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导学案: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时)(新人教选修三)

合集下载

高二化学导学案:1.1 原子结构(第2课时)(新人教版选修三)

高二化学导学案:1.1 原子结构(第2课时)(新人教版选修三)

《选修三第一章第一节原子结构》导学案(第2课时)【课标要求】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能用构造原理认识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2、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3、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遵循能量最低原理4、知道原子的基态和激发态的涵义5、初步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跃迁及吸收或发射光谱,了解其简单应用[思考]钾原子的电子排布为什么是2、8、8、1而非2、8、9?[阅读]教材P5-6图1-2构造原理示意图,明确:(1)构造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序被称为构造原理。

(2)观察构造原理图示,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应遵循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科学探究】第二周期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如图所示(图中每个方框代表一个原子轨道,每个箭头代表一个电子):第二周期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由上图总结:1.每个原子轨道里最多只能容纳几个电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当电子排布在同一能级时,有什么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阅读思考]读教材P6表1-1,完成下表:各能层、能级中最多电子数能层K L M N能级符号1s 2s 2p 3s 3p 3f 4s 4p 4d 4f 能量:ns<np<nd<nf……原子轨道1 1 3 1 3 5 1 3 5 7能量:2p<3p<4p<5p<6p1.写出溴和氪的电子排布式,它们的最外层有几个电子?2.电子排布式可以简化,如可以把钠的电子排布式写成[Ne]3s1。

试问:上式方括号里的符号的意义是什么?你能仿照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写出第8号元素氧、第14号元素硅和第26号元素铁的简化电子排布式吗?【阅读】阅读教材P7-8“能量最低原理、基态与激发态、光谱”内容【思考交流】1.依据能量最低原理补充完整下表内容(空着的自己填上)结出什么规律?3.节日五颜六色的焰火是否是化学变化?若不是化学变化,与电子存在什么关系?(参阅课本)。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教案与学案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全册教案与学案

高中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导学案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一、本章学习目标1.了解原子结构的构造原理,知道原子核外电子的能级分布,能用电子排布式表示常见元素(1~36号)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2.了解能量最低原理,知道基态与激发态,知道原子核外电子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跃迁产生原子光谱。

3.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知道电子云和原子轨道。

4.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

5.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

6.从科学家探索物质构成奥秘的史实中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抽象思维、理论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科学的价值观。

复习总结必修中学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1)核外电子总是尽量先排布在能量较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依次排布在能量逐步升高的电子层(能量最低原理)。

(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2n2个电子。

(3)原于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8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电子(4)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18个(K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2个),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32个。

说明:以上规律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

例如;当M层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8个电子;当M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18个电子一、能层与能级由必修的知识,我们已经知道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的能量是不同的,由内而外可以分为:第一、二、三、四、五、六、七……能层符号表示K、L、M、N、O、P、Q……能量由低到高例如:钠原子有11个电子,分布在三个不同的能层上,第一层2个电子,第二层8个电子,第三层1个电子。

由于原子中的电子是处在原子核的引力场中,电子总是尽可能先从内层排起,当一层充满后再填充下一层。

理论研究证明,原子核外每一层所能容纳的最多电子数如下:能层一二三四五六七……符号K L M N O P Q……最多电子数 2 8 18 32 50……即每层所容纳的最多电子数是:2n2(n:能层的序数) ,但是同一个能层的电子,能量也可能不同,还可以把它们分成能级(S、P、d、F),就好比能层是楼层,能级是楼梯的阶级。

高级中学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三导学案:第一章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2课时)

高级中学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三导学案:第一章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2课时)

课题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2课时)姓名班级组号探究目标1、进一步认识周期表中原子结构和位置、价态、元素数目等之间的关系2、知道外围电子排布和价电子层的涵义【教学重难点】1、认识周期表中各区、周期、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2、知道周期表中各区、周期、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和位置间的关系【学法指导】利用课前预习复习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的知识。

利用小组合作,进一步理解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间的联系。

最后学生讨论归纳总结。

课前预习自学课本P13-141、用电子排布式表示Na、S、Cr(原子序数为24)、Cu(原子序数为29)等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并由此判断它们属于哪一周期哪一族。

Na:S:Cr:Cu:课堂探究【交流讨论】1、每个纵列的价电子层的电子总数是否相等?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5个区,除ds区外,区的名称来自按构造原理最后填入电子的能级的符号。

s 区、d区和p区分别有几个纵列?为什么s区、d区和ds区的元素都是金属?2、为什么副族元素又称为过渡元素?各区元素的价电子层结构特征是什么?3、为什么在元素周期表中非金属主要集中在右上角三角区内?分析课本图1-16填表s区p 区 d 区ds 区 f 区分区原则纵列数是否都是金属当堂检测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区域分布示意图。

写出S区、d区和p区的外围电子排布式。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s区都是金属金属 B.s区都是非金属金属C.0族在p区 D.所有非金属金属都在p区2、在下列所示的微粒中,氧化性最强的是( )A.1s22s22p2 B.1s22s22p5 C.1s22s22p63s1 D.1s22s22p63、已知某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排布为(n-1)d a ns 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元素是金属元素 B.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中d区C.该元素的族序数为a+b D.该元素位于周期表中第四或第五周期4、A、B、C、D、E代表5种元素。

请填空:(1)A元素基态原子的最外层有3个未成对电子,次外层有2个电子,其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2)E元素基态原子的M层全充满,N层没有成对电子,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E的元素符号为__________,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案(人教版选修3).doc

12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教案(人教版选修3).doc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1课时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认识周期表中原了结构和位置、价态、元素数H等之间的关系2、知道外围电了排布和价电了层的涵义3、汄识周期表中各区、周期、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4、知道周期表屮各区、周期、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和位置间的关系教学过程K复习〗必修中什么是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乜括哪些方而?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K课前练习3写出锂、钠、钾、伽、絶基态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和氦、氖、氩、氪、侃的简化电子排布式。

一、原子结构与周期表1、周期系:随着元素原子的核电一荷数递增,每到出现碱金属,就开始建立一个新的电子层,随后最外层上的电了逐渐增多,蛣f•达到8个电了,出现稀冇气体。

然后乂开始由碱金属到稀冇气体,如此循环往S——这就是元素周期系中的一个个周期。

例如,第11号元索钠到第18号元素氩的敁外层电子排布秉复了笫3号元素锂到第10号元素氖的最外层电子排介——从1个电子到8个电子;再往后, 尽管情形变得复杂一些,似每个周期的第1个元素的原子最外电子层总是1个电子,最后一个元素的原了•敁外电了层总是8个电了。

可见,元素周期系的形成是由于元素的原了•核外屯了•的排布发生周期性的熏复。

2、周期表我们今天就继续来W论一下原了结构与元素性质是什么关系?所冇元素都被编排在元素周期表里,那么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介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乂是怎样呢?说到元素周期表,同学们应该还足比较熟悉的。

第一张元素周期表足由门捷列夫制作的,至今元素周期表的种类是多种多样的:电了层状、金字塔式、建筑群式、螺旋型(教材pl5页)到现在的K 式元素周期表,还待进一步的完善。

首先我们就一起來回忆一下长式元素周期表的结构是怎样的?在周期表屮,把能层数相同的元素,按原了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成横行,称之为周期,冇7个;在把不同横行中敁外层电了数相同的元素,按能层数递增的顺序由上而卜排成纵行,称之为族,共有18个纵行,16个族。

12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1课时学案(人教版选修3).doc

12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1课时学案(人教版选修3).doc

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第一课时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学习目标】1、进一步认识周期表中原子结构和位置、价态、元素数目等之间的关系。

2、 知道外围电了排布和价电子层的涵义。

3、 认识周期表中各区、周期、族元素的原子核外电了排布的规律。

4、 知道周期表中各区、周期、族元素的原子结构和位置间的关系。

【学习重点】元素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结构的关系【学习难点】元素周期表的分区 【温故知新】1、元素周期表的结构i 周期:2种元素 第2周期:8种元素 L 第3周期:8种元素 ^4周期:18种元素 第5周期:18种元素 第6周期:32种元素第7周期:26种元素(含锕系15种元素)最多界纳32种主族(凼长周期、短周期共同构成)含IA 、IIA 、……VIA 、VDA 副族(完全凼长周期构成)含I B- 第週族(含第八、九、十3个纵行) O 族(稀有气体元素)2、写出锂、钠、钾、铷、铯基态原子的简化电子排布式。

【问题探究】探究点一:原子结构与周期、族的关系1、 由于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电子在能级里的填充顺序遵循 ____________ ,元素周期表的周期不是单调的,每一周期里元素的数H 并不总是一样多,而是随着周期序数的逆增 ___________ ,同时,金属元素的数目也___________ 。

因而,我们可以把元素周期系的周 期发展形象的比喻成螺壳.h 的螺旋。

2、 元素周期表的形成是由于元素 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周期性的重fi 。

3、 核外电子的排布与周期的划分(1) 一个能级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电子数等于一个周期所包含的元素种数, 所以周期表中的7个周期分别对应7个 ____________ ,前六个周期所包含的元素种数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2)___________________ 周期与 _________ 相关。

高二化学导学案:1.2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2课时)(新人教版选修三)

高二化学导学案:1.2 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第2课时)(新人教版选修三)

《选修三第一章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导学案(第2课时)【课标要求】1、掌握原子半径的变化规律2、能说出元素电离能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离能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3、进一步形成有关物质结构的基本观念,初步认识物质的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4、认识主族元素电离能的变化与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5、认识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系的关系,了解元素周期系的应用价值[知识回顾]我们知道元素性质是由元素原子结构决定的,那具体影响哪些性质呢?[学与问]教材P16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的主族元素从左到右,最高化合价和最低化合价、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是什么?【学与问】观察教材P17图1-20表分析总结1. 元素周期表中同周期主族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的变化趋势如何?应如何理解这种趋势?2. 元素周期表中,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的变化趋势如何?应如何理解这种趋势?3.粒子半径大小的比较有什么规律呢?【阅读与思考】阅读P17电离能,电离能是反映元素的另一个什么性质?【学与问】教材P18 1.碱金属的电离能与碱金属的活泼性存在什么联系?2.为什么原子的逐级电离能越来越大?Na、Mg、Al的电离能数据跟它们的化合价有什么联系?3.原子的第一电离能随核电荷数递增有什么变化规律呢?请分析P18图1—21[思考与交流]1. 观察p18图1-21, Be的第一电离能大于B,N的第一电离能大于O,Mg 的第一电离能大于Al,Zn的第一电离能大于Ga?2.结合已学知识电离能有哪些主要应用?【典例解悟】1.下列各组元素,按原子半径依次减小,元素第一电离能逐渐升高的顺序排列的是()A.K、Na、Li B.Al、Mg、Na C.N、O、C D.Cl、S、P2.不同元素的气态原子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所需要的能量,设其为E,如图所示。

试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分析图中曲线的变化特点,并回答下列问题。

(1)同主族内不同元素的E值变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化学 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导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3
2.铍的电负性:1.5铝的电负性:1.5两者的氢氧化物都是两性氢氧化物;
3.硼的电负性:2.0硅的电负性:1.8两者的含氧酸盐都能形成玻璃且互熔,晶体类型相同。这些元素在性质上相似,
可以粗略认为是它们的半径、价电子数或电负性相近的缘故。
陕西省西安市庆安高级中学2014高中化学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导学案新人教版选修3
【学习目标】
1、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2、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重点难点】
重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
难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
认真阅读课本课本13-20页,完成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做好问题标记。
【自主学习】——建立自信,克服畏惧,尝试新知
【合作探究】————升华学科能力,透析1)
(1)定义:第一电离能I1:态电性基态原子失去个电子,转化为气态基态正离子所需要的叫做第一电离能。第一电离能越大,金属活动性越。
同一元素的第二电离能第一电离能。
【合作探究】————升华学科能力,透析重难点
递变规律:
(问题)为什么Be的第一电离能大于B,N的第一电离能大于O的电离能,Mg的第一电离能大于Al,Zn的第一电离能大于Ga?
(2)变 化规律:
A: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电负性逐渐增大
B:同周期元素从上到下,电负性逐渐减小
【合作探究】————升华学科能力,透析重难点
对角线规则: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有些性质相似,被称为对角线规则
例子:
1.锂的电负性:1.0镁的电负性:1.2锂和镁在空中燃烧,易形成氮化物,不形成过氧化物,只生成正常氧化物;
(3) d区: ,最后的电子填在上,包括族元素,为过渡金属;
(4) ds区: , (n-1)d全充满,最后的电子填在上,包括,为过渡金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修三第一章第二节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导学案(第3课时)【课标要求】1、了解元素电负性的涵义,能应用元素的电负性说明元素的某些性质2、能根据元素的电负性资料,解释元素的“对角线”规则。

3、能从物质结构决定性质的视角解释一些化学现象,预测物质的有关性质4、进一步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1.什么是电离能?它与元素的金属性、非金属性有什么关系?2.同周期元素、同主族元素的电离能变化有什么规律?3.什么是化学键(必修2 P23)?【阅读与思考】阅读教材p19-20,什么是电负性?电负性的大小体现了什么性质?(1) 键合电子:孤电子:(2)定义:(3)意义:【板书】(4) 电负性大小的标准:以F的电负性为4.0和Li的电负性为1.0作为相对标准。

[思考与交流]阅读教材P19图1-231.同周期元素、同主族元素电负性如何变化规律?如何理解这些规律?根据电负性大小,判断氧的非金属性与氯的非金属性哪个强?2.根据已学知识,说说元素电负性的主要应用有哪些?○1元素的电负性与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电负性与化合价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判断化学键的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__【点击试题】已知元素的电负性和元素的化合价等一样,也是元素的一种基本性质。

下面给出14种元素的电负性:负性差值小于1.7时,形成共价键。

①根据表中给出的数据,可推知元素的电负性具有的变化规律是。

②.判断下列物质是离子化合物还是共价化合物?Mg3N2BeCl2 AlCl3SiC○4对角线规则:元素周期中处于对角线位置的元素电负性数值相近,性质相似。

【科学探究】教材P201.课本图1-26是用课本图1-23的数据制作的第三周期元素的电负性变化图,请用类似的方法制作第ⅠA和ⅦA族元素的电负性变化图。

2.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如下图)的有些性质是相似的(如硼和硅的含氧酸盐都能形成玻璃且互熔),被称为“对角线规则”。

查阅资料,比较锂和镁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铍和铝的氢氧化物的酸碱性以及硼和硅的含氧酸酸性的强弱,说明对角线规则,并用这些元素的电负性解释对角线规则。

【归纳与总结】1. 金属元素越容易失电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能力越,电负性越小,其金属性越;非金属元素越容易得电子,对键合电子的吸引能力越,电负性越,其非金属性越强;故可以用电负性来度量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的强弱。

周期表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周期表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

2. 同周期元素从左往右,电负性逐渐增,表明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

同主族元素从上往下,电负性逐渐减,表明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思考】对角线规则: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有些性质相似,被称为对角线原则。

请查阅电负性表给出相应的解释?3. 在元素周期表中,某些主族元素与右下方的主族元素的性质有些相似,被称为“对角线规则”。

查阅资料,比较锂和镁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铍和铝的氢氧化物的酸碱性以及硼和硅的含氧酸酸性的强弱,说明对角线规则,并用这些元素的电负性解释对角线规则。

4. 对角线规则【典例解悟】1.下列有关电负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主族元素的电负性越大,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一定越大。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电负性从左到右越来越大C.金属元素电负性一定小于非金属元素电负性。

D.在形成化合物时,电负性越小的元素越容易显示正价2.能够证明电子在核外是分层排布的事实是()A、电负性B、电离能C、电子亲和能D、电势能3.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分子内吸引电子的能力大小可用一数值x来表示,若x越大,则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在所形成的分子中成为负电荷一方。

下面是某些短周期元素的x值:(1)通过分析______<x(Mg)<________;______<x(N)<________。

(2)推测x值与原子半径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有机物结构式为:,在S—N中,你认为共用电子对偏向谁?__________(写原子名称)。

(4)经验规律告诉我们当成键的两原子相应元素电负性的差值Δx>1.7时,一般为离子键,当Δx<1.7时,一般为共价键,试推断AlBr3中化学键的类型是____________。

(5)预测元素周期表中,x值最小的元素位置____________(放射性元素除外)。

4.有A、B、C、D四种元素。

其中A为第三周期元素,与D可形成1∶1和2∶1原子比的化合物。

B为第四周期d区元素,最高化合价为7。

C和B是同周期的元素,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D为元素周期表所有元素中电负性第二大的元素。

试写出四种元素的元素符号和名称,并按电负性由大到小排列顺序。

A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D________,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检测】1. 电负性的大小也可以作为判断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尺度下列关于电负性的变化规律正确的是()A.周期表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大 B.周期表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逐渐变大C.电负性越大,金属性越强 D.电负性越小,非金属性越强2. 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X与Y形成化合物是,X可以显负价,Y显正价B.第一电离能可能Y 小于XC.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X对应的酸性弱于于Y对应的D.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HmY小于HmX3. 根据对角线规则,下列物质的性质具有相似性的是()A.硼和硅B.铝和铁C.铍和铝D.铜和金4. x、y为两种元素的原子,x的阴离子与y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由此可知()A.x的原子半径大于y的原子半径 B.x的电负性大于y的电负性C.x的氧化性大于y的氧化性 D.x的第一电离能大于y 的第一电离能5. 元素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增强的是()A.Na > K > Rb B.N > P > As C.O > S > Cl D.Si > P > Cl6. 对Na、Mg、Al的有关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碱性:NaOH<Mg(OH)2<A l(O H)3B.第一电离能:Na<Mg<AlC.电负性:Na>Mg>Al D.还原性:Na>Mg>Al7. X和Y是原子序数大于4的短周期元素,X m+和Y n-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原子半径比Y小B.X和Y的核电核数之差为m-nC.电负性X>YD.第一电离能X<Y8.X和Y是原子序数大于4的短周期元素,X m+和Y n-两种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X的原子半径比Y小B.X和Y的核电核数之差为m-nC.电负性X>YD.第一电离能X<Y9. 下列各元素原子排列中,其电负性减小顺序正确的是()A、K>Na>LiB、F>O>S C 、As>P>N D、 C>N>O【练习】1.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的三种微粒A n+、B n-、C,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的关系是C>B>AB.微粒半径的关系是B n-<A n+C.C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一种原子D.原子半径的关系是A<C<B2.美国化学家鲍林(L.Pauling)首先提出了电负性的概念。

电负性也是元素的一种重要性质,电负性越大,其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在所形成的分子中成为带负电荷的一方。

下表给出的是原子序数小于20的16种元素的电负性数值:(1)根据表中所给数据分析推测:同主族的不同元素的电负性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同周期中,电负性与原子半径的关系为:________。

(2)预测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应为________(填元素符号);估计钙元素的电负性的取值范围:______<Ca<______。

(3)预测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小的元素位小第________周期________族(放射性元素除外),其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一电离能I1是指气态原子X(g)处于基态时,失去一个电子成为气态阳离子X +(g)所需的能量。

下图是部分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I1随原子序数变化的曲线图。

请回答以下问题:(1)认真分析图中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将Na—Ar 8种元素用短线连接起来,构成完整的图像。

(2)从图分析可知,同一主族元素原子的第一电离能I1的变化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图中5号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

(4)气态锂原子失去核外不同电子所需的能量分别为:失去第一个电子为519kJ/mol ,失去第二个电子为7296 kJ/mol ,失去第三个电子为11799 kJ/mol ,据此数据分析为何锂原子失去核外第二个电子时所需的能量要远远大于失去第一个电子所需的能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业】1.下列元素原子半径依次增大的是( )A.C 、N 、O 、F B .Mg 、Al 、Si 、SC.B 、Be 、Mg 、Na D .Mg 、Na 、K 、Ca2.下列外围电子排布式(或外围轨道表示式)的原子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是( ) A.2s 2pB.2s 2pC.3d4s 2 D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同周期元素中,ⅦA 族元素的原子半径最大B.ⅥA 族元素的原子,其半径越大,越容易得到电子C.室温时,零族元素的单质都是气体D.同一周期中,碱金属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最大4.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所有的非金属元素都在p 区B.P 区的外围电子排布方式为3s 23p 3C.碱金属元素具有较大的电负性D.当各轨道处于全满、半满、全空时原子较稳定5.根据中学化学教材所附元素周期表判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K 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K 层电子数相等B.L 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 层电子数相等C.L 层电子为偶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L 层电子数相等D.M 层电子为奇数的所有主族元素所在族的序数与该元素原子的M 层电子数相等6.下列各组元素性质的递变情况错误的是( )A.Li 、Be 、B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多B.P 、C 、Cl 元素最高正价依次升高C.N 、O 、F 电负性依次增大D.Na 、K 、Rb 第一电离能逐渐增大7.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A 2+、b B +、c C 3-、d D -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D>CB.原子序数:d >c >b >aC.离子半径:C>D>B>AD.元素的第一电离能:A>B>D>C8.判断半径大小并说明原因:(1)Sr与Ba(2)Ca与Sc(3)Ni与Cu (4)S2-与S(5)Na+与Al3+(6)Sn2+与Pb2+(7)Fe2+与Fe3+9.A、B、C、D、E、F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的主族元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