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史试题复习材料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库--魏晋南北朝文学

中国古代文学史试题库--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一、解释:1、文学的自觉2、文笔之分3、生死主题4、游仙主题5、隐逸主题6、文学家族二、填空1、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开始的,其终结应以隋文帝统一中国为标志。

其时间断限是公元年到公元年,它共经历了年。

2、魏晋南北朝文学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期是;第二期是;第三期是。

魏晋南北朝诗歌经历了、、的变化过程。

3、魏晋南北朝是“文学的自觉时期”。

文学自觉有3个标志:第一,。

第二,。

第三,。

4、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出现了一大批著作,自曹丕的《》始,有陆机的《》、刘勰的《》、钟嵘的《》等,再加上肖统的《》、徐陵的《》等文学总集的出现,形成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高峰。

5、魏晋南北朝是典型的乱世文学,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使文学创作形成了一些共同主题,它们是、、。

晋。

三、简答1、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繁荣情况。

2、魏晋南北朝的新的文学思潮是怎样产生的?它的意义何在?3、简述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四、论述1、动乱的社会对文学的主题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谈谈你对当时文人风尚的理解与认识。

2、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是如何影响魏晋南北朝的文学创作的?3、试述佛学对文学的影响。

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一、背诵默写篇目:《蒿里行》、《短歌行》、《燕歌行》、《白马篇》、《美女篇》、《咏怀诗》(夜中不能寐)。

二、解释:1、三曹2、七子3、建安风骨4、正始风力5、嵇阮6、《咏怀诗》三、填空1、建安时期的重要作家有“三曹”、“七子”和女诗人,“三曹”是指、和;“七子”是指、、、、、和。

2、建安文学的倡导者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杰出的诗人。

3、曹操的诗歌其中一部分诗反映了汉末战乱和人民遭受的苦难,如《》写“白骨露于野。

千里无鸡鸣”。

另一部分描写他本人的政治主张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如《》(“对酒当歌”)和《步出夏门行》的《》。

曹操的诗学习汉乐府,他采用写时事。

4、《》是我国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七年级历史魏晋南北朝精选试题

七年级历史魏晋南北朝精选试题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王朝更替,种族迁徙,既频繁,又复杂。

但江南得到开发,北方民族交融,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表格中的相关问题。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类别特征问题探究·政治形势③(1)图示中①和②处分别是什么政权(或王朝)它们的都城都位于今天的哪座城市(3分)(2)根据图示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征是③。

(1分)经济状况;江南地区开发(3)图示中反映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民族关系$民族交融(4)图示中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④,该图示反映出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交融是怎样的关系(2分)科技文化⑤~(5)图示反映了我国书法字体的演变,东晋王羲之的代表作,有“天下第一行书” 的美誉;根据图示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的特点是⑤;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唐朝的。

(3分)1)①吴②东晋;南京。

(2)政权分立(3)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4)洛阳,因果关系。

(5)《兰亭序》;承上启下;颜真卿。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实。

图示中①和②处的政权分别是吴和东晋,它们的都城都位于今天的南京。

根据图示分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特征是政权分立。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该图示反映出北魏孝文帝改革与民族交融是因果关系。

东晋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 的美誉。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科技文化的特点是承上启下,继王羲之之后,我国书法史上最有成就的大书法家是唐朝的颜真卿。

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专项复习《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

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专项复习《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

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专项复习《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1.(2024·湖北·高考真题)《岳麓书院藏秦简》记载:“丞相其以制明告郡县……毋令吏以苛徭夺黔首春夏时。

令皆明焉,以为恒。

不从令者,赀(处罚)丞、令、令史、尉、尉史、士吏、发弩各二甲(甲胄)。

”这表明秦朝()A.相权挑战皇权B.延续秦国耕战国策 C.统治残暴严苛D.崇尚儒家民本思想2.(2024·浙江1月·高考真题)以下是某时期洞庭郡行政管理体系示意图。

该时期是()A.春秋B.秦朝C.宋朝D.元朝3.(2024·浙江1月·高考真题)有史料记载:“往者,郡国诸侯各以其物贡输,往来烦杂,物多苦恶,或不偿其费;故郡国置输官以相给运,而便远方之贡。

”“大农之诸官,尽笼天下之货物,贵即卖之,贱则买之。

”以上史料反映的是()A.相地而衰征B.盐铁官营C.均输平准D.摊丁入亩4.(2024·浙江1月·高考真题)公元前60年,西汉在乌垒城设置管理西域的军政机构,该机构位于下图中的()A.①B.②C.③D.④5.(2024·浙江1月·高考真题)史载:“(西)汉成帝初置尚书五人,其一人为仆射,四人分为四曹:常侍曹(主公卿),二千石曹(主郡国二千石),民曹(主凡吏民上书),客曹(主外国夷狄)。

后又置三公曹(主断狱),是为五曹。

”由此可知()A.尚书台正式确立为新行政中枢B.汉成帝开始设立中朝削弱相权C.尚书各曹掌握朝廷的重要职能D.尚书仆射控制中朝威胁到皇权(2024·浙江1月·高考真题)中国天文学起步较早,成果丰硕。

下列成就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6.①创立延续至今的干支纪日法②编订新的历法《授时历》③僧一行测算地球子午线长度④张衡撰写天文学专著《灵宪》A.①④②③B.①④③②C.④②①③D.④①③②7.(2024·全国新课标·高考真题)三国魏代汉、西晋代魏,都通过“禅让”实现:权臣在切实掌握军政权力后,皇帝下诏表彰其功业、德行,表示尊重天意、民心,主动让位;公卿大臣则群起劝进,权臣再三谦退,“不得已”建立新政权。

魏晋南北朝相关练习题

魏晋南北朝相关练习题

魏晋南北朝相关练习题一、历史事件类1. 魏晋南北朝时期,哪位皇帝实行了“九品中正制”?2. 请简述“八王之乱”的过程及其影响。

3. 北魏孝文帝改革主要包括哪些方面?4. 南北朝时期,南梁的开国皇帝是谁?5. 魏晋南北朝时期,哪次战役导致了前秦的衰落?二、人物评价类1. 请评价曹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地位。

2. 诸葛亮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影响有哪些?3. 谢安在东晋时期的政治、军事成就有哪些?5. 评价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及其历史意义。

三、文化成就类1. 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的发展有哪些特点?2. 请列举三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著名书法家。

3. 陶渊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诗歌创作有何特点?4. 请简述《世说新语》的内容及其价值。

5.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有哪些?四、政治制度类1. 请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制改革。

2. 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变化?3. 北魏时期的“均田制”对当时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4. 请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族制度。

5. 南北朝时期,南朝的选官制度有哪些特点?五、经济与社会生活类1. 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生产有哪些新特点?2. 请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商业发展。

3. 北魏时期的“租调制”对农民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4. 魏晋南北朝时期,城市规模和布局有哪些变化?5. 请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士族地主与寒门地主的经济地位。

六、民族关系与边疆政策类1. 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民族大融合的主要表现有哪些?2. 请简述北魏对柔然的政策及其影响。

3. 南朝宋时期的“元嘉北伐”结果如何?4. 魏晋南北朝时期,边疆地区的开发有哪些重要举措?5. 请评价北魏对西域的经营及其在丝绸之路上的作用。

七、思想与宗教类1. 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观点有哪些?2. 请简述道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传播与发展。

3. 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本土化过程有哪些特点?4.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的发展面临了哪些挑战?5. 请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民间信仰的变化。

高三历史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复习材料

高三历史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复习材料

高三历史魏晋南北朝时期复习材料【本课导言】三国两晋南北朝包括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北朝几个阶段,除西晋外都处于分裂状态。

尽管战火连绵,形势动荡,但社会经济在曲折中仍有进步,南方的开发初见成效,文化领域也有不少重要成果。

汉族与内迁边疆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重点难点】重点: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的脉络;南方经济的发展成就;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难点:南方经济的发展原因;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时空定位】【本单元主要知识】:一、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治1.政权更迭、政局动荡。

2. 制度:(1)三省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它们共同执掌辅助决策和执行等权力。

(2)九品中正制:曹魏时,创立了新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

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家世和才能并重,发展到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

这样,九品中正制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

随着士族的没落,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

三、孝文帝改革1.前期——特点:冯太后主持;改革重点是建立新的制度。

2.后期——特点:孝文帝主持;改革重点是实行汉化政策。

3.北魏孝文帝的主要内容四、思想文化1.三教并行:道教、佛教盛行,儒学受到挑战,但吸收佛、道精神,有新的发展。

(佛教传播:西汉传入,南北朝鼎盛;原因是统治者加强思想控制的需要;社会动荡不安,穷苦百姓寻找精神寄托;佛教教义的中国化。

)范缜:无神论者,主张 。

2.科学技术的进步数学:南朝祖冲之精确 值(比欧洲早近1千年)。

农学:北朝贾思勰《 》,是中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

3.艺术书法: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门艺术;曹魏钟繇把隶书转化为楷书;东晋 (书圣)。

绘画:东晋顾恺之,擅画人物,《女史箴图》、《洛神赋图》。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封建国家的 和 时期。

中央集权遭到严重削弱,封建国家陷入分裂;各民族相互交往现融合。

0魏晋南北朝史参考题及答题评分示例

0魏晋南北朝史参考题及答题评分示例

魏晋南北朝史参考题一、名词解释(考试内容)01.唯才是举02.士家制03.曹魏屯田制04.世袭领兵制05.复客制06.清谈07.徙戎论08.八王之乱09.钱神论10.崇有论11.无君论12.西晋品官占田荫客制13.永嘉之乱14.五胡15.侨置州郡县16.土断17.元嘉之治18.典签权重19.寒人掌机要20.侯景之乱21.三长制22.北周府兵制23.《齐民要术》24.《水经注》25.《华阳国志》二、问答或论述(考试内容)01.三国屯田制、西晋占田制与北魏均田制之异同02.三国租调制、西晋户调制与北魏租调制之异同03.略论魏晋南北朝时期门阀世族的兴起和盛衰04.略论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05.略论魏晋南北朝民族融合之表现06.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及民族等方面比较魏晋南北朝与两汉历史之不同07.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内容08.淝水之战的经过及晋胜秦败的原因09.玄学及其发展历程10.范缜《神灭论》及其意义、三、史料分析(考试内容)1.范宣,字宣子,陈留(西晋郡名,在今开封东)人也。

年十岁,能诵《诗》《书》。

……少尚隐遁,加以好学,手不释卷,以夜继日,遂博综众书,尤善三《礼》。

……家于豫章(东晋郡名,在今南昌)。

……庾爰之问宣曰:“君博学通综,何以太儒?”宣曰:“汉兴,贵经术;至于石渠之论,实以儒为弊;正始以来,世尚《老》《庄》;逮晋之初,竞以裸裎(赤身露体)为髙。

仆诚太儒,然丘不与易。

”宣言谈未尝及《老》《庄》。

……太元中,顺阳范宁为豫章太守,宁亦儒博通综,在郡立乡校,教授恒数百人,由是江州(东晋州名,在今江西)人士并好经学,化“二范”之风也。

——《晋书·儒林·范宣》(15分)(1)三《礼》指哪三部书?(2)范宣乃陈留人,而家于豫章,为什么?(3)“汉兴,贵经术”指何时何事?(4)“石渠之论”指何时何事?(5)“正始”是何朝代年号?(6)“太儒”何义?(7)“二范”为谁?(8)范宣所处时代,“好经学”与“好《老》《庄》”,二者何为主流?(9)“数百人”是指教师人数还是学生人数?(10)江州、豫章郡是否侨置州郡?2.(1)毛修之,字敬文,荥阳阳武人也。

魏晋南北朝试题及答案

魏晋南北朝试题及答案

魏晋南北朝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朝代结束了三国鼎立的局面?A. 秦朝B. 隋朝C. 西晋D. 东晋{content}答案:C. 西晋2. 魏晋南北朝时期,哪位名士提出了“言必及理,行必称道”的口号?A. 曹操B. 诸葛亮C. 王羲之D. 陶渊明{content}答案:D. 陶渊明3. 以下哪位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A. 曹操B. 王羲之C. 颜之推D. 范缜{content}答案:C. 颜之推二、填空题1. 魏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在我国____________地区发展迅速。

A. 江南B. 关中C. 边疆D. 中原{content}答案:A. 江南2. 南北朝时期,我国北方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是在____________时期。

A. 魏晋B. 南北朝C. 隋唐D. 秦汉{content}答案:B. 南北朝3. 魏晋南北朝时期,____________学派形成了我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A. 儒B. 道C. 玄D. 佛{content}答案:C. 玄三、简答题1. 请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特点。

{content}答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北方民族的大规模南迁,形成了中原地区民族成分的多元化;(2)民族间通婚现象普遍,促进了民族间的文化交流;(3)各民族的宗教信仰相互影响,道教和佛教在北方民族中得到了广泛传播;(4)民族融合推动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为隋唐时期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2. 请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发展概况。

{content}答案: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发展概况如下:(1)佛教在魏晋时期传入我国,南北朝时期得到迅速发展;(2)南北朝各国君主纷纷扶持佛教,建造寺庙,翻译佛经,培养僧侣;(3)佛教思想与传统文化相互交融,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4)佛教艺术在南北朝时期取得了显著成就,如云岗石窟、龙门石窟等。

四、论述题请论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人在思想、文学、艺术等方面的贡献。

+专题8 魏晋南北朝时期 真题训练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

+专题8 魏晋南北朝时期 真题训练 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

专题08——魏晋南北朝时期真题训练1. (2023·湖南卷·3,3分)南北朝后期,南北政权遣使频繁,双方挑选使节,必求“容止可观,文学优赡者”。

北朝使节皆为汉族高门人物,而非鲜卑子弟。

这说明( )A. 南方政权整体实力占优B. 南北政权文化认同趋近C. 南北政权关系趋向和好D. 汉族高门控制南北政权2.(2024·新课标卷·3,4分)三国魏代汉、西晋代魏,都通过“禅让”实现:权臣在切实掌握军政权力后,皇帝下诏表彰其功业、德行,表示尊重天意、民心,主动让位;公卿大臣则群起劝进,权臣再三谦退,“不得已”建立新政权。

“禅让”反复出现()A. 保障了政治和平稳定B. 放弃了血缘世袭传统C. 维护了特权阶层利益D. 巩固了儒学忠孝伦理3.(2022·北京卷·2,3分)汉代某地区“地广人稀”,到南北朝时期逐渐发展为“民多田少”。

这一地区位于下侧示意图中的( )A. ①B. ②C. ③D. ④4.(2021·湖南卷·3,3分)西晋的占田制、南朝刘宋的占山护泽令均规定,官员可按品级高低占有数目不等的农田、山地,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发展。

至隋唐,实行均田制,普遍授田。

据此可知,西晋至唐( )A. 自耕农数量存在反复B. 皇权与世族势力互相依赖C. 九品中正制遭到破坏D. 田制改革目的是开发土地5. (2023·广东·高考真题)两晋时期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统计表朝代高门士族占比宗室、外戚占比寒人占比西晋48% 19.1% 32.9%东晋78.4% 7.4% 14.2%A. 江南士族擅权日甚B. 豪强势力的膨胀C. 九品中正制的衰微D. 专制皇权的弱化6. (2022·广东·高考真题)如图为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到隋唐政府机构变化示意图,这一变化()A. 加强了中枢决策权B. 避免了相权被分割C. 降低了政令的执行效率D. 使中央机构分工更明确7. (2022·广东·高考真题)魏晋以来佛教、道教广泛传播,宋人李觏认为原因在于“儒失其守,教化坠于地”;张载认为佛道追求的彼岸是虚幻的,与“吾儒”水火不容。

高考总复习:魏晋南北朝时期练习题

高考总复习:魏晋南北朝时期练习题

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下图是依据《隋书·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

该图反映出()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2、(2016 新课标全国Ⅲ卷)唐太宗对南朝后期竞相模仿萧子云书法的风气表示不屑,认为其“仅得成书,无丈夫之气”,只有王羲之的书法才“尽善尽美”,于是连西州(今吐鲁番)幼童习字的范本都是王羲之书帖。

王羲之在中国书法史上地位的确立,是因为()A.皇帝好恶决定社会对艺术的批判B.王羲之的艺术成就不可超越C.艺术水平与时代选择的共同作用D.朝代更替影响艺术评判标准3、《晋书》记载,西晋文学家王沈“少有俊才,出于寒素,……为时豪所抑”,升官无望,感叹生不逢时。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王沈缺乏治理才能B.九品官人法有弊端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D.科举制度只看出身4、(2016 河南洛阳高考模拟)魏晋时期,一种称之为“玄学”的社会思潮在士大夫中流行起来。

玄学认为纲常礼教、君臣上下、富贵贫贱多是“天理自然”,应该任其发展,不应干涉或强求。

鼓吹“以小求大,理终不得。

各安其分,则大小俱足。

”魏晋玄学()A.是儒道相融合的产物B.反映三教合一的趋势C.为理学兴起创造条件D.强化儒学的正统地位5、北魏至唐朝中期,为抑制土地兼并,保护小农经济,中央政府实行()A.井田制B.屯田制C.均田制D.方田均税法6、(2015 河南高考模拟)魏晋南北朝时期官方修撰一种簿状谱牒,按士族姓氏和郡望排列,同时详列士族家族成员的名字、官位及血缘关系,“考之簿世然后授任”,甚至“有司选举必稽谱籍”。

这种现象的出现反映了当时()A.宗法关系是划分政治权力的依据B.全凭家世做官体现了政治的黑暗C.士族专权剥夺了中央选官的权力D.士族在社会政治上有强大的影响7、(2015 山西高考模拟)《晋书》记载:“魏氏承颠覆之运,起丧乱之后,人士流移,考详无地,故立九品之制,粗且为一时选用之本耳。

(完整版)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库

(完整版)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库

魏晋南北朝文学试题库一、填空1、建安文坛的领袖人物是曹操,其最负盛名的作品是《短歌行》。

2、中国现存第一首成熟的七言诗是曹丕的《燕歌行》。

3、建安时期最负盛名的作家是曹植,[南朝梁]钟嵘《诗品》称之为“建安之英”。

4、曹植的生活与创作以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前后两个时期。

其前期的代表诗作是《白马篇》,后期的代表诗作是《赠白马王彪》。

5、被[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才略》称为“七子之冠冕”的作家是王粲。

他的代表诗作是《七哀诗》。

6、建安时期,著名的女诗人是蔡琰,其代表作是五言体的《悲愤诗》。

7、继建安之后的正始诗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家是阮籍和嵇康。

8、阮籍,字嗣宗。

曾为步兵校尉,故世称阮部兵。

他的代表作是《咏怀诗》。

9、西晋太康、元康时期,诗坛出现了一些诗人,“二陆”即陆机和陆云,“两潘”即潘岳和潘尼,“一左”即左思。

10、陆机的《拟古诗》12首,是模仿《古诗十九首》写成的。

11、后人写哀念亡妻的诗以“悼亡”为题,是受了潘岳的《悼言诗》影响。

12、西晋诗坛以写游仙诗而闻名的诗人是郭璞。

他的游仙诗是借游仙以抒怀。

13、东晋玄言诗的代表人物是孙绰和许询。

14、现存南朝民歌的内容比较狭窄,绝大多数是情歌。

15、最为杰出的北朝民歌是长篇叙事诗《木兰诗》。

16、北朝民歌中有一首反映北方民族的游牧生活、描绘北国草原的辽阔壮美的诗篇是《敕勒歌》。

17、扭转玄言诗风,开创山水诗派的第一人是谢灵运。

他的代表作是《登池上楼》。

18、在南朝诗坛上,并称“颜谢”的诗人是颜延年和谢灵运,并称“大小谢”的诗人是和谢灵运、谢眺。

19、谢灵运诗歌创作的结构多半用“记游写景说理”这种章法。

20、鲍照的代表作是《拟行路难》。

21、庾信的生活与文学创作以羁留北方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22、庾信的代表作是《拟咏怀》。

23、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田园诗人是陶渊明。

24、受散文骈体化的影响而产生的辞赋叫骈赋。

25、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中的“山巨源”即山涛。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练习题(含答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中国古代史《魏晋南北朝时期》练习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古代发生改朝换代的情形有很多种。

其中,统治集团发生内乱、少数民族乘虚而入是种并不罕见的情形。

该情形除发生于西周外,还发生于A.西汉B.西晋C.东晋D.东汉2.2019年,江苏省文物局开展了2019年“5·18国际博物馆日”征文活动。

假如你参加这次征文活动,且论文涉及“南京—六朝古都”的相关内容,你需研究下列哪些朝代的历史①吴②蜀③东晋④西晋⑤南朝宋、齐、梁、陈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①③⑤3.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在基层推行了宗主督护制。

出任宗主大多是A.鲜卑贵族B.少数民族首领C.地方豪强地主D.一般平民4.东晋初,高门士族琅琊王氏当权。

其代表人物王导在朝中担任宰相,其弟王敦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内外相应。

时称“王与马,共天下”。

由此可知()A.社会阶层的有序流动B.东晋出现分裂割据C.东晋门阀政治的发展D.君主专制得到强化5.下图为《北魏孝文帝出巡图》。

据图可知,北魏孝文帝()A.断诸北语,一从正音B.厉行封建,明宗明礼C.改易汉俗,笃行中制D.迁都洛邑,改穿汉服6.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先后入主中原,他们千年传承的乳制食品也随之在中原地区广泛流行。

这说明A.统治者重视农业B.民族矛盾消除C.少数民族封建化D.民族交融加强7.南北朝时期著名士族诗人谢灵运在《山居赋》中,对自己的庄园作了这样的描述:阡陌纵横,塍埒交经。

导渠引流,脉散沟并。

……北山二园,南山三苑;百果备列,乍近乍远。

这说明该时期的庄园A.有严密的组织管理体系B.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紧密C.是一种自给自足的经济D.规模大且产品种类丰富8.对比下面汉武帝时期和南北朝时期我国农牧分界线地图的变化,这一变化A.缘于北方农业耕作技术退步B.反映南北经济逐渐趋于平衡C.说明政局变化影响经济格局D.体现南方游牧经济发展迅速9.东晋时期,琅琊王氏家族与当时皇室力量势均力敌,甚至还有过之,当时百姓称之为“王与马,共天下”,这一现象说明()A.王氏家族人才辈出,被国家重用B.世家大族控制朝政C.庶族地主崛起,平等意识增强D.民族矛盾不断激化10.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发展,乃至有“江南之为国盛矣”的赞叹。

初中历史复习主题01中国古代史(远古时代―魏晋南北朝时期)

初中历史复习主题01中国古代史(远古时代―魏晋南北朝时期)

复习主题01 中国古代史(远古时代――魏晋南北朝时期)【总体结构综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绵延不断。

在距今170万年前,元谋人就生活在祖国大地上,掀开了中华文明的第一篇章。

经过漫长的岁月,原始人类完成了从氏族、部落到国家的发展。

公元前21世纪,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

自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社会发生了剧烈变革。

公元前221年秦兼并六国,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初步巩固。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长期的分裂局面,西部和北部的少数民族大量涌入中原,逐步实现了与汉族的融合。

随着北方人口的南迁,江南地区得到初步开发。

【基础知识识记】中华文明的起源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我国目前已知的最早人类。

北京人过着群居生活,懂得使用天然火。

山顶洞人掌握了人工取火技术,过着氏族集体的生活。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创造了灿烂的农耕文化。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黄帝被尊称为“人文初祖”。

后历经尧、舜、禹,我国的原始社会结束。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

到启时,“禅让制”被“世袭制”替代,开始了“家天下”的时代。

公元前1600年,汤建立商朝。

商朝在盘庚迁都殷以后,国力最强大。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通过牧野之战打败商朝暴君商纣,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西周统治者通过分封制巩固了对全国的统治,国力不断强盛。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并起,纷争不断。

各国先后掀起变法运动,秦国通过商鞅变法成为战国时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

统一国家的建立公元前230年至前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东方六国,建立了秦朝,统一了中国。

他创立中央集权制度,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实行“焚书坑儒”,北筑万里长城,南修筑灵渠,开发边疆,使秦朝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西汉。

西汉初年,出现了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的“文景之治”。

到汉武帝时,出现了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的大一统局面,西汉进入最强盛时期。

古代文学史魏晋南北朝复习

古代文学史魏晋南北朝复习

玄言诗:专门阐述老庄哲理的诗歌。真正宣扬道家思想、枯淡寡味的玄言 诗始于西晋。东晋时,文学成为玄学的牺牲品,那些专述老庄哲理的诗,已 完全失去文学的趣味,几乎不成其为诗了。但是,玄言诗却成了我国山水诗 的萌芽。 田园诗:东晋出现了一位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陶渊 明。魏晋以来的诗歌创作至此达到一个高峰。
艺术特色 1名为咏史,实为咏怀,是对咏史诗创造性发展。 2文词典正而有怨气,内容精当而切时弊,具有古代讽谕诗的情致。 即钟嵘《诗品》所谓:“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谕之致。” 征引古事,语有来历, 故曰“典”;发泄牢骚不平之气,故曰“怨”;陈古刺今,批评社会现实,故曰“得讽 谕之致”;无论借史咏怀,还是陈古刺今,皆深刻恰当,故曰“精切”。“得讽谕之致” 是最主要特征。 3笔力矫健,情调高亢,气势充沛,具有积极浪漫主义的特色。《诗品》称为“左思风 力”。与“建安风骨”一脉相承。
1.正始之音:“正始”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240-249),文学史上所说的正 始文学,还包括正始以后直到西晋立国(265)这一时期的文学。当时统治阶 级内部斗争激烈,老庄哲学风行,道德虚伪现象,文学创作受到严重影响。正 始文人面对远为严酷的现实,很自然地发展了建安文学中表现“忧生之嗟”的 一面,集中抒发了个人在外部力量强大压迫下的悲哀。换言之,建安文学中占 主导地位,积极进取的精神,在正始文学中已经基本上消失了。只有阮籍、嵇 康的作品还能以隐蔽的手法表现彷徨苦闷的心情,流露出不满现实的情绪,成 就较大。深刻的理性思考和尖锐的人生悲哀,构成了正始文学最基本的特点。
竹林七贤阮籍、嵇康、山涛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琊王戎。 阮籍《咏怀诗》的主要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 具有广阔历史意义的悲哀。他在现实中找不到出路。形成一种强烈的生命孤独 感。《咏怀诗》的核心内容,是带有哲理性的对人生问题的思考,并且集中于 个人的内在意志与外部力量相冲突,生命从根本上无法获得自由这样一个命题。

最新3、魏晋南北朝试卷及答案精品

最新3、魏晋南北朝试卷及答案精品

中古史(魏晋南北朝)试卷一. 选择题:△.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大分裂时期。

据此回答:1.形成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治上分裂局面的社会根源是:()A.北方各族人民被迫大量南迁B. 汉族统治者偏安江南一隅C. 西汉王国问题从未从根本上解决D. 东汉豪强地主势力恶性膨胀2.4 世纪下半期,前秦苻坚励精图治,曾经一度统一了黄河流域,但是淝水之战以后,前秦迅速败亡,北方再度陷入分裂混战局面。

出现这一后果的最重要原因是:()A.东晋力量强大,苻坚军队主力全部被歼B.各民族间的隔阂依然存在C. 封建经济的分散性D. 江南发展迅速,全国经济重心已经南移3.南朝政权更替频繁主要反映了:()A.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B. 士族与庶族的斗争激烈C.割据势力之间争夺激烈D. 藩镇割据的延续和扩大4.南北朝时期的南北对峙的实质是:()A.两种经济制度的对立 B.两种文化形态的对立 C.两个阶级的对立 D.两种民族政权的对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封建国家分裂,但统一及民族融合仍是发展的趋势。

据此回答:5.三国时期,各国统治者都力图打破当时的均衡局面,这表明:() A. 当时南方力量正在超过北方 B. 各国内部混乱,无法完成统一 C. 统一仍是当时历史发展的趋势 D. 统治者竭力维护割据局面6.西晋时期,能够形成统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 各民族的迁徙和交流B. 南方地区的初步开发C. 特权地主势力的衰落D. 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7.孝文帝的改革措施中,最能体现民族融合趋势加强的是:() A. 整顿吏治 B 、颁布均田令 C、迁都洛阳 D、学习汉族文化8.南北朝后期,中国出现统一趋势的原因是:()① 、南北经济趋于平衡② 、北方民族大融合③ 、南北方经济文化的交流④ 、士族势力的衰落 A、①② ③ B 、① ② ④ C、① ③ ④ D、① ② ③ ④9.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曾统一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政权包括:()① 曹魏② 北魏③ 北周④ 前秦A .① ② ③ ④B .① ② ③C.② ③ ④ D .① ③ ④10. 下列政权,被少数民族灭亡的是:()A .曹魏B .西晋 C.东晋 D .南朝△ .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艺术大放光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魏晋南北朝史试题复习材料
1.文言标点、翻译概括大意、说明的历史问题
沈约论曰:夫君子、小人,类物之通称,蹈道则为君子,违之则为小人。

是以太公起屠钓为周师,傅说去版筑为殷相,明扬幽仄,唯才是与。

逮于二汉,兹道未革:胡广累世农夫,致位公相;黄宪牛医之子,名重京师;非若晚代分为二途也。

魏武始立九品,盖以论人才优劣,非谓世族高卑。

而都正俗士,随时俯仰,凭借世资,用相陵驾;因此相沿,遂为成法。

周、汉之道,以智役愚;魏、晋以来,以贵役贱;士庶之科,较然有辨矣。

沈约论说:君子和小人是分别对一类人的通称,履行正道便是君子,违背它则是小人。

所以,姜太公从最初的屠夫渔夫成为了周朝的太师,傅说放弃了筑墙的工作做了殷朝的丞相。

从下层阶级中发现被埋没的人才,这完全取决于本人有否有才能。

到两汉时期,这个道理依然没有改变:胡广家中世代为农夫,但他却做到了公相的位置;黄宪是兽医的儿子,名声却威震京城;并不像后世的人将人分成士族和庶族两类。

魏武帝时开始建立九品中正制度,凭此来判断评价人才的优劣,而并不是用来判断评价世族的高低贵贱。

但是见识浅陋的人却为了个人的利益,随波逐流,依仗着高贵的门第、显赫的出身,凌驾于他人之上;并因此一直延续,竟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的法规。

周代、汉代的方法,是有才智的人奴役愚笨的人;魏晋以后,是身份高贵的人奴役身份低贱的人;士族和庶族的分类有了比较明显的区别。

这段话是沈约对九品中正制度的评价,反映了九品中正制评价标准的改变。

九品中正制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由掌管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中正官根据家世、品德、才能这三个平行并重的评判标准品第人物选拔官吏。

九品中正制度建立之初,评判人物的标准是家世、品德、才能三者并重,但在晋初之时,由于统治集团的导向和利用,选拔官吏的中正官多为门阀世族,于是在九品中正制度发展的过程中,家世这一项评判标准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品德和才能逐渐被忽视,到西晋时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统治者利用九品中正制度赋予豪门贵族做官的特权,来维护和巩固自己的统治权力。

九品中正制建立之初,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剥夺了州郡长官自辟僚属的权力,将官吏的任免权收归中央,有利于加强中央的权力。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门阀制度的确立,九品中正制度成为了政治上的装饰品,逐渐衰落最终废除。

2.论南北朝异同
南北朝都处于一个政权不断更迭的时期阶段,南朝经历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北朝经历了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五个王朝更替。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动乱,统治腐朽,农民起义等多次发生。

南北朝时期小农经济占主导,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加强,土地制度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南北朝时期民族呈现大迁徙、大融合的趋势。

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方面,玄学兴起,佛教道教发展。

南北朝的差异可从经济结构、门阀世族制度、兵制、学风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在经济结构方面,又包括户口、土地制度、货币经济、地域四个小的方面。

首先,在户口方面南北朝差异有二。

第一,南朝户籍上的户口数减少,北朝户籍上的户口数增多;第二,南朝的户口结构是小户制,北朝前期是大户制,后形成了与均田制、三长制相结合的以一夫一妇为单位的小户制。

其次,在土地制度方面,南北朝时期得到了发展与加强。

南朝的大土地所有制继承了魏晋封
建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趋势,不断发展,自耕农逐渐减少。

北朝由于特殊原因,实行均田制,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变得曲折。

后随着南北统一,南北土地制度差异性逐渐减少,趋于统一。

再次,在货币经济方面,南朝商品货币经济繁荣发展,城市繁荣发展,非官方市镇草市出现,长途转运贸易活跃发展,五铢钱是主要交换媒介,货币适用范围扩大,政府征税,贵族官僚经商等都体现了南朝经济的发展。

而北方经济的发展则相对缓慢,商业活动与少数民族、官僚的联系,因自然原因限制了发展的手工业等都影响了北朝商业的发展。

最后,在地域方面,南方是水田农作,北方是旱作农业;南方畜牧业的发展远高于北方;南方地区河流水道交通便利程度也优于北方。

在门阀氏族制度方面,南朝的门阀氏族制度由于高门士族的腐化以及缺乏强大的宗族基础,导致其丧失了在政治和军事上的统治地位;北朝的门阀氏族制度因为有强大的宗族基础且积极处理政事,使其在政治和军事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兵制方面,南朝兵制兵士身份低微,农民没有普遍征发常规兵役,兵制的发展由世袭制转向招募制;北方兵制兵士以鲜卑族人为主力,身份高贵,汉族百姓需要经常性服兵役,兵制的发展是军民分治即鲜卑族和汉族分治的趋势。

在学风方面,南朝开始流行传播重义解的经学和玄学,坚持自己的观点见解,探寻玄学义理,儒家经典也成为清言玄谈之资,注重学理上探讨的佛教也在南朝时期盛行。

北朝继承了汉代的经学,重视章句训诂,北朝时期盛行的佛教则重视宗教行为。

至孝文帝统治时期,北朝学风开始受到南朝的影响,逐渐注重义解,佛教讲经之风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