收购到⼀件杞伯每亡的簋,1966年,⼭东滕县出⼟了⼀件每亡的⿍。
商朝时期 商朝时期,杞国就已存在。
据《⼤戴礼记·少间篇》记载,商汤击败夏桀灭亡夏朝之后,将夏王室姒姓的⼀些遗族迁到了杞(今河南杞县⼀带)。
但后来曾数次废掉杞国封号(《史记》:“杞在商时,或封或绝”)。
杞国的存在也得到了殷商甲⾻⽂的证实,武丁娶了⼀位杞国的⼥⼦(“妇杞”)为妻,是其60多个妻⼦之⼀,当时,杞被册封为侯爵,甲⾻⽂⼘辞有【杞侯】的字样。
从夏商周考古了解家乡杞县
从夏商周考古了解家乡杞县-------浅析鹿台岗文化意义学生:郭宁学院:电子学院班级:9304班学号: 201228017727007前言:今天的杞县位于河南省东部,隶属开封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距离黄河较近,这些地理上的优势吸引了远古人类在此生存生活,也造就了杞县灿烂的历史文化。
杞县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夏朝初年。
西周末杞为宋灭,杞武公十一年(公元前740年)杞国从雍丘(今河南杞县县城)迁都至齐、鲁之间的淳于一带,重建杞国,于公元前445年被楚国灭亡。
杞国虽小,但它对华夏文化的形成和传播却有很大的贡献。
近年来考古工作者在杞县段岗、牛角岗、竹林、白畅岗、鹿台岗等地发现有不少的二里头文化和商文化遗址。
特别是位于杞县东部裴村店乡的鹿台岗,是夏时期三大古族(华夏、东夷、先商)的交汇地。
本文从对杞县鹿台岗文化的解读,来了解杞县在夏商周的这段历史,也让人们更多的发现杞县这座古城的魅力。
鹿台岗遗址:鹿台岗遗址位于杞县县城东裴村店乡鹿台岗村西侧。
遗址东西宽约120米,南北长约150米,总面积约18000平方米。
文化层一般厚3-5米,自下而上依次为龙山、岳石或先商、早商、晚商及东周等6个时期的文化堆积,不仅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蚌器以及少量的青铜器,还发现了一些要房屋、灰坑和祭祀遗址,其中包括距今4000余年,属于河南龙山文化的两处祭祀遗址。
鹿台岗遗址形成原因:“天时”、“地利”及部族之间相互扩张、融合等诸因素是鹿台岗在夏时期成为三大古族交汇地的原因。
从天时来说,夏时期为亚热带、温带气候的温暖期,这一气候下的豫东杞县(鹿台岗)雨水充沛,湖泊众多,森林茂密,物种多样,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故远古时期,鹿台岗便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
从“地利”上说,古代杞县地形和现在完全不同,而是土岗绵延,丘陵起伏。
同样也为人类的生存提供了地利上的条件。
再者,自新石器时代至夏商周时期,杞县皆为东西南北交通之要冲,四方文化的荟萃之地。
夏商古国——杞国,“杞人忧天”来自这里,杞姓来历
夏商古国——杞国,“杞人忧天”来自这里,杞姓来历孔子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
”孔子说夏朝的礼仪他能懂会说,但没法找到证据,即使到了杞国也不足以证明了。
虽然说得是随着年代久远,连杞国也没法证明夏朝的礼仪了,但从中透露出一个信息,春秋杞国是夏朝的延续,就像宋国是商朝的延续一样。
关于杞国的起源,据《史记·陈杞世家》记载:“杞东楼公者,夏后禹之后苗裔也。
殷时或封或绝。
周武王克殷纣,求禹之后,得东楼公,封之于杞,以奉夏后氏祀。
”司马迁说,杞国是夏后氏封国,殷商时或封或绝,直到周初武王克商后,找到一个叫东楼公的大禹后裔,将他封于杞国故地,用以祭祀先祖夏后氏。
那么杞国的地理位置在哪?《太平寰宇记》记载:“雍邱故城,今县城是也,春秋时杞国城也。
”雍邱,即现在的河南杞县,《史记·陈杞世家》索隐认为,周封杞国在雍丘,春秋时,杞国为宋所迫而东迁。
说明春秋以前,杞国一直在河南杞县。
“杞”的甲骨文是由“木”和“己”组成的,虽然很难理解其造字本义,但通常认为这个“杞”字便是指杞树。
杞树是一种多枝状茄科落叶小灌木,嫩叶可作蔬菜,结椭圆形红色小果实,我们都称它为“枸杞子”,有补肝肾明眼目之功效。
杞树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较高,浑身是宝,果实不但可当水果吃,用以招待宾客,解渴或治病,还可以用来酿酒,据说至少在西周时人们已经开始大量人工栽培杞树了。
《山海经》中多次提到杞树,《诗经》里对杞树的歌咏更是不惜笔墨,甚至将枸杞比喻为道德高尚的君子,可见古人对杞树的价值观的认同。
远古杞地当是最早培植杞树盛产枸杞子并以此为业的部族,族人们祟拜杞树,并以此为图腾。
杞的甲骨文杞国虽为夏后氏封国,但在商汤取代夏朝后,杞国仍然存在,虽然不清楚一开始是怎么样一种性质的存在,臣属或敌对?东汉《大戴礼》记载:“成汤既受天命,乃放夏桀,散亡其佐,乃迁姒姓于杞。
”是说成汤放逐夏桀后,散去他身边的臣子,然后将姒姓族人迁入杞地。
看来成汤统一天下后,并未灭亡杞国,而是将夏朝王室姒姓全部集中在杞国,进行统一监视和管辖,其实这跟西周时武王处理殷商后裔的方式如出一辙。
历史上的杞国
历史上的杞国古多杞柳,西周称杞国,秦置雍丘县,五代改杞县。
县因古国名,国因柳名。
杞国,是中华大地上一个古老的方国,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夏朝初年。
杞国,是中国历史上自夏代到战国初年的一个诸侯国,国祚延绵1500多年,国君为姒姓,禹的后裔。
杞国建国始于夏朝。
杞国虽小,但也有其重要意义,那就是杞国人乃是夏朝王室之后,存有夏礼,因此孔子曾为考察夏朝之礼而到访杞国。
只是由于杞国文献也多散失,因此孔子感慨道:“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论语·八佾》)。
商朝时期,杞国就已存在。
据《大戴礼记·少间篇》记载,商汤击败夏桀灭亡夏朝之后,将夏王室姒姓的一些遗族迁到了杞(今河南杞县一带)。
但后来曾数次废掉杞国封号(《史记》:“杞在商时,或封或绝”)。
杞国的存在也得到了殷商甲骨文的证实,武丁娶了一位杞国的女子(“妇杞”)为妻,是其60多个妻子之一,当时,杞被册封为侯爵。
周武王灭商之后,寻找大禹的后裔,结果找到了东楼公,便封他到杞地,延续杞国国祚,主管对禹的祭祀。
同时把舜的后人封到陈国,主管对舜的祭祀。
西周末杞为宋灭,杞武公十一年(公元前740年)杞国从雍丘(今河南杞县)迁都至齐、鲁之间的淳于一带,重建杞国,于公元前445年被楚国灭亡。
杞国虽小,但它对华夏文化的形成和传播却有很大的贡献。
杞文化源远流长,它的源头可追溯到5000年前太昊(伏羲氏)和神农氏(炎帝)时候,那时中国的部落联盟可分为东西两大集团,一是以东夷族著名领袖太昊为首的东夷部落联盟;二是以神农氏为首领的姜姓羌戎族部落联盟。
后来太昊集团带着大汶口文化,西进建都于陈(今河南淮阳);神农氏则带着河南仰韶文化东进,并占领了太昊故地的陈,尔后又继续向东北(山东)推进,约在公元前3000年,神农氏与东夷族的补遂氏发生大战(史称中国第一战),补遂氏战败,神农氏部落联盟进驻曲阜一带,并控制附近的部落。
通过这两大集团的西上东进,加速了两大部族的接触、融合。
杞国历史
杞在周初分封于河南杞县,西周懿王前迁入山东,因卷入叛乱被周王朝迁置新泰、宁阳一带,直至春秋早期。
因受四邻觊觎,杞国灭淳于迁都取地。
春秋中期,淮夷病杞,杞国迁都缘陵。
春秋中期偏晚阶段,晋国为杞修城。
到春秋晚期,杞人被迫再次迁徙到鲁国北部一带。
战国早期楚灭杞,其地尽归楚国。
政治变迁是周代不同政治实体为生存而采取的不同适应性对策。
杞出公杞出公(前?年--前449年),名叫姒敕,是杞国的第19任君主,杞湣公之子,杞哀公之侄,继承哀公国君之位,在位12年,传给其子杞简公。
目录1简介2经历3生平4后记5杞国5.1杞国世家展开目录1简介2经历3生平4后记5杞国5.1杞国世家5.2商朝时期5.3周朝时期5.4杞国君主5.5国君列表收起编辑本段简介杞出公杞湣公之子,杞哀公之侄,继承哀公国君之位,在位12年,传给其子杞简公。
编辑本段经历杞出公《史记·孝文本纪》:“宋昌曰:‘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不受私。
’”《魏书·刘昶传》:“高祖曰:‘国家本来有一事可慨。
可慨者何?恒无公言得失。
编辑本段生平杞出公唐·韩愈《原道》:“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
”明·杨慎《词品·吴梦窗》:“阴君焕序其辞云:求辞于吾宋,前有清真,后有梦窗。
此非焕之言,四海之公言也。
”编辑本段后记杞出公独念先君性刚直,耻为谲秘媕婀之态,其遇事九女冢坊子黄旗堡,有村曰杞城,汶水经此。
河畔有九女冢。
春秋时,相传杞国成公有九女。
三女曰姒姢,某年春峡山踏青,为地痞骚扰。
有俊美青年名舒夷者,固夷狄之细作也,诈称赵人,挺身救美。
因成杞婿。
时夷狄伐杞,杞城高墙厚,数不能拔。
舒夷密诘其故,妻不能答,辄问于成公。
成公方醉酒,告姒姢曰:杞城始建,尝延高人指点,按“六爻”建为龟形,若老龟伏卧然,攻其四围,难矣。
祗城东北隅龟尾处,留一出水之阴沟,攻之则易。
舒夷知之,连夜出城,引狄军破之。
成公大恚,顿足叹曰:女大外向,死必外葬!遂修此墓,内备生活所需,生囚九女入其中,任其自灭焉筒瓦豆陶青铜剑潍坊坊子杞国故城遗址宝贝多∙2010-01-16 11:55:05∙作者:曾庆建∙来源:新华网∙【新闻论坛】∙我要评论∙据坊子区文管站站长程鑫介绍,杞国故城遗址由六大部分组成,分别是杞国故城城墙、皇城顶遗址、周家庄子遗址、周家庄子墓地、石佛寺遗址和九女冢。
高举旗帜铸丰碑——城建篇
字幕:系列专题报道《高举旗帜铸丰碑》之城建篇“十一五”期间,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经营城市,大手笔、大力度加快金杞城镇建设步伐,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城建工作取得新的突破,使金杞大地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宽大平直的金城大道路,绿化带上绿意融融;新建的商住楼一幢接着一幢,如动人的音符一般给城市增添了生机……日异月新的历史文化名城——杞县,它从5000多年前的历史里走来,走进现代人的视野里,变得可触可及、有目共睹。
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城市绿化、亮化、美化全面提升也正反映出了杞县城建在“十一五”期间的强劲发展势头。
五年来,县委县政府坚持以创建省级卫生县城为抓手,狠抓城镇规划修编工作,完成了《杞县2009年至2030年县城总体规划》和18个乡镇、121个中心村规划的修编、评审工作。
同时,加大了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成了开杞路、经二路、经三路等多条县乡主干道的新建、改造工程。
建成了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实施了“一堤两河”治理工程,初步完成县城自来水管网改造工程,县城用水铺盖面到达了90%,县城面貌发生较大变化。
随着我县城市建设投资规模变大,城市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一个通透的现代化魅力城市,正逐渐展示在我们面前,金杞大地在历史文化名城的映衬下,正以一个新的姿态焕发出勃勃生机。
李宁。
杞县——我深爱的家乡
杞县——我深爱的家乡
我出生并成长在一个充满历史韵味与美丽风光的地方——杞县。
杞县,这个名字对我而言,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标签,更是我情感的寄托,是我灵魂的归宿。
杞县位于河南省东部,地处中原腹地,这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每当我漫步在古老的街道上,仿佛能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那些古人的智慧和勤劳。
杞县的历史文化深厚,这里曾是古代杞国的都城,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杞县人民世代传承着勤劳、智慧、勇敢的精神,这些品质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心中。
杞县的自然风光也是美不胜收。
春天,万物复苏,田野里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夏天,绿树成荫,蝉鸣声声入耳,给人一种宁静与舒适的感觉;秋天,金黄的稻谷摇曳在风中,丰收的喜悦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冬天,虽然寒冷,但雪后的杞县宛如一幅水墨画,美得让人心醉。
除了美丽的自然风光,杞县还有许多美食让人流连忘返。
这里的特色小吃丰富多样,每一道都承载着杞县人民的智慧和情感。
每当我在外地吃到家乡的美食,那种熟悉的味道总能让我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熟悉的地方。
随着时代的变迁,杞县也在不断发展。
如今的杞县已经不再是那个封闭的小城,而是一个充满活力和机遇的地方。
我看到了杞县在教
育、科技、文化等各个领域的进步与突破,我为我的家乡感到无比自豪。
杞县,我的家乡,你不仅给了我生命,更给了我成长的土壤和精神的寄托。
无论我走到哪里,我都会铭记你的恩情,为你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我爱你,杞县!。
杞县概况
1:杞人忧天难而造成的国人忧患意识有关。
其实和现在的居安思危未雨绸缪是一个含义。
先人范仲淹<岳阳楼记>曾有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杞人忧天传说中蕴含的造福于民、泽被后世的无私奉献精神,积极进取、勇于探索的开拓精神和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体现。
2:历史杞县城也古称“雍丘城”,是杞国的都城。
在1000余年的历史里,它在这里留下许多文化足迹。
在杞县境内有众多的夏、商、周文化沉积。
为什么叫杞国,因为此地多杞柳夏商为中原古老方国,西周称杞国,秦置雍丘县,五代改杞县。
县因古国名,国因柳名。
近代史杞县是革命老区,是豫东农民民武装起义的中心区,早在1925年8月,杞县建立了党组织。
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先后有3800多名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近代著名的豫东革命根据地,睢杞战役发生于此,(第二次国共内战在中原地区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兵团作战)是河南13个一类革命老区之一。
为新中国的建立做出了突出贡献3:地理杞县地处豫东平原,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貌似也只有夏季和冬季杞县地理位置(北边兰考,西边通许县和开封县现在祥符区,南边太康县东边睢县)一千多平方公里。
们县也没有一条铁路。
要想富先修路去年高速出口郑民高速杞县段)杞县境内106国道纵贯南北,325、327,213省道横跨东西,郑民高速公里从县城北部穿过,商登高速从县城南部穿过。
随着高铁兰考南站运营,我们县距离通火车梦想基本破灭。
杞县中原粮仓全省农业结构调整十强县大蒜一下高速就能闻到那种厚重的大蒜气息。
占地550亩金杞大蒜国际交易市场将成为豫东地区以农产品交易、存储、初加工及物流运输为一体的综合交易市场。
成大蒜很多人一夜暴富也多人家破人亡。
6:饮食说到最后还要说到到吃上。
砂锅红薯泥杞县酱菜杞国忧皮肘,红薯做成的一道美食。
上述红薯泥至今还被称为“爱国菜”1:慈禧躲避洋人之后,从西安返回时途经开封,小住时日,品尝了开封的美食,满桌的山珍海味都没有引起她的雅兴,开封府的官员悄悄叫衙役骑马到杞县取红薯泥。
金杞历史——杞县历史各朝代政权建置
金杞历史——杞县历史各朝代政权建置一、旧政权建置颛顼封于高阳,县有高阳城,即今县城西南12.5公里高阳镇。
夏属豫州,禹治洪水,筑城肥泽之北,称"肥阳城",即今县城东北12.5公里西寨。
又有空桑城,伊尹生地,亦名伊尹村,即今县城西12公里西空桑村。
商汤封禹裔少康之后于杞,是为商之杞国,都雍丘(今杞县城旧称雍丘城、雍丘故城)。
其后时封时绝、终商之世。
西周杞、陈、宋三国分领其地。
杞国为禹裔东娄公封地,辖今杞县北疆,周武王复封禹后于此,仍都雍丘;陈国辖圉邑,约当今杞县南疆,治圉城,即今杞县城南25公里圉镇;宋国辖黄邑,约当今杞县东北边疆及民国17年(1928)划入民权县之地,治黄城,在今县城东北30公里的内黄集南,今属民权。
春秋之世,郑、宋分治杞地,置为3邑:原杞国已于公元前740年(另说前739)迁国山东淳于(今山东安丘县东北杞城),地入于郑,置为雍丘邑。
约于周敬王三十四年(前486)一度入宋,仍为雍丘邑;圉邑约于周景王八年(前537)由陈入郑仍为圉邑;黄邑仍为宋邑。
战国仍为3邑。
雍丘初属郑,周威烈王十八年(前408),韩伐郑取雍丘以为邑。
周显王五年(前364)魏迁大梁后(另说前369年三家分晋后)雍丘又为魏邑;圉邑初属郑,后与雍丘皆入魏;外黄初属宋,约于周显王二十九年(前340)入魏。
秦王政五年(前242)遣将军蒙骜攻魏,拔雍丘,置为雍丘县。
初隶东郡,后隶三川郡,并下外黄置外黄都尉。
二世二年(前208)刘邦略地雍丘,还攻外黄,及入关,杞地归项羽。
汉高帝五年(前202),汉灭项羽,雍丘、外黄俱入汉,仍如秦制。
后樊哙下圉邑,置为圉县。
十一年(前196),置淮阳国,圉县隶之。
武帝元狩元年(前122),置陈留郡,雍丘、外黄隶之;圉县仍隶淮阳国,俱上隶兖州。
莽新始建国元年(9)改圉县为益岁县。
东汉光武帝建武元年(25)废淮阳国,益岁复名图县,与雍丘外黄俱隶陈留郡。
终东汉无改。
三国魏文帝黄初元年(220)代汉,3县俱属魏,隶陈留国、至晋。
介绍杞县的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站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美丽县城——杞县。
杞县,位于河南省中部,隶属于开封市。
她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据史书记载,杞县早在西周时期就已成为诸侯国,历经春秋战国,直至秦汉时期,杞县一直是中原地区的重要城市。
首先,让我们走进杞县的历史长河。
杞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这里曾诞生了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孔子。
孔子曾在杞县讲学,传播儒家文化,使杞县成为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此外,杞县还有许多著名的古迹,如杞县古城墙、孔庙、文庙等,这些古迹见证了杞县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其次,杞县的自然风光也十分迷人。
她地处黄河故道,拥有丰富的水资源。
杞县拥有众多湖泊、湿地,其中最为著名的是马家嘴水库。
这里水天一色,鸟语花香,是人们休闲度假、亲近自然的绝佳之地。
再者,杞县的经济社会发展迅速。
近年来,杞县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显著成效。
杞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工业、服务业等,形成了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服务业为支撑的经济发展格局。
同时,杞县还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全面提升人民群众的素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此外,杞县人民热情好客,风俗民情独特。
杞县有丰富的民间艺术,如杞县剪纸、杞县泥塑等,这些民间艺术独具特色,展现了杞县人民的智慧和才华。
在杞县,你可以品尝到地道的杞县美食,如杞县豆腐、杞县烧鸡等,这些美食色香味俱佳,让人回味无穷。
最后,我想说的是,杞县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美好的未来。
在新的历史时期,杞县将继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我们相信,在党的领导下,杞县人民一定会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谢谢大家!。
介绍杞县的作文
介绍杞县的作文在广袤的中原大地上,有一个名为杞县的地方。
它或许没有北上广那样的繁华喧嚣,也没有江南水乡那般的温婉柔情,但它却有着自己独特的韵味和魅力,就像一杯陈酿老酒,越品越有味儿。
说起杞县,那得先聊聊它的历史。
这可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县城,据说早在商朝时期就已经存在了。
历史的长河在这里留下了无数的痕迹,那些古老的建筑、传说和故事,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往昔的辉煌。
就拿杞县的鹿台岗遗址来说吧,站在那里,闭上眼睛,你仿佛能听到几千年前古人劳作、生活的声音,能感受到岁月的沧桑变迁。
杞县的美食也是一绝!早上起来,到街边的小摊上,来一碗热气腾腾的胡辣汤。
那胡辣汤,黏稠适度,里面有海带丝、花生米、面筋,再加上一勺香喷喷的辣椒油,喝上一口,从嘴巴一直暖到胃里,整个人都精神了起来!还有那刚出锅的油条,金黄酥脆,咬上一口,“嘎吱”作响。
把油条掰成小段,泡在胡辣汤里,等油条吸饱了汤汁,再送入口中,那滋味,简直绝了!除了胡辣汤和油条,杞县的砂锅也是相当有名。
特别是到了冬天,约上三五好友,找一家砂锅店坐下。
点一份酥肉砂锅,看着老板熟练地把各种食材放进砂锅里,在炉火上慢慢炖煮。
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砂锅就端上了桌。
砂锅里的酥肉外酥里嫩,配菜也煮得十分入味。
吃一口酥肉,再喝一口鲜美的汤,身上的寒气顿时一扫而空,那感觉,真叫一个舒坦!杞县的人也是特别热情好客。
记得有一次我在街头迷路了,正着急的时候,一位大爷主动过来问我是不是遇到了啥困难。
我告诉他我迷路了,大爷二话不说,就给我详细地指路,怕我听不明白,还亲自带着我走了一段路。
一路上,大爷还跟我唠家常,给我介绍杞县的一些好玩的地方和特色。
那种亲切和热情,让我这个外地人心里暖暖的。
再来说说杞县的风景。
杞县有一个叫做东湖公园的地方,那可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白天,湖水清澈见底,微风拂过,波光粼粼。
湖边种满了柳树,柳枝随风飘舞,就像一位位婀娜多姿的少女在翩翩起舞。
到了晚上,公园里的灯光亮起,整个湖面被照得五彩斑斓。
杞国历史
杞在周初分封于河南杞县,西周懿王前迁入山东,因卷入叛乱被周王朝迁置新泰、宁阳一带,直至春秋早期。
因受四邻觊觎,杞国灭淳于迁都取地。
春秋中期,淮夷病杞,杞国迁都缘陵。
春秋中期偏晚阶段,晋国为杞修城。
到春秋晚期,杞人被迫再次迁徙到鲁国北部一带。
战国早期楚灭杞,其地尽归楚国。
政治变迁是周代不同政治实体为生存而采取的不同适应性对策。
杞出公杞出公(前?年--前449年),名叫姒敕,是杞国的第19任君主,杞湣公之子,杞哀公之侄,继承哀公国君之位,在位12年,传给其子杞简公。
目录1简介2经历3生平4后记5杞国5.1杞国世家展开目录1简介2经历3生平4后记5杞国5.1杞国世家5.2商朝时期5.3周朝时期5.4杞国君主5.5国君列表收起编辑本段简介杞出公杞湣公之子,杞哀公之侄,继承哀公国君之位,在位12年,传给其子杞简公。
编辑本段经历杞出公《史记·孝文本纪》:“宋昌曰:‘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不受私。
’”《魏书·刘昶传》:“高祖曰:‘国家本来有一事可慨。
可慨者何?恒无公言得失。
编辑本段生平杞出公唐·韩愈《原道》:“凡吾所谓道德云者,合仁与义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
”明·杨慎《词品·吴梦窗》:“阴君焕序其辞云:求辞于吾宋,前有清真,后有梦窗。
此非焕之言,四海之公言也。
”编辑本段后记杞出公独念先君性刚直,耻为谲秘媕婀之态,其遇事九女冢坊子黄旗堡,有村曰杞城,汶水经此。
河畔有九女冢。
春秋时,相传杞国成公有九女。
三女曰姒姢,某年春峡山踏青,为地痞骚扰。
有俊美青年名舒夷者,固夷狄之细作也,诈称赵人,挺身救美。
因成杞婿。
时夷狄伐杞,杞城高墙厚,数不能拔。
舒夷密诘其故,妻不能答,辄问于成公。
成公方醉酒,告姒姢曰:杞城始建,尝延高人指点,按“六爻”建为龟形,若老龟伏卧然,攻其四围,难矣。
祗城东北隅龟尾处,留一出水之阴沟,攻之则易。
舒夷知之,连夜出城,引狄军破之。
成公大恚,顿足叹曰:女大外向,死必外葬!遂修此墓,内备生活所需,生囚九女入其中,任其自灭焉筒瓦豆陶青铜剑潍坊坊子杞国故城遗址宝贝多∙2010-01-16 11:55:05∙作者:曾庆建∙来源:新华网∙【新闻论坛】∙我要评论∙据坊子区文管站站长程鑫介绍,杞国故城遗址由六大部分组成,分别是杞国故城城墙、皇城顶遗址、周家庄子遗址、周家庄子墓地、石佛寺遗址和九女冢。
杞县文化——精选推荐
杞县文化杞县自古称“杞国”,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希望大家多挖掘一下。
以下是我在沈丘网上看到的方言,特转给大家:沈丘方言 管乎(hù)--- (就是管用,可以用的意思) 卸货啥 ---(拼音拼成xie huo,意思是指大声嚷嚷什么) 夜儿个 ---(意思是指昨天) 得法 ---(感觉舒服的意思) 木牛 ---(没有的意思) 你这人咋嫩乍啊 ---(就是你这个人特别老土,不洋气的意思) 啥家什(shi)(啥家伙) ---(意思是指什么东西啊,有点不屑一顾的口气) 天歇了,歇了,来个窃---(歇拼成xie是指天黑了."窃"拼成qie是指客人.意思是天黑了黑了来了一个客人) " 燕面乎儿" (别乌子)蝙蝠 (临泉话念作“夜鳖虎子”) "今儿个儿" 今天 "爬扎" 蝉的幼虫 "将将过去" 刚刚过去 "爬扎皮儿" 蝉衣、蝉蜕 "落黑儿" “黑”读作"xier "就是天刚黑的时候 "长虫" 蛇 "扁嘴子" 鸭子 "麻嘎子" 喜鹊临泉读作“麻喳子” "五月当午"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十来一儿" 农历十月初一 "黑老" 晚上了 "花大姐" 瓢虫 "大茄个" "茄"拼音读作"qier" 意思是大前天 "成天天" 一天一天,含贬义 "成年年" 一年一年,含贬义 "年头儿里" 去年年底前的一段时间 "麦罢" 麦收后 "肉" 行动迟缓 "滴点儿" 开始下零星小雨 "喷儿" 吹牛 "真铁"(tié)真有本事. 铁(tié)在今阜阳到河南方言中,是一个非常独特的词,普通话里没有,不必说,汉语拼音方案里也没有这个音。
我的家乡杞县历史文化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我的家乡杞县历史文化实践调查报告实践内容:调查杞县的历史文化。
实践目的:充分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实践方式:人物访谈,查阅资料,上网查阅实践结果:杞县概貌杞县耕地133万亩,辖21个乡镇,是河南省开封市第一人口大县。
杞县历史悠久,商朝时建立杞国,距今已有3700年的历史。
杞县人杰地灵,历代名人辈出,古有商代名相伊尹、西汉刘邦著名谋士郦食其,东汉著名文学家、书法家蔡邕,女诗人蔡文姬等历史名流。
近代有原新华社社长、著名记者穆青,当代有香港、澳门区旗区徽设计者肖红,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设计者张武等知名人士。
杞县农业杞县又是畜牧大县,现已建成规模养殖场1300多家,畜牧业产值已占农业总产值的40%以上。
近年来,杞县相继获得“全国棉花产量百强县”、“全国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全省畜牧业发展重点县”、“全省农业结构调整十强县”、“全省产粮大县”等荣誉称号。
杞县工业杞县工业门类较为齐全,发展势头强劲。
主要工业企业一百多家,现已形成化工、纺织、造纸、制革、机械制造、粮食加工、蔬菜加工、服装加工、磁性材料等支柱产业。
为加快工业发展,近年来我们投资2亿多元,规划建设了占地5000亩的工业园区,目前园区已入驻投资2000万元以上项目26个。
杞县历史杞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文化积淀丰厚,历代名人辈出。
古有商代名相伊尹,汉朝著名谋士郦食其,东汉洛阳令董宣和著名文学家蔡邕、蔡文姬等历史名流。
近代有原河南省委书记吴芝圃,著名记者、原新华社社长穆青等知名人士。
杞县历史文化遗产丰富,现有省、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41处。
保存较为完好的有孔庙大成殿、抚辰楼、文昌祠、天帝、庙,水东烈士陵园等。
杞县大蒜杞县农业发达,农产品丰富。
是国家黄淮海农业综合开发区,素有“中原粮仓”之美称,是国家粮棉生产和出口基地县,属小麦、棉花、肉类、油料全国百强县,是国家瘦肉型猪、板山羊生产和出口基地县。
近年来,杞县围绕兴县富民目标,大力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粮经比例已达到4∶6,复种指数达2.2。
杞县历史文化的代表
杞县历史文化的代表杞县总人口130万人,总面积1243平方千米,21个乡镇,一个产业集聚区。
有4500年历史,可谓历史之悠久,富源之辽阔,人口之密集,名人之众多,是周边县所不能比拟的。
但是,若问其杞县的历史和文化主要包括哪些?杞县历史文化中,代表性的有哪些?一些人能口若悬河,如数家珍。
而更多的人还真是丈二五的帽子——摸不着头脑,还的确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和记忆杞县历史文化,我给大家总结了四句话,来代表杞县的历史和文化。
当然是一家之言,盲人摸象,也可能是挂一而漏万。
但是,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本人对杞县历史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这四句话是:一帝一王一元圣二河二庙二古城一区三保五状元六大世家八大景一帝:指颛顼帝高阳氏。
颛顼是五帝之一,是人文始祖之一,是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生高阳封高阳,徙封帝丘(今濮阳)在位79年。
一王:指禹王,即大禹。
为什么要封杞国?主要目的是为了祭祀大禹,因为大禹为姒姓,所以杞国为姒姓国,杞国人尽为大禹子孙。
从公元前2070年大禹死后,在杞国就建有大禹庙。
周朝以来,又配享有周朝时杞国第一位国君东楼公,所以大禹庙后来又称东楼公庙,该庙是杞国的祖庙,每年春秋两祭,声势浩大。
因此,全国祭祀大禹的主会场应该在杞国。
就象祭祀黄帝主会场在郑国(今新郑),祭祀伏羲的主会场在陈国(今淮阳)一样,杞县也应该向新郑和淮阳学习,把大禹文化做大做强。
东楼公的后裔以楼为姓,楼、娄、杞等姓氏皆源于杞国。
去年,全国楼氏在杞县举行了一个隆重的寻根祭祖仪式。
因此,禹王文化是包括大禹文化、杞国文化,杞人忧天非遗文化,禹庙文化,楼(娄)氏文化在内的五位一体的广义文化。
一元圣:指伊尹。
包括伊尹文化,空桑古城文化,伊尹庙、伊尹广场、伊尹墓、伊尹故事等。
二河:指古黄河、古运河。
杞县自古以来为黄河故道,杞县八景的高阳晚渡美景就出现在古黄河之上,古黄河改变了杞县原有的地层地貌,古黄河也把杞县原有的名胜古迹深深地隐藏起来,绵延起伏的一溜十八岗也难见真容。
杞人忧天之古杞地,是人文始祖活动的重要地域
杞人忧天之古杞地,是人文始祖活动的重要地域杞人忧天的故事,开创了华夏民族忧患意识之先河。
它的发生地古杞地(今河南省开封市杞县)杞文化是华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源源远流长。
它的源头可追溯到5000年前的太昊(伏羲氏)和神农氏(炎帝)时候。
那时中国的部落联盟可分为东西两大集团:一是以东夷族著名领袖太昊为首的东夷部落联盟;二是以神农氏为首的姜姓羌戎族部落联盟。
后来,太昊部落联盟西进建都于陈(今河南淮阳);神农氏部落联盟则东进占领了太昊故地,尔后又继续向东北推进。
约在公元前3000年,神农氏与东夷族的补遂氏发生大战,补遂氏战败,神农氏部落联盟进驻曲阜一带,并控制了附近的部落。
通过两大部族的西上东进,加速了他们的接触、融合。
公元前26世纪,黄帝与炎帝为争夺中原在坂泉发生大战,炎帝为黄帝所败,黄帝初步建立了对中原各部落的领导地位。
以蚩尤为首的部落联盟,为争夺中原,与黄帝在涿鹿之野发生大战,蚩尤战败而死。
后来少昊与炎帝结盟,归黄帝指挥,黄帝便主导由各族参加的联盟大会,其领导地位进一步确立,各族的融合得以加速,为华夏文化形成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2514年,黄帝之孙裔颛顼即位,居高阳(今杞县高阳镇),号高阳(氏)帝,率部落联盟西进豫冀鲁地区,被推为共主,后建都帝丘(今濮阳东南)。
由太昊到颛顼,至唐尧虞舜,东夷族文化与羌族文化互相接触、融合,初步形成了夏文化。
人文始祖的上述活动,杞地大都处于中心位置。
没有当时水平较高的东夷文化,没有东西文化的接触、摩擦、交流、融合,就没有华夏文化的形成,也没有后来的杞文化。
杞地的重要性,还是因为它是未代炎帝榆罔和夏朝的都城,因此,夏后封杞便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杞地还是轩辕黄帝元妃嫘祖的娘家。
据当代史学家袁玉骝先生1994年所著《中国姓名学》记载:“神农氏末代炎帝榆罔即位后,自山东曲阜将都城西迁河南杞县,今空桑村。
”河南省地方志编委程广兴先生2006年编著的《龙的传人》(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载:末代炎帝榆罔与上文同自山东西迁空桑。
杞国的故事
杞国的故事(原创实用版2篇)目录(篇1)1.杞国的简介2.杞国的历史3.杞国的文化4.杞国的现状正文(篇1)1.杞国的简介杞国,又称杞州,位于中国河南省中部地区,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古城。
杞国作为地名,最早见于《左传》,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的一个小国。
杞国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商朝,西周时为封建诸侯国,春秋时期为战国七雄之一。
杞国在历史上曾历经多次兴衰,最终在战国时期被楚国所灭。
2.杞国的历史杞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朝。
据史书记载,商汤曾将杞地封给伊尹,作为他的采邑。
西周时期,杞国成为封建诸侯国,国君为伯爵,世袭统治。
春秋时期,杞国逐渐强大,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然而,在战国时期,杞国因政治动荡、战争频繁等原因逐渐衰落。
最终在公元前 445 年,杞国被楚国所灭。
3.杞国的文化杞国在历史上曾创造了丰富的文化。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杞文化,这是一种以道德教化为核心的文化体系。
杞国的道德教化,强调对人的品德、道德、仁爱、忠诚、恭顺等方面的培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此外,杞国还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孔子曾在此地讲学,为儒家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4.杞国的现状如今的杞国已成为历史,但其丰富的文化底蕴仍对现今产生影响。
在现今的河南省杞县,仍然可以看到许多与杞国相关的历史遗迹,如杞国古城遗址、孔子讲学处等。
这些遗迹不仅见证了杞国历史的辉煌,也成为人们了解和学习杞国文化的重要场所。
同时,杞县还以杞国文化为依托,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访。
总的来说,杞国虽然已经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目录(篇2)1.杞国的简介和历史背景2.杞国的文化和人民生活3.杞国的著名人物和事件4.杞国对中国历史的影响和贡献正文(篇2)杞国,古代中国的一个小国,位于今天的河南省杞县一带,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
早在商朝时期,杞国就已经存在,并且是商朝的一个重要的诸侯国。
带有贬义词的中国文化遗产
带有贬义词的中国文化遗产
杞县
在历史古城的XXX东部,有一个人口达XXX万的县城,它同时也是开封市的第一人口大县---杞县。
根据记载,杞县从古至今历史悠久,从夏商时期名为的中原古老方国到五代时期改称为杞县,已有3700余年的历史。
杞县这座城市不仅人口数量庞大、历史悠久,同时杞县还有着一个广为人知的成语:杞人忧天,据悉,这个成语源是一个人担心天会塌,地会陷而整天吃不好睡不好的故事,但此后被名为列子的人写入书中,慢慢的演变发展成了“杞人忧天”,一直流传至今,同时也变成了一个贬义词。
杞县文化
杞县因“杞人忧天”而闻名天下,杞县当地的文化局也意识到这个成语是杞县的一张文化名片,在2014年“杞人忧天传说”正式入选第四批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杞县因为盛产棉花、大蒜等农产品,有着“中原粮仓”的美誉,但除了粮食,杞县的历史底蕴也非常深厚,杞县目前有芝圃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八路坟、傅集烈士碑亭、板木烈士碑亭、倪祥明烈士纪念碑亭、水东军区后方医院旧址、文昌庙、钟鼓楼、段岗龙山文化遗址、郭屯古战场遗址、圉城旧址、郦生冢、黄土岗秦汉古墓群、林氏家谱碑、明状元刘理顺神道碑、柘桑古树、狗脊骨树等17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另外,杞县还有着虎丘寺、孔庙、大云寺塔、竹林仰韶文化遗址等4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鹿台岗古文化遗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杞县的狗脊骨树更是闻名天下,它世界上极稀有的珍贵树种,是县级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相传在宋代时便有此树,对于在资料记载上,在1XXXX年时,这里就有大小狗脊骨树XX余株。
杞县文化
杞县作为千年古县,它的文化底蕴以及现代发展都是极为深厚和快速的,背后“杞人忧天”的故事也给予了众人们一些值得深入的探究与思考,去领会故事背后深层的含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观河南杞县革命纪念史
树心中之敬意
1(一)芝圃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在县城南30公里板木乡大李庄村。
1944年(民国33年)8月15日,中共冀鲁豫区水东抗日联防办事处
将杞南办事处改组为芝圃县抗日民主政府,驻该村李家大院。
现大院已毁,旧址尚
存。
1959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杞县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了一处重要的不可移动文物——芝圃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
该旧址位于杞县板木乡大李庄村,现存房屋9间,其中一间为门楼,
硬山结构,小布瓦覆顶,为普通民房。
1944年8月15日,水东地委专暑在水东根据地中心区杞南大李庄村召开党政军群众2000多人大会,庆祝水东根据地第一个抗日民主县政府——芝圃县抗日民主
2 政府成立。
会上宣布撤消杞南办事处,建立芝圃县抗日民主政府。
县长王建一,秘书张茀承,下设4个科局。
同时,中共杞南县委委员会改名为中共芝圃县委员会,书记王建一、组织部长任秀峰、宣传部长赵舒天、抗联主任张柏园。
杞南县大队改建为芝圃县大队,王建一兼政委和大队长。
芝圃县所辖区域为杞县南部,太康县北部的杞太公路以西地区和通许县的东部地区。
该抗日民主政府是以早期革命领导人吴芝圃的名字命名的县政府,它的成立彻底废除了国民党政府的保甲制度,建立了行政村委员会,实行群众民主选举村长。
从此,水东地区专、县、区、村抗日民主政府都是后建立起来。
它不仅是政权名字的改变,更标志着水东抗日根据地进入了巩固发展的新阶段。
芝圃县抗日民主政府是特殊时期为适应新形式的发展正式建立的抗日民主政
府,它进一步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抗日的中流砥柱,坚持和不断加强党的领导,贯彻执行党的正确路线,是采取抗日胜利的根本保证。
因此,该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的发现对研究杞县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虎丘寺
农民革命起义旧址 阵亡将士纪念塔
虎丘寺 杞县虎丘寺杞县,在县城南12公里邢口村,因建虎形土丘之上
而得名。
始建失考,毁于明代。
清康熙七年(1668)重修,有山门、大
殿及东西廊房。
民国年间冯玉祥驻豫时拆毁,建国后重修,“文革”中
又遭破坏。
现仅存中殿、山门,占地1亩。
民国15年秋,中共党员张海
峰、何心榕集结部分农民自卫团于此,星夜奔袭设于睢县姬房李村的北
洋军阀吴佩孚部招兵处,生俘敌首,缴获部分武器,粉碎了北洋军阀破
坏农民运动阴谋。
1963年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三)八路坟
3
(水东烈士陵园)介绍:在杞县城东北13公里西寨村西北,
八路坟今称西寨烈士墓。
为民国33年7月4日在攻克日伪杨城据点中牺牲的中共冀
鲁豫军区“南下大队”18烈士兴墓。
因该部属八路军系列,故群众称之为八路坟。
其后又有一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烈士葬此,坟地不断扩大。
现有墓冢
50个,占地14亩,墓区植杨树15行、柏树10行。
198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
位。
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爆发后,以朱理治为书记的中共河南省委在开封北
道门59号成立。
在党的领导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成千上万的文艺工作者
和一大批充满抗战激情、英勇献身精神的爱国青年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开封,抗
日救亡运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备受全国瞩目,其中尤以抗日文化宣传活动最具
影响与特色。
中共河南省委秘书长危拱之领导的孩子剧团,以河南大学学生马可为
骨干的“怒吼歌咏队”,光明话剧团,来开封的著名文艺工作者贺绿汀、崔嵬、冼星
海、张瑞芳等,都先后在古城开封演出宣传抗日。
为了培养游击战争干部,杞县、
考城、洧川等县分别建立青年农民救国会、抗日救国服务团、抗敌联合工作团等众
多的救亡团体,推动了各县抗日救亡运动的深入开展。
直至1938年6月,开封一直
是中原地区抗日救亡运动的中心。
中国共产党在开封的工作不仅掀起了抗战高潮,
还为以后党在国统区的工作奠定了思想、组织和群众基础,对抗日战争乃至解放战
4
5 年杞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五)板木烈士碑亭
在县城南30公里板木村板木中学南侧,1967年1月修建 。
碑亭呈壁碑型,阳面镶碑5幢,中间一幢刻有板木籍(含今板木、宗店两乡)183名烈士名单;左右各两幢,分别记述魏洪科、吴金科、马守训、史绍林4烈士的英雄事迹。
198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六)倪祥明烈士纪念碑亭
在县城隍庙内,落成于1954年2月。
亭基六角形,周长20米,高1米许,南北两面各修石阶3级,上筑六角形亭,高8米。
亭中央竖纪念碑一座,高3米 ,三棱形,上端3面各嵌五角红星,正面刻“中国人民志愿军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倪祥明烈士纪念碑”,另两面刻烈士事迹和修建单位名称。
198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9月迁水东烈士陵园。
(七)水东军区后方医院旧址
在县城南30公里东武旗村。
民
国27年中共水东军区创办军区医院于此,借用民房40间,为伤病员和群众治病并附设抗日干部子弟学校。
医院最盛时医护人员多达40余人。
1944年3月日伪军进犯该村,医院搬迁。
现医院旧址仅存旧房2所,1986年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八)杞县革命烈士何心榕
何心榕,河南杞县人,弟兄3人,居长。
1925年冬,中共豫陕区农运负责人肖人鹄来杞开展农民运动,发展何氏3兄弟加入中国共产党,建立了杞县最早的党支部——何寨党支部,支部设于何家,何心榕任支部书记,在杞县特支领导下秘密开展革命活动。
1926年2月1日,何心榕当选为杞县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兼武装部长。
同月,在何寨召开杞县农民自卫团成立大会,何心榕被选为总团长。
是年3月,他在中共杞县地委委员、农运部长张海峰率领下,与孔寅初、孔泽文、靳豫九等领导的农民自卫武装千余人,直抵县衙,向县知事提出取消苛捐杂税、停止预征、改革陋规、惩办贪官、保障人民四大自由等10项要求。
县知事被迫答应了农民代表的要求,胜利后自卫团秩序井然地撤出县城。
9月,何心榕率何寨自卫团与傅集张玉镜自卫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