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赤壁赋赏析(一):

走出心灵的阴霾

──佳作《赤壁赋》赏析

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因乌台诗案,苏轼被贬黄州。为了排遣内心的苦闷,他除了礼佛参禅,就去赤壁矶头欣赏自然,畅游长江。佛道思想的影响、天地灵气的启迪与对历史人物的深思,使苏子逐渐走出心灵的阴霾。而其重要的标志,就是这篇震烁古今的名篇──《赤壁赋》。

文章开篇描述一幅如诗如画的月夜秋江美景:凉爽的秋风徐徐吹来,江面上荡起漾漾的微波,一轮明月从东山冉冉升起,月光下的薄雾如轻纱般笼罩在江面上,水天一色,浩浩渺渺,茫无际涯。应对迷人的景色,作者忘情地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情个自禁地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人间的一切烦恼、个人的不幸遭遇都一下子抛于脑后,他进人到一种飘飘欲仙的陶醉状态,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拘组词

而正当饮酒乐甚的时候,箫声响起。这如怨如慕,如泣如诉的箫声,其实正是苏轼心迹的折射。作者忘情于月夜秋江,但没有忘身。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于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桂棹兰桨是文人的自喻,美人是理想君主的象征。苏轼扣舷而歌的喜悦背后隐藏着一抹哀愁──一个不被重用反遭迫害的落魄文人的幽怨。借客之箫声,他奏响了一支哀婉、凄切的心曲,余音袅袅,不绝如缕,如潜蛟舞于幽壑,如嫠妇泣于孤舟,从而给原本优美的景色涂上一层淡淡的悲哀,为下文的主客问答奠定了基调。

值得注意的是,赋文中的主客未必是两人,问答本身兴许就是苏轼内心的自我剖白。此时此景,作者精骛八极,心游万仞,从眼前的赤壁,联想到三国的曹操,其用意颇深。曹操固一世之雄,曾破荆州下江陵,曾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结果不也有困于周郎之时?而今安在哉?两相比较,自己但是一个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驾一叶之扁舟,举匏樽以相属的官宦小吏,曹公的身份、功业与自己可谓判若云泥。突然间,苏轼意识到了自己的渺小,仿佛一个寄生在天地之间小虫儿字里行间,虽流露出人生短暂的思想,而实质却是其心理变化的一个转折──消极的思想深处正在酝酿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内心骚动。只是,这飞仙与明月并非什么求仙隐逸,而是文人早年忠君报国、经世济时的理想。知不可乎骤得,苏轼此时才恍然明白,当年进谏神宗皇帝所说的欲速则不达正印证在了自己的身上。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接下来的这段精辟的阐述,可说是苏轼走出其心灵阴霾的真实写照。透过对水与月逝者如斯盈虚如彼的深刻观照,作者捕捉到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生命本真。于是哀吾生之须臾没有了,羡长江之无穷消失了。他最终彻底顿悟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多么开阔的胸襟!多么旷达的精神!跳出心灵炼狱的苏轼开始尽情享受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个性说说心情短语

你瞧,这就是阴霾散尽的苏轼,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这就是跳出炼狱的苏轼,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赤壁赋赏析(二):

《赤壁赋》是宋朝大作家苏轼的一篇著名作品,是一篇散文赋,实际上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北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一零八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为黄州团练副使,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实际上是罪人,宋神宗规定他不得擅去安置所,不得签署公事,应思过而自新。他的处境、情绪也就可想而知了。这是他政治上最失意苦闷的一个时期,当同时又是他创作上丰收的时期,他前后写出了《赤壁赋》、《后赤壁赋》、《赤壁怀古》(念奴娇)等著名作品。

文章刚一开头,作者就用秀丽的字句,简明的笔法,写出了时刻和自然风光,使人置身于诗情画意之中。赋的起首三句从壬戌之秋到游于赤壁之下,点明了时刻、地点、人物以及人物的活动。作者应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江景,从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这些动作上,已经表现出愉快的情绪,之后作者以轻快的笔触,写出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样欢快的语调,白露点明是秋天,横江点明地点是在江上。表现出了在清风明月之间,架舟行驶江面所引发的快感: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作者写出了飘飘欲仙的神态,好像身体在天空里,架着风飞行,脱离了现实社会,抒发了作者心旷神怡的情绪和飘然欲举的超然之乐,情和景已经到达融合的境地。此时的泛舟感受,也就是东坡词里的我欲乘风归去的情绪。至此,苏轼出游的乐趣到达了高潮。

读此段文字,我们好像也成了作者的客人,坐在苇叶般的小船上,有着同样的飘飘欲仙的感觉。个性是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这句,其中徘徊二字,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天上的满月,似乎也像游人一样,深深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真是妙不可言。

紧之后下一段,作者又描述游人怎样饮酒乐甚,扣舷而歌。有清风,有明月,有山景,有水波,手握酒杯,对酒当歌,朋友们敲着船舷唱: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渺渺兮予怀,望美人兮天一方。歌词的大意是桂木做的棹呵,木兰做的桨,桨儿摇击着水里的月光,逆流而上,波影俱动,应对这良辰美景。我心怀悠远,遥望伊人在天的另一方。什么叫空明?一轮明月,映在水中,水中之月,就是空明,什么叫流光?月光照到水面,随着水波流动,就是流光。棹桨拍打着水中月就是击空明,小船在荡漾着月光的江面逆流而上就是溯流光。眼前的美景引起游人的游兴,主人和客人又都是风流人物,对景怎能不怀人呢?

接下来作者又写道: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客人吹箫伴奏,其声呜呜然。先是笼统地写箫声呜呜,是那样的低沉、沉闷。如怨如慕,如泣如诉。那里用了四个如字,箫声好像有无限的忧怨,无限的思慕,好像在低声哭泣,又好像在诉说自己的衷肠,那里既写出

了箫声,又反映了吹箫者的情绪。余音袅袅,不绝如缕。此处是用粗细来形容声音的高低,怎样如缕呢?这是用线来形容声音细微而长,将断不断的样貌。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那里是写箫声的作用和力量。不好说是人听了,就是动物蛟龙听了也飞舞起来了,一个寡妇独处孤舟中,听到箫声想到自己身世凄凉,不禁泣下。本来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此刻客人吹出这样的箫声,苏轼必然要问为什么?这就引出了对人生、对宇宙看法的大问题来,情节发展极为自然。文章写道: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何为其然也?’愀然是写苏轼忧愁的面部表情,还写了一个动作正襟危坐。原本扣舷而歌比较随便,此刻听了这箫声,整了整衣襟,端正地坐着,不像刚才那么悠闲自在了。向同伴问道:箫声为什么这样哀怨呢?客人的回答:‘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这不是曹公孟德的诗么?曹操的诗不少,为何只想

到这两句?作者来到孙、曹交兵的赤壁,自然联想到是曹孟德;月明之夜,自然联想到月明星稀这句诗。此处有借孟德之诗,写眼前之景。下方把自己和曹操进行了比较:曹操当时是舳舻千里,旌旗蔽空,而你我只是驾一叶之扁舟;曹操当时是酾酒临江,横槊赋诗,而你我只是举匏樽以相属。曹操是固一世之雄,而你我是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这一段关于历史人物人物的凭吊,写得画面鲜明、资料集中,读起来音调铿锵,气势磅礴,再现了曹操当年沿江而下时舳舻千里,旌旗蔽空的盛大场面和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英雄气概。但是象曹操这样的英雄而今安在哉?真是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更何况我们这些侣鱼虾而友麋鹿的人物呢?因此只好把悲伤的感情寄托在箫声之中了。那里表现了理想与现实的深刻矛盾。客人的议论,实际上是提出了一种对宇宙对人生的看法。

最后一段,苏东坡以回答客人的方式,提出了另一种对宇宙对人生的看法,他紧扣水月,阐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联,来攻破客人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理想。作者向客人指出,世界上的事物如同眼前的江水和明月一样。江水日夜流,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而江水实际上并没有消失:月亮有圆有缺,而月亮实际上并没有亏损。因此,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我们若从变化的角度来观察,那么一眨眼之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我们若从不变的观点来观察,那么万物包括你我,都是无穷无尽的,你何必羡长江之无穷,抱明月而长终呢?苏轼的回答,反驳了客人的虚无看法,阐明自己从宇宙的变化中看到人类和万物同样永久地存在着,给予人生以用心好处。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不是我们所有的,虽一毫而莫取。那么我们有什么呢?我们有江上的清风,东山之上的明月,听到的是风声,看到的是皎洁的月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能够共同享受。作者这种对人生和宇宙的看法,是健康的、乐观的。比唐代诗人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更为达观,与东晋诗人陶渊明的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精神相类似。

苏东坡的这一番话把客人说服了,于是在文章的最后出现了这样的场面:客喜而笑,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客人转悲为喜,相视而笑,洗净酒杯重新斟酒。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写菜肴果品全部吃光,杯子盘子一片狼藉,反映了高兴的情绪。于是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由于情绪舒畅,睡得香,等到睁开眼睛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