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方言母亲称谓的调查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取问卷调查和询问调查相结合的形式搜集 称谓材料,其中 15 岁以下、15—30 岁、30—45 岁、 45—60 岁的四组调查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 其余的均为询问调查。调查时间:2009 年 4 月 1 日 至 30 日。 调查对象均居住在莆田市,包括原莆田 县的沿海地区和山区,但不包括仙游地区。 调查对 象共 338 人, 其中 15 岁以下的 30 人均为荔城区 私立实验小学 5 年(1)班的学生;15—30 岁 、30— 45 岁、45—60 岁的调查对象为莆田学院校内小区 居民、莆田市荔园小区居民、原莆田县政府职工集 资楼居民、三信花园居民;60—75 岁的调查对象为 莆田市荔城区北高镇居民。 调查结果见表 1。
第 16 卷 第 6 期
莆田学院学报
2009 年 12 月
Journal of Put ian University
文 章 编 号 :1672-4143(2009)06-0096-05
中 图 分 类 号 :H177
Vol.16 No.6 Dec. 2009
文 献 标 识 码 :A
莆田方言母亲称谓的调查分析
6. 姓 + 地名 这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口语称谓。 以“地名”为 中心的称谓方式由来已久, 正如不同地方妈祖宫 庙的妈祖,其称谓有:温岭妈、湄洲妈、银同妈等 等。 在调查中,笔者发现,大部分 70 岁以上的老年 女性没有自己的名,而用娘家的地名为名。 如莆田 北高村的 9 个 70 岁以上的老年女性,她们身份证 上的名字是:翁竹庄(口语是竹庄的莆田方言)、张 下堤(口语是下堤的莆田方言)、七步(从莆田七步 嫁到北高的女性), 有的连娘家的地名都不出现, 而直接用“上、下、前、后”加“厝”方式称呼,如:双 座厝、上厝、下厝、前厝、后厝、阿厝等。 7. 阿姐、阿姊 称母为“阿姐、阿姊”的,在此次调查中仅有 1 人称“阿姊”。 但这种称谓方式由来甚古。 一些学者 注意到这种称谓现象, 并从语言发展的历时角度 做了考证。 袁庭栋先生从南北朝的古籍资料中判断,“姊 姊”是中古时期对母亲的特殊称谓,且是只在宫中 使用的皇族特殊称谓。 如,《北齐书·文 宣 李 皇 后 传》:“儿岂不知道耶,姊姊腹大,故不见儿”。 《北齐 书·南阳王绰传》:“绰兄弟皆呼父为兄兄, 嫡母为 家家,乳母为姊姊,归为妹妹”。 对唐刘知几在《史 通·杂说》所载的“呼母为姊”,袁庭栋先 生 认 为 是 唐人偶有此称。 宋叶绍翁《四朝闻见录》:“朕甚有 愧矣,俟姐姐归,尔其选已。 ”这个宋高宗称呼母亲 的句例,袁庭栋先生说“很可能是过去称姊姊的余 绪”。 且在湖南的耒阳方言、江永方言以及福建的
陈琦敏
( 莆田学院 汉语言文学系, 福建 莆田 351100 )
摘 要: 在对称谓研究已有成果进行分析、借鉴的基础上,拟结合民俗文化和语言本体,对莆田方言中母亲称 谓的演变进行描写。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该语言现象产生的语言内因和文化外因。 关键词: 莆田方言;母亲;称谓;偏称
The Survey of Putian Dialect about "Mother" Name
一、 对母亲称谓的调查情况
李如龙先生早在 20 世纪 90 年代, 就对莆田 地区的父母称谓做过调查统计。 针对父母称谓的 使用情况, 李如龙先生分 15 岁以下、15—35 岁、 35—55 岁三个年龄段进行了调查。 延续该调查的
分类方法,笔者将调查对象进一步扩大,以更清楚 地了解当前莆田地区母亲称谓的变化。
称现象存在。 这种母亲称谓偏称现象的产生, 源于民间迷
信和对语言的崇拜,为了避凶求吉,甚至可以打破 亲属称谓的伦理常规。 做父母的或者自认为命不 好,怕会把晦气传给子女,或者是算了卦的认为八 字和子女相克,或者怕自己太年轻,养不活孩子, 就索性让孩子管生身母亲叫 “姆妈”、“阿婶”、“阿 嫂”等,甚至直呼其名,故意把称呼叫偏,以显示自 己和孩子的关系疏远。 这种偏称习俗在古代交通 闭塞、经济落后、迷信盛行的莆田一些地区特别流 行。 这种偏称习俗世代沿袭,当孩子一生下来,长 辈就教用偏称称呼自己的母亲[6]。
1. “名 + 治” 面称时, 一部分老年女性被儿女和他人称为 “名 + 治”。 在笔者的老家北高镇,就有“兰治”“凤 治”“燕治”等面称称谓,据调查,这些面称自小作 为小名在家庭里称呼,嫁入婆家后,便成了通用的
面称词。 而在配置第一代身份证时,大部分已婚女 性都让自己的通用称谓成为了文本的称谓。
据《莆田方言资料》记载:“女子之名多系娣, 而莆人因娣治同音,多误书作治”③。 书中引《汉书· 武五子传》,称史皇孙之母为“史良娣”。 《说文解 字》:“娣,女弟也,从女,从弟,弟亦声。 ”“女弟,同 嫁一夫的女子年幼者。 也泛指妹妹。 ”在《公羊传》 《白虎通》中均有记载:“媵者何? 诸侯娶一国,则二 国往媵之,以姪娣从。 姪者何? 兄之子。 娣者何? 女 弟 也 。 ”《诗·大 雅·韩 奕 》:“诸 娣 从 之 ,祁 祁 如 云 ”。 《毛传》谓“二国媵之,诸娣,众妾也。 按女子谓女兄 为姊妹。 与男子同,而惟媵之己之妹,则谓之娣,盖 别于在母家之称,以明同心事一君之义也。” 这里, “娣”是古代妇女出嫁时随嫁的女子。 《国语·晋语 一》:“(献公)获骊姬以归,立以为夫人,生奚齐。 其 娣生卓子。 ”韦昭注:“女子同生,谓后生为娣,于男 则言妹也。 ” 《尔雅·释亲》:“女子同出,谓先生为 姒,后生为娣。 ”
莆田方言中,奶能同音。 “阿能”的称呼大概是 从母亲喂养儿女的功能出发演变而来的, 直白地 表达了母乳喂养的责任。 这种称呼的方式,李如龙 先生在《福建方言》一书中也谈到,闽方言多称母 为奶,闽方言 12 个点有 7 个点的母亲称谓与奶相 关,《广韵》:“奶,楚人呼母,奴礼切。 ”[4]
4. 阿嫡、阿嬷 《称谓录》在“称人之妻”里提及“今皆以德配 称人妻”。 而历来中国的封建家庭极为重视 “嫡” “庶”的地位,嫡庶制度是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的核 心内容,男子只能有一位正妻,称为嫡妻。 嫡庶制 度规定了地位的尊卑、权利的大小分配。 台湾陈玉 庆 先 生 认 为 ,莆 田 人 称 母 亲 为 “ 阿 嫡 [t藓揲4]”, 便 是 表 示自己是父亲的正室所生的,应该享有“嫡出”的 尊荣和利益[5]。 阿嫡的称呼,或者就是据此而来。 阿嬷[mo3]这个称呼其实由来已久。 明张自烈 《正字通·女部》:“嬷,旧注音麽,俗呼母为嬷嬷。 按 嬷即妈之转音。 ”明梅膺祚《字汇·女部》:“忙果切, 音麽。 ” 5. 姆妈、阿婶、阿嫂和直呼其名 姆[m3] 妈[ma5]、 阿 婶 这 些 称 呼 与 普 通 话 的 亲 属称谓的伯母、婶婶是完全相同的。 这种把血缘关 系拉远的特殊称谓,李如龙先生称之为“偏称”,并 说闽南方言区最常见的偏称现象是称母为嫂。 这 种偏称现象也可见于一些方言的文献。 如《颜氏家 训·风操篇》:“古人皆呼伯父叔父, 而今世多单呼 伯叔,从父兄弟姊妹已孤,而对其前,呼其母为伯 叔母,此不可避也。 ”可见,从南北朝时期就存在着 把母亲称为“伯母”“叔母”的现象了。 现在的闽南、 粤东、 广西桂南以及邻近的壮族地区都有这种偏
28
00 08
— 山区居民 9
4
05
30 沿海居民 14
11
03
岁 市区居民 13
13
30 小计
48
32
00 88
— 山区居民 15
7
62
45 沿海居民 24
15
45
岁 市区居民 9
8
45 小计
80
12
10 48 20
— 山区居民 32
6
16 10
60 沿海居民 42
8
28 6
岁 市区居民 6
1
60—75 岁 44
“妈妈”的称谓。 而在 15—60 岁的各阶段,很明显
可以看出,不管是山区居民,还是沿海居民,随着
年龄的减少,正称增加,偏称明显减少,直呼其名
(含直接“阿 + 名”的称呼)仍然有一定的比例。
表 1 母亲称谓调查表
调查对象分类 调查人数 正称(妈妈) 偏称 直呼其名
15岁 以 下
30
30
15 小计
36
CHEN Qi-min
( Chinese Language & Literature Department, Putian University, Putian Fujian 351100, China )
Abstract: Analyzing the achievement of the name research and combining the folk custom culture with the
从以上资料可见,“娣” 字是针对长幼次序而 言的,故可泛指妹妹。 莆田方言中,老年女性的称 谓经常出现的“名 + 娣”现象,大概就是取其“妹 妹”之义。
2. “行第”称呼④ 古代不少女性是虽有名而基本不用。 《仪礼· 丧服传》:“子生三月,则父名之。 ”这句话的意思是 孩子出生三个月了,父亲就要为他取名了。 《仪礼· 士昏礼》:“妇女无外事,故名不闻于人。 ”这说明了 那个时代的女性是有“名”的,只是因为“主内”,所 以不让外人知道而已。 因此,对一些优秀的女性, 我们还是可以从史料中了解到她们的名,如在“二 十四”史中,以距今最近的《明史》为例,在《列女 传》中就记录了 16 位有姓名的 女 性 ,其 余 的 均 以 某某女、某某妻、某某母、某氏称之。 但如王昭君、 谢道韫、李清照、秦良玉这些名字清楚而又为世人 所知的女性在整个古代一直都是凤毛麟角[1]180。 莆仙宋代的碑刻文物, 可看到女性捐款人很 明白地以数字表示在称谓中。 如彭七娘、施二十九 娘等[1]31。 莆田现在的方言中,很多老年女性同样是 虽有名但基本不用,而以排行来代替名。 如:“十三 妹、阿八”等。 这些称呼伴随着她们一生,既可自
Key words:Putian dialect;mother;name;term of endearment
称谓是人类社会特定人际关系中身份的体 现, 它反映着一定社会文化或特定语言环境中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中国传统文化伦理的支配下, 人们重性别、分内外,且长幼有序。 因而汉语中以 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亲属称谓词特别发达。 从闽方 言的各种资料看,亲属称谓的地域差别很大,不同 地区有不同的亲属称谓。 而莆田母亲称谓在发展 中体现出来的个性,能够折射出时代,人们生活、 地位和心理的变化。 笔者希望通过本文能为莆田 方言的母亲称谓的发展变化情况留下一些痕迹。
从表 1 可以看出, 在 60 岁以上的年龄层,母 亲的称谓里没有“妈妈”这样的正称,子女都用偏
收稿日期: 2009-06-26 作者简介: 陈琦敏(1971- ),女,福建莆田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训诂学、礼仪研究。
第6期
陈琦敏:莆田方言母亲称谓的调查分析
97
称①或直呼其名。 在 15 岁以下的年龄层,子女都用
language main body, the "mother" name's evolution in the Putian dialect has been described. And based on this, the language internal cause and the cultural external factor of this language phenomenon have been analyzed.
0
41 40 4
二、 偏wenku.baidu.com的现状
在莆仙地区的近百年以来, 特别是改革开放 前后一段时间,从历时的层面分析,母亲称谓的发 展变化相当大。 调查数据显示,解放前出生的莆田 儿女几乎没有用“妈妈”来称呼母亲。 20 世纪五六 十年代出生的莆田儿女在对母亲的面称中, 敬称 和爱称也并不多见,一般都使用偏称。 莆田方言对 母亲的称谓也存在着面称和背称的区别。 如:“娘 妳”一般是背称,不做为面称称谓。 面称称谓有:阿 兮 ②、 阿 能 、 阿 嬷 、 阿 嫡 、 阿 婶 、 阿 嫂 、 阿 妹 、 伯 母 等 ,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一些与排行、娘家相关的称 谓。 这些面称称谓同时也可以作为背称称谓使用。 调查中偏称使用的 总 人 数 96 人 , 偏 称 使 用 情 况 是:阿兮 16 人,阿能 20 人,阿母 4 人,阿婶 16 人, 阿嫂 20 人,阿妹 4 人,伯母 4 人,其他偏称 12 人。
98
莆田学院学报
2009 年 12 月
称,也可是他称,甚至于儿女都沿袭这样的称呼。 3. 阿兮、阿能的称谓 目前莆仙方言中, 诸多的老年女性的母亲称
谓 是 阿 兮[e']、阿 能[n藓耷1]。 汉 语 的 亲 属 称 谓 很 保 守 , 往往保留古音[2]。 母,上古之部,明母,上古之部的 唇音发展到中古变成侯韵[3]。 兮,上古支部,齐韵, 韵母的拟音是 iei。 元音高化是汉语语音发展的规 律之一, 且之部和支部在顾炎武十部中是属于同 一部,它们读音相近。 因此,“母”的称呼可能发展 为莆仙地区方言特有的“阿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