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人教新版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课件

合集下载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D
A、汽油挥发
B、粉碎矿石
C、水变成冰
D、粮食酿酒
3、在下列被媒体曝光的食品事件中一定涉及 到化学变化的是( D )
A、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到掺和成假奶粉
B、用酱色、水、食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C、用工业石蜡给瓜子美容
D、用硫磺燃烧后生成的气体熏蒸粉丝
现有下列一些物质的变化:
A、酒精挥发 B、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 C、火药爆炸 D、气球爆炸 E、汽油燃烧 F、海水晒盐 G、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H、米饭烧焦 I、植物光合作用 J、发生沙尘暴 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A、B、 D、 F、 J、 ;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C、 E、 G、H、 I、 。
举例:汽油挥发、铁水铸成锅、矿石粉碎等
2.化学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举例:木柴燃烧;铁的生锈;往石灰石中加盐酸
有气体生成等。
判断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依据:
有无生成其 它物质。
怎样知道有新 物质生成呢?
3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
常见现象: 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并 且常伴随能量变化,表现为发光、放热、吸热等
课题1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实验1-1 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加热, 管口放一洁净玻片。观察并 记录发生的现象。 实验1-2 将少量胆矾放入研钵内,用 杵研碎。观察并记录胆矾发 生的变化。
观察实验,填写表格:
实验 序号 变化前的 物质 变化时发生 变化后产 有无其他 的现象 生的物质 物质生成 沸腾时生成 的水蒸气遇 液态的水 无其他物 质生成 玻璃片又凝 结成水珠
变化前 的物质 液态的水 块状胆矾 硫酸铜 溶液 块状 石灰石
变化后 产生的物质 液态的水 粉末状胆矾 氢氧化铜 沉淀 二氧化碳 气体等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ppt课件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ppt课件

实验分析
思考:两个实验中物质的变化有何规律?
水的沸腾: 液态水
气态水
液态水
胆矾的研碎:块状
粉末状
一.物理变化 1.物理变化概念: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如:酒精挥发,矿石粉碎,水蒸发, 汽油挥发等 2. 特征:
没有其他(新)物质生成
3.伴随现象特征:
形状,状态的改变(三态:固体、气体、液体)
练习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9、火药爆炸
(物理变化) 10、酒精挥发
11、用食醋清除水壶中水垢
12、夏天从冰箱取出(的化瓶学变子化外)壁迅速附着一层水雾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思考一下
为什么说蜡烛燃烧时既有物 理变化又有化学变化呢?
石蜡溶化、汽化是物理变化;石蜡燃烧是化学变化。
总 4.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结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①不能根据现象来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例如,电灯通电时发光、放热是物理变化。
②爆炸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 例如,锅炉、气球、轮胎的爆炸是物理变化。
练一练:
1、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型不同,这种变化是 ( D)
是否生成新物质
【思考】这些物质发生了变化之后还和原来的物质一样吗? 它们属于什么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1、水滴成冰
(物理变化) 2、西瓜榨汁
(物理变化)
3、苹果酿醋 5、石蜡熔化 7、花香四溢
4、冲泡咖啡 (化学变化) 6、海市蜃楼 (物理变化) 8、面包发霉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课件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课件
通过温度和溶液状态的改变来观察物质转变。
氧化、还原、酸碱反应
探索不同化学反应类型的变化形式。
物质变化的原理
1 能量守恒定律和物质守恒定律
通过守恒定律揭示物质变化的基本原理。
2 质量-能量方程式和化学反应热
了解质量和能量之间的关系以及化学反应背后的能量变化。
物质变化与生活
食品加工
环境保护
探索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物质变化, 满足人们对美味的需求。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PPT课件
这份课件将带领您深入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从物质的基本性质、分类、 变化形式,到物质变化的原理和与生活相关的应用,一起探索物质的奥秘!
物质的基本性质
质量、密度、硬度
这些性质展示了物质的特征和性能。
熔点、沸点
通过温度变化来观察物质状态的改变。
组成、结构、形态
了解质微观和宏观水平的构成及形态变化。
物质的分类
1 纯物质和混合物
从纯粹性质和成分上进行分类。
2 元素和化合物
通过原子结构和化学组成进行分类。
物质的变化
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探索物质的不同变化方式。
2 物理化的特点和示例
揭示物理变化的特征和常见示例。
3 化学变化的特点和示例
了解化学变化的特性和典型案例。
物质变化的表现形式
溶解、凝固、融化
了解物质变化对环境的影响,探 索环保技术的应用。
新能源开发
探索物质转化为可再生能源的过 程,推动可持续能源发展。
常见物质变化案例分析
1
腐烂的食物
揭示有机物质分解和腐败的过程。
2
金属锈蚀
了解金属与氧气反应导致的腐蚀现象。
3
燃烧反应
探索燃料和氧气反应产生的火焰和热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共27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共27张PPT)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学习目标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 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 变化和化学变化 (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 清那些是物理性质,那些是化学性质。 (3)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 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想一想
千姿百态的物质间,存在着 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变化着。
但不能作为判断依据。
总结:判断物质变化类型的标准是: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区别与联系
比较
本质 区别 联系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
蜡烛熔化 蜡烛燃烧
物理变化 同时 化学变化 发生
思考:观察一瓶酒精,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 验,说出酒精有哪些性质?
(2)密度
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 质的密度。
3、性质和变化的区别
性质: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
变化:是物质运动的过程 叙述物质的性质往往用“能”、“难”、“易”、 “会”、“就”、“可”等表示能力或属性的用语。
叙述物质的变化往往用“已经”、“了”、等
过去时或“在”等现在时等表示时态的用语。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 的人谈 话。202 1/8/10 2021/8/ 102021 /8/108 /10/202 1 5:59:30 PM

11、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 学和教 育学的 人。202 1/8/10 2021/8/ 102021 /8/10A ug-211 0-Aug-2 1
举例 如:木炭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等
2. 特征: 有其它(新)物质生成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1.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课时 物质的变化
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变化
瓷碗被打碎
折纸艺术
天然气燃烧
我们每天都生活在不断变化的物质世界里。 请同学们思考一下: 这些变化有什么特点?本质是否相同?
食物腐烂
如何观察实验现象,要从哪些方面观察?
实验前
有几种物质 参加反应; 物质的颜色、 状态、气味 等
实验过程中
实验记录与分析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 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无新物质生成
蓝色的硫 生成蓝色 酸铜溶液等 沉淀
蓝色的氢氧 化铜沉淀等
有新物质 生成
实验1-1
(4)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实验
在盛有少量大理石的试 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将产 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观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并记录实验现象。
实验记录与分析
①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②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对比辨析,思考回答 思考一: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化 学 变 化
木柴燃烧
物 理 变 化
灯泡通电发光
结论: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对比辨析,思考回答 思考二: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吗?
2、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到底是什么?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生成了新物质——化学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存在怎样的联系?
思考:蜡烛燃烧时发生了哪些变化?其中哪些是 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
蜡烛熔化
物理变化
蜡烛燃烧
化学变化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同时伴随着蜡烛熔化,即化学 变化中伴随着物理变化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优质课教学课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优质课教学课件

因为变化时没有生成新物质。
化学变化有:(2)、(3)、(5); 因为变化时有生成新物质
3. 答:点燃蜡烛时,石蜡受热熔化是物理变
化,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
4. 物理性质有:(1)、(2)、(5)、(8)
因为它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 性质。
化学性质有:(3)、(4)、(6)、(7) 因为它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都没有新物质生成;
二、实验3和实验4有什么共同特征?
都有新物质生成;
三、实验1、2与实验3、4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一.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
现象: 挥发、升华,碎木,熔化,溶解,通电
2.化学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现象: 发光、发热、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 沉淀典型的字是燃烧,(炼钢),腐蚀(腐烂), 变酸,酿酒,生锈,发霉呼吸(光合)等等。
化学变化中伴随发生的一些现象
3. 两种变化的本质区别:
变化时是否有其它物质生成。 4.联系: 在化学变化的过程中,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注意
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不能单单依据 是否有明显的现象,而应该看是否生成 了其他物质,或者判断原物质的构成微 粒有没有发生变化。电灯通电时发光也 放热,但它是物理变化。
序号
现象
1-1 液态的水
有水蒸气放出 液态的水
遇冷变液体
1-2 蓝色块状的 胆矾
由块状变粉末
蓝色粉末的 胆矾1-3蓝的胆矾溶 液有蓝色沉淀生成
蓝色的氢氧化 铜沉淀
1-4 颗粒状石灰石 有气泡放出和 二氧化碳气
(或大理石)
石灰水变浑浊 体等
变化后有 无物质生成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课件

5
化学反应的条件
• 可燃物的燃烧要具备燃烧条件 • 有一些反应要在点燃、加热(高温)、通电或有
催化剂存在等条件下发生 • 金属与酸或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否发生,与金
属的活动性、酸的性质及盐的溶解性有关 • 酸、碱、盐之间的复分解反应是否能发生,要考
虑生成物中是否有沉淀、气体或水生成
6
化学反应的一般规律1
A、3:2; B、2:3;
C、5:2;
D、5:3
17
例题10、前几年曾喧闹一时的“水 油”,是一场用伪科学进行诈骗的 闹剧,其实,稍有文化常识的人都 知道,化学反应前后原来原子种类 不变,水中的氢、氧元素是不可能 转变成汽油中的碳元素的依据的是 ____。
18
科学实验证明:空气中微量臭氧(O3) 可抵抗阳光中紫外线对人体损害。作空 调和冰箱的致冷剂“氟利昂”是一种氯氟 烃(以代替其化学式),它可破坏臭氧 层,其反应过程可表示为: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氯氟烃在反应中的 作用是() A氧化剂B还原剂 C催化剂D稳定剂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 的各物质质量总和。
在理解和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时,必须注意一些关 键的词语。如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不是指反应的质量总和,应考虑没有反应或不参加 反应的杂质。同样,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也应 考虑到气体散逸的因素。总之,不能简单认为,反 应前后物质的质量相等。
19
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味道、 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 发性、导电性、导热性等等。 化学性质:氧化性、还原性、可燃 性、稳定性、碱性、酸性等。
20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是根据化学反应中原子或原子团重新组合的方式 不同进行分类,在判断某个反应属于哪种反应类 型时,要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全面分析。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精品课件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PPT精品课件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常伴随有颜色的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还有能量的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只是形状、状态的变化
一、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A.电熨斗通电产生的能量 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 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能量
2.在化学变化中,常常伴随着发生一些现象,如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但并不是所有的化学变化都会产生上述现象,且具有上述现象的变化也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后发光放热;无色氧气加压降温变成淡蓝色液态氧;给水加热,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以小气泡放出这三个变化都是物理变化。故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即看是否生成了新物质。
E
C
BD
A
跟进训练
四、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用途间的关系
3.铜是人类发现最早的金属之一,也是较好的纯金属之一。①呈紫红色光泽;②熔点为1 083.4 ℃;③沸点为2 567 ℃;④密度8.9 g/cm3;⑤具有很好的延展性;⑥导电、导热性较好,但含杂质时则导电性大受影响;⑦在干燥的空气里很稳定;⑧在潮湿的空气里表面可生成一层绿色物质,俗称铜绿;⑨高温时可被氧化,生成一层黑色氧化铜;⑩铜溶于硝酸和热浓硫酸。阅读完这段话后,请回答下列问题: 铜的物理性质有: 铜的化学性质有:
发光、吸热、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
矿石粉碎、水蒸发、碘升华等
木炭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等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产生,但有发光、发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典例精析
【例1】判断下列说法:电灯通电发光发热时发生了什么变化?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 新人教版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 新人教版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描述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 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 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等。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实例
物理性质实例: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 化学性质实例: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稳定性等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内容提炼
单击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
目录
01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2
03
物质的性质
04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关系
01
添加章节标题
02
物质的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
物理变化:物质状态、形状、密度等发生变化分子结构未变 化学变化:分子结构发生变化生成新物质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征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实例
物理变化的实例:水蒸发、 冰融化、铁生锈等
化学变化的实例:燃烧、氧 化、中和反应等
03
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分类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 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 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 态、气味、熔点、沸点、 硬度、密度等。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 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如可燃性、稳定性、氧 化性等。
04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的关系
物质的变化对性质的影响
物质的变化可以改变物质 的性质
物质的变化可以改变物质 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的变化可以改变物质 的稳定性
物质的变化可以改变物质 的用途
物质的性质对变化的影响
物质的性质决定 其变化速率
物质的稳定性与 其性质密切相关
物质的性质影响 其变化条件
物质的性质决定 了其变化形式

人教版《物质的变化和性质》_课件

人教版《物质的变化和性质》_课件

思考:观察一瓶酒精,根据你的观察和生活经
验,说出酒精有哪些性质?
颜色: 无色
状态: 液体
气味: 有特殊气味 水溶性:能与水互溶
密度:0.8g/ml 易 挥发
点燃时在空气中 能燃烧 化学变化
讨论:以上性质可以怎样分类?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物质的变化 和性质 》_课 件1-课 件分析 下载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物质的变化 和性质 》_课 件1-课 件分析 下载
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物质的外形,形状、 伴随能量的变化,发光放
状态发生改变
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体, 产生沉淀等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矿石粉碎,水蒸发, 木炭燃烧,铁生锈,食物
汽油挥发等
腐烂等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发生,但发光发热 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物质的变化 和性质 》_课 件1-课 件分析 下载
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白色固体
该变化的类型是化学变化, 你依据的理由是现象 C 。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物质的变化 和性质 》_课 件1-课 件分析 下载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物质的变化 和性质 》_课 件1-课 件分析 下载
回忆:什么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两变化的 本质区别是什么?
【获奖课件ppt】人教版《物质的变化 和性质 》_课 件1-课 件分析 下载
3、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D )
A、食物腐败 B、钢铁生锈
C、瓦斯爆炸 D、锅炉爆炸 4、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C )
A、灯泡发光
B、空气液化
C、光合作用
D、海水晒盐
5、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 A、产生耀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石灰石逐渐变小。
3.澄清石灰水逐渐变浑浊。
一、实验1和实验2有什么共同特征?
二、实验3和实验4有什么共同特征? 三、实验1、2与实验3、4有什么本 质的区别?
实验 变化前 变化时发生 变化后 变化后有
序号 的物质 的现象
的物质 无新物质
生成
1Hale Waihona Puke 1液态的水试管中的水沸腾并 逐渐减少,玻璃片上
液态的水
二、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1.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如物质的可燃性、稳定性、毒性、酸性、碱性等
2.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叫做物理性质。 如: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 沸点、 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热性、导电性、延 展性等。
⑴ 熔点和沸点(P8)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概念
物理变化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化学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别
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依据)
伴随现象
物质的外形,形状发生改变 伴随能量的变化,发光
如:三态的变化、破碎、扩 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气
散、蒸发、凝固
体,产生沉淀等
相互联系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 化学变化。
实例
矿石粉碎,水蒸发,汽油挥 物质燃烧,铁生锈,食 发,海水晒盐、电灯发光。 物腐烂等
说明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发生,但发光发热等 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电灯发光。
1、化学变化的特征是( D )
A、有发光、发热现象 B、物质的状态或颜色发生变化 C、有气体放出或沉淀生成 D、有其它物质生成
走进化学的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 性质
千姿百态的物质间,存 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 变化着。
同学们能举出一些日常 生活中的物质的变化吗?
海水晒盐
酒精挥发 沥青凝固
樟脑球变小 盐溶液水 水变成水蒸汽
燃烧


节日的烟火






【实验1-1】
操作:
1.把盛有少量水的试管斜夹在铁架台上。 2.在试管底部小心加热到水沸腾。 3.把一块洁净的玻璃片移近试管口。
通过化学变 化可知
颜色,状态,气味, 可燃性,还原
熔点,沸点,硬度, 性,氧化性, 溶解性,挥发性等 稳定性等
3、性质和变化的区别
性质是物质本身特有的属性,物理性质不需要 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化学性质是在化学变化 中表现出来的。而变化则是物质运动的过程。
⑵ 密度(P8)
密度的单位 固体或液体:kg/m3 或 g/cm3

体:g/L 或 g/mL
密度的数学表达式:
ρ= m
V
密度越大的物质,即单位体积内的质量越大。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性质确定 性质内容
物质不需要发生 化学变化就表现 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 变化中表现 出来的性质
由感觉器官直接 感知或仪器测知
2.再向其中分别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现象:
在两支试管的蓝色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 溶液时都有蓝色沉淀生成。
【实验1-4】 操作:
1.把少量石灰石放在干燥的试管里。
2.向其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用配有玻璃弯 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使弯管的另一端伸 入盛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里。
现象:
1.试管内溶液中有大量气泡产生。
2、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C )
A、火药爆炸 C、矿石粉碎
B、煤的燃烧 为什么?
D、钢铁生锈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B )
A、冰融化成水 B、钢铁生锈 C、钢锭轧成钢条 D、蜡烛熔化
4、下列变化有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的类
型不同,这种 变化是 ( D )
A、蒸发 B、变形
C、水变成冰 D、物质燃烧 5、判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
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
2、化学变化
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又叫 化学反应。
3、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
有没有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颜色改
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还伴随着能量 的变化(吸热、放热、发光等)。
两种变化的联系
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 往往同时发生,在化 学变化中,生成新物 质的同时,物质的状 态、形状、大小也改 变,所以同时也发生 了物理变化,但在物 理变化中,不一定发 生化学变化!
① 熔点:物质的熔化温度(固态变液体)
如:固态的冰在0℃时会熔化成液态的水,即冰 的熔点为0℃。 ② 沸点:液体沸腾时的温度(液态变气态)
如:液态水加热到100℃时会沸腾,即水的沸点 为100℃。(沸点会随着大气压的减小而降低)
101kPa的压强称为标准大气压,上述水的熔 点和沸点是在标准大气压下测定的;若压强低于 101kPa,则水的沸点低于100℃。
4、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联系:
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一定同时伴随着物理变化;
但物理变化过程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5、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断依据: 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不能单单依据是 否有明显的现象,而应该看是否生成了其 他物质。有些化学变化是没有现象的如一 些中和反应,物理变化也可伴随有明显的 现象如氧气液化时变成淡蓝色、电灯通电 时发光也放热。
据是( C )
A、产生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的热
C、生成白色固体
D、镁带消失
6、现有下列一些物质的变化:
A、酒精挥发 B、灯泡通电后发光、发热 C、火药爆炸 D、气球爆炸 E、汽油燃烧 F、海水晒盐 G、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H、米饭烧焦 I、植物光合作用 J、发生沙尘暴
属于物理变化的有: A、B、 D、F、 J、 ; 属于化学变化的有: C、 E、 G、H、I、 。

出现小水珠
1-2 蓝色块状 蓝色块状固体变成 蓝色粉末 无
的胆矾 细小的蓝色粉末 状胆矾
1-3 蓝色的 蓝色溶液中有蓝色 蓝色的氢
胆矾溶液 沉淀出现
氧化铜沉

淀等
1-4 块状 试管内溶液中有大 二氧化碳
石灰石 量气泡产生、石灰 气体等

石变小、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
一、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1、物理变化
现象:
试管中的水沸腾并逐渐减少,玻璃片上出现 小水珠。
【实验1-2】
操作:
取少量胆矾(又叫蓝矾)放在研钵内,用 研杵把胆矾研碎。
现象:
蓝色块状固体变成细小蓝色粉末。
【实验1-3】
操作:
1.把少量块状的胆矾和研碎的胆矾分别放 入2支试管,向其中加入少量水,振荡直 到变成澄清的溶液。
现象:胆矾溶解生成蓝色溶液溶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