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尔的内驱力降低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于某一特定的本体感受刺激可能有许多可能的外显反应,存在许多 条到达目标的路线,但最可能的那条是使动物最快到达目标的路线。
赫尔的内驱力降低说
赫尔系统中派生的中介机制
三、强化时间梯度 (1)一类是以条件刺激(cs)与无条件刺激(ucs)之间 的时距为基础的,这主要表现在经典条件作用中(0.5秒时 间最好)。 (2)另一类以反应与强化之间的时距为基础的强化时间梯度, 这主要表现在操作条件作用中。
赫尔的内驱力降低说
赫尔学习理论的基本公设 1、定义 诱因: 驱使有机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外部因素。与 它相对应的概念是内驱力,存在于机体内部的动机 因素是内驱力,存在于机体外部的动机因素是诱因。 2、种类 ①个体因趋向或取得它而得到满足时,这种诱因 (如食物)称为正诱因。 ②个体因逃离或躲避它而得到满足时,这种诱因 (如电击)称为负诱因。
赫尔的内驱力降低说
赫尔的内驱力降低说
内驱力降低说与其他行为主义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3)斯金纳只是简单认为强化物是能够提高反应发 生率的任何事物,而桑代克提到了事件模糊不清的 满意或苦恼反应(效果率),对赫尔来说强化是驱 力降低,而强化物是能够降低驱力刺激。
赫尔的内驱力降低说
内驱力降低说与其他行为主义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4)斯彭斯认为诱因是重要的,因为它们激发学生 将他们学到的东西变成行为,通过把诱因把表现连 接起来而不是与学习联系起来,斯彭斯的观点和班 杜拉和托尔曼观点接近。 (5)斯彭斯的部分预期目标反应可以被看做是格思 里的一种动作-产生的刺激,都是为了说明有机体 在达到目的以前反应不止的原因。
赫尔的内驱力降低说
赫尔学习理论的基本公设(驱力) 1 、定义
驱力:是指个体由生理需要(如食物的需要、性的需要、逃避痛苦 的需要)所引起的一种紧张状态,它能激发或驱动个体行为以满足需要, 消除紧张,从而恢复机体的平衡状态。
2、种类
(1)原始驱力:有些驱力来自内部刺激,不需要习得,成 为原始驱力。 (2)获得性驱力:有些驱力来自外部刺激,是通过学习得 到的,成为获得性驱力。
赫尔的内驱力降低说
赫尔学习理论的基本公设 实验表明: (1)训练次数越多,消退速度越慢。
(2) 禁食时间越长,消退速度也越慢。 实验结论:行为强度取决于动物在测验期 间的动机状态和以往的学习量。
赫尔的内驱力降低说
赫尔学习理论的基本公设(习惯) 1、定义: 习惯:特定刺激引起特定反应。 2、两个公设: (1)习惯取决于强化次数 (2)习惯的形成是驱力还原的结果
赫尔的内驱力降低说
赫尔学习理论的基本公设(习惯) 习惯强度: 它指的是刺激与反应联结的强度,随着刺 10 激与反应之间被强化匹配次数增加,该联结 习惯强度也增加。 S=1- 10
-0.0305 n
-0.0305 n
赫尔的内驱力降低说
赫尔学习理论的基本公设(习惯) 这一公式会产生负加速学习曲线,早期强 化匹配比晚期强化匹配对学习产生的影响更 大。
赫尔的内驱力降低说
赫尔学习系统中的其他变量 反应抑制支持了集中练习与分散练习之间 差异的研究,研究表明,分散学习比集中学 习更好。
赫尔的内驱力降低说
一、部分预期目标反应
当一个中性刺激与初级强化相匹配时,它会呈现出自己的强化特性,也 就是说它会成为刺激强化物。
赫尔的内驱力降低说
赫尔系统中派生的中介机制 二、习惯族系等级系统
二、斯彭斯对赫尔公设系统的修正 E=H( D+K)
(1)H习惯强度:习惯强度并不依赖于强化,无论何时,只 要在某种情境中做出某种反应,这种反应习惯就会加强。
(2)K诱因动机:等于部分预期目标反应(rG), 斯彭斯 就把赫尔的诱因动机(K)与部分预期目标反应(rG)这 两个概念合二为一了,这一方面简化了赫尔的理论,另一 方面也消除了诱因动机(K)原有的不确定 。
赫尔的内驱力降低说
赫尔学习理论的基本公设
实验结论: 强化量本身并不影响学习或习惯的形成, 强化量是通过某种动机变量来影响操作水平 的,这个动机变量即诱因。
赫尔的内驱力降低说
赫尔学习系统中的其他变量 反应性抑制:是由于肌肉活动有关的疲劳 引起的,由于这种抑制与疲劳有关,当有机 体停止操作,它就会自动消失,反应性抑制 可以解释反应抑制来解释条件反应在消退之 后的自然恢复
赫尔的内驱力降低说
赫尔的最终理论体系
赫尔的内驱力降低说
对赫尔理论的评价 优点: (1)赫尔对心理学的最大贡献是建立完全科学 和系统化的行为理论这一终极目标的价值。 (2)赫尔的理论论述了大量行为和认知现象, 其理论的范围连同对变量的精确界定,引起 了许多详尽的论证。
赫尔的内驱力降低说
对赫尔理论的评价 缺点: (1)他试图形成一个包射一切理论体系是不 切实际的。 (2)赫尔过于醉心于用数学公式来构建行为 系统,以至于在某种意义上成为嗜好数学 的牺牲者。
Fra Baidu bibliotek
三、赫尔与斯彭斯对泛化与辨别的解释
赫尔学习理论的影响— —斯彭斯定量刺激-反应理论
赫尔论泛化:两个刺激越是相类似,其中任何一个刺激就越有可能代替 另一个刺激引起条件反应。这两种刺激在同一维度上的差异,可以被 描述为这一维度的泛化梯度。他还强调,习惯强度和反应潜能的泛化 是随驱力强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斯彭斯论辨别:(1)条件性抑制会形成一种负刺激并会泛化到整个刺激 维度上去;而习惯则会形成一种正刺激它也会沿着刺激维度把习惯强 度泛化到这一刺激维度的其他点上,这样正刺激与负刺激的 差异就构 成了最终的刺激强度。 (2)基本假设是:①形成正刺激(S+)的习惯强度随每 一次的强化而增强;②形成负刺激(S_)的抑制性潜能随每一次不强 化而增强;③兴奋性潜能和抑制性潜能都会泛化到其他刺激上去;④ 正刺激(S+)泛化的量值大雨负刺激(S_)泛化的量值;⑤兴奋过程 与抑制过程是以代数方式相互作用的;⑥最有相对最强习惯潜能的刺 激最有可能发生反应。
四、赫尔学习理论的影响——斯彭 斯定量刺激-反应理论
一、斯彭斯的基本观点 (1) 斯彭斯认为,研究心理学的最终目的,是要 在刺激-反应联结的参照系内,使行为理论在较高 水平上得到精确的量化。 (2)他的基本假设是:行为具有足够的秩序和规 则,是可以对行为作出合乎规律的描述的。
赫尔学习理论的影 响——斯彭斯定量刺激-反应理论
赫尔的内驱力降低说
赫尔学习理论的基本公设
一、一级学习系统: P=D×H
(1)赫尔认为,驱力(D)、习惯强度(H)共同决定了 个体的有效行为潜能(P),它们的相互关系可以表示为: P=D×H
赫尔的内驱力降低说
赫尔学习理论的基本公设 一、一级学习系统: P=D×H 实验证明:
威廉姆斯和 佩林的实验
赫尔的内驱力降低说
二、二级学习系统
Ser=K×D×H
赫尔认为,驱力(D)、习惯强度(H)、诱因 (K)、共同决定了个体的有效行为潜能(Ser), 它们的相互关系可以表示为 Ser=k×D×H
赫尔的内驱力降低说
赫尔学习理论的基本公设 二、二级学习系统 Ser=k×D×H 实验证明
克雷皮斯的实验 克雷皮斯的 实验
强化延迟越久,对学习的妨碍也就越大。而且,离目标 近的刺激-反应联结,比离目标远的联结够强些,其联结的 强度是根据离目标距离远近按顺序递减的。
赫尔的内驱力降低说
赫尔的最终理论体系 赫尔的理论中有三种变量(1)自变量,由 实验者系统操作的刺激事件。(2)中介变 量,发生在有机体内部,又不能直接观察 的过程。(3)因变量,为了确定自变量是 否有效应而由实验者操作的行为的某一方 面。
赫尔的内驱力降低说
1 2
3
赫尔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与公设 赫尔学习理论的中介机制 赫尔学习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赫尔的内驱力降低说
Clark L.Hull:赫尔(1884-1952),美国心理学家, 新行为主义代表人物之一。主要著作有《心理、 机制和适应性行为》、《行为纲要》等。1936年 当选为国家科学院院士,同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 会主席。 (1)构建假设-演绎行为主义体系,把学习定律 加以数量化,坚持和发展严格客观的行为主义途 径。30年代至60年代间,其学习理论是最占优势、 影响最大的学说之一。 (2)他专门从事关于概念的形成、能力倾向测 验、烟草的效应和催眠术的研究。三、四十年代, 他以提出一套新的行为理论而出名。他在该校任 教23年中,培养不少心理学人材。著名心理学家 彭斯(Kenneth Wartenbe Spence,1907~1967)、 米勒(Neal Elgar Miller,1909~)、吉布森 (Eleanor J.Gibson,1910~)等人,均跟随赫尔 做过研究。1935年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
赫尔的内驱力降低说
内驱力降低说与其他行为主义理论的联系与区别 (1)赫尔的刺激泛化理论表明:相似条件发生的学 习会迁移到新的学习情境中,实质上描述了桑代克 的训练迁移相同要素理论。 (2)部分预期目标反应:当一个中性刺激与初级强 化相匹配时,它会呈现出自己的强化特性,也就是 说它会成为刺激强化物.是巴甫洛夫经典条件的作 用在迷津学习中的运用。
赫尔的内驱力降低说
赫尔的教育观(实际运用) (1)焦虑是学习中的一种驱力,鼓励学生可以通过 成功降低焦虑是课堂学习的必要条件,过少的焦虑 不会引起学习,过多的焦虑破坏学习,中等焦虑的 学生处于最佳学习状态,因而被容易教授。 (2)仔细的分配练习,这样抑制才不会逐渐增加赫 尔式的教师把教授的主题分散,这样学习者才不会 增加干扰学习的疲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