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突发塌方的处理过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隧道突发塌方的处理过程

1.工程基本概况

1.1隧道概况

**隧道位于安徽省境内,起讫里程为DK**,隧道设单面上坡,坡度1.2%,隧道坡长746m。

1.2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

1.2.1地形地貌

**隧道位于长江冲积平原丘陵地段,该地段所在地区地貌主要为剥蚀丘陵、岗地、河流一级阶地及冲积平原。丘陵地形起伏较大,自然坡度大多在15o~30o之间,地面标高20~200m,植被发育,树木茂盛;丘间谷地一般呈狭长状,但地形较平坦,谷地区一般宽50~200m,两侧谷坡陡缓不一,其地面标高一般为8~20m;岗地零星分布,地形略有起伏,自然坡度15o左右,其地面标高12~60m;坳谷地形平坦,地面标高8~20m左右。

1.2.2地层岩性

(1)1 Q2fgl :粉质粘土,硬塑,褐黄色,棕红色。

(2)2 Q2fgl :含砾粉质粘土,硬塑,褐黄色,棕红色,碎石主要成分为砂岩。

(2)1 Q2fgl :粉质粘土,硬塑,灰白,灰绿。

(2)3 Q2fgl :粗圆砾土,灰白~灰褐色,中密~密实,局部含卵漂石。

(3)1T[3]h:粉砂岩,全风化(W[4])紫红色~灰黄色。

(3)2T[3]h:粉砂岩,强全风化(W[3])紫红色,节理裂隙发育。

(3)3T[3]h:粉砂岩,弱全风化(W[2])紫红色,节理裂隙发育。

(4)1J[3]c:石英二长斑岩,全风化(W[4]),灰白色,节理裂隙发育。

(4)2J[3]c:石英二长斑岩,弱风化(W[3]),浅灰色,节理裂隙发育。

(4)3J[3]c:石英二长斑岩,弱风化(W[2]),灰白色,深灰色,节理裂隙发育。

1.2.3水文地质

地表水不发育,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水位埋深3.5~10m。地下水主要赋于(1)2、(2)3层中,隧道洞身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受地下水的影响,粉质粘土和全风化层易变形,向洞室临空面挤出,粗圆砾土(夹有漂石)组成的岩石很不稳定,易渗漏,容易造成围岩内细粒的大量流失,极易发生坍塌,引起洞壁失稳、冒顶和地表沉陷。

1.3 隧道施工方案与施工方法

1.3.1 初始设计方案

**隧道进口端洞口Ⅴ级围岩浅埋段里程DK139+970~DK140+005,共计35m采用明挖法施工,其中预留17m的斜切式洞门长度,施作18m的明洞。出口端浅埋段里程DK140+638~DK140+716,共计78m 采用明挖发施工,其中预留17m的斜切式洞门长度,施作61m的明洞。明洞段临时边坡初始设计坡度为1:0.75。

隧道开挖采用新奥法施工原理进行开挖,洞身Ⅴ级围岩初步设计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开挖时采用多功能作业台架配凿岩机钻眼。软弱围岩段采用机械配合人工开挖、人工持风镐开挖及微震爆破,围岩较完整地段采用光面爆破。

1.3.2 现场施工方案

2010年8月3**明洞按初始设计边坡坡度开挖后,边坡出现坍塌。后更改右侧边坡设计为1:1.5,现已施工完成。

隧道断面开挖初步设计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洞室累积变形量达到300mm,变形过大,后改为“六部CD法”施工,隧道变形得到控制。

2.塌方过程

2.1施工现状

2011年7月23日正在进行CRD工法转换准备工作;至2011年7月23日上台阶开挖支护至里程DK**,中台阶开挖支护至里程DK**,下台阶开挖支护至里程DK。仰供封闭成环至里程DK,距离掌子面19.8m;仰供及填充砼浇筑至里程DK,距离掌子面20.4m;二衬拱墙砼浇筑至里程DK,距离掌子面40.4m。

2.2.1塌方经过

2011年7月23日9时~13时,隧道上台阶左侧正在进行开挖一榀0.6m,同时中台阶左侧开挖完两榀1.2m,14时30分初喷完混凝土,14时50分中台阶初喷混凝土开始掉落,拱架背后涌出含圆砾石粉质粘土,现场立即组织人员撤离掌子面,15时05分里程DK140+260.0处上台阶拱架开始坍塌,直至15时10分,里程DK140+258.2~268.4段上台阶左侧初支钢架全部坍塌。现场立即应急处理:设置警戒线,设警戒标识牌;相应地表位置设警戒线和标识牌,并派专人看护现场。隧道顶部坍塌未停止,时间至2011年7月24日10时坍塌冒顶。洞顶塌出一个直径约10米大坑。

2.2.2塌方影响

塌方发生后对DK140+235至258段沉降增加明显,自7月23日

至7月31日,通过每天监控量测对洞顶沉降及净空收敛进行观测,发现洞顶沉降和收敛发生明显变化。

2.2.3应急处理

隧道塌方后,立即向上级汇报,对现场封闭警戒。

2011.7.26塌落稳定后,按设计纪要要求对塌落下来的土堆进行注浆加固并回填土反压;对洞内衬砌未施工段内初期支护增加竖向钢支撑;

对衬砌未施工段侧壁进行注浆处理,在DK**施工Φ89单层管棚,DK**设双层管棚,管棚为Φ89mm壁厚5mm无缝钢管,长L=9m。

2.2.4原因分析

2011年1月27日组织召开专家会,分析初支拱顶下沉及处理办法,形成如下共识:

(1)隧道地质条件差且浅埋偏压,围岩松散,易变形,自稳能力不足,特别是遇水后,围岩强度迅速降低,自稳能力丧失。

(2)降雪的影响,隧道整体下沉前几日降雪量较大,融化后的雪水下渗,对洞顶围岩产生非常不利影响,围岩自稳能力迅速下降,导致初支受力增大,形成不稳定因素。

(3)地震作用可能产生影响。

3、塌方处理

2011年4月26日重新换拱施工至DK**后继续按照CRD法向前施工。

施工过程中,围岩变形一直较大,尤其是线路左侧上、中台阶拱脚向洞内方向45度角左右变化最大。

对于这种情况,采取了以下加强措施:

(1)锁脚钢管由原来的2根增加至6根,增加预留沉降量到400~450mm;

(2)扩大拱脚,增加拱脚的稳定;

(3)临时仰拱喷砼厚度由100mm增加至180mm;

(4)对线路左侧变形较大处,在永久仰拱施工完初支稳定后进行换拱。

4、塌方整治总结

(1)隧道发生塌方,应及时迅速处理,不得随意拖延时间。处理前,必须仔细观察塌方的范围、形状、数量大小及坍体的地质状况、地下水的分布、活动情况等,分析塌方发生的原因,研究制定处理方案。

(2)隧道塌方应根据发生的部位、规模及地质条件、采取“治塌先治水、治塌先加强”的原则,采取喷锚支护、注浆、管棚、加强二次衬砌、设置护拱等技术措施,不失时机、不留隐患地进行处理。

(3)清理塌方前,应采取下列技术措施,加强防排水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