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径运动中引起肌肉损伤的原因
中学田径训练运动损伤产生原因及预防研究
关节脱位 、 肌 肉 拉 伤 韧带拉伤 、 滑囊炎 、 髌 骨劳损、 半 月 板 损 伤
田径 运 动 具 有 剧 烈 性 、 技 术 性 以及 复 杂 性 等 特 点 , 而 训 练 的过 程 是 由教 师 和 学 生 共 同参 与 的 , 所 以, 可 将 中 学 田径 训 练 运 动损 伤 产 生 的 原 因 分 为 主 观 因素 和 客 观 因 素 . 主观 因素多为可控因素 , 如 教 师 为 片 面 追 求 成 绩 的 提 升 而 在 训 练 计 划 的 制 定 上
行 田径 训 练 , 使 其 身 体 素 质 得 到全 面 的 发 展 , 已 经成 为 当前 中 学 体 育 与 健 康 教 学 中 一 项 必 不 可 少 的 内容 . 但 由 于 多 种 原 因 的 存在 , 致 使 在 中学 田径 训 练 中 出现 了 各 种 各 样 的 运 动 损 伤 , 常见的运动损伤部位和类型见表 1 .
第2 2卷 第 2期
2 0 1 3年 6 月
河 南 教 育 学院 学报 ( 自然科 学 版 ) J o u r n a l o f H e n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E d u c a t i o n( 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 E d i t i o n )
表 1 中 学 田径 训 练 中常 见 的损 伤 部位 和 损伤 类 型
Ta b . 1 T h e c o mmo n p o s i t i o n s o f i n j u r y a n d t h e t y p e o f i n j u r y i n mi d d l e s c h o o l t r a c k a n d i f e l d t r a i n i n g
田径类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华东师大版九年级教案
田径类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
一、疲劳损伤
1. 原因
疲劳性损伤是在运动过程中,骨骼肌和心肺系统不足以满足所需能量,导致肌肉或者身体某部或多部位出现疲劳感,进而对身体造成伤害。
此种损伤多由于训练不到位,不合理的锻炼量或音乐节奏过快等因素造成。
2. 预防措施
1.坚持训练合理化;
2.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时间;
3.随时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营养;
4.注意热身和拉伸。
二、扭伤、拉伤等
1. 原因
扭伤和拉伤均属于运动创伤,多由不良或不专业的运动方式所致。
例如:猝然刹车、突然加速、不恰当的着地姿势等都会导致扭伤和拉伤。
2. 预防措施
1.每次锻炼前做好热身;
2.执行正确的运动变化;
3.避免在不良气候下锻炼。
三、骨折
1. 原因
骨折是在体育运动中出现的较为危险的损伤之一,多由于运动方式错误、流血勿忘、移动身体部位过大等原因所致。
2. 预防措施
1.选择正确的鞋子和装备;
2.处理之前的其他损伤,降低成为骨折风险的伤害因素;
3.处理年龄、体重、健康状况及被动致伤等危险因素。
四、皮肤及软组织创伤
1. 原因
在田径类运动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皮肤及软组织损伤。
基本原因为运动过程中难免会有摩擦或者行动不方便引起磨擦等问题。
2. 预防措施
1.选择正确的装备;
2.保持好的体态和姿势;
3.注意饮食,多添加维生素C等促进伤口愈合的元素。
以上便是田径类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方法。
作为运动员和运动爱好者,我们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身体,并制定适合自己的锻炼计划,让运动更有益于健康。
大学生田径运动训练损伤的原因及对策
大学生田径训练 中发生的损伤以慢性闭合性软组织损伤较多 ( 2 %) 6. ,急性损伤次之 (7 %) 5 3. ,开放 5 性损伤较少 ( . ,无骨折 、关节脱位等损伤.损伤发生时间以假期集中训练阶段为多 (0 %) 2 %) 5 6. ,其次 7 是开始组队训练初期 ( 9 %) 1. ,这可能与运动负荷较大,对其不适应有很大的关系 ;多数损伤发生在训练 6 当中 ( 1 %) 但正常训练以外引起的损伤不容忽视 ( . ) 9. , 6 8% . 4 大学生田径训练中运动损伤的发生与各 田径运动项 目 本身的技术特点有很大的关系 ,具有明显 的 “ 运 动技术病”特征.从总体上看 ,大学生 田径训练中运动损伤发生最多的是胫腓骨疲劳性骨膜炎 , 其次是踝 关节扭伤 、腰部损伤、大腿肌肉拉伤 .
7 月
J1 2 o u. 0 8
文章 编号 :10 — 8 2 0 0 7 93 1( 08)0 —0 3 0 4 0 8— 3
大学生 田径运动 训练损 伤 的原 因及 对 策
王传军
(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体育系 ,黑龙江 齐齐哈尔 110 ) 60 5
摘要 :大学生在田径训练过程 中经常发生运动损伤 ,一旦发生运动损伤将严重影响正常的训练和 比赛.针对大学生田径训练中运动损伤发生的原因和规律进行分析 ,提 出了消除致伤 因素的预 防 措施 , 对指导大学生田径训练有一定意义. 关 键词 :运 动损 伤 ;田径运 动 ;大 学生
1 研究对象 与方法
11 研 究对 象 . 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参加黑龙江省第 1 ~1 3 5届大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的学生及校田径运动队
的学生共 15 , 中男生 6 名 ,女生 5 1名 其 1 4名 ,平均年龄 2 .岁. 1 3
田径训练中安全防护的措施分析
田径训练中安全防护的措施分析作者:董永祥来源:《体育时空》2014年第02期中图分类号:G82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2-000-01摘要田径是体育项目中的一种,田径训练是一种强耐力训练项目,持续的训练时间容易导致运动员肌肉拉伤或是造成其它的关节受到损伤,那么在田径训练运动中,必须做好相对的安全防护措施才能使运动员们不受伤害,才能使运动员们拥有一个好的身体状况投入到更加高的技能训练中去,本文就田径训练中安全防护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田径训练安全防护措施田径运动需要运动员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然而在高难度和持续的田径训练中,如果教练员不能很好的把控住训练计划,或是运动员不能很好的认识田径训练,那么就很容易造成训练中运动员受伤,只有在田径训练中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训练计划,或是有效的防护措施才能避免受伤的发生。
一、运动员在田径训练中造成损伤的原因在一项持续强耐力的田径训练中,造成运动员受到损伤的原因有很多,具体可以从几个反面来反应:(一)田径训练中运动员本身自我预防受损伤意识淡薄在一般的日常田径训练中,有些田径教练和运动员,把运动中所受到的损伤看成一般普遍存在的情况,以至于他们习惯性的被动接受田径训练使所造成的损伤,而不懂得去积极科学有效的预防损伤的发生,这种危险意识的存在,导致了运动员在田径训练中身体频繁的收到损伤,而使之变为习惯性的运动伤害,这种情况的发生,很大程度上会直接的影响到田径运动员们的田径运动生涯,同时更容易使运动员们在田径训练中心理容易留下阴影,身体的伤害已经伤口的疼痛,会严重的阻碍田径运动员们在田径训练发挥上的效果,从而进一步的造成心理阴影,直到训练时就会产生恐惧和压抑以及排斥的状况,这很大程度上会降低田径运动员在田径运动项目上发挥。
(二)田径训练前准备工作不到位田径训练时,首先需要做的就是训练前的准备活动,使运动员全身经脉通畅和各关节足够灵活后,才能进行大动作的田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防止身体受到伤害,或是能有效的起到预防大的身体损伤的作用。
田径运动训练中损伤的成因及预防
田径运动训练中损伤的成因及预防田径运动是一项需要高度体能和技巧的运动项目,但训练中不可避免地会有一些损伤发生。
以下是田径运动训练中损伤的成因及预防措施。
1. 过度训练:过度训练是田径运动中常见的损伤成因。
过度训练包括训练强度、频率和时长都超过了个人身体承受能力。
过度训练容易导致肌肉疲劳、肌肉拉伤等损伤。
预防措施:合理安排训练计划,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时长,给身体充分的休息时间。
2. 不正确的姿势和技术:田径运动需要正确的姿势和技术来保证身体的稳定和力量的正确运用。
如果姿势和技术不正确,会给身体带来额外的压力和不适,易导致损伤。
预防措施:由专业教练指导,学习和练习正确的姿势和技术。
在训练过程中注意自己的姿势和动作是否正确,及时纠正错误。
3. 不充分的热身和拉伸:热身和拉伸是预防损伤的重要环节,可提高肌肉的温度和弹性。
如果不充分的热身或拉伸,会增加肌肉和关节的受伤风险。
预防措施:在每次训练前进行10-15分钟的热身活动,包括有氧运动和逐渐增加强度的动态拉伸。
4. 错误的训练场地或设备:不适合的训练场地或设备也可能导致损伤。
跑道不平整、器械损坏等。
预防措施:选择适合的训练场地和设备,保证安全和舒适。
5. 营养不良:营养不良会影响身体的健康和运动能力,易导致肌肉疲劳和能量不足等问题,从而增加损伤的风险。
预防措施:保持均衡的饮食,摄取足够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
6. 忽视休息和恢复:适当的休息和恢复是预防损伤的重要环节。
如果疲劳累积,身体和肌肉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易导致损伤。
7. 忽视身体信号:训练中,身体会发出一些疲劳和不适的信号,例如肌肉酸痛、疼痛等。
如果忽视这些信号,继续训练可能会导致损伤。
预防措施:了解自己身体的反应和信号,如果出现疲劳和不适,及时停止训练或调整训练强度。
田径运动训练中的损伤成因包括过度训练、不正确的姿势和技术、不充分的热身和拉伸、错误的训练场地或设备、营养不良、忽视休息和恢复以及忽视身体信号等。
田径运动训练中损伤的成因及预防
田径运动训练中损伤的成因及预防在田径运动训练中,运动员常常会面临各种损伤的风险,这些损伤可能影响他们的训练进程和竞技表现。
了解损伤的成因以及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对于运动员来说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田径运动训练中常见的损伤成因以及预防方法。
1. 动作不正确:动作不正确是田径运动训练中最常见的损伤成因之一。
错误的起跑姿势可能导致肌肉拉伤,错误的落地姿势可能导致膝部受伤等。
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应该学习正确的动作技巧,并在教练或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训练。
2. 过度训练:过度训练是另一个导致损伤的常见成因。
过度训练包括频繁的训练、过长的训练时间和过高的训练强度。
这可能导致肌肉疲劳、肌肉拉伤、骨刺等慢性损伤。
为了预防过度训练导致的损伤,运动员应该合理安排训练计划,注意休息和恢复,并在必要时咨询专业人员。
3. 不恰当的装备:使用不恰当的装备也可能导致损伤。
磨损的跑鞋可能导致脚部骨折,不适合体型的服装可能限制运动员的动作等。
为了预防这种损伤,运动员应该选择合适的装备,包括适合脚型的跑鞋、舒适的运动服装等。
4. 不良的体能素质:不良的体能素质也可能增加运动员受伤的风险。
肌肉力量不足可能导致肌肉拉伤,柔韧性不足可能导致关节损伤等。
为了预防这类损伤,运动员应该进行综合性的体能训练,包括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等。
田径运动训练中的损伤成因包括动作不正确、过度训练、不恰当的装备和不良的体能素质等。
为了预防这些损伤,运动员应该学习正确的动作技巧,合理安排训练计划,选择合适的装备,并进行综合性的体能训练。
定期进行体检和咨询专业人员也是非常重要的。
只有这样,运动员才能在训练中达到最佳表现,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大学生短跑运动员股后肌群损伤成因论文
大学生短跑运动员股后肌群损伤成因论文摘要:短跑运动员股后肌群拉伤的主要原因是准备活动不充分、做动作时用力过猛引起局部负荷量过大以及股后肌群力量比例失调等因素造成的。
教练员应加强学习,改变训练理念,了解股后肌群损伤的原因,有针对性安排训练内容,把预防损伤与训练紧密结合起来,防患于未然。
1.前言目前,大学生田径运动员在进行短跑运动项目的学习时股后肌群拉伤的事故时常发生,一旦发生损伤则会影响其技术训练和运动水平的提高。
本文着重对短跑运动项目股后肌群损伤的原因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和分析,为防止股后肌群损伤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提高对股后肌群损伤的认识,达到最大限度地避免或减少运动员伤的发生。
股后肌群亦即腘绳肌,位于大腿后侧,是主要的屈膝肌群之一。
由股二头肌(biceps femoris)、半腱肌(semitendinosus)、半膜肌(semimembranosus)组成,它们均由坐骨神经支配。
股二头肌长头起于坐骨结节,短头起于股骨粗隆线外侧唇下部,二头合腱止于腓骨小头;半腱肌和半膜肌亦起于坐骨结节,止于胫骨近端内侧面,半腱肌位于半膜肌的浅面,这三块肌肉是全身最长的双关节肌,三肌共同的作用是伸髋、屈膝。
当屈膝时,股二头肌能使小腿轻度外旋,半腱肌和半膜肌能使小腿轻度内旋在完成走、跑动作时,牵拉腿部向后从而推动身体向前。
肌肉所承受的力与髋、膝关节角度有直接的关系。
当身体过度伸膝屈髋时表现为被动不足,过度屈膝伸髋时表现为主动不足。
股后肌群损伤习惯上又称作股后肌群拉伤,是由于肌肉被动拉伤或主动收缩而导致的部分或完全的肌肉撕裂。
2.研究对象与方法2.1研究对象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某校田径运动队的20名大学生,其中含二级运动员1名。
2.2研究方法2.2.1问卷调查法本文采用填表、个别访问的形式进行,总共发出20份,实际收回20份,回收率100%,男子15名,女子5名运动年限1-3年。
其中右腿股后肌群拉伤16例,左腿股后肌群拉伤3例,无双侧股后肌群拉伤情况,且均为急性拉伤。
田径运动训练中损伤的成因及预防
田径运动训练中损伤的成因及预防田径运动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运动项目,它包括了各种各样的项目,如短跑、中跑、长跑、跳高、跳远、撑杆跳等。
随着运动强度的增加,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很容易受伤。
田径运动训练中的损伤成因有哪些呢?又该如何进行预防呢?本文将对此进行深入探讨。
我们来看看田径运动训练中常见的损伤成因。
田径运动是一项高强度的运动项目,所以运动员容易受伤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 错误的训练方法。
有些运动员为了追求更好的成绩,可能会采取一些不健康的训练方法,比如过度训练、训练强度过大等,这样容易导致肌肉疲劳,增加了受伤风险。
2. 错误的运动姿势。
田径运动涉及的动作较多,而且对身体的要求也比较高,因此如果动作不正确,容易导致各种损伤,比如扭伤、拉伤等。
3. 肌肉不足。
如果运动员的肌肉力量不足,就容易导致肌肉疲劳,从而增加受伤的风险。
4. 锻炼适应性不足。
运动员在训练前应该做好充分的热身活动,以提高身体的适应性,但是有些运动员可能在这方面没有做好,导致在训练中易受伤。
接下来,我们来谈谈如何预防田径运动训练中的损伤。
预防田径运动训练中的损伤,主要有以下几点:1. 合理的训练计划。
在进行田径运动训练时,一定要有一个合理的训练计划,不能盲目追求成绩,一味增加训练强度。
训练的目标应该是提高身体素质,而不是为了某个比赛。
2. 正确的运动姿势。
在进行田径运动训练时,一定要注意动作的正确性,尤其是对于一些高难度的动作,比如短跑起步、跳高、撑杆跳等,一定要找到正确的姿势,以减少受伤的风险。
3. 加强肌肉训练。
运动员可以通过针对性的力量训练来增强肌肉力量,以减少肌肉疲劳,降低受伤的可能性。
4. 合理的休息时间。
运动员需要在训练中保持良好的休息,以帮助肌肉恢复,预防因过度训练导致的损伤。
预防田径运动训练中的损伤,需要综合考虑训练计划、运动姿势、肌肉力量、休息时间以及身体适应性等因素。
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才能预防田径运动训练中的损伤,保障运动员的健康和成绩。
田径运动训练中损伤的成因及预防
田径运动训练中损伤的成因及预防田径运动是一项需要运动员全身协调、力量和耐力的运动项目。
由于训练强度大、动作快、运动幅度大,很容易导致各种运动损伤的发生。
了解这些损伤的成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是保障运动员身体健康和提高训练效果的重要措施。
田径运动中常见的损伤包括扭伤、拉伤、挫伤、肌肉拉伤等。
这些损伤的成因可以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方面。
外部因素主要包括场地条件、气候和装备等。
不平整的场地或者有明显凹凸不平的地面,容易导致运动员摔倒或者踩到石头等异物,从而受伤。
气候条件也会对运动员的身体状况产生一定影响,如高温天气易导致运动员中暑、脱水等。
不合适的装备选择也会增加受伤的风险,例如鞋子不合适、护具佩戴不正确等。
内部因素主要包括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技术动作、体能状况等。
身体素质差、力量不足、柔韧性差等因素,容易导致肌肉韧带拉伤、关节扭伤等损伤。
技术动作不正确或者不规范也是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之一,比如起跑动作不准确、着陆不稳定等。
运动员的体能状况也会影响损伤的发生,如疲劳状态下容易发生失控或者动作不准确,造成损伤。
为了预防田径运动中的损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合理选择场地和装备。
场地要平整,没有明显的障碍物,可以选择专业的田径场地进行训练。
鞋子和护具等装备要合适、符合运动员的需求。
2.加强身体素质和体能训练。
通过科学合理的力量训练、柔韧性训练和平衡训练,提高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增强肌肉力量和关节稳定性,减少损伤的发生。
3.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
正确的技术动作对于预防损伤至关重要,运动员应该通过专业教练的指导,掌握正确的起跑、着陆、转身等动作技术。
4.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休息。
过度的训练和疲劳状态下进行训练会增加受伤的风险。
根据训练时期制定合理的训练计划,包括适当的休息和恢复时间,避免过度训练。
5.进行适度的热身和拉伸。
热身运动可以提高肌肉温度和血液循环,从而减少肌肉拉伤等损伤的发生。
拉伸运动可以增加肌肉的柔韧性,减少肌肉和韧带的拉伤风险。
田径训练常见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
29田径训练常见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张鑫 天津体育学院运动训练科学学院摘要:体育锻炼是提升人体素质的重要途径,最常见的体育锻炼方式就是田径运动,在训练时经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损伤过重时,将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学习,甚至出现生命安全问题。
因此,有必要做好田径训练常见运动损伤研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基于此,文中分析田径训练运动的常见损伤与表现形式,总结归纳田径运动损伤出现的原因,继而给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田径损伤;损伤成因;预防措施田径运动可以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改善人体的机能。
但训练过程中一方面由于人体肌肉组织的参与程度存在差异,因此稍有不慎,也会出现各类的损伤情况。
另一方面,当前人们对体育训练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田径运动的强度也在提升,因此在训练过程中运动损伤现象时有发生。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运动损伤已经成为田径运动训练的重要内容。
一、田径训练运动中的主要损伤(一)身体肌肉损伤由于田径训练中运动人员的运动时间长、训练强度大,运动人员的韧带和肌肉会长期的拉扯,因此容易出现不同程度的肌肉损伤。
对肌肉损伤的分类也包括多种情况,如轻微损伤、撕裂/断裂韧带等。
日常田径训练过程中身体肌肉损伤较为常见,但损伤后没有及时处理,可能会增加运动员的痛苦,因此需要提高重视。
(二)关节类损伤田径训练常见损伤的一种就是关节类损伤,在训练过程中手腕关节、膝关节及脚踝关节是容易受伤的几个部位,运动时肘部关节也容易出现损伤。
以脚踝关节为例,在运动中出现的扭伤情况,通常会表现在脚踝关节的外翻或者内翻。
严重时会影响运动人员的正常行走,脚踝关节损伤中最常见的就是韧带撕裂,表现为皮肤表层出现淤血、红肿等。
(三)身体擦伤田径训练时容易发生运动员身体与其他物体表面接触、碰撞等情况,继而出现身体擦伤的情况。
田径运动者在跑步过程中由于摔倒就容易造成与地面的摩擦,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擦伤,外层擦伤可能伴随大量出血,但如果运动人员的身体素质较好,伤口的修复速度很快。
体校田径运动中常见损伤及其原因分析
体校田径运动中常见损伤及其原因分析作者:唐森林来源:《新一代》2013年第07期(四川省达州市业余体育学校,四川达州 635000)摘要:本文通过对田径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预防运动损伤的一些对策,以期为减少运动员运动损伤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田径运动;运动损伤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7-0020-02田径运动有着“运动之母”之称,是体育项目中最为普遍的项目。
但在田径运动中,运动损伤是妨碍运动员成绩提高,甚至会威胁其运动生涯的危险因素,更是制约田径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如何防止运动损伤,是广大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非常关心的问题。
接下来,我就对田径训练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其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一、常见运动损伤的类型田径训练常见的损伤包括肌肉拉伤、擦伤、关节韧带扭伤、运动性晕厥、肌痉孪或酸痛、脱臼和骨折、挫伤等。
陈猛醒等在研究了海南省竞技体育运动损伤现状时发现,肌肉拉伤是运动损伤发生率最高的类型,占总调查人数的72%,其次是擦伤和关节扭伤;闫帅威等调查了山西省太原市3所高中业余田径运动员损伤状况,结果表明,韧带、肌肉拉伤也是损伤类型中比例较大的类型,其次是擦伤。
刘聪对黑龙江省田径径赛运动员运动损伤调查时发现,田径径赛运动的常见伤害中比例较大的是肌肉拉伤、韧带伤、擦伤和挫伤,这四类损伤占损伤总数的85%。
由此可见,肌肉拉伤和扭伤在运动损伤中所占比例较大,擦伤以及关节扭伤比较常见的。
因此,在运动的平时训练和比赛中,要特别加强其肌肉方面的防护和训练。
二、常见运动损伤的原因与分析笔者认为,造成运动损伤的原因大致可归纳为两方面,一是人为因素,二是环境因素。
其中认为因素占主要方面,并且,在人为因素中,可控因素占绝对优势的比例,不可控因素所占比例很小,所以解决好这些可控的人为因素,对减少运动损伤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于客观的环境因素来说,应尽量的改善以减少运动损伤的发生。
短跑训练中大腿后肌群损伤的成因与康复
短跑训练中大腿后肌群损伤的成因与康复我国是田径大国,在我国各省市级体工队、体育院校及部队里有众多的短跑运动员从事短跑项目的训练和比赛。
由于身体素质、心理状况、技术水平、训练方法等原因田径运动员在整个运动生涯中会遇到许多运动损伤。
作为短跑运动员,大腿后肌群损伤是最为常见的运动损伤之一。
探讨短跑运动员大腿后肌群损伤的成因与康复训练方法,直接针对这一短跑项目最常见的运动损伤进行研究,是减少短跑运动损伤最有效的切入点。
分析短跑运动员大腿后肌群损伤的成因,能有效预防此类运动损伤的发生,减少运动员在运动生涯中运动损伤的发生。
研究短跑运动员大腿后肌群损伤后的康复训练方法,能帮助短跑运动员尽快康复,恢复到受伤前的竞技运动水平,并尽可能提高受损部位的运动能力。
通过康复训练进一步提高受伤部位的机体强度,对于运动员而言能够起到避免发生再次损伤,且对非运动员的病人也能起到避免再次损伤。
大腿后肌群主要的作用是使膝关节发生屈的作用,主要的肌肉有股二头肌、半腱肌、半膜肌、股薄肌和缝匠肌。
大腿后群肌肉收缩时,能使小腿在膝关节处近端固定产生一个屈腿的动作。
短跑运动员大腿后肌群损伤的主要原因,短跑项目的特点是在短时间内快速爆发力量,使机体产生最大的动作速率,身体快速移动。
在这个过程中大腿肌肉的伸肌(主要是大腿前肌群:股四头肌等)、屈肌(大腿后肌群)高频率、大强度地交替收缩。
爆发式的收缩容易使肌肉超限收缩而急性运动损伤。
自身身体素质的限制也是其中一个方面,大腿前后群肌肉力量不均匀短跑运动要求运动员的大腿屈伸肌群具有协调的力量特征。
据调查,我国的短跑运动员大腿屈伸肌力量比值为1:0.6到1:0.8,而国外的顶级短跑运动员的大腿屈伸肌力量比值为1:0.8到1:1。
在跑进过程中,大腿的屈伸肌一方用力收缩时,另一方的力量是与之对抗的,起到一个缓冲、制动、延缓运动的作用。
屈伸肌有一方力量较大,就容易使另一方损伤。
如果大腿后群肌肉过于薄弱,那么就容易造成损伤。
田径常见运动损伤的根本原因
田径常见运动损伤的根本原因
田径是一项高强度的运动项目,常见的损伤包括肌肉拉伤、扭伤、腱炎、关节炎等。
这些损伤的根本原因可以归结为训练不当、身体不适应和错误的姿势等。
首先,训练不当是造成田径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许多田径运动员在锻炼时往往过分追求速度和强度,忽视了适应性训练和恢复的重要性。
过度训练会导致肌肉疲劳和过度使用,增加了受伤的风险。
此外,缺乏均衡的训练也会导致某些肌肉群发育不良,进而增加其他肌肉的负荷,容易引发损伤。
其次,身体不适应是田径常见运动损伤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人体在进行高强度运动时需要经过适应过程,包括肌肉、骨骼、关节和心血管系统等各个方面。
如果没有足够的适应过程,身体的各个组织和器官可能无法适应高强度运动的负荷,容易出现损伤。
此外,错误的姿势也是田径损伤的常见原因之一。
田径运动中,身体姿势的正确与否对于运动员的伤害风险起着关键的作用。
例如,不正确的脚步着地方式可能导致脚踝扭伤;错误的膝关节弯曲姿势可能导致膝关节过度负荷;不正确的手臂动作可能导致肩膀和手臂肌肉拉伤等。
因此,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和姿势对于预防运动损伤至关重要。
总结起来,田径运动损伤的根本原因包括训练不当、身体不适应和错误的姿势等。
为了预防田径损伤,运动员应该注重适应性训练、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恢复时间,
避免过度训练;同时,要注意身体的适应过程,给予足够的时间进行身体适应;此外,运动员还应该学习正确的姿势和技术动作,减少因为错误姿势而导致的损伤。
只有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提高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和技术水平,并注重保护身体,才能更好地预防田径运动损伤的发生。
田径课堂教学常见运动损伤的分析与处理方法
田径课堂教学常见运动损伤的分析与处理方法田径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体育运动项目,它涵盖了各种各样的运动项目,如短跑、中距离跑、长跑、跳高、跳远、铅球、铁饼、标枪等。
田径比赛的运动员需要具备出色的体能和技术,以及扎实的训练基础,但在进行田径课堂教学时,难免会有一些运动损伤的发生。
本文将从常见的田径课堂教学运动损伤入手,分析其原因和处理方法,以期对田径教学和训练人员提供一些帮助。
一、跑步类运动损伤1. 跑步时容易受伤的部位跑步是田径项目中最常见的运动项目之一,受伤的部位主要包括膝盖、脚踝、腿部肌肉等。
膝盖受伤最为常见,主要原因是长时间的重复跑步对膝关节的冲击和摩擦,导致软组织和韧带的损伤。
2. 处理方法对于跑步时的损伤,最重要的是及时提醒学生正确的跑步姿势和脚步控制方法,避免过度用力和不正确的着地方式。
学生们还需要加强相关的腿部肌肉和关节练习,增强身体的稳定性和耐力。
一旦受伤,应该立即停止运动并给予适当的冰敷和按摩,同时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1. 跳高和跳远时容易受伤的部位跳高和跳远是田径项目中的技术性比较强的运动项目,受伤的部位主要包括腿部肌肉和韧带,以及脚踝。
在跳远时,脚踝容易扭伤;而在跳高时,下肢肌肉和韧带容易受伤。
2. 处理方法对于跳跃类运动损伤,最关键的还是学生们的技术训练和身体素质的提高。
在学习跳高和跳远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动作的正确性和身体的柔韧性的培养,避免过度用力和错误的着地方式。
一旦受伤,需要及时休息和冰敷,同时进行合理的按摩和拉伸,恢复期间可以适当进行一些简单的康复性训练。
1. 铁饼、标枪和铅球等投掷类运动损伤在进行铁饼、标枪和铅球等投掷类运动时,受伤的部位主要包括肩部和手臂肌肉,以及脊椎和腰部。
这是因为投掷动作需要较大的力量和技巧,如果动作不正确或者力量控制不准,就容易导致肌肉过度用力或者扭伤。
四、综合训练课堂运动损伤1. 杂项项目的运动损伤田径课堂中还有一些综合训练的项目,如往返跑、多跳练习、爬坡跑等,这些项目也存在一定的运动损伤风险。
田径训练常见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
田径训练常见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摘要:运动损伤的类型有很多种,其产生主要集中在体育教学、训练以及竞赛当中。
田径训练的强度通常是比较大的,所以难免会使得受训人员遭遇运动损伤,当损伤比较严重的时候对于受训人员的身体伤害是非常大的,甚至可能会造成身体上的残疾,因此本文对田径训练中常见的运动损伤进行总结与分析,而后进一步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田径训练;运动损伤;预防措施引言由于田径运动包含了众多类型的竞技性运动项目,所以训练者所遭遇的运动损伤类型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相对而言皮肤损伤、关节损伤、骨损伤、肌肉损伤以及筋膜损伤等是比较常见的几种类型。
导致田径训练运动损伤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田径训练本身运动量大、训练强度大的内在原因,也有准备活动不足、训练方法不科学等一些人为因素。
田径训练所导致的运动损伤对于训练者身体上的伤害是比较大的,严重者可能会致残,所以应当在田径训练过程中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
一、田径训练常见的运动损伤类型在田径训练中不同项目所导致的运动损伤类型是不一样的,比较常见的运动损伤类型有以下几种:第一,短跑的训练中常见的运动损伤有跟腱损伤、足踝损伤、大腿后部屈肌拉伤等;第二,跨栏训练时常见的损伤类型有大腿后肌肉拉伤、腰损伤以及髌骨软骨损伤等;第三,田赛当中的跳跃项目训练中常见的运动损伤类型有踝关节损伤、骨损伤、膝关节损伤以及足跟挫伤等;第四,投掷项目训练当中常见的运动损伤类型有肘关节损伤、伸膝腱损伤、斜方肌损伤以及肩部损伤等。
二、田径训练常见运动损伤产生的原因1、思想上不够重视对于许多刚开始接触田径运动的训练者来讲,通常会觉得新奇刺激,训练的热情往往会非常高涨,在思想上对于运动损伤预防的很难重视起来。
田径训练从长期来看一定是一项艰苦的活动,所以在整个训练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防范运动损伤的出现,不过初学者往往不会这样认为,对于教练的告诫也往往会置若罔闻,在训练不顾客观环境条件的限制,总是凭借着一股热情去盲目进行训练,在训练经验严重缺乏的情况下,运动损伤自然就会高发。
田径运动中常见运动损伤原因及预防措施探析
就 很容 易受伤 。其中髌骨软骨 或伸膝腱鞘 炎最常发生在 膝盖处 , 这主 要 是由于加速助 跑后的突然 制动, 使髌骨 的软骨与股骨反 复撞击或肌 肉反复 牵引所导致的 。铁饼运动员最易发生的创伤是髌 内软骨病髌腱 受伤 及伸膝腱 膜炎 , 这是 由于掷 铁饼时经常 需要运动员在 膝半蹲位置 支 撑扭转用 力所致 。掷链球 时最常见 的损 伤是斜方肌 拉伤 , 铅球运动 创伤 , 常见的有掌指关节扭伤 , 指屈伸肌腱拉伤或 因出手 时球 由指间滑 出而致的蚓状肌拉伤 , 个别运动员为 了加强腿的后蹬力量 , 过多 的重复
田 径运动中 常见运动损伤原因及预防措施探析
运动 与健 康
田径运动 中常见运动损伤原 因及预 防措施探析
何 宝 成
( 榆 林市定边县都 滩 中心学校
陕西定边
7 1 8 6 9 9 )
’
【 摘
要 】 本文 阐述 了田径 运动损伤的概念及 分类 , 介绍 了常见损 伤的部位 , 分析原 因, 提 出了 预 防措施。要 坚持预 防为主, 加强安全
腿后肌 肉拉伤 , 腰痛 及髌 骨软骨 病 , 体 质弱 , 运动水平不高 , 肌肉弹性力 量差 , 疲劳过度都 可能导致肌 肉拉伤 。田赛项 目中急, 性跳 高、 跳远 、 三 级跳和撑 杆跳最 常见 的损伤 是踝关节韧带受伤或骨折 , 足跟挫伤 、 膝关 节 的韧带与半月 板损伤 、 前臂 骨折及肩部损伤 。投掷项 目最常见的创
3 、 准备 活动 不足或不做 准备 活动
准备 活动在整个的运 动过程中 占据 着很重要的地位 , 特别 是在 进
运动成绩所造成的不良影响 , 重视对运动损伤的预防 , 采 取具体 的预防 行大负荷 量的运动前 , 准备 活动决定 了整 个运动过程的质量 。当人 体 如果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的机能没有充分动员起来 , 措施 , 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损伤 。由此 , 本文拟 通过介绍运动 损伤 的种类 进入运动兴奋时 , 弹性和 延展性不够 , 身体 协调能力相对 缺乏 , 特别 和 特征 , 总结 造成运动损伤 的原因 , 制定 切实可行 的预 防措施 , 以为相 肌肉的粘滞性 太大 , 是在课外体 育活动中和 冬季 室外活动 中, 就 很容易发生肌肉拉伤和 关 关人 员提 供帮助 。
田径训练中损伤的原因及对策
动员的不平衡现象都有明显改善,尤其是双膝的伸肌和屈肌角速度
的最大转动值有明显提高。同时,伸屈肌 的最大转动值也有明显不 同 ,两边不平衡现象也大幅度下降。研究结果表明,等速训练计划 能有效地 I复最大转矩的肌肉表现 ,是改善肌 肉力量不平衡现象或 芡 膝盖肌肉群力量不平衡的有效方法。
rs tnet in [. o rao t n t a dC n i nn e ia c n gJ J un l f r gh n o d i i s a r i ] Se t o g
mu c s n t n t nri dm na dw me [ . s l masa dsr ghiu t n e n o n ] e e n a e J
J un lf t n t a dC n i n gR s ac , 0 ,11: o rao r gh n o d i i e e rh 0 72 () Se t n o 2
R s ac ,0 72 ()8 1 4 e e rh2 0 ,13:4 — 7 8
【 Giti u A, 。 l u P G d ls II id , n h 5 o s o , .P Mao , . o oa ,.s r i a dC . ] fd i i pl s i
a dC n i n gR s ac , 0 ,12:3 -3 n o d i i e e rh 0 7 () 14 7 t n o 2 2 4
[ C n o D G. n . B re Efc h rtr q a 3 a d w, . , dDG. uk . f t f otem e u l 】 a e os
2 04— 207
[ D i wa rE J T W .a tn M.. K n a R P Ln s l 4 r k t , . . . L wo , J Mc e n , . . i el ] n e , d ,
田径运动训练中损伤的成因及预防
田径运动训练中损伤的成因及预防田径运动是一项全身性运动,包括跑步、跳高、跳远、铅球、标枪等多个项目,因此在运动训练中很容易出现各种损伤。
这些损伤不仅会影响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也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了解田径运动训练中损伤的成因及预防是非常必要的。
1.技术不当技术不当是田径运动训练中最主要的损伤成因之一。
比如在长跑训练中,错误的步伐和姿势会增加膝关节和脚踝的压力,导致损伤;在投掷项目中,不正确的发力和姿势会给肌肉和韧带带来巨大的压力,导致扭伤等损伤。
2.过度训练过度训练也是田径运动训练中常见的损伤成因之一。
过度训练会导致肌肉、韧带和关节的疲劳,从而增加受伤的风险。
此外,过度训练还会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降低身体的抗病能力。
3.不良装备不良的运动装备也是田径运动训练中导致损伤的原因之一。
不适合的运动鞋、运动服和护具等装备会增加受伤的风险。
比如,过大或过小的运动鞋会增加扭伤的风险,不适合的护具会影响运动员的稳定性。
4.环境因素环境因素也是田径运动训练中导致损伤的原因之一。
例如,不平整的训练场地和气候、气温变化等因素都会增加受伤的风险。
1.正确的训练方法正确的训练方法是预防田径运动训练中损伤的基本措施。
运动员应该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进行训练,掌握正确的训练技巧和姿势,避免错误的姿势和发力方式导致损伤。
2.合理的训练计划合理的训练计划也是预防田径运动训练中损伤的重要措施。
训练计划应该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和训练水平来制定,避免过度训练和训练强度突然增加导致损伤。
3.适当的休息适当的休息也是预防田径运动训练中损伤的关键措施。
运动员应该给身体充分的时间来恢复和修复,避免连续训练造成的疲劳和过度使用某个部位导致的损伤。
4.使用合适的装备合理的训练场地也是预防田径运动训练中损伤的措施之一。
训练场地应该是平整的、无障碍物的,如果是户外训练,应该注意气候、气温等因素,避免受到不良的环境因素的干扰。
总之,预防田径运动训练中损伤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从训练方法、训练计划、休息、装备和训练环境等多个方面来考虑。
田径运动训练中损伤的成因及预防
田径运动训练中损伤的成因及预防一、损伤的成因田径运动受伤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错误的训练方法田径运动是一项高强度和高风险的运动项目,如果运动员在运动过程中采用错误的训练方法,就很容易导致各种损伤。
在短跑项目中,如果运动员在起跑时跑姿不正确或者步频过高,就容易导致脚踝或膝关节受伤;跳高项目中,如果起跳时不够准确或者落地方式不对,就容易导致脚踝或膝盖受伤。
2.过度训练田径运动员为了追求更好的成绩,往往会采取过度训练的方式来提高自己的体能和技术水平。
但是过度训练会导致肌肉疲劳和关节过度磨损,进而引发各种运动损伤。
长时间的短跑训练可能会导致跟腱炎或膝盖受伤;高频率的跳高训练可能会导致脊椎受伤或肌肉拉伤。
3.不合适的装备在田径运动项目中,运动员的装备非常重要。
不合适的运动鞋、过大或者过小的体重器材等都会增加受伤风险。
穿着不合适的跑鞋可能导致足底筋膜炎或足踝扭伤;使用不合适的标枪可能导致肩部受伤或关节扭伤。
4.不良的生活习惯田径运动员为了保持体能,往往需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饮食不均衡、睡眠不足、缺乏休息等都会影响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和免疫力,增加受伤风险。
5. 紧张的比赛压力比赛压力是每个田径运动员都会面临的问题。
紧张的比赛心理状态会影响运动员的专注力和身体状态,增加受伤风险。
紧张的比赛状态可能会导致起跑失误、技术动作不准确等,从而引发各种运动损伤。
针对田径运动训练中的上述损伤成因,为了降低运动员受伤的风险,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措施:1.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针对不同的田径项目,需要采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
训练方法需要符合人体力学原理,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运动员的受伤风险。
在短跑项目中,可以通过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来减少脚踝和膝盖的受伤风险;在跳高项目中,可以通过矫正技术动作来减少脊椎和膝盖的受伤风险。
2. 合理安排训练量合理安排训练量是减少运动损伤的重要措施。
需要根据运动员的身体状况和训练计划来合理安排每个训练周期的训练量,避免出现过度训练的情况。
田径运动训练中损伤的成因及预防
田径运动训练中损伤的成因及预防田径运动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体育运动项目,它不仅有助于锻炼身体,提高体能,还可以提高运动员的协调能力和爆发力。
田径运动也是一项高风险的运动项目,很容易导致各种损伤。
本文将就田径运动训练中损伤的成因及预防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广大田径爱好者和运动员有所帮助。
一、成因分析1. 训练不当:不正确的训练方法和过量训练是导致田径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
长跑运动员在训练过程中如果一味地追求速度和持久力,而忽视了合理的休息和恢复,就容易导致腿部肌肉劳损和拉伤。
2. 装备不当:不合适的鞋子和服装也容易导致损伤。
穿着不合适的跑鞋进行长跑训练,容易导致足底筋膜炎和腿部肌肉劳损。
3. 环境因素:天气炎热或者寒冷,场地地面不平整等都会增加运动员受伤的风险。
在炎热的天气进行长跑训练,容易导致中暑和脱水。
4. 技术动作不正确:部分项目的技术动作非常复杂,如果动作不正确,就容易导致损伤。
跳远和三级跳远时,如果起跳和着陆动作不正确,容易导致脚踝和膝盖损伤。
二、预防措施1. 合理训练:运动员在田径训练过程中,应该遵循科学的训练方法,合理分配训练计划,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训练量,保证充足的休息和恢复时间。
长跑训练中,要注重逐渐增加训练量,避免一开始就进行高强度的长跑训练。
2. 良好的装备:运动员应该选择合适的运动鞋和运动服装,确保鞋子能够提供良好的支撑和稳定性,服装要舒适透气。
长跑运动员应该选择具有良好缓震效果的跑鞋,可以减轻跑步时对膝盖和脚踝的冲击。
3. 环境控制:尽量避免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进行训练,炎热的天气要尽量选择清晨或傍晚时段进行训练,避免日晒。
场地地面要选择平整的跑道进行训练,避免在不平整的地面上进行训练,增加受伤的风险。
4. 技术训练:运动员在进行田径项目训练时,要注重技术动作的训练,确保动作正确规范。
跳远和三级跳远时,要注重起跳和着陆的姿势,避免损伤。
5. 加强肌肉力量训练:肌肉力量是减少受伤的重要保障,运动员可以通过健身训练和器械训练来提高肌肉力量,减少受伤风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康复学结课作业
学院:体育学院
班级:11级体教一班
学号:110402011144
姓名:杨成军
田径运动中引起肌肉损伤的原因、预防及恢复
一、损伤的原因
主观因素:
1、教练员(包括体育教师)对运动损伤缺乏应有的认识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思想上产生麻痹
2、对体育基础学科如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理生化学、运动医学、运动训练学和运动心理学知识缺乏掌握和运用
3 .制定训练计划科学性差,带有较重的经验主义和盲目性,训练负荷过大或加量过猛或单一,练习重复太多,与实情脱离,整个训练过程中缺少医务监督
4、未做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充分,准备活动不当,使神经系统和内脏器官没有充分动员起来或根本没有动员起来,身体缺乏必要的协调,性肌肉的温度没有提高,力量和伸展性都不够,因而容易受伤
5、技术动作不正确发生的损伤为各项原因中的第一位,因为它违反了身体结构机能的特点和运动时的力学原理,如支撑跳跃时,由于动作不协调,速度过快,向前冲力过大,控制不住身体重心而向前摔倒受伤
6.由于睡眠或休息不好或运动量过大,精神不振而疲惫不堪或带伤带病,生理机能处于相对较低、肌肉力量较弱、动作协调性明显下降,这时如不适度减量或降低练习难度和强度必然导致损伤
7、场地凹凸不平,有碎石杂物,跑道过硬,有尖状石块砂坑过浅,器械有裂缝或锈蚀,安装不牢或安放不妥,器械的大小重量与运动员年龄、性别不适应,这些都可以引起运动损伤
生理学原因:
肌肉损伤是指肌肉主动强烈收缩或被动过度拉长时所造成的肌肉微细损伤或部分撕裂或完全撕裂,它有二种类型,一是由于一次强力牵拉引起的肌肉急性损伤,此类多发生于跳跃、投掷项目,二是持续过度地使用肌肉引起的慢性损伤,
此类多发生于长跑、竞赛项目等。
1肌组织的损伤"主要是炎症与肌组织的生理变化有关
2、杠杆原理”下的爆发式用力,使肌肉超限收缩而急性运动损伤
3、长期疲劳性负荷是引起肌肉组织慢性损伤的最主要原因
二、田径运动损伤的预防
注重身体训练,预防运动损伤
①力量训练:为了增强力量,必须对肌肉循序渐进地施加额外应力!训练计划的效果因施加应力的类型不同而体现出专门性!身体处于不同强度和不同持续时间的应力之下时,机体可通过适应这一专门性要求来克服这个应力!力量训练有利于损伤预防,还在于是肌肉在加速时收缩或产生力量的能力和肌肉耐力,这使得运动员在一段时间内保持适当的力量水平!
②平衡性训练:平衡和本体感觉的训练可增强动作控制,降低训练和比赛中损伤的发生!当关节或肌腱发生损伤时,一些解剖关系发生改变,从而不利于动作控制!因此,康复应该强调运动员平衡能力的恢复,这可以降低再损伤的危险!平衡训练任务必须对专项运动的平衡要求体现出专门性原则!
③柔韧性训练:有效的运动需要关节全幅度的动作,适当的关节柔韧性也能降低运动员损伤的易发性!
④耐力训练:心血管耐力也是损伤预防中的一个因素!适当的心血管呼吸系统训练可以延长疲劳的发生!处于疲劳状态的运动员容易受伤,因为神经肌肉系统在损伤发生时不能作出恰当的反应!
三、田径运动肌肉损伤的恢复
肌组织的再生能力很弱,损伤后的修复是完全再生还是瘢痕修复主要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损伤区域的血液循环是否可
以恢复。
二是肌膜是否完整以及附着在上面的肌核是否存活。
骨骼肌运动损伤初期会发生疼痛,肿胀、炎性反应等症状,为减轻这些症状采用“应急处置”主要包括制动、冷敷、加压、抬高损伤后期的治疗措施称为功能恢复。
①物理疗法:即人们常说的理疗是利用各种物理因子对人体的刺激作用引起人体各种反应以调节、促进、维持或恢复各种生理功能影响病理过程和克制病因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主法研究应用各种物理因子"如力、电、光、声、磁、热等来预防和治疗疾病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选择应用对骨关节痛、肌肉筋膜痛疗效较好物理因子用于治疗疼痛由来已久新近出现的一些理疗方法更有针对性地应用于各种田径损伤的治疗,物理治疗的目的是活血化瘀、镇静止痛、缓解痉挛和增强保护性抑制消除大脑皮层中的病理兴奋灶增进受损关节肌肉的强度。
②运动疗法:运动锻炼治疗可以引起肌原蛋白中肌动蛋白的变化,改善肌肉力量,提高血清睾酮"水平,使肌管增多"肌纤维再生活跃。
从而促进损伤肌肉的恢复,采用适当的功能恢复后不仅使肌肉损伤再复发的可能性,减小而且体力还可以得到进一步增强。
不同训练方法对肌肉恢复作用也有所不同牵张训练对拉伤肌肉的收缩性能恢复有积极意义,对降低定时定载前负荷的应力衰减有明显作用。
③磁疗:由于人类的生存环境本身就处在地球这个大磁场的包围之中。
因此电磁场与人体的相互作用越来越受到科研机构及公众的重视,有静磁疗法、复合磁疗法、经络磁疗法和磁水疗法等。
磁疗能促进毛细血管增生,促进表皮生长具有很好的镇静止痛和消炎消肿的作用。
④中医疗法:
①针灸治疗法②按摩法③刮痧法
④中药疗法⑤西医抗炎药物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