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统计图和平均数

合集下载

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优质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优质教案

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优质教案3篇四年级数学下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优质教案一一、教学内容:《认识平均数》教学设计领导签字二、教学目标:1、集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平均数、求平均数以及讨论平均数意义的过程。

2、初步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3、积极参加数学活动,体会用“平均成绩”说明问题的公平性三、教学重点:使学生体会用“平均成绩”比较哪个组成绩好的公平性,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学会计算平均数。

四、教学难点:体会平均数的作用,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时数1板书设计认识平均数六、教学过程:(一)炫我两分钟口算练习,56040= 24060= 4207= 15030= 549=,9606= 888= 764= 855= 8109=(30+50+80)4 (80+80+80+80+85)5=设计意图:炫我两分钟的内容要围绕着“目标原则”,即尽量设计成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本课重点内容为计算平均数,通过对简单的加法、除法的口算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为这节课计算平均数打下基础。

(二)尝试小研究课前尝试小研究1、1号笔筒有( )支铅笔2号笔筒有( )支铅笔3号笔筒有( )支铅笔4号笔筒有( )支铅笔5号笔筒有( )支铅笔2、上图中一共有( )支铅笔。

要使每个笔筒放的铅笔同样多,每个笔筒应放( )支铅笔,动手分一分。

3、列算式为:(三)课上尝试小研究1、读上面的统计表,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2、上面两个组哪个组的成绩好?3、你能算出每个组的平均成绩吗?设计意图:整个小研究的设计体现了低起点、多层次、深思考、求精炼的原则,课前尝试小研究的设计意在从学生旧有知识,且与本课密切相关的逐渐渡到新知的尝试研究,充分发挥旧知识的迁移作用,为学生的解决尝试新知铺路搭桥。

而课上尝试小研究通过计算平均数,加深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展示学生自主学习的成果,感受平均数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存在。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
1
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2
条形统计图的使用方法
3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的结合使用
LITLE THE HERE
LITLE THE HERE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平均数是统计学中最常用的统计量之一,它表示一组
1
数据的集中趋势
条形统计图则是一种直观的图形表示方法,可以清晰
2
地展示各个类别的数据情况
LITLE THE HERE
LITLE THE HERE
条形统计图的使用方法
选择一个合适的图 形软件或工具:例
如Microsoft Excel或Google
Sheets等
在表格中输入数据: 例如A类别的数据是 30人,B类别的数据 是20人,以此类推
选择所有的数据: 然后点击"插入"菜 单中的"条形图"选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 选择"簇状条形图",
然后点击"确定"
条形统计图会自动生 成:每个类别的数据 都会用一条条形来表 示。通过观察条形的 长度和高度,我们可 以清晰地了解每个类 别的数据分布情况
LITLE THE HERE
LITLE THE HERE
PA使用
下面我们将介绍如何使用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来分析
3
数据
LITLE THE HERE
LITLE THE HERE
PART 1
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平均数是所有数的 和除以数的个数,
计算公式为
01
例如,假设我们有 5个数据:3,4,5, 6,7,我们可以使 用上述公式来计算
它们的平均数 04

四年级下数学《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知识点总结归纳

四年级下数学《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知识点总结归纳

四年级下数学《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平均数
1.定义:平均数是所有数的和除以数的个数。

2.计算方法:
•直接相加法:将所有数值相加,然后除以数值的数量。

•移多补少法:将多的数值移到较少的数值上,使所有数值相等。

1.平均数的性质:
•平均数大于或等于最小值,小于或等于最大值。

•当所有数值相等时,平均数等于所有数值中的任何一个。

•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平均水平”。

1.平均数的应用:
•比较不同类别的数据大小和它们之间的对比关系。

•表示数据的分布情况。

•在实际生活中,可以用平均数来估算平均水平。

二、条形统计图
1.定义:条形统计图是用直条的长短来表示相互独立的统计指标数值大小和它们
之间的对比关系。

2.制作方法:
•确定统计指标和数据。

•确定直条的分类和间隔。

•绘制直条并标注数据。

•写上标题和时间。

1.条形统计图的优点:
•可以直观地看出各类别的数据大小和它们之间的对比关系。

•可以比较不同类别的数据,便于分析和比较。

•可以表示出数据的分布情况。

1.条形统计图的局限性:
•不容易表示数据的变化趋势。

•容易受到直条间隔的影响,可能导致误导。

•如果数据量很大,制作会比较困难和繁琐。

1.条形统计图的应用:
•展示不同类别数据的数量和对比关系。

•比较不同时间段或不同地区的同类数据。

•分析数据的分布情况,了解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知识点汇总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知识点汇总
1、求平均数的方法:
将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商就是平均数。

它既可以描述一种数据的总体情况,也可以作为不同组数据比较的一个标准。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2、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1)把复式统计表的数据进行分类、整理。

(2)用“”和“”表示两种不同的人或事物;
在横轴上确定每组数据相应的位置、宽度和间隔,
再根据纵轴的长度确定直条的单位长度,画出不同颜色的直条。

3、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方法同上,只是横轴和纵轴内容交换一下。

人教版-分章节全视角系列讲学案-4下第26讲:第8章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平均数-知识点梳理-教师版

人教版-分章节全视角系列讲学案-4下第26讲:第8章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平均数-知识点梳理-教师版

人教版-4下第26讲: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平均数-知识点梳理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知识点一、平均数: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小学数学里所讲的一般指算术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

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位置的一个统计量。

既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和平均水平,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平均速度、平均身高、平均产量、平均成绩等等。

理解:1、算术平均数的本质:将一组数移多补少后,得到的近似的中间数。

2、算术平均数指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

3、平均数是表示这一组数据整体情况的数据。

4、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描述数据集中位置。

5、可以自比,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和平均水平。

6、可以对比。

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

7、平均数表示数据的特点:直观、简明。

二、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公式: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如:班级数学平均分=班级数学总分÷班级总人数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平均单价=物品总价钱÷物品总数量每天的平均气温=24小时的气温和÷24本班男生的平均身高=本班男生身高之和÷本班男生人数注1:一定是总数量÷总份数注2:根据平均数公式可以求: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三、生活中的平均数。

平均数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渗透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各个环境中。

如:1、本周平均最高气温6摄氏度。

2、三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是140厘米。

3、四年级2班五位同学平均每人捐10本图书。

4、李莉同学平均每天上学路上花费15分钟。

典型例题【例1、加深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移多补少】书架上层有12本书,下层有10本书,请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优秀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优秀教案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优秀教案本单元主要学习“平均数”和“复式条形统计图”。

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

小数阶段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即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

平均数是在理解了平均分及除法运算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与平均分的意义不完全一样。

把一些物体分成若干份,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每份不一定一样多。

复式条形统计图是在掌握了复式统计表和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学习的,把两个单式条形统计图合并,就形成一种新的统计图即复式条形统计图。

把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数据分析观念。

第1课时平均数【教学导航】【教学内容】教材第90~92页例1、例2及相关练习【教学目标】1.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2.加深对“平均分”和“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3.培养运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重点: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难点:理解平均数的统计含义和应用。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8支铅笔【教学设计】【情境导入】师:同学们,老师手中有8支铅笔,要分给四位同学,请大家帮我想一想,怎样分呢?让学生想一想,然后指名发表意见,提出不同的分法。

当有学生提到给每位学生分2支时,教师引导:8支铅笔,分给四位同学,每人分2支,那么这8支铅笔刚好分完,并且每人分得的支数都相同,这种分法叫平均分。

每位同学平均分2支铅笔,这里的2就是平均数。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平均数。

(板书课题:平均数)【探究新知】1.教学例1。

课件出示例1情境图。

(1)引导学生收集信息,提出问题。

师:从统计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每个人收集的瓶子数一样多吗?(不一样多)你能想办法把他们4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变成同样多吗?(2)探究求平均数的方法。

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

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

9
拓展研究 统计一下你这次期中考试各科的成绩,计算出平均分。
统计表表示数据简单; 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直观、形象,可以直观的 看出数据的多少,便于比较数据的大小。
2021/10/10
10
三、根据统计表绘制一格代表多个单位的 条形统计图
(1)从上面的统计图中,你得到了哪些信息? (2)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
(94-2)×5-94×4=84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021/10/10
16
3
亮亮把自己家一个星期丢弃塑料袋的情况作了统计。 算一算,平均每天丢弃几个塑料袋?
算一算:平均每天丢弃几个塑料袋?
(1+3+2+3+2+6+4)÷7=3(个)
2021/10/10
4
3、进一步认识平均数
平均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有时 和已知数据中的数相同,但它不是那组数据中的具 体数,而是一个“虚拟”的数。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 个重要概念,在统计中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 的一般水平或平均水平。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 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 常用到,如平均身高、平均成绩、平均产量等。
2021/10/10
11
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到每天到阅览室读书的人数。 这个统计图和前面学的统计图有些不同, 统计图一格表示5 人,前面学过的统计图一格表示1人。 这个统计图可以表示更大的数量,如有必要一格还可以表示 10人、20人、50人…… 可以算出星期一到星期五共有多少人到阅览室读书,平均每 天到阅览室读书的人数。
158>157,50>49 红星小学队员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都高于银河小学队队员。
平均数的意义: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数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讲义第八章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人教新课标版(含解析)

小学四年级下册数学讲义第八章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人教新课标版(含解析)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复习与测试讲义第八章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知识点归纳总结】1. 平均数的含义及求平均数的方法1.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2.平均数的求解方法:用所有数据相加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需要计算才得求出.【经典例题】例1:参加某次数学竞赛的女生和男生人数的比是1:3,这次竞赛的平均成绩是82分,其中男生的平均成绩是80分,女生的平均成绩是()A、82分B、86分C、87分D、88分分析:根据题意,可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女生的平均成绩×1+男生的平均成绩×3=全班平均成绩×4,设女生的平均成绩是x,列并解方程即可.解:设女生的平均成绩是x,因为总成绩不变,由题意得,x×1+3×80=82×(1+3),x+240=328,x=328-240,x=88;或:[82×(1+3)-80×3]÷1,=(328-240)÷1,=88(分);答:女生的平均成绩是88分.故选:D.点评:解答此题关键是先求出全班的总成绩和男生的总成绩,然后求出女生的总成绩,进而求出女生的平均成绩.2.平均数问题求平均数问题是小学学习阶段经常接触的一类典型应用题,如“求一个班级学生的平均年龄、平均身高、平均分数…”平均数问题包括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连续数和求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基准数求平均数.解答这类应用题时,主要是弄清楚总数、份数、一份数三量之间的关系,根据总数除以它相对应的份数,求出一份数,即平均数.【经典例题】例1:在抗震救灾的日子里,解放军张叔叔前4天在一线共奋战了74小时,后3天平均每天在一线工作15小时,这一周,张叔叔平均每天在一线工作多少小时?分析:根据题意可以求出张叔叔在7天一共工作了几小时,用总的小时数除以总天数,就是要求的答案.解:(74+15×3)÷(4+3),=(74+45)÷7,=119÷7,=17(小时);答:这一周,张叔叔平均每天在一线工作17小时.点评:此题是典型的解答平均数应用题,关键在于确定“总数量”以及和总数量对应的总份数.例2:甲、乙、丙三种糖果每千克分别是14元、10元、8元.现把甲种糖果4千克,乙种糖果3千克,丙种糖果5千克混合在一起,问买2千克这种混合糖果需多少元?分析:用三种糖混合糖的总钱数除以总千克数就是三种糖混合后的平均价,再用平均价乘2千克就是要求的答案.解:甲、乙、丙三种糖混合后的平均价是:(14×4+10×3+8×5)÷(4+3+5),=126÷12,=10.5(元),买2千克混合糖果的价钱是:10.5×2=21(元),答:买2千克这种混合糖果需21元.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先求出甲、乙、丙三种糖混合后的平均价,那2千克混合糖的价钱即可求出.3. 两种不同形式的单式条形统计图1.条形图定义: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条形,条形的宽度必须保持一致,然后把这些条形排列起来,这样的统计图叫做条形统计图.它可以表示出每个项目的具体数量.2.单式条形统计图只表示一种数据的变化情况,比较简单.【经典例题】例1:看图回答问题.(1)哪个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多?多多少?(2)从统计图中你还能发现什么信息?分析:(1)先分别求出第一季度和第三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再比较哪个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多,进而求出多的具体的数量即可;(2)从统计图中我还能发现以下信息:一月销售120箱,二月销售110箱,三月销售130箱,七月销售195箱,八月销售190箱,九月销售185箱;其中二月销售的箱数最少,七月销售的箱数最多;等等.解:(1)第一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120+110+130)÷3,=360÷3,=120(箱),第三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195+190+185)÷3,=570÷3,=190(箱),190>120,190-120=70(箱);答:第三季度的月平均销售量多,多70箱.(2)从统计图中我还能发现以下信息:一月销售120箱,二月销售110箱,三月销售130箱,七月销售195箱,八月销售190箱,九月销售185箱;其中二月销售的箱数最少;七月销售的箱数最多;等等.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从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并根据信息解决问题;也考查了求平均数的方法: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4.两种不同形式的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两者数量的多少.复式条形统计图分类:根据直条的方向可以分为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和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①一般在数据种类较多,数据又不是非常大时使用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②在数据种类较少,每类数据又比较大时,使用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这两种统计图的本质是一样的,只是表现形式不同.【特点】用直条的长短表示数量的多少.【优点】能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便于比较两组数据的多少.复式条形统计图画法:1.准备尺子,铅笔,橡皮等画图工具.2.注意写单位,画纵坐标和横坐标,还有日期名字和横坐标上的“0”.3.假如位置有限,例如说0到10,到20,假如你写到200,位置绝对有限,你可以在0的上面画波浪线,然后写100(当然其他数也可以,但最标准的还是画闪电线).4.例如上图两者要有不同的颜色,假如没有色笔,第一个可以用阴影填充,第二个可以涂得严严实实或一个不涂,一个涂阴影.5.在每个图的上方都要写标题.【经典例题】例1:(1)从图上看出男生人数最多的是科技小组,女生人数最少的是数学小组,科技小组的总人数最多,数学小组的总人数最少.(2)通过计算,三个兴趣小组的总人数有39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15人.数学小组再增加22人就和科技小组的人数一样多.分析:由图可知:数学小组男生有20人,女生有16人;文艺小组男生有18人,女生有27人;科技小组男生有39人,女生有19人.由以上数据求解.解:(1)39>20>18;科技小组的男生最多;16<19<27;数学小组的女生最少;数学:20+16=36(人);文艺:18+27=45(人);科技:39+19=58(人);58>45>36;科技小组的总人数最多,数学小组的总人数最少.(2)总人数:36+45+58=139(人);男生:20+18+39=77(人);女生:16+27+19=62(人);77-62=15(人);58-36=22(人);三个兴趣小组的总人数有139 人,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15人.数学小组再增加22人就和科技小组的人数一样多.故答案为:科技,数学,科技,数学;139,15,22.点评:本题是复式条形统计图,这类题目先根据图例读出出数量,再由问题找出合适的数据求解.【同步测试】单元同步测试题一.选择题(共8小题)1.一个调查数据被呈现在一扇形图里,下面条形图()与这个扇形图显示的是相同的数据.A.B.C.D.2.一组数据中最大的数是26,最小的是18.下面的数中,()可能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A.30B.23C.123.体操队原来有8名队员,平均体重35千克,现在增加1名体重是38千克的队员,现在体操队队员的平均体重是()A.35千克B.比35千克多一些C.比35千克少一些D.无法确定4.天利家园小区去年年底全部改用节能灯,赵阿姨家上半年节约用电40.2千瓦时,王伯伯家第三季度共节约18千瓦时.()家平均每月节约用电多.A.王伯伯家B.赵阿姨家C.两家一样多5.明明数学、英语、语文的平均分是95分,期中英语是91分,语文96分,数学是()分.A.90B.95C.986.在下面的两幅统计图中,用来表示某地1~6月份的晴天天数的变化情况最为合适的是()A.B.7.踢毽子比赛,小红所在的小组平均每人踢36个,小丽所在的小组平均每人踢32个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小红一定比小丽踢得多B.小红一定比小丽踢得少C.小红和小丽踢的个数一定相同D.无法确定谁踢得多8.如图,()可以表示下面哪种情况的统计.A.4个学生期末数学考试成绩B.四年级喜欢各项运动的男女生人数C.小明1﹣﹣8岁的身高D.蛋糕店的草莓蛋糕和芒果蛋糕最近5天的销售情况二.填空题(共8小题)9.五年级(1)班同学的身高情况分三段统计,结果如图.(1)这个班身高在1.50~1.59米范围内的男女生相差人.(2)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个班男生共有人.(3)将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在横线上.全班同学从高到矮排成一行,张林在第11个,他的身高可能是.A.1.49米B.1.58米C.1.61米10.常用的条形统计图有和两种,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11.如果条形统计图的纵轴是用0.5厘米表示40人,那么4厘米应表示人,在这个统计图上有一个直条上标有160人,那这个直条的高度应是厘米.12.西西期末三门功课,语文、英语平均分数是94分,要想平均分数提高2分,他的数学应考分.13.一桶水,需要2个人一起抬.3个人要把水从离家180米的地方抬回家,平均每个人要抬米.14.四年级的学生参加体能测试,其中7名同学的成绩如下:80,90,80,76,74,80,80(单位:分).他们的平均成绩是分.15.王大伯攒了一箱鸭蛋,共50个.他任意取出5个鸭蛋称得质量分别为76g、86g、81g、74g、83g,这箱鸭蛋大约重千克.16.3个数的平均数为10,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为9,这时3个数的平均数是11,这个被改动的数原来是.三.判断题(共5小题)17.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比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表示的更明白..(判断对错)18.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A,且甲>乙>丙,则A>丙.(判断对错)19.在生活中统计一组数据,可以制成条形统计图表示.(判断对错)20.一分钟跳绳,小丽前两次跳的平均数是120下,要使三次跳的平均数是125下,她第三次应跳135下(判断对错)21.小亮身高150cm,他在平均水深135cm的河中游泳,不会有危险.(判断对错)四.操作题(共1小题)22.德凯小学开展体育活动,小明对五(1)班同学的锻炼情况做了统计,并绘制了下面两幅统计图.(1)五(1)班参加体育锻炼的有人,参加的人数最多.(2)根据条件把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五.应用题(共6小题)23.一辆汽车前2小时一共行160千米,后2小时分别行了70千米和50千米,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24.一批货物重9.8吨,运走了3.5吨.剩下的分3次运完,平均每次运多少吨?25.第一中学三个年级共有912名学生,每个年级有8个班,平均每个班有多少名学生?26.小明计划8天读完一本114页的故事书.前3天读了39页.如果要按计划读完,他从第4天起平均每天要读多少页?27.小萱、小丽、小红、小含四名同学,他们四人的平均身高是132厘米,小明的身高是142厘米,请你帮他们算一算,他们五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28.小文参加舞蹈比赛,7位评委的打分分别是:89分、99分、64分、90分、95分、88分、93分,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小文的平均得分是多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分析】由扇形统计图可知:白色占总数的50%,深颜色和浅颜色各占总数的25%;在条形统计图上白色的直条的高度是深色和浅色的2倍,而深色和浅色的直条高度相同.【解答】解:白色占总数的50%,深颜色和浅颜色各占总数的25%;画出条形统计图就是:故选:A.【点评】抓住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的绘制特点,即可解决此类问题.2.【分析】因为在一组数中有最大的数,也有最小的数,根据平均数的含义: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所以平均数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进而得出结论.【解答】解:根据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含义可知:在一组数据中,平均数要比最大的数小,比最小的数大,30、23和12中只有23是大于18小于26的数,所以可能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应明确平均数的含义,根据平均数的含义进行判断即可.3.【分析】根据题意,用35乘8,求出体操队原来有8个队员的总体重,再加上38千克,即可求出现在体操队队员的平均体重,用现在体操队员的总重量除以总人数,列式解答即可.【解答】解:(35×8+38)÷(8+1)=318÷9≈35.3(千克)35.3>35答:现在体操队队员的平均体重比35千克多一些.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平均数的意义,进行分析、解答即可.4.【分析】首先用40.2除以6,求出赵阿姨家平均每月节约的用电量;然后用18除以(3×3)求出王伯伯家平均每月节约的用电量;最后比较大小,判断出谁家平均每月节约用电多即可.【解答】解:40.2÷6=6.7(千瓦时)18÷(3×3)=18÷9=2(千瓦时)6.7>2答:赵阿姨家平均每月节约用电多.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含义以及求法的应用.5.【分析】用三科的平均分乘3计算出三科的总成绩,再减去语文和英语成绩之和就是数学的成绩.【解答】解:95×3﹣(96+91)=285﹣187=98(分)答:数学得了98分.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平均数计算的灵活运用.关键是用平均分乘科数计算出三科的总成绩.6.【分析】根据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进行判断.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应实物的增减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应具体的数量.据此判断即可.【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应实物的增减变化情况;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应具体的数量.所以,要反应某地1~6月份的晴天天数的变化情况选折线统计图最为合适.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各种统计图的特点.7.【分析】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可知,平均数只是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不表示这组数据中某一个具体数据,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根据平均数的意义可知,虽然知道小红所在的小组平均每人踢36个,比小丽所在的小组平均每人踢32个多,但是平均数只不表示这组数据中某一个具体数据,所以无法确定谁踢得多.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深刻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8.【分析】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复式条形统计图可以反映两种或两种以上数量的多少,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A,表示4个学生期末数学考试成绩,用单式条形统计图;B,表示四年级喜欢各项运动的男、女生人数,必须用复式条形统计图;C,表示小明1﹣﹣8岁的身高,用单式统计图;D,表示蛋糕店的草莓蛋糕和芒果蛋糕最近5天的销售千克,可以用复式条形统计图,但是统计图中只有4项,所以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二.填空题(共8小题)9.【分析】(1)用身高在1.50~1.59米范围内的男生人数减去女生人数即可解答;(2)把三段的男生人数加起来即可解答;(3)全班同学从高到矮排成一行,张林在第11个,因为男生身高在1.50~1.59米范围内的人数有12人;所以张林身高在1.50~1.59米范围内;即他的身高可能是1.58米.【解答】解:(1)12﹣10=2(人);答:这个班身高在1.50~1.59米范围内的男女生相差2人.(2)3+12+6=15+6=21(人);答:这个班男生共有21人.(3)班同学从高到矮排成一行,张林在第11个,因为男生身高在1.50~1.59米范围内的人数有12人;所以张林身高在1.50~1.59米范围内;即他的身高可能是1.58米;填B.故答案为:2,21,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以及分析数量关系,解答问题的能力.10.【分析】常用的条形统计图有单式和复式两种,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由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常用的条形统计图有单式和复式两种,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楚地看出数量的多少;故答案为:单式,复式,多少.【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分类和特点进行解答.11.【分析】在同一个条形统计图中,用固定的长度表示一定数量,本题中0.5厘米表示40人,看4厘米中有多少个这样的单位,然后乘以这个单位长底代表的人数就行了,用160人除以每个单位长度代表的人数,看有多少个单位长度,然后乘以这个单位长度的厘米数就行了.【解答】解:由题意知,4÷0.5×40=320(人),160÷40×0.5=2(厘米),故答案为:320,2.【点评】此题考查统计图纵轴的长度和单位长度代表的量之间的关系.12.【分析】根据“平均成绩×科目的数量=总成绩”算出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功课的总成绩以及语文、英语两门功课的总成绩,进而用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功课的总成绩减去语文和英语两门功课的总成绩即可求出数学成绩.【解答】解:(94+2)×3﹣94×2=96×3﹣188=288﹣188=100(分)答:他的数学应考100分.故答案为:100.【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根据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求出三门课程的总成绩,然后分别减去语文、英语的成绩即可.13.【分析】一桶水总是有两个人抬,所以抬水的人共走了180×2=360米,然后根据平均数的意义,用360除以3就是平均每人要抬水的米数,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180×2÷3=360÷3=120(米)答:平均每人要抬120米.故答案为:120.【点评】本题的难点是理解一桶水总是有两个人抬,所以抬水的人共走了2个180米,而不是1个180米.14.【分析】先求出7名同学的的总成绩,再用总成绩除以7,即得他们的平均成绩.【解答】解:(80+90+80+76+74+80+80)÷7=560÷7=80(分)答:他们的平均成绩是80分.故答案为:80.【点评】此题考查了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平均数=总数÷份数.15.【分析】用这5个鸭蛋的总克数除以5就是这5个鸭蛋平均每个的克数;再用平均每个的克数乘50后换算单位即可求得这箱鸭蛋大约一共重多少千克.【解答】解:(76+86+81+74+83)÷5=400÷5=80(克)80×50=4000(克)4000克=4千克答:这箱鸭蛋大约一共重4千克.故答案为:4.【点评】本题是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及求法.要记住总数、个数及平均数三者之间的关系.16.【分析】先用原来的平均数乘3,先求出原来3个数的和,同理再求出后来3个数的和,两次和的差就是9比原数多了多少,进而求出原数.【解答】解:11×3﹣10×3=33﹣30=39﹣3=6答:这个被改动的数原来是6.故答案为:6.【点评】解决本题根据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求出和的变化,从而得出改动的数是怎么变化的,从而解决问题.三.判断题(共5小题)17.【分析】条形统计图分为:单式条形统计图和复式条形统计图,前者只表示1个项目的数据,后者可以同时表示多个项目的数据;可以是纵向的,也可以是横向的.进而判断即可.【解答】解: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条形统计图的条形可以表示两种不同的数量,可以是纵向的,也可以是横向的.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的分类和特点.18.【分析】一组数的平均数要大于这组数中最小的数,要小于这组数中最大的数,由此判断.【解答】解: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A,且甲>乙>丙,由此可知,甲数最大,丙数最小,那么:甲>A>丙;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本题关键是明确:一组数的平均数要大于这组数中最小的数,要要小于这组数中最大的数.19.【分析】条形统计图能很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仅容易看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统计图能反映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由此根据情况选择即可.【解答】解:在生活中统计一组数据,能够比较数量的多少;所以可以制成条形统计图表示,所以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应根据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自的特点进行解答.20.【分析】要求小丽第三次应跳多少下,根据题意,先求出三次跳绳的总次数,然后求出前两次跳绳的总次数,用三次跳的总次数﹣前两次跳的总次数,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25×3﹣120×2=375﹣240=135(下)答:她第三次应跳135下.故答案为:√.【点评】此题是考查平均数知识的灵活运用情况,做题时应认真审题,找出前后数量间的关系,进而列式解答即可得出结论.21.【分析】平均数只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应这组数据的中所有数据的大小,河水的平均水深是135cm,可能有的地方水深超过150厘米,下水游泳可能存在危险,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平均数只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应这组数据的中所有数据的大小,河水的平均水深是135cm,可能有的地方水深超过135厘米,甚至超过150厘米,所以小亮下水游泳可能有危险,所以题干说法不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含义的应用,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平均数只能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并不能反应这组数据的中所有数据的大小.四.操作题(共1小题)22.【分析】(1)观察条形统计图发现,参加篮球的有20人;再观察扇形统计图可知,把总人数看成单位“1”,参加篮球的人数占总人数的40%,用20人除以40%即可求出参加体育锻炼的有多少人;比较扇形统计图上各部分的扇形占的区域,面积最大就是人数最多的,由此求解;(2)用(1)求出的总人数,分别乘各种运动占总人数的百分数,求出各种运动的人数,然后根据条形统计图的画法,画出条形统计图.【解答】解;(1)20÷40%=50(人)观察扇形统计图发现参加篮球锻炼的人数最多;即:五(1)班参加体育锻炼的有50人,参加篮球的人数最多.(2)足球:50×20%=10(人)其它:50×30%=15(人)乒乓球:50×(1﹣40%﹣30%﹣20%)=50×10%=5(人)统计图如下:故答案为:50,篮球.【点评】解决本题需要结合两种统计图的特点,找出需要的数据,求出各类体育运动的人数,从而解决问题.五.应用题(共6小题)23.【分析】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总时间是(2+2)小时,总路程是(160+70+50),据此可列式解答.【解答】解:(160+70+50)÷(2+2)=(230+50)÷(2+2)=280÷4=70(千米/小时).答:这辆汽车平均每小时行70千米.【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关系式的掌握情况.24.【分析】根据原有的吨数﹣运走的吨数=剩下的吨数,先求出剩下了多少吨,再除以次数3,即可得出平均每次运走多少吨.【解答】解:(9.8﹣3.5)÷3=6.3÷3=2.1(吨)答:平均每次运2.1吨.【点评】此题解答的关键是求出剩下的数量,然后根据平均数问题解答即可.25.【分析】用3×8求出共有班的个数,再用共有的学生人数除以共有的班数就是平均每个班有多少名学生.【解答】解:912÷(3×8)=912÷24=38(名)答:平均每个班有38名学生.【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总数÷总份数=平均数.26.【分析】先用114减去39求出剩下的页数,然后再除以剩下的天数5就是他从第4天起平均每天要读的页数.【解答】姐:(114﹣39)÷(8﹣3)=75÷5=15(页)答:他从第4天起平均每天要读15页.【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平均数、数量和总数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解答.关键是求出剩下的页数.27.【分析】根据题干,四人的平均身高是132厘米,则他们的身高之和是132×4=528厘米,再加上小明的身高,即可求出5个人的总身高,再除以5,就是5人的平均身高.【解答】解:(132×4+142)÷5=(528+142)÷5=670÷5=134(厘米)答:5人的平均身高是134厘米.【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的应用.28.【分析】由题意知,共有7个得分,按从大到小顺序排列为:99、95、93、90、89、88、64.要求小文最后的平均得分是多少分,先求得去掉一个最高分(99)和一个最低分(64)后5个得分的和是多少,再除以5即可.【解答】解:(95+93+90+89+88)÷5=455÷5=91(分)答:小文的平均得分是91分.【点评】此题考查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的求解方法:总数÷份数=平均数.。

四年级下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四年级下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四年级下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85页--93页。

一、课程标准对本单元的要求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可使用计算器)。

2、会根据实际问题设计简单的调查表,能选择适当的方法(如调查、试验、测量)收集数据。

3、认识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有效地表示数据。

4、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其实际意义。

5、能从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中,有意识地获得一些数据信息,并能读懂简单的统计图表。

6、能解释统计结果,根据结果做出简单的判断和预测,并能进行交流。

二、单元内容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是在第一学段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过程有所体验,会用统计表和象形统计图(一个方格表示一个单位)表示统计结果,初步体会运用数据进行表达与交流的作用,感受数据蕴含信息的基础上学习的。

主要内容包括:认识平均数,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认识单式条形统计图,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单元安排了“读书调查”的综合与实践活动。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和统计量,《数学课程标准》中的平均数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这组数据的总个数所得的商。

在统计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既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来进行不同数量之间差别的一般比较。

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量的一般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如:平均速度、平均成绩、平均年龄等等。

所以在本单元把平均数贯穿在每一课的数学活动中。

“认识条形统计图,能用条形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是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本单元借助条形统计图直观表示数据的特点,让学生在读图的过程中,认识统计图的特征,学会用统计图表示数据。

本单元在教材编排上有以下特点:把读统计图、统计表贯穿于统计学习的全过程。

《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教案

《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教案
《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教案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选自《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三章《统计与概率》的《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并能利用条形统计图分析数据。具体内容包括:
1.平均数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2.利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计算平均数或使用条形统计图来帮助做决定的情况?”(例如:计算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或通过条形统计图比较不同商品的销售情况)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的奥秘。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五、教学反思
今天在教授《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这一章节时,我发现学生们对平均数的概念掌握得还算不错,但在实际应用上,尤其是在求解一些与生活相关的问题时,还是显得有些吃力。这说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更多地联系实际,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的影子。
在讲授条形统计图时,我尝试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际操作,让学生们感受到条形统计图的直观性和实用性。从学生的反馈来看,这种方法还是挺有效的,他们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数据的分布和比较。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平均数教学ppt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平均数教学ppt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平均数教学 ppt
2023-10-27
目录
• 平均数的定义与计算方法 • 条形统计图的概念与特点 •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的关联 •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的教学实践 • 总结与展望 • 附录与参考文献
01
平均数的定义与计算方 法
平均数的定义
平均数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程度的统计量,通常用这组数据的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得到。
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01
02
03
易于理解和识别
条形统计图使用直观的图 形表示数据,使得读者能 够快速地理解数据分布和 比较情况。
可视化效果好
通过将数据以条形的形式 呈现,可以清晰地展示数 据的差异和趋势,有助于据
条形统计图可以容纳大量 的数据点,使得它成为一 种常用的数据可视化工具 。
使用PPT等多媒体辅助工具,展示数据和图 形,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教学实践的评估与反馈
课堂表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包括听讲 、笔记、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等方面
的情况。
学生反馈
通过问卷调查或个别访谈的方式, 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评价 和建议,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作业评估
布置相关作业,了解学生对所学知 识的掌握情况,并对作业进行批改 和点评。
条形统计图的适用范围
分类数据的展示
条形统计图适用于展示分类数据,尤其是当类别名称过长、数量 过多或类别名称含有特殊字符时。
对比数据的展示
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比较不同类别的数据大小和相对位置,适 用于展示对比数据。
发现数据规律和特征
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可以发现数据的规律和特征,例如数据的 集中趋势、离散程度以及异常值等。
增加现代技术应用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平均数预习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平均数预习
条形统计图展示数据分布
条形统计图可以直观地展示每个数据点在数据集中的位置及其与平均数的差异。
条形统计图揭示数据离散程度
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中的条形长度和间距,我们可以了解数据点围绕平均数的分布情况,从而评估数 据的离散程度。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结合可以更好地描述数据特征
综合分析数据
将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结合使用,我们可 以更全面地了解数据的特征。
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
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总和 ÷ 个数,即平均数 = (a1+a2+a3+...+an) ÷ n。
对于加权平均数,则需将每个数据乘以相应的权数,再除 以权数的和。
平均数的应用场景
平均数广泛应用于 统计学、经济学、 社会学等领域。
情况,包括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提高数据的可视化程度
02
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晰地显示各个数据的大小和相对关系,结合
平均数可以更好地解释数据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方便比较不同数据集
03
通过比较不同数据集的平均数和条形图,可以方便地比较它们
之间的差异,从而更好地分析和解释数据。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5
预习内容回顾与总结
重点概念回顾
平均数的定义
平均数是所有数的和除以 数的个数,表示一组数据 的集中趋势。
平均数的性质
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 的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条形统计图的概念
条形统计图是一种用条形 的长度表示数据大小的图 形,条形的长度表示数据 的实际值。
绘制条形统计图的方法总结
收集数据
使用绘图软件或图表工具,按照所选的条形 统计图类型绘制图表。需要设置坐标轴、标 题、图例等元素。

《平均数》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平均数》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5. 分析结果
通过条形统计图,可以清晰地看出不同日期或时间段的用户访问量分布情况,为网站运营 提供数据支持,如优化网站内容、调整推广策略、增加用户互动等。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02
平均数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 水平、集中趋势和离散程度。
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计算平均数的基本公式是:总和÷数量,即∑(数据)÷n。
具体计算方法包括简单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简单平均数是将所有数据相加后除 以数据的个数,而加权平均数则是将每个数据乘以相应的权重后求和,再除以总 权重。
平均数的应用场景
《平均数》平均数与条形统 计图
பைடு நூலகம்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12
目录
• 平均数的定义与计算 •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的关系 • 如何制作条形统计图 •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在决策中
的应用 •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在数据分
析中的重要性 • 案例分析
01
平均数的定义与计算
平均数的定义
01
平均数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程度 的统计量,通常用这组数据的和 除以数据的个数得到。
案例一:某公司员工工资分布情况分析
详细描述 1. 收集数据:收集该公司所有员工的工资数据,并进行整理。
2. 数据清洗: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去除异常值和无效数据。
案例一:某公司员工工资分布情况分析
01
3. 计算平均数
计算该公司员工的平均工资。
02
4. 绘制条形统计图
根据清洗后的数据,按照不同职位或部门,绘制条形统计图,以展示工
03
如何制作条形统计图
数据收集与处理
确定研究目标
数据清洗和处理
首先需要确定研究或调查的目标,例 如了解不同产品的销售情况、不同地 区的天气情况等。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教案

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一、单元教学内容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P90——P102二、单元教学目标1、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答,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在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中,发现信息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并进行有条理的思考。

4、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简单的数学问题。

5、体会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

6、发展统计观念,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及合作意识。

三、单元教学重、难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问题并解答,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四、单元教学安排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3课时第1课时平均数一、教学内容:平均数P90——P92二、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平均数的过程,学会寻找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总后分,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难点: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授1、课件出示:班级图书角的书架上层有8本书,下层有4本书。

提出问题:同学们能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吗?2、学生思考,交流讨论。

师生交流后,教师用课件操作并提问:现在每层都有6本书了,这个6是它们的什么数?(平均数)我们是如何求出平均数6的呢?师生交流后明确是通过把上层书本移2本至下层得到的相同数。

今天,我们就来深度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朋友。

板书课题:平均数。

(二)探索发现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统计图:环保小分队的四名同学收集的矿泉水瓶如下(课件出示统计图)。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学习指导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学习指导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学习指导作者:邱廷建来源:《数学小灵通·3-4年级》2015年第06期一、知识与方法梳理1.平均数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数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移多补少”使它们每个数都相等,最后求得的相等数就叫做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求平均数的方法,一般应先求出“总数量”与相对应的“总份数”,然后把总数量按照总份数平均分,求出每一份的数量,即平均数。

求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求平均数时,要注意抓住“问题”,弄清把哪几个数合并起来进行平均分,应该平均分成几份,“几个数的和”与“份数”一定要相对应。

平均数是用“移多补少”得到的,因此,平均数一定在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

在计算出平均数的结果后,可以看看求得的平均数是否在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

2.复式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是统计项目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条形统计图。

画统计两个项目的复式条形统计图时,因每组数据出现两个,需要画出两个不同颜色的直条,然后把每组的两个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画复式条形统计图时,还要注明图例。

二、解题指导例1.小强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6千克,小华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4千克,小强一定比小华重。

[分析与解]平均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

小强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6千克,这个36千克是平均体重,小强的体重可能大于36千克、可能等于36千克,也可能小于36千克。

同样,小华所在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是34千克,这个34千克是平均体重。

因此根据这两个平均体重来判断“小强一定比小华重”是错误的。

例2.下表是一个小组5个同学的身高和体重情况,请你算一算:这些同学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各是多少?[分析与解]要求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应先求出5个同学的身高一共是多少厘米,然后把总身高按5个同学平均分,就可以求出平均数。

综合算式为:(142+148+139+141+140)÷5=142(厘米)。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单元备课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单元备课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四下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单元备课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这一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小数四则运算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以及能够通过条形统计图来获取信息,进行数据分析。

教材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平均数的概念,让学生体会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同时,通过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据分析能力,对生活中的数据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学生在求平均数方面可能还存在一些困难,如对平均数的含义理解不深,求平均数的方法不明确等。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能通过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进行数据分析。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对数据的敏感性,以及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求平均数的方法,以及通过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进行数据分析。

2.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以及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探索教学法、合作教学法。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条形统计图、实际操作材料。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出平均数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3.实践:学生动手操作,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巩固所学的知识。

4.应用:学生通过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进行数据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加深对平均数概念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用统计图表示数据》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

《用统计图表示数据》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

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xi / n
具体来说,对于一组数据{x1, x2, ..., xn},其平均数为
其中∑代表求和符号,xi表示每个数据,n表示数据个 数。
平均数的优缺点
优点 计算方法简单明了,易于理解和操作。
可以比较不同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平均数的优缺点
05
总结与展望
总结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的核心内容
01
平均数
平均数是统计学中最常用的指标之一,它代表了一组数据的“平均水
平”。计算平均数的方法是所有数据的和除以数据的数量。
02 03
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是一种以条形的长度或高度来表示数据大小的图形。每个 条形代表一个类别或类别,条形的长度或高度与该类别的数据量成正 比。
市场调研
在市场营销领域,企业可以使用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来分析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通过收集和分析市场数据,企业可以 了解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偏好以及市场竞争对手的情况,从而制定更有效的营销策略。
政策制定
在公共管理领域,政府可以使用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来评估社会问题和政策效果。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政府可以了 解社会经济状况、人口变化、教育水平等方面的情况,从而制定更有效的政策来解决社会问题。
总结
本节主要介绍了如何使用平均数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数据。平均数可 以方便地比较不同数据集的水平,而条形统计图则可以清晰地展示不 同类别的数据分布情况。
对未来学习和研究提出建议和展望
深入学习
实践应用
创新与发展
对于未来的学习和研究,建议 读者进一步了解平均数和条形 统计图的定义、计算方法和适 用范围,以便更好地应用它们 来分析实际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图和平均数
条形统计图是用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成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

从条形统计图中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1、根据所给的条形图填表
3、下面是小明上学期五门功课的成绩统计图。

(1)图中每格代表______分。

(2)小明的______成绩最高,______成绩最低。

(3)数学分数比自然分数高______分。

小明上学期五门功课的成绩统计图
4、下面是小光调查四年级同学最喜欢喝的饮料。

(2)上星期的星期六比星期一多卖出多少千克火龙果?
(3)旺旺这个星期应该怎样安排进货?
(4)上个星期,旺旺平均每天卖出多少火龙果?
人数/人
1200 1100 1000 900 800 700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请根据统计表绘制统计图
以折线的上升或下降来表示统计数量的增减变化的统计图,叫作折线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用折线的起伏表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1、
时间
(1)护士每隔几个小时给病人做温度检测报告?
(2)这两天,病人最高体温比最低体温多几摄氏度?
(3)这个病人的体温那段时间下降最快?在哪段时间最稳定?
哪年到哪年之间,瓷器价格变化最大?
3、下面是我校同学春游情况统计图。

4. 5.
(1)他们到距离学校多远的地方去春游?
(2)共用了多长时间?
(3)从学校到达目的地用了多长时间?
从目的地回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4)回来的路上,他们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奥数拓展
平均数
1、四年三班为学校图书馆捐书,男生46人捐书125本,女生40人捐书133本,这个班平均每人捐了多少本?
2、求平均数: 126 72 36 54 48 60
3、
求平均每个年级上网的人数。

5、三年一班同学,喜欢看动画片的有29人,喜欢看电视剧的比喜欢看动画片少6人,喜欢看新闻节目的有8人,求喜欢这三个节目平均有多少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