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儿童攻击行为与-心理理论-关系的研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12-3
psychology,come on!
本研究把攻击行为定义为有意伤害他人、损坏或抢夺他 人物品的行为,根据实施方式分为身体攻击和间接攻击。身 体攻击类目标行为包括“打扭拧、指戳砸、挤压踢踩、推操 碰撞、抓咬他人,威胁恐吓、打掉、损坏、抢夺他人物品、 强占座位空间”等;间接攻击类目标行为包括:1.向第三方说对 方的坏话、造谣,以使其他人不喜欢对方。幼儿的主要行为 表现如对第三方说,“他是个坏孩子、他有毛病、他身上有 臭味’’等;2.唆使第三方打对方。幼儿的主要行为表现如说 “我们打他,大家一起打他’’等;3.在游戏或活动中排斥对方。 幼儿的主要行为表现如劝说他人不跟对方玩,把对方排除在 他(她)们的小群体之外等。
2010-12-3
psychology,come on!
鉴于“认知缺陷说”遇到的上述质疑和挑战,发展心理学 家在攻击儿童是否存在认知缺陷的问题上争论激烈[9]。“认 知缺陷说”是否适于解释各类攻击行为的认知机制值得进 一步检验。儿童攻击行为的认知机制可能与攻击行为的类 型相联系,属于身体、动作攻击型与以实施何接攻击为主 儿童的社会认知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需要结合攻击行为 类型对攻击儿童的社会认知特点进行研究。
2010-12-3 psychology,come on!
其他一些研究也发现,攻击儿童只能从自己的观点认 识事件和结果,难以理解他人如何感知情境信息,其社 会观点采择能力较差。攻击儿童不能准确加工社会信 息,不能对他人的意图做出正确的判断,不理解他人情 感,很少意识到其他儿童怎样看待他们,表现为一种“社 会盲”(social blind)的症状[5-6]。上述观点可以概括为攻击行 为发生的“认知缺陷说”。
2010-12-3
psychology,come on!
任务一根据Baron-Cohen,Leslie & Frith的意外转移 (unexpected transfer)萨丽一安妮(Sally-Anne)故事改编而成,该 任务是最经典和最常用的心理理论实验之一[13]。实验材料包括 一个纸筒、一个塑料盒、一男一女两个玩偶娃娃和一个小球。 实验开始时主试呈现两个玩偶娃娃及相应道具,然后问:“你叫 什么名字?x x x 〔被试姓名〕,我来给你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请你认真听。这个男孩叫小强(指着男娃娃),他有一个纸筒(开 着盖)。这个女孩叫小丽(指着女娃娃),她有一个塑料盒(开着 盖),里面有一个小球。小丽盖上塑料盒盖离开了房间。当小 丽不在时,小强把球从小丽的塑料盒里拿出来,放到自己的纸 筒里,盖好盒盖和纸筒。我问你几个问题,你要认真思考回答。 (1)[认为问题]小丽认为小球现在在哪里?(2)[记忆问题]小丽离 开房间之前把小球放在哪里了?(3)[真实问题]实际上小球现在 在哪里呢?(4)[错误信念]小丽回来了想玩小球,她会到哪里找 她的小球?(5)[易化错误信念]小丽回来想玩小球,她会首先到 哪里找她的小球?”
2010-12-3
psychology,come on!
观察时不安排活动主题,儿童自由活动,向儿童提供皮 球、图书、积木或木马、滑梯等公共玩具。观察包括室内 和室外两种情境,两种情境下的观察采取ABBA顺序分开 进行。每一情境下观察20分钟,每个被试共有40分钟观察 记录。每出现一次目标行为,记相应攻击行为1分,儿童 同时做出的行为,在观察记录表的不同目标行为下分别记 录,即双重编码计分。
2010-12-3
psychology,come oຫໍສະໝຸດ Baidu!
1.引言
攻击(aggression)是心理学尤其是发展心理学长期以来 的持续研究热点之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儿童早期(如 婴幼儿期)的攻击行为,尤其是其认知机制成为研究的重点。 道奇等人从社会信息加工的角度探讨儿童攻击的发生机 制,提出了攻击的社会信息加工模型[1-2],后由Crick和 Dodge在1994年进行了修正[3]。该模型把儿童从接收社会线 索到做出攻击反应的整个信息加工过程分为六个阶段,这 六个阶段分别是社会知觉、社会线索解释、目标选择、反 应策略生成、反应决策和行为制定。儿童从环境中接收信 息,依次经过这六个认知加工阶段并做出反应。如果儿童 不能按顺序对输人信息进行加工,或者在某个加工环节上 发生偏差,就可能导致攻击行为的发生。攻击行为的实施 与儿童的认知缺陷或信息加工能力低下相联系,攻击型儿 童比正常儿童更可能表现出社会认知缺陷[4]。
2010-12-3
psychology,come on!
【摘要】本研究采用自然观察法评定177名3-4岁儿 童的攻击行为。以攻击行为平均分为指标从被观察 儿童中选取93名为被试,采用“意外转移”和“欺骗外 表”两种实验任务,比较各类攻击儿童的心理理论。 本研究得出主要结论:总体而言,攻击儿童与无攻击 儿童的心理理论不存在显著差异。间接攻击儿童的 心理理论显著高于身体攻击儿童。各类儿童的表征 变化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支持了我们提出的 攻击行为“类型特殊性”假说。 【关键词】攻击行为;心理理论;类型特殊性假说
2010-12-3
psychology,come on!
但是,另外一些研究则对“认知缺陷说”提出了质疑。如Waterman
等人发现,四年级男生的观点采择能力与较严重的反社会行为相联 系,高攻击性儿童有一种对不正常互动行为(如攻击行为)更准确可靠的 理解[7]。 Sutton采用二级错误信念任务对6-7岁的攻击儿童和以年龄和学业能 力进行匹配的控制组进行了实验,发现攻击儿童与控制组儿童之间并 不存在显著差异[8]。Smith & Boulton认为,攻击儿童在攻击情境中知道 如何去伤害对方,如何选择逃跑的机会。攻击儿童对他人心理有较好 的把握,心理能力较高,能较好地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后果[9]。 Bjorkqvist等人把攻击行为分为直接攻击(包括身体攻击和言语攻击)和 间接攻击两类。间接攻击是借助于第三方实施的攻击,其主要表现形 式有说某人的坏话、造谣以使其他人不喜欢他或不和他玩耍等。实施 间接攻击客观上要求儿童具备较高的认知和操纵他人心理的能力[10]。 这与“认知缺陷假说”的解释是相矛盾的。对攻击行为类型的细分,进一 步揭示了“认知缺陷说”的不足。
2010-12-3
psychology,come on!
2010-12-3
psychology,come on!
2.2攻击行为的评定
采用自然观察法评定儿童的攻击行为,观察者由幼 儿园带班教师和发展心理学专业研究生担任。在正式 观察前对观察者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了解有关攻 击的背景知识、熟悉研究方案和观察记录表等。所有 参加培训的观察者对电视录像中一名儿童20分钟的行 为进行观察编码,编码一致率为93%。
2010-12-3 psychology,come on!
2.3.2施测与计分
5名主试为发展心理学研究生,实验地点设在幼儿园的房 间里,保持环境安静。主试与被试面对而坐,在桌子上摆 弄道具用言语和动作讲述实验故事并提问题。先进行意外 转移任务,接着进行欺骗外表任务。每个被试大约用时10 分钟,然后进行下一个。每个问题最多可向被试重复3遍, 但不给被试提问以外的任何提示,被试的回答可以是言 语,也可以是动作行为(如用手指),答案用统一表格记录。 意外转移任务和欺骗外表任务的问题回答正确计1分,错误 计0分。错误信念合计分是两个任务的错误信念问题得分之 和,得分在0-2之间。
2010-12-3
psychology,come on!
20世纪80年代以来,“心理理论”已成为发展心理学中最活 跃、最多产的研究领域[11]。它是指个体对他人心理状态及其 与他人行为的关系的一种推理或认知,“心理理论”的获得是 儿童早期发展的一个重要成就,也是儿童理解人、社会和世 界的基础。如果儿童能够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外显行为受其内 部心理的影响和制约,他们就能够区分无意的和有意的行为、 好坏愿望和动机[12]。心理理论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实验任 务有错误信念和表征变化等。错误信念(false belief)是对他人 持有错误的信念及据此对其行为做出预测的认知能力,表征 变化(representational change)是对自己心理状态和内部表征 发生变化的认知。心理理论可能与攻击行为的认知机制有某 种内在联系,对于攻击儿童是否存在认知缺陷的问题,本研 究主要以错误信念为心理理论指标,探讨儿童攻击行为与 “心理理论”之间的关系。
2010-12-3
psychology,come on!
2.3心理理论的评定
2.3.1实验材料与实验程序
采用两个实验任务测评儿童的心理理论。
①由意外转移(unexpected transfer)萨丽一安妮(Sally-Anne)故事改编。 ②由 “欺骗外表”(deceptive-appearance)糖果盒(Smarties Mark box)任务改编。
2010-12-3 psychology,come on!
任务二根据Perner,Leekam & Wimtner的“欺骗外 表”(deceptive-appearance)糖果盒(Smarties Mark box)任务修改 而成[14]。该任务同时测试了错误信念和表征变化。实验材料 包括一个蛋卷盒和一枝铅笔。实验开始时主试向被试出示蛋卷 盒,然后问:“x x x 〔被试姓名〕,里面盛的是什么(指着蛋卷 盒,被试一般回答为蛋卷)?主试打开盒子,从盒子里拿出来的 是一枝铅笔。然后主试把铅笔放回盒子,并盖上盒盖。我问你 几个问题,你要认真思考回答。(1)[自我反应]在打开盒子之 前,我问你盒子里面盛的是什么,你记得刚才说是什么?(2)[错 误信念]你认识你们班上的x x x 〔其熟悉的某个儿童姓名]吗? 他/(她)从来没有打开过这个盒子,如果我给他/(她)看这个盖着 的盒子。她会认为里面盛的是什么?(3)[表征变化]第一次看到 没打开的盒子时,你认为里面盛的是什么?(4)[外表问题]这个 盒子看上去是盛什么的?(5)[真实问题]实际上盒子里面盛的是 什么?”
2010-12-3 psychology,come on!
2010-12-3 psychology,come on!
2.方法
2.1被试
对济南市城区3所幼儿园中的177名儿童进行观察,把身体 攻击和间接攻击平均分以上的儿童划分为身体攻击组(n=26) 和间接攻击组(n=17),身体攻击和间接攻击组合称为攻击行 为组(n=43);然后从未出现过任何攻击行为的儿童中随机选 取50名作为无攻击行为组。采用同伴提名法检验分组的有 效性发现,攻击行为组(M=.13)的同伴提名标准分显著高于 无攻击行为组(M=-25),t=2.61,df=91,p<.01。被试的人数与年 龄分布见表1,其中男孩39名,平均年龄为4.03岁;女孩54名,平 均 年 龄 为 4.08 岁 。 各 组 被 试 不 存 在 显 著 的 年 龄 差 异 , F(2,90)=2.79,P>.05。
2010-12-3
psychology,come on!
3.结果
3.1攻击儿童与无攻击儿童心理理论的比较
两个心理理论实验中各有5个(5.4%)被试未能正确回答“真实 问题”而被剔除,未进入下一步的统计分析。攻击儿童(包括身体 攻击和间接攻击)与无攻击儿童心理理论的正确率见图1。 在意外转移错误信念问题中,42个攻击儿童中有13个回答正 确,占31.0%;46个无攻击儿童中有15个回答正确,占32.6%,两者不 存在显著差异,x2=0.03,df=1,P>.05。在欺骗外表错误信念问题 中,40个攻击儿童中有15个回答正确,占37.5%;48个无攻击儿童 中 有 16 个 回 答 正 确 , 占 33.3%, 两 者 也 不 存 在 显 著 差 异,x2=0.17,df=1,p>.05。攻击儿童与无攻击儿童表征变化问题的 正 确 率 分 别 为 38.5%(n=15) 和 47.8%(n=22), 不 存 在 显 著 的 差 异,x2=0.75,df=1,P>.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