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网络理论基础(2)
网络基础知识教案
网络基础知识教案
《网络基础知识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网络基础知识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网络基础知识的基本内容和常用术语;
3. 学会使用网络基础知识进行网络连接和设置。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网络基础知识的概念和内容;
2. 难点:网络基础知识的实际应用。
三、教学准备:
1. 教学用具:投影仪、电脑、教学PPT;
2. 教学资源:网络基础知识教材、网络连接设备;
3. 教师准备:充分了解网络基础知识,准备相关案例和实例。
四、教学过程:
1. 网络基础知识概念介绍
1)通过PPT讲解网络基础知识的概念和重要性;
2)引导学生讨论网络基础知识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2. 网络基础知识内容讲解
1)讲解网络的组成和基本原理;
2)介绍网络的分类和常用术语;
3)讲解网络连接和设置的基本步骤。
3. 案例分析和实例操作
1)结合实际案例分析网络基础知识的应用;
2)指导学生进行网络连接和设置的实例操作。
4. 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和总结,并鼓励学生积极应用网络基础知识。
五、作业布置
要求学生完成相关的网络连接和设置操作,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并掌握网络基础知识的基本内容和应用,提高了对网络的认识和理解。
同时,还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网络连接和设置的实践操作,加深对网络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电网络理论绪论第一章2
四、忆阻元件(Memristor)
发展概况
(3)惠普公司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已证明忆阻器的确存
在(忆阻现象在纳米尺度的电子系统中确实是天然 存在的),并成功设计出一个能工作的忆阻器实物 模型,研究论文在2008年5月1日的《自然》期刊上 发表 。 D. B. Strukov, G. S. Snider, D. R. Stewart & R. S. Williams. The Missing Memristor Found. Nature, 2008,453(1 May):80-83
dx dt
x=
du dt
D i
正弦稳态之下,该元件的导纳为
Y ( jω) = I ( jω) = −ω 2 D U ( jω )
+
-
u
(2)FDNR元件
赋定关系
d 2i u=E 2 dt
dx 或者 u = E dt
di x= dt
在正弦稳态之下,该元件的阻抗为
I ( jω ) Z ( jω ) = = −ω 2 E U ( jω )
正阻抗逆转器 (BC>0)
理想回转器
i1
1 ⎧ ⎪u1 = − i2 g ⎨ ⎪ ⎩ i1 = gu2
线性电容
2、非线性电容 (1)压控电容
非线性电容
二、电容元件(续) (2)荷控电容
u = S (q)
(3)单调电容
q = C (u )
或者 u = S ( q )
大多数实际电容器属于此类。如变容二极管:
q = Q0 ( eku −1)
( Q0 < 0)
(4)多值电容 以铁电物质为介质的电容器呈现滞回现象
三、电感元件 (Inductor) 定义:赋定关系为i和Ψ之间的代数关系的元件
第一章网络安全基础知识
GB5:访问验证保护级
B3:安全区域
E5:形式化分析
EAL6:半形式化验证设 计测试
--
A:验证设计
E6:形式化验证
EAL7:形式化验证和测
试
知识链接信息保障PDRR模型
Protect
Detect
Restore
React
网络安全与黑客攻防技术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尧刚华
课程简介
计算机网络安全基础:包括信息安全、网络安
全、病毒、黑客以及基本网络技术等。
基本的黑客攻击技术:包括基本命令、扫描、
监听、入侵、后门、隐身、恶意代码等。
基本的防御技术:包括系统安全、加密、防火
墙、隔离闸、入侵检测、IP安全、Web安全等。 目的是使同学们可以进一步了解网络基本知 识,掌握初步的黑客攻击技术,提高网络安全意 识。
邮政系统的分层结构
发信者 书写信件 贴邮票 送邮箱 收集信件 盖邮戳 信件分拣 邮局服务业务 邮局服务业务 通信者活动 通信者活动 阅读信件 收信者
信件投递 信件分拣
信件打包 送运输部门
邮局转送业务
邮局转送业务
分发邮件 邮件拆包
路由选择 运输
转送邮局
运输部门的运输路线 接收邮包
分层的优点
各层功能明确,且相互独立易于实现。 各层之间通过接口提供服务,各层实
是网络安全橙皮书。
自从1985年橙皮书成为美国国防部的标准以来,
就一直没有改变过,多年以来一直是评估多用 户主机和小型操作系统的主要方法。
类别 级别
名称
主要特征
D
C
D
C1 C2
低级保护
李琪主编《电子商务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电子商务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教材:《电子商务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李琪主编第一篇理论法规篇第一章电子商务基本知识一.从宏观上看,电子商务的产生是由商务的发展与信息技术的进步两个动力驱动的商务是指以商品交换为核心的经济事务的总和。
或者说,商务是指商业和与其相关的事务。
随着人类社会商品生产、流通、交换、与消费的发展,供求关系不断发生着变化,商务活动的主动权就从生产者转移到流通环节,最终由消费者所决定。
而传统商务的劳动工具往往是低效率和昂贵的,商务活动者必然会寻求新的、高效率、低成本的新工具、新方式。
二.分析电子商务产生的脉络脉络人类的商务活动分为三个阶段:1. 自然力商务阶段工业革命以前,主要依靠人力、牲畜力等为载体来进行商务活动,从早期的商品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开始的。
……特点:少,慢,费用高。
2.机械力商务阶段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逐步以机械为动力的车船飞机等作为交通工具和商务工具。
在商务劳动中,人员的流动、纸介质单据的流动与管理、货币的流动与管理、实物商品的流动等都需要以机械为动力的交通工具来支持,……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耗时,还会造成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如交通线拥挤、环境污染等。
3. 电子力商务阶段(1)早期电子商务——从电报的商务应用到计算机出现前的电子商务。
7种工具:电报、电话、传真、广播、电视、电子支付卡和电子信用卡系统等。
①电报(1884年开始)。
早期只能传递一般音频信号,后来发展为可传递文字、照片、图表等。
退出市场后有了互联网的只能用户电报(Teletex)本质上来说是基于计算机的文本编辑、字处理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②电话:(1876年开始)。
电话因其采用语音通信,实现了即时双向交流,因而从他诞生以来就迅速发展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电子商务工具,甚至到今天仍是最重要的电子商务的工具之一。
非标准的交易活动中,用电话要比通过信函更容易进行商务沟通和谈判。
尤其是移动电话大量使用,给人们的商务沟通带来更大便利。
王燕凌电网络 - 第一章 网络理论基础资料
第一章 网络理论基础第一节 网络及其元件的基本概念一.网络基本表征量 1. 分类基本变量:)()()()(t t q t i t u ψ高阶基本变量:βαβα,()()(i u 是不为0,-1的任意整数)基本复合量:)()(t w t p2.关系ττd i t q dtt dq t i t ⎰∞-==)()()()( (1-1-1)ττψψd u t dtt d t u t ⎰∞-==)()()()( (1-1-2))()()()(t i t u dtt dw t p == (1-1-3)τττττd i u d p t W tt ⎰⎰∞-∞-==)()()()( (1-1-4)二.多口元件和多端元件 1.二端元件 多端元件 (1) 二端元件: R 、L 、C元件约束为一个方程描述,两个独立变量。
(二端网络:一个方程描述,两个独立变量。
)(2) n 端元件:有n -1个电流和n -1个电压是独立变量,共(2n -2)个,有n -1个约束方程。
2.多端元件和“端口”的概念 (1)“双口”是最简单的多口。
(2)端口:端口电流相等。
条件:端口与端口之间无任何联系。
例: N 1不是双口网络,N 2 是双口网络。
3.n +1端元件与n 端元件等效 (p2图1-1-1)例:三极管任选一点为参考点,则为二端口元件。
三.容许信号与赋定关系1. 容许信号偶(Admissible Signal Pair ) p2或:元件给定的电流(压)时的电压(流)值,记{})(),(t i t u ,是一对激励和响应的关系。
2. 赋定关系(Constitutive Relation ) p2 四.网络及其元件分类依据 1. 集中参数元件 p3分布元件附:均匀传输线特性方程:p3 本书只讨论集中参数网络。
2. 时不变元件(Time-invariant )时变元件(Time-varying ) (1) 定义:p3 (2) 应用例1:判断独立电压源t E t u ωsin )(=是否是时不变元件。
计算机网络第一章课后习题答案
习题一问答题:1.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什么特点?答: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
那时,人们开始将彼此独立发展的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结合,完成了数据通信技术与计算机通信网络的研究,为计算机网络的产生做好了准备,并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阶段应该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ARPANET与分组交换技术谈起。
ARPANET 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中的一个里程碑,它的研究成果对促进网络技术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并为Internet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第三阶段可以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谈起。
70年代中期,广域网、局域网与公用分组交换网发展迅速,各计算机厂商纷纷发展自己的计算机网络,随之而来的是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的标准化问题。
国际标准化组织在推动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与网络协议的研究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计算机网络理论体系的形成与网络技术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但它同时也面临着TCP/IP的严峻挑战。
第四阶段要从20世纪90年代谈起。
这个阶段的典型技术是Internet与异步传输模式。
Internet作为世界性的信息网络,在当今经济、文化、科研、教育等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以A TM技术为代表的高速网络技术发展,为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建设提供了技术准备。
2.什么是公用数字网PDN?为什么要发展公用数字网?答: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世界上开始出现由邮电部门或通信公司组建和管理的公用分组交换网,即公用数据网PDN。
公用分组交换网为计算机网络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通信条件,它可以为更多的用户提供数据通信服务。
3.按照资源共享的观点定义的计算机网络应具备哪几个主要特征?答:(1)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计算机资源的共享。
(2)互连的计算机是分布在不同地理位置的多台独立的“自治计算机”。
(3)联网激素啊你之间的通信必须遵循共同的网络协议。
4.通信子网与资源子网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答:从计算机网络组成的角度看,典型的计算机网络从逻辑功能上可以分为资源子网和通信子网两部分。
电网络 - 第一章网络理论基础(1)教材
第一章
重点:
网络理论基础
网络及其元件的基本概念: 基本代数二端元件,高阶二端代数元件,代数 多口元件和动态元件。 网络及其元件的基本性质: 线性、非线性;时变、非时变 ;因果、非因果; 互易、反互易、非互易;有源、无源 ;有损、无 损,非能 。 网络图论基础知识:
Q f , B f ;KCL、KVL的矩阵形式; G,A,T,P, 特勒根定理和互易定理等。
3.本课程的主要内容:
教材的第一章~第七章的大部分内容,计划 40学时,21周考,详见后面的教学安排。
4.要求:
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计算方法。使对电网络的 分析在“观念”和“方法”上有所提高。
5.参考书:
肖达川:线性与非线性电路
电路分析 邱关源:网络理论分析(新书,罗先觉)
第一章 网络理论基础
§5-7端口分析法(储能元件、高阶元件和独立源抽出跨接 在端口上—与本科介绍的储能元件的抽出替代法类似)
第二章 简单电路(非线性电路分析)
§2-1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图解法(DP、TC、假定状态法) §2-2小信号和分段线性化法 §2-3简单非线性动态电路的分析(一阶非线性动态电路分析) §2-4二阶非线性动态电路的定性分析(重点)
t
t
t
u
( )
i( )
, 取任意整数
(0) x x
基本变量(表征量)之间存在与“网络元件”无关的普遍 关系:
dq(t ) ( 1 ) i(t) ,q(t) i i(t)dt dt d (t ) ( 1 ) u(t) , (t ) u ( t) u(t)dt dt
§1- 1 网络及其元件的基本概念 §1-2 基本二端代数元件 §1-3高阶二端代数元件 §1-4代数多口元件 §1-5动态元件(简介) §1-11网络及元件的基本性质 §1-8 图论的基础知识~§1-10网络的互联规律性
《Internet技术与应用》第一章 Internet基础
根据不同层次的抽象分层; 每层应当实现一个定义明确的功能; 每层功能的选择应该有助于制定网络协议的国际标准; 各层边界的选择应尽量减少跨过接口的通信量; 层数应足够多,以避免不同的功能混杂在同一层中,但也不能太多, 否则体系结构会过于庞大。
随着TCP/IP协议的标准化,ARPAnet的规模不断扩大。不仅在美国国 内,世界上的很多其它国家也将本地的计算机和网络接入ARPAnet,并 采用相同的TCP/IP协议。
2020/10/23
1.2.4 Internet在中国的发展
Internet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87年~1994年,这一阶段实际上只是国内少数高等院 校、研究机构与国外大学和科研机构合作,通过X.25线路实现和 Internet电子邮件系统的互联,还谈不上真正的Internet。
为Internet的一份子。
2020/10/23
返回本章首页
1.5 Internet 的协议结构
1.5.1 ISO/OSI参考模型
1984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表了著名的ISO/IEC 7498标 准,定义了网络互连的7层框架,这就是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即ISO/OSI RM,如图1-2所示。
2020/10/23
2020/10/23
(1)网络接口层(Host to Network Layer)
事实上,TCP/IP参考模型并没有真正定义这一部分,只是指出在 这一层上必须具有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包含了多种网络层协议,如以太网协议(Ethernet)、令牌环网协 议(Token Ring)、分组交换网协议(X.25)等。
网络组建和互联课程设计
网络组建和互联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网络组建的基础知识,包括网络拓扑结构、网络设备的功能与选型。
2. 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网络协议及其在网络互联中的应用。
3. 帮助学生理解IP地址分配、子网划分和网络地址转换(NAT)的原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网络设备搭建小型局域网的能力,并能够进行基本的故障排查。
2. 让学生学会使用网络命令和工具进行网络测试和诊断。
3. 提高学生设计简单网络互联方案的能力,包括选择合适的网络设备和技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探索网络技术奥秘的积极性。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使其在网络组建和互联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
3. 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使其明白网络道德和法律规范的重要性。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在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实际操作和设计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对网络技术的需求,具备一定的网络组建和互联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网络安全意识,使其成为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网络技术人才。
二、教学内容1. 网络基础知识:介绍网络拓扑结构、网络设备(交换机、路由器等)的功能与选型,让学生了解网络的基本组成。
教材章节: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基础2. 网络协议:讲解TCP/IP协议栈、以太网协议等,分析其在网络互联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二章 网络协议与标准3. 网络组建与故障排查:教授如何搭建小型局域网,介绍常见的网络故障及其排查方法。
教材章节:第三章 局域网技术与组网方法4. 网络测试与诊断:指导学生使用网络命令(如ping、tracert)和工具(如Wireshark)进行网络测试和诊断。
教材章节:第四章 网络测试与监控5. 网络互联方案设计:讲解IP地址分配、子网划分、NAT等原理,培养学生设计网络互联方案的能力。
教材章节:第五章 IP网络地址与互联技术6. 网络安全与道德:强调网络安全意识,介绍网络道德和法律规范。
第一章计算机网络基础
是从总线结构演变而来,形状象一棵倒置的树,顶端有一个带分支的根,每个分支还可以延伸出子分支。
5) 星型环结构(Mesh)
是将星型结构和环型结构混合起来的一种结构。
3. 按网络协议分:
1) 以太网Ethernet,使用IEEE802.3标准协议(采用总线型、星型拓扑)
3) 城域网MAN(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覆盖范围介于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一般为覆盖一个城市的网络。
2. 按网络的拓朴结构分:
拓朴结构:指的是网络上的计算机、电缆和别的部件的布局或物理连接
三种基本的拓朴结构:总线型、环型、星型
1) 总线结构(Bus)
采用单根传输线(同轴电缆)作为传输介质,所有的站点都通过相应的硬件接口直接连接到传输介质或称总线上。电子信号形式的网络数据被发送到网络上所有的计算机,只有地址与最初地址相匹配的计算机才能接收信息。一个时刻只有一个计算机发送数据。
查询资料、网上学术交流;网上学校、远程教学
2. 网络在企事业单位中的应用
实现办公自动化,信息资源共享,家庭办公,异地办公,无纸办公。
3. 网络在商业上的应用
电子资料交换EDI、电子商务、网上商店
1.5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1. 按覆盖范围分:
1) 局域网LAN(Local Area Network)
1972年,美国,Xerox公司,Ethernet网(以太网)技术,局域网技术成熟。
缺点:自行研制、没有标准、难以互联
3. 第三代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互联阶段
1984年,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公布了OSI系统(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联模式),使各种不同的网络之间互联、互相通信成为可能,实现了更大范围内的计算机资源共享。
电网络 - 第一章网络理论基础(3)
全部非零大子式 2 2 ( A 的 非零大子式) ( 1 )
所有大子式
B与C 的对应大子式的乘积
②
1
①
2
5 4
④ ③
3 6
支 节 1 A= 2 3
{1,5,3,6} {2,3,6}
6
{1,2,6}
{3,4,5}
§ 1-9 图的矩阵表示及其性质
有向图拓扑性质的描述 :
(1)关联矩阵(Incidence Matrix) (2)回路矩阵(Loop Matrix)
(3)割集矩阵(Cutset Matrix) (4)连通图的主要关联矩阵的关系
(1)关联矩阵A
•元件的图
i1 i2
1 2
1
2
3 3
二端元件的图
i1 + u1 - i2 + u2 -
三端元件的图
1
2
双口元件的图
•网络的图
网络拓扑 i1
连接性质 抽象
i1 i = 0
i1
i2 +
-
i3
i2
i3
支路 电路图 无 向 图
i2
i3 抽象图
抽象
抽象
L uS R1 R2 C 抽象
有 向 图
(1)图的基本概念(名词和定义)
1 2 3 7 5 6 8 4
2
3
1
7
2 8
5 9
5 回路
不是回路
(4) 树 (Tree)
树T是连通图G的一个子图,具有下述性质: 1)连通; •余树或补树:G中对应树T的余 2)包含G的所有节点; 子图称为余树或补树(Cotree). 3)不包含回路。
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第一章:社会网络分析的理论基础社会网络分析是一种研究社会现象的方法,它强调“关系”,而不是“个体”。
社会网络分析理论基础主要基于三个方面,分别是社会关系理论、数学模型理论和复杂网络理论。
1. 社会关系理论社会关系理论是社会网络分析的基础。
它描述了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交换和相互依存关系。
社会关系理论的基本概念是“关系”,即一个人与其他人之间的联系,可以是亲戚、朋友、同事、同学等。
社会关系理论中有两个重要的概念,分别是强关系和弱关系。
强关系是指关系密切、联系紧密和互动频繁的关系。
例如家庭成员、亲戚、好友等。
弱关系则表示关系不太密切、联系不太频繁和互动不太深入的关系。
例如同学、同事等。
2. 数学模型理论数学模型理论认为社会网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运用数学和图论模型进行分析和描述。
社会网络的数学模型主要有以下几种:(1)图论模型:利用图论模型,将个体之间的联系表示为图中的连线,从而分析社会网络的结构和特征。
(2)随机图模型:随机图模型是一种随机生成网络的模型,它可以模拟人际网络的结构和特征,从而帮助人们深入理解社会网络。
(3)小世界模型:小世界模型是一种特殊的随机网络模型,它模拟了社会网络中强关系和弱关系的特征。
它可以用来研究社会网络的结构和演化。
3. 复杂网络理论复杂网络理论是研究各种复杂系统的理论框架,它将社会网络看作一个复杂系统,并通过研究网络的拓扑结构、动力学和演化规律等,来分析社会网络的特征和动态过程。
复杂网络理论中,有几个重要的网络模型:(1)无标度网络模型:无标度网络模型是指网络中节点的度数符合幂律分布的网络模型。
这种网络模型能够解释社会网络中中心节点的重要性。
(2)交错构型模型:交错构型模型是一种基于节点属性的网络模型,它能够解释社会网络中不同人群之间的联系。
(3)社区检测算法:社区检测算法是一种可以将网络划分成若干个互相独立的社区的算法。
它能够帮助我们理解社交网络中的群体行为。
电网络CH01-1
f (u, i, u(1) , i ( 2) , i ( ) ) 0
分布元件(Distributed Element)
u i R0i L0 x t
i u G0u C0 x t
电工新技术研究所
Page 15 / 60
Research Centr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New Technology
6. 网络及其元件的分类依据
(1) 集中性与分布性
§ 1-1
集中元件(Lumped Element)
在任何时刻,元件任意两个端子之间的电压都是确定的量。 集中元件可用仅含有有限个对端口变量和有限个附加的内部变 量的同一时刻瞬时值的代数、常微分和积分运算的方程来描述。
uR RiR
uL L
di L dt
3. 网络的基本表征量
基本表征量分为三类: 基本变量: 电压 u(t ) 、电流 i ( t ) 、电荷
§ 1-1
q(t ) 和磁链 (t )
基本复合量:功率 p(t ) 和能量W (t )
高阶基本变量: u
( )
和
i
( )
、 0,1
x(k )
x
( k )
dkx k dt
Research Centr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New Technology
§1-2 基本代数二端元件
• 电阻元件
•
• • •
电容元件
电感元件 忆阻元件 独立电源
电工新技术研究所
Page 18 / 60
Research Centr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 New Technology
【课件】国家电网考试之电网络分析理论:第一章网络理论基础(2)精简版
R0、L0、G0和C0 分别为传输线单位长度电阻、电感、电导 和电容。
非均匀多导体传输线方程
u x
R0
xi
L0
x
i t
i x
G0
xu
C0
x
u t
R0、L0、G0和C0 分别为传输线单位长度
的n阶电阻、电感、电导和电容矩阵。
传输线频非变频传变输传线输(线F(reFqrueeqnuceyn-Dcye-pInednedpaennt dTanrat nTsmrainsssmioinssLioinnesL)ines)
频变单导体传输线方程
U x
R0 I
j L0 I
dU (x) dx
R0 ( x) I
(x)
sL0(x)I (x)
I x
G0
U
jC0
U
dI ( x) dx
G0
(x)U
(x)
sC0
(x)U
(x)
频变多导体传输线方程
U x
跳过“传输线” 和“小信号模型”部 分!
传输线单多导导体体传传输输线线((SMinugltlie--CCoonndduuccttoorr
Transmission Lines) Transmission Lines)
单导体传输线方程
u x
R0i
L0
i t
i x
G0u
A(Q )
F x
Q
B(Q )
网络安全第一章
2.协议漏洞渗透
网络中包含着种类繁多但层次清晰的网络协议。这些协议规 范是网络运行的基本准则,也是构建在其上的各种应用和 服务运行的基础。 如TCP/IP协议:网络核心协议,对网络安全的考虑有先天不 足,部分网络协议具有严重的安全漏洞。如:共享。
邮件传输协议SMTP
3.系统漏洞 4.拒绝服务攻击 5.计算机病毒和恶意代码的威胁 总而言之,计算机病毒与恶意代码随着网 络的普及,增长速度越来越快,变种越来越 多,发生的频度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对网 络安全造成的威胁也越来越大,带来了巨大 的安全隐患。
1.对加密算法的攻击
数据加密技术是最基本的网络安全技术,被称为信
息安全的核心。最初主要用于保证数据在存储和传输过程 中的保密性。网络使用加密算法,从加密的种类上来分主 要包括对称加密和非对称加密。 公钥密码(非对称加密)体系能适应网络的开放性
能要求,密钥管理简单,并且可方便地实现数字签名和身
份认证等功能,是目前电子商务等技术的核心。
1.1.1 网络安全的定义
目前,网络安全并没有公认和统一的定义,现在采用比较多的定义是:网络 安全是指利用网络管理控制和技术措施,保证在一个网络环境里信息数据的
机密性、完整性、可使用性、真实性和可控性受到保护。
从内容上看,网络安全包括以下4个方面: (1)物理安全:计算机机房的物理条件、环境和设施的安全,计算机硬件、 配套设备及网络传输线路的安全。 (2)数据安全:保护数据不被非法存取,确保数据的完整性、一致性和机密 性等。 (3)软件安全:保护网络系统不被非法侵入,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不被非法
1.1.3 网络安全的目标
从技术角度来说,网络信息安全的目标主要表现在以下6
个方面。
1.保密性 保密性是网络信息不被泄露给非授权的用户、实体或供其 利用的特性。即防止信息泄露给未授权用户或实体,信息 只为授权用户使用的特性。破坏信息的保密性是对信息发
电网络分析理论第一章网络理论基础小结
例5 设双口电感元件的电感矩阵为
L
L1
M
21
M12
L2
证明该元件是无源元件的充分必
要条件是对称正定。
证明: 1°必要性的证明
双口电感元件
u1
L1
di1 dt
M 12
di2 dt
的伏安关系为
u2
M 21
di1 dt
L2
di2 dt
该元件在时刻t吸收的能量为
t
W (t) (u1i1 u2i2 )d
i(t)
dq(t),q(t) i(1)
t
i(t)dt
dt
u(t)
d (t), (t) u(1() t)
t
u(t)dt
dt
t
p(t) u(t)i(t),W(t) p(t)dt
狭义关系
u
电阻元件
i
电 容 元 件
电 感 元 件
q
忆阻元件
广义关系
A
Bf
Qf
KCL Ai=0
i = BfT il
分条件。(无源封闭性)
证明
设多口网络由个无源元件组成,这些元
件可以是二端的,也可以是多端的。令
{uk,ik}表示第k个元件的容许信号偶 (k=1,2,…,l),则对于网络内部的
容许信号偶{ub,ib},有
l
uTb ib
u
T k
i
k
k 1
l
uTb ib
u
T k
i
k
k 1
特勒根定理的多端口形式
b
ukik 0
k 1
2. 拟功率守恒定理
uTb ˆib
ˆibT ub
电网络分析选论梁贵书概述.
第一章 网络理论基础
本章主要内容:
• • • • 网络及其元件的基本概念 基 本 代 数 元 件 高 阶 代 数 元 件 动 态 元 件
• 分 布 参 数 元 件
• 非线性元件的小信号模型 • 网 络 的互 联规 律性 • 网 络 及 元 件的基本性质
§ 1-1 网络及其元件的基本概念
• • • • • • 实际电路与电路模型 器件与元件 网络的基本表征量 多口元件和多端元件 容许信号偶和赋定关系 网络及其元件的分类依据
3Ω电阻的伏安关系为 u 3i 3cost,cost 容许信号偶
{3, 2}不是容许信号偶
•元件所有的容许信号偶的集合,称为该元件的赋定关系 (Constitutive Relation)
R (u, i) : u Ri
R
对赋定关系的说明
● 完全表征了该元件的端口电气性能 ● 区分不同类型元件的基本依据 ● 可以用方程、曲线或者一种规定的算法表示 ● 全局赋定关系 与局部赋定关系
u 和i
( )
( )
两种
动态关系
• 基本表征量之间存在着与网络元件无关 的下述普 遍关系:
t d(t ) ( 1 ) u (t ) (t ) u u( )d dt t dq (t ) ( 1) i (t ) q(t ) i i( )d dt dW (t ) p(t ) u(t )i (t ) dt
6. 网络及其元件的分类依据
(1) 集中性与分布性 • 集中元件(Lumped Element)
在任何时刻,元件任意两个端子之间的电压都是确定 的量。集中元件可用仅含有有限个对端口变量u(t ), i(t ) 和有限个附加电网络分析选论
大学期末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整理
第一章网络基础知识1网络是允许在不同主机上的应用程序协调工作的通信系统2 internet泛指由多个计算机网络互连而成的网络;Internet指当前全球最大的、开放的、由众多网络相互连接而成的特定计算机网络3融合网络:将声音、视频和数据网络融合4 HTTP是Client/Server(客户端/服务器)协议5 kbps ----Mbps ----Gbps ----Tbps(1000倍)。
小数点左边1-3位,不能以0开始2,300 Mbps ------2.3 Gbps 0.5 Mbps ------500 kbps .0021 Gbps -----2.1 Mbps6速率指理论速度,流量(吞吐量)指实际速度,吞吐量一般小于速率7表示网络服务质量的技术指标:速率、吞吐量、可用性、出错率(分为数据包出错率和位出错率)延迟(对实时的网络应用影响大)、抖动(衡量相邻数据包之间的延迟变化)8网络标准:网络标准管理着不同计算机上的硬件和软件之间相互交换信息,包括消息的语序、语义、语法、可靠性和连接。
也称为协议9 HTTP是开放标准,不受任何供应商控制(专有标准),可降低产品成本10混合TCP/IP-OSI标准体系结构(主流):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
第二章物理层1双绞线(水晶头):屏蔽双绞线(STP)+无屏蔽双绞线(UTP)UTP特点:RJ-45标准连接头,购买和安装成本低、是计算机和交换机之间用的最多的连接线、具有鲁棒性2双绞线限制:UTP存在电磁干扰(EMI),需两两相绞末端干扰是双绞线最严重的电磁干扰问题,末端不两两相绞的长度≤1.25cm双绞线长度不超过100米,保证信噪比(SNR)高,使衰减和噪音问题可忽略3 5e类双绞线的最大速率1 Gbps,6A类双绞线的最大速率10 Gbps4 光纤的纤芯只有8.3, 50, or 62.5微米的直径。
外面有125微米的玻璃保护层。
纤芯中的光全反射,信号几乎无损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向支路 j 指向 i 节点
aij =0
i节点与 j 支路无关
• 任意去掉一行剩下的线性无关,去掉的节点就做参考点节。
称为降阶关联矩阵。简称关联矩阵,记为A,(AI=0 对应独
立的n-1个KCL方程),A的秩为(n-1)Rank(Aa)=Rank
(A)=n-1
②
1
①
2
5
③
4
3
④
6
节支 1 2 3 4 5 6
例子:
1
3
2
4
{1,2,3,4} 割集
1
2
3
4
{1,2,3,4} 割集
三个分离部分
4 保留4支路,图不连通的。
②
1
2
①5
③
43 ④6
基本回路 {1,2,3,4} {1,4,5} {1,2,6}
基本割集 {1,5,3,6} {2,3,6} {3,4,5}
2. 连通图的主要关联矩阵(图的矩阵表示)
b1 1 0 0 0 0 b2 0 0 1 1 0 P= b3 0 0 0 -1 0 b4 1 1 1 1 1 b5 0 0 0 0 1
b1 b2 b3 b4 b5
① 1 0 0 0 0
② 1 1 0 1 1
At
③ ④
0 0
1 1 0 0
0
1 0
0
⑤ 0 0 0 0 1
下面给出证明
①
③3
3 0 1 1 0 0 -1
设④为参考节点
称A为(降阶)关联矩阵 (n-1)b , 表征独立节点与支路的关联性质
②
1
①
2
5
③
4
3
④
6
设:
i1
支路电流
i2
i
i3 i4
i5
i6
节支 1 2 3 4 5 6
1 1 0 0 -1 0 1 A= 2 -1 -1 0 0 1 0
3 0 1 1 0 0 -1
qij= -1 j支路与割集i方向相反
0 j 支路不在割集i中 约定 (1) 割集方向与树支方向相同。
(2)支路排列顺序先树(连)支, 后连(树)支
4
5
C1:{1,2,4} C2:{1,2,3,5} C3:{2,3,6}
3
2
6
1
割集支 4
C1 1
Qf =C2 0
C3 0
设
[i] [i4 i5 i6 i1 i2 i3 ]T
(3) 基本割集矩阵Qf 用矩阵形式描述基本割集和支路的关联性质
4
5
3
2
6
1
设有向图具有n个节点,b条支路,则该图有n-1 个基本割集;那么基本割集矩阵是一个(n-1)b阶 矩阵,行对应于基本割集,列对应于支路,为:
Qf = { q i j } n-1 b
基本割集数
支路数
1 j支路与割集i方向一致
(3) 回路: 回路L是连通图G的一个子图。 具有下述性质 1)连通; 2)每个节点关联支路数恰好为2。
123 75
6 84
23 5 回路
12 5
78 9 不是回路
(4) 树 (Tree)
树T是连通图G的一个子图,具有下述性质: 1)连通; 2)包含G的所有节点; 3)不包含回路。
对于一个选定的树 树支:属于树的支路 连支:属于G而不属于T的支路
割集Q是连通图G中一个支路的集合,具有下述性质:
1) 把Q 中全部支路移去,将图恰好分成两个分离部分;
2)保留Q 中的一条支路,其余都移去, G还是连通的。
②
1
2
①5
③
2
1
5
①
43
4
④
6
6
Q1: { 2 , 5 , 4 , 6 }
②
③
3
④
②
②
1
2
①5
③
1
2
①5
③
43 ④6
43 ④6
Q2: { 2 , 3 , 6 }
Q3: { 1 , 5 , 4}
•单树支割集(基本割集)
②
②
1
2
①5
③
43 ④6
Q1: { 2 , 3 , 6 }
单树支割集
单树支割集
1
2
①5
③
43 ④6
Q2: { 3 , 5 , 4}
独立割集
独立割集
②
1
2
①5
③
43 ④6
Q4: { 1 , 5 , 2 }
②
1
2
①5
③
43 ④6
Q3: { 1 , 5 ,3 , 6 }
矩阵形式的KCL A i = 0
②
1
①
2
5
③
4
3
④
6
1
0
ATun
0 1
0
1
节支 1 2 3 4 5 6
1 1 0 0 -1 0 1 A= 2 -1 -1 0 0 1 0
3 0 1 1 0 0 -1
1 0
un1 un2 u1
1 0 0 1 0
1 1 0 0
un1 un2
un3
路径:从图G的一个节点出发沿着一些支路连续移动到达 另一指定节点,所经过的支路构成一条路径。
3) 连通图 图G的任意两节点间至少有 一条路径时称G为连通图。 4)有向图
图中的方向表示原电路中支路电压和 电流关联参考方向。
(2) 路径(简称路):从图的某一个节点出发,沿着一些支路 连续移动到达另一个节点,这样的一系列支路称为图的 一条路径。一条支路本身也是一条路径。一般出发的节 点称为始节点,到达的节点称为终节点。支路和节点只 经过一次。
本回路,列对应于支路,为:
2
6
1
Bf = { b i j } l b
基本回路数 支路数 1 支路j与回路i关联,方向一致
bij= -1 支路j 与回路i关联,方向相反
0 支路j 不在回路i中 约定:
1. 回路电流的参考方向取连支电流方向。
2. 支路排列顺序为先连(树)支后树(连)支。
选 4、5、6为树,连支顺序为1、2、3。
把树支电压与节点电压联系起来。
3) P At1的证明
n1
令:D At P d i k , d i k ai j p j k
j 1
• 其中下标i,k,j分别表示节点的编号、道路编号和支路的编号
若第j条支路不与节点i关联时,ai j=0 第j条支路不在第k条道路Pk上时,有Pj k=0,此时有di k= ai jPj k=0
• 若规定各道路的选号与路的起始节点选号一致,终点是参考
点。则第k条路Pk起始节点就是节点k,路的方向从始节点指
向参考节点。
则:道路矩阵 P [Pij ](n1)(n1)
Pij
11, ,bbtt
i在Pj上,同 i在Pj上,反
0,bt
不在
i
Pj
上
按上述规定写出P
支路 p1 p2 p3 p4 p5
p1
1 1
2
p3
④ p4
p2 ②
4
5
⑤
⑥
p5参考节点
1 0 0 0 0 0 1 0 0 0
PA t AtP 0 0 1 0 0
0 0 0 1 0 0 0 0 0 1
P At1
2)P At1:可以证明At 是A的(非零)大子阵(最高阶子矩阵
的行列式),A At Al At1
P At,1 这正是引入道路矩阵的目的,直接生成At的逆,也可
1)道路矩阵 P的构造: • 对于某图,所谓道路是指对一个选定的
p1
1 1
2
p3 p4
树,从任意节点到参考节点的路径;所 谓道路矩阵是指表征各树支与路径的关 联关系的矩阵。后面的分析将会看到, 道路(路径)矩阵P的引入会大大简化各 关联矩阵的生成。
p2 ②
4
5
⑤
⑥
p5参考节点
它的行对应树支,列对应道路(路径)。
因此就用抽象的点来代替原来的节点。用线段来代替原来的支 路,而得到的一个由节点和支路组成的图,称为电路的图。
•网络的图
网络拓扑
连接性质
i1 i2 + -
i3
i1 i2
i = 0
抽象
抽象 i1
i3
i2 i3
支路 电路图
抽象图
三端原件 i1
A
i2
A
i1
B 抽象
i2
B
i3
C
C
线段的个数与原件独立电流数目相同
0
1
1
0
0
1
i1
i2
i3
i1 i2 i1 i2 i2 i3
i1 i2 i3
i3
i4
i5
i6
i1
i2
i3
KCL的另一种形式
Bf =[ Bt 1 ]
Bf
T
=
B1Tt
B1Tt
il
it
il
it
B
T t
il
用连支电流表示树支电流
(1)关联矩阵A,用矩阵形式描述节点和支路的关联性质
• 增广关联矩阵Aa:也叫全节点关联矩阵,是一个nb阶矩 阵,其中行对应节点;列对应支路;电流流出为正(+1),流 入为负(-1),无关为零。
增广关联矩阵 Aa={aij}n b
节点数 支路数
aij = 1
有向支路 j 背离 i 节点
aij
aij= -1
矩阵形式的KVL的另一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