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初中化学章基础知识填空

合集下载

沪教版初中化学1-6章基础知识填空

沪教版初中化学1-6章基础知识填空

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填空第一章-----------第六章说明:亲爱得同学们,本学期期末考试考到第七章。

还有大约三周得上课时间,完成第七章内容时间很紧张。

而考试内容从第一章考到第七章,那么前几章得复习就要靠大家课余时间了。

为了大家更好得复习,本师整理了一到六章得知识点,希望大家好好利用。

本试卷使用方法:1、先瞧试卷,将自己会得填好。

2、瞧课本与笔记本,复习记忆相应章节得知识点。

3、再填空,检查自己哪些知识点不会。

4、再瞧课本,记忆相应知识点,直到自己会为止。

这样做可能很慢,但基础知识会掌握得很好,这一方法希望大家采纳遵守。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得根本区别就是。

石蜡受热熔化属于变化,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与 ,属于变化,石蜡在常温下为固体,属于性质,石蜡能在空气中燃烧,属于性质。

2. 化学变化常伴随能量得与。

光合作用就是一个 (吸或放)热反应,锌与稀硫酸反应就是一个 (吸或放)热反应。

3.葡萄糖、砂糖、面粉分别放在中并用酒精灯加热,会得到色得残渣,说明它们中含有元素。

4.1965年,我国化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 , 分析了许多物质得性质,于1869年发表元素周期表。

5.加热色碱式碳酸铜(俗称 ,)现象: ,化学方程式为。

6.碱式碳酸铜与稀盐酸反应得现象 ,化学方程式为。

7.用夹住镁带,放在酒精灯火焰得加热,会发出 ,放出 ,生成。

镁带放入白醋中,现象:有产生。

8.将鸡蛋放入一只装有白醋得玻璃杯里,会瞧到。

第二章我们身边得物质1.空气得成分(按体积分数计)。

2.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得就是 ,由一种物质组成得就是。

由两种元素以上组成得纯净物属于 ,其中有两种元素且一种元素就是氧元素得化合物属于。

只有一种元素组成得纯净物属于。

一种元素组成得物质可以就是 ,也可以就是。

3.空气中首要污染物有、、。

4.在氢气与氦气中选择一种较为理想得气体用于填充气球,您认为应选 (用化学式表示),因为。

(word完整版)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知识点(必备),推荐文档

(word完整版)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知识点(必备),推荐文档

第1 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 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 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 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 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最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填空

最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填空

2015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一.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物质的变化(1)物理变化是生成的变化。

(2)化学变化是有生成的变化。

(3)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判断依据)。

(4)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着物理变化;物理变化时,伴随有化学变化。

2、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是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导电性、导热性、光泽、溶解性、挥发性、吸附性、延展性等等。

(2)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1、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最明亮)、(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先碳化;结论: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

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

(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2、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的量减少,和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4、检验气体:(1)鉴别氧气的方法是:用的木条伸到瓶,木条,证明是(氧气越多,木条燃烧越剧烈)(2)鉴别二氧化碳的方法是:把气体通入石灰水,石灰水变,证明是(石灰水中越浑浊,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越高三.化学基础实验1、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1)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2)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在。

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0.1毫升。

(3)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0.1克。

)左盘物品的质量=右盘物品读数+游码读数(4)加热器皿--酒精灯酒精灯的火焰分为三层,、、。

用酒精灯的加热物体。

2、化学实验基本操作(1)药品的取用①取用量:按实验所需取用药品。

如没有说明用量,应取,固体以为宜,液体以1~2mL为宜。

沪教版初中化学1-6章基础知识填空

沪教版初中化学1-6章基础知识填空

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填空第一章 -----------第六章说明:亲爱的同学们,本学期期末考试考到第七章。

还有大约三周的上课时间,完成第七章内容时间很紧张。

而考试内容从第一章考到第七章,那么前几章的复习就要靠大家课余时间了。

为了大家更好的复习,本师整理了一到六章的知识点,希望大家好好利用。

本试卷使用方法:1、先看试卷,将自己会的填好。

2、看课本和笔记本,复习记忆相应章节的知识点。

3、再填空,检查自己哪些知识点不会。

4、再看课本,记忆相应知识点,直到自己会为止。

这样做可能很慢,但基础知识会掌握的很好,这一方法希望大家采纳遵守。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

石蜡受热熔化属于变化,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和,属于变化,石蜡在常温下为固体,属于性质,石蜡能在空气中燃烧,属于性质。

2.化学变化常伴随能量的和。

光合作用是一个(吸或放)热反应,锌和稀硫酸反应是一个(吸或放)热反应。

3.葡萄糖、砂糖、面粉分别放在中并用酒精灯加热,会得到色的残渣,说明它们中含有元素。

4. 1965 年,我国化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分析了许多物质的性质,于1869 年发表元素周期表。

5.加热色碱式碳酸铜(俗称,)现象:,化学方程式为。

6.碱式碳酸铜和稀盐酸反应的现象,化学方程式为。

7.用夹住镁带,放在酒精灯火焰的加热,会发出,放出,生成。

镁带放入白醋中,现象:有产生。

8.将鸡蛋放入一只装有白醋的玻璃杯里,会看到。

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

2.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

由两种元素以上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其中有两种元素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

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

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以是,也可以是。

3.空气中首要污染物有、、。

4.在氢气和氦气中选择一种较为理想的气体用于填充气球,你认为应选(用化学式表示),因为。

5.关于书本 P27“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实验:燃烧匙中放入足量红磷的目的是,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的现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知识点(必备)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知识点(必备)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沪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必背基础知识点整理归纳

沪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必背基础知识点整理归纳

沪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必背基础知识点整理归纳下面是沪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必背基础知识点的整理归纳:1.原子结构:-原子是物质的基本单位,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负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

-质子和中子的质量接近,电子质量远小于质子和中子。

2.元素和化合物:-元素是由相同类型的原子组成的物质。

-化合物是由不同类型的原子结合而成的物质。

3.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按照元素的原子序数排列,由周期和族组成。

- 元素周期表左侧是金属,右侧是非金属和金属loid元素。

4.化学符号和化学式:-化学符号是表示元素的缩写,如H表示氢,O表示氧。

-化学式是表示化合物的符号和数字的组合,如H2O表示水。

5.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试剂:-测量体积的仪器有容量瓶、烧瓶、试管等。

-酸、碱和盐是实验室中常见的试剂。

6.反应方程式:-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如H2+O2→H2O表示氢气和氧气生成水。

- 化学方程式中可以包含状态符号表示物质状态,如(g)表示气体,(s)表示固体,(l)表示液体,(aq)表示溶液。

7.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8.电子的移动和物质的导电性:-电子在导体中的自由移动导致了物质的导电性。

9.电解和离子:-电解是利用电能将化合物分解成离子的过程。

-离子是带有正电荷或负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10.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是指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反应。

-酸通常以H开头,如盐酸(HCl)、硫酸(H2SO4)。

-碱通常以OH结尾,如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钾(KOH)。

-中和反应常用指示剂来判断反应的终点,如酸碱指示剂酚酞、溴酚蓝等。

11.化学能:-化学反应中产生或吸收的能量称为化学能。

12.氧化和还原:-氧化是指物质失去电子或增加氧原子的过程。

-还原是指物质获得电子或减少氧原子的过程。

-氧化还原反应是指氧化和还原同时进行的反应。

13.燃烧反应:-燃烧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剧烈反应产生火焰、光、热等现象的过程。

(完整word)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知识点(必备)(可编辑修改)

(完整word)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知识点(必备)(可编辑修改)

(完整word)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知识点(必备)(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word)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知识点(必备)(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word)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知识点(必备)(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基础填空练习及答案7-9章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基础填空练习及答案7-9章

第7章应用广泛的酸碱盐姓名第一节:溶液的酸碱性1、“白醋、稀盐酸、纯碱溶液、肥皂水、石灰水、氨水、食盐水、蔗糖水”中:酸性溶液有白醋、稀盐酸;碱性溶液有纯碱溶液、肥皂水、石灰水、氨水;中性溶液有食盐水、蔗糖水。

2、酸性溶液使紫色石蕊变红色,碱性使紫色石蕊变蓝色,中性使紫色石蕊不变色。

3、某溶液滴入无色酚酞变红色,则为碱性,若不变色,则为酸性或中性溶液。

4、酸性溶液使蓝色石蕊试纸变__红___,碱性溶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_ 蓝___。

5、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酸碱度。

pH=7,呈中性,pH<7,呈酸性,pH>7,呈碱性,pH越小,酸性越强,pH越大,碱性越强。

6、pH测定方法:用玻璃棒蘸取试样滴在pH试纸,将呈现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pH值。

7、PH试纸通常显黄色,测定时不能直接把试纸浸入待测液中,不能先用水将pH试纸润湿后测定。

(填“能”或“不能”)8、用润湿的pH试纸测烧碱NaOH的pH,则结果会偏小,若测定盐酸HCl的pH,结果会偏大。

9、精确测定溶液的pH可以用酸度计(pH计)和10、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胃液,含有盐酸HCl 。

11、大多数农作物适宜在接近中性的土壤中生长。

12、正常雨水中因溶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略显酸性,方程CO2 + H2O = H2CO313、酸雨的pH <5.6 ,是由于二氧化硫SO2进入空气造成的。

第二节:常见的酸和碱1、人的胃液中含有盐酸,电瓶中含有硫酸,酸雨中溶有极少量的硫酸和硝酸。

2、浓盐酸溶质是氯化氢气体HCl ,有刺激性气味,有强烈挥发性,打开浓盐酸瓶盖,产生白雾,这是因为挥发出的氯化氢气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形成盐酸小液滴的缘故。

3、浓硫酸是一种无色、无味、黏稠的油状液体。

4、浓硫酸能吸收水蒸气,有很强的吸水性,可将其作为某些气体的干燥剂。

5、浓硫酸滴到木条、纸张、蔗糖上,会使纸张、蔗糖炭化,有强烈的脱水性(腐蚀性)。

6、浓硫酸与水混合,会产生大量的热。

沪教版初中化学中考总复习九年级上下册必背基础知识点练习归纳

沪教版初中化学中考总复习九年级上下册必背基础知识点练习归纳

沪教版初中化学中考总复习九年级上下册必背基础知识点练习归纳姓名班级得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O-16 C-12 S-32 Ca-401.氮气可以用于食品的保护气说明氮气的化学性质。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3.如图是某同学设计的用磷燃烧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试回答:(1)仪器名称;A B(2)甲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乙中实验过程中的现象、。

(4)甲中红磷自动熄灭的说明了,乙与甲相比具有优点。

(5)甲中测得氧气体积比实际偏小,可能原因是;若锥形瓶和注射器的容积均为100mL,则实验结束后注射器水面到达mL刻度处静止。

4.是实验室常用的加热仪器。

火焰包括、、三部分。

的温度最高,的温度最低。

在加热时要利用酒精灯的。

在使用酒精灯时,绝对禁止,也绝对禁止,熄灭酒精灯必须用。

以免发生火灾。

5.镁的性质和用途。

镁是一种色的金属,镁条能在空气中,发出。

利用此性质镁粉可制作礼花、照明弹。

6.下列是纯净物的有混合物的有。

①氧气②空气③氧化镁④稀有气体⑤碳酸氢铵⑥河水⑦蒸馏水⑧石灰水7.氧气是一种、的气体,密度比空气,溶于水;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并(放出或吸收)热量。

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称为反应,分为剧烈氧化(如燃烧)和氧化(如金属生锈、食物腐烂等)。

氧气用途主要是支持可燃物燃烧和供给生物呼吸。

8.根据铁丝在纯净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是。

(2)铁丝弯成螺旋状的目的是;火柴梗的作用是。

(3)集气瓶底部预先放入;其目的是。

(4)若将氧气换成空气,则反应(“能”或“不能”)进行,其原因是。

9.工业上需要大量的氧气,一般采用的方法获得分离液态空气,属于(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10.实验室用高锰酸钾氧气:(1)化学反应原理:化学方程式。

(2)主要仪器(如图):、、、、、。

(3)操作步骤:(填化学物质名称或化学仪器名称)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装入药品并固定试管,注意:应在试管口加一小团棉花,防止,④加热,⑤当气泡连续且均匀冒出才能进行收集,⑥把移出水面,⑦撤去,停止加热。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知识点(必备)

九年级化学沪教版各章节知识点(必备)

:第1单元走进化学世界1、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科学。

2、我国劳动人民商代会制造青铜器,春秋战国时会炼铁、炼钢。

3、绿色化学-----环境友好化学 (化合反应符合绿色化学反应)①四特点P6(原料、条件、零排放、产品)②核心: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消除污染4、蜡烛燃烧实验(描述现象时不可出现产物名称)(1)火焰:焰心、内焰(最明亮)、外焰(温度最高)(2)比较各火焰层温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现象:两端先碳化;结论:外焰温度最高!(3)检验产物 H2O:用干冷烧杯罩火焰上方,烧杯内有水雾CO2:取下烧杯,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变浑浊(4)熄灭后:有白烟(为石蜡蒸气),点燃白烟,蜡烛复燃。

说明石蜡蒸气燃烧。

5、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结论:与吸入空气相比,呼出气体中O2的量减少,CO2和H2O的量增多(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成分是相同的)6、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记录与结论→反思与评价!化学学习的特点: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7、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一、常用仪器及使用方法(一)用于加热的仪器--试管、烧杯、烧瓶、蒸发皿、锥形瓶可以直接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燃烧匙只能间接加热的仪器是--烧杯、烧瓶、锥形瓶(垫石棉网—受热均匀)可用于固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蒸发皿可用于液体加热的仪器是--试管、烧杯、蒸发皿、烧瓶、锥形瓶(不可加热的仪器——量筒、漏斗、集气瓶(二)测容器--量筒量取液体体积时,量筒必须放平稳。

视线与刻度线及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水平。

量筒不能用来加热,不能用作反应容器。

量程为10毫升的量筒,一般只能读到毫升。

(三)称量器--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的称量,一般能精确到克。

)注意点:(1)先调整零点(2)称量物和砝码的位置为“左物右码”。

(3)称量物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基础填空练习-及答案1-6章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基础填空练习-及答案1-6章

第1章开启化学之门姓名1、化肥碳酸氢铵,俗称,_____色固体,化学式___________,受热易________,现象:固体逐渐,产生。

方程式所以化肥碳酸氢铵保存于之处,以防受热分解。

2、包装袋中充入氮气,作用,是利用氮气的性质;氮气的用途有、、、3、如何检验蜡烛燃烧的产物?——蜡烛燃烧,在火焰上方罩一小烧杯,内壁出现,说明有蜡烛燃烧有生成;倒转烧杯,加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说明蜡烛燃烧生成;4、将玻璃管放入蜡烛火焰中,引出一缕“白烟”,白烟能,说明“白烟”是。

5、的变化称为物理变化,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在于判断变化中。

6、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7、许多事实表明,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或。

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以、、等形式释放出能量,如石蜡燃烧是把能转化为能,干电池放电时是把能转化为能。

有些化学变化需要外界提供一定的能量。

如,绿色植物需要吸收能才能进行光合作用,方程。

8、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使用的药品是,该物质燃烧现象:产生,方程。

实验中该药品过量原因是。

若吸入的水不到1/5,可能原因有⑴;⑵;⑶。

若大于1/5,原因⑴;⑵为什么不选用木炭、硫、蜡烛作为药品?。

9、空气成分按计算,大致是占五分之一,占五分之四。

10、纯净物是由物质组成,混合物是由物质组成。

11、金刚石是色的晶体,具有特殊的性质,因而用于制造钻石。

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石墨为色的固体,用于生产铅笔芯;石墨还是一种能的非金属,常用于电池的电极。

12、碱式碳酸铜,俗称________,是铜在空气中与、、反应生成的铜锈。

___色固体,化学式_ _,碱式碳酸铜加入盐酸,现象:固体逐渐,产生,形成色溶液。

加热碱式碳酸铜,现象:色粉末变成色,试管口,加热碱式碳酸铜,方程。

13、金属镁是_______色的金属,点燃镁带,现象:①发出;②放出;③生成,方程。

14、铜丝加热,现象,方程。

沪教版初中化学必背基础知识点

沪教版初中化学必背基础知识点

沪教版初中化学必背基础知识点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一、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如酒精挥发、冰雪融化,干冰升华等。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如酒精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光合作用等。

二、空气是混合物,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N2,其次是氧气O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

三、空气的成分气体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体积分数78% 21% 0.94% 0.03% 0.03%(1)氮气: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略小。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情况下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供给动植呼吸。

用途:①制硝酸和化肥的重要原料(这一点可以证明空气中含有氮气);②用作保护气(焊接金属时作保护气、灯泡充氮气延长使用寿命、食物充氮气防腐);③医疗上在液氮冷冻麻醉条件下做手术;④超导材料在液氮的低温条件下显示超导性能。

(2)稀有气体(氦He、氖Ne、氩Ar、氪Kr、氙Xe、氡Rn)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所以稀有气体又叫惰性气体。

用途:①用作保护气(焊接金属时作保护气、灯泡中充入稀有气体使灯泡耐用);②用作光源(如航标灯、强照明灯、闪光灯、霓虹灯等);③用于激光技术;④氦气可作冷却剂;⑤氙气可用麻醉剂。

四、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实验原理】化学方程式:4P+5O2点燃2P2O5【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弹簧夹关闭,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房号。

【实验步骤】(1)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塞子。

选用药品:红磷。

(3)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

【实验现象】①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②放热;③冷却后打开弹簧夹,水沿着导管进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空气总体积的1/5。

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还能得出剩余的4/5的气体性质:不支持燃烧、不易溶于水。

沪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必背基础知识点整理归纳

沪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必背基础知识点整理归纳

沪教版初中化学中考必背基础知识点整理归纳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1.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如酒精挥发、冰雪融化、干冰升华等。

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如酒精燃烧、铁生锈、食物腐败、光合作用等。

2.用氮气作灯泡的填充气、粮食瓜果的保护气,是利用氮气化学性质很稳定的原因。

3.化学变化的特征是由新物质生成,判断镁条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生成白色固体。

4.空气是混合物,体积分数最大的气体是氮气N2,其次是氧气O2(不是质量分数),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氮元素。

5.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1)选用药品:红磷(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木炭和硫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新的气体)。

(2)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冷却至室温,水进入集气瓶约1/5体积。

(3)化学方程式:4P + 5O2点燃2P2O5(4)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1/5。

(5)还能得出剩余的4/5的气体性质:不支持燃烧、不易溶于水。

(剩余的4/5的气体主要是氮气)(6)分析进入集气瓶的水少于五分之一的原因?①红磷的量不足②装置的气密性不③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1.用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

氧气不是可燃物,不能作燃料。

2.物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及特征现象:(1)镁在空气中燃烧:2Mg+O2点燃2MgO 发出耀眼的白光,放热,生成白色固体。

(照明弹)(2)铁在氧气中燃烧:3Fe+2O2点燃Fe3O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集气瓶底先放入少量水或细沙,防止生成物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铁丝绕成螺旋状,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火柴的作用,引燃。

(3)氢气中空气中燃烧:2H2+O2点燃2H2O 产生淡蓝色火焰(4)红磷在空气中燃烧:4P+5O2点燃2P2O5产生大量白烟(除去灯泡中残留的氧气)(5)硫粉燃烧:S+O2点燃SO2空气中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氧气中明亮的蓝紫色火焰,(6)碳在氧气中燃烧:充分:C+O2点燃CO2描述现象时说成“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是错误的,应说成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初中化学各个章节基础知识复习汇总 沪教版

初中化学各个章节基础知识复习汇总 沪教版

一、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复习基础材料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⑴物理变化:同一种物质的三态变化(如:水结成冰);挥发(如:浓盐酸、浓氨水的挥发);蒸馏(如: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炼制石油);灯泡发光;活性炭、木炭的吸附作用;导电、导热;(蒸发或冷却)结晶等⑵化学变化:一切燃烧;光合作用、动植物的呼吸作用;金属生锈(氧化);炼钢、炼铁、煤的干馏;酸碱指示剂变色(如: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食物腐败、酒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生米煮成熟饭、衣服穿久了褪色,变质、腐蚀、中毒等⑶不能确定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的:爆炸(火药爆炸是化学变化,蒸汽锅炉爆炸是物理变化),石灰水变浑浊(通CO2变浑是化学变化,加热析出Ca(OH)2是物理变化)⑷两种变化的关系:①宏观区别:是否生成了新物质(或原物质是否改变了)②微观区别:是否产生了新分子(或原分子是否改变了)③联系: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有物理变化发生。

⑸碳酸氢铵(化学式NH4HCO3)受热易分解,要密封保存在阴凉处;CO2和SO2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但SO2能使KMnO4溶液褪色而CO2不能。

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加热后,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管口出现小水滴,③石灰水变浑浊。

镁是银白色固体,但在空气中久置的镁带表面呈黑色。

氯化氢气体(HCl)和氨气(NH3)接触,会立即产生大量白烟(因为反应生成了NH4Cl白色固体)硝酸银溶液(无色)与碘化钾溶液(无色)混合,产生黄色沉淀(因为生成了碘化银)⑹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⑺化学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酸碱性等。

⑻两种性质的区别:物性与化学变化无关,化性与化学变化有关。

⑼物质的组成、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制法。

⑽佛来明发现青霉素、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我国首先研制出结晶牛胰岛素、门捷列夫创制周期表、居里夫妇发现钋和镭、诺贝尔研究炸药、200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研究导电塑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基础知识填空第一章-----------第六章说明:亲爱的同学们,本学期期末考试考到第七章。

还有大约三周的上课时间,完成第七章内容时间很紧张。

而考试内容从第一章考到第七章,那么前几章的复习就要靠大家课余时间了。

为了大家更好的复习,本师整理了一到六章的知识点,希望大家好好利用。

本试卷使用方法:1、先看试卷,将自己会的填好。

2、看课本和笔记本,复习记忆相应章节的知识点。

3、再填空,检查自己哪些知识点不会。

4、再看课本,记忆相应知识点,直到自己会为止。

这样做可能很慢,但基础知识会掌握的很好,这一方法希望大家采纳遵守。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

石蜡受热熔化属于变化,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和,属于变化,石蜡在常温下为固体,属于性质,石蜡能在空气中燃烧,属于性质。

2.化学变化常伴随能量的和。

光合作用是一个(吸或放)热反应,锌和稀硫酸反应是一个(吸或放)热反应。

3.葡萄糖、砂糖、面粉分别放在中并用酒精灯加热,会得到色的残渣,说明它们中含有元素。

4.1965年,我国化学家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了,分析了许多物质的性质,于1869年发表元素周期表。

5.加热色碱式碳酸铜(俗称,)现象:,化学方程式为。

6.碱式碳酸铜和稀盐酸反应的现象,化学方程式为。

7.用夹住镁带,放在酒精灯火焰的加热,会发出,放出,生成。

镁带放入白醋中,现象:有产生。

8.将鸡蛋放入一只装有白醋的玻璃杯里,会看到。

第二章我们身边的物质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

2.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

由两种元素以上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其中有两种元素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

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

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以是,也可以是。

3.空气中首要污染物有、、。

4.在氢气和氦气中选择一种较为理想的气体用于填充气球,你认为应选(用化学式表示),因为。

5.关于书本P27“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实验:燃烧匙中放入足量红磷的目的是,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的现象,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从而可以得出本实验的目的)。

如果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现象比理论值偏小,则可能的原因有(写3点)。

另外还得出氮气的有关化学性质。

6.实验室制取氧气选用的原料为⑴色(写化学式)或⑵(写化学式)(同时常放入(写化学式)作为)。

分别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⑴;⑵。

7.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的过程中,要求在试管口放,其目的是。

用双氧水为原料制取氧气的过程中,如果用到长颈漏斗,则应注意,目的是,但在实验中一般用分液漏斗代替长颈漏斗,因为。

8.收集氧气可以用(因为)或(因为)。

如果用前者收集氧气,则如何判断集气瓶中的氧气已收集满,如果用后者收集氧气,则如何判断集气瓶中的氧气已收集满。

9.如何检验一瓶气体是氧气。

用排水集气收集氧气实验结束时应,因为。

10.氧气在通常情况是一种色的气体,但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成色的液体。

这种变化属于变化。

11.工业用的方法来获得氧气,这是利用液态氮比液态氧的不同,其中液态氮比液态氧(高或低)。

属于变化。

12.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叫。

如、、等。

13.写出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的方程式。

细铁丝为什么不能在空气中燃烧,写出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什么要在细铁丝末端系上火柴杆,为什么要把细铁丝绕成螺旋状,在该实验中集气瓶底要,目的。

写出该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14.氧气的用途为和。

15.什么叫催化剂:。

16.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自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消耗主要通过来实现。

17.用于人工降雨和制造舞台人造云雾的是,化学式为。

因为这种物质在时要(吸收或放出)热量,使周围环境的温度,从而使空气中的凝结成。

18.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原料为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和(化学式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9.收集二氧化碳可用,因为。

20.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是,写出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1.将二氧化碳通入石蕊试液,可观察到溶液由色变成色,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属于反应(类型);接着加热可观察到溶液由色变成色,因为(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属于反应(类型)。

22.把二氧化碳气体慢慢倒入放在呈阶梯状放置两支燃烧的蜡烛的烧杯中,可,观察到,因为。

23.要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一般要做实验,若看到,说明,人不能进去。

24.盛放石灰水(化学式为)的试剂瓶放置时间久了,瓶内壁会形成一层色的物质(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写出形成该种物质的化学方程式。

在实验室中可用除去,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5.电解水过程中可加入少量或,目的是为了。

其中与电源正级相连产生的气体是(用化学式表示),与电源负级相连产生的气体是(用化学式表示),两者的体积比为,质量比为。

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而得出水是由组成的。

26.粗盐提纯的实验操作步骤为、和。

其中三步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第一步这种仪器的作用是,第二步这种仪器的作用是,第三步这种仪器的作用是。

最后一步当蒸发皿中出现时应停止加热。

27.过滤时应注意“一贴二低三靠”,其中“一贴”指;“二低”指,;“三靠”指,、。

28.叫硬水,叫软水。

两者可用来区分,如果则是硬水,如果则是软水。

29.自来水生产过程中加入明矾的作用是,通入氯气的目的是,属于变化。

30.造成水污染的原因有:、和。

31.实验室制取氢气常用和,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请说明为什么不用镁、铁或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的原因。

写出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出铁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收集氢气可以用(因为)或(因为)。

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写出氢气在空气燃烧发出色火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1.物质是由、或构成的,如水是由构成的,氯化钠是由和构成的,铁是由构成的。

2.50ml的水和50ml的酒精混合后的体积(“>”、“<”、“=”)100ml,因为。

3.原子是带电的和带电的构成的,其中前者又包括和。

原子质量主要集中在上。

对原子而言,= = 。

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是。

4.按照定义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

另外相对原子质量的近似计算公式= 。

5.默写1-18号元素(用名称及元素符号写)。

6.画出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画出氧离子的结构示意图,画出铝离子的结构示意图,氢离子结构示意图。

7.用相关化学用语表示下列名称:氢原子,氯元素,氢离子,氧离子,氟离子,钠离子,镁离子,铝离子,硫离子,氯离子,氢氧根离子,硝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铵根离子,一个氩原子,m个钾离子,三个硫酸根离子,正二价的汞元素,锰酸钾中锰元素的化合价,硝酸铵中氮元素的化合价。

8.写出下列符号各数字的含义:“a”“3”,3SO4“3”“1”“4”。

9.地壳中含量排在前五位的元素(从多到少),海洋中排在前二位的元素(从多到少),人体中排在前三位的元素(从多到少),太阳上排在前二位的元素(从多到少)。

10、人体中的七种微量元素。

11、人体缺钙会导致缺锌会导致缺铁会导致缺碘会导致微量的硒可以过量的硒可以12.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第四章燃烧1.燃烧是一种、的剧烈的化学反应,其化学实质是。

2.物质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有:、、。

2.解释烧不坏的手娟的原因:。

3.写出碳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写出碳不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写出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一氧化碳是一种色味的气体。

吸入人体的一氧化碳跟血液里的结合,使之丧失输氧的功能。

5.物质燃烧的不同现象除与可燃物的有关外,还决定于和。

6.灭火有哪三种方法:、和。

油锅着火怎么处理,请解释其中的原因;实验过程中不小心打翻了酒精灯引着火怎么处理,请解释其中的原因;从化学角度解释釜底抽薪的原因。

7.一旦发生火灾应立即拨打电话。

当你被因在火灾区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自救,如用捂住口鼻,这样做的目的是。

8.写出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过程中生成色沉淀。

9.为什么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0.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是、。

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式前的数字叫。

11.世界上最重要的三大化学燃料为、和。

其中煤含的主要元素是元素,石油含的主要元素是元素,其中一种气体化石燃料的主要成分是,化学式为。

12.把烟煤隔绝空气加强热,煤可以分解为、和,属于变化。

石油的分馏是根据石油中各成分的不同,属于变化。

第五章金属与矿物1.为什么铝制品要比铁制品使用寿命长?。

2.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铝和氧气反应铜和氧气反应锌与稀硫酸反应(属于类型)铝与稀硫酸反应铁与稀硫酸反应镁与稀硫酸反应锌与稀盐酸反应铝与稀盐酸反应铁与稀盐酸反应镁与稀盐酸反应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一氧化碳与赤铁矿石反应一氧化碳与磁铁矿石反应生石灰与水反应,(属于类型,热)石灰石高温分解(煅烧石灰石)(属于类型)3.关于实验“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氧化铁呈色,实验开始时应先,后,目的是;实验结束时应先,等玻璃管冷却后再,目的是;实验中玻璃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盛放石灰水的试管中可观察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尾气怎么处理,为什么。

高炉炼铁中一氧化碳产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4.生铁和钢都是,他们的主要成分是。

两者在性能上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的不同,其中生铁的含碳量为,钢的含碳量为。

5.合金是的物质。

合金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相比,大,低,差。

6.铁生锈是铁与、等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当有或存在时可加快铁生锈的速度。

铁锈的主要成分为(填写化学式),呈色,且比较。

7.铜生锈是铜与、和等物质相互作用,生成,其化学式为。

8.向石灰水中加滴加酚酞试液,酚酞试液会由色变成色。

9.氢氧化钙俗称或,化学式为。

10.检验碳酸根离子需要用到和。

第六章溶解现象1.叫做物质的溶解。

2.叫做溶液,溶液是由和组成的。

溶质可以是、或;当固体或气体溶于液体,则、是溶质,是溶剂;当两种液体相互溶解时,以为溶质,的为溶剂;但只要有水存在,不论水的量多或少,都将看作是溶剂。

溶液具有和的特征,属于(填类别)。

4.用洗发剂可以洗去头发上的油脂,这是利用洗发剂的作用。

6.物质溶解于水形成溶液的过程中,通常伴随有的变化,有些物质溶解于可使溶液温度升高,有些物质溶解于水可使溶液温度降低。

现有以下几种物质:生石灰、浓硫酸、硝酸铵、氢氧化钠固体、氯化钠。

放入水中放出热量的是(用化学式填写,以下相同),放入水中使溶液温度明显下降的是,放入水中温度基本无变化的是。

7.大量实验表明,少数固体物质溶于水,使稀溶液的降低,升高。

某些固体物质溶于水,还可增强水的导电性,因为在这些溶液中有,但这些溶液本身不带电,呈电中性,因为。

8.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符号为。

9.物质的溶解性主要与有关,同时也受的影响。

10.怎么样判断一种溶液是否饱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