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自我提高内驱力的培养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认为自我提高内驱力的培养,就是让学生不断的获得成功,在成功中进取,在获得中提高。在这一点上,除了像以往一样在教学时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外,还应充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让每位学生都有他喜欢学习的一面,这样学生就容易获得成功。与此同时就得在全班或小组中肯定他、表扬他、鼓励他,这样学生的自我提高内驱力就会被唤醒,学生就会朝着自己喜欢或个性化的方向不断的进取。

如:四年级《假如我是汽车设计师》一课中,我在对知识点——汽车的构成分析中主要还是让学生自己去识图讲图,并用已经做好的模块拼搭。任务再简单不过了,但就是这样简单的任务也得拍拍他们的马屁,让他们沾沾自喜,从而使他们往更高的方向进取。当他们把自己的经验还带给自己的小组成员时,使得每个同学的自我提高内驱力被唤起,成功的喜悦和不甘落后的信心使他们的学习动力被充分调动,在接下的任务中再让他们不断的得到肯定和表扬,完成教学目标自然早已不在话下,事实也已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按照现代认知心理理论,有三种内驱力对学生的学习起着重要推动作用。即认知内驱力、附属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是指儿童因好奇心而萌生的求知欲。儿童从小就有好奇心,对未见过的一切事物都好奇,爱看爱问,并渴望了解,从而产生求知欲,形成学习动机。显然,具有趣味性的知识容易激起儿童的好奇心。教师如果能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充分利用学科知识中的固有的趣味成分,合理采用有利于激发好奇心的教学手段,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附属内驱力就是小学生得到长者认可从而间接的提高“地位”的动机。小学生希望自我能力显示给他人看,从而求得别人的理解、承认和赞许。一旦这种愿望、心理得到满足,便会产生学习的内驱力。那么如何调动学生的附属内驱力呢?首先,要提供机会,努力让学生自我表现。其次,对学生要少批评,多表扬。

随着年龄不断增长,儿童自我意识相应增强,他们希望在家庭和同学中获得地位,希望在同学中有威信,受到尊重。这种借获得成绩来提高地位的学习动机,称为自我提高内驱力。满足小学生自我提高的愿望,可有效激发学生的这一内驱力。在教学中,尽量让学生多自我表现,使小学生进行无休止的追求。(武广霞)

学习动机是指推动和维持学习的心理动因。产生学习动机的基础是学习需要。学习需要是指社会和教育对学生提出的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反应。在社会和教育的影响下,学生把社会和教育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要求,即

“我要学”。学习需要并不等于学习动机,有的学生有学习动机但没有学习行为。从学习需要到学习行为之间有一转化过程中,这个过程需要诱因的。例如: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谐的师生关系、有趣的教学内容、先进的教学方法等等。

学生的学习有什么内在因素促使学生把自己的行为指向学习呢?我认为:主要有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又称认知的动力,是以求知作为目标,以了解要解决的知识为目的的求知欲望。这种内驱力不是指向各种奖励,而是指向学习任务,因而在学习中具有稳定性、内驱性。认知内驱力主要包括好奇心与求知欲两个因素。

好奇心是认知内驱力的重要因素,是人的一种本能。求知欲是人们积极探索知识的一种心理状态。求知欲是在好奇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常对某件事物产生好奇心就会导致对某事物的探究。因此好奇心是求知欲的先导,求知欲是好奇心的升华。

自我提高内驱力又称自我提高的动机。这是一种因自己的能力或成就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而引起的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对学习有重大促进作用,学生为了赢得在学校中的一定地位而使自己有一个相应的学习成绩或能力特长而努力学习。自我提高内驱力是自尊心的需要,自尊心是自我提高内驱力的基础。

附属内驱力又称为附属的动机,它是指个体为了得到长者们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把工作做好的一种需要。它既不是直接指向学习任务,也不是把学习的成功看作是赢利地位和自尊的手段。

上述三种内驱力在学生身上普遍存在,但它的比重因个性心理特征、年龄、性别、家庭影响的不同而不同。

学习动机的作用:

学习动机有两个主要作用:即动力作用维持作用。

1.动力作用

学习动机对学习的推动功能主要表现在学习目的上。一个有明确学习目的的人,在学习上有进取、主动性、自觉性。这种进取性、主动性、自觉性有强弱之分,这种强弱与学习目的的层次是分不开的。低层次的学习目的是指为个人的利益而学习,也就为私而学,为了自己的名利、地位,为了找一份好工作,为了赚大钱,为了过舒适的生活而学习。这种人在学习上一时也会有动力,但是遇到大的挫折容易动摇,就会失去学习的进取性、主动性、自觉性。高层次的学习目的是指那种为国家、为人类利益而学习,亦为而学。这种学习目的是一种高尚的学习目的,是一种可贵的抱负。有了这种巨大的精神动力,能克服学习上的种种困难,取得学习上的巨大成功。如革命领袖毛泽东、周恩来等均是在青少年时期就有了为人类的解放事业而学习的学习目的。正是这种高尚的学习目的,推动了他们刻苦学习。

学生具有高层次的学习目的是我们所期望的。但对于低层次的学习目的,不应一概反对,有儿童时期具有这种学习目的的学生总比没有学习目的好,因为它对推动学习具有一定的意义。教师的任务是设法把低层次的学习目的上升到高层次的学习目的。其实大多数学生可能是混合型的学习目的,即既有低层次的学习目的,又有高层次的学习目的,只有少数精英才有可能只具有高层次的学习目的。

2.维持作用

学习动机形成后,对学习的推动并不立即消失,它要持续下去。学习活动是充满挑战性的活动,学习中充满种种困难,如果这个困难补克服了,就会产生一种喜悦。例如:做题目时遇到了拦路虎,一时解不出来,经过苦苦思索后解出来了,会十分高兴。这种情况多次出现后,个体就会对学习产生兴趣,这种兴趣也会推动学习,使学习动机得到强化。这种强化多了,就会不断地推动学习活动的持续进行。反过来,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不断地在困难面前屡吃败仗,如果学习动机不强烈的话,就可能丧失学习兴趣,导致学习动机的消退。所以,学习动机的持久维持与否是学习动机强弱的主要标志。

学习动机的激发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呢?我认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认知内驱力的激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