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蓝的眼睛》中两个黑人小女孩的对比分析
黑人女性难圆的梦——评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最蓝的眼睛》
黑人女性难圆的梦——评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最蓝的眼睛》吴越【摘要】《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女性佩科拉、波莉和杰萝丹都有自己的美好梦想,但她们的梦想都被残酷的现实无情地击碎.黑人女性在白人价值观的冲击下迷失自我,否定自己黑人身份,深陷寻找自我的痛苦和矛盾中.只有自尊自爱,坚定自己黑人身份,才能找到自己的生存价值和生存空间.【期刊名称】《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13)001【总页数】2页(P78-79)【关键词】梦想与现实;痛苦根源;生存现状【作者】吴越【作者单位】河南林业职业学院基础部,河南洛阳471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4《最蓝的眼睛》是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尼·莫里森的处女作。
这部小说创作于妇女解放运动高涨时期,描述了一个年仅11岁的黑人少女佩科拉,因为相貌平平,不被人喜欢,生活压抑,于是便梦想能有一双像白人姑娘那样美丽的蓝眼睛,因为当时黑人女孩普遍相信“蓝眼睛的黑人是最美的”。
然而美好的梦想与丑陋的现实有着巨大的反差,她不仅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反而堕入更加痛苦的深渊。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冲突使佩科拉出现了幻觉,相信自己真的拥有了一双美丽的蓝眼睛。
莫里森试图去探索黑人女性面对种族、性别、家庭和自我问题时感到的痛苦和矛盾,探索白人带有强制性的美的标准对黑人女性成长带来的后果。
虽然身处社会的最底层,黑人女性不能享受白人所得到的一切,但在她们的内心深处都有自己五彩斑斓的梦,只是她们的梦想与现实远隔千里,难以实现。
在《最蓝的眼睛》中,无论是最弱小的黑人女孩,还是浅肤色的黑人女性,都有自己难圆的梦。
(一)佩科拉的梦想与现实11岁的黑人少女佩科拉是小说的主人公,她生活在一个濒临破碎的家庭,父亲因找不到工作而整日以酒浇愁,醉酒后和母亲吵闹,哥哥因受不了他们而屡次离家出走,而年幼的佩科拉只能躲在角落里,幻想自己在父母的吵闹声中渐渐消失,只剩一双黑色的眼睛窥视世间百态。
《最蓝的眼睛》之生存之道——从两个黑人家庭的对比看父母价值取向对子女命运的影响
迫下, 采取 自我 否 定还 是 自我 认 同的 态度 是 决 定 黑人 命 运 的 关键 。 关 键 词 :家庭 对 比 ; 身份 认 同; 值 取 向 价
中图 分 类 号 : 5 文 献 标 识 码 : 1 4 0 A
年 少 时 的 第 一 次 性 行 为 被 自 人 看 见 , 受 到 侮 辱 。 而他 却 不 敢 并 然
身 份 完 全 否 定 , 白人 绝 对 敬 畏 与 向往 。佩 科 拉 完 全 相 信 , 所 遭 对 她 受 的 人 们 的 冷 漠 与 歧 视 , 的 同学 对 她 讥 笑 嘲 弄 , 的 老 师 对 她 她 她
l佩 科拉 一 家 : 自我否 定导 致的 悲剧
小 说 主 人 公 佩 科 拉 生 活 在 一 个 被 白人 文 化 扭 曲 的 黑 人 家 庭
黑 人 的事 实 , 终 , 的 丈 夫 乔 利 客死 异 乡 , 的女 儿 佩 科 拉 精 神 最 她 她
错乱 。
其 次 , 科 拉 的父 亲 乔 利 对 自人 文 化 充 满 了 畏 惧 , 乏 最 基 佩 缺
本 的家 庭 、 会 责 任感 与伦 理道 德 观 。 利 有 着 不 幸 的 人 生 经 历 。 社 乔
活 压 力 使 他 彻 底 崩 溃 . 既无 力去 承 担 养 家 糊 口 的责 任 又 不 愿 面 他 对 自 己的 懦 弱 与无 能 , 只能 把 酒 精 当成 唯 一 的 慰 藉 。作 为 父 亲 . 他
人、 同学 和朋 友 所 喜 爱 , 活 压 抑 , 而 渴 望 通 过 改 变 自身 而 获得 生 因
支 謦 导 ・ 謦存 嚣 丈
《 最蓝的眼睛》 之生存之道
— —
从 两 个黑 人 家庭 的 对 比 看 父 母 价 值 取 向对 子 女命 运 的影 响
《最蓝的眼睛》中两个黑人家庭的不同命运分析
- 252 -校园英语 /文艺鉴赏《最蓝的眼睛》中两个黑人家庭的不同命运分析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曹晋芳【摘要】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处女作《最蓝的眼睛》深刻关注黑人的身份和命运问题,谱写了白人文化霸权下黑人心灵迷失的悲剧。
本论文通过对比小说中两个相似的黑人家庭对白人文化统治的不同反应,分析导致其截然不同命运的根源,探讨莫里森在作品中所传达的深刻意蕴。
【关键词】《最蓝的眼睛》 黑人 命运被誉为文坛“黑色旋风”的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于199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美国文学史上获此殊荣的唯一的黑人女性。
其作品以恣意的想象力,诗意的语言关注非裔美国人的身份和命运问题。
《最蓝的眼睛》是托妮•莫里森的处女作,也是其成名作,讲述了处于社会边缘的黑人小女孩佩科拉的悲剧故事。
该作品因其独特的篇章结构,新颖的题材,多元的话语等受到了评论界的广泛关注。
小说中出现的两个黑人家庭——主人公佩科拉所在的布里德洛夫一家和麦克蒂尔一家是本论文的关注焦点。
通过分析两个背景相似的黑人家庭在白人文化霸权下的反应,分析造成其截然不同命运的原因,探讨美国少数族裔的身份危机和生存之道。
一、生存的困境在美国社会,白人主流文化占有不可动摇的优势地位,白人至上的理念和以白为美的审美观念充斥着社会的每个角落,束缚压制着黑人的心灵。
在《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克劳迪娅和弗里达等几个小女孩发现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大人们、大女孩们、商店、杂志、报纸、橱窗——全世界都一致认为所有的女孩儿都喜爱蓝眼珠、黄头发、粉皮肤的布娃娃。
”此外,媒体,教育等文化传承要素与白人文化霸权实施共谋,渗透其价值观念,奴化黑人心理。
《最蓝的眼睛》中保琳所醉心的好莱坞电影所描绘的尽是金发碧眼的白人以及梦想中的生活。
小说引用的美国启蒙课本中“狄克-珍妮”的故事描述了一个甜蜜而美妙的家庭生活:一个小女孩住在一幢美丽的房子里,有慈祥的父母,可爱的猫狗相伴,还有朋友一起玩耍嬉戏。
论托尼·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女性主义意识
Vol.36No.3Mar.2015第36卷第3期2015年3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 oc.S ci )一、引言美国黑人女性作家托尼·莫里森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在文学造诣上颇为显赫,其作品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的关注和认可。
1960年,托尼·莫里森出版了她的第一部作品《最蓝的眼睛》,这部作品的问世给美国文坛带来了巨大影响,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和强烈的反响,尤其是更多地受到了女性主义学者的高度关注。
托尼·莫里森通过高超的智慧、勇敢的冒险和创新精神以及娴熟的描写技巧使她成为美国文学史上的一颗巨星。
《最蓝的眼睛》为我们刻画了黑人女孩佩科拉在白人主宰的社会背景下的痛苦遭遇和她的悲惨命运。
她是一个非常普通,没有美丽的外表的黑人女孩。
小说以20世纪40年代为背景,描述了她所忍受的周围同学、邻居、以及老师的欺辱和无视。
她过着压抑、痛苦、残酷的生活。
更可恨的是,佩科拉也没有从亲生父母那里得到渴望的关爱和照顾。
同样是黑人女性的母亲没有给予佩科拉温暖的母爱,她的父亲乔利整日无所事事,最终成为暴徒,并且残忍地强暴了可怜的佩科拉致使她年少就怀孕。
佩科拉把这一切的痛苦和遭遇都归结于一个原因———蓝眼睛。
她认为只要拥有白人的漂亮的蓝眼睛,生活就会完全改变,她就不会再面对父母的争吵、同学的打骂和老师异样的眼光;只要拥有蓝眼睛她就能成为像白人一样幸福开心的公主娃娃了。
最终,在教士的谎言下,她出现了幻觉以为自己真的获得了和白人一样的蓝眼睛。
1977年,巴巴拉·史密斯(Barbara S m ith )发表了《迈向黑人女性主义》的文章,她在文章中的论述彻底颠覆了之前的白人文化传统,在学术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她在文章中大胆而创新地否认了传统女性主义批判和黑人男性文艺理论的普遍意义,还在文章中讨论了黑人女性以及黑人女性作家是否独立存在的问题、黑人女性形象是否值得研究的问题以及黑人女性的生活、文化和意识是否有别于白人女性和黑人男性的问题。
《最蓝的眼睛》和《伊娃的男人》中的怪诞风格
2010.06《最蓝的眼睛》和《伊娃的男人》中的怪诞风格托尼莫里森的小说《最蓝的眼睛》和盖尔琼斯的小说《伊娃的男人》都充满疯狂怪诞的气息。
在《最蓝的眼睛》的结尾,黑人小女孩皮克拉成为乱伦的牺牲品,对着镜子谈论她那想象中的蓝眼睛;在《伊娃的男人》的结尾,主人公伊娃用一种不可思议的口吻描述她正在毒死和阉割她的男人。
两部小说中心人物的所作所为,均与寻常人生南辕北辙,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在英美文学传统中,怪诞风格是一种文学惯例,其审美效果主要在引发读者的超理性感受。
怪诞总是故意夸张地描写扭曲、暴力和丑恶,让人们将常态的理性思维弃之一旁,激发读者原初的幼稚的恐惧、幻想和冲动等潜意识,使之直接面对既吸引我们又令人生厌的文学形象,从而唤醒植根于心底深处的娱乐性体验。
因此,当两部小说依据文学惯例,描写乱伦、自恋、谋杀和阉割等非常规行为,与读者的正常理解水平拉开距离的时候,读者会作出特别震惊的反应。
但在严肃作家笔下,怪诞风格常常被赋予深刻的批判性内容,以引导人们去反思现代社会中常态的社会伦理道德的畸形和反人性特点:美国作家弗雷德里克J.霍夫曼在讨论怪诞和哥特式风格时指出:“有一件事情果然是真实的,那就是:在一个行为强度很频繁的社会中,‘哥特式风格’便成为一种常包丽丽态……会有一些可怕的,常常令人费解的细节,读者也很难融入到上下文中去,因此,他将它们归结为‘怪诞性’。
”①在两位作家的笔下,主人公的怪诞被赋予了深刻的批判性内容。
然而,她们并没有仅仅讲述两个主人公的怪诞行为,以恐吓和娱乐读者,而足用主人公怪诞的心理活动来让读者体验、反思表面上很正常,骨子里更加怪诞的美国社会及其文化。
黑人小女孩皮克拉之所以成为牺牲品,在于表面上很“正常”的、润物细无声地掌控了她的白人文化——她如此痴迷于秀兰邓波儿一双美丽的蓝眼睛,整日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甚至被强奸和乱伦都没能将她唤醒;伊娃狂热地要毒死和阉割她的男人,也恰恰因为她所处的社会所崇尚的男性暴力文化——伊娃认为,自己的苦难均由阴茎引起,因此,她只有咬断情人的阴茎,才能获得自由和解放。
黑人文化的背离与坚守——评托尼·莫瑞森的《最蓝的眼睛》
V0 . 7 No 5 I3 .
河 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 ( 学社 会 科 学 版 ) 哲
JoURNA L oF EN AN H NoRM AL UNI VERSI TY
21 O 0年 9 月
S .2 0 ep 01
黑 人 文 化 的 背 离 与 坚 守
却 是 歇 斯 底 里地 打 骂 , 有 丝 毫 的母 爱 。母 爱 因肤 色 的 黑 白 没
有 平 等 的 社 会 地 位 , 长 期 以 来 形 成 的种 族 歧 视 , 不 能 靠 但 并 法 律条 文从 人 们 的 思 想 意 识 中抹 掉 。“ 白人 文 化 是 处 于 中 心 位 置 的 主 流 文 化 ; 他 地 区 的 民族 文 化 是 处 于 边 缘 地 位 的 支 其 流 文 化 ”1。在 白人 占 主 导 地 位 的社 会 中 , 白人 高 人 一 等 ” [ ] “ 的 种族 观念 仍 深 深 植 根 于 当 时 美 国人 的 头 脑 之 中 。对 于 他
对 白人 对 黑 人 的 忽 略 和歧 视 , 及 黑 人 的 自我 厌 恶 上 , 个 以 两
佩 科 拉 在 她 母 亲 的 白人 雇 主 费 舍 尔 家 里 , 小 心 打 翻 了 不
雇 主家 的馅 饼 , 母 亲 布 里 德 洛 夫 太 太 没 有 关 心 自己 的 女 儿 其 是 否 烫 伤 , 是 “ 步 就跳 到佩 科 拉 跟 前 , 手 背 把 她 打 倒 在 而 一 用
年 仅 1 岁 的黑 人 小 女 孩 佩 科 拉 , 活 在 一 个 贫 困 的 黑 1 生 人 之 家 。早 上 一 睁 开 眼 睛 , 到 的 是 已经 熄 灭 的 煤 球 炉 , 看 闻
《最蓝的眼睛》和《秀拉》中黑人女性意识对比
【 关键词 ]自我迷失 ;自我建构 ;黑人女性意识 ;黑人 民族意识 【 中图分类号 ]1 6 1 0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号】1 8 7x20)3 O1— 3 0 —18 ( 90 一 1 0 0 0 2
托尼 ・ 里森 , 自 19 莫 93年荣 获诺 贝 尔文 学 奖之 后 ,这位 黑人 女 作家 已经 蜚声 全 球 。她 以独特 的女 性 视
作 的最好例 证 ” 。我们 黑人也 很漂 亮 ,但这种提 法 回避 了问题 的实 质 和我们 的境遇 ,无 非是 对 一个 白人 观念
的反 其道 而行之 ,而 把一个 白人概 念 翻转过来 仍然 是 白人概念 。在 这样 一 个大 背景 下 ,托 尼 ・ 莫里 森 的第一
部作品 《 最蓝的眼睛》应运而生了。《 最蓝的眼睛》是 以一个黑人少女在美 国社会种族歧视背景下矛盾而复
本 民族 的 阴暗面 。“ 身体美 的概念 作 为 一种 美 德 是 西方 世 界 最 不足 道 、 最有 毒害 、最具 破 坏 性 的 观点 之 一 , 我们应该 对此 不屑 一顾 ……把 问题 归结 于我们 是 否美 的症结来 自于衡量 价值 的方 式 ,这种 价值 是彻 头彻尾 的 细微 末节 并且完 全是 白人 的那一 套 ,致力 于这 个 问题 是 理智 上 无 可救 药 的奴 隶 制 。 ”像 佩科 拉 一样 怀 有 这种 思想 的黑 人不 可避免地 逃 脱不掉 奴隶 制对其 身 心 的摧 残 和毒害 ,奴隶 制 的 阴影 依 然笼 罩着他 们 的生活 ,最终
Ma . O 9 y2 O
《 最蓝 的眼睛》 和 《 秀拉》 中黑人女性 意识对 比
贾丽婷
( 春师 范学 院 国际交 流学 院 ,吉林 长春 长
以《最蓝的眼睛》为例浅析黑人女孩的成长困惑
2 、 种 族 歧 视
而对 于女儿佩科拉 ,乔利不仅不懂得怎样做一位 父亲 ,甚至在酒 醉 时强奸 了她,最终导致佩科拉精神失常。当他酒 醉回家 ,看到女儿弯 着 腰刷盘子时 , 他感到厌恶 。但想到女儿的胆怯和无 助时 ,他的心 中感 到 自责、无能。或许 ,他也 曾想过做一位好父亲。可是,佩 科拉用大脚 趾 挠另一 只腿 的动作使他想起 了妻子波莉 、想起 了他们过去快 乐的生 活 , 最后 ,他不顾 伦理道德 ,强奸 了自己的女儿 。 三 、缺乏家庭关爱 家原本应该 是一个 充满爱 的地方 ,可是在佩科 拉的家 中,却没有 一 丝爱意。父亲乔利由于其扭 曲的成长经历 ,并不懂得 自己的家庭 角色和 责任 。最后甚至丧失 了伦理观念 ,强奸 了女儿。母亲波莉在 白人 文化的 影响下 ,开始厌 恶 自己的黑人身份 ,甚至厌恶 自己的家人 。“ 经 白人 文 化洗脑之后 ,丈夫和儿女在 她眼里丑陋不堪 。她忘却 了为人妻 、为人母 的职责。她全身心地投人为 白人服务 ,对女儿佩 科却拉冷漠 粗暴 ” 她 让 自己的孩子称她为 “ 布里德洛夫 太太” .而 白人主人家 的小女孩 却亲 切地称她为 “ 波莉 ” 。当火炉上 的馅饼散 落在地上 时,她不顾女 儿的烫 伤 ,反而去安抚 白人小女孩。哥哥 山姆 因无法忍受父母 的争吵 ,常常离 家 出走 ,也无法给佩科拉任何 关爱 。 在社会主流文化的影 响下 ,佩科拉 已经变得 自卑 、怯弱 ,而 同时 , 由于缺乏家人关爱 、缺乏正确的引导 ,最终 ,她完全 迷失 了 自己 , “ 佩 科拉在 自 我否定的深渊中越陷越深 ,没有人 引导她走 出泥潭。没有人能 使她 唤醒 自 我存在 、自我肯定的意识 , 成 为导致她 悲剧结 局的一个重 要
《最蓝的眼睛》黑人妇女悲剧的立体性透视
摘要:《最蓝的眼睛》以小说主人公佩科拉的悲惨遭遇在声讨种族歧视的同时,更暴露了黑人内部的矛盾。
黑人女性的悲剧引人深思,追溯到非裔文化的根源,传统宗教中由对上帝的敬畏而引发的与女人有关的神话以及历史悠久的成年仪式又揭示了美国黑人女性悲剧的必然性。
关键词:《最蓝的眼睛》;黑人女性;悲剧;传统文化;必然性美国黑人女性首先是黑人,其次是女人,最后才是美国人,但要想真正成为美国人则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
黑人女性是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即承受着白人种族歧视的摧残,同时还要在男人面前忍气吞声,成为性别歧视的牺牲品。
小说《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母女的悲剧便是适例。
她们的命运谱写了一曲催人泪下,更是意味深长的悲歌,展示了黑人女性悲剧的多维性,呈现出立体感,成为一个可以从不同角度审视的“多面体”。
一、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黑人种族内部的歧视佩科拉在家中得不到温暖和关爱,反而成为父母发泄的对象。
家人尚且如此待她,外人的态度便可想而知。
买糖果时杂货店老板用一种莫名其妙的眼神好像要将她看穿,周围的男孩总是嘲弄她,她新交的朋友不但没有真心实意地去安慰她受伤的心灵,反而以种种方式来讽刺她。
黑人社区将所有的污垢倒在了佩科拉身上,因为她是社区里最适合被当作替罪羊的人。
社区成员内心恐惧的黑皮肤和丑陋外表如今都成了佩科拉一个人的缺点。
种族内部的压迫进一步加强了佩科拉对蓝眼睛的渴望,这种不能实现的愿望更加强了主人公的悲剧性,让我们看到了黑人对自己同胞的残酷。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佩科拉神志不清后的身影始终萦绕在人们心头,时刻提醒着他们自己的丑陋和心中难以抑制的仇恨,所以她的痛苦其实象征了整个黑人社区挥之不去的苦恼。
莫里森籍此表明,这种在内部转嫁痛苦的做法之愚蠢和残忍,黑人在法律上取得平等之后所面临的新的问题。
当种族歧视与迫害被明令禁止后,黑人所遭受的伤害更直接的来自黑人内部,从黑人自身来看,其主观上的原因是难以抹煞的。
二、黑人的自我异化:微妙的白人种族歧视《最蓝的眼睛》是一部关于种族歧视的小说,但是书中却很少提到黑人受到白人直接压迫的事情,而主要是通过黑人之间的矛盾以及黑人内心的自我否定,自我憎恨的描述间接地反映了“白人至上”的种族审美观长期以来对黑人的影响。
《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身份探究
《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身份探究作者:薛丹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05期摘要:《最蓝的眼睛》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处女作。
白人强势文化中对人的价值判断深刻影响了黑人的自我定位。
本文以托尼·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为研究底本,以黑人女孩佩科拉的人物命运为线索,试图对黑人身份进行探究。
关键词:托妮·莫里森;文化;身份作者简介:薛丹(1988.10-),女,藏族,四川西昌人,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2015级硕士。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5--02一、黑人身份的形成1970年出版的《最藍的眼睛》是莫里森的第一部作品,奠定了她在文学界的重要地位。
莫丽森自幼在黑人文化的耳濡目染中成长,在家学习黑人歌曲,了解有关南方黑人的许多传说。
她生长在主流文化是白人文化的美国,但她一直都尊重和称赞黑人文化,并自豪的称自己为“黑人”女作家,并于1993年,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获奖的理由:“其作品想象力丰富,富有诗意,显示了美国现实生活的重要方面。
”亦如颁奖词中讲到的,这是美国现实生活的重要方面。
这一面在作品中,以小说的形式展现出来,就形成了种族歧视这一主题。
种族歧视主要是白人文化与黑人文化的博弈中,主流文化(白人文化)与边缘文化(黑人文化)的对抗。
在莫丽森的作品中对于种族歧视和冲突的表现,并不是两种文化的正面对抗,而是站在边缘文化(黑人文化)的角度,从黑人的立场来看待这种冲突和对抗。
作品中的黑人是一个自卑、自怨自艾的群体,他们不被主流文化接受,并在文化浪潮中迷失自己,找不到归宿,并且也没有强势地保护自己的黑人身份,没有自主的肯定和接受自己所属的黑人文化精神的价值和意义,在浩大的文化浪潮中,他们总是处于被动的、弱势的地位之中。
广大的黑人努力实现种族平等,在与白人文化对抗的过程中,他们是饱受压迫的,但却不是以一个独立坚强的形象来坚守自己的文化立场,更不是以一个自信的态度来保护自己独特的身份。
_最蓝的眼睛_和_秀拉_中黑人女性意识对比
第28卷第3期Vol 28 No 3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angchun Normal Universi 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2009年5月May 2009最蓝的眼睛 和 秀拉 中黑人女性意识对比贾丽婷(长春师范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吉林长春 132000)[摘 要] 最蓝的眼睛 和 秀拉 对两位黑人女主人公的描述,反映了黑人女性从自我迷失到自我建构的主体意识的成长,揭示出黑人女性在追求个性解放实现自我的过程中不应放弃黑人民族的优秀传统。
[关键词]自我迷失;自我建构;黑人女性意识;黑人民族意识[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8X(2009)03-0112-03[收稿日期]2009-01-14[作者简介]贾丽婷(1978-),女,吉林松源人,长春师范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助教,硕士,从事基础英语教学与研究。
托尼 莫里森,自199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之后,这位黑人女作家已经蜚声全球。
她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创作了很多以黑人女性为中心、为黑人女性所写的作品。
其中 最蓝的眼睛 是她的处女作,描写了一个黑人女孩对于蓝眼睛的渴望和祈盼; 秀拉 是她的第二部作品,其中的女主人公是以我行我素、不畏传统束缚的有着强烈自我意识的 撒旦 形象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
两位黑人女主人公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经历和遭遇,但令人可喜的是,后者具有一定的反抗精神。
但不幸的是,她们更有着相同的悲惨结局 因为她们都失去了黑人民族特有的 天然和纯真 黑人民族特有的元素。
一、对蓝眼睛的祈求 白人主流文化下自我的迷失20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历经多年的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终于演变成波澜壮阔的黑人权力运动,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胜利。
但是,针对白人社会传统的认为黑人丑陋的观点,一些黑人简单且得意地提出了 黑人是美的 口号。
就此,托尼 莫里森指出 黑人是美的 口号 是 随手拈来且具有反作用的神话创作的最好例证 。
《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女性主义解读
第33卷第3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V ol.33 No.3 2012年3月 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Mar.2012《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女性主义解读王玫马燕(解放军陆军军官学院 基础部,安徽 合肥 230031)摘 要:托尼·莫里森是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黑人女作家,她的作品深切关注着美国社会中黑人女性的生存状况和身份危机。
在黑人女性主义的理论指导下,该文对莫里森的首部小说《最蓝的眼睛》进行了解读,并指出处于白人世界边缘状态的黑人女性一直以来受到种族、性别和阶级的多重压迫,尽管她们努力地去迎合着白人的种种价值观,却始终被白人蔑视和忽略,从而迷失了自我,失去了人生的方向。
关键词:托尼·莫里森;黑人女性主义;多重压迫;身份危机中图分类号:I10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219(2012)03-0037-02随着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主义在欧美的兴起,女性主义批评作为后现代主义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
传统的女性主义运动被认为是白人中产女性为了获得与白人男性在就业、教育、家庭等方面得到相同报酬和认可而进行抗争的产物。
事实上,这种白人女性主义运动并没有把有色人种妇女的权利包含进去,长期以来,黑人女性一直处于“他者”地位[1]。
“所谓他者妇女就是那些我们看得到形象却听不到她们声音的女性,黑人妇女长期以来就处在他者妇女的地位上——一直处于无言状态”[1]P157。
正如玛吉·休姆(Maggie Humm)所说:“简单地说,黑人妇女不是白人妇女涂上颜色。
白人女性主义批评不能框定和领导黑人女性主义。
”对此,托妮·莫里森曾在一次访谈中也表示出她的担忧:“女性主义起源于(白人)民权运动,因此在妇女运动中忽略了黑人和少数族裔的解放,并把黑人女性放在一个特殊的位置,即不得不做出欺骗性的选择:为黑人运动或女性主义服务”,奥伊·莫瑞声称“白人女性主义最终还是没有考虑到种族问题,没有考虑到政治和社会因素给处于社会边缘的黑人带来的伤害”[2]P5。
《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身份探究
文学评论·外国文学《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身份探究薛丹 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摘 要:《最蓝的眼睛》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处女作。
白人强势文化中对人的价值判断深刻影响了黑人的自我定位。
本文以托尼•莫里森的《最蓝的眼睛》为研究底本,以黑人女孩佩科拉的人物命运为线索,试图对黑人身份进行探究。
关键词:托妮•莫里森;文化;身份作者简介:薛丹(1988.10-),女,藏族,四川西昌人,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2015级硕士。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5-134-02一、黑人身份的形成1970年出版的《最蓝的眼睛》是莫里森的第一部作品,奠定了她在文学界的重要地位。
莫丽森自幼在黑人文化的耳濡目染中成长,在家学习黑人歌曲,了解有关南方黑人的许多传说。
她生长在主流文化是白人文化的美国,但她一直都尊重和称赞黑人文化,并自豪的称自己为“黑人”女作家,并于1993年,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黑人女作家,获奖的理由:“其作品想象力丰富,富有诗意,显示了美国现实生活的重要方面。
”亦如颁奖词中讲到的,这是美国现实生活的重要方面。
这一面在作品中,以小说的形式展现出来,就形成了种族歧视这一主题。
种族歧视主要是白人文化与黑人文化的博弈中,主流文化(白人文化)与边缘文化(黑人文化)的对抗。
在莫丽森的作品中对于种族歧视和冲突的表现,并不是两种文化的正面对抗,而是站在边缘文化(黑人文化)的角度,从黑人的立场来看待这种冲突和对抗。
作品中的黑人是一个自卑、自怨自艾的群体,他们不被主流文化接受,并在文化浪潮中迷失自己,找不到归宿,并且也没有强势地保护自己的黑人身份,没有自主的肯定和接受自己所属的黑人文化精神的价值和意义,在浩大的文化浪潮中,他们总是处于被动的、弱势的地位之中。
广大的黑人努力实现种族平等,在与白人文化对抗的过程中,他们是饱受压迫的,但却不是以一个独立坚强的形象来坚守自己的文化立场,更不是以一个自信的态度来保护自己独特的身份。
以可能世界理论解读《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女性
以可能世界理论解读《最蓝的眼睛》中的黑人女性发布时间:2021-09-01T07:45:55.06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15期作者:黄小红[导读] 通过分析文本中不同可能世界的运动模式,能从根本上解释故事情节的发展动力。
黄小红福州大学福建福州 350100摘要:非裔女性作家托妮·莫里森在《最蓝的眼睛》中以黑人女性遭受的种族与性别上的双重压迫为题材,真实地向读者展示出这一群体在白人至上及父权至上的社会中面临的生存困境。
文章借鉴玛丽-劳尔·瑞安的可能世界叙事理论,分析文本中多个女性人物的私人世界,从而解读佩科拉与其他黑人女性角色面临的生存困境,为推导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心理提供新的视角。
此外,通过分析文本中不同可能世界的运动模式,能从根本上解释故事情节的发展动力。
关键词:可能世界;黑人女性;困境中图分类号:I106.4美国黑人的历史是被剥削和受奴役的历史,对于非裔美国人而言,黑色的皮肤使他们遭受种族歧视,从而导致其经济地位低下,受到政治排斥等物质上的种种不公正与心灵上的折磨。
而黑人女性在遭受种族和阶级压迫的同时,还承受着来自黑人内部男性的性别压制,加剧了她们的焦虑和异化感。
因此,莫里森尤其关注黑人女性的生存状态和自我身份重构。
《最蓝的眼睛》叙述了11岁的佩科拉的悲惨人生故事,亦即揭示黑人审美被异化的故事。
佩科拉由于肤色的原因形成了自卑的心理,她渴望拥有一双蓝眼睛以改变自己备受虐待和歧视的命运,于是她日夜向上帝祈祷。
然而,在经历了被人欺骗而失手杀死一只小狗,被父亲性侵、怀孕、流产等一系列非人道的待遇后,她最终走向毁灭。
国内外对《最蓝的眼睛》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作品中白人与黑人的冲突,尚未有文章从可能世界理论角度解读人物的心理状态及文本的叙事特征。
通过分析叙事人物的可能世界,能够从本质上理解人物行为的目的和基础,从而深刻地“刻画叙事世界的内部关系以及故事情节的演化动力”[1]。
文化冲击下黑人女性成长的困惑--解读《最蓝的眼睛》
的老狗 , 佩科拉在毫不知情 的情况下 , 给老狗吃 了毒 内, 佩
科拉 亲眼 目睹了老 狗在痛苦 的挣扎 中死 去了。 正是这次的惊
吓在加上之前被强暴 的事件 ,使得年仅 l 1 岁的佩科拉发疯
了。发疯后的佩科拉 完全 与现 实的社会 脱轨 , 生活在 自己幻 想 的世界 中, 认 为 自己终于拥 有了一双 蓝色 的眼睛 ,同时还 幻想这 自己拥有一个亲密 的朋友 。
女性
的成 长历程 。 文章 中的黑人女孩佩科 拉一 生的成 长历程崎岖
娩 时根本就不会觉得疼 , 她们生孩子如马下崽一样 。 正是这
种赤裸裸 的种族歧视 ,使得波琳的人性发生 了扭 曲。 在佩科
和 坎坷 , 她生活在 自人文化笼罩下 的世界 , 开 始憎恨 自己的 长相 和肤色 , 拥有一双蓝 眼睛是她一 生的梦想。佩科拉是那 个年代 黑人女性 的一个个例 , 但是她 的蓝 眼睛梦想却是一个 黑 人普遍的梦想 , 可 以说在 当时白人 文化 笼罩下的黑人逐渐 失 去了 自我 ,丧失 了对 自我价值 的肯定 。L z 如 下从作品中的 四个黑人女性中去探究黑人女性成长 的困惑 。
原 因, 在这 些女性 困惑中, 黑人女性逐渐走 向迷 失和 自我否
定 。( < 最蓝 的眼睛》中奠里森深刻的探究 了黑人女性在美 国
生存 的两难境地 , 她们遭受性别和种族 的双重歧视 , 她们在 自人家里做工又在家里操持家务 , 身体 的疲惫并没有让她们 获得尊重 , 她们 想要摆脱性别歧视获得社会 的认可 , 可是社 会并不给予他们获得认可 的机会 , 本文 用多个视 角对文章进
冲突与对峙是托尼 ・ 莫里森 小说 中最 为重要 的主体 ,美国黑人女性在种族歧视和性 别歧视 下,难 以摆脱命运 的枷锁 。论 文就
《最蓝的眼睛》中黑人女性的心理学解读
小说 《 最 蓝 的眼睛》描写 了二 十世纪 三 四十年 代 的美 国, 当时社会 的种 族关系 比现 在更 为 明显 和紧张 。在 以白人
为 主 流 的社 会里 黑 人 女性 身 处 困境 ,举 步维 艰 。K h a y a t i
示 了备 受折磨 的黑人女性 自我 的复杂性 ,更真 实描述 了在
特质 承受无辜 的谴责 ( V a n D i j k 1 9 9 2 , P . 8 7 ) 。 Mc K i t t r i c k
她 的 眼 睛— — 目 睹 那 些 画 面 和 场 景 的 眼 睛 — — 不 同 的话 .
就是说 , 她有双 美丽 的眼睛 的话 , 她本人 也会不 同 。” ( 莫 里
…
…
“
毒
l 川 曩
_
毒 ?
语 言文学 研究
蔓 l l
l l
j
《 最 蓝 的 眼睛》 中 黑 人 女 性 的 心 理 学 解 读
程 婷 婷
( 南 京 晓 庄 学 院 外 国语 学 院 , 江 苏 南 京 2 1 1 1 7 1 )
摘 要 :文学作品不仅具 有其 自身的魅 力 , 还 富有 更深刻的文化 、 历史及社会 内涵。 因此 , 与其他 学科的 交叉研 究能够为
提 出 了一 系 列 问题 , 其 中包 含 政 治 和 道 德 的 紧 密 联 系 。即 使
在文 化 日益 多元化 的西方 ,这 些问题 仍然存பைடு நூலகம்在 于社 会 的许
多方 面 , 且 与 黑 人 妇 女 所 面 临 的 现 实 息 息 相 关 。虽 然 这 方 面 已取得 了很 大进 步 , 但 不 可 否 认 的 是 在 西 方 社 会 的 各 个 层 面, 种 族 歧 视 依 然 严 重 。表 面 上 看 , 整 个 社 会 对 有 色 人 种 更 为宽容, 也 更强 调 机会 平 等 , 但 偏 见 仍然 以更 复 杂 、 狡诈 , 更 具 毁灭 性 的方 式顽 固地存 在 着 . 并 为所 谓 的 “ 新 种 族 主 义” 铺 平 了 道 路 。 由 于 西 方 现 代 社 会 规 范 和 雇 佣 法 明 确 提
相同的肤色 不同的命运——《最蓝的眼睛》的主题解读
摘
要: 妮 ・ 托 莫里 森 的 处 女 作《 蓝 的 眼睛 》 讲述 主 人 公 黑人 小女 孩 佩 科 拉 的 悲惨 命 运 的 同 时也 向读 者展 最 在
示 了小说的叙述者—— 另一个比佩科拉 还小的黑人 女孩克 劳迪娅的健康人 生。 虽然 两个女孩 的肤 色相 同, 但其命
运截 然 不 同 , 究其 根 源 , 以发 现 莫 里 森 所 关注 的 主题 及 其 对 构建 和 谐 社会 的重 要 启 示 。 探 可
d i 1 . 9 9 jis . 0 1—7 3 . 0 1 0 . 4 o:0 3 6 / .sn 1 0 8 6 2 1 . 10 9
相 同 的 肤 色 不 同 的 命 运
《 最蓝的眼睛》 的主题解读
刘 艳 辉
( 牡丹江师范学院 西语系 , 黑龙江 牡丹江 17 1 ) 50 2
湿润的雨露 , 也没有 吱吱的 鸟鸣 , 的只是层层 乌云——父 有
母 的 粗暴 、 围人 的排 斥 、 周 黑人 同胞 的鄙 视 和 嘲 弄 , 一 切 将 这
一
个 花季 少 女 淹 没在 孤 独 与 恐 惧 之 中 。 佩 科 拉 是 班 里 唯 一
独 自一人坐双人课桌 的学 生 , 师们 从不愿 瞥她一眼 ; 老 而对 另一个有着 14黑人 血统 , / 家庭 富裕 、 长得 漂亮 的女 孩莫 林
白而强烈的歧 视使年幼的佩科拉深感 困窘与羞辱。
放 学后 黑 人 小 男 孩 围 着 她 喊 : 黑 鬼 , 鬼 。 佩 科 拉 对 “ 黑 ” 此 反 应 沉 默 ,这 说 明 一 方 面 她 接 受 了他 们 认 为 黑 人 是 丑 陋 “
纪美 国黑人美学的影 响 , 一直关 注黑人 的生 存状况 , 致力于
论_最蓝的眼睛_中_蓝眼睛_对黑人心灵的异化_郭晖
异域文苑论《最蓝的眼睛》中“蓝眼睛”对黑人心灵的异化郭晖(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 210097)摘 要:异化是西方文学的主题之一,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在其处女作《最蓝的眼睛》中,通过描述主人公佩科拉悲惨无助而最终疯狂的成长历程,展现了白人文化冲击之下黑人心灵的扭曲与变异,深刻揭露了黑人社区内部的分裂与疏离。
同时,在莫里森的这部处女作中,通过刻画“蓝眼睛”的独特意象,作家赋予“蓝眼睛”丰富的象征意义,从全新的角度揭示出黑人族群心灵异化的深层原因。
关键词:蓝眼睛 异化 托妮·莫里森中图分类号:I021&B024.1 文献标识码:AOn the Theme of Alienation towards Black People in The Bluest EyeGUO Hui(Nanjing Nornal University Jiangsu·Nanjing 210097)Abstract: Alienation is one of the topic themes in western literature.In the book of The Bluest Eye written by Toni Morrison, she depicts the tragic lifetime of the heroine Pecola, points out the variation of the black people’s mind hitten by white culture and the alienation among black community.Meanwhile, Morrison endows multiple meanings on ‘the blue eye’ and uncovers profound reasons about the alienation of the black people through the depiction of ‘the blue eye’.Key words: Blue Eye; Alienation; Toni Morrison异化是西方文学常见的主题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蓝的眼睛》中两个黑人小女孩的对比分析摘要:《最蓝的眼睛》以小说主人公佩科拉的悲惨遭遇来揭露美国黑人在白人社会生活的艰辛。
本文试图对作品中的两个黑人女孩进行对比分析,对她们的不同家庭,性格及生活态度进行区分,并找其原因,探究美国黑人如何在不友善的美国社会生存。
关键词:《最蓝的眼睛》;对比;黑人女孩;生存
引言
托尼·莫里森是当代美国最杰出的小说家之一。
她因其小说以“诗意的璀璨”生动地再现了“美国社会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而成为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她是一位生活在黑人群体中,以黑人形象为创作对象的黑人小说家。
她的作品扎根于黑人生活,致力于探索黑人的命运与精神世界,她立志要用文学作品来唤醒黑人的灵魂,并使更多的人了解黑人生活,关注黑人命运。
作为莫里森的长篇处女作,《最蓝的眼睛》讲述了一个12岁的可怜黑人少女佩科拉在一年中的悲惨生活经历。
佩科拉皮肤黝黑,长相丑陋,长期生活在周围人的冷漠敌视之中。
所以渴望有一双蓝色的眼睛成为了佩科拉生活的中心,她相信只要拥有了一双美丽的蓝眼睛,那么她的生活将会不一样,父母不会再争吵,同学会与她友好相处,老师会关爱她,店主也会对她很亲切。
显然,在白人审美为主导的社会,这一切只能是幻想。
遭生父强奸后生下死婴,悲惨的佩科拉最终陷入疯狂。
文章的叙述者——另一位黑人少女克劳迪亚目睹了佩科拉的悲惨生活,但在同样的社会时代背景下,她们有不一样的人生。
小说在展现了佩科拉对蓝眼睛从渴望到幻想直至最终陷入疯狂的
悲剧一生的同时,也向我们展现了克劳迪娅坚强成长的人生景象。
莫里森通过刻画两个不同的人物,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命运,警示美国黑人去探索如何在白人主流文化的社会中生存。
1 家庭环境的对比
佩科拉的父亲与母亲都是人格遭到极端异化的悲剧人物,在家庭生活中,她得不到丝毫的温暖。
母亲波琳先天有一只跛足,她孤僻、冷酷,沉迷于电影,认为只有美丽的人才配拥有浪漫的爱情,而她自己却相貌丑陋。
身为黑人,她却极端厌恶自己黑色皮肤的女儿,宁可亲近白人的女儿而冷酷对待自己的女儿。
“在白人家里,她尽心尽力,任劳任怨,而回到自己家中,她满腹怨气,让自己的儿女们整日生活在恐惧和不安中,因为嫌弃佩科拉的黑人外貌,她只让佩科拉称呼自己为‘布里德洛夫太太’。
”当佩科拉不小心打翻了波琳熬果酱的锅时,波琳愤怒地对女儿一顿痛打,而转身却把吓坏了的白人女孩抱在怀中安抚:“不哭,宝贝,不哭。
快过来,哦,上帝,瞧瞧你的衣服。
快别哭了,波琳给你换。
”“在白人文化的浸染下,她从心灵深处排斥自己的黑人之家,排斥黑人自我。
她已经从意识形态和精神上被白人文化所驾驭,丧失自己的本土文化,也丧失了黑人自我。
”这种思想也不断地侵蚀着佩科拉,使她逐步的否定自我,陷入了对蓝眼睛的渴望之中。
父亲乔利小时候被父母抛弃在垃圾堆里,姨婆把他抚养长大,不幸的是,在他少年时姨婆去世。
去找亲生父亲,却遭到父亲的冷
落与辱骂,此后慢慢堕落的失去自我,放荡不羁。
婚后,即觉得陷入了婚姻的陷阱。
对生活早已失去兴趣,对人格变态的妻子既害怕又无奈,他绝望,放荡,欺负弱小;他酗酒,打架,杀人。
他缺乏最基本的家庭责任感与伦理道德观,他在酒精中麻醉自己,寻求慰藉,在醉酒后强暴了女儿,在父爱与性爱中严重错位,毁灭了自己,更是彻底毁灭了女儿。
克劳迪娅的家庭环境却大不相同,她生活在一个相对比较稳定的家庭之中,虽然不富裕,但是父母都辛勤工作,大家共同面对困境,家庭氛围温暖和谐。
“爱,粘稠,深厚得像阿拉加牌糖浆一样,悠悠地渗过开裂的窗户。
我闻得到---还尝得出---甜甜的,有股霉味,还掺合着一点冬青邮的味儿---满屋子都是的。
它粘在了结满霜花的窗棂上,我的舌头也被粘在那儿了。
它随着膏药覆盖在我的胸前,当我睡着时法兰绒布松了,清新,凛冽的气流在我的喉咙处吹出风的轮廓,使我感觉到它的存在。
夜深了,我干咳得厉害。
有脚步便会悄然而来,有一双手便会重新把法兰绒裹好,再盖好被子,并在我的额头搁一会儿。
因此每当我想起秋天,我就想到一个不想我死去的人,还有她的一双手。
”
这是克劳迪娅对母亲深夜为得病的自己盖被子的一段回忆,甜蜜,温馨。
如此幸福的母爱是佩科拉永远也不可能享受的到的。
克劳迪娅的母亲虽然总是为小事喋喋不休,时而显得冷酷无情,但是她却坚定不移的爱着,保护着自己的孩子。
她会时常哼着歌曲,保
留了对黑人传统歌曲的热爱。
克劳迪娅在文中曾回忆道:“在妈妈充满喜怒哀伤的歌声里,伤心的往事不再令人心碎,反而使我相信,痛苦可以忍受,还甜蜜蜜的”。
母亲把这种健康的黑人文化传递给了克劳迪娅,使得她健康成长,度过种种难关。
麦克蒂尔先生终日为养家糊口拼命的工作,拼命的保护两个女儿。
当姐姐弗里达受到亨利先生的骚扰时,他直接把他打了一顿,之后毫不犹豫地将他驱逐出门,坚定地保护着自己的孩子。
正是在这样一个温暖的家庭里,克劳迪娅逐步成长为一个坚强,自信,善良的黑人女孩。
2 性格的对比
佩科拉一直生活在父母的粗暴,老师同学的奚落和周围成年人的冷漠之中,所以她懦弱,她自卑。
对于一切不幸得遭遇,她只会被动的接受,懦弱的逃避。
佩科拉到杂货店去买糖时,蓝眼睛的杂货店主完全对她视而不见,说话粗暴,当她递钱过去的时候,他根本不碰她的手。
对此,她没有丝毫的愤怒,内心里只有无尽的不可言喻的羞耻。
在学校里,她一直是一群男孩子嘲笑捉弄的焦点,他们总会无端的欺负她,围攻她并朝着她喊:“小黑鬼,小黑鬼,你爸爸睡觉光屁股”。
这时候,佩科拉只会捂着眼睛,哭喊着试图跑出包围。
当杰拉丁开门看到衣服脏兮兮,头发乱糟糟的佩科拉在她的家里时,她怒骂佩科拉是讨厌的小黑婊子,怒吼她滚出去。
佩科拉只是沉默的低着头倒退着出了门。
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她毫无反抗之心,她把所有的不幸都归因于自己丑陋的外貌,终日沉溺于对蓝色眼睛的幻想之中。
显然,在白人强势文化的冲击下,佩科拉幼
小的心灵早已受到了扭曲,她抛弃了自己黑人的身份,遗失了黑人的文化与传统,她鄙视自己的黑皮肤,厌恶自己的眼睛,她甚至乞求上帝让自己消失,以此去逃避现实。
现实始终是无法逃避开的,最终在不能自助,又没有他人帮助的绝境下,佩科拉步入了疯狂。
克劳迪娅和佩科拉生活在同样的时代背景与生活环境之中,可是她却自尊、自信,有着健康的心理和人格。
在白人主流文化的社会里,她没有随波逐流,她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观与审美观。
她拒绝看代表主流社会审美的秀兰·邓波儿的电影,她拆解了圣诞节的礼物——金发碧眼的布娃娃,尽管“大人们、大女孩们、商店、杂志、报纸、橱窗——全世界都一致认为所有的女孩儿都喜爱蓝眼珠、黄头发、粉皮肤的布娃娃”,同时她还有拆解白人女孩的暴力冲动,想知道她们哪里可爱,哪里比自己吸引人。
她曽和姐姐弗里达一起勇敢地击退了欺负佩科拉的一群黑人小男孩,努力保护着同伴。
得知佩科拉怀孕后,她们为她难过,乞求上帝让孩子活下来,并努力计划着让这个孩子免受黑人社会的排斥。
可见,克劳迪娅虽生活在黑人社区,却没有黑人社会中其他人的自我憎恨与否定。
在面临白人强势文化的冲击下,她没有讨厌自己的黑皮肤,她没有出现自我身份的迷失,她肯定了自我的价值并勇敢地反抗着。
结语
《最蓝的眼睛》是一部令人感到沉重和震撼的作品。
莫里森以她那娴熟的文字驾驭能力和细腻的笔触向我们生动再现了美国黑
人在夹缝中生存的悲惨画面,她通过深刻地写作去警示黑人们去思
考和探索在种族歧视之下的生存之路:美国黑人只有尊重和继承自己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和审美观,才能在白人文化占统治地位的美国社会中健康生存。
而那些盲目追求白人审美价值观,远离自己的家庭,社区和本民族文化传统的美国黑人,只能在虚无的追求中迷失自我,再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参考文献
[1] 张媛《最蓝的眼睛》的困惑[j]。
世界文化 2007.4
[2] morrison, toni.the bluest eye【m】.new york:knopt;1970.
[3] 曹云.cao yun 白人文化冲击下的黑人之家——对莫里森《最蓝的眼睛》的解读[期刊论文]-山东文学(下半月)2009(7)。
作者简介:崔亮,女(1989年出生)籍贯:湖北宜昌,职务:学生,学位:学士,研究方向: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