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第1课时 平均分(1)教案优秀教学设计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第1课时 平均分(1) 人教版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1 第1课时平均分(1)人教版教学内容本课时为《平均分(1)》的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对“平均分”概念的引入、理解和初步应用。
学生将学习如何在给定数量的物品中,公平地分配给若干个人或组,使得每个人或组获得相同数量的物品。
教学内容通过实例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平均分的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并能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2. 培养学生进行简单数学计算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3. 通过实际操作和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4. 培养学生公平、公正的价值观。
教学难点1. 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尤其是将物品平均分配时如何处理剩余部分。
2. 在实际问题中,如何正确地应用平均分的计算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学用PPT,包含平均分的定义、示例和应用场景。
2. 实物教具,如水果、玩具等,用于演示平均分的操作。
3. 练习题和活动指导手册。
4. 黑板和粉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平均分”的概念,如分水果、分糖果等,让学生初步感知平均分的意义。
2. 新授:利用PPT展示平均分的定义和计算方法,结合实物教具进行操作演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平均分的概念。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平均分的操作,如将水果或玩具平均分给小组成员。
4. 问题解决: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平均分知识进行解答,如将一定数量的物品平均分给不同数量的人或组。
5. 总结提升: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并对学生在操作和解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和指导。
板书设计板书将围绕“平均分”的定义、计算方法和应用进行设计,通过图示和示例清晰地展示平均分的过程,以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设计一些与平均分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2. 实践作业:鼓励学生在家中与家人一起进行平均分的实践活动,如分水果、分零食等,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1课时 平均分(1)》精品教案
第2单元表内除法(一)第1课时平均分(1)【教学内容】教材第7~8页例1、做一做第1、2题。
【教学目标】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的结果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经历“平均分”,在分东西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教具、学具】准备教科书第7页参观科技馆食物情境放大图或课件;按例1内容,让学生准备实物卡片。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1.出示教材第7页情境图。
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1)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
小朋友正忙着准备食物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物。
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二、导入新课他们买了一些食品:许多的矿泉水、面包、橘子、糖果、火腿肠、香蕉等食品。
把这些食品两个两个的分一类,或三个三个的分一类;或四个四个的分一类……提问:看了大屏幕,你们想说些什么?可让学生自由地说。
1.教学例1。
(1)分一分。
现在我们大家也来一分,从学具盒里拿出8块巧克力,分成两堆。
(2)说一说。
请学生口述操作过程,你是怎样分的?(分成1和7、2和6、3和5、4和4)(3)想一想:同桌的两位同学一人拿走其中的一份,怎样拿才公平?(每人都拿4块,也就是每人拿的数量同样多,这样才算公平)(4)总结:像这样每份都分得一样多,就叫“平均分”三、巩固拓展1.出示教材第8页“做一做”第1题。
请学生看题,并说一说题意。
联系前面讲的平均分的定义,仔细观察,认真分析。
2.出示教材第8页“做一做”第2题。
让学生用正方形卡片代替枫叶,数一数,分一分。
分好后,同桌讨论一下:一共有()片枫叶,每()片一份,平均分成了()份。
然后,按分的结果填空。
四、课堂小结师:请学生回忆一下,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知道了什么叫做平均分,了解了平均分的基本定义,也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教案五篇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教案五篇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教案范本一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小组学习的能力.2.学会运用平均分.3. 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4. 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5.初步认识〝平均分〞6. 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7.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二.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三.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四.教学准备:各种食物若干.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2).各小组动手操作(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二).观察问题(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观察汇报.(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4).学生自己取名.(三).出示课题(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写下板书:平均分(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4).学生交流.汇报(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发现平均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问题的引申帮助学生认识平均分.(四).平均分1. 教学例2:把10个卡片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1).论分配方案.(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3).学生汇报分法.(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2. 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3. 完成课本第_页的做一做,把_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设计意图):体现分法的多样化;开放题拓展知识,开拓学生思维.(五).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1.练习三第2题.(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2.实践活动:插花活动3.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设计意图):从多方面加深学生对平均分的认识;开放性的活动使学生多角度认识平均分,为以后学习有余数的除法打下基础.六.教学结束: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请同学们写出来.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教案范本二教学内容:课本P_~_页,例1.例2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教学准备:各种食物若干.实物投影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师要送给你们.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一)探究例11.各小组动手操作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2.观察问题(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观察汇报.(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4)学生自己取名.(二)出示课题(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板书课题)(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4)学生交流.汇报(三)教学例2:把_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1)论分配方案.(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3)学生汇报分法.A把_个橘子先每个盘子放1个,又在每个盘子放1个,再在每个盘子放1个,也就是一个一个地分,每份分得3个橘子.B先每个盘子放2个,又在每个盘子放放1个,每份分得 3个橘子.这样分快些.C在每个盘子放3个,刚好分得每份3个橘子,这样分更快些.D刚才同学们通过不同的方法,把_个橘子分成5份,每份都是3个橘子.这就是把_个橘子平均分5份,每份有3个.(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 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2. 完成课本第_页的做一做,把_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3.练习三第2题.(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4.实践活动:插花活动5.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实例.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想法和收获?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教案范本三教具.学具准备:教科书第_页准备春游食品情境放大图或课件;按例1内容,让学生准备实物卡片,准备10张正方形卡片._个○卡片.20根小棒.教学过程:一.准备1.出示准备春游食品的情境图.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1)班明天要去春游.小朋友正忙着准备春游食品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品.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二.新课1.例1,引入〝平均分〞.谈话:我们来帮助二(1)班小朋友准备春游食品好吗?!请各组为二(1)班的5位小朋友分配春游食品.(1)讨论分配方案.突出每种食品〝应该每份同样多〞.(2)动手分一分.分好后,请各组推代表展示分配结果.(3)让学生观察各组为二(1)班小朋友准备的春游食品,发现:每份中的各种食品同样多.说明: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2.巩固〝平均分〞.(1)出示教科书第_页〝做一做〞.请学生看题,并说一说题意.特别请学生说一说〝平均分成5份,是什么意思.〞(2)让学生用10张正方形卡片代替面包,分一分.分好后,同桌检查一下:是不是分成了5份,每份是不是同样多.然后,按分的结果填空.3.尝试平均分物品.(1)按教科书第_页例2提出:把_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2)请各组用实物图卡片(或○卡片)分一分.(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分的结果.(4)教师归纳平均分的方法:把_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个或几个.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4.独立进行平均分.(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矿泉水,独立完成把_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的任务.(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三.练习1.练习三的第1题.(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花,动手往3个花瓶里插花.说明:想怎么插花就怎么插.最少设计两种插花的方案.(2)交流.请学生展示自己最得意的插花方案,并说出自己的想法.(3)评价.让学生相互评价,欣赏自己的作品.然后,请学生选出每瓶插同样多枝花的插花方案.强调:这几种插花方案,都是把花平均插进3个花瓶里.2.练习三的第2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3.练习三的第3题.(1)让学生根据题意准备学具卡片.请学生说一说,准备了几个〝梨〞,为什么.(2)让学生独立完成把梨平均放进4个盘里的任务.(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分的过程和结果.四.总结1.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还学会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要把一些东西平均分成几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个,也可以每次每份放两个hellip; hellip;最后,每份分得同样多.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教案范本四《平均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第二单元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平均分在本单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习除法的基础.本节课,我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设计了各种生活情境,先通过观察初步感受〝每份同样多〞,引出〝平均分〞,再放手让学生动手分一分,从而建立〝平均分〞的概念,为今后学习除法打好基础.在此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合作得非常好,特别是分一分时,学生们都要自己的分法,体现了分法多样化,但最后还是觉得用乘法口诀最快最方便,这一思维的提升,锻炼了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增强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自信心.在巩固练习的环节中,我精心设计练习,从基础题 mdash; mdash;感受〝平均分〞,到提高题 mdash; mdash;辨析〝平均分〞,最后回归生活 mdash; mdash;升华〝平均分〞.40分钟的课堂转眼结束了,师生在民主.活泼地气氛中学习着.成长着.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教案范本五在《平均分》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各种情境,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实践机会.学生学得主动,课堂气氛热烈,知识获得与情感体验同步进行.反思本课的教学,我有以下几点认识:1.注重学生对平均分的感受和体验.在教学中,我创设了分糖果的情境,让学生自由地分,学生汇报,老师板书展示出了好几种不同的分法.为了从中引出平均分,我提了一个问题:你们最喜欢哪种分法呢?为什么?很多学生马上就把是平均分的分法找出来了.学生说了自己的理由,与平均分的概念相去不远,我马上用比较规范的语言归纳出了平均分的概念.然后,让生再次观察黑板上的分法,汇报交流哪些是平均分,哪些不是平均分.2.注重知识的二次利用.学生经过一次实际操作,对〝平均分〞有了初步的理解,再进行〝分橘子〞,大多数已能独立完成这一任务,学生提出了很多平均分的方法,需要师生共同探究方法的最优化.在后面的闯关游戏.巩固练习中,通过让学生说一说,把不是平均分的改成平均分,通过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明确〝平均分〞与〝不是平均分〞的区别,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理解.3.渗透了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闯关游戏.巩固练习时,我设计了四关,通过〝判一判〞.〝填一填〞.〝画一画〞.〝圈一圈,分一分〞形式多样的习题,既考查学生对平均分的掌握程度,渗透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又培养孩子多方位思考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总之,本节课我给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物的过程,把物体平均分现象展示给学生,把生活和数学相联系,在学生感受〝同样多〞的基础上概括出〝平均分〞的概念,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在头脑中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为认识〝除法〞积累丰富的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认识除法,才能收到水到渠成.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元二次方程优秀教案一元二次方程是初中数学的主要内容,在初中代数中占重要地位.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动小学四年级数学备课教案一堂好的数学课,当然应当生动.有趣,课堂活跃,吸引学生的参与也是重要的.但这仅仅关于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案范文合集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数学教案使学生初步体验到数学是一个充满着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探索过程.一起看看。
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1课时平均分教学设计
(3)小组合作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2.教学步骤:
(1)导入:以一个简单的平均分问题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平均分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授:通过讲解、举例、演示等多种方式,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掌握计算方法。
3.设计意图:巩固学生对平均分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学内容:本节课所学知识点的回顾。
2.教学过程:
a.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平均分的定义、性质、计算方法等知识点。
b.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总结解题技巧。
c.教师强调平均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c.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3.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平均分相关习题。
2.教学过程:
a.教师出示一组具有层次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b.学生完成后,教师选取部分答案进行讲解,指出解题中的注意事项。
c.学生互相批改练习,交流解题心得,提高解题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公平、公正的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平均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增强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学会在合作中解决问题,共同完成任务。
3.培养学生面对问题积极思考、主动探究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4.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2.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平均分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第二单元第1课时平均分(1)_人教新课标
第1课时平均分(1)【教学内容】教材第8~9页例1和例2【教材分析】“平均分”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也是学习除法的基础,是较难理解的数学概念。
教材提供了很多直观的、操作性强的教学素材,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平均分的含义。
【学情分析】在生活中,学生有过分物品的经历,但缺乏平均分物的实践经验。
教学时,由分物品的具体情境引入“平均分”后,要让学生实践操作,在过程中建立概念。
【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提高学习的兴趣,并初步建立公正、公平、团结、合作的人生观。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平均分的概念,具体操作平均分。
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经历“平均分”的过程。
【教学准备】1.教师:课件 2.学生:每人准备18个圆片【教学流程】情境导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探究。
探究新知―→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掌握概念。
巩固应用―→从多角度理解和深化平均分的概念。
课堂小结―→总结学到的知识和方法。
K【情境导入】小朋友们,我们班来了几个客人(请学生模拟客人),我们有一些礼物,要分给客人,你能不能帮老师分一下?怎样分才好呢?引导学生说出答案。
(板书课题:平均分(1))【探究新知】1.教学例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班来的客人有三位,只有6颗糖果,你打算怎样分给他们呢?出示课件:6颗糖果,3个小朋友师:这6颗糖果怎样分给3个小朋友?同桌讨论,用小圆片代替糖果分分看。
例如:(1)分成三份。
1颗,1颗,4颗(2)分成三份。
1颗,2颗,3颗(3)分成三份。
2颗,2颗,2颗师:这样的分法,你们同意吗?为什么?每个人分的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请多名学生复述。
2.教学例2师:同学们已经懂得了平均分的道理,我们就尝试来平均分这18个水果吧。
(出示课件)请同学们按教材的分法做一下,用小圆片代替水果。
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二单元第1课时平均分1教学设计
3.能够运用平均分的知识,进行简单的数学推理和问题解决。
难点解析:
(1)平均分的概念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
(2)学生在进行平均分操作时,可能会出现计算错误或操作不当的情况,需要教师耐心指导。
(3)将平均分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分析问题,找到解决方法。
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二单元第1课时平均分1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是总数平均分配的一种形式,能够识别和应用平均分现象。
2.学会使用简单的方法进行物品的平均分配,掌握将一定数量的物品或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的方法。
3.能够运用平均分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水果、文具等物品的公平分配。
(二)讲授新知
1.介绍平均分的定义,用简单的语言解释平均分是将总数平均分配给每一个成员,使每个人都能获得相同数量的物品。
2.通过具体实例,演示如何进行平均分操作。如将8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到2个苹果。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学会使用数学符号“÷”和“=”来表示平均分的结果。
3.针对不同情况,讲解平均分的计算方法。如当总数不能被成员数整除时,如何进行平均分。引导学生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2.培养学生公平、公正、合作、共享的情感态度,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会到平均分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公正待人的品质。
3.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克服困难的意志,使学生体验到通过努力解决问题带来的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4.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价值观,让学生意识到平均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家庭、学校、社会等场合的公平分配问题。
平均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3)设计具有层次性的练习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平均分的计算方法。
2.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为例,如分水果、分糖果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2)小组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课堂氛围。
平均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将一定数量的东西平均分成若干份的方法。
2.能够运用简单的除法计算,将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每份是多少。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数学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4.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能够将平均分的概念应用于日常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3.提高拓展题:设置一些需要学生运用逻辑推理和除法运算解决的问题,如“小明有15个铅笔,他想平均分给3个好朋友,但是铅笔不能掰开,请问该如何分配?”这类题目旨在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思维。
4.小组合作任务:安排一项小组合作任务,让学生共同完成一个平均分项目的调查和报告。例如,调查学校附近的商店在促销活动中如何进行平均分配,并撰写调查报告。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学生的直观体验,利用教具、学具等辅助手段,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2.激发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导他们运用已掌握的加、减、乘法知识来探究平均分的问题。
3.针对学生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4.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能力,提高课堂氛围。
最新新课标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一)精品教学设计(优质课)
1、创 (1)、今天老师给你们 操作
主发现平均
设 带来了一些小礼物。老 (3 )、各 分。 尊重 学生
情 师要送给你们。请动手 小 组 汇 报 的 学 习 自 主
境, 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 情况, 性、 创造性 。
感 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
教师引导学生
受 分完。(每一组的糖果的 (2 )、 学 积极 思维 ,通
每份应是多少根? 的 做 一
做。学生
圈一圈,
并说出自
己的分
法。
三、练 1、练习三第 2 题。
从多方面加深
习 巩 (1)、肯定第二种分法 、学生交 学生 对平均 分
固,应 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流讨论汇 的认识 ; 开放
用实践 (2)、引导学生观察第 报。
性的活动使学
3 种分法是不是平均
生多角度认识
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 该怎样做? 2、实践活动:插花活动 3、列举生活中平均分的 实例。
个合适的名称吗?
汇报
3、出示课题
(1)、小朋友取的名称
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
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
叫作平均分。
(板书课题)
(2)、请小朋友再说说
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
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
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
使它平均分?
二、实 1、 教学例 2:把 15 1、学生动 使体 现分法 的
际 操 个橘子平均分成 5 手分一分 多样化;开放
课题 平均分(一)
课时 第 1 课时 班级
编写者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课内容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本 P13~14
页,例 1、例 2 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平均分”是二年级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教案平均分1(精选五篇)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教案平均分1(精选五篇)第一篇:(人教新课标)二年级数学教案平均分1平均分教学内容:课本P13~14页,例1、例2及练习三中相应的习题。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
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教学准备:各种食物若干、实物投影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1.谈话导入,实际操作(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
老师要送给你们。
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
(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2)各小组动手操作(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2.观察问题(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4)学生自己取名。
3.出示课题(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板书课题)(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4)学生交流、汇报二、实际操作,学习习近平均分1.教学例2: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有几种分法?(1)讨论分配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3)学生汇报分法。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2.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3.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让学生圈一圈,并说出自己的分法。
)三、应用拓展,理解平均分1.练习三第2题。
(1)肯定第二种分法是符合题义的分法。
(2)引导学生观察第3种分法是不是平均分?要使它符合题意应该怎样做?(3)学生交流讨论汇报。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课时《平均分(一)》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课时《平均分(一)》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什么是平均分,能够简单地计算平均分。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3.引导学生认识平均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2.掌握计算平均分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
1.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是对总数进行均等分配。
2.培养学生的计算平均值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课件,包括有关平均分的图片和案例。
2.学生准备课堂笔记本和铅笔。
3.教室准备好黑板和粉笔。
五、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
1.教师出示一个班上同学的成绩单,让学生寻找成绩单中的规律。
2.引出“平均分”的概念,让学生猜测平均分的意义。
第二步:讲解
1.通过实例介绍平均分的计算方法。
2.讲解如何将总数均等分配给每个人。
第三步:练习
1.让学生参与课堂练习,计算一些简单的平均分问题。
2.小组合作,共同讨论解决平均分问题的策略。
第四步:总结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学习到的平均分知识点。
2.强调平均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课堂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册上关于平均分的练习题。
2.思考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描述该例子中如何计算平均分。
七、扩展阅读
阅读有关平均分的故事或实际案例,拓展对平均分的应用理解。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同学们已经初步掌握了平均分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希望大家能够积极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对数学的兴趣和掌握能力。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课时《平均分(一)》教案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课时《平均分(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1课时《平均分(一)》主要讲述了平均分的概念和简单的平均分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意义,掌握平均分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加减法和除法运算,对于新的知识有一定的接受能力。
但是,对于平均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动手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还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培养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的计算方法。
2.难点:学生能够运用平均分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动手操作法: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培养观察、思考、交流的能力。
3.小组合作法: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例,如水果、卡片等。
2.学具准备:学生准备相关的学习用品,如纸、笔、计算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图片,如水果、卡片等,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平均分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向学生介绍平均分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例如,教师可以展示一些水果,让学生将水果平均分给几个同学,并解释平均分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动手操作,将学到的平均分方法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例如,学生可以将一些卡片平均分给小组成员,或者将一些水果平均分给同学们。
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第1课时 平均分(一)(教案)
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第1课时平均分(一)(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平均分(一),主要涉及分数的初步认识,理解分数的概念,学会将整体分成若干等份,并能够正确计算每一份的大小。
教学内容将通过生动的实例和有趣的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概念,知道分数是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子表示取的份数,分母表示整体被分成的份数。
2. 培养学生将整体分成若干等份的能力,学会平均分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数学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理解分数的概念,尤其是分子和分母的含义。
2. 将整体分成若干等份,并计算出每一份的大小。
3. 将平均分的概念应用到实际问题中,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实物或图片,如水果、糖果等,用于进行平均分的活动。
2. 学生准备纸和笔,用于记录和计算。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物或图片,向学生展示一个整体,并提出问题,如何将这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
2. 讲解:讲解分数的概念,解释分子和分母的含义,并通过实例进行演示,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计算方法。
3. 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平均分的活动,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
4. 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平均分的计算方法。
5. 讨论与总结: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练习结果,并进行讨论,总结平均分的关键点和注意事项。
板书设计:1. 在黑板上画出整体和分成的若干份,用分数的形式表示出来。
2. 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出分子和分母,并解释其含义。
3. 画出一些平均分的实例,用分数表示每一份的大小。
作业设计:1. 布置一些平均分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完成。
2. 让学生观察家里的物品,尝试将它们平均分成若干份,并记录下来。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实例和有趣的活动,帮助学生理解了平均分的概念,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平均分》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平均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明确什么是平均分,能运用平均分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积极参与课堂讨论,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合作、分享和互助的精神,懂得尊重他人的不同见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1. 了解平均分的概念。
2. 掌握平均分的计算方法。
难点: 1. 理解平均分的本质。
2. 运用平均分进行问题求解。
三、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案、课件、实物道具等。
2.学生准备:课本、练习册等。
3.环境准备:保证课堂秩序,提供互动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在导入环节可通过一个简单的问题或图片展示引出平均分的概念,引发学生对平均分问题的思考。
2. 概念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幻灯片或板书,简单介绍什么是平均分,引导学生理解平均分的定义和意义。
3. 计算方法演示(15分钟)教师以实际例子向学生演示如何计算平均分,通过具体操作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计算方法。
4. 练习与讨论(20分钟)学生独立或小组完成练习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讨论解题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和思维能力。
5. 拓展应用(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拓展性问题,引导学生将平均分的知识应用到不同情境中,拓展学生思维。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教师对本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和提出问题。
五、课堂作业布置《平均分》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平均分概念和计算方法的掌握。
六、教学反思教师应及时总结教学过程,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做出相应优化,以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对平均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熟练运用平均分的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以上是本次《平均分》教学设计的详细内容,希望对教学有所帮助。
二年级平均分教学设计(集合9篇)
二年级平均分教学设计(集合9篇)二年级平均分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知道“平均分”的含义,初步了解平均分的方法。
2、通过学生具体操作平均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的能力。
向学生渗透朴素的人人平等思想。
教学重点:让学生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经历“平均分”的过程,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关键词:同样多平均分教具学具:演示教具:12个乒乓球、15枝铅笔、10个纸盒,课件。
学生学具:每小组10个小纸盒、15个乒乓球、20支铅笔。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小朋友,春天就要到了,你们喜欢什么活动?(春游)二(1)班的小朋友已经为明天的春游准备了许多好吃的,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都有哪些食品?(出示课件图片)2、观察画面,你发现了什么?3、小朋友观察得真仔细,二(1)班的小朋友在分苹果时,每份都同样多。
板书:“每份分得同样多”4、你们猜猜看,为什么每份要分同样多?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学习例1,引入平均分师:二(1)班的小朋友还有些食品没分好,咱们帮帮他们好吗?要求:(1)请各组同学利用20枝铅笔代替火腿肠,帮二(1)班的小朋友分火腿肠。
(2)要像他们分苹果一样每份分同样多。
A、小组讨论分配方案,突出怎样分每份才能分得同样多。
B、学生动手实践,分一分,老师巡视参与活动。
C 、小组推选代表到台前展示分配方案。
(3)小结: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2、巩固“平均分”的含义(1)作业P13 的“做一做”A 、读题,理解题意。
指名说说“平均分成5份”是什么意思?在“平均分”下注明每份同样多。
B 、动手操作:用10个小纸盒代替面包,动手分一分。
C 、同桌交流,边操作边口头表述:把10个面包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2个面包。
(2)同学们说得真好,你们能像这样,用“平均分”把刚才分食品时的每一种分法说一说吗?(指名说)3、学习例2,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5份。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2.1第1课时平均分》教学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2.1 第1课时平均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2.1 第1课时平均分》这一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并能够应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他们已经学习了加减法、数数、比较大小等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方法。
但是,他们对平均分的概念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践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们的思维方式可能还比较直观,需要通过具体的事物和操作来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并能够应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例题和实践,让学生体验和理解平均分的概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2.难点:让学生能够应用平均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平均分的概念。
2.操作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操作和实践,让学生在动手动脑中理解和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3.引导发现法:通过提问和引导,让学生自主发现和总结平均分的方法和规律。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准备一些实物,如苹果、糖果等,用于平均分的操作和实践。
2.课件准备:制作一些生动的课件,用于展示和讲解平均分的概念和方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实物或课件,创设一个生动的情境,如分发苹果或糖果,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物品平均分给其他人。
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方法和建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一些具体的例题,如将10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人,每人分得几个苹果。
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1课时平均分优秀教学案例
3.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如: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表现,给自己在平均分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打分,并说明理由。
4.教师要及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如:在学生反思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困惑和问题,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在教学评价方面,我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既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也关注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思维过程和情感态度。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平均分的方法,提高数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平均分的概念,理解平均分的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2.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小组成员的合作精神。如:让小组共同设计一个平均分的实践活动,要求成员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3.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如:在小组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会倾听组员的意见,尊重他人的想法,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如:在平均分实践活动结束后,让学生回顾自己是如何解决问题的,总结经验教训。
3.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教师鼓励学生们积极参与作业的完成,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数学能力。
五、案例亮点
1.情境导入的巧妙运用:通过讲述一个分蛋糕的故事,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情境导入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使他们能更快地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第1课时平均分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教学设计3篇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教学设计3篇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教学设计3篇平均分与平均数不同,是分物时所用的一种思想,指在分物体的时候,要尽可能地分完,而且还要使每一份得到的数相等。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下册《平均分》教学设计篇1 目标确定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能运用数及数的运算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2.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以生活中常见的“每份同样多”的实例合活动情境,让学生建立“平均分”概念,并结合具体的实例尝试平均分。
3.学情分析:“平均分”的概念学生不是很了解,但学生对“每份同样多”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学习起来不是很困难,教学中,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进行分一分,加深对平均分的理解。
学习目标1.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得结果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评价设计1、学生尝试分糖活动,完成对目标1的评价。
2、学生分一分,并独立完成课堂练习题,完成对目标2的评价。
学习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准备春游食品的情境图。
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1)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
小朋友正忙着准备春游食品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品。
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二、学习新知1.教学例1,引入“平均分”。
我们来帮助二(1)班小朋友准备春游食品好吗?我们先来分糖。
(1)学生用6个小○表示,尝试分一分。
(2)说说你是怎样分的?(3)汇总分的结果后告诉学生: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4)让学生再次分一分,这次要求把6个糖平均分。
2.巩固“平均分”。
(1)出示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1题。
学生看清题意。
特别请学生说一说“平均分是什么意思?”(2)出示教科书第8页“做一做”第2题。
一共有()片枫叶,每()片一份,平均分成了()份。
让学生用12张正方形卡片代替枫叶,摆一摆。
2024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课时平均分核心素养教案
呢?
师:是的,那大家来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摆放呢?
1.观察后汇报:糖果和果
冻每堆摆放的数量都是一样
的。
2.思考后交流汇报:他们
应该是想把这些东西都分给大
家,要每个人分得一样多才
好。
3.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活动意图:通过对主题图的观察,培养学生寻找数学信息的能力。同时在仔
细观察中,学生会发现许多物品堆放在一起,但桌面上有些物品的堆放却是有规律
的。通过讨论交流让学生认识到,分东西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每份分得一样多是
经常使用的,从而体会所学知识的价值。
环节二:1.自主尝试不同分法,感知平均分的特殊之处。
师:下面,我们先来分糖果吧。
课件出示教科书P8例1。
教师活动:
1、请大家拿出6个小圆片代替6颗糖
过程。
师:如果没有小棒,只有图,你会
选择什么方法?
师小结:像这样,我们按每2个一
份或者每4根一份把这些物品平均分,
连不适合。
学生也会提出更加便捷的方法,就
是直接想乘法口诀。因为6个4就是
24,所以24根香蕉,每4根一份,
正好可以分成6份。表扬这样掌握了乘
法的意义,会建立新知识与旧知识之间
的联系,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学生。
这样的分法可以概括为“每几个一份”。
活动意图:
适当的开放性问题有助于学生拓宽思路,理解问题的本质,此题是把总数拿来
分,知道每份数量,所以每份放的数量要是一样的,最后数出份数即为我们要的结
果。不管是哪种思维方式,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同时对图形表征处理问题形成
直观的对比,两种分物方法所选择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是不同的。加深理解两种活动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教案范本五篇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教案范本五篇《平均分》是人教版学校数学二年级下其次单元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平均分在本单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习除法的基础。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学校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教案范本,欢迎大家阅读!学校二年级下册数学《平均分》教案范本一一、教学目标:1、培育同学小组学习的力量。
2、学会运用平均分。
3、在详细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4、让同学充分经受“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5、初步熟悉“平均分”6、引导同学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7、培育同学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力量。
二、教学重点:理解把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三、教学难点:把握平均分的方法。
四、教学预备:各种食物若干。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1)、今日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
老师要送给你们。
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
(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2)、各小组动手操作(3)、各小组汇报状况,老师板书。
(二)、观看问题(1)、请小伴侣观看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觉了什么?(2)、同学观看汇报。
(3)、从观看中我们发觉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4)、同学自己取名。
(三)、出示课题(1)、小伴侣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写下板书:平均分(2)、小伴侣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方法使它平均分?(4)、同学沟通、汇报(设计意图):让同学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发觉平均分。
敬重同学的学习自主性、制造性。
老师引导同学乐观思维,通过问题的引申关心同学熟悉平均分。
(四)、平均分1、教学例2:把10个卡片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1)、论安排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3)、同学汇报分法。
(4)、你喜爱哪种分法?为什么?2、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同学动手分一分)3、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小学数学平均分教案5篇
小学数学平均分教案5篇《平均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第二单元第一节课的教学内容,平均分在本单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学习除法的基础。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学数学平均分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数学平均分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小组学习的能力。
2、学会运用平均分。
3、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
4、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
5、初步认识“平均分”6、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7、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理解掌握平均分的含义,方法。
三、教学难点:掌握平均分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各种食物若干。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分”(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小礼物。
老师要送给你们。
请动手把糖果分给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要求把糖果分完。
(每一组的糖果的数量不相同)(2)、各小组动手操作(3)、各小组汇报情况,教师板书。
(二)、观察问题(1)、请小朋友观察各小组分的结果,你发现了什么?(2)、学生观察汇报。
(3)、从观察中我们发现有些组分的同样多,你们能给这样的分法取个合适的名称吗?(4)、学生自己取名。
(三)、出示课题(1)、小朋友取的名称都很好,这些在数学上我们把每份分的同样多叫作平均分。
写下板书:平均分(2)、小朋友再说说刚才哪些组是平均分,哪些组不是平均分。
(3)、刚才不是平均分的小组你们有什么办法使它平均分?(4)、学生交流、汇报(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糖果的情境中自主发现平均分。
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创造性。
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维,通过问题的引申帮助学生认识平均分。
(四)、学平均分1、教学例2:把10个卡片平均分成5份,怎样分?(1)、论分配方案。
(2)、各小组动手分一分。
(3)、学生汇报分法。
(4)、你喜欢哪种分法?为什么?2、分一分: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应是多少根?(学生动手分一分)3、完成课本第14页的做一做,把12瓶矿泉水平均分成3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单元表内除法(一)
第1课时平均分(一)
【教学内容】
教材第7~8页例1、做一做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建立“平均分”的概念,知道平均分就是每一份分的结果同样多。
2.通过分一分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概括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经历“平均分”,在分东西的的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掌握“平均分”物品的几种不同方法。
【教具、学具】
准备教科书第7页参观科技馆食物情境放大图或课件;按例1内容,让学生准备实物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
1.出示教材第7页情境图。
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1)班明天要去参观科技园。
小朋友正忙着准备食物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备了哪些食物。
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二、导入新课
1.教学例1,引入“平均分”。
我们来帮助二(1)班小朋友准备食物好吗?请各组为二(1)班的小朋友分配食物。
(1)讨论分配方案。
突出每种食物“应该每份同样多”。
(2)动手分一分。
分好后,请各组代表展示分配结果。
(3)让学生观察各组为二(1)班小朋友准备的食物,从中发现:每份中的各种食物同样多。
说明: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三、巩固拓展
1.出示教材第8页“做一做”第1题。
请学生看题,并说一说题意。
联系前面讲的平均分的定义,仔细观察,认真分析。
2.出示教材第8页“做一做”第2题。
让学生用正方形卡片代替枫叶,数一数,分一分。
分好后,同桌讨论一下:一共有()片枫叶,每()片一份,平均分成了()份。
然后,按分的结果填空。
四、课堂小结
师:请学生回忆一下,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主要知道了什么叫做平均分,了解了平均分的基本定义,也就是“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并知道了生活中很多的的实际问题可以用平均分的相关知识来解决,学会平均分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将会有很大的好处。
【板书设计】
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第1课时平均分(一)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