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生化检验质控流程表
生化室质控规则
![生化室质控规则](https://img.taocdn.com/s3/m/bab059c0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c9.png)
县人民医院检验科生化室质控规则
一、目的
二、指导生化室内质控工作的规范进行,检测控制各项实验的精密度和准确性的改变,以
保证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稳定性;
三、质控规则 13S 22S 10X
四、使用质控范围
TP ALT AST ALP GGT TBA DBIL CH LDL-C HDL-C TG GLU UA BUN CREA
CA P Mg K Na CL Zn Fe CK LDH α-HBDH AMY Mg Fe Zn
五、依据:Westgard多规则质控方法
1、13S规则:当一个质控测定值超x±3s时,则判断该分析批次为失控,不能报告病
人的测定结果;
2、22S规则:当两个质控测定值连续两次超过2s质控限时,并在均值的同侧,该分
析批判断为失控,不能报告病人的测定结果;
3、10x规则:连续10次质控测定值都在均值同侧,则判为失控;。
生化室各种程序
![生化室各种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16bb99d13186bceb19e8bb80.png)
一.生化室标本的采集和处理程序二.生化室仪器校准程序三.生化室器材,仪器质控程序四.生化室标本操作和报告发出的质量控制程序五.生化室急值报告程序六.生化室室内质控程序1.室内定标程序2.室内质控程序3.室内失控报告处理程序4.室内质控数据的管理程序七.室间质评失控处理程序八.生化室抱怨处理程序九.生化室医用冰箱管理与保养程序十.预防感染(污染)管理措施十一.生化室岗位责任制十二.生化室质量保证措施一.病人的准备:医生在开检验申请单前应了解所申请检验项目对病人的要求,并提前通知病人按要求做好准备。
二.生化检验标本的一般要求:1.用洁净干燥的试管采血,及时分离血清送检。
2.宜早上空腹采血,特别是血脂测定项目应空腹12小时以上。
3.避免溶血。
4.采集标本后半小时内送检,否则应及时分离血清置冰箱保存。
5.防止过失性的采样:如边输液边抽血做K、Na、Glu等测定。
6.标本量:一般2ml血。
三.特殊标本的采集方法1、24小时尿定量:应采集24小时尿,即第一天上午8时排膀胱并弃去此次尿液,再收集以后24小时内的所有尿液(包括大便时的尿及第二天上午8时最后排空膀胱的尿液)。
尿液收集于洁净的放有适当防腐剂(如每100ml尿加2ml甲苯或二甲苯)的有盖容器内,最后充分混匀,量取总尿量,取约10ml送检,并在申请单上注明尿量。
(如无量具可全部送检)2、血糖:应在30分钟内及时分离血清送检。
3、OGTT试验:试验前3天,每日食物中糖含量不应低于150克,且维持正常活动。
影响试验的药物应在3日前停用,试验前病人应10-16小时不进食。
坐位空腹取血后5分钟内饮入250ml含75g 无水葡萄糖的糖水,以后每隔30分钟取血一次,共4次,历时2小时。
整个试验中不可吸烟、喝咖啡、喝茶或进食。
儿童给予葡萄糖量0.75g/kg体重。
于采血的同时,每隔1小时留取尿液做尿糖半定量试验。
必要时可延长血标本的收集时间,至口服葡萄糖6小时。
4、血清铁:血清铁在体内有昼夜节律的变化前后采血时应注意最好在同一时间采血。
检验科生化室工作流程
![检验科生化室工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0e995de5727a5e9846a6182.png)
检验科生化室工作流程检验科生化室工作流程检验科生化室工作流程1.标本的接收与处理1.1标本的接收①严格执行患者、化验单及标本收集器皿的核对制度,保证无差错。
②认真审核检验申请单,申请单上需标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病区及床号、临床诊断、标本采集时间和实验室收到时间等。
③签收人员应逐一检查标本的质量,避免血少或严重污染等,对不合格、但可以接受的样本,签收人员要记录标本的缺陷,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样本,签收人员应拒绝接受,同时注明拒收原因,并通知临床重新采集标本。
1.2标本的处理①生化室收到临床标本后,应尽快低速离心分离血清或血浆(天冷血清尚未析出,可将标本放置水浴箱15-20min),离心速度为3000r/min左右,时间为5-10min。
不主张用玻璃棒或类似器材去剥离附着于试管壁和管塞上的凝块,因处理不当可导致溶血;如果必须将凝块与试管内壁分开或取下管塞时,一定要小心处理。
2.仪器与试剂2.1仪器①建立仪器档案:保存每一台仪器的购置论证书、仪器说明书、操作手册。
②建立仪器操作程序: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建立本室仪器操作程序,并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按操作程序实施。
③仪器校准:所有仪器按要求进行校准。
校准时,必须选用与仪器配套的校准品,不同系统应选用不同的校准品。
所有校准都应有时间、结果、变更和频度的记录和说明。
④仪器比对:对具有两台或两台以上同类仪器,并有相同检测项目,应定期进行仪器间比对实验,以确保结果的一致性。
一般3个月或有以下情况应进行一次比对:质控结果不一致、其中一台仪器经维修保养、更换元器件、试剂更换厂家等。
⑤检测方法选择:原则上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生化室应尽可能选择各项目的推荐方法,如因测定方法和试剂的更换造成临床正常值参考范围发生变动的,应做好对临床的宣传工作。
2.2试剂①试剂选择:参照《卫生部临床检验体外诊断试剂盒质量检定暂行标准》的有关规定,在充分考虑质量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选用和生化检验仪器相配套的试剂,如使用其他商品化试剂应做相应的对照实验并有可行性的报告和记录。
检验科生化质控记录表
![检验科生化质控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1d5a6196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65.png)
检验科生化质控记录表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检验科生化质控记录表是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科室常见的一种记录表格,用于记录生化检验过程中的质控数据,帮助评估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质控记录表的建立和完善对于保障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生化检验是临床诊断的重要工具之一,通过检测血液、尿液等样本中的各种生化指标,可以帮助医生诊断疾病、评估病情和监测治疗效果。
生化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因此质控是临床检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质控记录表通常包含以下内容:质控日期、质控样本、质控指标、质控方法和结果等。
通过记录质控数据,科学分析和评估质控结果,评估实验室检验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从而保证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质控记录表的建立和维护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
要确定合适的质控指标和质控样本,根据不同检验项目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质控品,确保质控品的质量和稳定性。
要严格按照质控周期和频率要求进行质控实验,定期对实验室检验系统进行内部质控和外部质控,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要及时记录和分析质控数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对问题进行跟踪和改进,不断提高实验室检验工作的质量水平。
在日常工作中,实验室人员应严格执行质控记录表的填写和管理规定,确保记录的完整和准确。
要积极参与质控数据的分析和讨论,与同事共同探讨质控结果,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共同提高实验室检验质量。
第二篇示例:检验科生化质控记录表是临床检验科室中非常重要的文件之一。
它记录了每一次生化质控的结果、分析和处理情况,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生化质控记录表的认真填写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并纠正实验室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护患者的利益。
生化质控记录表通常包括以下内容:试剂质控记录、仪器质控记录、质控结果分析和处理情况记录等。
试剂质控记录是生化质控的第一步,主要记录每次试剂质控的结果和相关信息。
检验科生化室工作流程
![检验科生化室工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6e2f0e9d4d8d15abf234e4c.png)
检验科生化室工作流程1.标本的接收与处理1.1标本的接收①严格执行患者、化验单及标本收集器皿的核对制度,保证无差错。
②认真审核检验申请单,申请单上需标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病区及床号、临床诊断、标本采集时间和实验室收到时间等。
③签收人员应逐一检查标本的质量,避免血少或严重污染等,对不合格、但可以接受1.22.2.1仪器施。
类仪器,⑤检测方法选择:原则上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生化室应尽可能选择各项目的推荐方法,如因测定方法和2.2试剂①试剂选择:参照《卫生部临床检验体外诊断试剂盒质量检定暂行标准》的有关规定,在充分考虑质量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选用和生化检验仪器相配套的试剂,如使用其他商品化试剂应做相应的对照实验并有可行性的报告和记录。
②试剂的使用和保存: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和保存,如果是干粉或片剂,一定要注意复溶水的质量。
在试剂的使用过程中,应有相应的批号、使用情况及更换记录和说明。
3.室内质控与室间质评室内质控是为了监测和评价实验室工作质量,以决定常规检验报告能否发出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查、控制手段,它代表每天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而室间质评既由实验室以外的某个机构对各实验室常规工作的质量进行监测忽然评定,以评价各实验室工作质量,逐步提高常规检测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以切实做好本室的室内质控为基础,实验室应积极参加室间质评活动,以增加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和可比性。
各类生化检验项目应有相应的室内质量控制系统。
①质控品选择:选择符合要求的两个浓度质控品。
②严格按照质控品说明书要求,正确使用和保存。
③设定靶值:实验室应对新批号质控品的各个测定项目确定靶值,靶值必须用本室现行使用的测定方法进行确定;定值质控品的标定值只能作为确定靶值的参考。
④质控方法选择:根据室内质控的要求选Levey的4.5.相关临床医生,了解具体情况后再作出判断。
因此,加强与临床科室的联系与沟通,可促进临床标本的正确采集与检验结果的合理解释,同时,实验室也可从临床方面获得许多反馈信息,了解临床的需要,开发新项目,更好地为临床服务;与临床科室的联系与沟通是现代化医疗模式的基本要求,在当今医疗社会中极为重要。
检验科生化SOP文件
![检验科生化SOP文件](https://img.taocdn.com/s3/m/9bee6279ee06eff9aef80773.png)
1. 目的规范生化组组长的职责范围,保证本专业组的各项工作按照既定的质量体系正常运行。
2. 范围适用于生化专业组。
3 .职责3.1 生化组组长为本专业实验室的学科带头人,在科主任领导下,负责本专业的全面质量管理,科研、教学和部分行政管理工作。
3.2 负责本组人员的工作安排、业务学习、继续教育和技术考核等工作,规划及落实本专业的发展计划,负责组织编写本组的标准操作规程(SOP),经常检查执行情况。
3.3 负责制定本专业的室内质量控制方案,每日检查各检验项目的室内质控状态,分析质控数据,对失控项目提出纠正办法,填写月质控报告。
3.4 积极参加各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活动,审查签发室间质评回报表,分析质评成绩,提出改进措施,填写室间质评总结报告。
3.5 亲自参加检验工作并掌握特殊检验技术,解决本专业的复杂疑难问题。
3.6 经常深入临床科室征询对检验质量的意见,介绍新的检验项目及临床意义,有条件时参加临床疑难病例讨论,主动配合临床医疗工作。
3.7 结合临床医疗,制定本专业的科研计划,并不断引进国内外的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开展新项目,提高本专业的技术水平。
3.8 检查督促本组检验人员贯彻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的情况,进行考勤考绩、人员安排。
3.9 负责本专业仪器设备和各种设施的管理;负责制定本专业试剂和实验用品的请购计划,负责本专业范围内试剂和低耗品的保管。
3.10 专业组长外出前,应向科主任提出申请,临时指定人员负责代理。
1. 目的明确生化组岗位职责,加强岗位责任心,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本专业组的各项工作按照既定的质量体系正常运行,及时、准确地为客户报告检验结果。
2. 范围适用于生化组。
3. 职责3.1 岗位A:负责奥林巴斯AU640、400 仪的操作、日常维护和保养,负责纯水箱的日常使用和维护,按时做好室内质控,记录室内质控结果,记录生化组室内温度和湿度以及冰箱温度等。
3.2 岗位B:协助岗位A 的工作,负责雷度ABL-5 型血气分析仪、电解质分析仪的操作、日常维护和保养,负责检验报告单的审核和签发,做好室内质控和室间质评等。
检验科质控流程
![检验科质控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67b2e78c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9b.png)
六、室内质控数据的管理
1.每月室内质控数据统计处理
• 每月末,应对当月的所有质控数据进行汇总和统计处 理,计算的内容至少应包 括:当月每个测定项目原始 质控数据及除外失控数据后的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 系数;当月及以前每个测定项目所有在控数据的累积 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2.每月室内质控数据的保存
22S失控规则示意图
22S 失控规则
• R4S 这个规则仅证实随机误差,用于最近这批的批内判断。若一 批内两个控制品的控制值间,至少有4s的差异,符合本规则,为 随机误差。例如,在一批内检测水平Ⅰ与水平Ⅱ,水平Ⅰ高于均 值﹢2.8s,水平Ⅱ低于均值﹣1.3s。两个控制品间的总差异大于 4s;即[﹢2.8s-(﹣1.3s) = 4.1s。
【SOP文件】
• 所谓SOP(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 ,即 标准作业程序,就是将某一事件的标准操作步 骤和要求以统一的格式描述出来,用来指导和 规范日常的工作。SOP的精髓,就是将细节进 行量化,用更通俗的话来说,SOP就是对某一 程序中的关键控制点进行细化和量化。
Westgard 规则
• 1981年,威斯康辛大学(University of Wisconsin)的 James Westgard 博士发表了实验室质量控制的论文, 为临床实验室设定了分析批的质量评价规则。Westgard 系统的要素,依据自1950年代以来工业国家使用的统计 过程控制的原理。在Westgard 的设计中,有6个基础规 则。这些规则可以分别或结合使用,评价分析批的质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失控原因分析
• (1)立即迅速、仔细的回顾整个操作过程。分析有无特殊 情况,如电压波动、仪器不稳、试剂瓶标签脱落、试剂放 置位置不符合要求、质控品瓶盖松动、复溶过程异常等。 并应检查使用的容器、量器是否正确、仪器有无变动(如 波长旋钮移动了位置)、校准品或试剂有无变更生产厂家 、批号或接近失效期等,同时复查计算结果。
检验科各种流程图
![检验科各种流程图](https://img.taocdn.com/s3/m/a0438c89195f312b3169a5ba.png)
检验科工作流程图各实验组接收各类标本并核对危急值、疑难结果进行复查做好记录并通知临床医生或调整各类仪器运行检验分贴条码编号,并离心处理标本检验后标本按要求处理标本、当天检验标本记录仪器有关参检验、审核签发双签名报告室内质量分析核准质控及检各类穿刺血大小便检验检验科不合格标本处理流程检验科各岗位日常工作流程图生化室岗位日常工作流程图免疫室岗位日常工作流程图血液组岗位日常工作流程图常规室体液组岗位日常工作流程图血凝分析岗位日常工作流程图骨髓细胞分析岗位日常工作流程图微生物室岗位日常工作流程图HIV抗体筛查室岗位日常工作流程图检验科废物处置流程检验科生化室临微生物1.废弃血液标本、尿液、加样枪尖、针头等,各类医用后用品等2.废弃仪器试剂包、实验室质控品等3.一次性手套、口罩、帽子等。
1.废弃的血液、血清、清洗液等2.一次性吸管、加样枪尖、微量吸管、表抗等试剂条等3.实验室质控品等4.一次性使用的口罩、帽子、手套等5.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产生的生活垃圾等6微量吸管、一次性吸管以及移液器头等7.使用后一次性医疗用品及医疗器械等8.化学试剂等1.被检患者血液污染的棉签、一次性试管等物品2. 各个仪器使用后的废液等。
3.血图片,各类染色分片4.废弃的体夜(如尿液、胸腹水、穿刺液等)、粪便1各个仪器使用后的废液等。
2.各种化学废液1.病原体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等2.结核等传染病人的标本等3.一次性用品、棉签、衣、帽、试管等用防渗漏的专用由产生废物的实验室负责免每日由专人用密生活垃1.一般废物、家居及办公废物、剩余饭菜、果皮果核、罐头盒、饮料瓶、手纸、包装纸等2.使用后,未被病人血液、体液、排泄物污染的的各种玻璃制品等医疗废物废医疗废物处理流程医疗废物产生地采血室岗位日常工作流程图提前上岗,着装规范,每天两次空气灭根据检验项目,确定采血时间,选择采血管种类,核对姓名化验单。
询问是否禁食,向病人解释说明采血相三查七对,遵守无菌原则,采取血标本交代采血后注意事项,观察有无异常。
检验科生化室工作流程
![检验科生化室工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f708713627284b73f2425069.png)
1.标本的接收与处理标本的接收①严格执行患者、化验单及标本收集器皿的核对制度,保证无差错。
②认真审核检验申请单,申请单上需标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别、病区及床号、临床诊断、标本采集时间和实验室收到时间等。
③签收人员应逐一检查标本的质量,避免血少或严重污染等,对不合格、但可以接受的样本,签收人员要记录标本的缺陷,对于不符合要求的样本,签收人员应拒绝接受,同时注明拒收原因,并通知临床重新采集标本。
标本的处理①生化室收到临床标本后,应尽快低速离心分离血清或血浆(天冷血清尚未析出,可将标本放置水浴箱15-20 min),离心速度为3000 r/min左右,时间为5-10 min。
不主张用玻璃棒或类似器材去剥离附着于试管壁和管塞上的凝块,因处理不当可导致溶血;如果必须将凝块与试管内壁分开或取下管塞时,一定要小心处理。
2.仪器与试剂仪器①建立仪器档案:保存每一台仪器的购置论证书、仪器说明书、操作手册。
②建立仪器操作程序:按照操作手册的要求,建立本室仪器操作程序,并在实际操作中严格按操作程序实施。
③仪器校准:所有仪器按要求进行校准。
校准时,必须选用与仪器配套的校准品,不同系统应选用不同的校准品。
所有校准都应有时间、结果、变更和频度的记录和说明。
④仪器比对:对具有两台或两台以上同类仪器, 并有相同检测项目,应定期进行仪器间比对实验, 以确保结果的一致性。
一般3个月或有以下情况应进行一次比对:质控结果不一致、其中一台仪器经维修保养、更换元器件、试剂更换厂家等。
⑤检测方法选择:原则上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生化室应尽可能选择各项目的推荐方法,如因测定方法和试剂的更换造成临床正常值参考范围发生变动的,应做好对临床的宣传工作。
试剂①试剂选择:参照《卫生部临床检验体外诊断试剂盒质量检定暂行标准》的有关规定,在充分考虑质量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选用和生化检验仪器相配套的试剂,如使用其他商品化试剂应做相应的对照实验并有可行性的报告和记录。
检验科生化质控记录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检验科生化质控记录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dc83f2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56.png)
检验科生化质控记录表-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质控在临床检验科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质控记录表则是进行质控工作的关键工具之一。
质控记录表是记录和汇总实验室进行各类质控活动的数据和结果的重要文档。
通过对质控记录表的检验和分析,可以评估所进行的检测过程的准确性和稳定性,从而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溯性,为临床诊断提供有力的支持。
概括而言,质控记录表主要包括实验室内对各种质控样本进行的测定数据、所用方法和仪器、参比值或参考范围、质控的执行者等信息。
这些数据和信息的记录不仅能够为日后的数据分析和追溯提供依据,也可以为实验室内部和外部的审核、认证和监督工作提供有效的参考。
此外,质控记录表还可以用于分析、评估和改进质控工作。
通过对质控记录表中的数据和结果的统计和分析,实验室可以及时发现质控过程中的问题和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以提高实验室的质量水平和工作效率。
同时,质控记录表也可以帮助实验室识别仪器的漂移和偏差,并进行质量评估和比对,以确保各项检验指标的准确度和可比性。
在临床检验科的发展中,质控记录表作为一种重要的质控手段,必将在提高检验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和提升实验室整体水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因此,深入了解和正确运用质控记录表,不仅是每一位临床检验科工作者的责任,也是实验室质控工作的基础和保障。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如下:文章结构是指文章的组织框架,它对整篇文章的逻辑性和条理性起着关键作用。
一个良好的文章结构能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论点,并使文章内容更具可读性和可信度。
本文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是引言,本部分包括三个小节: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概述部分将对检验科生化质控记录表的背景和重要性进行简要介绍,为读者提供对该主题的整体了解。
文章结构部分则对整篇文章的组织结构进行概述,让读者清晰地知道文章的内容安排和逻辑关系。
目的部分将明确指出本文的目的和意义,即通过对质控记录表的检验和探讨,提出相关的应用价值和改进措施。
检验科生化标本检测程序
![检验科生化标本检测程序](https://img.taocdn.com/s3/m/27bc5678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1e.png)
检验科生化组组长职责【目的】规范生化标本的检测程序,减少分析过程中各种因素对检验结果的影响,确保检验质量。
【职责】1.实验室工作人员均应熟知并严格遵守本SOP,室负责人监督落实。
2.本SOP的改动,可由任一使用本SOP的工作人员提出,并报经下述人员批准签字:室负责人、科主任。
【适用范围】适用于所有临床生化标本的检测。
临床生化标本包括血液、尿液、胸腹水等各种体液。
【程序】生化组所有检验人员按生化组岗位职责,负责标本的预处理、测定、检验结果的报告等。
1、检测过程流程;样品签收-离心或按检验项目要求处理一•编号-上机测定—打印结果一审核后发单。
2、样品接收和编号按生化标本管理程序进行。
3、前处理将编好号的标本以25-30r/分离心10分钟,直接上机测定。
为了避免样品针堵塞或血清与血凝块接触时间过长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可将血清或血浆移入另一样品杯,再上机检测。
4、上机测定按生化分析仪或相应仪器的操作规程进行,但应注意标本测定前应按室内质控程序先作质控,只有质控结果在空时,才开始测定标本。
若有条件,在测定过程中或测定结束后再分别测定不同浓度的质控物,对检测的全过程实施质量控制,确保检验质量。
5、结果报告5.1样品检验完毕后,由操作人员逐一核对检验项目有无遗漏,确保与检验单上的申请项目准确无误后打印结果,有授权签字人再次进行核对,确保检验结果间不相互矛盾,并与临床诊断相符时签发报告。
5.2当发现检验报告中有缺陷而对其准确性及有效性产生怀疑时,应由相关人员处理追回已发出有缺陷的报告单,报告科室负责人。
对其作必要的修改后再发出。
5.3检验工作人员不得向无关人员透露检验结果及相关信息。
5.4检验报告使用者因特殊原因造成报告损坏或遗失时,只有从网络计算机能够调出者或登记本上有记录者,才可补发。
6、申诉及处理:检验报告申请人或被检者对检验报告的内容有异议时,可向生化组长、科主任或上级单位提出申诉,按投诉处理程序执行。
检验科生化质控记录表
![检验科生化质控记录表](https://img.taocdn.com/s3/m/4d2492c5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49.png)
检验科生化质控记录表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检验科是医疗机构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而生化质控记录表则是检验科工作中非常关键的一部分。
生化质控记录表是用来记录实验室的生化质控情况,旨在确保实验室的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本文将从生化质控记录表的作用、内容以及填写方法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生化质控记录表的作用生化质控记录表是实验室质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1.监控实验室的质量:通过记录实验室每次生化分析的质控结果,可以及时发现实验室可能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予以调整,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评估实验室的技术水平:生化质控记录表可以反映出实验室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规范性,通过比对质控结果,可以评估实验室的分析技术水平是否符合要求,有助于实验室提高分析质量。
3.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通过记录每次质控结果,并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分析和处理,可以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确保实验室的运作规范有序。
生化质控记录表的内容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实验室的基本信息:包括实验室的名称、质控日期、检验项目名称等。
2.质控品的信息:包括质控品的类型、批号、有效期等。
3.质控结果:记录每次进行质控实验的结果,包括平均值、标准差、精密度、准确度等指标。
4.质控分析:对质控结果进行分析,发现异常情况时应及时处理并记录处理措施。
5.签字确认:每次填写质控记录表后必须由负责人进行签字确认,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在填写生化质控记录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准确记录信息:填写时要确保实验室的基本信息无误,质控品的信息准确无误,并正确记录每次质控实验的结果。
3.严格按照规定操作:填写生化质控记录表时,要按照规定的要求和流程进行操作,确保记录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4.定期检查和归档:质控记录表的填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应定期检查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并按规定要求进行归档保存。
生化质控记录表是检验科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可以帮助实验室监控质量、评估技术水平、提高管理水平,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生化检验质控及失控分析、处理
![生化检验质控及失控分析、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bb4b0e11dd36a32d72758120.png)
环境问题
操作问题
变质污染 配错或放错位置 光路吸样针交叉污染 温度水质 未按SOP操作
失控分析基本线路图
重测质控 新开质控品 重新溶解质控 纠正位置 更换试剂 重新校准
新开质控品 纠正更换试剂 保养维护 监控纠正 培训考核
4)纠正措施
原则:从易到难
① 重新测定同一质控品(图1-2),此步主要是
不够;12s为控制规则,对误差识别的特异性不够。)
+3s +2s
x
-2s -3s
x s规则质控技术可揭示一些潜在的质量问 题。其中有些规则对随机误差敏感,有些对系统误 差敏感。
1) 方法 Westgard用一组质控规则来判定分
析是否在控,推荐使用六个不同的规则来判断分析
品、液体质控品和混合血清 • 根据有无测定值分为定值质控品和非定
值质控品。
2) 质控品的特性 ● 人血清基质,以减少基质效应; ● 无传染性; ● 添加物的数量应少而纯; ● 成分分布均匀,瓶间变异小;(酶类项目瓶间CV%
应小于2%; 其它分析物CV%应小1%)
● 到实验室后的有效期应在1年以上; ● 冻干品复溶后成分稳定;(2~8 ℃ 时不少于24h ,
1使用不同批号的试剂或校准品2试剂或校准品在配制过程中发生错误3试剂或校准品被污染或变质4反应温度产生变化5加样器部分堵塞造成加样不足6相关的反应参数被修改22失控单项目多项目单水平双多水平随机误差质控品试剂问题新开质控品校准问题质控问题人为因素重测质控纠正位置重新校准更换试剂监控纠正纠正更换试剂培训考核试剂问题共用辅助试剂仪器问题环境问题操作问题保养维护变质污染配制错误放错位置变质污染人为因素过期漂移配错或放错位置变质污染光路吸样针交叉污染温度水质未按sop操作失控分析基本线路图新开质控品重新溶解质控233质控图形分析24324纠正措施重新测定同一质控品图12此步主要是用以查明人为误差每一步都应认真仔细操作以查明失控原因
检验科临检生化质控方法
![检验科临检生化质控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be2129f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b6.png)
检验科临检、生化室内质控方法一、质控的概念;质量控制是为了监测和评估本实验室的工作质量,以此决定本实验各检验可否发出的检查、控制手段;1、OCV:表示本实验室在目前最佳条件下某项目所能达到的最好精密度水平;其基本原则是,OCV测定需采用与常规工作相同的试剂、仪器及检测方法;一般来说,实验室都用OCV测定来确定本室新开展的一项新项目的精密度,如果数值偏大,则说明该测定方法可能不稳定,不成熟,应该尽量避免在本实验室使用该方法;2、RCV:表示本实验室在目前条件下,常规工作中某项目检验的精密度水平,是室内质控中靶值和允许误差范围确定的依据;在第一次测定OCV后及每更换一次质控血清批号后,均应对新质控血清进行RCV测定;一般实验室的质控工作都是以RCV为标准的;3、RCVK:表示常规条件下对定值血清测定的变异;在RCVK中,根据RCV数据所绘制的“空图”,对于同一批号的质控品是不变的;不得将当月的检测结果代替RCV测定中的数据来绘制质控图;4、RCVU;常规条件下未定值血清测定的变异;目前在国内外采用最多的质控方法是均值图法;我认为佳音内部开展的质控方法还是以其为最佳;在建立图之前应做一些准备工作;二、准备工作;1、建立质控的规章制度及普及质控知识;质控工作的开展,是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的,还需要掌握大量的质控知识;这就需要在平时的工作中下大力气规定出一些制度来实施质控的工作,并在检验科中多加强这方面的学习,使每个员工都掌握一定的质控知识,才能让员工在平时的工作中加以用心,把质控工作开展起来;2、定期检校仪器;对使用的仪器定期进行检查和校正,并建立完善的资料数据,以便在质控工作开展起来后,分析数据时加以应用;3、制备生化质控血清;质控工作的开展需要大量的质控血清,而假如全部从试剂公司购置的话,是笔不小的开支;可以采取多份血清标本,混合后分装冻存作为质控血清使用;自制质控血清最好一次性制备够半年甚至是一年的量;在检验过程中应注意防止肝炎感染;在使用冻存的质控血清时,必须使其完全融化并达到室温后方可测定;4、选择标准血清;每一项目都需要标准品来标定一些数据,标准品的品质直接关系到质控的准确性和精密度;因此要做好质控工作,就要选择稳定性较好而瓶间较小的标准品;三、质控的方法;1、OCV和RCV的测定和计算机分析;用制备好的同批质控血清本实验室的最佳条件下反复测定至少20份,计算全部结果的均值、标准差S和变异系数CV,此处的CV即OCV;取测过OCV或准备用于下阶段的质控血清,每天随病人标本测定一瓶或一支;20天后,计算各项目测定结果的、S、CV,此处的CV即为RCV;对于我们集团来说,可能不会每天都有生化测定,这时可以用每次常规测定时做的质控血清的值,连续20次结果计算、S、RCV;由于计算器及计算机的普及,这里只介绍结果的计算器的算法:按一下STA键,会出现一个统计框,点返回后,输一个结果按一下DAT键;输完结果后,点SUM即为结果的总和;AVE为均值;S即为标准差S;S/AVE即为CV值;2、OCV及RCV测定的注意事项:1RCV测定应尽可能保证最佳条件,一个数据尽量来自一瓶质控血清;最好在4-5天内每天测定4-5个结果,这样4-5天内就可以得到做分析所用的20个数据;综合表达了批间和天间的精密度水平;2RCV测定必须保证是和标本测定相同的处理条件,每次的RCV测定次序必须随机;且20个数据要来自于20次测定中的20瓶质控血清;一天内多个数据,一批内多个数据,或每天将同一瓶质控血清测定多次求平均值,均不符合RCV测定的要求;3、在OCV测定中,如有某个数据超过±3S的范围,应废除全部数据,重新测定OCV;如RCV 测定中有一个数据超过±3S的范围,则删除该数据,用剩下的19个数据计算RCV;如果有一个以上的数据超过±3S,则应舍弃全部的数据,重新测定RCV;4当一批质控快要用完时,应提前制备下一批质控血清,并做RCV测定;5RCV一般比OCV大,但不超过OCV的两倍;且两者的应十分接近;如果RCV值小于OCV值,说明OCV没有在实验室的最佳条件下测定;3、OCV和RCV图的绘制;可用全国统一印发的质控用纸,也可用自制的质控图纸;图纸格式见文后链接的生化质量控制图;OCV和RCV的绘制步骤如下:1、在纵座标上标明, ±1S, ±2S, ±3S的标志,并将其具体数值标在左侧标尺上;用红笔画出±2S线,称警告线;用蓝笔画出±3S线,称失控线,即为一张CV的空图;每一小格代表的实际检测数值为S/10;3需在空图中填入各项数据及文字资料;测定中遇到的特殊情况应列出备注注明;各测定值的测定顺序不得颠倒;日期一栏,若是OCV测定,应填写为批次或序号;在RCV测定中,则填入实际测定日期,未做测定应在图上留出空格;4、画出每个检测值所对应的图点;其横座标为其日期或序号,纵座标为:X- 除以每一小格代表的实际检测数值;四、质控图在常规工作中的应用;1、对于同一批的质控血清,无论使用多久,其“空图”均不变;只要把实际的起止日期填入图纸上的“起止日期”栏即可;其它各项均与该批血清的RCV测定的“空图”相同;2、每天将质控血清随病人标本测定,将日期、结果及操作者如实记录在图上相关位置,并将质控结果画在图上的对应点,用直线将之与前一天的点连接;如果质控点在±3S线外,为失控,应立即报告相关负责人;查明原因或在必要时复测标本后,方可将化验报告发出;失控情况、原因及处理结果均应详细记录;如点在±2S线,或连续6个质控点在的同一侧,均应及时向有关负责人汇报,并查找原因;但当天报告一般可发出;3、月底应计算当月全部质控结果的 ,S,CV,并进行图形分析和小结,将质控图存入质控档案中;4、为了在失控时能准确查找失控原因,必须对试剂配制、试剂厂家、批次、仪器校正、操作者、测定时的异常情况等做详细的记录;五、图的图形分析;检验工作中存在随机误差、系统误差和过失误差三类;在实验工作中误差绝不是以单一的、典型的形式存在的;因此图的图形分析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分析随机误差大小及其变化的同时,设法减少随机误差的掩蔽作用,并及时发现非随机误差,并进一步分析其发生规律,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排除非随机误差,让质控发挥更积极的预测和指导作用,使我们的检测结果更真实可信;1、通过观察图形的规律性变化进行误差分析:1、曲线漂移:指质控血清的发生了一次性的向上或向下的改变,提示存在系统误差;往往是由于一个突然出现的新情况引起的;如更换标准品的厂家或批号,重新配制试剂及操作者的变更等;在查找原因时,应注意“漂移”前后发生了哪些变动的因素;2、趋势性变化:指质控血清发生了向上或向下渐渐的变化;往往是由于一个逐渐改着的因素造成的,如:试剂的挥发、蒸发、吸水、沉淀析出、分光光度计的波长渐渐偏移、光电池老化及质控血清本身变质等;3、质控血清的值连续6天以上分布在靶值的一侧;这时应考虑存在非随机误差,有可能是质控血清发生了变化,需要重测其RCV;如果与靶值偏离并不大,当天检验报告可发出;4、周期性或隔天规律性变化;一般与该实验室所处地域或检测者的更换有关;2、通过图形的资料对比进行误差分析;1、在月底将本月全部质控血清结果的和S分别与该批血清RCV测定得出的和S进行比较;如本月与RCV的发生了偏离,说明准确度发生了变化,有非随机误差存在;如本月S与RCV 的S偏移,则说明检测的精密度发生了变化;2、将同批质控血清在数月中得出的和S按月份分析,如果逐月上升或下降,可能是质控血清不稳定或变质;如基本一致,而S逐月加大,提示精密度下降,应重点从试剂、仪器、及管理等方面查找原因;六、失控后的处理;由于现在的实验室基本上都使用了半自动生化分析仪,根据自己的经验,当室内质控出现失控现象时,查找原因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1、回顾操作全过程,核对原始记录,并进行复算;检查加样有无错误,仪器是否正常运作,波长,比色池、光源等是否有问题;2、如果上述步骤未发现问题,再进行重复测定,观察结果是否改观;再次测定质控血清,如其值在RCV范围内,可能是前次质控血清测定的操作出现问题,病人报告可发出;3、如结果仍不在RCV的允许范围内,可重新开一瓶质控血清,观察是否质控血清变质;如新开质控血清结果良好,则是上瓶质控血清变质或污染;可用定质质控血清或标准品测定证实,也可以用怀疑变质的质控血清做其它项目的测定证实;一般报告可发出;4、如果标准品或定值质控血清测定值也不正常,则可能是生化仪的参数出现变化,这时应用标准品重新定标;此时报告不可发出;需重新定标,并随机测定质控血清及病人标本,若质控血清值在RCV范围内,以重新测定病人标本的结果发出报告;5、如果重新定标后,定值血清或标准品的值仍不正常,则可能是试剂失效、变质或污染;应更换新试剂,并重新定标;然后随机测定质控血清及病人标本,若质控血清值在RCV范围内,以重新测定病人标本的结果发出报告;6、如果按上述方法都还不能解决失控的问题,则考虑是否操作人员技术不过关的原因;更换技术最好的人员重新进行操作;一般来说,室内质控失控的原因不外乎以上6点;在找出原因后,都应在质控资料中记录失控情况及解决过程,以备以后失控时参考;生化的室内质控是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基础,如果把它做好了,以此类推,细菌的质控、临检的质控等等,都可以以相近的方法施行;而且随着室内质量控制的开展和成熟,佳音各个检验科之间的室间质控也必将开展起来;由于笔者水平有限,室间质控在这里就不做介绍;在临床质控工作中,任何一种质控方法都不可能完全消除误差,而只能将误差控制在一定的、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对RCV有一个推荐值表,若实验室的某项目的RCV大于此推荐值,则认为该项目检测质量达不到临床工作的起码要求;因此每个实验室都应该尽最大努力把RCV值降到推荐值的范围之类;如果仍不行,则应做OCV测定,若OCV结果也偏大,则需考虑检验方法的问题;为求尽可能的得到更好的精密度水平,我们应争取不断缩小实验室的的RCV;另外,就算每次测定的质控值都在控制范围内,但由于随机误差的存在,不可能保证每个分析结果的在控;因此就要求我们每个实验工作人员在平时的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检验水平,使我们给患者做出的检验结果尽量接近真实值;每一个佳音人都需要不断的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准,从而与佳音现在在男科领域的地位相称,相信在每一位佳音人的努力下,这些都是可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