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物质分类学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教学设计 第二章 第三节 第一课时 《物质的量》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第一册教学设计 第二章 第三节 第一课时 《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教学设计——联系宏观与微观的桥梁一、教材分析在系统学习“物质分类及其变化”之后,本章从常见无机物及应用入手,既进一步补充了丰富的感性认知材料,又可为后面继续学习其它元素及其化合物、建构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了解化学反应与能量等理论知识打下基础。

在宏观定性研究物质的基础上,引入一个新的物理量—物质的量,从定量的角度再认识物质的性质和物质之间发生的反应,教材在内容编排上注重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引导学生建立可称量的宏观物质与不可称量的微观粒子间的联系,初步建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核心素养,为后面进一步研究分子、原子及离子间的相互作用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学习了原子、分子、电子等微观粒子,学习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和常用的物理量及其对应的单位,这是学习本节课的知识基础。

但是本节课的概念抽象,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转化难度高,新旧知识会产生认知冲突,而且学生对知识的归纳、整理和迁移能力尚还欠缺,这些需要教师善于引导,巧妙地设置问题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并与同学交流,从学生认识基础出发,加强直观性教学,采用设问、类比启发、重点讲解并辅以讨论的方法,引导学生去联想,运用迁移规律,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新知。

三、素养目标【教学目标】1.认识化学科学研究需要实证与推理,注重宏观与微观的联系。

2.了解物质的量及其相关物理量的含义和应用,体会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的重要作用。

3.能基于物质的量认识物质组成及其化学变化,知道从定量的角度认识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的相互关系是研究化学问题的科学的化学方法之一。

【评价目标】1.通过了解生产生活、科研中的多重计量方法,认识化学计量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实际需要,发展定量研究的意识。

2.通过对比、类比、归纳、演绎等多种思维活动,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的含义和应用。

3.能基于物质的量认识物质组成及其化学变化,实现物质的量、粒子总数、质量之间转化,落实“微观-宏观-符号”的三重表征。

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学案: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

湖南省衡阳八中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学案: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

其次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简洁分类法及其应用)编号8【学习目标】1.能依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知道元素可以游离态和化合态两种形态存在,能从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理解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概念,把握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2.通过实例分析、总结各类物质的性质及相互关系,构建学问体系。

3.体验争辩一类物质与其他类物质之间反应关系的过程与方法,享受科学探究的乐趣,积淀科学素养。

【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阅读教材进行学问梳理,把握元素与物质组成分类的方法,以及各类别物质之间的常见反应。

并划出重要学问,完成课前延长案,找出学习过程中的疑问写在我的疑问栏内。

提前思考完成课内探究案。

【重难点】1、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物质的分类方法;2、探讨各类物质的通性及各类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关系,学会以元素为核心生疏物质。

第一部分课前延长案【学问连接】:填写创新设计P19设计1【自主学习】:1、化学争辩的对象是物质及其变化,是学习和争辩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

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学问,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争辩,发觉的规律。

2、分类法有什么作用?有哪些常见的分类法?3、交叉分类法:对Na2CO3、Na2SO4、K2CO3、K2SO4四种盐分类:(1)以其组成中的阳离子为标准分类:盐和盐。

(2)以其组成中的阴离子为标准分类:盐和盐。

(3)在交叉分类法中,Na2CO3既属于盐,又属于盐;K2SO4既属于盐,又属于盐。

【预习自测】:Na2CO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接受不同分类法的分类,不正确的是()A.Na2CO3是碱B.Na2CO3是盐C.Na2CO3是钠盐D.Na2CO3是碳酸盐【我的疑问】:其次部分课内探究案课题一:概念辨析①纯洁物和化合物②化合物和单质③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问题1:推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错误的请说明缘由。

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一化学教学案物质的分类

常州市西夏墅中学高一化学教学案物质的分类

学习目标:1、了解分类法的意义和常见分类法。

2、掌握交替的性质和应用。

知识梳理:一、物质的分类1、简单分类法(1). 交叉分类法:分类的标准不同,分类的结果不同。

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会得到不同的分类结果,因此在对物质进行分类时,必须指明分类的依据。

对Na2CO3、Na2SO4、K2CO3、K2SO4四种盐分类①以其组成中的阳离子为标准分类:盐和盐②以其组成中的阴离子为标准分类:盐和盐③在交叉分类法中,Na2CO3既属于盐,又属于盐;K2SO4既属于盐,又属于盐。

(2). 树状分类法:按照一定标准对同类物质进行再分类。

如: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分类反馈练习:对下列5种酸进行分类:盐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磷酸(H3PO4)和氢硫酸(H2S)。

(1)根据1个分子中含氢原子的个数,可以分为、、(2)根据酸中是否含有氧元素,可以分为、2、简单分类法的应用⑴物质分类的方法⑵化学反应分类的方法①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反应类型举例表示式化合反应A+B==AB分解反应AB==A+B置换反应A+BC==AC+B复分解反应AB+CD==AD+CB②根据化合价是否变化——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③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与——离子反应和分子反应二. 分散系及其分类1、定义:把(或多种)物质在(或多种)物质中所得的体系,叫做。

前者属于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后者起容纳分散质的作用,称作。

2、组成:分散质——被分散成微粒的物质分散剂——微粒分散在其中的物质3、按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进行分类,分散系可以分成类。

讨论:将下列分散系填入下表:汽水、自来水、白酒、牛奶,豆浆、食盐水、糖水、泡沫塑料、湿砖块、珍珠、云、雾、烟、尘。

分散质分散剂实例气液液液固液气固液固固固气气液气固气4、当分散剂是液体或水时,按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类:分散系溶液胶体悬(乳)浊液分散系粒子的直径<1nm 1nm~100nm >100nm分散质粒子的组成小分子或离子大分子或分子集合体许多分子的集合体外观均一、透明大多均一、透明不均一、不透明能否透过滤纸能能一般不能能否透过半透膜能不能不能实例食盐水、糖水淀粉胶体、Fe(OH)3胶体泥水5、胶体①胶体的制备:Fe(OH)3胶体的制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胶体的性质A:丁达尔效应:光束通过胶体,形成光亮的“通路”的现象B:布朗运动:胶体分散质粒子作不停的、无秩序的运动的现象C:电泳现象: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胶体微粒在分散剂里做定向移动的现象,叫做电泳。

【高一】高一化学必修1全册教学案(苏教版)

【高一】高一化学必修1全册教学案(苏教版)

【高一】高一化学必修1全册教学案(苏教版)01物质的分类班级_______姓名_________学号_______[自学目标]1、掌握化学物质的分类方法,认识比较和分类等科学方法对化学研究的作用;2、学会从相同角度对常用物质展开分类。

[前检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会碰触至以下物质:空气乙醇硫酸铵铜碘酒碘氢气石墨食盐水恳请你将上述物质展开分类,并表明分类的依据。

将你的分类结果与同学交流探讨。

1根据通常的存在状态分类2根据导电性能够分类3根据所含物质的种类分类4根据共同组成清澈物与否为同种元素5将物质分为无机物和有机物[情景设计]在上图中氧化物、酸、碱、盐等各类无机化合物我们能否进行更细致的划分?[情景设计1]先行写下以下化学反应方程式:cuo+h2so4------go+hcl------so2+ca(oh)2-------co2+naoh------[概念形成]1、碱性氧化物:能够与____反应分解成_____和_____的_________2、酸性氧化物:能与____反应生成_____和_____的_________[友情提示信息]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有什么关系?[科学知识开拓]1、两性氧化物:2、未成盐氧化物:3、酸酐:含氧酸失水后的生成物,如h2co3的酸酐是co2[情景设计2]hcl、h2so4、h3po4、h2s、hf、hno3若想进一步分类呢?[归纳][情景设计3]naoh、ca(oh)2、fe(oh)3、ba(oh)2若想进一步分类呢?[归纳]新标第一网[情景设计4]nacl、nahco3、cu2(oh)2co3、al(so4)2若想进一步分类呢?[归纳][典型例题]以下每组物质中都存有一种物质与其它物质在分类方法上相同,先行分析每组中物质的共同组成规律,将这种不同于其它物质的物质找到,用横线划。

a、hclo3、clo3、cl2、naclo3b、空气、n2、hcl、cuso4c、铜、金、汞、钠d、h3po4、hno3、hcl、h2so4[当堂训练]实验室中有下列物质,请根据物质的组成对他们进行分类。

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2章-第1节-第1课时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2015-2016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必修1学案:第2章-第1节-第1课时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

新课标化学必修1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学习目标] 1.了解物质的分类方法和依据。

(重点) 2.学会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

(重点) 3.感受分类法在科研和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一、分类及常见的分类方法1.分类及其意义2.常见的分类方法(1)交叉分类法①含义: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方法,即对物质以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②举例按物质所属类型连线按阴离子分类按阳离子分类(2)树状分类法①含义:对同类事物按照某种属性进行再分类的分类方法,即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②举例1.利用交叉分类法,说出Na2CO3的类别。

【提示】盐,正盐,钠盐,碳酸盐等。

2.树状分类法中所涉及的物质类别之间有几种关系?用数学集合关系举例说明。

【提示】 有并列和从属关系两种,如物质的分类中:①并列关系:②从属关系:3.有①O 2 ②S ③CO 2 ④Fe ⑤NaCl ⑥NaOH 6种物质(1)属于单质的有________,化合物的有_______________,(2)气体的有________,固体的有________。

【提示】 (1)①②④,③⑤⑥ (2)①③,②④⑤⑥二、分类方法的应用1.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的性质,找出各类物质之间的关系,如:―①―②―③―④―⑤―⑥写出化学方程式,注明反应类型①2Ca +O 2=====点燃2CaO ,化合反应;②CaO +H 2O===Ca(OH)2,化合反应;③Ca(OH)2+Na 2CO 3===CaCO 3↓+2NaOH ,复分解反应;④C +O 2=====点燃CO 2,化合反应;⑤CO 2+H 2O===H 2CO 3,化合反应;⑥H 2CO 3+Ca(OH)2===CaCO 3↓+2H 2O ,复分解反应。

4.3CO +Fe 2O 3=====△3CO 2+2Fe 是置换反应吗?【提示】 不是5.NaCl +AgNO 3===AgCl ↓+NaNO 3是什么反应类型?【提示】 复分解反应1.判断(1)Na 2SO 4、KNO 3都是含氧酸盐。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广州市第五中学黄昆一、本章节内容的地位和功能1.从必修1教材内容结构分析,第一章是从化学科学研究手段——化学实验方面展开化学科学;而第二章则是从化学学科内容方面展开化学学科。

作为学科内容方面使学生认识化学科学的起始章,是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化学的纽带和桥梁,对于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引导学生有效进行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承前启后的作用。

2.本章内容分三个部分──物质的分类、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都属于化学基本概念范畴,是学生学习元素化合物重要的理论工具,也是深入认识和理解物质性质和化学变化的入门性知识,为化学必修课程的学习,乃至整个高中阶段的化学学习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因此,本章内容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功能,是整个高中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3.从化学基本观念体系分析,本章内容作为重要的化学基本概念知识,涉及对学生元素观、微粒观、变化观和分类观的进一步形成和完善。

二、内容结构与特点分析从本章内容结构框架图可以看出,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的是统领本章的一条基本线索:纯净物的分类—→混合物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分类。

化学物质和变化是化学科学的重要研究对象,要认识它们的规律性,就必须运用分类的方法,分门别类地进行研究。

第一节内容主要是对物质进行分类,从已有经验体会“物质分类”的目的和意义,—→从物质分类的实践中领悟“分类”方法的实质是分类标准的确定—→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中拓展“化学物质分类”的应用,体会“同一种元素的不同类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拓展从分散系的角度对混合物进行分类的知识,认识胶体的性质”。

第二第三节内容主要是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主要可以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多少、是否有离子参加和是否有电子转移三个标准进行分类,后两种分类是高中化学的新知识。

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再高中化学学习中将大量涉及,这两种反应是重要的基础知识,是本章的重点内容。

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

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

3,按阴、阳离子来分:
阳离子: K+ Na+ NH + Cu2+ Ca2+ 4 阴离子: NO3-- SO42-- Cl— CO32-- PO43-返回
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 A.高锰酸钾完全分解后的残留物 B.洁净的食盐水 C.冰水混合物 D.含氮35%的硝酸铵
答案: (CD)
1.下列各组物质中均为纯净物的是( C A.生石灰,熟石灰,烧碱溶液 B.明矾,硫磺,石蜡 C.乙醇,干冰,冰水混合物 D.玻璃,盐酸,沼气
c、碱性氧化物+酸/酸性氧化物/盐/水
d、碱+酸/盐/酸性氧化物
e、盐+盐/酸性氧化物
探究练习 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肯定是纯净物
(B) 一种元素可形成多种离子
(C) 含金属元素的离子不一定都是阳离子
(D) 具有相同质子数的粒子都属于同元素
答案: (BC)
探究练习 5.
2、树状分类法
标准相同
物质 混合物
浊液 胶体 溶液
纯净物
单质 金属单质 无机化合物 氧化物 酸 碱 盐 …… 化合物
有 机 化 合 物
非金属单质
树状分类法
液化石油汽
石 油 产 品 及 其 应 用
汽油
汽车发动机燃料
飞机、煤油炉燃料
煤油
柴油
柴油发动机燃料 机油 各种化工原料 铺路
润滑油
石蜡 沥青
NaCl FeS MgCl2 NaNO3 CuSO4 CaCO3 NaHCO3 Ca(HCO3)2 NaH2PO4
某化某 某酸某
Cu2(OH)2CO3
某酸氢某 某酸几氢某 MgOHCl 碱式某酸某

物质的分类教案

物质的分类教案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版本学科章节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教材分析本节从分类的角度出发,安排了“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和“分散系及其分类”这两部分内容。

“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是新增加的一部分内容,是伴随化学新课程应运而生的。

先通过生活中的分类实例,体验分类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意义。

再通过对化学物质的分类领悟分类在认识和研究化学物质方面的意义和指导作用。

学情分析对于高一新生,初中阶段对纯净物、混合物及酸、碱、盐等的学习,其实就是物质分类方法的具体应用。

对于物质的认识方面,需要借助大量感官事物的引导。

在思维上,学生正处于从直觉型经验思维向抽象型理论思维过渡的阶段,学生还没有把分类形成一种方法,一种学习化学的思想,这部分内容正好可以对初中化学中学过的化学物质及反应进行分类,并进行适当的拓展和提高,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化学物质,并形成分类观。

教学目标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2.掌握分类方法及其意义3.初步形成元素观、分类观、转化观教学重点交叉分类法教学难点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课件举例,联想等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进行讨论和对比。

教学设计通过“图书馆中陈列的图书”的图片,使学生直接感受分类的标准和分类的好处。

再通过“思考与交流”栏目中两个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分类,使学生感悟到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最后安排了“实践活动”来加深学生对这两种分类方法的了解,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到“掌握方法比死记硬背更有效”。

并同时也复习了初中学过的知识,对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有一个比较整体的认识。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投影】图书馆中的书籍、超市里各种商品、网页信息。

【提问】为什么我们很容易就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图书或者是迅速挑出所需要的商品、信息呢?【提问】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分类的方法?【总结】在我们接触的事物中,应用分类方法的例子很多,分类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也就是说分类是有依据的,我们也可以称为分类的标准。

高一化学教案-物质的分类学案(第一课时) 最新

高一化学教案-物质的分类学案(第一课时) 最新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主干知识梳理一、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基本方法,它不仅可以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分类要有 标准,根据 可以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不同的分类。

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是常用的分类方法。

如下图:2、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反应类型 实 例A+B=AB 化合反应2H 2+O22H 2OAB=A+B 分解反应 CaCO 3CaO+CO 2↑ AB+C=A+CB 置换反应 H 2+CuO Cu+H 2OAB+CD=AD+CB 复分解反应NaOH+HCl=NaCl+H 2O【要点透析】 (左栏) 1、物质的分类:我们研究物质的时候,通常要研究物质的组成、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物质的组成、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来对物质进行分类。

如根据状态可分为气态物质、液态物质、固态物质;根据盐在水中的溶解性可分为可溶性盐和难溶性盐。

而根据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是最常用的方法。

举例如下:注意:①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主要是看它是否由同种物质组成。

若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混合物就【针对练习】 (右栏)1-1根据物质的组成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

钙、氯气、氯化钙溶液、硫酸、氧化钙、碳酸钙、氢氧化钙。

分别属于什么类型?1-2每组物质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不同,试分析每组中物质的组成规律,将这种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物质找出来。

(1)NaCl 、KCl 、NaClO 、BaCl 2 (2)HClO 3、KClO 3、Cl 2、NaClO 3(3)H 3PO 4、H 4SiO 4、HCl 、H 2SO 4 *(4)浊液、溶液、胶体、水 (5)空气、N 2、HCl 、CuSO 4·5H 2O 、 (6)铜、金、汞、钠1-3下列物质是你在生活中经常遇到的物质,其中属于纯净物是( )A .煤B .生铁C .蒸馏水D .矿泉水 1-4.(07山东济宁期末)下列树状分类法正确的是( )A .⎪⎩⎪⎨⎧⎩⎨⎧化合物非金属单质金属质单质纯净物2O〖基础达标〗1.下列物质中,肯定是纯净物的是()A.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B.只由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C.只由一种分子组成的物质D.只由一种元素的阳离子跟另一种元素的阴离子组成的物质2. 根据物质的分类,水不属于()A、氧化物B、单质C、化合物D、纯净物3. 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在于是否由()A、同种物质组成B、单质C、同种元素组成D、化合物4. 在高空中有一层臭氧层,它吸收了太阳光中绝大部分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臭氧的化学式是O3,它是一种()A、混合物B、氧化物C、单质D、化合物5. 下列各组物质都是氧化物的是()A、KClO3、O2、MnO2B、SO2、CaO、Fe2O3C、NaOH、H2SO4、CaOD、H2O、MgO、C5H6O6. 双氧水(H2O2)是隐形眼镜洗液的主要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B、它是由两个氢元素和2个氧元素组成C、它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D、它是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组成7. 单质与化合物的根本区别是()A、单质是一种物质,化合物至少含两种物质B、单质是纯净物,化合物是混合物C、单质只含一种元素,化合物至少含两种元素D、单质是气体,化合物是固体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于Na2SO4从组成上看既属于钠盐、又属于硫酸盐B、对于Na2SO4和Na2S从组成上看都可以看作钠盐,又可以看作硫酸盐C、每一种元素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以单质或化合物的形态存在D、血糖属于混合物(增加)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酸酐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B.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C.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D.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解析:本题是在物质分类本质理解透彻基础上再加实例验证的分析、对比、判断试题。

【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与转化教案

【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与转化教案

【高一化学】物质的分类与转化教案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第1课时物质的分类与转化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常见物质进行分类,并了解比较和分类对化学研究的作用。

2. 能力方法目标:掌握单质、氧化物、酸、碱、盐之间的转化关系,能从化合价升降的角度初步认识氧化还原反应,3.情感态度目标:并了解通过化学反应实现物质转化的重要意义,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勤于探索、善于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科学习惯。

教学重、难点:学会从不同角度、不同的标准对物质及物质间的转化进行分类。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讲解]阅读P2图片,思考化学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

[强调]人类生活离不开各种各样的化学物质。

化学物质种类繁多,且新分子和新材料还在飞速增长。

[展示]新分子和新材料的飞速增长[过渡]世界上的物质如此繁多,为了简明有序地掌握其性质及变化规律,常采用的方法之一是进行分类研究。

那么,我们是如何来对不同物质进行分类的呢?[板书] 物质的分类与转化二、推进新课教学环节一:物质的分类[板书]一、物质的分类[交流与讨论]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会接触到下列物质:空气、乙醇、水、硫酸铵、铜、碘酒、碘、氧气、石墨、食盐水请你将上述物质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依据。

将你的分类结果与同学交流讨论。

[归纳]分类标准:(1)混合物和纯净物;(2)单质和化合物;(3)导体和非导体;(4)气体、液体和固体;(5)易溶物、微溶物和难溶物。

[板书]1. 研究物质常采用的方法之一是分类研究。

2. 对于若干种同样的物质,若分类的依据不同,则得到的分类结果不同。

对物质进行分类的常见依据有组成、状态、性能等。

化学上,根据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是最常用的方法。

[思考]下图是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的一种结果,试填写其中空格:\[提问]请说出上述概念“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的含义。

[问题解决]实验室中有下列物质,请根据物质的组成对它们进行分类。

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PPT课件.ppt

高一化学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PPT课件.ppt

复习回忆: 从使用情况来看,闭胸式的使用比较广泛。敞开式盾构之中有挤压式盾构、全部敞开式盾构,但在近些年的城市地下工程施工中已很少使用,在此不再说明。
1、初中学习中,将元素分为了 金属 元素和 非金属元素; 其中Na、Mg、Al、Fe、Cu、Zn等属于 金属元素,O、S、 P、Cl等属于 非金元属素。 2、我们还知道,对于自然界中的物质,从状态上可分 为 气 、 液 、 固 三态。例如:对于空气、水、硫酸、 矿石、石油、煤炭,从状态分类,可以将 空气 归 为一类,将 矿石、煤炭 归为一类,将水、石油、硫酸 归为 一类。 3、对于化合物,我们可以根据组成特点,把它们分 为: 酸 、 碱 、 盐 、氧化物 四大类,是否还可 以对它们继续分类?试举一例。 4、对于化学反应,在初中我们把它们分为四种基本反应 类型。分别是 化合、 分解、和 置换 、复分解 。
H2SO4 + Na2CO3== Na2SO4+ H2O+CO2
讨论小结1:
3.酸
酸+指示剂
酸+碱性氧化物 盐+水 酸+碱 盐+水 酸+盐 新盐+新酸 某些含氧酸 水+酸性氧化物
答案:
6.NaOH
2NaOH+ H2SO4 ==Na2SO4+2H2O 2NaOH+CuSO4 ==Na2SO4+Cu(OH)2 2NaOH + CO2 ==Na2CO3+H2O
55万种化合物
110万种,45年加倍
236.7万种,25年加倍天哪,这
414.8万种
怎么能学
593万种,10年加倍 完呢?
785万种
1057.6万种,我10木年须加龙倍 超过2000万种都就够别呛说,你 超过3000万种 了
什图 么书 你馆 很里 快有 就许 找许 到多 你多 需的 要书 的籍 书, ?为

1.1.1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高一化学

1.1.1物质的分类(教学设计)高一化学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教学设计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类)教学对象是刚上高一的学生,处于初高中过渡时期,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还很少,学生现有的化学知识是肤浅的、模糊的。

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学生只是简单掌握了一些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同时,初中阶段纯净物、混合物及酸、碱、盐等的学习,就是物质分类方法的具体应用。

在思维上,学生正从直觉型经验思维向抽象型思维过渡,还没有把分类形成一种方法,没有形成化学学习的思想。

本部分教学内容正好对初中化学中学习过的化学物质进行总结和归纳,教学中一定要与学生的基础相结合,要在学生原有基础上逐渐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化学物质,进而掌握分类方法。

教材在编排思路上,也注意与初中化学相关知识的合理衔接,以物质的分类为线索,复习和巩固旧知识,引入新知识。

在科学方法和科学观念方面,突出分类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

既可以减轻学生进入高中化学学习的不适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够使学生站在更高的角度学习化学,有利于发展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N 2、O 2等气体组成的混合物,不是化合物,胆矾是纯净物不是混合物,D 项错误;故选C 。

活 动活活动二、认识树状分类法和交【过渡】物质分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化学物质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为标准进行分类,有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两种常用的、具体的分类方法。

【问题1】阅读教材P7页内容,结合图13思考什么是树状分类法?尝试对HCl 、CO 2、CaO 、NaOH 、Na 2SO 4、CaCO 3、Ca(OH)2、H 2SO 4进行树状分类法分类。

【学生1】①定义:树状分类法是指采用树状形式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学生2】②特点:能认识各类物质之间的从属关系。

按照层次一层一层分,同一层次的物质类别间是相互独立的,没有交叉,各物间有子概念和母概念的包含关系,即“并列”和“包含”关系。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学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学案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学案目录◆高一化学学案《1.1.1物质的分类》◆高一化学学案《1.1.2物质间的相互转化》◆高一化学学案《1.1.3物质的量》◆高一化学学案《1.1.4物质的聚集状态》◆高一化学学案《1.1.5物质的分散系》◆高一化学学案《1.2.1物质的分离与提纯》◆高一化学学案《1.2.2常见物质的检验》◆高一化学学案《1.2.3溶液的配制及分析》◆高一化学学案《1.3.1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及原子核外电子排布》◆高一化学学案《2.1.1氯气的生产原理和氯气的性质》◆高一化学学案《2.1.2氧化还原反应》◆高一化学学案《2.1.3溴、碘的提取》◆高一化学学案《2.2.1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及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高一化学学案《2.2.2离子反应》◆高一化学学案《2.2.3镁的提取及应用》◆高一化学学案《3.1.1从铝土矿到铝合金》◆高一化学学案《3.2.1铁、铜的获取及应用》◆高一化学学案《3.3.1含硅物质与信息材料》◆高一化学学案《4.1.1含硫化合物的性质和应用》◆高一化学学案《4.2.1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高一化学学案《4.2.2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第一课时物质的分类一、课标内容: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

2、了解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的关系,认识化学变化的本质。

二、教学要求:1、初步认识物质的科学分类,学会从不同角度对化学物质及物质间的转化进行分类。

三、知识回顾:名称文字表述具体实例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酸碱盐氧化物四、教材导读:1、物质的分类各有什么标准?根据各标准如何分类?标准:物质标准:物质标准:物质ChemPaster2、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特点,物质又如何分类?五、试一试: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称为纯净物C、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氧化物D、原子和分子在化学反应里都能生成新的原子和分子2、下列物质属于酸的是(),属于盐的是()A、H2SO4B、NaHSO4C、H2SD、C2H5OHE、Cu2(OH)2CO33、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A、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物质B、能与金属反应生成氢气的化合物C、能与盐反应的物质D、电离时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E、以上答案全部错误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碱和盐不一定都含金属元素B、酸和碱当中都有氢元素和氧元素C、混合物可能由同种元素组成D、酸、碱、盐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和阳离子数目不一定相等5、下列物质中:①含CaO99%的生石灰;②CaO刚好与水反应的生成物;③水银;④浓盐酸;⑤含铁70%的三氧化二铁。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教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教案

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教案【导语】青春是一场远行,回不去了。

青春是一场相逢,忘不掉了。

但青春却留给我们最宝贵的友谊。

友谊其实很简单,只要那么一声简短的问候、一句轻轻的体谅、一份淡淡的惦记,就足矣。

当我们在毕业季痛哭流涕地说出再见之后,请不要让再见成了再也不见。

这篇《高一化学必修一《物质的分类》教案》是作者高一频道为你整理的,期望你爱好!教案【一】教学准备教学目标1、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并尝试按不同的方法对物质进行分类。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学会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教学难点:分类法的意义及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进程新课导入[引入]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物质形状多样而丰富。

如此之多的东西,如果不进行分类,那对于科学研究是一个致命的打击。

比如到图书馆借书,如果书目没有进行分类,要找一本书简直是大海捞针。

所以说分类研究方法是科学研究必备的手段,物质进行分类后,同一类物质由于具有类似的性质,故更方便对照。

[投影]图书馆中陈设的图书、超市中的商品摆放。

[导入]初中我们已经学习了一些物质的分类方法,今天我们连续在初中的基础上来进行研究。

[板书]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一)[引入]我们知道分类如果从不同角度入手就会有很多不同方法,例如,人类依照年龄分可以分为老年、中年、青年、少年、儿童;按性别分分为男性和女性;按职业分为教师、医生、工程师等等。

同样的道理,化学物质从不同角度有很多不同的分类方法。

[板书]一、简单分类法及其运用[摸索与交换]请尝试对HCl、SO2、CaO、KOH、Na2SO4、H2SO3进行分类。

(氧化物:SO2、CaO酸:HCl、H2SO3碱:KOH盐:Na2SO4)(固体:CaO、KOH、Na2SO4气体:HCl、SO2液体:H2SO3)[讲]在分类的标准肯定之后,同类中的事物在某些方面的类似性可以帮助我们做到举一反三;对于不同事物的了解使我们有可能做到由此及彼。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二课时教案高一化学教学反思设计学案说课稿

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1《元素与物质的分类》第二课时教案高一化学教学反思设计学案说课稿
学生到黑板上板书,另找其他学生讲评。学生做好笔记
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讲述
铁是较活泼的金属,能与上述三类物质发生反应,其它一些金属也有类似的性质,这几类反应是金属的一般通性。在第一章的学习中我们就学习了研究物质的一般方法——分类法。下面我们首先将课本34页的试剂进行分类,然后分组讨论,设计探究其它类别物质的实验方案,并写出相应的化学式程式。
(2)制备有关物质。
(3)鉴别物质。
(4)提纯物质。
作业
1.进一步补充完成单质、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关系图示,写出相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根据各种物质间的转化关系按下列要求各举一例,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1)制备一种物质。
(2)鉴别两种物质。
(4)有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提纯一种物质。
课后反思
本课时这样设计主要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物质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和构建物质间的关系体系,但可能会因为学生初中在各物质的转化关系上掌握的还不很好,因此在实施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学生的反应,及时地给予指导,有些内容可以容是安排学生在课外自主完成,一定要在课外督促和帮助学生切实完成所要求的内容。因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同学们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再加上课堂内容较多,时间紧张所以这部分内容没有安排学生分组实验,如果能够安排学生进行实验,对于学生更加直观深入的了解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
学生讨论将试剂分类
让学生感受分类方法
总结
1:盐类、NaCl溶液、Na2SO4溶液、AgNO3溶液CuSO4溶液
2:酸性氧化物、CO2
3:非金属、木炭、氧气
4:碱、NaOH溶液、Ca(OH)2溶液
5:碱性氧化物、CaO、CuO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物质的分类(新课)第二课时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物质的分类(新课)第二课时

能否透过半透 膜 实例
蔗糖水、 食盐水
总结:
1、胶体分散系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的
粒子大小。
2、胶体分散系与溶液分散系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来区别: 胶体分散系具有丁达尔效应 ,而溶液分散系不具 备该性质。 3、将溶液和胶体分开用渗析的方法。
随堂检测
1.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nm~100nm)的超细 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粒子的 大小和这种纳米粒子大小具有相同的数量级的是( C ) A.溶液 B.悬浊液 C.胶体 D. 乳浊液 2.下列分散系属于胶体的是( AC ) A.豆浆 B.食盐水 C.牛奶 D.碘酒 3.根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沿江或沿海城市 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 列分散系中的( D ) A.溶液 B. 悬浊液 C.乳浊液 D. 胶体 4.区别溶液和胶体的最简单的方法是( B ) A.观察外观 B. 丁达尔效应 C. 加热
(3)按照分散质或分散剂的聚集状态(气、 液、固)来分,可以分成9种分散系
分散质

分散剂

空气 云雾 烟


泡沫
酒精
糖水


泡沫 塑料
珍珠
合金
2、分散系的分类
(1)按分散质粒子大小来分可以分成3种 分散系
溶液
浊液
胶体
悬浊液
乳浊液
(2)分散系的比较
分散系 分散质直径
<1nm
稳定性
溶液
稳定
浊液 胶体
聚沉
溶液
胶体浊液
微粒直径
微粒组成 特点 能否通过滤纸 光照
<1n m
分子或离子

第一、二章知识点复习+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一、二章知识点复习+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化学第一、二章知识点复习1.常见的胶体:Fe(OH)3胶体、硅酸胶体、淀粉胶体、蛋白质胶体、豆浆、墨水、云、烟、雾、有色玻璃、水晶、土壤、血液2.Fe(OH)3胶体制备方法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3.区别溶液和胶体的方法为4.胶体和其它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5.提纯胶体的实验操作名称为6.电泳现象证明(注意胶粒不带电。

)7.溶液、浊液、胶体三种分散系中,能透过滤纸的有,能透过半透膜的有。

8.以下胶体在生活中的应用或胶体性质的原理是①河流入海口形成沙洲②平行光照射蛋白质溶液侧面有光亮通路③血液透析④工厂中常用静电除尘④“往伤口上撒盐” ④卤水点豆腐9.已知H3PO3与足量的KOH反应生成K2HPO3,则KH2PO3是盐,H3PO3是元酸10.大多数酸性氧化物能和水反应生成,但是不能和水生成相应的酸。

只有对应的碱性氧化物能和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其它的碱性氧化物不能和水生成相应的碱。

11.下列物质中:①氢氧化钠固体②铜丝③氯化氢气体④稀硫酸⑤二氧化碳气体⑥氨水④碳酸钠粉末④蔗糖晶体④熔融NaHSO4④FeSO4·7H2O晶体④液氨④氢氧化铁胶体(1)属于电解质的是,该状态下能导电的是:,属于分散系的是。

(2)写出④在该状态下的电离方程式,以及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

12.(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离子反应。

非溶液体系无法写成离子方程式。

如:NaHCO3受热分解不能写成写成:2HCO3- ≜CO32-+CO2+H2O。

(2)离子方程式中,哪些类物质能拆成离子形式:。

(3)写出下列离子方程式:④过量的C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④醋酸和氨水反应④碳酸氢钠溶液与少量澄清石灰水④向硫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恰好沉淀完全④向硫酸氢钠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钡溶液至恰好呈中性13.常见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的考法:①反应是否符合事实?②拆不拆?③电荷守恒、原子守恒、电子守恒14.写出常用的氧化性、还原性顺序表:氧化性:MnO4-> Cl2 > Br2 > Fe3+ > I2 > S还原性:Mn2+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 了解分类的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 学会对具体的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3、 结合分类知识初步认识单质、氧化物、酸、碱、盐间的转化规律 【学习重点】 常见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方法。

分类法的应用
【课前练习】
1. ①海水 ②蒸馏水 ③氨水 ④食盐水 ⑤汞 ⑥液溴 ⑦硝酸溶液 ⑧硝酸银 ⑨纯碱 ⑩烧碱 ⑾乙醇⑿生石灰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属于纯净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属于盐的是 ,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有机物的是 。

2.初中学习中将元素分为了 元素和 元素;其中Na 、Mg 、Al 、Fe 、 Cu 、 Zn 等属于 元素,O 、 S 、 N 、 P 、 Cl 等属于 元素。

3、物质⎩⎪⎪⎨⎪⎪⎧ ⎩⎪⎨⎪⎧ 单质⎩⎪⎨⎪⎧
(如 ) (如 )化合物⎩⎪⎨⎪⎧ (如 ) (如 ) (如 )氧化物(如 )混合物
【探求新知】 一 、常见的分类方法
1. 树状分类法 含义:
例: 化合物树状分类
酸 等
化合物 碱 等
盐 等
氧化物 等
【课堂练习1】树状分类法是常用的分类法之一,请你用该分类法对下列物质进行分类,分类时分别写出它们的化学式。

①食盐 ②红磷 ③水银 ④双氧水 ⑤生石灰 ⑥硫酸钠 ⑦硝酸 ⑦烧碱 ⑨氢气 ⑩空气 ⑾乙醇 ⑿二氧化硫
【课堂练习2】Na 2CO 3⎩⎪⎨⎪⎧
按其组成的阳离子来分类,属于 盐按其组成的阴离子来分类,属于 盐按其溶解性来分类, 属于 盐
2.交叉分类法 含义: 。

【课堂练习3】根据下图中物质及其类型之间的关系分别作出有关连线
可溶性盐 Na 2CO 3 钠盐
难溶性盐 NaHCO 3 钡盐
正 盐 Na 2 SO 4 碳酸盐
酸式盐 BaSO 4 硫酸盐
二、分类法的应用
分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的性质,找出各类物质之间的关系:
【课堂练习4】结合右下图,思考a 、b 、c 、d 、e 、
f 分别可能是什么物质?并完成下列方程式。

Ca ――→①CaO ――→②Ca (OH )2――→③
CaCO 3 C ――→④CO 2――→⑤H 2CO 3――→⑥CaCO 3
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练习】1.符合右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 )
A .K 2CO 3
B .Na 2CO 3
C .NaCl
D .NaHCO 3
2.下列各组物质中,第一种是酸,第二种是混合物,第三种是碱的是( )
A .空气、硫酸铜、硫酸
B .水、空气、纯碱
C .氧化铁、胆矾、熟石灰
D .硝酸、食盐水、烧碱
3.已知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都只能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这些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氧化铜、氧化铁等都只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这些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而氧化铝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因此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

(1)现有七氧化二锰、二氧化硅、氧化钠、氧化钙、氧化锌等5种氧化物,其中七氧化二
锰、二氧化硅、氧化锌可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氧化钠、氧化钙、氧化锌可与酸反应生成盐
A .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B .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C .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
D .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丁达尔效应。

2、了解胶体和分散系的概念,了解胶体和其他分散系的区别。

【学习难点】分散系的概念,区分溶液和胶体的方法;对于胶体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课前练习】1、把下列物质分为两类.
①纯水②泥水③纯H2SO4④稀H2SO4⑤蔗糖水⑥空气⑦铁粉
2、在初中我们把纯净物继续分类,可表示为
单质
纯净物酸
化合物碱……

氧化物
而混合物还能否继续分类呢?如硫酸铜溶液,它是由溶质分布在溶剂中而形成的;又如石灰乳是由氢氧化钙的分布在水中而形成的液,属于物。

一、分散系及其分类
1.分散系
(1)概念分散系是 .
分散质
(2)组成
分散剂
(3)分类分散质和分散剂各有气、液、固三种状态,它们之间有种组合方式.如图:分散质分散剂
气态气态
液态液态
固态固态
2.按照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
其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_,最不稳定的是________,______属于介稳体系。

【课堂练习1】分别指出CuSO4溶液和碘酒中的分散质和分散剂。

二、胶体的制备及性质
1.Fe(OH)3胶体的制备
向______中逐滴加入5~6滴______________,继续煮沸至液体呈______色,停止加热,得到的分散系即为Fe(OH)3胶体。

化学方程式:。

2.性质
(1)介稳性:胶体的稳定性介于______和______之间,在一定条件下能稳定存在。

(2)丁达尔效应
【性质实验】把盛有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的烧杯置于暗处,分别用激光笔(或手电筒)照射烧杯中的液体,在与光束垂直的方向进行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其方法主要有:①___ 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结】:溶液,胶体,浊液的本质区别是,区别溶液和胶体的简便方法
是。

能否用过滤的方法分离胶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练习】1.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直径最大的是( )
A.雾 B.石灰乳
C.FeCl3溶液 D.氢氧化铁胶体
2.溶液、胶体和浊液这三种分散系的根本区别是( )
A.是否是大量分子或离子的集合体 B.是否能通过滤纸
C.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 D.是否均一、透明、稳定
3.关于CuSO4溶液和Fe(OH)3胶体描述正确的是( )
A.两者都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B.两者都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CuSO4溶液能产生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D.CuSO4溶液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Fe(OH)3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4.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100 nm的材料,其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医学、化工、军事等领域。

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若将纳米碳均匀地分散到蒸馏水中,下列有关形成的物质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能产生丁达尔效应④能透过滤纸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置后会析出黑色沉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⑤⑥ C.②③④ D.②③④⑥
5.取少量Fe2O3粉末(红棕色)加入适量盐酸,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后得到的FeCl3溶液呈棕黄色。

用此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1)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滴入NaOH溶液,可观察到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属于________反应。

(2)在小烧杯中加入20 mL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后,向沸水中滴入几滴FeCl3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________色,停止加热,制得的分散系为________。

6.在稀硫酸、二氧化碳、铜片、食盐、生石灰、一氧化碳、纯碱、铁片和木炭粉9种物质间存在下面的相互关系,选择①~⑤中适当的物质,使有连线的两物质能发生反应。

(1)请推断它们的化学式分别为: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⑤________。

(2)写出下列序号之间的化学方程式:
①和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和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和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