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麦久_运动训练学

合集下载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第2版)教材学习辅导书(笔记和课后习题解析) 【圣才出品】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第2版)教材学习辅导书(笔记和课后习题解析) 【圣才出品】

第1章运动训练学导言1.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归纳】考点一: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1.竞技体育表1-1竞技体育2.运动训练表1-2运动训练3.运动训练学表1-3运动训练学考点二:不同层级的运动训练理论体系1.一般训练理论一般训练理论是普适性的训练理论,研究与阐释适用于所有运动项目的共同规律以及训练活动的操作行为,为运动训练活动的参与者提供基本的原理性的理论知识。

2.项群训练理论一组具有相似竞技特征及训练要求的竞技项目称为一个项群,项群训练理论是指揭示不同项群竞技规律与训练规律的理论。

(1)竞技运动项目的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①依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决定因素分类表1-4按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对竞技项目的分类②依运动项目的动作结构分类表1-5按动作结构对运动项目的分类③依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分类表1-6按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对运动项目的分类(2)项群训练理论的研究内容及应用表1-7项群训练理论的研究内容及应用3.专项训练理论表1-8专项训练理论考点三:运动训练构成要素的理论体系1.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1)运动成绩表1-9运动成绩(2)竞技能力①释义竞技能力即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主观条件或自身才能,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以及知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

②构成因素及其表现表1-10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因素及其在比赛中的主要表现③结构模型表1-11竞技能力结构模型2.运动训练方法(1)释义运动训练方法是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方法。

(2)多维分类体系表1-12运动训练方法的多维分类体系(3)常用运动训练方法及其应用①系统控制性训练方法。

运动训练学(田麦久、刘大庆)PPT

运动训练学(田麦久、刘大庆)PPT
《运动训练学》
《运动训练学》(田麦久、刘大庆主编) 2012版体院通用教材
授课专业: 运动训练 等 (学时64-96学时) 李广文 副教授 北体高访学者 2020.08
2012版全国体院通用教材(竞技体育学系列教材)
第二篇 运动员竞技能力 与其训练
第四章 运动员体能与训练 第五章 运动员技术能力与训练 第六章 运动员战术能力与训练 第七章 运动员心理能力及其训练 第八章 运动员知识能力及其培养
1、一般训练理论
▪ 一般训练理论是普适性的训练理论,研究与阐释适用于所 有运动项目的共同规律以及训练活动的操作行为,为运动 训练活动的参与者提供及本的原理性的理论知识。
▪ 广义的运动训练学应该包括一般训练理论、项群训练理论、 专项训练理论三个层次;狭义的运动训练学则专指一般训 练理论。
▪ 《运动训练学》课程教学内容是一般训练理论。
理论建构依据 运动员经济能力提高的规律
练什么
训练内容
发展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需要
怎么练
训练方法
训练方法的实用性与时效性
练多少
训练负荷
人体对外加负荷的适应性、实现训练目标的需要
怎么组织
训练安排
运动员竞技能力提高与竞技状态变化的规律
(二)不同覆盖领域的运动训练理论体系
一般训练 理论
项群训练 理论
专项训练 理论
2、项群理论:
▪ 项群、项群训练理论: ▪ 将一组具有相似经济特征及训练要求的竞技项目成
为一个项群,将揭示不同项群竞技规律与训练规律 的理论程项群训练理论。
训练体系(“学”应为“理论”)
(1)项群的三大分类体系之一:按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划分 (主要分类方法)
大类
亚类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关键内容提取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关键内容提取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关键内容提取第一章导论1.1 运动训练学的定义与发展- 运动训练学是一门研究运动训练过程、方法、手段及其规律的学科。

- 运动训练学的发展经历了从经验训练到科学训练的转变。

1.2 运动训练学的任务与研究方法- 运动训练学的任务是揭示运动训练的规律,为运动训练提供理论指导。

- 研究方法包括实验研究、调查研究、比较研究、个案研究等。

1.3 运动训练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运动训练学与体育学、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领域密切相关。

第二章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与原则2.1 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 运动生理学基础:运动对人体的影响、运动与生理机能的关系等。

- 运动心理学基础:运动员的心理特点、心理训练方法等。

- 运动训练学基础:训练原则、训练方法、训练手段等。

2.2 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系统训练原则:整体性、连续性、阶段性。

- 针对性训练原则:根据运动员的特点制定训练计划。

- 循序渐进原则:从简单到复杂、从低强度到高强度。

- 周期性训练原则:训练过程的安排要符合运动员生理机能变化的规律。

- 动态平衡原则:运动素质、技术、心理等方面的平衡发展。

第三章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3.1 运动训练方法- 一般训练方法:全面发展、针对性训练等。

- 专项训练方法:技术训练、素质训练等。

3.2 运动训练手段- 运动负荷: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率等。

- 运动项目:各类运动项目的特点与训练方法。

- 辅助训练: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等。

第四章运动训练计划与组织4.1 运动训练计划- 长期训练计划:明确训练目标、阶段划分等。

- 短期训练计划:具体训练内容、运动负荷等。

4.2 运动训练组织- 教练员队伍:教练员的选拔、培训、考核等。

- 运动员队伍:运动员的选拔、培养、管理等。

- 训练团队:教练员、运动员、科研人员等协同工作。

第五章运动训练效果的评价与调控5.1 运动训练效果的评价- 运动员成绩:比赛成绩、训练成绩等。

- 运动员生理指标:心肺功能、肌肉力量等。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主要内容概述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主要内容概述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主要内容概述田麦久的《运动训练学》一书是一本介绍运动训练方面知识的专业教材。

该书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运动训练学的概述该章节介绍了运动训练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对象,以及运动训练对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的影响。

同时还介绍了运动训练学在运动医学和运动科学领域的重要性。

第二章: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该章节详细介绍了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包括运动训练的适应性原理、超负荷原理、连续性原理等。

这些原理对于制定合理的运动训练计划和提高运动能力非常重要。

第三章:运动训练的评价与测试该章节主要介绍了运动训练的评价和测试方法,包括对身体素质、心肺功能、肌肉力量和柔韧性等方面进行的测试。

这些测试方法可以帮助训练者了解自己的运动能力水平,并为制定个性化的训练方案提供依据。

第四章:运动训练的计划与组织该章节详细介绍了如何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训练计划,包括训练目标的确定、训练负荷的控制、训练周期的安排等。

同时还介绍了运动训练的组织方式,如分组训练、循环训练等。

第五章:运动训练的方法与手段该章节介绍了各种运动训练的方法和手段,包括有氧训练、无氧训练、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等。

针对不同的运动目标和训练对象,选择合适的训练方法和手段非常重要。

第六章:运动训练的进阶与特殊训练该章节介绍了运动训练的进阶和特殊训练方法,如高强度间歇训练、爆发力训练、平衡训练等。

这些训练方法适用于已经具备一定运动基础的训练者,可以进一步提高其运动能力。

第七章:运动训练的心理因素该章节讨论了运动训练中的心理因素,包括注意力、动机、情绪等对运动表现和训练效果的影响。

了解和掌握这些心理因素可以帮助训练者更好地调整自己的心态,提高训练效果。

第八章:运动训练的营养与补剂该章节介绍了运动训练中的营养需求和补剂的选择,包括运动前后的饮食建议、补充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重要性等。

科学合理的饮食和补剂摄入可以提供足够的能量和营养,促进运动训练的效果。

以上就是田麦久的《运动训练学》主要内容的概述。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一、竞技体育引论1.竞技体育的形成与发展(1)竞技体育的源起①竞技体育的含义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②竞技体育的形成与发展体育运动是在人类发展过程中逐步开展起来的,竞技体育同样如此。

a.原始人类为了能够更好地狩猎,开始采取各种跑、跳、投等多种形式的身体活动,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运动能力进行培养,逐渐形成了初级的身体练习活动。

b.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各种身体活动形式被人类不断地加以分类、提炼和总结,并相互比较、渐渐演化出了区分胜负的竞技活动。

c.原始公社末期,由于部落间的武装冲突十分频繁,为了增强社会成员的作战能力,加强内部团结,也逐渐在宗教活动中,加入竞技运动的内容。

d.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取向逐渐由单纯的生存需要转而为包括娱乐、愉悦在内的多元需要,人们出于强身健体的目的而参加竞技活动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竞技运动的审美观念也逐渐形成。

e.随着价值观的转移,竞技运动逐渐与宗教、军事和生产活动的联系明显地减弱,成为一种更具相对独立性的社会现象。

③竞技体育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动因a.生物学因素人们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活动能力而创立和发展了竞技体育活动;b.心理学因素人的“取胜和对抗的本能”及“追求胜过对手”的动机推进了竞技运动的形成;c.社会学因素人们全面地认识到竞技体育对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参与和观赏竞技体育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竞技体育的发展。

(2)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百年回顾①竞技体育在世界范围广泛开展19世纪下半叶,现代竞技体育首先在欧美工业发达国家开展起来。

而随着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的全球性发展,亚、非、拉众多国家加快了现代化的进程,竞技体育也得到了广泛的开展。

不发达国家的竞技运动水平也得到迅速的提高。

②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管理体制竞技体育在发展的过程中,也建立了相对完整的管理体制。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 重点提炼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 重点提炼

运动训练学复习资料第一章: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2.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一是生物学因素,二是个性心理因素,三是社会学因素. 3.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百年回顾1竞技体育在世界范围广泛开展2建立相对完善的管理体制3运动竞赛活动日益活跃④现代奥运会百年盛世⑤运动竞技水平及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⑥竞技体育发展的职业化与商业化趋势 4.竞技体育构成:1运动员选材2运动训练3运动竞赛④竞技体育管理.5.竞技体育的特点:1竞争性2规范性3公开性④公平性⑤集群性⑥观赏性6.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1激励人类的自我奋斗精神2满足社会生活的观赏需要3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④显示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⑤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⑥排除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7.运动训练学是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8.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1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2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3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④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及劣变性⑤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及应变性⑥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及导向性9.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运动训练活动的普遍规律,指导各专项运动训练实践,使各专项的训练活动建立在科学的训练理论基础之上,努力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10.运动训练学的主要任务为:1从众多专项的训练实践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意义的共性规律2深入探索未被人们所认识和认识还不十分清楚的运动训练规律3进一步健全运动训练理论和内容体系④广泛吸取现代科技成果和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之中⑤运用一般运动训练学的基本理论指导各专项训练实践.第二章:11.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内容:a各项群的形成和发展b各项群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c各项群运动成绩的系统分析d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点(负荷内容与量度,训练组织与控制)12.项群训练理论的科学意义:A鲜明地概括了同一项群不同项目的共同规律。

《运动训练学》:田麦久的核心观点解析

《运动训练学》:田麦久的核心观点解析

《运动训练学》:田麦久的核心观点解析运动训练学:田麦久的核心观点解析
田麦久是一位著名的运动训练学家,他的核心观点对于运动训练领域有着重要的影响。

以下是对田麦久核心观点的解析:
1. 运动训练的目标:田麦久认为,运动训练的最终目标是促进个体的整体发展和提高运动能力。

这意味着运动训练不仅仅是为了提高特定运动项目的技术和能力,更要关注整体的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2. 个体差异的重要性:田麦久强调个体差异在运动训练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遗传背景、生理特点都不同,因此运动训练需要根据个体的差异性进行个性化设计,以达到最佳的训练效果。

3. 功能性训练的理念:田麦久倡导功能性训练的理念,即通过模拟实际运动动作和场景,来提高运动技能和能力。

他认为运动训
练应该注重训练动作的质量和运动的效果,而不仅仅关注表面上的动作形式。

4. 训练的系统性和持续性:田麦久认为运动训练需要具备系统性和持续性。

他主张通过科学的计划和有序的训练安排,逐步提高训练强度和难度,以达到运动能力的全面提升。

同时,他也强调训练的持续性,认为稳定而长期的训练才能够产生持久的效果。

以上是对田麦久在运动训练学中的核心观点的简要解析。

田麦久的理论对于运动训练领域的发展和实践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021体育硕士体育综合田麦久《运动训练学》考研真题

2021体育硕士体育综合田麦久《运动训练学》考研真题

2021体育硕士体育综合田麦久《运动训练学》考研真题第1章运动训练学导言一、选择题1现代竞技体育职业化与( )日益明显。

[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研]A .社会化B .大众化C .商业化D .全球化【答案】C ----【解析】市场经济和社会分工属于社会发展的一个规律,社会诸多行业都是按照这一规律来形成自我独特的专业化道路模式,以便使各自专业能够达到最佳水平,竞技运动商业化与职业化的产生就是按照市场经济和社会分工规律来实现的。

从竞技运动发展的历程来看,竞技运动在市场经济和社会分工规律的运作下,其商业化与职业化呈现出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竞技体育能促进社会大众的( )。

[沈阳师范大学2012年研]A.身体健康B.机能水平C.观赏能力D.体育参与【解析】优秀运动员在竞技赛场上表现出力与美的结合,勇与智的对抗, 高超的技艺以及顽强的意志,都会被作为学习的榜样和成功的范例,吸引更多的青少年参加体育活动。

围绕奥运会和一些世界级的重大竞技体育比赛,以及全运会的召开,都会出现群众体育活动的高潮。

我国自推行“全民健身计划"和"奥运争光计划”以来,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的发展已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协调机制,竞技体育的发展推动了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反过来群众活动的发展也为竞技体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从而大大地促进了现代体育的发展。

3体育是()的基本组成部分。

[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研]A.社会实践B.社会活动C.社会组织【答案】B ----【解析】体育,又称体育运动,是指人们遵循人体的生长发育规律和身体的活动规律,通过身体锻炼、训练、竞技比赛等方式达到增强体质,提高运动技术水平,丰富文化生活等目的的社会活动,所以体育是一种社会活动。

4人们是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而逐步形成了竞技体育。

[沈阳师范大学2013年研]A.机能水平B.技能能力C.活动能力【解析】竞技体育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动因是多元的:①生物学因素,即人们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活动能力而创立和发展了竞技体育活动;②心理学因素,人的"取胜和对抗的本能"及"追求胜过对手”的动机推进了竞技运动的形成;③社会学因素,人们全面地认识到竞技体育对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参与和观赏竞技体育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从而有力地推动了竞技体育的发展。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核心概点总结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核心概点总结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核心概点总结运动训练的定义- 运动训练是通过系统的计划和组织,以提高运动员的技术、体能和心理素质为目标的训练过程。

运动训练的重要性- 运动训练可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水平,增强其身体素质和技术能力,使其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 运动训练还有助于培养运动员的自律性、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1. 个体化原则:根据每个运动员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

2. 渐进负荷原则:逐步增加训练强度和负荷,以适应运动员的身体和能力发展。

3. 过程性原则:注重训练过程中的细节和方法,而不仅关注最终结果。

4. 系统性原则:将训练划分为不同的阶段和周期,有计划地进行训练。

5. 可逆性原则:训练效果具有可逆性,不训练则退化。

6. 多样性原则:采用多样化的训练方法和手段,以提高训练效果。

运动训练的内容1. 技术训练:包括基本动作技术的学习和提高,以及比赛技术的训练。

2. 体能训练:包括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等方面的训练,以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

3. 心理训练:包括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心理技巧的训练,以提高运动员的心理抗压能力和竞技状态。

运动训练的方法1. 分析方法:通过对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和比赛情况进行分析,找出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2. 模拟方法:通过模拟比赛情境和对抗训练,提高运动员在实际比赛中的应对能力。

3. 反馈方法:及时给予运动员关于训练表现和成绩的反馈,帮助其改进和提高。

4. 计划方法:制定详细的训练计划,包括训练内容、强度、时长等,以保证训练的系统性和有效性。

运动训练的评价与调整1. 评价方法:通过对运动员的技术、体能和心理素质进行定期评估,了解其训练效果。

2. 调整方法: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训练计划和方法,以适应运动员的进步和变化。

以上是田麦久《运动训练学》的核心概点总结,简要介绍了运动训练的定义、重要性、基本原则、内容、方法以及评价与调整等方面的内容。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

参考资料(二)
•葛欧瑟(联邦德国),运动训练学讲稿,田麦久译, 北京体育学院教务处, 1983年1月 •B·H·普拉托诺夫(苏),运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 陆绍中等译,武汉体育学院编印,1986年 •Н.Г.奥卓林(苏),论运动训练水平各因素的特征, 武汉体育学院译报,唐宏贵译,1987年:第3期 •根本勇(日),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冰雪运动,1987年:第2期 •董国珍,运动训练与选材,辽宁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版 •徐本力,运动训练学,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年5月:第1版
同场对抗性
全攻全守继续发展,良好的形态条件与娴熟的技巧相结 合
第二节 运动训练
基本内容:
运动训练的定义 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 现代运动训练的特点
(重点) (重点) (难点)
一、运动训练的定义
运动训练(狭义)是指在教练员的指导和 运动员的参与下,为提高或保持运动员的 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而专门组织的有计划 的体育活动。
运动训练(广义)为提高运动员运动成绩 所作准备的全过程。
*从学科体系角度
运动训练学 运动竞赛学 项群训练理论 专项训练理论(乒乓球、篮球、排球、 足球、田径……)
三、学习运动训练学的意义
明确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 系统掌握运动训练过程的一般原理
和方法 运用所学训练学知识,分析解决训
练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第二章 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
第一节 竞技体育
一、基本内容
三、现代竞技体育的构成(重点)
运动选材
运动训练
运动竞赛
运动管理
运动选材 运动训练 运动竞赛 运动管理
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关系
定义 竞技体育的主要构件,所起作用 训练是竞技体育的主体,竞赛是运动训练的最

运动训练学 田麦久 2012

运动训练学 田麦久 2012

运动训练学第一篇总论第一章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第一节竞技体育与运动训练一、竞技体育的形成与发展:★(一)竞技体育的源起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的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1、生物学因素:人们为了更好地提高自身活动能力而逐步形成竞技体育;2、个性心理因素:人的“取胜和对抗的本能”及“追求胜过对手”的动机推进了竞技运动形成;3、社会学因素:人们逐渐认识到竞技体育在培养教育及审美方面的作用。

(二)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百年回顾1竞技体育在世界范围广泛开展2建立相对完善的管理体制3运动竞赛活动日益活跃4现代奥运会百年盛世5运动竞技水平及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6竞技体育发展的职业化与商业化趋势二、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与社会价值(一)当代竞技体育的基本特点1、激烈的竞争性;2、广泛的社会性;3、高度的公平性;4、无止境的追求;5、公开性;6、独特的观赏性7、巨大的功利性;(二)竞技运动的现代价值1、激励人类的自我奋斗精神2、满足社会生活的观赏需要3、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4、显示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5、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6、排解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7、推动竞争合作的道德教育8、提高现代社会的社会品味三、竞技体育中的运动训练(一)竞技体育的基本构成与运动训练的重要地位1.竞技体育的基本构成由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竞技体育管理四个主体构成。

运动选材:挑选具有良好运动天赋及其竞技潜力的儿童或后备力量参加运动训练。

运动训练: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运动训练继续竞技体育的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竞技运动目标的重要途径运动竞赛:在裁判员的主持下,按统一规则要求,组织实施的运动个体或者运动队之间的竞技较量竞技体育管理:无论是运动员选材、运动训练、运动竞赛,都必须在专门的管理体制组织下才能得以实施并取得理想成绩。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精要提炼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精要提炼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精要提炼引言《运动训练学》是体育学领域的重要著作,由田麦久教授所著。

本书系统地阐述了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方法与实践,为体育教练员和运动员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本提炼文档旨在帮助读者快速把握书中的核心要点,以便于深入学习和应用。

第一章运动训练的基本概念1.1 运动训练的定义与性质- 运动训练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的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的过程。

- 运动训练的目的:提高运动员的体能、技能、心理和战术水平。

- 运动训练的性质:科学性、系统性、长期性、针对性。

1.2 运动训练的主体与客体- 运动训练的主体:运动员和教练员。

- 运动训练的客体:训练内容、训练方法、训练负荷、训练环境。

1.3 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系统训练原则:确保训练过程的科学性、连续性和阶段性。

- 针对性原则:根据运动员的个人特点和项目要求制定训练计划。

- 动态调整原则:根据运动员的训练状态和比赛需求调整训练负荷。

- 周期性原则:将训练过程分为不同的周期,以达到最佳训练效果。

第二章运动训练方法2.1 训练方法的概念与分类- 训练方法:实现训练目标的具体手段和途径。

- 训练方法的分类:一般训练方法、专项训练方法、心理训练方法。

2.2 一般训练方法- 体能训练方法:力量训练、速度训练、耐力训练、柔韧性训练。

- 技能训练方法:技术训练、战术训练。

2.3 专项训练方法- 解析运动员项目特点,制定针对性的训练方法。

- 结合运动员个体差异,调整训练手段。

2.4 心理训练方法- 心理调适训练:缓解运动员压力、提高心理素质。

- 注意力训练:提高运动员的专注度和集中力。

- 动机训练:激发运动员的内在动力和积极性。

第三章运动训练负荷3.1 训练负荷的概念与分类- 训练负荷: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所承受的生理和心理压力。

- 训练负荷的分类:定量负荷、定性负荷、复合负荷。

3.2 训练负荷的度量与调控- 负荷度量:训练强度、训练量、训练频率。

- 负荷调控:根据运动员的生理反应和训练目标调整负荷。

运动训练学田麦久2017第二版

运动训练学田麦久2017第二版

运动训练学田麦久2017第二版
运动训练学是一门值得提倡的科目,它可以利用客观实际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身体的结构跟功能,并且能够正确地训练和锻炼自己。

田麦久的《运动训练学》2017第二版是一本研究运动训练学的基础理论书,其主要内容包括:体适能、肌肉锻炼、运动训练技术、运动训练评估以及运动训练咨询。

书中首先谈到了体适能,从简单的定义到完善的测量方法,涵盖了营养、活动水平、血液压力等多个方面。

接着介绍了肌肉锻炼,根据肌肉类型的不同,介绍了不同力量训练的步骤以及专业术语。

再次,书中介绍了许多运动训练技术,包括训练的目的、阶段和绩效分析,以及不同类型的设备和有氧运动的指导。

最后,书中介绍了运动训练学的评估方法以及咨询知识,加深了读者的知识积累。

总体来说,田麦久《运动训练学》2017第二版是一本可用于学习专业知识的详尽书籍,对于想要了解或深入研究运动训练学的人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教材。

体育硕士体育综合田麦久《运动训练学》考研考点笔记

体育硕士体育综合田麦久《运动训练学》考研考点笔记

体育硕士体育综合田麦久《运动训练学》考研考点笔记1.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归纳】考点一:运动训练与运动训练学1竞技体育表1-1 竞技体育2运动训练表1-2 运动训练3运动训练学表1-3 运动训练学考点二:不同层级的运动训练理论体系1一般训练理论一般训练理论是普适性的训练理论,研究与阐释适用于所有运动项目的共同规律以及训练活动的操作行为,为运动训练活动的参与者提供基本的原理性的理论知识。

2项群训练理论一组具有相似竞技特征及训练要求的竞技项目称为一个项群,项群训练理论是指揭示不同项群竞技规律与训练规律的理论。

(1)竞技运动项目的分类及项群体系的构成①依运动员竞技能力的主导决定因素分类表1-4 按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对竞技项目的分类②依运动项目的动作结构分类表1-5 按动作结构对运动项目的分类③依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分类表1-6 按运动成绩的评定方法对运动项目的分类(2)项群训练理论的研究内容及应用表1-7 项群训练理论的研究内容及应用3专项训练理论表1-8 专项训练理论考点三:运动训练构成要素的理论体系1运动成绩与竞技能力(1)运动成绩表1-9 运动成绩(2)竞技能力①释义竞技能力即指运动员的参赛能力,是运动员参加比赛的主观条件或自身才能,由具有不同表现形式和不同作用的体能、技能、战术能力、心理能力以及知识能力所构成,并综合地表现于专项竞技的过程之中。

②构成因素及其表现表1-10 运动员竞技能力构成因素及其在比赛中的主要表现③结构模型表1-11 竞技能力结构模型2运动训练方法(1)释义运动训练方法是在运动训练活动中,提高竞技运动水平、完成训练任务的途径和方法。

(2)多维分类体系表1-12 运动训练方法的多维分类体系(3)常用运动训练方法及其应用①系统控制性训练方法表1-13 系统控制性训练方法②具体操作性训练方法表1-14 具体操作性训练方法3运动训练负荷(1)释义运动训练负荷是指在运动训练活动中,各种练习施加于运动员机体生理的和心理的训练刺激。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 重点提炼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 重点提炼

运动训练学复习资料第一章:1.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2.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一是生物学因素,二是个性心理因素,三是社会学因素. 3.现代竞技体育发展的百年回顾1竞技体育在世界范围广泛开展2建立相对完善的管理体制3运动竞赛活动日益活跃④现代奥运会百年盛世⑤运动竞技水平及运动训练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⑥竞技体育发展的职业化与商业化趋势 4.竞技体育构成:1运动员选材2运动训练3运动竞赛④竞技体育管理.5.竞技体育的特点:1竞争性2规范性3公开性④公平性⑤集群性⑥观赏性6.竞技运动的现代社会价值:1激励人类的自我奋斗精神2满足社会生活的观赏需要3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④显示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⑤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⑥排除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7.运动训练学是竞技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运动成绩,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专门组织的有计划的体育活动.8.现代运动训练的基本特点:1训练目标的专一性与实现途径的多元性2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各子能力之间的互补性3运动训练过程的连续性与组织实施的阶段性④不同训练负荷影响下机体的适应性及劣变性⑤训练调控的必要性及应变性⑥现代科技支持的全面性及导向性9.运动训练学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运动训练活动的普遍规律,指导各专项运动训练实践,使各专项的训练活动建立在科学的训练理论基础之上,努力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10.运动训练学的主要任务为:1从众多专项的训练实践中总结出带有普遍意义的共性规律2深入探索未被人们所认识和认识还不十分清楚的运动训练规律3进一步健全运动训练理论和内容体系④广泛吸取现代科技成果和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运动训练学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之中⑤运用一般运动训练学的基本理论指导各专项训练实践.第二章:11.项群训练理论的基本内容:a各项群的形成和发展b各项群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c各项群运动成绩的系统分析d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点(负荷内容与量度,训练组织与控制)12.项群训练理论的科学意义:A鲜明地概括了同一项群不同项目的共同规律。

运动训练学第二版田麦久名词解释

运动训练学第二版田麦久名词解释

《嘿,说说运动训练学那些事儿》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唠唠运动训练学第二版田麦久那本书里的名词。

我有个爱运动的哥们儿叫大强。

有一回,我们一起去打球,打着打着他就开始念叨:“哎呀,你知道不,这运动训练可有讲究了。

” 我一脸懵地问:“啥讲究啊?” 大强就说:“就像田麦久那本书里说的那些名词啥的。


我好奇地问:“啥名词啊?快给我讲讲。

” 大强挠挠头说:“比如说那个运动负荷吧,咱打球的时候不能瞎打,得控制好运动负荷。

要是负荷太大了,累得不行,负荷太小了又没效果。

” 我点点头,好像有点明白。

这时候,旁边一个球友听到我们的对话,也凑过来说:“对呀,就像我上次跑步,一开始跑太猛了,结果后面累得喘不过气来。

这就是没掌握好运动负荷。


大强又接着说:“还有那个训练方法也很重要。

不同的运动得用不同的训练方法。

” 我问:“那都有啥训练方法啊?” 大强想了想说:“比如说重复训练法,就是反复做一个动作,这样能提高熟练度。

还有间歇训练法,练一会儿歇一会儿。


我们一边打球一边讨论着这些名词。

我突然觉得,这运动训练学还挺有意思。

后来,我们又聊到了竞技能力。

大强说:“竞技能力就是咱在比赛中的本事呗。

像速度、力量、耐力啥的。

” 我说:“哦,我明白了。

那咱得提高自己的竞技能力,才能在比赛中赢啊。


嘿,这运动训练学第二版田麦久的那些名词,还真让我们对运动有了新的认识。

以后咱运动的时候,可得好好琢磨琢磨这些名词,让自己变得更厉害。

运动训练学(田麦久、刘大庆)(体院通用教材12版)

运动训练学(田麦久、刘大庆)(体院通用教材12版)

速度性
耐力性
技能主导类 难美性
技心能主导类 准确性
技战能主导类 隔网对抗性
同场对抗性
格斗对抗性
轮换攻防对抗性
运动项目举例 跳跃,投掷,举重,跳跃滑雪 短跑,短距离游泳、滑冰、自行车,雪橇 中长距离走跑、速滑、游泳,越野滑雪、长距离自行车,划船,铁人三项 体操、艺术体操,跳水,花样滑冰、花样游泳,冰舞,武术,单板滑雪等 射击,射箭,弓弩,高尔夫球,台球 乒乓球,羽毛球,网球,高尔夫球,毽球,藤球 足球,手球,冰球,水球,曲棍球,篮球,橄榄球 摔跤,柔道,拳击,击剑,武术,空手道 棒球,垒球,板球,冰壶,台球
《运动训练学》
《运动训练学》(田麦久、刘大庆主编) 2012版体院通用教材
授课专业: 运动训练 (学时64-96学时) 李广文 副教授 北体高访学者 2020.08
2012版全国体院通用教材(竞技体育学系列教材)
第二篇 运动员竞技能力 与其训练
第四章 运动员体能与训练 第五章 运动员技术能力与训练 第六章 运动员战术能力与训练 第七章 运动员心理能力及其训练 第八章 运动员知识能力及其培养
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快 速发展
三、竞技体育中的运动训练
▪ (一)竞技体育:
▪ 概念:竞技体育是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 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社会体育活动。
▪ 竞技体育的基本构成: ▪ 竞技体育是一种具有高度社会性的实践活动,竞技体育包含运动员选材 运动训
练 竞技参赛 竞技体育管理4个组成部分。 ▪ 即选材、训练、竞赛、管理,管理贯穿于所有进程中。
▪ 《运动训练学》课程教学内容是一般训练理论。
2、项群理论:
▪ 项群、项群训练理论: ▪ 将一组具有相似经济特征及训练要求的竞技项目成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主要观点摘要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主要观点摘要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主要观点摘要
本文档旨在摘要田麦久的《运动训练学》一书的主要观点。

以下是摘要内容:
- 运动训练的定义:田麦久认为运动训练是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系统的训练计划,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竞技能力,以达到更好的竞技表现。

- 运动训练的重要性:田麦久强调运动训练在体育竞技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通过合理的运动训练,运动员能够提高身体机能、技术水平和心理素质,从而在比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 运动训练的原则:田麦久提出了一些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其中包括个体化原则,即根据每个运动员的特点和需求进行训练;系统性原则,即将训练分为不同的阶段和周期进行;适应性原则,即根据运动员的适应能力调整训练负荷等。

- 运动训练的内容:田麦久指出,运动训练的内容包括体能训练、技术训练和心理训练。

他认为这三个方面的训练是相互关联的,缺一不可。

- 运动训练的评估和监控:田麦久提出了一些评估和监控运动
训练效果的方法。

他强调了定期评估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水平
和心理状态,以及根据评估结果调整训练计划的重要性。

- 运动训练的发展趋势:田麦久关注运动训练领域的发展趋势,并指出了一些可能的方向。

他认为,运动训练应该更加注重科学性
和个体化,并结合新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以不断提高运动员的竞技
水平。

田麦久的《运动训练学》是一本关于运动训练的重要著作,通
过对其主要观点的摘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
和方法,以及其在体育竞技中的重要性。

《运动训练学》关键点解析-田麦久

《运动训练学》关键点解析-田麦久

《运动训练学》关键点解析-田麦久运动训练学关键点解析-田麦久一、引言运动训练学是研究运动训练的学科,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和策略来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技术水平。

本文对田麦久教授在《运动训练学》中的关键点进行解析和总结。

二、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1. 运动适应性原理:人体在适应训练刺激时,会出现一系列生理和心理上的适应性改变,包括肌肉力量、心肺功能和协调能力的提高。

2. 超负荷原理:通过逐渐增加训练负荷,刺激身体适应并提高运动水平。

3. 可逆性原理:停止训练后,身体适应性会逐渐下降,需要继续训练才能保持水平。

三、运动训练的重要因素1. 训练强度:根据个体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包括负荷、频率和持续时间等。

2. 训练容量:根据运动员的能力和目标,确定适当的训练容量,包括总量和分量。

3. 训练周期:合理划分训练周期,包括基础期、竞赛期和恢复期,以便达到最佳竞技状态。

4. 训练方法:选择适合的训练方法,包括刺激效应、训练组织和训练形式等。

四、运动训练的评价与监控1. 运动训练评价:通过测试和测量运动员的生理指标和技术水平,对训练效果进行评估。

2. 训练监控:通过监测运动员的训练负荷、心率、血压等指标,及时调整训练计划,确保训练效果最大化。

五、运动训练的优化策略1. 个性化训练:根据不同运动员的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提高训练效果。

2. 循序渐进:逐步增加训练负荷,防止过度训练和运动损伤的发生。

3. 多样化训练:结合不同的训练方法和形式,增加训练的多样性和趣味性,提高运动员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六、结论田麦久教授在《运动训练学》中重点强调了运动训练的基本原理、重要因素、评价与监控以及优化策略。

运动训练学的研究对于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需要科学的方法和策略来指导实践。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的主要内容剖析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的主要内容剖析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的主要内容剖析
田麦久的《运动训练学》是一本包含了运动训练学的综合性教材。

该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运动训练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书中首先介绍了运动训练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对运动训练的定义、目的以及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同时,书中还介绍了运动训练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如适应性原理、超适应性原理等。

2. 运动训练的基本要素和方法
书中详细介绍了运动训练的基本要素和方法,包括力量训练、耐力训练、速度训练、柔韧性训练等。

对于每种训练方法,书中都提供了相应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帮助读者了解如何进行有效的运动训练。

3. 运动训练的计划与评估
书中还涉及了运动训练的计划与评估。

其中,运动训练计划的编制包括了目标设定、训练内容和训练周期等方面的内容。

而运动训练的评估则包括了训练效果的评估和运动员状态的评估等方面。

4. 运动训练的心理因素和营养支持
书中还探讨了运动训练中的心理因素和营养支持。

对于心理因素,书中介绍了运动员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心理训练的方法。

而对于营养支持,书中介绍了运动员在不同训练阶段的营养需求和合理的饮食安排。

5. 运动训练的特殊问题和应对策略
书中还对运动训练中的一些特殊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供了相应的应对策略。

例如,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治疗、高原训练的适应性等。

总体来说,田麦久的《运动训练学》是一本系统全面的运动训练学教材,涵盖了运动训练学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应用等方面的内容,对于对运动训练学感兴趣的读者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存、宗教、军事、健身、审美。 Play,Game,Sport.

竞技体育形成的基本动因:
生物学因素 个性心理因素 社会因素

竞技体育的发展

古代奥运与现代奥运 竞技体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 建立相对完整的管理体制 运动竞赛活动日益活跃 运动竞技水平及训练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 竞技体育发展的职业化与商业化趋势
参考资料(二)
•葛欧瑟(联邦德国),运动训练学讲稿,田麦久译, 北京体育学院教务处, 1983年1月 •B· 普拉托诺夫(苏),运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 H· 陆绍中等译,武汉体育学院编印,1986年 •Н.Г.奥卓林(苏),论运动训练水平各因素的特征, 武汉体育学院译报,唐宏贵译,1987年:第3期
3、各项群运动成绩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
4、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点(负荷内容与量度, 训练的组织与控制)。
1.各项群的形成与发展
水的项目 跑的项目 耐力性项目 速度项目

L Viren (Finland)

滑雪 长跑 1972、1976年奥运会 5000m、10000m 冠军
体能主导类耐力性项群
竞技体育的定义 竞技体育的构成 现代竞技体育的特点 竞技体育的价值

二、教学重点


三、教学难点

一、竞技体育的定义(重点)
竞技体育是体育的要组成部分, 是以体育竞赛为主要特征,以创造优异 运动成绩、夺取比赛优胜为主要目标的 社会体育活动。
二、竞技体育的形成与发展

竞技体育产生的基本过程

1.按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划分

体能主导类


快速力量性 速度性 耐力性

技能主导类
表现难美性 表现准确性 隔网对抗 同场对抗 格斗对抗

2.按动作结构划分
动作结构是动作各部分搭配的方式和排列组合 顺序。 单一动作结构


周期性 非周期性 固定组合结构 变异组合结构 同属多项 异属多项
表2-2 运动技术在不同项群中的作用
(引自田麦久《论运动训练过程》,1988)
项群 作用 集中快速发挥力量 短时间内有效地发挥体能 经济省力时效,推迟疲劳出现 充分显示运动员的技艺与美德 正确稳定的瞄准与击发(撒放) 战术的基础,突破防守而得分 战术的基础,突破防守而命中得分 战术的基础,突破防守而制胜或得分 特征

参考资料(一)
•田麦久,论运动训练过程, 四川教育出版社,1988年4月:第1版
•田麦久博士学位论文,论周期性耐力项目的多种竞速能力,
联邦德国体育学院,1981年6月 •田麦久,试论竞技能力决定因素之分析,北京体育科技,1984年:第3期 •田麦久,武福全等,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人民体育出版社, 1988年1月:第1版 •过家兴等,运动训练学(体育院系通用教材),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0年6月:第1版
如何理解训练学的综合性? 如何理解训练学的应用性?
二、运动训练学的产生和发展

产生
标志 运动训练实践
量变到质变

发展
我国《训练学》教材变化 国外的著作
三、运动训练理论体系
(一)层次体系
一般训练理论 训练理论 项群训练理论 专项训练理论
一般训练理论是运动训练过程一般规律的理论体 系。 项群理论是研究和阐明训练过程中具有共同特点 的项目群组训练规律的理论体系。 专项训练理论是研究阐明专项训练规律的理论体 系。 三者之间的关系
•列.巴.马特维耶夫(俄),体育理论与方法,姚颂平等译,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4年6月:第1版 •George A.Brooks等,运动生理学,杨锡让等译, 中国文化大学出版部,1995年版 •迪特里希· 哈雷(民主德国),训练学运动训练的理论与方法学导论, 蔡俊五等译人民体育出版社,1985年9月:第1版

二、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
目的是提高竞技能力。 任务

提高技战术水平和理论知识。 建立良好的心理品质。 自我训练的能力。
改善身体形态,提高机体机能,发展运动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
三、运动训练的特点
项目内容的专门性 方法手段的多样性 训练过程的长期性 负荷的极限性 实施的个人针对性 竞技能力结构的整体性与子能力的互补性 现代科技的全面性和导向性
引自田麦久等《项群训练理论》,1998
4.各项群训练的基本特点
表2-5不同项群优秀选手竞技能力结构的特点
项群
体 能 主 导 类 耐力性 速度性 快速力量性
竞技能力结构的新特点
在保持高度发展的耐力水平的同时,明显地提高速度水 平;在保持高度发展的专项竞技能力的同时,注意提高 全面训练水平 明显提高运动员的力量素质以及快速反应和快速动员能 力 在最大力量的基础上重视发展快速力量,突出力量与速 度、技术的结合,单一技术进一步精雕细刻 继续突出动作难度的价值(增加翻转的周数和度数、减 少高难动作前的预备动作、 发展新动作类型等) 同时强 , 调动作质量,提高艺术修养 心理训练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场地、器材进一步改进 全攻全守继续发展,良好的形态条件与娴熟的技巧相结 合 战术变化更加多样,战术决策对比赛结果的影响更为突 出,体能的作用加大 鼓励主动进攻,绝对胜利的比例减少,相持能力(技术 与体力)的作用加大,重视全面发展和突出绝招

制胜类 运动员可以通过取得绝对优势而结束比赛, 而在没有出现绝对胜利的情况时,则按命中 类情况判别胜负。 得分类 均按局(盘)进行比赛,一方得分达到规定 数目时即为获胜,得分的途径既有本方运动 员进攻命中,也包括对方的失误送分。

运动成绩
测量类
田 游 滑 举 径 泳 雪 重
评分类
体 操

田麦久及其同事讲运动项目的类属聚合命名为“项 群”,揭示项群训练基本规律的理论命名为“项群训 练理论”(1983)。


1.0
1.0

1.0

0.8
0.9

1.0



0.3

0.8
1.0

球类竞技项目模糊聚类最大树图
二、 项群的分类
按竞技能力的主导因素划分 按动作结构划分 按运动成绩评定方法划分
技能主导类 表现难美性项群
技战能主导类
同场对抗性项群
足球下水
= 水球
技战能主导类 隔网对抗性项群
网球上桌
= 乒乓球
2.各项群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
表2-1不同项群运动员竞技能力各决定因素作用的 等级判别(引自田麦久等《项群训练理论》,1998)
体能类 力 量 性 形态 机能 素质 技术 战术 心理 智能 速 度 性 耐 力 性 表 现 性 难 美 准 确 隔 网 技能类 对 抗 性 同 场 格 斗
精品课程
运动训练学
主讲: 田麦久
北京体育大学运动训练学教研室
第一章

运动训练学概论
一、基本内容 运动训练学定义 运动训练学的形成与发展 运动训练学的体系 学习运动训练学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 运动训练学的定义 运动训练学的体系
一、运动训练学定义

定义:运动训练学是研究和阐明运动训练 规律的综合应用性学科。
运动训练研究实践科学研究的基础

分类是科学研究的逻辑基础;
划分项目类属的基本依据--按照由不同项目本 质属性所引起的项目之间的异同点: --长距离竞速项目:肌肉中含较高比例的红 肌纤维;
--短距离竞速项目:肌肉中含较高比例的白
肌纤维;
按项目分类的必要性分析



不同竞技项目的异同点源于竞技运动发展的历史,比 赛的规则等方面; 项目之间异同点的存在启示我们按照不同项目的类属 特点进行深入的探讨,既可比一般训练理论更加准确 深入地揭示同类项目的规律; 理论上可以在专项训练理论上进行升华和提高并且有 机连接起一般训练学和专项训练学,从而完善运动训 练理论体系。
四、现代竞技体育的特点(难点)
竞争性 规范性 集群性 公开性 娱乐性

五、竞技体育的意义(难点)
个人价值 社会价值

激励人类的自我奋斗精神 满足社会生活的观赏需要 促进社会大众的体育参与 显示国家和社会团体的综合实力 促进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 排解社会成员的不良心绪
竞技体 育的现 代社会 价值
规则发展的主要趋势
按主导因素 体能主导类 提高评定的精确度 利于运动员更好地发挥 便于比赛的组织进行 加强评定的客观性 提高评定标准 便于比赛的组织进行 保持宏观的攻防平衡 提高观赏价值 便于比赛的组织进行
可测量类
技能主导类 表现准确性 技能主导类 表现难美性 技能主导类 对抗性
评分类 得分类 命中类 制胜类
三、现代竞技体育的构成(重点)
运动选材 运动训练 运动竞赛
运动管理
运动选材 运动训练 运动竞赛 运动管理


运动训练和竞赛的关系
定义
竞技体育的主要构件,所起作用 训练是竞技体育的主体,竞赛是运动训练的最
终结果 竞赛是运动训练的一种形式或手段 相互依存关系 合理安排比赛和训练
快速力 重要作用 量性 体能 主导类 速度性 耐力性 重要作用 重要作用
表现难 决定性作用 美性 表现准 主导作用 确性 技能 主导类 隔网对 决定性作用 抗性 同场对 主导作用 抗性 格斗对 主导作用 抗性
3.各项群运动成绩决定因素的系统分析

表2-4不同项群竞赛规则发展的主要趋向
项群
按评 定方法
三、学习运动训练学的意义
明确运动训练的目的任务 系统掌握运动训练过程的一般原理 和方法 运用所学训练学知识,分析解决训 练实践中的各种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