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第十章

合集下载

《教育心理学》第十章态度与品德形成

《教育心理学》第十章态度与品德形成

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A、认知结构;
B、价值体系;
C、观念系统;
D、策略框架 答案:B
例2: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 同与______三个阶段。
例3: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答案:外部条件: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同伴群 体。内部条件:认知失调;态度定势;道德认识水平。
第四节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例2:态度的核心成分是______ _。 答案:态度的情感成分
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一)品德的实质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 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 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1)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 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不是先天禀赋)
帮助中小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的有 效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与奖惩等。
一、有效的说服
对于低年级,理解能力有限,只提供正面论据;
对于高年级学生,没有相反观点时,只呈现正面观 点,不宜提出反面观点。
1、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 2、发挥情感的作用,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 3、考虑原有态度的特点 4、逐步提高要求
例2:根据柯尔伯格的理论,中学生处在 道德发展的( )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普遍伦理水平 答案:B
二、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初中动荡,到高中趋向成熟。
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在态度学习的研究方面,美国的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 论非常闻名。班杜拉认为,个人是通过观察学习和模仿学习 而获得一定的态度的。

中学教师资格证_教育心理学___第十章__态度与品德的形成选择题

中学教师资格证_教育心理学___第十章__态度与品德的形成选择题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一、单项选择题1.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

A.心理特征 B.认知结构 C.倾向性 D.价值体系2.态度的()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A.情感成分 B.行为成分 C.认知成分 D.操作成分3.()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A.情感成分 B.行为成分 C.认知成分 D.操作成分4.()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

A.情感成分 B.行为成分 C.认知成分 D.操作成分5.()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A.道德 B.品德 C.价值观 D.情感6.品德反映了人的(),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

A.本质属性 B.社会特性 C.价值 D.情感7.品德具有相对的()。

A.可变性 B.稳定性 C.个人倾向性 D.独特性8.品德是在()的控制下。

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A.道德观念 B.个人动机 C.价值观 D.情感9.品德与道德都受()的制约。

A.年龄 B.教育水平 C.社会发展规律 D.智力10.品德则是()研究的对象。

A.哲学和心理学 B.伦理学、教育学与社会学C.哲学、伦理学与社会学 D.教育学与心理学11.道德是( )研究的对象。

A.哲学和心理学 B.伦理学、教育学与社会学C.哲学、伦理学与社会学 D.教育学与心理学12.( )主要是指一个人面对矛盾冲突的情境能自觉地意识到是非善恶,进而能就行动做出缜密的道德抉择。

A.道德意识 B.道德认识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13.( )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它渗透在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中。

A.道德意识 B.道德认识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14.( )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道德情感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

教育心理学(张大均)

教育心理学(张大均)

第三章学习动机一、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一)学习动机的培养1、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要,促进学习动机的产生2、重视立志教育,对学生进行成就动机训练3、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自我概念,获得自我效能感(二)学习动机的激发1、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认知好奇心认知好奇心是学生内在学习动机的核心,是一种追求外界信息、指向学习活动本身的内驱力,表现为好奇、探索、操作和掌握行为。

2、运用强化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1)为学生设立明确、适当的学习目标(2)正确运用奖励与惩罚3、对学生进行竞争教育,适当开展学习竞争第四章陈述性知识的学习一、陈述性知识的表征知识学习的结果总是以某种方式储存于大脑中,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陈述性知识主要是以命题及其网络或图示等方式在头脑里进行表征的。

(一)命题表征命题指表达判断的语言形式,它由系词将主词和宾词联系而成。

命题在心理学中是指由语词表达的意义的最小单元。

它一般由一个简单的句子来表达。

(二)命题网络表征若干个命题彼此联系组成命题网络。

它表现为较为复杂的句子或由多个句子围绕一定的意义组成的段落。

(三)图示表征心理学家把有关许多属性组合的知识储存方式称为图式。

图式分两种:一种为事件图式;另一种为做事图式。

图式是一种组织化的认知结构。

图式理论认为,记忆系统是由大量的图式构成,因此,图式是陈述性知识表征的一种重要形式。

二、陈述性知识学习的种类(一)表征学习这种学习又称词汇学习,它是指学习单个符号的意义,或者说学习单个符号代表什么。

奥苏泊尔认为,对于个人来说,他开始是不知道某个词代表什么,它的意义如何。

他必须学会这些符号代表什么。

(二)概念学习概念学习是将具有共同特征的同一类事物或现象以一名词来加以概括。

学习概念就是获得概念的一般意义,即掌握概念的共同关键属性。

(三)命题学习命题是由若干概念、词汇等组成的句子的复合意义。

学习者必须先了解组成命题的有关概念的意义,才能获得命题的意义。

三、陈述性知识的习得(一)陈述性知识同化的条件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获得的最终表现是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

(北师大版)教育心理学(第二版)第十章关键术语

(北师大版)教育心理学(第二版)第十章关键术语

(北师大版)教育心理学(第二版)第十章关键术语第十章关键术语:技能是指运用一定的知识、经过练习而获得的一种合乎法则的活动动作方式。

动作技能又称为动作技能和操作技能。

它是指由一系列的外部动作以合理的程序组成的操作活动方式。

心智技能又称为智力技能和认知技能。

它是一种借助于内部语言在人脑中进行的认知活动方式。

专门心智技能是为某种专门的认知活动所必需的,也是在相应的专门智力活动中形成发展和体现出来的。

如默读、心算、打腹稿等。

一般心智技能是指可以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的心智技能,它是在多种专门心智技能的基础上经过概括化而形成发展起来的。

如观察、分析、比较等。

粗大技能是指运用大肌肉,而且经常要涉及整个身体,例如游泳、打球、跑步等。

精细技能主要局限在较狭窄的空间内进行并要求较精巧的协调动作,主要表现为腕关节和手指运动,例如穿针引线、写字、弹钢琴等。

连贯技能指以连续、不间断的方式完成一系列动作,如说话、打字、唱歌等。

动作之间没有明显的可以直接感觉出来的开端和重点,一般持续的时间较长,当然这种连续性也会对任务进行不断地调整。

不连贯技能通常是对特定的外部刺激做出的特定的动作,具有可以直接感知到开端和终点,完成这种技能,时间相对短暂,例如挪动棋子、倒水等。

一般是由突然爆发的动作组成。

封闭性技能是一种完全依赖内部肌肉反馈作为刺激指导的技能。

这种任务闭着眼睛也能完成。

例如在黑板上徒手快速画一个大圆。

开放性技能主要依赖于周围环境提供的信息,正确地感知周围环境成为运动调节的重要因素。

例如打球等。

认知阶段练习者要将组成某种动作技能的活动反映到头脑中而形成动作映像,并对自己的任务水平进行估计,明确自己能够做的如何。

联系的阶段就是对各个独立的步骤进行合并或者“组块”,以形成更大的单元。

自动化阶段整个程序的完成不用经过刻意的注意。

这是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

动作程序图式是一种关于动作程序的认知结构,它是通过多次练习在头脑中形成的,在相似情境的激发下就会自动地调节以控制人的行为。

史上最全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10-11章)

史上最全教师资格证《教育心理学》(10-11章)

四、课堂教学的管理技巧
(一)课堂问题行为及其产生的原因 课堂问题行为一般认为是干扰教师教学,影响学生有效 进行学习,甚至使教学活动不得不中断的那些消极行 为。 • 产生问题行为的主要原因: 1、学生因对教学产生厌烦情绪,寻求其他的刺激而违 反课堂纪律。 2、学生因学习过于紧张,困难较多,害怕失败等而产 生挫折与焦虑情绪,为寻求发泄的途径而违反课堂纪 律。 3、个别学生因成绩差,希望老师与同学注意自己、承 认自己,为在群体中获得地位而不择手段违反纪律。
(七)、提供反馈
A:在学生作出反应后,要及时让学生知道学习结果——反馈。 B:促进“强化”的内部学习过程。 ①当学生成功学习得到肯定,就能建立信心。 ②当相同或类似的情景出现,以前得到肯定的学习反应就能重 新出现 ——斯金纳的操作条件反射(行为在前,刺激在后)
(八)、评定行为
A:“评定行为”是促进学生进一步回忆并巩固学习结果,即检 索与强化的内部过程。 B:测试是评定行为的主要方式,既能检查学习结果,还能起到 强化作用。 C:有评定行为有关的测验有: ①插入测试:教学过程中插入类似联系的小测验。最准确了解学 生学习状况。 ②自我检索:自我检查性质的测验。 ③后测:指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之后进行的测试,也可以成为单 元测试。相比前面两种测试更全面和系统,往往成为下一阶段 学习依据。
第十章 教学设计与课堂管理中的心 理学原则
第一节 课堂管理的心理学原则及策略
一、课堂管理的错误见解 (一)误以为学生愈安静则其学习效率愈高 (二)误以为教师的权威建立在学生对其命 令的绝对服从 (三)误以为学生的行为代表其品德
二、教师管理的弊病
(一)对学生的言行要求过高 (二)对学生的言行要求过低 (三)让学生娱乐或忙碌以取代学习 (四)对惩罚的功效评价过高 (五)缺乏处理问题行为的技巧

教育心理学--第十章品德

教育心理学--第十章品德
13
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皮亚杰发现儿童道 德判断能力的发展与其认识能力的发展存 在着互相对应、平衡发展的关系,这种认 识能力是在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之中得到 发展的。 儿童道德认知发展的总规律: 在10岁之前,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 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他 律道德; 在10岁之后,儿童对道德行为的思维判断 则多半能依据自己的内在标准,称为自律 道德。
第十章
品德的发展
1
主要内容
第一节 品德的含义与心理结构 什么是品德?包括哪些成分? 第二节 国外关于品德发展的理论 第三节 中小学生品德发展的特征和影响因 素 第四节 良好品德的培养 怎样才能培养好的品德?
2
第一节 品德的含义与心理结构
一、品德的含义
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准则 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 和倾向。
26
3.动作再现过程
将记忆中的动作观念转换为行为 复制从榜样中所观察到的行为,产生动作 再现,把符号的表象转换成适当的行为 模仿再现榜样的行为 观察学习的中心环节 主要包括动作的认知组织、实际动作和动 作监控三步。
27
4.动机过程
由复制行为而得到强化。 动机过程贯穿于观察学习的始终,它引起 和维持着人的观察学习活动。 人的活动的动机来自过去别人和自己在类 似行为上受到的强化 直接强化 替代性强化 自我强化 外部强化与内部强化一致时激励作用最大 28
18
4.公正阶段(10~12岁)
儿童的公正观念或正义感是在可逆的道德 观念上发展起来的。 10岁以后,儿童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从权 威性过渡到平等性。 儿童的道德观念倾向于主持公正、平等 皮亚杰看来:从可逆性关系转变到公正关 系的主要原因是利他主义因素增长的结果。 只有当儿童的道德判断达到了自律水平时, 才称得上是真正的道德。

教案《心理学》(第十章-教学心理)

教案《心理学》(第十章-教学心理)

单元十教学心理授课内容:教学设计心理原理、课堂管理、教师心理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教学设计含义与环节(2)举例说明教学策略种类(3)了解教学评价概念及类型(4)区分课堂气氛类型(5)了解良好教师行为2.能力目标:(1)能运用教学设计原理设计教学目标(2)能将教学策略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3)能对建立积极课堂环境提出建议3.素质目标:(1)具有尊重并自觉运用教学心理规律的职业态度(2)培养科学课堂管理意识(3)树立坚持自我提升教学能力的终身追求教学重点:教学设计心理原理;课堂管理教学难点:教师心理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案例法、讨论法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准备:教师使用的教案、课件、音像等材料教学过程:第1课时一、引入新课复习导入:学习理论的提出者及区别。

二、讲授新课(一)教学设计的心理学基础教学的一般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决定教学目标、了解准备水平、进行教学活动、实施教学评价。

1.决定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指在教学活动中所期待得到的学生的学习结果。

(1)布鲁姆对教学目标的分类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个领域.(2)明确化的教学目标的陈述方法:①行为目标陈述法行为目标,也称操作目标,是指用可以观察和可以测量的学生行为来陈述的目标,是用预期学生学习之后将产生的行为变化来陈述的目标。

②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陈述法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格伦兰提出用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表述教学目标的观点。

2.了解准备水平(1)学习准备的含义学习准备是使新的学习成为可能的学生的身心发展条件,是学习的内部条件,是教学的起点。

(2)最近发展区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能够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水平与在有能力的教师或同伴的帮助下方能完成的学习任务水平之间的区域。

提供教学支架是最近发展区理论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所谓提供教学支架是指通过提供教学支持,帮助学生完成他们起初不能独立完成的学习任务,成功地通过最近发展区,并最终能够独立完成教学任务。

教育心理学第十章

教育心理学第十章

二、认知心理学的动机理论 (一)认知学习论中蕴含的动机理论 奥苏伯尔所说的三种内驱力是指什么:
1、认知的内驱力以获得知识和解决学业问
题为学习的推动力量,直接指向学习任务 本身,其满足又是学习由学习本身提供的。 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因自己的胜 任力和学业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学习动 力,是从尊重需要和自我提高需要而派生 出来的。 3、附属的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得到教师和 家长的赞许与认可而产生的学习动力。
年幼儿童持能力增长观。大多数低年级儿
童认为,努力与智力是同一回事,认为聪 明的学生由于更努力变得聪明。如果你成 绩差,你就笨,你肯定不用功;如果你成 绩好,你肯定聪明,你一定很努力。而到 11或12岁,儿童开始能区分努力、能力和 成绩之间的差异。此后,他们开始相信, 有些人从不努力,但很成功,必定很聪明。 这时有关能力的信念开始影响动机。
1、学生的归因
研究表明,在上述多种归因中,只有努力、
能力、任务难度、运气和心境是学生常用 来解释学习成败的主要原因。 2、教师的归因 根据心理学家的分析,在评论学生的测验 时,教师常常把学生的成功归因于学生的 家庭条件、努力、兴趣和教师好的教学技 能。但当学生考得不好时,教师常指责学 生准备不充分、能力低、家庭条件差和考 题难。
维纳提出,可以根据三个维度对成败的原
因分类。这三个维度是:(1)内外维度。 据此可把导致成败的原因分为内部原因和 外部原因。内部原因即个人自身的原因, 如个人的能力、努力等;外部原因即个人 自身之外的原因,如任务难度、运气等。 (2)稳定性维度。据此可以把内部和外部 原因再分为稳定的原因和不稳定的原因。 (3)可控制维度。根据稳定和不稳定的原 因还可再细分为个人自身能控制的原因和 个人自身不能控制的原因。

最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陈琦主讲)——第十章 教学设计原理(第课件ppt

最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陈琦主讲)——第十章 教学设计原理(第课件ppt
中华教育学习网
四、任务分析
进行任务分析时,教师要从最终目标出 发,一级子目标一级子目标地揭示其先决条 件,反复提出这样的问题:“学生要完成这 一目标,预先必须具备哪些能力?”,一直 追问到学生的起始状态为止,然后把学生需 要掌握的学习目标逐级排列出来。
中华教育学习网
第1节 发动机动力性检测
发动机的动力性可用发动机的有效功率即轴功率 评价。
发动机点火系、燃油供给系、润滑系、冷却系技 术状况不良或机件磨损,都会导致功率下降。
发动机功率是诊断发动机技术状况的综合性指标。 GB规定:在用机不得低于额定功率的75%;大修
竣工后,不得低于90%。
一、发动机功率的检测方法
证明:弦切角=它两边夹的弧所对的圆周角
弦切角(概念)
弦切角两边夹的 弧(概念)
直角
钝角 锐角 证明:圆弧所对圆周角=它所对圆心角的一半
B1 圆弧(概念)
B2 圆周角(概念)
B3 圆心角定理(规则)
圆心在角一边 圆心在角内 圆心在角外 圆心角(概念)
中华教育学习网
汽车检测与诊断技术
中华教育学习网
中华教育学习网
中华教育学习网
二、教学目标的分类
布卢姆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 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 域。
(一)认知目标 1.知识 指对所学材料的记忆,包括对具体事实、 方法、过程、概念和原理的回忆。 2.领会 指把握所学材料的意义。
其动能增量等于发动机所作的功。即
若发动机曲轴旋转角速度从W1上升到W2 的时间为T,则发动机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 功率P为
若已知转动惯量J (kg.m2) ,则C2为常数,称为 平均功率测功系数。一般n1要稍高于怠速转速, n2宜取额定转速。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心理学-品德心理》知识点与练习题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心理学-品德心理》知识点与练习题

教师公招考试教育心理学——第十章品德心理第一节、品德心理概述一、品德与道德品德是个人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规范在个人思想和行动中的表现。

心理学研究对象。

道德是由舆论和内心驱使来支持的行动规范。

道德是伦理学和社会学研究的对象。

道德不以个人的存亡为转移。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1、道德认识(最高水平是道德信念)2、道德情感3、道德意志4、道德行为第二节品德的形成一、道德品质形成的心理实质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人的行为指南,成为人的道德信念。

二、道德品质形成的开端与基本条件(一)、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多开端性(可以从知、情、意、行根据实际选择)(二)、条件1、掌握有关的道德知识2、通过道德实践,获得与道德知识相符合的道德经验。

3、在道德实践中情感体验具有重要作用。

三、道德品质形成的特殊性1、知情意行在教育活动中经常是同时存在、共同发生作用、只是在程度上有所不同2、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3、需要在人际交往中来形成(培养良好的班集体、促进同伴交往)四、品德形成的理论(一)皮亚杰的理论1、研究方法:间接故事法(对偶故事)2、发展规律:从他律到自律(10岁是分水岭),过程不可逾越。

3、发展阶段:①自我中心主义(2~5岁):单纯的个人规则阶段。

②权威阶段(6~8岁):权威的规则与要求不能更改。

③可逆阶段(8~10岁):平等阶段,道德行为准则只是同伴间共同约定、用来保障共同利益的一种社会产物。

④公正阶段(11~12岁):真正的平等。

4、评价:研究有创造性;但当时影响不大。

(二)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研究方法:道德两难故事1、前习俗水平(0-9岁)(1)、第一阶段:惩罚与服从取向(2)、第二阶段:朴素的利己主义取向(享乐主义)2、习俗水平(9-15岁)(1)、第三阶段:好孩子定向取向(4)、第四阶段:维护权威与社会秩序的取向3、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1)、第五阶段:社会契约取向(2)、第六阶段:良心或普遍的道德原则取向班杜拉的社会学习论1、班杜拉认为儿童通过观察他们生活中重要人物的行为而学得社会行为,这些观察以心理表象或其他符号表征的形式储存在大脑中,来帮助他们模仿行为。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十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的培养模拟题

高等教育心理学-第十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的培养模拟题

一、选择题1.下面哪一个是“问题解决”?( C )A.回忆一个人的名字B.幻想自己是“灰姑娘”C.用一个词来造句D.荡秋千2.常常用电吹风来吹头发,却没想过用它烘干潮湿的衣服,这种情况属于( C )。

A.思维定势B.原型启发C.功能固着D.酝酿效应3.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A )。

A.刺激情境B.即定疑问C.思维状态D.思维起点4.关于问题情境与问题解决关系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A.问题情境中所包含的事物太多或太少都不利于问题的解决B.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知识结构是否接近对问题解决没有影响C.问题情境中事物的空间安排与问题解决没有关系D.“心理眩惑”有助于问题解决5.关于问题的种类,对代数式a2-2ab+b2进行因式分解属于( B )。

A.一般问题B.有结构问题C.无结构问题D.特殊问题6.一个人面对问题情境时,不墨守成规,不钻牛角尖,能随机应变,触类旁通,对l司一问题想出多种不同类型的答案,这表明其思维具有( B )。

A.流畅性B.变通性C.指向性D.独创性7.问题解决的过程包括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 C )。

A.思维程序B.调查研究C.验证假设D.论证假设10.创造性的基本结构中不包括( )。

A.创造性人格B.创造性思维C.创造性意识D.创造性勇气11.创造性是指个体产生新奇、独特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 )。

A.智力技能B.思维品质C.思维程序D.能力或特性12.以下属于智力因素的是( A )。

A.注意力B.动机C.情感D.意志13.教科书上的练习题多属于( A )。

A.有结构的问题B.无结构的问题C.简单问题D.复杂问题14.由于看到鸟的飞翔而发明了飞机,这类创造活动的主要心理影响机制是( A )。

A.原型启发B.功能固着C.负向迁移D.定势影响15.通过集体讨论,使思维相互撞击,进发火花,达到集思广益的效果的思维训练方法称为( B )。

教育心理学第十章学习迁移与迁移理论

教育心理学第十章学习迁移与迁移理论

1. 根据迁移的性质分类
(1)正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 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的现象。例如,阅读技能 的掌握有助于写作技能的形成。
(2)负迁移是指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 阻碍的现象。例如,我们在学习对数运算法则 时,受“m(a + b)= ma + mb”的影响 而错误地认为“lg(a + b)= lga + lgb”。
3. 经验类化理论
经验类化理论又称为概括化理 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贾德 (Charles Hubbard Judd) 提出的。贾德提出的经验类化 理论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 在迁移中的作用。该理论认为, 两种学习活动中所存在的共同 成分仅是迁移产生的必要前提, 而产生迁移的关键则是学生概 括出来的两种活动所具有的共 同的原理或概括化的经验。
这些早期迁移理论各自从不同的角度对迁移进行探讨,但囿于研究手段的落后,研究范围的狭 窄,以及缺乏其他相关学科的新观念的影响,因而对迁移的研究无实质性的进展。随着认知科学与 信息加工理论的产生与发展,研究者试图用认知的观点与术语来解释、研究迁移问题,并提出了一 些新的迁移理论。
1. 认知结构迁移理论
2. 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抽象与概括水平分类
(1)水平迁移也称为横向迁移,是指处 于同一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现象。 如果学习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并列的,如化 学中锂、钠、钾等金属元素之间的关系是并列 的,都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层次,那么学习这 些内容所受到的相互影响即水平迁移。
(2)垂直迁移又称为纵向迁移,是指处 于不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现象。 具体来说,是指较高概括水平的上位经验与较 低概括水平的下位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垂直 迁移包括自下而上的迁移和自上而下的迁移。
2. 产生式迁移理论
产生式迁移理论是针对认知技能的迁移提出来的。以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森等人为代表。该 理论认为,如果前、后两种学习情境中有产生式的交叉或重叠,则可以产生迁移。产生式是认 知的基本成分,由一个或多个条件 - 行动的配对构成。一个产生式就是一个条件 - 行动规则, 即 C-A 规则。C 代表行动产生的条件,它不是外部刺激,而是学习者工作记忆中的认知内容; A 代表行动,它不仅是外部反应,还包括学习者头脑中的心理运算。以心理学家加特纳、吉克 等人为代表认为,前、后两种情境中的结构特征、内在关系与联系等本质特性是决定迁移的关 键成分,而表面的特征则无关紧要。若前、后两种情境的结构特征相匹配或相同,则产生迁移 。尽管这些观点强调认知结构的不同方面或用不同的术语来描述认知结构,但它们都主张认知 结构中的某些成分是决定迁移能否发生的根本条件。安德森认为,迁移的产生式理论是共同要 素说的现代化。

自学考试备考复习资料:教育心理学《第十章 人际交往》知识点考点归纳整理汇总

自学考试备考复习资料:教育心理学《第十章 人际交往》知识点考点归纳整理汇总

第十章人际交往知识点汇总第一节概述一、什么是人际交往。

二、人际交往的条件(一)交往双方共同理解并使用的符号系统。

(二)交往中的信息传递尽量少受外界干扰。

(三)信息接受者要适宜的心理准备。

三、人际交往的基本过程。

(一)交往过程的基本要素。

信息源,信息,信息渠道,接受者。

(二)人际交往的信息沟通模式四、人际交往的种类。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际关系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掌握特点)(一)根据社会个体人际反应的外部表现,人际关系可以划分为:外露型、内涵型、伪装者。

(二)按人际关系形成的基础,人际关系可以划分为三类:血缘型、地缘型、业缘型。

(三)根据对他人的需要的内容和方式的不同,把人际关系需求分为三类:包容的需求、控制的需求、情感的需求。

(四)根据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将人际关系划分为三种类型:谦让型、进取型、分离型。

五、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

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包括认知、动机、情感、态度和行为等。

认知是人际交往的前提,人与人的交往首先是从感知、识别、理解开始的;动机在人际关系中有着引发、指向和强化功能;情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调节因素,人们的人际交往过程中有着引发、指向和强化功能;情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调节因素,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体验;态度在人际交往中具有重要意义,态度可以直接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形成和发展;行为是人际交往的交往手段。

认知、动机、情感、态度及行为等心理因素的不同组合、相互作用,形成人际交往不同的思想基础、动作特征、感情色彩、态度倾向和行为方式,从而表现出人际关系的不同层次和发展水平:1.低层次、低水平人际关系; 2.中等层次、一般水平的人际关系;3.高层次、高水平的人际关系。

六、人际交往的意义。

(一)个体社会生存的基本条件。

(二)促进个体心理发展。

(三)有助于形成自我意识。

(四)心理健康的基本保障。

第二节人际认知一、什么是人际认知。

人际认知是个体在交往中观察了解他人的外在特征和外显行为,形成印象,并推测、判断其心理状态、人格特征、行为动机和意向的过程(内在特征)。

曹中平 幼儿教育心理学第10章_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

曹中平 幼儿教育心理学第10章_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

罗米索斯基认为,教育活动设计有四种具体的设计任务
第一,从单元到学科——主要是通过安排单 元来规定学科, 从学科到课程——主要是通过安排学 科来规定课程 第二,从课时到单元——主要是通过安排课 时来规定单元 第三,从活动到课时——主要是通过安排活 动来规定课时 第四,从步骤到活动——主要是通过学与教 的具体步骤来规定活动
4
第一节 幼儿教育活动
(一)、幼儿教育活动:P337 1、(定义) 为了实现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更具一 定的教育内容和组织形式,在教师指导下 进行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和幼儿为主题 的“学”所组成的双边活动。
5
2、根据幼儿园的教育目标,按照贴近幼儿生活 的原则,选择环境中最有价值的部分可将幼儿的 教育活动内容分为自然、社会、语言、艺术和健 康等五大领域: ① 自然领域:自然环境、科学现象、数量、形态 ② 社会领域: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社会行为规 范、民族文化 ③ 语言领域:语言、儿童文学作品 ④ 健康领域:健康生活指导、体育活动指导 ⑤ 艺术领域:音乐、美术、文学等

8
、语言领域的教育内容: 语言(语音、词汇 、语句)和儿童文学作品(故事、诗歌、散 文)等 旨在培养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如良好的语 言文化习惯) ,发展幼儿的语言能力(语言 表达、语言理解和阅读与书写准备) 。 对幼儿所进行的语言教育必须是整合性教育。

9
、艺术领域的教育内容:音乐(含律动和舞 蹈)、美术(绘画、塑造及各种手工制作) 、文学(含戏剧表演)等 旨在萌发幼儿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培养幼 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 艺术学习和艺术化的学习不仅幼儿乐于接受, 而且这也是美育的基本途径之一。

18
2、课程决策论的教育活动设计步骤(应用) 课程决策论的教育活动设计可分成以下几个步 骤: ① 目标的筛选与确定、 ② 确定活动主题、 ③ 选择与分析教材、 ④ 确定学习活动的性质与类型、 ⑤ 制定完成课题的进度表、 ⑥ 空间和环境的安排、 ⑦ 教学策略、 19 ⑧ 确定评价的目的与方法。

教育心理学第10章

教育心理学第10章

典型真题分析1.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

(2008年4月)A.依从B.接受C.认同D.内化【评析】答案为C。

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认同。

此题旨在考查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依从,第三阶段内化。

2.简述中学生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的主要表现。

(2007年)【评析】(1)形成道德信念;(2)自我意识增强;(3)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此题旨在考查中学生道德发展自律性的主要表现。

同步训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A.与生俱来的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C.是遗传得来的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2.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 A.比较不稳定的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C.时稳时变的D.比较稳定的3.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A.知识经验B.观念和信念C.道德认识D.道德观4.态度的构成要素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因素是( )A.认知因素B.情感因素C.意向因素D.情境因素5.态度的行为成分是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 )A.行为方式B.意向或意图C.行为习惯D.语言或行为6.“亲其师、信其道”,主要表明了( )的作用。

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动机D.道德意志7.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 )A.道德情感异常B.道德行为不良C.道德意志薄弱D.道德认识缺乏8.首倡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A.柯尔伯格B.皮亚杰C.斯金纳D.巴甫洛夫9.在哪个阶段,学生的伦理道德开始形成但又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 )A.学前阶段B.小学阶段C.初中阶段D.高中阶段10.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体的压力而产生的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称为( )A.模仿B.从众C.服从D.感染11.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称之为( )A.模仿B.从众C.认同D.内化12.“榜样学习”的教育效应最适合的心理学解释理论是( )A.强化说B.认知失调论C.从众说D.观察学习理论13.爱国主义情感属于( )的道德情感。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 第10章 学习的含义、机制与类型)【圣才出品】

冯忠良《教育心理学》(第2版)(课后习题 第10章 学习的含义、机制与类型)【圣才出品】

第10章学习的含义、机制与类型1.学习的实质是什么?如何理解学习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答:学习是个体以心理变化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是经验的获得和积累的过程或经验结构的构建过程。

(1)学习的实质①学习是一个获得和积累经验的过程通过主客观的相互作用,个体在头脑中产生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主观反映,这种主观反映即经验。

随着经验的不断获得与积累,心理结构也就逐步地形成与发展起来。

②学习通过行为的变化表现出来经验结构或心理结构的形成与变化的过程是内在的,难以直接观察到。

但由于心理结构是行为的内部调节机制,所以其形成、发展状况可以依据个体的行为变化来加以推断,并最终通过行为的变化表现出来。

并非所有的行为变化都是由学习产生的,如生理成熟、疲劳、药物等因素亦可引起行为的变化。

③学习是一种适应活动个体要生存,必须适应环境的变化,与环境保持动态的平衡。

适应有生理适应与心理适应两种。

生理适应是在环境变化的作用下,引起个体生理结构与机能及其行为的变化。

心理适应是在环境变化的作用下,引起个体心理结构与功能及其行为的变化。

学习属于心理适应范畴,是一种以心理变化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的过程。

个体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是适应得以发生的客观基础,个体的反映活动及其身心变化是适应发生的内在机制,个体的行为变化是适应发生的外在表现。

(2)学习与行为之间的关系①学习作为个体的一种适应活动,是在主客观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主体一系列的反映动作在内部构建调节行为的心理结构的过程。

由于心理结构作为行为的内在调节机制而存在,因而心理结构的变化必将导致行为的变化。

②行为变化的生物学意义在于个体适应环境的变化,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

由此,可以将学习定义为个体以心理变化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是经验的获得和积累的过程或经验结构的构建过程。

2.信息加工观点是如何解释学习过程的?答:(1)信息加工观点随着信息理论、计算机模拟等研究的进展,人们试图将人类学习的过程与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过程进行类比。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教师资格考试-小学教育心理学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单选题] 1、爱国主义情感和集体主义情感属于()。

A 伦理的道德情感B 想象的道德情感C 直觉的道德情感D 道德行为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伦理的道德情感,即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

[单选题] 2、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A 道德认识B 道德情感C 道德意志D 道德行为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

[单选题] 3、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于培养()。

A 道德认识B 道德信念C 道德情感D 道德意志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于培养道德信念。

[单选题] 4、()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 能力B 性格C 态度D 气质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态度是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单选题] 5、“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说的是()。

A 道德认识B 道德情感C 道德意志D 道德行为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道德意志是道德意识的内容之一。

它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觉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做出抉择的顽强毅力和坚持精神,人们坚持某种道德义务并决心践行它的时候,就会在内心产生一种坚强的信念和意志力,从而使人们严格要求自己,果断地做出行为抉择,并努力保持自己行为的稳定性和一贯性。

[单选题] 6、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A 知识经验B 观念和信念C 道德认识D 道德观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单选题] 7、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容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称为()。

A 品德B 态度C 意向D 技能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容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称为态度。

[单选题] 8、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关注学习方式的设计
学习方式是人的个性的独特表现教学应为 学生的探究、发现、研究创造空间,要求学 生能综合性学习。
综合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围 绕某一学习主题利用一切时空,甚至是超时 空的学习资源,全面提高自身素质的学习方 式。
综合性学习至少具有自主性学习、探究 性学习、合作性学习、开放性学习、创新 型学习等基本内容。 综合性学习包括:
2.初始能力
初始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某一特定的学 科内容时,已经具备的有关知识与技能的基 础,以及他们对这些学习内容的认识和态度。
(1)预备技能的分析 (2)目标技能分析 (3)学习态度分析
3.学习风格 学习风格是学生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 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学习风格的心理要素包括 认知、情感和意志动机三方面。 学习风格还包括个体在独立学习与结伴学习、 竞争与合作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特征。 测定方法:观察、问卷、征答。 征答法即让学生自己来陈述自己的学习风格。
5.要有行为的程度标准
行为标准指学生对教学目标所达到的最低表现 水准,标准的说明可以定量或定性的,也可以二 者都有。
三种方式: (1)用完成行为的时间来衡量行为的表现, 如“三分钟内完成” (2)用完成行为的准确率来衡量行为的表现, 如“完全无误” (3)用完成行为的成功特征来衡量行为的表现, 如“80%的学生”。
教育心理学
第十章 教学设计 一、什么是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是运用有关理论知识和经验,根据教 学对象的特点和要求,来分析教学中的目标与任务, 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与终点,系统、优化地安排教 学诸要素,形成教学方案的系统过程。
教学设计本质上是一门以教学效果最 优化为目的,以解决教学问题为宗旨,运 用系统方法科学解决教学问题的学问。
(四)教学设计致力于提高 教师的教学素养
教学设计的过程就是创造性地设计教学 实施方案的过程。 通过教学设计的实践,能够指导帮助教师 目标更明确(知道要做什么)、 程序更清晰(知道应怎样去做)、 针对性更强(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 灵活性更大(知道在什么样的具体情况下该 做什么和怎样去做)。
三、教学设计过程的前期分析
(二)教学策略的设计
教学策略是指以一定的教学思想为指导, 在特定的教学情境中,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制定 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调适、优化,以使教学效 果趋于最佳的系统决策与设计, 是有效地解 决“如何教”“如何学”的问题。
在设计教学策略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从学生体验出发 2.以问题为中心 教学策略设计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材。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有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探 究性和思考性。 教学策略设计要让学生提出问题走“出”教材。 提出问题通常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质疑问题, 二是发展问题。
1.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 2.行为动词是确定的,尽可能是可测量、 可评价、可理解的 目标表述的是基本的、共同的、可达到的 教学标准
3.行为对象 行为对象是指确定的学习行为所涉及的 内容,主要具体说明教学过程中学生确定的 学习事件。 4.产生目标指向的结果行为的条件
行为条件也叫行为情境,是影响学生产 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主要说明 学生在何种情境下完成指定的学习行为,为 评价提供参照。
教学设计可作以下理解:
首先,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 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其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 决策性的活动。 再次,教学设计是以系统方法为指导。 最后,教学设计是提高学习者获得知识、技 能的效率和兴趣的技术过程。
二、教学设计的特点
(一)教学设计以系统理论与方法 作为其方法论基础
教学设计的最根本特征是追求教学系统的整 体优化。以系统科学方法指导教学设计,这是 科学的教学设计与实际经验的教学设计的重大 区别。
(二)教学设计更加完整合理地 看待学习与教学之间的关系
罗伯特.M.加涅 “为学习设计教学”
(三)教学设计重视教学活动的 循序操作
所谓重视教学活动的循序操作,就是要突出 教学在促进学习过程中的程序化与计划性。
(四)教学评价的设计
教学设计的评价主要是形成性评价,即在 设计成果推广使用之前,先在一定范围内进行 试用,以了解教学系统的试用效果,如可行性、 可用性、有效性等。
学习目标的达到程度是评价的主要方面。
邵瑞珍 教学媒体分类: (1)非投影视觉辅助,如黑板、挂图、实物等 (2)投影视觉辅助,如幻灯、投影 (3)听觉辅助,如录音机、收音机 (4)视听辅助,如电影、电视和录像等
教师应根据教学媒体的特点合理运用: 1.多媒体组合的运用 2.一定程度的传媒冗余度促进信息整合
3.选择适合学者思维水平的传媒符码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过程包含四个基本要素:教学目标、教 学策略、教学媒体、教学评价。
(一)教学目标的制定
教学目标是在教学之前,预期教学之后学生 将从教学活动中学到些什么。
设计两个内容: 教学目标的类型和教学目标的表述。 21世纪初《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 确指出:教学目标应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 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 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以课题探究为基本形式的研究型学习活动、 以实际应用为基本形式的设计性学习活动、 以社会考察为基本形式的体验性学习活动、 以社会参与为基本形式的实践性学习活动。
(三)教学媒体的设计
教学媒体设计,是指在一定的教学要求和 诸多条件相下,选出一种或一组适宜可行的教 学媒体,可为一节课、一个教学单元、一门课 程的教学选择教学媒体。
(一)学习需要分析
教学设计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学习需 要分析则是问题解决过程的起点。 学习需要是指学生目前的学习状况与期望 他们达到的学习状况之间的好、差异,或者说, 是学习者目前水平与期望学习者达到的水平之 间的差距。
学习需要分析就是找出差距的过程,教学中 的问题是找出差距的起点。因此,分析和研究当 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是进行学习需要分析的重要 环节。 分析学习需要是指通过系统化的调查研究过 程,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问题产生 的原因确定问题的性质,论证解决该问题的必要 性和可行性。
核心问题是发现问题,包括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教学中是否存在 要解决的问题; 二是分析存在问题的性质,以判断教学系 统设计是是否解决这个问题的合适途径; 三是分析现有的资源及约束条件,以论证 解决该问题的可能性。
(二)学生特征分析
1.一般特征
学生一般特征指对学生学习产生影响的 心理、 生理和社会的特点,包括学生的年龄、 性别、年级水平、生活经验、文化、社会背 景灯因素。
(三)学习内容分析
学习内容分析,是要对学生起点能力转化 为终点能力所需要的从属知识、技能、态度等 进行详细阐述的过程。
教师组织教学内容时,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教学内容的深广度恰当。 第二,教学容量合适 第三,教学内容重点突出,难点有突破措施。 第四,教学内容的组织、排列、呈现方式要 恰当,练习的配置方式和方法要精心设计 第五,在注意知识传授的同时,要充分挖掘教材 中蕴含的智力因素和情意因素,培养学生 的能力和非智力品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