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病毒的研究
朊病毒的研究进展
TECHNOLOGY TREND朊病毒的研究进展谭皓文(南京农业大学,江苏南京210095)[摘要]美国医学家普鲁森纳在1982年时提出的“朊病毒”假说,然而一直没有人能把大肠杆菌中表达的重组朊蛋白转变成具有传染性的朊病毒,因此这一说法,也在学术界被吵吵嚷嚷地争议了10多年。
但最近,马继延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首次将实验成功的完成,使研究有了新的突破。
本文重点讨论朊病毒特性、结构、形成过程、危害以及研究朊病毒的意义和前景。
[关键词]朊病毒;疯牛病;PrPSC 1朊病毒的特性朊病毒的特性是朊病毒与常规病毒一样,有可滤过性、传染性、致病性、对宿主范围的特异性,但它比已知的最小的常规病毒还小得多(约30~50nm),而且可直接通过蛋白质传播而不需经过DNA 或任何遗传物质。
它可被胰蛋白酶降解,被一些蛋白质变性剂或氨基酸化学修饰剂灭活或抑制,但对作用于核酸的酶或化学物质有很强的抵抗能力,对一般的理化因子具有高度的抵抗力,目前常用的理化消毒、灭菌方法往往不能完全灭活朊病毒。
电镜下观察不到病毒粒子的结构,且不呈现免疫效应,不诱发干扰素产生,也不受干扰作用。
病毒感染后短期内机体不会有太大反应,到了后期一旦发现时,由于寄生时间长已很难治愈。
2朊病毒的结构正常人和动物细胞中朊蛋白称为PrPC ,其分子量为33~35KD ,致病性朊病毒蛋白为称PrPSC ,PrP27~30是PrPSC 部分酶解后除去N 端66个氨基酸形成的。
PrPC 和PrPSC 两者是由同一基因PRNP 编码的,其氨基酸序列完全一致,质谱和气相测序以及别的生化研究发现共价键也无变化,两者是异构体,本质差别在于它们构象上的差异,PrPC 的α-螺旋为42%,β-折叠仅为3%,而PrPSC 的α-螺旋为30%,β-折叠反而高达43%。
PrPSC 是由于PrPC 发生蛋白质错误折叠,一些α-螺旋变构为β-折叠,三维构象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其形成发生在翻译后的加工过程。
朊病毒的基因及其蛋白质结构生物学的研究
朊病毒的基因及其蛋白质结构生物学的研究韩生成 田波(中国科学院微生物学研究所,北京100080)摘要 朊病毒是一种只含有蛋白质而不含有核酸的蛋白侵染颗粒,能造成哺乳动物的脑部病变.它是由正常形式的蛋白错误折叠成致病蛋白而组成的.两种结构异型的蛋白PrP C和PrP Sc来源于同一基因,具有相同的氨基酸序列和共价修饰,但是在三维结构有很大的差异.朊病毒的繁殖是通过正常形式蛋白转变为致病形式而完成的.朊病毒疾病的传播具有种属特异性和病毒株系特异性的特点,这是由于其一级结构的差异而在三维结构上形成不同的构象而引起的.关键词 朊病毒 基因 蛋白质结构 构象转变英国的疯牛病事件和美国的Prusiner博士因朊病毒的发现获得1997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使朊病毒研究受到各方面的重视.朊病毒是一种新型的蛋白感染因子,能够引起人和动物的可转移性神经退化疾病,如人的震颤病,克雅氏病(C JD),吉斯综合征(GSS)和致死性家族失眠症(FFI)以及动物的羊瘙痒病,牛海绵脑病(俗称疯牛病)和鹿、猫、水貂等的海绵脑病.这些疾病的共同特征是使动物和人产生认知和运动功能的严重衰退直至死亡,其临床和病理特征表现为脑组织的海绵体化、空泡化、星形胶质细胞和微小胶质细胞的形成以及致病蛋白的积累.Prusiner等人的一系列实验证明这种疾病是由于正常细胞蛋白的错误折叠形成的致病蛋白———朊病毒(Prion)在脑中积累而引起的.国际病毒分类和命名委员会把朊病毒、类病毒和卫星病毒归入亚病毒,以示与病毒的区别.这也是我们[1]将Prion(或Virino)译为朊病毒的原因.1 蛋白质致病假设 朊病毒的早期认识多源于羊瘙痒病的研究.朊病毒疾病的传染性和滤过性特点曾被认为是由慢病毒引起的.但同大多数病毒不同,福尔马林溶液并不能完全消除其传染性.Alper等人[2]也观察到一定剂量的254nm紫外线不能使其失活,相反它对237nm紫外线却非常敏感,这些特征使作者认为感染因子可能是一种不含有核酸的蛋白质.随后Griffith等人[3]提出蛋白质致病假设,认为感染因子是由正常细胞蛋白经修饰后形成的.1982年Prusiner和他的同事[4,5]利用生化手段从感染羊瘙痒病的金黄地鼠中纯化出此类感染因子,并分别经过核酸酶和蛋白酶消化、紫外线以及其他化学试剂的处理,认为羊瘙痒病的感染因子可能是一种不含有核酸的蛋白质,并取名为朊病毒蛋白(Prion Protein),简称PrP.致病的朊病毒蛋白(PrP Sc)具有抗蛋白酶K有限水解的能力,它特异地出现在被感染的动物脑组织中,呈淀粉样形式存在.经有限酶解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显示其分子量为27~30ku(称PrP27~30),PrP27~30仍保留其感染活性.基于此蛋白质的部分氨基酸序列,对其基因和正常细胞蛋白(PrP C)的基因进行了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这两种蛋白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完全一致,它们来源于同一个基因[6].这使得人们认识到PrP具有两种形式,即PrP C和PrP Sc.PrP C分子量33~35ku,含有1对二硫键和2个N型复合寡糖链,二硫键和糖基化的7102残基都在PrP的C端.N端含有由2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信号肽序列,C端含有由23个氨基酸组成的糖基磷酸肌醇锚受体结合位点(GPI)[7].说明PrP C是一种膜蛋白,已证明它是定位于细胞膜的穴样内陷类结构域(CLDs)[8].PrP Sc同PrP C具有下列不同的生化特性:(1)在非变性去污剂中PrP Sc是不溶的[9];(2)PrP Sc具有相对的抗蛋白酶水解特性[10];(3)PrP C和PrP Sc都依赖GPI附着在细胞膜表面,经磷酸肌醇磷脂酶C(PIPLC)酶解后PrP C从膜上释放出来而PrP Sc不释放,用TritonX-114进行相分配后,PrP C处于水相而PrP Sc处于TritonX-114相中[11];(4)特异的抗体只与PrP Sc有血清反应,而与PrP C无反应,证明两者含有不同的构象表位[12].这些实验为蛋白质致病假设提供了有力支持.2 朊病毒基因的结构和转录调控 朊病毒蛋白是由宿主染色体基因编码的.人的PrP基因定位于20号染色体的短臂上,鼠的PrP基因也定位于第2号染色体的短臂上.PrP基因是单拷贝的,这意味着PrP基因在哺乳动物物种分化时已经存在[13,14].朊病毒蛋白mRNA并不是由一个外显子组成,但整个开放阅读框包含在一个单一的外显子中,这消除了各种结构异型体的PrP是由于RNA的拼接形成的.但并不排除存在像RNA 编辑及蛋白质的拼接等机理的存在[14].鼠、牛和羊的PrP基因是由3个外显子和2个内含子组成,而人的PrP基因是由2个外显子和1个内含子组成.以前认为地鼠PrP基因是由2个外显子组成,Li等人[15]发现在地鼠基因组中还存在1个新的外显子,它的序列同鼠的外显子2有83%同源性,而与牛和羊的外显子2具有76%同源性.此外显子在调节细胞表达PrP方面起作用.大鼠的完整PrP基因为16kb,其中外显子1,2,3分别由19~47,98bp和2kb组成,间隔2个2.2和11kb的内含子.外显子1和2是非编码区,而外显子3编码5′非翻译区、PrP基因完整开放阅读框以及3′非翻译区[16].在大鼠5′端启动子区可能含有富含G+C区以及Sp1,Ap-1和Ap-2结合位点,但没有TA TA box位点.这说明PrP基因可能是一个持家基因[16].最初有人认为PrP在成年动物脑组织中是组成型表达的,而在发育过程中可能是受调控表达.对其cDNA5′端进行分析发现其mRNA在不同位点起始,Nouthern杂交也说明鼠的不同组织中PrP mRNA水平各不相同,最高表达量在脑部和胎盘[16].原位杂交实验进一步证明,在鼠脑组织中PrP mRNA主要存在于海马组织的锥形细胞、丘脑和新大脑皮层的大神经元以及蒲肯野氏细胞;在胎盘组织中,高水平PrP mRNA不只定位于蜕膜细胞,同时也在卵黄囊的羊膜和中胚层中表达.而且PrP mRNA也在子宫肌层和精巢的精细管中表达,但在肺、脾以及肝和其他胎儿组织中没有检测到,这说明PrP的表达是组织依赖型的[17].3 朊病毒蛋白的一级结构 经克隆和序列分析,目前已获得了近40个物种的PrP核苷酸序列及由此推断出的氨基酸序列.整个开放阅读框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70%,而成熟的蛋白质PrP23~231序列同源性为76%.在患病的人中,已发现在PrP序列中有12个残基位置发生点突变而在3个位置发生氨基酸残基的多态性变化.另外在53~90位的八肽重复区发现有2~9个八肽插入及1个八肽重复的缺失突变(图1).这些突变都是非保守性替代,它们同人的散发性、遗传性及传染性朊病毒疾病相关.8102大多数C JD和一部分GSS以散发形式存在.在这些病人中,PrP基因没有发生突变.目前也不知道在人体中致病的蛋白怎样以散发形式出现,有人曾推测可能是由于患病的动物和人的水平传播、PrP基因的自身突变以及PrP C向PrP Sc的自发转变造成的.现在已经证明这些疾病与PrP序列中某些位置的氨基酸残基如M129V,N171S和E219K等的多态性有关.图1 人的成熟朊病毒蛋白(PrP23-232)的氨基酸序列序列上面的残基指此处的氨基酸发生突变,序列下面的残基指此处的氨基酸发生多态性变化,序列中划线处残基指八肽重复区研究者最早观察到GSS以常染色体遗传的方式发病,而后发现羊瘙痒因子侵染鼠后发病的潜育期长短与PrP基因在108和187位密码子处氨基酸之间存在遗传连锁.这使得他们认为PrP基因发生突变可能是造成遗传性朊病毒疾病的原因.约10%C JD是家族性发生,这也说明C JD具有一定的遗传基础.人的PrP基因102位残基的点突变P102L的发生被证明同GSS存在遗传连锁,后来发现所有的GSS病人都含有此突变.现已证明人类遗传性朊病毒疾病的分子基础是PrP基因的突变.转基因研究也证明PrP基因的突变能引起神经退化性疾病.GSS P102L突变基因导入鼠中,表达出大量突变蛋白,结果使5个株系的鼠表现出中枢神经系统退化性疾病.这也说明朊病毒可由PrP基因突变后从头(de novo)产生.进一步在PrP 基因中引入点突变A113V,A115V和A117V,也造成病变.而且经脑内接种可以将此病传染给表达地鼠———鼠嵌合基因的转基因鼠.已发现在PrP序列的53~90位密码子区插入一段144bp的八肽重复序列同4个家族的C JD病人相连锁,而且这些家族起源于一个共同的祖先.有人也证明在53位残基处插入2~9个八肽重复序列都可引发朊病毒疾病.4 朊病毒蛋白的三维结构 PrP Sc与PrP C都由同一基因编码,其氨基酸序列完全相同.因此PrP Sc的形成是一种转录后修饰的过程[18].通过对PrP Sc与PrP C的比较研究发现两者并无共价修饰的区别[19].利用Fourier转换红外光谱(F TIR)和圆二色(CD)对两者结构进行比较,发现它们在二级结构上有很大区别:PrP C含40%的α-螺旋,而含有很少或几乎不含β-折叠,相反PrP Sc则含有43%的β-折叠及30%的α-螺旋[20,21].采用分子模式对PrP Sc与PrP C的三维结构进行预测,认为PrP C 是一个含有4个α-螺旋(H1-H4)的球形蛋白.在PrP Sc中有2个螺旋H1和H2形成4个β-折叠链.一个二硫键将H3和H4连接在一起,稳定PrP Sc和PrP C的结构(表1)[22].利用CD对50~89位氨基酸残基的八肽区重复片段的研究表明八肽区采用一种无规则9102的延伸型构象,此结构类似于多聚L-脯氨酸形成的左手螺旋结构[23].通过对一段包括90~145位氨基酸残基的合成肽段进行核磁共振(NMR)研究,发现这段肽段能以α-螺旋形式存在,但是受环境影响后可以形成分子间β-折叠结构.在疏水环境中检测到H1螺旋区有α-螺旋存在,在H2中则只有形成螺旋的倾向性.在所有已知的PrP氨基酸序列中,113-128位残基是最保守的.有人认为这段残基是在新生PrP Sc产生过程中PrP Sc和PrP C结合的中心结构域[24].利用多维异核NMR对大肠杆菌表达的地鼠朊病毒蛋白片段PrP90~231和鼠的朊病毒片段PrP121~231进行研究发现两者都呈现螺旋形式的结构,类似于PrP C(表1)[25,26].地鼠PrP90~231和鼠PrP121~231都含有3个α-螺旋(HA-HC),螺旋的残基所处的位置区别不大,而且HB与HC同预测的PrP C结构中H3和H4的位置相当.但是在地鼠PrP中参与螺旋形成的残基更多,地鼠PrPα-螺旋相对鼠PrP更长.鼠PrP121~231中含有2个包括4残基的反平行β-折叠片层,而地鼠PrP只发现一个类似的反平行β-折叠.在另一位置的残基构象表现出有形成β-折叠的倾向性,却没有表现出标准的β-折叠构型.在S2和HB之间环区(Loop165~171)在地鼠PrP的NMR结构中表现出有序性,在鼠PrP中却呈无序性,而此段环区据认为含有两种不同的构象,它同HC一起在稳定PrP C结构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同鼠PrP121~231相比地鼠PrP90~231多出90~120段残基.在NMR谱中这段残基表现出一定的α-螺旋谱峰性质,同时又表现出无规则卷曲的谱峰特征.因此认为它可能含有瞬间结构的特征,能进行构象之间的快速转变.113~125段疏水残基聚集区表现出能选择多种构象的特征,因此这段残基在PrP C向PrP Sc转变的构象变化中可能起关键作用.这与前面的合成肽段90~145的NMR谱结果相符合. 对大肠杆菌表达的完整朊病毒蛋白的NMR研究表明整个朊病毒三维结构呈很长的舒展状态,可以分为2个结构域,其中N端含有23~120位残基,处于舒展的无规则卷曲状态,缺少确定的二级结构,具有很高的柔韧性.而C端包括121~231位残基,是一个球形结构域,由一个二硫键相连接的2个α-螺旋组成V形骨架,另一个α-螺旋和2条β-折叠链附着在此骨架上构成[27,28].对于致病形式的PrP Sc的三维结构,由于其在非变性溶液中的不溶性,很难得到它在溶液中的构象.因此这有待于固相NMR技术的发展,或利用其他方法来对其结构进行解析.表1 朊病毒蛋白PrP C和PrP Sc的二级结构的比较朊病毒蛋白α-螺旋β-折叠推测的正常蛋白PrP C结构H1109~122H2129~141H3178~191H4202~218推测的致病蛋白PrP Sc结构H3178~191H4202~218S1108~113 116~122S2128~135 138~144鼠PrP121~231的NMR结构HA144~154HB179~193HC200~217S1128~231S2161~164地鼠PrP90~231的NMR结构HA144~156HB172~193HC200~227S2161~1635 朊病毒蛋白的构象转变 对PrP基因的序列分析表明PrP C和PrP Sc具有相同的氨基酸序列和共价修饰,而利用F TIR和CD对其二级结构的研究又证明两者之间存在构象上的差别,那么PrP C是如何转变成PrP Sc的呢?研究者提出两种不同的机理(图2)[29]:一种转换模式认为PrP Sc的形成是一种0202图2 PrP C 向PrP Sc 转变的模式(a )“重折叠”模式,(b )“种子”模式核依赖的聚合过程,即“种子”模型,PrP Sc 低级聚合物充当种子.在没有“种子”存在时,PrP C 和PrP Sc 单体之间发生快速的可逆性构象变化,但PrP C 单体构象比PrP Sc 稳定.当PrP Sc “种子”存在时,它可通过与PrP Sc 单体的结合稳定PrP Sc 构象,加速PrP C 向PrP Sc的转变.对于这种稳定转换过程的障碍就是起始的核形成过程.低级聚合物的形成在热力学上并不是有利的,因为依靠分子间相互作用所获得的自由能不足以抵消结合所带来的熵增加,直到一个最小规模的核形成后这种状况才得到改观.这种模式表现出聚合反应的一些特征,如需要超过临界浓度的蛋白质浓度以及动力学反应是一个拖后的相变化.此模式能够解释经脑内潜育后才发病的朊病毒疾病.另一种转换模式是模板介导的转换过程,即重折叠模式.这种模式认为PrP Sc 构象比PrP C 更稳定,这种转换在热力学上有利但在动力学上却进行得十分缓慢,两者之间存在能量屏障.在这种模式中,PrP Sc 依靠催化PrP C 或一个不稳定的中间体的重排来提高转换,以形成更稳定的PrP Sc 构象.感染性将依赖于PrP Sc 结合和催化中间分子转换的能力.这种模式能够解释由于点突变而引起的遗传性朊病毒疾病.点突变的发生增加了不稳定的中间分子的数量同时加快它转换成PrP Sc 的速率.然而这两种模式并不是相互排斥的,在朊病毒繁殖过程中有可能是这两种模式共同作用.在体外实验中Caughey 和他的同事[30,31]利用预先存在的PrP Sc 把PrP C 转变成一种类似PrP Sc 的抗蛋白酶水解的结构异型体,这种异型体经蛋白酶K 消化后类似于PrP 27~30.因为只有很少数量的PrP C 发生转变,还存在大量预先加入的PrP Sc ,因此检测新生PrP Sc 是否具有感染性在技术上是不可能的.比较有意思的发现是利用3mol/L 盐酸胍对PrP Sc 进行预处理,造成PrP Sc 不可逆折叠,增加了新生的PrP Sc 的转换,这可能意味着PrP Sc 本身也需要一个构象的改变以适应转换过程.在体外条件下不同p H 、温度及缓冲液成分都影响PrP C 向PrP Sc 转换.有实验表明,在还原条件下特别是p H >7.0后,纯化的PrP 表现出高β-折叠含量,溶解度降低,类似于PrP Sc .而在氧化条件下表现出高的α-螺旋含量,类似于PrP C[32].体外转变实验不能证明PrP C 能够变成有感染性的结构异型体,这使人们更加怀疑是否在体内有别的因子参与PrP C 向PrP Sc 的转变.利用培养的细胞研究PrP 蛋白的合成和转变过程可以得知PrP C 向PrP Sc 的转变可能发生在细胞内吞过程.GPI 锚点蛋白一般定位于富含胆固醇的质膜表面.曾证明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同时也抑制PrP C 向PrP Sc 的转变.进一步研究表明PrP C 和PrP Sc 共同定位于膜的穴样内陷类的结构域中,而且lovastatin 能够抑制PrP Sc 的形成.这些实验表明CLDs 可能是朊病毒合成的地方[33].Prusiner 和他的同事[34,35]利用转基因鼠研究朊病毒繁殖过程发现除PrP 外可能还有别的蛋白分子参与PrP Sc 的形成,此蛋白分子被命名为蛋白质X.突变分析发现在PrP C 分子结构表面有同蛋白质X 相互作用的不连续表1202位,它们是第167,171,214和218位氨基酸残基.从已知的PrP C三维结构得知这些残基位于PrP C的HB和HC形成的V型结构的开口处,214位和218位氨基酸残基侧链从螺旋的表面突出与环区的167位和171位残基形成一个不连续的表位,是蛋白质X结合的位置.Eden2 hofer等人[36]利用双杂交显示法(two-hybrid screen)证明地鼠PrP C同分子伴侣Hsp60之间存在特异的相互作用,其作用位点在PrP C的180~210位的残基.其他实验也表明PrP C和Hsp60存在于相同的亚细胞部位.由此可以推测Hsp60可能就是蛋白质X.一般情况下,在新生肽链的折叠和成熟过程中,糖基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PrP含2个N型寡糖链,由此推测这2个糖链在PrP Sc生成的构象转变过程中可能起着一定的作用[37].实验表明糖基化位点的残基发生突变后PrP C仍可转变为PrP Sc,并且在糖基化抑制剂突尼卡霉素(tunicamycin)存在的情况下,PrP Sc仍可合成.这些结果说明N型糖链对PrP Sc的形成并不是必需的.但有实验表明糖链的存在可以改变PrP Sc形成的效率.Taraboule等人发现经突尼卡霉素处理羊瘙痒因子感染的细胞后,导致潜育期缩短和PrP Sc的更快产生.体外实验也证明了这一点.在一种人的朊病毒疾病的患病个体中发现其PrP蛋白的183位残基发生突变使181位的糖基化失活,发生了遗传性海绵脑病.这些结果意味着PrP分子中糖链帮助维持正常的PrP C构象,它的缺失有利于PrP Sc的形成.6 朊病毒的种属特异性和株系特异性 体外实验证明PrP C能同预先加入的PrP Sc共同温育形成具有抗蛋白酶水解的结构异型体,这为PrP Sc的繁殖是通过PrP C向PrP Sc的直接转变的假设提供了证据.在PrP Sc的繁殖过程中存在朊病毒的种属特异性和株系特异性的现象.种属特异性是指一个物种对另一物种产生的朊病毒颗粒的侵染具有抗性的现象,其外在表现为潜育期的延长甚至不发病.例如正常的小鼠对由地鼠产生的朊病毒株具有抗感染的能力,但是转地鼠朊病毒基因的转基因小鼠却对地鼠产生的朊病毒株具有很高的感染性.而且当自身的PrP C缺失后,转基因小鼠对小鼠朊病毒株也表现出抗性.目前认为种属特异性的根本原因在于组成PrP的氨基酸一级结构的差异,造成三维构象上的不同所引起的.在完整PrP序列中鼠和地鼠共有14个氨基酸残基不同,而在构建成的鼠和地鼠嵌合基因中,鼠的112~180位残基代替相对应的地鼠基因.在这部分序列中有三个氨基酸残基不同:地鼠Met139→鼠Ile、地鼠Asn155→鼠Tyr和地鼠Asn170→鼠Ser.而这足以阻止地鼠的PrP Sc诱导嵌合的PrP产生抗蛋白酶K水解的蛋白结构异型体[38].从地鼠PrP三维结构上看出包含Met139,Asn155和Asn170三个残基的氨基酸片段形成的疏水区位于PrP C结构的表面,在转换过程中这段疏水区可能同PrP Sc发生相互作用.其他实验也表明96~167位氨基酸残基的不同对种属特异性的维持起关键作用[34].由此说明PrP一级结构决定其种属特异性.在朊病毒的繁殖过程中还存在株系的特异性,表现在潜育期长短不同、脑中受到损伤的部位不同和PrP Sc的蛋白酶K酶切位点不同形成不同分子量的蛋白几方面[39].这些特征即使是连续传代仍然保持.Teling等人[40]实验证明在FFI中特异的抗蛋白酶K水解片段去糖基后分子量为19ku,而在C JD中相应的片段为21ku.利用FFI和C JD病人脑中的提取物分别感染含嵌合人鼠基因的转基因鼠,特异地产生出19和21ku的PrP Sc.这些结果表明PrP Sc的2202构象是指导新生PrP Sc合成的模板.也就是说朊病毒繁殖的信息是贮存在致病蛋白的构象中,不同的株系代表不同的蛋白构象.7 PrP的功能 朊病毒疾病的发生表现在PrP Sc的积累,但是致病的根本原因是由于PrP C的缺乏,还是由于PrP Sc的积累,以及PrP C的生理功能是什么?这些还不清楚.Tobler等人[41]证实缺失PrP 的小鼠在昼夜节律和睡眠方式上发生了改变.这使人们想到至少存在一种人类遗传性朊病毒疾病FFI同PrP的正常功能有关.FFI病人中大多数丘脑核受到严重破坏,而丘脑回路的存在是维持正常睡眠节奏所必须的[42].还有实验报道缺失PrP的小鼠海马组织中G ABA介导的神经传递抑制受到干扰,而且长期记忆能力也减弱.Nishida等人[43]进一步证实PrP C蛋白对潜伏期学习和长期记忆的保持是必需的.C JD和GSS中痴呆的发生,可能是这些功能缺失的反应.上述结果意味着朊病毒病的发生可能是正常PrP C的缺失,而不是PrP Sc的积累所引起的.曾发现PrP C蛋白不仅限于中枢神经系统中,在鼠和羊的淋巴细胞中也表达,而且在患病羊的淋巴组织也发现PrP Sc的积累[44].PrP C是细胞膜蛋白,实验证明它参与T淋巴细胞的激活.研究还发现PrP八肽区与哺乳动物的RNP A1的核酸结合和链退火的八肽区有同源性,因此有可能同RNP一样具有NADH依赖的氧化还原酶活性[45].有实验发现,在PrP缺失的鼠中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因此对细胞内氧化压力更敏感导致细胞更快死亡[46].还有实验表明朊病毒片段106~126能够调节小胶质细胞内的Ca2+浓度,从而激活小胶质细胞[47].这些实验是否意味着PrP C存在功能的多样性.参 考 文 献1 田波.亚病毒———病毒学的一个新分支.病毒学报,1985,1:190~1602 Alper T,Cramp W A,Haig D A,et al.Does the agent of scrapie replicate without nucleic acid?Nature(London),1967, 214:764~7663 Griffith J S.Self-replication and scrapie.Nature,1967,215:1043~10444 Prusiner S B.Novel proteinaceous infectious partides cause scrapie.Science,1982,216:136~1445 Prusiner S B,Bolton D C,Groth D G,et al.Further purific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crapie prions.Biochemistry,1982, 21:6942~69506 Basler K,Oesch B,Scoff M.Scrapie and Cellular PrP isoforms are encoded by the same chromosomal gene.Cell,1986,46: 417~4287 Stahl N,Baldwin M A,Hecker R,et al.G lycosylinositol phospholipid anchors ot the scrapie and cellular prion protein.Bio2 chemistry,1992,31:5043~50538 Vey M,Pilkuhn S,Wille H,et al.Subcellular colocalization of the cellular and scrapie prion proteins in caveolae-like membra2 nous domains.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1,93:14945~149499 Meyer R K,Mc K inley M P,Bowman K A,et al.S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cellular and scrapie prion proteins.Proc Natl Acad Sci USA,1986,83:2310~231410 Oesch B,Westaway D,Prusiner S B.A cellular gene encodes scrapie PrP27~30.Cell,1985,40:735~74611 Taraboulos A,Serban D,Prusiner S B.Scrapie prion protein accumulate in the cytoplasm of persistently infected cultured cel2 lls.Th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1990,110:2117~213212 K orth C,Stierli B,Moser M,et al.Prion-specific epitope defined by a monoclonal antibody.Nature,1997,390:74~77320213 Prusiner S B.Molecular biology of prion diseases.Science,1991,252:1515~152214 Prusiner S B.Prion diseases and the BSE crisis.Science,1997,278:245~25115 Li G,Bolten D C.A novel hamster prion protein mRNA contains an extra exon:increased expression in scrapie.Brain Re2 search,1997,751:265~27416 Saeki K,Matsumoto Y,Hirota Y,et al.Three-exon structure of the gene encoding the rat prion protien and its expression in tissues.Virus G enes,1996,12:15~2017 Tanji K,Saeki K,Matsumoto Y,et al.Analysis of PrP mRNA by in situ hybridazation in brain,placenta,uterus and testis of rats.Intervirology,1996,38:309~31518 Hope J,Morton L J O,Farquhar C F,et al.The major poly-peptide of scrapie-associated fibrils(SAF)has the same size, charge distribution and N-terminal procein sequence as predicted for the normal brain protein(PrP).EMBO J,1986,5: 2591~259719 Stahl N,Baldwin M A,Teplow D B,et al.Structural studies of the scrapie prion protein using mass spectrometry and amino acid sequencing.Biochemistry,1993,32:1991~200220 Pan K M,Baldwin M,Nguyen J,et al.Conversion ofα-helix intoβ-sheets features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scrapie prion pro2 teins.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3,90:10962~1096621 Aguzzi A,Weissmann C.Prion research:the next frontiers.Nature,1997,389:795~79822 Huang Z,G abriel J M,Baldwin M A,et al.Proposed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for the cellular prion protein.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4,91:7139~714323 Smith C J,Drake A F,Baufield B A,et al.Conformational properties of the prion octa-repeat and hydrophobic sequences.FEBS lett,1997,405:378~38424 Zhang H,Kaneko K,Nguyen J T,et al.Conformational transitions in peptides containing two putativeα-helices of the prion protein.J Mol Biol,1995,250:514~52625 Reik R,Hornemann S,Wilder G,et al.NMR structure of the mouse prion protein domain PrP(121~231).Nature,1996, 382:180~18226 James T L,Liu H,Ulyanov N B,et al.Solution structure of a142-residue recombment prion protein corresponding to infec2 tious fragment of the scrapie isoform.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7,94:10086~1009127 Rick R,Hornemann S,Wilder G,et al.NMR charecterization of the full-length recombinant murine prion protein.FEBS lett,1997,413:282~28828 Donne D G,Viles J H,Groth D,et al.Structure of the recombinant full-length hamster prion protein PrP29~231:The N terminas is highly flexible.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7,94:13452~1345729 Horwich A L,Weissman J S.Deadly conformations-Protein mistolding in prion disease.Cell,1997,89:499~51030 K ocisko D A,Come J H,Priola S A,et al.Cell-free formation of protease-resistant prion protein.Nature,1994,370: 471~47431 Caughey B,K ocisko D A,Raymond G J,et al.Aggregates of scrapie-associated prion protein induce the cell-free conversion of protease-sensitive prion protein to the protease-resistant state.Chem Biol,1995,2:807~81732 Y okoyama T,Itohara S,Yuasa N.Detection of species specific epitopes of mouse and hamster PrPs by anti-peptide antibod2 ies.Arch Virol,1996,141:763~76933 Kaneko K,Vey M,Scott M,et al.COOH-terminal sequence of the cellular PrP directs subcellular trafficking and controls conversion into the scrapie isoform.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7,94:2333~233834 Telling G C,Scott M,Mastrianni J,et al.Prion propagation in mice expressing human and chimeric PrP transgenes implicates the interaction of cellular PrP with another protein.Cell,1995,83:79~9035 Kanek K,Zulianello L,Scott M,et al.Evidence for protein X binding to a discontinuous epitope on the cellular PrP during scrapie prion propagation.Proc Natl Acad Sci USA,1997,94:10069~1007436 Edenhofer F,Rieger R,Famulok M,et al.Prion protein PrP C interacts with molecular chaperones of the Hsp60family.J Vi2 rol,1996,70:4724~47284202。
朊病毒病的研究进展
朊病毒病的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13-04-24T13:47:27.99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7期供稿作者:卢韦华琳[导读] 对动物而言可分为牛海绵状脑病和羊痒病等;对于人类可分为库鲁病、克雅氏病、变异型克雅氏病等卢韦华琳(四川大学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四川成都 60041)【摘要】朊病毒病是一类由朊病毒引起的致死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对人类社会的危害日益明显。
本文就朊病毒病的致病机制、检测及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关键词】朊病毒朊蛋白致病机制检测治疗综述【中图分类号】R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07-0088-02 朊病毒病是一种慢性、致死性、神经退行性传染病。
对动物而言可分为牛海绵状脑病和羊痒病等;对于人类可分为库鲁病、克雅氏病、变异型克雅氏病等[1]。
该疾病主要由于人和动物感染朊病毒引起。
朊病毒并非普遍意义的病毒,而是一种可自我复制的小分子蛋白,其特点包括:无核酸、无免疫源性、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强、传染性强、可在多物种间传播等,可造成人和动物的神经元、脑组织、胶质细胞造成一系列损伤。
本文着重介绍朊病毒病的致病机制、检测及治疗的研究进展。
1、致病机制朊病毒朊病毒有2种同分异构体,即正常细胞型朊病毒(PrPc)和致病型朊病毒(PrPSc)。
功能上,PrPc具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调节免疫,与信号转导和突触传递有关[2]。
PrPsc可杀死神经细胞,破坏机体的GABA系统且影响细胞内钙调节等[3]。
结构上,PrPc 是4个α螺旋(H1~H4)的球形蛋白,含43%的α螺旋,很少或几乎不含β折叠;而PrPSc有2个螺旋(Hl和H2)形成4个β折叠链,含有43%的β折叠和30%的α螺旋[4]转化 PrPc转化为致病PrPSc现有两种学说:①一种认为PrPc和PrPsc可互相转化,正常情况下处于平衡,当外来PrPsc进入体内会形成多聚体,破坏这种平衡,从而PrPc大量消耗;②一种认为PrPsc有模版作用,可促使PrPc构象改变,PrPsc得以繁殖形成多聚体。
朊病毒及朊病毒病的研究进展.doc
朊病毒及朊病毒病的研究进展1982年,美国生理学家Prusiner及其同事,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突破经典病毒学理论而提出朊病毒(prion)的概念,认为绵羊瘙痒病的病原体是一种尚未证实有核酸结构的蛋白质侵染颗粒(proteinaceous infectious particles),并将其称为朊病毒蛋白(Prion protein),简称为PrP。
朊病毒是医学生物学领域中至今尚未彻底弄清,与病毒和类病毒都很不相同的一种蛋白质传染病原体。
它是一组至今不能查到任何核酸、对各种理化作用具有很强抵抗力、传染性甚强、分子重量在27000~30000道尔顿的蛋白质颗粒,它们是在人和动物中引起可传递的海绵脑病的特殊病因。
朊病毒是一个超出经典病毒学和生物学的全新概念,蛋白质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突变或构型上的变化由良性变为恶性,即变为具有传染性的侵染颗粒,可引起人和动物脑内神经元空泡变性(即海绵状变性),所以这类病毒引起的疾病被称为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Transmissibl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TSE),又称为朊病毒病。
一、朊病毒引起的相关疾病朊病毒都是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退化性疾病,病理学上的特点是大脑皮层的神经元细胞退化、空泡变性、死亡、消失,最终被星状细胞取代,因而造成海绵状态。
患者具有痴呆、共济失调、震颤等症状。
已知人和动物朊病毒有以下几种:人的库鲁氏病,又称新几内亚震颤病(Kuru);克-雅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又称皮质-基底节-脊椎变性综合征,也有人称其为人类海绵状脑病和早老性痴呆症(Presenile Dementia);致死性睡眠综合症(Fatal Familial Insomnia,FFI);吉斯综合症,又称脑软化病(Gersrmann -Straussler-Scheikerg disease,Gss);疯牛病( Mad Cow Disease,MCD),即牛海绵状脑病( Bov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BSE);传染性紫貂脑病(TME);猫海绵状脑病( Feline Spongiform Encephalopathy, FSE);羊瘙痒症(Sctapie),有绵羊瘙痒(Scrapie of sheep)和山羊瘙痒症(scrapie of gaats)两种;大耳鹿慢性消耗病(Chronic Wasting Disease of Mule Deer,CWD);传染性雪貂白质脑病(Transmissible Mink Encepholopathy,TME)。
朊病毒的检测方法
朊病毒的检测方法朊病毒作为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的病原体,是TSE的诊断标志物,与组织病理学损伤(海绵状变性)相比,不仅出现的时间非常早,而且分布也十分广泛。
因此,检测朊病毒对 ISE的早期鉴测、分类鉴别、最终确诊、监测控制以及对朊病毒致病机制的探索、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1 动物传递实验动物实验是判断生物体是否感染朊病毒、测定感染滴度、研究朊病毒传染性的主要手段。
随着检测技术的进步,现在动物实验的许多功能已被更快捷、更准确的方法所代替,但作为生物学方法仍然是研究朊病毒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目前,已知的朊病毒病大多已建立了动物感染模型,小鼠、大鼠和仓鼠是最常用的朊病毒实验动物。
常规方法是将无菌的组织标本,用Teflon研棒匀浆后作10倍连续稀释,每个稀释度通常脑内接种6只小鼠(10~30μl)、大鼠(30μl)或仓鼠(50μl)。
接种动物每3天检查1次,发现其出现毛乱、弓背、运动过慢和后肢瘫痪等病状后逐日检查,濒死扑杀,取脑组织作病理学检查,以验证朊病毒感染。
如接种动物不发病,则继续观察至其死亡或适时盲传,最后取脑组织作病理学检查。
根据动物发病和死亡数计算滴度。
该方法的优点是比较敏感,是研究朊病毒生物学特性的重要实验。
其缺点是费时、费力,滴定误差大,需消耗大量动物,费用昂贵。
由于种属屏障和毒株、动物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传递的成功率往往相差较大,个别 GSS毒株的动物传递始终未获成功。
因此,实验阴性并不能排除朊病毒感染,使用转基因动物是一条经济实用的削弱或消除种属屏障的实验途径,可明显改善传递效果。
2 免疫学方法免疫学检测方法由于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强,方法众多,能适合不同检验要求的需要,目前已成为检测朊病毒的最主要方法。
(1)组织印迹:组织印迹技术是将灵敏的蛋白检测技术和解剖学组织保存技术结合起来,用于检测组织中微量的PrPsc。
其灵敏度较高,甚至可以超过一般的免疫印迹,已被广泛地用于朊病毒的研究。
朊病毒的研究及其进展_廖大伟.caj
摘要叙述了朊病毒的特征,它是一种蛋白质感染因子,不含核酸,由正常脑组织中的PrP (称为PrPC )变构而来,能导致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并对它关于可能改变中心法则的认识误码区作一些说明和辨析。
关键词朊病毒传染性海绵状脑病同分异构体蛋白质错误折叠PrPSC中图分类号Q-49文献标识码E第27卷第7期2011年中学生物学Middle School BiologyVol.27No.72011文件编号:1003-7586(2011)07-0003-02朊病毒的研究及其进展廖大伟(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二中学北京100071)刘芳(北京市丰台区南苑中学北京100076)朊病毒是导致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 )的罪魁祸首,朊病毒因其致病机理的独特性和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可怕性引起人类的广泛关注。
1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 )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 )是一种致死性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性退化性疾病。
病理学上的特点是大脑皮层的神经元细胞退化、空泡、变性、死亡、消失,被星状细胞取而代之,因而造成海绵状态,大脑皮层(灰质)变薄,而白质相对明显,这就是海绵状脑病或白质脑病。
临床上相应地出现痴呆、共济失调、震颤等症状。
属于该类型的疾病有:牛海绵状脑病(BSE ,俗称疯牛病)、羊瘙痒症、Kuru 病、克雅病、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FFI )、杰斯综合症(GSS )和阿尔茨海默病等。
1986年~20世纪90年代初疯牛病在英国流行,导致上百万头牛和40多个年轻人死亡以及全球性的恐慌,科学家们发现患有该病的牛或人的脑部组织有海绵状病变。
羊瘙痒症是一种在羊群中传染的慢性进行致死性运动失调、麻痹和瘫痪。
Kuru 病在20世纪初流行于太平洋Papua New Guinea 岛,因当地人食用人脑浆所致,该病表现为步态不稳,手、眼震颤,一般9个月内死亡,该病还可以传染给其他一些动物体。
克雅病是一种散发性、因组织(器官)移植或食用被朊病毒感染的动物所致的疾病,其表现主要是行为的改变,然后发展为进行性痴呆,病后1年左右死亡,有科学家发现患者中约10%有家族性染色体遗传缺陷。
关于朊病毒的综述
关于朊病毒的综述摘要:朊病毒最早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斯坦利·B·布鲁辛纳(Stanley B. Prusiner)于1982年发现,是一类与其他病毒不一样的病毒,它只有蛋白质而无核酸,却既有感染性,又有遗传性,并且具有和一切已知传统病原体不同的异常特性。
本文主要从朊病毒的发现过程、基本结构、致病机理、主要疾病、传播途径以及研究意义等方面来介绍朊病毒,让大家进一步认识朊病毒,了解朊病毒。
关键词:朊病毒;蛋白质;核酸朊病毒是一类与其他病毒不一样的病毒,它只有蛋白质而无核酸,却既有感染性,又有遗传性,并且具有和一切已知传统病原体不同的异常特性。
朊病毒又称蛋白质侵袭因子,是一类能侵染动物并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小分子无免疫性疏水蛋白质。
本文主要从朊病毒的发现过程、基本结构、致病机理、主要疾病、传播途径以及研究意义等方面来介绍朊病毒。
1.朊病毒的发现过程朊病毒最早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斯坦利·B·布鲁辛纳(Stanley B. Prusiner)于1982年发现的。
推测朊病毒仅由蛋白质组成,没有核酸。
在这之前,科学家认为所有的病原体都有可复制的核酸(细菌、病毒等等)。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突破口:这种具有感染性的因子主要由被称为PrP的蛋白质组成的。
这种蛋白质可以在细胞的质膜上找到(具体功能还不了解),但是与具有感染性的因子PrpSC与正常因子PrPC在形状上有一点不同。
科学家推测这种变形的蛋白质会引起正常的PrPC转变成具有感染性的蛋白质,这种连锁反应使得正常的蛋白质和致病的蛋白质因子都成为新病毒的材料。
在这个假说被提出来以后,产生PrP的基因被抽离出来,产生不同形状的突变基因被成功的定义和复制,研究实验鼠的结果为这个假说提供了支持,这些证据现在是强有力的,但并不是无可争议的。
2.朊病毒的基本结构斯坦利·布鲁辛纳经过多年的研究,终于初步搞清了引起瘙痒病的病原体即朊病毒的一些特点。
朊病毒的研究进展
综述译文
朊病毒的研 究进展
何 丽华 ,李 晟阳,沈 国顺
06 ( 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 医学院,辽 宁 沈 阳 1 1 1 1 )
中图分类号
¥5.5 8 2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7 - 6 2(0 6 1 - 0 5 0 2 9 9 2 0 ) 0 4 一种特 殊的传染性病原体 ,它 与普 (S )(rnmi il sogfr neh lptis T E Tas s be pni m e cp a ahe, s o 0 Ss 这一概 念[  ̄ ue 为发现库鲁 病的发 5 1 ,G d sk因 遍意义上的病原体不 同,不含 生命最基本 的遗传 T E ) 物质—— 核酸 。它 的出现打破 了病原体感 染 、复 病机 制 并挽 救 了 巴布亚 新几 内亚土 著人 而 荣获 制等一系列 固有 的发病模式 ,使 人们 必须重新认 17 9 6年 诺 贝 尔 生理 和 医学 奖 。18 9 2年 Pui r rs e n 识生命 的本质规律 。其 引起 的疾病主要包括牛海 和他 的同事利用生化手段从感染羊瘙痒病 的金黄 绵状脑 病、羊瘙痒病 ,在人类有 克雅 氏病 、库鲁 地 鼠中纯化 出类 似 的感染 因子 ,Pui r rs e 发现从 n
PPc,二者 是异 构体 ,由 同一 染色 体 可怕的疾病—— 库鲁病 ,并最终排 除了这 种疾病 致病 型 (rs) R P编码 ,其氨基 酸序列完全一致 ,两 者 为遗 传 性疾 病 的看 法 ,确 认 为传 染 性疾 病 ,然 基因 P N 而 ,其病原体 的确立极 为艰难1 2 1 国学者 G i 的分 子量 均为 3 ~ 5K ,根 本差别 在于 它们 构 。英 r— f 3 3 D
有关朊病毒的几个经典实验
有关朊病毒的⼏个经典实验有关朊病毒的⼏个经典实验近年来不断爆发的疯⽜病,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医学上称疯⽜病为⽜脑海绵状病,是⽜的⼀种致命性神经系统疾病。
现在我们知道朊病毒(prion)是引起动物及⼈的⼀种传染性病原,疯⽜病.⽺瘙痒病、⼈类海绵状脑病等都是感染朊病毒后发病的。
其实⼤约在300年前,⼈们已经注意到绵⽺⾝上患的“⽺搔痒症”,其症状表现为:丧失协调性,站⽴不稳,烦躁不安,奇痒难熬,直到瘫痪死亡。
为了搞清该病的致病因素,科学家们进⾏了许多实验。
实验⼀:病毒与细胞不同,⼀般⼩于100纳⽶。
科学家(斯但利?普鲁⾟纳)将患病脑组织提取液过滤后的滤液去感染正常动物,动物得病。
该实验说明病原不是细胞类⽣物⽽应该是病毒类。
实验⼆:20世纪60年代,英国⽣物学家T·Alper⽤紫外线等⼿段破坏患有⽺瘙痒症(⽺的类疯⽜病)⽺的脑组织中的核酸后,再将抽提物注射到健康脑中,仍有感染能⼒。
因为有核酸的病原体在破坏核酸后会丧失感染能⼒,于是,她提出疑问:瘙痒症的感染因⼦可能不含核酸?后来,美国有位年轻⼈普鲁⾟纳意识到这是⼀个前所未有的⼤问题,⽴即进⾏了研究。
实验三:普鲁⾟纳⽤多种理化因素,如紫外线照射、电离辐射、超声波以及80~100℃⾼温、甲醛、羟胺、核酸酶类处理病原,病原仍然具有感染性。
这些因素都是破坏核酸的,⽽病原对此表现出相当的耐受能⼒。
他再⽤破坏蛋⽩质的蛋⽩酶K、尿素、苯酚、氯仿等处理病原,处理后的病原不会感染正常动物。
总的来说,凡能作⽤于核酸并使之失活的⽅法,均不能导致朊病毒失活;凡能使蛋⽩质消化、变性、修饰⽽失活的⽅法,均可能使朊病毒失活。
由此可见,病原本质上是具有感染性的蛋⽩质。
实验四:普鲁⾟纳(1991)对⽺瘙痒病感染的培养细胞进⾏脉冲跟踪实验,证明正常的prp c 转变为prp sc是以prp sc为模板,结合prp c使它转换成与prp sc相同的构象。
普鲁⾟纳历经8年研究证实这个感染物确实不含核酸⽽只是蛋⽩质,且起名为朊病毒。
朊病毒的结构特点、生物学特性以及繁殖方式
报告人:逍遥哥哥
一.朊病毒发现
• 1982年美国生物学家斯垣利·普鲁辛纳在研 究羊瘙痒病时意外发现一种新型亚病毒粒 子—朊病毒,类具有传染性的特殊蛋白质 颗粒,也是一种新型的蛋白质病毒。
二.朊病毒结构
• 人和动物细胞中正常朊蛋白称为PrPc,致 病性朊病毒蛋白为称为PrPSC ,两者是由 同一基因PRNP 编码的,其氨基酸序列完 全一致,质谱和气相测序以及别的生化研 究发现共价键也无变化,两者是异构体, 一级结构完全相同,本质差别在于它们构 象上的差异。
朊病毒造成的脑部病变
脑组织空泡
淀粉样颗粒沉淀
2.朊病毒与常规病毒的不同之处
2.1不含核酸
•朊(DNA或RNA)的病毒粒子。病毒与正常 的病毒最大的不同之处再与它是一种不含核 酸 •朊病毒本质上是一个蛋白分子。由动物体内 单一基因组基因即P R N P 编码。
2.2无免疫原性
• 免疫原性指的是能够刺激机体形成特异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 力。
2.4朊病毒对干扰素不敏感
• 干扰素是指在同种细胞上具有广谱抗病毒 活性的一类蛋白质, 其活性受基因的调 控, 涉及 RNA 和蛋白质的合成环节。
• 朊病毒不会刺激机体产生干扰素且对人工 注射干扰素不敏感。
阻遏 蛋白
操纵区
激
活
操纵区
蛋
白
细胞
干扰素基因 干扰素基因
干扰素
细
胞
各种抗病毒 蛋白
类别 病毒
左为正常朊蛋白PrPC,右为朊病毒蛋白PrPSC
PrPC 的 α螺旋为 42%,β折叠仅为3%,而PrPSC的 α螺 旋为30%,β折叠反而高达43。
三.朊病毒的形成(逆中心法则假说)
逆翻译
朊病毒是一种结构异常的蛋白
朊病毒是一种结构异常的蛋白
朊病毒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病毒,它其实是一种特殊的蛋白质结构体,在科研
领域备受关注。
一般而言,蛋白质是生物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扮演着各种重要生理功能的角色。
然而,朊病毒所代表的蛋白质结构异常,对科学研究具有一定的意义。
朊病毒的发现
朊病毒最早是在实验室中偶然发现的。
科研人员在进行蛋白质结构研究时,意
外发现了这种结构异常的蛋白质。
按照传统的蛋白质分类方法,朊病毒并不容易归类,因为其结构与已知的蛋白质存在显著差异。
朊病毒的特点
朊病毒的结构异常主要表现在其原子构成和空间排布方面。
通过高级成像技术,科研人员发现朊病毒的蛋白质结构中存在着大量未知的化学键和空穴结构,这种不规则的结构给朊病毒带来了一些独特的物理特性。
朊病毒的功能
尽管朊病毒的结构异常,但科研人员通过实验证实,朊病毒在某些生物化学反
应中具有一定的催化作用。
虽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但研究者普遍认为朊病毒可能参与了某些细胞代谢途径中的特定反应。
未来展望
对于朊病毒这种结构异常的蛋白质,科研人员正努力探寻其潜在的生理意义和
应用潜力。
在未来,或许可以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朊病毒在生物体中的具体作用,为新药研发和生物技术领域带来新的突破。
综上所述,朊病毒作为一种结构异常的蛋白质,固然引起了科研界的关注和好奇。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探索的加深,相信朊病毒的奥秘终将为人类所揭开,为科学研究和生物医学领域带来新的希望和可能性。
阮病毒
朊病毒的致病机理朊病毒又称蛋白侵染子,是一类能引起哺乳动物的亚急性海绵样脑病的不含核酸的传染性蛋白质分子病原体。
因能引起宿主体内现成的同类蛋白质分子发生与其相似的构象变化,从而可使宿主致病。
研究证明朊病毒蛋白(PrP)是由宿主基因编码的,其编码蛋白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正常人和动物细胞中的PrP,称为外PrPc,另一种是致病性PrP,称为PrPsc。
朊病毒致病原因是由于正常蛋白PrPc转变成PrPsc,,其致病机理有两种解释:一是重折叠模型(refolding model),认为PrPsc分子起分子伴侣(molecular chaperone)的作用,能与PrPc分子相结合,形成杂合二聚体,然后PrPsc以自身为模板,诱使PrPc转变成PrPsc,从而形成了PrPsc二聚体,于是一个PrPsc分子就变成了2个PrPsc分子,如此倍增。
并且从PrPc到PrPsc的结构转变过程是不可逆的。
另一种解释是晶种模型(Seeding model),认为PrPc分子本身有向PrPsc转变的倾向(一种平衡反应),PrPsc能像晶种一样,稳定PrPc的构象,形成淀粉样蛋白沉淀,然后碎裂后又变成新的晶种PrPc。
蛋白质感染因子的增殖既不是由于基因过分表达,也不是因翻译量增加,而是由于正常分子的构象发生转变造成的。
因此这种病原体引起的疾病称构象病。
它的提出不仅在医学上是一新的发现,揭示了一种新的致病的机制,在分子生物学中心法则的发展过程中也是一个重大突破。
研究发现重组的PrPc在一定条件下(如酸性低浓度盐酸孤)可发生构象转变.并获得一定的抵抗蛋白酶水解的能力。
尽管其产物不等同于PrPsc,但为深入了解PrP构象转变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现在醉母阮病毒Ure2p和Sup 35p已成为研究PrP构象转变良好的实验模型[4]。
如果朊病毒的增殖是以改变正常PrPc 蛋白的空间结构为基础的,那么缺失PrPc 的机体对羊痒病有抵抗力。
朊病毒结构研究和致病机理分析
朊病毒结构研究和致病机理分析摘要朊病毒病是人和动物的一种退行性脑病,主要包括羊骚痒病,疯牛病,以及人的克雅氏综合症等。
其致病因子被认为是一种由正常细胞PrP蛋白经非正常折叠所形成的蛋白质(PrPsc)。
PrPsc和PrPc来自于同一基因具有相同的氨基酸序列,但在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上有很大的不同。
科学界认为朊蛋白是一种不含核酸和脂类的疏水性糖蛋白关键词:朊病毒PrPc PrPsc 重组朊蛋白高级结构朊病毒(Prion Protein , PrP)是一种蛋白质亚病毒,是只有蛋白质而没有核酸的病毒,形态特征为小型蛋白质颗粒,大约有250个氨基酸组成,大小仅为最小病毒的1%。
它是由动物机体中高度保守的朊病毒蛋白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并能在机体的多种细胞中表达,在中枢神经系统及神经元细胞中表达量最高。
朊病毒具有两种不同的分子构象:一种是存在于正常机体或感染动物的细胞中,没有致病作用,称为细胞朊蛋白(PrPc),另一种是仅存在于感染动物的细胞中,称为朊病毒蛋白(PrPsc)。
两种蛋白的一级结构完全相同,但二极结构及高级结构则有着显著差异。
此种病毒可导致库鲁病(Ku-rmm)、克雅氏综合症(CJD)、格斯特曼综合症(GSS)、致死性家族失眠症(FFI)等常见人类疾病以及羊瘙痒病和疯牛病等动物疾病[1]。
朊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使用动物肉骨粉饲料、牛骨粉汤;医源性感染,如使用脑垂体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和硬脑膜移植、角膜移植、输血等。
朊病毒特点是耐受蛋白酶的消化和常规消毒作用,由于它不含核酸,用常规的PCR技术还无法检测出来。
朊病毒的复制并非以核酸为模板,而是以蛋白质为模板。
斯坦利由于发现PrPSC(一普里朊)和PrPC具有相同的一级结构而具有不同的二级和三级结构,打破了以往蛋白质的一级结构决定高级结构的定律,而获得了199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
1982年普鲁宰纳提出了朊病毒致病的“蛋白质构象致病假说”,以后魏斯曼等人对其逐步完善。
朊病毒及其致病机理研究进展
朊病毒及其致病机理研究进展摘要:朊病毒是有侵染性的蛋白颗粒,是造成人类及其它动物的多种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退化性疾患的元凶,它不含有核酸,因而其生物学结构及特性、复制及致病机理具有特殊性,这也为朊病毒的鉴别提供了标准。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朊病毒的遗传也具有多样性,这造成了朊病毒在不同宿主间的传播障碍。
本文将针对上述问题,对朊病毒及其致病机理研究进展进行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朊病毒人类早在18世纪就发现了由朊病毒引起的致死性中枢神经系统的慢性退化性疾患[1],但却一直无法分离出朊病毒病原。
这是因为朊病毒不含有核酸和脂类,是纯粹的“有侵染性的疏水性蛋白颗粒”[2]。
直到1982年,美国加州大学神经病学教授Prusiner在对绵羊瘙痒病因子的研究中,才第一次揭开其神秘的面纱[3]。
朊病毒的发现,无疑使人类对生命体的认识,达到了一种新的高度——不具有核酸却能复制的朊病毒是否属于生物的范畴,至今仍处在激烈的争论之中。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这一特殊的存在。
1.生物学结构及特性朊病毒是由朊病毒蛋白(prion protein,PrP)组成的,是具有传染性的结构简单的糖蛋白,其分子量为27000~30000Da[4],在电镜下看不见其病原颗粒。
朊病毒蛋白的前体(cellular isoform of the prion protein,PrP C),是一种正常无害的蛋白质,是由宿主细胞一条染色体上的一个基因产生的,多数存在于神经元中,能通过空间构象变化形成感染形式的朊病毒蛋白前体(scrapie isoform of the prion protein,PrP Sc)。
PrP Sc 再经蛋白酶的酶切作用可转化为具有侵染性的PrP27~30,最后通过纤维聚合自我成核作用,形成朊病毒蛋白。
PrP27~30的浓度与其传染性成正比,经化学灭活处理后,其活性与传染性将同步下降。
1.1.理化性质由于朊病毒是纯粹的疏水性蛋白颗粒,因此能抵抗多种核酸酶(包括RNA酶和DNA酶)的作用,但却可被胰蛋白酶降解,蛋白质变性剂或氨基酸化学修饰剂也对其具有灭活或抑制作用。
朊病毒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1.2 PrPc与PrPsc的区别
PrPc和PrPsc都是由同一基因编码的,二者氨基酸序列完全 相同,并且没有共价修饰的区别。 但是二者在二级结构上有很大区别:PrPc含40%的α螺旋, 而含有很少或几乎不含β折叠,相反PrPsc则含有43%的β折 叠及30%的α螺旋。[3]
采用分子模式对PrPc和PrPsc的三维结构进行预测,认为 PrPc是一个含有4个α螺旋(H1~H4)的球形蛋白;在PrPsc中 有2个α螺旋(Hl和H2)形成4个β折叠链。有1个二硫键将H3和 H4连接在一起,稳定PrPc和PrPsc的结构。[4]
朊病毒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主讲人:发面五两
一、基本构造
朊病毒又称蛋白质侵染因子(又称毒朊)。朊病毒是一类能 侵染动物并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小分子无免疫性疏水蛋白质 [1]。 朊病毒是一种能侵染动物并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小分子无免疫 性疏水蛋白质,它与普遍意义上的病毒不同,不含生命最基本 的遗传物质——核酸。朊病毒传染性极强,无特异性抗体存在, 对各种理化作用也有很强的抵抗力;而且它可以发生变异并跨 种族感染。朊病毒引起的人和动物的一系列神经退行性疾病, 均以死亡告终,目前未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这种哺乳动物海 绵状脑病已在全球肆虐,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朊病毒就是蛋白质病毒,是只有 蛋白质而没有核酸的病毒。
三、朊蛋白的致病机理
1、朊蛋白的分子生物学特性
1.1朊病毒蛋白有两种异构体简介:
PrPc 为分子量33000~35000D的糖蛋白,存在于正常人和动物细胞 中。 PrPsC 可引起神经退行性疾病 PrPc为分子量33000~35000D的糖蛋白,而致病的PrPsc只有 27000—30000D。PrPsc可使正常的PrPc转化为致病的PrPsc, 并不断自我复制,在细胞中大量蓄积,最终导致病理效应。
朊病毒的发现与研究PPT
由淋巴细胞进入中枢神经系统或直接 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 与神经元表面正常的PrPc作用
↓
PrPc → PrPsc→导致神经元细胞凋亡裂解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人类朊蛋白病的起病方式有散发行, 遗传性,传染性等。80%的病例不是传 染的结果,而是散发的,有或者没有遗 传易感性。
抗性
• 抵抗蛋白酶K的消化作用 • 标准的高压蒸汽灭菌(121.3℃,20min),不
质疑???
没有核酸,这个病原物如何增殖?如何复制本身的遗传信息 是不是存在核酸,只是未能检测出来
随着研究深入,得到更多打破传统观念的结果
(1)寻找Prn-p基因 编码朊蛋白的基因,不但在染病动物脑中存在,在正
常动物脑中也有,而且表达的一样多 正常小鼠(PrPc) 得病小鼠(PrPsc)
结论:PrPsc的出现可能不是调节基因起作用的
英国
疯牛病
丹尼尔 ·伽杜塞克 (D.Gajdusek)
由于查明库鲁病的病因,认为是一种 潜伏期极长的进行性病毒 获得197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三.朊病毒的发现
1997年,为肯定斯坦利·普 鲁希纳在研究克雅氏病 (Creutzfeldt-Jakob disease,CJD)病原体的 过程中发现了朊蛋白 (Prion),并在其致病机 理的研究方面的贡献。授予 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胞内定位 蛋白酶水解
细胞表面 水解完全
胞质内 局部水解
(7)综合以上结果,提出理论假设:
羊瘙痒病的发生是因为PrPsc的入侵,把脑细胞中原来 就有的PrPc“带坏”,使正常的PrPc重新折叠,形成新的高级 结构PrPsc
增多的PrPsc形成淀粉样沉淀,造成脑细胞破坏,形成 空斑
朊病毒是一种易于被诱导发生构型变化的蛋白质为什么错
朊病毒的构型变化机制探究
朊病毒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在科学研究中常被提及。
而它之所以容易发生构型变化,主要与其蛋白质的特性有关。
在研究朊病毒构型变化时,科学家们发现,朊病毒所携带的蛋白质具有易于被诱导变化的特点。
朊病毒蛋白质的构型变化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蛋白质结构灵活性高
朊病毒的蛋白质在其结构中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这使得其在与不同的分子相互作用时,能够更容易地发生构型变化。
这种灵活性为朊病毒提供了更多的变化可能性,使其在不同环境下能够更好地适应。
2. 病毒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紧密关联
朊病毒的蛋白质结构与其功能密切相关,而蛋白质的构型变化往往可以导致其功能的改变。
当病毒暴露在不同的环境或受到外界刺激时,蛋白质的构型可能会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病毒的生存和繁殖能力。
3. 外部因素的影响
除了蛋白质本身的特性外,外部环境因素也会对朊病毒蛋白质的构型变化产生影响。
例如,温度、pH值等因素的改变可能会诱导病毒蛋白质的构型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病毒的生物活性和毒力。
总的来说,朊病毒是一种容易发生构型变化的病毒,主要是由于其蛋白质具有较高的结构灵活性,与功能的紧密关联以及外部环境的影响。
对于研究者来说,深入了解朊病毒的构型变化机制,对于研究病毒感染机制、开发抗病毒药物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朊病毒的研究朊病毒又称蛋白质侵染因子、毒朊或感染性蛋白质,是一类能侵染动物并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小分子无免疫性疏水蛋白质。
朊是蛋白质的旧称,朊病毒意思就是蛋白质病毒,朊病毒(prion virus)严格来说不是病毒,是一类不含核酸而仅由蛋白质构成的可自我复制并具感染性的因子。
(严格来说,朊病毒由于没有DNA或RNA,并不能进行自我复制。
它的复制方式是:朊病毒(SC型PrP型蛋白)接触到了生物体内正常的C型PrP蛋白,导致C型的变成了SC型。
)朊病毒是一类能引起哺乳动物和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的传染性的病变因子,美国生物学家斯垣利·普鲁辛纳Prusiner认为它是一种蛋白质侵染颗粒。
朊病毒的发现,提示在传统的传染病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虫之外,又增加了一种全新类型的病原因子,因其构造极为特殊,所以其生物学位置还未确定。
朊病毒与常规病毒一样,有可滤过性、传染性、致病性、对宿主范围的特异性,但它比已知的最小的常规病毒还小得多(约30~50nm);电镜下观察不到病毒粒子的结构,且不呈现免疫效应,不诱发干扰素产生,也不受干扰作用。
朊病毒对人类最大的威胁是可以导致人类和家畜患中枢神经系统退化性病变,最终不治而亡。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将朊病毒病和艾滋病并立为世纪之交危害人体健康的顽疾。
动物传播史早在三百年前,人类在绵羊和小山羊中首次发现了感染朊病毒病的患病动物。
因患病动物的奇痒难熬,常在粗糙的树干和石头表面不停摩擦,以致身上的毛都被磨脱,而被称为“羊瘙痒症”。
该病广泛传播于欧洲和澳洲,潜伏期为18到26个月,患病动物兴奋、丧失协调性、站立不稳、瘙痒、瘫痪直至死亡。
后来又相继发现了传染性水貂脑软化病、马鹿和鹿的慢性消瘦病、猫的海绵状脑病等等。
经病理性研究表明,这些病都侵犯动物中枢神经系统,随病程进展,在神经元树突和细胞本身,特别是在小脑区星形细胞和树枝状细胞内发生进行性空泡化,星形细胞胶质增生,灰质中出现海绵状病变。
这些病均以潜伏期长、病程缓慢、进行性脑功能紊乱、无缓解康复、终至死亡为主要特征。
朊病毒的发现20世纪60年代,英国生物学家阿尔卑斯用放射处理破坏患“羊瘙痒症”动物的DNA和RNA后,其组织仍具感染性,因而认为“羊瘙痒症”的致病因子并非核酸,而可能是蛋白质。
由于这种推断不符合当时的一般认识,也缺乏有力的实验支持,因而没有得到认同,甚至被视为异端邪说。
1947年发现水貂脑软化病,其症状与“羊搔痒症”相似。
以后又陆续发现了马鹿和鹿的慢性消瘦病(萎缩病)、猫的海绵状脑病。
最为震惊的当首推1996年春天“疯牛病”在英国以至于全世界引起的一场空前的恐慌,甚至引发了政治与经济的动荡,一时间人们“谈牛色变”。
1997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授予了美国生物化学家斯坦利·普鲁辛纳Stanley B.P Prusiner,因为他于1982年发现了一种新型的生物——朊病毒Prion。
“朊病毒”最早是由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动物病毒学家Prusiner等提出的,在此之前,它曾经有许多不同的名称,如非寻常病毒、慢病毒、传染性大脑样变等。
多年来的大量实验研究表明,它是一组至今不能查到任何核酸,对各种理化作用具有很强抵抗力,传染性极强,分子量在2.7万~3万的蛋白质颗粒,它是能在人和动物中引起可传染性脑病的一个特殊的病因。
发现朊病毒的意义对朊病毒的研究会丰富生物学有关领域的内容;对病理学、分子生物学、分子病毒学、分子遗传学等学科的发展至关重要,对探索生命起源与生命现象的本质有重要意义。
从实践上讲,其对人畜健康;为揭示与痴呆有关的疾病(如老年性痴呆症、帕金森病)的生物学机制、诊断与防治提供了信息,并为今后的药物开发和新的治疗方法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朊病毒已经超出了经典病毒学的生物学概念,研究表明,蛋白质在特定条件下发生突变或构型上的变化,由良性变为恶性,即变为具有传染性的蛋白质颗粒,这一观点向传统观点提出了强有力的挑战。
由朊病毒引起的疾病不断被发现并相继被确认,不论在人群中还是在动物群中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因而对朊病毒的研究不仅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同时还有迫切的现实意义。
它的理论意义在于开辟了生物医学研究的一个新领域,要求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蛋白质化学、分子病毒学、神经病理学等多学科的紧密合作来回答朊病毒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它的现实意义在于发展准确可靠的诊断技术,全面监测、检测朊病毒病,特别是做到对疯牛病和医源性感染的早期预防。
朊病毒的形态80年代Merz等人在电子显微镜下发现了羊瘙痒病相关纤维是至今朊病毒唯一的可见形态。
它是一种特殊的纤维结构,它的存在形式有两种,Ⅰ型纤维直径为11~14纳米,由两根直径为4~6纳米的原纤维相互螺旋盘绕而成,螺距为4 0纳米不等;Ⅱ型纤维由4根相同的原纤维组成,每两根之间的间隙为3~4纳米,Ⅱ型纤维的直径为27~34纳米,每100~200纳米即出现一个狭窄区,狭窄区的直径约9~11纳米。
朊病毒的性质与结构斯坦利·普鲁辛纳经过多年的研究,终于初步搞清了引起瘙痒病的病原体即朊病毒的一些特点。
他发现朊病毒大小只有30一50纳米,电镜下见不到病毒粒子的结构;经负染后才见到聚集而成的棒状体,其大小约为10~250 x 100~20 0纳米。
通过研究还发现,朊病毒对多种因素的灭活作用表现出惊人的抗性。
对物理因素,如紫外线照射、电离辐射、超声波以及80~100℃高温,均有相当的耐受能力。
对化学试剂与生化试剂,如甲醛、羟胺、核酸酶类等表现出强抗性。
能抵抗蛋白酶K的消化。
在生物学特性上,朊病毒能造成慢病毒性感染而不表现出免疫原性(没有引起免疫系统察觉的原因是,它们的“安全形式”从个体出生的一刻起就存在于体内。
“危险”朊毒体与之的差别只是它们的折叠结构有差别),巨噬细胞能降低甚至灭活朊病毒的感染性,但使用免疫学技术又不能检测出有特异性抗体存在,不诱发干扰素的产生,也不受干扰素作用。
总体上说,凡能使蛋白质消化、变性、修饰而失活的方法,均可能使朊病毒失活;凡能作用于核酸并使之失活的方法,均不能导致朊病毒失活。
由此可见,朊病毒本质上是具有感染性的蛋白质。
普鲁辛纳将此种蛋白质单体称为朊病毒蛋白PrP。
致病机制朊病毒通过不断聚合,形成自聚集纤维,然后在中枢神经细胞中堆积,最终破坏神经细胞。
根据脑部受破坏的区域不同,发病的症状也不同,如果感染小脑,则会引起运动机能的损害,导致共济失调;如果感染大脑皮层,则会引起记忆下降。
变异性克雅氏病的致死率较高。
朊病毒病除上文提到的几种由朊病毒引起的疾病均发生在动物身上外,人的朊病毒病已发现有4种:库鲁病Ku-rmm、克雅氏综合症CJD、格斯特曼综合症GSS及致死性家族性失眠症FFI。
临床变化都局限于人和动物的中枢神经系统。
病理研究表明,随着朊病毒的侵入、复制,在神经元树突和细胞本身,尤其是小脑星状细胞和树枝状细胞内发生进行性空泡化,星状细胞胶质增生,灰质中出现海绵状病变。
朊病毒病属慢病毒性感染,皆以潜伏期长,病程缓慢,进行性脑功能紊乱,无缓解康复,终至死亡为特征。
传播途径朊病毒的传播途径包括,食用动物肉骨粉饲料、牛骨粉汤;医源性感染,如使用脑垂体生长激素、促性腺激素和硬脑膜移植、角膜移植、输血等。
朊病毒特点是耐受蛋白酶的消化和常规消毒作用,由于它不含核酸,用常规的PCR技术还无法检测出来。
朊病毒存在变异和跨种族感染,具有大量的潜在感染来源,主要为牛、羊等反刍动物,未知的潜在宿主可能很广,传播的潜在危险性不明,很难预测和推断。
朊病毒可感染多个器官,已知的主要为脑髓,但在潜伏期内除中枢神经系统外,各种组织器官均有感染,且感染多途径,除消化道外,神经系统、血液均可感染,预防难度大,人畜一旦发病,6个月至1年全部死亡,100%的死亡率。
对于人类而言,朊病毒病的传染有两种方式。
其一为遗传性的,即人家族性朊病毒传染;其二为医源性的,如角膜移植、脑电图电极的植入、不慎使用污染的外科器械以及注射取自人垂体的生长激素等。
至于人和动物间是否有传染,尚无定论,这有待于科学家的进一步研究证实。
朊毒体似乎在直接与受感染的组织接触时感染性很强。
例如,人们可能会因为注射直接来源于人类脑下垂体的生长激素而感染格斯特曼综合症Creutzfeldt-J akob疾病或变异性克雅氏病nvCJD,或通过脑部外科手术的仪器传染(朊病毒可以幸存于通常为外科器械消毒的高压灭菌器)。
通常也认为,食用受感染的动物可以通过积累缓慢地引起疾病,特别是可以引起朊病毒在世代间积累的同类相食或类似的行为。
朊病毒在环境中的传播目前对于朊病毒的研究主要关注个体间(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的直接传播,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朊病毒还可以在环境媒介中间接传播,即在动物活动的周边环境和土壤中存在大量传染性朊病毒。
最近的研究表明,人和动物的分泌物和排泄物以及污染的环境可能是间接接触传播的重要途径。
朊病毒通过动物死亡或者从活体中流出脱落而进人环境,污染土壤和水源。
研究发现朊病毒可以和土壤强有力地结合并保持相当高的传染性。
当朊病毒与土壤结合后,其降解速度会明显减慢。
此外,朊病毒在不同土壤环境中表现出不同的传染性和降解速率。
实验发现,阮病毒在黏土和有机物表面的复制速度要慢于在沙子表面复制的速度。
动力学和热力学实验发现,朊病毒与土壤的结合存在一个最适宜水溶液浓度,这表明朊病毒在自然环境的间接传染受到土壤颗粒结构和水分含量的影响。
这为研究朊病毒的扩散和防治措施提供了线索。
预防由于朊病毒病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只能积极预防。
其方法主要有:①消灭已知的感染牲口,对病人进行适当的隔离②禁止食用污染的食物,对神经外科的操作及器械进行消毒要严格规范化,对角膜及硬脑膜的移植要排除供者患病的可能③对有家庭性疾病的家属更应注意防止其接触该病。
国家政策:一是堵漏洞,严把海关进出口国门,严禁从疯牛病疫区进口动物源性饲料、生物制品和与牛相关制品;二是查内源,加强对本土羊瘙痒病的筛查,监测疯牛病,预防医源感染;三是强基础,加强对朊病毒发病机理、传染途径、灭活消毒手段的研究。
如瘟疫爆发,国家应该封锁国境线、关闭机场与港口,捕杀与其有关联的动物(中间宿主)。
目前最有效地对抗朊病毒的方法应当是前期环境防治,即降低朊病毒的环境间接传染的可能性。
科学家发现用枯草杆菌蛋白酶可效降解多种土壤以及土壤矿物中的PrPSc至检测限以下。
蛋白酶有望达到工业化生产,并在自然环境中广泛使用,这为环境防治朊病毒提供了有力手段。
当然,环境防治不能仅仅重视后期的消毒处理,前期的减轻尸体污染和土壤污染也非常重要,如对动物尸体进行焚烧处理,和对可能污染的土壤环境做前期酶处理,都可以有效降低朊病毒在环境中的间接传播和传染。
结语朊病毒潜伏期长,传染性强,致死率高,朊病毒造成了大量动物的死亡,其对畜类的杀伤使得直接经济损失巨大,并且由于这类疾病可在人畜间传播,无免疫原性,难以治疗,给人类健康带来潜在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