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知识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8讲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知识梳理及巩固练习

第8讲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叫做平均数,平均数用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平均数移多补少法。
从多的数量中拿出一部分给少的数量,使它们的数量相等意义方法公式法。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每个直条的宽窄一样,间隔相等,每种颜色的直条对应的位置也一致每组有两个数据,需要用两种不同颜色(或底纹)的直条来表示,同时要注明图例要根据数据中最大和最小的数来确定单位长度代表多少知识梳理知识点一: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知识点二:复式条形统计图1.在复式条形统计图中,每组有两个数据,需要用两种不同颜色(或底纹)的直条来表示,同时要注明图例。
2.要根据数据中最大和最小的数来确定单位长度代表多少。
3.复式条形统计图中,每个直条的宽窄一样,间隔相等,每种颜色的直条对应的位置也一致。
考点一:平均数例1.(2020秋•丰润区期末)某仓库有货物148吨,已经运了4次,平均每次运走14.5吨,剩下的货物要6次运完,平均每次应运多少吨?【分析】要想求剩下的平均每次应运多少吨,应先求出剩下的吨数,要求剩下的吨数,先求前4次运走的吨数,用总吨数减去前4次运走的吨数就是剩下的吨数.【解答】解:(148﹣14.5×4)÷6=(148﹣58)÷6=90÷6=15(吨)答:平均每次应运15吨.【点评】本题是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平均每次运走的吨数×运的次数=运走的吨数.1.(2020春•皇姑区期末)妙想一不小心把墨水溅到成绩单上了,妙想语文成绩是多少?科目语文数学英语平均成绩/分989596【分析】首先用三科的平均成绩乘3求出总分,然后用三科的总分减去数学和英语的成绩就是语文的成绩,据此列式解答。
【解答】解:96×3﹣(98+95)=288﹣193=95(分)答:妙想的语文成绩是95分。
【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及应用。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知识点 填空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知识点归纳
知识点一、平均数
1、平均数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量,它指的是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
2、平均数的公式:
①()=()÷()
②()×()=()
③()=()÷()
3、平均数与平均分是()的概念。
平均分是分物时所用的一种思想,它是指在分物的时候,要尽可能地分完,而且还要使每一份分得的数相等。
4、在比赛时,一般要先去掉一个()分和一个()分,再计算平均的分数。
这样做可减少极端值对平均分的影响。
知识点二、条形统计图
1、条形统计图分为()条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
2、复式条形统计图分为()复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3、条形统计图可以看出()。
4、单式条形统计图能反映出()种类型的数据的数量,复式条形统计图能反映()数据的数量,能更清楚地看出各种数据不同的地方。
【强烈推荐】2019春新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8.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 知识点归纳-预习必备

画复式条形统计图时一定要标明图例。
注意绘制统计图时直条的宽度是相同的,直条间的间隔是相等的。
确定纵轴单位长度所代表的数量时,要根据已知数据中最大数和最小数综合考虑。
2.看复式条形统计图时,可以运用横向、纵向、综合对比等不同的方法观察,从中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并且可以根据获取的信息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3.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与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只是形式上不同,其他都相同。当数据的种类不多,但每类数据又比较大时,用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比较方便。
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用于表示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8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一、平均数
1.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Fra bibliotek商叫做平均数。
2.平均数的应用:它既可以描述一组数据本身的总体情况,也可以作为不同组数据比较的一个标准。尤其在两组数据个数不相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3.求平均数的方法。
(1)移多补少法:在总数不变的前提下,从多的数中拿出一部分分给少的数,使它们变成相同的数,这个相同的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2)公式法:总数÷份数=平均数
注意:解决平均数问题,只要紧紧抓住平均数的数量关系式,找出题中总数量和对应的总份数即可。不是几个数相加就除以几。
4.解决平均数问题要灵活运用计算公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平均数×总份数=总数量,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二、复式条形统计图
1.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与单式条形统计图基本相同,只是在每组数中有两个数据,需要用两种不同的直条来表示,同时要注明图例。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8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易错知识点解析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8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易错知识点解析易错点1没有明确对称轴的意义。
【错例1】判断:三(1)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38cm ,四(1)班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1cm ,所以三(1)班的李明同学一定比四(1)班的刘亮同学矮。
()【错误答案】√【错因】平均身高是个虚拟的数,并不代表李明和刘亮的实际身高,他俩的身高可能高于班级身高平均值,也可能低于班级身高平均值,所以不能判断三(1)班的李明同学一定比四(1)班的刘亮同学矮。
【答案】×【解析】平均数只能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不能代表其中某个个体的情况。
错题闯关1.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1)小强所在班级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0cm ,小刚所在班级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2cm ,由此判断小明一定比小刚矮。
()(2)小明的身高是1.4米,经过一条平均水深1.2米的小河没有危险。
()(3)一条小河平均水深1.3m ,小红身高1.5m ,她不会游泳,但她下河玩耍肯定安全。
()【答案】(1)×(2)×(3)×2.奇奇和妙妙谁说得对呢?请你判一判!我的身高是152cm ,这条小河平均水深1.2m ,虽然我不会游泳,但我一定能安全过河。
不一定,也可能有危险。
奇奇妙妙【答案】妙妙说得对易错点2复式条形统计图绘制不规范。
【错例2】下表是第四实验小学四年级三个班男、女生人数情况。
聪聪根据上面的统计表制作了复式条形统计图。
【错误答案】【错因】本题错在绘制统计图时没有写统计图名称,没有图例,直条的宽窄不一,而且单位长度也没有统一。
【答案】【解析】在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时,要写上统计图名称,标明图例,图中的直条宽窄要相同,组成直条的两条线一定要互相平行,单位长度要统一。
错题闯关1.根据下面的复式统计图,回答问题.(1)喜欢()和()的女生人数是一样多的。
(2)喜欢游泳的男生是喜欢跳绳的男生的()倍。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十单元(10.4 平均数与复式条形统计图)PPT教学课件

总复习
“亮亮”理发店一周理发人数统计图
顾客(名)
30 25
26 25
29 22
20
15 10
1515 15
10 11 1112
12
912
5
0
星期日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女顾客 男顾客
巩固练习
星期 日
合计 51 女顾客 26 男顾客 25
星期 一
21 10 11
星期 二
23 11 12
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人数
113
87
108
92
平均每个年级有多少人参加了公益活动?
平均数=总数÷份数
(113+87+108+92)÷4
=400÷4 =100(人) 答:平均每个年级有100人参加了公益活动。
知识梳理
总复习
根据下面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回答问题。
(1)哪个班的男生人数最多? 哪个班的女生人数最少?
求平均数的方法
移多补少法 先总后分法
知识梳理
复式条形统计图
复式条形 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统计图
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总复习
特点
可以清楚地看出多个物体的统计情况。
可以从图例看出代表每个物体的颜色。
注意:画复式条形统计图时,要先确定图例,按照图例画。
知识梳理
总复习
实验小学二至五年级学生参加公益活动情况如下表:
答:六年级平均每班有学生42人。
巩固练习
总复习
李兵说得对吗?
李兵说得不对。
因为平均水深1.1m,并不能反映出整个小 河中每一处的水深数值,有的地方会深一 些,有的地方会浅一些。所以身高1.4m的 李兵要下河游泳是会有危险的。
人教版四年级下数学《复式条形统计图》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PPT教学课件

(3)这一周最低温度平均是____℃。
解析:(15+14+18+19+21+24+22)÷7=19(℃)。 故答案为:19。
例题讲解
例题3.完成统计图并填空。
温度
30 28 26 24 20
18 17
16 14 12
某地一周最高和最低温度统计图
24 14
26 18
27 19
27 21
最高温度 最低温度
29 24
22
0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星期六 星期日 星期
(4)这一周最高温度呈____趋势。(填“上升”、“平稳”
或“下降”)
解析:这一周的最高温呈上升趋势。
故答案为:上升。
例题讲解
例题4.根据实验小学四年级2014~2016年购买图书情况
统计图回答问题。实验小学四年级2014~2016年购买图书情况统计图
年份
科普类
教育类
2016
650 600
2015
500 500
2014
350 310
0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800 数量/本
(1)四年级的购书量呈逐年_上__升__的趋势。
例题讲解
例题4.根据实验小学四年级2014~2016年购买图书情况
统计图回答问题。实验小学四年级2014~2016年购买图书情况统计图
四年级(下册)
复式条形统计图
引入
下图也是条形统计图,指出它和我们之前学过的条形统
计图有什么区别。 某小学学生体育成绩情况统计图
(xx年x月x日)
人数/人
一班
35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讲义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知识点一、平均数小明最近三次数学考试分别是77分、90分、82分,这一天爸爸问他最近考试考得怎么样?小明应该怎么回答呢?如果82分,那也只是一次考试成绩,没什么说服力,一次不能代表全部。
如果说自己90分,那么又太高了,万一下次考砸了,岂不是糟了吗?如果说自己77分,那么又有点低,恐怕爸爸就不高兴了。
该怎么办呢?怎么找出一个合适的分数呢?后来小明想到了一个“移多补少”的方法。
1、平均数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量。
上述情境中,我们相当于把小明三次考试成绩的总数平均分成三份,那么能不能用一条算式来计算平均数呢?2、我们可以这样求平均数:先求出所有数据只()再()这组数据的个数3、平均数的公式:①()=()÷()②()×()=()③()=()÷()求“平均数”的时候,我们用到了“平均分”的思想。
可是“平均数”和“平均分”是()的概念。
“平均数”是一个数,“平均分”是一种思想。
平均分是分物时所用的一种思想,它是指在分物的时候,要尽可能地分完,而且还要使每一份分得的数相等。
“平均分”的思想用得比较广泛,许多问题涉及到“平均分”的思想,但这些问题不一定要用“平均数”。
如下题:黄老师把12颗糖分给3个孩子,问平均每人分得多少颗糖?这题的算式是“12÷3=4(颗)”,它用到了“平均分”的思想,但不需要用“平均数”。
例1、四(1)班篮球队成员小明和他的4名队友身高分别为137cm、140cm、135cm、139cm、134cm,他们的平均身高是________cm。
例2、一个煤矿三月份前4天分别产煤830吨,820吨,840吨和830吨,平均每天产煤________吨。
例3、奇思、笑笑、妙想三人的平均身高是130厘米,妙想的身高是()。
134 127A、130B、129C、127例4、甲、乙的平均数是86,甲、乙、丙的平均数是77,那么丙数是________。
例5、王红参加体育达标测试,五项测试的平均成绩是85分,如果跳远成绩不算在内,那么平均成绩是83分,王红的跳远成绩是________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八章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一、平均数:
1、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而不能代表其中某个个体的情况。
它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
2、它比一组数据中最大的数要小,比最小的数要大。
3、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总数量十总份数二平均数
4、平均分:平均数和平均分不一样,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比赛时,计算平均得分时,一般要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
二、复式条形统计图:
1、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线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2、复式条形统计图根据直条的方向可以分为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和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3、优点:直观地反映数量的多少。
4、画图注意:
①画条形统计图时,直条的宽窄必须相同。
取一个单位长度表示数量的多少要根据具体情况而确定;
②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表示不同项目的直条,要用不同的线条或颜色区别开。
③按照数据的大小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并注明数量。
④必须要有图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