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五《滕王阁序》教案

合集下载

《滕王阁序》教案 3篇

《滕王阁序》教案 3篇

《滕王阁序》教案8教学目标:1、理解《滕王阁》诗。

2、准确记住名句,切实理解成语典故。

3、用典的作用。

教学重点:用典的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滕王阁》诗。

教学方法:点拨法。

教具学具:IC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检查。

检查背诵二、三段。

二、学习新知识。

1、阅读《滕王阁诗》,背诵《滕王阁诗》。

滕王阁诗王勃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弟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高高的滕王阁靠着江边,佩玉、鸾铃鸣响的豪华歌舞已经停止了。

早上,画栋飞上了南浦的云,黄昏,珠帘卷入了西山的雨。

闲云的影子映在潭中,时日悠悠不尽,事物变换,星座移动,渡过几个春秋。

高阁中的滕王如今在哪里呢?只有那栏杆外的长江空自流淌。

(1)对这首诗文的`理解,错误的一项:AA、第一句点出滕王阁的形势:高阁临江;第二句写出滕王阁的现状,依然歌舞不休。

B、三四两句中的“朝”“暮”和“云”“雨”是从宋玉的《高唐赋》“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化用而来,这两句写出了阁之高之静。

C、第五句写阁外景象,天空中自由自在的白云倒影在潭水中,天天悠然漂浮。

D、最后三句的意思是说:物象更换,斗转星移,如今阁在而滕王不在,只有长江空自奔流。

(2)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A.一二两句总起,三到六句对滕王阁分层描述,最后一句以议论作结。

B.第二联对仗极为工稳自然,毫无斧凿之痕。

C.最后一句以写景作结,与李白敌视“唯见长江天际流”的意境相似,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诗的基调抑郁但不消沉。

2、本课应掌握的成语。

物华天宝人杰地灵钟鸣鼎食高朋满座龙飞凤舞逸兴遄飞萍水相逢投笔从戎长风破浪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注意:龙飞凤舞3、用典的作用。

加强论证抒情含蓄(以古比今、借古写怀)内容充实联想丰富语言简练风格典雅。

三、课堂练习。

1、对对联:冯唐白首老当益壮司马青衫穷且益坚俨骖騑蟾宫折桂御舸舰蓬莱访仙2、用一副对联概括课文内容(可以选择某一方面)四、布置作业。

滕王阁序优秀教案(最新7篇)

滕王阁序优秀教案(最新7篇)

滕王阁序优秀教案(最新7篇)高中语文《滕王阁序》公开课优质教案篇一【教学目的】1、背诵全文。

2、学习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对偶与用典,进行文言仿写训练。

3、积累文化知识。

【教学重点】1、理解基础,熟读本文直至背诵。

2、通过仿写感受了解文言的特征。

【教学设想】教学方法1、预习,理解注释中的重要典故,了解有关文化知识。

2、教学可分两个层次:对于文言文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教学目标应定位于"理解文意、熟读成诵"上;对于有一定文言基础的学生,可定位于"理解、背诵、仿写"上,即增加一个动手操作的环节。

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课前出示一段中学生创作的文言习作:悲哉秋心,萧条凄瑟,西风飒过,万木咸荒。

苇叶纷下,芜杆迁黄。

三五之月,新上田桑,明明若水,触目生凉。

离人频顾,羁客成伤。

中夜不寐,林下彷徨。

哀歌骚辞,从风流荡,鱼雁闻声,中心惶惶。

.。

.。

.(孔立新主编《高考状元作文》P271,文汇出版社)大家相信吗?这段文字出自一位17岁的高中生之手。

1999年,这位同学参加了上海市高考,以一篇洋溢文言气息的作文获得了高考作文满分的好成绩!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高考语文阅卷中心组组长王光祖先生对他的作文评价是:"思想严密,层次清楚,语言老到,体现出良好的语言素养。

"今天,我们的任务一是背诵这篇千古名篇;二要学写一段文言。

(解说:同年人的成功对学生更有说服力也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

而且,新奇的任务往往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好胜心。

以往的文言文教学一般只要求学生读懂、会背,进行文言文写作对于学生而言似乎无异于天方夜谭,但恰恰如此,才更容易使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激情。

)二、解题1、关于本文的写作《唐摭言?卷五》说,"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都督阎公不之信。

勃虽在座,而阎公意属子婿孟学士者为之。

已宿构矣。

滕王阁序教案优秀5篇

滕王阁序教案优秀5篇

滕王阁序教案优秀5篇《滕王阁序》教案篇一第一课时教学目的:1、诵读课文,初步把握2、了解文体特点3、培养学生热爱自燃的思想教学重点:诵读课文,初步把握教学难点:了解文体特点教学方法:诵读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学习新课,导入《新唐书·王勃传》中说:“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石卧。

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

时人谓勃为腹稿。

”王勃才气从中可见一斑。

正因为如此才华,路过洪州,参加滕王阁重阳宴会时,才能顷刻而就,文不加点,写下在唐代已脍炙人口的《滕王阁序》。

文体:《滕王阁序》是一篇骈体文,其特点是:讲求对仗,一般是用四字句和六字句;平仄相对;多用典故,讲求藻饰。

经历:作者的人生道路与文章主旨有密切关系,“知人论世”对理解作品内容不无益处。

除课文注释外,补充介绍下列知识:王勃14岁应举及第,授朝散郎。

曾为沛王府修撰,为沛王李贤侍读时因撰《檄英王鸡》文而被逐,入蜀后补虢州参军时又因擅杀官奴曹达当诛,遇赦除名。

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

二、诵读课文,初步把握初读求读准:让学生自己搭桥过河,在读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碰壁”后予以引导,记忆尤深。

例如,骈文的七字句和诗句节奏不同,诗句的节奏一般是四三,而骈体文七字句的节奏一般是三四、三一三、二五、四一二、二三二等,所以下列文句节奏应是:A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

B台隍枕夷夏之交,宾主尽东南之美。

C都督阎公∕之∕雅望,启戟遥临;宇文新州∕之∕懿范,帷暂暂驻。

D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引导点拨后,举一反三,学生自会读出语感,有所感悟。

3、再读解词句:即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解决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重点虚词、特殊句式这些文言语法问题。

首先,要求学生边读边依靠积累、依靠语感用特定的标记画出不同词法现象,然后以小组为单位,交换重点,同时共同释疑,提出难点,教师适当启发点拨。

例如:“雄州雾列,俊采星驰”的“雾”“星”学生凭语感画出名词作状语的标记。

语文教案-《滕王阁序》教案

语文教案-《滕王阁序》教案

语文教案-《滕王阁序》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并背诵《滕王阁序》全文。

2.分析《滕王阁序》的艺术特色,体会王勃的写作风格。

3.感受作者对壮丽山河的赞美和对人生哲理的感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滕王阁序》的文学价值、艺术特色。

2.教学难点:理解并背诵《滕王阁序》全文,分析文章结构。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介绍作者王勃及其作品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滕王阁序》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

二、课文阅读1.学生自读课文,感知文章大意。

2.教师辅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的生僻字词。

三、课文分析1.分析文章结构,概括各段内容。

2.着重分析文章中的精彩句子,体会王勃的写作风格。

四、课堂讨论1.让学生谈谈对《滕王阁序》的初步感受。

2.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文章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引导学生关注《滕王阁序》中的精彩句子。

二、课文分析1.深入分析文章中的艺术特色,如:骈文、对偶、排比等修辞手法。

2.着重分析文章中的哲理内涵,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哲理。

三、课堂讨论1.让学生就文章中的某个句子或段落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四、课文背诵1.学生分组背诵课文,互相检查。

2.教师辅导,帮助学生提高背诵效果。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前两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引导学生关注《滕王阁序》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

二、课文分析1.分析文章中的难点句子,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涵。

2.着重分析文章中的主题思想,引导学生感悟人生哲理。

三、课堂讨论1.让学生就文章中的某个观点或思想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看法。

2.布置拓展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王勃及其作品。

第四课时一、复习导入1.回顾前三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引导学生关注《滕王阁序》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地位。

二、课文背诵1.学生集体背诵课文,互相检查。

2.教师辅导,帮助学生提高背诵效果。

2.布置拓展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王勃及其作品。

《滕王阁序》教案 4篇

《滕王阁序》教案 4篇

《滕王阁序》教案4【教学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重点的实词、典故和文化常识,学写简单的对联。

2、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诵读品悟,理解景与情、“事”与情之间的关系。

3、审美鉴赏与创造:涵咏语句,体会并描述其中的意境和蕴含的真挚情感。

4、文化传承与理解:理解王勃失意而“自强不息”的情感,传承中华精神。

【教学重点】品析写景句和典故,理解王勃蕴含在其中的情志。

【教学难点】通过赏读品味语句,理解蕴含在其中的真挚情志。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提问法【教学时数】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米兰﹒昆德拉:“生活是一棵长满可能的树。

”【设计意图】抒情、激疑导入,为接下来梳理文章内容和品读情志作铺垫,也为整节课设置了一个主问题。

二、随文解词,由“题”入“事”原题:《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第1段:洪府叙写洪州的地理和参加宴会的人员。

第2、3段:秋日登滕王阁描写滕王阁和周边的景色。

第4、5段:饯描写宴饮场面和触发的复杂情感。

第6、7段:别序叙写遭际、行程,写序和诗留别。

小结:简明的语言概括《滕王阁序》的内容。

【设计意图】检查重点字词、典故、文化常识的预习情况,“以学定教”,也为课下文言知识积累作点拨;提升学生根据标题,快速概括、梳理文章内容的能力;整体感知课文,为下面的教学环节(缘“景”明“情”、缘“事”明“志”)打基础。

三、品读鉴赏,缘“景”明“情”1、读一读:描写滕王阁和周边的景色的语句。

感官:视觉、听觉(心理、想象)色彩:清、紫、翠、丹……空间分布:上下、远近2、重点品读:品读、解析: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

寒、清、烟光、暮、紫——优美、清寒、易逝品读、鉴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优美动人,浑然天成——喜悦而含有伤感3、知人论世王勃的遭际:得意和失意——“兴尽悲来”小结:王国维:“一切景语皆情语”。

【设计意图】品读王勃写景的精妙,感知骈文的句式和诵读特点,通过解析和鉴赏,体悟景中之情,提升理清情景关系的思维能力;引入王勃身世,验证文章的情感,巩固“文史结合”的学习方法,提升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解读情感,为下面的教学环节(缘“事”明“志”)作铺垫。

《滕王阁序》教案15篇

《滕王阁序》教案15篇

《滕王阁序》教案《滕王阁序》教案1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滕王阁序》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滕王阁序》教案1教学目标1、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

2、学习本文优美的语言。

3、了解相关文言知识及文学典故。

4、积累“故”、“尽”、“属”、“即”等实词义项,“且”、“矣”等虚词的用法。

5、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法,理解作者复杂的感情。

教学重点1、通读全文,疏通文意。

2、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

3、体会作者复杂的感情。

教学难点文中的语言和大量的典故。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在我们祖国这块神奇的大陆上,积淀了五千年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楼阁庙宇,比比皆是。

在这众多的人文景观中,“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因其精美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为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了特殊的意义,名扬天下。

它们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鸛鹊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楼,“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岳阳楼,“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滕王阁。

这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王勃的《滕王阁序》。

二、关于文体骈文,是魏晋以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

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

骈文多以四、六字句为主,兼以杂言,所以后来也称骈文为“四六文”。

骈文讲究排比、对偶,注重藻饰和用典,讲究运用平仄,声韵要求严格。

一般说来,骈文多注重形式技巧,往往束缚内容,自无可取,但如果运用得当,也能增强文章的艺术性。

三、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1、关于作者: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今山西河津县),初唐文学家。

王勃少有才名,以五言律诗和绝句成就较大。

他和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王勃的诗歌从内容到形式都突破了齐梁香艳诗的框框,为初唐诗风的转变和近体格律诗的成熟做了贡献。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后人传诵的名句。

高中语文《滕王阁序》教案

高中语文《滕王阁序》教案

高中语文《滕王阁序》教案高中语文《滕王阁序》教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高中语文《滕王阁序》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高中语文《滕王阁序》教案篇1【学习要点】1. 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

2.学习本文优美的语言。

3.了解相关文言知识及文学典故。

4.积累“故”、“尽”、“属”、“即”等实词义项,“且”、“矣”等虚词的用法。

5.学习本文情景交融的写法,理解作者复杂的感情。

【重点讲解】整体感知本文原题为《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全文运思谋篇,都紧扣这个题目。

全文共分四段,第1段历叙洪都雄伟的地势、珍异的物产、杰出的人才以及尊贵的宾客,紧扣题中“洪府”二字来写;第2段展示的是一幅流光溢彩的滕王阁秋景图,近观远眺,都是浓墨重彩,写出了滕王阁壮美而又秀丽的景色,紧扣题目“秋日”、“登滕王阁”六字来写;第3段由对宴会的描写转而引出人生的感慨,紧扣题目中“饯”字来写;最后一段自叙遭际,表示当此临别之际,既遇知音,自当赋诗作文,以此留念,这是紧扣题中“别”、“序”二字来写。

由此看来,全文层次井然,脉络清晰;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可谓丝丝入扣,层层扣题。

局部思路揭示:本文因饯别而作,但对宴会之盛仅略叙,数笔带过,而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之情,不落窠臼,独辟蹊径。

而局部思路的布局谋篇,取舍立意,亦颇见为文之功底。

以第五段为例说明作者的情感起伏脉络:先用一连串短句抒发感叹:“时运不济,命途多舛。

冯后易老,李广难对。

”而后长短结合,抒发自己的愤郁悲凉:“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最后又用先短后长的一组对偶表明心志:“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铿锵的语调表达了自己不甘沉沦的决心。

【精彩语句揣摩】1.“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赏析:作者善用灵活多变的笔法描写山容水态,表现楼台的壮观,从而把读者带入身临其境的审美境地。

高二语文教案设计:滕王阁序4篇

高二语文教案设计:滕王阁序4篇

高二语文教案设计:滕王阁序高二语文教案设计:滕王阁序精选4篇(一)教案设计:《滕王阁序》教学目标:1. 了解《滕王阁序》的背景知识,掌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和艺术特点;2. 理解《滕王阁序》的主旨和思想内涵;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滕王阁序》的主题和作者的意图;2. 掌握《滕王阁序》中的艺术特点和修辞手法。

教学难点:1. 整体把握《滕王阁序》的内容和结构;2. 分析《滕王阁序》的修辞手法和语言技巧。

教学准备:1. 课本《滕王阁序》篇章;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滕王阁的图片和简介,向学生介绍滕王阁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并引导学生谈谈对滕王阁的印象和感受。

Step 2 基础知识讲解(10分钟)1. 学习文中涉及的典故和人物,包括唐玄宗、滕王阁、杨贵妃等。

2. 了解《滕王阁序》是王勃创作的一篇骈文,并介绍骈文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Step 3 整体理解(15分钟)1. 分段解读《滕王阁序》,引导学生理解每一段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2. 引导学生分析《滕王阁序》的结构特点,如开篇铺垫、承转合一、回旋自联等。

Step 4 修辞手法分析(15分钟)1. 分析《滕王阁序》中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夸张、排比、对仗等。

2.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修辞手法的作用,如增强表现力、丰富形象、渲染气氛等。

Step 5 主旨鉴赏(15分钟)1. 引导学生理解《滕王阁序》的主题和思想内涵,包括才华横溢、世事沧桑、政治抱负等。

2. 分组讨论,提炼《滕王阁序》的核心观点和价值取向。

Step 6 深化思考(10分钟)1. 小组展示讨论结果,进行意见交流和互动。

2. 提出一些进一步思考的问题,如文人精神、个人追求与社会责任等的关系。

Step 7 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鼓励学生多读名篇名句,培养阅读兴趣和审美能力。

扩展活动:1. 探讨《滕王阁序》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组织学生写一篇有关滕王阁的文章。

《滕王阁序》教案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共3篇

《滕王阁序》教案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共3篇

《滕王阁序》教案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共3篇《滕王阁序》教案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1《滕王阁序》教案设计(人教版高二必修五)《滕王阁序》是唐代文学家王勃所写的一篇传世奇文,著名文学家鲁迅曾经以《离骚、左传、滕王阁序》为三绝。

在现代教育中,把《滕王阁序》纳入高中生的必修课程之中,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文化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以《滕王阁序》为研究对象,以人教版高二必修五为参考,设计一份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了解王勃与《滕王阁序》的历史背景、创作情况与文学价值;2. 掌握《滕王阁序》的基本语言特点与表现手法;3.掌握《滕王阁序》的思想内涵与意境感受4.独立阅读解析《滕王阁序》与撰写文章的能力。

情感态度: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与文化素养。

激发学生对中华文化传统的认同和尊重。

教学重点1. 了解王勃与《滕王阁序》的历史背景、创作情况与文学价值;2. 掌握《滕王阁序》的基本语言特点与表现手法;3. 掌握《滕王阁序》的思想内涵与意境感受。

教学难点1. 掌握《滕王阁序》的思想内涵与意境感受;2. 独立阅读解析《滕王阁序》与撰写文章的能力。

教学过程Step1. 导入与预习教师在课堂上播放一段视频,介绍王勃和《滕王阁序》的背景和基本情况。

然后引导学生自主预习教材内容,完成相关的篇目和习题。

Step2. 教学重点1:文本解读1. 教师带领学生阅读《滕王阁序》,了解其作者、创作背景和文化价值。

2. 教师讲解《滕王阁序》的语言特点和表现手法,如句式结构、修辞手法、形象描写等。

3.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展示自己的阅读体验和对于文本问题的看法。

Step3. 教学重点2:思想内涵1. 教师讲解《滕王阁序》的思想内涵和意境感受,并引导学生理解文本中的含义和主题,提高学生的文学鉴定能力。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感悟,并互相学习和交流。

Step4. 教学难点:阅读分析与写作实践1. 教师布置学生独立阅读《滕王阁序》,并让学生逐一解答文本分析问题。

《滕王阁序》教案(优秀9篇)

《滕王阁序》教案(优秀9篇)

《滕王阁序》教案(优秀9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滕王阁序》教案(优秀9篇)作为一名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滕王阁序》教学设计3篇

《滕王阁序》教学设计3篇

《滕王阁序》教学设计3篇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滕王阁序》教学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滕王阁序》教学设计篇1教学设想关于文言文阅读,《大纲》的要求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

”对于文学作品的学习,应立足于文本,引导学生扎扎实实的阅读鉴赏,而不应把“外围战”作为重头戏。

甚至架空分析,失去语文课的根基。

而应回归文本,坚持语文本色。

这是一篇美文,在唐代就已脍炙人口,被认为是“当永垂不朽”的天才之作,达到了内容与语言双赢的千古绝唱。

在本节课中,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语言,从内容和写法上去分析品味,感受语言之美。

再通过语言的仿写练习,有意识地强化学生运用优美且凝练的文辞来表达心志。

教学目标1.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课文,体味作者表达的情感。

2.初步鉴赏千古名句,培养理解感悟的能力。

3.通过语言的仿写练习,感受文章的语言之美。

教学过程一.导入《滕王阁序》在唐代已脍炙人口,被认为“永垂不朽”的“天才”之作(《唐摭言》)。

今天就让我们再次感受这一千古绝唱。

(明确本节课重点)二.诵读课文这么一篇传世之作,需要我们细细品味,美读文章。

就让我们伴随着优美的音乐,老师和几位同学一起共同配乐诵读课文。

三.品味文中优美的语言1.有人曾经评价《滕王阁序》:它“是一曲音韵和谐的天籁,是一幅画工精美的长卷”。

老师在课前已经布置了预习作业,你最欣赏文中哪些语言,从内容和写法方面进行赏析。

(小组交流)2.我们一起来分享,感受王勃语言的魅力。

要求:读出你选择的语句。

串译。

你的评析(从内容、写法方面)。

(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诗句,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点评,学生随时有感情的读课文。

)板书:形式美音乐美绘画美内容方面:意象、意境艺术手法:修辞(比喻、比拟、夸张、用典、对偶、反问等)、炼字、色彩变化、动静结合、虚实相生、衬托、白描、抒情方式(直抒胸臆、融情于景)必要时补充:大家看看这三对儿对偶句一样么?“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高三语文教案:滕王阁序4篇

高三语文教案:滕王阁序4篇

高三语文教案:滕王阁序高三语文教案:滕王阁序精选4篇(一)一、教学目标:1.了解诗词《滕王阁序》的作者和创作背景;2.理解诗词的基本意思和主题;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诗词的基本意思和主题;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理解诗词中较为复杂的修辞手法;2.培养学生对诗词的欣赏能力。

四、教学内容和步骤:1.课前导入教师播放《滕王阁序》的音乐,让学生先听一遍,并请学生写下对音乐的感受。

2.诗歌背景介绍教师向学生介绍《滕王阁序》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简要介绍杜牧的生平及他在唐代的学问、政治和文学地位,以及创作《滕王阁序》的背景和目的。

3.课文阅读教师指导学生通读整首诗,然后进行逐行解读。

重点解析诗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4.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滕王阁序》,体味作者对美景和人物的推崇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五、教学辅助手段:1.音频设备:用于播放《滕王阁序》的音乐;2.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杜牧的相关资料和诗歌背景介绍;3.教材:课本中的《滕王阁序》诗歌。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诗词《滕王阁序》的作者和创作背景,理解诗词的基本意思和主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文学鉴赏能力,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词。

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高三语文教案:滕王阁序精选4篇(二)高三语文教案:说木叶说课稿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a) 了解中国古代文学中的“说木叶”一诗篇。

b) 学习理解和分析诗歌的意境和艺术特点。

c) 掌握诗歌的朗读技巧。

2. 能力目标:a)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和批评能力。

b) 培养学生细致观察、感知和悟道的能力。

c) 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朗读技巧。

3. 情感目标:a)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b)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滕王阁序》教案

《滕王阁序》教案

《滕王阁序》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滕王阁序》全文;(2)了解王勃的生平和文学地位;(3)掌握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结构;(4)分析并欣赏《滕王阁序》的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友情、乡情的真挚情感;(2)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画卷;(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承文化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全文背诵《滕王阁序》;2. 分析王勃的文学地位和《滕王阁序》的艺术特色;3. 理解文中的关键词汇和句式结构。

三、教学难点1. 文中某些生僻字的读音和含义;2. 文中典故和历史文化背景的理解;3. 对作者思想感情的深入把握。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备课:提前熟悉教材,查阅相关资料,准备好讲解课件;2. 学生准备:预习《滕王阁序》,了解作者生平和作品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王勃的生平和文学地位,激发学生兴趣;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滕王阁序》,理解文意,体会情感;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文中的关键词汇、句式结构和艺术特色;4.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难点问题,进行讲解和解答;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领略祖国壮美河山;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7.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全文背诵《滕王阁序》,并进行相关练习。

六、教学拓展1. 对比学习:与其他骈文作品如《岳阳楼记》等进行对比,分析各自的艺术特色和风格;2. 文学典故:讲解文中的典故,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引导学生了解历史文化背景;3. 延伸阅读:推荐阅读王勃的其他作品,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等,加深对作者的了解。

七、课堂互动1. 提问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2. 分享环节: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滕王阁序》的理解和感悟,促进课堂互动;3. 讨论环节:针对文中的观点和思想,展开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必修5滕王阁序教案

必修5滕王阁序教案

必修5滕王阁序教案必修5滕王阁序教案(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滕王阁序》的写作背景。

2.了解《滕王阁序》之所以成为千古名篇的原因。

3.欣赏《滕王阁序》的景美。

4.培养学生欣赏古代散文的能力。

5.训练学生能将名句改写成优美片段散文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1.解决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讨论研究法、形象描述法、利用网络筛选信息法、总结归纳法2.研究创新的方法:形象描述法、改写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是学生体味山川美景,欣赏千古名句,感受音韵美感,领受美的熏陶。

2.培养学生热爱生活,乐观豁达的情怀教学方法:1.讨论研究法、形象描述法、网络信息筛选法、总结归纳法、改写法2.利用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材处理:《滕王阁序》是一篇记述盛会的序文。

是初唐文学家王勃一挥而成的千古名篇。

王勃在探望父亲途中,到达洪州,正好赶上洪州都督阎某重修滕王阁成,宴请宾客,阎都督听说王勃之才,因此邀请王勃参加。

作者用生动的文笔,由地理风貌到自然、人文景观,再到宴会,层层铺叙,突现了滕王阁的壮丽,描绘出欢饮娱乐的场景;并且即景生情,抒发了他的抱负和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在表现技巧上,文章的词藻极为丰富华美,其中不乏精辟之句,受到时人和后人的赞赏。

文章多用典故,简练含蓄。

结构也很紧凑,前后互相呼应,脉络十分清楚。

《滕王阁序》能成为千古传颂的文章,自然有它的独到之处,原因很多,但是短短的一学时的课堂教学设计不可能面面俱到的分析,因此确立本课时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为:1.欣赏《滕王阁序》的景美。

2.欣赏千古名句,体味名句之美。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语设计:多媒体出示一段中学生创作的文言习作:悲哉秋心,萧条凄瑟,西风飒过,万木咸荒。

苇叶纷下,芜杆迁黄。

三五之月,新上田桑,明明若水,触目生凉。

离人频顾,羁客成伤。

中夜不寐,林下彷徨。

哀歌骚辞,从风流荡,鱼雁闻声,中心惶惶......教师引入:大家相信吗?这段文字出自一位17岁的高中生之手。

滕王阁序教案优秀教案(简短5篇)

滕王阁序教案优秀教案(简短5篇)

滕王阁序教案优秀教案(简短5篇)老师工作中的一部分是写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需要认真准备自己的教案课件。

每位老师都需要提前准备好教案课件,才能让学生更加快速地理解各知识点。

你对于写教案课件有哪些疑问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滕王阁序教案优秀教案(简短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滕王阁序教案优秀教案(简短5篇)【篇一】第一课时学习目的:1、通过反复朗读,领略骈文的神韵之美。

2、了解本文写作背景学习重点:1、不同形式对偶句的朗读,特别是句读的切分。

2、认真朗读,弄清典故,把握文意。

学习难点:弄清典故,把握文意。

学习方法:朗读法,讲解法教具学具:Ic课件讲课前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预习课文,通读课下注释并思考下列问题。

1、叙事是哪一段?概括大意。

2、写景是哪几段?概括大意。

3、抒情是哪几段?抒发了什么感情?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

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有联赞曰:“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二、学习新课。

1、作者简介:王勃,字子安。

初唐诗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称“初唐四杰”,王勃的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为名作,名句有“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意境开阔,甚相慰勉。

《滕王阁序》在唐代已脍炙人口,传为佳话。

唐高宗在位期间,为王勃之才一叹二叹,乃至于三叹,在初唐时即被传为佳话。

王勃十四岁不到就去应幽素举。

应试之日,到禁卫禁场的考场,用眼四观,见全是年长的公子、束发秀才、白首童生,唯独自己还是一个孩童。

当主考官点名点到王勃时,见其长衫拖地,乳臭未干,一脸稚气,心中颇有几分不快。

王勃非常聪明,见状,连忙上前叩拜施礼,说:“宗师爷在上,学生龙门王勃前来参拜领教。

”这几句话听者颇觉顺耳。

主考官这时突生奚落之念,出口道:“蓝衫拖地,怪貌谁能认!”王勃仗胆反讥:“紫冠冲天,奇才人不识。

”主考官笑,再戏谑道:“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王勃趣答:“今朝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滕王阁序》优秀教案【3篇】

《滕王阁序》优秀教案【3篇】

《滕王阁序》优秀教案【精选3篇】《滕王阁序》优秀教案【精选3篇】一高中《滕王阁序》教学设计三篇教学目标:1.学习体会本文美丽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背诵全文。

2.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典,积累文化学问。

3.体会怀才而又自励志节,愤郁不平而又不甘沉沦的简单情感。

教学重难点:1、解释,疏通文意,体会骈文特点。

2、指导诵读,留意停顿,通过诵读体会文章美丽的语言。

3、利用句式特点理解实词的义项及虚词的作用。

一、学问背景介绍1、江南三大名楼岳阳楼、滕王阁、黄鹤楼号称江南三大名楼,有联赞曰:“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2、介绍王勃生于公元650年或649年,字子安,龙门人(今山西河津人),6岁善文辞,构思无滞,词情英迈。

9岁鉴赏力超群,得颜师古注《汉书》,读而作《指瑕》以正其失。

史载王勃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司刑太常伯刘道祥赞为神童,并向朝廷表荐,而王勃对策高第,被授朝散郎。

到17岁时就做了沛王李贤征的王府侍读。

可是,种种打击却接二连三地向他袭来。

大约做王府侍读一年多的时候,他由于“戏为《檄英王鸡》”一文,竟然被唐高宗怒逐出府,这时他很失落,随即出游巴蜀。

到他22岁时,他好简单又得补为虢州参军,可是又由于“匿死罪官奴,恐事泄,辄杀之。

”于是,他又犯下死罪,所幸遇上大赦天下才得以免除灾难。

可是,他的父亲王福畤因此受到牵连,被贬为交趾令(今越南河内)。

大约26岁时,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没想到在渡海时溺水,最终惊悸而死。

王勃的一生,首先叹其英年早逝。

其次,他一生多有不得志者,其内心应当是时有不平,或者生气悲凉,或者又心存幻想,渴望着自己能够大展鸿图。

3、作序的背景就在王勃前往交趾探望父亲的途中,适逢九月重阳之日,王勃途经洪州(现在的江西南昌),正赶上洪州都督阎某人重修了名楼滕王阁,于阁上欢宴群僚和来宾,借以标榜政绩。

王勃面临那“群贤毕集”的场面怎么能不感慨万千?当时,他孤身作客,内心戚戚,自然是感到压抑而难以兴奋,假如能够让他一吐胸怀,或许他会欣然命笔的。

《滕王阁序》教学设计(优秀5篇)

《滕王阁序》教学设计(优秀5篇)

《滕王阁序》教学设计(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滕王阁序》教学设计(优秀5篇)《滕王阁序》是一篇记述盛会的序文。

《滕王阁序》教案6篇

《滕王阁序》教案6篇

《滕王阁序》教案6篇《滕王阁序》教案篇一教学目标:⒈学习事、景、情融于一体的写作技巧。

⒈借以抒发自己怀才不遇、愤懑悲凉而又不甘于沉沦的复杂感情。

教学时数:2第一教时明确目标:整体感知课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滕王阁诗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二、解题1.介绍“序”序,文体的一种。

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

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2.介绍“骈文”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

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

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是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第二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第三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3.介绍王勃和写作背景王勃(649675),字子安,降州龙门(现在山西河津)人,初唐文学家。

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三、诵读课文1.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

2.学生集体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3.指定7名学生朗读课文(每人一段),注意把握句子的节奏。

明确:①四字句的读法有“二二式”。

②六字句的读法大致有五种:“三三式”; “一四式”; “二二二式”; “二四式”; “一二三式”。

③七字句大致有四种读法:“三四式”; “二一四式”; “二三二式”;“二二三式”。

四、初步感知课文1.学生集体朗读课文一遍。

2.学生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字句。

3.思考:从内容上看,文章可分为几部分?明确:第一部分(1):扣“洪府”,概写洪州的地理风貌,引出参加宴会的人物。

第二部分(2~3):扣“秋日登阁”,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人文景观。

第三部分(4~5):扣“饯”,写宴会的盛况,抒发人生的感慨。

第四部分(6~7):扣“别”,述说自己的身世和怀才不遇的苦闷,感叹盛宴难再。

滕王阁序优秀教案

滕王阁序优秀教案

滕王阁序优秀教案《滕王阁序》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了解骈文的文体特点。

二、学习本文优美的语言。

三、掌握“故”、“尽”、“属”、“即”等实词的义项,体会“且”、“矣”等虚词的用法。

四、背诵课文。

学习要点:通读全文,疏通文意一.导语(幻灯片展示中国四大名楼)在我们祖国这块神奇的大地上,积淀了五千年的文化遗产,宫殿园林,亭台楼阁比比皆是。

在众多的人文景观中,“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因其精美的建筑流传千古,更因名人的游历题诗而具有了特殊的含义。

那么有谁知道“中国古代四大名楼”呢?……鹳雀楼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与四大名楼有关的名人题诗,谁能例举一二?1.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唐崔颢《黄鹤楼》2.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范仲淹《岳阳楼记》4.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5.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让滕王阁名扬天下的、初唐诗人王勃一挥而成的《滕王阁序》。

二、王勃、《滕王阁序》写作背景介绍:(幻灯片展示)说到王勃,我们就会想起他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唐代诗人,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以诗文齐名,并称“王杨卢骆”,亦称“初唐四杰”。

他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赞为神童,16岁授官朝散郎,后因事被逐,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

26岁时,王勃南下探亲,路过南昌,赴都督阎在滕王阁的宴会,赋诗并作序。

后在赴探亲途中渡海溺水受惊而死。

《滕王阁序》遂成为他的“绝唱”。

名句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为论者所欣赏。

三、初读奇文1、听(多媒体视频朗读)听课文朗读,找出生字,看注释注音。

2、读(补充:诵读指导,幻灯片展示)自读课文,看注释,粗通文意本文是骈文,基本都是偶句,字数或四或六,也有少数七字。

《《滕王阁序》》教案

《《滕王阁序》》教案

《滕王阁序》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滕王阁序》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2)能够朗读、背诵并赏析《滕王阁序》。

(3)能够分析王勃的文学成就和文学风格。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滕王阁序》。

(2)学会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学会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2)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3)培养学生积极向上、追求卓越的精神风貌。

二、教学重点:1. 《滕王阁序》的字词释义和文意理解。

2. 王勃的文学成就和文学风格。

3. 赏析《滕王阁序》中的精彩语句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难点:1. 《滕王阁序》的古代文言文阅读和理解。

2. 分析《滕王阁序》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

3. 引导学生感受王勃的文学魅力和爱国情怀。

1. 教师准备《滕王阁序》的原文和相关注释、译文。

2. 准备相关的背景资料和文学鉴赏方法。

3. 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PPT、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王勃的生平和文学成就。

(2)引导学生关注《滕王阁序》的历史背景和文化价值。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滕王阁序》,理解文意。

(2)学生合作探讨,解决字词释义和文意理解的问题。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滕王阁序》的字词释义和文意理解。

(2)教师分析王勃的文学成就和文学风格。

4. 赏析与讨论:(1)学生赏析《滕王阁序》中的精彩语句和修辞手法。

(2)学生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和体会。

5.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成果。

(2)强调《滕王阁序》的文化价值和文学魅力。

6. 课后作业:(1)学生背诵《滕王阁序》。

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滕王阁序》的文化内涵。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的词句为例,分析王勃的文学风格和修辞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必修五《滕王阁序》教案教学博苑2012-09-08 06565d56b7b40102dzkn高中语文必修五《滕王阁序》教案【教学目的】1.了解在文中的观点及骈体文的特点。

2.学习本文将典故与眼前情景相结合的写法。

3.理解文中的典故。

4.掌握“故”“尽”“属”“即”“且”“矣”的用法。

5.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典故;理解内容和观点。

【教学难点】骈体文的特点【教学课时】3课时【教学方法】朗读背诵与赏析相结合的方法。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介绍作家作品,文体知识;初读课文。

教学过程一.解题《滕王阁序》全称《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又名《滕王阁诗序》《宴滕王阁序》。

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得名。

李元婴是唐高祖李渊的幼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骄奢淫逸,品行不端,毫无政绩可言。

但他精通歌舞,善画蝴蝶,很有艺术才情。

他修建滕王阁,也是歌舞享乐的需要。

“序”——文体的一种。

有书序、赠序、宴集序等。

书序是著作或诗文前的说明或评价性文字,本文是饯别序,即临别赠言,属于赠序类的文章。

统观全文,由地及人,由人及景,由景及情,步步递进,紧扣题意。

文因饯别而作,但对于宴会之盛仅略叙数笔带过,而倾全力写登阁所见之景,因景而生之情,这就脱去了一般饯别文章颂扬、应酬的窠臼,辟出了自家新径。

二.背景唐高宗十四年,王勃的父亲任六合县县令,王勃赴六合经过洪州。

文中“童子何知,躬逢胜饯”可佐证。

还有一种说法,王勃上元二幼年前往交趾看望父亲,路过南昌时所作,序文中内容的博大,辞采的富赡看来,非“童子”之作,而是成年作品,“童子”非小孩,而是“弱冠”二十岁左右之作。

课文采用这种说法。

三. 时人对王勃的评价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阁,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泛然不辞。

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

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请遂成文,极欢罢。

时人认为王勃年轻气盛,才华横溢,挥毫泼墨,而语惊四座。

四.关于骈体文骈文,是魏晋后产生的一种新文体,又称骈俪文。

南北朝是骈体文的全盛时期。

骈体文的表达方式与一般的散文有所不同,语言上有三方面的特点1、语句方面的特点,即骈偶和“四六”,又称为“四六文”。

2、是语音方面的特点,即平仄相对。

3、是用词方面的特点,即用典和藻饰。

五.朗读与预习1.下列词语的注音释义全都正确的是(引导学生逐段批注)A 宇文新洲之懿范懿yi 美好B 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崇阿a 高大的丘陵C 云销雨霁霁ji 天气晴朗D 逸兴遄飞遄chuan 迅速2.断句品韵A 四四对四四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二二式”。

B 六字句的断句(1.孟学士/之词宗,访风景/于崇阿“三三式”;(2.临/帝子之长州;穷/待遇之萦回“一五式”;(3.钟鸣/鼎食/之家;谁悲/失路/之人“二二二式”;(4.响穷/彭蠡之滨;气凌/彭泽之樽“二四式”;(5.抚/凌云/而自惜;幸/承恩/于伟饯“一二三式”。

C.七字句的读法(按意义划分)(1)襟三江/而带五湖;潦水尽/而寒潭清“三四式”;(2)龙光/射/牛斗之墟;宾主/尽/东南之美“二一四式”;(3)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二三二式”;(4)都督/阎公/之雅望“二二三式”D.四六对四六渔舟/唱晚,响穿/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E 六四对六四屈贾宜/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泓/于海曲,岂乏/明时?F 主谓结构相对雄州/雾列,俊采/星驰。

G 动宾结构相对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

H 偏正结构相对……钟鸣鼎食/之家,……青雀黄龙/之轴。

六.讲读课文第一段(一)第一段中有几个典故(典故分事典和语典,来自史传上的记载称事典,来自典籍上的现成语句叫语典)。

1.豫章故郡(见注释)。

2.龙光射牛斗之墟(见注释)。

3.控蛮荆(见注释)。

(二)补充注释1.豫章故郡故旧2.地接衡庐接接壤3.襟三江而带五湖襟、带名词用作动词,连接、环绕的意思。

4.雄州雾列,俊采星驰雾、星名词作状语,像雾一样、像星一样。

5.宾主尽东南之美尽全都是,形容词作动词。

美形容词作名词,俊杰。

6.千里逢迎千里数量词作名词,远道而来的客人。

7.高朋满座高尊贵(三)简析第一段1.首句由名称的沿革,道出历史的久远。

2.二三句写界域的广大、辖境的辽阔与地理位置。

3.四五句,由赞美“雄州”到称赏“俊采”。

4.六句,写州城形胜,宾主才美(为下文的“才美”过渡)5.七八九句,赞美宾主,点面结合。

6.十句,自己“闯入”,委婉含蓄,不卑不亢。

问题⒈是如何写洪州的地理风貌的?突出了什么特点?明确“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历史久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界域辽阔。

“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地势宏伟2.怎样写参加宴会的人物,照应了前文的哪个词语?明确在写参加宴席人物时,用了“雅望”“懿范”“胜友”“高朋”“腾蛟起凤”“紫电清霜”等词语,极尽人物的文韬武略,照应了前文的“俊采”一词。

3.文章开始不写楼台,不写宴会,而先写地势与人物,这样写有何好处?明确文章借用铺陈的手法,历叙界域之大,地势之雄,物产丰富,人才俊美,既渲染了和乐的氛围、宴会的高雅,同时也紧扣照应了题目《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7.小结本段略写洪州的地理风貌,极写滕王阁的无限壮美,和周围环境的超凡脱俗,以及阁中如云高朋的文才武略。

这样写,既初步写出了滕王阁的不同凡响,又为后文详写做好了铺垫。

8.背诵本段。

七.讲读第二三段(一)典故理解1.钟鸣鼎食之家2.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二)补充注释1.青雀黄龙之轴青雀黄龙名词作动词,雕有青雀黄龙头形2.彩彻区明彻普照3.雁阵惊寒惊被……惊扰4.时维九月,序属三秋序时间。

属是。

5.潦水尽而寒潭清而因而。

尽干涸。

寒寒冷。

清澄清6.烟光凝而暮山紫烟光山岚。

凝凝聚。

暮傍晚。

紫呈现紫色。

7.即冈峦之体势即依附。

体势态势,形势。

(三)分析第二部分1.第二段意思写三秋时节滕王阁的万千气象和周围的自然景观。

笔触转细,渐入佳境,让人赏心悦目。

(1.第一句交代时令(三秋时节)。

(2.第二句写秋水即秋色的特征。

(3.第三句用四个六字句,写来宾驾御名车骏马,造访滕王阁之情景。

(4.第四句用四个四字句,写滕王阁的自然环境和气势。

(5.第五句“四六”句对“四六”句,描写滕王阁所处山水形胜之地。

2.第三段意思近距离地开始了穷微尽妙、绘声绘色的描写,进一步写滕王阁环境之美,将滕王阁及周围景色推上美的极致。

(1.第一句两个三字句,由外到里,由上到下,写出登阁的情景,抒发喜悦之情。

两个六字句,写登高望远所见山川之美,虚实结合。

(2.第二句四六句对四六句,极写人烟之盛,舸舰之多,表现富庶祥和。

(3.第三句两个四字句,转写自然景物,描绘雨后天晴的景色。

(4.第四句两个七字句,是千古绝唱之句,把对滕王阁景物描写推向高潮。

(6.第五句四六句对四六句,叙写生活之乐,候鸟之乐,将各具情趣的社会与自然融为一体。

问题1.本部分是著名的写景段落,历来脍炙人口。

请用自己的语言把这幅“晚秋暮色图”的意境描述出来。

明确①色彩变化之美;②远近错落之美;③上下浑成之美;④虚实相映之美。

2.鉴赏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明确青天碧水,天水相接,上下浑然一色。

彩霞自上而下,孤鹜自下而上,相映增辉,构成一幅色彩明丽而又上下浑成的绝妙图画。

3.这两段秋景的描述与传统中描写秋景的意境有什么不同?明确一反传统中“悲秋”的习惯写法,为秋景注入了超逸豪迈的情致。

4. 思考本部分是怎样将叙事、写景与抒情融合在一起的?明确①“潦水尽…”,清澈的潭水给人清爽的感觉。

②高耸入云,溢彩流丹的滕王阁令人叹为观止。

③“落霞…”的朦胧秋景,“闾阎扑地…青雀黄龙之舳”的富庶祥和都洋溢着无比愉悦的心情。

写自己的喜悦心情毫不张扬,而是寓情于事于景,含蓄婉转地表达出来的,给人天衣无缝、妙合无垠之感。

八.背诵2、3段。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复习1~3段中的典故,分析4~6段。

教学过程一.复习典故(略)。

二.分析第四五段(一)补充注释1.四美具具具有,都有。

2.而难并并会聚一起。

3.穷睇眄于中天穷望尽。

中最高处。

4.极娱游于暇日极尽情。

娱游欢乐。

5.兴尽悲来兴兴致。

6.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悲悲怜。

失路迷路,不得志。

7.屈贾宜于长沙屈被……贬谪。

8.所赖君子见机赖依赖。

9.老当益壮老了应当更加有壮志。

10.穷且益坚且反而。

11.不坠青云之志坠抛弃。

(二)典故理解(此两段十五个典故,参看注释理解其作用及表现意义)(三)分析第四段内容1.第一句过渡,由登览之乐到宴会之乐。

2.第二句写管弦之盛,歌声之美。

3.第三句四六句对四六句,铺叙欢饮娱乐的场景,用典故暗示宴会的豪华,人物的高雅。

4.第四句两个三字句,由喜悦渐生悲慨。

5.第五句把视野扩展到宴会外——为下面抒情张本。

6.第六句揭示哲理,一是慨叹宇宙之大,二是感叹人生无常。

7.第七句是虚写,言8.第八句由宇宙的广漠衬托人生之渺小,从而引发感慨。

9.一问一答,流露出怀才不遇的心绪,充满了自我悲伤的情调。

10.最后两句直抒胸臆,坦言心怀,写自己报国无路,济世无门,言辞哀婉。

11.小结本段集中笔墨,描写和渲染阁中气氛,赞美文人雅士们的气概和风采。

(四)分析第五段内容1.写冯唐、李广的目的是什么?—宽慰包括自己在内的失意之人。

2.表明高尚的人生观的句子是哪几句?—“老当益壮……志。

”3.引用了哪两个典故,表现了乐观开朗的情怀?—“酌贪泉……犹欢。

”4.写孟尝、阮籍的人生观的目的是什么?—反成自己坚定的意志。

5.小结本段笔锋陡转,由盛赞良辰美景文人墨客转为慨叹人世艰难仕途崎岖,大发怀才不遇之感慨,为自己也为别的文人被压抑被埋没深鸣不平。

问题1. 这两部分是由眼前的宴饮娱乐引发的人生感慨。

而在写作上最大的特色是用了大量典故来叙事、抒情,有的是历史故事,有的是前人文句。

通读课文,找出文章引用的典故并思考抒发了怎样的人生感慨。

明确①“长安”“帝阍”“宣室”→报国无门,济世无路②“冯唐”“李广”∕“贾谊”“梁鸿”→慨年时易往,功业难成,流露出嗟卑叹老的伤感和见机知命的消极心理(明用)③“马援”(穷…老…)→不因年华易逝、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④“贪泉”“涸辙”→身处逆境,犹乐观开怀(暗用)(五)背诵这两段。

三.分析六、七段(一)讲解典故,了解内容。

(略)(二)补充注释1.一介书生介个2.等终军之弱冠等等同。

弱冠指二十岁,古代以二十岁为弱年,行冠礼,为成年人。

3.有怀投笔怀心思。

4.奉晨昏于万里奉侍奉。

5.接孟氏之芳邻接结交。

6.胜地不常,盛宴难再胜美好。

再第二次。

7.兰亭已矣已过去。

8.奉承恩于伟饯于在。

9.是所望于群公是这。

于对。

10.敢竭鄙怀竭使动用法,使……完全表露出来。

(三)分析内容1.文中自谦的句子是哪句?—“三尺微命,一介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