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协同创新经典案例分析报告
校企协同育人典型工作案例
校企协同育人典型工作案例1. 实践性实习项目:某高校与某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践性实习项目。
学生在企业中参与实际工作,获得实践经验,同时也为企业提供劳动力支持。
这种校企协同育人的案例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2. 产学研合作项目:某高校与某企业合作开展研究项目,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学校提供专业知识和研究能力,企业提供实际需求和资源支持。
通过这种合作,学生参与到实际项目中,提高了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创新创业教育项目:某高校与创业企业合作,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项目。
学生在企业中学习创新创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参与到企业的创新创业活动中。
这种校企协同育人的案例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4. 产学研联合实验室:某高校与某企业合作建立产学研联合实验室。
学校和企业共同投入资源,开展科研和创新项目。
学生在实验室中参与到科研项目中,获得科研经验,提高科研能力。
5. 校企合作培训项目:某高校与某企业合作开展职业培训项目。
企业提供实际工作场景和专业培训,学校提供专业知识和教学资源。
学生参与到培训项目中,获得实际工作经验和技能。
6. 毕业设计合作项目:某高校与某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毕业设计合作项目。
学生在企业中进行毕业设计,解决实际问题。
这种校企协同育人的案例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专业实训基地合作:某高校与某企业合作建立专业实训基地。
学生在实训基地中进行专业实训,接触实际工作场景,提高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8. 企业导师指导项目:某高校与某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企业导师指导项目。
企业导师指导学生进行专业学习和实践活动,提供实际案例和指导意见。
这种校企协同育人的案例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实践能力。
9. 校企合作科研项目:某高校与某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
学校和企业共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参与到科研项目中,提高科研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0. 校企交流活动:某高校与某企业进行校企交流活动,例如举办企业讲座、实地考察等。
团队合作与协同创新的成功实践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
团队合作与协同创新在现代社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团队合作与协同创新成为组织和企业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
本文将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探讨团队合作和协同创新的实践经验和成功因素。
二、团队合作的成功案例分析案例一:XX公司开发项目团队该团队由不同专业背景的成员组成,在项目开发过程中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并建立了良好的沟通与协作机制。
他们通过定期的进度汇报和共享资源,取得了项目的成功。
案例二:XX医院手术团队该团队由外科医生、麻醉师、护士等人员组成,通过密切的配合和有效的沟通,实施了复杂的手术,并成功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他们的团队合作和默契配合成为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
三、协同创新的成功案例分析案例一:XX科技公司产品研发团队该团队通过与用户进行深入的沟通和需求调研,结合市场动态和技术趋势,共同创新出了一款颠覆性的产品。
他们的协同创新不仅带来了巨大的商业价值,也赢得了用户的高度认可。
案例二:XX大学跨学科研究团队该团队由来自不同学科的研究人员组成,在某一重大科研项目中展开合作。
他们通过共享知识、交流观点和互相启发,取得了重要的研究突破,推动了学科的发展。
四、团队合作与协同创新的关键因素和经验总结共同目标:团队成员应明确共同的目标和愿景,形成一致的方向和动力,促进合作与创新。
角色明确:团队成员应清楚自己的角色和责任,发挥各自的专长和优势,实现协同效应。
良好沟通:团队成员之间应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积极分享信息和意见,解决问题和取得共识。
信任与尊重:团队成员应建立互信和尊重的关系,形成良好的团队氛围和合作环境。
知识共享:团队成员应积极分享知识、经验和资源,促进跨学科的交流与创新。
创新激励:团队应提供适当的创新激励机制,激发成员的创造力和积极性。
五、结论通过对成功的团队合作与协同创新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些关键因素和经验。
团队合作和协同创新需要明确共同目标、角色明确、良好沟通、信任与尊重、知识共享和创新激励等要素的支持。
学校协同育人案例范文
学校协同育人案例范文在我们学校,有一个特别棒的协同育人案例,就像一场精彩的多人接力赛,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都在其中发挥着独特而又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案例背景。
我们学校位于一个充满活力但又有些复杂的社区。
这里的学生家庭背景各异,有来自各行各业的家庭,有富裕的,也有经济条件较为困难的;有文化程度较高的家长,也有忙于生计无暇太多顾及孩子教育的家长。
而且,周围的社会环境既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像博物馆、图书馆,也存在一些不良诱惑,比如一些小网吧可能会吸引个别自控力较差的孩子。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学校意识到单靠自己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要把家长和社会的力量都团结起来,才能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更好的成长环境。
二、协同育人的具体举措。
# (一)家校合作。
1. 家长学校的建立。
我们学校设立了家长学校,这可不是那种走形式的玩意儿哦。
每个月都会安排一次家长学校的课程,课程内容丰富多彩,就像一个教育大超市,家长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购”。
有专门针对如何辅导孩子作业的课程,因为好多家长一辅导作业就血压飙升,孩子哭家长也哭,所以这个课程超级受欢迎。
还有关于如何与青春期孩子沟通的课程,青春期的孩子就像一个个神秘的小星球,家长们总是摸不着头脑,这个课程就像一把钥匙,帮助家长打开孩子内心的大门。
2. 家长志愿者活动。
我们还大力开展家长志愿者活动。
家长们可积极了,就像一群热情的超级英雄。
有的家长擅长手工,就来学校教孩子们做手工。
有一次,一位家长教孩子们做纸雕,那些五颜六色的纸张在他手里就像被施了魔法一样,一会儿变成美丽的花朵,一会儿变成可爱的小动物。
孩子们看得眼睛都直了,纷纷动手跟着学,教室里充满了欢声笑语。
还有的家长是医生,就来给孩子们讲健康知识,告诉他们要少吃垃圾食品,不然小肚肚就会变成“小皮球”啦。
# (二)校社联动。
1. 社区资源进学校。
我们学校和社区就像一对好邻居,经常互相串门儿。
社区里的博物馆、图书馆经常会把一些展览、讲座搬到学校来。
家校协同教育案例[5篇模版]
家校协同教育案例[5篇模版]第一篇:家校协同教育案例家校协同教育案例“啪”的一声之后……“啪!”,在静静的走廊里,这个声音显得格外地响亮,我的心也随之一颤。
从小,我就很胆怯这个,不愿去看,更不用说这样去做。
但今天,我却近距离地清清楚楚地目睹了这一幕……。
原本为人煽凉的折扇却被杨某的家长狠狠地煽在了他的孩子的脸上。
在那一刹那,我感觉自己的心被狠狠地摔了一下。
再看孩子的脸,折扇的形状不偏不倚地印在了左脸颊上。
火辣辣地,像一根红香肠。
再看孩子的家长,气得满脸通红,试图在用这一举动来威慑孩子。
言谈之中,有再举进攻的趋势。
我见状赶紧舒缓气氛。
孩子捂着高高隆起的脸,满眼泪花。
此时,我的心仿佛被被摔到了谷底,沉甸甸地,要窒息的样子。
此时的我,就像一个罪人,陷入了尴尬的局面。
我都做了什么?孩子只不过是出于调皮,与同学打闹。
这是他这个年龄不可避免的错误。
可我,却只会告状。
这一记耳光,不仅打在孩子的脸上,更打在了我的心上。
让我不得不去思考自己在教育学生上的问题。
分析反思:在这件事上,我首先做了一个自我剖析。
我这样做的动机是什么?作为教师,每天面临着学生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学生之间的问题可能是最多的。
时间一长,首先,教师疲于去做这些事情。
又要教学又要育人。
恨不能有千头六臂。
其次,学生的反复性很强,面对老师的批评、威慑,持续不了多久。
因此,作为学校的一方,教师就拿出了杀手锏,希望让家长来协同教育。
为孩子告状,就成了家常便饭。
作为老师有一肚子委屈要去诉说,受到教育法的制约,除了说服教育,束手无策。
教师只能依托家庭教育,希望能够协同教育。
因此,就通过家长会,开学典礼上,留言本等等的途径来与家长沟通,希望求得共识。
而作为家的一方,多出在被动接受的一方。
但也不乏一些主动沟通者。
但为数不多。
忙于生计,无从估计等理由充分。
家长受教育水平的差异也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教育方式也大相径庭,有的家长过度张显家长的权威,对孩子缺少尊重,孩子犯了错误,不由分说,打骂算作是教育,从不给孩子解释机会,更有甚者,一个不顺心就对孩子又骂又打。
学校教育创新实践的典型案例分析
学校教育创新实践的典型案例分析在当今快速变化的时代,传统的教育模式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
教育创新不再仅仅是提升学生的学术成绩,更是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力培养及其适应未来社会的能力。
在这背景下,一些学校开始探索教育创新的新路径,通过实践案例展示了教育改革的可能性。
以下将从几个典型案例出发,分析其创新实践及其带来的成效。
在某市的高中中,学校启动了以“项目为导向”的学习模式。
该模式强调学生在真实的项目环境中进行学习,通过团队合作解决实际问题。
学校与多个行业合作,设计出一系列跨学科的项目,例如“校园可持续发展项目”,学生需设计并实施一个能够减少学校资源消耗的方案。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运用到科学、数学知识,还学习到了沟通、协作和项目管理等重要技能。
这样的实践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结合,从而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增强了职业适应能力。
另外一所小学实施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改革。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在课外通过视频和在线教材学习新知识,而课堂时间则用于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实践活动。
教师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个性化教学,能够根据每个学生的具体需要进行调整。
在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显著提升,很多原本内向的学生在讨论时也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实践证明,这一模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还加强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在某中学,学校引入了STEAM教育(科学、技术、工程、艺术和数学)的理念,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方式。
学校组织了一系列以“创客教育”为主题的工作坊,鼓励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来解决问题。
在一个项目中,学生被要求设计一个能解决校园某一问题的装置。
他们需要进行市场调查、设计原型并进行测试,这一过程要求他们综合运用多科知识。
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显著提升,团队合作精神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培养了孩子们的创造力与创新能力。
一所职业学校则着重于与行业的深度合作,推行“校企合作”的模式。
教育创新案例报告(2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教育领域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教育创新成为提升教育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
本报告以我国某知名高校智慧校园的构建与实践为例,探讨教育创新的具体路径和成效。
二、案例背景某知名高校在2015年启动了智慧校园建设项目,旨在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打造一个智能化、个性化、开放式的教育环境。
项目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国高校教育创新提供了有益借鉴。
三、案例实施过程1. 顶层设计智慧校园建设伊始,学校成立了专门的项目领导小组,明确了建设目标、原则和实施路径。
经过深入调研,学校制定了《智慧校园建设实施方案》,明确了项目建设的总体框架和阶段性任务。
2. 基础设施建设学校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校园网络、数据中心、物联网等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采购了一批先进的教学设备,如智能黑板、虚拟现实设备等,为智慧校园的构建奠定坚实基础。
3. 教学资源建设学校积极开展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包括课程资源、教学案例、教学视频等。
通过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构建了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便捷的学习平台。
4. 教学模式创新学校积极推进教学模式改革,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
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实现个性化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5. 管理服务优化学校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校园管理服务。
通过智能门禁、校园一卡通、在线服务等手段,提高校园管理的效率和便捷性。
四、案例成效1. 教学质量提升智慧校园建设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技术支持,提高了教学效果。
学生通过线上学习、线下实践,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
2. 教育公平性增强智慧校园建设使得优质教育资源得以共享,缩小了城乡、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提高了教育公平性。
3. 校园管理效率提升智慧校园建设优化了校园管理服务,提高了管理效率。
学校领导、教师和学生均感受到了校园环境的改善。
通过校地协同创新构建区域性科技创新情报信息服务平台之实践——以惠州学院图书馆为例
Ta k i n g t h e S c i - t e c h I fo n r ma t i o n Ne t wo r k o f S h a n x i Pr o v i n c e a s a n Ex a mp l e
DU Ro n g p i n g, LI U Cu i l i n g ,LI U S u o r o n g
天津轻工学院塑料成型加工专业 , 副研究员 , 山西省科学 技术情
报研究所 ,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 大街 3 6 6号 , 0 3 0 0 0 1 .
[ 1 ] 贺德方. 我 国科技情报行业发展战略与发展路径 的思考 [ J ] .
Pr o b e i n t o S c i - t e c h I n f o r ma t i o n S e r v i c e a n d S c i - t e c h I fo n r ma t i o n Wo r k
2 0 1 3 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第2 3 卷
第l 7 期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5 — 0 8
通 过 校地 协 同创 新构 建 区域 性 科 技创 新 情报信 息服务平 台之 实践
— —
以 惠 州学 院 图书馆 为例
周 红 炜
( 惠州学院图书馆 , 广东惠州 , 5 1 6 0 0 7 )
资源 , 开展 科技信 息资源保 障 、 科技 情报 分析 与咨询、 科技 查新、 科技 策划与研 究等 多 方面的工作 , 有 力促进 了区域科技创新研 究。介绍 了建设 惠州科技创新情报信 息服务
平 台的 意 义 , 阐述 了该 平 台的 建设 内容 与 建设 成 效 。
校地合作可行性分析报告
校地合作可行性分析报告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教育资源的需求也逐渐增加。
在这一背景下,校地合作成为提供优质教育资源的重要途径之一。
校地合作是指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等进行广泛合作,共享资源,互相支持,促进教育发展的一种合作模式。
本报告将从教育资源、双方利益、政策支持等方面对校地合作的可行性进行分析。
二、教育资源在城市化进程中,地方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教育资源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
但是,教育资源的利用率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与此同时,学校作为教育资源的主要提供者,拥有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专业教师队伍。
通过校地合作,学校可以将自身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满足地方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三、双方利益校地合作可以带来双方的共同利益。
首先,学校可以通过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合作,提高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
同时,校地合作可以为学校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和资金支持,提升教育质量。
其次,地方政府可以通过校地合作吸引更多的学生和家庭,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就业机会。
同时,地方政府还可以在合作中提升城市的教育形象,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
双方利益的实现还需进一步明确合作内容、目标和前期投入等方面的细节,确保双方收益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四、政策支持校地合作在我国的发展已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相关政策支持也在逐步完善。
首先,国家层面出台了许多相关政策,鼓励学校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合作,共同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
政府通过提供资金、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为校地合作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其次,地方政府也积极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和推动校地合作的开展。
地方政府提供土地、资金、税收优惠等多方面的政策支持,为校地合作的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五、可行性分析根据以上的分析,校地合作具有较高的可行性。
首先,学校和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等具有共同的利益诉求,通过合作可以实现互利共赢的局面。
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教育资源,提高自身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
校地合作创新举措调研报告
校地合作创新举措调研报告标题:校地合作创新举措调研报告引言:校地合作是大学和地方社会经济的有机结合,是推动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了深入了解和分析校地合作创新举措的实施情况及效果,本文将对相关调研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一、调研目的及方法本次调研旨在了解校地合作创新举措的执行情况、主要困难和挑战,以及给予支持的政策和措施。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实地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80份,访谈20场。
二、调研结果分析1. 校地合作创新举措执行情况调研结果显示,大多数高校都积极参与了校地合作创新举措,83%的受访者表示自己所在高校开展了此类活动。
同时,也有部分高校未积极参与,主要原因是缺乏人力资源和财务支持。
2. 校地合作创新举措的主要困难和挑战调研结果发现,校地合作创新举措的主要困难和挑战包括:(1)双方合作意愿不强烈,缺乏有效合作机制;(2)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不足;(3)法律法规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问题。
3. 政策和措施支持调研结果显示,地方政府对校地合作创新举措给予了一定的政策和财务支持,包括设立专项资金、制定有关政策和法规等。
此外,地方政府还为校地合作提供办公场所和实验设备等需求。
三、总结与建议通过对校地合作创新举措的调研,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加强校地合作意识,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促进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2. 加大对校地合作创新举措的政策和财务支持,鼓励高校和企业的合作;3. 提供法律法规和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政策指导,维护创新成果的合法权益;4. 加强校企合作的实际操作培训,提高高校师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结论:校地合作创新举措是推动科技创新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困难和挑战。
需要加强校地合作意识,提供政策和财务支持,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同时加强培训,以提高高校师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只有通过努力,才能进一步推动校地合作创新举措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学校协同育人案例范文
学校协同育人案例范文在我们的[学校名称],有这么一个充满活力与爱的协同育人故事,就像一场精彩的大合奏,每个参与者都是独特而不可或缺的音符。
一、“问题学生”小辉的转变。
小辉是我们学校出了名的调皮大王。
上课的时候,他就像屁股上长了刺儿一样,坐不住,不是打扰旁边的同学,就是自己搞些小动作。
作业呢,那更是能拖就拖,能不做就不做。
老师们都很头疼,找他谈了好几次话,可效果就像一阵风吹过水面,只泛起一点小涟漪,很快就恢复原样了。
这时候,我们的协同育人计划开始启动啦。
首先是班主任老师,像个超级侦探一样,深入了解小辉的家庭情况。
原来,小辉的父母工作特别忙,经常很晚才回家,平时对小辉的关心就只停留在问一句“作业做了没”,然后就各忙各的了。
于是,班主任老师决定先从家庭入手。
她给小辉的父母打了个电话,电话里那可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就像个经验丰富的谈判专家。
老师说:“小辉这孩子其实很聪明的,就是缺乏关注和引导。
你们再忙,也得抽出点时间来陪陪孩子呀,这就像给小辉这棵小树苗浇水施肥一样重要呢。
”小辉的父母听了之后,觉得很愧疚,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接下来,家校合作就像紧密咬合的齿轮一样开始运转了。
小辉的父母调整了工作安排,每天都会抽出至少一个小时的时间陪小辉做作业、聊天或者一起玩个小游戏。
而在学校里,老师们也没闲着。
各科老师商量好了,专门为小辉制定了一套个性化的学习计划。
语文老师给他准备了一些有趣的故事书,让他从阅读中找到乐趣;数学老师则用一些小道具,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像魔术一样神奇。
同时,社区也来凑“热闹”了。
我们学校所在的社区有一个志愿者辅导中心,里面的志愿者们听说了小辉的情况后,主动邀请小辉周末去参加他们的学习小组。
在那里,小辉结识了很多新朋友,大家一起学习、互相帮助,氛围特别好。
就这样,在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共同努力下,小辉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
课堂上,他开始认真听讲了,还会积极举手回答问题。
作业也能按时完成了,而且书写越来越工整。
两地协同教研活动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为了加强教育资源共享,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与某地某校开展了两地协同教研活动。
本次教研活动历时一周,通过课堂观摩、教学研讨、专家讲座等形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以下是本次教研活动的总结。
二、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资源共享已成为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
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我校与某地某校决定开展两地协同教研活动,旨在通过交流与合作,促进双方教育教学水平的共同提高。
三、活动内容1. 课堂观摩本次教研活动,双方学校共观摩了15节优秀课例,涉及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多个学科。
观摩过程中,教师们认真聆听、记录,对优秀课例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剖析。
2. 教学研讨观摩课后,双方教师围绕课堂观摩内容,开展了热烈的教学研讨。
研讨过程中,教师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享了各自的教学心得和经验,对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3. 专家讲座为提高教师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双方学校邀请了知名教育专家开展了专题讲座。
讲座内容涉及课程改革、教学策略、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为教师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
4. 校际交流在活动期间,双方学校校长及教师代表进行了座谈,就学校管理、课程设置、师资培训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共同探讨教育改革与发展策略。
四、活动成果1. 教学水平的提高通过本次教研活动,双方教师的教学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他们在观摩、研讨、讲座中汲取了优秀的教学经验,为今后的教学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2. 教育资源共享本次教研活动促进了教育资源的共享,双方学校在课程设置、教学设备、师资培训等方面实现了互补,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保障。
3. 校际友谊加深在活动过程中,双方学校教师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增进了彼此的了解和友谊,为今后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总结与展望本次两地协同教研活动取得了圆满成功,达到了预期目标。
德国高校企业协同创新经验案例
德国高校企业协同创新经验案例
德国高校企业协同创新,那可真是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啊!就拿慕尼黑工业大学来说吧,它和众多知名企业的合作那叫一个紧密!你知道吗,宝马公司就经常和慕尼黑工业大学一起搞创新项目。
想象一下,那些聪明的大学生和经验丰富的企业专家们凑在一起,激烈地讨论着各种新奇的想法,这不就像一场超级大脑的派对嘛!
在柏林自由大学,也是同样精彩。
学校里的科研团队和当地的科技企业简直是最佳搭档!比如有一家新兴的软件公司,和柏林自由大学的计算机科学系共同研发了一款超级酷炫的应用程序。
学生们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企业也得到了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这不是双赢是什么!
还有斯图加特大学,它与德国的汽车制造企业合作得那叫一个火热。
学生们有机会直接参与到汽车的研发和设计中,哇塞,这是多么难得的机会呀!简直就像是拿到了一把打开未来成功大门的钥匙。
比如说,曾经有个学生在参与项目中提出了一个超级棒的设计理念,最后居然真的被用到了新车型上,这不是太酷了吗!
德国的高校企业协同创新真不是盖的呀!它不仅仅是让学校和企业连接起来这么简单,更是创造了一种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氛围。
在这种氛围下,
新的想法像雨后春笋一样不断冒出来。
这就好比是一个巨大的创新引擎,不断推动着德国的科技和经济向前发展。
难道我们不应该好好借鉴一下德国的经验吗?让我们也能拥有这样强大的创新活力,去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基于校地协同的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以崇左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为例
[收稿时间]2020-06-11[作者简介]黄明格(1975-),男,湖南桑植人,广西教育学院培训学院副院长,教育学硕士,馆员,研究方向:基础教育、教师教育。
邱晖(1979-),女,广西桂林人,广西教育学院党政办副主任、宣传部副部长,文学学士,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经济与管理。
[摘要]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协同育人的大背景下,建立健全协同育人机制,提升教师教书育人的能力素质是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际需求。
文章通过崇左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的实践研究,提出了基于“混合式工作坊”、教师职业一体化发展、职后反哺职前师范生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教师队伍人才培养和体系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校地协同;人才培养;育人模式[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1)07-0033-04University Education教师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第一资源,是教育之本。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族振兴、国家富强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这就要求我们在培养教师时牢牢把握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等原则,以此造就一批好老师[1]。
如何培养高质量的教师人才队伍不仅仅是师范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内在迫切需求。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就指出,要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提升教师教书育人能力素质[2]。
在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协同创新、协同育人”的大背景下,许多高校也积极开展了协同育人模式的探索与改革,按照“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知识传授和能力提高相结合、素质教育和专业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思路,努力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素质教育相结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3]。
崇左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是由广西教育学院与崇左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一项校地协同的区域教育综合改革项目,旨在通过“高校—政府—中小学”三位一体的协同合作,建立起协同创新、协同育人的全新模式,并以学校带动教师发展,以教师带动学生成长来提升边境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和实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国内外 校地融合案例
以下是国内外校地融合的案例:
- 美国科利奇希尔图书馆:由科罗拉多州的威斯敏斯特公共图书馆和前程社区学院图书馆联合共建共享。
图书馆馆舍建设经费由社区学院和政府共同出资,所有权归州政府。
在馆藏建设方面,由两馆自行预算、采购和维护。
前程社区学院拥有独立的主体图书馆,新建的校地融合型图书馆作为学院分馆,与高校主体图书馆相分离,但可以方便地获取学校主体图书馆的馆藏文献资源。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上海市松江区洞泾镇合作,依托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学科优势和人才资源,共建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社区教育、文化交流等于一体的“大学小镇”。
- 深圳大学城:由深圳市政府和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9所高校共同建设,是我国第一个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的大学城。
大学城内各高校相互协作,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学科优势互补、科研项目合作等目标。
校地融合可以充分发挥高校和地方的资源优势,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经济发展。
在实践中,国内外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校地协同创新经典案例分析报告
校地协同创新经典案例分析报告校地协同创新经典案例分析报告项⽬代码:ITECK-A-SJ-2016-0001编制:校对:审核:批准:2016年01⽉⽬录⼀、研究背景 (1)1、合作创新的必要性 (1)2、合作创新的可能性 (2)⼆、研究意义 (3)三、校地协同创新模式 (4)四、国外的校企合作模式介绍及分析 (5)1、英国“⼯读交替”模式 (5)2、美国“合作教育”模式 (5)3、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5)4、澳⼤利亚“TAFE”模式 (6)5、⽇本协同创新和⾼⽔平⼤学建设的基本经验 (6)五、国内协同创新的案例分析 (11)1、清华⼤学苏州汽车研究院 (13)2、沈⿎⼤⼯协同创新 (20)3、⼴州地区⾼校协同创新模式分析 (30)六、总结 (41)⼀、研究背景1、合作创新的必要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不仅推动着企业技术的变⾰,也使得⼈类社会的⽣活⽅式发⽣剧烈变⾰,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术越来越多的呈现交叉融和状态,这也使得知识和技术的难度和深度越发增加,复杂化的产品也⽇益増多,知识的跨组织特征变得越来越明显,能够给不同知识技术带来补充的企业间合作创新得到快速发展(Senge,2008;陈宁,2012)。
另外,知识经济条件下,培育技术创新的能为已经成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元素。
然⽽鉴于知识的跨界性越来越普遍、边界越发模糊、技术融合度空前提⾼,送给每⼀个独⽴企业的创新带来了较⼤的挑战,仰赖⾃⾝资源基础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往往受到越来越多困难(Pacheet吐2010;阮国祥,2007)。
现有的技术环境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很难仅仅借助⾃⼰的知识资源⽽维持竞争优势,其所实施的创新亦同样如此。
现有的外部环境呈现出动态性、复杂性的特点,⾼新技术产业由于其产品⽣命周期较短、知识更新程度⾼,其外部环境的特点更体现出动态复杂的特点,送对企业创新能⼒培育提出了较⼤的挑战。
Po校地ell等⼈(2005)的研究表明,新知识的出现往往与流动性相关,只有⼈群流动起来才会孕育出创新知识,这也佐证了缘何企业内部需要不断进⾏⼈员更新或者经常进⾏校园招聘的原因,由此推断组织结构的灵活性是孕育创新的重要基础性条件。
典型案例 校地协同
典型案例校地协同
校地协同的典型案例包括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和武义县教育局与中国计量大学的合作。
河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坚持“立足河南、面向全国、依托军工、服务社会”的办学定位,发挥学校军工办学特色和优势,积极推进校地命运共同体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同行同向、同频共振。
该校地协同创新体现在多个方面:
1. 学校积极推动专业群与地方企业的相互融合和深度合作,通过构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体系,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
2. 政校企共建了多个服务区域创新发展的平台,如河南省工程实验室、河南省工业网络嵌入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共同提升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
武义县教育局与中国计量大学的合作也是一个校地协同的典型案例。
双方通过合作,进一步深化当地产教融合,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
合作内容包括共同设立国学院、建立双师型团队、设立优秀传统文化基地学校、设立同等学力研究生实践基地以及发起成立诗教联盟等,共同推动武义教育与产业的协同发展,培养创新性应用型人才。
总的来说,校地协同的典型案例表明了学校与地方政府的深度合作可以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共同促进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学校协同育人案例范文
学校协同育人案例范文在咱们[学校名称],有这么一个充满活力与爱的协同育人故事,就像一场精彩的多人接力赛,每个参与者都发挥着独特而不可或缺的作用。
一、主角登场:调皮的小明。
小明可是咱们学校出了名的“小调皮”。
课堂上,他的屁股就像装了弹簧,老是坐不住,一会儿捣鼓铅笔盒,一会儿和同桌窃窃私语。
作业也是马马虎虎,能应付就应付。
老师们都为他头疼不已,多次找他谈心,效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
二、家庭助力:家长的觉醒。
这时候,家庭这个重要的环节开始发挥作用了。
小明的班主任和家长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沟通。
原来,小明的父母工作都很忙,平时对他的关注比较少,以为只要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就够了。
班主任给家长详细讲述了小明在学校的表现,还分享了一些教育孩子的小妙招。
小明的父母这才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在孩子教育上的缺失。
从那以后,他们调整了工作安排,每天都会抽出时间陪小明做作业。
爸爸会和他一起探讨数学难题,妈妈则陪着他阅读课外书籍。
家庭氛围变得温馨又充满学习的气息。
三、学校调整:个性化教育方案。
学校这边呢,也没有闲着。
老师们针对小明的情况,专门制定了个性化的教育方案。
语文老师发现小明对故事很感兴趣,就鼓励他在课堂上分享自己读过的小故事。
这可不得了,小明一下子来了精神,为了能在课堂上有精彩的表现,他开始认真阅读各种故事书,还会主动向老师请教一些生字词的用法。
体育老师也加入了“改造”小明的队伍。
他发现小明虽然调皮,但运动细胞很发达。
于是,就让小明担任体育课的小队长,负责带领同学们做热身运动和一些简单的体育训练。
这让小明感受到了被信任的快乐,在课堂上也更加遵守纪律了。
四、社区帮忙:课外拓展新天地。
咱们学校所在的社区也积极参与到小明的成长中来。
社区里有个志愿者组织,专门为孩子们开展各种兴趣活动。
他们了解到小明的情况后,邀请他参加了一个手工制作小组。
在手工制作小组里,小明的创造力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他跟着志愿者叔叔阿姨们学习制作各种小玩意儿,从简单的纸飞机到复杂的木质小摆件。
学校协同育人案例范文
学校协同育人案例范文在咱们这个充满活力与希望的[学校名称],有一个超酷的协同育人故事,就像一场精彩的团队冒险,主角有学校、家庭和社会,大家齐心协力,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超棒的成长环境。
一、故事的开端:发现问题。
咱们学校有个叫小明的孩子,他呀,在学习上总是提不起劲儿,上课的时候就像个小迷糊,作业也是马马虎虎。
老师发现这个情况后,就像侦探一样开始调查。
原来,小明的家庭环境有点特殊,他的父母工作特别忙,经常加班,晚上回家都很晚,根本没时间辅导他的学习,也很少和他交流。
而且,小明在社区里也没什么朋友,总是一个人玩,感觉有点孤单。
二、学校的出击:主动沟通与计划制定。
学校可不能坐视不管呀。
班主任老师首先就给小明的家长打了电话,约他们到学校来好好聊一聊。
这一聊,可把问题都摊开了。
家长也很无奈,他们知道自己对孩子的关心不够,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办。
这时候,老师们就像超级英雄一样站了出来。
老师们和家长一起制定了一个特别的计划。
老师们答应在学校里给小明更多的关注,给他安排学习小组,让他和同学们一起学习、互相帮助。
家长呢,也努力调整工作时间,每周至少抽出三天来陪小明做作业,和他聊聊天,了解他在学校的情况。
三、家庭的改变:积极配合与温暖陪伴。
小明的家长那可是相当给力。
爸爸为了能早点回家,和同事协调换了一些工作任务,妈妈也尽量把一些家务事放到周末去做。
每天晚上,家里就有了温馨的学习场景。
小明在写作业的时候,遇到不会的问题,爸爸就耐心地给他讲解,妈妈在旁边给他削水果,还时不时鼓励他几句。
这种温暖的陪伴,让小明感觉自己像个被宠爱的小王子。
慢慢地,他对学习的兴趣开始增加了,在学校里也变得开朗起来。
四、社会的助力:社区活动与资源共享。
咱们学校所在的社区也来帮忙啦。
社区知道了小明的情况后,专门为孩子们组织了一些有趣的活动,像科普小讲座、手工制作比赛之类的。
小明在这些活动中认识了好多新朋友,他的小世界一下子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而且,社区里有一些退休的老教师,他们自愿组成了一个辅导小组,每周六下午都会在社区活动室给孩子们辅导功课。
三方协同案例
三方协同案例一、引言三方协同是指在一个项目或任务中,三个或更多个不同组织或个体之间进行协调合作的过程。
这种协同能够促进信息共享、资源整合和工作协作,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项目成功率。
本文将通过介绍三个不同领域的三方协同案例,深入探讨三方协同的重要性、挑战和实施方法。
二、教育领域的三方协同案例2.1 教育机构、学生和家长的协同在现代教育中,教育机构、学生和家长之间的协同非常重要。
教育机构需要与学生和家长密切合作,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家庭背景,同时向家长传达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表现。
通过三方协同,可以更好地支持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高教育质量。
2.2 学校、企业和社区的合作学校、企业和社区之间的协同合作可以促进青少年的综合素质教育和职业发展。
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和职业指导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职业发展路径和就业市场需求。
同时,学校还可以与社区合作,开展社会实践和志愿者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2.3 跨国教育合作项目跨国教育合作项目是不同国家之间的三方协同合作,旨在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和优化。
通过跨国教育合作项目,学生可以在国际化的教育环境中学习和交流,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全球视野。
教育机构可以互相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高教育质量和国际竞争力。
三、医疗领域的三方协同案例3.1 医院、患者和保险公司的协同在医疗领域,医院、患者和保险公司之间的协同合作对于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至关重要。
医院需要与患者和保险公司共享医疗信息,确保患者的诊疗过程和费用报销顺利进行。
同时,患者也需要与医院和保险公司密切合作,了解诊疗方案和保险政策,做出正确的医疗决策。
3.2 跨专业医疗团队的协同在复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过程中,跨专业医疗团队的协同合作非常重要。
医生、护士、药师、放射科医生等专业人员需要共同制定诊疗方案、交流病情信息和协调工作安排。
通过三方协同,可以提高医疗团队的工作效率和病人的治疗效果。
3.3 跨国医疗合作项目跨国医疗合作项目可以促进不同国家之间的医疗资源共享和协同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校地协同创新经典案例分析报告项目代码:ITECK-A-SJ-2016-0001编制:校对:审核:批准:2016年01月目录一、研究背景 (1)1、合作创新的必要性 (1)2、合作创新的可能性 (2)二、研究意义 (3)三、校地协同创新模式 (4)四、国外的校企合作模式介绍及分析 (5)1、英国“工读交替”模式 (5)2、美国“合作教育”模式 (5)3、德国的“双元制”模式 (5)4、澳大利亚“TAFE”模式 (6)5、日本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基本经验 (6)五、国内协同创新的案例分析 (11)1、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 (13)2、沈鼓大工协同创新 (20)3、广州地区高校协同创新模式分析 (30)六、总结 (41)一、研究背景1、合作创新的必要性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不仅推动着企业技术的变革,也使得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发生剧烈变革,不同领域的知识和技术越来越多的呈现交叉融和状态,这也使得知识和技术的难度和深度越发增加,复杂化的产品也日益増多,知识的跨组织特征变得越来越明显,能够给不同知识技术带来补充的企业间合作创新得到快速发展(Senge,2008;陈宁,2012)。
另外,知识经济条件下,培育技术创新的能为已经成为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元素。
然而鉴于知识的跨界性越来越普遍、边界越发模糊、技术融合度空前提高,送给每一个独立企业的创新带来了较大的挑战,仰赖自身资源基础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往往受到越来越多困难(Pacheet吐2010;阮国祥,2007)。
现有的技术环境已经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很难仅仅借助自己的知识资源而维持竞争优势,其所实施的创新亦同样如此。
现有的外部环境呈现出动态性、复杂性的特点,高新技术产业由于其产品生命周期较短、知识更新程度高,其外部环境的特点更体现出动态复杂的特点,送对企业创新能力培育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Po校地ell等人(2005)的研究表明,新知识的出现往往与流动性相关,只有人群流动起来才会孕育出创新知识,这也佐证了缘何企业内部需要不断进行人员更新或者经常进行校园招聘的原因,由此推断组织结构的灵活性是孕育创新的重要基础性条件。
对于相对固化稳定的企业组织来说,为了确保组织结构能够表现出强大的灵活性,借助外部力量展开合作创新似乎成为企业的不二选择。
合作创新有利于不同组织异质化知识的交流与融合,同时又保证了企业自身的独立性,有利于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
合作创新本身常被视为一种研发模式,它的根基在于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
这种创新方式能够让企业可快速高效的获得其想要的资源和力量促进自身的发展,另外,合作创新实际上也分担了创新中的风险,使企业更愿意去尝试本身包含不确定的创新,増强了企业实施创新的欲望(韩国元,2014)。
在Arvanitis(2009)看來,合作创新的参与方式往往校地联合研发和技术交易最为普遍,因此他认为企业合作创新的本质就是一种交易式的资源获取方式,这种方式节约了企业的交易成本、提升了创新效率,加之合作创新的风担风险功能使得企业通过这种创新优化了资源配置、促成其持续成长。
当前,合作创新己成潮流,目前中国企业己经意识到合作创新的巨大魅力,不少企业己经开展了如火如茶的产学研合作,然而遗憾的是很多产学研在合作上表现为形式大于内容、短期大于长期,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大致分为两类,其一是产学研合作的临时性需求、其二是应付组织内外部的政治性考核。
中国企业在遭遇国际经济危机的冲击之后变得越发成熟,迫切需要恰当的理论指导来巧展合作创新,遗憾的是在合作创新领域的理论探究仍然处于初期阶段。
中国企业要想摆脱被动地位、主动实施创新,并依赖创新获取竞争优势,显然合作是一条必由之路,合作创新也必然会成为诸多企业的重要选择。
2、合作创新的可能性合作创新是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组织机构之间,资源共享或优势互补为前提,校地合作进行研究开发为主要形式,为了克服研发中的高额投入和不确定性、规避风险、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应对紧急事件的威胁,节约交易成本而形成的技术合作契约关系(傅家撰,1998)。
合作创新校地是合作创新为目的,校地组织成员的共同利益为基础而自愿形成的研发组织体。
实施合作创新可校地使合作各方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完成技术创新和推向新市场,共同分享利益。
合作技术创新可校地培养彼此的协作精神,共同获利。
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再是传统商战所遵循的恶性竞争的经营理念,而是在竞争中实现双赢。
正是由于合作创新能够实现组织的双赢,就使得组织间创新成为可能。
另外,从某种程度來看正是由于环境的动态竞争加剧、对组织创新能力的要求进一步提高,使得组织之间出现了合作创新的可能性。
从知识创造的视角出发,企业与科研院校之间多元化知识的碰撞与组合,丰富企业创新要素,进而能够提升合作创新的可能性。
合作创新项目能否成功需要经过长时间才能检验,绩效是所有组织中管理的核也。
那么,该组织是否管理得当,直接影响到组织合作创新的可能性,基于成效和效率的绩效直接决定一个组织的成功。
组织必须要积极管理知识创造和进行更广泛意义上的知识管理,因为它们被认为是影响组织绩效的重要因素。
二、研究意义技术创新视为组织知识创造而不是简单地解决问题。
诸多原因说明了这个观点的重要性,校地及为什么研究技术创新对管理有着重要作巧,特别是部口间或者跨组织的研发项目中的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视为组织的知识创造。
与通过社会化活动来分享的显性知识不同,隐性知巧几乎无法表达并具有高语境特点。
传统意义上的知识,特别在西方,强调专利、书籍等形式的显性知识,是作为知识创造过程的最佳成果形式。
如果加入了隐性知识的概念,知识创造的过程才完整,也会被更好地了解。
合作创新中纳入隐性知识的扩散和传播过程对于研究合作的知识创造理论大有禅益,这也有助于充实知识管理的相关理论,事实上发现合作创新过程中知识创造一般规律对于企业后期实施开放式创新和更好的开展探索性创新无疑是极其有益的,当然这方面的理论尚未有很好的进展。
三、校地协同创新模式为充分发挥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智力资源优势和创新人才优势,积极引导驻区高校、科研院所的创新资源优势转化为海淀区创新能力优势,近年来,高校围绕挖掘驻区高校院所科技创新资源优势,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体制机制,建立了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校地合作模式。
具体包括以下五种模式:1、以市场化基金为引导的校地协同创新模式一是面向高校院所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基金,撬动大院大所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二是面向初创型科技企业建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强化企业在产学研协同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2、以创新创业人才为纽带的校地协同创新模式3、以公共服务平台为支撑的校地协协同创新模式4、以新型产学研模式为驱动的校地协同创新模式5、以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为导向的校地协同创新模式四、国外的校企合作模式介绍及分析1、英国“工读交替”模式英国的工读交替制也称“三明治”学制,是最早的校企合作教育,这是一种半工半读的教育模式。
其主要表现为在学习过程中,把学生在校的课程学习与在课程相关的工商领域的工作结合起来。
其人才培养方法分为三个阶段,学生中学毕业后,先在企业工作实践一年,接着在学校里学习完两年或三年的课程,然后再到企业工作实践一年。
这种学习形式要求有非常细致、周密的组织,使得学院的学习与企业实习融为一体。
2、美国“合作教育”模式美国的合作教育是于1906 年开始实施的。
在当时美国的辛辛那提大学,一些学生在一年中有1/4的时间到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公司或企业等单位去实习,以获得必要的知识。
这种把课堂教学与工作实践相结合的教育方式,当时被称为“合作教育”。
其主要表现为:(1)办学以学校为主,学校根据所设专业的需要与有关企业取得联系,双方签订合作合同,明确权利与义务;(2)教学时间分配上,大致分为1:1,一半在校学习,一半在企业劳动。
以上两种模式的特点:都是以学校为主导、企业支持的办学形式。
其一是在培养目标上利用学校和企业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培养适合企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其二是工作训练成为学校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三是学校在给学生安排工作时主动适应企业的需要,尽可能考虑企业的要求。
3、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整个培训过程是在工厂企业和国家的职业学校进行,并且这种教育模式又以企业培训为主,企业中的实践和在职业学校中的理论教学密切结合。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一种国家立法支持、校企合作共建的办学制度,是以企业为主、学校为辅的办学形式。
其中一元是职业学校,主要负责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等校外实训场所,主要负责学生职业技能方面的专门培训。
“双元制”培养学生不是以获得学历为目标,而是培育技术熟练的工人或农民。
广而浅的理论学习,熟而精的实践操作,这种模式对我国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4、澳大利亚“TAFE”模式“TAFE”即“技术与继续教育学院”。
TAFE是澳大利亚高等教育的一部分,相当于国内的高等职业学院。
“TAFE”模式是政府主导,同企业行业密切合作,充分体现以“能力本位”为特点的职业教育模式。
它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具有高度专业知识和技术的人才,课程的设置注重专业性和实用性并重,教学内容是教学工作和课堂教学相结合。
以上两种模式的特点:第一是政府重视,建立了全国统一的资格标准体系。
第二是以企业为主,机制灵活,办学方式多样。
第三是行业支持,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5、日本协同创新和高水平大学建设的基本经验日本对幵展产学研(日本叫管、产、学)合作非常重视,幵展的也较早。
早在年,日本就成立了全国性的按重要课题划分的“产学合作研究委员会”。
年,日本产业合理化审议会向通产省提交了《关于产学合作的教育制度》的咨询报告。
在世纪年代初,日本政府就开始运用多项政策,鼓励和引导大学、研究机构和产业界进行合作,推进产学研协作的发展,如年底日本内阁会议通过的《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强调“要特别重视产学合作”,“加强教育、研究、生产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
进入世纪年代,日本政府积极推进产学研一体化进程,把高校、科技单位和企业的科研力量,通过多种方式,如受托研究制定、共同研究制度、奖学捐赠金制度、共同研究中心等,有机融合起来,进行实用技术攻关,使得日本的产学研合作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具体来说,日本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形式有如下几种:5.1共同研究为了推进日本产学研合作研究的发展,文部省于年创设了“国产学校与民间等的共同研究制度”。
其宗旨是促进高等院校与民间企业等开展共同研究,促进优秀成果的产生。
具体内容有:通过订合同的形式,大学接受民间机构的研究人员,由大学教师与民间研究人员就共同感兴趣的课题,利用大学的设施等进行合作研究;研究一般在大学的研究机构里进行,合作所需经费,大学负责提供共同研究的研究费以外,还要负担为完成共同研究所需要的酬谢金、差旅费、消耗品等直接经费,研究取得的成果为双方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