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史讲义PPT

合集下载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授课课件(共24张PPT)

第5课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授课课件(共24张PPT)

魏 时间220年 建立者:曹丕 都城:洛阳
户数 人口 兵力 魏 103万 443万 60万
蜀 28万 94万 10.2 万
吴 52.3万 230万 23万
263年,司马昭派兵灭蜀汉
吴 时间229年 建立者:孙权 都城:建业
266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 代魏称帝,建立西晋。
280年,晋灭吴,三国鼎立 局面结束,西晋统一。
采用了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
渊(十六国时期前赵创建者,匈奴贵族)以汉高祖 (刘邦)、世祖(刘秀)、昭烈(刘备)为三祖,太 祖,世宗、中宗、显宗、肃宗为五宗。
——《资治通鉴》
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
幼而聪悟好学,年十四,究通经史,兼综百家之言, 《孙吴兵法》靡不诵之。工草,隶,善属文,著《述 怀诗》百余篇,赋诗五十余篇。
——《晋书·刘聪载记》
三、十六国与北朝
1、十六国
曾经处于华夏边缘地区和附庸地位的北方草原民族迁入中原……为了获得人数 众多的、文化先进的汉族的认可………在建立政权之初,他们不仅在祖源认同 上有政姓或攀附华夏族祖先的行为,而且在政权国号的选择上也多加斟酌,十 分谨慎。其中一个原则就是在其统治地区进择前代中原王朝的国号以继承之。
军事征服立身的北朝异族政权,在接连开启了封建化进程后,无疑比偏安 的南方更具有政治复兴的动量,帝国以北朝为“出口”而走向隋唐盛世。
——阎步克《波峰与波谷》
新生的希望在北朝,隋唐继承北周
课堂小结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政权更迭;区域开发;民族交融
OPTION 01
割据混战 南北对立 政权更迭 门阀政治
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 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 原。礼仪富盛,人物殷富。

魏晋南北朝史课件(本科2009)

魏晋南北朝史课件(本科2009)

• 其二,复杂的民族关系。北方 地区的主角是入主的“五胡” 与留居的汉族,在北方整体 “胡化”的同时,是颇多曲折 艰难的胡人的逐渐“汉化”; 在南方,则特别表现为退守南 方的北方汉族与南方汉族以及 越蛮俚僚的自然融合与强制融 合,这也是一种“汉化”。魏 晋南北朝历史实际是由北方边 疆民族(重要者先后有鲜卑、 羌胡、高句丽、柔然、高车、 突厥等)、中原地区(曹魏、 西晋、十六国北朝)、南方六 朝三大地域所构成的。其间区 域对抗、民族兴衰、社会转型、 制度冲突等等,复杂异常。
• •
• •
会长:卞孝萱(1985-1996)-许辉(1996-2001)-邱敏(2001-2008);秘 书长:许辉(1985-1988)、邱敏(1988-1996)、胡阿祥(1996-2008) 第六届( 副会长: 第六届(2008-)会长:胡阿祥,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李天石、扬州大 )会长: 副会长 学王永平、南京大学张学锋、徐州师范大学汤其领、丹阳市文联杨再年; 秘书长: 副秘书长: 秘书长:江苏省商业经济研究所王波;副秘书长:南京晓庄学院胡晓明、 副秘书长 南京师范大学李恒全 代表性成果:许辉、邱敏、胡阿祥主编《六朝文化》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六朝研究”栏目与许昌学院“魏晋史研究”栏目
2、司马篡位→平汉灭吴→贾后干政(牝鸡 鸣晨)→八王之乱(宗王出镇)→五胡 乱华(徙戎实边←曹魏徙戎←东汉徙戎 ←王莽边政←华夷观念)→南北分裂
3、五胡兴衰→拓跋坐大→孝文汉化(胡汉关系)→ 魏分东西→齐周代魏→周灭北齐→隋文代周→杨 隋并陈 4、元帝东渡→立国江南(侨旧关系)→门阀政治→ 皇权政治→五朝递嬗 5、南北交争与三方鼎峙,南征与北伐
• 《资治通鉴》:太和十七年,“魏主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风沙常 太和十七年, 魏主以平城地寒,六月雨雪, 资治通鉴》 太和十七年 迁都洛阳。 起”,迁都洛阳。 • 《晋书》卷六五《王导传》:及徙镇建康,吴人不附,居月余,士庶 晋书》卷六五《王导传》 及徙镇建康,吴人不附,居月余, 莫有至者,导患之。会敦来朝,导谓之曰: 琅邪王仁德虽厚, 莫有至者,导患之。会敦来朝,导谓之曰:“琅邪王仁德虽厚,而名 论犹轻。兄威风已振,宜有以匡济者。 会三月上巳,帝亲观禊, 论犹轻。兄威风已振,宜有以匡济者。”会三月上巳,帝亲观禊,乘 肩轝,具威仪, 导及诸名胜皆骑从。吴人纪瞻、顾荣, 肩轝,具威仪,敦、导及诸名胜皆骑从。吴人纪瞻、顾荣,皆江南之 窃觇之,见其如此,咸惊惧,乃相率拜于道左。导因进计曰: 望,窃觇之,见其如此,咸惊惧,乃相率拜于道左。导因进计曰: 古之王者,莫不宾礼故老,存问风俗,虚己倾心,以招俊乂。 “古之王者,莫不宾礼故老,存问风俗,虚己倾心,以招俊乂。况天 下丧乱,九州分裂,大业草创,急于得人者乎!顾荣、贺循, 下丧乱,九州分裂,大业草创,急于得人者乎!顾荣、贺循,此土之 未若引之以结人心。二子既至,则无不来矣。 帝乃使导躬造循、 望,未若引之以结人心。二子既至,则无不来矣。”帝乃使导躬造循、 二人皆应命而至,由是吴会风靡,百姓归心焉。自此之后, 荣,二人皆应命而至,由是吴会风靡,百姓归心焉。自此之后,渐相 崇奉,君臣之礼始定。俄而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 崇奉,君臣之礼始定。俄而洛京倾覆,中州士女避乱江左者十六七, 导劝帝收其贤人君子,与之图事。 导劝帝收其贤人君子,与之图事。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5课 三国魏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件(共38张PPT)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5课 三国魏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课件(共38张PPT)

三、十六国与北朝
(一)十六国
(二)北魏(386-534)
1.王朝兴衰: (1)386年,拓跋珪重建代国; (2)398年,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3)439年,太武帝拓跋焘统一北方; (4)493年,孝文帝迁都洛阳; (5)534年,分裂为东魏与西魏; (6)550年,北齐建立,东魏灭亡; (7)557年,北周建立,西魏灭亡。
二、东晋与南朝
(一)政权更迭 1.东晋(317-420)
二、东晋与南朝
(一)政权更迭
1.东晋(317-420): 士族专权(门阀政治) (1)士族:魏晋以来,一些士大夫家族世代把持官位 ,享受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而形成的一个特殊的社会 阶层。 (2)士族专权:先后执掌东晋朝政,成为东晋政权的 主要支柱。
(3)皇权与士族政治冲突的现实结果。
二、东晋与南朝
(一)政权更迭 1.东晋(317-420): 士族专权(门阀政治) 2.南朝(420-589)
二、东晋与南朝
(一)政权更迭 (二)经济:江南的开发
材料一:(江南)地广人稀,饭稻羹鱼。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 ——《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 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二、东晋与南朝
(一)政权更迭 (二)经济:江南的开发
1.表现: 学习任务1:阅读教材页28第三段相关内容,概
括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开发的表现。
二、东晋与南朝
(一)政权更迭
(二)经济:江南的开发
1.表现:
农业:南方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 产量提高。
水稻由原来的直播变成育秧移栽,这是水稻生产技 术的重大进步;普遍实行了麦稻兼做,五岭以南地 区还种植了双季稻,使谷物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 此外,还发展种桑养蚕、培植果木、种植药材等, 实行农业的多种经营。——《中国历史 七年级 上 》,页83-84

第二单元 魏晋南北朝隋唐的民族融合(课件)高一历史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二单元  魏晋南北朝隋唐的民族融合(课件)高一历史课件(中外历史纲要上)

羯( jié)
氐(dī)
东汉以来,西、北边陲少数民族便不 断向内地迁徙。主要有匈奴、羯、 氐、羌和鲜卑五族。
263年 曹魏权臣 司马昭发兵灭蜀
西晋
280年西晋灭 吴,完成统一 三国鼎立形势图(262年)
一、从草原民族内迁到民族隔阂
【合作探究1】:少数民族内迁的原因(第一组)以及影响(第二组)?
材料1:从东汉开始,西北边缘地区的少数民族或因被中原王朝所征服,或因自身经济发
材料6: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魏书》
6)租调制
二、从民族隔阂到汉化改革
3、孝文帝改革 【辩论】:孝文帝改革有利于PK不利于社会的发展。(第四、五小组)
材料1: 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
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富。 ——(东魏)杨炫之:《洛阳伽蓝记》
进步性:
1、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 史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 2、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西东 魏魏
3、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
的出现打下了基础。



局限性:
1、全面推行汉化,使鲜卑族丧失作为 一个民族的独立性、主体性; 2、失去尚武的民族精神,削弱了军事 力量。
到南朝初年,除了偏僻地区深山密林之中的部分 外,多数蛮人已同汉人融合较深。
材料4:陇西李冲……当朝贵重,所结姻女连,莫非清望,帝亦以其女为夫人。 4)—胡汉—通《婚资,治加通强鉴融合》
材料5: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老免及 身没还田......男夫一人给(桑)田二十亩......诸桑田皆为世业,身5)终均不田制
还......——《魏书》

魏晋南北朝(通史复习课件很好用)

魏晋南北朝(通史复习课件很好用)

经济:江南经济发展,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一)社会经济特点 1、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 2、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 要地位 3、商品经济水平较低 4、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
.下图是依据《隋书· 食货志》等制作的南北朝时期各地 区货币使用情况示意图。该图反映出( )
A.长江流域经济水平总体上高于黄河流域 B.河西走廊与岭南地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 C.黄河流域的丝织业迅速发展 D.长江流域经济发展相对稳定
东晋青瓷 羊形烛台
南朝莲花尊
青釉碗
(五)、商业发展相对缓慢
(1) 原因: 魏晋南北朝时期, 自给自足的田庄经济、寺院经 “罢五铢钱, 济盛行,加之战乱频繁; 使百姓以谷帛为 (2)表现:商业活动十分萧 市。” 条,出现了实物交换的现象。 ——曹丕 乡村出现“草市”
银元宝
金元宝
曹魏五铢钱
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
淝水,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
突厥 契丹 周 齐


南 北 朝 后 期 的 形 势 图
东魏 北朝: 北魏 南北朝 南朝: 宋 西魏 齐 梁
北齐 北周 陈 隋朝
经济:江南经济发展,南北经济趋于平衡
(一)社会经济特点 (二)江南农业的开发(时期、范围、 表现、特点、影响与原因) (三)北方农业恢复和发展主要表现 (四)手工业的发展 (五)、商业发展相对缓慢
因北魏统治者未处理好与汉族及 2)民族矛盾激化: 其他少数民族的关系,导致民族矛盾激化。
3)社会动荡不安: 因矛盾激化,各地不断发生人民起义。
影响 可能性: 冯太后孝文帝仰慕汉族文化的先进和鲜卑族的落后 有深刻的认识。
时间: 471年,孝文帝继位
北 原因 魏 孝 文 帝 目的 改 革 措施

魏晋南北朝PPT课件好看

魏晋南北朝PPT课件好看
体现了当时佛教艺术的繁荣。
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也 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石窟, 其雕塑和壁画作品内容丰富、技 艺高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宗教
信仰和文化传统。
建筑风格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建筑风格独特 ,以木结构为主,注重建筑的空 间布局和结构美感,同时也融入 了佛教建筑的特点,如塔的造型
和装饰等。
对文化艺术的贡献
书法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艺 术取得了巨大成就,王 羲之的《兰亭序》等。
绘画艺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艺 术也取得了重要成就,如 顾恺之的《洛神赋图》等 。
佛教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文 化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 ,对后世的宗教和文化产 生了深远影响。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重视文化传承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传承和创新,启示我们要重视文化传承和创 新。
倡导多元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和文化交流,启示我们要倡导多元文化 ,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坚持和平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表明,和平稳定的环境是文化繁荣和社会发展 的基础,启示我们要坚持和平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THANKS
长期的斗争和融合。
九品中正制和门阀政治
02
这一时期,士族门阀势力崛起,他们掌握着政治权力,形成了
特殊的门阀政治制度。
民族融合与胡汉冲突
03
随着北方民族的南迁和相互融合,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
冲突也日益凸显。
经济背景
土地制度变革
水利工程和农业技术进步
魏晋南北朝时期,土地制度经历了从 屯田制到占田制的变革,使得土地所 有权和使用权分离。
城市与乡村的生活方式
城市生活
魏晋南北朝时期,城市生活逐渐繁荣,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市中出现了许多商业区和市场 ,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同时,城市中的文化、教育、医疗等设施也逐渐完善。

高中历史课件-三国两晋南北朝

高中历史课件-三国两晋南北朝

不足问题,招引周边民族入塞
二、东晋与南朝
1.衣冠南渡 2.宋齐梁陈 3.江南开发
1.衣冠南渡
317年,西晋宗室司马睿在建康重建晋朝,史称东晋。
结合p28“历史纵横”,指 出东晋政治的特点。
士族专权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刘禹锡
东晋初年政治上由王导 主持 ,军事上依靠王敦
含义:士族与皇权的共治,是一种在特定条件下出现的皇权政 治的变态
第5课 三国两晋第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5课
历 史
时 空
一、三国与两晋
1.三国风云 2.西晋动乱 3.五胡内迁
一、三国与西晋
1、三国鼎立
(1)魏(220-266):
220年,曹丕建立,定都洛阳。 三国鼎立实现了区域性的局部统一,相对于
(2)蜀(221-263):
东汉末年的割据混战来说是历史的进步
匈奴 前赵、北凉、夏 前燕、后燕、西秦、南凉、
鲜卑 南燕
十六国 羯 后赵
氐 前秦、后凉 羌 后秦 賨 成汉 汉 前凉、西凉、北燕
五胡学习中原制度
(1)采取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
“渊以汉高祖、世祖、昭烈为三祖,太祖、
世宗、中宗、显宗、肃宗为五宗” ——《资治通鉴》
民族隔阂仍然存在
(2)学习汉族典章制度
3.江南开发
影响:
1.促进了民族融合(在江南开发的过程中许多山区的 少数民族也逐步与汉族相交融)
2.促进了江南地区开发与经济发展,南北经济趋于平 衡,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三、十六国与北朝
1.五胡十六国 2.淝水之战 3.北魏统一 4.孝文汉化 5.北朝结束
1.五胡十六国
东晋统治南方的时候,北方 先 后出现了一批割据政权,最主要的有 15个,加上西南地区的成汉,合称 “十六国”。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 (《中国史学史》PPT课件)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  (《中国史学史》PPT课件)

第二节 多种朝代史撰述的出现
二、司马彪《续汉书》、袁宏《后汉纪》 与范晔《后汉书》
范晔虽是据众家后汉史撰《后汉书》,而他 的撰述目标却是以“最有高名”的《汉书》为 参照的。范晔对于材料的整理之功和对于史事 的评论精深,是《后汉书》的两个特点。
范晔的史论,言深意远,用词典雅,笔势纵 放,在史学上是不多见的。
——颜之推《颜氏家训·名实》
第一节 历史形势的变化促进史学的多途发展
三、史学多途发展的趋势
魏晋南北朝时期史学发展总的特点,是史学 的多途发展。其具体的表现是史风大盛,史家 辈出,史书数量剧增且种类繁多。这是以往的 史学所不能比拟的。
首先,史风大盛和史家辈出;其次,史书数 量剧增和种类繁多;第三,史论与史注受到重 视。
第二节 多种朝代史撰述的出现
二、司马彪《续汉书》、袁宏《后汉纪》 与范晔《后汉书》
《续汉书》八志被誉为“王教之要,国典之 源,粲然略备,可得而知矣”,其在撰述思想上 有三个特点: 第一,是注重考察典章制度的变化。 第二,是强调以“君威”“臣仪”“上下有序”
为核心的“顺礼”等级秩序。
第二节 多种朝代史撰述的出现
第二节 多种朝代史撰述的出现
三、陈寿《三国志》与裴松之《三国志注》
陈寿所撰《三国志》是唯一保存至今同时又是 兼记魏、蜀、吴三国史事的著作,这是中国史 学上一部极具特色的“正史”。
从《三国志》看陈寿的史才,首先是他对三国 时期的历史有认识上的全局考虑和编撰上的恰 当处置。
叙事简洁,也是陈寿史才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二节 多种朝代史撰述的出现
一、朝代史撰述的兴盛
关于东汉史撰述 关于三国史撰述 关于晋史撰述 关于十六国史撰述 关于南朝史撰述 关于北朝史撰述

魏晋南北朝时期PPT课件

魏晋南北朝时期PPT课件

长期战乱
均田制、租调制
吏治好转, 缓和矛盾
恢复经济, 增加收入
阶级矛盾激化
宗主督护制
三长制
对人民有效控制
民族矛盾激化
民族歧视、压迫政策 移风易俗,汉化 促进民族融合
平城不能适应 发展的需要
保守势力强大,经济 落后,柔然威胁
迁都洛阳
加强对中原控制
.
34
平城僻处塞上,虽不断地移民塞上,给耕牛,计口 授田,也只能供应六镇的军粮。……其后高车(北方少 数民族)攻柔然,取柔然故地,柔然南徙,逼近平城, 孝文帝遣数十万骑北拒柔然,“大寒雪,人马死者众”。
1、背景:①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
19
北魏统一北方
东晋时,鲜卑族拓跋 部首领建立代国,但不久 被前秦吞并。
淝水之战后,前秦瓦 解。386年,拓拔部的首 领拓拔珪乘机复国,改国 号魏,后来定都平城(今 山西大同),历史上称为 北魏。
北魏建立者魏道武帝拓跋珪像
.
20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
(一)总体特征:长期分裂,政权更替频繁 (二)重要制度——三省体制和九品中正制 (三)重要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
58
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
(一)农业:耕耙耱技术形成 曹魏时翻车用于灌溉
(二)手工业:南北朝出现灌钢法
.
59
南北朝的灌钢法
生铁 熟铁
把生铁和熟铁按一 定的比例配合,加 热后再锻打,成为 质地优良的钢。
1、背景:①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 ②阶级矛盾尖锐— 宗主督护制
.
21
宗主督护制
北魏初期,无力消灭遍及大河南北的地主豪强, 只得在地方上实行宗主督护制。由豪强地主出任宗主, 督护农民纳税服役,但他们趁机隐瞒人口,逃避赋税、 徭役。同时,地方官吏与地主勾结,“纵富督贫,避 强侵弱”,导致广大农民负担沉重。

魏晋南北朝史讲义PPT

魏晋南北朝史讲义PP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时代的认识
南朝梁武帝最为重视文化发展,开启了江南灿烂的贵族文化,对北方的 士大夫有深切的影响。《北齐书》卷二四《杜弼传》载北齐文宣帝, “江 东复有一吴儿老翁萧衍者,专事衣冠礼乐,中原士大夫望之以为正朔所 在。我若急作法网,不相饶借,恐督将尽投黑獭,士子悉奔萧衍,则人 物流散,何以为国?” 政权的对立不只是武力战争,也有政治、文化的对抗,充分显示国际间 错综复杂的关系。
第一章 导论 第二节 民族问题
生产方式是向汉族方向转变,这种转变人们往往称之为“汉化”。 6、胡族国家的社会,民族成分甚为复杂 某一胡族国家,其成员决非只有该民族。 北魏的前身,即代国,有匈奴系的部族参与鲜卑部族联盟。 民族的融合,不只是汉族与其他民族的融合,诸民族间的融合也是不可 忽视的。 7、二元统治结构的出现 生活环境、生产方式的不同,由某部族建立的国家,其管理机构或官僚 制,不足以统治复杂的社会。因此,胡族统治者会从晋朝的官僚机构借 鉴、模仿众多制度和官名。 虽然胡族政权引用汉族的官名,但政权的主体性及本身风俗并未放弃, 所以有胡汉二元统治的制度出现。如北魏王朝,有胡汉二元官制的存 在,直到北魏孝文帝太和改制之后,胡汉二元制度才逐渐为汉家制度取 代。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时代的认识
魏晋南北朝时代所牵动的范围,涉及到东亚、北亚,所以,应以国际关 系的宏观角度、势力均衡的观点来考察。 七、南北战争与南北文化的竞争与交流 自东晋偏安江南,经宋、齐、梁、陈四朝,都曾与北方的五胡十六国的 国家和北朝发生南北战争。(东晋时期的殷浩、桓温北伐,北魏太武帝 时期北魏南伐刘宋,北魏孝文帝北魏对南齐的征伐。如《魏书》卷五六 《郑羲传附郑道昭传》载北魏孝文帝南郑南齐时所作诗,“白日光天无 不 耀,江左一隅独未照。) 南朝、北朝之间,除战争之外,有和谈,也有使者往来。使者往来,对 双方的政治制度改革有深切的影响。(主要是南朝制度对北朝胡汉混合 制度的影响) 南北之间的文化交流,更多的是北朝国家向南朝学习汉族先进的典籍、 制度。

中国古代史三国两晋南北朝PPT课件

中国古代史三国两晋南北朝PPT课件
24
与北方相比,江南经济得到迅速发展的
最重要条件是 A
A、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 B、优越的自然条件 C、统治者的政策 D、北方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的南传
25
【名题热身】:
1、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特点包括
⑴江南迅速开发 ⑵中原经济发展停滞 ⑶士族庄园经济和 寺院经济占重要地位 ⑷商品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⑸各民族 经济交流加强
4、北方劳动人民南迁对南方生产发展最直接的影响在于 ①充实了江南劳动力 ②带去了先进生产技术 ③导致南方 人观念更新 ④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②
5、水碓、水磨的主要作用在于 A、谷物加工 B、灌溉提水 C、清除粮食杂物 D、 提高谷物产量
27
6、培育出一年内八次出茧的蚕新品种是 A、蜀汉 B、东吴 C、曹魏 D、东晋 7、把生铁和熟铁合炼成钢的灌钢法是在 A、西汉 B、东汉 C、魏晋 D、南北朝

经 商业的 济 发展
原因、表现
社会生活 的变化
原因、表现
7
一、江南农业的开发
1、发展的主要原因:
(1)大量北方人口南迁带来了劳动力
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最主要的原因
(2)南方一些少数民族与汉族融合,他们共 同开发南方,加速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3)一些统治者实行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
(4)自然条件优越
171819 Nhomakorabea20
(2007江苏历史)东晋南朝时期,江南经济迅速 发展,乃至有“江南之为国盛矣”的赞叹。该时期 江南开发的主要因素不包括
A.北方大量人口南迁
B.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C.统治者推行劝课农桑等政策
D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高

魏晋南北朝(通史复习课件)

魏晋南北朝(通史复习课件)
民族间的经济利益冲突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不同民族之间在经济利益方面也经常发生冲突。这些冲突往往是由于资源争夺、领 土纷争等原因引起的,导致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关系紧张和矛盾加剧。
民族政策与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政策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政权针对不同的民族制定了一系列政 策。这些政策包括安抚、征服、同化、限制等手段,旨在维 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稳定社会秩序。
民族迁徙与融合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和自然灾害等原因,大量人口进行了迁徙。这些迁徙不仅促 进了各民族之间的融合,也使得不同地区的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交集和碰撞。
民族间的文化交流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汉族与各民族之间在文化方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这种交流不仅包括 物质文化,如服饰、饮食等,还包括精神文化,如宗教、哲学、文学、艺术等。这种文化 交流不仅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也为各民族的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玄学以老庄思想为基础,探讨宇 宙、人生和政治等问题,对后来 的道教和佛教思想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
佛教的传播
总结词
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在中国广泛传 播,对中国文化和宗教产生了重要影 响。
详细描述
佛教的传入带来了新的宗教观念和修 行方式,与本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 了独特的中国佛教文化。
文学艺术的成就
魏晋南北朝(通史复习课件)
contents
目录
• 魏晋南北朝概述 • 魏晋南北朝的文化 •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变革 • 魏晋南北朝的民族关系 • 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影响
01 魏晋南北朝概述
历史背景
汉末政治腐败和黄巾起义导致东 汉瓦解,形成魏、蜀、吴三国鼎
立的局面。
三国后期,西晋统一全国,但西 晋末年发生“八王之乱”,导致 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形成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课件

《魏晋南北朝时期》课件
荣。
制度创新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家和改革 家在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了许多创 新,如九品中正制、府兵制等, 为后世的政治制度改革提供了借
鉴和参考。
科技进步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技发展取得 了重大突破,如祖冲之的圆周率 计算、郦道元的地理学研究等, 为后世的科技发展奠定了基础。
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多元文化包容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繁荣得益于对不同地域、民族文化 的吸收和融合,现代社会也应倡导多元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以促进文化创新和发展。
虽然均田制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土地私有制逐渐得到强化。地主豪门大量兼并土地,导致农民失去 土地,加剧了社会矛盾。
商业与手工业的发展
商业繁荣
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得到了迅速发 展。城市繁荣,商业街区形成,商品 种类繁多,贸易活动频繁。同时,货 币流通也得到了广泛发展。
商业贸易与城市发展
阐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商业贸易和城 市发展情况,以及它们对社会经济的 作用。
文化发展
01
玄学与佛教的兴起
介绍魏晋南北朝时期玄学的兴 起和佛教的传播,以及它们对
文化发展的影响。
0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文学艺术的繁荣
阐述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艺术 的繁荣情况,以及它们在文化
发展中的作用。
03
学术思想的演变
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学术思想 的演变情况,以及它们对文化
赋税制度的调整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土地制度的变革,赋税制度也经历了 多次调整。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对租调的征收进行了调整,以 适应社会经济的需要。
0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繁 荣
玄学的兴起与影响
玄学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一种哲学思潮,主张“无为而 治”,强调个体自由和自然主义。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1、科学技术:(1)数学:南朝祖冲之,圆周率准确到小数点后 七位数字(比欧洲早近千年);(2)农学:北朝贾思勰《齐民 要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的农书。(3)地理学:北魏郦道 元著《水经注》,一部历史、地理、文学价值都很高的综合性地 理著作。 2、道教与佛教:(1)道教:①葛洪:宣扬采药炼丹,长生不老; ②陶弘景(南朝萧梁):(吸收佛教教义、封建等级观)丰富道 教教义,建立道教的神仙体系。(2)佛教的传播:灵魂不灭、 生死轮回、因果报应。战乱时期南北方均快速发展。(3)儒学 发展出现危机。 3、唯物论思想家:范缜著《神灭论》:人的精神和形体是统一 的,形在神存,形亡神灭。
(二)政治 1、朝代更迭:①三国:魏、蜀、吴; ②西晋的短期统一;③东 晋十六国:南东晋,北方及西南十六国; ④南北朝:南朝宋、 齐、梁、陈,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 2、九品中正制: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时期。由地方名人将本 地士人按才能分别评定为九等(品)、朝廷再按等任命的人才选拔 制度。家世门第的高低日益成为选官的标准,以致出现“上品无 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出现“累世公卿 路。 3、魏晋南北朝时逐步形成三省体制: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先后握有实权。
4、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①北魏崛起并统一黄河流域; ②北魏早期汉化改革;③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日益激化;④冯太 后临朝听政,积极学习汉族先进文化。(2)改革:前期(冯太 后听政) :①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②推行均田制;③ 设立三长制;④推行新的租调制。中后期(孝文帝主政以后)迁 都洛阳:保障了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使中 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 实行汉制,移风易俗:①易服装;② 讲汉话;③改汉姓;④通婚姻;⑤改籍贯。(3)性质:一次政 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全面的封建化改革。(4)影响: 意义:①促进了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②促进了鲜卑族对汉文化 的认同,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的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政权向汉 王朝统治模式的转化;③推动了民族的交流与融合;④为结束长 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课魏晋南北朝公开课PPT课件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5课魏晋南北朝公开课PPT课件

促进了北魏经济 发展和社会繁荣
促进了民族交融 缓解了民族矛盾
邱穆陵 步六孤
贺兰 独孤
汉姓 元 楼 穆 陆 贺 刘
孝文帝率先娶汉族 大姓卢、崔、郑、 王4家女儿为妃, 把自己的女儿嫁给 汉族大姓,还为自 己的6个弟弟都娶 了汉族地主的女儿 为妻。
落后民族征服先进民族,最终 被先进民族的先进文明征服。
——马克思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孝文帝改革的影响。
材料二:自晋宋以来,号洛阳为荒土,此中谓 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 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富。……所 谓帝京翼翼,四方之极。
石勒建立后赵政权,采用胡汉分治 政策,而民族压迫色彩尤重。
儁立闵而问之曰:汝奴仆下才,何 自妄称天子?
闵曰:天下大乱,尔曹夷狄,人 面兽心,尚欲篡逆。我一时英雄,何 为不可作帝王邪!
石虎的养孙冉闵夺得政权后,利 用民族对立情绪大杀羯人,后赵亡。
孝文帝:鲜卑族,姓拓跋名宏, 后改汉姓元,故又称元宏。孝文帝 自幼在其祖母冯太后的教养下,接 受汉学教育,是北魏第一个系统接 受汉文化儒学教育的皇帝。
五宗。”
—《资治通鉴》
(2)统治者学习汉族文化
刘聪:“年十四,究通经史,兼综百家之 言……善属文,著《述怀诗》百余篇,赋 颂五十余篇。”
石勒建立后赵政权后,严禁人说胡字,称羯族人为国人,汉族人为汉人。
石勒严禁汉族厌恶的胡族风俗,如娶亡故父兄的妻妾为妻,以及服丧中
结婚等。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2册)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 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
了解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 认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民族交融、 区域开发和思想文化领域的新成就。
一.三国与西晋

魏晋南北朝文学PPT课件

魏晋南北朝文学PPT课件

-
14
陶渊明的出仕与隐退

可归结为两点:一是陶渊明本性使然,一是社会现实
使然。他生活在鲁迅先生所说的“乱也看惯了,篡也看惯了,
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陶渊明性格的本质特征是追求心
灵的最大自由和心态的闲适优雅,仕宦生活不符合他崇尚自
然的本性。陶渊明处于一个崇尚自由、玄风扇炽的时代,政
治上的篡夺和杀伐使一意寻求避祸全身的士人极易形成隐逸
冲出“樊笼”,返回“自然”。因为有实际劳动经验,所以
他的诗中洋溢着劳动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动者才能感受
的哀叹、强烈的个性、浓郁的悲剧色彩,这些特点
构成了“建安风骨”这一时代风格。“建安风骨”
被后世的诗人们追慕着,并成为反对淫靡柔弱诗风
的一面旗帜。
-
4
正始文学

正始是魏齐王曹芳的年号(240年~24
8),在文学史上习惯于正始文学泛指魏朝后期的
文学。这时正是魏晋易代之际,司马氏掌握了大权,
残暴地屠杀异己,形成恐怖的政治局面。在哲学史
因为有实际劳劢经验所以他的诗丨洋溢着劳劢者的喜悦表现出只有劳劢者才能感受到的思想感情如归园田居第三首就是有力的证明这也正是他的田园诗的进步乊处
魏晋南北朝文学
-
1
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
❖ 在中国文学史上,魏晋南北朝文学是从汉末建安 开始的。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196~220), 但这时政权实际上掌握在曹操手中,汉朝已经名存实 亡。而且,正是在这二十几年间文学发生了重要的变 化,出现了许多影响着后代的新趋势和新因素。因此, 以建安作为这个时期文学的开始是恰当的。关于魏晋 南北朝文学的终结,当然应以隋文帝统一中国(58 9)为标志。 从公元196年(汉献帝建安元年)至公 元589年约近四百年,是中国历史上的魏晋南北朝, 这一时期的文学称为魏晋南北朝文学,也有称为中国 中古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有重 要地位,是一个承上启下,走向繁荣的过渡时期。这 一时期,在文学思想、文学的题材、体裁以及整体风 貌上,都呈现出许多新的变化。而这些变化又是同这 一时期的时代特点、哲学思想、文艺思潮密切相关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