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提高训练

合集下载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件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件
现象 呼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很少,呼出的气体含量较多
步骤3. 将燃着的小木条分别插入一瓶空气和一瓶呼出 的气体中观察现象
现象 空气中木条继续燃烧,呼出的气体中木条熄灭 结论 空气中氧气含量较多,呼出的气体中含量较少
步骤4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一块呼气, 观察玻璃片上凝结水蒸气的情况,并与另一片放在空 气中的玻璃片作对比。
结论:石蜡燃烧后生成 水 和 二氧化碳。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活动与探究实验2 ——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探究准备:阅读有关资料,了解呼吸的作用
提出问题: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 么不同? 进行猜想:根据已有知识或查找资料学到的知 识
A、两者的二氧化碳含量不同 B、两者的氧气含量不同 C、两者的水蒸气含量不11同 D、……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 认识实验是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初 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 体会学习化学的方法是关注物质的性质、 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情景导入
炼丹、炼金术对化学实验的贡献
⑴发明化学实验器具 ⑵发明合成物质的有效方法 ⑶发明分离物质的方法:过滤、蒸馏
问题与分析
蜡烛哪去了?是消 灭了、还是变成了 其它物质?若变成 其它物质?是什么
物质?
结论
蜡烛燃烧后 生成了二氧 化碳和水
蜡烛+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水
★某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请填写如下 内容:
①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可
观察到蜡浮在水面上。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小 。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教版)

初三化学第一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教版)

二、实验与探究
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背景知识:
二氧化碳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 对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 想一想:1、蜡烛燃烧可能发生那些变化? 2、蜡烛燃烧后的物质到哪里去 了?如何验证? 3、蜡烛会有哪些性质?
(1) 对蜡烛及其燃烧现象的探究
点燃前 燃烧过程 空气中燃烧 圆柱形 黄白色光亮火焰 白色固体 火焰分三层 轻微气味 外焰最明亮 质地软 温度最高 不溶于水 内焰温度较低 密度比水小 焰心最暗 温度最低 熄灭后
含量较 多
含量较 少
含量较 少
含量较 多
进行实验:
排水法收集 步骤1:收集两瓶人体呼出的气体。 收集两瓶空气。(收集气体)
步骤2:两种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测定 石灰水浑浊多 二氧化碳含量高 步骤3:两种气体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氧气含量低 带火星木条熄灭快 步骤4:两种气体中水蒸气含量的测定 干燥玻璃片有水雾 ……
烧杯壁有水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蜡烛燃烧后可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问题与分析
蜡烛哪去了?是消 灭了、还是变成了 其它物质?若变成 其它物质?是什么 物质?
结论
蜡烛燃烧后生 成了二氧化碳 和水
点燃
蜡烛+氧气
二氧化碳+水
2、对空气和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探究准备:阅读有关资料,了解呼吸的作用 提出问题: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进行猜想:根据已有知识或查找资料学到的知识 A、两者的二氧化碳含量不同 B、两者的氧气含量不同 C、两者的水蒸气含量不同 D、……
现象
放置不动的玻璃片上无明显变化; 对着呼气的玻璃片上有水珠。 结论
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的水蒸气比空气中 含有的水蒸气多

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课题2 化学是以一门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习目标: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学习重点: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描述和分析,并能够明确地表示探究后所得的结论。

学习难点:对日常生活中一些有价值的问题进行探究。

课前预习温故知新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榨取果汁 B.粉碎废纸 C.燃放烟花 D.切割玻璃2、2020年中国消协对部分装修后的室内环境状况抽样测试后发现,近半数存在苯污染。

国际卫生组织已把苯定为强烈致癌物质。

苯是一种没有颜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苯的沸点是80.1℃,熔点是5.5℃。

苯的化学式为C6H6,在一定条件下,苯分别能跟氢气、溴、浓硫酸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苯还能在空气里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请回答下列问题:(1)苯的物理性质有:;(2)苯的化学性质有:。

预习热身1、知识储备:探究活动是由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步骤方法、现象和结论等组成。

2、探究活动的中心环节是实验,观察实验的三个阶段是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4、对人体吸收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完成探究报告或自制报告)课内探究自主学习1、同学们可找出家中的蜡烛围绕课本内容自行探究。

2、二氧化碳气体可使澄清的石灰水变______,白色浑浊越多,说明同体积的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_____。

3、二氧化碳可用来灭火,故二氧化碳可以使燃着的木条____。

4、氧气能够助燃,同体积的气体中氧气中含量越____,木条燃烧越旺。

5、蜡烛通常由____和_____组成的,石蜡呈____色,可燃。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习题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习题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含答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时练第2课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基础达标1.下列对吸入空气和呼出气体的探究描述中错误的是()A.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氧气的含量B.呼出气体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C.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比呼出气体中的少D.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呼出气体2.下列收集人体呼出气体的操作中,正确的是()A.将集气瓶盛满水,将玻璃片从上往下直接盖住瓶口B.收集好呼出的气体,迅速从水中取出集气瓶盖上玻璃片C.将集满气体的集气瓶在水中盖好玻璃片后取出,正放在桌上D.集气瓶集满气体后,放在水中,等用时再从水中取出3.关于空气与呼吸排出的气体的叙述正确的是()A.空气与呼出的气体都是无色的气体,其成分完全相同B.减少吸入空气中的氧气使转化为呼出的气体C.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氧气有明显的减少,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则有明显的增加D.吸入的空气中只有氧气,呼出的气体中只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4.通过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实验探究,你认为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A.氧气 B.二氧化碳C.水蒸气 D.以上都不同5.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在图甲中A端吸气20秒,此时(填“呼出气”或“空气”)从B端进入石灰水,结果石灰水中没有明显现象;在图乙中B端吹气20秒,石灰水明显变浑浊.据此判断:在呼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填“高于”或“低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6.人通过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吸入空气中的氧气,排出的是二氧化碳气体和水蒸气,但人体排出的二氧化碳是空气中的还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产物呢?为了证实这个问题,设计如下实验.(Ⅰ与Ⅱ盛装的都为澄清石灰水)(1)人在吸气的时候活塞A (填“打开”还是“关闭”)活塞B (同上).参考答案1.A提示: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所含成分相比有:氧气的含量多,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含量少,因为人体吸入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用澄清石灰水检验氧气的含量”,说法错误,因为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含量.2.C提示:A.应将集气瓶盛满水后,先盖住瓶口的一端,然后将玻璃片平推过去,故选项说法错误.B.收集好呼出的气体,在水下盖上玻璃片,再将集气瓶拿出水面,故选项说法错误.C.将集满气体的集气瓶在水中盖好玻璃片后取出,由于人呼出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应将集满人呼出气体的集气瓶正放在桌面上,故选项说法正确.D.集气瓶集满气体后,应立即从水中取出,故选项说法错误.3.C提示:A.因为呼吸过程中发生气体交换,吸收掉一部分氧气生成一定量二氧化碳,故此选项错误.B.因为呼吸时发生了气体交换,气体中不但氧气量减小,而且会使二氧化碳含量增加,故此答案错误.C.发生气体交换时空气中氧气量减小二氧化碳及水蒸气均变大,故此选项正确.。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案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本课题通过两个探究活动来加深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的认识。

这两个探究活动都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提炼出来的,会给学生以新的感受和启迪。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通过对蜡烛在点燃前、点燃时和熄灭后三个阶段有引导的观察,着重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

对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通过给出实验原理的信息和图示实验步骤等方法,着重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能明确地表述探究所得到的结论。

课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根底的科学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展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通过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

3.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展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4.初步学习书写探究活动或实验报告的方法,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认识科学探究的根本过程和方法,进展初步的探究活动。

2.学会预习实验,了解实验室规那么。

3.能主动与组内的同学讨论,交流,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学习方法。

4. 过实验探究活动认识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树立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2.通过探究,能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进而增加学习化学的兴趣。

备课笔记归纳总结:(1)观察化学实验的根本方法(“三阶段〞):①变化前:记录物质的名称,观察并记录物质的形态、外观等;②变化中:观察并记录物质的形态、外观、能量变化及其他现象;③变化后:观察并记录生成物的形态、外观等。

(2)利用除味觉器官以外的所有感官尽可能从多角度对实验进展观察,尽量用准确、简洁、清晰的语言将观察到的现象表达出来。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经典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必考题)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化学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经典复习题(含答案解析)

考试范围:xxx;满分:***分;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一、选择题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试管、蒸发皿、量筒、燃烧匙都可以用来给物质加热B.用镊子小心地将块状固体放入垂直的试管中C.用100mL量筒取9.5mL氯化钠溶液D.用托盘天平称量某固体样品的质量为5.0g2.下列实验方案与实验结论相对应的是选项A.B.C.D.方案结论说明酒精灯火焰分三层,焰心温度最高说明蜡烛熄灭时,产生白烟是化学变化比较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空气中的多说明液态水与气态水可以相互转化A.A B.B C.C D.D3.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汽油挥发B.食物腐烂C.电灯发光D.冰雪融化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下列基本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加热液体B.熄灭酒精灯C.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向试管中加入石灰石5.基本仪器的规范使用很重要。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氯化钠固体B.检查气密性C.加热液体D.滴加液体6.下列实验数据合理的是()A.用100mL量筒量取5.26mL的稀硫酸B.用托盘天平称取15.6g氧化铜粉末C.用普通温度计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25.62°C D.用托盘天平称取9.28g食盐7.下列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化成水B.铁水变成铁块C.气球爆炸D.火药爆炸8.下列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食物腐败变质B.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C.水结冰D.海水晒盐9.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首先平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mL,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的液体的体积为A.大于9mlB.等于9mlC.小于9mlD.无法确定10.下列变化中,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花生榨油、粮食酿酒B.牛奶变酸、水力发电C.酒精挥发、蜡烛熔化D.光合作用、木炭燃烧11.下列描述中,前者是化学性质,后者是该项性质表现出来的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易挥发,滴一滴酒精在手心中感到凉意B.汽油能燃烧,人靠近汽车能闻到一股刺激性气味C.铁的熔点高达1535℃,熔化的铁极易在空气中变成黑色的物质D.蜡烛有可燃性,点燃蜡烛产生黄色火焰,生成了气体二、填空题12.正确选择实验仪器和正确的操作是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教案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1、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教案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教学设计《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教材分析】本节课通过两个实验探究活动加深学生对化学是一门以科学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的认识。

这两个实验都是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提出来的,会给学生全新的体验和感受。

该实验对我们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通过给出实验原理的信息和图示实验步骤等方法,着重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并能明确地表述探究所得到的结论。

新教材中对探究活动很重要,引导学生亲自感受化学学习,引导学生积累对物质的一些具体性质和变化的认识,为后续单元学习打好基础。

【学情分析】我校学生都来自牧区,基础较差,接触面比较窄。

初三学生第一次接触化学这门学科,心中有好奇又有压力怕学不好,本节课我将通过自身的一个呼吸循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从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验思维和小组合作意识。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学会细致、准确、客观地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现象。

2.过程与方法:能有意识地发现生活中值得探究的问题,能大胆猜想,并能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情感与价值观: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以及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认识学习化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1.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探究。

2.明确表述探究所得的结论。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现象的观察、记录和描述能力。

【教学教具】玻璃仪器:集气瓶、水槽、导气管、玻璃片、胶头滴管药品:澄清石灰水其它仪器:废液缸、双孔橡胶塞、洗气瓶【教学方法】提出猜想---设计实验---验证实验---现象记录和分析---归纳总结---实验结论【设计意图】突出展示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科学学习方式。

课本上的实验采用排水法收集呼出气体时,由于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与水发生反应,因此所收集到的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很少,所以现象不明显,改进后的实验相对于课本上的实验用具少,现象明显,并且避免了减少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使实验更加有趣,更容易操作。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走进化学世界(第2课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走进化学世界(第2课时)
答案:从冰箱中取出杯子,杯体温度较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遇冷 变成液态水,凝结在杯子外壁。
5.现有三瓶气体,分别为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用简单的方 法来鉴别。
答案:用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到瓶中,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熄灭的是二 氧化碳,无明显现象发生的是空气。
6.方便面拆封后放置一段时间会变软,这是为什么?
3.实验室配制的一瓶澄清石灰水,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发 现表面有一层白色物质生成,说明空气中含有什么气体?
答案:澄清的石灰水遇二氧化碳会变浑浊,利用这一性质可以鉴别 二氧化碳气体。澄清石灰水久置空气中生成白色物质,说明空气中 含有二氧化碳。
4.从冰箱中取出的杯子,放在空气中,外壁有水珠形成, 为什么?
【讨论】 通过探究活动,你认为化学实验中应注意哪几点?
1.关注物质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等。如 蜡烛能否燃烧、其燃烧产物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等。 2.关注物质的变化。 3.关注物质的变化过程及其现象。(包括变化前、变化时.变化 后等)
【课堂练习】
1.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说明石蜡质____软____;将蜡烛放入水中, 蜡烛会浮在水面,说明蜡烛___难_____溶于水,密度比水___小___。 (2)检验石蜡燃烧有水生成的操作方法是: _将___一__只__干__冷___的__烧__杯__罩__在___蜡__烛__火__焰___的__上__方__,__观___察__烧__杯__内__壁___是__否__有__水___雾__生__成____。 (3)将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此实验的目的是 __探__究__石___蜡__燃__烧__是___否__有__二__氧__化___碳__生__成_______。

(完整版)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版)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上册)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版化学教材九年级(上下册)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第一章小结第二章-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空气题解析号氮气氧气,氮气,氧气点拨:空气的成分注意使用的是体积分数,1而不是质量分数。

(1) B点拨: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氮气,且化学性质不活泼。

(2) C液态氧是氧气的液态存在形式,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3) (3)A臭氧可以用化学式03表示,有固定的组成,属于纯净物(4) C点拨:稀有气体性质很不活泼,过去人们认为这些气体不跟其他物质发2生化学反应,曾把它们叫做惰性气体。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发现有些稀有气体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其他物质。

故C项错误。

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点拨:此题属于开放性习题,引导学生3从具体例子中来初步认识纯净物和混合物。

4把空水杯或空饮料瓶口向下按入水中,水不能进入杯中或瓶中。

去过;感受不一样;在城镇繁华街道附近,空气质量较差,农村广阔的田野空气质量好,清新,安静。

点拨:此题属于开放式的习题,学生答案可有多种,不强求一致。

造5成城镇繁华街道附近空气质量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污染物较多、机动车尾气、尘土、细菌等,噪声也较大。

农村污染物较少,且绿色植物较多,光合作用强一些,所以空气质量好。

(1)氧气动植物的呼吸离不开氧气,燃料燃烧离不开氧气,炼钢、气焊以及化工生产和宇宙航行等都要用到氧气。

(2)氮气制硝酸和化肥的主要原料,焊接金属时用氮气作保护气,灯泡中充氮气以延长使用寿命,食品包装时充氮气以防腐等。

(3)稀有气体焊接金属时用稀有6气体来隔绝空气,灯泡中充稀有气体以使灯泡耐用;充人灯泡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用于激光技术;氦可用于制造低温环境;氙可用于医疗麻醉等。

点拨:此题属于开放式的习题,学生可从多方面来认识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题解析课题2---氧气题解析(1)氧气的物理性质;在标准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在压强为101 kPa,温度在--183C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8C时变成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在蜡烛火焰上 方罩一个冷而 干燥的烧杯, 将烧杯取下来 正放,迅速往
烧杯内壁有 水珠生成,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烧杯中倒入少
量澄清石灰水,
振荡
化学
实验结论
蜡烛燃烧有 水生成,蜡 烛燃烧有二 氧化碳生成
化学
你会了吗? 1. 如何检验产物中水蒸气? 2. 如何检验气体二氧化碳?
1.在火焰的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如果烧杯内壁有小水珠,则生成水。
观察蜡烛的密度、水溶性。
组成: 石蜡和棉线 颜色:
状态:
固态
气性:
较小 难溶于水
白色 稍有气味 比水小
化学
物理性质
实验与探究
化学
2.点燃时
1)蜡烛燃烧发生了哪些变化? 石蜡熔化并发光放热
2)火焰分几层,哪层最明亮,哪层最暗?
火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 外焰最明亮,焰心最暗。 3)将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1s后取出观察。
火焰越大越有烟
黑烟是什么物质?
石蜡不完全燃 烧产生的炭黑 小颗粒。
化学
归纳与小结
探究步骤
对现象的观察和描述
白色圆柱形固体,硬度小,略有气味,难溶 点燃前 于水 ,密度比水小
燃烧时
石蜡熔化并发光放热,火焰分为三层,外层 最明亮,里层最暗;生成无色的液滴和能使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熄灭后 结论
冒白烟,用火柴点白烟,蜡烛重新被点燃
烛会浮在水面上 。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小 。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分别是
_外__焰___、 内焰 、 焰心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
火焰上(如右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在 a 处(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教版)课时培优作业: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不是蜡烛燃烧实验现象的是()。

A.蜡烛燃烧时烛心处有部分固体石蜡熔化B.蜡烛燃烧时火焰有三层C.蜡烛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D.靠近火焰处的蜡烛变软了2.新发行的一元硬币外观有银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可能是铁制的,在讨论中,葛同学建议用磁铁去吸一下。

该建议属于探究中的()。

A.进行实验B.猜想假设C.提出问题D.设计实验3.小刚对蜡烛的燃烧进行探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蜡烛受热熔化属于物理变化B. 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内焰温度最高C. 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蜡烛燃烧的某种生成物D. 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石蜡小颗粒4.同学们知道食醋、蚁酸具有酸性,但是哪种物质的酸性强呢?小敏同学提出用pH 试纸检验。

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提出假设B.设计实验C.得出结论D.收集证据5.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过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据此实验,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

A.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是液态石蜡B.该蜡烛的内焰温度最高C.要使该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6.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

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A.提出问题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D.获得结论7.通过观察蜡烛的燃烧以及对燃烧产物的实验探究,正确的结论是()。

①火焰温度最高处是外焰②蜡烛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和水③燃烧时可产生发光发热的现象④熄灭后产生的白烟是石蜡小颗粒A.只有①②③B.只有②③④C.只有④D.①②③④8.小亮利用蜡烛进行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切一小块蜡烛放入水中,蜡烛浮于水面上,说明石蜡的密度小于水B.点燃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白烟被点燃,说明白烟有可燃性C.取冷而干燥的小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有水雾出现,说明石蜡燃烧有水生成D.将一根火柴平放入火焰中1~2s取出,内焰的火柴炭化变黑,说明内焰温度最高9.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能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对蜡烛及其燃烧探究能力进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对蜡烛及其燃烧探究能力进阶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课时练第1课时——对蜡烛及其燃烧探究能力进阶1.如图在一个盛有澄清的石灰水的容器中有一支燃着的蜡烛现用一只杯子将蜡烛罩住,过一会儿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蜡烛继续燃烧,杯子内液面不变B.火焰逐渐熄灭,杯子内液面下降C.火焰逐渐熄灭,杯子内液面上升D.蜡烛燃烧更旺.杯子内液面上升2.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过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据此实验,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A.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是液态石蜡B.这一现象说明蜡烛中主要物质的熔点较低C.要使该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3.蜡烛(足量)在如图甲密闭装置内燃烧至熄灭,用仪器测出这一过程中瓶内氧气含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过程中装置内物质总质量不断减少B.氧气浓度小于一定值时,蜡烛无法燃烧C.蜡烛熄灭后瓶内只剩二氧化碳气体D.蜡烛燃烧前装置内只有氧气4.请你参与某学习小组的探究活动,并回答下列问题:【发现问题】小明将一支燃烧正旺的蜡烛轻轻地吹灭后,发现烛芯处产生了一缕白烟。

【提出问题】小明想,这缕白烟的成分是什么呢?【猜想与假设】大家展开了热烈讨论:小亮猜测:白烟是蜡烛燃烧产生的CO2。

小光猜测:白烟是燃烧产生的水蒸气。

小明猜测:白烟是石蜡蒸气凝成的石蜡固体颗粒。

【收集证据】(1)回忆已有知识:二氧化碳是________色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_;水蒸气是________色气体;石蜡是________色固体,具有________性。

(2)查阅有关资料:烟是固体颗粒形成的,雾是小液滴形成的。

石蜡的熔点、沸点都很低,很易液化和汽化。

(3)实验探究:①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澄清的石灰水____________。

小亮得出结论,白烟是CO2。

②吹灭蜡烛,立即用一块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出现水雾。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前介绍: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古代炼丹术士、炼金术士对化学实验的贡献a、发明了实验器具;b、发明了合成物质的方法;c、也找到了一些常用于物质分离的方法——过滤、蒸馏等。

2、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观察现象)——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一、对蜡烛燃烧的探究简单介绍蜡烛燃烧的大致过程:1、点燃前●白色或红色;状态为固体;形状一般为圆柱体;用手划(掐)留下印迹,说明质软、硬度小;●有轻微气味;小刀切下蜡片,浮于水面,说明石蜡不溶于水,且石蜡密度小于水。

2、点燃蜡烛时(1)现象产生黄白色火焰,火焰分三层(外焰、内焰、焰心),外层最明亮,内层最暗;边烧边熔化,蜡油顺着蜡烛流下;放出热量;有时候伴随黑烟;(2)探究蜡烛燃烧各火焰层温度高低实验【实验方案】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实验现象】发现两端最先变黑(碳化),内层最后碳化(甚至不碳化)【实验结论】外焰温度最高(因为外焰的石蜡蒸汽与空气接触最充分)。

(3)验证蜡烛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也即生成物)①验证蜡烛燃烧生成了水用一个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说明蜡烛燃烧产生水;②验证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取另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产生了CO2;【此步骤也可接①后,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也能证明蜡烛燃烧产生了二氧化碳。

】3、熄灭蜡烛熄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凝固的石蜡蒸气。

能被重新点燃。

【能成功点燃的要领:速度快、顺着白烟方向点燃……】4、几点说明:a、蜡烛完全燃烧的文字表达式:石蜡+氧气二氧化碳+水b、“白烟”是石蜡蒸汽遇冷冷凝的固.体.石.蜡.小.颗.粒.,.不.是.石.蜡.蒸.汽.;.c、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例】有关酒精燃烧,下列进行实验现象描述,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A、火焰分三层,外焰最明亮;B、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小水珠(水雾);C、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变浑浊;D、生成了H2O和CO2等。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作业课件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作业课件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14.(12分)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组成的。
(1)将石蜡放入水中,石蜡浮在水面上, 说明石蜡的密度比水的密度 小 (填“大”或“小”)。 (2)点燃蜡烛,在其燃烧的过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蜡__烛__熔__化__。
(3)取一根火柴棒,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 s后取出,可观察到两 端变黑,中间无明显变化。说明火焰的 外焰 (填“外焰”“内焰”或“焰 心”)部分温度最高。
(4)将呼出的气体对着干冷的玻璃片,发现玻璃片上出现水雾, 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进__行__实__验___环节。
(5)“这个实验既简单,现象又明显。”
某同学的这句话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反__思__与__评__价___环节。 (6)上述环节正确的先后顺序为 (1)(3)(4)(2)(5) (填序号)。
9.(6分)下面是一学习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科学探究提出的几个 问题,请将下列问题补充完整。
(1)“呼出的气体是什么?”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提__出__问__题环节。 (2)“呼出的气体中一定有水蒸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得__出__结__论环节。 (3)“呼出的气体中可能有水蒸气。”属于科学探究中的___猜__想__与__假_环设节。
3.(4分)某同学在点燃蜡烛时,提出固体石蜡可能变成蒸气才能燃烧。 就此看法而言,应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B) 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 C.进行实验 D.获得结论 4.(4分)点燃蜡烛,蜡烛燃烧时,对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 A ) A.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B.石蜡先熔化 C.火焰分三层 D.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5.(4分)对于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下列描述错误的是(D ) 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产生黄白色火焰 B.蜡烛的火焰分层,外焰最为明亮 C.蜡烛燃烧时,部分蜡烛受热熔化 D.蜡烛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案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案设计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学习目标1.认识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2.能有意识地从日常生活中发现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并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有价值的结论。

3.能体会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并进而体会到化学学习的特点是关注物质的性质、变化、变化过程及其现象等。

自主研学1.化学是一门以为基础的科学,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实验以及对实验现象的、和等,可以,学习的方法并获得。

2.蜡烛是由和组成的,是色,味,体(填“液”或“固”),溶于水(填“能”或“不能”),质(填“硬”或“软”),切下一小块石蜡放入水中会(填“漂浮”或“沉入”),说明石蜡的密度水(填“大于”或“小于”)。

3.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石灰水,而且白色浑浊越多,说明气体中越多。

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木条燃烧越旺,说明氧气的含量。

4.人体的呼吸作用通常是将空气中的吸入体内,通过呼吸作用产生和。

二氧化碳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作灭火器,说明二氧化碳支持燃烧(填“能”或“不能”)。

合作探究一、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阅读课本P12~15,明确实验探究的目的、方法和步骤,然后分组实验完成下表。

探究(或实验)报告姓名合作者班级日期和燃烧时:观察燃烧时现象并进行课本图110,111实验方【交流与思考】蜡烛燃烧后生成物是什么?二、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报告,请你完成。

课堂小结:1.以上三组实验在设计方法上有哪些类似之处?2.通过以上探究活动,你能概括出科学探究过程的必要环节吗?学以致用1.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是()A.空气B.水蒸气C.氧气D.二氧化碳2.点燃蜡烛,可以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层,最亮,最暗。

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观察并比较火柴梗在火焰的不同部位被烧的情况:部分被烧得最焦,说明火焰温度最高,温度最低。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知识及考点:1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知识及考点:1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单元知识及考点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内容概述】本单元包括三个课题。

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引导我们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特点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

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进一步介绍化学以及化学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课题3“走进化学实验室”,让我们初步接触化学实验,感受实验的重要性,熟悉基本的实验操作,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目标】重点: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

3.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

4.实验室中药品的取用。

5.实验室给物质加热的方法。

难点: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3.实验室中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仪器的洗涤等基本操作。

4.培养观察、分析及实验操作能力。

【命题分析】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是中考的必考的知识点,该考点的命题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

经常将其与“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物理变化的特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变化时的现象和能量的变化”等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内容比较接近生活实际。

中考将保持这一特点,综合初中阶段的各个知识,结合生活实例考查这一知识点的可能性较大。

2.基本实验操作是本单元的重点,是中考必考内容主要考查的法师有根据提供的仪器图形考查识图及使用能力、考查对错误操作的识别、以实验装置图组合起来考查实验基本技能,题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但难度不是太大,解题时要注意细节。

中考中将常见仪器和基本操作以图形或文字表述,将会成为考查学生能力的重要方式,成为新热点。

【中考解读】中考常考考点难度常考题型1.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选择题2.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选择题3. 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选择题4.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选择题、实验探究题5. 常用化学仪器★★选择题、实验探究题6.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选择题、填空题【考点详览】考点一物质的变化1.(2020•甘肃)下列发生在身边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纸张燃烧B.粮食酿酒C.酒精挥发D.钢铁生锈【答案】C【解析】A、纸张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一)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一)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复习资料(一)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第1讲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认识化学1.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没有改变物质的变化(必考)易错易混点(1)物质的变化常伴随一些现象的发生,但不能仅根据现象来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例如,锅炉的爆炸、车胎的爆炸是物理变化;火药爆炸等属于化学变化。

(3)石油的分馏可以得到沥青、汽油、柴油等,属于物理变化,煤的干馏属于化学变化。

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必考)续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特别提醒在描述性质时往往有“能”“会”“有”“具有”“可以”等字眼,而在描述变化时没有这些字眼。

如“木炭燃烧”是木炭的化学变化;“木炭能燃烧”是木炭的化学性质。

物质的变化1.(2021百色第1题)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BA.燃放鞭炮B.干冰升华C.大米酿酒D.食物腐败2.(2020百色第1题)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BA.瓷碗破碎B.纸张燃烧C.芒果切片D.冰雪融化3.(2019百色第1题)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BA.鞭炮燃放B.木材制成桌椅C.钢铁生锈D.葡萄酿酒4.(2018百色第1题)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CA.酒精挥发B.冰雪融化C.动物呼吸D.玻璃破碎5.(2016百色第1题)在人体上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CA.皮肤破损B.骨折C.消化食物D.切除肿瘤物质的性质与用途6.(2018百色第14题)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或事实叙述错误的是CA.碱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由于它们的溶液都含有氢氧根离子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用黄铜片(铜锌合金)和铜片相互刻画,黄铜片上留有划痕D.将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变红色7.(2017百色第13题)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对应关系合理的是AA.金刚石用于裁玻璃——硬度大B.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氧化性C.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化学性质稳定D.氮气用作保护气——没有颜色8.(2021百色第21题)化学与我们的生活、生产密切相关。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件

2020-2021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件

①向一个盛空气的集气瓶 和一个盛呼出气体的集气
内石灰水
__没__有__变__浑__浊
瓶中,各滴入几滴石灰水 盛呼出气体的集气
振荡。
瓶内石灰水
②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 _变___浑__浊__
盛有空气和呼出气体的集 ②呼出气体的集气
气瓶中。
瓶中燃着的木条
③取一块干燥的玻璃片对 _熄___灭__
着呼气,并与放在空气中 ③对着呼气的玻璃
材料
____漂在浮水中面,不 ③密度______,
②观察蜡烛的颜色、下沉,也不消失。 状态、形状
③用小刀切下一块
硬度______, 溶解比性水_小_____
较小
投入水中
难溶于水
实验步骤
性质、变化、现象 结论和解释
点击播放动画
点击播放动画
⑵点燃蜡烛
①火焰分_三__层, ①石蜡有可燃
①用火柴点燃蜡烛,__外_焰___层最明亮, 性,其火焰分
观察蜡烛火焰
__焰_心___层暗。
_三___层,外_焰__
②取一根火柴,迅 ②火焰的_外_焰___层
速平放在火焰中, 温度最高,_焰__心__
1S后取出
层温度最低。
层最亮,最暗 的是_焰_心__层, ② _外__焰__层温
③用一干燥烧杯, ③烧杯内壁有 罩在火焰上方,片 __水_雾__出__现__,石灰
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 基础的科学
【新课引入】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 的许多重大发现和研究成果都是通过实 验得到的。由此可见实验在化学学习过 程中的重要地位:学好了化学实验,就 为我们学好整个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中 国 古 代 的 炼 丹 设 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复习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1.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提高训练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化学的认识错误的是(C)
A.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途径
B.炼丹术、炼金术为化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C.现代化学是以理论推导为基础的自然科学
D.实验是检验化学理论的标准
2.下列有关“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C)
A.我们吸入的气体全部是氧气
B.我们呼出的气体中不含氧气
C.我们吸入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D.我们呼出的气体全部是二氧化碳
3.某同学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得到如下现象的描述,你认为错误的是(A)
A.呼出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B.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D.向空的集气瓶里呼出气体,内壁上产生水雾
4. 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残缺的液体,为判断是不是氢氧化钠的溶液,你认为下述方法中最可行的是(C )
A.讨论
B.调查
C.实验
D.上网
5.对蜡烛燃烧实验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C)
A.蜡烛受热时从顶部开始逐渐熔化成液态
B.火焰分成三层
C.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用火柴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蜡烛能重新燃烧
6.小明在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中,发现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被熏黑。

他的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B)
A.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B.认为与本次实验无关,不予理睬
C.查找蜡烛成分的资料,探究黑色物质的成分
D.向老师请教黑色物质的成因
7.实验室里有一瓶标签脱落的无色溶液,要确定它是否为稀硫酸。

你认为应该采取的方法是(C)
A.猜想与假设
B.上网查资料
C.进行实验
D.交流讨论
8.下表列举了法拉第《蜡烛的故事》中涉及的部分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D)
9. 在春节燃放烟花爆竹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小明根据下列现象推测烟花爆竹的成分中可能含有什么物质,其中不合理的是(B )
A.燃放烟花时,发出耀眼的白光,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镁粉
B.燃放烟花时,发出蓝紫色火焰,说明烟花中可能含有铁粉
C.爆竹的火药呈现黑色,说明火药的成分中可能含有木炭粉
D.爆竹爆炸后,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说明火药的成分中可能含有硫粉
10.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曾为少年儿童做过一个有趣的“母子火焰”实验,如图所示。

据此实验,下列有关分析中正确的是(C)
A.子火焰中被燃烧的物质是液态石蜡
B.这一现象说明蜡烛中主要物质的熔点较低
C.要使该实验成功,导管不宜过长
D.导管的一端要插入母火焰的中心部位是因为该处氧气充足
11.用排水法收集一瓶人体呼出的气体的操作顺序为(B)
①在水下立即用玻璃片将集气瓶瓶口盖好,然后取出放在实验桌上②把盛满水的集气瓶连同玻璃片一起倒立在水槽内③将集气瓶盛满水,用玻璃片先盖住瓶口的一部分,然后推动玻璃片将瓶口全部盖住④将塑料管小心地插入集气瓶,并向集气瓶内缓缓吹气,直到集气瓶内的水排完
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②③①④
D.④③②①
12. 我们研究和发展化学学科的最基本的手段是(C )
A.逻辑推理
B.大气探测
C.化学实验
D.精确运算
13.下列是某化学学习小组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活动中提出的一些说法,其中错误的是(D)
A.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二氧化碳多的证据: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B.判断呼出的气体中含氮气的依据: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C.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水蒸气多的证据:呼出的气体在玻璃片上结下水珠
D.证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氧气的证据:呼出的气体能使木条燃烧得更旺
二、填空题
14. 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性,在设计实验时必须明确
(1)________,
(2)________,
(3)________,
(4)________.
【答案】
解:根据在设计实验时应注意的因素可知:在设计实验时必须明确:(1)想探究的问题是什么;
(2)需要改变的因素是什么;
(3)需要测量的因素是什么;
(4)需要保持不变的因素是什么.
15.以下是小明同学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过程。

(1)用小刀从蜡烛上切下一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

观察到石蜡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小。

(2)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如图甲),约1 s后取出,观察火柴梗在火焰不同部位被烧的情况。

可观察到 A (填字母序号)处的火柴梗最先炭化。

结论:蜡烛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3)取一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如图乙),可以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珠出现;另取一个用澄清石灰水润湿内壁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可以观察到烧杯内壁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结论:蜡烛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16.(1)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图甲所示排水法收集一瓶呼出的气体,标上A;另取一个装有空气的相同大小的集气瓶,标上B。

将两根相同的小木条点燃后同时伸入A瓶和B瓶,A瓶中的木条先熄灭,该实验现象不能(填“能”或“不能”)说明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更多。

(2)用大针筒将100 mL人体呼出的气体压入20 mL澄清石灰水中(如图乙),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用相同的方法将100 mL空气压入另一瓶20 mL澄清石灰水中,请说出澄清石灰水是否变浑浊并解释原因: 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因为空气中虽然有二氧化碳,但二氧化碳含量很低,100 mL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的碳酸钙极少,不会变浑浊。

三、实验题
17.蜡烛刚熄灭时,总会有一缕白烟冒出。

【提出问题】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①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碳;
②白烟是燃烧时生成的水蒸气;
③白烟是石蜡蒸气凝结成的石蜡固体小颗粒。

【设计实验】(1)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住白烟,其目的是验证假设①(填序号),但是这样做并不能得出正确结论,原因是蜡烛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会干扰白烟的检验。

(2)吹灭蜡烛,立即用一个干而冷的玻璃片放在白烟上,玻璃片上没有水雾出现,说明白烟不是水蒸气,假设②(填序号)不成立。

(3)吹灭蜡烛,立即用燃着的木条去点白烟,发现蜡烛重新被点燃,说明白烟具有可燃性,这为假设③提供了证据。

同时可排除假设①②(填序号),因为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均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得出结论】(4)蜡烛刚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石蜡固体小颗粒。

18. 联系所学的的性质,结合以下短文的相关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年,美国科学家卡尔•克里斯特领导的研究小组成功地制取出盐粒大小的氮(化学式为).在制取氮的实验中,它曾发生了爆炸,摧毁了实验室的部分设备.因此,科学家们认为,如果能让这种物质保持稳定;则它可能会成为火箭和导弹后级的理想燃料.氮是由排列成形的个氮原子结合而成的,化学性质极不稳定.
(1)比较氮气和氮的异同点:
(2)请你想象一下在应用领域有哪些用途?(至少写条)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表为:
军事上做炸药,做火箭和导弹燃料
【考点】
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
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
化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发展
【解析】
根据氮气的性质和题目中所给的阅读材料可分析得出氮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据此填表即可.
【解答】
答:(1)单质氮在常况下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氮气在水里溶解度很小,分子具有很大的稳定性,是已知的双原子分子中最稳定的.
由阅读材料可知氮的性质为:氮是由排列成形的个氮原子结合而成的,盐粒大小的固体,化学性质极不稳定,易爆炸.
(2)根据阅读材料可知在应用领域用途有:军事上做炸药,做火箭和导弹燃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