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教学大纲复习课程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教学大纲(全国通用版)

小学科学教学大纲(全国通用版)

小学科学教学大纲(全国通用版)一、总体目标本科学教学大纲的目标是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促进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1. 科学基本知识:包括物质的性质、能量的转化、生物的生长与变化等基础知识。

2. 科学观察与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进行简单的科学观察和实验,锻炼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动手能力。

3. 科学方法与思维: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问题的探究,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

4.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习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要求1. 简明易懂:教学内容要简单明了,符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避免过于复杂的概念和术语。

2. 生动有趣: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

3. 实践探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探究精神,鼓励他们进行科学观察和实验。

4. 综合应用:培养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和引导,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验教学:通过进行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奥妙,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观察力。

3. 课外拓展:鼓励学生参与科学实践活动,如科学展览、科学竞赛等,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评估1. 多元评估: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 综合评价: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掌握、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等方面,给予全面的评价和反馈。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择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科学教材,结合教学目标进行教学。

2. 实验器材:提供必要的实验器材和设备,支持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观察。

3. 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生动有趣的科学实例和动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教师角色1. 引导者: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学大纲

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学大纲

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学大纲一、教学内容简介本学期的科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植物的生长和生活、动物的生长和生活、生物的多样性、物质的变化和运动、声、光、电、热等内容。

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初步了解生物和物质的基本特性,形成对自然界的基本认识。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植物和动物的基本生长规律,了解生物的多样性,并且能够初步认识物质的基本特性和各种能源的基本特点。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细心观察、勇于提问、主动思考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对生命和自然环境的尊重与热爱,培养探究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和信心。

三、教学内容1.植物的生长和生活(1)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植物的营养和光合作用-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长顺序(2)植物的繁殖-植物的有性和无性繁殖-植物的传粉与结果2.动物的生长和生活(1)动物的营养和呼吸-动物的食物链和食物关系-动物的呼吸作用(2)动物的运动和行为-动物的运动方式和特点-动物的行为习性和社会行为3.生物的多样性(1)生物的分类-动植物的分类和特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2)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生物体的适应特点4.物质的变化和运动(1)物质的分子构造-物质的基本构造与性质-物质的分子间的作用(2)物质的状态变化-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规律-物质的溶解和酸碱中和5.声、光、电、热(1)声的传播-声的产生和传播规律-声的反射和吸收(2)光的传播-光的产生和传播规律-光的反射和折射(3)电的产生和传导-电的产生和传导原理-电路的基本组成(4)热能的传导-热的传导和热的传播规律-热的膨胀和冷缩机理四、教学方法1.启发教学法: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

3.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或全班讨论,促进学生思想交流、知识共享。

五、教学资源1.教学资料:包括教材、教学课件、实验器材、多媒体教学资源等。

小学科学教学大纲

小学科学教学大纲

小学科学教学大纲一、前言科学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教学大纲依据我国《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和《科学课程标准》,结合我国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规定了小学科学课程的设置、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实验和探究能力。

2.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亲近自然的情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内容小学科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科学探究: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技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2. 身边的科学:了解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问题。

3. 自然科学:学习简单的自然科学知识,如天文、地理、生物等。

4. 技术及其应用:了解简单的科学技术及其应用,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

5.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教学要求1. 学生能运用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2. 学生能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3. 学生能了解简单的自然科学知识,形成初步的科学体系。

4. 学生能了解简单的科学技术及其应用,培养技术素养。

5. 学生能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五、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教师应以引导为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 实验教学: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科学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讨论式教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

4. 情境教学: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六、评价方法1. 平时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能力。

2. 书面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

小学科学教学大纲模板

小学科学教学大纲模板

一、课程名称小学科学二、课程性质《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科学探究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学科。

本课程旨在通过科学知识的传授、科学方法的训练和科学精神的培育,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2)使学生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3)使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调查、分析等科学探究能力;(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等能力;(3)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3.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3)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尊重事实的态度。

四、课程内容1. 课程模块(1)科学知识模块:包括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等;(2)科学探究方法模块: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资料分析法等;(3)科学态度与价值观模块:包括科学精神、社会责任、环境意识等。

2. 课程内容安排(1)一年级至三年级:以生活现象为载体,引导学生初步了解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等基本概念,培养观察、实验等基本科学探究能力;(2)四年级至六年级: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科学现象,培养综合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1. 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探究法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3. 结合多媒体技术,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4. 加强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六、教学评价1. 采用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2. 评价内容包括知识掌握、能力发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3. 评价方法包括课堂表现、实验报告、探究报告、作业、考试等。

小学科学教学大纲(全国通用版)

小学科学教学大纲(全国通用版)

小学科学教学大纲(全国通用版)一、引言本教学大纲是为了指导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工作,旨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提高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本大纲适用于全国各地小学的科学教学,确保教学内容的一致性和质量。

二、教学目标本教学大纲的目标是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科学知识,使其具备以下方面的能力和素养:- 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和推理,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能够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培养科学思维的能力;- 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培养科学实践能力,如观察、测量、记录和分析数据等;- 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内容1. 科学实验-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过程,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学生学会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学生了解安全实验的基本原则和操作规范。

2. 自然观察- 学生通过观察自然界的现象和事物,培养对自然的敏感性;- 学生学会描述自然现象和事物的特征,并进行简单的分类和归纳。

3. 科学知识- 学生研究基本的科学知识,如物质的组成、能量的转换、生物的特征等;- 学生了解科学发展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了解科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探究式教学-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做出预测,并通过实验验证和解释。

2. 合作研究-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进行实验和讨论,培养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学生通过相互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多媒体教学- 结合多媒体技术,使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形式展示科学现象和实验过程;- 增强学生的研究兴趣和理解能力。

五、评价方式1. 综合评价- 通过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和表现,评估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考试、测验等形式评估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 学生根据实验内容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复习资料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复习资料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一、什么是课程标准?什么是教材?课程标准:指由国家发布的关于学校课程建设和实施的纲领性指导文件,它确定一定学段的课程水平及课程结构。

是教材编写的依据教材:广义上指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凡有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和发展技能的材料都可以称作教材。

狭义上:教科书二、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经历了怎样的发展?1992:教学大纲、自然、从1-5/6年级2001:课程标准、科学、3-6年级2017:课程标准、科学、1-6年级三、我国小学科学教材经历了怎样的发展?(了解)自然—一纲多本四、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由哪几部分构成?1、前言2、课程目标3、课程内容4、实施建议5、教学案例五、目前大陆地区小学科学教材主要有哪些版本?(了解)六、什么是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它规定了某一教育阶段的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以后,在发展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期望实现的程度,它是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

七、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有哪些?科学知识目标(学段目标: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技术与工程),科学探究目标(学段目标: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搜集证据、处理信息、得出结论、表达交流、反思评价),科学态度目标(学段目标:探究兴趣、实事求是、追求创新、合作分享),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学段目标:科学技术与日常生活的联系、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联系、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八、课程目标对教师开展教学有啥用?指导作用:确定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九、什么是大概念?核心概念是位于学科中心的概念性知识,包括重要概念、原理、理论等的基本理解和解释,这些内容能够展现当代学科图景,是学科结构的主干部分。

十、什么是学习进阶?学习进阶是对学生在各学段学习同一主题的概念时所遵循的连贯的、典型的学习路径的描述,一般呈现为围绕核心概念展开的一系列由简单到复杂、相互关联的概念序列。

小学科学课程大纲

小学科学课程大纲

小学科学课程大纲一、课程目标本科程旨在培养小学生对科学的基本认知、观察和实验能力以及科学思维的培养。

通过学习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课程内容1. 生物科学1.1 植物科学- 认识植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花的结构及其传粉方式- 种子的结构和传播方式- 根、茎、叶的功能及特点1.2 动物科学- 动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 动物的饮食习性和生活习性- 动物的繁殖和生长过程- 动物的生态适应和保护意识培养2. 物理科学2.1 物质和能量- 不同物质的性质和特点- 物质的三态变换- 热和能源的产生和传递- 光的传播和反射2.2 声音和力学-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各种力对物体的影响- 磁力和电力的基本原理- 机械运动和简单机械原理3. 化学科学3.1 物质的组成和变化- 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物质的分子构成和元素周期表 - 酸碱与中性物质的区别- 常见气体和液体的特性3.2 实验探究- 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基本实验操作和安全意识培养 - 进行简单的化学实验- 实验结果分析和科学推理4. 地理科学4.1 自然地理- 认识地球的基本结构和组成- 地球的自然环境和地理地貌- 气候和天气的基本知识- 水资源和环境保护意识培养4.2 人文地理- 地图和地理方位的掌握- 人口和城市发展的影响- 不同地区的特色文化和传统- 探索和了解不同地域的风土人情三、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 提问和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 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的能力-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和合作学习-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释2. 实践性教学- 安排实验室实验和户外实地考察 - 进行观察、测量和记录实验数据 -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能力 - 加强学生对科学实践的体验和理解3. 综合性教学- 将不同科学知识进行综合讲解- 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知识的联系- 制定综合性的学习任务和项目- 提供实践应用的案例和问题四、评估方法1. 日常表现- 准时完成课堂任务和作业-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活动- 合理提出问题和解释观察结果- 完成课程设计和实践性任务2. 综合评价- 学习笔记和实验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课堂小测验和学习单元考试- 实践性任务和综合性项目的成果展示- 参与表现和团队合作的评价五、教材资源根据教学大纲,教师可选用符合国家课程标准的小学科学教材,配合相关实验教材和辅助教材使用。

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学大纲

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学大纲

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学大纲科目:科学年级:三年级下册教材: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a.掌握与生活相关的基础科学知识,如水的性质、空气的性质、物体的影子等。

b.培养观察和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动手能力。

c.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习惯和创新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a.注重启发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b.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c.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a.培养学生的勤奋好学、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b.通过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

教学内容:1.水的性质a.了解水的来源和用途b.探究水的形态转变c.掌握水的特性和性质d.进行简单的水的实验2.空气的性质a.了解空气的存在形式b.探究空气的重量和体积c.了解空气对物体的压力d.进行简单的空气实验3.物体的影子a.探究光的传播和光的成像b.了解物体的影子形成条件c.观察不同光源下的物体影子d.进行物体影子实验教学方法:1.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2.实验教学:结合教材内容,通过简单的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

3.情景教学:通过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和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4.合作学习:倡导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在实验和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评价方式:1.课堂表现评价: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积极回答问题、主动参与实验、观察记录等方面进行评价。

2.作业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表现,包括完成实验报告、思考问题等方面进行评价。

3.实验评价: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记录等方面进行评价。

教学安排:本学期共有10个学周,每周安排科学课2课时,共计20课时,教学内容和安排如下:第一周:水的性质-学生了解水的来源和用途-学生通过实验掌握水的特性和性质第二周:水的性质-学生探究水的形态转变-学生进行简单的水的实验第三周:空气的性质-学生了解空气的存在形式-学生从重量和体积两个角度探究空气的性质第四周:空气的性质-学生了解空气对物体的压力-学生进行简单的空气实验第五周:物体的影子-学生探究光的传播和成像-学生了解物体的影子形成条件第六周:物体的影子-学生观察不同光源下的物体影子-学生进行物体影子实验第七周:复习与测试第八周:实验复习与测试第九周:实验复习与测试第十周:期末总结和实验展示教学辅助手段:1.实验器材:准备简单易行的实验器材,如瓶子、纸张、灯泡、玻璃杯等。

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学大纲

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学大纲

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积极参与科学活动和实验,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2.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和方法,能够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界的规律,初步了解科学知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生活中的物体-认识物体的质地、形状、大小和颜色。

-了解物体是由什么制成的,认识一些日常物品的材料。

-通过实验和观察,初步认识物体的浮沉性和磁性。

2.第二单元:天气变化-认识四季及其特点,探究天气的变化规律。

-了解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学习防范自然灾害的方法。

-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天气形成的原因和过程。

3.第三单元:植物的生活-认识植物的部分和功能,初步了解植物的呼吸和生长。

-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植物的生命周期和生长环境的影响。

-培养学生爱护和保护植物的意识,学会种植和照料小植物。

4.第四单元:动物的生活-认识动物的多样性和分类,了解一些家禽、野生动物的特点。

-通过实验和观察,初步了解动物的生长和繁殖。

-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意识,了解动物保护的重要性。

5.第五单元:科学实验-学习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规范,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锻炼学生观察、思考和总结的能力。

-了解一些日常化学实验的规范和安全知识,培养学生安全意识。

三、教学方法1.启发性教学:通过提问、讨论和教师引导,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实验教学:通过一些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观察教学:通过观察一些自然现象或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4.合作探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分享,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1.考察学生对基本科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包括物体的特性、天气变化、植物和动物的生活等。

2.考察学生对科学实验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包括实验步骤的规范、观察能力和总结能力。

小学科学课程设计与大纲

小学科学课程设计与大纲

小学科学课程设计与大纲介绍本文档旨在设计一份小学科学课程的大纲,以帮助教师们更好地教授小学科学课程。

科学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的重要学科,因此课程设计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思考能力。

目标-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观察能力- 培养学生进行简单实验和探究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的运用能力课程内容一年级1. 科学观察和描述2. 物体的颜色、形状和大小3. 季节变化和天气观察4. 植物的生长和观察5. 动物的特征和分类6. 生活中的简单机械二年级1. 植物的种子和生长2. 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生存环境3. 简单电路和电池4. 天体运动和星座观察5. 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三年级1. 物体的浮沉和密度2. 空气的存在和压力3. 植物的光合作用和营养4. 动物的生殖和生长5. 声音和声音的传播6. 简单的化学反应四年级1. 植物的传播和繁殖2. 动物的消化和循环3. 物体的热传导和导热性4. 物体的光的反射和折射5. 水的循环和水资源的利用五年级1. 生物的分类和进化2. 物体的电传导和导电性3. 电流和磁场的关系4. 物体的声音和音乐5. 物质的三态变化和相变六年级1. 地球的运动和地理环境2. 物体的机械运动和力3. 物体的化学变化和化学方程式4. 物体的光的衍射和干涉5. 物质的分离和纯净化教学方法1. 观察实验:通过观察现象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和探究科学现象。

2.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合作进行实验和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问题解决: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解决,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

4.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应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5.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科学实验和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评估方式1. 学生观察记录2. 实验报告3. 小组合作评价4. 期中和期末考试总结本小学科学课程设计与大纲旨在通过简单的教学策略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小学科技文化及科学教育课程学习教学大纲纲要

小学科技文化及科学教育课程学习教学大纲纲要

小学科技文化及科学教育课程学习教学大纲纲要在带给学生科学知识的同时,还要带给同学们一点思考,对人类和社会的思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科学的态度关注人类的未来。

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注重科学素养的提高,注重对科学态度、科学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在培养科学精神的同时加强人文精神的教育。

四、课程进度表理论教学进程表周次教学主题要点与重点要求科学、技术的概念,西方1导论:科学与技术科学技术的起,中国古掌握科学的特征代的科技成就。

重点:科学的特征。

科学革命的突破,经典力2近代自然科学的初步发展学的奠基,近代科学的第了解近代科学的诞一次大综合。

重点:牛顿生的综合。

英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3第一次产业技术革命命,法国的产业革命和科了解蒸汽机技术革学的兴衰。

重点:蒸汽技命术革命。

天地演化的研究,物理学4近代自然科学的全面发展的进展,化学上的成就,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生物学的飞跃。

重点:能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德国的崛起,美国的崛了解第二次产业技5第二次产业技术革命起。

重点:电力技术革命,术革命美国崛起的原因。

狭义相对论产生的历史6物理学革命及其影响背景和创立,量子力学的了解相对论、量子若干基本概念及其意义。

力学重点:狭义相对论。

人类宇宙观的演化,日心7宇宙世界探索说,太阳和太阳系的起了解日心学、宇宙。

重点:研究太阳的双大爆炸重意义。

原子世界微观层次结构8深入微观世界和追求物质及规律,微观粒子的基本理解微观粒子的基统一性性质,微观世界的基本规本性质律。

重点:物质的结构。

地球系统,生态学的产9地球系统科学、生态学和生和发展,环境科学、了解地球系统科学环境科学环境问题。

重点:环境的研究对象问题。

DNA结构的建立,生命的10生命科学与智能探索,系起,人类的起及其智了解 DNA和基因的统科学与探索复杂性力的发展。

重点:生命的概念起。

高技术的定义,高技术的12当代高技术的崛起及其特特点,高技术革命;计算掌握高技术的特点点、计算机技术机时代的开始,计算机的网络化。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第五章 科学课程与教材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第五章 科学课程与教材

1、科学启蒙教育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2、科学启蒙教育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周围世界
3、科学启蒙教育使学生更好地适应学习和生活 的需要
理解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理念(课标P2—3) 1、对象问题。 小学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小学
生。
2、学生观问题。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3、学习方式问题。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第五章 科学课程与教材
1 第一节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 2 第二节 科学课程标准指导下现行版本的
实验教材分析
第一节 《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
一、课程标准的框架结构 标准共分5部分:
• 前言:简要说明标准产生的背景;科学素养的 内涵;小学科学课程的性质、任务以及改革 的基本理念。
4、用图表示科学课程的三维目标,阐述三者之 间的关系
第二节 科学课程标准指导下现行版 本的实验教材分析
一、实验教材的基本结构
教学目标: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内容: 1、统一科学概念(1)性质与功能(2)变化与
守恒(3)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4)演变与 平衡(5)系统、结构与平衡 2、科学统一过程与技能
4、知识体系:以结构框图的形式,给出了各个 目标领域知识展开的主要线索与相互关系。 原大纲只是以学科知识结构为线索,按教材 单元的顺序排列,割断了有些知识之间的相 互联系,对教学过程规定过死,抑制了教材 编写者在教材内容组织编排上的创造性,教 师也无法根据实际教学过程对教学内容做出 适当的取舍、综合或调整
8、案例运用 :
《标准》与原有教学大纲的又一个区别是大量 运用生动的案例。新的理念、新的目标、新 的操作除了叙述外,通过典型案例,不仅可 以帮助教师获得感性认识,理解这些新观念, 而且还能给教材编写者与教师以启示与借鉴, 启发他们通过模仿、改造到创新,共同参与 本课程标准的实施与完善。

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学大纲

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学大纲

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学大纲一、教材内容的概述1.本学期科学教学的主题为“生物和环境”,主要围绕自然界的生物和环境展开教学。

2.本学期主要包括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生物的生活习性、环境对生物的影响等内容。

3.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对生物和环境的观察能力和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掌握生物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如植物的根、茎、叶的结构和功能、昆虫的种类和特点等。

(2)了解不同生物的生活习性,如植物的生长、昆虫的进化和生活习性等。

(3)认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如温度、水分对生物的生存和生长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观察和描述不同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进行简单的实验和测量,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生物和环境的保护意识,关心和尊重自然界的生物。

(2)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重点1.植物的结构和功能生活中的植物有根、茎、叶三部分,它们的结构和功能各不相同。

重点介绍植物的根、茎、叶的结构和功能,并让学生做一些简单的实验,观察和探索植物的结构和功能。

2.昆虫的种类和特点昆虫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生物,种类繁多,特点各异。

重点介绍一些常见的昆虫的种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昆虫的生活习性和进化。

3.温度、水分对生物的影响环境对生物有着重要的影响,尤其是温度和水分。

重点介绍环境对生物的影响,如寒冷对植物和昆虫的影响、干旱对植物的影响等。

四、教学策略1.情境导入:以图画故事、实物展示等形式引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

2.观察实验法: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观察和简单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3.問答結合:教师提出问题,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解答,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4.多媒体辅助: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示生物的结构和生活习性。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科学课教学大纲(试用)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科学课教学大纲(试用)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科学课教学大纲(试用)一、课程背景本教学大纲适用于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科学课程。

科学是一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的重要科目, 通过科学的研究,帮助学生形成科学观察、科学实验和科学推理等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以下能力和素质:1.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和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2. 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探究能力;3. 提高学生的科学观察、实验和推理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5.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6.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科学伦理意识。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包括以下内容:1. 科学与日常生活:物体的性质与变化、生活中的能量现象、环境保护等;2. 科学探究:科学实验的规划和设计、数据收集和分析、实验结论等;3. 科学发现:科学家的发现和贡献、科学发展的历史和方法等;4. 科技应用: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和应用、科技创新等。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 探究式研究:通过实际观察、实验和讨论,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思考能力;2. 合作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4. 图像辅助:运用图片、图表等图像辅助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五、教学评价本课程将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1. 日常表现: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实验记录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实验结论等;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和期末考试,综合评价学生的研究情况。

六、教材参考本课程教材为教育部指定的小学科学教材。

教师可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教辅材料和参考书。

七、教学安排具体的教学安排由学校和教师自行制定,包括每周的教学课时、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等。

八、其他注意事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学伦理意识,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进行科学探究,营造积极向上的研究氛围。

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学大纲

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学大纲

三年级下册教科版科学教学大纲一、教学目标1.掌握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理解物质的基本构成和物质的形态变化。

2.认识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3.认识简单的能源和能源的转化,了解能源在生活中的应用。

4.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实验能力,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理解物质的三态及其相互转化的基本规律。

(2)通过实验观察和比较,认识物质的颜色、形状、大小、硬度、柔软度等性质。

(3)了解物质的熔化、凝固、汽化和液化等变化过程。

2.物质的构成和变化(1)了解物质的基本构成,认识分子和原子的概念。

(2)通过实验和观察,认识物质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3)了解物质的化学反应,如氧化、酸碱反应等。

3.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1)认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包括种子发芽、根、茎、叶和花的生长。

(2)探究动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如昆虫的变态、青蛙的变异等。

(3)了解生物的生活规律,包括呼吸、进食、排泄等生命活动。

4.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1)认识简单的生态系统,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2)通过实地考察和观察,了解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生存适应性。

(3)培养保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的意识。

5.能源和能源的转化(1)认识简单的能源,包括太阳能、水能、风能等。

(2)了解能源的转化过程,如水能转化为电能、光能转化为热能等。

(3)探索能源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节能用电、开发新能源等。

6.科学实验(1)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实验能力。

(2)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的操作技能,加强实验设计和观测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基本规律。

2.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和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3.能源的认识和能源的转化过程。

四、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探索物质的特性和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

2.观察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课程教学大纲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课程教学大纲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课程类别:学科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小学教育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48学时、2.5 学分其中实验学时:16学时一、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全面整体地了解和认识小学科学教育、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领会和具备先进的科学教育观;掌握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规划和设计、实施与评价的基本技能;养成将小学课程与教学技能提升为理论,自觉地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意识和态度;初步形成创造性地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增强参加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意识和能力。

二、课程教学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查找阅读与小学科学教育有关的课程标准、文献和典型案例,以获取丰富的感性经验和提高理论水平,同时进行研究性学习,设计实践,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具体从三方面看:(1)深刻理解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的价值,树立正确的科学教育观。

要求对科学、科学教育的含义、价值有正确的认识,理解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的内容、小学科学学习理论、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实施与评价等理论。

(2)加强实践,积极进行研讨、探究。

教师的实践、应变能力是科学课程与教学实施成功的基石,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经历多种实践途径,体悟并掌握教学策略,提高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实践能力。

三、先修课程《教育学原理》、《教育心理学》、《课程与教学论》和《自然科学概论》四、课程教学重、难点课程的重点在于如何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小学科学教育、课程与教学论的相关理论,形成正确的科学教育观。

课程的难点在于如何使学生掌握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的策略性知识,提高小学科学教育实践能力。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讲授、自学辅导、小组讨论、情景体验与设计实践相结合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2学时)1.教学内容(1)科学的定义与特征(2)科学、技术与社会(3)科学教育的意义与价值(4)学习《科学课程设计》的意义和方法2.重、难点提示(1)理解科学与技术的本质与区别,明确科学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新的科学教育观念。

小学科学课大纲

小学科学课大纲

小学科学课大纲一、引言小学科学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对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本大纲旨在明确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指导。

二、教学目标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思维和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对周围自然环境的现象、规律和变化进行感知和理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形成基本的科学知识和方法。

三、教学内容按照小学科学课程大纲的要求,教学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自然界和人类生活1.1 天空和天气1.2 地球和宇宙1.3 生物多样性1.4 植物生长和变化1.5 动物结构和功能1.6 人体结构和功能2. 科学探究2.1 观察和描述2.2 提出问题2.3 实验和验证2.4 归纳和总结3. 环境保护3.1 资源利用和保护3.2 环境污染和预防3.3 生态平衡和保护四、教学方法小学科学课程应注重体验、实践和探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方法可以采用以下几种:1. 案例教学:通过引入生活中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的应用。

2. 实验教学:通过设计简单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验证的能力。

3. 图片和视频展示: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生动的图片和视频,加深学生对科学现象的理解。

4. 课外观察: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活动,培养学生的自主观察和描述能力。

五、评价方式科学课程的评价应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和学习过程,注重综合评价。

评价方式可以采取以下几种: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验和写作能力。

2.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评价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3. 观察记录:记录学生在观察实验中的表现,评价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4. 综合测试:通过阶段性的综合性测试,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六、教学计划根据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师可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每个教学单元的具体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时序,以及课外拓展活动的安排。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实训大纲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实训大纲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实训教学大纲一、课程中文名称(课程英文名称):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二.课程编码:三、课程简介:《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是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方向的一门选修课。

本课程以中国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研究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特点,揭示小学科学教学理论,分析小学科学教学的三维目标、内容与教学规律,培养从事小学科学教学实践、把握与指导小学科学教学改革方向的能力。

培养小学预备教师能够了解我国小学科学课程改革的概况,明确小学科学课程的目标、内容,掌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的规律和小学科学教学的规律,掌握科学活动的技能与方法,理解并掌握小学科学教学评价的目的与方法,具备从事小学科学教育实践和教学研究的能力的专业人才。

同时,也为提高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与工作中能把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四、实训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实训,培养学习分析教材、处理教材、上好小学科学课程能力。

五、课程总学时:学时[理论:学时;实训:学时]六、课程总学分:学分七、适用专业和年级:小学教育本科八、实训项目汇总表:九、大纲内容:实训一感知教师角色【实训目的和要求】、初步了解备课、上课的基本要求与方法。

、通过实践,增强上课的感性认识(课感),为后继学习打好基础。

、初步认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意义,逐步发展上课理论指导上课实践的能力。

【实训内容】、以小组为学习单位,从小学科学教材中选定一课时内容,撰写教案。

(注:每个人要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小组讨论;每个小组统一选择相同的一课时,如果选择不同的二个课时,要求小组人员中一半的人是相同的,以便于更好地讨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上课实践练习,并在微格教室进行上课训练。

、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上课实训时,小组每一成员必须对其他同学的上课进行评价。

实训二感受科学课堂【实训目的和要求】、研究学习教学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践,提高上课的教师技能。

、认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意义,逐步发展上课理论指导上课实践的能力。

小学科学2023年新教学大纲

小学科学2023年新教学大纲

小学科学2023年新教学大纲引言本文档旨在为小学科学2023年的学大纲提供一个框架和指导。

学大纲的目标是为学生提供基本的科学知识和实践技能,并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本大纲将强调简单的策略和方法,以确保教学过程不涉及法律复杂性,并鼓励独立决策。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教学内容1. 科学常识- 介绍科学的定义和基本概念- 探索自然界中常见的现象和规律2. 科学实验- 研究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3. 物质和能量- 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分类- 了解能量的转化和传递过程4. 生物多样性- 介绍不同生物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依赖- 探索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方法5. 地球与宇宙- 研究地球的结构和运动规律- 了解宇宙的基本知识和天体运动的规律教学方法- 手实践:鼓励学生亲自进行实验和观察,培养他们的实践技能和观察力- 合作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促进彼此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情景模拟:创建逼真的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应用所学的科学知识教学评估- 学生表现评估: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的实验结果、课堂参与度等来评估他们的研究情况- 测验和考试:定期进行科学知识的测验和考试,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项目作业:布置科学项目作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实践总结小学科学2023年学大纲旨在为学生提供一个简单而有效的科学教育框架。

通过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我们希望能够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同时,采用简单的教学策略和方法,避免法律复杂性的涉及,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教学大纲,学生将能够获得基本的科学知识,并发展出解决问题和探索科学的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教学大纲《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教学大纲总学时: 10 学分:0.5理论学时: 8 实践学时: 2适用专业:农村小学全科教师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是农村小学全科教师专业的必修课程,是针对师范生入职小学以后能够胜任小学《科学》课的教学而开设的,它以最新的科学教育理论为引导,以综合性的实践与智慧性的策略知识为承载,以培养小学科学教育实践能力为基础,实现培养专业化的小学科学教师的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全面整体地了解和认识小学《科学》课程,不断加深理解现实中的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现象,获取小学科学课程开发研究与教学实施的基本策略与方法,学会运用小学课程与教学理论分析实际问题,形成初步的科学教育教学的能力和科学教学研究的意识。

二、主要内容、重点及深度理论教学部分:第一章科学教育概述(一)教学内容第一节科学的定义与特征一科学的定义二科学的本质特征第二节科学的多维视角一作为知识系统的科学二作为探究活动的科学三作为思维方法的科学第三节科学主义与伪科学、反科学一科学与科学主义二科学与伪科学三科学与反科学第四节科学、技术与社会一科学与技术二科学、技术与社会三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第五节科学教育与生活世界一哲学视域里的生活世界二科学教育与生活世界的疏远三回归生活世界的科学教育改革第六节科学教育与科学研究世界一科学家视野中的科学研究世界二科学教育与科学研究世界的隔绝三走进科学研究世界的科学教育第七节科学教育与科学历史世界一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科学世界二科学教育对科学历史世界的遗忘三面向科学历史世界的科学教育(二)教学重点理解科学与技术的本质与区别,明确科学教学的重要性以及新的科学教育观念。

(三)教学难点对新的科学教育观的理解(四)教学基本要求能够较为深入的理解科学、技术、科学素养的内涵与本质。

结合学生的活动,通过讨论与实例分析,引发学生深层次思考,深刻理解科学教育的价值。

第二章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一)教学内容第一节西方科学教育的发展一西方科学教育的产生二西方科学教育的发展三西方20世纪的科学教育第二节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一我国古代的科学教育二我国近代科学教育的兴起三我国1949年后教育的变革第三节科学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一西方科学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二我国科学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演变三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二)教学重点认识科学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相关性,理解我国科学教育发展的现实制约。

(三)教学难点对现代科学教育价值观的理解(四)教学基本要求以历史为主线,结合科学教育事件以及科学教育的领头人物展开分析。

使学生了解西方科学教育与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历程与实践经验,理解影响科学教育发展的各种因素,认识我国科学教育所取得的成就以及面临的现实困难与制约,认清个人肩负的历史责任与使命。

第三章科学教育的理论与指导(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心理学基础一儿童思维发展的阶段二儿童的学习动机三儿童的前科学观念第二节多元智能理论一多元智能理论的内容二多元智能理论与科学教育第三节建构主义理论一建构主义的兴起二建构主义科学教育观第四节 STS理论一 STS研究领域二 STS教育三 STS教育案例(二)教学重点各种学习理论的内涵、优点与不足以及在科学教育中的具体运用。

(三)教学难点STS理论及其实践(四)教学基本要求认识基本的科学学习理论以及在科学教育中的指导作用。

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在学生已有学习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教学案例,对科学学习理论进行概括与提炼。

第四章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公民科学素养一科学素养的内涵二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第二节国外的科学教育改革与目标一国外科学教育改革二国外科学教育目标第三节我国科学教育目标一我国小学科学课程目标二我国小学科学教学目标第四节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研制一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研制的背景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内容第五节小学科学内容标准与实施一小学科学内容标准的结构二小学科学课程的实施建议(二)教学重点我国现行科学课程标准关于小学科学课程观念的转变;科学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实验教材的结构与编写线索。

(三)教学难点新课程改革中科学课程教学理念的拓展(四)教学基本要求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了解当前主要实验教材的特点,分析教材编写的主要线索,阐述实验教材的编写思路,引导学生选择教材的某一课题进行分析,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第五章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一)教学内容第一节科学知识体系第二节科学探究第三节小学科学教材的编写一课程标准对教材编写的建议二我国小学科学教材的特点第四节小学科学教材介绍一冀教版教材二苏教版教材第五节小学科学课程典型教具及制作介绍(二)教学重点小学科学课程的主要教学内容,理解并掌握科学探究的本质、步骤、类型、过程技能,理解科学探究的思维方法,科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三)教学难点小学科学课程中科学知识的结构与层次(四)教学基本要求结合实际,让学生参与,分析小学的科学教学内容,让学生系统、全面的认识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

第六章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教学模式、教学过程(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一教学过程的本质二小学科学教学理念第二节小学生学习科学时的误解与教学一小学生在科学上的误解二理性对待小学生误解的方法第三节小学科学教学模式一基于知识传承的教学模式二基于探究发现的教学模式第四节小学科学教学伦理一科学教学中的生命伦理二科学教学中的公正伦理三科学教学中的宽容伦理第五节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程序与原则一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程序二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的原则第六节小学科学教学设计类型一学期教学设计二单元教学设计三课时教学设计(二)教学重点能够恰当确定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目标,选择有结构的探究材料,针对教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学的现实,合理选择教学模式,恰当安排教学过程。

(三)教学难点教学设计中科学探究过程的分析与规划(四)教学基本要求精选教学案例,结合教学实践,让学生主动参与,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使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能够合理针对每一节课进行教学合理的设计,选择合适的教学模式,有序地安排教学过程。

第七章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一)教学内容第一节美国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一美国小学科学教学思想二美国小学科学教学案例评析第二节英国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一英国小学科学教学思想二英国小学科学教学案例评析第三节日本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一日本小学科学教学思想二日本小学科学教学案例评析第四节我国香港小学科学教学案例一香港小学科学教学思想二香港小学科学教学案例评析(二)教学重点通过各国案例的典型分析了解科学教育改革的现状和趋势(三)教学难点类似主题教学内容不同国家教学设计等对比分析(四)教学基本要求精选教学案例,特别是结合学生教案设计过程中出现的困惑与发现的问题进行对比分析,让学生主动参与讨论,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第八章小学科学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教学内容第一节小学科学学习资源的分布一大自然中的科学学习资源二社区中的科学学习资源三网络媒体中的科学学习资源第二节小学科学学习资源开发的原则与途径一科学学习资源开发的原则二科学学习资源开发的途径第三节小学科学学习环境的创设一安全的教学环境二探索性的教学环境三课堂教学环境设置(二)教学重点了解科学课程资源的内涵、作用与类型,理解各种资源的特点与价值,能够积极主动开发与利用科学课程资源。

(三)教学难点各种资源的特点、价值与开发(四)教学基本要求充分借助网络学习平台以及学校的信息资源,以研究性学习的方式进行思考、探讨。

实训教学部分:实验微格教学模拟(一)实验内容学生分组,每人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课例进行准备,在微格教室进行试讲活动。

(二)实验过程1、每个小组进入一个微格教室,并且安排好迅训练顺序;2、每位小组成员进行10-15分钟的科学课程教学,并根据课题内容适当进行板书,录像;3、通过录像进行小组评议;4、每人完成教案修改并撰写教学反思(三)实验教学基本要求教师要在实验前对学生的教案设计进行指导,实验中重点让学生讨论与感受教学语言与生活语言的差别、科学语言的严谨性,培养科学语言表达能力,形成良好的表达习惯。

(四)实验设备和材料黑板粉笔电视机录像机(五)实验学时2学时三、学时分配表四、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和主要环节《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只上前五周,采用课堂讲授、小组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除了课程内容外,还要加强学生自学环节的管理,教师布置相应的学习任务,并要求学生保证一定时间用于自学。

课程成绩的考核包括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两部分,形成性包括学习出勤与作业、教案设计、说课试讲等,占40%,终结性考核为期末闭卷考试占60%。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先修课程: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

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论是在教育学课程基础上对小学科学领域课程教学等具体探讨,是教育心理学等课程在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应用和延伸。

后继课程:教育实习。

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论为教育实习奠定了基础。

六、建议教材与参考教材建议教材:《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论》,刘德华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参考书:(1)《小学科学课程与教学》,张红霞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小学科学教育》,赵学漱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3)《新小学科学教育》,(美)沃泽曼、(美)伊芙妮著,宋戈、袁慧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小学科学教育概论》,陈华彬、梁玲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执笔:审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