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显作文的个性风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彰显作文的个性风采

也许是应试作文的负面影响,不少的中学生提笔为文总好说假话,说大话,说空话,说套话,编造出来的文章可以说是“众人一调”“千文一面”,在考场上也喜欢拿这一“招”去“蒙”分数。可能有人会振振有辞地说:这种“套子作文”不是很得老师青睐照样被判高分吗?可是我要提醒你,这已是老黄历了。前些年中高考作文命题开放、评分比较“宽松”,有些样子花哨的文章“蒙”到了高分数,这是事实,但是近年来各地的专家和一线老师都有所觉察,已经开始纠正这种偏向。因为大家形成了共识:如此“作文”,已经完全背离了作文的本真,误入了一条歧途,不仅难以提高作文水平,泯灭少年的“诗心”,而且会导致情感、精神、人格与个性的失落,以致扭曲人的灵魂。

作文到底应该怎么写?我的回答是:彰显你个性的风采!大家想想,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有个性的、活生生的“这一个”,我有自己的家庭,我有自己的亲人、老师与朋友,我有自己的喜好与兴趣,我有自己的苦恼与快乐,我有自己的体验与念头,我有自己的特长与毛病,我有自己的追求与梦想,我有自己留下的一串深深浅浅的脚印……,既然我们有自己“心”的世界、“情”的世界、“人”的世界,有自己的精神家园,那么我们何不用自己的笔去彰显个性的风采呢?

个性作文的魅力何在?我们又怎样来彰显作文的个性风

采?

个性,贵在掏出真感情。唐人白居易有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又说:“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作文是情感的表达,无情则无文,情真则文真,惟有掏心掏肺地倾吐真情才能彰显作文的个性风采。我们诵读一些个性鲜明的诗文,都禁不住心旌摇撼,激情涌流,以至于潸然泪下,这都是作者的真情产生的感染力。在生活中,我们时时收藏着大大小小的感动,时时咀嚼着喜怒哀乐的情感,时时酝酿着真情感恩的行动;在作文时,这些精神的养料就会变成你写作的营养,就会流淌在你的笔端,化作感人肺腑的文字。有一篇题为《娘,让我也抱您一回》的文章就是以真情彰显个性的,通篇用呼告式的直接倾诉的手法,写作者怀抱着母亲的骨灰盒,一声声地呼唤着“娘”,一声声地哭诉自己心中的哀痛,就在这声声呼唤和诉说中,闪过一组动人的镜头——儿时,母亲纳着鞋底陪伴“我”夜读;去世的头一天,母亲一字不错地说出了六个儿女的生日属相;弥留之际,母亲说的最后一句话是“你吃饭,我给你做去!”;母亲去世时,82岁的老父亲抓住她的手老泪纵横,泣不成声。这些饱蘸深情的文字不仅传达出了溢满胸腔的爱母之意与痛失母亲的

悲伤之情,而且创造了撕心裂肺催人泪下感天动地的艺术氛围。这就是真情表白,不矫情、不滥情的真情表白;这就是个性魅力,撼人心魄的个性魅力。

个性,贵在展示“原生态”。有一篇暴露机关作风弊病的小小说,主体部分只是一纸密密麻麻签满了领导意见的“关于申请添购一把铁壶的报告”:郑科长的意见是“同意购买”,王科长的意见是“不同意购买”,李主任和周主任只划了个圆圈,孙副局长的意见是“要注意关心群众生活,应该添购”,钱副局长的意见是“一把铁壶,也要公文旅行,何其荒唐!不精简机构,不整顿作风,怎么行?建议以次为例,在干部中进行教育”,局最高首长赵局长在报告上的最终批示是“同意”。这篇小说展示的就是生活的“原生态”,它让读者直接看到“报告”的本来面貌,去联想和想象那“报告”背后曲折而跌宕的故事。“原生态”是未经人工干预的纯天然的原滋原味的生活,因而它更具有真实性;“原生态”也是凝结着历史和文化的生活的常态,因而它能更直接地反映生活的本质;“原生态”还是生活多样化的呈现,因而它更能展示生活的个性风貌。作家可以通过描绘生活的“原生态”来展现丰富多彩千姿百态的生活,中学生同样可以通过展示生活的“原生态”写成富有个性的优秀篇章。有位中学生写了篇《花开的声音》的作文,全文如“账页”似的罗列了“个人简介”、“糗事”记录、“个人专页”、“手机短信”等等,乍一看似乎是信笔涂抹,细细读来,再与标题联在一起品味,读者会真切地感受到这是“原生态”的生活,是一个少女成长足迹的实录,透过这些琐碎而生活化的细节,人们眼前活现了一个活泼、开朗、乐观、细腻、

热情的女孩。阅读这样的文字,我们既欣赏到了个性的文章,也欣赏到了文章作者的个性。

个性,贵在凸现“这一个”。“脸谱化”的作文是没有个性的。一写同学,便是黑黑的头发,大大的眼睛;一写母亲,便是勤劳,善良;一写老师,便是深夜备课,带病上课。其实,事物是千差万别的,就像生物学家说的,同一棵树上也决找不出两张丝毫不差的叶子,即使是孪生兄弟或姐妹,若仔细辨认一下,也是有很大差别的。我们写人,关键就在于写出人物外在和内在的千差万别,写某人一定要像某人(而不能像某人又像别人)。只有凸现了“这一个”,才能使读者如见其人,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有位同学在《家有小鸭》的作文中描绘了一个名叫“小丫”的女孩形象,她从小就爱疯爱跳爱笑也爱哭,走路的样子酷似“小鸭”左右摇摆,尽管她要努力塑造淑女形象,但是积习难改,总无缘成为“淑女”,也只有听其自然,笑对周围诧异的目光。如此写来,一个性格开朗、活泼上进的女孩活脱脱地出现在我们眼前,走进我们的生活。假如她坐在我们的教室里,大家会一眼就认出她来。——她就是独一无二的“这一个”。

个性,贵在张开“另只眼”。写惯了“套子作文”,人们就习惯用老眼光来观察和认识事物,按照惯常的方法、固定的模式来反映生活,于是便写成了“人云亦云”“老生常谈”的陈言套语。如果我们能张开“另只眼”,用新的眼光从新的角度来看

事物,就会冲破眼前的思维迷障,发现事物全新的另一面,在写作时自然也会发人所未发,写出新人耳目的个性化之作。以去年冬天的抗击雪灾为例。从“雪灾”这个原点可进行发散思维。“雪灾”——交通受阻,给人们出行带来不便;“雪灾”——道路不畅,给生活用品流通带来困难;“雪灾”——高压线压塌,造成部分地区大面积断电;“雪灾”——压坏冻坏树木,造成林业重大损失;“雪灾”——压倒民房、蔬菜大棚等,导致农业损失惨重;“雪灾”——致使人员伤亡,发生多期悲剧;“雪灾”——居安思危,国人安全防范意识增强;“雪灾”——检验能力,国家应急处理方案得到实施验证;“雪灾”——注意公共设施建设,非传统安全体系被重视;“雪灾”——出台一些应对措施,制度建设被加快推进;“雪灾”——彼此更加关爱,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得以增强;“雪灾”——万众一心战“雪冻”,民族凝聚力得以提升;“雪灾”——民族魂灵闪光,涌现出一大批可歌可泣的抗灾保民英雄;“雪灾”——中央亲民思想集中体现,老百姓对党和政府更加信赖……这样就建立了思维坐标,打开了无数条思维通道。有了这样的“另只眼”,你就不再是作文的“套中人”,就会充满个性魅力。

个性,贵在换上“新面孔”。从阅读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文章最忌“千文一面”,文章的魅力在于新,“新面孔”总会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让读者的眼睛为之一亮。所谓“新”,包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